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五节浪漫主义音乐12

浪漫主义音乐背景

西欧进入19世纪后,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先后扩散到法、美、德、俄等国。19世纪末期(1871~1900)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它完成于20世纪初),使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世界连结成为一个整体。在文化上也形成世界范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从文化角度来说,法国大革命(18世纪末)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古典主义时期的结束。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激进运动相对应的是文化领域的浪漫主义运动。浪漫主义思潮兴起于18世纪50年代,于19世纪初达到高峰,对欧洲的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间,浪漫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1712~1778)的“返归自然”的主张,认为感情比理性更可靠。18世纪90年代,浪漫主义开始成为资本主义社会高层文化的主流,首先是在英国和德国,后来在法国得到发展。浪漫主义艺术家以感情指导艺术和生活。狂热、自杀、决斗是这一时期艺术家中常见的现象。他们过着波希米亚式的生活,留着长发,不修边幅,而不像古典派那样戴着涂粉的假发。他们厌弃物质生活而追求精神崇高,把人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他们一般对工业化持反对态度,向往自然,把自然看成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东西。他们重视历史,认为历史不是为了揭示哲学理论的,它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的美和激动人心的特点。这个期间,涌现出一大批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家,如文学家歌德、拜伦、雪莱、普希金、雨果、大仲马、乔治·桑等。浪漫主义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反映了革命时代资产阶级的精神面貌,也影响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人们的装束、语言、闲暇文化生活等等。工业革命完成后,现实主义开始取代浪漫主义逐渐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文化思潮。现实主义文学主张用客观的眼光来观察和重现世界的本来面目,反对浪漫主义的对不寻常的事件、光辉的业绩和崇高的追求,而注意表现下层普通人民的生活,特别是城市工人阶级的生活。他们大胆地描写过去文学作品中很少出现的暴力、罢工、酗酒、性欲等内容。其时涌现出一大批文学艺术家,如左拉、巴尔扎克、福楼拜、哈代、托尔斯泰、德莱塞(美国)、列宾等。他们的特点是放弃浪漫主义时代伟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的主题,而以普通人特别是下层人民的生活为主题,在创作手法上不像前人那样精雕细琢和追求形式上的完美。现实主义思潮使社会注意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痛苦,它对19世纪下半叶欧美各国的社会改良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音乐史上称19世纪初至19世纪末的欧洲音乐为“浪漫主义音乐”或“浪漫乐派”。实际是一个对此时期音乐艺术的总的称谓,不可说这一百年来就是浪漫主义一种风格,也不可说浪漫主义音乐就断然与古典主义音乐脱离了关系。只不过是在这一时期,浪漫主义在音乐艺术中占据了主要地位而已。浪漫主义音乐是在当时欧洲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下的产物。一般说是从1820年韦伯(1786~1826)的歌剧《自由射手》开始,由于《自由射手》充分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征,除韦伯外,又有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等作曲家及其具有浪漫主义气质的作品的出现,遂在浪漫主义文学的中心地德国形成一个流派,后又波及全欧。与此并行不悖而发展的还有民族主义的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是对古典主义的一种逆动。与古典主义相对而言,是从共性到个性的重点转移,是从理性到感性(情感)的转移。舒曼认为的“浪漫主义不是数字和形式的问题,而是作曲家是否是诗人的问题”是对浪漫主义音乐一种概括。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与人的心灵的相通,倡导音乐与其他文学艺术的结合而产生最富表现力的综合艺术。因此,确立了音乐小品、交响诗和乐剧等新的音乐体裁,既有小型的曲式,又有无比硕大、无比壮观的大型曲式。这一时期,音乐的商品化,从总的趋势上看是一种民主化的倾向,即为各阶级人民普遍接受,也成为作曲家、演奏家和评论家接近社会的强大动力。伯姆(1794~1881)键(管乐器的按键装置)的发明,记谱法的完善,更多的市民进入音乐厅等等,也促进了当时音乐的发展。

舒伯特

费朗兹·舒伯特是人们喜欢的奥地利作曲家。他于1797年出生在维也纳郊外一位小学教师的家庭里。虽然只活到31岁,但他在世界音乐史上却留下了600多首歌曲,成为浪漫派的首领,音乐上的“歌曲大王”。他那短促的生涯,有着很多动人的故事。

在学校读书时,舒伯特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孩子,除了上课就呆在宿舍里。由于他深度近视,甚至在睡着的时候,也戴着眼镜在脸上,有的孩子便乘他睡着时,摘去他的眼镜,看他醒来时慌慌张张的模样。老师们也认为舒伯特太过于严肃。但是,他们又不得不承认舒伯特具有非凡的才能和想像力,一致公认:“弗朗兹·舒伯特是学校里最好的歌手。”他有一副与众不同的甜润歌喉。在学校的乐队中,他是不可多得的小提琴手。舒伯特工作起来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他自动担负乐器调音的责任,每次演奏之前,他总是把乐谱散发在乐队成员的乐谱架上,连烛光照明的事,他也积极地去做。舒伯特不善言词,但动作麻利,做事一团和气,同学们都愿意和他亲近。

在求学时代,舒伯特异常勤奋。他喜爱弹奏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在维也纳,贝多芬是令舒伯特最尊敬的人。有一段时间,贝多芬出门散步,小舒伯特总是远远地跟在他的身后,瞻仰他的仪表、风姿,并因此而心潮激荡。他为能生活在贝多芬的音乐时代而自豪,他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写出像贝多芬那样感人肺腑、鼓舞人心的音乐啊!

神学校从不教作曲,舒伯特也无从系统地学习音乐理论,可他已开始像模像样地作曲了。他躲在宿舍里,有时就趴在烛光摇曳的床头,写下一首幻想曲,一首12个乐章的钢琴二重奏,一首序曲,两首弦乐四重奏和一首奏鸣曲。作曲的时候,他很少使用钢琴,他说,这会打断他的思路。有时候,他仅仅用手指敲打着书桌或床沿,仿佛在试弹一个片段,至于音响的效果,他已了然于心。舒伯特作曲速度很快,而且不费什么力气,作完之后,无需重新润色修饰。他的这种作曲方法,与贝多芬千锤百炼、追求至善至美的作曲很不相同。舒伯特的创作,完全凭激情和灵感自然的流露,他把自己的乐思记下来,却又每每符合音乐理论的要求。同学们都非常惊异,他随手写在五线谱纸上的,竟是一支支悦耳动听的歌曲。每天散步的时候,舒伯特总是和同学们离得远远的,低着头,背着手,手指不停地动着,好像在弹着钢琴。他的一张面孔,富于多变的表情,很少说话,但言必中的,而且在平静中有一种十足的幽默感。舒伯特在创作上完全靠自我奋斗,没有人教他作曲,他作了,而且他的作品立即被同学们竞相传抄,这表明他是一个天才。令人遗憾的是,在舒伯特的天才生涯中,缺少的正是这种必要的教育。

舒伯特酷爱写作,可他没有钱买五线谱纸,于是他就把旧纸、旧信封翻过来,画成谱纸练习创作。舒伯特十分欣赏自己这个小小的“发明”,经常高兴地向朋友们说:“有五线谱纸啦!”

到16岁时,舒伯特开始变声,因此,这个矮胖和蔼的小伙子,只有退出童声合唱团,离开神学校。那时,他报名服义务兵役,没有被录取。因为他贫血,身高不够,而且“瞎得像只蝙蝠”。他参加了3次应征体检,3次都被退了回来。“歌曲之王”当然不是一块打仗材料。音乐才是他惟一的事业,这是命中注定的!在后来,当他回顾自己所走的人生之路时,他说:“我把内心的感情全部献给了这个世界。”

舒伯特回到家中,父亲严厉地问他:“难道你就这样闲泡在家里吗?”要混饱肚子,总得有个工作,有个职业。第二年,舒伯特到父亲工作的学校担任助理教师,教孩子ABC。可他虽然身在学校,却满头脑充满了音乐创作的灵感。工作之余,他创作了《纺线女》、《野玫瑰》等,近200余首歌曲和五部交响曲。对教学工作,舒伯特毫无兴趣,每天下班回家,总是猛力地把校门“嘭”地关上。到后来,他觉得学校简直就是牢房,他再也呆不下去了。舒伯特终于离开了学校。从此,他成了自由自在的音乐家。

在舒伯特的一生中,最不可忽视的就是他最重视朋友之间的感情。友谊成了他生命中巨大的精神支柱。学生时代,一位叫斯科贝尔的青年也无私地帮助过他。斯科贝尔看过舒伯特的一些手稿,他深为舒伯特的作品而感动,当他得悉作曲家的生活困窘时,就去拜访了青年作曲家,便说:“来和我一块儿生活吧!我照顾你。”于是,舒伯特就跟斯科贝尔一同走了。舒伯特随心所欲地写作,年复一年地作曲,到25岁时,他的生活依然艰苦而贫困,斯科贝尔还要养活自己的兄弟,舒伯特不能长期依靠他生活。当然,还有其他许多朋友在共同帮助他。在他离开父亲的学校以后,朋友们就极力设法为他出版歌集,但他们无力去说服出版商,去出版一个无名小辈的作品。因此,舒伯特优美动听的作品,一直鲜为人知。

舒伯特的朋友不算多,但许多好朋友都崇拜他,大家亲热地喊他“胖子”,并乐意为他提供免费住宿的地方。他们都和舒伯特一样,对音乐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当然,舒伯特还有一个兴趣,就是喜爱咬着烟斗,不停地抽烟。当人们给舒伯特介绍一个新朋友时,他总是低声问道:“他会啥?”

为了解决生计问题,一个朋友介绍他认识了艾斯特哈基伯爵,伯爵请舒伯特担任子女的音乐教师。可是这个贵族家庭的成员,生性呆板,缺乏艺术热情和想像力,音乐只是他们茶余饭后的生活点缀。对这一点,舒伯特毫不留情地忠告伯爵:“别浪费时间了,你们家没有谁是玩钢琴的材料。”舒伯特辞去了音乐教师的职务,躲回自己的斗室,与他那堆放得乱七八糟的乐谱为伴,既不要为富人家的筵席伴奏,也不要听贵族之家无聊的闲谈。他咬着烟斗,沉湎在自己的幻想里,享受着“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自在惬意。

幸好,舒伯特一位同学的父亲有一间大屋子,他们经常在那儿举办舒伯特作品音乐会,并设法选印一首最好的歌,在音乐会上演唱,把歌纸卖给听众,以扩大影响。第一首印出的歌是《伊尔王》,由舒伯特的朋友演唱。这位朋友嗓子好,有戏剧性唱腔,唱罢之后,听众大为赞赏,当场就卖了100多张歌纸。这就为下次音乐会筹集了钱去印刷别的歌。就这样,靠朋友们的帮助,舒伯特一边卖歌纸,一边创作,来实践他的伟大的艺术理想。

舒伯特,19世纪文明世界的大作曲家,生活是贫困的,常常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有一次,他饥饿难熬,虽然明知身无分文,却不由自主地进一家饭店。舒伯特举目张望,渴望能找到一个朋友,可是,非常失望。无奈之际,他发现一张桌子上有份报纸,上面登了一首小诗。舒伯特细读之后,便在餐桌的菜单上谱成歌曲,递交店主,求赐了一份可怜的土豆烤牛肉。据说,在舒伯特逝世30年后,这个曲谱手稿已传到法国巴黎,竟在一家拍卖行里以4万法郎的高价售出。这曲谱便是著名的《摇篮曲》。舒伯特虽然生活穷困潦倒,难得有收入,然而,当囊中有钱的时候,就帮助友人,从不吝啬。他往往挟了几首歌曲稿到出版商那里卖一点钱,就欣然归来,呼朋捎侣,同去听音乐会,或到饭店里饱饮一顿。

舒伯特是勤奋的天才作曲家。他常常手执歌德、海涅、莎士比亚等的诗作,在室内徘徊,突然伏案,在纸上疾书,几分钟就完成了一首名曲。因为自己没有钢琴,立刻挟了歌谱跑到附近的小学校借钢琴弹,歌唱给朋友们听。他晚上常常戴着眼镜就宿,一醒即起,伏案作曲,连盥洗、更衣都忘却。有时正与朋友说话,忽然乐思涌起,就一面说话,一面疾书。《听啊!云雀》15分钟作成。他只要通读一首诗,头脑中就流出很美丽的旋律。有的评论家说他的歌曲不是“作出来的”,是“流出来”的。虽然所有的作曲家都富有灵感,而舒伯特的灵感更为活泼自然。他的音乐简直像泉水似的从内心涌现出来,灵感突现时,他甚至来不及把它记下来。舒伯特从少年时代起,对歌曲创作就驾驭自如,得心应手,如鱼得水。他创作的歌曲都源于灵感,而落笔之后,又极其自然,犹如出水芙蓉,不事雕饰。

在他贫困的生活里,舒伯特静静地以音乐来发泄那深切的哀愁。有一位朋友问他怎么能作出这么多歌曲,他回答说:“我是每日作曲的。一曲作完,一曲又开始。”所以,他18岁的时候,已经作了144首歌曲。乐曲像流水一般,源源不绝地从他的笔尖流出。今天,我们时常在音乐会上听到的富有强烈戏剧情绪的歌曲《魔王》,就是舒伯特18岁时用歌德的诗谱成的。那动人旋律,像镜子一样照出诗的姿态。泉水般的乐句,不停地流泻,到后来,连舒伯特自己都记不清写了多少作品。有一次,他把新作的歌曲送给一个朋友。过了两星期之后,又去访问他的朋友,听见这朋友正在唱这歌曲,舒伯特听了之后,似乎很感动,问他的朋友:“这歌曲很不坏呢!是谁作的?”舒伯特16岁以前的作品,大部分没有下落,当然无法计算。仅后来的15年,就作了600多首珍贵歌曲。其他还有交响曲、钢琴曲、歌剧,以及最著名的《未完成交响曲》等400多件作品。

舒伯特向出版界送去了歌曲《魔王》,却被退了回来。舒伯特就像那个发着高烧的孩子,命运之父骑在马上,他抱着舒伯特,在雾气雨点的夜色中奔驰……孩子说:“父亲,你听到了吗?你听到了那美丽迷人的歌唱吗?”父亲说:“孩子,不用担心,那是风吹树叶的声音。”而魔王却恶狠狠地说:“下来!下来!我就要把你抓过来!”出版界的门路堵死了。于是,几个热心的朋友,找人印了100本舒伯特歌曲集,很快就销售一空。维也纳的几个出版商表示愿意再版发行舒伯特歌曲集。他们糊弄这个不懂生意经的歌王,以300元左右的低价,买去了这些歌曲及插图的全部版权。舒伯特急于弄到一点钱,用来照顾肚皮,他完全忘了将来还可以抽版税的事。也许,他低估了自己的才华,他没有料到他的歌曲会掀起那么大的热潮。两年之后,他的出版商,仅仅靠一首歌曲——《流浪者》——的出版发行就牟利百万。而舒伯特依然戴着眼镜,清风两袖,人若饿鬼。舒伯特只能做一个无冕的歌王,一个挨饿受穷的歌王。对于这个年轻的歌王来说,凭音乐赚钱显然不是他的职业。

更有趣的是,在舒伯特一生中,他始终没有充分地意识到自己真正的才华与力量究竟在哪里。他对于自己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歌曲作者这一事实,只是抱着淡漠的态度。作曲在他是如此简单,一首歌曲挥手即写成,写完了他就把谱子扔到抽屉或布满灰尘的废纸篓里,是被朋友们拿去了,或是被扫帚清除了,舒伯特才不去理会哩。每当他聆听巴赫和亨德尔这类大作曲家的音乐时,他常常要扼腕叹息,往往激动得嘴巴要发紫发青。显然,舒伯特把音乐事业看得太重,而他对音乐又是如此虔诚,以至于他认为自己的歌曲,只不过是些雕虫小技罢了。

舒伯特的抱负是创作歌剧。他带着羡慕的眼光看着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罗西尼,因为罗西尼的音乐天才使自己名利双收。从前的大音乐家亨德尔和莫扎特,都曾在歌剧中取得过辉煌的成就。舒伯特跃跃欲试,决心借助歌剧的力量,刷新自己的经济和名望。这对一个湮没无闻的艺术家来说,舒伯特的强烈的表现欲是可以理解的。虽然他在不停地创作,但他囊中无钱;虽然他写的作品优美绝伦,但无人问津。在这个纷嚷喧嚣的世界中,舒伯特始终生活在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好像他不是生活在这个时代,好像他仅仅是个埋在灰尘中的古代音乐家。舒伯特不甘心,他要向世界释放他天才的能量。他要抓住一切机遇向这个世界证明他的存在!这就是舒伯特为何要像唐·吉诃德那样,不顾一切地冲向歌剧这架“大风车”的原因。

炎炎的夏日,舒伯特坐在闷热的斗室里,写呀,写呀。饿了,他就啃一块面包,喝一杯清水。有时,连水和面包都没有。不是因为没有钱,就是因为他不愿停下笔为肚皮服务。长时间的伏案,累得他腰不能直,双目肿痛。偏着头去看曲谱,弄得嘴巴都歪斜了!汗水不停地淌,稿纸也被濡湿了。可恨的是,蚊叮虫咬,灯泡的黄光像鬼火。房东要不着房租,就摔盆掼碗,撵他滚蛋!“舒伯特,你得挺住。”舒伯特在内心中告诫自己。他还用一张小纸条,抄上卢梭的一句格言:“重要的是行动!”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一改自己漫无边际,喜爱幻想,兴笔写来的创作习惯。时光不再,得及时努力!

终于,舒伯特写了一部轻歌剧《双生兄弟》。这部歌剧只演了6场,观众和新闻界反应冷淡。批评家认为,歌剧里有些纯抒情的片段是十分优美的,但就整个来说,这部歌剧缺少舞台上所需要的戏剧性。舒伯特理想的额头上,碰了一个大包。但他不甘就此罢休,他还想向前冲刺。他又着手写了一部题材严肃的歌剧——《魔琴》。然而,反响更加冷淡。看来舒伯特的天才,在歌剧的胡同里,他的力气使错了地方。舒伯特失败了。他伤心,他失望,他连哭泣的眼泪都没有。于是,他又回到歌曲创作上,一首又一首歌曲,诉说他失望的情怀。舒伯特长歌当哭,他的朋友们聆听着,聆听着青年歌王的歌曲,既为他的命运悲哀,又为他的才华骄傲!

世界就像一个舞台,每个人都扮演了一个角色。可是,舒伯特,你扮演了怎样的一个角色呢?为什么你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舒伯特惆怅而苦闷,音乐已不能抒发尽他内心的愤懑,烟斗也无法把一腔的愁绪化作云烟。他贪起了杯口之物,而借酒浇愁愁更愁!巴伐利亚的啤酒把他醉倒在酒吧里,朋友们来找他,他也只是心不在焉地打声招呼:“喂,你好。”就这样,把世间的一切都打发走了。他依然在作曲,不停地作曲,有酒就更能作曲。他无所用心地在那里写呀写呀,简直达到了“李白斗酒诗百篇”的境界。

1823年,26岁的舒伯特,染上了一种可怕的病症。从那以后,病痛的痛苦,把他扔到绝望的边缘,他开始有点自暴自弃了。他说:“一个人的健康再也不可以恢复了……他的种种美好的希望都已成为泡影。”一般音乐家都有丰富的恋爱史,而舒伯特的一生却没有什么恋爱记录。仿佛他是爱情世界的特例。若是有人问他恋爱的经过,他便指一块空地说:“在那儿,我的未婚妻就在那儿。”有一次,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爸爸打了他一记耳光,还把他赶出家门。他流浪到很远的地方,情绪沮丧极了。他在流浪的世界上孤独无依,他害怕极了。为了壮壮胆子,他就小声地哼起了自己作的歌曲。他唱着歌,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尔后,他醒了,他睁大着眼睛,茫然地望着无边的夜色……

舒伯特过着单身生活,专心作曲,与世无争。心头的忧伤不能消减时,他便将这忧伤转化成一首首爱的歌曲。在他的周围集结着一批画家、诗人、音乐家、演员,全是些年轻的不拘小节的艺术家。舒伯特常和他们聚集在酒楼里,他独自埋头喝酒,任他们在一旁胡闹。更多的日子里,是他自个儿形影相吊,走到哪个朋友家,便寄居在哪个朋友家。当他生病无钱时,他就悄悄地躲到某个角落,或带着满脸的酒色,去找一家能够让他赊酒的酒吧,在那里,默默无声地消磨着他那宝贵光华的青春。就在这种心境中,他写下了《未完成交响曲》。这是以史诗的形式,抒写的一首爱情之歌;这是在他痛苦的土壤中,开出的一朵娇艳的花朵。舒伯特拟就了3个乐章的草稿,但他完成了两个乐章之后,在第三乐章,他只写了一两页总谱,大概是他没有找到让自己满意的结尾,他就搁笔了。这部未完成的交响曲,正如舒伯特自身的生命那样,在青春的昙花吐蕾之后,便戛然终止了。这是一部给他带来不朽盛名的交响曲,但舒伯特就像在花园中漫不经心地采花人那样,他在自己才华横溢的枝头,摘下了这朵绝美的花儿,然后就随手把它扔在大千世界的路旁。在他去世40年后,人们才在阿尔卑斯山附近小村里,从舒伯特一个朋友的抽屉里,发现了这个19世纪最伟大的天才之一的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舒伯特的天才,最终还是被世人承认了,但这种认可来得太晚了!世界,你疏忽了一个天才;舒伯特,你也太疏忽了你自己。

看来,这种疏忽已然铸就,谁也无力回天。数年之后,歌德出席了一次音乐会,听到了叙事歌曲《魔王》,大诗人第一次领悟到它的旋律的力量。他在鼓掌的时候,不禁热泪盈眶。可是,人们告诉他作曲者在两年前就已辞别了人世。在激动之余,在舒伯特的一个朋友的提醒下,这位举足轻重的文学泰斗,这才依稀地记起,是有一个叫舒伯特的青年人,没经任何名人的引荐,贸然给他寄了一张歌纸,上面印的就是《魔王》,而大诗人歌德当时只是随手将歌纸扔到废纸篓里!

舒伯特受够了人们的冷遇和白眼,他的脾气变坏了,他的性格也变得执拗了。从前那张和气的圆脸,也变得酒气熏人,整日挂着厌世与嘲讽的表情。贫穷,孤独,绝望,疯狂和虔诚,舒伯特还在作曲,舒伯特还在奉献,这就够了。只要一息尚存,他就像一条任性的河流,让才华在人世的沙漠或沼泽,歌唱着,并在荒凉的人间毫不迁就地消失。维也纳皇家歌剧有了一个空缺,舒伯特前去应试,当女高音歌手请他把歌谱改一下时,舒伯特面孔涨得通红,他大喊一声:“我一个音符也不改!”然后扬长而去。舒伯特的仰慕者和歌迷多了,朋友们请他举行个人作品音乐会,仅出售入场券,他也会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富翁。舒伯特同意了朋友们的请求,钱,当然是赚了一个巨额的数字。但舒伯特却说:“我才不在乎这一群乌合之众呢!”开音乐会无疑是增加收入的途径,但舒伯特不愿赚这笔钱。外界无法理喻他的怪癖,朋友们总是迎合他,舒伯特变得尖刻了。一次,几个音乐家请舒伯特为他们写几首歌曲。舒伯特却大声嚷道:“为你们这些半坛子音乐家作曲?休想!”

舒伯特对大自然是热爱的,没有偏见的大自然,最容易博得舒伯特的亲近。每当他感到头晕目眩时,只要在田野间散步,就能恢复身心健康。野外旅行更是他喜爱的事。1816年6月的一天,他写道:“几乎没有什么事能比得上在炎热夏季的傍晚,观赏绿色的原野更加令人赏心悦目的了。在朦胧的黄昏光线中,我的心中暖烘烘的,‘多美啊’,我沉浸在安静的快乐中。”当然,能和亲密的朋友们一起在户外步行旅游,能在一个酒店或好友的家中,边喝酒边唱歌,还为伙伴们创作一段即兴钢琴舞曲,那更是太惬意,太美妙了。因为穷困,舒伯特一生之中,远途的旅行仅有过3次。而在他的想像之中,他早已到星星上去旅行过,翱翔过。

舒伯特和贝多芬有许多类似的地方。他俩都是以热爱自然而闻名世界的音乐家。舒伯特的乐风有像贝多芬的地方,不过,他比贝多芬有更多抒情的、女性的情趣。所以又有“小贝多芬”、“女贝多芬”的别号。他们逝世相差一年,在同一时代呼吸着维也纳的空气,由于两人身份阶层不同,30年间未曾相见一面。贝多芬声名显赫,交游广阔,备受时人推崇;而舒伯特活动范围狭小,在社交界寂寂无闻。舒伯特仰慕贝多芬的大名,然而无从求见。又因为他秉性孤洁,不愿登门拜访贝多芬。所以,这两位乐风相似,伟大也相似的大师,在世间终于为社会等级的门槛所隔绝,没有见面之缘。直到后来,有一个出版商劝请舒伯特去访问贝多芬,呈送自己的作品,舒伯特当然不大情愿。因为仰慕贝多芬的艺术,再加上出版商的强请,有一天,他果真跟随这位出版商,挟了一册自己的60首歌曲,去拜访贝多芬。可是机缘不巧,贝多芬恰好不在家。于是舒伯特只得把带来的作品稿子留在桌子上,怅然返回。后来贝多芬得了病回来,一到家里就躺在床上。一天,病势偶减,他的朋友们想慰抚他的寂寞,拿桌上的一册书给他放在枕边,让他翻阅消遣。恰巧这册书就是舒伯特的作品,贝多芬看了作品,猛然叫到:“这里有神圣的闪光!是谁作的?!”不久,贝多芬就闭目长逝了,怀着与舒伯特相识太晚之恨而走了。舒伯特得知这一消息,亲自为贝多芬送殡。不幸的是,贝多芬死后18个月,舒伯特就辞别了人世,终年31岁。舒伯特临终之前,在病床上向他的兄弟及友人提出一愿:“请给我葬在贝多芬的旁边!”死后,依照他的遗嘱,给他葬在离贝多芬不到三墓的地方。

舒伯特的全部遗产,只是一些破旧的衣物、床单,一些零散的乐谱原稿,另有2镑10先令。而他的墓碑上却赫然写着:“这里安眠着美好的财富和更美好的希望。”

一代歌王,饮恨而终。

现今,贝多芬和舒伯特两人的铜像,都巍然屹立在维也纳广场。

全世界都已知道,舒伯特是一个伟大的“歌曲之王”。

门德尔松

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1809.2.3~1847.11.4)生于德国汉堡。父为银行家,亦为艺术爱好者。当时著名的文化艺术界人士经常集会于其家,给幼年的门德尔松以极大的影响。9岁在柏林首次登台演奏,备受关注。少年时即创作了包括第一交响曲在内的不少的作品。1826年创作了被后世称作经典的《仲夏夜之梦序曲》。后又在柏林大学旁听哲学与文学课程。1827年他指挥上演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使世人得以重新认识巴赫。1827~1835年指挥演出于欧洲各地,同时进行创作。1835年任莱比锡格文特豪斯管弦乐团指挥。1842~1843年为创办莱比锡音乐院而奔波。1846年赴英上演其清唱剧《伊利亚》,返回莱比锡后于翌年病逝。年仅38岁。

门德尔松门德尔松是19世纪前半叶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作曲家之一。作品数量惊人,有描绘苏格兰赫布里群岛风光的管弦乐序曲《芬格尔山洞》,为纪念路德宗教改革200周年而作的交响曲《第五交响曲“宗教改革”》(末乐章中采用了众赞歌“上帝是我们的坚固堡垒”)、似交响诗般的《第三交响曲“苏格兰”》以及充满南国色彩而又富于活力的《第四交响曲“意大利”》、《意大利随想曲》,他首创的小型钢琴体裁的曲集《无词歌》(1830~1845),音乐极其抒情动人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1844),管弦乐曲《平静的海洋和幸福的航行》(1828)、《美丽的梅露西娜》(1838),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艺术歌曲《乘着那歌声的翅膀》(为海涅诗谱曲,1834)等,以及歌剧、协奏曲、室内乐曲、宗教音乐、清唱剧、无伴奏合唱等。

舒曼

德国作曲家舒曼(1810.6.8~1856.7.29)生于德国一偏僻小城茨维考。舒曼(1810~1856)父为书商且酷爱文学,母为著名外科医生之女,舒曼为其末子。8岁从圣玛利亚教堂管风琴师学习音乐。9岁开始作曲。14岁立志当钢琴家。但他父亲却希望他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舒曼也喜读歌德、拜伦、霍夫曼等人的文学作品,并尝试作诗。1826年父逝后,舒曼即遵母命于1828年入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在大学期间,对所学课程甚感枯燥乏味,却以很大的精力在课余从莱比锡著名钢琴教师弗里德里希·维克学习钢琴,并陆续出版了一些钢琴作品等。他还到瑞士、意大利等地旅行,在法兰克福聆听了当时最著名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演奏,决心致力与舒曼恋爱时的克拉拉于钢琴表演艺术。1830年他回到莱比锡,住在维克家,一面继续向维克学习钢琴,一面与指挥家海恩里希·多恩学习作曲理论,并由维克出面去说服舒曼的母亲,终于得到其母的首肯,弃法律而改事音乐。1831年投稿于芬克办的《音乐报),开始了文笔活动。他在一篇评论中盛赞了当时还默默无名的肖邦,并向人们宣告:“先生们,请脱帽吧!在你们面前的是一位天才!”1832年为求钢琴技艺的进步,增强手指的灵活性,用自己设计的机械方法练琴,以致扭伤食指,医治无效,遂被迫放弃成为钢琴家的理想,转向以钢琴创作为主的作曲生涯。1833年为维护和促进新艺术的发展,舒曼与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在莱比锡创办了《新音乐报》,舒曼出任主编。他托借想像中的“大卫同盟”中的两个盟员弗罗列斯坦和约塞比乌斯之名,亲自撰写评论文章阐述自己的艺术思想。1837年舒曼与其老师维克的女儿克拉拉私订终身,遭到维克的坚决反对。1838年为扩展《新音乐报》一事赴维也纳时,舒曼发现了舒伯特《C大调第九交响曲》的遗稿,带回莱比锡,由门德尔松指挥首演。他与克拉拉的婚事诉诸法律后,于1840年终成眷属。爱情获胜的喜悦,使他沉浸在幸福之中,创作热情异常高涨,仅1840年这一年,他就写了著名的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与歌曲138首,舒曼自称这一年为“歌曲年”。1841年,在克拉拉的勉励下,转向管弦乐的创作,创作了第一交响曲《春天》。1842年与克拉拉一起研究海顿和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曲,致力于室内乐的创作。1843年任门德尔松创办的莱比锡音乐院的作曲和钢琴教授。1844年抑郁症加剧,在哈尔茨山疗养无效,于同年12月迁居德累斯顿。康复后恢复了创作力。1848年爆发了欧洲中产阶级革命,舒曼热烈响应,创作了歌曲《拿起武器》《自由之歌》《黑、红、金》《英雄颂》等。1849年,舒曼创作了钢琴曲集《森林情景》等许多富于独创性和个性鲜明的音乐作品。1850年被杜赛尔多夫交响乐团聘为指挥。其间作有《第三交响曲》等作品。后因精神病的困扰,引起乐队和合唱人员的不满,不得不中途辞职。1853年与克拉拉一起赴荷兰旅行演出时,经约阿希姆的介绍与勃拉姆斯相识,并撰写了介绍勃拉姆斯的著名论文,也是他音乐评论的绝笔之作。然而病况不断恶化,1854年2月,他避过家人,只身出走,投入莱茵河,幸被渔夫救起。同年3月入波恩近郊恩德尼希的精神病院疗治,2年后于该地病逝。享年46岁。

舒曼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重要的浪漫主义音乐家,并且有着很高的文学修养,集作曲与理论于一身。他的歌曲创作,对德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音乐评论活动则促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代表作还有钢琴曲《蝴蝶》 (1831)、《交响练习曲》(1834)、《童年情景》(1838)、《狂欢节》(1839),歌曲《两个掷弹兵》,管弦乐曲《曼弗雷德序曲》(1849),协奏曲《a小调钢琴协奏曲》(1845),交响曲《春天》(1841)、《莱茵河》(1850),以及室内乐曲等。

肖邦

钢琴诗人

浪漫乐派中还有一位深具浪漫形象,他仿佛是从少女绘画中走出来的音乐家,他所创作的音乐饱含感性和诗意,而这位音乐家短短39年的生命本身就是一首诗!他的外形白净秀气,举手投足间散发出贵族般的优雅气息,当他顶着浓密的棕发出现,用迷人的褐色眼睛向全场观众致意,并且献上一首钢琴曲的时候,很少有人不沉醉在他的琴艺和个人魅力之中。这位不论性格和外表都带有女性柔美特质的作曲家就是肖邦。

或许是因为双手长得纤细小巧,天生又体弱多病的缘故,肖邦弹奏钢琴的方式非常温柔,和当时习惯把手举得高高、重重敲击琴键,使用“捶打法”来演奏的钢琴师全然不同,他的指法纤弱,但速度奇快,弹奏出的琴声如同珠玉滚落般轻盈,虽然响度不高,却流露着细腻的情感,聆听他演奏,就好像聆听他吟诗一样,因此在音乐史上,肖邦拥有“钢琴诗人”的美誉。

钢琴是肖邦的灵魂、肖邦的心,有别于其他把钢琴曲当作小菜的音乐家,肖邦是全心全意为钢琴而活的,他也是少数以单一乐器曲成名的音乐家。除了仅有的几首歌曲与一首大提琴曲外,他的作品全都是钢琴曲,这些曲子大多是小品,里面却包含了丰富的和弦和独树一帜的弹法,仿佛告诉世上所有的钢琴曲创作家和演奏者:钢琴,也可以这样弹!

热爱钢琴的肖邦,连曲子都是用钢琴写的,他总是即兴作曲,往往灵感一出现,就立即在钢琴上弹奏出来。肖邦讨厌将音乐用笔凝固在乐谱上,这对他而言代表着曲子的死亡,但是为了留住稍纵即逝的乐曲,他还是会花费许多时间将之谱写出来。

他的情人乔治·桑曾记载过他的工作习惯:“肖邦会先将雏形写下来,然后一再地分析,而当作品不能完美地具体呈现时,他就会绝望到底。连续好几天,他把自己锁在屋子里,不是上下来回地跑,就是弄砸笔,重复着单一小节百来次,或是将单一小节改了百来次,写写涂涂地,明早辛勤地重新再来。光是一页谱,他会花上6个礼拜之久……”

肖邦就是这样一位抱持着完美主义的音乐家,由于对自己的作品批判得很厉害,在他去世之前,还曾经将几首他认为不够好的作品焚毁,绝不允许不足以代表他水平的作品留在这世上。

就是钢琴让他哇哇大哭的

1810年2月,波兰小镇热拉佐瓦沃拉一个温馨的小家庭中,降生了一个男孩。此一时代,波兰这个地处东欧的国家正遭遇列强无情的瓜分,混乱的政局让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不过,男孩的诞生,却带给他担任法语教师的父亲与温柔娴雅的母亲无限的喜悦,这个家中的父亲17岁就从大革命中的法国到波兰来谋生,精通多种语言,不仅熟读伏尔泰,还会拉小提琴,他与妻子都很爱好音乐和艺术。然而,他们甫出生的小男婴,却每次听到钢琴的声音就哇哇大哭。难道自己的孩子这么讨厌音乐吗?对于这一点,这对夫妻着实担心了一阵子。当时他们还不知道,这个孩子长大之后,会成为赫赫有名的钢琴诗人肖邦。或许是与钢琴有宿命的不解之缘吧,原来是因为小肖邦太喜欢钢琴了,所以见到钢琴就哭,等到稍稍会爬,他就经常爬到琴键上,敲敲打打起来。看到这种情形,他的父母才恍然大悟,安下心来。

后来,小肖邦见到大姐露易丝每天练习钢琴,心里很羡慕,于是主动要求父母也让他学钢琴,父母将他托给多才多艺的波希米亚人瑞夫内教导,由于天赋异禀的缘故,肖邦的弹奏技巧很快就超越了姐姐。

事实上,肖邦的音乐知识一开始是由母亲和姐姐传授的,而他日后会长成一位风度翩翩、带着贵族气派的美男子,也是来自母亲的遗传。肖邦的母亲茱丝汀娜其实是波兰的贵族,肖邦8个月大时,他们举家迁往首都华沙定居,与当地贵族阶层也保持着密切的往来,童年的肖邦最早就在这群贵族中,找到了知音。

1817年,肖邦7岁,当他在众人面前将自己生平创作的第一首乐曲G小调《波兰舞曲》演奏完毕,起身鞠躬时,周遭不绝于耳的掌声,无言地表明了大家的赞叹,从此,不时有人替小肖邦办演奏会,还不到10岁的他在波兰上流社会中,也逐渐小有名气了。

这样看来,肖邦无疑是典型的早慧天才音乐家。不过,他一生对于创作,始终能忠实保有自己的风格,也必须归功于爱护他的老师、朋友和家人。

遇见一位天赋的护航者

肖邦12岁时,开始到华沙音乐院接受作曲训练,并且有幸成为音乐院创始人约瑟夫·艾斯纳院长的门生。这位胸襟广阔、独具慧眼的老师,一眼就看出肖邦非凡的才华在于拥有天才所具备的“独创性”,于是在教学上,艾斯纳采取开放的态度,避免呆板的制度式的方法干预他的发展,尽量提供给肖邦自我发挥的空间。而肖邦也没让老师失望,这一年是1822年,他将一枚亚历山大大帝御赐的钻石戒指献给艾斯纳老师,对音乐院的学生来说,获得钻戒,代表获得了国家的最高荣誉。4年后,肖邦高中毕业,考进音乐院就读,正式拜艾斯纳为师,到1829年毕业。人们后来发现艾斯纳的学生记录簿上肖邦的那一栏,工工整整地写着:“品行出色,音乐天才。”

请脱帽,这里出现了一位音乐天才!

才气纵横的少年肖邦,实在是朋友和家人的骄傲。他的父亲就曾经得意地表示,机械化的键盘技巧弹奏练习,并不能占据肖邦太多的时间,他的大脑比他的双手要忙碌得多了!别人埋首苦练半天的曲子,他们家的肖邦只要一个小时就能学会……

由于拥有一个交游广阔、行事风格浪漫的父亲,肖邦自小就获得许多接触艺术活动的机会。1828年,他跟随父亲的朋友到柏林听音乐会,目睹了采尔特、斯蓬蒂尼和门德尔松等名师的风采,更激发了他成为大师的决心。从柏林返回华沙的途中,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就在归途中,肖邦所搭乘的驿马车突然喀哒一声,在马路上不动了,原来是一边的车轮脱落了,无奈的马车夫只好将旅客暂时放在小镇的一间破旧客栈里。那时已经是萧瑟的秋天了,这一来不知道还得等多久呢!此时一个老人,看到疲倦的旅客们情绪相当糟,便问起是否有人可以弹奏一曲,为大家纾解烦闷之情。一听到老人这样问,18岁的肖邦立即就愉快地走到客栈的古钢琴前,拍拍上面的灰尘,弹了一首音色温暖的小曲。

没想到这架破旧的钢琴居然可以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愈来愈多的人围到这个年轻人的身边听他弹奏,肖邦也愈弹愈起劲,琴声跟着愈发精彩了。当演奏结束,那位老人向肖邦询问他的姓名,并且赞叹地表示自己是一位退休管风琴师,已经有许多年,没听过这么丰富精湛的琴声了!

18岁的肖邦,就这样运用自己的天赋,抚慰了一群陌生人的心。

1829年刚从音乐院毕业的肖邦,还与来华沙举行音乐会的意大利“鬼才”作曲家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结识。这位风趣的前辈也很欣赏万人迷肖邦,还特别在自己的记事本上记下一笔,在相遇的那一天,他注明:“青年钢琴家肖邦。”

看到帕格尼尼神乎其技的演出,肖邦隐隐感到外面有一个丰富广大的音乐世界,正等待着他前去探索,于是那一年,他前往欧洲的音乐中心维也纳,在当地开了一场个人独奏会。这是肖邦生平的第一次长途旅行,收获颇丰,并且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就在维也纳的独奏会上,他首次发表改编自莫扎特歌剧的《唐璜变奏曲》,以清新且原创性十足的曲风,向欧洲的乐迷做了一个完美、优雅的自我介绍。

当这首曲子终了的时候,座位上有一个人眼睛都亮起来了,他目光灼热、情绪异常激动地站起身来,向现场观众宣布:“各位请起立脱帽,这里出现了一位音乐天才!”这个人就是当时还是新人作曲家兼乐评家的舒曼,这位日后也成为浪漫派巨匠的音乐家,非常钦佩同龄的肖邦,并且给予他相当温暖、热切的友情。往后身体纤弱的肖邦在法国定居,舒曼和妻子克拉拉,更是在生活上对他照顾有加。

一抔祖国的泥土

结束一场愉快的旅行,回到波兰的肖邦,万万想不到愈来愈动荡不安的政治情势,会将他的人生带到另一个境地去。1830年,波兰与俄国的战事就要开始了,举国上下人心惶惶,而钟爱着肖邦的家人,以及爱惜他才华的老师、朋友们,不忍心见到身体羸弱的他在这场战争中受苦,也不愿他的天赋,在枪声炮火中被掩埋,于是他们互相商讨,打算安排肖邦到国外去,进入一个安定和平的环境,好好发展他的才华。

才刚回国不久的肖邦,不得已带着万般难舍的心情重新整装,再度前往维也纳,自此成了一位后半生流亡异国的音乐家。

在离去前的饯别会中,肖邦的家人朋友们流着泪,将一个盛满泥土的银杯递给将远行的他,告诉他无论天涯海角,这把华沙的泥土都将永远陪伴着他,此时肖邦也在心里暗暗立誓,永不忘怀祖国波兰。从肖邦的作品中,也能发现他的确始终以祖国为念,在陆续完成的一系列《波兰舞曲》和《马祖卡舞曲》里,波兰的民族乐舞和传统精神,与肖邦独特的钢琴弹奏法紧密结合,跃然曲中。

这杯祖国的泥土随着肖邦从维也纳到法国,并且在他逝世之后与他一起下葬,伴他长眠。

二度到维也纳的肖邦,已经失去前次来此地的兴奋和喜悦,这是因为这次旅程不仅迫于无奈,维也纳的情势也已经改变。一来上回在此地拥护肖邦的音乐家大部分都已经离去了,肖邦在这里不再受到肯定,当时甚至有乐评家大肆批评他新出版的前卫乐集《诙谐曲》为“一个疯子的作品”呢!性格敏感又有些自负的肖邦遭遇这种挫折,情绪不禁跌到谷底,甚至濒临疯狂的边缘,在维也纳过着阴郁苦闷的生活。

二来当时的奥地利政府,正尝试着向俄国示好,随着波兰对俄宣战,波兰人在奥国的处境也就日渐悲惨,最后甚至遭到敌视。维也纳这个曾经张开臂膀、热情欢迎肖邦的城市,如今居然成为他的伤心地!1831年,一心想要离开那里的肖邦,终于等到一个到伦敦旅行的准许令,于是便毅然决然,前往另一个国度。在离途中,突然接获首都华沙陷落消息的肖邦,将心中的悲愤之情,以及对祖国、朋友、家人的想念,化为激昂的C小调《第12练习曲》,由于这首曲子是在这个时机迸发出来的,因此人们又称它为《华沙陷落》。

此时还有一个城市在等待着肖邦,那是反对弱肉强食的俄国侵略东欧、崇尚人权与艺术自由的法国巴黎,在父亲的祖国里,肖邦适得其所,觅得他生命与音乐的归宿。

孤傲卓绝的沙龙音乐家

1831年岁末。苦痛的一年将要过去,而到巴黎展开新生活的肖邦,也完成了亲朋好友的期待——到一个太平的国家去茁壮他的天赋,他们都相信,肖邦将会荣耀波兰。法国可以说是肖邦的半个祖国,这里蓬勃发展的音乐、文学、艺术,更使他的艺术家天性得到充分的滋养,愉悦灿烂的创作生活就此展开了。在巴黎,肖邦重遇故知,不仅获得门德尔松等人的援助,自己也开始教学,以非凡的身价赚取优渥的酬劳。

此时巴黎沙龙活动风行,艺术家的交流非常频繁,逐渐风靡法国乐坛的肖邦,也借由舒曼的引介,成为巴黎社交圈的一分子,由于拥有纤细优雅的外表和令人耳目一新的琴艺,即使性格极其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肖邦依然深具吸引力。这段时间他结交到许多好友,诸如与他风格迥异的钢琴之王李斯特、歌剧家罗西尼,以及文艺界翘楚雨果、巴尔扎克等,而他的身边也时常围绕着许多打扮入时、仰慕着他的妇女。

沙龙,无疑是最适合肖邦展现自我的场所,他不喜欢万人空巷、喧闹沸腾的大型音乐会,而钟爱在温馨安适的气氛中,为家人朋友弹奏钢琴。因此,沙龙里的肖邦,可说是如鱼得水。

奇怪的是,肖邦结识的朋友都对他极其热情,处处呵护他,但他自己却是个性情异常孤僻的人,吝于回报朋友们的心意。他虽然不断与穿梭沙龙的艺术家们会晤,对于这些人的作品却丝毫不感兴趣,只愿活在个人自足的创作世界中。衷心喜爱他的舒曼和李斯特,都曾经在聆听过他的演奏后,寄赠自己所作的曲子向他致意,但面对满纸的盛情,肖邦往往拖延许久,才写下一两句淡漠的感激之辞回复。

即使如此,肖邦的朋友们对他的喜爱之情,却似乎从不曾被浇熄!值得一提的是,正所谓同行相忌,惯于使用纤弱指法的钢琴诗人肖邦,和弹钢琴时会因为过度激动而面目狰狞、手指青筋浮现的钢琴之王李斯特,虽然互相钦羡彼此的优点,但潜意识里依然微微轻蔑着对方,肖邦就对李斯特的浮夸和市侩很不以为然,曾经讽刺地表示道,自己很羡慕李斯特强健的身体和充沛的活力,但他既然这么能言善道、爱挖苦别人,干脆去当政治家算了!

是刺鼻的胡椒还是美丽的梦境

在肖邦的所有作品中,最独特且受人欢迎的是一系列的《夜曲》,而也因为夜曲的创作,肖邦攀上了艺术的高峰。所谓的夜曲,是音乐家为听众创作出的,适合在夜阑人静时聆听的音乐,曲中具备着“平静”和“冥想”两种特质,特色是低音以波动的伴奏音形式,衬托出右手弹奏的甜美主题旋律,肖邦格外喜欢用这种体裁创作出的钢琴曲,他曾将18世纪夜曲创始人费尔德在华沙演奏的作品作成记录,日后在巴黎落地生根时,更经常用以作为演奏的曲目和教学的素材。

1827年到1846年,肖邦共作出21首夜曲,但是要求完美的他,生前只愿意将其中19首付梓出版,另外3首肖邦原本打算毁弃,当他过世之后,朋友才在他的家中找出来。如今我们听肖邦的夜曲,总觉得能看到夜空满天的繁星,诗情画意、如身处梦境。但是当时却有人批评他的夜曲,故意与费尔德的手法反其道而行,如同“刺鼻的胡椒”呢!这是因为对钢琴体会至深的肖邦,独创出一种可以任意改变和弦,却不影响基本节奏的“弹性速度指法”,来表现演奏时的情感起伏,也因而造就出别出心裁的乐音,这种从未出现过的前卫音律,独步古今,难怪会令保守人士觉得呛鼻了。

钢琴师和他的情人们

李斯特曾经形容肖邦像是“仪态雍容的牵牛花”:“在纤细出奇的花茎上,柔软而清香的花冠摇曳着,好像稍一碰触就会破裂似的。由于他天生体弱多病,因此创作出来的音乐响度不高,曲终时更宛若一声声的耳语密谈。”

这位如同牵牛花般纤柔高贵、多愁善感、像诗一般的音乐家,写出的曲子和美丽的梦境一样动人,他高贵优雅的翩翩气度,更是掳获了不少女士的心。从肖邦流露着细腻情感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也是一位罗曼蒂克的情人,而爱情,也成为他最丰沛的灵感泉源。

这位多情的音乐家一生虽然从未步入婚姻,却曾经历过许多次刻骨铭心的恋情,而每一次甜蜜又苦涩的恋爱,也使他自然而然将心中澎湃、丰富的情感释放出来,化作柔情似水的音符。

泡沫般的初恋和梦中情人

1829年,19岁的肖邦首次拜访维也纳,在当地举办了个人独奏会,而同时这位优秀的少年也因为情窦初开,和一位可爱的少女产生了纯纯的爱情。女主角是维也纳出版社一位编辑的女儿,她的名字叫做蕾波迪娜。由于距离和性格,这段纯真的初恋,在肖邦返国后就告终了,为了这段泡沫似的恋情,肖邦一度情绪低落。

然而,这只是幻灭所带来的短暂失落而已,恋爱真正的苦涩,还在华沙等着肖邦呢!就在他成功演出、载誉归国不久,华沙音乐院的学生康丝丹奇亚的身影走进了他的心。这是一段痛苦的单相思,才华洋溢、有着美妙歌喉的康丝丹奇亚,自始至终都不知道肖邦对她的爱慕之意。羞涩又内敛的肖邦,不敢对康丝丹奇亚表示自己的心意,只有写信给好友狄都斯,抒发自己压抑着的热情和痛苦:“我很感伤,因为我已坠入情网。我每晚都梦见她的倩影,但却还未与她交谈过一言半语。”

在难以成眠的夜里,肖邦写下《E小调协奏曲》和《F小调协奏曲》,潺潺流泻的音符倾诉着无尽的思念,像未熟的花蜜一样又甜又苦,令人感到绮丽无比。后人把这些描绘康丝丹奇亚倩影的曲子叫做“爱人的画像”。

当肖邦离开动乱的祖国,这段曾使他甚至想为之寻短见的单恋也就跟着结束了。

我的悲伤

终于在巴黎尘埃落定的肖邦,25岁时有机会回到华沙,与久别的父母、亲友们会面,对于这短暂的重逢,双方心里都依依难舍。回程的时候,肖邦和友人顺道到德累斯顿,拜访在华沙时代曾经非常照顾他的旧识沃金斯卡伯爵。这位波兰的贵族,在情势最混乱的时候,也曾举家流亡到日内瓦,如今重回德累斯顿,与肖邦再度相逢。

而一段既甜美又悲伤的恋情也同时发生了。久别多时,肖邦发现伯爵的千金玛丽亚已经长成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她脸上散发着美丽的光彩,深深牵引着他的心。这两位小时的玩伴,如今重逢,却好像是初次邂逅一样,突然一起坠入爱河。

长得高挑纤细的玛丽亚比肖邦小5岁,她有一头黑丝绒般的秀发,和一双灵动的黑色眼睛,对于音乐和文学十分有天赋。肖邦在她家停留期间,两人交谈的话题也都围绕在彼此对艺术以及创作的看法之上。这两位年轻人之间燃起炽热的恋情,他们亲密的通信,将彼此的爱意写在往返的信件上,甚至到了论及婚嫁的地步,肖邦曾经谱了一首《降A大调圆舞曲》,题上“献给玛丽亚姑娘”这一行字,寄给他的恋人。

然而,由于玛丽亚的父亲沃金斯卡伯爵终究摆脱不了世俗的观念,认为世代都是贵族的沃金斯卡家族,实在无法接受一位出身平民阶级的女婿。因此到头来,这段纯真美丽的恋情变成了肖邦的悲伤。

肖邦回巴黎后,玛丽亚受到父母亲的阻挠,来信逐渐减少,终至全然失去了消息。肖邦去世后,朋友在他的住处发现一个用绳子捆绑的包裹,里面装着他与玛丽亚往返的信件,包裹上凌乱潦草的字迹显露着他的痛苦,肖邦在上面写着:“我的悲伤”。

爱上一位新时代女性

正当还沉浸在这段消逝的爱的悲伤里时,一位乐观前卫、大胆奔放,兼具母性和阳刚特质的女性,现身在肖邦面前,她是法国小说家乔治·桑。

乔治·桑和肖邦以往所认识的女性都不同,她非常特别,喜欢穿潇洒的裤装、戴帽子,像男性一样动作大方地出现在沙龙里,她的作品充满着女性独立解放的精神,她乐于社交,并且曾经和好几位文人雅士维持过情人关系,是和保守内敛的肖邦完全不同类型的艺术家。

1839年,肖邦经李斯特的引介与乔治·桑相识,一开始他并不能接受这位喜欢男装打扮的女士,甚至还说过:“她说起话来像神话中的女巫,其中有很多话是其他妇女说不出口的。”

但是,乔治·桑却对纤细的肖邦一见钟情,她从肖邦身上感受到温柔的感性力量,并且对这样一位音乐家非常好奇,于是以自己最真诚的一面,主动与他交往,终于获得肖邦的心。两人刚开始交往的时候,乔治·桑从前粗蛮的情人非常不甘心,甚至还曾埋伏在他们经常出入的路旁,想要殴打纤弱的肖邦!

性格全然相反的两个人,反而能契合与互补,在乔治·桑温柔体贴的照顾下,肖邦享有了一生中最温暖、喜悦的爱情,他们两人虽没有结缡,却维持了一段很长的情人关系。

命运仿佛不肯给予这位诗意善感的音乐家全然的幸福,就在与乔治·桑相识不久,一向体弱的肖邦被一位进出沙龙的贵族妇女传染,患了肺结核。这场大病几乎要夺去他的生命,所幸比他大6岁的乔治·桑,是个如母亲般慈爱的情人。

为了帮助肖邦好好养病,乔治·桑决定和他一起到温暖的南方去,他们整装前往西班牙的有“热情之岛”之称的马略卡岛,在当地租房子,过了一段宁静幸福的生活。不过,此时乔治·桑却必须承受着不足为外人道的辛苦,肖邦的病,考验着她的坚强与韧性,她一方面必须安抚肖邦因病而暴躁易怒的情绪,一方面还得面对排斥他们的当地居民。

当地人在知道这位虚弱的音乐家得的是可怕的传染病后,非常厌恶他们,路上开始出现像“痨病鬼,滚回去”之类的谩骂。他们想要租赁房屋,也连连被驱赶,他们住过的房子和用过的东西,甚至也都被人焚毁。他们一连搬了3次家,在乔治·桑的奔走之下,最后总算在一幢荒凉的海滨小屋定居下来。

虽然经历了这么艰难的过程,又害着病,得到情人温柔照顾的肖邦,却因为心情宁静而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曲子。有一次,乔治·桑看到自己养的小狗在屋子里追着自己尾巴绕圈圈的可爱模样,忍不住对肖邦说,如果自己能具备丝毫像他一样的音乐才华就好了,这样就能将这个情形用音乐描绘出来。肖邦听了,立刻坐到钢琴前,用他纤细的手指,弹出一首轻快活泼的曲子来,这首只有一分钟的生动的华尔兹舞曲,就是有名的《小狗圆舞曲》。

在与身为小说家的情人的相互激荡下,肖邦经常这样即兴作曲。一个午后,乔治·桑刚出门购物,天空中随即下起了滂沱大雨。没有带伞的乔治·桑会不会被大雨淋湿呢?独自在家的肖邦愈想愈着急,为了排解心中的烦闷和寂寞,他于是打开琴盖弹琴解闷。听着淅沥沥的雨声,他的双手不断在琴键上挥舞,弹奏出如诗如梦的音律,当肖邦专注于弹琴的时候,乔治·桑已经平安归来,无限温柔地默默站在他身后。因为两颗互相关怀的心,浪漫的《雨滴前奏曲》就此诞生了。

可惜这段温暖肖邦心灵的恋情终究没有完美的结局,9年后,肖邦与乔治·桑因故闹翻而分手,有人甚至批评乔治·桑,只是为了寻觅创作题材而与肖邦相恋。不知道是被病魔吞噬的肺叶,还是丧失爱的孤寂使他窒息,失去乔治·桑的肖邦,病情急速恶化,终于在1849年告别人世。原本以为自己终将孤独死去的钢琴诗人肖邦,却意外得到了安慰。在他弥留之际,一群亲友突然出现在他的病榻边,他们是特地赶来为他祝祷的,而此时也传来一阵阵温柔优美的女高音,安慰着肖邦的灵魂,那是另一位仰慕着他的好友——波陶卡伯爵夫人。

在亲友温暖的围绕之下,39岁的肖邦结束了诗一般美丽的生命。最终为他送行的是一杯波兰的泥土,以及他曾在朋友家受一个装着骨骸的坛子触发而创作出的《送葬进行曲》。

柏辽兹

法国作曲家柏辽兹(1803.12.1~1869)出生于法国南部一小镇——拉科特—圣安德列。父为医生。少年时代未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18岁遵父命入巴黎医科学校学习。柏辽兹(1803~1869)学习期间,喜听巴黎上演的歌剧(歌剧艺术为当时法国的一种时尚),并在巴黎音乐院图书馆埋头钻研总谱,受格鲁克影响较深。后不顾父母的反对,从师学乐。直至1826年方得到父亲的许可,入巴黎音乐院学习作曲。学习期间,迷上了莎士比亚的戏剧,并博览文学、哲学等著作。1830年创作了著名的《幻想交响曲》,同年他创作的清唱剧《沙达那帕》获罗马大奖,遂于翌年赴罗马进修。在意大利期间,与门德尔松、格林卡等人相识。

1832年返回巴黎后,创作进入旺盛期,并从事音乐评论、指挥等工作。1832年应帕格尼尼之托,创作了为中提琴和管弦乐队而作的四乐章的《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哈罗尔德为拜伦所作叙事诗中有着不幸遭遇的主人公)。1844年完成管弦乐序曲《罗马狂欢节序曲》,同年并出版所著《管弦乐法》,是号称配器大师的柏辽兹对管弦乐法的重大贡献。1846年完成大型戏剧合唱《浮士德的沉沦》(根据法译词脚本谱曲),1852年在魏玛上演了他的歌剧《切里尼》,1858年创作了歌剧《特洛伊人》。50岁后,接连丧妻丧子,在孤独寂寞中病逝于巴黎。

《幻想交响曲》是他最大的杰作。这部交响曲副题为“一个艺术家的生活片断”,由五个乐章组成:梦幻与热情、舞会、田野景色、赴刑进行曲和妖魔夜宴之梦。这部交响曲使用一“固定乐思”代表曲中女主人公,并在各个乐章中加以变化发展。《幻想交响曲》是标题交响曲的范例,为柏辽兹所首创,亦开浪漫主义标题音乐之先河;它以固定乐思的手法贯穿全曲,也为后人所效仿。他还是一位管弦乐法大师,以色彩斑斓的配器,以及庞大的乐队编制,展现了音乐巨大的表现力和大胆的革新精神,给德国浪漫主义音乐家以强烈的影响。他的音乐评论在19世纪欧洲的音乐生活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李斯特

“钢琴之王”弗朗兹·李斯特,1811年出生在匈牙利的莱定格村。当时这个村没有学校,所以李斯特的幼年教育,全由父母和教会中的牧师担任。

童年的生活是清贫的,在匈牙利偏远的莱定格村,除了眼前的四时风景外,李斯特既不知道外面的花花世界,也不知道别的孩子是如何在玩耍与嬉闹中,度过他们快乐的时光。李斯特的父亲本是一个流浪的乐师,因为生活所逼,不得不放弃没有前程的音乐事业,而到一个公爵的庄园去看管牛羊。父亲的业余生活就是弹钢琴,在贫困中抒发自己飞黄腾达的梦想,小李斯特体弱多病,有次得了痉挛病,家里把棺木都准备好了,可李斯特又在妈妈的怀抱里睁开了眼睛。谢天谢地,他活下来了!妈妈对小李斯特说:“孩子,你要活下去,将来我们向公爵求情,让你给他看管牛羊。”当李斯特成名之后,每想到妈妈给他说过的话,都觉得不可思议。妈妈竟然将他一生的光辉前程和眼前黯淡的农庄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

倒是父亲在朦胧的意识中,想着音乐会,想着在衮衮王公之间,神采飞扬的钢琴家,英俊潇洒而又不卑不亢,人们前呼后拥,争着向音乐家致敬!而这份荣耀,该由小李斯特享受了。儿子没有死,父亲便眼睁睁地看着儿子纤细瘦削的手指。他说:“孩子,你是有希望的。”

李斯特在识字之前,父亲就教他先识乐谱。小李斯特每天跟着父亲练琴,习惯成了自然。从日出到日落,整日整日地练呀练呀,他一点也不觉得苦。这个文弱多病的孩子,整个童年的时光,几乎都是坐在钢琴前度过的。可父亲还是报怨他——淘气,贪玩。

李斯特也确实是个机灵的孩子。他热爱弹钢琴,同时,他也把钢琴当作自己的伙伴,自己的玩具。有一次,在试奏一段练习曲的时候,他发现低音部有十度音程,可他的手又太小了,机敏的李斯特,竟用一个手指按着一个音符,用鼻尖按着另一个音符,总算解决了这个难题。当他遇到更大的麻烦,而又没有办法解决时,他甚至像一些玩积木的孩子那样,花样迭出的积木垒到半途,突然轰地一声倒塌了。这时,每一个玩积木的孩子都会气恼地又哭又叫。每逢李斯特哭鼻子的时候,父亲就会对他说,等你长大了,你的手指也会变长的。有一次,李斯特想,干吗要等到长大,只要我有办法,不就能毫不费力地按住8度音程了吗!他拿出父亲的剃须刀出神地想呀想,要是在手指间划几道口子,手指不就长了吗?幸亏父亲发觉他想岔了神。这可是在拿命开玩笑!真那么干了,一个天才的钢琴家就会成为一堆废料!

也真让父亲费心劳神。老人家明白,每一个孩子,甚至每一个人的一生,只要发生一件偶然不幸的事故,就足以把他整个儿毁掉。就像一只虫、一朵花那样,人也是脆弱的,容易受伤害的,甚至经不起轻轻的一碰。又有哪一个父母,不随时提防着:火呀、水呀,刀呀……可有时又防不胜防!有次公爵将要从李斯特门前路过,李斯特全家都穿着整齐的服装,恭敬地呆在门外,想以最周全的礼貌,给公爵一个良好的印象。李斯特父亲甚至还想,让小李斯特在公爵面前露一手。李斯特乘全家人不注意,悄悄溜到父亲的卧室,柜子里有一包火药,李斯特早就想把它点上火,让它轰隆一声,该有多好玩。他把那把火药抓在手里,灵巧地往火炉里一扔,就急忙退向门口,边跑边张大眼睛,等着看焰火腾飞的奇迹。

这一手露得太厉害了,让每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轰隆”一声巨响,简直是天翻地覆,李斯特被火药爆炸的气浪掀翻在地。父母吓呆了。当他们意识到是火药爆炸了,都惊叫着冲进房间,在浓烟中发现,小李斯特像个浑身滚满了灰炭的猫,躺在地上。父母把孩子抱起来,又拍又打。手脚还齐全,孩子只是给吓得半死,没有什么地方让火药炸伤。父亲极为留心地察看了孩子的10个手指,感谢上帝,又柔软又细长——没事。大难不死的李斯特,让父亲觉得,在他的孩子身上有种奇迹存在。小李斯特一定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一定的!

李斯特9岁时,有位青年音乐家要开音乐演奏会,他知道李斯特有钢琴天才,便特邀李斯特参加演奏。这是第一次公开演奏,李斯特获得了成功。不久,李斯特自己也开演奏会,当然也很成功。李斯特的父亲受到极大的鼓舞,他要不惜一切代价,把李斯特培养成一个音乐伟人。他变卖了家具和手表,携妻带子,走上了去往维也纳的道路。

1821年,李斯特10岁,父亲为了李斯特的前程,举家迁居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父亲决定给儿子找一名最好的老师,不用问,钢琴家车尔尼是最有名的音乐家。父子求见车尔尼,车尔尼拒绝了他们。当时,车尔尼的工作室,学生多得他无法安排。每天每时都有“小神童”希望得到大师的提携和指导。车尔尼够烦的了。再说,维也纳是什么地方?面包都有黄金般昂贵,是贫穷的李斯特一家呆的地方吗?于是,李斯特的父亲坚持不懈地请求,车尔尼搓着手抱歉,说自己实在没有时间,而李斯特却从这两个大人中间,一溜烟爬上琴凳,不请自奏起来。当时,他已完全具有名家演奏的风范,技巧与激情,把握得都相当准确。车尔尼停下来聆听,这是他自己所写的,最难演奏的一首练习曲。“真想不到!在莫扎特去世之后,还有人演奏得这么好。”车尔尼听完了李斯特的演奏,当即答应收下这名学生。而且,只象地收一点低廉的学费。

李斯特父母为孩子练琴,做出了极大的牺牲。他们搬到一家破房子里,这儿离车尔尼工作室要走一个小时的路程,孩子每星期去车尔尼那里3次,授完课后回家练习。尽管住的地方破烂不堪,尽管全家吃不好穿不好,但李斯特勤奋不减,练琴就是他全部的生活。除了练琴,他又从师研究作曲。练琴,记谱,作曲,这就是李斯特过的日子。车尔尼对这个弟子非常赏识,后来连学费也不收了。

父亲计划让李斯特举办音乐会,如此,就会名利双收;如此,就能衣食无忧。1822年12月,李斯特在维也纳举办音乐会,听众中还有几个音乐名家,车尔尼也来为自己的学生捧场,甚至还要算上贝多芬,没准,他也要来。乐队正在紧张地排练,擦拭乐器的,调弦的,父亲也踌躇满志。而李斯特,这个小艺术大师,突然走到台中间,口中嚷着:“瞧瞧我的本领如何!”就在台上翻起一个漂亮的筋斗。乐队的成员都给他逗乐了。父亲却气坏了。“要是把手指扭伤了,那就前功尽弃!”他怒气冲冲地揪过李斯特,狠狠地教训了儿子一顿。可李斯特却顽皮地伸出一双手,做着弹琴的动作,口中还不停地说:“你瞧,它们灵着呢!”音乐会非常成功。贝多芬确实在场,尽管他的双耳已失聪,但是,他还是能够看得清这个孩子。音乐会结束时,他走上台,搂过小李斯特,在小家伙的前额,笨拙地吻了一下。这一吻,比珍宝还要昂贵。童年的李斯特,把这一吻看作是对他的最高奖赏。他在家中挂着一张贝多芬的肖像,天真烂漫地说:“我要继续努力,学得像他一样。”父亲看到儿子懂得把贝多芬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会心地微笑起来。

现在,在维也纳,人们都一致认为:“李斯特弹得跟莫扎特一样精彩。”从维也纳到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李斯特一路举行巡回演出。名门望族的好客之风,令李斯特父亲受宠若惊。而小李斯特只顾弹自己的钢琴,对于金币呀,掌声呀,亲吻呀,都一概坦然受之。车尔尼对这个11岁的学生说:“我已没有什么东西可教你的了。在欧洲,能够弹得比你强的,也只有那么两三个。”马车达达,李斯特带着老师的祝福和希望——“到巴黎去吧,再过几年,你会超越门德尔松!”小家伙已能明白——“你会比所有人弹得都好”意味着什么。

小小的李斯特已经脱颖而出。就像一颗藏在璞石里的明珠,经过车尔尼大师的雕琢,璞石已经敲去,明珠已然熠熠生辉。人们说,好苗子意味着成功的一半。李斯特这棵音乐的好苗子,经过他父母心血的养育,又受到车尔尼慷慨无私的浇灌,灿烂辉煌的果实已在眼前闪耀。

巴黎——美人,香水和小吃;绅士,艺术和思想;趣味高雅的沙龙,集会和演讲;车如马人如流,宏伟的建筑,琳琅满目的街市;凡此种种,都令小李斯特眼花缭乱。在他那童年的小屋里,他从没有想过,世界有这么华丽绚烂。但是,12岁的李斯特还是个孩子,除了音乐,他什么也不能享受,罗浮宫的收藏,巴黎圣母院的壮观,都与他没有缘分。父亲牵着他的鼻子走,从马车到旅馆,从旅馆到音乐会,这就是李斯特活动的路线。

初到巴黎,李斯特本想进入巴黎音乐学院,但他不是法国人,院方不接受他的申请。于是他转而向巴埃尔学习,努力攀登当代演奏技巧的顶峰。现在,巴黎人转过来围绕着李斯特转了。这个为肖邦钢琴艺术所折服过的,喜爱各种新潮的城市,如今,又为小李斯特的演奏技巧所倾倒。李斯特已走上征服欧洲的道路,他那令人眼花缭乱的演奏技巧,让欧洲各大名城大开眼界。

李斯特穿着漂亮的匈牙利服装,眉宇间透露着英俊之气。一天晚上,他应邀在贝丽公主的宫中演奏,整个皇族都在场,公主牵着两个孩子,为李斯特能够替她的宫殿增添光辉而骄傲。李斯特挑着细长的眉毛,望着公主的孩子,他们手里抱着一个半人大的洋娃娃,争来逗去,煞是好玩。在光滑的大理石地板上,李斯特差点摔了一跤。可这个孩子,双手一碰上琴键,泉水般的音乐便丁东而出。钢琴弹得高明,在巴黎几乎无人匹敌。小家伙的演技已出神入化,贝丽公主大为欢喜。演奏完毕,她搂着李斯特问:“告诉我,你想要什么?”李斯特脱口问道:“这话当真?”公主笑着说:“当然当真。”李斯特犹犹豫豫地伸出手,指着洋娃娃说:“我要这个。”李斯特这双音乐家的手,几乎从未有接触过洋娃娃之类的玩具。而李斯特的父亲知道,天真烂漫的儿子已经能够点铁成金,经他手指弹奏的音乐,转瞬间就能变成他从前想也不敢想的光华四射的金子。

在世界音乐史上,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他那精湛娴熟,令人匪夷所思的演奏技巧,让整个欧洲都为之倾倒、为之震颤。一曲《魔鬼的颤音》令他的大名加了“魔鬼的小提琴师”的称号。此处的“魔鬼”二字,是用来形容他的演技变幻莫测,非人工所及。而李斯特,作为钢琴演奏家,他的一双手也颇具魔力,演技堪与帕格尼尼相媲美,年龄不大,却有“钢琴之王”的美称。好事者常把他与帕格尼尼相提并论,因此也称他为“键盘魔王”。

李斯特的父亲认为,不管是美称还是恶名,只要是鼎鼎大名,就抵得上千万张广告,人们的口碑,就是金钱。尽管在生意经上,李斯特的父亲还不如莫扎特之父,尽管在天才们的发挥和引导上,李斯特父亲也远不如莫扎特之父,但是,李斯特的运气,显然要比莫扎特好。人们已公认:“小李斯特无疑是现代最伟大的钢琴家。”有次,在英国伦敦,李斯特为英国国王演奏车尔尼、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作品。音乐会结束后,英王留他们父子在国王宫殿的温莎堡过夜。小李斯特累得连打呵欠,而父亲却激动得踱来踱去。他的梦想实现了:“难道李斯特不是音乐伟人?天哪!谁会相信,看牛人居然能够下榻在国王的宫殿?”父亲摇着李斯特的肩膀,可儿子已经酣然入睡了。父亲无奈地摇摇头,此时此地,他多么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够看到他的荣耀。

1827年,李斯特16岁。这年8月,李斯特父亲在巴黎去世。李斯特母亲赶到巴黎,他已能靠教授音乐来维持母亲和自己的生活了。

这时,李斯特爱上了一个伯爵的女儿卡洛林,她与李斯特同岁,常由母亲陪着,跟李斯特学钢琴。由于互相爱悦,师生之间的感情很快升华为恋情。卡洛林母亲是位通情达理的夫人,她看出了女儿的心事,就应允了他们的婚事。不幸的是其母突然病逝,而做伯爵的父亲坚决不同意这桩婚事,他竟不顾女儿的心愿,强迫她嫁给另一个伯爵的儿子。这不但使李斯特失恋,也使卡洛林心中滋生无限的懊恨。

李斯特终生都弄不明白,事情为什么会如此急转直下。他与卡洛林本已约好在一个十字路口会齐,然后双双到教堂去,把婚事敲定。可是卡洛林竟然失约,李斯特再也牵不着她那温软的小手了。他们再也不能坐到钢琴前,共同弹一支美妙的歌曲。在十字路口,徘徊了半日的李斯特,捡一块石头作为对负心人的纪念。他的心像石头一样沉重。伯爵家的大门永远向他关闭了。他去求见过伯爵,伯爵让他吃了闭门羹。伯爵家有个花园,园内有桃树,卡洛林叫仆人送出一个鲜美的桃子和一张不具名的字条——最好的恋爱的方式,是从恋人身边逃走。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