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7章 乐于奉献——为他人开一朵花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乐于奉献的人常为别人开一朵鲜艳的花朵!

奉献爱心,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洗涤。

在这个纷乱复杂的世界里,惟一能够让大家维系在一起的便是爱心。青少年是一个年轻又充满活力的群体,他们的爱心一定更具有号召力和感染力,所以更应该用自己的行动来让世界充满爱。青少年应该明白奉献爱心的价值和意义,哪怕是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向社会付出自己仅有的一点热量,也能发挥出神奇的效果。

乐于奉献,是每个青少年人生中的必修课!

1.奉献一份爱心,绽放生命之花

爱心是对于处在困境中的人们,一次爱心的援助,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帮助,更是生活的温暖和未来的希望……在给受助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同时,更是传递了一份爱心,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施予爱心是一种生命价值的集中体现。

爱心——生命的真谛

心存感动,才能让爱心飞扬。而拥有爱心的人才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热爱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爱心的回报有时候超过了金钱的价值,甚至能挽救人的生命。

2004年年末,正值印度洋海啸发生不久,一天,一对年轻的夫妇来到青岛市红十字会,他们说替朋友为灾区捐款5万元,但不愿意留下姓名,他说那就叫“微尘”吧,问其原因,他说我们本身做这个微小的事情就像一个微小的尘粒一样,并不是多么大的事情,事后工作人员一查,发现这位神秘女士已经使用“微尘”的名字进行过多次大额捐款:非典时期捐款两万元,新疆喀什地震捐款5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1万元,湖南灾区捐款5万元……那么这人到底是谁呢?

2005年,青岛早报开始在新年的第一天开通热线寻找这名热心人。两天过后,寻人热线并未收到任何有效的线索,但在早报的寻找过程中,一个又一个“微尘”出现了:数名大学生拿着自己的生活费赶到街头募捐点,他们说自己是“微尘”;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拿着退休金走进市红十字会办公室,在募捐花名册上留名“微尘”;一位母亲抱着三岁的儿子,向募捐箱里塞进压岁钱,这名母亲说:“他也当粒小微尘。”一直到现在,青岛市红十字会收到的上千万笔捐款中,很多捐助者都署下了同一个名字:微尘。

默默无闻、不图回报的“微尘”,在青岛越来越多,从一个人慢慢发展成一个爱心群体,由一个群体成为了一种普遍的风气。微尘,已经成为了青岛的爱心符号,如今在青岛,从城区到农村,大街小巷里,几乎每一本募捐册上都能看见署名“微尘”的记录,几乎每一个募捐站旁都会听到“我叫微尘”的回答。

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扩散成一个爱心群体,再后来,扩展成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符号。以微尘命名的募捐箱、徽章开始走进了青岛的大街小巷,十元、百元,甚至万元,每一双充满善意的援手,每一张不同模样的面孔,都记录下一个共同的名字——“微尘”。

他来自人群,像一粒尘土,微乎其微,寻找不到但又随处可见。自认渺小的他,却塑造了伟大,这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座城市的良心。

献出爱心的这些人们各有各的缘由,有的是同情弱者,有的是乐善好施,有的是想为社会做些事情,但不管其出发点是什么,得来的结果都是最好的,得到这些爱心的人们的生活也都因此变得丰富幸福起来。

所以爱心的付出是并不求回报的,那你有看到他们得到我们的帮助而幸福的过活吗?那你有感觉到我们因付出爱心而充实的心灵吗?一定有,真的!因为在你施予爱心的同时,你也正在体现着自己生命的价值。

爱心对一个人来说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生活境界。“爱是一种能力,而不是对象,爱是一种主动行为,它包括责任、尊重、了解、照顾……”

爱心是要传递的。我们不是仅仅因贫而助,而是因助而助人才助。爱心绝对不是无条件的,爱心要对社会负责。爱心会让我们懂得生命价值的真谛,也懂得了生命的价值所在。

生命之花因爱心而绽放

在德国的北方一个小镇的修鞋店内,有一个用红白大理石修建的专为非洲捐鞋的“捐鞋台”,几乎每天捐鞋台上都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鞋,那些鞋看上去都十分干净,和新鞋没有什么两样。更震撼着人们内心的,就是店内正面墙上悬挂的一幅黑白大照片:一个瘦骨嶙峋的黑人躺在杂草丛生的公路旁,两手抱着流血的双脚,痛苦万分。鞋店店主正是因为看到这张20世纪60年代的照片,才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他萌生了向非洲捐鞋的想法,于是他就辞去鞋厂主管的职务,从此办起了修鞋店并且还修建了捐鞋台。他说:“看到这张照片时,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在众人面前流下了眼泪,那是一个日耳曼男人的眼泪,绝不是轻易流淌的。”其实向灾区以及慈善福利机构捐赠,事实上都是在捐献一份诚挚的爱心。

人生在世,的确有着不同的命运,其中有的人生来就衣食无忧,而有的人却食不裹腹;还有的人整天生活在幸福之中,却还有人在遭受着灾难的折磨。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去帮助他们?帮助他们重新找到应有的幸福呢?也许我们的力量在帮助他们时有限,可是最重要的是爱心,哪怕只是在他们的精神上安慰就足够了。

也许你今天能给予别人的帮助,是你的心而非是你的荷包,由你费心思花时间,而不是匆匆采购应付的爱心,就是你的热忱。你可以少买一件你并不是十分需要的物品,你可以用自己的爱心,去帮助一些灾区或者在你身边遭遇困难的人。

每个人都拥有一颗心,它在人的体内虽然是那么的渺小,但它的作用是我们永远无法忽略的,不是吗?心,可以分许多种,爱心就是其中的一种,爱心也是人一生中最为宝贵的东西,拥有一颗无私之“爱心”的人是一个善人。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必须为谁做什么,也没有人必须要做什么,很多时候是发自内心的一份向往,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如果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份爱心,去面对生活,面对工作,面对朋友,那这个世界将有多么美好啊!拥有一颗爱心,常怀感激之情,就如在心中点燃一盏灯,灯的光芒,足以温暖冰冷的心灵,足以洞穿沉寂的黑暗。拥有爱心,学会感激,就如生活在一个温馨浪漫的家园里,足以让你享受甜甜的梦,浓浓的爱。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身边那些曾为你付出爱的人。

爱是无价的,爱也是不易言表的,爱需要我们自己去体味。只有你付出了爱,才会收获爱的芬芳,只要我们在真心地心里想着他人,那你就在付出着爱,你才会懂得什么是爱。

爱心是每个人都需要的精神粮食一样,如果没有一颗爱心,那么外表看似充实的生活其实非常空虚,人生就没有什么真正的价值了。拥有一颗爱心会让你感受到人间的真情所在,让你的生活充满了情感色彩。

因此,青少年朋友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一定要充满爱心,对人对己都要一样,不能只为了自己而失去了自我,要学会在爱的海洋里生存,这样便能够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要时刻记得: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生命之花将因此而绽放。

2.爱是无私的奉献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说:“爱是生命中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暗。”这也正如天主教会歌中唱的那样:哪里有真爱,哪里就有真情。

有人说:爱是理性的太阳,温暖着人群,照耀着世界,爱是感情的江河,浇灌着今天,滋润着未来,在我对爱的理解中,爱是一份无微不至的关心,是一份责无旁贷的责任。是一种深刻的认识,是一种理解的尊重。

爱是无私的奉献

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多给别人一点关爱,有时候,可能长久的怨恨就在那一个充满真诚的微笑当中化干戈为玉帛;给别人一点关爱吧,也许是一句微不足道的话语,都可能会在一块荒芜已久的心田中绽露出绿色。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经说:“爱一个人,意味着要为他的幸福而高兴,还要为他能够更幸福而去做需要做的一切。”

一个从战场归来的士兵从旧金山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告诉他们:“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可是我有个不情之请。我想带一个朋友同我一起回家。”

“好啊,我们欢迎他!”他们回答,“我们会很高兴的。”

接着儿子又继续说下去:“可是有件事我想先告诉你们,他在越战中受了重伤,少了一条胳臂和一只脚,他的家人不愿意接纳他,他现在走投无路了,我想请他回来和我们一起生活。”

“儿子,真的好遗撼,也许我们可以帮他找个安身之处。”父亲接着说,“儿子,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像他这样残障的人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的负担会很大的。我们还有自己的生活要过,不能就让他这样破坏了。我建议你先回家然后忘了他,他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的。”

听到这里,儿子挂上了电话,从此以后他的父母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

过了几天后,这对父母接到了来自旧金山警局打来的电话,告诉他们亲爱的儿子已经坠楼身亡了。于是他们伤心欲绝地飞往旧金山,在警方带领之下辨认儿子的遗体。令他们震惊的是,儿子居然只有一条胳臂和一条腿。原来先前儿子所说的朋友正是他自己。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失败的生活往往是缺乏爱的生活,它必然会给人带来问题、烦恼、疾病甚至生命的枯萎。

我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爱是什么?其实“爱是关心,爱是理解,爱是无私的奉献。”它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具体的反映和体现正是社会成员对国家、集体和其他需要帮助者的一种纯洁高尚的道德义务关系。例如,国家公职人员在履行职务的时候,就必须无私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当面临外敌入侵或严重自然灾害的时候,普通公民也必须要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物出物,无私奉献自己的力量,视抗敌和救灾为己任;当我们路遇孤立待援的危重伤病员或者坏人行凶杀人,无论谁都要见义勇为、挺身相救。如果一个人是一位毫无社会义务责任感的自私自利之徒。那么他会在任何事情上都讲等价交换,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我们不难想象,如果没有那种无私奉献精神,在面对2003年的非典灾害,中国的医务人员能不顾个人安危,舍生忘死,坚定地与非典搏斗吗?

人的一生不能没有爱,有了爱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生活。我们应该爱自己的亲人、朋友,但更应该去爱周围的人,爱整个社会和人类。如果一个人只爱某一个人,显然那种爱不是真正的爱,它应是共生的依附,是一种扩大了的自我主义。倘若一个父母只爱自己的孩子,可他却丝毫不关心、不爱其他的人,对其他的人表现得很自私,甚至残忍。这就是一种自私的爱,也可以说是一种虚假不真实的爱,同时,这种爱也是一个悲剧。当然我们也会丢弃这种狭隘的爱。

爱是永恒不变的美

爱是这样的真,这样的纯。爱可以让枯枝长满鲜果,爱也能让沙粒变成珍珠,爱也会让受灾的群众重新唱起了欢乐之歌。

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爱是美丽的港湾;爱是纯洁而美丽的;爱是宽容又和谐的……总之,爱是公共的,只要你真心付出,就可以拥有它。爱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爱的含义同样也是很多的。

有一个被命运抛弃的人。在他的经历中,疾病找上了他,而梦想、幸福和一切却选择了离他而去。2000年5月,在他住进了医院时。他全身皮肤腐烂,各项化验指标显著增高,他所患的疾病是重型肺炎,病情十分严重,随时都有离开这个世界可能性。这沉重的一击,让他难以接受。但经过大夫及时准确的用药治疗和护士们的精心护理,他终于脱离了危险期,病情也一天天的好转起来。在这里他终于感受到那种从未有过的温暖,是医务人员们那炙热的心感召着他。她们是给人类带来幸福和快乐的天使。因为经济困难,他的治疗又陷入了困境,护士们知道后便为他捐款,护士小李家住外地,平时节俭,当听说要为他捐款,小李慷慨解囊,捐出了自己的部分积蓄,钱虽不多可那份情却是无价的。医院领导了解了他的情况后,非常关注他,院长也多次亲自询问他的病情和生活,现在的他病情平衡了,日渐康复,全是那些白衣天使给了他第二次生命,是医务人员使他从“绝望”中“复活”。

在这个世界上,父母的爱是最伟大的爱。父母对子女的爱更是无私的。他们日夜守护着儿女,精心呵护着儿女。父母不求什么报酬,只是盼望儿女茁壮成长。当有一天我们成就辉煌,我们不能忘记父母,因为我们今天所取得的一切都要归于父母伟大而无私的爱。

唐代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写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慈母,在为即将远行的儿子赶制衣服的动人情景,表现它将母亲疼爱子女的深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抒发了子女要报答母恩的炽烈情怀。爱的伟大,真的让人感动不已。

爱没有贫贱富贵之分,我们要想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那我们就要真心真意的爱,并且我们要把爱奉献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3.人生因奉献而闪光

蜡烛有牺牲自己的奉献精神,她愿意播放光明,却必须由别人施她以火种去点燃她、呵护她,她才有生命,才有燃烧的泪,才能够释放自己的光芒。然而这时,还需要有人为她修剪灯花,拨正灯芯,遮风挡雨,她才不会暗淡,不会熄灭,才会一如既往地燃烧下去,直至成为灰烬,实现愿望。

每一位善良正直的人都是一枝蜡烛,他们都愿意为人类的美好、祖国的昌盛、企业的兴旺、家庭的幸福去做出一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集体,有益于家庭的事业,只要达到点燃自己的临界点,他就会燃烧自己,奉献自己,释放出耀眼的光芒。

奉献他人,快乐自己

落叶的一生虽然短暂,可是它的整个生命都尽其所能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服务。春季,刚刚发芽,嫩绿的外衣给大地带来春的消息,把沉睡已久的大地装点得生意盎然;夏季,枝繁叶茂,浓密的叶子成为人类天然的保护伞,阻挡了强烈的紫外线;秋季,毅然落下,给来年的新叶提供了表现自我的舞台;冬季,融入大地,为树木今后的成长提供了养料。它不求名,不图利,默默无闻地为别人奉献了自己短暂的一生,这精神多么可贵呀!正因为这种精神,它短暂的生命才变得光辉灿烂!

有一个国王,很宠爱他的儿子。王子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要什么有什么。但是,他一次也没有笑过,天天都是愁眉苦脸。

一天,有位魔术师对国王说,他有办法让王子高兴起来。国王兴奋地说:“如果你能让王子高兴起来的话,你要什么我都给你。”

于是,魔术师带着王子进了一间秘室,他用白色的东西在一张纸上涂了几笔画,然后交给王子,并嘱咐他点亮蜡烛,看纸上会出现什么。说完,魔术师走开了。年轻的王子在烛光的映照下,看见那些白色的字迹化作美丽的绿色,变成这样几个字:“每天为别人做一件善事。”王子按照他的话做下去了,不久,他果然成为了一个快乐的少年,天天都很开心。

奉献是一种精神,奉献是美好的,也是美丽的,奉献在“给予”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在“收获”着快乐。

世上没有火柴自我燃烧般的奉献,哪来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美誉;没有根甘愿伸向泥土,许下永不见阳光的诺言,哪来一株株参天的古木;没有鲜花自我结束芳香的奉献,哪来枝头的果实累累。当你取得成功时,不要忘记:你的成功源自别人的奉献。

牛顿说:“我看得比别人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的,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别人的奉献,倘若没有别人,还能成就你今天的成功吗?要记住没有太阳的自我燃烧,哪来我们的光明。没有别人的奉献,就没有你的成功。

当你回味人生,你就会发现,你最幸福的时刻,就是你能够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颗爱心的时刻。你可以奉献你的物质财富,你可以奉献你的聪明才智,你可以奉献你的爱心与力量。只要你能够义无反顾地做到关心他人的疾苦,乐于助人,从精神上来说表达的就是爱,你就会发现了真正的追求,只有这样你的心灵才得到慰藉,你的人生才有意义。

奉献是一种美,春雨般的奉献是天然的美,是无法遮盖的、无法抗拒的美。奉献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是鲁迅先生的“在人生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进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消瘦,也以为快活”他们都是可爱的奉献者,为奉献做了最好的诠释。

奉献始终是一种崇高的养分,如同丰盈甘美的乳汁,一个人,只要他还能奉献,就不至于彻底丧失良知与天性,因为奉献能使人世间的温情变的更加浓厚。

人生的意义更多地在于奉献,奉献社会,奉献朋友,奉献事业,它能让别人欣赏你,当然,这也不仅仅是为了博得他人的赏识,更重要的是,这会让自己感到快乐与满足;人生的意义更多地在于自身的价值,自身的价值不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而是朋友、老师、亲人等一些周遭人对你的评价,当然,只有一面之缘的人也有资格评价你,因为他说的是你给他的第一印象。或许你很美丽,很热心,很勤劳……

人生因奉献而闪光

很多人都认为,自私是这个世上一切不幸的根源。往往那些贪欲的人,为了自己永远不知足的胃口,当他们绞尽脑汁、不停地去满足自己永无止尽的欲望时,到头来才会发现自己是一个被关在自建的炼狱中的囚犯,伴随着自己的总是失落与悲伤。因此,你只有把全部的心思、并心甘情愿地为了他人的利益与幸福,毫无保留地奉献自我,你才不会因为没有受到重视、恭维,而感到委屈和伤害。反之,你会发现,对于你来说,看似付出与损失,甚至痛苦,你却在奉献的过程之中不断地净化了自我,培养出纯洁、自我牺牲、充满爱心的优良品质,最后却证明了是至高无上的收获与回报,你永远沐浴着快乐的阳光。

只要是你能够奉献的事情,就不要吝啬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做出奉献,只会让你变得更加有力,而不会损失你的毫毛,为别人送去快乐,也为自己带来快乐。赠予别人要慷慨些,那样,你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善意带来的快乐。行善是美丽的,感恩也是美丽的,行善和感恩都是让人快乐的。让自己生命的能量,化作亮光,既能照亮别人,也能让自己在光明里前进。能够奉献多少,那是自己的事情,奉献的价值是多少,那是别人的事情。你只要让自己做出奉献,你的奉献就具有价值。

公元前71年,斯巴达克斯领导推翻罗马大帝的奴隶起义,但不幸失败,罗马库官对抓获的几千名斯巴达克斯部队的俘虏说:“只在你们交出他,就不会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在一段沉默之后,斯巴达克斯站起来说:“我就是”然而奇怪的一幕发生了,就在罗马军官将要把他带走时,身边的其他俘虏竟然都接二连三地站起来说自己才是斯巴达克斯,短短几分钟内,所有的俘虏都站了起来。这种连生命都争先恐后地甘愿付出的奉献精神,不得不让人感动。

在自然界中无论什么事都要懂得牺牲自己去创造多姿多彩的世界,人们何尝不需要使这种精神得到升华呢?

奉献有时只是一种细微,寻常得极容易被人忽略的场景,更有时,仿佛奉不得献仅是自然界固有的一粒元素而已。

“润物”是一种奉献:牺牲自己,滋润他人。“无声”又表明奉献时的情态:只在乎所出,不在乎所得。难怪杜甫喜春雨,难怪多少古今贤人把春雨这种精神融合到自己为人处事之中。

奉献是一种美,是一种生命的感动。如果人不懂得奉献,还有什么资格去追求美呢?我们永远保持着那种和谐友善,亲密真挚的关系,保持着深层的感情交流,碰撞与沟通。彼此间相互提醒,暗示,相互期许,关怀和给予。每次的奉献都会洗净灵魂中某个小小的斑点和污渍,每一次无私的奉献都会斩断性情中某一段深深的劣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奉献就会使内心变得清洁明亮,丰富又宽敞,在面对每一轮崭新的日出,都能赢得一个全新的自我。

青少年朋友们,其实,最好的朋友和最坏的敌人都是你自己本身,这全由你自己的行为决定。只有完全的奉献和皈依,才能使自己的精神,情操,行为达到与梵合一的最终境界,使整个人生更加的完美。

相信,只要我们辛勤耕耘,乐于奉献,我们的明天将变得更加灿烂、辉煌,我们的生命也必将在奉献中得到升华,我们的人生也因奉献而闪光。

4.奉献让世界充满爱

爱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应该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它就像蜜一样的甜;像薄荷一样的润喉;像春雨一样的润心;像盛开的鲜花一样赏心悦目……在爱的海洋里人们很容易陶醉其中,忘乎所以。世间的爱有许多种,母爱是伟大的;父爱是豪迈的;朋友之爱是热情洋溢的;亲情之爱是温馨的;恋人之爱是醉人的……人的一生会或多或少品尝许多的爱,有时人对爱的理解不同渴求也就有所不同。其实,让世界充满爱是人类永恒不懈的追求。

“让世界充满爱”这句话给人的体会的确很深,因为在我们身边,就有实现这个理想的一大群人,父母的关爱,朋友的友爱,集体的温暖,无不使我们感动。

让世界充满爱

有许多人知道郭峰的成名作《让世界充满爱》,但也许很少有人知道《让世界充满爱》这部八十年代的电影。电影讲述的一个出租车司机撞死了人,没有敢去自首,而是把内心的愧疚和无限的爱献给了死者的家人,当然,他最终并没有逃脱法律的制裁。电影的作曲就是郭峰,《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就是他为这部电影写的主题曲。

这世界上的每一个生命都属于我们地球家园,善待每一个生命就是善待我们自己。让世界充满爱!让我们爱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爱,永远是我们亘古不变所谈论的话题,不是因为什么,而是,爱的确在平凡的生命里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

20世纪60年代,某地山里饿死了不少人,为了肚子,人们在猎尽鹿、兔子之后,又把目光对准了猴子。

有一只母猴逃脱了人们的围剿。手中还抱着两个孩子,匆忙在光秃秃的山岭上逃窜。母猴慌不择路,最终爬到空地上一棵孤零零的小树上。猴子爬上去后再也无路可逃了,它绝望地望着眼前的猎人,搂紧了两个孩子。

两个猎人同时举起了枪。正当他们要扣动扳机的时候,母猴向他们做了一个手势,两人一愣,就在他们的犹疑间,只见母猴将背上和怀中的小猴搂在胸前,喂它们吃奶。也许是惊吓,也许是不饿,两个小东西吃了几口便不吃了。母猴将它们搁在更高的树杈上,自己上上下下摘了很多树叶,将奶水一滴一滴地挤在树叶上,放在小猴子能够够得着的地方。做完这些事后,母猴缓缓地转过身来,面对着猎人,用前爪捂住了眼睛……

在自然界中,无论是对于哪种生物,母爱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母爱是最让人感动的爱,最令人难忘的爱,最让人无法释怀的爱!

世上有许多爱,圣洁如母爱,拳拳如父爱,坚贞如钟爱,伟大如博爱……天下之爱,可谓一个字——爱!大爱,小爱等等。

爱是一个极其温暖的字眼,而这个世界正是有了这种爱,才会谱写了那么多的善良,那么多的感动。如果人们都能关心你身边人,对朋友、同学多一些交流、多一些关心、多一些帮助,也许悲剧就不会再发生,世界也更加美好!

在电影《让世界充满爱》中,向人们传递着动听的旋律,传达着动人的真情!我们真应该一点一滴,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去共同唱响这首《让世界充满爱》!世间的“爱”是永恒的,是不变的,是永存于世的。爱是不朽的!

一篇感人的文章,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段动人的描述,一片暖人的爱心,在这个如今家门一关,左右邻舍是谁全然不知,亲情淡薄,朋友互防,坦然与真诚锐减的世纪里,让我们总是不禁的想起一些关于爱的话题。

生命的目的在爱人。我们做人到底拥有多少成功和快乐,这要取决于我们到底付出了多少爱,又有多少人在爱我们。做人最博大的自由是爱,做人最富有的财产也是爱。爱的成就无限宽广,因为它能到达一切才智难以到达的心灵彼岸。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是一种活动的情感,不是静止的物体。爱是我们生活中一种很特殊的经验,要想拥有它,最佳办法是把它施舍给别人。诚如法国哲学家居友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的同情、很多的爱心,比维持我们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我们应该把它施舍给别人,这就是使生命开了花。”

当我们走过泥泞,走过坎坷,留下的不是痛苦和辛酸,而是从关爱中感受到的甜蜜与温暖。爱,似石上的清泉,荡涤着人的灵魂;爱,似一缕清风,吹拂着人的心灵;爱,似皎洁的月光,柔柔地,亲切地洒满人间。

回顾过去,南丁·格尔驭风而翔,为世间播撒爱的种子,护士节成了永久的纪念;鲁迅,弃医从文,唤醒了沉睡的中国,“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永不羽化;放眼今朝,人民教师殷雪梅的言行熠熠生辉,她用自己的生命把爱洒向人间;歌手丛飞一生所愿,就是把这永恒的爱心传播下去,让世界充满爱……

爱是人性绽放的最美的花朵

爱是人性绽放的最美的花朵,是人用高贵的灵魂织成的秀美锦缎。安妮·莎利文老师为海伦·凯勒揭开了世界万物之谜,造就了一个令世界瞩目的作家和教育家。是安妮用爱的活水唤起了海伦捕击风浪的勇气,让她在“光明”的世界中走过无数辉煌的岁月。“你触摸不到云彩,但你却能感觉到雨水以及在一天曝晒之后,花和饥渴的大地在得到雨水时的那种欢乐!爱也是摸不到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倾泻在万物身上的温甜。”安妮就是这样将爱植于海伦心中。爱是美德的种子,它又通过海伦的双手将开出的花朵装点了世界,美化了人间。

我们的爱心,可以装饰别人的梦,也能教会别人如何去爱,若我们每个人都能尽自己最大能力为这世界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减少许多忧伤和怨叹!因为有爱,让我们的世界变的温暖,爱,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激情;爱,让我们的心中有了理解;让我们去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向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让爱荡漾在我们的身边。希望《让世界充满爱》吹遍世界的每个角落,唤起更多人的为“让世界充满爱”这个目标贡献力量!

热爱生活吧,相信未来会更加美好,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世界充满爱!让爱驻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

我们生活的环境不是完美无憾的,我们生存的世界需要更多的人用更博大的爱去包容它。当我们在失落的边缘徘徊时,一句亲切的问候与最真诚的关怀是风雨之后的一道彩虹;当我们在与病魔抗争之时,一句贴心的鼓励便是寒风凛冽中最和煦的一缕春风;当我们失去家人与朋友的视而不见时,一声“朋友”是抚慰他们受伤心灵最有效的良剂……这个世界需要爱,也正是爱搭建起了人与人之间最贴近的桥梁,构造出了一个完美和谐的社会。爱,滋润着我们每一个人,它让我们感到温馨而快乐,让我们远离冰冷与痛苦,让我们在绝望中看到希望。正因为如此,我们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我们的权利让我们获得了爱,而更多的是我们有义务与责任把爱的种子播撒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世界处处有爱。

爱心无价

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创造生命的价值各不相同。有的人在洪炉旁淬火煅钢,奉献青春;有的人在田野里默默耕作,收获良田;有的人在市场大潮中乘风破浪,一显身手;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都体现在你如何看待生命,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

今天,历史车轮已经驶入21世纪,神州大地发生了沧桑巨变,但雷锋并没有被人忘记,雷锋精神也没有失去光彩。雷锋所代表的先进形象,雷锋精神所蕴涵的丰富内容,仍然让我们敬仰。雷锋为什么能够成为楷模?雷锋精神的实质是什么?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概括和总结出许多经验和原因,但如果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意义上考察,关键就在于雷锋真正懂得了生命的价值所在!就是说,雷锋他意识到生命的本质、意义与价值,从而达到生命的至高境界。雷锋说:“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多帮人民做点好事,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从这里可以看出,雷锋就是将自己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自觉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奉献自己生命的全部。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因为只有一次,人要做的,不是要在这有限的生命里学会如何享乐,而是要懂得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如何让自己活的有价值。在你年老时,回想起自己一生的历程,所度过的风风雨雨,虽然历经坎坷,但你过的很快乐,很充实,同时会觉得这一生没有白白的被浪费,你会发出像孩子般灿烂的微笑。为爱而生,做自己的心灵捕手。善用感觉,热情行动,活出真正的自己。

生命面对时间和空间,正如古人所说“若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若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人生是短暂的,也是永恒的。人世间的生活才是实实在在的,有天伦之趣、朋友之谊、恋人之情,有理想、有美好、有追求、有梦幻,只有在人世间才能创造真正的美好天堂。珍惜生命吧,给人生唱一首赞歌。

5.做新时代的活“雷锋”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同志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也许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说,雷锋的故事可能显得有些遥远、陌生,但是,雷锋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已经深入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不可磨灭,不可替代。平凡而伟大的雷锋,将永远感动中国。

雷锋精神永不退时

我们知道,今日的世界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表现出更为开阔的空间,然而,我们曾经火热的心灵却开始变得冷漠,有些本不该变的东西也在变:亲情冷了,同居一楼,邻里相见不相识;友谊变了,与人方便还是与己方便,成了互相利用的通行证。曾经,我们几十年来所景仰、崇拜和学习的榜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淡忘。所以,有些人在提心了,过了这么久之后,在许多新的“感动中国人物”涌现出来之后,雷锋,他如今还能感动中国吗?

小桐桐姓张,来自山东,刚出生就患有严重的疾病,是网络上一双双看不见的手,托起了他即将沉沉默的生命之舟。

2006年9月,网友“风”在媒体上看到小桐桐的不幸故事,总想为这孩子做点什么,就专程跑了100多公里,实地了解情况后,将拍摄的照片挂到了“天天社区”上。

帖子很快引起网友关注。鉴于网上信息可能失真,资深网友“自强不息”率先向总部位于海南的“凯迪网”提出“非分想法”,希望他们能为网络捐助搞一次实地调查。凯迪网很快响应,出动了几位编辑前往核实,并专门为小桐桐做了页面,帖子也被置顶。网友们还分别在各个博客发动募捐,十元、一百元……善款不断增加,达到9万余元。

从2006年12月起,天南海北的网友们便开始在各地张罗,为小桐桐落实治疗事宜。最终,他们选择了广州。然后是找医院、找专家、租房子安顿小桐桐父母……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救助故事,为了一个有智障的孩子,即使把他救活了他也不会和智力正常的孩子一样生活,可是他的父母、全国各地的网友们还是没有放弃他。

尽管在我们的身边,雷锋精神越来越被人们忽视。然而,在世界上的更多地地方,尽管在我们的身边,越发地被人们所然而,在世界的更多地方,雷锋仍被不同肤色的人们所景仰,所学习,“雷锋”精神也以超越时空的力量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雷锋精神是人类应该有的,应把雷锋精神弘扬到全世界。要学习雷锋对待事业的态度,学习雷锋关心人、爱护人、支持人、理解人的品质。”这是美国著名企业家温戴克说的。是的,无论现代科技怎样发达,无论人们的生存方式怎样改变,雷锋对世界和他人真诚的爱心永远是人间渴求的那种温暖,像阳光一样成为人类永恒的需要。

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的活“雷锋”

在雷锋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如果要告诉我们什么理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无尽的支付者。”读过这一段发人深思的问话,你心中又有何感想呢?

是的,近几十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再也不要穿带补丁的衣服了,再也不要忍受饥饿了,再也不要像雷锋那样经历那么多苦难了……但是,无论我们的生活怎么变化,无论它多么丰富多彩,我们永远也不能缺乏雷锋身上那种对他人和世界的关怀与爱。我们要永远铭记雷锋,学习雷锋精神。

其实,说到底,“雷锋精神”就是从平常小事做起,说实话、做实事,踏踏实实,真心待人,并且持之以恒。另外,在学习上,青少年们应该像雷锋那样刻苦钻研、不怕苦、不怕累,一步一步的往前走,直至获得成功;在生活中,多多体贴他人,帮助他人。因为一个时时刻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的。只有我们自己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与人为善,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动的真诚中感到真正的快乐;在工作上,青少年们应该像雷锋那样,把集体的利益放于首位,做一个有利于班集体,有利于团队的人。只有这样,集体才能得到发展,我们自己的能力才能得以更大的发挥。

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雷锋精神也正在走向世界,而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该具有雷锋精神。所以,青少年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向雷锋同志学习,争做新时代的活雷锋,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6.盖茨“裸捐”带来的启示

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在接受英国BBC访问的时候表示,他将把自己580亿美元财产全数捐给名下慈善基金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一分一毫也不会留给自己的子女。比尔·盖茨表示这是他和妻子梅琳达的共同决定,他说:“我们希望以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

比尔·盖茨:以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

在中国,慈善命题越来越暧昧,慈善文化依旧青黄不接,而比尔·盖茨“裸捐”的壮举,给中国人上了非常具有震撼意义的一课。比尔·盖茨的“裸捐”给所有的中国人,特别是21世纪的未来接班人——青少年带来了重要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该如何拥有正确的财富观?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捐献名下的财富,不仅是巨大的权利,也是巨大的义务。他的富豪同胞钢铁巨头安德鲁·卡内基也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则称,多挣钱为的是多奉献。相信人们如果能理解这种价值趋向,就会明白盖茨“裸捐”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逻辑了,几乎每一个倾心于慈善的富豪都有这样的认知。比如,在我国,李嘉诚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李嘉诚基金会,甚至把其称为“第三个儿子”,而李嘉诚基金会的最大使命就是推动社会建立“奉献文化”本质的力量。

第二,该如何对待财富代际转移?

古语说:“黄金满赢,不如遗子一经。”然而,很多富豪却并没有这样的概念,更多的富豪将毕生建立的商业帝国悉数传给子孙。学者在对江浙富豪做调查的过程上发现:家产越多,越希望孩子接班。虽说我国民间的这种财富代际转移法谁也不宜置喙,但是,正如比尔·盖茨所说的,将财富全部留给子女,肯定不是“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

第三,该如何保证善款得到善用?

比尔·盖茨的“裸捐”,不仅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的高度体现,而且也表明了他对表明了他对基金会的高度信任。我们知道,为了保证善款能用得其所,比尔·盖茨夫妇不仅为基金会制定了“15条军规”,而且还明确表示欢迎外部监督,甚至鼓励举报者直接向司法机关检举。这种近乎苛刻的规定,值得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青少年的学习。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让中国富豪悉数放弃财富投身于慈善事业的原因是多种的,比如国情、传统文化等。但是,在如今这个中国慈善家的年龄逐渐老龄化的当下,以上三点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好的启示,是引领包括富豪在内的国人“以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形成“穷则独善其身,富则达济天下”的情怀的启发。

盖茨“裸捐”奉献的岂止是金钱

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52岁就引退,并将自己580亿美元财产全数捐给名下慈善基金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一分一毫也不会留给自己子女。

比尔·盖茨的这一动为中国内地那些为抗震救灾到底该捐款多少而斤斤计较的富豪们上了非常重要的一课。比尔·盖茨不但捐出了全部的财产,而且传递出“以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的慈善理念。这种财富观,这种慈善意识,足以让内地富豪们汗颜。

备受推崇的富豪、慈善家卡内基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比尔·盖茨也这样说过:“个人名下的巨额财富,不仅是巨大的权利,也是巨大的义务”。继比尔·盖茨之后的不久,世界第二大富豪巴菲特,为世界慈善事业捐出了自己85%的财富,约合370亿美元。几十年来,像卡内基、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这样,一个接一个的富豪为美国社会形成了“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慈善传统。而反观我国的富豪,更多的则是以继承法的方式,把财富一代又一代地传了来去,很少考虑到捐赠,也不用说以慈善的方式回馈社会了。

难道是因为我国的富豪太少了吗,所以才导致我国的富豪对于慈善事业亦不热衷也不感冒?不!并不是这样的。据2007年胡润百富榜显示,中国财产超过10亿美元的富豪人数已超过了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全球第二。虽说这个数据并不具有权威性,但中国的富豪越来越多却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由于慈善文化的不成熟、慈善机构的不发达、善配套性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无法形成“以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的慈善认知,而这也是中国富豪与美国富豪的最大差距所在。

在比尔·盖茨看来,捐献巨额的财富即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我们的祖先孟子很早的时候就说:“达则兼济天下”。然而,遗憾的是,我国的富豪们普遍缺失这种将巨额财富回报社会的慈善文化和心理认同,他们大多把财富看作是追求名利、个人价值的手段和目的,挣钱是为了出人头地,而不是去普济众生的。

作为21世纪新时代的青少年们,要知道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奉献是用爱心铸造的一道彩虹,五颜六色,清新靓丽,带给人类温馨与快乐。让我们这些新世纪的学生也投身到乐于奉献的洪流中吧,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令奉献这棵常青树永远郁郁葱葱,永无枯萎的一天,让我们在奉献中体会幸福的真谛吧。

7.“奉献”让人生格外美好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索取的幸福是短暂的,奉献的幸福是长久的。太阳的价值在于给大地带来无尽的光明和温暖,大地的价值在于给人类提供生息的空间和宝藏,那么,人类生存的价值何在呢?人的价值在于奉献,对大自然的奉献,对人类自身的奉献,在奉献中体现自身的价值,体会幸福的真正含义。

幸福不在于得到多少,而在于付出多少

奉献——一个多么伟大的字眼,一种多么高尚的行为。它使孤寂的心灵重新燃起希望之光,它使寒冷的冬夜变得春天般宜人。但有些人却把奉献当作绊脚石,以索取为荣,以索取为乐。虽然这些人暂时是可以得到一点蝇头小利,但却永远失去了人生真正的欢乐,也失去了自身的价值,他们已沦为吃喝的机器,玩乐的木偶,他们的生命早已在贪婪的索取中化为腐朽。因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幸福的真谛在于奉献,而非索取。

人生时时处处充满奉献,母亲不止在家庭奉献,将军不止在疆场奉献。革命先辈的满腔热血是悲壮的奉献,英雄人物的舍己为人是伟大的奉献,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是无私的奉献。虽然我们无法像农民一样挥汗如雨,耕耘收获;虽然我们无法像工人一样开动机器,炼铁织布;虽然我们不能像战士一样戍边抢险,报效祖国。但是,我们可以努力学习,帮助同学,为集体做贡献,将来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张思德虽然没有像董存瑞、黄继光那样冲锋陷阵,但他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样也是为革命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他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然而,像张思德这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2005年春季,中央电视台曾报道了一位平凡的邮递员王顺友的感人事迹。20年来,他一直在苍莽逶迤的大凉山深处,在危险孤寂的马班邮路上,跋涉人生,只为做好一件事:把邮件送到目的地。他说:“活儿再苦再累也得有人干,只要我能走,就不会扔掉手中的马缰绳。”

从这朴实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他人生的目标。王顺友是幸福的,他的幸福来自收件人的欣慰;王顺友是平凡的,他在平凡中塑造了自己伟大的人生。这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的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达到自身的完善。”这些事情并没有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事迹那么感人至深,甚至不足挂齿,但是却让我们感受到他那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因为周围的人因他的奉献感到幸福,感到快乐。所以,他的人生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同时,也是幸福和快乐的。

幸福就像香水,当你帮别人喷洒时,自己也会沾到一点儿,这便是为他人奉献的真谛。如果我们也希望自己的人生像他们那样有价值,我们就需要自问:我能为他人做点什么?谁需要我的帮助?

大自然因为种子的奉献而五彩缤纷,我们的祖国因为教师的奉献而充满生机。

种子有一种伟大的力量,无论自身的体积多么小,总是顶着倾盆大雨,顽强地掀开土层,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正是由于他们有这样的力量,才使自然界生生不息,五彩缤纷。从种子的埋头苦干中我们会联想到那些全心全意、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他们从不炫耀自己,而是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为把我们培育成国家栋梁而默默奉献着。他们用无私的奉献精神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无私奉献,虽死犹荣

曾几何时,人们终日被“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活着有什么意义?”之类的问题困扰着,找不到人生的坐标,碌碌无为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这样的人生是平庸的人生。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是的,人生的价值是给予而不是得到,是奉献而不是索取,这就是我们提倡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有些人把奉献作为自己人生的座右铭,视奉献为荣,以奉献为乐,在奉献中体味人生的幸福,在奉献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的价值将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的生命将在奉献中得到永生,他们是精英,是豪杰,是真英雄。“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把奉献作为自己人生的目标,甘于奉献,乐于奉献,必定会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丛飞的事迹已不知润湿了多少双眼睛。丛飞1992年从沈阳音乐学院毕业后到广州闯荡,两年后到深圳发展。1994年8月丛飞应邀参加重庆举行的一次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义演,从此开始了他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36岁的丛飞,惟一的职务是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这是一份没有薪水的社会工作。作为一名职业歌手,丛飞以唱歌为生,但他又是一名五星级义工,10年来他为社会进行公益演出达300多场,义工服务时间达到3600多小时。作为一名著名歌手,丛飞的商演频繁,他本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但10年来他倾其所有,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资助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178名贫困儿童,自己却一直过着非常清苦的生活。

丛飞先后被授予“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深圳市爱心市民”、“深圳市爱心大使”等荣誉称号。2005年4月丛飞被确诊为胃癌,进入深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5月27日丛飞在病床上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4月20日丛飞离开了我们,年仅37岁。丛飞生前立下遗嘱将眼角膜捐献,专家说,这将使三个人重获光明。

丛飞生前曾多次表示:“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只要给我生命,我就要给别人带来快乐。”

我们一直在追求幸福,追求快乐,然而,幸福源于奉献,快乐也来自奉献。这种奉献的决定因素与财力无关,与能力无关,决定奉献的是每一个人生命的意愿与追求。如果谁说自己没有奉献的能力,那就回忆病床上的丛飞吧。如果谁说自己不能带给别人快乐,那就想想他那灿烂的笑容吧!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