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不畏强权的外交家晏婴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上古时期。这一时期是我国思想发展高峰。在这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出现了一大批著名外交家,如郑庄公、晏婴、张仪、苏秦、蔺相如、范雎。
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积极奔走,坚持不懈地游说诸侯,以敢于面对强权的勇气和机变百出的辞令,捍卫了国家的主权,维护了个人的尊严。
他们的外交实践,不仅为自己的国家作出了贡献,也为后世的外交提供了足可借鉴的历史经验。
晏婴(前578年~前500年),字平仲,又称晏子,夷维,即今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的齐国大夫,国相,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他是春秋后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被后世称为晏子。晏婴在外交中颇为机敏睿智,他的外交生涯有声有色。不管是在国内接待使臣,还是出使他国,他都不卑不亢,有礼有节,用语委婉,既维持了个人人格,又维护了国家尊严。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候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晏婴是春秋时齐国人。他的父亲晏弱为齐国大夫,被分封于晏,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齐河县的晏城,所以晏弱以晏作为自己的姓氏。晏弱的后代也沿用晏姓,形成了晏姓的一支。
晏弱死后,晏婴继任齐卿,历任齐国三朝的卿相,辅政长达50余年。晏婴在外交方面主张与邻国和平相处,不事挞伐。齐景公要伐鲁国,他劝景公以礼对待鲁国,以明德政,齐景公于是不伐鲁。此举受到许多诸侯国的赞誉。
春秋中后期,诸侯纷立,战乱不息,中原的强国晋国谋划攻打齐国。为了探清齐国的形势,晋国便派大夫范昭出使齐国。
齐景公以盛宴款待范昭。席间,正值酒酣耳热,均有几分醉意之时,范昭借酒劲向齐景公说:“请您给我一杯酒喝吧!”
齐景公回头告诉左右侍臣道:“把酒倒在我的杯中给客人。”
范昭接过侍臣递给的酒,一饮而尽。
晏婴在一旁把这一切看在眼中,厉声命令侍臣道:“快扔掉这个酒杯,为主公再换一个。”
依照当时的礼节,在酒席之上,君臣应是各自用个人的酒杯。范昭用齐景公的酒杯喝酒违反了这个礼节,是对齐国国君的不敬,范昭是故意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试探对方的反应如何,但还是被晏婴识破了。范昭回国后,向晋平公报告说:“现在还不是攻打齐国的时候,我试探了一下齐国君臣的反应,结果让晏婴识破了。”范昭认为齐国有这样的贤臣,现在去攻打齐国,绝对没有胜利的把握。晋平公因而放弃了攻打齐国的打算。靠外交的交涉使敌人放弃进攻的打算,即现在“折冲樽俎”这个典故,就是来自晏婴的事迹。春秋末期,齐、楚都是大国。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婴去访问楚国。楚灵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婴,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婴入朝时,为了嘲讽晏婴短小的身材,楚国派身材高大的武士罗列在两旁迎候。
晏婴对楚国陪同的人说:“我是为二国友好交往而来,并不是来与贵国交战的。把这些武士撤下去吧。”
陪同的人只得尴尬地喝退武士。
晏婴进入朝门,楚国几十员大臣等候着。楚郊尹斗成然首先发话:“听说齐国在姜公封国时,强于秦、楚,货通鲁、卫,而自从桓公之后,屡遭宋、晋侵犯,朝晋暮楚,齐君臣四处奔波臣服于诸侯。但凭景公之志、晏婴之贤,并不比桓公、管仲差呀,这是为什么?”
晏婴说:“兴败强衰,乃国之规律,自楚庄王后,楚国不是也屡次遭到晋、吴两国的打击吗?我们景公识时务,与诸侯平等交往,怎么是臣服呢?你的父辈作为楚国的名臣,不也是这么做的吗?难道你不是他们的后代?”
斗成然羞愧而退。
楚大臣阳丐上前一步说:“听说你很善于随机应变、左右逢源,然而,齐国遭遇崔庆之乱,齐多少忠臣志士为讨伐二人而献出生命?你作为老臣,既不能讨贼,又不能退位,更不能以死相拼,你留在朝廷还有何用?”
晏婴说:“抱大志者,不拘小节;庄公之死有他自身的错误。我之所以留身于朝中,是要扶助新君立国、强国之志,而非贪图个人的性命。如果老臣们都死了,谁来辅佐君王呢?”
阳丐自知无趣退下。楚右尹郑丹上前逼问:“你说得太夸耀,崔庆之乱中高、陈等相并,你只是隔岸观火,并不见你有什么奇谋?”晏婴答:“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崔庆之盟,我未干预;四族之难,我正在保全君王,这正是亦柔亦刚,怎么说是旁观呢?”郑丹无话可答。楚灵王的车右囊瓦指问:“我听说君王将相,都是魁梧俊美之相,因而能立功当代、留名后人。而你身不满5尺,力不能胜一鸡,你不觉得羞愧?”
晏婴坦然自若地回答:“我听说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舟桨虽长,不免为水浸没;纣王勇武绝伦,不免身死国亡,为什么呢?你自以为高大,还不是只能为楚王御马吗?我虽然不才,但能独当一面,忠心为国效犬马之力。”
囊瓦羞愧难当。楚大夫伍举见大家难当晏婴,忙解围说:“晏婴天下奇才,你们怎么能跟他较劲呢?算了,楚王等着召见呢!”后来,晏婴与楚灵王斗智斗勇,又是一段佳话!第一次是楚灵王嘲笑齐国无贤人,竟然派晏婴来出使楚国。晏说齐国按国家档次不同派的人也就不同,他是使者中最不中用的。楚灵王没能羞辱到晏婴。
第二次是楚灵王故意抓来了一个齐国的盗贼,并当着大臣的面嘲笑齐国。晏婴却回答说不同的国家出不同的人,我国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可他一到楚国却就成为了盗贼。楚灵王又没能羞辱到晏婴。
类似上面晏婴出使楚的故事还很多。晏婴凭自己的智慧,挫败了一些国家有辱齐国国格和晏婴人格的阴谋,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成为著名的外交家。
外交无小事,尤其在牵涉到国格的时候,更是丝毫不可侵犯。晏婴以“针尖对麦芒”的方式,多次赢得外交的胜利,不仅是因为晏婴的智慧,还是因为晏婴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在支撑着他。
第二节张仪的连横外交谋略
战国时期兵荒马乱、诸侯国并立,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出现了纵横家、儒家、墨家、法家等诸家百家争鸣的局面。
各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积极奔走于各诸侯国,为统治者服务。
张仪顺应时势,出仕秦国,在秦国外交舞台光彩夺目,尽显“连横”的外交才华,为秦国统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仪,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310年,还有说是公元前309年。他出生在战国一动乱时期,他出身卑微,曾师从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有着杰出的才华和勃勃雄心。
当时的诸侯国为了建立强大的国家,对人才极其需要,秦国就是诸侯国之中最有代表的一个。
秦惠文王礼贤下士、招揽人才,许多秦国以外的“士”,纷纷投向秦国。张仪顺势而出,来到了秦国。
见到秦惠文王,张仪一吐为快,向秦王吐露了自己的“连横”策略。秦王沉浸在张仪所描绘的美丽蓝图之中,于是拜他为客卿,直接参与谋划讨伐诸侯的大事。由此,张仪为实现自己的外交才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公元前328年,张仪与公子华带兵攻打魏国,一举拿下魏国的蒲阳城。张仪乘机推行自己的“连横”政策,建议秦王把蒲阳,即今山西隰县归还魏国,并且派公子繇到魏国去做人质,而他将利用护送公子繇入魏的机会与魏王接近,游说魏王投靠秦国。
对魏外交的成功与否,关系着张仪未来的“连横”策略的命运。既然魏在张仪外交思想中如此重要,当然他不能有丝毫马虎。
入魏后,张仪对魏王说:“秦国对待魏国可是真心实意的好啊!得到城邑不说,反而又送人质来到魏国,魏国怎么说也不应对秦国失礼呀,应该想办法来报答一下吧?”
“怎样报答呢?”魏王问道。
张仪说:“秦国只喜欢土地,魏国如果能送一些地方给秦国,那么,秦国一定会把魏国视为兄弟之国的。如果秦魏结成联盟,合兵讨伐其他诸侯国,魏国将来从别的国家取得的土地肯定会比送给秦国的土地多很多倍。”
魏王被张仪说动了心,于是把上郡15县和河西重镇少梁献给了秦国,从此秦魏和好。张仪的连横政策首战告捷。至此,黄河以西地区全部归秦所有。
张仪回到秦国后,立即被秦王提拔为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职。公元前326年,惠文王任命张仪为将,率兵攻取魏国的陕,并将魏人赶走,同时在上郡筑关塞。这一事件引起魏国的极大惶恐,于是接连两次与齐威王相会,企图依靠齐国对抗秦国。
张仪采取了更为机智的外交手段,于公元前323年,约集齐、楚、魏三国执政大臣相会,试图为魏国调停,以讨好和拉拢魏国。
魏惠王接受了张仪联合秦、韩以对付齐、楚的政策。次年,为了使魏国进一步臣服于秦国,张仪于公元前322年辞掉秦国相位,前往魏国。魏王因其大名,立即用他为相。
张仪当上魏相国以后,便寻机为秦国拉拢魏王。他说:“魏国土地纵横不到千里,士兵不超过30万。大王如果不侍奉秦国,秦国出兵攻打黄河以南,占据卷地、衍地、燕地、酸枣,胁迫卫国,夺取阳晋,那么赵国不能向南支援魏国,魏国就不能向北联系赵国;魏国不能向北联系赵国,合纵联盟的通路就断了;合纵联盟的通路一断绝,那么大王的国家要不危险就不可能了。”
“如果秦国说服韩国攻打魏国,魏国害怕秦国,秦、韩两国一致对付魏国,魏国的灭亡就可以跷起脚来等待了。这是我替大王担忧的问题。”
魏王思量再三,最后同意了张仪的观点。不久,魏王派太子入秦朝见,向秦表示归顺。
张仪在魏国担任了4年相国,于公元前318年又回到秦国,秦惠文王仍然启用他为相。
公元前317年,秦惠王针对五国的合纵攻秦,派樗里疾率秦军在修鱼与魏、赵、韩三国联军决战,联军大败。此后,秦不断进攻韩、赵、魏三国,迫使韩国屈服,魏国的内政也受到秦国干涉。秦国在张仪的“连横”外交谋略运用中越来越强大。
修鱼之战过后,齐国出兵打败了赵国和魏国,并与楚国结成联盟。齐是东方的强国,楚则虎视于南方。因此,齐楚联盟成了秦国的心腹之患。
为了离间齐楚联盟,削弱齐楚力量,达到秦向东扩张这一关键步骤,张仪再次辞掉秦国相位,向南去拜见楚王,施展他的外交本领。
张仪到楚之后,他首先派人买通楚怀王的宠臣靳尚,利用其取得楚怀王信任,然后着手离间齐楚关系。
张仪对怀王说:“我们秦王所敬重的人没有谁能超过大王您,即使我张仪愿意为臣下的也首推大王您;我们秦王所憎恶的人没有谁能比得上齐王,就是我张仪也最憎恨齐王。齐国虽然和秦国曾经是婚姻之国,然而齐国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太多了。”
“现在我们秦国想讨伐齐国,所以我们秦王就不能侍奉大王了,我张仪也没法做大王您的臣子。如果大王能够与齐国断绝关系,臣下将请求秦王把商於六百里地方献给楚国。这样,齐国就一定会被削弱,齐国被削弱了,大王就可以使役齐国。这是向北削弱齐国、向西施德于秦,而您自己居有商於之地的一计三利之事情。”
楚怀王十分高兴地应允了张仪。大臣们也都向楚王庆贺,楚国上下皆大欢喜。
张仪虽然说动楚怀王,但楚国不乏有识之士。原来在秦国用事的陈轸,在张仪为相后来到楚国,对张仪的意图非常清楚。他劝怀王不要听张仪之言,以防被欺而又和齐国断绝关系。
但楚怀王早被张仪的说辞所迷惑,又利欲熏心,根本听不进陈轸的意见,他一面派人去齐宣布断交,一面派人跟随张仪去接收土地。而且把楚国相印交给张仪。
张仪回秦后,称病3月不上朝。楚怀王这边得不到土地,以为秦嫌楚与齐断绝关系不够坚决。因此,他特派勇士前去辱骂齐王。齐王大怒,一面与楚彻底断交,一面派人入秦与秦王商议共同伐楚。
目的达到了,这时张仪出见楚国使者,告诉他从某至某,广袤若干里送给楚王。
楚国使者禀报楚怀王。楚怀王一听暴跳如雷,大骂张仪是出尔反尔的小人,气冲冲地要兴兵伐秦。
此时,陈轸又建议楚怀王联秦抗齐。但楚怀王盛怒之下,一心只想报复张仪,又一次拒绝了陈轸的正确意见,派兵进攻秦国。
公元前312年,楚国与秦齐大战于丹阳,结果楚军大败,主要将领共70余人被俘,8万楚军被消灭,汉中郡也被秦夺走。
战败消息传来,楚怀王简直气得发昏。在狂热的复仇情绪的支配下,他调动楚国全部军队进攻秦国。由于孤军深入,楚军又败于蓝田。
这时,韩魏两国也乘机向南进攻楚国,一直打到邓邑。楚腹背受敌,急忙撤军,只好割了两个城邑向秦国求和。
在形势大大有利于秦国的前提下,张仪马上又出使其他几国,使他们纷纷连横亲秦。他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
张仪运用纵横之术,游说于魏、楚、韩等国之间,利用各个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或为秦国拉拢,使其归附于秦;或拆散其联盟,使其力量削弱。但总的来说,他是以秦国的利益为出发点的。
张仪的“连横”战略被秦国后来的统治者继续采用。虽然原本与秦国“连横”的诸侯国后来纷纷背离秦国,重新“合纵”抗秦,但因彼此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使秦国始终能够以“横”破“纵”,最后将其他六国逐个击破,完成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
作为一个杰出的外交家,张仪圆满地完成了每次外交任务,从外交战略的层面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同时,作为纵横家的鼻祖之一,张仪开创了国际关系的新局面,即在军事威慑的前提下,通过和平的外交手段维护国家利益,他的外交策略和雄辩技巧为后世的外交家们提供了一种值得借鉴的范式。
第三节苏秦的合纵外交谋略
苏秦是战国时期的洛阳人,当时的洛阳归周王室直属。苏秦最为辉煌的时候是劝说6个诸侯国联合抗秦,其辞令堪称精彩。
他曾身佩六国相印,以一己之力促成山东六国合纵,使强秦不敢出函谷关15年,叱咤风云。
后世敬仰他的成就,以形象的“苏秦背剑”来命名武术定式,其实就是取其纵横捭阖之意。
苏秦出身农家,素有大志,他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后来苏秦通过刻苦学习,对时局有了全面透彻的掌握,便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时势的纵横战略,然后开始到各诸侯国去宣传他的“合纵”主张。
苏秦到了燕国,对燕文公说:“燕国没受到秦国的侵略,是因为西边有赵国挡住秦国。可是赵国要来打燕国,早上发兵,下午就能到。您不跟近邻的赵国交好,反倒把土地送给挺远的秦国,这种做法很不好。要是主公用我的计策,先跟邻近的赵国订立盟约,然后再去联络中原诸侯一同抵抗秦国,燕国才能安稳。”
燕文公很赞成苏秦的办法,就给他准备了礼物和车马,请他去和赵国联络。
苏秦到了赵国,对赵肃侯说:“如今秦国最注目的就是赵国。秦国不敢发兵来侵犯,是因为西南边有韩国和魏国挡住秦国,要是秦国去打韩国和魏国,韩国、魏国投降了,赵国可就保不住了。”
“赵、韩、魏、燕、齐、楚的土地比秦国大5倍,军队比秦国多10倍。要是六国联合起来一同抵抗秦国,还怕打不过它吗?为什么一个个都送自己的土地去奉承秦国呢?六国不联合起来,单独地向秦国割地求和,绝不是办法。”
“要知道六国的土地有限,秦国的贪心不足。要是您约会诸侯,结为兄弟,订立盟约,不论秦国侵犯哪一国,其余五国一同去帮它。这样,秦国还敢欺负联合起来的六国吗?”
赵肃侯十分赞赏苏秦的计谋,让他掌管国家的外交,还给了他100辆装饰一新的车子、1000两黄金、100双玉璧、1000匹锦绣,让他约请各国诸侯加盟。
正在这时,赵国的边界上来了报告,说秦国把魏国打败了,魏王割让10座城给秦国求和。赵肃侯担心秦国马上要来打赵国,让苏秦想个法子。
怎样才能叫秦国不打赵国呢?苏秦就利用他在鬼谷子处学习时的同学张仪到秦国去说服秦王连横。张仪对秦惠文王说:“要是咱们发兵去打赵国,那么韩、魏、楚、齐、燕一同出兵帮它,咱们该对付哪个好呢?越逼得紧,人家越怕,越害怕就越需要联合起来共同抵抗。还不如去联络六国中的几个诸侯,把多数拉过来再打少数。”
秦惠文王依张仪的建议,暂时就不向赵国进攻了。
赵肃侯知道秦国不来打赵国了,就派苏秦去说服各国诸侯联合起来抗秦。
苏秦到了韩国,对韩王说:“韩国可是泱泱大国,方圆900多里,有几十万军队,天下的强弓、劲弩、利剑都出自韩国。韩国士兵双脚踏弩射箭,能连射百发以上。用这样勇猛的士兵,披上坚固的盔甲,张起强劲的弓弩,手持锋利的刀剑,说一个顶百个也不夸张。”
“大王若是屈服秦国,秦国必定索要宜阳、成皋两城,今年满足了它,明年还会要求割别的土地。再给它已无地可给,不给又前功尽弃,要蒙受后祸。”
“大王的土地有限而秦国的贪欲没有止境,以有限的土地来迎合无穷的欲望,这正是自找苦吃,没打一仗就丢光了土地。俗话说:‘宁为鸡首,毋为牛后。’大王您这样贤明,拥有韩国的强兵,而落个‘牛后’的名声,那时我在背地里也要为您感到害羞了!”
韩王觉得苏秦说得十分有理。
苏秦到了魏国后,对魏惠王说:“大王,您的国土虽然不大,但是城市化的程度真是已经很高了,您看啊,这车马络绎不绝,到处是一片繁荣的景象,不止这样,您还有无数敢死队,个个都是硬汉,您的实力绝不在楚国之下,这样的资源,怎么能拱手让给秦国啊!”
魏惠王听从了苏秦的劝说。
苏秦到了齐国,对齐宣王说:“齐国四面都有要塞,方圆2000余里,披甲士兵几十万,粮草堆积如山。相比之下,韩国、魏国之所以十分害怕秦国,是因为与秦国接壤,出兵对阵,作战用不了10天,就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韩国、魏国如果打败了秦国,自身也会损伤过半,难守边境;如果败给秦国,那紧接着国家就会面临灭亡的危险。所以,韩国、魏国对与秦国作战十分慎重,常常表示屈服忍让。”
“现在秦国要进攻齐国就不是这样了。它要背向韩、魏,经过卫国阳晋的道路,途经险要地段,战车不能并排前进,战马不能并排奔跑,只要有100人扼守险要,哪怕有1000人也不敢通过。秦军虽然想深入齐国但有后顾之忧,害怕韩、魏在后面谋算它。”
齐宣王说:“既然如此,该如何办呢?”
苏秦回答说:“圣人做事,能够转祸为福,因败取胜。大王可以听从我的意见,不如归还燕国的10座城邑,并用谦恭的言辞向秦国道歉。当秦王知道大王是因为他的缘故而归还了燕国的10座城邑,一定感激大王。”
“燕国平白无故收回城邑,也会感激大王,如此,大王不就避开了强敌,反而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吗?再说燕秦都会讨好齐国,那么大王发号施令,天下诸侯又有谁不会听从呢?大王只用话语表示亲近秦国,又以10座城邑取得天下的支持,这可是霸主的事业,也是所谓转祸为福,因败建功的好办法。”
齐宣王听后非常高兴,于是把燕国的10城送回,随后又送千金表示致歉,并在一路上叩头,希望结为兄弟之邦,恳请秦国赦罪。
苏秦来到楚国,对楚威王说:“楚国其实是个强国。楚国地多,人多,钱也多,这样霸主的资格,是无人能敌的!您和秦国现在势不两立,不如联合其他国家,您做大王,我让那些小国马上给您进贡来,您怎么能放着这眼前的利益都不要,反而要去割地向秦求和呢?”
接着,苏秦又对楚威王分析了合纵与不合纵的种种利害关系。经过一番唇枪舌战后,最终,楚威王也采纳了苏秦的合纵主张。
苏秦威风凛凛地周游列国,“以三寸之舌为帝王师”,说得韩、魏、楚、齐各路诸侯怦然心动,趋之若鹜、言听计从。
公元前333年,赵、燕、韩、魏、齐、楚六国开始结盟。苏秦作为六国的相国,同时作为纵约长主持了六国联盟仪式。六国诸侯首脑,告拜天地,订了盟约。
苏秦与六国约定互相和睦相处、合纵抗秦之后,回到了赵国,赵肃侯封他为武安君。苏秦把六国合纵的协约送给了秦王,秦王大惊,在15年之中没敢派兵东出函谷关。
苏秦的说辞,汪洋恣肆,犀利流畅,气势磅礴,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其说辞或夸张、或描写、或排比、或比喻,有时形象对比,有时引经据典,有时渲染气氛,有时动之以情,有时说之以理,从而形成他独特而雄辩的外交辞格。
六国合纵,本来就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所以根基不深。后来,秦国派公孙衍出使齐国、魏国,动员他们一起征伐赵国,以此来破坏六国合纵。苏秦离开赵国,合纵联盟瓦解了。
第四节范雎远交近攻外交战略
范雎,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255年,字叔,战国时魏国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封地在应城,今河南鲁山之东,所以又称为“应侯”。范雎是战国末期秦国外交名家。他上承秦孝公时变法图强之志,下开秦始皇统一帝业,是秦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名相。
他是我国古代在外交方面极有建树的谋略家,其“远交近攻”之策,是他对秦国的伟大贡献,也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正是在这一策略的指引下,秦国才一步一步完成了统一大业。
秦朝丞相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曾高度评价范雎对秦国的建树和贡献:“昭王得范雎,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范雎原为魏国人,当初,他很想为魏国建立功业,只因家贫无法得见魏王,便投在中大夫须贾门下当门客。
魏昭王让须贾出使齐国,命范雎随往。到达齐国后,范雎的雄辩之才深得齐王敬重。齐王想留下他任客卿,还赠送黄金十斤,牛、酒等物,但都被范雎谢绝了。
不料须贾心胸狭隘,怕范雎抢占头功,回国后不仅不赞扬他的高风亮节,反而向国相魏齐诬告范雎私受贿赂,向齐国泄露魏国秘密。
魏王大怒,命人毒打范雎,还把他丢在了厕所里,使他受尽了侮辱。但范雎机智地买通看守,谎称已经死去,逃出了地狱,化名藏匿于民间。
范雎避祸时正值战国末期,七雄争霸。秦国经商鞅变法之后,势力发展最快,到秦昭王时,开始图谋吞并六国,独霸中原。
公元前270年,秦昭王准备兴兵伐齐。第二年,秦昭王派遣王稽出使魏国。这时,范雎的朋友郑安平趁机向王稽推荐了范雎。在王稽与范雎一夜长谈之后,认定范雎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几经磨难,将他带回了秦国。
到了秦国后,范雎通过王稽献书秦昭王。他在信中说道:“我听说英明的君主执政,对有功于国者给予赏赐,有能力的人委以重任;功大者禄厚,才高者爵尊。故不能者不敢当职,有能者也不得蔽隐。而昏庸的君主则不然,赏其所爱而罚其所恶,全凭一时感情使然……”
“我听说善于使自己殷富者大多取之于国,善于使国家殷富者大多取之于诸侯。如果天下有了英明的君主,那么诸侯便不能专权专利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明主善于分割诸侯的权力。良医可以预知病人之死生,而明主则可以预知国事的成败。利则行之,害则舍之,疑则少尝之,即使是舜禹再生,也不可能改变呀!”
“有些话,在这封信里我是不便深说的,说浅了又不足以引起大王的注意……我希望大王能牺牲一点游玩的时间,准我望见龙颜。如果我所讲的对于治国兴邦之大业无效,我愿接受最严厉的惩罚。”
范雎的话击中了秦昭王的心病。秦昭王处在宗亲贵戚的包围中,贵族私家富厚日趋重于王室,早有如芒刺在背之感,对这样的谏词自然十分关切。由此可见,范雎不仅胸藏治国韬略,而且工于心计。
秦昭王看了信很高兴,听了王稽的建议,派专车去接范雎。范雎来到秦宫,接待他的规格很高,秦王亲自到大厅迎接。因此,凡是见到范雎的人,无不肃然起敬,刮目相看。
秦王屏退左右,宫中只剩下他们两人,秦王跪身向范雎请求说:“先生怎样来教导我呢?”
范雎只是“嗯、嗯”两声。
过了一会儿,秦王再次请求,范雎还是“嗯、嗯”两声。就这样一连三次。秦王又拜请说:“先生难道真的是不教我了吗?”
范雎试出了秦王的诚心,便巧妙地先从颂扬秦国开始,经过充分的铺垫,最后才点出了秦国的弊端隐患:“大王现在紧闭关口,不敢出兵对付山东诸侯。长此以往,大者宗庙倾覆,小者自身孤危。这是臣最恐惧的。”
其实,这些弊端虽确有之,但属细枝末节,并非治理秦国的当务之急。范雎所以要论及此事,意在用“强干弱枝”,即主要颂扬秦国以迎合秦昭王。秦昭王果然与他推心置腹。
范雎虽已取信于秦昭王,但因初入秦国,尚不敢深涉内政,所以处处细心,观察秦王俯仰。
不久,范雎再次觐见秦昭王,他从分析秦国的优势入手,即使秦昭王感到欣慰,也使他感到警怵,因而没等范雎说完,秦昭王便恭恭敬敬地说:“寡人愿闻其详”了。这时,范雎才向秦王建议,在外交上应该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
范雎的“远交近攻”,就是当实现军事目标的企图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难以达到时,应先攻取就近的敌人,而不能越过近敌去打远离自己的敌人。为了防止敌方结盟,要千方百计去分化敌人,各个击破。
消灭了近敌之后,“远交”的国家又成为新的攻击对象了。“远交”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避免树敌过多而采用的外交诱骗。远交近攻,是分化瓦解敌方联盟,各个击破,结交远离自己的国家而先攻打邻国的战略性谋略。这就是范雎远交近攻的著名战略主张。
范雎还为这一战略原则拟定了具体的实施步骤。第一,就近重创韩、魏,以解除心腹之患,壮大秦国势力;第二,北谋赵,南谋楚,扶弱国,抑强敌,争夺中间地带,遏制各国的发展;第三,韩、魏、赵、楚依附于秦之后,携五国之重,进而威逼最远且是当时最强的对手齐国,使其回避与秦国的竞争;第四,在压倒各国的优势下,最后逐一消灭韩、魏诸国,最后灭齐,统一天下。
秦王一听,赞叹地说:“太好了!”秦王很欣赏范雎的外交主张,拜范雎为客卿,让他参与国家大政。随后,秦王按照既定战略,开始了兼并六国的行动。公元前268年,秦王用范雎的计谋,派兵伐魏,攻克怀地,两年后s攻克刑丘。公元前265年,秦军又发兵占领韩国的高平、南阳、野王等地,将韩国拦腰斩断,使整个上党地区完全孤立起来。
秦国在战争中获得了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巨大补偿,实力更其强盛,因而东进步伐大大加速,扩大了对赵、楚两国的战争规模。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实现了全国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历史是个古怪的老人,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范雎相于秦,恰恰顺乎中国政治之大势,所以才被写上了重重的一笔。
范雎明确提出的“远交近攻”外交战略思想,不仅为秦逐个兼并六国最后统一中国奠定了战略基础,而且对后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成功战略思想之一。为中国政治、外交思想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