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一章 蹴鞠游戏

第一节 先秦时蹴鞠的起源传说

蹴鞠又叫“蹋鞠”、“蹴球”、“蹴圆”、“筑球”和“踢圆”等,“蹴”就是用脚踢,“鞠”就是皮制的球,因此,“蹴鞠”连在一起就是用脚踢球的意思。

蹴鞠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它有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三种形式。

蹴鞠的起因可能是为了锻炼人们的腿部力量,它属于古代军事训练的项目。

公元前307年,那是我国古代的战国时期,赵国的君主赵武灵王想进行改革,他推行了一种叫作“胡服骑射”的做法。武灵王计划使赵国人都学会骑马射箭,这样就能让赵国的国力更加强大了。所以他经常带着他的亲信们骑马到城外去打猎,或是指导百姓们骑马射箭,很是忙碌。

有一天,赵武灵王带着他的随从们来到一片树林里,他看到林中有一只肥壮的野兔。赵武灵王想检验一下随从们的骑射和围堵野兔的能力,便大声喊道:“都给我上,我要抓活的!”

随从们纷纷策马扬鞭,兵分四路去追赶野兔。不想野兔在惊吓之中,横冲直窜,竟然从随从们的马蹄下逃走了。

赵武灵王急忙喊道:“快下马!都给我追!”随从们便匆匆下马,他们追赶围堵着野兔,偶尔能接近野兔时,便扑上去抓。

但是野兔非常灵活,随从们根本扑不到。于是,有机灵的随从便开始用脚去踢野兔,但最后他们仍然是一无所获,抓不到野兔。

众人摇头叹息,赵武灵王也是闷闷不乐的。旁边一个谋士突然眼前一亮,他上前献计说:“大王,这种围堵踢打野兔的游戏非常有趣,我们不妨用个东西来代替兔子,让随从们好好练练身手,这样的话他们即便不出宫门,也可以天天锻炼了。”

赵武灵王觉得这个主意非常好,他不禁喊道:“好主意!那这件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吧!”

后来那个谋士便想到用一个软软的布包来代替野兔,后来他为了让布包能够让人踢得更加顺利,他又将布包改成了圆形。于是,最早的蹴鞠便在我国先秦时期诞生了。

当然,蹴鞠的起源不仅仅这一个传说,还有另外两种说法。曾经有人认为,早在上古时期,我国便出现了蹴鞠运动。

根据人们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上古时期的黄帝为了扩充军队,他需要公开招聘大量有才能和有本事的人来替他出战沙场。但是因为人太多了,黄帝需要有一个好的选拔方式。

于是黄帝便想出了用一个圆球让士兵们去争抢踢打,这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发现其中优秀的士兵了,而这一方法也延续到后来士兵们日常训练的科目里了。

西汉著名文学家刘向在《战国策》上记载了一些蹴鞠活动开展的情况,而刘向却认为蹴鞠的起源还要更早一些。刘向在他所著的《别录》中写道:

蹴鞠,传言黄帝所作,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

文中的黄帝是上古时期传说中的部落首领,当时还没有文字记载,所有的故事,都是古人们口口相传遗留下来的。

后来,考古工作者在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发掘出很多磨制得非常光滑的石球。这个地区正是当年黄帝部落游牧的地区,这石球与黄帝的传说刚好吻合。所以说,黄帝是有可能创造出简单的踢石球的活动的。蹴鞠,在我国古代的史籍上也叫做“蹋鞠”,后来唐代的颜师古在他所著的《汉书注》中记载:

鞠是用皮做成,中间塞以毛发,成为圆球,用脚蹴蹋以为戏乐。

关于蹴鞠,最早的记载是在西汉著名文学家刘向所编写的《战国策》一书中。此书记载,苏秦自从当了赵国丞相,他为了联络齐国与赵国共同抵抗秦国,他便去求见齐宣王。

苏秦对齐宣王说:“齐国是一个大国,有数十万军队,仅临淄这一个城市就有七万户,人民富庶殷实,都喜欢吹竽、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这样富强的国家,又怎么能俯首听命于秦国呢?”

因此,早在先秦齐宣王时期,也就是公元前300年左右,就已经有了蹴鞠这项运动,所以蹴鞠在我国已经有了2300多年的历史了。这段文献说明,早在战国时期的齐国临淄城中,就已经较为广泛地开展了蹴鞠活动。刘向在他所著的《战国策》中的原文是: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踏鞠者。

所以人们认为,蹴鞠起源于春秋齐桓公时期,蹴鞠最早应该是齐国训练军队的一个运动项目,后来逐渐传入民间。因为蹴鞠的娱乐性和对抗性逐渐被民间接受,所以蹴鞠就开始流行开来了。

但是根据文献记载,蹴鞠真正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市井上出现,则是在战国早期的齐宣王时代。

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临淄城作为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它也成了一个手工业重镇。

根据古代佚名著作的书籍《考工记》中记载,当时临淄的皮革业十分发达,缝纫行业也十分繁荣,这也为蹴鞠的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因此,蹴鞠这项体育运动在先秦时期的齐国民间已经十分普及了,并且这项体育活动已经开始从北方地区逐渐向南方地区推广了。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蹴鞠从只有军队训练转到民间娱乐的逐步普及过程,才是这项活动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方面。

第二节 秦汉时蹴鞠的蓬勃发展

那是西汉的建元初期,汉武帝刘彻当时还不满16岁。因为汉武帝刘彻年龄还小,当时是由皇太后窦氏执掌朝政的,文武百官都听从皇太后窦氏的话,却不把小皇帝刘彻放在眼里。

刘彻为此很是忧心,他既不想得罪皇太后窦氏,同时又希望自己能够在文武百官中建立威信,他便整日冥思苦想,终于想找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

因为皇太后窦氏非常喜欢看蹴鞠比赛,她经常让小皇帝刘彻下诏令宫外市井中的少年进宫蹴鞠给她看。刘彻不敢违背太后的意愿,他听从了皇太后窦氏的懿旨,下诏把那帮少年招进皇宫。可是那群大臣们不仅不反对,相反还说很多好听的话来奉承皇太后。太尉田蚡说:“看蹴鞠比赛可以让皇太后变得年轻漂亮,皇太后应该多看看,这样有益于皇太后的身体健康。”丞相窦婴说:“皇上以蹴鞠孝敬皇太后,自古以来没有哪一位天子的孝心能胜过当今圣上的了。”大臣董贤也说:“蹴鞠是古传的技艺,我们理应将它发扬光大。”汉武帝刘彻对这些话很是反感,他知道这班人是在拍马屁,为的只是讨好皇太后。这一天是农历正月十五,正是元宵佳节之日,皇太后窦氏由小皇帝刘彻陪着来到玄武门,窦婴、田蚡等大臣们分列两侧。玄武门前的场中,两队市井的蹴鞠者正在卖力地踢着,皇太后窦氏看得十分高兴。小皇帝刘彻灵机一动,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能让自己既在百官中建立威信,同时又可以让皇太后窦氏高兴。

刘彻等场内的蹴鞠对抗赛结束以后,他把大臣窦婴、田蚡和董贤等10位老臣叫上前来,他问道:“你们也很喜欢蹴鞠吗?”

大家齐声答道:“喜欢!”

汉武帝说:“既然你们都喜欢,朕就命你们上场进行蹴鞠表演,也让皇太后开开心。”

窦婴等大臣们心中暗暗叫苦,他们却无可奈何,只能听命上场去比赛了。汉武帝把这10位老臣分为两帮,使窦婴和田蚡各带领4人对抗蹴鞠,自己则作为裁判官。

这些老臣年纪都在50岁以上,最大已经60多岁了,而且他们根本不会踢蹴鞠,再加上他们的体质又差,还穿着朝服,哪里跑得动?

不一会儿,不是这个跌倒,就是那个摔跤,一个个就只剩下气喘吁吁的份儿了。最后,窦婴、田蚡等几个年长者,都已经累得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了。

皇太后窦氏看着这些老臣在场上磕磕绊绊的样子,她的眼泪都快笑出来了。最后皇太后实在笑累了,她又看到几个老臣都趴在了地上,便对汉武帝刘彻说:“皇儿,算了吧,这次就饶过他们吧!”

于是,汉武帝刘彻就停止了蹴鞠比赛。他这样戏耍了老臣一番后,再没有大臣敢违背他的意愿了,他在百官中也因此建立了独一无二的威信。

我国蹴鞠发展源远流长,其间在汉代有很多关于蹴鞠的轶闻,这些成为了蹴鞠史上的趣事,这些趣事大大丰富了蹴鞠运动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在西汉时期,项处是第一个因为蹴鞠而名垂史册的人。根据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名医淳于意曾经为项处看过病,淳于意还叮嘱项处不要整日去玩蹴鞠,说这样会过度劳累的。但是项处不听,他仍然外出踢球。后来项处果然身染重病了。

秦汉时期的蹴鞠有3种基本形式,也就是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后来汉代著名学者李尤写了一篇《鞠城铭》,其中就记录和描述了当时人们玩蹴鞠的形式方法、裁判规则和道德规范等,这对后世蹴鞠的影响非常巨大。

到了西汉初年,蹴鞠也得到贵族阶层的喜爱。汉代文学家恒宽所写的《盐铁论》中说:

贵人之家,蹋鞠斗鸡,康庄驰逐,穷巷蹋鞠。

蹴鞠正式定名并经过初期的发展后,到汉代已经发展成为一项非常专业化的运动。这时候的蹴鞠,从宫廷到民间,从军队到市井,都非常兴盛。

据说,汉高祖刘邦的父亲早年曾经是一个蹴鞠的高手,刘邦当了皇帝以后,他的父亲一天到晚踢不着蹴鞠而十分郁闷。后来东晋著名文学家葛洪在他所著的《西京杂记》中记载:

高祖窃因左右问,正以生平所好,皆屠贩少年,斗鸡蹴鞠以为欣,今皆无此,故不乐也。

这便是说,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原来出身于楚国沛县丰邑的一个庶民。刘邦自从当了皇帝之后,他把刘太公接到了长安城的未央宫中养老。

老人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住的也是豪华的宫殿,看的是歌舞伎乐,但他对此并不满意,却整天终天闷闷不乐。

于是,刘邦派亲信到刘太公处打听,原来刘太公自幼生活在城市下层,他接近的都是贩夫走卒和屠狗杀牛之辈,他以前的娱乐活动就是斗鸡和蹴鞠。而现在虽然住在未央宫里,却没有了过去的老朋友,没有斗鸡和蹴鞠,所以刘太公总是闷闷不乐。

于是,刘邦就下了一道圣旨,他在长安城东百里之处,仿照原来沛县丰邑的规模,造起一座新城,把原来丰邑的居民全部迁住在新城里,刘太公也迁到那里。从此,刘太公又可以每日斗鸡和玩蹴鞠了,他这才心满意足。

相比之下,后来的汉武帝刘彻就更喜欢蹴鞠了。汉武帝在东部巡狩,封禅过泰山之后,他意兴所致,也很喜欢踢上几脚蹴鞠。据说,汉武帝刘彻为了让人们知道还让文官们写赋来赞颂自己。

后来汉武帝平定西域后,他还得了一个西域的蹴鞠高手,那个人身长健硕,蹴鞠的技艺十分了得,汉武帝对他非常喜爱,这样便有了史书中这段记载:

盖炫其便捷跳跃,帝好而为之。群臣不能谏。

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曹操也是一个踢球高手,据古籍中记载,当时有个叫孔桂的人,他蹴鞠玩得实在太好了,所以曹操对他非常喜爱,便让他每日相伴左右,很是看重他。

还有晋代著名的文学家虞预编写的《会稽典录》,其中有这样的记载:

三国鼎峙,互兴金革。士以弓马为务,家以蹴鞠为学。

这便是说在三国时期,人们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练习蹴鞠,可见三国时期蹴鞠是非常流行的。

在汉代初期的长安,汉高祖刘邦兴致勃勃,他观赏着长安蹴鞠队和洛阳蹴鞠队的比赛。双方展开激烈对抗,蹴鞠选手们在赛场中卖力比赛,旁边有记分台,甚至还有宫女们在旁边加油呢。

在汉代,蹴鞠仍然保留着军事训练的用途,但由于汉高祖刘邦的推行,蹴鞠已经发展成为一项非常专业的体育运动了,并且它已经有了比较健全的比赛规则。

汉朝皇室中蹴鞠队规模很大,还有专门的球场,四周还有围墙和看台,蹴鞠所用的球则是实心的。

据说,汉成帝本人也非常喜欢踢蹴踘,所以在当时,蹴鞠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比如,汉成帝时期已经有了比较正规的蹴鞠比赛和规则,双方各有12名队员参加,然后以双方踢入球门的球数多少来决定胜负,这些规则的确立,对后世蹴鞠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在蹴鞠规则方面加以改进,这就成为早期蹴鞠制造工艺最主要的一个演变方向,这可以说是蹴鞠取得初步发展的最重要方面之一。

汉代蹴鞠的发展可能是为了锻炼人们的腿部力量,它是一种属于军事上训练的活动。人们通过不断玩蹴鞠的实践,才逐步改进蹴鞠游戏的规则,使人们感到踢球也是一种很好的娱乐。

在汉代,人们把蹴鞠和“吹竽”、“弹琴”、“斗鸡”、“走犬”和“六博”等都当作娱乐活动的,其中蹴鞠的地位非常高。

当然,汉代也已经有了关于蹴鞠专业的书籍,比如《蹴鞠二十五篇》就是东汉时期的名作。东汉著名文学家班固在写《汉书·艺文志》时,他把《蹴鞠二十五篇》列为兵书,属于军事训练的技巧类,可见蹴鞠在当时的地位非常高了。

汉代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不仅男人玩蹴鞠,女人也喜欢玩蹴鞠。通过一些考古资料我们就能看到当时女人玩蹴鞠的记载,这首开了我国女子玩蹴鞠的先河。

还有,当时的蹴鞠已经有了专门的比赛场地,也就是“蹴城”,而且还对比赛的人数和规则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并且当时还有了正副执法的蹴鞠裁判,可以说汉代的蹴鞠运动是越来越规范和完善了。

汉代的蹴鞠活动,已经形成了一套专业的竞赛规则。东汉有一位名叫李尤的文人,他曾经写过一篇《鞠城铭》,这是当时镂刻在蹴鞠场奠基石上的铭文。这篇文章虽然短小,却能较全面地反映汉代蹴鞠竞赛的基本情况。

这篇铭文最早见于唐代文学家欧阳询编辑的《艺文类聚》中,根据《艺文类聚》中收录的《鞠城铭》,其原文说:

圆鞠方墙,仿像阴阳。法月衡对,二六相当。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是非。

这说明,当时已经有专门的球场了,在球场的四周围着方墙,它象征着天圆地方,阴阳相对。人们在蹴鞠竞赛中,效法月份,双方各有6人参加,总共12人进行对阵互相抗衡,这被称为“法月衡对,二六相当”。

在汉代,由于是有一定规则的竞赛,因而要设置裁判员建立公正的标准,对于裁判的判罚,也有约定俗成的常规。

担任裁判的人,不能亲一方而疏另一方,裁判要公正。同时,对参赛队员的要求是心平气和地服从裁判,不要报怨裁判的裁决。

汉代蹴鞠所用“鞠”,也出现了专业制作方法。在汉代,鞠也叫作毛丸。汉代著名文学家应劭在他所著的《风俗通》中记载说:毛丸谓之鞠。后来,晋代文学家郭璞在他所著的《三苍解诂》中说:“鞠,毛丸,可踏戏。”

汉代蹴鞠运动已经广为普及了。它既是一种军事训练手段,同时在民间普及也更为广泛。在军事上,它作为一种训练手段受到了汉代军事家重视。

由于蹴鞠活动可以增强体力,培养勇敢耐劳精神,因而也被汉代统治者当作了一种很好的训练手段,来达到军事训练的目的。

汉代著名学者刘向在他所写《别录》中有这样的说法:

蹴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

这里提到,汉代人用蹴鞠来练兵,因为这样能使士卒们对锻炼更加有兴趣。士卒们从蹴鞠活动中不仅训练了体力,还体会了实战中的攻守意识,而且最主要的是他们在比赛中也能得到欢乐。

后来,刘向的儿子刘歆,在他所写的《七略》一书中也指出,蹋鞠是通过游戏的手段来训练士兵的,军队或者宫廷的侍卫们,在没事的时候就经常玩蹴鞠,以达到锻炼的目的。

还有,在当时蹴鞠不仅是军队平时的训练项目,就连在打仗的时候,人们也要玩蹴鞠。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汉书·霍去病传》中,就曾经有这样的记载:

霍去病在塞外领兵打仗,由于军粮不足,士气低落,霍去病就用蹴鞠振奋士气。

这也就是说,在汉代时,普通人家的男子几乎都要应征从军。而在当兵期间,蹴鞠一类活动是经常进行的。正是因为这样,军人返乡后,也就促进了蹴鞠的进一步的民间化。因此,在民间无论是官宦人家还是普通百姓,蹴鞠都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

后来,考古工作者发现许多汉代画像石上,有表现汉代民间蹴鞠的画面,这也反映出了蹴鞠已经成为汉代一种民间化的运动项目了。

还有,女子蹴鞠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汉代女子蹴鞠活动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蹴鞠活动的进一步普及,另一方面也由于蹴鞠运动形式的多样化。

同样,在汉代画像石中,经常出现女子玩蹴鞠的场景。有一幅南阳出土画像石上,一个女子蹴鞠者正在锣鼓舞乐伴奏下,两脚各踩踏着一个“鞠”,她正与其他乐舞表演者同台表演,其中她的姿态最为优美。而在当时能够做到一个女子同时踩着两个“鞠”,这也说明了汉代女子蹴鞠已经到达一定的规模了。

五岳之中岳嵩山南麓,有建于东汉一座寺庙,其中庙东门也有一幅女子蹴鞠图。这幅画用线极为简练生动,蹴鞠女动态优美,活泼可爱,具有舞蹈的韵律感。图中这个头挽高髦的女子,双足跳起,正在凌空跳起踢球,她舞动的长袖轻盈飘扬,姿势非常优美。

这些汉代画像石,证明了我国古代的女子蹴鞠,最迟在汉代就已经首开先河了。

而汉代蹴鞠,由于逐渐规范化和进一步普及,客观上促使其竞赛形式向着多样化发展。当时的蹴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表演性蹴鞠,一种竞技性蹴鞠。

表演性蹴鞠是以表现个人技巧为主的、非对抗的、既可自娱又可供人娱乐的娱乐性。而表演性形式,这种形式就是后来盛行的蹴鞠白打形式。表演型蹴鞠只需要一小片场地,活动非常方便,而且人们在踢蹴鞠时不受到场地的限制,表演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技巧在音乐伴奏下踢出各种花样来。

在出土的汉画像石和画像砖上,常常见到这类图案,而且以表现女子蹴鞠的画面为主。这种踢法流行的范围更广,发展更快,在汉代王公贵族、官宦家庭、城市和农村都有。

还有一种就是竞技性很强的蹴鞠,这是在汉代球场上进行的以对抗性比赛为主的蹴鞠。这种蹴鞠比赛多是在专门的“鞠城”一类的露天球场中进行的。

对抗性蹴鞠不仅有锻炼身体、学习军事技能和战术的作用,而且也非常好看,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皇帝的宫廷和官宦之家也非常流行这种对抗性蹴鞠活动。

汉代宫廷里蹴鞠多是在室内球场鞠室中进行的。汉魏时期,宫苑内已经建有很多这种竞技性蹴鞠的鞠室。比如当时的洛阳宫、含章宫都有这样的鞠室。这些鞠室地位很高,并且皇帝都会单独取名字的,比如“含章鞠室”和“灵芝鞠室”等。与此同时,在当时的宫廷内也建有室外的蹴鞠场。史书《汉书·故乘传》中记载说:

汉武帝外出巡视时,要参观或参加弋猎、射驭、蹴鞠等活动。

第三节 唐代蹴鞠形制的改进

唐代贞观年间,长安城百业兴旺。唐太宗李世民心中十分得意,他一有时间就喜欢微服出宫,这样一边可以体察民情,一边可以观看民间娱乐。

有一天,李世民又出来微服私访,他在东郊广场,看到一伙人在玩蹴鞠,场上那些人争抢得非常激烈,他便驻足观看。

这时,场上一个壮汉飞起一脚把“鞠”踢进了鞠门里,“鞠”直奔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脚下。李世民用脚将鞠停住,他低头看了看,觉得这“鞠”的外形非常粗糙,有碍观瞻,于是他便萌生了改造“鞠”的念头。

李世民回宫以后,他召见了大将军李靖,让李靖把军中训练用的鞠带了一只来。

第二天,李靖将军中的“鞠”呈上来给李世民看,李世民看了看,这“鞠”是用两块兽皮缝制成的,里面塞满兽毛,外边用绳网兜着,显得非常笨重,弹性也十分差。

李世民问道:“爱卿,我大唐军中训练用的鞠,难道都是这样的吗?”

李靖回答道:“是的,陛下。”李世民说:“这鞠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晋和隋,再到我朝,历经近千年,可是仍然没有多大改观。朕想,当今我朝一派繁荣昌盛,再看这鞠,与盛世景象根本不相协调,朕觉得应该改造一下。还有这蹴鞠的游戏方法,也要改革一下,这样才能显出我盛唐的特色。”

李靖回答道:“陛下所言极是,臣马上着人落实这件事。”李靖回去后,立即组织人手。一边研制新鞠,一边研究新玩法。而且在全国征集蹴鞠的改革方案。

一个半月后,新“鞠”改造完成了,而蹴鞠新法也正式出台了。李靖上呈给李世民御览后,李世民对这两项改革十分满意,他当即奖赏了大将军李靖。

新鞠的制作与旧鞠有很大不同,它改用8片尖状兽皮缝成圆团形的壳,这使“鞠”的形体更圆了。还有,“鞠”里面不再充塞兽毛,而是放置猪等动物的膀胱,以作为气囊,再用风箱充满气。这样不仅美观,而且重量减轻,弹性也较好。

最后,蹴鞠的游戏方法也做了更大的改革。两个球门改成了一个,立在了蹴鞠场地的中央,高3丈,上部张挂绳网,网中间留出一个5尺宽的圆洞。

蹴鞠双方分列在鞠门两侧,这样身体就不再相互接触。一方要将鞠高高踢起,然后让“鞠”穿过网洞。另一方必须不使“鞠”落地,并几次用脚传递,再踢过网洞。如果“鞠”落入己方场地者判为失误,最后以“鞠”过网洞次数多的一方为胜利者。

这次改革,促进了蹴鞠活动的广泛开展。由于李靖把鞠体变轻,蹴鞠的技艺也有了新的发展。人们除了双手外,身体的其他部位都可以接触鞠体。

在唐代,也由于蹴鞠对抗双方阵容的独立,人们不再有身体接触了,于是女子也可以玩蹴鞠了。而这女子蹴鞠,也成了大唐国都长安城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无论是蹴鞠规模,还是蹴鞠的规范程度,唐代的蹴鞠的发展,可以说是达到了我国古代蹴鞠史上的一次高峰。蹴鞠的发展程度更进了一步。

“鞠”的制造工艺有了进一步改进,蹴鞠技艺也有了进一步提高,蹴鞠运动普及程度也大大增加了,就连皇帝也参与了进来,并且在文学上反应蹴鞠的诗文也非常多。

据唐代著名学者徐坚所写的《初学记》中记载:

鞠即毬字,今蹴鞠曰毬戏。古用毛纠结为之,今用皮。以胞为里,嘘气闭而蹴之。

还有唐代诗人尤袤的《全唐诗话》卷五《皮日休》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人因对皮日休不满,于是就以皮球的构造为题,写诗来嘲笑皮日休。诗中这样写道:

八片尖皮砌作球,火中了水中揉。一包闲气如常在,惹拳招踢卒未休。

从这首诗和上述的文献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唐代制作鞠的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唐代的学者仲无颜在他所写的《气毬赋》里还对这种“气球”作了具体的说明,赋是这样写的:

气之为毬,含而成质,俾腾跃而悠利,在吹嘘而取实。

从这个描述中可以看出来,这样制作的鞠,反弹能力很强,非常有利于腾跃。

还有在踢球方法上,汉代是直接对抗分队比赛,双方身体接触就像打仗一样。唐代分队比赛,已经不是直接对抗,而是中间隔着球门双方各在一侧,以射门多者为胜。

还有,因为蹴鞠的球体轻了,又没有激烈的奔跑和争夺等直接性的对抗,因此唐代女子蹴鞠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唐代女子蹴鞠的踢法和汉代女子蹴鞠的踢法不同,它是不用球门的,她们以踢高、踢出花样为胜利者,这便是被称为“白打”的蹴鞠玩法。

唐代诗人王建曾经写过一首宫词,这首词中就有描写宫女踢蹴鞠的诗句,诗云:

宿装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

这首诗里就是说天刚放亮,这些迫不及待的宫女还来不及梳洗,就跑出来白打了,这是由于她们对蹴鞠兴致高昂。

这些美丽的宫女们踢蹴鞠时有专门的球衣,她们习惯穿襦衣。这种襦衣衣身狭窄短小,领口和袖口有金彩纹绘或刺绣工艺,有的还镶有绫锦,看上去华美富丽。

而唐代的裙式大多高腰或束胸,款式贴臀,宽摆齐地,是下摆呈圆弧形的多褶斜裙。当时如果穿着这样的服装踢球,宫女们需要时时提着自己的裙子,才能避免被绊倒了。

等到了开元以后,胡服成为最新的时尚潮流。在唐代的石刻和壁画里,侍女们经常打扮得极其干练。圆领窄袖袍衫,小口条纹裤,脚上穿着软靴。

在唐代已经算是非常开放了。宫廷当然是时尚发源地,宫女们穿着这样的服装踢球,她们一定会更得力。

当时不仅有女子蹴鞠,而且有的女子踢蹴鞠的技术还很高呢。唐代著名学者康骈写的《剧谈录》中,记载了一个女子踢球的故事:

京兆府的小官吏王超,有一天走过长安城胜业坊北街。当时正是春雨初霁,有一个头上有3个鬟的女子,十七八岁的年纪,衣衫褴褛。她当时穿着木屐,在路旁的槐树下看士兵们蹴鞠。有球踢出场外了,这个女孩就接而送之,一下子踢了数丈高,引来很多人观看。

这段文献中三个鬟女子能够接住军中少年踢漏的球,而且穿着木屐,一脚把球踢了数丈高,可见她的水平不一般,同时也能看出,当时蹴鞠活动非常普及,从宫廷到民间都是一样的。

唐代诗人王建有一首《宫词》,其中记载,在寒食节这一天,唐代女子以踢球为乐。唐人踢蹴鞠场面非常火爆。唐代著名学者仲无颜写了篇《气毬赋》,文中说,广场春霁,寒食景研,交争竞逐,驰突喧阗。或略地以走丸,乍凌空以月圆。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冬春之交,万象更新,正是唐人踢球的好时光。文中描写的踢蹴鞠的场面也很壮观,显然双方对抗很激烈,看来唐人对低平球和高空球的控制技巧掌握得很熟络了。

其实,不仅是在皇宫中有这样的习俗,就连民间也有。唐代大量诗词都反映了当时蹴鞠的发展,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他所写《寒食城东即事》诗中说: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还有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中写道:“节院收衙队,球场簇看车。”

这诗句写出了当时达官贵人在蹴鞠场上观看蹴鞠的盛况,球场旁边聚集着许多观者的车辆。可见当时人们对观看蹴鞠热情,观众之多,场面之壮观。

当然,有蹴鞠比赛就有蹴鞠爱好者。其实唐代最喜欢蹴鞠的是唐代的几个皇帝,例如唐文宗和唐玄宗等,他们常常爬上一个高楼,居高临下地俯看人们蹴鞠和摔跤,可见他们对蹴鞠是非常喜爱的。

此外,除了蹴鞠用具的改进外,唐代蹴鞠的形式也出现了多样化,当时的主要形式两种,一种是无球门的蹴鞠活动,另一种是带球门的蹴鞠比赛。

无球门的蹴鞠活动可以再细分为3类,第一类是公元664年以前的打毬。它是一种不用球门比赛的蹴鞠,有10种比赛方式,从1人场起至10人场止。

一般多是一人场,人们的身体各部分都可以触及球,变换花样,比赛时不拘人数,各自踢蹴鞠,没有比赛对象的时候,也可以单独表演,也可以作为个人的健身运动。

第二类就是唐代诗人王建《宫词》里所称的白打。比赛时不用球门,可以二人对踢,也可以多人对踢,这种足球,特别适宜于女子,所以王建所写《宫词》有“寒食内人长白打”这样的句子。第三类也叫作“趯鞠”,是一种以踢高球为胜的比赛。据唐代小说家段成式所写的《酉阳杂俎》中记载:

张芬曾为韦皋行军,曲艺过人,常于福感寺鞠,高及半塔。

还有唐代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中那句“蹴鞠屡过飞鸟上”,可能也是描写这种蹴鞠的。带球门的比赛只有一类,球门设在场地中央,两根高高的竹竿上结一网,网之上部留一直径为一尺左右的洞,称为“风流眼”。它的比赛方式记载于古代图籍《蹴鞠图谱》里。

比赛时,两队位置在球门的左、右两边。左队球头把球踢过门,右队的需要用一定的姿势接住球,挟着球传到自己的球头那里,然后由球头踢过去。

这类蹴鞠虽然减少了身体接触,但这种方法和双球门蹴鞠相比,它的竞赛性大大降低了,而且运动方式也是落后的。

第四节 宋元时蹴鞠达到了鼎盛

在北宋时期,北宋太尉高俅,他因为球踢得好,才得到了端王赵佶的赏识。后来,端王登基称帝,做了宋徽宗,高俅也从此一路青云,飞黄腾达了。

那一年,高俅去端王府送礼物,正好遇到端王与家丁们在玩蹴鞠,球落到了高俅面前。他抖擞精神,将球用脚挑起来,他张开手臂,用肩膀、脚踝和头不住颠球,竟然过了半晌,球仍然没有落地。

最后高俅使了一个漂亮的“鸳鸯拐”,把球踢还给了端王,球不偏不倚正好落在端王脚下,引得端王不住地叫好。高逑凭着高超的颠球技巧,还有最后这个“鸳鸯拐”,一下子把全场的人都给镇住了。有诗为证: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人踢球几人愁。只要球艺超一流,皇上面前充大牛。

这便是元末小说家施耐庵所写的《水浒传》中一个经典桥段。高俅以高超的蹴鞠技艺,受到皇帝的欣赏进而升官发财,足可见宋代的蹴鞠并非不入流的杂艺,只要蹴鞠技艺高超,还有,在后来的南宋时期,著名大诗人陆游在他所写的《春晚感亭》诗中,曾经描写过宋人踢蹴鞠的情景:

寒食梁州十万家,秋千蹴鞠尚豪华。

后来,陆游又在《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一诗中写道:

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

其实,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主要是宋代的皇帝和官僚贵族喜爱蹴鞠。

宋徽宗赵佶便是个十足的蹴鞠迷,他看了宫女踢蹴鞠后,兴致勃发,写诗道:

韶光婉媚属清明,敞宴斯辰到穆清。近密被宣争蹴鞠,两朋庭际再输赢。

宫女踢蹴鞠已经证实了宋代女子蹴鞠的发展,据南宋著名文人马端临在他所写的《文献通考》中记载:

宋女弟子队153人,衣四色,绣罗宽衫,系锦带,踢绣球,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

这便是说宋代女子蹴鞠的繁荣景象,甚至宋代社会上还有了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蹴鞠艺人。据记载,北宋汴梁城和南宋临安城,在皇宫宴会上表演踢球的名手,就有苏述、孟宣、张俊、李正等;在市井瓦子里的踢球艺人,有黄如意、范老儿、小孙、张明、蔡润等。

宋代的蹴鞠和唐代的踢法一样,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但书上讲的大多都是白打踢法。

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由此看来,宋代的蹴鞠,由射门比准已经向灵巧和控制蹴鞠的技术方面发展了。

具体来说,宋代蹴鞠形式的多样化较之汉代唐代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宋元时期的蹴鞠基本形式与唐代相同,也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设球门的竞赛,一种是不设球门的竞赛。设球门的竞赛,其球门柱高3丈2尺,球门径2尺8寸,阔9尺5寸,网中有风流眼,球门立在场地中央。史书《文献通考》卷十五,《乐考·散乐百戏》中记载说:

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

根据《蹴鞠图》、《蹴鞠图谱》及《事林广记》记载,比赛双方各十余人,宋徽宗时称比赛双方为左右军,其中每方一人为“球头”,二人为“次球头”。

到了南宋时期,这种单球门比赛人数不等。左右军各有7人的,也各有16人的。

《事林广记》续集卷七中记载:“各方七人的角色分配是每方球头一人,骁色一人,正副二人,副挟二人,着网一人。”

这便是说,宋代比赛方法是,球头用脚或头传球给骁色,骁色带球到球头的右侧,然后他迅速把球放在球头膝上,球头用膝踢球,但不能过网,撞在网上颠下来,球头接住再踢给骁色。

如果踢过了一次就算是一筹了。一场比赛有的3筹,有的5筹,然后以得筹数多的一方为赢家。这种蹴鞠形式从宋元一直流传下来了。

还有一种是左右军各16人的,各方包括球头、跷球、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及散立数人。这种形式虽人数较多,但踢法大致与7人的并没有区别。

宋代这种单球门竞赛活动继承了唐代的单球门竞赛方法。北宋时期,接球和传球都改“挟”为踢了,这增加了它的竞技性和娱乐性,但到了南宋时期,某些环节又由“踢”改为“挟”,又倒退回来了。

而不设球门的蹴鞠比赛,其竞赛方法可分为两类,也就是不分班和分班两种踢法。

宋代不分班的赛法在人数上可分为1人场至10人场等10种方法,与唐时的一般场户相类。分班的竞赛称白打场户。

宋代白打踢法有所谓的“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共有几百个之多。

《水浒传》中上写高俅陪宋徽宗踢球,他使了个鸳鸯拐。驾鸯拐就是个花样动作,是用左右外脚踝踢球。当描写高俅给宋徽宗表演踢球时,那气球似膘胶一样粘在高俅的身上。这就是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不同的一套一套的踢技,使球不坠地。

当然,宋代制球工艺比唐代又有提高,球壳从八片尖皮发展为“十二片香皮砌成”。原料是“熟硝黄革,实料轻裁”。

宋代球的制作工艺是“密砌缝成,不露线角”。做成的球重量要“正重十二两”。足球规格要“碎凑十分圆”。

宋代蹴鞠的形式,可以说达到了真正成熟的地步。不少宋代古籍都对当时鞠制作进行了详细记载。

可见,宋代的鞠的做法虽然仍是经过水揉火烤,但缝制鞠的皮子因为达到了12块,使其更接近圆形。古代的衡器为16两1斤,这与后来足球比赛用球的重量基本相近了。

宋代这样做成的球当然质量是很高了。当时手工业作坊制作的球,已有40个不同的品种,每个品种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宋代制球工艺的改进,促进了踢球技术的发展,而制球手工业的发展,又反映了社会蹴鞠需要量的增加。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至少在南宋时期,宋代的踢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这是我国最早的蹴鞠运动协会,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

据《蹴鞠谱》的记述,该球社在京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流传着“若论风流,无过圆社”,“人都道齐云一社,三锦独争先”。这些话都是对球社的反映和称誉。

还有,参加球社的人,要遵守社规,如不许做“人步拐”、“退步踏”、“人步肩”和“退步背”等危险动作,还规定“狂风起不踢,酒后不可踢”等,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踢球时应注意运动安全。

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民间蹴鞠协会了。民间蹴鞠组织的出现,更使这项运动趋于社会化。它从军队、宫廷的专业队,更进一步普及于民间。

宋代盛行的蹴鞠运动,踢球方法以娱乐健身性的单球门踢法,最后逐步替代了竞技性的多球门和双球门踢法,规则与技法也已经日趋成熟了。

还有一种非竞赛性、以娱乐为目的无球门踢法,可个人进行,也可多人相互之间进行。踢球时,可以用头、肩、背、腹、膝、足等部位接触球,灵活变化,随心所欲。

这种方式以踢出花样多少作为评判和取胜的依据,宋人称其为“白打”,宋代帝王最喜欢这一种蹴鞠踢法。

当然,宋代是儒家理学兴盛的时期,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我国传统文化,讲求和与中庸,因此在多数情况下,社会文化心理是重文治而轻武功的。

宋代人们推崇谦谦君子的温文尔雅,鄙薄孔武之士的争强好胜。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蹴鞠由对抗性比赛逐步演变为表演性竞技。

宋代蹴鞠堪称国家第一运动项目。开国皇帝宋太祖本人就是位蹴鞠迷。于是从宫廷到民间,球风大盛。后来出土的宋代浮雕蹴鞠纹铜镜,还有当时民间女子蹴鞠的场景。可见宋代的整个社会阶层,上至皇帝、宫室,下到城市百姓,对蹴鞠运动都是乐此不疲的。

因此,蹴鞠在宋代最为繁荣,经常出现人们踢蹴鞠的情景。其实,当时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与当时商业化的社会氛围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宋元时代的蹴鞠专业书籍已经更为专业化和多样化了。其中比较著名的有3本,一是《事林广记·戊集》,作者是南宋著名文人陈元靓;二是宋代学者汪云程编写的《蹴鞠图谱》,又名《打球仪》;三是宋代无名氏编写的《蹴鞠谱》。

这3本书多次提到当时蹴鞠专业组织,也就是“圆社”。据《蹴鞠谱》说,在宋代,一个人如果参加了圆社组织,他就可以五湖四海到处游逛了。

因为许多地方都有圆社,圆社对他们的蹴鞠技巧进行技术考核,通过后便可以接待他们入社了。

从《蹴鞠谱》等书中还可以看出,宋代蹴鞠很重视熟悉球性和控球的能力。而且,人们已经认识到蹴鞠不只是可供娱乐,也有健身和培养思想品德的作用。尤其值得提及的是,这些专业书籍从不同方面介绍了当时蹴鞠的具体形制。

还有,宋朝时期,由于蹴鞠深受人们欢迎,不少商人便借此做起了促销蹴鞠的文章,这表明宋代蹴鞠已经引入商业机制。据史料记载,在汴京城,当时已经有了相当多的蹴球茶坊和角球店。

据《蹴鞠图谱》的记载,当时还出现了许多专门制作鞠的手工业作坊,有品牌的商品鞠有24种,《蹴鞠谱》中记载的有41种。

当然,宋代蹴鞠不仅仅在民间盛行,在宫廷中也非常流行。由于宫廷的特殊性,所以宫廷蹴鞠活动很多,而且非常具有宫廷特色,这对于蹴鞠活动的发展是很有利的。

宋元时期,爱好蹴鞠的帝王与大臣也不乏其人。宋代名画家苏汉臣的《宋太祖蹴鞠图》,表现的就是太祖、太宗、赵普、郑思、楚昭辅、石守信6人在一起蹴鞠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图》中没有球门,所以这种6人场当是一般场户中的踢法。

北宋宣和时的著名词人李邦彦也是极喜好蹴鞠的,他曾经是宰相,所以他自称“赏尽天下花,踢尽天下球,做尽天下官”。因而他被当时人们称为“浪子宰相”。

还有,在宋代礼仪中规定,朝廷有大的喜庆宴会,都要有蹴鞠表演。人们在喝过第六杯酒之后,蹴鞠艺人便要上场表演踢球了。

宋代的宫廷中还建有蹴鞠队,在朝廷举办的各种盛会上,往往就有蹴鞠队出场表演的场景。据宋代著名文人孟元老在他所写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宋代宫廷蹴鞠队的队员,分为三等:第一等称“球头”,第二等叫“次球头”,第三等为一般队员。

每队有球头一名,次球头两名,一般队员十余人。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较早的宫廷蹴鞠队了。

到了元辽金时代,市民的蹴鞠活动也很兴盛,而且还大量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元曲中就有很多描写当时市井闲人蹴鞠活动的情况,如元代大戏曲家关汉卿的散曲中有两首《女校尉》套曲,校尉是园社中艺人的最高等级,元代有了女校尉,曲云:

蹴鞠场上,鸣珂巷里,南北驰名,寰中刻意,关白打、官场小踢,竿网下,世无双,全场儿占了第一。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唯蹴鞠最风流,演习得踢打温柔。

这说明了女蹴鞠艺人表演蹴鞠在当时消闲娱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还有元代文人邓玉宾在《仕女园社气球双关》写道:

似这般女校尉从来较少,随园社常将蹴鞠抱抛,占场儿陪伴了英豪。

这说明,元代市民的蹴鞠继宋之后仍是非常普遍的。还有,到了元代,关汉卿等人的散曲中还记述了男女对踢蹴鞠的情景。

但这种男女对踢,已经不是双方寻求自身的娱乐,而是以妇女踢球作为一种伎艺供他人欣赏。元代学者萨都刺在《女子蹴鞠》的散曲中说:

毕罢了歌舞花前宴,习学成齐云天下圆。

因此,元代踢蹴鞠和歌舞一样,都是宫廷和民间宴会上的伎艺。

妇女们大都喜欢踢蹴鞠,可见踢蹴鞠成了当时女子娱乐的一种手段。

因此,元代踢蹴鞠娱乐的社会性已经大大缩小了,它不再是节日的活动内容,也不再是宴会上的节目,而是和宴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娱乐活动。

后来,人们曾在内蒙古的辽墓中,发现了当时蹴鞠活动的壁画,从画面的布局看,应是一般的白打踢法,说明在辽代的北方少数民族中,蹴鞠活动也较为普及。

在我国古代蹴鞠的发展史上,宋元时期的蹴鞠活动,已经达到了我国古代蹴鞠史上的最繁荣时期,而且在后来的朝代继续了这种长时期的繁荣。

第五节 明清时蹴鞠由盛转衰

明代永乐年间,关中地区有一个人名叫柳可,他是个秀才,踢蹴鞠技巧非常高超,踢得一脚好球。但是,柳可的官运不佳,考中秀才以后几年都选不上官。

后来,柳可得知陕西知府王大非常喜欢踢蹴鞠,他便想走这条门路获得一官半职,但可恨的是,他又拿不出钱财贿赂知府王大的门房,无法求得知府接见。

于是,柳可便天天守候在球场的墙外。终于有一天,知府王大踢的球飞出了墙外,柳可拾了球,他喜滋滋地抱着球送还王大,管门的人只好让他进去。

柳可见了知府王大之后,他把手中的球抛在空中,一面跪拜,一面用肩、背、头顶球,球一直未坠落在地。知府王大看了这种表演,不由得哈哈大笑,很是欣赏柳可的球技,便请他给自己当个幕僚。柳可也就获得了一个小小的官职。

其实,明代蹴鞠运动也非常普遍,但只限于明初时期。据《明史》记载:

士信每出师,不问军事,辄携樗蒲、蹴鞠,拥妇女酣宴。

士信指的是明代拥兵割据的吴王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可见踢球还和宴会连在一起,但将军若是痴迷于踢球,对军队并不是好事。

因此,后来朱元璋称帝后,他传下圣旨,严厉禁止军人踢球。但朱元璋的圣旨只能禁止军人踢球,却不能改变蹴鞠的娱乐性质。

但是,从蹴鞠运动本身的发展来说,由直接的对抗比赛改变成间接的对抗比赛,甚至变成纯娱乐的表演性质,这就失去了蹴鞠能够练武、练身和练意志的特点,降低了蹴鞠运动的社会功能。

明清时期,由于自身的竞技活动转变成了供他人娱乐的活动,由社会的节日娱乐转化为个别的宴饮娱乐,这使蹴鞠运动的社会性愈走愈窄。这样,在社会客观原因的限制下,蹴鞠便不能不趋向衰落了。

不过在明清时期的民间,特别是小孩中的蹴鞠活动仍很普遍的,各种明清瓷器中的“蹴鞠纹漆牌饰”、“蹴鞠纹高足碗”和“蹴鞠纹瓷罐盖”等,都是反映当时民间儿童蹴鞠活动的实物。

明初的蹴鞠活动是各种球戏活动中的一种,它在当时是最为流行的。其运动方式大都沿用了宋元时期的带球门竞赛和不设球门的比赛,但也有一定的变化,这从明代文人汪云程所著《蹴鞠图谱》可以看出。

据清代著名学者夏燮所写的《明通鉴》卷四十三《武宗正德元年》的记载:

明武宗朱厚煦非常喜欢踢球。当时文安县的大盗张茂,因为与宫中张忠是邻居,就结为兄弟,并经常出入皇宫,侍奉武宗帝蹴鞠。

还有明代诗人王誉昌所作的《崇祯宫词》里,有一首描写了宫女们陪伴着皇帝的宠妃,进行蹴鞠的情景。诗云:

锦罽平铺界紫庭,裙衫风度压娉婷,天边自结齐云社,一簇彩云飞便停。

此外,明代宫廷蹴鞠活动,还见于当时的绘画作品中。明代佚名绘制的《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就描绘了朱元璋的重孙,也就是后来的明宣宗朱瞻基,他在观赏侍臣蹴鞠时的情景。可见当时宫廷蹴鞠活动还是流行的。

还有明代著名画家杜堇的《仕女图》中,就有仕女蹴鞠的画面,这反映了明代蹴鞠沿袭了唐代的风俗,是以一般场户白打的蹴鞠活动为主。

不过明代蹴鞠的社会性,与前代相比,虽然逐渐缩小了,但是见于文物和史籍记载的资料还是不少。

在明代著名画家王圻画的《三才图会》中,也有蹴鞠场面的描绘。还有,明代《黑漆彩螺钿仕女游艺图屏风》也提到了蹴鞠,它由一堂12扇明代巨型木胎屏风组成。

屏风上面的园林仕女图中,也描绘了一群贵族妇女,她们正在园内进行蹴鞠等游乐活动,这可以说是一幅当时上层妇女优游行乐的真实图景。

后来在北京昌平明定陵中,还出土了一件明孝靖皇后的女夹衣。这件衣服上绘有包括蹴鞠在内的百子戏图案,这些图案均绣于夹衣的胸及两袖上。

在其中的蹴鞠图案中,有3个少年在作蹴鞠游戏,中间一个人正在腾身以足踢球,两边的伙伴在聚精会神地盯着被踢起的皮球,画面生动有趣。

定陵这些资料都形象地说明了,蹴鞠运动仍然广泛地普及于明代妇女儿童中间,它在这一时期,也被人们习以为常地当作了生活用品的一种装饰。

当然,在明清很多文学作品中,也都能够看到蹴鞠的场景。明清文学作品中对蹴鞠的描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蹴鞠活动的进一步娱乐化,同时也可以感受到这项活动逐渐衰亡的过程。

我国古代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就被称为明代社会的百科大全,其中就有当时人们蹴鞠的情景。有一段描写的是西门庆在丽春院看蹴鞠,踢蹴鞠的人是李桂姐。从中可以看出,明代蹴鞠在社会上流行的情况。原文写道:

西门庆正喝在热闹处,见三个圆社向前来打个半跪,西门庆平昔认的,一个唤白秃子,一个唤小张闲,一个是罗回子。因说道:你们且外边侍候。

待俺们吃过酒踢三跑。西门庆吃了一回酒,出来外面院子里先踢了一跑,次教桂姐上来与两个圆社踢。

一个梢头,一个对障,拗踢拐打之间,无不假喝彩奉承,就有些不到之处,都快取过去了,反来西门庆面前讨赏钱,说:桂姐行头,比旧时越发踢熟了,撇来的丢拐,教小人凑手脚不迭。再过一二年,这院中似李桂姐这行头,就数一数二,强如两条巷董官女儿数十倍。

上述描写,也很能表明明清时期蹴鞠的娱乐性质。宋代的蹴鞠艺人,他们可以在皇宫的宴会中表演,也可以在城市的巷子里卖艺,而明代的圆社却只能在歌宴上进行表演,娱乐客人了。

到了清初,以娱乐为题材的蹴鞠活动仍然较为普遍,在这一时期的文物资料中还时见一些儿童进行蹴鞠活动的描绘。

但是,这种蹴鞠运动在明末清初有进一步走向娱乐化趋势,实际上也预示着盛行于我国数千年蹴鞠运动开始迈入衰亡的边缘。

清代出生于山东淄博的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在他所著的《聊斋志异》中,就描述了清代的蹴鞠活动,《聊斋志异》差不多成为了描述清代蹴鞠活动仅有的作品。

在蒲松龄所写的《聊斋志异》中,有多处故事涉及蹴鞠活动,如《汪士秀》、《小翠》等作品,都有这样的描写。特别是《汪士秀》中,有较长的关于蹴鞠活动的描写。

《汪士秀》翻译成白话文是这样写的:

汪士秀是庐州人,汪士秀父子都善于踢球。几年前,汪士秀的父亲在钱塘江中溺死了。汪士秀南游洞庭湖,夜泊湖畔,思念父亲之死,不能入睡。忽见湖水中出来五人,铺一张大席在水面,饮酒作乐。

酒后,这些人拿出一个晶体透明的球来踢。汪士秀见那会踢球的老者像他父亲,便坐起在舟中观看。这时,恰巧那球落在他的身旁。

汪士秀一时技痒,便起脚踢了回去。那老者见状惊呼道:“此我家流星拐也。”

谁知汪士秀一脚踢得太猛,把球踢破了,霎时间湖上人球俱杳。原来那四个人都是鱼精。他父亲溺水被鱼精拯救留做仆役,踢的球原来是鱼膘做成的。

蒲松龄在写球被踢破下落的时候,用了这样一句来形容:

中有漏光,下射如虹,蚩然疾落,犹如经天之慧,直投水中,滚滚作沸泡声而灭。

这段话写得非常华丽,显然用这一句形容我国古代的蹴鞠游戏,是非常恰当的了。不过,我国古代蹴鞠在清朝中叶便逐渐走向了衰落,但是,几千年蹴鞠运动的影响,在民间却没有完全断绝过。

在清代,古籍上有关蹴鞠记载寥寥无几。我国古代蹴鞠活动,自战国起经历了几千年,在汉、唐、宋时代,曾经像彗星一样发出闪亮的光辉。后来投入清代社会的水中,只留下一点泡沫终于暗落了。

总体来说,我国古代蹴鞠,发展到明清之时,整体上已经开始走向了娱乐化,基本上丧失了其应有的竞技性。这样,蹴鞠在明清时期开始由盛转衰,较大规模的蹴鞠比赛已经很少见了。

甚至爱好溜冰的清代满族人,他们曾经将蹴鞠与滑冰结合起来,发明了一种被称为“冰上蹴鞠”的运动形式。但这也不过是我国传统蹴鞠活动的余韵而已。

清代蹴鞠衰落的原因,大概有这样几条。从客观的社会条件来说,宋代理学兴起,社会上重文轻武,也轻视身体活动的娱乐;还有,戏曲小说的兴起,社会娱乐范围的扩大,相对地减少了人们对蹴鞠娱乐的兴趣。在这样内在外在条件的影响下,我国古代蹴鞠活动便不能不趋向衰落。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