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明代篆刻流派与名家
明清时期,篆刻好手如林、派别繁多,印章篆刻艺术和碑石篆刻艺术百花齐放,造成了篆刻艺术的繁荣。
明代篆刻家、书画家文彭继承与创新篆刻艺术,被后来篆刻家奉为篆刻之祖。其他如汪关等人也都各树一帜。明代碑刻较为盛行,石刻方面以南京明孝陵神道石刻著称于世。清代印章篆刻流派纷呈,尤其是“西泠八家”,风格各异。清代既有数量甚多的碑刻,也有许多建筑石刻和陵墓石刻,它们作为建筑的重要构成附丽建筑物之中,取得了不少创新的成就。
我国印章篆刻发展到了明代,已经进入了专业艺术创作领域。印章升华为篆刻艺术,揭开了文人流派印的帷幕,从此形成了明代灿烂的印章流派篆刻艺术,涌现了风格各异、成就卓著的篆刻大家。明代篆刻共经历了270余年,先后涌现了以文彭、何震、苏宣、朱简、汪关为代表的“吴门派”、“新安印派”、“泗水派”、“皖派”和“娄东派”五大流派。文彭,字寿承,号三桥,江苏苏州人,是明代著名文学艺术家文徵明的长子,曾任两京国子监博士,世称“文国博”。在我国篆刻艺术史上,文彭首开了明代流派印之先河,被推为一代宗师。
文彭治印基本上承袭汉印和元代赵孟頫朱文印,但其风格受元人篆刻的影响比较大,因而静逸雅丽,秀润流畅,用刀富有变化,一洗隋唐宋元印文呆板的习气,呈现一种清丽隽永的美感。
文彭印的印边处理得很自然,有古朴苍厚的艺术效果。说明他有意识地追求和借鉴汉代古铜印的古朴、残缺、斑驳的自然风格。他首创了在印章的侧面用双刀刻行书边款的刻法,其点画圆润俊美,如毛笔书写一般,无刻凿之痕,犹如古代行书碑帖。从文彭开始,印章具款便传于后世。
文彭刻印有自己的创作思想,而且善于总结技法理论。如:“刻朱文须流利,令如春花舞雪;刻汉文需沉凝,令如寒山积雪;落手处要大胆,令如壮士舞剑;收拾处要小心,令如美女拈针。”
文彭这些经验之谈,行成了明代“吴门派”篆刻艺术流派的治印要旨。
“吴门派”又因文彭其号为“三桥”,又称“三桥派”。他的印风为当朝和后世印人效仿并奉为典范,比如书画家和篆刻家归昌世、诗人和书画家李流芳等人,因而形成了我国篆刻史上的第一个篆刻艺术流派。
何震,字主臣,一字长卿,号雪渔山人,安徽新安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西婺源。他曾久居南京,与文彭在师友间,在明代篆刻史上同文彭齐名。
何震是一位职业篆刻家,以治印名世。他除早岁师文彭外,还从当代大收藏家顾从德、项元汴等处鉴赏了大量的秦汉玺印,金石碑版,又对汉魏的铸印、凿印、玉印等风格苦心钻研和探索,吸收了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敢于创新。
何震的篆刻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他的刀法上。他首创的切刀法,富金石味,苍劲朴厚,工稳匀称,由此可以看出何震对篆刻创作极为严谨。
从何震“紫门深处”,“云中白鹤”,“听鹂深处”,“青松白云处”等印章,可以看出用刀稳健,线条平直拙朴,冲刀畅快猛利。他的印章边款独创单刀刻款法和切刀刻款法,一刀一笔,刚爽而有金石味,独辟蹊径,为后世篆刻所效法。
何震在篆刻艺术上还致力于理论研究,著有《续学古编》。由于何震在篆刻艺术方面独树一帜,风格别具,成为印学一代宗师,世称为“新安印派”,亦称黄山派、徽派、皖派。
“新安印派”印人较多,追随者如梁袠、苏宣、程林、江皓臣、汪镐京、吴午叔、朱简、程朴、汪关、汪泓、金光先、陈文叔等人。后来,汪关、朱简和程邃在篆刻艺术上又独张门户,自立风格苏宣,字尔宣,又字啸民,号泗水,又号朗公,安徽新安人。他自幼喜读书及击剑,其篆刻得文彭传授,同时又受何震的影响,是当时仿汉印热潮中涌现出来的杰出篆刻家。
苏宣刻印章,冲刀法、切刀法相融,表现了气势雄强,沉着凝练的风格,为当时仿汉印的代表人物,作品流遍海内。特别是上海、苏州、嘉兴一带受他影响的较多,被后世列为“泗水派”。在当时与文彭、何震鼎足称雄,是明代万历年间印坛公认的三大主流派之一。
苏宣曾经在1617年有专谱《苏氏印略》4册问世,马新甫、施凤来、姚士慎、曹远生为之作序。受他影响篆刻家有程远、何通、姚叔仪等人。
朱简,字修能,号畸臣,后更名闻,安徽休宁人。他居黄山,好远游,工诗,受业于陈继儒,与当时的书画家李流芳、赵继儒等人交厚,时有唱和。
朱简治印受当时何震的影响,加上他修养广泛,治印不拘于时尚,印文笔意浓重,动感强,有草篆意趣,独具个性,开辟了一条迥然不同的创作途径,从而成为了“皖派”的代表。
朱简用刀以切为主,首创短刀碎切刀法,一笔由多刀切成,印风以苍莽峻峭、纯拙见胜,刀意、笔意兼备,有较强的韵味及内涵和鲜明的个性。
朱简潜心于文学,尤精古篆,对古玺印考证、篆法研究、章法探讨、真赝辨别、谬误勘正等诸方面有所成就。于1610年和1611年两年时间完成《印品》一书,1625年出版。他在《印经》上说:“余初授印,即不喜习俗师尚。”说明他在篆刻创作上独具见解。他的印章风格对清代以丁敬为首的浙派受到了启发,而且影响甚深。
朱简创作的印谱《菌阁藏印》2册,名为“藏印”,实为朱简自己篆刻作品。又著有《印经》、《印品》《印书》、《印图》、《印论》、《印章要论》、《修能印谱》等。他的印学研究对当时的印学发展和篆刻的繁荣起了很大的作用,对于清代的印学研究影响较深。
汪关,原名东阳,字杲叔,又字尹子,因得汉“汪关”铜印而改名,安徽歙县人。他治印师何震,却有自己独到心得。
汪关取法汉印中的铸印及经典作品。汉印基本功极深,篆法端庄和谐,刀法圆润,婉转,光洁流利,工稳平整,自然爽利,白文印稍作并笔处理,风格渊静工致,细朱文印工整醇美,古雅飘逸。汪关一扫文彭、何震前人尚残留一股板滞之气,又开创了新的篆刻艺术风格。
明末清初文学家、篆刻家、收藏家周亮工认为,文彭、何震为猛利派,汪关为和平派。后世印人推崇汪关得文彭“正传”,并称“文汪”,可见汪关的印风给后世影响极深。
汪关所创的这一风格称之为“娄东派”。作品有《宝印斋印式》两卷行世。汪关所创的“娄东派”传人有清初沈世和、林皋、吴先声、巴慰祖等。
明代除了篆刻流派和篆刻大家外,篆刻理论也基本形成了体系。史无前例的印学理论所显示的广度、深度、力度,正说明了流派印取得的非凡成果。
比如,徐官精通篆学,撰有《古今印史》1卷;甘汤工书法,精篆刻,有《集古印正》5卷,并附有《印章集说》、《甘氏印集》、《甘氏印正》;赵宦光集文学家、文字学家、书论家于一身,有作品集《赵凡夫先生印谱》行世;程远篆书、篆刻俱佳,著有《古今印则》4册;金光先明清之际的印坛巨擘,著有《金一甫印选》;梁袠是明末著名篆刻家,有《梁千秋印隽》;程朴工于篆刻,辑有《忍学堂印选》2卷,等等。
总之,明代篆刻已经成为士大夫重要的艺术活动。著名的篆刻家们创造性地继承了前人的成就,力图在印章上表现出丰富的意境,使方寸之地,气象万千。而明代的印学理论,对清代的篆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节清代篆刻流派与名家
清代篆刻是我国篆刻艺术史继汉代篆刻之后又一次出现兴盛的气象。尤其是从清代中期以后,篆刻流派纷呈,风格各异,而且对篆刻艺术的研究也达到一个历史性的高度。
清代篆刻经过清初的发展,至清代中期,随着以丁敬为首的“西泠八家”的崛起,篆刻艺术更加繁荣,篆法、技法、章法都已成熟,而富有极为鲜明的艺术个性。
丁敬,字敬身,号砚林、钝丁、梅农、丁居士、龙泓山人、孤云石叟、孤云石叟等,浙江杭州人。他针对当时印坛因袭守旧,提倡独创的精神,在篆法、章法、刀法诸多方面形成了个性的艺术语言,独树一帜,另辟蹊径开创了一代印风。
丁敬以切刀法追求秦汉印章的大意,刀法轻重有致,方中有圆,钝拙见胜,印文的线条表现了强烈的节奏感,丁敬对入印文字颇有研究。他针对明代以来印人用字都以《说文解字》为范字,使印人在印章的配篆上受到了很大局限,便大胆地提出不要受到《说文解字》的束缚,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篆刻家的印章布局的思路和创作手法。
丁敬篆刻,兼收各个时代的长处,沉浸日久,章法稳重严谨,格调拗涩而劲挺,孕育变化,气象万千。他注意印外求印,于治印之外从事金石考证、研究禅理、书画、诗词等,他的篆刻表现一种奇古典雅,神流韵闲,苍劲纯拙,清刚朴茂,力挽时俗矫揉妩媚之态,印文参用隶、楷点画,布局变化多端,时出新意。
丁敬刻边款沿袭何震单刀刻款的方法,但较前人有所发展。奏刀即进刀前不起稿,以刀代笔,一刀一笔,自然简捷,他的这一刻款方法给后来印人不少新的启示。
丁敬篆刻艺术的崛起,给清代中期的篆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继而出现了以丁敬为首的“西泠八家”。
蒋仁,原名泰,字阶平,因得“蒋仁之印”铜印而改名,号山堂、吉罗居士、女床山民,浙江仁和人。
蒋仁主要继承丁敬晚年风格较为鲜明的篆刻形式。他治印,运刀滞涩,印风古秀神韵,崇尚朴厚,学丁敬篆刻,深得精髓,苍劲简拙,自有创意。
蒋仁刻印款,用“颜体”行书,极富书味,别具一格。他一生不轻易为人制印,故在“西泠八家”中他的印流传最少。
黄易,字大易、大业,一字小松,号秋庵,别署秋影庵主、散花淮人、莲宗弟子等。浙江仁和人。由于黄易与丁敬两人同为研究金石学,均善刻印,时称“丁黄”。
黄易治印受业于丁敬,对宋元各家印有所研究,故其印风格较丁敬、蒋仁又有新意。
黄易认为,治印需“小心落墨、大胆奏刀”,可谓深得篆刻三味。所作印章布局平稳自然,善变化,从拙处得巧,得印人精髓;印文突出隶楷笔意,深明缪篆之法,用刀稳健。楷书印款有晋人之风,自成一格。
奚冈,原名钢,字纯章、铁生,号萝庵、鹤渚生、蒙泉外史、散木居士、浙江钱塘人。他擅书法、绘画,篆刻师法丁敬,旁及秦汉。
奚冈得丁敬之传,却无丁敬之豪健,拙中求放,淡雅隽永,方中求圆,而秀逸之气跃然于纸上,且自成面目,风格与黄易接近。时人誉其与黄易、吴履为“浙西三妙”,“西泠八家”之一。陈豫钟,字浚仪,号秋堂,浙江钱塘人,出生于金石世家,癖好金石文字学,精墨拓,收藏古印、书画、佳砚甚富,工书画。陈豫钟篆刻宗法丁敬,谨守法度,工整秀润,朴拙典雅,印款常作密致细字楷书,极为工秀,印章自成风貌,为“西泠八家”之一。
陈鸿寿,字子恭,一字曼生,又号老曼、恭寿、曼公、曼龚、夹谷亭长、种榆道人、胥溪渔隐,浙江钱塘人。精古文,书法诸体皆能,善画梅,曾任溧阳知县时,以宜兴陶土制紫砂壶,并镌刻铭词,人称“曼生壶”,得者珍视如璧。
陈鸿寿篆刻师法丁敬的基础上,参以汉法,刀法劲挺泼辣,豪迈遒劲,印文点画有动感,突出神态,使浙派面目为之一新,为“西泠八家”之一。他比陈豫钟小6岁,印与之齐名,世称“二陈”。
赵之琛,字次闲,号献父、献甫,又号宝月山人,浙江钱塘人。擅长金石文字,工书法,善画山水、花卉,能自成一家。
赵之琛篆刻受业于陈豫钟,能集黄易、奚冈、陈鸿寿等各家之长,善于从多方面汲取艺术营养,用刀爽朗挺拔;印文结构不但秀美,还善于应变;章法布局平稳匀称,极尽分朱布白之能事。
赵之琛印款用楷书镌刻,秀劲涩辣。其印作为陈鸿寿所推许,被后人学习浙派刻印的蹊径。其印章风格集浙派之大成,为“西泠八家”之一。
钱松,本名松如,字叔盖,号耐青,别号铁庐、西郊、耐清、秦大夫、未道士、西郊外史、云和山人、老盖,晚号西郭外史,浙江钱塘人。工书画,善琴瑟乐曲,酷好金石文字。
钱松篆刻得力于汉印,尝摹刻汉印2000方,在篆刻艺术上,受西泠诸子特别是丁敬的影响较深,创作多是浙派风格,用刀一洗陈法,切中带削,线条的立体感甚强;章法大胆,时出新意;后期风格自成面目,但仍有浙派之迹。赵之谦曾誉为“丁、黄后一人”。为“西泠八家”之一。
邓石如,原名琰,字石如,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又有完白、古浣、古浣子、游笈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等别署,安徽怀宁人。是清代的杰出书法家和印学家。
邓石如的篆刻初学何震、梁褒,后来以自己书法之用笔、结体,运用到篆刻上,把篆书上生龙活虎千变万化的姿态运用到印章上来,这是印学家从未有过的,特别是朱文印,光气闪烁,不可逼视,更有创造性的发展,呈现出刚健挺俊、流动多姿的印文书体,一改唐以邓石如刻印,用刀猛利流畅并辅已披刀,他运刀着力点不在刀尖而在锋脊,迎石冲披,作品爽利洒脱,苍劲浑厚,凝重流畅,刚柔相济,方圆并举。
邓石如用“刚健婀娜”来评判自己的印,这恰到好处。以“铁、钩、锁”来论其刻印,是谓要旨。“铁”,指刀法,铁笔就是以刀代笔,要使刀刚健有力;“钩”,指笔法,字要圆润遒劲,爽利流畅;“锁”,指章法,字与字的配合要紧揍,整体相连,浑然天成。
邓石如篆刻边款也体现了他的书法的特长。内容极富文学性。在印章的形式上真、草、篆、隶诸备。双刀、单刀皆用,尤以双刀款法笔意浓烈,特别引人注目。
邓石如的篆刻艺术在明清印坛地位显赫,后世印人推崇至备,对清代中后期的印坛影响至深。故后世印人称之为“邓派”,又称“新徽派”、“后徽派”。
篆刻艺术在晚清时达到顶峰,出现我国篆刻史上第二次兴盛时期。在清代晚期的篆刻成就比较突出的有赵之谦、黄士陵、吴昌硕、徐三庚、吴熙载等印人。
赵之谦,字益甫、叔,号冷君、悲盦、无闷、憨寮、子欠、悲庵、悲翁,浙江会稽人。学问文章根底深厚,书画篆刻皆第一流。
赵之谦治印,朱白皆精,无论印章大小,其篆法、章法姿态纷繁,形式多样;布局虚实相生,字形基本是方的,转折处外方内圆;白文印纵横交叠、苍劲爽利、方圆兼备。
赵之谦运刀如运笔,挥洒随意,表现力极强,刀法十分的娴熟,精湛。他用单刀冲刻的白文印“丁文蔚”打开了齐白石印章风格的门扉。他在印章边款艺术上首创以汉魏书体阳文刻款。并刻有一些汉画中的图案,或人物,或山水,或动物等。使印章款识艺术形式更丰富多样。
黄士陵,字牧甫,一作牧父,亦作穆甫,号倦叟、黟山人、倦游巢主,安徽黟县人。幼承家学,年轻时得到王懿荣、吴大徵的指点,遂留居广州。又学丁敬、黄易、陈鸿寿、邓石如、吴让之,印章水平已经较高。
黄士陵善于在平淡无奇的印面中通过恰当的夸张,达到化静为动的效果。他对印章文字的处理,其成就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位印学家。他能根据作品的需要,对文字加以适当改造、简化,甚至以楷字入印,使篆刻作品丰富多样。他以广博的学识和修养形成了自己的篆刻艺术语言。
黄士陵的边款除文辞隽永严谨之外,在技法上也有所更新。他以稳健的推刀法,使印款含蓄质朴,结体尤见古拙错落。他的印学在广东、香港影响较大。晚年的篆刻颇具特色、独张一帜,后世称之为“黟山派”。
吴昌硕,初名俊,又名俊卿,又署仓石、苍石,号缶庐、缶翁、老缶、缶道人、苦铁、破荷、大聋、酸寒尉、芜菁亭长等,浙江安吉人。与吴熙载、赵之谦、胡并称为“晚清四大家”。
吴昌硕一生治印,风格几经变更,早期从浙派印入手,后专攻汉印,一度以浙派的切刀法追求拙涩风格,随后又继学皖派印风,取法邓石如、吴熙载、钱松、赵之谦等人。尤其对“西泠八家”之一钱松深为钦服,深受钱松后期雄浑跌宕风格的影响,取法古玺和秦汉印,又融入历代金石碑碣文字造型艺术,及金文、陶文、封泥、汉三国篆碑、汉晋砖文等;其篆结取法邓石如、赵之谦圆转的基础上,掺入《石鼓文》的体势,他一生于《石鼓文》功夫最深,早期临摹肖似,后加熟练,出以新意。
吴昌硕的印章也体现了石鼓文那种高古奇崛,貌拙气雄的意态,印文线条以浙派苍莽滞涩为基础,突出笔意,刀法自如,冲切披削兼使,用钝刀硬入,强化了笔画锐钝、方圆、轻重的变化,所表现的是古朴、豪迈、浑厚、苍劲的风格。
吴昌硕在技巧的表现上,不单是刀法技巧的表现,他一洗前人旧制,用敲击、磨擦、凿、刮、钉等多种手法造成印面残缺破损的古朴之趣,以印章斑驳的形式来表现浑厚的金石味,而且他这种表现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而是自然的流露,这是非高超的艺术修养的印人能为的。这就是所谓“既琢且雕,还返于朴”。
由于吴昌硕的学问好,功夫深,气魄大,识度卓,终于摆脱了寻行数墨的旧藩篱,形成了自己的高浑苍劲的风格,将明清篆刻艺术600年来的印学推向一个新的顶峰,成为一代宗师。
徐三庚,字辛榖,号井罍,又号袖海,别号金罍、洗郭、大横、余粮生、金罍道士、金罍道人、金罍山民、荐木道士等,浙江上虞人。工书法,尤擅篆刻,善于摹刻金石的文字,并擅长刻竹。
徐三庚印飘逸妍美,疏密分布对比强,有磅礴之气,刀法精熟,笔势酣畅,时人誉为“吴带当风,姗姗尽致。”他的边款取法在晋唐汉魏间,刀法猛利,自成面目。
吴熙载,原名廷,字熙载,避同治帝之讳,50岁后更字让之,亦作攘之,别号让翁、晚学生、晚学居士、方竹丈人、言庵、言甫等,江苏仪征人。善画,工篆书,擅篆刻。
吴熙载出包世臣之门,是邓石如再传弟子,篆书纯用邓法,挥毫落笔,舒卷自如,虽刚健少逊,而翩翩多姿,独具风格。篆刻初以汉印为师,30岁后见邓石如的作品,敬佩不已,遂倾心效法邓石如的篆刻,而且在邓派的风格上自成面目。
吴熙载印富有张扬的个性,刀法圆转熟练,气象骏迈。他一生刻印以万计,破前人藩篱而自成面目;印文方中寓圆,刚柔相济,粗细相间,婀娜多姿,刻白文常作横粗竖细的处理,追求纵横变化;用刀或削、或披,圆转熟练,流畅自然,突出笔意,气象骏迈,发前人所未发。布局应情处理,极富变化。镌刻行草印款,飘逸劲丽。他的篆刻对后世的印学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晚清杰出的印家之一。
除了上述篆刻流派及其著名大家外,清代还涌现了一批有影响的印学理论家,他们以独具的艺术眼光,阐述了印学中的技法、美学观、各派源流等,为我们研究清代篆刻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比如,周亮工著的《印人传》最有影响,此书是他倾其毕生精力、遍访印人的呕心力作。只可惜周亮工《印人传》未完成,于1672年去世。他的《印人传》以传记体的形式,对每位印人的创作思想、师承关系、流派风格,审美范畴进行了论述。为后世印学提供了很珍贵的印学史资料。他还有《赖古堂文集》、《书影》、《字触》、《闽小记》、《读画录》、《尺牍新钞》等行世。
再如魏锡曾,他一生对金石拓本、印谱、名人印蜕汇辑甚富,嗜印有奇癖。他自己不刻印,但对印学的研究独具慧眼,入木三分。他的印学理论散见于“序”、“跋”和诗中。他撰写的《论印诗二十四首》,对明、清时期各流派印人的论述,可谓淋漓尽致,恰当好处。其诗之文采隽永,才情并茂,是晚清杰出的印学理论家、鉴藏家。
清代印学理论家及书籍还有:秦爨公著《印指》,福建陈著《印说》,浙江董询著《多野斋印说》、《续三十五举》,福建林霔著《印说十则》,冯承辉《印学管见》,浙江姚晏著《再续三十五举》,海阳汪维堂著《摹印秘论》,广东陈澧著《摹印述》,海宁陈克恕著《篆刻针度》,北京许容著《说篆》,山东张在辛著《篆印心法》,江苏鞠履厚著《印文考略》等。
清代的印谱随着清代的篆刻艺术的发展印谱与日俱增。主要的印谱有:周在浚、周在延合辑《赖古玺印谱》,陈介祺辑《十钟山房印举》,汪启淑辑《飞鸿堂印谱》,吴大澂辑《十六金符斋印存》,吴式芬辑《双虞壶斋印存》,吴云辑《二百兰亭斋古铜印存》,丁仁辑《西泠八家印谱》,魏锡曾辑《吴让之印存》,赵之琛著《补罗迦室印谱》,赵之谦著《赵叔印存》,吴昌硕著《缶庐印存》,刘鹗辑《铁云藏印》等,共统计印谱约73种,410卷之多。上述这些印学理论及印谱,为后世学习清代篆刻,了解清代篆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