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一、反侦察作战

鲁珉熟练地启动了按钮,顷刻间,一连串的炮弹拖着长长“尾巴”射向敌B—17型飞机。

领航主任张文逸奉命出击,地上雷达依旧仔细观察着可疑目标的一举一动,时刻为张文逸提供准确的信息。

航空兵第十二师截击机大队飞行员李顺祥,驾驶米格—17波爱夫型飞机在指挥所的引导下,冲入高空迎接敌机。

观察哨雷达发现敌机来袭

1956年6月22日,东南沿海被漆黑的夜色笼罩着,23时左右,解放军驻浙江衢州机场的航空兵部队,接到了来自防空部队观察哨的情报,说有国民党飞机在附近海域活动。

观察哨里的雷达兵马上警觉起来,迅速来到荧光屏面前仔细查看。他们通过认真辨认,迅速、准确地侦察到一架国民党B—17型飞机正在向我方飞行。

指挥员下达了歼击敌机的命令,机场和指挥所的战勤人员忙碌起来……

原来,在50年代中后期,蒋介石为了配合“反攻大陆”,不但反复向沿海地区派遣武装特务,还不断派遣美制飞机入侵我沿海地区,进行高空侦察。

当时中央向全军发出如下指示:

蒋机不断被人民空军部队、地面部队击落。美国对于蒋介石的空中侦察予以配合,不断派飞机到大陆进行侦察与破坏活动。

人民空军予以有力回击,先后击落侵入中国领空的美机20余架。与此同时,人民空军还多次击落台湾从美国购进的U—2型高空侦察机……

事实上,解放军空军建立后,即面临着紧迫的作战任务。当时一些沿海岛屿还被国民党军队占据,并经常派飞机对沿海要地进行骚扰破坏,使刚刚建立的空军肩负着要地防空的重任。

1949年冬,国民党政府逃到台湾后,其空军不断对大陆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杭州、南京、徐州、广州等城市进行轰炸破坏。

特别是上海,从1949年10月至1950年2月,国民党空军空袭达26次之多。

尤其是1950年2月6日,台湾国民党空军共出动17架飞机,分4批轮番轰炸上海电力公司、沪南和闸北水电公司等。

当时投下炸弹60余枚,炸毁房屋2000多间,死伤居民1400余人,使大部分工作停产,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所以,加强沿海及其他城市的防空,成为新形势下斗争的焦点。为此,中央军委立即加强华东军区的防空组织领导,增加沿海防空力量。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仅国民党的飞机对大陆进行袭扰破坏,连美国军用飞机也不断侵犯中国领空进行侦察。

在此情况下,中国的国土防空被提到重要日程上来,在华东、中南、东北、华北地区建立了防空监视哨网,传递空情;各主要城市及工业区设立了防空司令部,负责防空的组织指挥。

在上海地区防空力量日益加强的情况下,苏联协助上海地区防空的航空兵部队,先后击落国民党空军袭扰飞机5架。

敌机被击落后,不再那么嚣张了,也初步扭转了防空形势。此后,国民党空军的飞机窜犯上海地区的活动大大收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混成旅成立后,立即进驻上海担任防空任务。协助上海防空的苏联航空兵即回国,把全部装备有偿移交给中国,共有飞机19架,探照灯72部,雷达12部。

为统一指挥沿海地区的歼击航空兵部队,解放军于1952年7月31日成立了空军第四军军部,并在金山等地建立辅助指挥所。这就扩大了歼击机的作战范围,使沿海地区的防空作战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中国大陆处于相对的和平环境中,而空中斗争却出现了紧张的局面。在美国的支持下,国民党空军对大陆的袭扰破坏活动,从东南沿海扩展到纵深地区。

50年代至60年代,国民党空军始终把东南沿海地区做为窜扰侦察的重点,因此,人民空军反袭扰防空作战的重点亦在沿海地区。

1954年以前,国民党军飞机夜间窜入大陆,每年达100架次左右,主要使用B—24、B—25、B—26、C—46等几种飞机,从事空投特务、撒发传单、接济潜伏在大陆的残余势力等破坏活动。

由于敌机受到解放军的沉重打击,1955年以后,国民党启用了B—17型飞机,这些飞机常常会夜间窜入内地沿海进行电子侦察。

国民党空军使用的B—17型飞机,是由美国政府提供的,其使用权由美国情报机构“海军辅助联络中心”控制,竭力充当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后盾。美国政府不断唆使国民党空军对我沿海地区实施侦察,以达到他们罪恶的企图。

B—17型飞机对我沿海地区实施侦察,实际上是美国政府出飞机、出钱,国民党出人出力,为美国获取中国大陆战略情报的一种特殊形式的间谍活动。

解放军空军用于夜间拦截的作战飞机是米格—15、米格—17型歼击机。这种飞机没有装备截击雷达,只有全靠飞行员的目光搜索发现目标,因此,先进的美国侦察机常常会成为“漏网之鱼”。

但是,战士们都信心百倍,决心用双眼代替雷达,狠狠地打击敌机的嚣张气焰,让他有来无回。

当时,空军飞行员看到了敌机火光,还没等开火,目标便消失了,因此在1955年,空军夜间拦截敌机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然而到了1956年,解放军空军调整了雷达部署,主要作战基地初步形成了引导网,引导成功率有所提高,对歼敌也充满了信心。

正是解放军进行了雷达部署,我们才看到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6月22日这天,一架国民党“空军总司令部情报署”的美制B—17型飞机,从浙江路桥以南窜入大陆,高度约2000米。

敌机上带有电台,还有大量的造谣诬蔑性传单,敌人觉得解放军的空军仍然拿他们没办法,还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干他们的坏事。

但是敌人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因为解放军在这一年已经部署大量的雷达系统,这架敌人刚进入内地沿海,就被解放军防空部队的的雷达盯住了。

解放军雷达系统处于严密监视状态。

雷达站发现敌情后,解放军的歼击机满载了炮弹待命起飞,做好了空中歼敌的准备。

正在雷达站值班的包钰桥,全神贯注地操纵着机器,牢牢地监视着B—17型飞机,保持信号的清晰,防止敌人再次溜走。

同一时刻,部署在各个要地的高射炮阵地上,炮兵们也仔细地看着远方的天空。战士们无心欣赏蓝色的天空,炮里已经装好了弹药,大家都严阵以待,就等目标的出现。

解放军空军一级战斗英雄、航空部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少校团长鲁珉,在获悉敌情后,马上驾驶速度极高的喷气式米格—17歼击机冲入高空。

此刻,领航员汤志耀仔细观察着萤光板上敌机的航迹,精确地计算着高度、速度、方位,并不时把敌情迅速报告指挥员、飞行员,引导着张开巨翼的解放军飞机扑向敌B—17型飞机……

空军夜间击落敌间谍飞机

夜空漆黑一片,只有寥寥几颗星星挂在那里,大地上,群峰和原野还在安详地睡着。这时,米格—17歼击机却打破了宁静在空中监视,无线电里不时传来空军指挥所引导飞行的声音。

此刻,敌B—17型飞机为了逃避我军雷达监控,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南,不停地调换着方向,和解放军玩捉迷藏的游戏。

可是,不管敌人有多么狡猾,在解放军空军地面指挥所的正确指挥和引导下,米格—17歼击机正在向敌机一步步靠近。

在离目标只有5公里远的时候,狡猾的敌B—17型飞机又改向南飞了。

米格—17歼击机马上跟着改变了方向,并且依靠夜间作战的经验,绕到比较容易观察敌机的有利位置上。

“蒋机离你2公里!”

“你和蒋机在一起了……”

驾驶米格—17歼击机鲁珉少校通过无线电听到第十二师副参谋长吴云山的声音。

于是,鲁珉驾驶着米格—17歼击机迅速地追近敌机,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个飞行的黑影。

鲁珉飞到了射程之内,这时无线电里传来地上指挥的命令:“瞄准!放!”

鲁珉熟练地启动了按钮,顷刻间,一连串的炮弹拖着长长的“尾巴”射向敌机。

只听一声巨响,炮弹击中了敌B—17的机翼。

敌机开始在空中摇晃。国民党飞行员发慌了,企图改变航行溜走。

鲁珉发现敌人的企图后,沉着地紧跟在敌机的正后面,对好了瞄准器,在距离270米的时候,又发起第二次猛烈地攻击。

敌机再次中弹,整个机身燃起了大火,摇摇晃晃地坠毁在江西省广丰县岭底乡境内的山沟里。

敌B—17型飞机被山坡撞得粉碎,并分成无数碎片飞散开来,在地面上燃起了熊熊大火,把山坡和小河都映得通红,飞机上的国民党空军少校飞行员叶拯民等8人全部丧命。

这次行动是空军第一次在夜间击落敌机。胜利消息传开后,整个空军都为之振奋。

6月29日,国防部通令嘉奖参战空军和防空军有功人员,嘉奖令如下:

6月23日凌晨1时零6分,我空军某部鲁珉少校在有力情报保障和上级正确指挥下,在江西省上饶附近上空击落蒋军侦察机一架,特予通令嘉奖。

并责成空军、防空军首长查明有功人员,0晋升一级军衔。希有关单位认真总结此次在夜间无光空域条件下击落蒋机的作战经验,加以推广,提高各级部队在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国防部的通令嘉奖,给参战空军和防空军以巨大地鼓舞。

张文逸击落美军侦察机

1956年8月22日夜,浙江舟山防空雷达部队发现,一架可疑的飞机正朝着东南沿海方向飞来,一副鬼鬼祟祟的样子。

雷达战士保持高度警惕,观察着它的一举一动,飞行员也做好了迎击准备……

原来,这是美国P4M—1Q侦察机。

在朝鲜战争结束以后,美国仍然对中国心怀鬼胎。为了配合国民党反攻大陆,美国加强了对中国沿海地区军事力量的空中侦察。其中,美国空军和海军经常派出间谍飞机偷猎中国沿海地区的情报。

P4M—1Q侦察机在起飞前,美军侦察机已经两次发现上海地区部署了新的防空雷达部队,所以,这次行动美军做了精心地准备。

8月22日深夜,这架美国海军P4M—1Q型电子侦察机从台湾新竹机场起飞,偷偷摸摸接近大陆,机上16名成员中就包括美国海军飞行员迪恩。

根据上级的指令,该机要去侦察中国上海地区的防空雷达部队的部署情况。

这架美机沿着S形航线飞行,紧挨着中国的领海线时进时出,多次闯入大陆领海线范围内,对军事设施实行电子侦察,打算捞一把就溜。

让迪恩等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的行踪早就被解放军的雷达发现了,敌机落入了解放军雷达部队布下的天罗地网中。

45分钟后,美国海军P4M—1Q型电子侦察机已经快靠近大陆领空了,地上作战指挥部下达了迎击可疑目标的命令。

解放军航空兵第二师第六团领航主任张文逸奉命出击。

地上雷达继续仔细观察着可疑目标的一举一动,时刻为张文逸提供准确的信息。

曾经击落国民党B—17型飞机的战斗英雄张文逸,驾驶着米格—17战斗机冲入高空,对闯入中国领海线范围内的敌机实施拦截。

此刻,虽然是下弦月,影响了张文逸的视线,但由于地面雷达精确测定了美机的航向、高度和位置,张文逸很快在舟山附近上空发现目标。

然而,美侦察机此刻毫无察觉,迪恩一行已成瓮中之鳖。

在地面作战指挥部,空军第四军长高厚良少将和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聂凤智也一直注视着雷达荧光屏上的可疑目标。

由于夜里没有月光,难以辨别机徽,再加上雷达探测距离有限,无法准确判断该机到底是从日本、韩国还是台湾飞来的,因此,存在着它究竟是国民党军机还是美机的疑问。

最后,指挥部下定决心,只要这个可疑目标再次跨入我沿海领空,就把它坚决消灭!

当这架飞机再一次窜入衢山岛黄泽山上空时,第四军长高厚良果断地下令开炮攻击。

到23日的凌晨,张文逸驾机在短暂的几十秒钟内,就连续向美侦察机3次开炮,敌机只好拖着浓烟拼命地朝公海方向逃去,最后消失在舟山群岛东部的浪岗山附近海域。

美国P4M—1Q侦察机被击落后,为了不让飞行人员成为解放军的俘虏,驻日本的美国第七舰队司令部为了营救侦察机人员,迅速下令“拳师”航母率领一支编队前往出事海域进行营救和打捞。

“拳师”航母于1945年4月服役,排水量为2.7万多吨,可以运载大约95架各型作战飞机,可以为海上营救和打捞提供空中掩护。

然而,侦察机到底是在哪个具体位置坠海的,谁也说不清,结果,美军战舰抵达侦察机坠海现场时,侦察机已经坠海24小时之多。

在整个海上营救和打捞行动中,美军虽然出动了10多艘各型战舰,但并没有找到任何幸存者,只找到两具尸体。

此外,中国方面也找到了两具尸体,由于中国和美国还没有外交关系,中国方面通过英国在上海的外事机构,把两具美军尸体转交美国方面。

这是美军第一次发生侦察机被击落的死亡事件。事件发生前,美军一直没有在侦察机上配备武器弹药,他们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侦察机一旦落入苏联或中国之手后,成为武装入侵的借口。

侦察机被击落后,美国决定为飞机配备机炮等武器,以便在情况紧急时准备空战逃命。然而,该型机在后来的空中入侵侦察中,仍不时被中国航空兵追杀,多次狼狈逃命。

周恩来亲自修改新闻稿

8月24日,也是击落美机的第二天,周恩来在北京找来空军司令刘亚楼,对他说:“亚楼同志,你们打掉的是一架美军侦察机。”

这可是刘亚楼事先所不知道的。他马上联想这事极可能引发国际问题。

办事缜密的周恩来在为媒体发表的新闻稿件中,做了这样的表述:

新华社23日讯:

本月23日零点后在上海东南海面上空发现蒋军飞机一架,窜入我马鞍列岛上空,我空军飞机当即起飞。

蒋机继续窜入嵊泗列岛上空,与我机在衢山岛之黄泽山上空遭遇,被我击伤,敌机当即向东南方向逃去。

刘亚楼看后,点了点头,对大家笑着说道:“周总理作的文章可真有水平,此文奥妙显而易见,一不提‘美机’二字;二点明‘遭遇’是在我国领土‘上空’;三交代‘敌机当即向东南方向逃去’,任你美国想耍什么花样都找不出破绽。”

陈赓大将对刘亚楼说:“这是为了避免扩大事态,也为了美国找上门来掌握主动,总理才亲笔改定了新华社的新闻稿。”

刘亚楼由衷地说:“总理看得可真仔细呀!”

刘亚楼看完周恩来改定的新闻稿,内心对总理又多了一份敬佩之情,也深感“国际问题”的棘手。他试探着问周恩来:“美军如果借机挑衅怎么办?”

周恩来大声说:“如果美军借机挑衅,我们就必须有反应,既不示弱,也不逞强!”

就在我军击落美军侦察机的几天之后,美军悍然发动了大规模挑衅行动。

25日零点刚过,刘亚楼接到前线电报。

电文如下:

美国海军的一支庞大舰队在中国东海的领海线外摆开了挑战的架势,3艘大型航空母舰、30艘护卫舰、驱逐舰、巡洋舰和后勤补给舰列阵航行,从3艘航母上起飞的200架飞机密布天空。

接到紧急情报后,空军司令刘亚楼马上给周恩来打电话。周恩来在电话里做了部署。刘亚楼立即向前线指挥官聂凤智发布命令。

命令如下:

总理指示,只派几架正常巡逻的飞机,在我国领空内巡逻,不要主动向美军攻击,静待事变。

美军见解放军空军张驰有致,沉着冷静,分明早有准备,所以美军未敢向解放军战机开火,炫耀一阵武力后,无功而返。毛泽东指示“务歼入侵之敌”

1957年11月20日夜,一架改装后的国民党B—17飞机穿越中国内地9个省,甚至接近了北京上空,活动时间长达9个小时。

敌人如此大胆的行动,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密切关注,周恩来当晚发出命令。

命令如下:

蒋机未能入侵北京上空,是不幸中的幸事,我们应用一切方法将蒋机击落。

原来,在进入1957年后,国民党为了反攻大陆,继续使用经过改装的B—17型飞机,对我沿海地区进行电子侦察。

自从B—17型飞机在1956年被击落后,国民党空军受到了打击,不得不改变作战方式。到1957年,敌机开始把月夜、中空条件下的出动,改变为暗夜、低空条件下的出动。

敌B—17型飞机是活塞式轰炸机,经过改装后做为侦察机使用,低空性能较好,续航时间长达17小时,机载电子侦察设备可侦察到地面雷达的部署和性能,可窃听到对方的指挥活动。

1957年,B—17型飞机夜间低空窜入大陆侦察达53架次,人民空军出动69架次截击,却一次次让敌机溜走,于是就出现了开头那一幕,敌人竟然飞越内地9省,还飞临了北京。国民党B—17型飞机如此狂妄的行为,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深切关注。

为加强北京地区的防空,总参谋部向中央军委写了《对蒋机窜扰大陆纵深情况及我采取的措施》的报告,毛泽东主席阅后指示空军:

全力以赴,务歼入侵之敌。

就这样,空军对战略工作进行了全面整顿,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使夜间作战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使部队对在夜间低空击落敌机的信心大大提高。

1958年4月21日深夜,国民党空军再次出动的B—17飞机1架,低空窜入江西地区上空进行骚扰和侦察任务。

面对敌情,航空兵第十二师截击机大队飞行员李顺祥,驾驶米格—17波爱夫型飞机在指挥所的引导下,冲入高空迎截敌机。

这架米格—17使用改进过的机上雷达,在约300米的同度上,距敌1500米发现目标,900米截获,800米开炮,将B—17飞机击伤……

B—17飞机被击伤后,国民党空军就不再那么嚣张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主动出击。

在和B—17侦察机进行空中较量的同时,解放军空军同其他国民党的侦察机和战斗机较量,主要的有RB—57侦察机和F—86战斗机。

1957年12月15日和1958年1月7日,国民党空军两次派遣RB—57侦察机飞临山东半岛上空进行侦察活动……

胡春生在同温层击落敌机

1957年,美军方在向台湾提供的B—17型飞机在大陆领空被击落后,又向台湾提供多架RB—57高空侦察机,敌人利用这种飞机又在内地上空大肆侦察。

《人民日报》不时刊登我国政府对美国政府的警告,也不时提出对台湾当局派飞机侵犯大陆领空的事提出严重警告,不过,他们仍然藐视我方的警告,仍然不断派飞机对我进行空中侦察。那么,最有效的警告就只有把它揍下来了!

为此,周恩来亲自给空军司令刘亚楼打来电话,他在电话里说:“刘司令员,我们应用一切方法将美机击落!不然影响太坏!”

刘亚楼回答说:“我们的飞行员多次眼看着敌机大摇大摆地从眼前飞走,心如刀绞一般难受,他们为没有把好空中大门而感到内疚。”

刘亚楼话锋一转,又信心十足地对周恩来说:“不过,请总理和中央放心,为了保卫祖国神圣领空,我们已决定从十八师、九师等几个老部队中抽调一些技术水平高超的老飞行骨干,组成游猎中队,布置在敌机经常出没的航线机场上。”

周恩来问:“能否让机务部门想办法改装我们的飞机,设法减轻飞行重量?”

刘亚楼答:“我看可以,我们还正在训练担任游猎的飞行员,爬高到最大升限后,利用空气动力、惯性作用向上跃升,对准目标开炮。总之,我们一定下决心,把各项措施进一步搞扎实,搞出名堂来!”

当时,沿线机场起飞多架飞机层层拦截,都因升限不及,无法攻击,只得“望敌兴叹”,至于各种口径的高射炮,更是无能为力。

敌RB—57战机如同逛花园一般,大摇大摆地在大陆上空横贯转悠,尔后不慌不忙飘然而去,这对解放军的防空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为了贯彻毛泽东、周恩来的重要指示,刘亚楼还专门召开各军区空军、各军党委书记会议。

刘亚楼在会上严厉地说道:“要从根本上扭转防空作战被动局面!”

会议决定从十八师、九师等几支劲旅中抽调一些技术水平高超的老飞行骨干,组织游猎中队,布置在敌机经常出没的航线机场上,机务部门想办法改装飞机,设法减轻飞机重量。

刘亚楼还亲自整顿防空作战的指挥和保障机构,在他的指示下,解放军的米格型战斗机就开始在空中和敌机较量了。

在这之后,刘亚楼迅速组建起了解放军第一支地空导弹部队对外称五四三部队,使之成为解放军空军的王牌部队。

1958年2月18日,雷达发现一架敌RB—57侦察机,从青岛东南方向400公里处正不断上升高度朝西北方向袭来……

为了击落国民党飞机,海军航空兵第四师第十团中队长胡春生和飞行员舒积成奉命驾驶歼—5飞机紧急起飞,穿过迷雾冲向胶州湾,双机10度爬高,背敌出航,进入同温层待机。

所谓的同温层是指12000米以上高空的空间层,这个空间层温度长年在零下56度,通常没有云、雾、雨、雪,飞行员进入这一层空间飞行,呈现在眼帘的天空不再是蔚蓝色,而是深蓝色、紫色乃至近乎黑色,所以视线非常不好。

同温层的空气稀薄,空气动力减少,飞机反应迟钝,机动性能变差,在世界空战史上,还从未有过在同温层作战的先例。

在同温层开炮,炮口喷出的瓦斯进入发动机,容易使发动机停转,每门炮射击时产生的6、7000公斤的后坐力,有可能导致飞机失速,或者其他高空危险,甚至是机毁人亡。

但是,如此危险的高空作战,却被中国航空兵创造了先例,更震惊了世界。

飞行员胡春生和舒积成升到1.5万米时,发现了敌机,胡春生首先发起攻击,由于急于歼敌,两次开炮却没有命中。

胡春生反过来再次向敌机冲去,在距敌机433米处连续3次开炮,一直打到距敌机75米,使敌机多处中弹,最后坠毁在千里岛附近海面。

敌机击落后,正在朝鲜访问的周恩来总理闻讯后非常高兴,马上打电话向海军祝贺。

如今,这架RB—57飞机残骸被捞起后陈列在青岛中山公园,成为历史的记忆。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