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五章 工艺美术业

第一节丰富多彩的绘画工艺

工艺美术是实用艺术的一种,是从手工业生产技术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部门后才形成的。它通常指的是在原材料外部形式上经过艺术的处理,并带有明显审美因素的日常生活用品、装饰品这一类实用艺术。

我国古代的美术工艺,包括绘画工艺、根雕工艺、泥塑工艺、玉器工艺、漆器工艺、编结工艺等。这些工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艺术创作的基本形式,形成了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工艺文化。

绘画工艺是用各种材料,通过拼贴、镶嵌、彩绘、铸锻、髹饰等工艺制成的图画。由于各个画种的不同要求,在绘制工艺和质量要求上也有区别。工艺画是相对独立的工艺品,主要有壁画、挂屏、屏风等艺术欣赏品。

我国工艺画是从附属于器物上的镶嵌图案发展而来的。早在商代已出现金银错,即在青铜器上镶嵌金银丝、片等组成的装饰图案。

战国时期,“金银错”已很著名,并出现羽毛贴画装饰。这一时期,形成了彩绘、镶嵌金银箔、描金等髹饰技法。这些技法都被工艺画所采用。

明代福建创制编织工艺与绘画相结合的纸织画。清代出现了不少工艺画的新品类,如四川和浙江的竹帘画、安徽芜湖的铁画、福州的软木画等。

我国工艺画在工艺方法上,可分为漆画、绘画工艺画、拼贴工艺画和其他工艺画。我国是世界上产漆最多、用漆最多的国家,漆画具有悠久的历史。

浙江余姚河姆渡发掘的朱漆碗,已有7000年的历史。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漆瑟,彩绘有狩猎乐舞和神怪龙蛇等形象的漆画,也有2000余年的历史。

比较著名的还有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漆棺上的漆画,以及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漆屏风画和明清大量的屏风漆画等。

漆画既是艺术品,又是实用装饰品,成为壁饰、屏风和壁画等的表现形式。

漆画之所以能够立足于画坛,关键在于它有独特的美学品格,这个独特的美学品格来自大漆的特性。

漆画是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的绘画,除漆之外,还有金、银、铅、锡以及蛋壳、贝壳、石片、木片等材料。入漆颜料除银朱之外,还有石黄、钛白、钛青蓝、钛青绿等。

漆画的技法丰富多彩,有刻漆、堆漆、雕漆、嵌漆、彩绘、磨漆等。因而使漆画具有绘画和工艺的双重性。绘画工艺画是以绘画为主要表现手法的工艺画。包括瓷板画、烙画、竹帘画、彩蛋画等。

瓷板画是指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颜料手工绘画、上釉,再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平面陶瓷工艺品。瓷板画可装裱或嵌入屏风中,作观赏用。

瓷板画最早可追溯至秦汉时期,而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则出现在明代中期。

从清代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当时的瓷画艺人致力于把纸绢上的中国画移植到瓷器上,因此,瓷板画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成为重要的商品瓷。

瓷板画品种多样,有青花、青花釉里红、五彩、素三彩、斗彩、粉彩、墨彩、浅绛彩等,图案内容涉及面广,包括人物、山水、花卉、虫鸟、鱼藻及吉祥图案等,形制则有长方、圆、椭圆、多方、多角、扇面等多种形制。

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是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

烙画始见于西汉末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传说,那时南阳城里有一位姓李名文的烙花工匠,是远近闻名的烙花高手,无论是尺子、筷子,还是手杖、扇坠,经他一烙烫,各式各样的人物、花鸟、山水、走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精美绝伦,巧夺天工,人称“烙花王”。

南阳烙花曾经被列为贡品,供宫廷御用。从此,南阳烙花便蓬勃发展,名扬四海。

关于南阳烙花起源的故事民间传说很多,此处只举其一。

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能保持我国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使其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竹帘画是用光滑纤细的竹丝做纬线,蚕丝做经线编织而成,然后在帘子的幅面上画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走兽等国画,成为精美的壁饰和窗帘,有浓厚的诗情画意,极富东方色彩和民族气派。

竹帘是我国的特产,它既实用,又是美化生活的装饰品。竹帘画,是在精编的竹丝卷帘上绘画,通常运用具有传统特色的国画技法。据记载,重庆竹帘,“细如毫发密如丝”。清代光绪年间就发展了油漆彩绘的画帘。

彩蛋画有平放、竖放和单只、成双等形式。有的装配成灯笼形、金鱼形,下端缀以流苏,可以悬挂。有的用不同规格、品种的彩蛋画组成宝塔形。

清代,彩蛋画已在江苏、湖南、北京等地流行。嘉庆、道光年间,苏州民间有制作萤火虫灯的习俗,即在鸭蛋壳上粘五色纸,再加以彩绘成鱼形,蛋壳上打一小孔,孔内纳萤火虫,在夜间,透过蛋壳,隐约闪烁发光,供儿童嬉玩。

道光、咸丰年间,湖南黄熙在鸡蛋壳上用蝇头隶书小楷浅刻唐太宗《小山赋》。光绪年间,北京有彩绘京剧脸谱和“十二生肖”的彩蛋在市肆出售。

后来,彩蛋画生产逐渐发展,有数十个花色品种,更丰富了彩蛋画的艺术,并销往国外。

拼贴工艺画是以拼贴工艺为主要表现手法的工艺画。主要有贝雕画、羽毛画、树皮画等。

贝雕画产于沿海地区。它以江河、湖泊的贝壳为材料,巧取其自然形状以及外表和内层的绚丽色彩,经过精心选料、雕刻、琢磨、组装等工序制成。

贝雕画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借鉴了中国画的章法,构图简练,其雕刻技艺则吸取了玉器、牙雕、镶嵌等艺术的特长,制作精巧,作品晶莹闪烁,风格华丽。

羽毛画采用优质养殖家禽羽毛为原材料,借助传统的国画构图法及雕塑、木刻、装饰工艺等的表现手段,制作的一种图画,其内容包括山水、人物、花卉、禽鸟、走兽、虫鱼等形象。羽毛画别具情趣,格调清新,颇受人们青睐。

羽毛画是我国独创的传统工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羽毛贴画,当时只是一种简单的表现形式,且杂以彩绘。到了汉代,羽毛贴画绢的做工就比较细致,色彩比较鲜明,有了一定的布局与格调。

唐代的立女屏风,才使其成为一个工艺美术表现形式的独立品种。清代点翠松竹座屏的出现,使羽毛画的表现形式,内容以及粘贴技艺都达到了至善尽美的程度。

在沈阳故宫关雎宫内还悬挂着当年皇太极送给爱妃海兰珠的两幅羽毛画,虽历经沧桑数百年,仍然不褪色,不变质,是宫廷御用的珍贵工艺品。

树皮画是以白桦树皮拼贴而成的工艺画,主要产于吉林、山东等地。白桦树树干端直,树皮柔软、色泽、纹理美观,可以分层剥落,是制作工艺品的良好材料。

树皮画的工艺主要有选材、剪切、拼接、粘贴、配画框等。经过艺人们的合理选材,充分利用并发挥树皮由表及里所呈现的白、银灰、深灰、赭石色等多种天然色彩,精心剪切、雕刻,巧妙拼接、粘贴,制成中国画形式的楼台亭阁,或是西洋油画形式的花卉、瓜果等,风格高雅。

其他工艺画有木板年画、铁画、纸织画、棉花画等。其中的木板年画历史最久,成就也最高。

木版年画用色讲究,色彩浑厚鲜艳,久不褪色,对比强烈,古拙粗犷、饱满、紧凑,概括性强。它以传统技法构图,画面有主有次,对象明显,情景人物安排巧妙,表现出匀实对称的美感。

我国年画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早在汉代,在门上画门画已形成风俗,含有“御凶”的意思,特别是在旧时农历新年,贴上一对门神,认为可以祈求平安吉祥,同时,也有装饰门板的作用。

河南省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是我国木版年画的鼻祖,主要分布在开封、朱仙镇及其周边地区。另外天津杨柳青、江苏省苏州桃花坞、山东省潍坊等地年画都受其影响。

第二节巧借天成的根雕工艺

根雕,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

根雕工艺集自然之美和塑造化之妙的形式于一身,流溢浓厚的人文底蕴,折射深邃的哲理光华,妙趣天成,立意深远,于无声处显神奇,具有丰富而清新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根雕工艺是巧借天成,大部分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修饰,有“三分人工、七分天然”之说。因此,根雕艺术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

根雕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的。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会雕刻木像做装饰品。1982年,从湖北省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了战国时期的根雕作品“辟邪”,作为镇墓兽的这件根雕作品。虎头龙身,四足雕有蛇、雀、蛙、蝉等纹样,富有动势,显示出2300多年前我国古代根雕艺术品已达到了自然形态和人工雕琢巧妙结合的水平。

西汉时期,孔子的后裔曾利用楷木自然弯曲的形态制作拐杖。南北朝时期,已出现了不少利用树根制作的杖头、笔筒、佛柄、抓背等实用品和家具。

隋唐时期,根雕不仅在民间普遍流传,同时也得到皇室贵族的青睐,唐时大臣李泌曾经采用天然树根,制作龙形抓背献给皇帝。

宋元时期,根的艺术不仅在宫廷和民间流行发展,同时还出现在石窟、庙宇之中。在我国的一些石窟和庙宇内,至今仍然保存着根雕的佛像,这些树根雕刻的佛像,可与泥塑、石雕的媲美。

明清两代,根雕技艺已趋成熟。明代有以竹根雕著称的濮仲谦为代表的金陵派和以朱鹤为代表的嘉定派。根艺家们不仅利用木、竹根创作出供人欣赏的摆设,而且还雕刻具有实用价值的家具及其他实用品。从明代苏州画家仇英绘制的《金古图》、《桃李园图》、《赚兰亭》等画中,可观赏到画家细致描绘的树根太师椅、树根拐杖等多种根雕艺术品。

根雕的祖师相传是鲁班的徒弟泰山,这里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很早以前,泰山前麓住着一对夫妻,他们婚后连失两个孩子。这年进了腊月没几天,随着一声啼哭,妻子又生下了一个白胖儿子。

他们害怕再失去这个孩子,就按照一个算命先生的嘱咐,给孩子取名“泰山”。有了泰山这个响亮的名字,那孩子不但长得水灵,而且连个头疼脑热的病都没有,十分招人喜欢。泰山长到10岁的时候,成了个小机灵鬼,整天带着一帮小兄弟不是用黄泥弄个狗猫模样的泥塑,就是用秫秸扎个鸟或兽的,虽无人教他,却做得活灵活现,非常逼真。

这一年,木匠的祖师爷鲁班来到泰安城做活,正巧投宿在泰山家中,一住就是半年。穷人的孩子无钱念书,学种手艺也可以谋生了。

鲁班临走的时候,泰山的父母提出让孩子跟他学习木匠。从此,泰山跟着鲁班师父走南闯北,给人家做家具,做门窗。

泰山对鲁班的木雕很感兴趣,每当鲁班在太师椅、拔步床上描龙绘凤、刻花刻鸟的时候,他总是在旁边目不转睛地看,过后自己再找块木头学着师傅的样子刻。由于泰山还是个孩子,鲁班也不逼着他学。一年后,鲁班见他在木工方面确实不入门,就让泰山先回家去,等长大了再学。随后,就派人把他送回了泰安。

泰山回到家里以后,又开始了天天打柴挖药的活计。有一天,他发现那些挖回来的树根奇形怪状,有的像喜鹊登梅,有的像猴子探月,有的像二龙戏珠,有的像麒麟送宝。

他凭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从鲁班师傅那里学来的雕刻手艺,反复琢磨,精雕细刻,把那些平常只能当烂柴烧的木头,制成了一件件工艺品,然后拿到岱宗坊附近,向游人出售。

几年以后,鲁班为了造登城云梯,带着他的徒弟到泰山来选木材。当他来到岱宗坊附近时,见有人摆着许多用树根雕成的工艺品,栩栩如生,不禁连声叫绝。

就在鲁班细细品味那些工艺品的时候,突然发现那摆摊的小伙子不是别人,原来就是前几年跟随自己学艺的泰山,顿时后悔当初不该把他送回家。泰山赶紧收拾好东西,拉着师傅回了家。

据说,后来泰山在鲁班的指点下,创造了许多根雕珍品,从那以后,也就有了根雕这门艺术。

第三节民众喜爱的泥塑工艺

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在民间俗称“彩塑”、“泥玩”。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颇受人们喜爱。

在泥塑艺术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民间艺人用天然的或廉价的材料,能够做出精美小巧的工艺品,显示出他们的智慧和独具的匠心。

在明清以后,民间彩塑赢得了老百姓的青睐,其中最著名的是天津的“泥人张”和无锡的惠山泥人。

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至新石器时期。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就有多处发现。

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猪、陶羊,时间约为7000年前;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出土的古陶井及泥猪、泥羊头,时间约为7000年前。可以确认是人类早期手工捏制的艺术品。

自新石器时代之后,我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考古工作者从两汉墓葬中发掘了大量汉代红陶文物,其中有为数众多的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等。其中有手捏的,也有模制的。

汉代先民认为亡灵如人生在世,同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因此丧葬习俗中需要大量的陪葬品,这在客观上为泥塑的发展和演变起了推动作用。

两汉以后,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社会上的道观、佛寺、庙堂兴起,直接促进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

至唐代,泥塑艺术达到了顶峰。被誉为雕塑圣手的杨惠之就是唐代杰出的代表。他与吴道子同师张僧繇,吴道子学成,杨惠之不甘落后,毅然焚毁笔砚,奋发专供泥塑,终成名家。为当世人称赞:“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

泥塑艺术发展至宋代,不但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小型泥塑玩具也发展起来。有许多人专门从事泥人制作,作为商品出售。

北宋时东京著名的泥玩具“磨喝乐”在农历七月初七前后出售,不仅平民百姓买回去“乞巧”,达官贵人也要在七夕期间买回去供奉玩耍。

元明清时期,泥彩塑及小型雕塑开始兴起。它们走进人间、走进家庭,美的整个风貌焕然一新。那种人间的神化,那种超群脱俗、高雅华逸的贵族气派,变得平易近人和通俗易懂。

而清末北方的雕塑代表便是“泥人张”彩塑和无锡的惠山泥人尤为著名。

“泥人张”始于清朝道光年间,创始人张明山。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风格,其作品取材广泛,塑造人物生动,塑与绘的结合使作品更具有生命力。

“泥人张”彩塑艺术取材于神话、戏剧、小说以及现实生活,通过塑造与绘色不仅形象地表现人物,而且随类赋彩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展示出近代的生活气息,不但接近日常情感,而且综合了我国文艺传统的抒情和线的艺术。

“泥人张”的作品是塑与绘的两大结合。先塑造后绘色。在泥塑过程中,先将人物大的形体动态塑出,才有大的感觉,然后刻画衣纹表现质感,又不伤其骨架。在绘色上多采取的是我国绘画中的工笔书法,使作品增添光感和色感。

塑造与绘画这两者巧妙地结合,展示给人们的是真实而有力的生命,使人们在一般中看见美,在枝节、片段中看到无限。

“泥人张”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已经成为我国泥塑艺术的又一个高峰。

无锡的惠山泥人产生的时间很早,无从可知其确切时间了。一到农闲季节,几乎家家都做泥人,自古有“家家善塑,户户会彩”的说法。

每逢过年,在庙会和集市上,人们托个盘子,盘子里放着自己做的泥人到处叫卖,这也是农家的一份收入。

在清代,惠山有袁、朱、钱等姓的专业作坊。彩塑师王春林制作《五盘泥孩儿》进献,得到了清代乾隆皇帝的赞赏。清代同治至光绪年间,出现了大量以戏剧为题材的戏文泥人,这也是惠山泥人历史上最昌盛的时期。

这一时期,惠山有作坊、店铺40多家,专业匠师30多人。在慈禧太后60岁大寿时,地方官把一套大型手捏戏文泥人《蟠桃会》供奉内廷,从此惠山泥人成为贡品。

惠山泥人有粗货、细货之分。粗货为玩具,用模具翻制,大批量生产;细货手捏而成,制作精细。题材多为戏曲人物,或祈福避邪的春牛、老虎、大阿福、寿星等。

惠山泥人造型丰满、简练,夸大头部,着重刻画表情。匠人特别重视彩绘,有所谓“三个坯子七分画”之说。常用的色彩有大红、绿、金黄、青等原色,对比强烈,主次分明。

如果说泥人张的作品清新雅致,那么惠山泥人则鲜明艳丽。惠山传统彩绘中必须做到“新、清、齐、爆”四字诀:

新是抓住人的视觉的第一印象,色彩要新鲜,明快醒目。意思说一台泥人作品至少数十件套,彩绘结束时,满台泥人鲜明光亮,欣赏者看了会喜欢。

清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清爽、干净,在画的过程中保持清洁;二是指用色要纯。要求红要红得艳,黄要黄得鲜,蓝要蓝得纯,白要白得净。要保持色的明度,使人感到明朗爽快。用笔干净,不邋遢。

齐是指笔法整齐,直线要直,曲线要活,线界要清晰;落笔如飞,厚薄均匀。图案纹样疏密得当,简洁得体。

爆是指用色强烈的意思。因为泥人本身体积小,泥坯的内结构起伏变化不大,因此要求在色彩上调子大胆强烈,底色采取原色对比,以引人注目。

惠山泥人的手捏技艺与彩绘装饰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而在色彩上,惠山泥人也有自己一套完整的表现方法。

要处理好图案纹样与底色的关系就要懂得“远看颜色,近看花”,既有大的色彩效果,又经得起近看,局部不影响整体,底色与纹样相互衬托。

图案纹样要做到“少里看多,多里看少”。即妙在多而不乱,达到细细品赏、有看头的艺术效果。

在不失人物角色身份的前提下,基调色不变,衣服上的图案纹样则是随意发挥。很多艺术家在空闲时喜欢赏花、种花、养猫、喂鸟。这些爱好可以很自然地融化到作品中去。

总之,泥塑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民间艺人以天然廉价的泥土做出的工艺品,风格独特,形象逼真,而且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为我国罕见的装饰品。它们博得了民众的喜爱,也向世人展现了黄土耕农的艺术才华。

第四节色泽华丽的漆器工艺

漆器是一种用生漆涂敷在器物胎体表面作为保护膜制成的工艺品或生活用品。表面被涂过漆的胎体经过反复多次的髹涂后,不仅坚固耐用,而且多样的装饰使器物色泽华丽。从新石器时代起,历经商周直至明清,漆器工艺不断发展。期间有许多工艺如戗金、描金等,不仅是我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国漆器工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

夏代的木胎漆器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用于祭祀,并常用朱、黑两色来髹涂。殷商时代已有漆艺,1973年河南省成蒿成台西村商代遗址出土的漆器残片,在木胎上雕饰饕餮纹,并涂上朱、黑两色的漆。

西周的漆器则除了朱画之外,还有贝壳、金、玉等多种材料装饰嵌入漆器,以贝壳嵌入漆上装饰的称为螺钿。

春秋战国时期,漆器的木胎生产变得更加容易,部分生活用品常用漆器,而且胎骨材料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此外为了增加器物的立体感,使其更加精美,雕刻和漆工互相结合,许多动物形象经过雕刻,巧妙地缠结在一起,漆器的用色也更为丰富,技法也更为熟练,图案表现多为宗教及当时的生活形态。

这一时期的漆器工艺种类颇多:生活器具类包括耳杯、漆豆、漆盘、漆盒、漆奁等;家具类包括漆案、漆几、漆床等;乐器类包括瑟与钟鼓架等;武器类则有漆盾等。

漆器的制作技术则在镂空与彩绘上有极为精湛的表现,特别是描漆、描金以及针刻的纤细花纹装饰手法。秦代的漆器工艺也甚发达,特别是官府有严格的检验管理机制,因此,漆器上有透过烙印或针刺的符号与文字,以为检查之依据。

秦代的漆器种类也多,从湖北省云梦出土的大批漆器可以得知,有漆盒、漆盂、漆奁、漆壶、漆卮、漆樽、漆耳杯、漆勺、漆匕等,都施以红外黑内的配色,而且在黑色漆面上彩绘红色或赭色的花纹。而在湖北省江陵出土的木梳,在描漆及彩绘特别是对于人物装饰图案的生动描绘,有明确的装饰性风格。

西汉漆器达到鼎盛时期,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反映出漆器为当时人普遍使用。当时漆器的生产除了有官府的管理机构外,质优量多、装饰精美,还因产地的扩大使漆器工艺更为兴盛,而且做工极为精细,分为素工、髹工、画工、上工、清工、造工、漆工以及供工等。漆器中的铭文记录了制作的时间、地点、分工名称以及工官姓名等,可见其漆艺的严谨。

汉代漆器的胎体主要为木胎,也有夹纻胎,制成的漆器有耳杯、漆盘、漆盒、漆罐、漆奁、漆匜、漆卮、漆案、漆几以及仿铜器的漆鼎、漆壶、漆钫等。

汉代漆器装饰技法以彩绘为主,还有以针刻表现极其纤细装饰花纹的“锥画”,利用玉石、云母制作表面花纹的“镶嵌”,在漆器表面刻纹后填入金粉的“戗金”,在漆器口缘镶以金口或铜口的“扣铜”,还有利用薄金银片制成花纹再嵌在漆器上的“平脱”。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的盛行,出现了利用夹纻工艺所造的大型佛像。此时的漆工艺被用来为宗教信仰服务,夹纻胎漆器也因而发展。

利用夹纻技法所能呈现的轻巧与牢固的特点制作佛像,此种漆制佛像便于在宗教活动时运行,因此称之为“行像”。

唐代的漆器非常兴盛,可归功于其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以及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漆器已经成为当时的税收之一,其产地以南方为主,制作方式多与其他材料相结合。

例如与金银花纹结合的“平脱”,以贝壳做成图案花纹镶嵌在漆器表面的“螺钿”,髹涂编织器物的“编织”以及各类家用器物。

唐代的漆器制作极为精良,而在装饰技法上最有特色的是雕漆装饰,因为在唐之前并无雕漆而多采涂漆彩绘。

唐代漆器的胎体有木胎、夹纻胎、皮胎以及竹胎,其雕漆之装饰,无论是单色雕漆或异色雕漆都极为精湛。

宋代漆器的制胎和髹饰技艺已经十分成熟,当时不仅官方设有专门生产机构,民间制作漆器也很普遍。漆器所制作的器皿,样式多且富变化,造型简朴,表现出器物结构比例之美。一般而言,宋代漆器以素色静谧为主。

元代的漆器仍保有宋代之水平,而其装饰技术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元代的漆艺种类仍多,包括光素漆、戗金、剔犀、剔红以及螺钿。元代的漆器的制作有官办也有民营,其组织庞大、分工精细,其漆器之胎体有木胎及夹纻胎两种,而制品则有盘、碗、奁。其中最有名的是目前藏于安徽省博物馆的“张成造”款剔犀圆盒,此盒以漆色黝黑、雕刻深、磨工亮等特色,享誉天下。

明代的漆器极盛,景象繁荣。宫廷设有“漆作”,由元末明初著名漆器家张成之子张德刚负责主管其事,为皇家制造典章用的室内陈设及家具、日常生活用品。民间漆器工艺也普遍发达。

由当时著名的漆工黄成所撰写的《髹饰录》就是出自明代,这是我国唯一尚存的漆工专著。

明代的漆器工艺类别,主要有螺钿漆器、雕填漆器、剔犀漆器、戗金漆器以及蒋制倭漆。永乐、宣德两朝的剔红与剔彩雕漆,具有十分纤细精致的特色,但嘉靖年间则转变为锋棱毕露的新做工。

明代末期的周翥擅长剔红,并首创“百宝嵌”工艺,在木、漆胎体上镶嵌金银、宝石、珍珠、珊瑚、碧玉、翡翠、水晶、玛瑙、玳瑁、砗磲、青金、绿松、贝壳、象牙、蜜蜡、沉香等,突出了构图主题,强化了装饰效果。

清代的漆器延续明代的漆艺继续发展,其发展重心在苏州,主要是在恢复明代末期因战乱而失传的剔红以及仿莳绘漆器的推广,地方性的漆业也发达。

例如:潮州的金漆木雕、浙江彩漆竹器以及贵州的皮胎漆器,做工严谨细致、极负盛名;苏州剔红专为宫廷制造漆器用品而有“宫廷剔红”之称,其仿明代永乐、宣德的剔红而足以乱真;扬州也为剔红产地;清末北京的剔红则是仿苏州剔红。

总之,漆器工艺随着我国数千年的历史演进而持续发展,期间的兴衰与发展,不仅向世人说明漆器源于华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结晶,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文化样貌。

漆工艺在历代的传承和前人研究与创新之下,使得漆器自古以来即成为我国杰出的艺术表现,可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