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坏习气的人就是本领再大,也不会有多少发展的空间。一些学识渊博、才华过人的人常常感到奇怪:为什么自己争取不到好的位置,其实他们不明白,自己的态度才是成功道路上的最大阻力。
良好的气质、儒雅的风度会对年轻人的未来产生非常有利的影响。一个有良好风度的青年人,谁不愿意与他交往呢?而一个脾气古怪、态度恶劣的青年人,谁又会愿意与他交往呢?我们生活在世界上,所向往的是快乐和舒适,而不是冷酷与烦恼。
所以,一个有坏习气的人就是本领再大,也不会有多少发展的空间。一些学识渊博、才华过人的人常常感到奇怪:为什么自己争取不到好的位置,其实他们不明白,自己的态度才是成功道路上的最大阻力。
没有一个店主会喜欢那些行为粗野或无精打采的员工,他们喜欢的是生气勃勃、做事敏捷、令人愉悦的人。而那些浮躁不安、吹毛求疵、为人刻薄、惹是生非的人永远无法成为受欢迎的人物。
一些不易引起人们注意的琐碎小事,往往比一些人人都关注的大事,更易影响业务的拓展和事业的发展。对事业成功危害最大的莫过于不谦虚。缺乏谦恭的品质、为人狂妄自大的人不但在经营上易于失败,而且还将因为这些不良的习性而失去生活上的乐趣。每一个人都应该改掉足以妨害事业成功的种种不良习惯,比如举止慌乱、急躁不安、行走无力、言语尖刻等等,因为这些小习惯都会成为造成失败的原因。
你最好能把所有对成功不利的小习惯记录下来,然后对照自己犯了哪些错误,并研究出怎样来改掉这些习惯。如能这样做,将来一定能取得奇迹般的收获。
很多人在无意中养成了不肯谦恭。自高自大的习惯,结果阻碍了他们的成功。所以,凡是渴望成功的人,都应该对自己平时的习惯作深刻的检查,把那些会妨害成功的劣习—一检举出来。如果你真的发现自己确有某些不良的做法,就要勇于承认,不要用借口来搪塞过去,而要将这些不良习惯逐一改正过来。若能持之以恒,必然会有大的收获。学会说“不”能节省大量时间俄国十月革命前的某一天,植物育种家米丘林正在植物园里工作。忽然,他家里的人跑来说:“有位市长先生想要见见您。”米丘林头也不抬,仍在工作。家里人又大声地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米丘林摆摆手。接近米丘林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非常珍惜时间的人。在他眼里,一分一秒都是宝贵的。他常常把工具随时放在身边,为的是用的时候不必到处找,节省时间;他的手杖上有尺寸,为的是散步时也能测量树木的高矮,一物多用,节省时间。“您知道,这可是一位市长……”家里人强调说。“我一分钟都不愿意白白度过!”说完,米丘林又忙着去修理——棵果树了。也许米丘林的“处世方式”值得商榷,但他珍惜时间的思想是非常值得借鉴的。而生活中有许多整天“瞎忙”的人,恰恰就是因为不懂得自己有权“拒绝别人”,不知道该如何说“不”。
英国作家毛姆在小说《啼笑皆非》中讲过这么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一位小人物一举成为名作家了,新朋老友纷纷向他道贺,成名前的门可罗雀同成名后的门庭若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毛姆为我们描写了这样一个场面:
一位早已疏远的老朋友找上门来,向你道贺,怎么办呢?是接待他还是不接待他?按照本意,自己实在无心见他,因为一无共同语言,二来浪费时间;可是人家好心好意来看你,闭门不见似乎说不过去。于是只好见他了。见面后,对方又非得邀请你改日到他家去吃饭。尽管你内心一百个不乐意,但盛情难却,你不得不佯装愉快地应允了。在饭桌上,尽管你没有叙旧之情,可是又怕冷场,于是又得强迫自己无话找话。这种窘迫相可想而知……来而不往非礼也,虽然你不再愿意同这位朋友打交道,但你还是不得不提出要回请朋友一顿。你还得苦心盘算:究竟请这位朋友到哪家饭店合适呢?去第一流的大酒店吧,你担心你的朋友会疑心你是要在他面前摆阔;找个二流的吧,你又担心朋友会觉得你过于吝啬。
学会拒绝别人,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诚然,与人交往和帮助别人是重要的。尤其是主动的帮忙更会受到欢迎。但是,如果您是被某种心理的压力所迫,对一切都点头答应,实际上是在屈服于另一种性质的某些动机,例如需要得到别人接受或赞扬,害怕给别人带来不快和麻烦,希望别人对您感恩,有朝一日得到报答,等等。懂得珍惜时间,就应该学会说“不”。这里就有必要提醒大家:当自己不是心甘情愿时,别害怕讲“不”字。那么在什么场合应该说“不”呢?
①当别人所期待的帮助是完全出于只考虑他个人利益的时候。假如一个朋友打算请您深夜开车送他到机场。而你确信他可以“打的”去,而如果你去送他,不但影响一夜睡眠,还会影响次日安排,你就要考虑拒绝。当然,如果他是顺路想搭你的车,只是要你等他几分钟的话,你就应尽力帮忙。
②当有人试图让您代替完成其分内工作时。偶尔为别人替一两次班关系不大,如果形成习惯,别人就会对你产生依赖性,变成你义不容辞的义务。
③你准备晚上写点东西或做点家务,朋友却邀请你去打牌。如果是千里之外的朋友偶然来聚当然另当别论。
当然生活中的类似场合远不止列出的这些,总之,只要考虑到可能给自己带来某些不方便,就要考虑说“不”,除非因此会给别人带来更大的麻烦。
也许你会说:我何尝不想拒绝,但该怎样拒绝呢?以下有几个建议:
①立即答复,不要使对方对你抱有希望。
请不要说:“我再想想看”,或“我看看到时候行不行”等等。明确地告诉对方:“实在抱歉,这是不行的。”
②如果您想避免生硬的拒绝,就提出一个反建议。
假如朋友打电话问道:“今天晚上去跳舞吧!”你不想去,就可以说:“哎呀,今天可不行,改日我邀请你吧!”
③不要以为每次都有必要说明理由。
在很多时候,你只要简单地说一句:“我实在有更要紧的事要做。”就可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谅解。
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过多参与不必要应酬的危害,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该拒绝别人,并且在拒绝的时候采取正确的方法,我们就能因此而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不至于因此而发生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把坏习惯从身上打扫干净一个人的坏习惯总是成为办事说话的不利因素,如何克服坏习惯,是每个人都应面临的选择。成大事者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让坏习惯在自己身上漫延,而是想办法一定要把身上的坏习惯“打扫干净”,以便获得更多的良好习惯。有很多人就是因为败在坏习惯上,不可不加以重视。
人是有习惯性的。所谓习惯就是习以为常的行为定势,如吃饭、穿衣、思维、对人对事等的一定程序。就如同一张纸,一旦以某种方式折起来,下一次它还会按照相同的折线被折起;或是衣服、手套等会因为使用者的使用,而形成某些褶痕,这些褶痕一旦形成,就会永远存在。人的习惯也是这样,它因为重复而被形成,一旦形成就会如衣服或手套的褶皱一样难以改变。习惯是后天养成的;并由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在你有意识、无意识时都会自动地、轻而易举地表现出来。
众所周知,自我克制是成大事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成功人士坚强意志力的体现。而自我克制的重要训练方式就是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随时“修行”。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习惯,克制坏习惯,才有可能在事业上成大事,因为习惯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品质,习惯可以成为你仁慈的主人,也可以成为你残忍的暴君;它既可成为你美德的源泉,也常是恶行的终极原因;习惯往往是成功的坚实基础,却也常常是为失败设置的陷阱;良好的习惯能使我们走上成功之路,而不良习惯却只能使我们走向失败——甚至毁灭的深渊。
你不相信习惯的力量吗?那么你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一个穷人机缘巧合得到了一本从亚历山大帝国图书馆中流失出的书。打开一看,在这本书里藏着一样非常有趣的东西——一张薄薄的羊皮纸,上面写着点铁成金的秘密。讲的是有一块小圆石头能把任何普通金属变成纯金。羊皮纸上记载着:这块奇石在黑海岸边可以找到,它与千千万万的石头在外观上没有两样,找到它的唯一方法是靠触觉——普通石头摸起来是凉的,它却是温的。于是这个穷人变卖了所有的家当,带着简单的行囊,露宿黑海岸边,开始摸石头,为了避免重复摸石头,他每捡一块石头就丢到海里去,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地过去了,他仍然坚持着。突然有一天,他捡到一块石头是温的,他竟然习惯地扔到了大海里。因为这个动作太根深蒂固了,以至当他梦寐以求的宝贝出现时,他竟麻木不仁,没有知觉,而由于习惯,下意识地把它扔掉了,从而使多年的等待与梦想成为泡影。
习惯又不都是起积极作用的,习惯又分为好习惯与坏习惯,好习惯当然是成大事的功臣,而坏习惯则常常是失败的罪魁祸首。正是因为习惯在不经意间作用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所以坏习惯往往会成为成大事的绊脚石——尤其对于意志不坚强的人,坏习惯往往会成为一个残酷的暴君,统治及强迫人们违背他们的意志。
不良的习惯会使你失去“幸运”,使你对机遇视而不见,阻碍你开发自己的潜能,它甚至会使你精神紧张乃至崩溃。
有一位大公司的高级主管,常常觉得自己充满了紧张、焦虑和闷闷不乐,他知道自己状态不佳,却又无法停下来,于是向心理医生求助。心理医生帮他找到了原因,原来他老有一种“没有止境,做不完又必须做”的感觉,而这又归功于他做事拖拉的坏习惯。这位高级主管有两间办公室,三张办公桌,到处堆满了有待处理的东西——他常常由于一时的惰性,而把报告等留到“待会再处理”。这样他的办公桌上不久就堆满了待复信件、报告、备忘录等。更为严重的是,一个时常担忧万事待办却又无暇办理的人,不仅会感到紧张劳累,而且会引发高血压、心脏病和胃溃疡。
其实有办事拖拉这种坏习惯的人很多,他们惯用的口头禅是:“好,放在那里,我一会来办。”结果过了好长时间,他就会觉得要办的事太多了,从而紧张、烦忧。这样的人怎么能成大事。成为富翁?他们缺的是顽强的毅力——改掉坏习惯的意志力。
解决拖拉的办法是克制自己的惰性,养成“现在就干”的好习惯。在接受心理医生的咨询后,那位高级主管请医生去他办公室参观。令医生吃惊的是,他改变了——当然桌子也变了,他打开抽屉,里面没有任何待办文件。“6个星期以前,我有两间办公室,三张办公桌。”这位主管说道,“到处堆满了有待处理的东西。直到跟你谈过之后,我一回来就清除了一货车的报告和旧文件。现在,我只留下一张办公桌,文件一来便当即处理妥当,不会再有堆积如山的待办文件让我紧张烦忧。更奇怪的是,我已无药自愈,再不觉得身体有什么毛病了。”
真正的成功人士深知一点点坏习惯很容易把人从成大事的神坛上拉下来,因而时时注意。下面是“习惯”的一段自白:
“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与你亲密无间。成功和失败,对我毫无差异。培训我,我会为你赢得世界。放纵我,我会毁掉你终生。”
谁都不愿毁掉终生,尤其是渴求成大事并为之奋斗的人们,坏习惯是快乐的死敌,是成大事的死敌。日积月累,很多坏习惯就会深入你的潜意识中,要想成大事,就必须有信心,有力量去改变它。
因此,你必须有一面心镜,照照自己,看有哪些坏习惯,哪些习惯使你不能享受美好人生?哪些习惯使你陷入困境而不能成功?
比如:你有没有这样一些习惯:
不能按时完成各种事情,而总想拖上一拖;
办公桌上乱七八糟;
做事不分轻重缓急;
花过多的时间看电视、上网;
你是否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打断别人谈话而急着插嘴。
或者你还有一些其他的坏习惯,先在脑海把它们找出来,然后拿出笔和纸,把那些阻碍你快乐和成大事的不良习惯一一记下。再想一想它们在你心理上留下了什么?它对你的现实带来了什么?你有哪些改掉坏习惯的措施。
最后,我们想提醒你,伟大的生活基本原则都是包含在大多数人永远不会注意的、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同样,真正的机会也藏匿其中。改掉坏习惯确实很难,因为就如河流很难改变天长日久而形成的河道一样,习惯是你心灵的河道,一旦形成很难改道,但并不是不可能做到。如果你有足够坚强的意志力,并采取简单有效的措施(如从容易做的小事做起),你就可以开辟新的心灵河道——用新的好习惯代替原有的坏习惯。
当你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你就会尽可能快地成为一个受人爱戴的成功人士。改变工作中的不良陋习对于那些不能成大事的人而言,工作时重复旧习,不善于从一件小事开始观察改变和突破,是一种不良的习惯之一。如何反其道而行之呢?
有一名青年,在美国某石油公司工作。他的学历不高,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技术。他在公司做的工作,连小孩都能胜任,就是巡视并确认石油罐盖有没有自动焊接好。
石油罐在输送带上移动至旋转台上,焊接剂便自动摘下,沿着盖子回转一圈,作业就算结束。他每天如此,反复好几百次地注视着这种作业。
没几天,他便开始对这项工作厌烦了,他很想改行,但又找不到其他工作。他想,要使这项工作有所突破,就必须自己找些事做。因此,他便集中精神观察这焊接工作。
他发现罐子旋转一次,焊接剂滴落39滴,焊接工作便结束。他努力思考:在这一连串的工作中,有没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地方呢?
一次,他突然想: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是不是能够节省成本?
于是,他经过一番研究,终于研制出“37滴型”焊接机。但是,利用这种机器焊接出来的石油罐,偶尔会漏油,并不实用。他不灰心,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这次的发明非常完美,公司对他的评价很高。不久便生产出这种机器,改用新的焊接方式。
虽然节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剂,但“一滴”却替公司带来了每年5亿美元的新利润。
这名青年,就是后来掌握全美制油业95%实权的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
“改良焊接剂”改变了洛克菲勒的人生。他成大事的关键在于:普通人工作时往往会忽略的平凡小事,他却特别注意。
不管是谁,想要在工作习惯上有所突破先要考虑的是:“我想做什么事?”或是“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了这种强烈的目的意识,你才会集中精力,并调动过去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在有意或无意中使你所关注的事情有所突破。
人并非生来就具有某些恶习和不良习惯,而是后天慢慢养成的。对于我们的生活和事业来讲,有些习惯虽然不好,但它们可能无碍大事,不会产生直接的冲突和严重危害;而有些则是我们成大事的大敌。对于后者,我们应该努力改正,并坚决摒弃,否则,这些恶习会影响我们终生。通常见的不良工作习惯有:
总是杂乱无章
芝加哥和西北铁路公司总裁罗兰·威廉斯说过:“那些桌上老是堆满东西的人会发现:如果你把桌上清理干净,只保留与手头工作有关的东西,这样会使你的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而且不会出错。我把这一点称为好管家,这也是迈向高效率的第一步。”
如果你到华盛顿的国会图书馆参观,就会看到天花板上有几个醒目的大字,那是诗人波普所写的:
秩序是防止工作混乱的第一要律。
秩序也应是商界和生活的第一要律。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很多人的桌上老是堆满了文件和资料,可有些东西一连几个星期也不曾行一眼。一位新奥尔良的报刊发行人告诉过我,他的秘书有一天为他清理办公桌的时候,终于找到了失踪两年的打字机。
当你的办公桌上乱七八糟、堆满了待复信件、报告和备忘录时,就会导致你慌乱、紧张、忧虑和烦恼。更为严重的是,一个时常担忧万事待办却无暇办理的人,不仅会感到紧张劳累,而且会引发高血压、心脏病和胃溃疡。
缺乏组织能力
在组织工作中,许多人常因不懂得授权他人,因而提早进人挫败的坟墓。这些人事必躬亲,结果被那些烦琐细节所淹没,难怪他们常常感到匆忙、忧烦、急躁和紧张。我们知道学会授权给别人是非常困难的,至少对很多人是这样。尽管如此,身为主管的人员还是得学习如何委派他人,否则永远免不了疲于奔命,因为你终究只是一个人!
不分轻重缓急
白手起家的查理·鲁克曼经过12年的努力后,被提升为派索公司总裁一职,年薪10万,另有上百万其他收入。他把成功归功于杜赫提谈到的两种能力。鲁克曼说:“我每天早晨5点起床,因为这一时刻我的思考力最好。我计划当天要做的事,并按事情的轻重缓急做好安排。”全美最成功的保险推销员之一弗兰克·贝特格,每天早晨还不到5点钟,便把当天要做的事安排好了——是在前一个晚上预备的——他定下每天要做的保险数额,如果没有完成,便加到第二天的数额,以后依此推算。
长期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人能永远按照事情的轻重程度去做事。但我们知道,按部就班地做事,总比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要好得多。
对问题拖而不决
赫威尔是美国钢铁公司董事会的董事之一。他说,董事会开会常常拖拖拉拉,许多问题被提出来讨论,却很少作什么决定,以致大家得把一大堆报告带回家研究。
后来,赫威尔说服董事长作出了一个规定:一次只提一个问题,直到解决为止,决不拖延。表决之前或许需要研究其他资料,但为了让问题真正得以解决,除非前一个问题得到处置,否则不讨论第二个问题。这种办法果然奏效:备忘录上的有待处理的事项解决了,行事表上也不再排满预定处理的进度。大家不必再抱一大堆资料回家,也不用被尚未解决的问题弄得惴惴不安。
不守承诺
百事可乐的总裁卡尔·威勒欧普到科罗拉多大学演讲的时候,有一个名叫杰夫的商人通过演讲会的主办者约卡尔见面谈一谈。卡尔答应了,但只能在演讲完后,而且只有15分钟的时间。
杰夫就在大学礼堂的外面坐等。
卡尔兴致勃勃地为大学生们演讲,讲他的创业史,讲商业成功必须遵循的原则,不知不觉中时间已超过了与杰夫约定的见面时间。显然他已忘记了与别人的约定。
正当卡尔继续兴致很高地演讲时,他发现一个人从礼堂外推门,径直朝台上走来。那人一直走到他的面前,一言不发放下一张名片后转身离去。卡尔拿起名片一看,背面写着:“您和杰夫·荷伊在下午两点半有约在先。”卡尔猛然省悟。一边是需要他说服并且灌输百事可乐思想的大学生们,他们是他企业发展的目标甚至是动力,而另一边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向他请教的商人。卡尔没有犹豫,他对大学生们说:“谢谢大家来听我的讲演,本来我还想和大家继续探讨一些问题的,但我有一个约会,而且现在已经迟到了。迟到已经是对别人的不礼貌,我不能失约,所以请大家原谅,并祝大家好运。”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卡尔快步走出礼堂,他在外面找到了正在等他的杰夫,向他致了歉意后,便又滔滔不绝地告诉了杰夫他所想要知道的一切。结果,原来定好的15分钟时问他们一直交谈了30分钟。后来,杰夫成了一名成功的商人,他把这一段经历告诉了他的朋友。他的朋友们都对百事可乐产生了信任并决定经销和宣传百事可乐。
不论我们的目标多么伟大,或者有多少伟大的事业等待我们去做,我们一定要遵守自己的承诺并且去做好它。因为经商和做人的成功秘诀中最不能缺少的两个字就是——信守承诺。好习惯能吸引成功一位好心的老人,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他把蛹带回家。过了几天,蛹壳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体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老人看着于心不忍,于是,他拿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这只蝴蝶的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就飞不起来,不久就死去了。
蝴蝶为什么会死去?原因是蝴蝶失去了成长的必然过程。蝴蝶的成长必须在蛹中经过痛苦的挣扎,直到它的双翅强壮了,才会破蛹而出。人的成长也是如此,不经过挣扎、挫折、磨练是很难脱颖而出的。
吃苦贵在先,是人生的一种本钱,一份财富。台湾的电脑专家兼诗人范光陵先生,在美国获得斯顿豪大学的企业管理硕士,获得犹他州立大学的哲学博士,后来又专攻电脑,很早就写出了一本《电脑和你》的通俗读物,畅销于台湾和东南亚。他又在国际上奔走呼号,推动成立了电脑协会,举办电脑讲座,召开电脑国际会议,到处发表关于电脑的演讲。由于他在这方面的贡献,泰国国王亲自向他颁发电脑成就奖,英国皇家学院也授予他国际杰出成就奖。
就是这样一个天才人物,刚毕业到美国时也是靠打工吃苦才熬下来的。刚开始时,他在一家叫汤姆·陈的餐馆,做一份打杂的活。倒垃圾、刷厕所、洗盘碗、切洋葱、剥冻鸡皮……每天像个陀螺一样忙得团团转。餐馆里的人大大小小全是他的上司:大厨、二厨,连资深杂工都是上司,谁都可以对他指手画脚,动辄训斥或随意作弄。他在两年里打过各种各样的工——洗盘碗、收盘碗、做茶房、端茶送水、卖咖啡、做小工、做收银员、售货员……他曾穷到口袋里没有一分钱,整天只喝清水,咽面包屑,但他仍然不停地思索着,摸索着,想找出一条路来。后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挣了钱,上大学,念研究生,终于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世界上的事,从来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怕吃苦,图安逸,是成不了大事的,试想想,哪位杰出人物不是吃得人间许多苦方才奋斗出来的?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每天都早起,怕睡过头,他给自己做了一个圆木的枕头,枕这种枕头睡觉,只要稍微动一下,枕头就滚开,头就落在木床上,人就惊醒。司马光把这个枕头叫做“警枕”,意在警策自己,不可松懈懒惰。
以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闻名于世的法国圣西门,年轻时爱睡懒觉。为了克服这个坏习惯,他让仆人每天早上向他喊道:“起来吧,伟大的事业在等待你!”听见这庄严的喊声,再想懒床也只好起来了。
18世纪法国哲学家布丰,25岁时定居巴黎。他也有晚起的惰性,想克服,终未见效。后来他请了一个。彪悍的仆人来监督自己。他和仆人讲明:不管他晚上多迟才睡下,每天早上5点必定把他叫醒,叫不醒可以拖他起床,他要是发脾气,仆人可以动武,如果仆人没有做到要受罚。这位仆人忠于职守,终于使布丰每日清晨即起,看书运动。
相反,古今中外,历史上有几个纨绔子弟能有所成就呢?就拿杜邦家族来说,这个家族是美国的亿万富翁。豪华的别墅。专用飞机、游艇和高级小轿车,家里应有尽有。然而,这个家族的后代却大都是平庸之辈。他们精神世界苍白空虚,有时竟无聊到专门搞恶作剧,用绒布作食品馅招待贵客,或把数吨水泥散堆在邻居门前。他们躺在先人的财富上寻欢作乐,意志必然会颓废堕落。
要做出成就,必然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许多优秀的人才既不缺乏情商又不缺乏智商,然而他们缺少的是吃苦的精神。这不是社会的责任,也不是环境的错,而是在于自己的责任。
在老年时遭受艰难困苦是不幸的,这个道理人们都知道。然而,在少年时未经历艰难困苦也是不幸的,这道理却不是人人都能明白的。享乐在先,或许令人羡慕,但这只是一个过程,不会永远乐下去,走到终点便是苦。而吃苦在先,也同样是一个过程,不会永远苦下去,走到终点便是甜。只有趁青春时期为创业历尽磨难,才能在年老时享受甜美的果实。
我们有时会处于这样的状况:似乎百务缠身,有无数的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经常的反应是两个极端:暴躁或者自弃。然而,不论在哪种心境下,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似乎会变得越来越难以理清和解决。这时候,通常我们会陷入一种无绪的状态,不但抓不住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而且还在无形之中给我们自己增加了压力,更加剧了我们内心的纷繁复杂。
实际上,大多数时候,事情并没有糟到极点,我们所承受的许多压力都是我们自己施加在自己身上的。我们自己选择将一些无论有没有必要的事情都放进一个大网里,然后背负起它们,于是我们越走越累,因为网中的东西太沉重了!
当然,有的时候,我们所面对的情况的确很麻烦,很多问题也找不到头绪。这时候,我们先不能急着发愁,不要让外界的无序影响到我们的心境和清醒的头脑,不然我们就会忙上加忙、乱里添乱了。
当我们处于一团杂乱无绪的状态中时,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秩序。著名诗人波浦曾写过这样一句话:“秩序,是天国的第一条法规。”
宾州州立大学医学院的教授斯托克博士,曾在美国医药学会全国大会上宣读过一篇论文——“生理疾病所引起的心理并发症”。在那篇论文里,斯托克博士在一项“病人心理状况研究”的题目下,列出的其中一项就是:
“一种必要或是不得不做的感觉,好像必须要做完的事情,永远也做不完。”
当我们面对这种混乱的情况时,保持冷静并仔细分析是最重要的。我们要把事情的轻重缓急列出个进度表,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做事,这样我们就可以每时每刻集中精力处理最重要的事情。
商业及电脑巨子罗斯·佩罗说:“凡是优秀的、值得称道的东西,每时每刻都处在刀刃上,要不断努力才能保持刀刃的锋利。”罗斯认识到,人们确定了事情的重要性之后,不等于事情就会自动办得好。我们也许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把这些重要的事情做好。但是,我们应该记住的是,要始终把重要的事情摆在第一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处理方方面面的事情时,大多数人是根据事情的紧迫感,而不是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做事的。我们通常认为每件事情都是一样的,我们只愿意去做那些能使我们高兴的事情,而不管这些事情有多么不重要或多么不紧急。然而,懂得生活的人不是这样做事,他们明白事情的轻重缓急。
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查理斯·舒瓦普曾会见效率专家艾维·里。会见时,艾维·里说能够帮助舒瓦普把他的钢铁公司管理得更好。舒瓦普承认他自己懂得如何管理,但事实上公司不尽如人意。他现在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管理知识,而是更多的行动。舒瓦普对艾维·里说:“应该做什么,我是清楚的。如果你能告诉我如何更好地执行计划,我听你的。在合理的范围内价钱由你定。”
艾维·里说可以在10分钟内给舒瓦普一样东西,这样东西能使他公司的业绩提高至少50%。然后他递给舒瓦普一张空白纸,说道:“在这张纸上写下你明大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然后用数字标明每件事情对于你和你公司的重要性次序。”这花了舒瓦普大约5分钟的时间,接着,艾维·里说道:“现在把这张纸放进口袋。明大早上第一件事是把纸条拿出来,做第一项。不要看其他的,只看第一项。着手办第一件事情,直到它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对待第二项,第三项……直到你下班为止。如果你只做完第一件事,那不要紧,因为你总是做着最重要的事情。”
艾维·里最后说道:“你每一天都要这样做。当你对这种方法的价值深信不疑之后,叫你公司的人也这样做。这个试验你爱做多久就做多久。然后给我寄张支票过来,你认为值多少就给我多少。”
整个会见历时不到半个小时,然而几个星期之后,舒瓦普给艾维·里寄去一张2.5万元的支票,还有一封信。信上说从钱的观点来看,那是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课。
然而,几年之后。这个当年不为人所知的小钢铁厂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钢铁厂,其中艾维·里提出的方法功不可没。
当然,我们有时候不可能总是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决定做事的先后次序。可是按计划做事,绝对要比随兴所欲去做事要好得多。
如果萧伯纳没有坚持该先做的事情就先做的这个原则的话,他也许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作家,而一辈子只是一个银行出纳员了。他拟定计划,每天一定要写一页纸这个计划使他每天一页地持续写了九年,虽然在这九年里他一共只得了三十几块美金。就连漂流在荒岛上的鲁宾逊,也定出每天每一个钟点应该做什么事的计划。
有秩序地生活,会使我们摆脱烦躁杂乱的感觉,跳出无绪的生活,使我们看到自己的宏图,达到我们的目标。时刻警惕坏习惯危害身心健康一个人的习惯,往往是别人都知道,而自己却是唯一不知道的人。
大自然利用惯性定律,维持宇宙万物彼此之间的关系,小至原子的排列组合,大至星球的运行;一年四季、疾病与健康。生和死,形成井然有序的系统。
一粒橡籽可以长成橡树,一粒松子萌芽会长成松树。大自然从来就不会出差错,让橡子长出松树,或是让松子长成橡树。这些都是我们所能看到的事实。然而我们却不容易看出来是一种力量造就了它们。同样的力量,使我们养成了习惯之后就不再改变。造物者只让人类有权利依照自己的欲望,养成适当的习惯。
有个时期,美国第一富豪盖蒂的香烟抽得很凶,有一天,他度假开车经过法国,那天正好下着大雨,地面特别泥泞,开了好几个钟头的车子之后,他在一个小城里的旅馆过夜。吃过晚饭后他回到自己的房里,很快便入睡了。
盖蒂清晨两点钟醒来,想抽一支烟,打开灯,他自然地伸手去找他睡前放在桌上的那包烟,发现是空的。他下了床,搜寻衣服口袋,结果毫无所获。他又搜索他的行李,希望在其中一个箱子里能发现他无意中留下的一包烟,结果他又失望了。他知道旅馆的酒吧和餐厅早就关门了,心想,这时候要把不耐烦的门房叫过来,太不堪设想了。他唯一能得到香烟的办法是穿上衣服,走到火车站,但它至少在六条街之外。
情景看起来并不乐观,外面仍下着雨,他的汽车停在离旅馆尚有一段距离的车房里。而且,别人提醒过他,车房是在午夜关门,第二天早上六点才开门。这时能够叫到计程车的机会也将等于零。
显然,如果他真的这样迫切地要抽一支烟,他只有在雨中走到车站,但是要抽烟的欲望不断地侵蚀他,并越来越浓厚。于是他脱下睡衣,开始穿上外衣。他衣服都穿好了,伸手去拿雨衣,这时他突然停住了,开始大笑,笑他自己。他突然体会到,他的行为多么不合逻辑,甚至荒谬。
盖蒂站在那儿寻思,一个所谓的知识分子,一个所谓的商人,一个自认为有足够的理智对别人下命令的人,竟要在三更半夜,离开舒适的旅馆,冒着大雨走过好几条街,仅仅是为了得到一支烟。
盖蒂生平第一次认识到这个问题,他已经养成了一个不可自拔的习惯,他愿意牺牲极大的舒适,去满足这个习惯。这个习惯显然没有好处,他突然明确地注意到这一点,头脑便很快清醒过来,片刻就作出了决定。
他下定决心,把那个依然放在桌上的烟盒揉成一团,放进废纸篓里。然后他脱下衣服,再度穿上睡衣回到床上。带着一种解脱,甚至是胜利的感觉,他关上灯,闭上眼,听着打在门窗上的雨点。几分钟之后,他进入一个深沉、满足的睡眠中。自从那天晚上后他再也没抽过一支烟,也没有抽烟的欲望。
盖蒂说,他并不是利用这件事来指责香烟或抽烟的人。常常回忆这件事,仅仅是为了表示,以他的情形来说,被一种坏习惯制服,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差一点成为它的俘虏!
常常做一件事就会成为习惯,而习惯的力量是很可怕的。我们每个人都受到习惯的束缚。习惯是由一再重复的思想和行为所形成的。因此,只要能够掌握思想,养成正确的习惯,我们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我们既然有能力养成习惯,当然也有能力去除我们认为不好的习惯。
萧伯纳是英国杰出的戏剧作家、世界著名的幽默大师、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正是由于他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他的一生才过得成功并快乐。萧伯纳享年94岁,他不仅才思敏锐,有“当代人中最清楚的头脑”,还有着可与著名运动员相媲美的强健体质。
萧伯纳少年时代,其父就对他说:“孩子,要以我为前车之鉴,我干的事你都不要效仿。”原来,他的父亲喜欢乱吃东西,一顿饭吃很多的肉,喝很多的酒,并且整天抽烟,又不爱活动。
他听从了父亲的教导,从小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喝酒。萧伯纳成名之后,财富如潮水般地涌来,但他却毫不奢侈。在服装方面,萧伯纳讲究的是整洁、舒适、方便,从不追求华丽,不赶时髦,而且总喜欢穿棉织物品。
萧伯纳一生都坚持锻炼。每天很早起床,天天坚持洗冷水浴、游泳、长跑、散步,他还喜欢骑自行车、打拳。在70多岁时,他曾与当时世界著名的运动家、美国人丹尼同住在波欧尼岛上的一家旅馆,每天两人过着一样的生活:起床后洗冷水澡,接着游泳,然后躺在海边沙滩上进行日光浴。午后,他们还一块去长途散步。
萧伯纳在谈到良好的生活习惯时说:“卫生并不能治疗疾病,但能防止疾病,如果一个人过着合理的生活,安排适当的食物,就不至于生病。如果能够数十年孜孜不倦地坚持身心锻炼,保持乐观的态度,就一定能保持身心的健康,并且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我们想要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和生活的乐趣,我必须明白习惯的力量是如何的强大。我们必须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应时时警惕,去除那些危害我们生活的坏习惯。懒散比腐蚀破坏性更大懒惰是一种毒药,它既毒害人们的肉体,也毒害人们的心灵。
懒惰是你不愿意或者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的一种精神状态,是人们对生活中的一些消极情绪的反应。无论是于个人还是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懒惰都是一种堕落的、具有毁灭性的东西。懒惰。懈怠从来没有在世界历史上留下好名声,也永远不会留下好名声。懒惰是一种精神腐蚀剂,因为懒惰,人们不愿意爬过一个小山岗;因为懒惰,人们不愿意去战胜那些完全可以战胜的困难。
每个人都有懒惰的本性,而善于进行时间管理的人能够克服这种大性,使自己勤奋起来。单靠勤奋不一定能取得成功,但成功者无一不是勤奋的。懒惰的人在浪费时间的同时,也丧失了成功的机会。
在法国著名天文学家卡米尔·弗拉马隆身边曾有过一名懒惰而又贪睡的助手,由于他的失职,使弗拉马隆对星球的观察不止一次地遭到失败。有一次,这个助手又睡得错过了每天一次的夜间星球观察。弗拉马隆实在忍耐不住了,便生气地对他说:“又错过机会了!就在你睡觉的这段时间里,这颗星已经‘跑’了几亿公里了……现在你给我到草垛里找针去吧……”
据说血液循环的发现者哈维一生中共有121次休假,却没有真正休过一次,其中前61次用来做了实验,后60次用来搞研究。达尔文也说过:“我相信我没有偷过半小时的懒。”
真正的幸福和成功决不会光顾那些精神麻木、四体不勤的人们,幸福和成功只存在于辛勤的劳动和晶莹的汗水中。懒惰,只有懒惰才会使人们精神沮丧、万念俱灰;劳动,也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生活,给人们带来幸福和欢乐。任何人只要劳动,就必然要耗费体力和脑力,劳动也可能会使人们精疲力竭,但它绝对不会像懒惰一样使人精神空虚、精神沮丧。
那些游手好闲、不肯吃苦耐劳的人总是有各种漂亮的借口,他们不愿意好好地工作、劳动,却常常会想出各种主意和理由来为自己辩解。一心想拥有某种东西,却害怕或不敢或不愿意付出相应的劳动,这是懦夫的表现。无论多么美好的东西,人们只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懂得这美好的东西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因而愈加珍惜它,人们才能从这种“拥有”中享受到快乐和幸福,这是一条万古不变的真理。
如果你有懒惰的习惯,那么从现在开始,安排你的日程,及早地摆脱这一习惯吧,否则你就会变成一个十足的懒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