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三章 十面埋伏

第一节 一代霸王项羽血洒乌江

《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描写了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

《十面埋伏》的创作年代尚无定论,资料可追溯至唐代白居易写过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中。此曲在明代嘉靖、万历前后流行一时,深受琵琶演奏家的喜爱。

公元前202年,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五路大军,于垓下基本完成了对10万楚军的合围。

刘邦任命韩信为联军统帅,指挥大军作战。韩信命刘贾、英布军自南将楚军外围出路全部封闭,命彭越军自北封闭通路,韩信亲率自军主力30万于刘邦本部军20万合成一股,向困守垓下的10万楚军发起进攻,展开决战。

当时的情况是,楚军处于绝对劣势,西楚国位于长江以北的全部土地均已失陷,10万楚军成为绝对的孤军。楚军缺粮已经几个月,士兵饥饿,军队根本没有半点补给。

而且,项羽孤军10万,连续久战疲惫,决战之时已是农历十二月的大冬天,楚军刚从广武前线上撤下来,未经补给,多着夏秋装,寒冷饥饿,士气溃散。并且汉军分五路有秩序推进,先占楚地,再行合围,步步为营,包围圈完善,楚军难以发动突然性的反攻。就算突围出去,楚军离江东家乡距离遥远,很难在汉军的追击下及时回到己方领土。

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韩信30万主力于刘邦本部军合兵一股,向盘踞于垓下困守的10万楚军发起了最后的进攻。

经过半日厮杀,项羽没能突破汉军阵线,韩信始终不断地向后退却,始终没有出现在项羽面前。而项羽过于猛烈的冲锋,却明显拉开了军队前后的距离。楚军队形越来越散,越拉越长,已经渐渐失去了紧密的队形和互相之间的配合。

战至下午,汉军中军一退再退,左右两军迂回急进,终于完成了前后夹击之势。汉军左右军随之投入了对楚军后方侧翼的进攻,以紧密的阵形两面压来,迅速合围了落在后面的楚军步兵。

楚军将士殊死抵抗,两军官兵绞斗在一起,立刻陷入交战状态,楚军步兵、骑兵被一分两半,攻势随之被牵制。项羽不得已,只好率残存骑兵回师救援步兵。

当得知左右军完成迂回并发动了对楚军后方步兵的进攻之时,韩信随即组织反击,并将刘邦主力以及所剩的全部中军投入反冲击。

汉军向项羽和楚军前锋骑兵反扑而来,数十万汉军将楚军前后夹击。项羽见势不妙,立刻率全军向反方向突围,冲开汉左右军的包围,退回营中。

此战,楚军阵亡40000余人,被俘20000多人,被打散的20000多人,仅剩不到20000伤兵,随项羽退回阵中。

随后,韩信率领全军收拢此前被楚军冲散的部队,全数压上,彻底包围了楚军大营。此间还歼灭了被打散的,20000余楚军,没有给项王收拢散兵的机会。

项羽率800骑乘夜向南突围,渡过淮水后,身边只剩百余骑,至长江北岸乌江时,身边仅剩26人。项羽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不愿过江,不久,汉将灌婴率5000骑兵追至,项羽苦战后,挥剑自刎而亡。这个威风凛凛的一代枭雄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性命,为世人留下了传奇的经历和壮烈的背影。

第二节 悲壮激荡的千古名曲

后代的人们为了纪念项羽与刘邦之间的这场声势浩大、残酷悲壮的决战,就创作了这首《十面埋伏》乐曲,再现了勇猛异常的项羽最终寡不敌众,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以及最后身负重伤,在乌江面对重重包围的敌军,毅然把剑自刎。

乐曲的第一部分是战前准备。包括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5个小段。“列营”是全曲的引子。节奏自由、变化万千。一开始琵琶就先声夺人,在高音区奏出扣人心弦的战鼓声,揭开楚汉两军即将激战的序幕。

这段散板的引子,似高亢的号角,似轰鸣的战鼓,金鼓齐鸣,声震山谷,刀光剑影,铁马金戈,紧张森严,一片临战气氛。“吹打”是金曲中仅有的旋律性较强的抒情段落。而琵琶用轮指奏出的长音,模拟了古代军队中吹奏筚篥的音调。这段音乐似浩荡的汉军,又远至近,阔步行进。“点将”是“吹打”后半段的变化重复,连续16分音符走出,急促的旋律,描绘出调兵遣将的忙碌景象。

“排阵”和“走队”,曲调简单,节奏整齐紧凑,表现出汉军战前士气高昂。情绪逐步发展和加强,为过渡到激战场面作铺垫。一般演奏时,对“点将”、“排阵”、“走队”这三段音乐是有变化取舍的。第二部分是战斗过程,包括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三个小段。它形象地描绘了楚汉两军殊死决战的紧张炽热的战斗情景,是全曲的中心部分。

“埋伏”利用一张一弛对比性节奏音型和加以摸进发展的旋律,造成蓄势待发的紧张、恐怖的战斗气氛,是一段颇具特色的音乐。而在“鸡鸣山小战”中,则表现出了楚、汉两军短兵相接的对垒,琵琶运用了“刹弦”的技巧,使发出嚓嚓之声,形成金属声响的效果,犹如刀枪剑戟互相撞击。

“九里山大战”是整个乐曲最高潮。开始繁密节奏渲染了大战声势,接着在紧张的音乐气氛中,琵琶以快速的“夹扫”,表现了汉军百万将士势不可挡的勇猛气势。炮声、马蹄声、厮杀声交织在一起。

在这生死关头,突然出现了阵阵凄凉“箫声”。四面楚歌,顿时使楚军军心涣散,丧失斗志。紧接着琵琶用“并双弦”和“推、拉”等技法,奏出士兵的呐喊声,让人感受到热血沸腾、振奋不已的场面,形成了全区最紧张的音乐高潮。

第三部分是战斗结束,包括“溃围南山”和“乌江自刎”。音乐凄切悲壮,与前面的高潮形成鲜明的对比。原谱中还有三小段“全军奏凯”、“诸将争功”、“得胜回营”,描述汉军凯旋的种种情景。

明末清初时候,有位名叫汤应曾的人。由于他擅长弹奏琵琶,所以人们称他为“汤琵琶”。他自幼爱好音乐,听见歌声就哭。后来学习唱歌,唱完又哭。

后来,征西王将军招募汤应曾到幕府之中,跟随经历嘉峪、甘州、酒泉各地,每逢打猎和阅兵,都让他弹奏塞上的乐曲。有个叫颜骨打的部下,善于作战布阵,他临战的时候,下令汤应曾弹奏壮士的音乐,然后他才上马杀敌。

汤应曾特别喜欢弹奏《十面埋伏》一曲,在两军决战时,声音惊天动地,震得屋上的瓦像要坠落下来。仔细分辨,有金鼓撞击声,刀剑格斗声,弩箭射击声,人马进退声,各种声音交织震响,一下子突然停止,寂然无声。

过了一阵,声音重又响起。幽怨不明的,是楚歌声;凄凉悲壮的,是项王慷慨高歌告别虞姬;有陷入大泽声,骑兵追赶声;到乌江,有项王拔剑自刎声,有追骑为争夺项王而攻击、践踏的声音,使听众开始兴奋,接着恐惧,最终泪流满面而结束。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