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影像消失之处

南极是世界最南端。在那里是一个千里冰封的大洲,是一个一望无际的冰雪荒原。

有一天,两个身穿白色衣服的探险家并肩走在这片白茫茫的雪地上。他们边走边谈,仿佛置身在一片雪白的世界:空气是白色的;大地和天空连成一片也是白色的;迎面吹来的风也由于卷着雪花而呈现白色。正当他们谈话谈得十分投机的时候,其中一位探险家突然发觉正与自己并肩谈着话的同伴不见了,似乎是那稀薄的白色空气把他溶化掉了。但是,“失踪”的那位同伴照常与他在谈着话,只是“失踪”的人不知道他的同伴已经觉得他变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缥缈:形容非常空虚渺茫。的“鬼魂”而已。他的声音没有变,也还是从原来的地方发出来的。

他们就这样照常谈了一阵,没有多久,这位“失踪”的探险家的身影又重现在同伴的眼前,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这种影像消失的现象只有在南极天空布满白云,大地都是白色的时候才会发生。经过科学家研究,这可能是天上的白云引起的一种“多重反射”的物理现象。这时天地之间积聚的光愈积愈多,如同温室中的热度愈积愈高一样,结果使影像被光线掩没了,造成与“黑暗”相反的情况,也就是绝对光亮的境界。与“黑暗”相对而言,我们不妨把这种完全光亮的状况称为“白亮”。

在“白亮”状况下,光线扩散到各处,一切都没有阴影,整个环境完全处于没有光暗比例之中,以致无法估量白色物体的轮廓轮廓(lúnkuò):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大小和距离,因此影像消失了。

金沙江大拐弯之谜

世界上所有的河流都是弯弯曲曲的。河流弯曲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河水对两岸的侵蚀不同造成的,因此河流总是在地球大地上划出一条条十分平滑和缓的曲线。但是,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它和怒江、澜沧澜沧:láncānɡ。江等大河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发源,然后几乎彼此平行地一齐向南流淌,在青藏高原的东侧切成几列深邃深邃(suì):很深。的平行河谷。而在河谷与河谷之间,就是一条条大致平行的高山,这就是我国有名的横断山脉。在这三条河流中,金沙江最靠东边。起初,金沙江也是由北向南流的,可是当流到云南省境内的石鼓村北时,江流突然折转向东,而后又转而向北,在只有几千米路的距离内,差不多来了一个180°的大拐弯。金沙江流过石鼓村以后,坡度骤然加大,江水在只有几十米宽的深谷中呼啸奔腾。江两岸,一边是玉龙雪山,一边是哈巴雪山,从江底到峰顶高差3000多米,形成世界上最壮丽的峡谷,这段峡谷就是大名鼎鼎的“虎跳峡”。

千百年来,万里长江第一弯曾使许多到过这里的旅行者迷惑不解。就是世世代代居住在江边的居民们也弄不清这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于是就产生了许多美丽的传说。而科学工作者则想对这样一种独特的河流形态深入研究,最后揭开金沙江的发展历史。

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从前金沙江并没有今天的大拐弯,而是和怒江、澜沧江等一起并肩南流。就在金沙江与它的伙伴们一起南流的时候,在它东面不远的地方,还有一条河流由西向东不停地流淌着,我们不妨叫它“古长江”。急湍湍:tuān。的古长江水不断地侵蚀着脚下的岩石,也不断地向西伸展着。时间一长,终于有那么一天,古长江与古金沙江相遇了。它们相遇的地点就在石鼓村附近。

这种现象,在地貌学上有一个名词,叫“河流袭夺”。河流袭夺这个词起得非常生动。一条本来流得好好的河流,竟然被另一条毫不相干的河拦腰斩断,把它掠夺到自己的怀抱里。

河流袭夺说还有一个有力的证据,那就是在今天的金沙江石鼓大拐弯的南方,也就是人们认为的当年金沙江流过的地方,还真的有一条小小河流——漾濞漾濞(yànɡbì):地名,在云南。江。漾濞江的源头与石鼓的距离也不很远,那里还有一条宽阔的低地。这里虽然没有河流,可是仍然是一种河谷的形态。袭夺说的支持者们认为,古金沙江被古长江袭夺以后,江水虽然被古长江袭夺而去,但是,当年的河谷还在,并且在古金沙江的下方,仍然残存着一条小河——漾濞江,那也是古金沙江的遗迹。

当然,也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认为,这里根本就没有发生过古长江与金沙江相互连通的河流袭夺事件,今天的金沙江所以会发生这样奇怪的拐弯,只不过与当地地壳断裂有关。他们发现,在石鼓以下的虎跳峡是沿着一条很大的断层发育起来的。金沙江在它流淌的过程中,碰巧遇到这条断层,河流不得不来了一个大拐弯。

涨落的怪湖

世界闻名的东非大裂谷自北向南穿越位于非洲东南部的马拉维共和国全境,占据裂谷大部分地区的是一个博大浩浩的湖泊,这就是马拉维湖。

马拉维湖面积30800平方千米,南北长560千米,东西宽长24~80千米,平均水深273米,北端最深处706米,湖面海拔472米,属非洲第三大淡水湖,世界第四深湖。在马拉维湖周围,除南部外,三面山峦叠嶂叠嶂:重叠的山峰。,风景秀丽。湖水由四周14条常年有水的河流注入,其中以鲁胡胡河水量最大,然后,向南流经希雷河同赞比西河相连。湖区大部分水域位于马拉维共和国境内,只有东部和北部一小部分属于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沿湖有卡龙加、恩卡塔贝、恩科塔科塔、奇波卡等湖港,湖东面有利文斯敦山,西面有维皮亚山地,青翠挺拔的山峰相对耸立在狭长的湖面两岸,形成两道壁障,景色极为壮观。

由于整个湖区位于裂谷地段,青山绿水,云蒸雾绕,好似浮悬在半空之中的一处仙境。深入湖区,仰望绝壁险峰,瀑布奔泻,银线飞舞;遥望湖湾水域,微波细浪,茫茫无涯。马拉维湖不仅风光旖旎旖旎(yǐnǐ):柔和美好。,而且集多种佳景于一身,有的地方高崖环绕,惊涛拍岸,有的地方又草原流水潺潺潺:chán。,特别是北部湖区,被誉为中南非洲最壮丽的湖光山色。加之湖区地带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花草茂盛,历来就是非洲游览胜地,每年都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光顾。

马拉维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奇异湖泊。据报道,上午9时左右,马拉维湖的泱泱湖水开始消退,直至出现浅滩才渐渐停息。4小时后,“退避三舍”的湖水络绎络绎(luòyì):陆续。返回“家园”,使马拉维湖又恢复了原有的丰盈姿容。下午7时,湖水开始骚动,只见水位不断上升,直至洪流漫溢,倾泻八方;大约两小时后,马拉维湖才风平浪静。但是,马拉维湖的水位的消失并无一定的规律可循,有时一天一度,有时数日一回,有时数周一次,每次都是上午9时左右,“重演故伎伎:jì。”,前后约持续12小时。该湖水位涨落有序的奇特现象虽经各国地理学家多年探究,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突然失踪的湖

1987年9月30日,广西阳朔县美女峰下的犀牛湖近20公顷湖水一夜之间消失,留下鱼虾成群,再次给阳湖山水增添神秘色彩。原来,犀牛湖是白沙镇堡村的一片水田。这年5月10日,美女峰下的一个溶洞突然传出“隆隆”声,紧接着喷出1米高的大水,几天后就形成一个水深2米的小湖——犀牛湖。到9月25日,开始淌水,出水口水流时涌时退,时清时浊。湖里的鲤鱼、草鱼、鲫鲫:jì。鱼、斑鱼非常活跃,有当地从未见过的木虾。村民纷纷扎竹筏捕鱼捞虾,约捕得鱼3000千克,木虾500千克。

这种突发现象,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据记载:这种湖泊时现时隐现象,大约每隔30年发生一次,淹水期约9个月,然后湖水于一夜之间消失。

这种现象在前苏联一些石灰岩地区也时有发生,叫做喀斯特湖泊。在诺夫戈罗德州,大自然创造了许多这种喀斯特湖泊。这些湖泊之间有通道和洞穴相连接,因此会出现这种现象:河流忽儿“钻入”地下,忽儿又流到地表层;湖泊要么大到几十公顷,要么消失和不见踪影。这湖泊的自然状况和水分状况千差万别,令人迷惑不解。一些湖泊每年流入地下一次,另一些湖泊则要经过5年、7年、15年、30年或更多的时间流入地下一次,有一年,莫洛季利年山脉一系列湖泊溢出凹地,汇合一起,淹没岸边附近的低洼地,同距它们12千米处的戈罗德诺湖连成一片,结果形成一个吞没20个左右大、小湖泊和50多公顷树林的大湖。

大自然的另一个意外发现也令人惊奇。前苏联斯耶热耶湖30多年来一直有水,湖岸上长满肥美的青草。当水从湖中消失后,湖底淤泥淤泥(yūní):河流、湖沼、水库、池塘中沉积的泥沙。里长出沿海才有的植物——酸模。方圆几百千米内,没有任何地方生长这种植物。当地居民指出喀斯特湖的另一个特点:水回到湖里以后,水中的鱼儿不会变少,有时反而多。这些都是不解之谜。

在美国也有这种突然消失的湖。路易斯安那州有个佩尼亚湖,面积1300公顷,1米多深,湖里鱼虾很多,吸引了许多人去捕捉。1980年11月,有两个人正在湖中捕鱼,突然看到离湖东南岸不远的杰弗逊岛附近的湖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湖水渐渐被抽干,仿佛掉进一个无底洞似的。他们被吓坏了,挣扎着勉强上了岸。一个小时内,湖水全部被吸干了,还吞没了2个石油钻井架、8条拖轮、9条驳船,附近的5所房屋、1个植物园及10%的杰弗逊岛。地方当局恐怕整个岛都会塌陷,下令岛上全部居民立即疏散。塌陷的情况几天后才稳定下来,幸而这次意外事件没有人伤亡。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杰弗逊岛上有一个大盐矿,一段已经废弃不用的很宽的地下坑道就在佩尼亚湖下面4000米深处。这段坑是利用开采时留下的盐柱支撑坑顶。得克萨斯石油公司有一台钻机正在湖中钻井,钻机正好钻穿了坑道顶,湖水流进坑道,盐柱被溶解了,湖底失去支撑,开始塌塌:tā。陷,钻孔很快扩大而成几百米宽的巨大吸嘴,吞下了湖边的一切,一个大湖就这样突然地消失了。

神异的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位于西伯利亚南部,海拔456米。湖形狭长,南北延伸636千米,平均宽度只有48千米。面积31500平方千米。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库,贮水量23600立方千米,约占世界地表淡水总量1/10,比世界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的贮水量大1倍。世界的一些著名湖泊,几乎都是逐年在减少水量,可是它却在逐年增加。有336条大大小小的河流泻进贝加尔湖,其中以色楞格河供应的水量为最多,而流出的河流只有一条大河安加拉河。

贝加尔湖十分清澈澈:chè。,湖水常年都是很冷的,大量的水对滨湖地区的大陆性气候起着明显的调节作用。冬天,湖水结冰,它放出大量潜热,减轻了周围地区严酷的冰冻,湖滨比周围地区气温要高11℃左右。初夏,湖水解冻,它大量吸热,降低了火暑程度,湖滨比周围地区气温要低6℃左右。

贝加尔湖沿岸长着松、云杉、白桦、白杨等的密林,还有煤、铁、云母等矿产。湖中生活着1200种动物和600种植物,有700多种动物是贝加尔湖的特有种,不少动物还很珍贵。有种藓虫类动物,它的近亲却生活在印度的湖泊里;有种水螅螅:xī。,只有在中国的南方湖泊里才能见到;有种长臂虾,只有在北美洲的湖泊里才有它的同种;有种蛤子蛤:hā。,也只有在巴尔干半岛的奥赫里德湖里,才能找到。

奇异的是,湖里还生活了许多地地道道的海洋动物,像海豹、鲨鱼、海螺等。世界上只有贝加尔湖湖底长着浓密的丛林——海绵,一种外形很奇特的龙虾就躲在丛林里。有一种奥木尔鱼,同海洋里的鲑鲑:ɡuì。鱼几乎是一个模样。

这些海洋动物从何而来呢?这里曾经是海洋或海湾吗?地质学家研究地层后证明:5亿多年来,西伯利亚中部从没被海洋淹没过,而贝加尔湖形成的年代,离现在不过几千万年。在这里曾经发生剧烈的地层断裂,有的上升成为高山,有的下降为狭长的洼地,积水成了湖泊。它具有断层湖的主要特征:狭长而深邃。

那么,海洋动物是从哪儿来的呢?科学家作了这样的解释:它们可能是从北冰洋沿着叶尼塞河、安加拉河上溯溯:suò。而来湖泊的,也可能是贝加尔湖有类似海洋的一些自然条件,这些动物起源于本地。

但是,为什么海豹和奥木尔鱼等要从遥远的海洋长途迁徙来到这个淡水湖里生活呢?这些事儿依然像贝加尔湖本身一样,变幻不定,奥妙莫测。

旧的谜还没全部揭开,贝加尔湖又添了新谜。不久前人们发现,在风平浪静的日子,贝加尔湖水面上出现了云彩,它好长时间一动也不动,尔后突然从原地向岸边快速移去。几秒钟内水面上飞驰很低的旋风,湖水也好似沸腾一般,激起了波澜。这种旋风没有固定的地点和方向,使人们认识到,贝加尔湖有各种各样的旋风。

尼奥斯湖之谜

尼奥斯湖位于喀麦隆西北乌姆附近,北距尼日利亚边境约35公里,原为喀麦隆高原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湖,面积仅1平方公里多,湖区周围是喀麦隆人口较密的地区。1986年8月21日夜间,一向很平静的湖水突然发出一阵隆隆巨响,从湖面腾起一股气柱。这些气体很快形成了一股紧贴地面的云雾,笼罩在湖区附近的村庄上,并发出一股臭鸡蛋味。这样的情况延续5天,由于喷发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使湖区周围近1200余居民中毒身亡,数百人受伤,大量牲畜倒毙毙:bì。,湖边的低尼沃斯村从此在地图上消失。100万立方米的有毒气体的释放,使湖面下降了一米多。1987年3月,在雅温得市举行了“尼奥斯湖灾难国际科学讨论会。”有人认为湖底有火山口,它的爆发是造成湖中喷发有毒气体的根本原因。有人则认为是自然或人为因素破坏了水层的稳定,引起上下水层的不稳定,诱发了聚积在湖底的毒气喷发。谜底至今未解开,尼奥斯湖从此闻名天下闻名天下:在天下很有名。。喀喀湖之谜的的喀喀湖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国间的崇山峻岭之中,湖面海拔3812米,面积约8030多平方千米,这样大的湖泊分布在这么高的地方是世界上罕见的。

的的喀喀湖的水很深,平均深度为100米,最深的地方达304米……湖泊周围分布着多级阶地,最高处距湖面有25米,说明这里的地壳至今还在活动中。

气候也跟着发生巨大变化。现在湖的周围地带是“普纳”荒漠,一种特殊的山地干草原,还有许多盐渍渍:zì。凹地,相互间都有干枯的河床相连,干河中有冲积扇和冰川沉积物。这说明在第四纪时,这里是较湿润的。

的的喀喀湖处在这样一个盐渍凹地遍布的山地草原中,它的湖水却是淡的。原来,湖水主要来自附近山顶的雪水,水温很低,东南面有一条德萨瓜德罗河将湖水充进波波湖。

的的喀喀(Tticaca)名称的来源,一说源于印第安阿伊马拉语,“的的”意为野猫,“喀喀”意为石头,合起来为野猫石。因为湖中有两个突然出面的嶙峋嶙峋(línxún):形容山石等重叠、突兀。孤岛,岛上岩石的纹理很像野猫或美洲狮的面部,由此得名,另一说,的的喀喀湖是太阳神的眼泪形成的。因太阳神之子被山神派遣的一群豹子吞食,的的喀喀湖意为石豹之湖。又一说,它的名称意为向阳岛或铅山。的的喀喀湖地区是著名的古代印加文化发祥地之一。湖中的日、月两岛被当作圣迹,湖东南的蒂亚瓦纳科还保留着古城的遗址,许多巨大的石柱和石像,最著名的是“雨神”维提科恰的石塑和平衡对称的独石塑成的石门框。

1980年10月,玻利维亚人在太阳岛北面的湖底发现一座巨大的石头建筑,形状似锥体,有壁画,下面象是座位。它是人工刻凿成的,很像蒂瓦纳科的乌卡拉萨萨雅神殿,是用于崇拜礼仪建筑物。

科学家认为6000年前,湖区是人和动物的饮水处,开始有了原始农业,逐步发展了文化。由于的的喀喀湖突然发生了自然变化,改变了湖的形状,城市建筑被埋进了水下。

的的喀喀湖风光优美,是著名的游览区。湖中有41个小岛,还有几十个用一种叫托拉的芦苇芦苇(lúwěi):一种长在水中的草。成捆地堆积成的草岛,草岛上盖起简陋的房子,居民有几百人。湖周围无树木,也无农作物;湖里却有丰富的鱼虾,湖区附近繁生着羊驼、骆马和美洲驼。居住在湖区的印第安人依靠渔业和畜牧业生活,它们用湖边长的托拉,编织成“草舟”,两头尖翘,轻巧灵活,成了捕鱼和往来贸易的工具,至今还在使用,成为湖上独特的风光。

几年前,摩洛哥的海底探险家雅克·科斯多来到的的喀略湖拍摄影片。他在湖底,并没有发现印加人的藏宝,却看到了不少奇怪的生物,其中之一是一种从未见过的大青蛙,每只重300多克,肤色大多是浅灰色、绿色和黑色,栖息湖底,从不上浮,因此,从未发现过。据估计,湖底至少有1200多万只大青蛙。

这种大青蛙为什么这么多,又能够长期生活在湖底?它们是否有利用价值?美国和玻利维亚两国科学家正在合作研究,以便进一步揭开它的奥秘。

冷热湖

新西兰有很多湖泊,它们有冰川湖、沙丘湖、河壅壅:yōnɡ。湖、牛轭轭:è。湖和火口湖等等。大小各异,形状不一。有趣的是,南岛多长条状甚至线条状的湖,北岛多星星点点状的湖。水温的变化很大,有冷湖和热湖的区分。

南岛的南阿尔卑斯山区,是第四纪冰川活动的地区,受到大冰川的刨蚀,冰川退后,冰碛碛:qì。物阻塞,积水成湖构成“冷湖区”。从北往南,湖的数量越多,面积越大。湖床都很狭长,一般作南北或西北一东南方向延伸。它们长20千米~85千米,宽1.6千米~1.9千米,深300米~400米。湖面的高度相近,几乎都在海拔300米左右。

南岛最大的湖泊特阿瑙湖,东岸拉成一条长50千米较直的岸线,西岸向外伸展出三条狭长的湖弯。它向南流进马纳普里湖,面积虽小,却深达444米。

特阿瑙湖东北面的瓦卡提普湖,形状很怪,弯弯曲曲,忽粗忽细,绵延84千米,宽只有8千米,周围高山耸峙,湖深390米,比海平面还低69米。瓦卡提普湖由数条河集合而成,河水流入湖内,也由此向低处流出,因此湖水增减迅速。根据测量,湖中之水每分钟高度便增减8厘米,因此有“呼吸湖”之称。虽然湖水变化快速,但湖面依旧平滑光洁,只有当人们划舟渡湖时,才会在水面漾开层层涟漪涟漪(liányī):细小的波纹。。沿岸居民在湖畔遍植杨柳,柳丝绵柔低垂,倒映在湖水中,风来柳摇波动,恰似一幅蓝绿交织的水彩画。

北岛同南岛相反,中部是火山活动强烈的地区,火山喷火口或者是熔岩阻塞河道而形成许多湖泊构成“暖湖区”。陶波湖是新西兰最大湖泊,面积612平方千米,湖面海拔357米,近岸有高达200多米的熔岩礁,湖中央有个莫图太科岛,高出湖面180米。陶波湖实际上是一个大火山锥,湖底和近岸处,有很多热泉汩汩外流。

陶波湖地处北岛中央,湖水碧波荡漾,宁静的湖面和被云层掩蔽时而隐现的山峦,很难使人相信,在过去数十万年中曾无数次地喷发过炽热的岩浆,今天的陶波湖是当年火山活动的中心。现在湖的西南仍耸立着三座活火山,最高的一座海拔2796米的恩加鲁赫山,山光湖色相映照,为陶波湖地区增添了诗情画意。陶波市现在是北岛中部的商业中心和旅游区,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到这里划船、游泳、滑水、狩猎。陶波湖盛产鲑鱼,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垂钓。

陶波湖,毛利语是“蒂的大斗篷”的意思。蒂是一个探险家的名字,他曾来到此湖并命名。

塔腊韦腊火山南麓碛:qì。,有个罗托马哈纳湖,湖水泥绿色,1886年由于火山爆发给埋葬了。1910年,在原来的地方再度出现一个更大的湖泊,湖水变成乳白色,好比牛奶一样。水温原来只有26℃左右,现在热得不能伸手了。这种奇特的自然现象,至今还是个不解之谜。

双层湖

内陆湖水,由于风和水流的带动,常常上下搅动,溶合一起。可是,世界上有些内陆湖泊,却层次分明,保持着明显的分界线。

美国阿拉斯加北部有个巴罗角,伸进北冰洋中。这里有个组瓦克湖,北部有一条狭长的陆地同北冰洋分隔,爱斯基摩人早就发现了它。湖水分两层,各不相同。上层是淡水,生活着淡水鱼类等,同该地江河中动植物一样;下层是略带苦味的咸水,栖栖:qī。居着的各种动植物,却同北冰洋的生物完全相似。

纽瓦克湖长180米、深约6米,水层的分界线位在距湖面2米处。

据科学家研究所认为,这座湖是由一条把海和地逐渐隔开了的海湾形成的。冬季降下大量的雪,在春天的融化后,成为大量的淡水流入湖中。而每当海上风暴骤起时,风浪又将海水灌入湖中,由于海水比淡水重,自然就沉积在海底了。

在巴伦支海的基丁岛上,有个水分结构比纽瓦克湖更奇异的湖泊。湖水成分可分五层:第一层水是淡水,生活着普通的淡水鱼,种类繁多;第二层含有微量盐类的水,栖居着节肢动物和甲壳动物,如水母、虾、蟹等;第三层是咸水,栖息着海葵葵:kuí。、海星和海鱼;第四层水呈红色,宛如新鲜的樱桃汁液,是水色最美丽的一层,里面生活着许多紫细菌,它们吸收湖底产生的硫化氢气体作为自己的养料;第五层水是由湖中各种生物的尸体残骸混合泥土而成,生物沉淀、腐朽后产生剧毒的态化氢气体,除了嫌气性细菌外,几乎没有生物的踪迹。

这个湖泊的水为什么保持有明显的分界线呢?湖里为什么又生活着海洋生物呢?

科学家经过观测研究后,作了这样的解释:这个湖位于北极地区,淡水是冰雪融化而来的。淡水较轻,因此位在最上层,而湖面是终年冻结着的,挡住风的吹拂,湖水就很难溶合起来。它们都距离海洋很近,由于地壳的升降,海岸线的变迁,小片海水被封闭起来,变成湖泊,因此湖里栖息了各种海洋生物。

不久前,在亚美尼亚又发现了一个双层湖——塞凡湖。它面积1400多平方千米,有28条河流注入,只有一条拉兹丹河从这里流出去。科学家发现,在湖底下40米深处,另有一个500多平方千米的湖。这种特殊的双层湖,是一种罕见罕见:少见。的自然现象。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