3.巧夺据点
9月16日,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左权参谋长联名下达了战役第二阶段作战命令。这项命令提出,第二阶段作战,基本目的是扩大战果,基本方针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摧毁深入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军据点。作战部署和主要任务是:
第120师“以截断同蒲北段交通之目的”,主要是集结主力破击宁武至轩岗段同蒲路。
“晋察冀军区以开展边区西北方面工作之目的”,主要是集结主力破袭涞灵公路,夺取沫源、灵丘两座县城,并以有力一部在同蒲路东侧配合第120师作战。
第129师“以收复榆次辽县之目的,开展榆辽地区斗争”,以重点破击榆次、辽县(今左权)公路,并以有力一部破击白晋铁路北段。
冀中、冀南的部队,要“打击日寇修筑沧石路、石德路、邯清路”,集中力量破坏各路段及前线路基。挺进军应以有力部队在平汉路北段、平绥路以及北平城郊积极活动。
八路军总部要求,“第二阶段之作战统于本月20日开始战斗。”
根据八路军总部的部署,战役第二阶段主要进行了涞灵战役、榆辽战役、破击同蒲路作战。那一段时间,华北战场的战斗日夜不息,日本侵略军的经济网、封锁网和交通线受到全面打击,日伪军占有的煤矿、电厂、铁路、桥梁、公路、车辆和电讯都遭到破坏,许多车辆被击毁,军事设施接连发生爆炸。
涞灵战役,主要是攻打河北省的涞源与山西省的灵丘两城为主的一系列战斗。
涞源、灵丘及其附近地区,驻有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和日军第26师团。独立混成第2旅团司令部驻在张家口,步兵第4大队驻在浑源地区,步兵第3大队驻在蔚县、溥鹿地区,步兵第2大队驻在怀涞、延庆地区。日军第26师团是三单位制的乙种师团,师团司令部驻在大同,第2大队驻在灵丘地区,第1大队驻在涞源地区,第3大队驻在应县地区。这两部分日军共约1500人。另有伪军1000多人。
晋察冀军区根据八路军总部的命令,集中8个团、3个游击大队、2个独立营,组成左翼队、右翼队和预备队。其兵力组成和任务区分是:
右翼队由第1、第2、第3、第20、第25团,游击第1、第3支队,第1军分区特务营,军区骑兵第1团1个营等部队组成,总兵力约1.5万人,由杨成武将军指挥,重点攻击涞源县城及其附近的日伪军据点,打敌增援,同时要协助左翼队相机夺取灵丘。
左翼队由第6、第26团,察绥游击支队组成,总兵力约5000人,战役初期的主要任务是阻敌增援,尔后同右翼队配合,夺取灵丘及其附近的日伪军据点。
总预备队由一个步兵团担任。
此外,对冀晋察挺进军、第2军分区第4团、冀中军区等部队,都明确了相应的任务。
9月22日22时,两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攻城战斗开始了。
右翼队向据守涞源城及其周围据点的日伪军发起攻击。战斗越来越激烈,天明时分,八路军已经夺占了涞源城的东关、西关和南关以及2个外围据点,日军被迫退入城内。八路军指战员原想一鼓作气攻下涞源城,再歼灭外围的日伪军据点,但是,这个目的未能如愿实现。
涞源县城面积小,方圆不到2公里,但城墙位于高坡之上,是用巨大的条石建造的,高而坚固,城关地势低洼。多年来,日伪军不断加固城墙,全城就像一座大碉堡,攻城等于是破碉堡。晋察冀军区的攻城部队虽然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是由于部队缺乏攻城的有效器材,加之日军顽强抵抗,部队激战一昼夜,未能将城攻克。9月23日,晋察冀军区首长决定,先拔除涞源外围的日伪军据点,再攻克涞源。
第一个要拔除的外围据点是三甲村。三甲村位于涞源城东10公里,是涞源至易县公路上日军的一个重要据点。9月23日夜晚,第2团指战员在第1团1个营以及炮兵的配合下,向三甲村发起猛烈攻击,歼灭了三甲村据点的日伪军。
另一个要拔除的外围据点是东团堡。东团堡距涞源城25公里,是涞源东北日伪军的一个重要据点。东团堡筑有环形防御工事,有日军第2混成旅的1个教导队共130多人防守,这些日军全部是从各部队挑选来的士官,经过严格训练,武器精良,战斗力比较强。据点内的翻译官金井,是朝鲜人,他在我地下工作者的多次劝说下,对抗日斗争曾表示同情。晋察冀军区第3团的指战员向东团堡据点发起攻击以后,日军不仅以猛烈的火力还击,还不断施放毒剂,给攻城的八路军带来严重威胁。八路军指战员发挥勇敢战斗的精神,组织力量,加强战斗动员,连续攻击东团堡守敌。
9月24日,战斗更加激烈。傍晚,八路军攻下了东团堡周围的全部堡垒,日军被迫退到村中,凭借数间房屋继续抵抗。
9月25日,东团堡的日军自知难以固守,即把库存的武器、弹药、粮食等作战物资全部烧毁,准备突围。就在这时,八路军指战员抓住日军无心防守的心理弱点,发起猛烈攻击,将日军大部分歼灭。少数日军看到无法突围,竟然向自己点燃的熊熊烈火中奔去,以自焚结束了侵略者的一生。
东团堡歼灭战,打击了日军的锐气,振奋了八路军的雄风。
至9月26日,右翼队的其他部队相继攻克了桃花堡、吉家庄、白石口、王喜洞、张家峪等13处日伪军据点,集中力量攻克涞源的时机成熟了。
9月27日,右翼队集中兵力猛攻插箭楼。插箭楼位于涞源城南15公里处,有日军1个中队守卫。攻击发起后,八路军指战员很快摧毁了多处碉堡,击毙了大部分日伪军。右翼队拔除了涞源外围的几个重要据点,准备再攻涞源的时候,敌情发生了重大变化。
驻守涞源的日军遭到晋察冀军区的部队攻击以后,立即向驻在张家口的日军求援。9月23日,3000多日军搭乘汽车,在20辆坦克、4架飞机的掩护下,从张家口方向出发,南下增援。24日,日军独立第2混成旅团旅团长人见与一中将率领部队从蔚县出发,南下增援。由于道路被抗日军民破坏,沿途又不断遭到抗日武装的袭扰,日军行动迟缓。蔚县至涞源的80公里路程,日军车队艰难地行使了5天,平均每天只行进16公里。在战争中,人民群众一旦动员起来,日军就寸步难行,人民战争的威力是无穷的。
28日中午,3000多日军才进抵涞源县城。
右翼队根据日军兵力的这一重大变化,遂不再硬攻涞源,转移兵力、部队向灵丘、浑源方向运动,协同左翼队攻占了南坡头、抢风岭、青磁窑等日军据点。10月1日,八路军已攻克的一些据点,又被日军占领。
10月2日,军区首长命令右翼队主力在涞源以东和东南地区集结,临时休整;命令第1、第3团配合左翼队发动灵丘战役。第一、第三团灵丘籍士兵较多,配合左翼队作战更为得力。7日,左翼队向灵丘至浑源之间公路上的各个据点同时发动攻击,破坏了日伪军的军事设施和公路,歼灭守敌2个步兵大队。
10月8日,晋察冀军区第一团第一营趁南坡头据点的日军主力外出袭击八路军之际,悄悄地向南坡头发起攻击,攻克南坡头,歼灭了据点内的日伪军。
在激烈紧张的战斗中,晋察冀军区突然发现一个重要情况。9月22日,《抗敌报》第35期发表了一篇社论,无意之中泄露了百团大战第二阶段的作战企图。在敌对双方激烈的搏杀中,泄露作战企图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从战场态势看,日军纠集了1300多官兵,从灵丘方向和浑源、广灵方向南下,企图向抗日军民反扑。10月9日,驻大同的1000多名日军南下,增援灵丘。军区首长判断,日军可能趁八路军攻打涞源、灵丘之际,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新的“扫荡”。在这种情况下,晋察冀军区必须根据敌情的变化,调整作战部署。
10月10日,晋察冀军区决定结束涞灵战役,部队进行适当休整,做好反“扫荡”的各项准备工作。
涞灵战役,晋察冀军区的部队虽然未能收复涞源县城,却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先后攻克日伪军据点16处,摧毁碉堡114座,歼灭日伪军1600多人。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步兵第4大队所属1000多人,被晋察冀军民歼灭约700人。
涞灵战役期间,冀中军区集中10个营、共约8500人的兵力,发起任河大肃战役。
晋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将军回忆说:“在整个战役过程中,敌人曾不断对我活动于中心地区的二十三团进行合击,但我内线外线部队密切配合,使敌人顾此失彼,完全陷于被动。”在近20天的时间里,冀中军区的部队英勇作战112次,连续攻克东固贤、良村、西刘庄等29个日伪军据点,以伤亡573人的代价,歼灭日伪军1456人,其中毙伤日军805人、伪军322人,俘虏日军3人、伪军326人,缴获迫击炮1门、轻重机枪6挺,破毁铁路5公里、公路159公里。任河大肃战役,有力地钳制了日伪军的兵力,巧妙地配合了涞源地区的作战。
榆辽战役,是在山西省的榆次和辽县之间地域进行的一系列战斗。从山西阳泉南下,经过平定、和顺、辽县到达榆次的这条公路,是日军突入太行山根据地最长的一条公路,其中榆次到辽县之间地段,全长45公里,日军在沿线设置了8个据点。守卫榆辽公路的日军主要是独立团混成第4旅团第13大队,约1000多人,分驻于榆次和辽县之间公路地域。在和顺、昔阳至榆次之间的地域,驻有2个大队,这些兵力与榆辽公路的日伪军相互呼应。
八路军第129师首长根据战役意图,把参战部队组成左翼队和右翼队。左翼队由第386团和决死第1纵队各2个团组成,主要任务是攻占榆次、沿壁、王景等据点。右翼队由第358旅附第32团组成,主要任务是攻取管头、小岭底等日伪军据点,以部分兵力守卫辽县以西的狼牙山,阻击日军向西增援。此外还以新编第10旅组成平辽支队,主要任务是破袭平辽公路;以太岳军区第17、第57团组成沁北支队,主要任务是破击白晋路沁县至分水岭地段。
在变幻莫测的战争中,军事家常常采用声东击西的方法,达成战斗的突然性。八路军第129师在榆辽战役之初,为了迷惑日军,刘伯承、邓小平运筹帷幄,9月20日,即以部分兵力突然袭击长治机场,击毁日机3架,击伤日机1架,破坏了部分机场设施。正当日军把注意力放在防护长治机场上时,另一场更大规模的战斗又悄悄地开始了。这就是刘伯承、邓小平指导战争的高明之处。
9月22日,刘伯承、邓小平在宋家庄师指挥所下达了进行榆辽战役的命令,决定以突然袭击的手段摧毁榆辽公路上的日军据点,进攻辽县,相机收复辽县。这份命令特别指出:“如某些据点之敌较久顽抗时,则以各种必要手段,如强袭、坑道作业等,力求克复之。”
9月23日夜晚,榆辽公路上袭击日军各个据点的战斗一齐打响了。右翼队顺利攻占榆辽公路上的小岭底、蒲上等日军据点。左翼队一部攻克沿壁、王景等日军据点,主力向驻守榆次的400多名日军发起攻击。
9月24日,左翼队经过一夜激战,攻占了榆次城的大部分地区,残敌退向榆次中学,这是日军设在榆次的一处核心阵地。日军凭借坚固工事,依仗有飞机掩护,负隅顽抗,不时地施放毒气。八路军攻城部队连续发起3次强攻,都没有把榆次城攻破。指战员们遵照刘伯承的指示,仔细分析敌情后,决定改进方法,采用紧迫作战。这时候,部队一面继续对残敌进行攻击,一面组织人员挖坑道,并把坑道逐渐挖到日军的核心阵地。
9月25日下午4时,一段隐蔽的坑道终于挖到了日军的碉堡底下。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日军主碉堡西南面的外围工事被炸毁了。早已等候在工事旁的突击队员冒着烟雾,迅速冲向日军主碉堡,一架架云梯很快架到12米高的碉堡上,手榴弹雨点般地落在碉堡里。碉堡内的日军正被巨大的爆炸声惊得失魂落魄,哪里想得到八路军的攻击来得这样突然。
经过一番艰苦的战斗,八路军攻占榆次县城,歼灭日军中队长以下400多人,缴获各种火炮12门,轻重机枪17挺,步枪200多支。
9月27日拂晓,右翼队向辽县以西的石匣发起攻击,激烈的战斗一直进行到天黑,八路军指战员占领了石匣。
9月28日,左翼队和右翼队调整部署,准备协同新编第10旅进攻辽县。这时候,驻在和顺、武乡的日军同时出动,援助辽县。由于敌情变化,八路军总部命令部队停止进攻辽县,以一部兵力牵制南下之敌,其余兵力转移,准备在红崖头、官地垴地区伏击日军。第129师根据八路军总部的命令,即组织部队转移,并于29日24时将管头的日军据点攻克。
9月30日,天气晴朗,上午9时,左翼队第386旅的部队进至红崖头以南的山地,右翼队第385旅2个团的官兵正向伏击地域开进时,从武乡出动的600多名日军意外地进入预定伏击地区,日军的先头部队正好与右翼队的官兵在途中遭遇。两军相遇勇者胜。八路军有勇敢战斗的优良作风。第385旅的指战员途中遭遇日军,很快占领有利地形,同日军激战。左翼队第386旅迅速向日军的后尾和侧翼发起攻击。
日军指挥部得知增援部队在途中遭遇八路军,陷入西面包围之中,立即调了8架飞机来掩护。被围日军看到空中转来转去的飞机,即命令部队抢占周围高地,负隅顽抗。八路军指战员向被围日军连续发起10多次攻击,激烈的战斗进行了数十小时,歼灭了数百名日军,其余日军依托已经占领的有利地形,继续顽抗。
正当两军在临时阵地上处于对峙状态时,日军的增援部队赶到了。原来,从和顺、辽县西援的500多名日军一路急行军,向狼牙山的阻击阵地发起猛烈进攻。担任阻击任务的第32团官兵利用有利地形,坚决抗击。这路日军见从正面难以突破,就以主力迂回到狼牙山主阵地的侧后,这对担任阻击的八路军构成了严重威胁。9月31日上午10时,日军突破了狼牙山的阻击阵地,向左翼队指挥所附近逼近。
八路军总部看到,辽县、武乡的日军已经会合,从阳泉南援的1000多名日军已经抵达辽县以北地区,战场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决定结束榆辽战役。部队撤出战斗后,榆次又被日军占领了。
10月5日,刘伯承通知第32团团长宗书阁、政委李震、副团长周明国到师部汇报狼牙山阻击战情况,3人心情沉重,以为肯定要受到刘伯承的批评。谁知刘伯承热情地说,请你们来,主要是总结作战经验。中午,刘伯承在饭桌上又嘱咐他们说:“你们回去告诉大家,部队打得很好,要多鼓励,不要轻易批评。干部间要讲团结,共同总结经验教训,不要互相埋怨。你们都还年轻,不要因为一仗没有打好就背包袱,来日方长,努力学习军事知识,钻研战略战术,这对团以上的指挥员来说尤为重要。”刘伯承一番话,语重心长,既是总结,又有要求,说到了3名指挥员的心坎里,是对打赢下一场战斗的深刻动员。
10月14日,日军的一支运输部队在和顺至辽县之间的公路上行进。八路军得知这一情报后,事先在弓家沟设伏。当日军的运输队经过八路军伏击区时,遭到猛烈打击,40多辆汽车被击毁。
榆辽战役,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团遭到八路军第129师指战员的歼灭性打击,先后被歼灭近1000人,仅100多人得以幸存。榆次城内日军储备够用一年的粮袜食武器和弹药,全部被八路军缴获。
贺龙接到八路军总部的电报以后,考虑到晋西北的日军正被我军打得晕头转向,应抓住战机继续给予打击,部队行动不一定要待到9月20日。为此,贺龙向彭德怀请示,第120师可否提前于9月15日开始行动。
彭德怀看了贺龙的电报以后,表示完全同意第120师在9月15日破击忻宁段同蒲铁路的计划。此前,彭德怀给贺龙的复电中曾指出:“连日,增援正太路之敌正在该路以南与刘邓集团作战,该路以北聂集团连日收复会里村、上下村、兴道等据点,正围攻盂县中,你们乘此机会破击极好(如能提早几天更好)。”
为了配合涞灵、榆辽地区的作战,第120师首长决定,组织部队再次破袭同蒲路北段,要求第358旅破击原平至宁武地段,独一旅破击忻县至原平地段,特务团掩护后方联络。战斗中,前线各部队统由第358旅指挥。
9月14日,第358旅从娄烦以西地区出发,向马家沟集结。百团大战开始以来,同蒲铁路遭到八路军袭击后,日军已经在铁路两侧的一些重要据点集结兵力,设置多种障碍。这次破路,八路军必须先扫清前进道路上日伪军设置的障碍。
9月18日午夜,第358旅所辖第7、第8团、特务营官兵开始袭击头马营。旅首长考虑到日军可能增援,即以特务营向头马营据点发起攻击,以第7、第8团在日军可能增援的地域设伏。战斗发起后,宁化堡40多名日军果然在19日黎明时向头马营增援,行至山寨村时,被八路军第7、第8团包围,将其全部歼灭。一场战斗,战前谋划周到,胜利就来得更快。
9月16日夜晚,独立第一旅东渡汾河。18日,将刚进入上庄据点的400多名日军包围,13时发起攻击,激战至19日凌晨,旅主力撤出战斗,执行新的破袭任务。这次战斗,独一旅毙伤日军约200人,自己伤亡105人。
9月22日夜,第358旅第4团与师特务团一起,在同蒲铁路段家岭、轩岗之间进行破袭。
第2团袭击奇村日伪军据点。9月25日,第715团破坏了大牛店、轩岗之间的铁路。
第120师官兵经过连续多天的破袭战,有力地打击了日寇,同蒲铁路的交通再次中断,使日军蒙受重大损失。
1940年10月15日,日军华北方面军向日本陆军省报告战况时,不得不承认,“石太线被破坏之广泛及其规模之大,远非其他地方可比。”
华北方面军在当时的《作战记录》中记载:“盘踞华北一带的共军,根据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的部署,发动了所谓百团大战,于昭和15年8月20日夜同时奇袭我交通线及生产基地(主要是矿山)。尤其在山西,其势甚猛。袭击石太路及同蒲路北段警备队的同时,并炸毁和破坏铁路、桥梁及通讯设施,使井陉煤矿等的设备,遭到彻底破坏。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恢复建设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与大量资金。”
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攻坚战多了,破袭战比第一阶段少了。涞灵、榆辽战役,给日军以重大打击。由于攻坚作战,参战部队的伤亡增加了。由于战争全局尚未发展到坚守重要城镇的阶段,八路军攻涞源未克,及时转移兵力进行破袭战;随着敌情变化,放弃一些已经被我攻克的日军据点,转而在运动中寻求战机,在游击中歼灭日伪军,这不仅使自己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使日军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更重要的是在抗日战争的实践中创新了战役战法,丰富了战争艺术的宝库。
1940年10月2日,彭德怀、左权、罗瑞卿、陆定一致电“各兵团并报军委总政”,肯定了战役成果。电文指出:“百团大战一二阶段取得了伟大胜利,开辟了华北大规模进攻的新记录,证明了敌人的交通线与据点不是牢不可破的,大大地削弱、沮丧与疲劳了敌人,兴奋了全国,提高了我党我军地位,打击了投降派,巩固与开拓了根据地,锻炼了党政军民,提高了部队战斗力,保证了秋收秋耕,缴获了许多军需资材,对于百团大战的胜利任何估计上的悲观失望都是极端错误的。”
电文同时提出,“目前敌寇正集中力量进攻安南、云南、重庆,这正是开展华北战局的良机。我们的任务是再接再厉,扩大胜利,只有这样才能大量吸引敌人,真正做到破坏其进攻昆明、重庆、西安的战略计划,争取时局的好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缩小敌占区,巩固抗日根据地”。
4.反“扫荡”斗争
华北地区的日军遭到八路军近两个月的连续打击以后,深深感到八路军对其华北驻军的威胁。为了稳定华北的局势,维护其在华北的利益,从10月上旬开始陆续调集重兵,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扫荡”。
日军所到之处,大肆烧杀、奸淫掳掠,残暴之极。
在这种形势下,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坚决反“扫荡”,成为八路军的主要任务。百团大战发展到第三阶段,在作战样式上由破袭战演变为反“扫荡”。
1940年10月19日24时,朱德、彭德怀、左权联名下达了第三阶段的作战命令。命令指出:“百团大战后敌抽集兵力向我大肆‘扫荡’”,“各部应注意速做反‘扫荡’的准备”。八路军首长提出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4项:
1.敌人对我采取空前毁灭政策;我党政军民密切配合,深入战争动员,领导空室清野。
2.军队应集结适当位置,休整准备坚决歼敌一至二路,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敌人,分散部队。
3.为了保持长期不断战争,注意兵员补充。
4.各部队应有粉碎敌人扫荡而配合作战,互相策应,共收战争胜利之功。
根据八路军总部的部署,华北抗日根据地展开了一场悲壮激烈的反“扫荡”战斗。抗日军民打击日本侵略军的号角又吹响了。
太行根据地是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所在地,也是日军重点“扫荡”的一个地区。
10月6日,驻于冀西武安的800多名日伪军,开始对阳邑一带进行“扫荡”。“扫荡”是一种及其野蛮、残酷的侵略行为。日军的战斗编队中,就有烧毁各种设施的放火队;有搜索、挖掘埋藏物资的搜索队;有负责搜山、清乡,捉获群众的捕捉队。日本侵略军在大“扫荡”中,妄图以野蛮的“三光”政策摧毁抗日根据地。
10月11日,日军调集了3000多人,分两路对太行根据地的榆次、辽县、武乡、黎城之间地区进行大规模“扫荡”。其中,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团一部兵力,从武乡出发,第36师团一部兵力,从潞城、襄垣出发,南北策应,“扫荡”抗日根据地。日本鬼子每到一地,就对根据地的兵工厂、被服厂、医院、学校、房屋、粮食、耕畜、生产工具乃至水井、水源等,全部进行彻底破坏,对于被捕的女性则强奸、轮奸,直到践踏致死;对于被捕的男性,或则充当苦役,或则全部杀死。
八路军指战员内外线配合,坚决打击日军。第129师第385、第386旅,决死第一纵队等部队在内线阻击,新编第10旅在外线作战,互相策应。10月15日上午,新编第10旅2个团抓住战机,在和辽公路弓家沟地段设伏,突然袭击日军汽车队,击毁日军汽车40多辆,歼灭押车日军400多人。日军遭到这次歼灭性打击后,半个月都不敢在和辽公路上进行运输了。
10月14日,八路军总部从王家峪村转移到砖壁村,砖壁村的地形比较隐蔽。紧张的反“扫荡”开始后,彭德怀率领八路军总部指挥机关,转驻黎城县栓马、宋家庄一带。
10月20日,日军第36师团、独立混成第4旅团近万人,分别从武安、辽县、武乡、潞城等地出发,开始更大规模的“扫荡”。这次“扫荡”,日军的意图很明显,矛头直指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机关、第129师师部、晋察冀边区党政机关所在地。这时候,根据地军民刚刚打退一次“扫荡”,没有预料到日军的第二次“扫荡”来得这么突然,兵力又这么多,主力部队还没有来得及转移到外线,一时处于被动地位。日军进入合击区的数日里,到处进行疯狂的“清剿”、烧、杀、抢,残暴至极。
“扫荡”这种残酷的暴行,在千百年的人类战争史上是罕见的。在冀晋边界,日军为了搜索抗日军民的物资,在可疑的地方掘地3尺,洗劫之后,还实行严密封锁。更为凶残的是,在北迄五台山南台脚下的石咀,经门限石、耿镇、高洪口、东峪口、柏兰至下社、上社等地,南北长50余公里,东西宽30余公里的区域,血腥制造了一个无人区,在这一区域内,村庄焚尽,水源破坏,资财掠空,树木砍光,人民群众不是被抓走,就遭到屠戮,尸骨横野,遍地殷墟。
为了摆脱被动局面,八路军总部和第129师首长决心寻求战机,坚决歼灭一路日军,震慑其余日军。抗日战争,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大量歼灭日军有生力量,是根据地军民反“扫荡”的一项最有效的手段。第129师关家垴战斗,给“扫荡”的日军以歼灭性打击。
10月下旬,日军第36师团所属岗崎大队500多名官兵,向八路军总部附近的水腰兵工厂附近进犯。彭德怀当时正在黎城指挥部,得知这一情报后,非常恼火,命令部队密切监视这路日军的动向。水腰兵工厂位于太行山脊黎城县的黄烟洞谷中。黄烟洞四面都是险峰,只有南面有一条天然的裂缝,人们进出都要通过这条裂缝。八路军在敌后作战,武器弹药的补充十分困难。1939年,朱德、彭德怀、左权等八路军领导人亲自察看地形,决定在黄烟洞谷中建造一个兵工厂。于是,八路军指战员精心设计,把总部的军械所搬迁到黄烟洞谷中,经过艰苦创业,终于发展成为一个月产400多支步枪和大量弹药的兵工厂,用来解决八路军频繁作战的需要。现在,彭德怀得知花费许多心血建设起来的兵工厂受到日军的袭扰,怒上心头。
10月26日,岗崎大队500多名日军遭到根据地军民的袭击后,从黄烟洞向左会、刘家咀等地进犯。彭德怀命令第129师集中主力,坚决歼灭该敌。
10月29日,日军进到武乡县蟠龙镇以东的关家垴高地宿营,准备返回武乡。第129师首长抓住战机,以第385、第386旅,新编第10旅主力,决死第一纵队2个团,迅速出击。指战员们早已摩拳擦掌,听到刘伯承师长和邓小平政委的一声号令,像猛虎下山,在关家垴高地把日军包围起来。当晚,八路军总部发出命令,要求坚决歼灭该敌。八路军指战员连夜进行总攻前准备,决定于30日凌晨发起攻击。
关家垴高地三面都是断崖,通向顶部的坡路很窄,是唯一的进攻道路。坡上那个小村子里,原来住着10多户人家,日军开始“扫荡”后,这些人家早就搬走了。日军遭到八路军的围困以后,为了摆脱被歼灭的命运,半夜里突然以一个中队的兵力袭击关家垴西南面的风恼顶高地,占据风恼顶高地。关家垴和风恼顶两个制高点,互为犄角,日军占据这两个制高点后,立即构筑工事,固守顽抗。
战斗发起前,第386旅旅长兼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对彭德怀说:“彭老总,现在拼了,以后怎么办?可以把岗崎放下山去,另选有利地形,打他的伏击嘛!”
彭德怀没有接受陈赓的建议。
彭德怀要求总部特务团参加攻坚战。攻击发起前数小时,左权参谋长召集八路军总部特务团的营以上干部布置作战任务,要求特务团提前发起进攻。左权布置完任务后说:“我们之所以要在凌晨3时前发起进攻,是因为日军在我们的围困下已经疲惫不堪。眼前这两股日军刚刚构筑完工事,现在是最疲劳的时候。我们作战就是要趁日军失去警惕的时候去突然偷袭。”
10月30日凌晨,第129师指战员向被围于关家垴的日军发起攻击,为了分散和孤立日军,第129师以部分兵力攻打风恼顶。日军在飞机的支援下,顽强抵抗。八路军勇猛攻击,突入敌阵,与日军展开肉搏战。
10月31日拂晓,八路军歼灭日军400多人,其余60多名日军逃到一个孤立突出的台地上。这块台地顶部开阔平坦,四边峭岩壁立。日军上台地后,挖了不少猫耳洞,死守阵地。
下午,1500多名日军在10多架飞机的支援下,从黄烟洞方向赶来增援。第129师首长看到关家垴的日军基本被歼灭,来援日军的兵力也不小,难以将其全部歼灭。为了争取主动,命令部队迅速撤出战斗。
关家垴阵地上的60多名日军在增援部队的接应下,丢弃280多具尸体,狼狈地逃跑了。
数天后,彭德怀、左权等将领来到关家垴高地,仔细察看日军的临时工事,火力配置和简易的暗堡掩体。刘伯承率领第129师部女干部来到关家垴阵地,就地总结攻坚作战的经验。刘伯承仔细察看了日军在台地四周挖的猫耳洞,认为猫耳洞是躲避枪弹、保存士兵的一种好办法。刘伯承指着一个猫耳洞,招呼大家说:“你们都仔细看看,别小看这小小的招势,凭我们现有的武器还真难对付。这个办法,我们也可以学习嘛!”
当时担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团长的欧致富在几十年后回忆这场战斗时说:“彭老总坚持要打关家垴战斗,还有一个意图:八路军是坚持敌后抗战的主力军、正规军,不但要会打游击,必要时,也得猛攻坚守,顽强拼杀,敢于啃硬骨头。”
决死第一纵队政治委员薄一波回忆说:“彭老总向我调决死队两个团参加战斗,我是很积极的,战斗中损失固然大,但这两个团也打出来了,成为决死队战斗力最强的两个主力团”。
日军遭到沉重打击以后,余部于11月14日撤退。
11月17日,日军第37师团一部兵力,第41师团一个大队,共7000多人,分别从沁县、南关镇和洪洞出发,分两路合击太岳地区沁源和郭道镇等地,进行疯狂的“扫荡”。当时,第129师所属第386旅第16、第772团,决死第一纵队所属第25团等部队,正在太行地区执行任务,因此太岳地区的力量比较弱。为了避开日军锋芒,抗击日军的“扫荡”,太岳军区首长把部队编成沁源东、沁源西两个支队,在游击队和民兵的配合下,寻机打击日军。
11月23日,两路日军进入合击地区,进行野蛮的烧、杀、抢,沁源县遭到严重摧残。全县有1/10的群众被害,被害人数达5000多人,被杀牲畜上万头,有近4万间房屋被烧毁。日军的暴行激起了抗日军民的极大愤慨。太岳军区的指战员看到日军分头“清剿”,兵力分散,千方百计抓住战机,各个歼灭日军。沁西支队第42团官兵在官滩歼灭日军100多人,第42、第59团的指战员在胡汉坪、马背一带歼灭日军160多人。至27日,抗日军民歼灭日军近300人。
12月5日,遭到不断打击的日军被迫从太岳区撤退。
北岳根据地,晋察冀军区迫退深入阜平之敌。
10月13日,1万多日伪军分成10路,对北平以西的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当时,北平是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驻地,也是华北伪政权驻地,日军认为,平西根据地抗日力量的发展,威胁到华北方面军司令部驻地,也威胁到平汉、平绥交通线。因此,日军把平西根据地作为“扫荡”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第一个目标。
八路军首长认为,向平西、太行根据地进攻的日伪军,很可能转而进攻北岳地区,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应立即做好反“扫荡”准备。为此,八路军总部于10月19日发出指示,要求晋察冀军区进行深入的战斗动员,主力部队在有利位置集结,随时准备歼灭“扫荡”的1路或2路日军。为配合晋察冀军区作战,八路军总部要求,第129师应不少于3个团的兵力破击正太路,第120师应以4个团的兵力破击雁门关南北的同蒲铁路。八路军总部发出的这一预先号令,及时洞察了日军的行动企图,把握了日军的脉搏,为北岳军民赢得了20天进行反“扫荡”准备的时间。
11月9日,日军第110师团等部队与伪军共1.4万余多人,对北岳根据地进行“扫荡”。
11月10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等人下达反“扫荡”指示,要求部队避免与日军决战,采取广泛的游击战,最大限度地消耗与疲惫日军,使“扫荡”的日军行不得其时,住不得其所,食不得其饱。主力兵团要在便于机动的地域集结,随时抓住战机,歼灭日军1路或2路,以转换战局。12日,晋察冀军区再次发出指示,要求主力部队在不妨碍机动的原则下,可以组织不超过1/3的兵力,坚决打击日军的烧、杀、抢行为。
11月13日,完县、唐县、定县、正定、行唐的日伪军2700多人,一齐出动,向晋察冀军区第3军分区所属地区进犯,“扫荡”第1军分区的日军主力也向第3军分区袭来。14日,定襄、五台的日伪军2600多人,分两路向阜平及其西南地区进犯。这次“扫荡”,日军多路分进,多点合击,一面进攻,一面修路,一面构筑据点,给根据地军民造成严重威胁。
从完县、唐县出动的数百名日伪军渡过曹河,袭击父子三村后,向西进犯,到迷城进行野蛮的烧、杀、抢、掠。
11月16日,日军袭击台峪、张家峪地区,这一地区的抗日武装与日军展开了艰苦的斗争。18日,合击台峪的日军占领了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所在地阜平。21日,从五台出发的一路日军也进入阜平城。
12月3日,晋察冀军区集中4个团的兵力,向占据阜平、王快的日军发动进攻,歼灭日军500多人。留驻根据地的1000多日伪军继续修公路,建据点,企图盘踞在根据地。根据地军民内线和外线配合,采用广泛的游击战,不断伏击和袭击日军后方的交通线,炸毁日军的列车和汽车,拔除一些敌占据点,使日军连续挨打,处于被动地位,不得不从阜平、东庄、王快撤退。
晋察冀军区在持续50多天的反“扫荡”中,先后毙伤日伪军2000多人。12月底,日军被迫全部撤出北岳抗日根据地。
晋西北地区,驻有日军独立步兵第36、第37、第38、第39、第40大队,炮兵1个大队,工兵、辎重兵各1个中队,共约5000多人。从10月下旬开始,日军独立混成第3、第16旅团各一部,共4000多人,对晋西北第8分区和第3分区所在地区进行“扫荡”。
10月27日,日军从驻太谷、祁县的2个步兵大队中抽调800多人,对晋西北地区的文水、交城地区进行“扫荡”;从驻太原、忻县的2个大队中抽调600多人,对第三军分区所属楼烦、米峪镇地域进行“扫荡”。由于抗日军民早已做好了反“扫荡”的准备,日军进入预定地区以后,遭到当地军民的不断打击,一无所获,旋即退回。
12月中旬,日军集中了驻晋西北的独立混成第3、第9、第16旅团和第26师团各一部,驻晋南的第37师团、驻晋东南的第41师团各一部,共约2万多人,对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进行全面“扫荡”。12月14日,从太汾、汾离公路沿线各据点出动的5000多名日军,对第8分区和第3分区米峪镇地区进行“扫荡”;与此同时,从离石、柳林出动的4000名日军,向临县进犯。19日,从岚县和苛岚出动的6000多名日军,对兴县和保德以南地区进行“扫荡”。至23日,分头“扫荡”的各路日军一度占领了晋西北除保德、河曲以外所有的县城和大部分集镇,黄河渡口。日军所到之处,许多村庄被烧光,许多家庭被杀绝。晋西北全区,有5000多群众遭到日军惨杀。在兴县,日军把200多名男女老幼关进一间房内,将他们活活烧死,这种残暴手段极为罕见。
面对严峻的形势和日军的暴行,八路军第120师和晋西北地区的人民群众密切配合,实行空室清野,坚持“区不离区,县不离县”的游击战,同时集中一部主力,寻机歼灭小股日军。第120师不时地集中部分主力部队转移到外线作战,破袭日军的交通线,袭击日军的据点,攻击日军的修路部队和运输队,使日军整日不得安宁。从12月14日至27日,抗日军民利用各种形式连续作战100多次,迫使日军由开始时的疯狂“清剿”转为建点、修路。27日,晋西北军区命令第358旅、独立第1旅、决死第4纵队相机出击,破袭日军的交通,使日军遭到重大打击。第715团一部与临县游击队配合,袭入临县县城,打击日伪军。
在艰苦的反“扫荡”中,晋西北军民先后作战217次,歼灭日伪军2500人,破坏公路125公里,破坏桥梁23座。在八路军的连续不断打击下,日军无可奈何,被迫于1941年1月下旬全部撤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5.大战不宣告结束
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历时3个半月,对抗日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战争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百团大战,八路军在地方武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下,严重破袭了日本侵略军在华北的主要交通线,其中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0多公里、桥梁和隧道260多处,正太铁路停运达1个多月之久,同蒲铁路北段两次被切断,平汉、津浦、北宁等铁路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拔除了日本侵略军的据点,歼灭了大量日伪军,充分表现出了华北军民齐心协力,不屈不挠,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精神。
当希特勒法西斯的闪电战在欧洲战场上连连得逞,反动气焰极为嚣张时,中国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却出现了八路军百团官兵大战日本侵略者的奇迹,使日本侵略军遭到重大损失。百团大战中,我军毙伤日军2万余人,自己伤亡1.8万余人,敌我伤亡为1.1∶1。在参战兵力大体相当的情况下,劣势装备的八路军进攻优势装备的日伪军而取得如此战绩,这在战争史上是罕见的。
这组数据也反映了八路军在战争中发展壮大的历史里程。
百团大战,震慑了日本侵略军,推迟了日军南进的步伐,敌后战场牵制了大量侵华日军。百团大战之后,在各地人民钦佩和慰问八路军的欢呼声中,法西斯罪魁东条英机却在日本贵族院和众议院哀叹:“昭和十五年度(即1940年),敌人(指国民党)迄未进行主力的反攻,只有共产军于去年在华北举行大规模的出击。”
百团大战,震慑了国民党顽固派。百团大战是在抗日战争处于困难时期取得的重大胜利。1940年秋,八路军在华北抗日根据地同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的艰难时刻,国民党顽固派却从1940年10月起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全局运筹,于1940年12月22日联名致电彭德怀,提出“百团大战对外不要宣告结束,蒋介石正发动反共新高潮,我们当尚须利用百团大战的声势去反对他”。从这份电报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把百团大战看作是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一种巨大“声势”,这种在战场上生死搏斗造成的“声势”,是其他力量无法比拟的,是反动势力最害怕的。
蒋介石表面上对八路军的胜利表示欢迎,在9月中旬发出嘉勉电中,称:“朱副长官(第二战区)、彭副总司令:送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除电饬其他各战区积极出击,以策应贵军作战外,仍希速饬所部,积极行动,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可是,蒋介石暗地里却于1940年10月20日发出密电,称:“近来报上常有记载‘百团大战’字样,如19日新华日报所载晋西通讯即载此事,此项名词及有关之新闻以后应绝对禁止登载,希即饬遵。”可见,蒋介石对百团大战已经到恐惧的程度。百团大战,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八路军在抗日根据地打击日军的胜利消息传开以后,抗日军民欢欣鼓舞。抗日救亡组织和群众团体纷纷举行祝捷会和庆功会,一些报社、电台相继发表社论,祝贺八路军取得的胜利。这一胜利,增强了抗日军民战胜困难的信心,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百团大战,在国际上也引起了震动。苏联《红星报》发表评论,指出:“华北之中国军队,目前正在山西省进行主动性之作战。第八路军正展开大规模之攻势。游击战在山东省与北平附近亦正趋于激化,中国人……始终表现高度之民气,对自身力量具有信念。中国人民为自由独立,争取最后胜利而战,依然表现最大之决心而不能动摇。”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写出了很有文采的报道,其中说:“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战斗夜以继日,一连厮杀了5个月。一百团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
百团大战,不仅取得了军事上的重大胜利,也取得了政治上的重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