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四节古典音乐

海顿

亲爱的海顿老爹

在西方音乐史上,曾有一位人人昵称“老爹”的人物,他有着乐观开朗的性格,喜欢在生活中开一些小玩笑,他认为音乐就是 “拿来享受的”,所以他的音乐往往充满着喜乐光明,令人如沐春风。而在音乐史上,他又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他确立了交响曲与弦乐四重奏的标准结构(这使得他有着“交响曲之父”的美名),这位既亲切又伟大的人物,就是受人崇敬的“海顿老爹”!

1732年3月31日,海顿诞生于奥地利边境的一座小村落,他的父亲是一名制造车轮的师傅,母亲则是位厨师。海顿的家庭共有12个孩子,他排行老二。小时候因为家里人口众多,所以经济并不甚宽裕,但是因为海顿的父亲非常喜欢音乐,特别是欢乐的民俗乐曲,所以家里常常洋溢着音乐与欢笑声。海顿在5岁时已能演唱许多当时的流行歌曲,也因此,亲戚朋友们都发现了他过人的音乐天赋。

6岁时,海顿的亲戚法朗克来访,他是海因堡(Hainburg)一所学校的校长,同时也是一位教堂的管风琴师。法朗克很快就发现了海顿对音乐的兴趣与天赋,因此和他的父母商量过后,决定让小海顿正式入学学习音乐。海顿在海因堡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与乐器演奏,这里的教育十分严格,但这样扎实的基础教育却也为他奠定了良好的根基。海顿尔后一直没有忘记这段艰苦的日子,并始终对法朗克怀着感激之情。

海顿天生有着一副优美的歌喉,他在8岁时即获选前往维也纳,成为圣斯蒂芬大教堂儿童唱诗班的成员。这次机会是他音乐教育的转折点,上进的海顿在维也纳也十分争气,他跟随老师学习歌曲演唱、演奏小提琴与羽管键琴,特别在童音高音部分表现得十分优异,是一个资质聪颖又用功的学生。

1749年,已进入变声期的海顿被教堂开除了,默默无名的海顿在维也纳过着十分潦倒的生活,当时他只能靠替一些宴会场合作曲来过日子,但在贫困的环境中,海顿仍不忘对音乐的热爱,总是勤于汲取更多的作曲技巧,努力不懈地继续尝试创作。

在稳定中成长

还好机会总是眷顾努力的人,有一次海顿偶然认识了有名的宫廷诗人梅塔斯塔奇奥(Pietro Metastasio),经过他的引荐,海顿又结识了意大利作曲家安东尼奥·波尔波拉(Nicola Antonio Porpora),海顿后来成为波尔波拉的伴奏兼助理,不但在他这儿学到许多作曲的技巧,还跟随着他出入贵族社交圈,认识了许多上流社会人士,慢慢打响了自己的知名度。

这段期间海顿一直尽心于室内乐的创作,有一回海顿接受芬伯格(Karl Joseph von Furnberg)男爵的邀请,来到他的乡村别墅参加演奏,并为伯爵谱写了最早的弦乐四重奏。海顿的作品收到了热烈回响,伯爵决定把海顿推荐给热爱音乐的毛尔进(Ferdinand Maxmilian Franzvon Morzin)伯爵,于是海顿顺利地找到第一份有固定薪水的工作,担任伯爵家中管弦乐团的指挥。

但这份工作只维持了两年,后来毛尔进伯爵因为经济困难而解散了乐团,海顿也面临卷铺盖的命运,还好当时埃斯特哈奇(Paul Anton Esterhazy)公爵早已耳闻海顿的才华,一听说海顿遭到解雇,马上延揽他为自己乐团的副乐长,正乐长去世后海顿立即接任成为正乐长。这段机遇为海顿开启了更宽广的音乐之路,由于埃斯特哈奇家族是十分富有又热爱音乐的贵族,因而海顿的音乐才华在此获得了充分的发挥。说穿了,海顿在埃斯特哈奇城堡的职务其实是“高级仆人”,负责提供主人对于音乐的需求,领导宫中的乐团并打点一切音乐事宜,但是他拥有专属的女佣,还有优渥的薪水,这可是个人人羡慕的职务呢!

海顿为这个家族总共服务了30年,掌理整个乐团大大小小的杂务,他在这段期间尽情地实验各种新的音乐形式,写了许多室内乐作品,名声渐渐地传播开来。后来埃斯特哈奇公爵病逝,他的弟弟尼古拉斯即位,这位尼古拉斯不但也喜爱艺文活动,他还斥资兴建了一座豪华宫殿与歌剧院,担任乐长的海顿于是得更辛勤地为雇主创作更多音乐,他与雇主之间相处得很融洽,对于乐团的工作也游刃有余。海顿十分喜爱这样的工作与生活,整个乐团的团员也十分信赖海顿的领导与处理事情的能力,他就像家庭里的大家长一样,带领着团员练习、演出,而团员们喜欢公正廉明又亲切的海顿,所以都昵称他为“海顿老爹”。

1790年,尼古拉斯公爵逝世,即位的公爵解散了乐团,保留了海顿的头衔与薪水。当时海顿已58岁了,他决定离开埃斯特哈奇的宫廷,回到维也纳居住。当时的海顿其实已经是一位声望极高的音乐家,他接到许多国家的邀约,最后决定远赴伦敦访问,他在伦敦受到民众热烈的欢迎,并创作出有名的12首《萨洛蒙交响曲》。

悍妻狮吼

海顿在事业稳定下来之后,开始思考自己的终身大事,无奈他长得其貌不扬,瘦小的身材、长长的鹰钩鼻,再加上满脸的天花疤痕,这样的容貌实在很难吸引女孩的注意。还好海顿优雅的气质与温和的态度为他弥补了长相的缺陷,他还是有一些机会与女孩子交往。他的初恋对象是一位理发师的二女儿,这个女孩同时也是他的学生,但是当海顿鼓起勇气向她表白,这个女孩子却表示宁可当修女也不愿嫁给他。失望的海顿成天闷闷不乐,理发师只好安慰他:“年轻人,别难过,你要不要试着和我的大女儿做朋友呢?”海顿于是开始和姐姐玛莉亚·安娜交往,并在1760年结婚了。姑且不论这对新人是否有深厚的感情基础,但他们在婚后实在相处得不是很好。玛莉亚是个粗鲁的大嗓门,常常对海顿又吼又叫,一点也没有温柔的样子。非但如此,玛莉亚根本不懂得欣赏音乐,她还曾把海顿的乐谱当成发卷,或是将原稿拿来当点心盒的衬垫呢!

可怜的海顿在家里只有受到辱骂的份儿,他常常向朋友诉说自己的不幸,这个妻子从来没有给他好脸色看过,更没有为他生下一男半女。海顿多么渴望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身旁围绕着几个孩子,在晚餐后他可以为妻小弹弹音乐说说笑话,但这个愿望始终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失望的海顿于是将自己投入作曲的世界中,希望借此得到心灵的抚慰。

1791年海顿前往伦敦发展,他在海外与德国音乐家约翰·莎米耶尔·修雷塔的遗孀发生恋情,她和海顿也是基于师生关系而慢慢发展出恋情的。修雷塔夫人曾写了许多封表达爱慕的信给海顿,而海顿非但将这些情书视为珍宝,还曾一字不落地把信重抄一遍呢!修雷塔夫人对海顿推崇备至,她爱海顿的绅士风范,也喜欢海顿创作出的音乐,她聆赏了海顿在英国的每场音乐会,并且毫不吝惜地表达她对这些音乐的喜爱。亲密的感情滋润了海顿的心灵,海顿曾向朋友表示,若非他已有妻室,他一定会和这位他深爱的女士结婚。海顿在伦敦写了许多动人的交响曲,或许正和这一段美丽的际遇相关吧!

而海顿家里的那位悍妻呢,海顿后来实在受不了她的凶恶霸道,于是提出了分居的要求。玛莉亚在1800年过世,终于还给晚年的海顿一段清静时光。

启蒙时代的音乐风格

18世纪的欧洲正在开展一种名为“启蒙运动”的思想革命。受启蒙运动的影响,音乐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重大的变革。巴洛克时期的复音音乐在18世纪后一转为主调音乐,我们称之为“古典时期”的音乐,而代表人物呢,正是伟大的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3人。

古典时期的音乐讲求均衡的对称形式,他们以古希腊时期的美感为基础,注重曲式的调和与优美的旋律,和声变得单纯直接,节奏也鲜明多了。这时期同时产生了一些新的音乐曲式,如古典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与室内乐曲等。身为古典时期音乐开创者的海顿,对写作音乐的态度一直是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的,因为当时他得仰赖雇主为生,他的音乐一直有着为雇主服务的精神,但他的作品总随着新的音乐观念而成长,对创作新的音乐形式也居功厥伟。他乐天开朗的性格与对于音乐的努力,让他成为启蒙时代音乐界的典范人物。

海顿年长莫扎特24岁,这两位伟大的人物曾相处于同一时代,并有过一段莫逆之交呢!1785年,莫扎特于一次宴会的场合里为海顿献上6首弦乐四重奏,从此,他俩就开始有密切的往来,他们没有师徒关系也没有嫉妒之心,反而还常在公开场合赞扬对方的才华。其实情同父子的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海顿是一个踏实温和的人,他的音乐生涯总是踩踏着稳健的脚步前进,处理起乐团的行政事务更是有条不紊;而莫扎特则属于才气纵横的类型,他是个生活一团乱,但写起音乐来既轻松又迅速,惟有对于音乐创作能专心投入的人。个性上的悬殊与年龄的差距并不影响他们惺惺相惜的情感,在1790年海顿前往伦敦的饯别会上,他与好友莫扎特都哭了,莫扎特预言这将是他们俩最后的一次见面,果然在一年后莫扎特即与世长辞,而海顿一直为好友的英年早逝感叹不已。

海顿的最爱——交响曲

海顿一生共写了120多首交响曲,特别是在任职埃斯特哈奇宫廷乐长的30年之间,他领导着一群素养颇高的团员,对于创作总是夙夜匪懈,并努力试验各种音乐的可能性,因此最后他写出了一系列广受欢迎的交响曲,并确立了交响曲的形式与结构,这样承前启后的功劳让人们尊称他为“交响曲之父”。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海顿在这领域的拓疆辟土,也许就没有贝多芬精妙绝伦的九大交响曲了。

在交响曲的形式上,海顿确立了“4乐章制”:第1乐章是奏鸣曲式,分呈示部、发展部与再现部;第2乐章是抒情的慢板;第3乐章大多是带有民俗色彩的小步舞曲;最后的第4乐章则以回旋曲作结。这4个乐章“快板—慢板—小步舞曲—回旋曲”的形式,也就是此后交响曲的标准样式。

之前我们曾提过,海顿是一个开朗又充满智慧的人,而这样的特质也显露在他的音乐作品中,例如脍炙人口的《告别交响曲》,其实是幽默的海顿为团员们想出来的“陈情书”呢。原来埃斯特哈奇的主人尼古拉斯规定,乐团的成员不得与眷属同住。但在1772年,团员们实在太过劳累又非常想念家人,于是纷纷向团长海顿提出抗议。海顿夹在主人与团员间,既要体恤手下又不能惹恼雇主,聪明的海顿马上想出了一个好点子,他作了这首《告别交响曲》,准备为主人来点不一样的。

当晚曲子的前3个乐章如往常般演出,但到了第4乐章,乐手们一个接着一个静静地离开舞台,最后台上只剩下两名孤单的小提琴手,疲倦而寂寞地将乐曲结束。这样的举动引起了宾客的纷纷议论,但在台下的尼古拉斯马上了解了乐团的意思,并立即下令休假,让团员们可以回府和家人相聚。海顿的才智不但展现在他的音乐作品里,更显示于他处理团务的能力上。一首告别曲圆了乐手们的归家梦,更成就了海顿机智幽默的美名!

更多幽默

海顿于1790年离开埃斯特哈奇家族,并受邀先后两次前往伦敦演出与访问,萨洛蒙向海顿提出报酬丰厚的邀约,请他为音乐会谱写12首交响曲,而这正是海顿晚期的经典之作:《萨洛蒙交响曲》。这12首曲子包括著名的《惊愕》、《奇迹》、《军队》、《时钟》与《伦敦》交响曲,它们代表着海顿在作曲生涯中最高的成就,海顿在伦敦的演出更被誉为“音乐界的莎士比亚”,受到广大听众热烈的欢迎。

其中G大调第94交响曲又被称做《惊愕交响曲》,这个特殊的别号也有着一段可爱的来源呢。原来当时在伦敦演出的海顿,看到许多士绅名媛在慢板的第2乐章便昏昏欲睡,觉得这实在太不像样啦,于是便想了一个点子来捉弄他们。

第1乐章由舒缓的前奏引出主题,到后来呈现出欢乐跳跃的气氛,是交响曲标准的奏鸣曲式;到了第2乐章,海顿用一个平静优美的主题开始,将听众诱人一个十分适合打个小盹的气氛中,雍容的贵妇小姐们按照惯例打起瞌睡来,但这可中了海顿的圈套啦!因为在一个很安静的小结尾处,整个乐团突然爆出了很大声的和弦,并加上定音鼓猛烈的一槌!这可真吓坏了原本正神游梦乡的听众们,顿时空气中凝结了3秒钟的错愕气氛,从梦中惊醒的绅士小姐们纷纷四处张望,而海顿正为自己精心设计的杰作窃笑不已呢。还好惊愕之后的音乐就正常多了,大家继续享受美妙的旋律,直到乐曲结束。

《惊愕交响曲》洋溢着作曲者灵巧诙谐的风格,优雅的气氛环绕全曲,是海顿最受欢迎并广为人知的作品,关于标题的小故事也从此成为乐坛的佳话。

高雅的弦乐四重奏

除了支支动人的交响曲之外,海顿在弦乐四重奏方面也有杰出的成就,这种高雅轻松的室内乐特别将海顿的作曲功力表露无遗。其中《太阳四重奏》仍留着巴洛克的风格;而《俄罗斯四重奏》则是以民谣曲风为主题,明快的节奏已显示出这类作品的成熟。另外还有悠扬的《皇帝四重奏》,这首曲子原本可是奥国的国歌呢。

海顿在访问英国期间,每当听到庄重的英国国歌,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加上当时拿破仑军队在奥国的肆虐,促使海顿决定写一首能振奋人心的歌曲。后来他得到诗人哈修卡的词,海顿谱上了曲调后命名为《天佑吾王佛朗茨》,这首赞歌在1797年2月12日奥皇生日那天,于全国各剧院演唱,感动了所有的国民。奥皇佛朗茨非常激动,于是奥国政府便下令将此曲定为奥国国歌。海顿于次年将这支曲子改编为《C大调四重奏曲》,别名《皇帝四重奏》。“皇帝”的第2乐章就是改编自奥国国歌,由弦乐奏出的旋律十分优美,在主题呈示之后有四段变奏,分别由弦乐四重奏的4种乐器诠释主题,而各部和声的进行也都自成出色的旋律线,简单的结构更加衬托出此曲的高雅温润,它的深刻与静谧之美,实在令人百听不厌。

开天辟地《创世纪》

海顿自小生长于宗教信仰十分虔诚的家庭,他自幼的音乐训练,也是从吟唱圣歌开始的,因此海顿本身是一位虔敬的信徒,他所写的音乐有许多是为服侍神的。

海顿在英国期间曾聆听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受到深深的感动,他觉得能写出这么庄严的圣曲才是最伟大的音乐家。当时他得到英国诗人礼德勒的诗集《创世纪》,回到维也纳之后便开始着手构思,而在历时3年之后,海顿终于完成了清唱剧《创世纪》。

此剧共分为3部,第1部是自创世纪第1日到第4日;第2部是第5日到第6日;而第3部则描绘亚当与夏娃在伊甸园赞美神的功绩。海顿在写作此剧时曾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任何时刻比在谱写《创世纪》时更接近神,我觉得神仿佛就在我的身边。”这部作品在1798年举行初演,由海顿亲自指挥,但是反响并不热烈。一直到隔年于罗马再次登上舞台,才渐渐受到注目。特别是1808年完美的演出,将曲中优美欢愉的气氛诠释得淋漓尽致,全体听众忍不住起立喝彩,而高龄76岁的海顿更是激动得指着天空说:“这曲子是天的旨意,是从天上来的!”

风范永存人间

海顿的晚年疾病缠身,但他在病中仍受到所有人的崇敬关爱。1809年,海顿已是77岁高龄了,他非但深受风湿之苦,眼见拿破仑军队残害家园的景象更是让他痛心疾首。他在死前曾用尽全身的力气,将亲手所写的奥国国歌弹奏了3遍,但是由于太过悲愤激动,他的病情突然急转直下,在5天后就溘然长逝了。

信仰坚定的海顿不喜欢表现人类阴暗复杂的一面,所以他的艺术气质总是明亮朴实又开朗。他的音乐纯净悠扬,善于用旋律描绘日常生活的一切题材;他也爱好大自然的优美风光,充满灵思的他也总能细致地勾勒自然景色。海顿在交响曲方面的贡献是世所皆知的,他首创交响曲的主调音乐风格,更确立了交响曲曲式,他的音乐语言率真而生动,尤其是晚期之后的佳作,更是能自由自在、得心应手地表达各种情绪与情感。

海顿在生前曾遭遇许多困苦,尤其在成名之前,也曾有过露宿街头、三餐不继的日子,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音乐,天生热爱音乐的他反而更加努力地钻研乐理,专心地投入创作。在他的作品里我们找不到苦难的痕迹,正如他那高尚端正的人格一般,他的作品也总是传递着恳切温和的气质。

认真工作的海顿、信仰坚定的海顿、幽默诙谐的海顿、亲切朴实的海顿……这些真实的面貌融合交织,便成了我们所认识的“海顿老爹”!

莫扎特

1756年1月27日,星期天,晚上8点,在奥地利的萨尔斯堡,一个男孩在隆冬的严寒中诞生。第二天清晨,他被包在羊毛毯里,于大雪纷飞中送到当地的巴罗克教堂,在那里接受洗礼。凛冽的寒风像利刃一样呼啸着,这个包裹在羊毛毯里的婴儿,居然没在途中冻死。

这个男孩,就是莫扎特。

父亲雷奥博是萨尔斯堡宫廷的作曲家和音乐指挥,著名小提琴手,还著过一本《小提琴之艺术》。母亲安娜·玛丽娅,是当地最漂亮的夫人。莫扎特生得额头开阔,一双大而有神的眼睛,聪慧,水灵,当人们问:“小家伙,你那双眼睛看到的是什么?”莫扎特会奶声奶气地说:“我看到的是好听的音乐呢!”瞧他那一双会说话的眼睛,闪耀着天才的光芒,好像在说:我不能写诗,我不会画画,可我能谱曲,亲爱的朋友们,我生来就是一个音乐家。

3岁时,父亲教7岁的姐姐安娜弹钢琴,坐在钢琴旁玩积木的莫扎特,听到琴声就会松开手中的玩具,不由自主地向钢琴奔去。4岁时,父亲半认真半逗乐地教他学弹琴,一年后,他就迷上了音乐,对别的游戏都不感兴趣,整日只是练琴。

小家伙感情丰富,听觉灵敏,最微弱的声音变化也能感觉得到,一个全音的八分之一音程他都能辨别。有一次,他听见了喇叭声,顿时有异常感觉,竟然陷入痛苦之中,乃至倒地气绝。莫扎特记忆力特强,一个亲友在他家演奏小提琴,他听了那人的小提琴音调,数日之后,还能清楚地记得其调子的高低,并对那人说:“你用的小提琴比我的小提琴的音调降低四分之一全音。”那个亲友被小莫扎特惊得张大了嘴巴。

提起拉小提琴,莫扎特还从没有学过,有次,父亲的朋友来家中拉重奏,莫扎特非要把自己算上一名,父亲说:“你没拉过小提琴,别胡闹了。”而莫扎特却说:“拉小提琴是不用学的。”果真,他拉得很好。父亲的朋友拉着小家伙快活地叫道:“这可真神啦!”

莫扎特的音乐天才,令父亲吃惊。1761年,莫扎特才5岁,就能像模像样地试着作曲了,这年,由他父亲记谱,记下了莫扎特创作的第一首大键琴曲。这是人们常见的莫扎特最初的创作。此曲当然十分简单,很明显是儿童心情的流露,但他抒发得相当出色。这说明,早在童稚幼儿时期,莫扎特就有了纯正而健全的乐感,那些美妙的旋律,是从他心灵深处流出来的。

父亲看出儿子是一棵好苗子,就决心全力以赴地培养他。在莫扎特成长过程中,父亲将自己的智慧、慈爱全部倾注给了儿子,这一点是任何人所无法取代的。莫扎特说:“第一位是上帝,第二位就是我父亲。”

教育莫扎特,培养莫扎特,既要训练他成为一个出色的小提琴与钢琴演奏家,又不要压制他自发的作曲欲望,让他那天然自成的音乐才华,放射出光焰夺目的色彩,这给莫扎特的父亲提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

多少具有音乐天赋的人,就像流光闪电,昙花一现,或因为引导不慎,或受到某种压制,而没有成为真正的天才。从这一点上说,莫扎特是幸运的,父亲循循善诱,要求既严格又没有一味地采用呆板的教学方式,而是让他充分地发挥音乐天赋。父亲说:“好孩子,咱们来弹一首曲子吧。记住,旋律是音乐的精髓,是一匹在声音的大道上驰骋的骏马……”

从6岁开始,莫扎特就不断地赴各地演奏旅行了。有一次,他随父亲到维也纳,皇后玛丽娅·特雷莎非常喜爱他,他在皇后面前演奏之后,爬上皇后的双膝,搂着她的脖子亲热地吻她,并指着周围的人说:“我多么喜欢你们。”第二年,莫扎特又到德意志南方各地巡回演出,接着到了巴黎,巴黎有一个妇人会唱意大利的歌,让7岁的莫扎特为她弹奏。莫扎特听她唱了一遍之后,就能不看乐谱,自由地配出和声而弹伴奏,从头到尾,一点不错。唱完之后,他要求那妇人再唱一回,自己在琴上另配新的伴奏。这样反复唱了10遍,莫扎特的伴奏每遍都有新的变化,旋律源源不绝地从他脑海流出,变化无穷,听者无不为之惊叹!那妇人激动地说:“真是一个罕见的神童啊。”从此,莫扎特就有了这个令人闻名起敬的“音乐神童”的美称。

莫扎特在童年时代即崭露头角,他的小手指在琴键上表现的高度纯熟的技巧搞得听众们连气都喘不过来,当他父亲带他去拜见大诗人歌德时,歌德说:“莫扎特是世界的第九奇迹!”我们知道,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以弗所的阿苔密斯神殿,奥林匹克的宙斯神像,哈利卡纳苏的摩索拉斯陵墓,地中海罗德岛上的阿波罗巨像,亚历山大城的灯塔,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的8大奇观。歌德的意思是说,在这8大奇观上,还要加上莫扎特这个第九奇迹!莫扎特的父亲非常自豪,他带着自己的女儿安娜和儿子莫扎特,因为他们两个都是天才儿童,坐着华丽的马车,到欧洲的各地宫廷,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王公贵族和贵妇公主们都被这两个神童弄得如醉如痴,并向他们馈赠无数的礼品,给予无数的亲吻,这是莫扎特的黄金时代。天真无邪的小神童,虽然饱尝坐马车旅行的颠簸,但他还是快乐的。1764年,法国路易十五世在凡尔赛宫中款待这位年方8岁的小音乐家,听他演奏之后,泰丽莎皇后高兴地抱着吻他。然后,莫扎特前往伦敦,英国乔治三世和皇后夏罗蒂,也都被这个神童所迷倒。他在英国皇宫内遇见过巴赫的第十一个儿子,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这位“伦敦的巴赫”说:“许多宫廷音乐家到了最后也没有莫扎特开始的时候懂的多。”就在这一年,莫扎特已开始创作交响曲与奏鸣曲。

从1768年,莫扎特再游维也纳,便着手写歌剧,但未演出。另一部歌剧《巴斯天与巴斯天纳》,则在梅斯摩医生的私人剧院上演。这年,莫扎特12岁。1991年,为了纪念莫扎特逝世200周年,美国林肯艺术中心决定把莫扎特的所有作品搬上舞台,其中包括那些莫扎特儿时创作的歌剧。首演的歌剧是《本都山之王米特里达特》,这是莫扎特还处在变声期时写的歌剧。据报道,虽然这次上演没有什么大明星压阵,但入场券还是被抢购一空。莫扎特曾经说,歌剧是他最早接触的东西。与此相称的是,林肯中心将用歌剧活动来结束这次纪念活动。在最后两周内只有9部歌剧上演,其中8部是莫扎特成年之前的作品。

莫扎特第一部歌剧是他11岁时写的《阿波罗与亚森特》,显示出他对作品结构和布局的精通,令人叹为观止!《埃及王托马斯》,乐队表现手段丰富,并有大段大段的合唱,预示了莫扎特以后更大的成功。14岁的莫扎特不能再当钢琴神童了,于是他创作了第一部正歌剧。这是一种18世纪风行一时的取材于历史或神话题材的歌剧,作曲家把注意力集中在大量的咏叹调和宣叙调上。《米特里达特》就是莫扎特在那时写下的。此剧剧情起伏跌宕,讲的是两兄弟爱上了同一个女人,而此女恰恰是他们父亲的未婚妻。《米特里达特》1771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首演时获得巨大成功,这对莫扎特来说是一种安慰,因为他早些时候写下的《伪装的傻子》曾受到观众的冷落。但是,12岁的莫扎特对此出浪漫喜剧倾注了巨大热情。该剧讲的是匈牙利男爵夫人(伪装的傻子)让一对兄弟误以为她爱上了他们俩的故事。此剧的音乐始终热情洋溢,神来之笔比比皆是,如果你闭上眼睛,它会让你想起莫扎特音乐上最完美、最平衡的喜歌剧《女人心》。

少年时代悄然降临,而莫扎特还没有结束他的神童生涯。在他名扬国外的时候,他曾回到故乡萨尔斯堡,大主教听到人们对莫扎特的赞叹,认为小小年纪的莫扎特,作为演奏家是令人信服的,但说他是作曲家,令人难以置信。为了试验莫扎特的作曲本领,就让他独自一人在一周内写出一部清唱剧,而且在这期间不许他会见任何人。到了约定的周末,莫扎特果然写出了一部108页的大型清唱剧。大主教这才被他独特的惊人才华所折服。

1767年和1772年,莫扎特曾两次抵达意大利,在歌剧的故乡,美妙的旋律和活泼的咏叹调随处可闻,而年少的莫扎特,却以歌剧作曲家的身份,获得极大的成功。在意大利,教皇赐给他一个爵位,14岁的莫扎特就成了“莫扎特骑士”。博洛尼亚爱乐协会吸收他为荣誉会员。当他亲自指挥自己的歌剧演出时,观众们激动地高呼:“小音乐家万岁!”意大利成名的音乐家们感喟地说“后生可畏啊!这个后起之秀将使我们全部自以为是的音乐家默默无闻!”

莫扎特记忆力惊人,再难记的曲子,他听上一遍,即能把谱子全部默写下来。1769年,莫扎特经过罗马城的时候,在法王的礼拜堂听到了格莱格理作的九部合唱曲,这些乐曲都是极其珍贵,被称为“绝密”而从不外借的乐谱,莫扎特回到旅馆后,即凭记忆把这些乐谱全部写出。当他第二次听到这9部合唱曲的时候,发现他所记的乐谱只有两三处差错。

就这样,告别了幸福的童年,告别了欢乐的少年,莫扎特迎来了自己苦闷的青春。年轻的莫扎特下巴已长出了胡须,人们已不再把他当作神童看待。他痛苦地向朋友们表白:“请相信我,亲爱的朋友们,谁也没有像我这样仔细探讨过作曲的技巧,没有一个大师的作品我没有反复地、勤奋地钻研过。”可这没用,庸碌的世人已不再将他赏识。

为了生活,21岁的莫扎特和年过60的母亲,离家出外到处求职。母子二人背井离乡,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在巴黎,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人把莫扎特介绍给上流社会的查伯托公爵夫人,这位贵夫人请他赴会,他去后先是在接待室里坐了半个小时的冷板凳,接着又等了一个钟头,而公爵夫人此时还在和绅士们玩牌,年轻的莫扎特一腔热望遭到冷落,他十分愤慨,然而为了生存,为了赡养母亲,他不得不负屈受辱,耐着性子等着。后来公爵夫人请莫扎特为他们弹钢琴,而他们却依然漫不经心地玩着纸牌。曲终,当公爵夫人赞美莫扎特的琴艺时,莫扎特知道这只不过是廉价的恭维罢了。他痛苦,他悲愤,他深感自己遭到了莫大的侮辱,于是便悻悻地站起来,拂袖而去。就是在这次不愉快的旅行中,母亲饮恨而终。她老人家本是希望能够看到儿子飞黄腾达,如今却只有失望地撒手而去。莫扎特孑然一身,形影相吊,失去母亲的痛苦,使得他真想跳进塞纳河去一死了之。在巴黎的异国他乡,举目无亲的莫扎特,不禁放声痛哭。从前他为之倾倒的巴黎,如今却令莫扎特感到极度的失望,于是,他又回到了故乡萨尔斯堡。

父亲为他在大主教跟前谋了一个职,让他在家乡大主教的宫廷当乐师,每日收入25马克,此种境遇令莫扎特十分不满。对于这个高贵的音乐家,大主教为了保持他高高在上的地位,常以命令的口吻教训莫扎特:“好好学点音乐。”这种侮辱,令莫扎特非常反感。父亲含着泪劝告儿子:“依附上帝呵,孩子,领略一下人世间的辛酸吧。”莫扎特曾在一封信中,简洁地总结了那个时代作曲家的社会地位:“我们在12点用午餐,和我们一起用餐的有两个男仆、一个管家、一个制糖果的人、两个厨师、还有我这样一个可怜的小人物。男仆坐在桌子的顶头,我很荣幸地坐在厨师上边的位置上。”莫扎特不堪忍受这种待遇,于是向大主教递上辞呈,大主教粗暴地拒绝了他的请求,还高声地辱骂他,甚至在他顶嘴回敬时,穷凶极恶地把莫扎特踢出门外!莫扎特因此生了一场大病。此后他愤然离开萨尔斯堡,去寻找他的自由和艺术生活。

25岁那一年,莫扎特来到维也纳,作为一个自由的艺术家,他为大众谱写乐曲。生活是贫困的,在孤独、寂寞、热情、浪漫的青春岁月里,莫扎特勤奋地创作着。1782年8月4日,在维也纳,莫扎特与康丝丹采·韦伯成婚。康丝丹采有着一颗善良的心,虽然她不懂音乐,但她对莫扎特崇拜,为了避免双方家庭的干预,他俩先逃出来,而后才到教堂举行婚礼。因为这次私奔的体验,莫扎特作了他的一部著名的歌剧《后宫诱逃》。这部歌剧上演后,观众简直是疯了,他们狂热地呼唤着莫扎特的名字,把他当作凯旋的将军那样高高地举到头顶。但是,音乐家得到的只是掌声,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进款。因为当时没有制定版税法,利润全归剧院的经理所有。所以,莫扎特依然贫困,在冬天,因为没有钱买炭,这对年轻的夫妇,只好相携着舞蹈,以御寒冷。好在莫扎特有着音乐家的浪漫激情,所以,清贫的生活也显得像童话那样美好。

莫扎特是一个相当特殊的音乐家。尽管贫困常常折磨着他,但他总觉得人类是可爱的,人们说他是“炎夏的心,春天的面”,他永远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一个理想的充满激情和想像力的天才。他把人世间的陷害、欺骗和凌辱看得很淡,相信眼前永远都是一个明朗的天空和美好的世界。在平时,他总是和平而快乐,只要音乐一沾上手,他就把什么都丢在脑后。通常,人们见到他的时候,他总是在沉思默想,连走路的时候,也好像在念叨着什么。他坐在桌旁时,总是用手抚弄桌角而默想,同时嘴唇微微启动,似乎独自在说什么话。总之,他的手和足常常不停地动作,有时抚弄什么东西,有时轻轻地叩打着他自己的帽子、桌子、椅子、钢琴……凡是手足能触到的东西,他都喜欢抚弄。他作曲的时候,也像写信一样,旋律滔滔不绝地从他的手中流出。一般地,无论何时何地,他心中都在考虑自己的作曲。令人惊叹的是,《唐璜》的序曲,在演出前的一天还没有动笔,而他提起笔后,一夜之间即工工整整地赶写出来,而且是一气呵成,气韵流动,精彩绝伦,乐队的朋友们,都被他的神速惊呆了。

人们曾引用雪莱的诗歌《生命的凯歌》中的片断,来形容他的音乐之美——

……一抹柔和的光辉

比寻常太阳倾泻在寻常

大地上的光明更加明媚

而到处充溢着神奇的音响

织成令人忘却一切的乐曲……

莫扎特被世人公认为是古今一切音乐家中,无可匹敌的天才。有人惊呼:“他不是最大的音乐家,他实在是唯一的音乐家。”

天才音乐家莫扎特,是如何作曲的呢?他在给一个朋友的信中写道:“在这方面我实在讲不出什么东西,除了下面写的这些,我真不知道别的还有什么可讲的,让我解释也无从解释。可以说,当我一切正常,独自一人,情绪也很好时——比如坐在马车里旅行,酒足饭饱后散步,或者夜里睡不着的时候,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的灵感才会达到如泉奔涌的巅峰状态。我不知道它们是从哪儿来的、怎么来的,也无法指挥它们。凡是我认为满意的构思,我就记在脑子里,然后习惯地自己轻声哼唱;(这是别人发现后告诉我的)如果这样不停地哼上一会儿,我心里就想好了如何把这一段或者那一小段利用上,谱成一首完美的乐曲。也就是说,使它适合于对位规则和各种乐器的不同特性,等等。所有这些都使我的大脑高度兴奋,只要不受干扰,我构思的主题就会自动明朗起来,逐渐发展得有条有理。于是,整个作品(不管它有多长)就在我的头脑里形成了近于完美的成品,仿佛是一张清晰的画面或者一尊美丽的雕像那样可以一目了然。我觉得,我在构思中并不是依次想好各个部分,而是通盘考虑、一气呵成的。这样创作简直是其乐无穷!所有这些想像和构思的过程就像一个甜蜜而美好的梦境。不过,最精彩的还是写完后亲耳聆听全曲。这样写出来的作品就不会轻易忘记了。这种创作力也是我应当感谢神圣的造物主赐予我的最宝贵天赋。”

勤奋的创作,终于结出硕果,继《后宫诱逃》之后,莫扎特又作出两部成功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和《唐璜》。在布拉格,莫扎特写道:“人们兴高采烈地跟着我的《费加罗》音乐跳起舞步。在这里,除了《费加罗》之外没有别的话题,人们弹的、吹的、唱的甚至吹口哨、哼曲子,除了《费加罗》没有别的。要看歌剧的话,除了《费加罗》不看别的。当他的《唐璜》上演时,布拉格的市民激动地高呼:“莫扎特长生不老!”莫扎特一面向观众点头致谢,一面微笑不无辛酸地说道:“其实,他们是在说‘莫扎特常年不饱!’”

莫扎特的歌剧,不管他选择哪种媒介,都能做到尽善尽美。和他以前的任何其他歌剧相比,莫扎特都呈现出更多的才智。人们有时把《魔笛》说成是有史以来最完美的歌剧。由于它的题材的非现实主义特性,使它很容易接受歌剧的处理。这部歌剧既严肃又幽默,把丰富的音乐想像力与谁都能理解的通俗体裁结合到一起了。莫扎特为歌剧形式所作的突出贡献是歌剧的终曲。这是只有通过歌剧才能产生的效果——在一幕的最后一场,所有的主要角色都同时歌唱,每个人所唱的都与他们不同,结果产生了富有回响的极强音,使在场的人都感到高兴。莫扎特把这种典型的音乐手法完成得如此明确和完美以致所有后来使用这种手法的人——谁没使用过呢?——都受益匪浅。歌剧创作中的这一基本手法,时至今天依然保持了莫扎特时代的生命力。

其实,作曲家在创作《魔笛》时,由于长年的生活贫困,奔波、饥饿、辛劳的折磨,身体已经愈来愈衰竭了。妻子也长年生病,家中的米袋和钱袋总是空荡荡的,为了“赚几个钱”,他不得不在贫病中接受剧院经理的要求,创作一部具有魔力的歌剧。剧院经理满面笑容地游说莫扎特说:“是的,我的朋友,在忍受一辈子的痛苦以后,你将有所成就。这是一部神话歌剧——《魔笛》,描写的是迷人的夜晚。奇异神秘的夜晚吸尽了太阳的光辉,止住了白日的热度,在绵绵细语中降临大地——细语与梦想。你将不再受苦,我的朋友……为什么对着夜晚而颤抖?莫扎特,在所有的人之中,你尤其不应该惧怕它。为夜晚谱写你的曲子。把它的影子编织成富有魅力的音调。来吧,来吧,我的朋友,你就是夜晚!”

就是这个狡诈的经理,用奉承用恭维用美酒,将莫扎特请到一个小楼上,让他呆在里面,没日没夜地创作,让他把年轻的精力和才华,全部倾注到《魔笛》的乐曲里。莫扎特愈来愈衰竭了。在创作《魔笛》时,他就像一个长跑运动员,在作最后的冲刺中,奋力创造惊人的奇迹。

莫扎特完成《魔笛》后,浑身感到虚脱了。他生病在家。有一天,来了一个身材高大,穿着灰色衣服的陌生男人,他递给莫扎特一封委托信,约请莫扎特为他写一部《安魂曲》。安魂曲是为死者所作的弥撒音乐。要求莫扎特写这部安魂曲的人是谁呢?莫扎特怀着焦躁不安而又恐惧的心情,开始创作这部《安魂曲》。他不清楚别人要他写安魂曲的原因,却误认为是死神命令他给自己写一阙《安魂曲》,这本来就不存在的糊涂事,但病中心力交瘁的莫扎特,硬是坚持这个悲观而宿命的看法。为此,他的爱妻康丝丹采一再向他解释,但莫扎特这时已神志不清,精神恍惚,不辨事理了。其实,这是一个富有的贵族,他是一个音乐爱好者,业余也写点曲子,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要著名的作曲家莫扎特作一安魂曲,尔后他好签上自己的名字,算他自己作的作品献给他的亡妻,因而,他派人匿名向莫扎特约写一部安魂曲。然而,作曲家在创作完《魔笛》时就已被弄得神魂颠倒,这时再立即投入《安魂曲》的创作,更让莫扎特体力不支。在这最后的日子里,他的眼睛里经常闪着异样的光彩。莫扎特躺在病床上,他只知道写呀,写呀,写……当他实在支持不住时,就叫他的学生按照他的意思接着写。

1791年,12月4日下午,来看望莫扎特的人们围坐在他的身边,一起哼唱着《安魂曲》写完的部分,莫扎特有气无力地跟着大家一起唱,当大家唱到“泪流满面”时,莫扎特悲痛欲绝,失声痛哭,并痛苦地向大家说:“今晚你们一定会看见我死在这里……”接着,他又转向妻子指着《安魂曲》说:“我已经说过,这是为我自己写的!”就在当夜,举世闻名的音乐大师结束了他35岁的艺术生涯。人们草草地将他埋在公共墓地里,因为下葬时,天空雷鸣电闪,暴雨倾盆而下,待雨过天晴后,人们已找不到莫扎特的墓地了。

莫扎特生前曾养一欧椋鸟,可是此鸟却突然死去,莫扎特异常伤心,他为小鸟写了一篇诔文,说:“它的形象深藏在我心底——一只年轻美丽的欧椋鸟——停止了它短短一生的鸣叫。”并立碑将它葬在花园里,在碑上写道——

读此碑者,请为它挥泪饮泣,倘若你也在墓前,悄然伫立。

令人挥泪饮泣的是,大音乐家莫扎特英年早逝,身后竟然连一块墓碑都没有!

贝多芬

哦!命运!

你曾经看过贝多芬的画像吗?他顶着一头褐红、凌乱的卷发,脸部的线条僵直刚硬,眉宇之间写着坚毅不屈,加上那紧闭的双唇,似乎正准备用全身的力气来反抗命运。是的,这位伟大的音乐家不只用双手敲扣命运的大门,他还写下了永垂不朽的《命运交响曲》,在他一生中,无情的遭遇一次次地打击他,而他反击命运的方式,就是将全部的热情化成音符,让人们在千百年之后,还能听到他那沉重的呼喊:“哦!命运!”

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诞生于德国的波恩,波恩是一座位于莱茵河畔的小城,城里绿草如茵,环境十分宁静优雅。贝多芬的祖父与父亲都曾是宫廷的男低音歌手,贝多芬多少遗传了他们的音乐才华,而他的母亲玛莉亚则是一位聪慧贤淑的妇女,在贝多芬的幼年中,他与母亲之间有着浓厚的亲情,相较于父亲的暴躁,母亲给了他最珍贵的爱与温暖。

贝多芬的父亲对他有着很高的期望,他一直希望孩子能像莫扎特一样,成为一位“音乐神童”。于是自4岁开始,贝多芬的父亲便对他展开了一连串的魔鬼训练:贝多芬完全被剥夺了游戏玩耍的权利,他惟一的工作就是练习父亲指定的钢琴和小提琴功课;更不幸的是,贝多芬的父亲因为工作上的不顺利,染上了酗酒的恶习,每天晚上,当父亲醉醺醺地回到家里,可怜的贝多芬就会硬生生地被父亲揪下床,反锁在琴房里练琴,若稍一松懈,还会遭到父亲无情的毒打!贝多芬的音乐启蒙,就是来自这位暴戾的父亲,但这样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不但没有让贝多芬心生畏怯,还因此引导他真正走向了音乐之路。

1778年,8岁的贝多芬在科隆举办了一场成功的音乐会,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他的父亲认为这是一步小小的成功,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完整的音乐教育,他决定把贝多芬送到音乐家内弗(Christian Gottlobe Neefe)门下学习。内弗是当时国家剧院的音乐监督,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他决定以异于传统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内弗用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作为教材,教授贝多芬钢琴、风琴与作曲技巧,使贝多芬在扎实的训练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后来在老师的提携引荐下,14岁的贝多芬开始担任宫廷的管风琴师,也慢慢展露了过人的作曲天分。但这时在贝多芬的心里,他最大的愿望是到音乐之都——维也纳去拜访莫扎特,并接受更高深的音乐洗礼。

1787年,贝多芬终于来到维也纳拜见莫扎特,在一次公开的会晤场合中,莫扎特聆听了贝多芬奔放流畅的钢琴演奏,并对在场的人士发出赞叹:“你们注意这个年轻人,他将来一定让全世界的人听到他的音乐!”受到肯定的贝多芬本来想留在维也纳好好向莫扎特学习,无奈这时从家乡传来母亲病危的消息,他匆忙赶回波恩,见到母亲最后一面,母亲一生辛勤扶持这个家庭,终于积劳成疾撒手人寰。自此以后,贝多芬不但失去了最挚爱的亲人,他还得担起家庭的生计,照顾父亲与两位弟弟。

1792年,贝多芬再次来到维也纳,这次他决定投入海顿门下,接受严格的训练。但当时的海顿正忙于自己的创作,他命令贝多芬练习各种对位法,但在批改他的作业时,却遗漏了许多错误没有纠正。贝多芬发现这样的学习对自己没有多大帮助,于是他便偷偷到别处听课,最后干脆换了老师。后来,贝多芬出版第1号作品的时候,也没有加上“献给海顿”的献词。海顿对这件事表面上还是维持绅士风度,但私下觉得很不是滋味。同年又传来父亲过世的消息,这次,他并没有像母亲病危时那样急着赶回去。一件件生活上的不如意促使他更加成熟独立,在异乡的游子,凭着一股对音乐的热情,渐渐闯荡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蔚蓝。

永恒的恋人

贝多芬的一生中,有过好几段刻骨铭心的恋情,但这几段感情带来的甜蜜喜悦极其有限,留下来的往往是更多的痛苦哀愁。贝多芬自1794年起,即惊觉到自己的听力正日渐衰退,这对一位作曲家而言,简直是老天爷开的大玩笑。他的无助痛苦一天天地加剧,也渐渐感受到被外界隔离的寂寞,此时他孤寂的心灵极需爱情的滋润,他多么希望有一位相爱的伴侣能给予他抚慰,但是他易怒多疑的个性却使得每一段恋情皆没有完美的结局,最后他终身未娶,孤寂地过完这一生。

在贝多芬精彩的浪漫史里,他对女孩子求爱的方式总是热情如火,其中有一个对象是他的学生朱丽叶塔。朱丽叶塔是一位匈牙利贵族,贝多芬曾深爱着她,并为她写了一首《月光奏鸣曲》,听过这首浪漫曲子的人,一定会被作曲者的深情款款所打动,但他俩的恋情最后却因为社会地位的悬殊而告终。在贝多芬遗留的文稿中,有一封不知写作年份的信件,收件人题名为“给永恒的恋人”,信的内容可谓缠绵悱恻热情如火。这一封未曾寄出的信件留给后人无限的猜疑,有人说信中的女主角就是朱丽叶塔,但也有人认为是公爵小姐泰丽莎。

在贝多芬波恩的家中,保存着一位年轻妇人的画像,画像的背面题写着“给伟大的艺术家和善良的人,TB赠”,这个英文缩写就是泰丽莎·布伦斯维克,但事情的一开始并不是这样的。其实一开始,贝多芬的对象是泰丽莎的姐姐,约瑟芬。贝多芬原是她们姐妹俩的钢琴老师,后来疯狂地爱上了约瑟芬,但约瑟芬在20岁就嫁给了一位伯爵,并育有4名子女。婚后年,伯爵过世,其实约瑟芬这段婚姻并不美满,后来她带着孩子回到维也纳,继续和贝多芬有所来往。这期间,贝多芬还是一直爱恋着她,但是约瑟芬始终没有接受贝多芬的感情,她只希望和贝多芬维持友谊的关系。女方被动的态度使得这段恋情逐渐降温,约瑟芬后来再嫁,丈夫仍是一位伯爵。

1806年,贝多芬开始和泰丽莎发展恋情,他为爱人谱写了《泰丽莎钢琴奏鸣曲》,细腻的琴声倾诉了他对泰丽莎的爱。但这段感情仍是无疾而终,泰丽莎并没有和贝多芬成为夫妻,反而选择了终生未嫁。

贝多芬的情史多彩多姿,但我们也可以说他在爱情上始终没有得到相等的回报,他内心燃烧的炽热情感被他用音符表达了出来——这是他最流畅的表达方式,最后反而得以与他不朽的灵魂永传后世。

生命的转折点

我们可以将贝多芬的创作生涯简单地分为3个时期:第一阶段是1795年到1800年;第二阶段是1801至1814年;第三阶段是1815到1827年。这3个阶段在贝多芬的创作生命上诉说着不同的故事,也交杂着他崎岖坎坷的命运。

第一时期的作品延续了古典乐派的风格,其主题、旋律和句法都传承自海顿与莫扎特,重要的作品有:歌曲《阿黛莱德》、《第2钢琴协奏曲》、《悲怆奏鸣曲》、《弦乐四重奏Op18》以及《第1交响曲》。这一时期的作品多以室内乐为主,颇受贵族们的欢迎,且传达出一种恬淡神圣的光芒。在第一阶段的尾声,贝多芬意识到听力日渐衰退的事实,他虽遍访名医但却都无济于事。听力的衰退让原本易怒的贝多芬变得更加难以相处,这是他一生中的转折点,他曾用尽全身的力气,粗鲁地敲击琴键,向命运之神咆哮抗议,但命运之神似乎没有听见他的怒吼。

贝多芬在耳聋之后的创作,都是由内心深处刻画出来的旋律,尽管当时贝多芬已是举世公认的大音乐家,耳聋的事实与累积已久的压抑,屡屡使他萌生自杀的念头。1802年夏天,他写下了椎心泣血的“海利根斯塔德遗书”,这是他留给弟弟的信件,信中泣诉了内心的恐惧与绝望:“……我的内心对一切事物燃烧着热情,但耳疾却逼得我不得不选择与世隔离,尽管我想超越这一切,但这是多么的难啊!我如何去对别人说:‘讲大声一点,我是个聋子!’而偏偏我又是个靠耳朵工作的音乐家!……请原谅我吧,我是多么希望和你们在一起,但此刻我宁可以欢乐的心情奔向死亡……生命是如此苦涩,而死亡是惟一解脱痛苦的方式,永别了……”还好这封信并没有成为真正的遗书,后来贝多芬选择离开海利根斯塔德这个城市,重新回到维也纳。他似乎又找到了新的动力与命运搏斗,接受了一连串生命灾难后,再度出发。

在创作时期的第二阶段,贝多芬渐渐脱离古典时期的桎梏而进入浪漫时期,此一阶段的重要作品计有:《第2交响曲》、小提琴《克罗采奏鸣曲》、《第3交响曲(英雄)》、歌剧《费德里奥》、《第4交响曲》、钢琴《热情奏鸣曲》、《第5交响曲(命运)》、《第6交响曲(田园)》、《合唱幻想曲》以及《第7交响曲》、《第8交响曲》。贝多芬失聪后的心路历程,再加上美国独立与法国大革命所带来的启示,使他的作品在这一时期跨入了新的境界,原本贵族式的古典风格渐渐消失了,自由的信念与奔放的情感强烈地在作品中展现,曲子的力度对比扩大了,音域也得到扩展,和弦的连接则更为创新自由。

第三阶段是贝多芬生命的最后12年,此时他的创作达到顶峰,每一首曲子都有完整的构思、自由奔放的曲式、深刻而真挚的表现力,将音乐所能展现的能量推到最高峰。此时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有:《庄严弥撒曲》、《第9交响曲(合唱)》,以及带有崭新风格的弦乐四重奏作品。

用交响曲刻画命运

在贝多芬各个音乐领域的创作中,交响曲是最能表达出丰富情感的形式,他所写的9首交响曲贯穿了他的一生,这些曲子是他音乐生命的精华,曾被誉为世界上最有力量的音乐,而后世的音乐家也很难再超越这些作品。这9首交响曲奏出了贝多芬的命运实况,各自反映出当时的时代意义,表达了不同的乐思,更达到以往古典时期的音乐所无法达到的境界。其中《第3交响曲(英雄)》原本是献给拿破仑,赞扬他为自由革命的伟大精神的,但后来拿破仑称帝,贝多芬气得把标题撕掉,重新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写的英雄交响曲”。

你曾听过命运之神敲门的声音吗?贝多芬说,那就是《第5交响曲(命运)》开头的4个短促有力的声音:“Mi Mi Mi Do。” 《命运交响曲》是他用所有的生命能量创作出来的曲子,残酷的命运显然并没有击倒他,贝多芬在这首结构宏伟的曲子里表达了他永不屈服的毅力,震撼的音符怒吼着向命运反击,对生命的热情是他最坚毅的武器。敲门的动机从第1乐章开始,以不同的音型不断堆叠,一直延续到第4乐章。第2及第3乐章述说命运的考验以及反击命运的勇气,到第4乐章时则欢奏出胜利的音符。命运排山倒海的庞大力量透过管乐器吹奏出来,但曲中前进的节奏、明亮的色彩,以及果断的乐句则是渴望战胜的愤怒与信心。贝多芬是最有资格击垮命运的人,当时他的听力已几近全聋,对一个音乐家而言,只有挣脱命运的枷锁、战胜自己、超越苦难,才能够创作出如此撼动人心永垂不朽的乐章。

相较于《第5交响曲》的强烈华美, 《第6交响曲(田园)》则表达了他将生活上的不愉快转移到对大自然的喜爱。此曲是贝多芬少数的标题音乐,5个乐章皆有附属的标题,分别细致地描绘了宁静优美的田园景象、暴风雨的怒吼以及风雨后的恬静。这首曲子和命运交响曲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优美的旋律流露舒适宁静的气息,是一首洋溢着幸福的曲子。

而《第9交响曲(合唱)》则把器乐与人声的完美结合起来,此曲的歌词即为诗人席勒所写的《欢乐颂》。首演当夜由贝多芬亲自指挥,那晚听众全被这气势磅礴的乐曲所震慑,这首曲子规模宏大,是贝多芬呕心沥血之作。演出完毕后,台下响起了如雷的掌声,人们被这神圣的音乐感动落泪,情绪激昂不能自已,他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来表达内心的激动,但这时全聋的贝多芬背对着听众,矗立在舞台上全然不知答谢,团员之一的女中音将他转身面向观众,贝多芬这才“看到”听众的喝彩。耳聋的音乐家写出了辉煌不朽的作品, 《合唱交响曲》代表的是他战胜自己的成果,也留给后世无限的感念与崇敬。

唯一的歌剧

贝多芬唯一的歌剧创作是著名的《费德里奥》,此剧改编自法国小说,并在1805年6月完成草稿:其主角是一位出身贵族的抗暴斗士,他遭到革命分子的监禁,妻子蕾奥诺拉为了救他,佯装成监狱狱卒,并化名为费德里奥。勇敢的妻子后来成功地救出了丈夫,在千钧一发之际挽回了丈夫的生命。歌剧里的蕾奥诺拉正是贝多芬心中完美的妻子象征:忠贞、善良而勇敢,拥有女性特有的机智与坚毅,能把对丈夫深情的爱化作一股战胜邪恶的力量。

然而此剧的演出并不十分顺利,因为尽管贝多芬尽力将这个剧本拉离现实,但当时政府还是认为这个反叛的故事影射了政局的混乱,鼓动人民反抗当政者,于是下令禁演。后来经过几位朋友大力协助,此剧才得以顺利登上舞台。在首演那夜,拿破仑大军已占领了维也纳,在战乱动荡中来欣赏此剧的,大都是一些不懂德文的法国军官。票房的失败让贝多芬很不满意,他立即撤回了后来的演出,并在朋友的建议下重新调整剧本结构。

剧本虽重新改编过,但演出仍然不甚顺利,剧院的老板还和贝多芬发生激烈口角,他们互相责备对方是票房失利的原因,最后两人一言不合,火暴的贝多芬撕毁了合约,抢过厚厚的剧本冲出了大门。《费德里奥》的演出被迫中止,一直到1814年才又得以再次登上舞台。

交响曲之外

除了伟大的交响曲,贝多芬在其他形式上的作品也有傲人的成绩。例如著名的《第5钢琴协奏曲(皇帝)》,就是一首光辉灿烂的作品。这首曲子是献给大公鲁道夫的。鲁道夫是贝多芬的资助者之一,他俩有着深厚的情谊,而这个作品气势昂扬宛若皇帝。

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弦乐四重奏,具有前瞻性的创新格局,而弦乐四重奏更是贝多芬晚年的创作主角,弦乐的演奏表达出贝多芬最深沉的乐思,他在简单的旋律中赋予这4种弦乐器自由的空间,让演奏者得以尽情地表达和声与情感,而曲子的组织又是那么的严谨,乐句对情感的诠释总是能沁入人心。这些精彩的室内乐作品,已与九大交响曲并列,成为不朽之作。

在晚期的作品里,还有一首《庄严弥撒曲》,可说是他毕生的杰作。贝多芬将虔诚的心完全融入音乐里,使得这首作品不只是为宗教仪式而作,它还蕴含了人类对于信仰与和平的虔敬之心,是一首极致表达宗教情绪的作品,此曲与第9交响曲并列为他晚期的代表作品。

与死神的最后一战

晚年的贝多芬身体状况一直很不好,除了耳疾之外,他的身体也很虚弱,他常常衣衫褴褛地在田野间漫步,怪异的举止让人以为他是个流浪汉。

公元1826年,贝多芬在一次旅行的途中患了感冒,这次感冒让他身上原有的病症更为严重,黄疸、水肿、腹部的剧痛等,将他折磨得更加憔悴不堪。终于在1827年3月26日晚间,死神悄悄地带走了贝多芬。当晚乌云密布,天空飘着雪花,还划过几道闪电。贝多芬在临终前突然高举右手紧握着拳头,他的双眼威严地正视前方,似乎正与死神作最后的搏斗。终于他的手缓缓垂下,停止了呼吸。他的葬礼在3天后举行,许多人参加了这场隆重的丧礼,舒伯特也是其中的一位。

乐圣的光芒

从18世纪开始到19世纪初,这一时期是音乐史上所谓的“古典时期”,这时期的3位代表人物就是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贝多芬总结了古典时期的精华,将音乐带入另一阶段的“浪漫时期”,他的音乐不像海顿或莫扎特大多是应贵族与宫廷的要求而作的,他摆脱了对贵族的依赖,是第一位为自己、为情感创作音乐的作曲家,因此他的音乐不再只是音乐,我们可以听到更多作曲者所要传达的情感、意念、景象和情绪。

贝多芬在音乐上的贡献是无人能及的,他像是一位挥舞着旗帜的领导者,在音乐领域上拓展了许多的可能性。在音域与力度方面,他将音乐扩展到极致;在旋律方面,他的旋律单纯但具有绝佳的情绪表达功力;在和声上,他所使用的和弦能由简单的手法创作出最震撼的效果;最后在情感的表达上,他的音乐往往有最直接的表白,将痛苦、喜悦、惊恐、欢愉、悲痛与幸福的情绪自由自在地呈现于音符中。

他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将所有时代与他个人所遭遇的不幸,都凝聚成不朽的乐章,这片音乐的光芒是人类的珍宝,他通过音乐好像在告诉我们:“奋斗吧!不管能不能战胜命运之神,只要你曾用尽全力与之搏斗,就已尽了做人的本分,肯定了人类的尊严。”他用有力的臂膀战胜命运中的不幸——这就是乐圣贝多芬!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