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独立第九营一个连在惠安城西北约13公里的七丘山一带发现“永安纵队”后,马上占领高地。
解放军部队开始用远程炮炮击南日岛周边海域,封锁南日岛通往金门岛的海上通道,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驻金门国民党军七十五师二二三团及海匪突击大队共3000多人再次窜犯湄洲岛,来势汹汹。
毛泽东发出防卫意见书
1951年1月13日,面对敌人的不断袭扰活动,毛泽东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南军区陈毅、邓子恢等人发电报。
电文如下:
要根据朝鲜局势以及台湾当局可能对大陆沿海等地大规模进犯的情况,应拿出对策。
1951年1月24日,毛泽东又发出名为《对东南沿海设防和构筑工事的意见》的电报,该电报发到了各有关军区。
电文如下。
邓、谭、赵、苏,并告陈、唐、张、周及剑英、漱石、陶铸及广西军区:
一月十七日电悉。
一、过去未经你们察看设计,盲目地构筑工事,浪费甚大,是一教训。以后凡需支用经费,构筑工事、要塞、修建道路、房屋、仓库等项,均需经过你们派人察看设计,做出预算,经过中央审核批准,然后动手兴建,否则不予报销。
二、虎门要塞修建计划已定,费用照发。
三、榆林港是否照虎门那样建筑一个炮兵团的要塞,你们可设计作预算电呈考虑。
四、对海外守岛部队做出两个方案是对的。珠江口外各岛中必须坚守者,应有物质准备,也是对的。
五、汕头至大亚湾一线及其他海岸线与内地,根本不要修筑什么工事或要塞,敌来让其登陆,并须诱其深入,然后聚而歼之。军队须离开海岸线,驻在便于按照上述意图歼灭敌人的适当地点,从事整训,不要去守海岸线。为稽查特务潜入及打灭少数匪众登陆,应由保安队及地方武装担任。
六、修复公路上的桥梁是必要的,但只要普通军车能行即可,不要特别大修,按此规模修建的费用可以照发,否则不发。
七、敌人进攻,只有蒋匪,不会有外国人。蒋匪有五十万军队,其中海军、空军、军事学校、军事机关、地方部队、军人家属等占了二十余万,能作战的正规陆军最多三十万人,至少须留十万人守备台湾,故能动用侵粤侵闽侵浙者最多不过二十万人。即使他集中二十万人打一处,只要他登上大陆,我均可以两三个军至多三四个军各个歼灭之。在我们方面,只有虎门、厦门、舟山、吴淞四处及珠江口外某些海岛必须确保,不令侵入。
其余一切海岸线,都不要守而要让他进来,以利聚歼。海南岛不是能养活十万以上军队的地方,敌在十万人以下登陆,我有一个正规师及冯白驹部在岛上坚持,再将四十三军主力加上去,即可各个歼灭之。
许多共产党员打了二十几年的仗,忽然把经验都忘了,到处修工事,畏敌如虎,你们应加教育,叫他们不要如此。
八、在厦门、舟山、吴淞三处修建阵地及福建、浦东等地修理道路桥梁,请陈、唐、张、周指示下面注意只择十分必要者好好设计修建之,务须避免浪费。
毛泽东
一月二十四日
尽管解放军形成了以反登陆为重点的三重防线的陆上防卫体系,但当时美蒋军对大陆更现实的威胁与其说来自海上的登陆作战,不如说是来自空中的袭击轰炸,因此加紧建立和完善防空体系就成为确立东南沿海防卫战略和防卫体系的重要一环。
早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中央军委就已经认识到加强防空力量、建设防空体系的重要性,朝鲜战争的爆发和国家安全环境的改变,以及美蒋空军对大陆沿海地区城市的骚扰轰炸,无疑进一步加深了上述认识。
1949年10月至1950年3月,东南沿海的上海、杭州、福州、广州、南京、宁波、青岛、徐州、南昌、镇海等地均遭受过国民党空军的轰炸,其中仅上海一地就被炸26次。
特别是从1950年2月6日开始,国民党空军连续对上海进行了大约一周的轰炸,造成1400多人伤亡,2000多所房屋被毁。
对国民党空军对大陆的疯狂轰炸,毛泽东指示认为:
解放军如果赴朝与美军作战,美国一定会动用空军轰炸中国的大城市和工业基地,同时动用海军攻击大陆沿海地区,因此必须作好充分准备。
防空体系的建立和防空力量的整备包括空、地两方面,主要是空军。但解放军空军刚刚初创,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相当弱小。
为了在朝鲜战场上消除美国空军的空中威胁,保护地面部队,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基于“朝鲜战场第一”的考虑,首先把刚刚建立的、有限的空军力量便派往了朝鲜战场,几乎没有在东南沿海地区配备空军力量。
毛泽东曾致电陈毅:
由于准备参加朝鲜战争,不能在华东军区配备空军,华东全军应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担负起歼灭国民党军的任务,不能期待外来援助。
因此,东南沿海地区防空体系的建立主要依靠地面的高射炮兵部队以及探照灯、雷达、对空监视等部队,用以对抗美蒋空军的空中威胁。
1950年2月8日,中央军委紧急调动正在防空学校受训的高炮第十七、十八团到上海担负防空作战任务。2月11日,成立上海防空治安委员会。
2月21日,中央军委决定在华东、中南、东北、华北各军区设置防空监视所,在主要大城市和重要工业区设立防空司令部。
自3月中旬上海防空司令部成立到5月11日,上海防空部队共进行防空作战4次,击落敌机5架。7月4日,总参谋部指示各军区:
鉴于美军在台湾海峡和朝鲜战场的动向,有必要不分昼夜地进行对空监视警戒,强化防空体系。
早在1945年11月,解放军就编成了第一支高炮部队,但高炮部队的发展壮大却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伴随着东南沿海防空体系的形成和加强而实现的。
1949年8月11日,中央军委根据聂荣臻、杨尚昆、杨立三的建议,决定编成10个高炮团和10个高射机枪团,担负城市防空任务。
1950年2月9日,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部高炮指挥所与河南军区第二警备旅直属机关合并,成立高炮第一师,驻守武汉。
4月12日,在东北军区第四、第五高炮团的基础上,编成高炮第二师,驻守沈阳。
5月13日,华东军区凇沪警备司令部高炮指挥所与陆军第一○○师合并成立高炮第三师,驻守上海,解放军高炮部队正式形成。
1950年8月10日,中央军委下达关于扩大防空部队的指示。
9月7日,当时任中央军委炮兵部副司令的苏进向毛泽东、周恩来建议,到10月份,编成15个高炮团,年底前在10个大城市部署高炮团。
10月,成立了全国防空计划委员会,统一负责全国各地防空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同时中央军委请求苏联援助15个高炮团的武器装备。
1950年底,组成了22个高炮团。到1951年底,组建了26个高炮团、6个独立高炮营,共有高射炮975门。高炮部队除配置在作为朝鲜战场大后方的东北地区外,优先配置于东南沿海地区。
1951年1月21日,中央军委发布《统一城市高炮部队番号的命令》。据统计,在当时已组建的23个高炮团中,华东军区有6个,中南军区有3个,东北军区有8个,华北军区有5个,西南军区1个,总共有9个高炮团配置于东南沿海地区。
总之,东南沿海地区防空体系的建立,是以高炮部队的建设和扩充为中心的,尽管因为是新建部队,在现实作战能力上还有所不足。但在该地区没有配备空军力量的情况下,通过高炮部队的数量增加、质量强化和作战经验的不断增长,不仅建成了较为完善和严密的防空体系,而且为保卫祖国领空、打击来犯之敌、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央军委确定歼敌方针
毛泽东发出重要指示后,为了有效打击敌人,中央军委也向几大军区确定了具体歼敌方针:
确保重点、诱敌深入、聚而歼之。
解放军在调整了兵力部署、加强对重点地区和岛屿的保卫后,台湾当局自知派遣大部队袭扰起不到作用,就决定停止实行大规模进犯大陆的军事行动,仍然以小股武装的形式袭扰沿海边防地区。
长时期地袭扰和破坏,已经让敌人处处碰壁。
为了继续达到袭扰大陆沿海的目的,国民党一改原来以窜犯沿海地区为主的作战形式,把活动舞台由沿海拉到了内陆山区,将“海上阵地”移至“山区根据地”。
根据这一战略构想,台湾当局除继续利用海匪武装“壮大力量”外,还专门成立了“敌后工作委员会”和“大陆游击总指挥部”等长期工作机构,妄图在美国顾问对匪特分子进行游击战训练之后,再次掀起“反攻”的“高潮”。
为了实现建立“敌后游击区”的黄粱美梦,1951年6月至9月,台湾当局4次派遣6股共800余人的武装匪特,在南到广东海南岛的琼东县,中到浙江的象山、乐清县和北至福建的惠安县等漫长的海岸线上,先后登陆袭扰,但均被严阵以待的当地军民一举歼灭。
1951年9月17日,蒋介石亲自召见了胡宗南。
落座之后,蒋介石笑着亲自为胡宗南倒了一杯茶,然后,背着手在室内踱着步子,只是默默叹气,却没有说话。
胡宗南不明白蒋介石为何要急匆匆召见自己,就试探地问:“委员长找我有什么吩咐吗?”。
蒋介石停下脚步,背对着他站着。
片刻,蒋介石带着感情地说道:“寿山,你是最值得我信赖的人,这些年来,我被那些说假话的骗子可害苦了,让我困守这小小的破台湾岛,丢了江山社稷啊,现在,我很想听听真话,哪怕半句也行,想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胡宗南听到主子这么看得起自己,有点受宠若惊,连忙站了起来,一副恭维样子。
蒋介石转过头,笑着走来,说:“寿山,以你之见,这浙东诸岛还能否守住。”
胡宗南知道蒋介向来喜欢别人拍他的马屁,但胡宗南觉得,现在站在自己面前的蒋介石,似乎与以前有点不一样了。
于是,胡宗南说:“委员长既然信得过我,那我只好直说了。以我之愚见,我军虽然退守台湾孤岛,但孤岛并不孤。”
蒋介石拍拍他的肩膀说。“寿山请说下去。”
胡宗南有模有样地说:“说它不孤,根据有三点:第一,强大的联合国部队正在朝鲜战场上与共军决战,这是对委员长‘反攻大陆’方针的最大支援;第二,有美军的第七舰队帮助我们守卫台湾岛,再加上中美‘防务协定’,台湾就等于进了保险箱,万无一失了。这最后一点嘛……”
胡宗南没有把话说完,停了停,用眼睛的余光看了蒋介石一眼。
蒋介石不希望他卖关子,说道。“是什么?快说吧!”
胡宗南喝了口水说:“这最后一点嘛,是这样的,现在,浙东诸岛仍然为我军掌握,这些大大小小的岛屿,既是拱卫台湾本岛的门户,又是反攻大陆的前沿基地。有了这些岛屿,咱们国民党的失地就不愁夺不回来。只是……只是目下守岛部队编制混乱,缺乏统一而正确的指挥,恐怕后果堪忧啊!”
胡宗南说完这句话之后,心里七上八下的,怕蒋介石会批评他。
蒋介石要的正是胡宗南的这最后一句话。于是,他以命令的口吻说道:
“知我者寿山也。大敌当前,为了党国之大计,从今天起,我任命你为‘浙江人民反共游击队’总指挥兼省主席,钟常青少将做你的副手。以后,浙江诸岛的防务就由你全权负责了。”
蒋介石为什么要召见胡宗南呢?原来台湾当局袭扰破坏的企图遭到沉重打击之后,仍不甘心失败。蒋介石依恃台湾与美国签订的“防务协定”,企图改变战术与解放军继续抗衡。
蒋介石觉得既然小规模袭扰达不到目的,那么就干一场大的,于是制定了“以大吃小,速进速退”的战术,企图进行最后垂死挣扎。
所谓“以大吃小”,即动用几倍或数十倍优势兵力,在其海、空军的协同下,突然袭击解放军防御力量薄弱的海岸突出部分或沿海岛屿,力争歼灭解放军守岛小分队,一旦解放军大部队赶往增援,便迅速撤离。
这种“打了就跑”的战术,一直延用到第二年在进犯东山岛遭到惨败后方才停止。
9月18日,胡宗南见过蒋介石的第二天,他便奉蒋介石的命令,把浙江沿海诸岛的杂牌军统一纳入突击大队和一个海上游击纵队,并从台湾先后增调4个军官战斗团和几艘军舰,所拥有的兵力已经达到几万人。
胡宗南为了给东南沿海的敌人“打气”,亲自拟发了一份电报。
他的电文是这样说的:
各驻岛国军同仁:
悉共军近日有攻打我浙江沿海诸岛之意图,望众官兵齐心协力,同守自己之世界。为党国效劳。坚守者,将大赏。
胡宗南
9月19日
胡宗南为了收拢人心,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在刚刚上任的时候,就与副官钟常青亲临浙江沿海诸岛巡视,犒劳守岛官兵。有的士兵手捧着胡宗南从蒋介石那里“特批”的大洋,纷纷表示愿意效犬马之劳。歼灭匪特武装“两纵队”
1951年9月上旬,海匪“福建省反共救国军南海集训总队第二大队”,把所属几个中队编成了两个纵队。
第一个纵队,以海陆匪头目、原国民党仙游县警察局督察长陈令德为“泉州纵队”司令,率领240余人,准备内窜晋江、仙游、惠安三县接合部四角亭山区,建立“游击根据地”。
第二个纵队,以海陆匪头目、原国民党德化县县长陈伟彬为“永安纵队”司令,率众130余人,拟深入德化、永安一带活动。
9月4日夜,这两股海匪从乌丘屿装船启航。23时,陈令德股在惠安郭厝附近登陆,摆脱民兵的阻击后,直奔涂岭。
在同一时间,陈伟彬股在惠安霉洋附近登陆,化装成解放军剿匪部队,顺利抵达杏田附近,并没有受到任何的抵抗。
5日上午,敌人两纵队先后越过福厦公路向晋江、仙游、惠安三县接合部疾进,沿途蒙骗和诱杀了一些民兵、区乡干部和群众,气焰十分嚣张。
晋江军分区领导人获悉后,迅速判明其企图,马上部署所属各路追歼、围堵。
福建军区也命令所属第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就近投入战斗。
在北路,解放军福建军区警备五团一个营、晋江军分区独立第七营一个连及当地区中队、民兵,奋起跟踪追击堵截,想法拖住敌人。
七十四师二二○团三营乘汽车赶到涂岭后,也立即奔赴预定战区,于5日、6日两天内,在园头庄、习义路、东山寨等地先后与陈令德匪部接触。
解放军和敌人经过激烈地战斗,歼匪约90名,并于晋江洪岩附近对该匪部形成包围态势。
敌人发觉后,马上命令分散夺路而逃。
在南路,解放军在查明情况后,七十四师二二一团一营(欠二连)、三营于6日中午开始奔往晋江河市、驿坂两地。
然后,二二一团在晋江军分区独立第一、第二、第九营的四个连在区中队、民兵的配合下,分三路追击陈伟彬股匪。
敌人见状狼狈逃窜。
二二一团二连则赶往大均溪地区,防匪西窜。
9月7日,独立第九营一个连在惠安城西北约13公里的七丘山一带发现“永安纵队”后,马上占领高地,向匪部猛烈开火,击毙陈伟彬。
敌人纵队顿时大乱,随后马上向白洋山逃窜,又被南路剿匪部队包围,被歼40余名,余部又转向七丘山方向突围。
敌“两纵队”登陆后的两三天内,解放军七十四师、八十七师二六○团各一部和地方武装等共23个连队、9个区中队,以及几个县的上万名民兵,对敌人形成多层的包围圈。
敌“两纵队”残部东奔西窜,见到处都是解放军和民兵,知道突围无望,就分散流窜于晋江洪岩、河市一带山林中,进行负隅顽抗。
这个时候,福建军区司令员叶飞亲临战区,在研究之后,决定分散部队,在民兵配合下四处搜剿流窜小股匪徒。
经过4天的大范围搜索与小型战斗,再次歼匪70多人。
从13日起,解放军又开展了群众性的军事清剿与政治瓦解活动,使漏网残匪陆续就歼,敌人再也找不到藏身的地方了。
9月15日,匪徒陈令德孤身一人化装成流浪和尚,企图下海逃命。当他窜至仙游县海边沧溪乡时,被站岗的民兵抓住。
这个当年活埋过进步青年10余人、解放后又杀害过20来名乡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罪大恶极的匪首,终于落入法网了。
经过晋江地区军民20多天的奋战,至9月28日解除围剿任务时,这两支经过美国军事顾问精心训练、号称“全美式装备万能情报员”的特务武装,除8人乘隙逃下海外,其余全部被歼。
解放军缴获轻重机枪18挺、长短枪293支、六○迫击炮2门、火箭筒7具、电台9部及其他军用物资。
经过福建晋江地区军民历时半个多月的全力清剿,这两支曾不可一世的匪特武装全部被歼和被俘。
台湾当局内窜建立“根据地”的企图,又一次遭到惨败。
抓获空投武装特务
1951年11月16日1时许,由台湾桃园机场起飞的一架国民党C—46型飞机,飞临大田县万湖乡上空,企图从空中进行窜扰。
敌人在海上窜扰遭到惨败后,后来又改为空中窜扰的方式。
敌机投下一组5名武装特务,全部于东埔村附近地区着陆。
这股特务就是台湾国民党安全局所派遣,企图与大陆潜伏匪特取得联系,以戴云山为依托,建立“游击根据地”。
东埔村部分群众被飞机声惊醒后,大家都很有警惕性,知道是敌人来犯了,便纷纷出门观望,只见空中有5个黑团子飘坠,就立即赶往降落地点查看情况。结果有个农民被特务强行抓走,强迫为其带路。
这个农民中途趁特务不备逃脱,飞奔回村报告民兵。
区武装部干事及土改工作队员迅速集中民兵100多人,于3时左右将国民党空投特务团团包围,展开细致地搜捕。
在黎明时发现了匪特足迹,在跟踪搜索中活捉特务组长邱中洪,击毙组员3名,另一名特务因降落距离较远,当时未擒获。
大田县独立营接到报告后,以一个排于两个小时内急行15公里的速度前往围堵。
邻近县、区立即指派干部赶往边沿交界地区,发动民兵、群众进行严密封锁,盘查过往行人。
24日,最后一名特务也被抓获。
至此,将5名空降武装特务全部歼灭,缴获收、发报机各两部,还有几宗密码文件等,使敌人从空中进行窜扰的企图也遭到了惨败。
白沙岛反登陆袭扰作战
1952年3月28日,胡宗南命令吕渭祥、王枢两个上校指挥官,率领1000多名“反共救国军”,在黑夜的掩护下,分乘23艘机帆船、9艘海军舰艇,向海门镇东北岸10多里的白沙山岛发起了突然袭击。
此刻,在敌人的突然袭击下,白沙岛守军警卫连三排哨兵吕洪书听到头门山方向有马达声,马上向值班排长徐忠报告。徐忠听到报告后,迅速命令七班加强巡逻,九班组织兵力前往阵地进行抗击,另一方面,徐忠向连长顾展宏请示迎敌策略……
原来,早在1952年春天,内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三反”运动,部队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编,暂时放松了对东南沿海的防御。这个时候,蒋介石认为解放军被政治问题困扰着了,自顾不暇,觉得正是“光复大陆”的难得良机,于是秘密电告胡宗南。蒋介石的命令如下:
胡主席:
抓住战机,寻隙出击,严惩共军,为党国效力。
蒋中正
3月20日
胡宗南见蒋介石依然如此看重自己,就高兴坏了,他连夜召开了守岛敌军头目会议,部署秘密的“袭共”计划。
这个时候,海水正在慢慢地涨潮,敌海军舰船就趁涨潮的机会向解放军的阵地猛烈地射击。顿时,白沙山岛上一片火海,烟雾弥漫。
敌人在舰炮的掩护下,如饿狼一样猛扑过来,嘴里还疯狂地叫喊着。大批敌人从一艘艘舰船上涌下来,纷纷登上岛岸,向解放军守岛部队开枪射击。
在敌人的强大攻势下,解放军三排七班大部伤亡,其中一个江苏籍的战士身上中了30多发子弹。排长徐忠在与敌人抵近射击中,一连打死3个敌人后,头部中弹大量出血,最后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敌人见解放军的防御阵地难以支撑下去了,又集中兵力向纵深攻击。连长顾展宏马上命令二排投入战斗,激战半个小时后,难以再坚持,便退到147.5高地,依靠有利地形进行顽强抗击。
获悉敌人偷袭之后,解放军六十二师师长孙云汉迅速部署,命令就近的该师海防大队长齐德胜和陈超政委派部队火速支援。
孙云汉又发电报给驻海门的华东军区海军炮艇大队长陈雪江和台州军分区机帆船大队长戴玉生,让他们派舰船支援白沙山战斗。
陈雪江和戴玉生接到命令后,分别率领各自的舰、船大队全速向白沙山海面急速行进。但由于天气相当恶劣,大雾弥漫,都迷失了方向,让两位指挥员如热锅的蚂蚁一样着急。
这场战役一直打到第二天。后来,停泊在白沙岛附近海面上的敌军舰船,将几十门火炮同时对准125高地,进行狂轰乱炸。
丧心病狂的敌人依靠炮火的支援,向解放军坚守的高地发起反复地攻击。在这个时候,前来支援的解放军陆军先头部队因受到敌人炮火的拦阻,一时难以发挥作用,滞留在那里。
3月29日8时30分,战斗依旧在持续,此刻,解放军一八六团二营从上盘涉水上岛增援,让守岛部队大受鼓舞,杀敌的信心更足了。
陈雪江率领的海军炮舰第二次来到白沙山海面,与敌舰船展开了激烈地炮战。敌指挥员吕渭祥、王枢见陈雪江的炮艇火力猛烈,而且两艘机帆船被解放军炮艇当场击沉,发觉自己已经被包围了,于是,敌人一面指挥敌舰继续对解放军炮艇进行抵抗,一面命令登陆部队快速撤退。
敌人在撤退中,陈雪江海军炮艇以火力进行追击,敌一艘机帆船中弹起火,陈雪江又命令继续开炮射击,终于将其击沉。
敌人在这次偷袭行动中,共损失200多人。
敌人在败退后仍不甘心失败,继续卷土重来。在1952年6月10日,胡宗南又亲率1200余人进犯浙江温岭县的黄焦岛。
黄焦岛的解放军一个连,誓死保卫阵地,激战18小时,后又在增援部队的配合下,将未及上船逃跑的敌人全部歼灭。
在此次战斗中,共歼灭胡宗南部310人。
南澎岛反登陆袭扰作战
1952年10月19日,人民解放军主动出击,以一个加强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的兵力,经过4个小时的航渡,登上国民党军袭占的南澎岛。又经过6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后,全歼岛上敌军118人,击毙其少将指挥官,收复了南澎岛。
南澎岛,位于汕头地区的南澳县东南方向,距县政府所在地只有10多海里,是南北海上的交通要道,别看小岛不大,战略地位可十分重要。
原来,在1952年9月20日,国民党“福建反共救国军”闽南地区指挥部第一纵队100多人,乘炮艇、机帆船各两艘,突然从三处实施包围,企图抢占南澎岛。
解放军组织岛上民兵英勇阻击,猛烈打击敌人,经过几个小时的战斗,子弹打尽了,战士们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因敌众我寡,澎湖岛便落入了敌手。
从此,敌人以该岛为据点,无恶不作,疯狂抢劫过往船只,严重威胁过往商船的安全,渔民也不敢到附近海域捕鱼。
为了打击敌人,夺回该岛,中南军区海军汕头巡防区巡逻艇队,奉命掩护和支援陆军第四十一军一个加强营进行登陆战斗。
对于作战时机的选择,巡逻艇队考虑到解放军还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决定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
为此,巡逻艇队要求侦察员掌握敌舰来去的活动规律,采取夜间作战的对策,避免与敌机和常来南澎岛活动的敌驱逐舰正面交锋。部队进入临战状态,等待机会寻求战机。
10月14日13时,巡逻艇队对南澎岛之敌进行火力侦察。
19日17时,指挥艇巡逻艇1号、3号、4号和5号与陆军载炮火力船组成战斗编队。
战斗编队在南澳、澄海、饶平三县500多民兵配合下,由南澳岛深澳湾启航,浩浩荡荡向南澎岛挺进。
为给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战斗编队实行严格的灯火管制,只打开离水面一米左右高的船尾灯,而且只露一条缝,透出一线亮光,提示后续艇船保持距离,避免碰撞,争取在战斗打响以前不让敌人发现。
战斗编队于20时抵达南澎岛,艇队掩护登陆部队登陆,并以前后主炮对岛攻击,摧毁了敌人的指挥所和电台,切断他们与台湾的通讯联系。
陆军上岸后,艇队于23时按计划立即向南澎岛至台湾方向10多海里的海区转移,进入警戒区巡逻警戒,准备阻击台湾来援的敌舰艇。
20日9时,激战6小时后,登陆部队全歼岛上之敌,收复南澎岛战斗,虽然规模不大,但它是中南军区海军汕头巡防区成立以来第一次陆、海军联合作战,打出了士气,打出了军威。
此次战斗,毙敌第一纵队少将司令黄颂生,上校副司令陈志山以下106人,俘敌纵队政治部主任高学谦以下37人,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受到中央军委、中南军区的通令表扬和嘉奖。
南日岛反登陆袭扰作战
1951年12月7日凌晨,海匪“福建省反共救国军南海纵队”参谋长黄炳炎率4个中队500余人,在南日岛岩下登陆,分五路向解放军八十三师二四九团侦察排扼守的尖山及167.2高地发起攻击。
解放军侦察排是临危不惧,坚守阵地,阻击了敌人的多次进攻。
6时30分,二四九团二营和一营二连渡海进行增援,与侦察排共同向海匪实施大规模的有力地大反击,歼灭敌人150余人。
到了1952年10月11日,驻金门国民党军七十五师师长率二二四、二二五团,十四师四十一、四十二团及海匪“南海集训总队”突击大队共9000多人,分乘10艘舰艇、数十艘机帆船及帆船,在8架飞机的掩护下,再次窜犯南日岛。
这次在南日岛的反登陆战斗,是建国初发生在莆田沿海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国共两党军事对抗战。
疯狂的敌人企图“以大吃小”,消灭解放军的一个加强连,扩大其政治影响。
在7时,敌七十五师两个团潜伏在该岛岩下附近,突击大队在九龙山一线登陆,分三路向解放军进攻,敌十四师两个团于当日下午登陆。
解放军海防部队事前获悉国民党军窜犯企图,但未能及时抵抗,以致解放军守岛的第八十三师二四九团一连陷入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的包围之中,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地战斗。
南日岛位于湄洲湾与平海湾交界处,整个海岛地形为扁长形,故有东西半岛之称。
离该岛约18公里远的乌丘屿被国民党军队所占领。从东南沿海的战略位置上看,南日岛是祖国大陆的门户和屏障之一,素有前沿阵地之称,故始终成为国民党台湾当局袭击的目标。
自1951年冬到1952年夏,蒋介石8次派兵袭击南日岛,企图以南日岛为跳板,实现“反攻大陆”之计划。但在驻岛部队和岛上民兵的英勇反击下,占领南日岛的企图始终未能得逞。
由于建国初期敌人进犯南日岛过于频繁,而又屡遭失败,从而助长了驻岛部队的轻敌麻痹思想。因此,驻南日岛的守备部队对敌占岛的一些异常迹象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也没有及时上报。
所以这次战役之前,国民党方面派遣特务进行了实地侦察,如一些特工人员假冒收海鲜、理发和做小买卖的老百姓在岛上进行登陆前的侦察,以及岛上的敌对势力频频活动,夜间向乌丘岛方向发射电光信号等,这些异常迹象却没有引起守备部队的警惕。
国民党当局经过一番精心筹划之后,蒋介石于1952年10月初签署占领南日岛的命令,决定10月10日武装进攻南日岛。
10月10日9点,由国民党陆军第七十五师二二四团、二二五团及南海总队共6000多人从金门出发,直逼湄洲湾。
敌人分二路进攻,部署如下:
第一路由南海总队组成,约1500多人,装备了全新的美式武器,配有两艘兵舰、一艘炮艇和两艘登陆艇,由王盛傅、黄炳炎为总指挥,国民党莆田县长陈文照的亲自带领下,在南日岛的东半岛登陆。
另一路由国民党陆军第七十五师的两个团,配有3艘兵舰、两艘炮艇和两艘登陆艇,由师长王光尧率领,在南日岛的西半岛登陆。
当时,南日岛的守岛解放军仅有两个连队和两个加强排,而且是一个侦察排和一个炮排,共400人,分布在东西两半岛。
东半岛有四个排,驻扎在西沙乡,西半岛有4个排,其中一个班驻扎在尖山这一南日岛的最高点,其他的全部驻扎在石盘乡。
当时莆田县驻南日岛的工作组和区干部有20多人,民兵骨干200多人。
从总体上看,岛上的我军军事力量还比较薄弱,只能凭着构筑良好的阵地和有利的地形条件,对小股敌军进行阻击。
10月11日6时,国民党陆军第七十五师两个团和南海总队分别到达登陆地点。
敌南海总队从南日岛东面的港南乡登陆后,马上组织火力攻击守岛解放军的前沿阵地,占领了九龙山和西户山制高点,并同守岛的解放军在西沙乡与港南乡交界处发生激烈枪战。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解放军指战员临危不惧,英勇奋战,同南海总队进行了殊死决战。
敌南海总队则以优势的兵力,先用阵炮攻打守备部队的前沿阵地,然后集中火力进行疯狂地猛攻。
守备部队据险坚守阵地,击退敌南海总队的多次冲锋,战斗持续了9个多小时,但终因寡不敌众,被迫放弃阵地,向浮业乡东蔡尾一带撤退,然后,在山上重新组织火力,阻止敌南海总队的进攻。
与此同时,国民党陆军第七十五师的两个团从南日岛的西面登陆。
敌人为了防止人多拥挤,二二四团从岩下登陆,二二五团从土地坪登陆,然后一路进攻驻石盘乡的守岛部队,另一路进攻区公所。
两股敌人一登陆,就同守岛部队展开阵地战,由于在西半岛有一个机炮排,加强了守岛部队的火力。
守岛战士坚守阵地,奋起反击,用炮火击退了二二四团的多次进攻。
到中午,敌二二四团用炮火摧毁了守岛部队的阵地,集中火力压住守备部队的火力,并分数路进行包抄。
在二二四团的猛烈攻击下,守岛部队阵地被突破,大多数解放军战士壮烈牺牲。
而敌七十五师的二二五团登陆后,马上向海楼乡区公所驻地进攻。
区公所马上组织区武装班迎敌,但因战斗力不强,武装班被迫撤退。
敌二二五团直扑尖山,与驻守尖山的解放军展开激战,终因敌强我弱,守岛战士大多血洒战场。
12时后,西半岛全部被国民党七十五师所占领,情况十分危急。
南日岛的枪炮声惊动了大陆的人民解放军和地方政府。驻福清沿海的部队接到命令后,马上派海军陆战营,外加一个炮排和一个机枪排,从福清下海在南日岛西沙山湾登陆,增援南日岛。
解放军陆战营上岛后,因敌南海总队已长驱直入西半岛的腹部,故没受到敌人的阻击,便向南日岛的西面搜索,并迅速占领了九龙山和西户山高地,于11日晚占领了西沙的一个乡。
第二天,解放军陆战营又继续向西进发,当前进到西半岛海墩乡草埔村时,受到敌南海总队的攻击,双方展开激烈枪战。
解放军增援部队且战且退,当退到西沙、港南交界处时,受到敌南海总队的包围,陆战营的全体战士面对生死绝境,临危不惧,奋起反击,但终因寡不敌众,牺牲很大。
部分突围出来的解放军战士向东蔡尾撤退,又受到南海总队的炮击,当场阵亡20多人,剩下少数士兵分散在山上和乡村中,有的陆续被捕、被杀,有的分散继续坚持战斗。
与此同时,驻莆田大陆沿海石城地区的边防部队,接到增援南日岛的命令后,马上组织一个营的兵力,于11日14时分乘9艘机帆船,从石城码头下海,增援南日岛。
当增援部队靠近后坎头准备登陆时,遭到敌二二四团炮火袭击,登陆口岸被火力封锁。增援部队的机帆船被击沉两艘,伤12人,被迫退回石城。
到12日,石城的解放军又派出两个排作为先遣队,希望抢先登陆后,掩护后援部队。
由于组织严密,又利用潮流迅速靠岸,解放军增援部队于当日18时在南日岛的坑口成功登陆。
解放军增援部队上岸后向南日粗山方向进发,中途遇到小股国民党军队,敌人见解放军援兵已到,未加反击马上向后撤退。
见敌人开始撤退,解放军增援部队马上追击,击毙多人,生俘7人,随后迅速占领制高点,以掩护后援部队登陆。
南日岛的沦陷牵动了中央领导的心,华东野战军第十兵团司令部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二十八军组织力量,收复南日岛。
从10月12日上午开始,连江、福清、莆田、惠安、晋江、同安、厦门等地的驻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并对南日岛呈包围态势。
13日上午,驻福清、莆田的解放军部队开始用远程炮炮击南日岛周边海域,封锁南日岛通往金门岛的海上通道,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敌人面对大军压境,开始慌了,加上南日岛的给养有限,一个小岛一下子增加了6000多人,吃住问题难以解决。
此外,国民党由于孤军深入,周边海面已被解放军封锁,蒋介石只好放弃长期占领南日岛的计划。
10月13日,国民党军队在南日岛大肆抢掠一番后,于当日19时左右陆续从南日岛东西两处撤退。
14日凌晨,中国人解放军发起进攻,迅速在南日岛的众口岸登陆,但因岛上的国民党军队大多数已撤退,零星队伍马上被解放军所歼灭。
14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进攻,迅速在南日岛的众口岸登陆,但因岛上的国民党军队大多数已撤逃,零星队伍马上被解放军所歼灭。
南日岛光复。敌人丢下了700多具尸体,只换取了占领南日岛的3天“胜利心情”,反攻大陆的美梦又一次破灭。
这次战斗,击毙进犯的国民党军800余人。
但由于窜扰的国民党军队疯狂地进行烧杀抢夺,岛上的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也遭到了敌人很大的摧残,致使整个岛上是一片狼藉。
国民党军二二四团一个排的人,在撤逃时乘机脱逃上级的控制,来到莆田鹭鹚屿,于10月15日携枪械等物资向驻莆田平海的解放军投诚,受到解放军的欢迎。
湄洲岛反登陆袭扰作战
1952年1月28日,驻金门国民党军一部及海匪共1700人,分乘军舰4艘、炮艇3艘、帆船数只,在飞机的掩护下,于5时30分在莆田湄洲岛登陆。
负责机动控制湄洲岛任务的解放军八十三师侦察连,一面报告师部,一面登岛反击。
侦察连在9时30分抵岛上陆,战至13时30分,因伤亡较大,被迫分散隐蔽。
到第二天10时,国民党军全部撤离,抓走岛上人民群众近300人。
到1953年2月13日拂晓,驻金门国民党军七十五师二二三团及海匪突击大队共3000人再次窜犯湄洲岛,敌人来势汹汹。
解放军二十八军决定以八十二师二四五团和二二四团的两个营,在军区榴弹炮十二团和师山炮营的火力掩护下,登岛歼敌;以二四六团进至莆田笏石地区集结,待命增援。
八十二师指挥所率二四五、二四四团于13日分别由驻地出发,经长途行军,于14日11时前全部到达莆田港里、莆禧、文甲一线。16时起渡,16时50分在湄洲岛登陆。
国民党军害怕被歼灭,于14日7时开始撤逃,到10时全部撤逃。
南镇反登陆袭扰作战
1952年10月5日23时30分,驻浙江南麂岛海匪“江浙反共救国军自卫总队第二大队”约600余人,由一名美国顾问及大队长指挥,乘汽船、木船,在3艘军舰掩护下,到达福鼎南镇海面。其中两艘军舰掩护汽船5艘和小舢舨19只,向南镇、大小白路开来。
0时,该路海匪300余人,分成两路分别从南镇右侧鼓山和南镇正面登陆,企图围歼解放军驻南镇的一个排,然后抓几百名壮丁回南麂补充部队。
解放军驻南镇的公安七十九团三连一排,在排长陈宽本的果断指挥和当地民兵的配合下,与海匪激战6个小时,歼匪29人。
6日6时许,登陆海匪仓皇逃窜下海。三连一排乘势追击船上逃敌,击中小舢舨一只,翻船溺死匪一部,后来发现海上敌人浮尸9具。
公安七十九团二线部队得知情况后,不待命令,即按作战预案驰援。当赶到南镇一线时,海匪已撤逃。
六鳌反登陆袭扰作战
1952年12月14日5时,驻大金门海匪“南海集训总队”一大队一中队和突击大队两个中队共500多人,乘军舰、炮艇、汽船和木船数只,驶抵漳浦六鳌半岛东侧海面。
6时,向林头、东苏、东埔炮击。6时30分,海匪在舰炮和一架飞机的掩护下,开始在大澳东侧、山门角以北登陆。匪第一大队向100高地攻击。突击大队向六鳌山攻击,企图“以大吃小”,歼灭解放军边防小分队。
解放军公安第八十团营九连一排顽强抗击海匪的进攻。其一、三班坚守100高地,连续打退海匪3次冲击,坚守阵地达6小时之久。发现海匪溃退时,又勇猛追击,给匪以重大杀伤。
二班在六鳌山与四面围攻之匪激战两小时,伤亡过半,最后5人与匪徒英勇搏斗,全部壮烈牺牲。
步兵第二七二团三营八连于10时30分进至林头。匪徒发现增援部队到达,即开始溃逃。
匪徒在逃窜时指挥混乱,争相逃命,结果自己撞沉帆船四只,溺死40多人。12时许,海匪大部下海回窜。
此战,解放军歼匪100余人,毙伤56人、俘敌7人,缴获各种武器44件。
在1953年,解放军在东南沿海对窜犯之敌作战50多次,歼敌1300余名,击沉敌舰船16艘,重创敌舰和艇船共10艘,俘获敌舰船26艘。
通过这一系列的战斗,国民党军队被迫紧缩外围的兵力,退守其主要岛屿。
胡宗南连续受到解放军的沉重打击,他的反攻大陆信心也慢慢崩溃了,自感羞愧,不得不提出辞呈。
蒋介石气得破口大骂:“他妈的,无能之辈!”
于是,蒋介石抓起一支毛笔,在胡宗南的辞呈上写下了“同意”两个大字。
蒋介石放下毛笔,又想了想,胡宗南虽然在指挥浙东诸岛反共中吃了败仗,但他毕竟还是一个反共的功臣。于是,他派长子蒋经国到大陈岛,假惺惺把胡宗南迎回台湾,算是给了他一点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