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二、IQ的基本要素:四位一体

IQ是由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创造力等基本要素组成的有机统一体。构成智商的各因素都发挥着自己的相对独立的作用,但智商的各要素之间同时也存在密切联系、彼此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中每一因素的水平,都影响着整个智商的水平。

智商的各个要素之间又存在着密切联系、彼此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中每个因素的水平,都影响着整个智力的水平以及其他诸因素的水平。如果每个因素水平都高,彼此又都处于良好的结构之中,那么智力水平就高。一个因素的水平会影响其他因素的水平,使其他因素都受到阻碍,而影响到整个智力水平。可见智力是个完整的独特结构,但构成智力的各因素在智力活动中又起着各自的相对独立的作用。这就是说,从整体结构看,有它统一的性能;从局部看,各因素又具有各自所独有的性能。下面对各个因素加以论述。

1.记忆力:人类智能的原点

新版《辞海》中给“记忆”下的定义是:“对经验过的事物能够记住,并能在以后再现(或回忆),或在它重新呈现时能再认识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三个方面。识记即识别和记住事物特点及其间的联系,它的生理基础为大脑皮层形成了相应的暂时神经联系;保持即暂时联系以痕迹的形式留存于脑中;再现或再认则为暂时联系的再活跃。通过识记和保持可积累知识经验,通过再现或再认可恢复过去的知识经验。各人记忆的快慢、准确、牢固和灵活程度,可能随其记忆的目的任务、对记忆所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而异;各人记忆的内容则随其观点、兴趣、生活经验而转移,对同一事物的记忆,各人所牢记的广度和深度也往往不同。”

记忆,记忆,顾名思义,先有“记”,而后有“忆”。识记和保持就是“记”,再认或再现就是“忆”。“记”是“忆”的前提,没有“记”绝不会有“忆”,“忆”是“记”的验证,“忆”不出来或不准确就是“记”得不好。所以,记忆是个“记”与“忆”彼此紧密联系的完整的心理过程。

大体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记忆类型,这些类型包括: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混合型等。

(1)视觉型记忆

这是借助视觉来记忆事物的类型。在同样的视觉记忆中,有的人对形状的印象深,有的人对颜色的印象深。

在让人看许多红的正方形和蓝的圆形时,有人借助红和蓝的颜色来记,有人则通过正方形和圆形这类形状来记,方式各不相同。

(2)听觉型记忆

这类类型的人能很好地记住耳朵听到的内容。有些人的音乐感非常强,有很强的节奏感和旋律感,对于这些内容很容易记住。例如,常有这样的人,英语很不好,却能附和爵士音乐的节律,很容易地记住英语歌词。而盲人普遍具有非常发达的听觉记忆能力,更是众所周知的现象。

听觉记忆能力可以通过训练产生。例如,电话接线员能分清很多不同人的声音。工厂的机械工人借助锤子敲打机器声音,判断机器的有无故障。这些能力就不是天生的。

(3)运动型记忆

这是通过动作来记忆事物的类型。这类人的手很灵巧,做过的各种体育动作或艺术技巧都能马上记住。

运动型记忆的特点在于:它是通过整个身体运动器官的活动来记忆的,一旦记住就很难忘掉。像游戏、滑雪、骑自行车等动作,一旦记住便终身难忘。

(4)混合型记忆

混合型是指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这三种类型的混合体。但是,这一类型是不平衡的,大都偏向于某一种类型。即使是视觉性强的人,也不仅要用眼看,还要用嘴读,用耳听,用手写,以构成立体的印象。

为什么英语单词本身比它的意义容易忘记呢?原因之一就是在学习单词时,大都只使用一种感觉——视觉。如果能通过多种感觉来进行记忆,也许就记得更好。

2.思维力:智力活动的加工厂

思维是人的高级认识活动,通过思维,人们可以认识感知觉所不能直接反映的事物,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并可以借助眼前事物了解其他事物,间接地预见和推知事物的发展。

思维是人们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大脑高级神经活动,它不像其他事物那样可以明显地表露出来,思维有时借助动作(双手捧头)、视觉凝神等分量表达方式可以表现出来,但大多数思维过程是外人所无法觉察的。

(1)思维的能动性

人的思维具有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主动推理联想

从已知的知识和体验中推理、演绎出新的知识和形象。

②构思假设

思维一旦形成假设,就能正确指导人们的活动,减少盲目性,取得新的发明创造成果。

③控制大脑

思维虽然是大脑的产物,但思维在大脑中不是处于消极的、被动的地位,而是起着积极的、主动的控制作用。这点在气功学中得到了充分注释。气功人在运气过程中,通过潜意识的思维的暗示,意念集中,经过呼吸的慢慢调节,意念慢慢地集中于丹田。

根据研究表明,人在思维时,大脑会出现“神经细胞聚会”的奇妙现象。我们知道,大脑虽然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但它们之间的联系活动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严密的组织和分工的。当大脑思考一个复杂的问题时,几个细胞和某个功能区是难以胜任的,要靠大脑皮层许多相关的细胞和功能区一起积极地活动起来,形成几千万、几亿个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开会沟通”,交换信息。这时,大脑神经系统的所有“通信网络”全部开通,使信息传递畅通无阻,记忆细胞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信息,这就是大脑思维的“神经细胞聚会”现象。

思维能动性强调大脑的兴奋期,在大脑处于疲劳状态或是睡眠刚醒的不活跃时期,思维的能动性很差。因此,在思考重大、复杂的问题时要选择有利于激发思维能动性的时机,这样,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思维的形式

一般而言,思维具有如下几种形式:

①直观动作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是依靠实际动作完成的思维,又称操作思维。这种思维是客体处于直接的感知之中,思维的问题,由不断的操作尝试来获得解决办法。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修理钟表、自行车、汽车等工作,都要大量运用直观动作思维。

②词语逻辑思维

词语逻辑思维是利用抽象的概念、原理、规划等进行的思维,是思维的典型形式。

这一思维形式只有当心理发育十分成熟的时候才能较好掌握。

③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指的是创造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人类进步,科技发展的动力,重大变革、巨大进步都是创造性思维的杰作。

大多数专家认为,创造性思维是能产生前所未有思维成果,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各种思维形式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晶。它既有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的成分,又有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的参与;既有逻辑思维形式,又有形象思维形式。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智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评价一个人智商的最高标准。

④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扩散思维、开放思维等。它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推测、假设和构想中来探索答案的创造性思维。它具有更生动、更活泼、更富有独创性的特点。发散的越多,得出有价值答案的概率就越大。任何科学理论的创立和艺术作品的诞生无不建立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独特的发现。因此,一个人的创造能力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成正比。

⑤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性思维,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总体观察、综合分析后,一次性接触客观事物的本质,是思维水平达到超常的特殊表现形式,是对客观事物的底蕴或所提问题的解决方法,是没有经过严密推理和系统论证,而作出的迅速地“径直猜度”的认识活动。它是在知识经验相当丰富、逻辑推理相当熟练后的一种“精神感觉”的现象。

⑥聚合思维

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等。它是依据已有信息,从已知条件和既定目标中,寻求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形式。

聚合思维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传统的方法,有方向、有范围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思维力既是智商的核心能力,又是较难培养的能力。儿童时期是所有智力非智力发育、增长时期,像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都是训练培养的关键期。但是这些能力的培养相对于思维能力要简单些,可操作性强些。

3.想像力:人类智慧的翅膀

一个人不仅可以在头脑中呈现出过去感知过的思维过的事物,而且还可以在头脑中出现某些自己不曾经历过的以及现实中不存在的或尚未出现的事物形象。例如,在我们的头脑中可以呈现几十万年前原始社会的那种简陋的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生活情景,可以出现他们举着火把、甩着石块和剑齿虎搏斗的场面,也可以呈现出2000年以后的美好远景。到过鬼城丰都的人,无不为丰都县城“阴司街”和“鬼谷神宫”中千奇百怪的各种厉鬼而胆寒,无不为这些能工巧匠别出心裁的想像而叫绝。这种心里现象,就叫想像。它对人类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想像及其作用

我们知道,外界事物通过感觉器官进入大脑,最初会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这个事物的形象,当这个事物不在眼前时,这个形象仍旧会留在人脑中。并且在这些已有的形象的基础上,人脑还会加工改造这些形象,从而构成新的事物。这一过程,我们就把它称为想像。

用心理学的术语讲,想像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新形象的过程。在想像过程中,人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并不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简单地重现,而是新事物形象的形成。例如:方志敏1936年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就有过对新中国的想像,他说:“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代替了贫穷,健康代替了疾苦,智慧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死的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今天,这些想像都成为现实了。

想像虽然是新形象的创造过程,但它是在已有的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来的,也就是说它不是无中生有,是从现实中来的。以神像来看,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曾说,对同一个神像,法国人画的像法国人,英国人画的像英国人,德国人画的像德国人……人是按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俄国著名文学家屠格涅夫在《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从来不会光凭脑子去创造,要描写一个人物,我必须选择一些真人作为我的凭借。”这说明想像总是来源于现实。科学家提出大胆的假设,总是从现实出发的,文学家所创造出来的典型形象,可能不是真人真事,但仍然是以生活中的事实材料为依据的。可见,感性材料越丰富,想像也越丰富。至于那些神话里的怪诞形象,虽然经常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但也都是取材于客观现实的,是表现的重新组合。《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是肥胖的人身、猪头、钉耙等所组成的新形象。因此,想像是在过去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相应的感知材料,就不能产生想像。天生的盲人决不会想像出春天的鲜艳美景,天生的聋子决不能想像出优美的音乐。所以,想像不是凭空产生的,总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从生理上说,想像是大脑皮层上旧有的暂时神经联系,在词的调节下,重新组合,形成新联系的过程。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思维的基本功能是认识事物的本质以及它们之间的规律性的联系,记忆的基本功能是保持过去的经验,而想像的实质是对这种经验的改造。

人的心理活动不管是简单的感知,还是抽象的思维,都离不开想像。人的行为,不论是简单的饮食还是发明创造,同样也离不开想像。想像对人个体的发展和对人类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想像是促进人的心理活动丰富和深刻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广阔地反映世界,而且还有助于人们更有效地改造世界。

例如,古人想像有一天,人类会有像孙悟空一样的本事,千里眼,顺风耳,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甚至下五洋捉鳖,上九天揽月,而今,这些都已变成了现实,如射电望远镜、无线电话、潜艇飞船、登月科考等等。

再如,毛泽东同志于50年代考察三峡后,就在其诗作中对三峡的改造作了大胆的想像:“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今天三峡工程早已动工,毛泽东同志的想像马上就将变为现实了。

其次,想像是促进人们创造性地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们对未来的预见,一切科学上的新发现,新机器的发明,新的艺术作品的创作,工农业生产上的创造性劳动,各种科学知识的学习,都和人的想像活动密切联系。

人正是因为有了想像才有目的的活动,才使人有别于其他动物。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人的劳动过程的特点时说:“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就是说,人类在劳动之前,要想制造的东西,早就在头脑中有了图样——有了关于它的想像。例如,工人的技术革新、农民的科学种田、科技人员的设计发明、艺术家对典型人物的塑造等,无一不是事先就有了想像活动。

再有,想像对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也有重大影响。

一个人在生活中,如果对前景有美好的想像,会激励他朝气蓬勃地去战胜各种困难。如,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之时,面对数十倍于自己的敌人的围追堵截,面对茫茫雪山草地上的饥寒交迫,没有退缩,没有吓倒,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因为他们始终被对新中国新社会美好的想像鼓舞着,激励着。

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对前途充满悲观恐怖的想像,那么,他一定会感到意志消沉,甚至丧失生活的勇气。曾有过这样的事例,一个工人进入冻肉库,库门锁上了,他发现自己竟忘了带钥匙。对寒冷的恐惧和求生的欲望驱使他拼命拍门和大叫,手掌都拍出血了,可仍没有谁听到他的呼救前来救援。他绝望了,竟因对严寒恐惧而吓得发抖。两个钟头后,换班的工人开了门,发现他已经死了。实际上,冻库的制冷系统因停电已有两天没有工作了,他是在常温中被“冻”死的!

医生告诉我们,一个病人对疾病的恐怖想像给他带来的痛苦,有时比实际上带来的痛苦,还要严重得多。这就是为什么医生总是不告诉癌症患者查出癌症的原因。

(2)想像与智力

想像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想像是智力活动的翅膀,它是人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创造性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个人想像丰富,思路必然开阔,智力发展水平便会有所提高。出生于德国的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由于其丰富的想像力才发现了相对论的。据他说,他不是坐在书桌前发现相对论的,而是在一个夏天躺在小山头上发现的。当时,他躺在小山头上,眯起眼睛向上看时,千万道细细的阳光穿过他的睫毛射进了他的眼睛。他就好奇地想,如果能乘一条光线去旅行,那将是什么样子呢?于是他想像自己作了一次宇宙旅行。想像力把他带进一个场所,这个场所用经典物理学的观点是不能解释的。于是,他怀着特别急切的心情,回到屋里,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以解释他的想像。而且他还坚信,这种理论比经典物理学的概念更正确,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广义相对论。”

与此相反,如果一个人想像贫乏,思路狭窄,其智力就难以发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也说过,想像非常重要,通过它,一个人便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借助于想像,打破时空所限,信马由缰,驰骋自如。

(3)想像的种类

根据想像有无目的性和自觉性,可以把想像分为无意想像和有意想像。

①无意想像

无意想像是事先无明确目的、不自觉的想像。它常常由客观事物的某些外形特点引起,多发生于注意力不集中或半睡眠状态。它是想像中最简单和最初级的形式。例如抬头看到天上的云或远处的山、石,想像它像某种动物,或无意中听到别人讲述某件事,因而联想起其他某种情境等。

无意想像中最典型的是梦。人在睡眠时,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是逐步扩散的,是不平衡的。当皮层上有些地方神经细胞已处于抑制状态,而另一些地方的神经细胞还处于微弱的兴奋时,就会出现梦。由于做梦是不自觉的,无明确目的,所以梦的内容有时非常荒诞,但即使是很荒诞的梦,组成梦境的各部分材料,仍然是过去感知过的客观事物。

梦常常和白天的思想情绪等活动有关系。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是常见的事。有的科学家在白天冥思苦想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在进入睡眠时,却在做梦中得到了解答。例如,德国著名化学家凯库勒,就是在睡梦中,似乎看到原子排列成蛇的形状,在火焰里跳舞,忽然,一条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形成一个圆圈,不断旋转。在这一刹那,他醒来,受到启示,想出一个六角形的环状结构来表示苯分子C 6 H 6 ,由此奠定了芳香化学的基础。据有的调查报道说,在数学家和其他科学家中,有70%左右的人承认,自己有些问题是在梦中得到帮助的。但是,这些梦的基础,也只能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留下丰富的表象和艰苦的思维活动,没有这个基础,也绝不可能有上述的梦境出现。

②有意想像

有意想像是有预定目的任务、自觉的想像,它常常是由语言引起并在思维的影响下形成的。有意想像通常又可分为以下三种:

a.再造想像。再造想像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图形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例如,当我们读了南北朝古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词句时,在头脑中形成一幅草原情景的图画,这就是再造想像。又如建筑工人根据蓝图想像出建筑物的形象,机械工人看着图纸想像出机器的实际形象,这些都是再造想像。

b.创造想像。创造想像是根据目的任务,独立地在头脑中利用有关的表象形成新形象的过程。例如作家创作一部新的文艺作品,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出一台新机器,中小学生在科技创作活动中的一项小发明等都是创造想像。

创造想像比再造想像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例如我们可以根据《阿Q正传》的描述,比较容易地再造出阿Q的形象,但鲁迅在创造阿Q典型形象时所付出的劳动和花费的时间显然就多得多。不过创造想像与再造想像也有密切联系。在再造想像中,多少总包含着一些创造想像的因素。例如,同样是读鲁迅先生所著的小说《阿Q正传》,但各人形成的阿Q形象却不完全相同;同时在创造想像中也有再造想像成分,因为任何创造都要依靠一些现成的材料或借助别人的经验。例如据说鲁班师傅发明锯子,就是受到丝茅草易割破手指的启示,第一架飞机的发明者莫札伊斯基是观察鸟的飞行受到了启发。

c.幻想。幻想是指对于未来渴望的事物的想像过程。它是创造想像的一种特殊形式。例如人们幻想离开太阳系去探索宇宙的秘密;幻想征服海洋,到海底建设一座美丽的城市,幻想迁徙到别的星球,以解决地球人口过剩负荷过重的问题。

幻想与再造想像不同,它不一定是根据某种词或其他标志所引起的,而且幻想具有一定的独创成分。

幻想与创造想像也不同,它与当前创造活动没有直接联系,因此在构思上不像创造想像那样要求完全符合客观规律。同时,幻想总是受个人愿望支配,是自己向往的未来事物,创造想像则受创造的目的任务支配,例如在文艺创作中,有正面人物形象,也有反面人物形象。

幻想既不等于理想,又不同于空想。理想是以现实的客观事物发展规律为依据,把当前和未来最美好的东西融合在一起,是一个人所力图达到的东西,只要通过努力,是必定可以实现的;幻想则不一定完全符合现实的客观发展规律,但它又是大胆的、合理的想像未来,所以它既不是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能实现,但通过长期努力,又有某种实现的可能。空想则是脱离现实生活的消极的幻想。它是以自己的主观愿望代替实际行动,不是面对现实而是逃避现实,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或向旁边看,使自己陶醉在幻想中,以幻想本身为满足,只想不做。严重的会发展为“昼梦”。这种消极的幻想,是十分有害的。

4.创造力:改变世界的力量之源

创造力是人类智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人类心理的一种能力。它是指能够提供独特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能力。

(1)创造力是人类自身生活的需要

创造力作为人类心理智能的一种,与人类自身的活动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能力与活动是相伴而生的,没有相应的活动,也就没有相应的能力。同样,相应的能力也是表现在相应的活动之中的。人人都有一张嘴,那么他可以吹自己有能力,但能力不是吹出来的。记住,评判能力的最终标准是体现在相应的活动之中的。三国演义中庞统可以说是仅次于诸葛亮的一个传奇人物,人人都说他有能力。然而张飞却因他几个月不理政事而大动肝火,但他却有办法——也就是用半天的时间就处理完几个月来的政事,让张飞佩服得五体投地,也让刘备看到自己对庞统是大材小用了。这就是能力,庞统用处理政事的手段证明自己在这方面的价值。联想到现在的招聘,许多用人单位过分考虑申请人的学历与口才,而忽视了其实际能力,这既埋没了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也可能使招聘公司并没有真正招到自己需要的人。同样,对于青年朋友来说,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就要相应地在活动中表现自己,突出自己的能力,也只有在相应的活动中,才有可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也才能锻炼自己的能力。这就是所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创造力也是一样,它作为一种能力,也只有在相应的活动——创造性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同时,也只有创造性活动才能检验一个人是否真的具有创造力。而所谓的创造性活动,则是根据活动的产品、产物来划分的。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某种活动,这些活动有无效与有效之分,有低效与高效之分,有常规与创造之分。那么创造性活动则是指一种提供具有独创性的、有社会意义、有价值的产物的活动。这些产物,既可以是科学领域中新概念、新理论的提出,也可以是生产领域中的新发明、新技术、新工艺,还可以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创作等等。评判这些产品是否具有创造性和具有社会价值两个指标(前者是指与众不同的或前所未有的创意,而后者则指产品对社会是有一定价值的),不是随意的。后者是对前者的限制,因为独创性的产物并不都是创造,有些独创性的东西可能只是些毫无价值的,与社会规律相违背的东西。如精神病人的胡言乱语,尽管是独创的,但却并不能将其说成是创造。对于个体而言,他所作出的很多活动,所形成的很多产品,都是具有独创性质,但并不能说成是创造,原因就在于缺乏社会价值,不被社会所认可。

创造性活动有两种,即发现与发明。发现指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但未被前人认识的东西。这实际上是发现某个事实。而发明则是指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东西,但对人类而言是具有某种社会价值的产品。这两类创造性活动,对人类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

正是由于创造性活动与创造力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因而在创造性活动中,就可看出相应的创造力的高低来。也就是说,创造力是有高低水平之分,这也就是各类诸如服装设计大赛所反映出来的东西。在相同类型的创造性活动中,由于其最终产品之间的差异性,也就反映了创造者本身在这个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当然,产品与创造力是以创造性活动为中介的、互为因果的东西。

(2)创造力的类型

我们知道,创造力是指能够提供独特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能力,而它又是在创造性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的,并且在创造性活动中反映出创造力高低水平的差异。因此,至少可以在三个层面上来对人类的创造力进行分类,即可以从人类创造性活动所得的结果——产物、产品上来划分创造力,也可以从创造性活动这个层面来划分创造力,还可以根据创造力水平的高低来划分创造力。

美国创造心理学家泰勒依据创造力水平的层次,把它区分为以下5种类型:

①表露式创造力

这是最初级层次的创造力,通常是指个体在儿童时期所显露出来的创造力。物理学家牛顿在少年时代就开始独立制造小水车、精巧的风车;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上小学时就能解级数求和的问题;唐代诗人骆宾王在7岁时就写出了《咏鹅》诗;宋代方仲永在孩童时期就能作诗,深得王安石的称赞等等。这种表露式的创造力如果得到培养与发展,就会发展为高级水平的创造力;如果得不到培养与发展,就会夭折。

②生产的创造力

这是指发展各种技术、创造出新物质产品的生产力,它以技术性、实用性为特征。

③发明的创造力

这是指发明新机械、新工具、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产品的创造力。

④革新的创造力

这是指革新某种机械、工具、技术、工艺、方法、产品的创造力。

⑤深奥的创造力

这是最高级水平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的成果是发现新的规律,提出新的原理原则,创立崭新的理论体系,而这些新的规律、新的原理原则、新的理论体系能形成新的学派或开辟新的领域,在人类认识史和科学史上能起到划时代的伟大作用。

也有人根据创造力所应用的具体领域,将创造力划分为以下几类:

①哲学型创造力

这种创造力是同哲学知识、横断科学知识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哲学型创造力是一种概括和抽象思维能力极强的能力。因此它要求具有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具有能够在最一般最普遍的哲学范畴领域内进行哲学思辨的能力。

②数学型创造力

这种创造力是同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的,其成果是各门数学分支学科与科学论文。这种数学型创造力的特点是抽象思维能力极强,能够在很高的层次上充分自由地运用各种脱离具体事物的符号,这种能力的最大表现就是对符号的一种操纵能力。这种数学型的创造力不仅体现在数学领域,还体现到了各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中去,创建了许多边缘型学科。

③科学型创造力

这是体现在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种创造力,这种科学型的创造力不仅要求有很高的科学素养,更要求有在各自领域中所要求的领悟力与洞察能力。根据不同的科学研究领域,科学型创造力又可分为:

a.自然科学型创造力:表现为在自然科学中的一种超群创造力。它体现为对自然科学的特殊兴趣及由此而产生的惊人洞察力。

b.社会科学型创造力:这是表现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种创造力。这种创造力既要求有很高的洞察能力,又要有很高的思辨能力。

c.意识科学型创造力:这是以思维科学领域为基础的创造力,表现为意识心理的极大热情和预见能力。

④艺术创造力

这是以一定的艺术知识、艺术技巧为基础的、其创造成果是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的创造力。艺术创造力要借助于形象思维力、情感思维力、灵感和美感。艺术创造力又可分为:

a.文学艺术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借助于形象思维、想像和灵感,以语言形式表达。

b.表演艺术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必须借助于说、唱、动作和体形的表演。

c.造型艺术创造力。它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艺术形象的能力。

总之,创造力的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人们可以用创造力的水平、创造性成果和创造活动的类型来区分创造力。从创造力的分类也可以看出创造力是多种多样的,其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同时对于人类个体而言,可能会偏向某一个具体的领域,而不可能在每一个方面每个层次上都表现出同等的创造性来。

当然,对创造力的划分,也并不认为各创造力之间就是相互隔绝的。相反,在创造力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许多创造力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因此,有些人在许多方面均表现出超常创造力就不足为奇了。如我国东汉的张衡,既是天文学家,又是文学家,还对绘画很有研究。意大利人达·芬奇也是一样,他不但在艺术方面有惊世之作,在科学、机械、水利等方面也很有造诣。

(3)创造力的价值

创造力作为人类智力的最高表现,对人类个体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当今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而社会的需求是人才,那么什么是人才?怎样才能算真正的人才?如果说一个人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那么将永远落在别人的后面,这就是智者与平庸之间的差别,而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就是在于创造力的大小,就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大小上面。美国一著名公司里一台电机出现了故障,公司的各位工程师都未能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只得请外公司的一名高级工程师,他经过仔细研究,最后在电机上划了一根线,并说问题就在这里。果然在此找到故障并解决了问题。事后,公司给那位工程师报酬,他索要1万美元,一条线值一万美元使公司大吃一惊,他缓缓解释道:用粉笔划线值1美元,知道在哪儿划线值9999美元。公司经理大为赞赏,不但付清了1万美元酬金,而且还用重金将他挖了过来。这种高价的索取,就反映了超常创造力的价值。

现在的教育,已经非常普及,即使不能进入高校这座象牙塔,也能通过别的方式获得相应的知识。因此,单纯的学校教育对人所造成的差异,已远不及以前由教育垄断所造成的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之间的差异那么大。在今天,不识字已不再是文盲的标志,学会学习才是今天的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技能。面对同样的书本知识和教材,面对同样的教师、教学手段和方法,为什么别人能达到优秀和高水平,而有的人就达不到?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何在?

其实,创造力在教育上的反映是较小的,创造力的差异在学校中可由对知识的掌握来弥补,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这种差异的真实程度。而当学生走出校园,来到充满激烈竞争、压力极大的社会之中,由创造力的差异所引起的人生差异很快就显现出来了。具有高创造力的人可以因一个创新思维而振兴一个企业,也可因一件伟大的作品,一项惊人的发现而名垂青史。创造力的高低为人类自身和生存提供了截然不同的空间,提高自身的创造力,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为人类能够提供更大的贡献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