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丝绸绸:chóu之路”的河西走廊上,有“西汉胜迹”——酒泉。然而真正的酒泉不在这里,目前有报道的飘着酒香的泉水,在世界上只有两处,其中一处在古巴,一处在我国。
古巴南部的海面上,有一个圣萨尔瓦多岛。岛上有一股清泉,每天喷射3次,泉水带有淡淡的酒香,饮后满口生津,精神倍增。当地居民在新婚大喜之日常与新人一起痛饮这种“天然酒浆”,因为“酒泉”象征着“健康长寿、白头偕老”。近年来,欧美游客去四季如夏的圣萨尔瓦多岛观光的与年俱增。这里除岛上有“酒泉”之外,还因为在400年前哥伦布曾“大驾光临”过该岛。
我国江西省永丰县富溪乡白水村,也有一个“地老爷给人们酿造的天然啤酒”的泉水。
白水村,地处吉安盆地东部,是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村镇,就连巴掌大的四百万之一的地图上,也有它的大名。这里,山不高而秀丽,水不深而清澄。稻田成方,树木成行,好一派江南风光。
一个科学考察组的人员,随着热情好客的主人,来到一座名叫九峰岭的山脚下,导游指着从岩缝中喷涌出来的一股山泉说,这就是1985年才被发现的“五味泉”。这泉喷水面积虽然只有1平方米,但泉眼竟有30厘米大,喷出来的泉水,透明、清澈、冰凉、无色,并伴有大量的气泡(二氧化碳)。人们舀舀:yǎo水品尝,初饮几口,甜味适中,细细品味起来,又觉得有点辣嘴麻舌。咽下喉头觉得有点苦味,打了一个饱嗝,又喷出一股微微的酸味,真是具有鲜啤酒那种甜、酸、苦、辣、麻的味道。因泉水具有五味,所以当地人称“五味水”或“五味泉”,而外地人则称它为“天然酒泉”。
天然酒泉的发现,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兴趣,纷纷前来考察研究,后经化验鉴定,这处泉水属碳酸型矿泉水。水中含有大量游离二氧化碳,还含有碳、氢、氧、氮、钾、钠、钙等10多种矿物质和化学元素以及铁、铜、硅、氟氟(fú):一种非金属元素、锌、锰锰(měnɡ):一种金属元素等10多种微量元素,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所规定的饮用水标准。具有多种功效功效:好处,功能,实属国内极为罕见的矿泉水。
1994年初,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饮料保健品博览会上,一种名不见经传的矿泉水——罕露矿泉水以独特的品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罕露矿泉水出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境内的大兴安岭西南端的山脚下。泉池方圆15平方米,有6个泉眼,分别流出苦、辣、酸、甜、涩、咸味的泉水,被称为“六味泉”。
神秘的石棺清泉
近30年前,英国《泰晤士报》悬赏数百万英镑,求解石棺之谜,引起了轰动。原来,法国南部的阿尔·修·提休古老教堂里停放着一具奇特的石棺。村民们长年在这里汲取“奇迹之水”治病。水不是放进棺内的;不知来自何处。每年水量多达700升。
原来石棺中遗骨的主人,是阿普顿和歇诺两位修道士。传说自从两人的遗骨被收藏起来后,教民又别出心裁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地在棺盖上安了一根铜管。谁知数年后的一天,突有清泉由棺内向外滴出。从此年复一年,昼夜不息。
根据记录,石棺渗出水是从公元960年开始的,也就是说,奇迹之水已经连续滴落了1000年以上。此水对治疗湿疹疹:zhěn、慢性胃病及肝病颇有神效。警官加贝斯·希沙说仅仅触及奇水后,其妻与其子的感冒便不治而愈。甚至内科医生安德鲁·欧利尔博士也坦承,奇迹之水对自己的患者也极具奇效。据村民们说,这奇迹之水放进没有盖子的容器也不会蒸发,装在密封的瓶子里常年也不会发臭变浊。那么这奇迹之水是一自然现象,还是人为所致?人们曾就此做了大量调查。
971年,人们曾连续两周用塑料布包裹石棺,阻绝雨水及其他外来水源。但是,水仍然一滴一滴的掉落下来,并没有因此而间断。除此之外,人们还将整个石棺悬吊在半空中,经过几天仔细的调查,没有发现任何暗藏的沟、管或是夹板之类设施。而且,这段时间石棺还是如往常一样,出水不止。湿气的因素也曾有所考虑,但是每年700余升的水量实在也太多了。更何况这座教堂是位于法国最干燥的比利牛斯山脉。那么,会不会是教堂里的神职人员将水放进石棺里呢?
据说,除纳粹时期外,千余年来这里的居民每天都从附近村庄来此取水。慕名而来的研究人员和旅游者更是络绎不绝地到此参观、研究。石棺却尘封依旧,绝无渗水痕迹。而且,这水与附近涌出之水不同,含有微量的砷砷:shēn、氟、锶锶:sī等物质,成分相去甚远。假如是剧烈的温度变化带来的水汽,那么大理石棺上便应留有大量的碳酸钙,但是奇迹之水的成分中并没有这种物质存在。
1961年,两位法国工程师断言此水由地下水流入石棺所致,也曾将石棺垫高,但泉水依然一如既往,长流不息。瑞士学者亦曾专程前往探秘,但仍然无功而返无功而返:没有结果而返回。1970年,英国《泰晤士报》曾悬赏数万英镑,以吸引对这一奇迹之水感兴趣的人士揭开石棺之谜。除此之外,教堂在数十年前也曾准备了1000枚金币,作为对揭秘者的奖赏。但时至今日,这1000枚金币依然寄放在修道院的金库里,谁也没能领走。
毒泉
在云南会泽、曲靖一带,是铜矿(云南东)川铜矿分布范围,这里的铜矿在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在和杆菌的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胆盐,形成有毒的胆水,人饮后会产生铜盐中毒,恶心、呕吐、腹泻、言语不清,最后虚脱痉挛痉挛(jìnɡluán):肌肉紧张,不自然的收缩而死。这就是哑泉。
在哑泉的西南方有一泉,“此水沸着热汤,人若浴之,皮肉脱而死,名曰灭泉”。其实,这是一种高温地热泉。在云南边陲陲:chuí的腾冲地区最多。这里拥有各种温泉、热泉和汽泉等79处,分布达6000平方千米,水温从40~90℃以上。泉沸如滚汤,其气熏蒸,其势波涛汹涌,气象万千。泉水成分多样,有硫磺泉、碳酸泉等,均无毒,但因水温太高,人若沐浴,则可被烫死。
在哑泉的正南方有一泉,其水微清,人若溅之在身,则手足皆黑而死,名曰黑泉。据风庆县记载:“此毒泉水色黄绿,有咸味,人饮之发疟疾疟疾(nüèjí):急性传染病,畜饮之则毛脱。”泉水可能含有高浓度的有毒金属等物质。
东南有一泉,其水如冰,人若饮之,咽喉无暖气,身体软弱如绵而死,名曰柔泉。柔泉很像毒气泉,腾冲地区有两处:一处叫“醉岛井”,鸟飞到井附近中了毒,就像中风似的扑腾而死;另一处叫“扯雀塘”,因鸟从塘上飞过时会被扯下来毒死而得名。
“扯雀塘”又名“扯雀泉”,在地热之乡境内千奇百怪的火山和地热景观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了!它不仅能“扯雀”,而且能“扯”2~3千克重的大鸭子。这毒劲真比煤气还要厉害呢!
1984年的一天,一队人马游览了黄瓜菁——“泓泓:hónɡ热海”,洗了“过路澡”之后,听说这个县迪石乡有个能毒死飞临其上的飞禽和误入其中的走兽的“扯雀泉”,就决定去验证一下。听说曾有人把一只二三千克重的大公鸡投入泉中,几分钟就死了。有人想到,也许因为公鸡不会凫水凫(fū)水:游泳呛死的吧?所以,又买了一只会凫水的鸭子,也有3千克重。
来到泉边,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土塘子里的水潭,水的颜色、味和透明度都没有什么异样,只是发现土塘里有些鸟儿的“遗骨”,这大概就是那些误入歧歧:qí途者的残骸了。调查组的科学家们,躲在附近等了两个多小时,没有发现有飞鸟被“扯”下来,最后只好把那只用高价买来的鸭子放到泉里去。可怜的鸭子,刚一下水,只凫了几下,突然一声哀叫,只见它挣扎着在原地“游”了3分钟,就奄奄一息了。
扯雀泉为什么能毒死鸟儿、公鸡和鸭子呢?据科学家考察,这两处毒泉所冒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是硫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硫、烃烃:tīnɡ和汞气等。除二氧化碳外,其余气体皆为毒气。试想含有如此之高的毒性气体,怎能不毒死人和动物呢?毒气泉是火山活动的产物,在晚期火山熔岩已无力再行喷发,熔岩中的气体随岩浆冷凝后,沿断裂上升,聚集后由地表排出形成了毒气泉。
今天,随着地质环境的变迁,有不少毒泉早已不复存在了。一些毒泉的秘密也被人们不断揭开。但是,在纷繁变化的大千世界里,仍然还有一些“毒泉”还未被人们所认识,等待着人们去揭示它的奥秘。
奇烟
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的主人公——唐僧师徒四人,在往西天取经的途中,不知遇到过多少妖魔鬼怪。这些妖魔鬼怪常常是忽而出现、忽而隐没在奇烟怪雾之中。当唐僧师徒误入魔洞时,更是随着恐怖的隆隆巨响,妖烟四起……那么,在自然界里,万山丛中是否有这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奇烟怪雾呢?看来,这并非《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凭空想象凭空想象:没有根据的想法和任意虚构,这种神秘莫测的自然现象虽然罕见,但还是有的。
美国阿拉斯加州是个多火山地区。奥古斯丁火山、卡特迈火山是该区的活火山,以常常喷发而著称于世。卡特迈火山1912年大爆发以后,科学家曾前往考察。他们在这座活火山西北约10千米处,发现一条宽8千米、长约16千米、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的地带,被火山灰所覆盖,满布着成千上万个喷气孔,有一排竟长达1000米以上。伴随着令人恐怖的隆隆巨响,喷气孔不断向上空喷出混杂着火山灰的炽热气体。气体在高压气流的带动下,以飓风般的速度,咆哮着向山谷下方推进,以雷霆万钧雷霆万钧:比喻威力极大之力,把沿途的树木全部推倒。有如妖魔出动,令人胆战心惊,望而却步。在山谷上部,烟柱更为密集,致使谷地完全为浓烟所笼罩,所以地质学家称之为“万烟之谷”。
当然,奇烟怪雾并不都是由火山活动造成的。我国湖南省南丹矿务局铜坑锡矿采矿区,就有一股滚滚奇烟,从地下升腾而起,烟柱高达1000米以上,几乎与云脚相接,覆盖了近3平方千米的地区。这股奇烟究竟缘何而起?有关地质人员进行过考察,证明这是由于矿层自燃引起的。浓烟由三个直径10米、深约20米的“魔洞”吐出,烟色白里夹黄。
这个矿层自燃已延续了9年,冒烟处最高温度可达196℃,是目前我国矿山自燃温度最高的火区。人们曾采取封闭,灌水等措施,试图扑灭这场地下大火,但收效甚微,始终未能控制住火势。
最常见的山中奇烟是由山中的煤层自燃引起的。唐僧师徒四人,沿新疆古道西行,途经吐鲁番火焰山一带,这里山中因煤层自燃而产生的缕缕:lǚ缕奇烟不时可见。煤层自燃常常数十年以至上百年不熄,致使某些地区终年烟云缭绕,真是名副其实的“地狱之火”。吴承恩写《西游记》时,可能从这种神秘莫测的自然现象中得到灵感,把它同妖魔鬼怪联系在一起,以增加魔怪出现时的神秘感,从而为那些世人传诵的不朽篇章平添了几分光彩。
三个太阳
传说远古时,天空中有10颗太阳。大地被晒得裂开了,粮食收不到,饿死了许多人。天神羿羿:yì知道后,便用箭一口气射下了九颗太阳,天空中就只剩下一颗太阳了。从此,大地草木繁茂,五谷丰登。“羿射九日”是神话,但是,天空中同时出现好几颗太阳的现象却时有发生。
1551年4月,欧洲曾发生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
德国有一座名叫马格德堡的城市,被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派去的军队团团围困了一年多的时间,城市里的军民都快弹尽粮绝了,人心浮动,危在旦夕危在旦夕:危险就在眼前。忽然有一天下午,淡白色的天空中同时出现了三个太阳和互相交织的三条彩虹,十分绚丽壮观。这一奇怪现象使城内军民惊恐万分,惶惶不安,本来“天无二日”的,他们以为这次三日同辉的出现是天神的示意,是一种不祥之兆,预感到大祸即将临头,城池肯定将被攻破。
然而,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这个奇异的三日凌空现象,居然帮助他们的城市解了围。围城的敌军全部匆匆撤退了。原来,久攻不下的围城军队也看到了这一奇异的现象,同样十分惊恐,以为这是上帝的旨意,有意要保存这座城市的。于是,他们不敢再冒犯天威,悄悄地撤除对这座城市的包围,自动撤军离去。这一奇景就这样挽救了这座城市的市民们的性命。
948年春天,在乌克兰的波尔塔瓦城,天空中布满了淡淡的白云。上午11时前后,太阳左右两旁又各有一个太阳出现。同时出现的还有水平光环,并逐渐汇成一个长条。接着又出现一个新的彩色光环,围绕着太阳,同水平光环和两个太阳相交。
在我国的峨峨:é眉山和西安,分别在1932年和1933年也出现过三日贯天的现象,而在我国的泰山和黑龙江绥化市还分别见过两个太阳和五个太阳的奇景。
不过,三日凌空的现象较为常见,二、五日凌空却很少见到。
气象学家告诉我们,这种三日同辉是太阳光在大气中玩的一种把戏。原来,天空中出现一块半透明的薄云,里面有许多飘浮在空中的六角形柱状的冰晶体。它像一段六角形的绘图铅笔,整整齐齐,竖直地排列在空中。
当太阳光射在这一根根六角形冰柱上,就会发生很有规律的折射折射:物理中的一种光的现象现象。从冰柱出来的三条光线都射到人的眼睛中,中间那条太阳光线,是由中间位置的太阳直接射来的,是真正的太阳;旁边两条光线,是太阳光经过六角形晶柱折射而来的。这样,在人们的感觉中,左右两旁的两个太阳,实际上是太阳的虚像,也称“假日”。
平时飘浮在空中的六角形冰柱常常是不规则排列的,所以反映不出太阳的影像,而六角形冰柱有规则排列在天空中的情况极少出现,因此,这种三日同辉的大气光像就非常地罕见了。
日月同辉
每逢阴历十月初一的凌晨,浙江南北湖畔的高阳山上,总是蜂拥着数千人,等着观赏“日月同升”的奇景。
凌晨5时,人们聚集在187米高的峰顶上,面对茫茫东海,焦急地等待着奇景的出现。半小时后,奇景终于出现了,只见一轮红日从水天相连处喷薄而出,稍后,与红日日轮一般大小的淡黄色“月球”,在红日旁边冉冉升起,红黄两轮同时缓缓跳动着,持续约5分钟。此时此刻,东方的天空披上了一片绚丽的彩霞,道道金光射向浩瀚浩瀚(hàn):广阔的东海,如镜的海面经晨风轻拂,犹如铺上了无数锦缎的彩带,向远处伸张,蔚为壮观。
每年出现“日月同升”奇景的时间最短的只有5分钟,最长的达31分钟,一般的为15分钟左右。出现的景象每年也不尽相同。有时,一轮红日先从地平线上升起,而后一个黑影跃出,并且在红日左右,上下跳动,不久,红日光芒四射,黑影随之消失;有时,太阳与“月球”合为一体,重叠同时升起,太阳圆面稍大于“月球”圆面,因而便在太阳面周围露出一个明亮的光环,像是日环食;有时,“月球”抢先升起,太阳随后露出脸,形成太阳托着“月球”一起跃动的景象。
对于这种“日月同升”奇景,目前,人们还没有一个完满的科学解释,有的天文学家这样解释:这里背山面海,没有任何物体遮挡,而且鹰窠窠(kē):鸟窝顶山峰与水天相接处,基本上保持平射线角度。由于天文因素,太阳到了阴历十月初一便会浮到东南方向,而这天正好月球移到太阳旁边,因而形成“日月同升”的现象。
有的气象学家则认为:“日月同升”是一种“地面闪烁”现象,是由于当时近地面大气密度的急剧变化引起的。由于南北湖的自然条件比较特殊,冷暖气流对流频繁,使空气的密度不停地变化着。太阳在不同密度的空气中传播,会产生各种异常的折射现象。这时候看上去太阳仿佛像小松鼠蹦跳不息似的,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在天边跳动着。
黑夜彩虹
1984年9月11日,那天正是农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这天晚上一轮玉盘似的满月嵌在墨蓝色天幕上,皎皎:jiǎo洁的月光像水似地泻向大地。晚上8时多,我国辽宁省新金县城关普兰镇正逢阵雨初霁霁:jì,居民们在庭院里兴致勃勃地边吃月饼边赏中秋月。这时,人们惊奇地发现,在西方半空中出现了一条光带,像是一座彩桥从南伸向北方。由于是在夜间出现的,光带的色彩不太分明,但是,仍然可以分辨出上层的淡红色和下层的淡绿色。大约经过五六分钟,随着云层的移动,光带逐渐消失了,这一奇异的大气光象的起因是什么呢?原来那天晚上月光如洗,又正巧碰到刚刚下过阵雨,因此确认这一大气光象是被气象工作者称为月虹的景象。
在美国约克郡斯普郭城,1987年的一个月夜,一轮巨大的满月高悬中天,犹如一个磨光的银盘,光华四射,天宇清澄,群星黯然无光黯然(ànrán):阴暗的样子。就在这月色溶溶的夜晚,墨蓝色的天壁上,突然出现了一道彩虹。不少人为此惊慌失措,纷纷议论说是外星人发来的信号,预示他们即将乘坐“飞碟”光临地球。
彩虹满天通常是白天雨后出现的,但是,在夜间,只要有明亮的月光,大气中又有适当的水滴,月光在大气中的雨滴上经过折射和反射,同样可以形成彩虹——月虹。因为月光也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所以月虹的色彩同样也是由红、橙、黄、绿、蓝、靛靛:diàn和紫七种可见的单色光组成的。不过,由于月光比太阳光弱得多,因而形成的月虹自然也暗得多。正因为月光较弱,所以多数的月虹都呈现白色。像辽宁省新金县和美国约克郡这次出现的能分辨出色彩的月虹,为数是不多的。
“发烧”花
人们在北极地区看到臭菘菘:sōnɡ花在冰雪中盛开,诧异之余,不禁疑窦窦:dòu丛生:这些花为什么会在那么冷的地方开放?
20世纪80年代初,瑞典伦德大学三位植物学家为了解开这个有趣的谜而奔赴北极。经过调查,他们发现臭菘花盛开的原因是因为花朵内部能保持比寒冷的外界温度高得多的恒温。花儿为什么能“发烧”?三位瑞典科学家认为这跟它们追逐太阳有关。他们将生活在北极地区的仙女木花花萼萼:è用细铁丝固定,以阻止其“行动”,然后再在花上放一个带细铁丝探针的测温装置。旭日东升,气温升高时,被细铁丝固定的花朵内部温度要比未固定的低,因为未固定的花朵能随着太阳的运动而一直面朝太阳。因此他们得出结论:花儿向阳能积累热量,有利于果实和种子的成熟。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植物学家沃尔则认为,极地花朵“发烧”是因为脂肪转化成碳水化合物释放热量所致。他观察到极地植物臭菘,在连续两星期的开花期间,漏斗状的佛焰苞把花中央的肉穗花序“捂”得严严实实,内部的温度竟然保持在22℃,用向阳理论显然难以解释。经测定,沃尔发现臭菘体内存在一种叫乙醛乙醛(quán):是一种有机物,其分子式为:CH3CHO酸体的特殊结构,它的内部是生物化学反应的最佳场所。当植物体内的脂肪转变成碳水化合物时,花儿就“发烧”了。可不久,沃尔发现在另一种叫喜林芋的“发烧”花儿内部并不存在脂肪转化为碳水化合物的过程。喜林芋“发烧”是靠花儿内部雄性不育部分的“发热细胞”。沃尔因此以为,花儿“发烧”是为加速花香的散发,从而更好地招引昆虫传粉。在寒气逼人的北极地区,一朵朵“发烧”的花就像一间间暖房引诱昆虫前来寄宿,从而借助昆虫完成传粉。但美国植物学家罗杰和克努森却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们认为,这些花儿“发烧”不仅为了招引昆虫。更重要的是为了延长自身的生殖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从容不迫从容不迫:非常镇静,不慌不忙地开花结果,延续后代。
花儿为什么“发烧”?至今尚无统一的说法。大多数人认为,在没有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前,断然下结论是不可取的。
怪树
云南是孔雀的故乡,那里常年青山苍翠,云雾缭绕。每年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参观游览。而自1993年初,云南南部地区的一棵普通而又离奇的大树,却成了成千上万好奇的人们最为关注最为感兴趣的焦点。
这棵大树位于普洱县宁洱洱:ěr镇南口村旁,从树种看来,这只是一棵在当地几乎随处可见的百龄老椿椿:chūn树。
1993年1月27日,在云南南部地区盛产茶叶的普洱县发生里氏6.3级以上的大地震,地震对当地百姓房屋设施和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而大地震的震中就在距大椿树不到10千米的地方,当地村民的房屋不少倒塌,大椿树居然没有被震倒。地震刚刚过后的2月18日下午4时,一场10级大风又突然袭击了普洱县大部分地区,这一次,这棵百年老树没能逃过浩劫,在狂风中轰然倒地。老椿树倒了的消息在村里不胫而走不胫(jìnɡ)而走:没有腿却能跑(胫:小腿),形容传布迅速。因为过去这一带的村民总习惯在这棵大树下乘凉、休憩憩:qì,第二天一早,很多伤心的村民不约而同地来到横躺在地的大椿树旁,老人们一边不停的摇头惋惜,一边围着老椿树转来转去,当有人心疼地蹲下去抚摸这棵老椿树的树根时,人们才惊异地发现,这棵树冠如此巨大的老树,竟然没有直穿地层深部的主根,只有无数在老椿树倒地时已拆断的支权根和气根。
树冠巨大的椿树倒地后因恰巧阻断了通往村头的小路。村民们出来过去十分不便,几经磋商,人们最后决定将其分段砍伐后当柴烧。2月20日中午,有不少村民带着各种工具来砍树,当这棵大树的树冠和不少树根被砍断运走,主干也肢解到只剩3米左右时,突然“哗”一声,大树猛然拔地而起,端正地矗立在原来的位置上,如同从未被刮倒过一般。这转眼之间发生的奇迹,把正在锯树身的3个农民吓得目瞪口呆,“啊”的一声惊叫着转身掉头就跑,旁边的许多人也不知所措,有的人甚至下意识地给老椿树磕头作揖,“神树”的消息从此迅速传开。以至于滇滇:diān西南一带许多农民翻山越岭,带着干粮,前来朝拜这棵“神树”。
随着“神树”的消息越传越广,此事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云南省、思茅地区、普洱县科委的科技工作者对这棵椿树进行考察、研究、有人推测,当时大树倒地后,有部分气根未折断仍在地里,正因为震中离大椿树很近,地震过后,地壳的整合形成拉力,将老树的气根重新拉紧,在有人砍树时,气根拉起了余下的树干。也就是说,如果当时整棵树包括树冠还在,也许是拉不起来的。
但是另一些人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认为气根毕竟不是主根,而且也断得差不多了,单单靠这些残缺的气根怎么能拉起来大树呢?
也有人认为,这一带地质情况非常复杂,大椿树倒地而起的原因,可能和地下极为复杂的地质情况有关。然而到底是什么样的地质情况呢,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
当地有些有迷信思想的老人认为,这棵大椿树百年来,为当地百姓挡风遮雨,避暑纳凉,做尽了好事,是上苍让它命不该绝,这种说法当然不足为信。
1995年4月,有关人员再次来到这个地区考察这棵大椿树时,只见它依然树干直挺,虽然树干上由于当年砍伐时造成了树干刀痕累累,但仍然充满活力。当年倒地时被砍去树冠、上半部树身后余下的1米多高的树干,竟从光秃秃的顶端,又抽出了若干枝树干。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无奇不有:什么奇怪的事都有,至今这棵倒地又起的大椿树仍然默默无语地每天迎送着出来进去的当地村民,那哗啦啦的树叶在春风中似乎又不停地低声诉说,只是我们听不懂它的谜语。
“神木”
“神木”生长在俄罗斯西部沃罗涅日市郊外。说起神木的神奇之处;还得从300多年前发生的一场著名海战说起。
公元1696年,在当时俄国和土耳其交界的亚速海面上,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海战。海面上炮声隆隆,杀声震天。俄国彼得大帝亲自率领的一支舰队,向实力雄厚的土耳其海军舰队发起了进攻。只见硝烟滚滚,火光冲天。当时的战舰都是木制的,交战中,不少木船中弹起火,带着浓烟和烈火,纷纷沉下海去。由于俄国士兵骁骁:xiāo勇善战,土耳其海军慢慢支持不住了。狡猾狡猾(jiǎohuá):诡计多端,不可信任的土耳其海军在逃跑之前,集中了所有的大炮,向着彼得大帝的指挥舰猛轰。顿时,炮弹像雨点一样落到甲板上,有好几发炮弹直接打中了悬挂信号旗、支持观测台的船桅桅:wéi。土耳其人窃喜,他们满以为这一下定能把指挥舰击沉,俄国人一定会惊惶失措,不战自溃溃:kuì的。不料这些炮弹刚碰到船体就反弹开去,“扑通”“扑通”地掉到海里,桅杆连中数弹,竟一点也没有受损!土耳其士兵吓得呆若木鸡呆若木鸡: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还没有等他们明白过来,俄国船舰就排山倒海般冲过来,土耳其海军一个个当了俘虏……这场历史上有名的海战使俄国海军的威名传遍了整个欧洲。
彼得大帝的坐船为什么不怕土耳其的炮弹?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原来,这艘战舰就是用沃罗涅日的神木做成的。神木为什么这么坚固?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其中奥秘,只知道这是一种带刺的橡树,木材的剖面呈紫黑色,看上去平平常常的,一点也没有什么出奇之处。这些不起眼的橡树木质坚硬似钢铁,不怕海水泡,也不怕烈火烧。木匠们知道,要加工这种刺橡树木材,得花九牛二虎之力。当年,为了建造彼得大帝的指挥战舰,木匠们不知道使坏了多少把锯子、凿子和刨子。
亚速海战以后,俄国海军打开了通向黑海的大门。彼得大帝把这种神奇的刺橡树封为俄罗斯国宝,还专门派兵日夜守卫着刺橡树森林。沃罗涅日这座远离海洋的内陆城市,也因为生产神木,而以俄国“海军的摇篮”的名分载入了史册。
300多年过去了,关于神木的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可谁也解不开其中的谜。
到了本世纪70年代,神木的传说引起了前苏联著名林学家谢尔盖·尼古拉维奇·戈尔申博士的重视,他决心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解开神木之谜。
博士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测试一下神木的牢度,神木究竟是不是像传说中所描写的那样坚硬呢?为此,他在野地里用刺橡木板圈起很大一个靶靶:bǎ场。靶场中央竖起2000多个刺橡木做成的靶子。谢尔盖对着神木靶子发射了几万发子弹,结果只有少数子弹穿透了靶子,绝大多数子弹都被坚硬的神木靶子弹了回来。
这个现象使博士非常惊奇,神木果真名不虚传!他取下几根靶上的木纤维,拿到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发现,在木纤维的外面全裹着一层表皮细胞分泌的半透明胶质,这种胶质遇到空气就会变硬,好像一层硬甲。用仪器分析胶质成分,结果表明,胶质中含有铜、铬铬:ɡè、钴钴:ɡǔ离子以及一些氯化物等,正是由于这些物质的存在,才使得这种刺橡木坚硬如铁,不怕子弹,不怕霉蛀①。
为了测试刺橡木的耐火和耐水性能,博士用刺橡木做成了一个大水池,水池的接合部分用特种胶水胶合。池子内灌满海水,并把各种形状的刺橡木小木块丢进去,将池子封闭好,过了三年,谢尔盖打开了密封的水池,取出小木块。他惊奇地发现,池子里的木块好端端的,一块也没腐烂变形。博士又检查了池壁和池底,那儿的木质也是好端端的,没有损坏。这证实了神木的确不怕海水腐蚀。
另一个项目是测试防火能力。博士把一个刺橡木房屋模型投入炉膛,这时,炉里的温度是300℃。一个小时以后,他打开炉,模型竟原封不动的出现在他面前。原来,刺橡木分泌的胶质在高温下能生成一层防火层,并分解成一种不会燃烧的气体,它能抑制氧气的助燃作用,使火焰慢慢熄灭!
美国宣称发现在地下存活了
2.5亿年最古老的活细菌
美国科学家宣称发现了迄今已知最古老的细菌群落。据推断这些细菌已经在地下存活了2.5亿年,比此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活有机体“年长”10倍。
这一发现据信可能会引发新一轮有关地球生命起源的争议。
2-9-3
据美国科学杂志《自然》报道,科学家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地下近600米处挖出的结晶盐中找到了这种细菌。
这种史前菌落被起了一个很乏味的名字:2-9-3科学家们相信,“2-9-3”菌是通过一种较常见的方法使自己的生命长久得以保存——它长有一层厚厚的保护壳,并进入假死状态。
过去的2.5亿年中,这种细菌寄居在结晶盐中间的一滴液体内,虽然活着,却保持休眠状态。
但当科学家们在实验室把它从结晶盐块内取出,并放入培养液之后,这些微生物就复活并开始繁殖。
天外来客?
研究人员认为,“2-9-3”的发现影响到地球生命起源问题的争论。
有一种理论认为,地球生命可能是由小行星或流星撞击地球时带来的。许多专家对此表示怀疑,根据是没有任何生命体能够在重重岩石层下没有氧气的环境中生存数百上亿年。但“2-9-3”菌落的发现使人不能排除地球生命源自天外的可能性。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英国科学家最近声称,他们发现了迄今为止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生物学家把这种生物称为玛士撒拉虫(玛士撒拉是《圣经·创世纪》中人物,据传享年969岁),据说这种生物已在地球上活了26亿年。
英国科学家在英国克利夫兰地表深层含盐的沉积物中发现了这种古老生物,当浅海海水蒸发之后,盐和生物就遗留在这些沉积物上,这些玛士撒拉虫在恐龙灭绝时就已经存在了。科学家分析,这些玛士撒拉虫一旦被埋在地下就开始发生了演化。为了适应高盐度和营养缺乏的生存环境,它们把新陈代谢的速率降至几乎难以检测的程度。英国莱斯特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教授比尔·格兰特在泰国和波兰的盐沉积物中也发现了与玛士撒拉虫相似的生物,但是在克利夫兰沉积物中发现的这些虫子被科学家们视为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
在此以前,人们所熟知的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是美国加利福尼亚生长的一种锥形松树,科学家也以玛士撒拉命名这棵古松树。据专家们估计,这株古松树已有4632年的树龄。科学家们在美国密歇根州森林中还发现了一种年龄高达1万岁的地下真菌,但是科学家们对密歇根真菌的实际年龄仍然存在着很大争议。
科学家们认为,这些玛士撒拉虫可能为揭示生命起源提供新的证据。为什么地球上的生物只有两性英国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生物之所以只有雄雌两性,是因为大约20亿年前我们的祖先曾经遭受到细菌的感染。
地球上存在无数种生命形式,为什么多数物种只有雄雌两性?多少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世界各地的科学家。
蘑菇育多达36000种性别,—种被称做粘菌的奇异生物大约有13种性别,但是这些生物只是地球生物分为雄雌两性这个几乎普遍适用的规律罕见的例外。这种现象提出了一个进化方面的神秘的问题,如果地球生物有100种性别,并且可以与其中任何一种物种交配,那么地球生物在其周围的环境中找到伴侣的几率将达到99%。
如果说看起来生物只有两性使物种的生存变得困难而不是更容易的话,那么为什么地球上的生物只有两性呢?赫斯特认为,这完全要归因于地球生物是如何通过遗传获得—组特定的,被称为线粒体的基因。
与细胞核或细胞中心部分携带的基因(不同,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DNA)可以迅速进行自我复制。
看起来以前好像有过某种细菌,线粒体就源于这些细菌。线粒体进行自由复制的能力是它们的细菌祖先遗留下来的。
因为线粒体DNA可以快速复制,如果99%的地球生物可以与任何同种生物交配的话,线粒体出现的任何突变都可能迅速扩散开来。如果这种突变是有害的,那么突变引起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对于地球上其他的物种来说。寻找一个配偶可能有些困难,但是从进化的角度来说,这种生殖也有益处,可以减少突变。植物的报复行为一种叫做“库杜”的非洲羚羊,放牧在南非几处观赏牧场里,可是没过多久,它们却接二连三地相继死去。为了寻找原因,有关科学家来到牧场,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并做了一些试验,发现羚羊之死,是缘于这里的一种叫金合欢树的报复行为。原来在牧场里觅食的羚羊啃吃了金合欢树叶,被吃的树上叶子立即释放一种毒气,飘向其它树叶。得到警报的其它金合欢树叶便迅速作出反应,产生出高剂量含毒的丹宁酸。羚羊津津有味地吃下金合欢树叶后,便一命呜呼。
南美洲秘鲁南部山区有一种像棕榈般的树,巨大的叶子长满了又尖又硬的刺。在天空中飞来飞去的鸟儿,累了,便停下来休息会儿。哪知,这树以为鸟侵犯了它,于是便乘机报复,用尖刺将鸟刺伤或刺死。
欧洲阿尔卑斯山的落叶松,当繁育的嫩苗被羊群吃后,便很快会长出一簇刺针来,一旦羊群再犯,它们会刺中羊的身体。羊群只得退让三舍。有趣的是,被羊群吞食之后新长出的嫩苗,在刺针的拥护下,成长起来,一直长到羊群吃不到的高度才抽出枝条来。植物世界也有穷争恶斗如同人与动物一样,植物之间也常会发生敌视和攻击,甚至把对手杀死。这一现象近年来已引起科学家的高度关注。
许多植物跟动物一样,拼命扩大自己的领地,繁殖后代,把其他植物赶尽杀绝,影响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植物化学生态学家宋启示说,研究植物“相生相克”,已成为国际上的热门学科。
根据宋启示的研究,桉树是一种可畏的植物,它分泌出一种挥发性物质,“相克”作用非常强。
昆明附近有一种杂草,它的分泌物可以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自己则迅速繁殖,占据地盘,以致成灾。
与动物主要用物理方式实施攻击不一样,植物主要靠释放化学物质来威胁敌手。但有一些山藤也会盘绕在大树上,直接吸食树的营养物质,使树杆中空死掉。
昆虫和牲畜有时也会被植物的有毒气体伤害,人吃了某些有毒植物会死亡,这已多有报道。令人奇怪的是,一些植物在毒杀别的植物时,也会发生“自毒”——把自己及后代毒死。
当然,一些植物更乐于相生。一种蕨类附生在油棕树上,靠油棕树分泌的物质来刺激自己的生长,而对油棕不会产生有害影响。
宋启示说:“植物的这种进攻和防御本领,可能是生命在千亿年竞争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惨遭淘汰。但其深层道理还有待深入研究。”植物也有“脉搏”
近年,一些植物学家在研究植物树干增粗速度时发现,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情感世界”,还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植物树干有类似人类“脉搏”一张一缩跳动的奇异现象,或许有一些人会问,植物的“脉搏”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每逢晴天丽日,太阳刚从东方升起时,植物的树干就开始收缩,一直延续到夕阳西下。到了夜间,树干停止收缩,开始膨胀,并且会一直延续到第二天早晨。植物这种日细夜粗的搏动,每天周而复始,但每一次搏动,膨胀总略大于收缩。于是,树干就这样逐渐增粗长大了。
可是,遇到下雨天,树干“脉搏”几乎完全停止。降雨期间,树干总是不分昼夜地持续增粗,直到雨后转晴,树干才又重新开始收缩,这算得上是植物“脉搏”的一个“病态”特征。
如此奇怪的脉搏现象,是植物体内水份运动引起的。经过精确的测量,科学家发现,当植物根部吸收水份与叶面蒸腾的水份一样多时,树干基本上不会发生粗细变化。但如果吸收的水份超过蒸腾水份时,树干就要增粗,相反,在缺水时树干就会收缩。
了解这个道理,植物“脉搏”就很容易理解了。在夜晚,植物气孔总是关闭着的,这使水份蒸腾大大减少,所以树就要增粗。而白天,植物的大多数气孔都开放,水份蒸腾增加,树干就趋于收缩。有相当多木本植物都有这种现象,但是,“脉搏”现象特别明显的还当属一些速生的阔叶树种。超级大真菌直径5.6公里!
美国俄勒冈州东部马优尔国家森林的工作人员日前表示,他们在森林地底发现1株直径5.6公里的超级大真菌,是全球目前已知的最大有机体。
专家估计这株真菌在地球上至少已存在2400年之久,而且实际年龄有可能是这估算数字的两三倍。这株真菌的学名是环状菌(Armillariaostoyae),也就是俗称的蜜洋菇(honeymushroom)。
这株庞大真菌是由小到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孢子成长而来。它在地下通过不断成长的黑色条状物,也就是所谓的根状菌索到处蔓延,目前已盘据约880公顷的面积,相当于1665座美式足球场。这些根状菌索一旦碰到树根阻碍生长,就会自动攻击树根,导致树木逐渐死亡。
林区人员估计,这株真菌伸展开的直径达5.6公里,根部盘入地底土壤的深度约为1到3米。至于重量则尚未估算。
林区研究站的人员两年前得知培里市有棵大树死亡,而且附近数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其它数百棵树感染罕见的病害,因而开始调查森林土壤结构,希望找出病源。结果他们发现祸根就是这株超级大真菌侵蚀树木根部所致。
林区人员还在大真菌旁发现其它体积较小的同类环状菌。不过研究人员认为,真菌其实对森林生态有利,它们从数百万年前就侵害树木,让森林间产生有利树木成长的空隙,以免树木过度茂密。
这并不是美国首次发现体积惊人的真菌。俄勒冈北部的华盛顿州在1992年时,也曾发现占地600公顷的同类真菌,是当时发现的最大有机生物体。植物也会“说话”
每当赫拍特.魏泽教授走进森林时,便觉得树木很有趣:“橡树、山毛榉和云杉有幽默感。”这位德累斯顿的生物物理学家已经零碎地破译了一些树木的语言。根据他的测试.树木是通过声音来互相取得了解的,但因音频很高,所以人耳听不见树木发出的声音。
那么其它植物是怎样互相对话的呢?它们是通过一种能量来进行互相交流,这种能量是微弱的光,可以测量出来,甚至可以通过“剩余能量放大器”使这种光变得看得见。但不管是通过高频声音还是通过光,大多数专家认为,植物完全能够相互进行交流是可以肯定的。否则就不会出现下述现象:一旦槐树的树叶被羚羊或长颈鹿吃光,槐树会产生有毒的苦味物质。这时不仅仅是被涉及的槐树会产生这种物质,周围所有的槐树也都像接到命令一样,开始产生毒物。还有,如果在森林里有一棵橡树病死或者被砍伐.其周围的橡树就会进行动员,它们马上产生更多的种子和果实,好像别的树木、要取而代之。它们是从哪儿知道需要这样做的呢?美国研究人员已经借助电极在被砍伐的树木周围测出相应的振幅。在森林里寂静无声。这看来是假象。法国物理学家施特恩.海默说:”在20年前也没有人相信鲸鱼会唱歌.现在鲸鱼的歌声已被破译。今后,我们也将使树木的联络声音变得听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