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一章 新石器陶器

第一节古老传说中的陶器起源

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最重要的成就,我国的先民早在1万年以前就已掌握了制作陶器的技术。其中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伏羲氏与陶器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国典型的新石器文化包括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长江流域的彭头山文化和河姆渡文化以及其他地区的甑皮岩文化和白羊村文化等,它们都有代表性的陶器,如彩陶、黑陶、印纹陶等。

当上古先民刚刚结束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开始使用磨制精细的各式石器,并利用兽皮、兽骨、贝壳装饰打扮自己的时候,便尝试着展开思维的翅膀,来解释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那时,他们既无法理解宇宙间神奇的造化和大自然无穷的破坏力,也无法说清自身奇妙的由来与延续。于是,面对这不可思议的一切,描绘出一个万能的上帝,比如盘古氏开天辟地,以及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的动人故事。

所有这些关于“创世”的传说中,神祇们却几乎是用同一种方法创造了人类本身,那就是用了泥土。

传说中,女娲炼五色石补好崩塌的苍穹后来到河边,休息时抟土为兽、为畜、为人。可泥太软,造出的人没有气力,无法抵御洪水猛兽,所以,她又用麻绳横于中,人便这样诞生了。

不论多么精彩、丰富的想象,都与人们最为熟悉的事物密切相关。而那个时代,人类最富创造力的表现,莫过于将那一团团黏糊糊的泥土,改变成各种各样的应用器皿,或捏塑、烧制成他们能够见到和想要见到的一切,这就是陶器。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我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万多年的悠久历史。

在遥远的古时候,人们把黏土加水混合后,制成各种器物,干燥后经火焙烧,产生质的变化,就形成了陶器。陶器作为一种器具,首先应用于古人的生活之中,制成罐、碗、盆、钵等用于储藏、饮食。古代先民至少在1万年以前就已掌握了制作陶器的技术,并已懂得了在做炊器用的陶器中要加进砂粒,以防烧裂。

由于陶器的发明通常是原始农业的直接产物,因而其功绩似非当时的妇女莫属。那时,男人们整天忙于捕猎、打鱼,以获取整个部落主要的食物;妇女则从事相对比较安全的农耕、畜牧,及肩负着小心保护火种的重责。

因此,唯有她们最容易发现泥土遭火烘烤后的变化。

人类尚处在母系氏族公社晚期的一些地区,陶器的制作都是出自女性那灵巧的双手,男人们最多也就是帮着挖土、运土、砍柴,从事一些粗重的、纯辅助性的体力劳动,或者干脆什么也不插手。

只是到了原始公社的晚期,农业生产逐渐上升为人们主要的活动时,也就是说,人类开始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制陶才随之被男人们把持了。

据传说,上古神话中的伏羲、盘古均为葫芦的拟人化。伏羲氏本名最大可能是“匏析氏”,就是“匏析成瓢”的意思。制瓢技术解决了先民喝水的大问题,是一项足以与石器和火的发明相提并论的技术进步,伏羲氏其实是葫芦时代的象征。

据古史记载,伏羲生于成纪,即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秦城区一带,女娲与伏羲既是兄妹,又是夫妻,传说他们均是“人首蛇身”,在人类遇洪水、人烟断绝之际,结为夫妻,繁衍人类。

在天水的新石器时期彩陶中,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的图画和陶器,是国内能够证明伏羲、女娲活动于天水一带的最有力证据。

在天水市武山县和甘谷县还发现了仰韶时期的“人面鲵鱼图”彩陶瓶,这与伏羲时期的“人首蛇身”图腾崇拜的记载相符。

自古以来,天水卦台山和伏羲庙一直是成纪地域内祭祀先祖伏羲的最大的庙宇,天水也被称之为“羲皇故里”从“匏析”一词可以推演出伏羲氏时代还开创了陶器的先河。有一种原始的制作陶坯的技术称为胎模制陶术,以葫芦等器物为胎模,外面涂泥,泥干后脱去胎模而成为陶坯,然后烧制成陶器。这种做法完全可能出现在伏羲氏时代后期。

首先,古代北方住房是用立木为支架涂泥成墙而成,天水秦安大地湾遗址更是将这种办法用于大厅内独立大柱的防火上。

其次,在伏羲氏时代后期,随着人们用火知识和技术的提高,也可能出现烧煮食物的要求,为了防止易燃的瓢被火烧毁,会在瓢外面涂泥,瓢中加水烧煮食物。如果意外瓢中没有水,就可能把瓢外的防火泥烧结成陶,从而开创了陶器时代。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东北的仰韶遗址位于洛阳市以西,仰韶村北面不远处是属于崤山山脉的韶山,这里流传着最古老的关于陶器由来的故事。

传说大约六七千年前,人类还群集在那深山密林的石洞里,过着捕猎采果的生活。山上的猎物和野果日益满足不了他们的生活需要,他们便慢慢地走出了山。

崤山山脉韶山峰下,有一片沃野,南临黄河,北临韶山,草木丛中野果累累,鸟儿在空中飞高飞低,走兽在林里窜来窜去,真是一片富饶美丽的好地方。从山上下来的人,有个叫陶的族长,带领族人来到了这块地方。

起初,大自然的丰富物资,足以让他们过着捕猎摘果的美好生活。后来人越来越多了,大自然的财富维持不了生活,他们于是披荆斩棘以开垦田地耕种,并且开始了猎物捉鸟养畜放牧的新生活。

有一年秋天,秋风瑟瑟,大雨连绵不断地下。那风像猛兽一样不断地撕去他们赖以生存而用树枝搭起的篷子,吹倒辛勤耕种的庄稼,卷走饲养的牛羊。

雨后,大地被洪水冲出了道道沟壑,人们只好在这沟壑上面覆盖厚厚的树枝茅草,住在下面用来避风驱寒。

一天,陶在巡视族人们的生活时,发现这些居住在沟壑茅草棚下的人,冬天雪透,夏日雨浸,不少因潮湿而得病。

他想:要是在干燥的地方挖洞开穴,再用茅草盖顶,那一定会更好些。于是在陶的带领下,大家轰轰烈烈地干了起来。

在辛勤劳动中他们发明了不少劳动工具,陶把这些经验积累起来,打制出了各种各样的石器:石斧、石锥、石凿、石碗等。

同时,漫长的生活需要他们将猎物的骨头磨制出骨针、骨锥、骨筷等,用树皮、兽皮、毛草拧成了各种长短粗细不等的绳子。锥和绳子的出现使人们披上了蓑衣,穿上了兽皮。

长期没有发生过战争,社会经济不断得到发展。各族人之间和平相处,平等相待。从而出现了驯服饲养的家畜、猎物和粮食的交流与交换。

这样就需要储存粮食、干肉和果品了,于是他们用土和泥制成各种各样储物器,在太阳下晒干使用,这种泥器成为他们当时较为广泛使用的生活用品之一。

一天黄昏,狂风大作,天昏地暗。原来还没来得及熄灭的烤肉火堆被风吹散开来,燃着了杂草、树木、庄稼和茅草棚,霎时就成了一片火海。大火之后,树上的果子没了,只留下枯干残枝;田野的庄稼没了,只留下片片灰烬。不幸的遭遇中,陶却发现了一个奇迹:那晒制的用泥做的储器,比原来坚硬得多,敲起来清脆悦耳,尤其是放在穴里的更好。

于是,陶带领族人亲自试烧,他把晒干的各种泥制品放进掘好的窑洞里,用木材架起来烧。一天,大家都去睡了,陶坐在那里用干柴不住地添火,他在朦朦胧胧中觉得自己走进了熊熊的烈火中,双肋长出了翅膀,飘飘忽忽地飞向蓝天,在黄河上空翱翔。

天亮之后,人们来到火窑旁边,火熄了,那位老人却不见了,唯独剩下的,是他常拄的那根奇异的木制拐杖。

陶离开人类而去了,大家按照老人生前的嘱托,继续忙碌着。到了中午,雨瓢泼似的下,灌满了个个试烧的窑。第二天,大家用土封了窑口。七天七夜过去了,水全部渗完,窑里没那么热了,大家挖开一看,满窑是坚硬结实的储物器。于是,消息传遍了黄河两岸。

陶死后,大家推举他的儿子缶为首领。为了怀念陶的功绩,大家把这种储物器叫陶器。他们还为老人铸了陶像,让后人供奉。

第二节南北地区新石器时期陶器

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除了长江、黄河流域这两个最重要的地区之外,还包括其他地区,东南地区、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东南地区新石器时期的陶器文化范围,包括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和广西诸省,基本上可分为早、晚两个阶段。

早期文化的遗址有江西省万年仙人洞,广东省英德青塘、冠山滑岩洞和广西桂林甑皮岩、马兰嘴山、杯较山、石尾山、海角山等处。

以绳纹粗红陶为主要代表,质地较粗松,具有明显的原始特征。纹饰除了绳纹,还有划纹、篦点纹、见齿纹、指甲纹和篮纹等。

东南地区晚期文化较早期丰富,质料种类增加了泥质红陶、灰陶和黑陶;纹饰种类增加了颇具特色的几何印纹。

万年仙人洞位于江西省万年县大源乡,是1.4万年前新石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这里竟然发现了2万年前的世界最早的陶器碎片。

甑皮岩文化是发现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独山西南麓洞穴的新石器时期早期文化,年代为距今1万年至7450年。甑皮岩文化的遗迹、遗物,依地层和文化特征可划分为5期,由此可勾勒出公元前1万年至5000年间桂林原始文化陶器的发展轨迹。在第一期发现一件破碎的捏制素面夹粗砂陶容器,是我国发现的最原始的陶容器实物之一,年代在公元前1万年至9000年。在第二、三、四期的陶器大部分用泥片贴筑法制坯,露天堆烧法烧造,显示出公元前9000年至6000年间桂林陶器制造技术的发展。

第五期进一步出现用慢轮技术修坯的泥质陶器,纹饰除传统的绳纹、篮纹等编织纹外新出现式样繁多的刻画纹、戳印纹、捺压纹,如干栏纹、水波纹、曲折纹、网格文、弦纹、乳钉纹、篦点纹、附加堆纹等,器型富于变化,有罐、釜、盆、钵、圈足盘、豆、支脚等器类。

凤鼻头文化分布于我国台湾省中南部海岸与河谷地区,跨越分布在台湾岛西海岸的中南部,自大肚山起向南到台湾岛南端及澎湖列岛。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1600年左右。其典型代表是高雄县林园乡凤鼻头遗址。

凤鼻头文化红陶质地细腻,不含粗砂,色泽橙红或深粉红。橙红的多磨光,深粉红的多未经研磨。从制作工艺看,多以泥条或泥环盘结叠筑,外面抹平。

陶器纹饰有绳纹、席纹、刻画纹和附加堆纹,个别陶片上还绘有深红色的勾连形图案或平行线。

陶器的器形主要有碗、盆、壶、瓶、罐、鼎等。这些红陶酷似祖国大陆东部沿海的原始文化遗存。

如果将凤鼻头文化与我国青莲岗文化,特别是较早期的青莲岗和马家浜文化中的红陶陈列在一起,人们会惊异地发现:海峡两岸,原来竟是一群“同胞姐妹”。所不同的,只是来自凤鼻头的一群更“年轻”一些。

第二期以素面和刻纹黑陶为主要特征,广泛分布于台湾中南部各地。代表性的遗址有台中市营脯、南投县大马磷、台南市牛稠子贝丘、高雄市大湖贝丘、桃仔园贝丘以及凤鼻头贝丘的第三、四层等。这种变异应视为各遗址住民对本区域特殊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所致。黑陶文化的标志性器物是各遗址均有发现的黑皮磨光陶。

另外,在制作技术方面,黑陶文化中首次显示了使用慢轮修整的痕迹,这对于台湾地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凤鼻头文化第三期以印纹和刻画纹灰黑陶为主要特征,约在公元初年至十六七世纪之间,由于年代的晚近和汉文化的大量涌入台湾,这一期的原始文化遗存大都被近现代文化的潮水淹没了。

从已知的出土陶器看,其特征为:灰、黑几何印纹陶,以方格纹为主。这种陶器不仅与华东青莲岗、福建昙石山出土的几何印纹陶属于同一类型,而且在我国江南地区分布极为广阔。

几何印纹陶的创造者是古越族,古越族第三次大举赴台是公元前110年以后的事情,这一时间与凤鼻头第三期文化的考古年代大致相合。而且很有可能,渡台之后的越人与大陆越人始终保持着经常的联系,这种民族交流必然促进文化的交流。

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自治区,其中,四川陶器文化较发达,云南和西藏也具有一定水平,只是贵州发现的比较少。

白羊村文化发现于云南省宾川县城东北的金牛镇桑园河东岸白羊村,是我国西南洱海地区的新石器时期文化,距今约4200年至4100年。白羊村文化多产夹砂褐陶,陶质疏松,胎壁较厚。均为手制,采用泥条盘筑法,制陶工具有陶垫,骨抿、陶支架、石印模等。器形独特,有罐、钵、缸、带流器等,肩、腹部常饰以变化丰富的划纹、绳纹、点线纹、剔刺纹、乳钉纹、附加堆纹、印纹、线纹等,印纹包括篦齿纹、圆圈纹、斜方格纹。

西藏北部的那曲、西部的阿里和南部的聂拉本等地,也发现有新石器时期陶器文化的遗址,主要是粗、细夹砂陶,陶色有红、黑、灰3种,均为手制,采用泥条盘筑法、手捏法或模制法,制作较粗糙。器形简朴,只有罐、盆、碗、盘等。纹饰种类极少,多为绳纹或几何形划纹。

北方地区的陶器文化,统称为“细石器文化”,它的遗址遍布我国的东北、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由于陶器的发展受当时经济生活的影响和限制,因此,在农业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陶器数量和品种都较为丰富多样,在渔猎畜牧经济为主的地区较为稀少寥落。

其早期文化包括兴隆洼文化、新乐文化、小珠山文化、赵宝沟文化、左家山文化,以兴隆洼文化为典型。

兴隆洼文化以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命名,此时期陶器均为手制,只有夹砂陶,陶色主要为灰褐、黄褐,陶质疏松,火候较低。典型器形为筒形罐,也有钵、罐等。多饰以数种纹饰组成的复合纹,戳印坑点纹等,有交叉纹、网格纹。竖压横排“之”字形线纹。

北方地区中期文化以红山文化为代表,是距今五六千年的一种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体创造的农业文化,因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

红山文化的陶器有泥制红陶、夹砂灰陶、泥制灰陶和泥制黑陶4类。饰细绳纹、刻画纹和附加堆纹,由细绳纹组成的菱形回字纹已初具雷纹特征。器物为夹砂灰陶直筒罐类、钵盆和镂空豆类、壶类以及器座、盂、尊、双耳大口罐型器。晚期出现大平底盆,大敞口折腹浅盘细柄豆,并出现有彩绘陶。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