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二章 角抵运动

第一节 先秦角抵的起源与发展

角抵是我国古代一种较力的游戏,类似后来的摔跤。它主要是通过两人徒手进行力量型的较量,用非常简单的人体相搏的方式,以摔倒对方为胜的一种竞技运动。

角抵活动是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它起到了促进和平和友谊的作用。

随着我国历史的推进,角抵运动也在不断地蓬勃发展,已经有了更大的跃进。从角抵到相扑,再到摔跤,这一盛行了数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竞技形式,就是这样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角抵是我国古代一种较力的游戏,类似后来的摔跤。角抵活动是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它起到了促进和平和友谊的作用。角抵活动还与古代的戏剧结合起来,号称是古代的“百戏”之一,因此它是我国戏剧的最初萌芽,还哺育了我国的戏剧文化。角抵活动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深邃的文化内涵。最早是我国原始人为了求得生存的一项技能,上古时期的人们在狩猎过程中,或者在人与人、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冲突中,人们利用徒手搏斗的形式,以求得食物或者自卫,从而产生了角抵动作,这其实就是最简单的角抵技艺。

另外,在生存环境较为恶劣的我国上古时代,角抵也是训练和军事作战的一种技能。我国古人在最初时还不知道充分利用工具来改善生存条件,但环境就是那样恶劣,古人只能靠自身的体能来艰难生存。

我国古人在与凶禽猛兽的争斗,向大自然索取衣食耕作劳动中,渐渐练就了一身壮健的体魄,后来通过在休闲活动中对搏斗和耕作活动的模仿、追忆以及有意识训练,便产生了我国源远流长的角抵活动。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角抵的名称很多,比如“角力”、“摔跤”、“摔胡”,“角觝”、“相扑”、“布库”、“厄鲁特”、“掼跤”等。这是因为,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不同,角抵的方式方法也有较大的差异。

角抵在我国古代属于徒手搏斗的范围,它是军事作战的一种技能。关于角抵名字的由来,根据南北朝著名文学家和数学家的祖冲之所著的《述异记》中记载,在5000年前的氏族部落时代,黄帝部落与蚩尤部落进行了一次大战。

蚩尤部落的人都在头上戴了假角,古书中说是“以角抵人,人莫能御”。这种用头冲撞的作战方式,就是摔跤的最早起源,后代称摔跤为角觝也是沿用的这个古老名称。

这便说明了我国角抵活动的历史是非常久远的。其实,这段资料最早出自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黄帝本记》中的记载,原文是这样记载的:

蚩尤氏头有角,与黄帝斗,以角抵人,今冀州为蚩尤戏。

司马迁将角抵与黄帝大战蚩尤的传说联系起来,这就足够说明它的漫长历史。蚩尤角抵戏流行于我国古代北方地区,它也间接纪念了与黄帝逐鹿中原的炎黄始祖蚩尤氏。

后来,到了奴隶制社会,奴隶主规定摔跤是军事训练的重要项目。据汉代文学家戴德所写的《礼记·月令》中记载:

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

可见当时射箭、驭车和角力,都是士兵作战的重要技能。还有,那时候的将帅在冬季还要对自己的部队进行一次检阅,以观察部队的训练成果。

其实,角抵最初是上古时期原始社会中的一种比武竞技,它展示着男人本能的力量与粗犷的美,它能够吸引无数人的目光。

角抵作为一种有效的近身相搏的手段,伴随了我国古人在远古时代的生产和生活。角抵活动自从被统治阶级高度重视后,为了安全考虑,军事团体之间往往通过角抵来显示实力,因此角抵也被赋予了一定的政治色彩。

在远东周时期,这种角抵戏比较普及,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中多见。后来陕西秦都咸阳出土了一件先秦时期的铜牌,上面就有两人在竞技角抵的画面,这是比较典型的早期摔跤形式。

后人解释,角抵就是互相扭打的“两两校力”,也是徒手搏斗的一种作战方式。在3000年前,青铜兵器并不十分锐利,而且作战时也会经常发生青铜兵器折损的情况,因此徒手作战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据说在我国春秋时期,吴楚的柏举之战,楚国军队被打得大败。楚国将军莫敖就在兵器折损无法作战的情况下,只身冲入了敌军,徒手角抵敌军,竟然摔伤了好几个人。

所以在战场上同敌人角抵是一种生死搏斗,是绝不留情的,而军队在平时训练也应该注意训练到徒手“两两校力”的技巧。

当然,在一般的角抵比赛中,就不必拼得你死我活了。因此,角抵比赛就必须有一定的方法和规则,这样才能避免无谓的伤亡,据古籍《国语》中记载,春秋末年的晋国已经有了角抵比赛,这说明角抵比赛在我国已经有了3000多年的历史了。

还有,角抵活动的名称是从踢、打、摔和拿的徒手搏斗发展而来。在先秦时期,很多地区都培养一批角抵好手,他们在各种节日盛典上,给帝王将相们表演角抵游戏,供他们享乐,以示威武。

我国上古时期的角抵竞技运动者大多是裸体或者穿着象鼻裤的,也就是后来的兜裆裤,他们只能穿这样的服饰进行角抵比试。

先秦时期的角抵活动主要较量的是双方的力气,一般体力强的人就能胜利。而角抵比赛还可以拳打脚踢,甚至使用击打关节的擒拿方法,经常把对方摔到不能抵抗为止。后来,角抵的规则才逐渐改进,角抵技术向灵活和敏捷的方向发展了。

后来随着角抵运动的正规性,到了我国先秦时期,角抵者的服装逐渐改为穿短袖上衣,系腰带,穿长裤和鞋。规则上改进也有很多,比如他们不再强调把对方摔到不能抵抗为止,改为只要将对手摔倒三点着地就成为胜利者。三点着地指除了两脚外身体各部,包括手、肘和膝全部着地。角抵最初都是一跤决胜负,后来才逐渐改为了三跤二胜,但是先秦的角抵比赛都是不分体重级别的。

古代的角抵范围很广,相扑也是其中一部分,只是到了后来,角抵一词才专指摔跤一类的活动,才被人们称为相扑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把角抵看做是我国古代摔跤运动。从古代角抵的不同名字,便可以看出角抵活动与摔跤的密切关系。

还有,先秦时期民间的角抵活动的传统形式,一般都是在某一个地区内,由一位年长又德高望重,而且角抵技术高超的角抵能手出面组织的。角抵的成员大多是他的子侄辈亲属和附近的青少年,他们利用闲暇时间,在空地上练习角抵,传授技艺,甚至还有其他角抵老手作一些义务的指导。

先秦角抵时第一要素便是要有足够的力量,动作要快,才容易摔倒对方,古人常说的“一力降十会”就是这样的道理。但是仅有直来直去的蛮力也是不成的,还要巧妙地借力用力,善用巧劲,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四两拨千斤”的技巧了。

在南方一些地区,也有角抵活动伴随节令活动在老百姓中广为开展。据南北朝时期著名学者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

荆楚之人,五月间,相结伴为相扑之戏。

从季节上来看,农历五月份正是春耕之后夏收之前的农闲季节,从气候上来看,五月正是春天,并不冷,这个季节可以袒露身子,互相进行角抵比赛了。因此,五月是先秦时期南方角抵的黄金季节。

第二节 秦汉魏时期角抵运动的兴盛

秦始皇嬴政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建立秦王朝后,他下令丞相李斯要训练关中地区的民兵。秦始皇规定了一个月后要进行阅军大典,期间他要重点检阅民兵的训练成果。

李斯接到命令后,感觉非常为难,因为秦始皇当时已经收缴了六国民间所有的武器,只有秦始皇的正规军队才有正式的武器,而关中地区的民兵也是没有武器可供训练的。

李斯非常着急,他冥思苦想却一筹莫展。后来,李斯在首都咸阳城的街上看到两个大汉正在摔跤,他灵机一动,这才想到用摔跤的方式去训练民兵。

李斯马上下令民兵们日夜苦练摔跤技巧。到了一个月后,秦始皇开始进行阅军大典,他看到民兵们一个个身强体壮,正在互相摔跤搏斗。秦始皇非常高兴,他重赏了李斯,并且宣布摔跤成为以后军队大典中的重点礼仪。

其实,早在我国秦汉时期,摔跤的技巧就已经有了显著的发展。秦代已经有了乐府,秦二世曾在甘泉宫“作角抵俳优之观”,从此,角抵的戏乐成分便增加了,后来随着角抵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扩大,这才形成了汉代的“角抵戏”。

角抵戏是汉代“百戏”的一种,“百戏”泛指角抵乐舞等的各种杂技。其实,汉代百戏就是汉代民间角抵、歌舞、杂技、武术和魔术的总称。后来丝绸之路的开辟,又大大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角抵交流和各民族角抵技巧的大融合。于是,我国的角抵戏演出盛况空前,就连宫廷也开始主持大规模的角抵戏集体演出活动了。

汉代为了政治需要,还经常演出大角抵来招待西域的宾客。角抵年年变化,内容日趋丰富,因而才逐渐演变成了后来的“百戏”。

角抵原是两个人角力以强弱定胜负的技艺表演,后世的相扑和摔跤都起源于此。它有着很好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当时的艺人力图用角抵的技艺去表现生活,这样就促使了角抵向戏剧的转化,才逐渐成为了“角抵戏”的。

传说角抵起源于秦代,它是一种较量技艺的杂耍表演。表演者头戴牛角,互相抵触,旁边站立一个裁判以裁决双方角抵技巧的高低。后来到了汉代,这种角抵表演形式进一步戏剧化了,这才产生了像“东海黄公”这样既有简单故事情节,又有一定人物表演的舞剧。东海黄公的故事,大概是说东海有个姓黄的老头,他少年时身佩赤金刀,头缠红绸子,而且他还能施行法术,制伏一些猛兽毒蛇。后来黄公因为年老力衰,加上饮酒过度,在一次与白虎搏斗中,因为法术失灵,打不过白虎,这才落荒而逃了。

东海黄公的故事,虽然没有超出角抵竞技的范围,但它比一般角抵竞技更接近于戏剧的范畴。首先它已有了简单的故事情节,其次是演员都要化装和穿戴特定的服饰。

其中,扮黄公的人,他必须手持赤金刀,用红绸缠头。他的对手也必须身披虎皮,头戴老虎面具,扮成猛虎的模样。

但是,角抵戏搏斗的双方已经不再像角抵比赛那样全靠实力来平等竞争了,而是必须按照一定的故事情节安排来进行角抵的。也就是说,不管黄公有天大的能耐,最后他也不得不败于老虎之手。当然这就不用裁判来裁决谁胜谁负了。从《东海黄公》的角抵戏表演中,已经可以证实了我国角抵、故事、舞蹈和化妆四者的初步结合。

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各民族的大迁徙、大融合,既促进了角抵文化相互的融合,又使南北文艺得以交流。在戏剧方面,北方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和中原民间歌舞、角抵等相结合,创造出不少比《东海黄公》更具戏剧性质的小型角抵戏。

比如魏晋时期小型角抵戏中,就是一种有化装、有动作、有歌舞的角抵戏,这便是南北朝时期齐人创作的《兰陵王》,但是它并不比《东海黄公》有多大的进步。

只是《兰陵王》那副精巧的假面具,既能表现出角抵者的内心,又能比较集中体现出当时尚武的社会气氛和英雄概念。推而广之,后世各种戏剧的脸谱,不妨说都是起源于此的。

其实,先秦战国虽然留有角抵相扑的铜牌,但第一个把带有表演和角抵性的角抵戏引入宫廷的,却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

后来在秦汉之际,角抵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从当时的皇帝,到下层的平民,都非常喜欢角抵活动。当时这种角抵运动不仅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普及,而且还逐渐从原始的状态之中脱离出来了。

角抵活动从实用化不断向游戏化和艺术化的过渡,让这项活动真正走进了所有人的心里。

后来在湖北江陵凤凰山的秦墓中,出土了一件木篦。在圆拱形篦背的两面,都有漆绘的人物画。其中一面就绘有秦代的角抵图,图中右边两人对搏,左边一人旁观充当裁判。

画面中的3人都是男子,3人的装束也都相同,全是赤裸着上半身,下身穿着三角短裤,腰系长带,带在腰后打结,带端飘垂于臀后,脚上穿着翘头鞋。

对搏的双方正相向扑来,左边一人前伸两臂,他应该是裁判,图的上部有一帷幕飘带下垂,表示这场摔跤是在台上进行的。画面中的角抵气氛热烈而紧张。从这件出土文物可见,我国秦代的角抵已经相当普及了。

后来,角抵活动到了汉代,汉初刘邦曾经想一度废掉角抵,却始终未能完全禁止,角抵活动反而更加盛行了,甚至达到了相当普及的程度。但是这时角抵已经完全是一种带有表演成分的游戏活动了。

尤其是在汉代冀州一带民间,经常有这种游戏活动。文献记载:

其民三三两两,头戴兽角相抵,名唤蚩尤戏。

从这一记载中将角抵称为蚩尤戏,以及角抵时要进行化妆的情况来看,角抵在当时明显成为一种富有娱乐性的游戏活动。

到了汉武帝时,由于汉武帝特别嗜好角抵戏,因此角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史书《汉书·武帝本纪》中也有关于角抵戏的记载,这本书中这样写道:

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皆来观。

这段文献说明当时角抵戏规模宏大,轰动了长安,老百姓们甚至宁愿跑几百里的路去观看助威,可见当时人们对于角抵游戏的喜爱。

汉武帝时,我国民富兵强,国力臻于极盛,汉武帝也因此感到非常骄傲,并常极尽奢华,史书《汉书·西域传》中记载:

设酒池肉林,以饷四夷之客,作巴渝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

还有,史书《汉书·张骞传》中也有关于角抵的记载,原文是:

而角氏戏岁增变,其益兴自此始。

其中的“岁增变”,就说明了角抵戏在汉武帝时的花样是不断翻新的;其中的“其益兴”,则说明了角抵戏在汉代时是不断兴盛和广泛传播的。

东汉著名天文学家和文学家张衡还在他所写的《西京赋》中称角抵为妙戏,以表示自己对角抵的喜爱之情。他是这样描绘百戏的:

临迥望之广场,程角抵之妙戏。

其实在汉代,民间还出现了一种由蚩尤戏发展而成的,两个人在公开场合表演的竞技活动,这项竞技活动已经具有了后来摔跤的基本特色,并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而汉代角抵因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的技术水平也非常高。

后来在山东临沂金雀山汉墓出土的一幅汉代帛画,画面上出现两个角抵者,一个人戴着长冠,穿着宽大的罩衫,腰系一条红带,另一个人双手戴着红镯。两人都是手臂大张,怒目逼视,跃跃欲扑之状。画面左侧有一旁观者,拱着袖子站在一旁,显然他是角抵者的裁判。汉代二人角抵的体育比赛,后来逐渐演变成了表演性的杂技艺术。

另外,从现有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来看,汉朝的角抵开始分支,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并有了不同形式的摔跤。

古籍上说,汉代人们在徒手对打的基础上,改进了角抵,并用一种音乐伴奏,和一种有故事情节的武打创造出了角抵戏,当然这只是个传说故事。但它已经完全脱离了古代体育的范围,成了后来戏剧的一种类型了。

当时角抵中还有一种手搏游戏,手搏又叫作“弁”或“卞”,是一种纯踢打擒拿军事技术。史书《汉书·艺文志》中就有《手搏六篇》,它属于兵家的范畴。可见在汉代,手搏就开始从角抵中分离出来了。

西汉名将甘延寿,他不仅是一位运动健将,还是一位手搏高手。他曾经和西汉另一位名将陈汤一起远征西域,并战胜了在西域欺压弱邦的匈奴致支单于。史书《汉书·甘延寿传》记载:

延寿试弁为期门,弁即卞。

这说明,手搏就是武士用手搏击的实用技术。当然,拳术比摔跤更适用于实战,所以选武士也一定要考查手搏技巧的。

名将甘延寿之所以被选为羽林,又被提升为期门,这些都与他精于手搏技巧有关系。

汉代史籍中还有不少关于手搏的记载,说明汉代手搏与角抵已经不是一种统一的活动,这应该是可信的。后来三国时期,也有很多善长手搏的人,史籍也有记述。

三国时期魏武帝曹丕在他所写的《典论·论文·自序》中说,邓展擅长手搏,又称他可以空手夺白刃,这项技能有赖于他平时的训练有素,所以才能如此的敏捷。

当时还有一种角抵游戏,叫作“摔胡”。匈奴出身的西汉将领金日是一位古代摔跤的好手,他所擅长的技巧就是摔胡,这种摔胡技巧便是后来相扑运动的前身。

金日原是匈奴族休屠王的太子,后来被汉军俘虏了。由于他为人忠诚,做事勤恳,被汉武帝提拔并且让他当了侍卫,又升为了车骑将军。

其实,金日的摔胡动作可能就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摔跤。在古代文物上也有类似的图像,比如后来在长安发掘了一座汉代古墓,墓中殉葬物有两块透雕的铜牌。

透雕的花纹图像,在两匹战马之间,有一对长发高鼻的人,他们上身赤裸,下身穿着长裤,互相弯腰搂抱作摔跤的样子。无论是透雕工艺特点和图中人物形象,还是墓主人的身份,都证明这是我国北方匈奴等古代游牧民族的摔跤动作。

这个图像和金日的摔跤动作互为验证,因此可以认为,在西汉时期,我国北方民族式摔跤已经传入了中原,并且已经和中原传统角抵相互交流了,这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摔跤运动。300多年后,三国时代著名学者孟康作的《汉书注》中这样解释摔胡:

摔胡,若今相辟卧轮之类也。

摔胡在南北朝时称为“相扑”,是一种以摔扑为主的技术,它和手搏、角抵戏都有区别,可以说是秦汉时期角抵活动中的一种。

角抵在秦汉得到发展以后,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更快的发展。由于三国时期的曹操将角抵列为百戏之一,所以,角抵在民间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和普及,在技术上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甚至在宫廷及富人之家的宴会上,或者在朝廷迎送外宾的场合,角抵常常是百戏当中重要的表演节目。

三国时期角抵又翻出了新花样,出现了女子摔跤,据三国时期著名学者虞溥在他所写的《江表传》说,吴国皇帝孙皓曾经命令宫女进行相扑。到了晋代,角抵才出现了“相扑”这个名称的,史书《晋书》记载说:

襄城太守责功曹刘子笃曰:卿郡人不如颖川人相扑。笃曰:相扑下技,不足以别两国优劣。

这便是“相扑”一词第一次出现明确的记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民族大混合时期。西方和北方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以后,文化科学艺术得到一次大交流,体育比赛也得到互相切磋提高。

南北朝时,角抵是当时比赛最多的一个项目。这时角抵也称相扑、相辟、相攒,都是互相摔打的意思。《晋书·庾阐传》记载:

有西城健胡,矫健无敌,晋人莫敢与校。

这些都表明,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已经在不同地区之间举行角抵比赛了。这对于角抵活动的正规化是一个推动,同时也让角抵活动更加民间化了。

第三节 隋唐角抵活动的新发展

隋代开皇年间,嵩山少林寺有一个叫法通的和尚,他非常精通相扑,远近闻名。当时在都城长安,从西域来了一个大力士,叫云大壮,他在长安北门摆下了一个相扑擂台,一连很多天,都没有人能胜过他。后来这件事被隋文帝杨坚知道了,杨坚非常生气,他问大臣们说:“难道我们大隋国就没有一个强者吗?”

于是,便有大臣向隋文帝杨坚推荐了法通和尚。杨坚马上派人去嵩山少林寺去请法通前来,令他去长安北门迎战云大壮。

结果,法通不负众望,果然赢了云大壮,为大隋王朝争得了荣誉。

其实在我国隋唐时期,角抵比赛已经非常普及了,这也加速了角抵技巧本身的进步,还有不同地区之间角抵的交流。

隋唐时期,随着全国一统,这样的交流更加频繁和多样化了。

隋唐两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时期。隋唐经济的繁荣发展,通常都反映在农业、手工业上面。当然,隋唐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也推动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角抵文化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角抵活动在隋唐时期发展非常快,据史书《旧唐书·敬宗本纪》中记载了当时的盛况:

角抵戏,壮力裸袒相搏而角胜负。每群戏毕,左右军擂大鼓而引之。

这个时期,相扑和角抵这两个名称是并行的,其特点还是赛力型的竞技活动,而且大多是在军队中进行的。隋时角抵戏很是盛行,史书《隋书·炀帝纪》中记载:

角抵大戏于端门街,天下奇伎异艺毕集,看终月而罢。

还有,史书《隋书·柳彧传》中记载:

彧见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糜费财力,上奏请禁绝之。

这段文献中柳彧的奏章,也证明了隋代民间角抵戏已有非常大的规模了,而它的花费也很大,甚至到了不得不下令禁绝的地步了。

在唐代文献记载中的角抵,有一些是属于杂技艺人表演的范围,另外一些,则是上自宫廷,下至民间的普通角抵习俗。当时还产生了大批以角抵比赛为职业的专业人员。

这批人大约分为两种,一种出自民间,以角抵卖艺为生。另一种是宫廷教坊乐部所供养的职业角抵者,比如唐僖宗就将一些角抵选手养在宫廷中,可见当时唐代宫廷将角抵作为一种重要的活动项目。

当时的角抵活动,无论是衣着还是比赛规则,都已经达到了比较成熟的地步。后来人们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了唐代幡画,画面上为唐代两人角抵时情景,这就很像后来的相扑了。

在衣着方面,唐代角抵选手下身穿的远比前代狭窄得多,已经很难用短裤来形容了。莫高窟藏经洞的唐代幡画上的角抵图真实描绘了这一点。在唐代,角抵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在皇帝祭祀天地之前,一般都要先看看角抵比赛。据古籍中的记载:

文宗将有事于南郊,祀前,本司进相扑之人。上曰:方清斋,岂合观此事?左右曰:旧例也,已在外侍候。

这里的相扑也就是角抵,在隋唐时期,当时的角抵选手的身材个个是异常肥硕的,他们通常一出场,就会以自己的身材赢得满堂的喝彩。隋唐时期有一本书叫作《角抵记》,里面记载了全国各处的角抵名家,有趣的是竟然大多都是南方人,不是浙江的,就是扬州的,从这点上说,当时南方人未必在这方面有什么劣势。

当时的角抵比赛比较成熟,已经与后来的摔跤大致相同了。唐代著名学者周缄所写的《角抵赋》中这样记载:

前劲后敌,无非有力之人,左攫右拿,尽是用拳之手。

当然,地区间的角抵比赛也反映了当时民间相扑技艺的交流,表现了民间当时的角抵情况。其实,在隋唐时期,西域少数民族到中原地区进行相扑比赛的情况也特别多。

宋代著名学者王谠所著的《唐语林》中记载:

唐代大梁节度使李绅,在检阅过镇海军选送的相扑能手富苍龙、沈万石、冯五千、钱子涛的技艺之后说:“你们是真的壮士啊,有了你们我大唐就可以打赢西胡了。”

这说明李绅的这次角抵选拔,是特地为了同西域少数民族的相扑手进行比赛用的,这也反映了当时民族之间的角抵比赛已经十分的激烈了。

这些相扑比赛的史料,也反映了我国的相扑比赛已经有了正式的规则和裁判。正因为如此,两个地区或者两个民族之间的角抵运动员才能在一起比赛。

此外,隋唐的皇帝们也非常喜爱角抵活动,在唐代的宫廷里有两个专供皇帝娱乐的地方,一个是教坊司,一个是内园。教坊司里大都是歌舞伎,而内园却多是体育表演的健儿,其中很多都是角抵选手。史书《新唐书》上记载到:“内园恒备角抵之徒。”这里面说的角抵之徒,其实就是专门供唐代皇帝们观赏的摔跤手。还有,史书中记载:

在藩邸,每宴,私与王郁角抵斗胜。郁频不胜,庄宗自矜其能,谓存贤曰:与尔一搏,如胜,赏尔一郡。即时角抵,存贤胜,得蔚州刺史。

这便是说,角抵作为隋唐时期宫廷的重要娱乐活动,它是各种表演节目的压轴戏。在隋唐时期,角抵选手临上场前,左右军就会擂起大鼓。然后,在急鼓声中,一个个赤裸上身的角抵壮士便绕场而入,寻对扭摔。他们一交上手,场外的观众就开始呐喊助威。等到分出了胜负之后,观众欢呼,急鼓三通。这场面确实很热烈,很激动人心。唐代的皇帝们,除了观看神策军的角抵表演之外,还在宫内组织了相扑活动,他们征集擅长摔跤的角抵选手,经常都会有比赛。在当时涌现出一大批角抵高手,蒙万赢就是当时最突出的高手之一。

据古籍记载,唐代末年,有一摔跤能手,外号叫蒙万赢。只因为他拳手轻捷,赛场多胜,受赐丰厚,从此人们便称呼他为“万赢”。

蒙万赢是唐僖宗时候的著名摔跤手,他会蹴鞠,也会步打球,还会拿弹弓打鸟,当然最擅长的就是角抵。就因为这样,蒙万赢14岁就应招进入宫中了。他由于身手敏捷,成年后常胜不败保持了好多年,因此就有了“万赢”这个名号。

当然,“万赢”可能有些夸张,但是这也反映了唐代摔跤比赛的频繁和蒙万赢的摔跤技艺之高。相传他晚年时流落到两浙,受到吴越王钱镠的欣赏。

当时蒙万赢虽然年事以高,但在角抵比赛中,仍然能常常获胜。据说钱镠让蒙万赢专心指教几个门徒学习角抵,并让他主持修建了青山的伍子胥庙。

另外,姚结耳、刘仙子、李长子、李存贤、石彦能等都是隋唐时期的角抵高手。相传还有一个叫述的人,由于在角抵时被石彦能摔倒,而后就罢赛再不出战了,可见当时人们对角抵的胜败是很在意的。

还有,当时在军队里的角抵能手自然也有很多,左右神策军由于是皇帝的禁军,他们经常会有接触皇帝的机会,他们也总希望能够依靠这种技艺来获得赏识,因此角抵的风气更加兴盛了。

除了神策军以外,地方藩镇也常常推荐角抵出色的兵卒,再加上角抵的确能强健身体,因此成为了军队当中最常见的娱乐活动之一。

唐代晚期的时候,长安的“六军宿卫”往往是能够买得起军籍的城市游民,他们整天无事可做,有些钱的,就吃吃喝喝再做些生意,而其中身材健壮的,他们就整日玩些角抵之类的游戏,这也促进了角抵运动在当时的发展壮大。

隋唐时期民间的角抵也非常流行了,角抵在皇帝的喜爱和倡导下,唐代社会上摔跤活动的开展是较为普遍的。当时在民间,角抵更加流行了,无论南北,人们都要在节庆的时候聚集来比试角抵。

据古籍记载:“唐,中元节,俗好角抵相扑,云避瘴气也。”当然,避瘴气只是当时一种迷信,实际是人们农闲时的娱乐。

还有,宋代佚名所著的《角抵记》上记载:

五陵、鄱阳、荆楚一带,五月盛集,水嬉则竞渡,街房则相攒为乐。

这便是说,中南一带的百姓都喜欢在大街上摔跤,而那时的四川人都是要到神社前面的平地上去比试角抵的。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出来观看角抵比赛,人群密集得仿佛墙壁一般。

等到角抵比赛胜负分出后,神社就出一份彩头奖给胜者,人们再把他拥上马去,一起庆祝他的胜利。由于角抵活动融入了传统节日风俗中,当时一些身在异乡的人们,在节日之际他们难忘家乡的习俗,便玩起了相扑,以解思乡之情。如古籍中记载:

荆州百姓郝惟谅,性粗率,勇于私斗。武宗会昌二年寒食日,与其徒游于郊外,蹴鞠、角抵。

当然,唐代民间角抵的风尚在传世绘画艺术中也时有体现。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里,就藏有唐代幡画相扑图。画中人物赤身裸腿,形象逼真,是当时风行此项活动的真实写照。

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民族大混合时期。西域和漠北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以后,文化科学艺术都得到了一次大交流,体育比赛也得到了互相切磋提高的机会。

在隋唐时期,摔跤是当时比赛最多的一个项目。这时摔跤也称“相扑”、“相辟”和“相攒”等,其实这些都是互相摔打的意思,根据史书《新唐书》中记载:

在中原地区的襄城郡与颍川郡的联欢会上,就有相扑比赛。襄城人在输了之后反而解嘲地说:“相扑下技,不足以明两郡之优劣。”

其实在当时,角抵比赛最能代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尊严。为了维护这种尊严人们常常寸步不让,不争回荣誉,就决不善罢甘休。

第四节 宋元时期角抵的起起落落

北宋时期,著名的水浒英雄浪子燕青非常擅长相扑。后来,燕青听说山东泰安府有个任原摆下相扑擂台,他便前往泰安去迎战任原。

燕青脱了上衣,打着赤膊上了擂台,他要与任原对搏。

旁边一个裁判从怀中取出相扑社条读了一遍,他对燕青说:“你知道吗?根据相扑惯例,你不许暗算!”

燕青冷笑说:“我浑身上下只有一条短裤,拿什么去暗算他?”

任原冲了上去,要制服燕青。不想燕青却抢先了一步,他用右手扭住任原,伸出左手拦住任原,然后用肩胛顶住他胸脯,竟然直接将任原托了起来。

燕青又借力旋转他,等转了5圈后,他将任原丢下了擂台,并大喊一声道:“下去吧!”

燕青轻而易举击败了任原,他被当时人们尊称为相扑的顶级高手。后来,太尉高俅被捉到梁山,宋江设宴款待高俅,可高俅心中却不服气,醉后狂言道:“我从小学得一身相扑本领,天下没有我的对手。”

燕青一听非常生气,他哪能错过这个教训恶人高俅的机会,他上前要求与他较量一番,高俅应允了。当时,两个人就脱了上衣,准备上擂台交手。一旁的宋江却担心燕青把高俅摔伤了,他急忙喊人把软褥铺上。

高俅抢先冲了过来,燕青轻轻伸出左手,一把将高俅扭住,稍一用力,他便将高俅颠翻在地。高俅半晌儿挣不起,急忙认输讨饶。燕青的这一扑,被人称作“守命扑”。燕青只用一招,他就使高俅输得心服口服,可见燕青相扑的手段之高。

在宋代,相扑有很多招式。比如“虎抱头”就是以强打弱的招数,“鹁鸽旋”则是以小打大的,还有燕青的“守命扑”,便是以巧取胜的相扑动作。

宋代相扑也相沿了隋唐时期相扑的形制和招式,这个时候的相扑崇尚武力,而当时,角抵和相扑这两个词是通用的,而且还有了“争交”这一个新的名称。据宋代古籍记载:

角抵者,相扑之异名也,又谓之争交。

宋金元时期的角抵活动更加盛行了,无论是从角抵的技巧、规则和类型等方面来看,还是当时人们参与的热情程度,都说明当时的角抵活动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宋代的角抵活动十分兴盛,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它比原来更加成熟,也更加多样化了。其实,我国的角抵运动在经过战国秦汉时期的发展,在晋代出现了另一个名称,也就是“相扑”。

相扑在整个宋辽金元时期角抵的发展中占主要地位。

当时,朝廷中凡有盛大的宴会,皇帝经常要请相扑手来进行表演,以作席间的娱乐,民间瓦舍中的相扑之戏也广为盛行着。

当时北宋首都汴梁每年都要举行一两次相扑比赛,并且相扑当时成为了一种流行的表演节目,甚至还出现了女子相扑。

当时进行的女子相扑,一般都是先由女子出来对打一番,然后派出大力士来比赛,力气最大的相扑手便可以领得奖赏了。

角抵和相扑一样,虽然主要是靠力量来战胜对方,但有时也要讲究一定的技巧。

在敦煌的一些壁画中,绘有一幅五代齐梁时期相扑图,图上画着两名大力士在一个方形地毯上比赛相扑的形象。

图画里这两名相扑手一个人一手在前,一手在后,他们用弓箭步直取对方。其中另一个人则双臂弯曲,低俯着身体,左右回旋,伺机反攻。两人上场后不是立即就扭抱在一起,而是找角度,看时机,显然那时候就十分宋金元时期的相扑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式决胜负的比赛,有打擂台的性质。据古籍中所载:

若护国寺南高峰露台争交,顺择诸道州郡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赏。

宋代正式决胜负的相扑比赛情景,可以从施耐庵所著的章回小说《水浒传》中见其概貌。以至于传说后来的摔跤运动就是浪子燕青所传所创的。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宋代时的摔跤是有一定的规则的,而且是一顶专业的技术动作。

还有另一类相扑,这便是平日在瓦舍等场所里进行的表演性的相扑,它的竞争性不像前者那样激烈。每逢相扑表演的时候,观者如潮,万人空巷,在当时的东京和其他地方都有这种表演。

在当时的百戏演出中,相扑表演无疑是最能引起观众兴趣的。相扑者的服装,大多是沿袭前代的旧制,比赛双方都是赤裸上身,下身光腿赤足,也有足下穿靴子的,一般只在腰胯间束一个短裤。

后来在陕西出土的两块金代砖雕,上面雕刻的画面就很典型地反映了两个力士在相扑前的一个瞬间,他们的身上就只穿着一个短裤。

砖雕上的这一相扑形式跟后来的相扑完全一样,因此,相扑这个形式是从宋元时期一直保留下来的。还有,角抵的徒手相搏以较高低,或者闲暇时间的角抵游戏,特别是男系社会里最通行的一种竞技游戏。

日本的相扑不仅和我国的角抵相似,也与敦煌石窟中的相扑图中的相扑打扮一致,这很难说是一种纯粹的巧合。从日本有关相扑的文献记载正好和我国相扑发展时代相呼应看,很难说这之间没有什么关系。至少相扑一词是从我国传入日本的,这大概不会有什么异议。

日本有关相扑比较确切的文字记载,是8世纪初编纂成的《日本书纪》,书内记述第三十五代天皇为了接待古代百济国使者,召集了宫廷卫士举行相扑竞赛。

尽管日本相扑由我国传入这个事实,目前没见到有明确的记载,但很多专家认为,在4世纪至6世纪,我国的角抵已经随着大量东渡的大陆移民传到了日本,而且相扑在我国出现后,也很快传到了日本。

还有,在宋代的史料中,角抵与相扑这两个名词其实是通用的,角抵是宋代宫廷宴会娱乐的压轴节目,根据史书《宋史·乐志》中记载:“第十九用角抵,宴毕。”此外,在宋代著名学者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中《天宁节》中记载:

第九盏御酒慢曲子,宰臣酒慢曲子,百官酒舞三台,左右军相扑。宴退,臣僚皆簪花归私第。

不过,除了皇宫宴会里有相扑表演之外,朝廷的外交宴会当中也会有相扑比赛。根据史书《宋史·礼志》记载:

使人到阙筵宴,凡用乐人三百人,相扑一十五人,于御前内等子差。

这段文献中的“内等子”就是皇帝的御前侍卫,他们都是摔跤能手。根据南宋文人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中记载:

内等子,隶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所管,于殿步诸军选膂力者充应名额,即虎贲郎将耳。每遇拜郊明堂大礼,驾前只顶帽、鬓发蓬松、握拳左右行者是也。

可见,当时的内等子都有很高超的摔跤技巧,当然也有规定的名额,其中分上等和中等各5对,下等8对。这些人都是经过专门挑选出来的,当时3年进行一次筛选,在本司中按照角抵水平高低按名次编排等级。

另外,在军队中为了提高士兵的武术水平,也经常举行角抵比赛。所以相扑在宋代军中十分流行,宋朝名将韩世忠和岳飞都在军中推行过相扑比赛,以求让军士们练武健身,他们还提拔相扑比赛得胜者为将领。

宋太祖赵匡胤,还曾经专门制定了军中以相扑决高下升迁的固定法则,并以相扑高手来担任御前内等子,每逢朝廷大朝会圣节或御宴中,他还照例用左右军相扑来助兴呢。

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写诗赞美当时的相扑对决,诗云:

广场妙戏斗成材,才得天颜一线开。角抵罢时还罢宴,卷班出殿戴花回。

宋代民间的角抵活动非常盛行。宋代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大城市如汴梁、临安和金陵等城市,人口都增加到了几十万之多,城市中开始有了供市民们娱乐的“瓦舍”了。

在瓦舍的各种娱乐表演项目中,相扑表演是最受人们欢迎的,相扑艺人也是各种表演艺人中最多的。

据南宋文人吴自牧所著《梦粱录》中记载,仅南宋临安城一地就有著名相扑艺人五六十之多。如撞倒山、金板沓、曹铁凛、周黑大、曹铁拳、王急快、董急快、韩铁柱、黑八郎等,这些都是这本书中记载的摔跤好手。

宋代社会上人们喜爱看相扑比赛,这在元末小说家施耐庵所写的《水浒全传》中有较详细的描写,这反映了宋代相扑的开展已经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宋代人们称相扑比赛的规则叫“社条”,还称裁判叫“部署”。

由于在比赛中可能会失手死人,赛前双方都要立下生死文书。而且,宋代已经有了全国性的相扑比赛。根据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中记载:

若论护国寺南高峰露台争交,须择诸道州郡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其赏。

还有,在相扑比赛中夺得头赏的人,便可得到旗帐、银杯、彩缎、锦袄、马匹等奖品。南宋临安城的南高峰比赛是全国最高级的相扑比赛,赢得头名所获得的奖品是很丰盛的。据说宋理宗景定年间,温州的韩福夺得了相扑冠军,他不仅获得了丰厚的奖品,还被封了官,当时被任为“补军佐”一职。

还有,施耐庵所写的《水浒全传》上写的泰山庙会的相扑比赛,可见当时泰山庙会也是全国性相扑比赛的场地。《水浒全传》中任原在擂台上夸口说:

四百座军州,七千余县治,好事香官恭敬圣帝,都助将利物来,任原两年白受了。今年辞了圣帝还乡,再也不上山东了。东至日出,西至日没,两轮日月,一合乾坤;南及南蛮,北济幽燕,敢有出来和我争利物的吗?

从这段话,可以证明在宋代泰山庙会中,相扑已经是全国性比赛了,甚至连奖品也是全国各地赞助来的,这更说明宋代相扑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当然,还有明代刊印的《忠义水浒传》中有幅反映宋代摔跤场面的插图,图的左上方有一个官吏端坐着,他观看着摔跤比赛,身旁站立着一位侍从。

摔跤场台下,更有不少观者在观看摔跤比赛。这幅图像和《水浒全传》上所描写的摔跤情景基本是吻合的。

还有,古代佚名所著的《角抵记》中记录了宋代一首《题墙上相扑画》,诗云:

黑汉勾却自汉颈,自人捉住黑人腰,如人要辨输赢者,直须墙始一交。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不仅广泛开展了相扑运动,而且还有了以相扑为题材的壁画。它还同时说明,相扑比赛都是以巧取胜的,当场便可以分出输赢,不必非要将对手打下台去。

据宋代文学家周密所著的《武林旧事》中记载,宋代的相扑表演艺人中还有一种假装相扑的艺人,他是由一个人俯下身来,穿着假外套,一个人扮成两个人在相扑的游戏。

还有在北宋时,女子单独表演相扑也非常流行。

宋代艺人中就有了女相扑手,据宋代学者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中记载,南宋临安城中就有女相扑手赛关索、嚣三娘、黑四姐、张椿等10人非常有名。

宋代市井生活异常热闹,一幅《清明上河图》足够说明了这一切,而相扑运动也在这个时候发展到了顶峰。当时坊间出现了许多女相扑手,周密所著的《武林旧事》中称她们为“女飚”。

这便是指她们的招数变幻难测,身法疾速如风。其实,这些女相扑高手的主要任务是热场,为男相扑比赛制造气氛,提升人气而已。但只要她们一登台,三教九流纷纷聚拢了过来,叫声、喊声和嬉笑声一浪胜过一浪。

史料中记载,正月十五上元节,都城开封有妇人相扑。女相扑手身穿无领短袖进行相扑比赛,引得观者如潮,就连皇帝都去观赏了。

还有,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司马光在他所写的《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中记载到,宋仁宗皇帝在宣德门观看各种艺人表演节目,其中就有女子的相扑表演。

她们体格肥硕健壮是其中的看点之一,但不足以吊起围观者全部的胃口。还有,举办活动的商贾也是功不可没的,当时的商人深谙眼球经济,又能抓住消费者窥视的心理,他们将这二者结合起来,场面不想火爆都不行了。

因此,当时朝廷重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首先就进行了激烈的反对,他认为这样有伤风化。为此他上书皇帝,请求禁止这种妇人相扑的风波。司马光在给皇帝的奏章中说:

臣窃闻今月二十八,圣驾御宣德门,召诸色艺人备进技艺,赐与银绢,内有妇人相扑者也被赏费。上有天子之尊,下有万民之众。后妃侍旁,命妇纵观,而使妇人相扑于前,殆非所以隆礼法,示四方也。

司马光认为,宣德门是皇帝发号施令圣地,皇上携后妃在此观看女子相扑,有悖常道。所以,司马光要求皇帝加以取缔,提出了不能再让女子参加相扑比赛这个建议。

司马光以封建礼教思想反对女子相扑,这也迎合一部分封建士大夫们的心理,这对女子相扑运动开展也很有影响,不过这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妨碍女子相扑运动的发展。

后来事实也证明了,女子相扑并未因此而绝迹。到南宋时,都城临安举行男子相扑,总是先由女子相扑手进行表演,以招揽观众,这就是相扑表演的开场赛。

关于女子相扑艺人,这是我国最早的记载,但女子相扑这却不是最早的。早在三国时期,东吴的国主孙皓,就曾经令宫女进行相扑表演,这种以娱乐为目的的相扑,当然不会有多少摔扑的技巧了。

不过,宋代的女子相扑却是非常讲究技巧的,它已经不是当初那些宫女们的相扑表演能相比的了。就以女子相扑来说,女子敢于和男人比赛相扑,在失败之后,却毫无羞怒之色,这的确说明了宋代的女子相扑在不断地进步。

宋代还出现了一部名为《角抵记》的书,它是一个署名调露子的人编写的。书中把宋代以前有关角抵的形式做了明确的记录,这是我国体育史上最早的一部角抵著作。

角抵也就是摔跤,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项优秀的民族体育项目。可是,由于种种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因,留传下来的摔跤文献很少,《角抵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角抵专著,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体育史论著。

因此《角抵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历史摔跤文献。《角抵记》诞生于9世纪后期,它记载了我国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的摔跤历史。

据史书《宋史·艺文志·卷五》中记载,《角抵记》的作者是调露子,但调露子的真实姓名和年代却是无法考证的。

《角抵记》全书共分述旨、名目、考古、出处和杂说等几个部分,它详细地介绍了角抵名称的演变,如相搏、相扑、相扠、角抵、手搏、拍张等。

《角抵记》中还记载了古代角抵的规则。也就是只能是两人徒手互相角抵,即使在两军阵前,摔跤赌胜也不许其他将士协助,倘若有一个人手持了兵刃,那就不能算作摔跤。

至于比赛时间和采用的动作,在《角抵记》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可以拳打脚踢、夹头颈和扭关节等,但最终必须把对方摔倒或使对方失去战斗力才算获胜。

《角抵记》的后一部分还记载了当时角抵比赛的实况,其中最热闹的是正月十五上元节。在角抵表演时,经常出现万人空巷看比赛的盛况。

《角抵记》作者对角抵产生和发展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总结,这是前无古人的。作者还大胆地反对儒家的各种观点,对角抵作了公正的评价,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一种思想。

作者实事求是地从民俗崇尚、社会发展和地理环境影响等方面对角抵产生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总之,《角抵记》是我国古代摔跤发展史中独一无二的传世佳作,为后人研究古代体育活动发展史实和理论,提供了极其宝贵依据,它的史料价值就更加珍贵。

辽代的相扑运动也十分普及,辽国宫中的相扑活动也极为盛行,而且还载入了辽国法典。辽代制度规定,皇帝在册封皇后时,要让艺人们表演百戏和角抵戏作为压轴节目。

辽代皇帝在宫中诞辰宴饮和宴请使臣以及在各种大型节日的宴会上,一般都有技艺精湛的相扑和角抵表演。

古籍记载,辽代天显四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宴会群臣和各国使节时,他就在宴席上观看了俳优和角抵等表演节目。还有,重熙十年十月,辽兴宗耶律宗真为了招待皇太子库里噶里生和北宰相驸马音巴宁,辽兴宗便命令御前卫士们表演角抵,以助酒兴。

不仅仅是宋辽两代,就连金代也十分推重相扑活动。金代皇帝往往从各类角抵比赛中,选拔武艺高强的武士来充当他的侍卫,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史书《金史》中记载,金太祖完颜曾经令数人两两角抵,他的宗弟完颜昂年仅15岁,可他却在角抵比赛中连胜6人,而且屡战屡胜。

太祖完颜非常高兴,他对完颜昂说:“从今往后你便跟随我左右吧!”几天后,太祖赐给完颜昂一面金牌,让他佩带上金牌做自己的贴身侍卫。

元朝王室起于北方蒙古族,他们在辽阔的草原上以游牧为生,他们的习俗便是重视骑马、射箭和摔跤,蒙古人称这三项为“男子三项竞技”。

在蒙古部落联盟选举中,只有男子三项竞技超群的人,才有资格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蒙古大汗成吉思汗手下名将合撒儿、别勒古台、木华黎、哲别和苏别额台等人,他们都是“男子三项竞技”能手。

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于1218年远征前,他商议将汗位委托给皇子。于是拙赤、察哈台二子便开始竞争汗位。

拙赤站起来揪住察哈台的衣领说:“如果我射箭射不过你,我自己咬断拇指放弃皇位。如果我摔跤摔不过你,我就自动倒地愿听父汗圣旨裁夺。”这表明,在蒙古族中如果想继承汗位,射箭和摔跤是重要条件之一。

在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上,男子三项竞技是大会的重要内容,获得冠军的人能得到很多奖品。

后来到了元朝之后,蒙古人还要经常进行这三项竞技比赛。根据《元史》中的记载,元代大汗或者皇帝经常赏赐千两白银给角抵比赛的胜利者,这也说明了皇帝和臣民对这项活动的重视,使得元代角抵活动无比兴盛。

蒙古族以游牧为生,妇女在游牧生活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所以她们并不受封建礼教歧视妇女观念的影响。妇女们也可以参加男子三项竞技比赛,而且有的妇女还胜过了男子。

第五节 明清宴会上的角抵表演

清代顺治年间,清王室的王公贵族中也出了一些角抵的能手,角抵在当时也被称为“布库”,这便是满语中“角抵”的音译。

有一年,蒙古族的喀尔喀使臣来北京朝见顺治帝,按照惯例,清王室在宴会时举行了布库比赛。可是蒙古人摔跤实在是厉害,当时御前侍卫的布库能手都败在蒙古的使臣手下。

皇太极二兄代善之子惠顺王就是个布库高手,他知道后便要求与蒙古使臣较量一番。

顺治帝准许了惠顺王,让他伪装成侍卫与使臣比赛。惠顺王果然厉害,经过一番激战,他打败了蒙古使臣。

顺治帝很高兴,便重赏了惠顺王,而惠顺王这一年才满20岁。

其实,清王室满族人也是十分重视摔跤的。清王室提倡布库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训练士兵的力量和搏斗技术,史书中原话是:“布库诸戏,以习武事”。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和蒙古族诸王联欢时候用。清太宗皇太极为了进军中原,极力加强和蒙古族诸王的团结,所以他经常和蒙古诸王们举行宴会。

布库是蒙古族和满族这两个民族共同喜爱的活动,于是它就成为了当时宴会上的重要内容。

其实,除了蒙古族和满族,清代藏族人也非常喜爱角抵运动。拉萨布达拉宫的壁画中,就有一幅清代藏族人摔跤图,这反映了藏族也非常喜爱摔跤活动。

清朝的八旗军是清王室的基本部队,在八旗军中经常开展布库比赛。军中分左右两队,皇帝令他们进行角抵比赛来分出胜负,输了的一方便要接受惩罚,也就是要赔给胜利者一定数量的牛羊。

这项规定大大地推动了清代布库运动的开展。当然,清王室的御前侍卫大多都是布库的能手。他们一方面可以保卫皇帝的安全,另一方面在宴会中随时可以出来表演布库比赛。

后来,康熙十六年康熙帝扩大了布库侍卫的组织,成立了善扑营。

康熙之所以要组织善扑营,因为他的布库侍卫能够为他打败大臣鳌拜,重新赢回政治的权柄,那些布库们为此可是出了大力气了。

其实,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8岁就登基了,可是朝廷的大权完全掌握在大臣鳌拜手中,到了15岁,他决心要打败鳌拜,消除这个隐患,收回本属于自己的权力。

可是,当时大臣鳌拜的势力实在太大了,那时候朝中布满了他的党羽,一旦走漏了风声,这个计划不但不能成功,反而还会酿成一次大的祸乱。据清代古籍中记载:

小内监强有力者,令之习布库,鳌拜或入奏事,不之避也。鳌拜更以帝弱,且好弄,心益坦然。一日入,帝令布库擒之,十数小儿执鳌拜,遂伏诛。

这段文献也证实了康熙确实利用训练布库的方式,瞒过了别人的监视,实现了打败鳌拜的目的,这表现了他的英明果断。从此,在清朝康熙帝以后的皇帝侍卫中,就都从“善扑营”中来挑选御前侍卫了。而“善扑营”都是从八旗军中层层选拔出来的,他们个个是身高力强的壮士。

清代还有一首专门写“善扑营”的《竹枝词》,诗云:

布靴宽袖夜方归,善扑营中个个肥。

燕颔虎头当自笑,但能相搏不能飞。

其实,清王室进入中原之后,他们与蒙古族诸王的联欢宴会,还有宴会上的角抵比赛,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制度。史书《清史稿》中记载:

列圣巡幸木兰,蒙古诸台吉及四十八部盟长,例于出哨之后,恭进筵宴,习武合欢,有所谓塞宴四事者。

这说明,在康熙和乾隆盛世时,帝王们几乎年年都要在木兰围场举行围猎和塞宴,而其中布库比赛,便是塞宴中压轴的表演项目。

清代著名画家张文翰绘的《塞宴四事图》便描绘了清代塞宴时的角抵比赛。这是一幅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图画生动地反映了满蒙两族联欢的景象,其中清代布库选手们的装束确实是后来的兜裆裤了。

临赛时,布库选手们握拳舞掌互相行礼,然后扭打在一起,比赛之后,胜者被赏赐饮酒一卮,失败者就只能怏怏而去了。清代摔跤的形式上有两种,一种是布库,这是满族和蒙古族的民族式摔跤。还有另一种叫“厄鲁特”,根据史书《清史稿》中的记载:

袒褐而扑,虽蹶不释必控首屈肩至地乃为胜。

这种摔跤玩法有点类似后来的摔跤比赛,这便是说一定要让对手肩背一起着地,才算是分出了胜负。

我国古代的摔跤,从角抵到布库延续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真可谓源远流长。在摔的方法方式上,从拳脚并用和徒手搏斗,发展到后来的以摔绊为主的技巧,这些都说明了我国的角抵运动一直在进步。

最开始从汉代开始摔跤和手搏出现分支以后,角抵运动由军事训练的手段走向了社会的娱乐活动,这便使摔跤成为各民族文化娱乐中历代不衰的一项活动。

不过,角抵活动在晚清之后也随着没落了,还有清代的“善扑营”也随着清代皇权的灭亡而瓦解了,晚清宫廷的摔跤手们便分散到全国各地去谋生了。

有人当了武术教师,有的则变成了沿街摆摊卖艺的人,而传统的角抵方法也濒于失传了。

到晚清时期,有三大流派的摔跤手,他们随着善扑营摔跤手们走向民间,便把摔跤技术传播到了全国各地。

这些摔跤手们在保定、北京、天津这三个地区形成了中心,以这三个中心为发源地,逐步形成了清末时期的保定摔跤、北京摔跤和天津摔跤三大流派。

根据我国清代古籍中记载,所谓的“保定摔跤”,其特点就是快速将对方击败的一种摔跤手段,这种保定摔跤非常注重摔跤技术的应用。

在比赛时,两个人站好,然后敏捷地相互靠近,两人手一搭上,他们就会立即扭摔在一起了。这种摔跤擅长使用撕、崩和通等技法摔倒对方,非常善于以小制大。

保定摔跤轻视只用蛮力的摔法,特别重视摔跤技术的运用,属于大架势的跤法。晚清著名摔跤手有平敬一、张凤岩、白俊峰、顾瑞、满老明、石老俊、安老华、周老俊、吴四等人。

所谓晚清的“北京摔跤”,其实是继承清代“善扑营”的角抵遗风而形成的。

北京的摔跤动作比保定摔跤明显缓慢了很多,比赛时凭借力量把对方摔倒,其力量胜过了技术,这是两者最大的区别。

因为北京摔跤的架势比保定摔跤的架势小,所以也被人们称为小架势摔跤,俗称“黄瓜架”,又因为北京摔跤多在满族中发展出来的,所以又称为“满族摔跤”。

晚清著名的北京摔跤手有闪殿宝,其后继承者有沈友三、宝善林、杨春恒等人。最好是“天津摔跤”,可以说这是介于保定摔跤与北京摔跤之间的中间型。在比赛时,天津摔跤动作比保定摔跤慢,但又比北京摔跤快。

这种摔跤的特点,是动作粗野而刚猛。著名的摔跤手有穆祥魁、刘少增、卜思富等人。

在清代,这几种摔跤的传播者,他们在民间留下了许多佳话。在他们的带动与教导下,一批批摔跤能手辈出,一批批高手不断涌现。

晚清时期的“善扑营”虽然解体了,但他们毕竟是积攒了200多年的专业摔跤训练的经验,可想而知当时摔跤的技术水平绝对是不低的,可惜却没有一部完整地记录当时技术方面的资料。

据说在清代民间有摔跤书谱流传下来,但可惜数量很少,有的人又大多秘不外传,所以几乎很难看到清代的摔跤书籍,这对于我国摔跤的发展,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在清代,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济南和沈阳等地都有卖艺的摔跤场。这些地方是摔跤爱好者集会的地方,它在开展摔跤运动、交流技术、提高个人技艺方面起了一定作用。清代帝王对摔跤非常重视,并将摔跤的方法加以改进,去掉了其中不科学的部分,使之成为民间广泛开展中的体育活动之一。清代摔跤手们在比试较量过程中,他们切磋技艺,交流经验,不但提高了技术水平,而且增进了民族团结。另外,由于清代有了较为健全的摔跤规则,精彩的比赛场面屡见不鲜。正是由于清代的这些规则鼓舞着广大摔跤爱好者积极锻炼,不断提高摔跤的技术水平,从而迅速推动了清代摔跤运动的开展。

清代各地的角抵选手根据角抵规则的精神,经常进行摔跤比赛,交流角抵的技术和经验,经过深入的研究,都把本地区传统的摔跤特技应用于摔跤比赛中去了。

清代摔跤手们经过系统的训练和与其他选手的经验交流,他们不仅在摔跤技术水平上有了提高,而且自身的摔跤技术特点也更加鲜明和突出了。

例如,北京、天津的摔跤手擅长手法和技巧动作,讲究以巧取胜。而蒙古族摔跤手腿脚灵活,力量特别大,他们常以“假踢真拧”和“得合勒”等技法击败对手。

清代新疆的摔跤手们喜欢搂抱上摔,就是把对方抱起来抡几圈再摔下去,这在当时堪称一绝。清代华南地区的摔跤手们动作扎实,基本功好,他们特别擅长抱腿,技法神出鬼没,防不胜防。清代角抵选手的技术向着准确多变的方向发展,他们的战术向着积极快速的方向发展。这些角抵选手们勇猛顽强,体力充沛,动作敏捷,善于连续进攻,不给对方喘息机会。

清代的摔跤吸收了相扑和柔道的一些技术和战术,其中摔跤中的“过胸摔”、自由式摔跤的“抱腿”、“抓袖背”等技术都是从相扑中吸取到的宝贵经验。

我国摔跤的特点在5000余年实战搏击技术的发展史上,传统的角抵虽然已经明显地区别于其他拳术,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竞技表演项目,突出了它本身所具有的娱乐性。但是,不可否认,角抵也有较强的搏击性能。

实战搏击离不开角抵活动的配合,而角抵同后来的拳术和武术也很有渊源。纵观清代武林各门派的搏击之术便可以发现,大多数门派都将摔跤角抵作为本门的重要搏击手段之一。

在清代有些拳种的功夫,完全就是在角抵的基础上,糅合了传统的武术中内功劲力的基本原理而形成。由此可见,传统角抵在我国的武学体系中,也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我国清代的传统跤法的技术特点,就是采用了巧妙的技法,以最快的速度将对方摔倒在地。这样不仅可以摆脱敌方的进攻,还可以控制和震慑敌方,使其始终处于劣势。

自古以来,我国武林界就有“三年拳不如一年跤”的说法,这说明了我国传统角抵也是提升武术搏击的一条捷径,同时也证实了角抵的实用性非常强。

我国清代传统角抵的技术动作非常丰富,仅各种类型的进攻性角抵技巧和破解反攻性的技巧,就不下几十种。

特别是清代传统角抵中所蕴含的手法、步法、身法和腿法等技能,这些技能对后来武林各门派武术中的夹跤技艺,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迪作用。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