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四章 宋元明清陶器

第一节五彩斑斓的宋辽金陶器

宋代,鱼纹题材开始广泛地出现在陶器装饰上。元代,陶器上的鱼纹装饰形成了宋代无法比拟的优势,无论是品种、器型、装饰技法和表现风格都别开生面、独具特色。

明代的陶器除传统砖瓦外,还出现了宜兴陶。另外陶器多为碗类,还有大盘、菱口盏托、梅瓶、执壶等。

至清代,陶器已经不再是主流的艺术品了。自宋时就兴起的瓷器已经彻底取代了陶器的地位。

960年至1234年的274年间,是我国历史上宋、辽、金的对峙分裂时期。宋朝承五代大乱之余,虽不是一个强盛的王朝,而在我国文化史上却是一个重要时期。宋代瓷器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已发现的古代陶瓷遗址分布于全国170个县,其中有宋代窑址的就有130个县。宋代陶窑大致概括为6个窑系,它们分别是: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和磁州窑系;南方地区的龙泉青瓷系和景德镇的青白瓷系。

这些窑系一方面具有因受其所在地区使用原材料的影响而具有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又有受当时的政治理念、文化习俗、工艺水平制约而具有的共同性。

宋琉璃厂窑,生产一种黑釉凸龙盖罐,高21.5厘米,口径12.5厘米,足径9.2厘米。罐直口,弧腹,从上至下渐丰,圈足。颈部堆塑一条蟠曲的龙纹。器身鼓起5道弦纹,每道弦纹两侧贴饰对称的锥形尖角。通体施黑釉,釉不及底,近足处及底露出赭色胎体,胎体较粗糙。此器为宋代陪葬用的明器。

南宋时吉州窑兴盛,比较精美的为乳白釉乳钉柳斗纹罐,高6.4厘米,口径7.2厘米。该罐广口短颈,腹部丰满,整体圆润浑厚,颈部有双层乳钉。通体施乳白釉,质地松脆,体较轻。

宋吉州窑还产有白地黑花罐,高10.5厘米,口径10.5厘米,足径6.3厘米。罐广口,圆唇,直颈,扁腹,圈足。颈及足部褐彩绘多道弦纹,肩颈之间一周黑地白点纹。腹部开光内绘折枝花草纹,开光外绘变形海水纹,纹饰简练草率。

这种装饰技法源于北方磁州窑,但又具有地方特色。磁州窑白地黑花品种白黑对比强烈,而吉州窑白地实为土黄色,黑花实为褐色。纹饰布局多以开光形式出现,常见有奔鹿纹、花草纹等。

江西省南昌南宋墓发现的莲花纹炉及奔鹿纹盖罐为这类器物的断代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除罐以外,白地黑花器物还有瓶、壶、炉、尊等。

宋代生活划花装饰创造了剔刻技法,宋黑釉剔花鱼纹装饰的涵义更加接近日常鱼藻纹罐,纹饰黑白分明,线条清晰,图案具有浮随着社会的发展,鱼纹装饰作为“吉庆”的象征开始凸显,鱼纹更多地被赋予吉祥的寓意,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宋定窑印花三鱼戏莲纹盘,图案构思巧妙,图中的3条鱼在莲池中戏耍,鱼儿肥壮,莲花茂盛,反映出“连年有余”的景象,已具有丰富的民俗吉祥雕感。

与宋同时的西夏也不乏陶器精品。西夏褐釉剔花罐,高21.5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8.6厘米。罐呈大口,圆唇,器身略为球形,圈足。腹部主题图案为两组剔花牡丹纹,图案两边以连弧纹,中间饰以云水纹,图案上下各刻弦纹两道。为西夏时期陶器的代表器物。

辽代是我国东北辽河流域由契丹族建立的地方政权,916年由耶律阿保机创建,其疆域控制整个东北及西北部分地区。辽长期与汉族比邻,并受先进中原文化的影响,辽代陶器造型实用性强,粗犷、质朴,富有民族特色。

辽代陶器多为酒具、茶具、盛食具、贮藏器和日用杂器。大都为民窑产品,也有供辽皇室和契丹贵族使用的官窑制品。

民窑产品粗朴,官窑产品精致,已发现重要陶瓷窑址7处,其中民窑4处,为辽宁省林东南山窑、林东白音戈勒窑、辽阳江官屯窑,山西省大同青海窑村窑;官窑4处,为辽宁省林东上京窑、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缸瓦窑和北京市龙泉务窑。

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内蒙古和北京地区的辽契丹贵族墓和汉人墓中均发现有辽窑烧制的酱、黄、绿色釉及三彩陶器。传世品中辽陶器以黄、绿单色和黄绿白三彩釉陶居多。

辽代民窑制品胎质粗糙,均施化妆土。白陶釉白微黄,胎色白带红、黑色杂质点;黑釉陶釉色纯黑;白釉黑花陶胎色白,黑花呈色黑黄。官窑白陶胎质细白,釉色纯白或白中泛青,釉质莹润,佳者与定窑上品相类,有的于器底刻“官”或“新官”款。

北京发现的985年辽赠齐王赵德钧墓和赤峰发现的986年辽驸马墓的“官”和“新官”款白瓷盘、碗是辽早期受定窑技艺影响的作品。

北京辽代王泽墓、内蒙古昭盟尚墓和山西大同卧虎湾一座辽墓都发现有精美的白陶。黑釉瓷胎质细白,釉色黑中闪绿,积釉处如堆脂,光泽较强;白釉黑花瓷的胎色白中闪黄,有黑色杂质点;单色釉和三彩釉陶器的胎质细软,作淡红色,施化妆土。

辽代官窑三彩色釉娇艳光洁,民窑三彩色釉鲜艳不足,釉层易剥落。白釉陶器釉质欠润泽,白釉上点绿彩者颇为美观。

辽阳984年耶律延宁墓、法库叶茂台辽墓、朝阳前窗户村辽墓发现的黄、酱和绿色釉陶器及锦西1089年萧孝忠墓发现的黄釉与三彩釉陶器,具有辽彩釉陶器的典型风貌。

辽代陶器造型分为中原形式和契丹形式两类。中原形式大都仿照中原固有的样式烧造,有碗、盘、杯、碟、盂、盒、盆、罐、壶、瓶、瓮、缸,还有香炉、陶砚、棋子、砖瓦等;契丹形式则仿照契丹族习用的皮制、木制等容器样式烧造,器类有瓶、壶、盘、碟,造型独具一格。

辽鸡冠壶,仿契丹族皮囊容器样式,整体由壶身、管状流和不同形式的系构成,壶体上做出仿皮革缝制的痕迹和皮条、皮扣等附件。后人常以皮制品痕迹的多少区别鸡冠壶时代的早晚。鸡冠壶有5种样式,即扁身单孔、扁身双孔、扁身环梁、圆身环梁和矮身横梁式。

内蒙古赤峰959年辽驸马墓发现的白陶绿釉鸡冠壶扁身单孔,是鸡冠壶的早期形式。河北迁安辽韩相墓发现的绿釉带盖鸡冠壶,是稍晚的扁身双孔样式的典型器。

另外,辽宁的两座辽墓发现的白陶鸡冠壶和绿釉鸡冠壶,是辽晚期盛行的圆身环梁式鸡冠壶的作品。

辽宁北票水泉辽墓发现的凤首瓶、凤嘴珠,是凤首瓶的早期样式。凤首瓶为凤头口、旋纹或竹节式长颈、高体、丰肩、瘦胴、圈足。

辽宁义县一座辽墓发现的花口凤首瓶,凤首托起花口盖,秀丽挺拔,最为常见。鸡腿瓶为小口、丰底,器身细高,上丰下敛,形如鸡腿,以弧棱形弦纹为饰,是契丹族普遍使用的贮藏器,产量很大,瓶体上常有刻画符号。

辽代典型器具还有盘口穿带壶,亦称背壶,古代名为携壶,是游牧民族用以盛甜酒、奶浆等饮料的容器。壶式有扁体和圆体两种,体两侧有沟槽和环系,可系绳,便于骑马携带。

辽宁义县清和门西村辽墓、法库叶茂台七号辽墓和北票水泉辽墓发现的穿带壶,展现了扁体或圆体壶式的特点。

方碟为仿木碟样式,花边敞口,四方形,浅身平底。白釉印花方碟精美,但产品极少。三彩印花方碟颇多,辽晚期墓葬中时有发现,西弧山1089年辽墓、建平和乐村1090年辽墓发现的三彩印花方碟为其中的代表作。

海棠花式长盘系仿金属制品式样,浅壁,平底,作八曲海棠式,以黄、绿、白三色釉花者居多,样式美观,色彩娇艳,一些模仿自然界物品烧造的鱼壶、鸳鸯形壶,形态生动,实用美观。

辽宁凌源县发现的三彩鸳鸯壶,高19厘米,鸳鸯式壶体卧在荷叶式托上,嘴为流,背上贴五瓣花式口,与腹腔相通,花口下部至尾端连以曲柄,以黄、绿、白三彩釉遮体,羽纹清晰,色彩斑斓。

还有依照印度神话中“摩羯鱼”制作的兽首、鱼身壶和灯,设计新巧,造型优美,宁城发现的三彩摩羯壶为代表作。

辽代陶器受中原装饰技法的影响,有刻画、剔、印、彩绘和色釉装饰,以简朴豪放为特点。如取法于磁州窑的黑绘装饰,多以散点式构图展现简洁的纹样,有疏朗洒脱的美。

建平五十家子辽墓发现的白釉黑花瓶,三组花蝶环列器体,笔致稚拙有力,颇具野趣。

有的在器物表面涂画彩或描金装饰,别具一格。单色和三彩釉饰是辽代陶器的一大特色,娇艳的黄色或葱翠的绿色给人以美感。

装饰题材以花卉中的牡丹、野芍药居多,取材于自然界的飞禽、动物、鱼虫、花草、水波等纹样也广见于装饰画面,还有传统纹样中的龙、兽面、骑士、力士、火珠、流云等。金代所处的年代是和南宋相对峙的特殊年代,同时又是北方少数民族所建,因此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与民族风格。

金代陶器之所以兴起,一是由于女真族在契丹辽代及北宋地区大量掠夺珍宝,刺激了金代陶器的发展;二是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促进了陶器的发展。

金代前期陶瓷多利用辽代旧窑烧造,工艺水平较低,制品多粗糙,民族风格和地域色彩较明显。辽宁抚顺大官屯窑和辽阳江官屯窑是金前期日用陶器产地,品种有黑、白、酱釉和茶绿色釉等,胎质粗厚多杂质,釉质混浊不光润。

金代陶器类以碗、盘为主,带三系、四系的瓶、壶、罐是地域特点突出的器物。装饰简单,仅见白地黑彩装饰,刻、划、印、雕、加彩等极少见。

黑龙江双城县发现的白釉黑花四系瓶上的黑色草叶纹,自由奔放。辽宁彰武县发现的白釉黑花葫芦形壶,贴在壶流上的坐式老人,新颖罕见,展现了金前期陶器的特殊风貌。

金迁都燕京后,陶器的生产集中在大定年间或以后发展起来的河北曲阳定窑、磁县观台窑、河南禹县钧窑和陕西铜川耀州窑、山东淄博磁村窑等。

定窑以白瓷为主,刻、印花为饰。带纹饰的细白瓷,以覆烧工艺装烧,器均“芒口”。民用粗瓷,以创新的砂圈叠烧工艺烧制,形成器物内底一圈无釉的特点。

北京通州1177年金墓和北京先农坛金墓发现的白釉刻花盘、碗、洗、壶等与江苏江浦县1195年章氏墓发现的白釉印花鸳莲纹碗,都是金代定窑的代表作。

磁州窑品种丰富,有白釉、黑釉、酱釉、白釉画花、白地黑花、红绿彩瓷和色釉陶器等。如金“大定二年”铭白地黑花鸟纹虎枕,河南新乡金绿釉刻莲花纹枕,北献县发现的白釉黑花牡丹纹瓶,河南济源县发现的三彩刻人物纹枕,以及磁县彭城镇发现的红绿彩俑,均为不同品种的代表作。

金代磁州窑罐,通高12.8厘米,罐口直径6.3厘米,罐底7.9厘米,腹部最大直径为27.5厘米。底色为白釉,上面有黑褐色花纹,勾画简洁,似水生植物。罐胎内部施黑褐色全釉,做工朴实简洁。

从器型和工艺上具有金代典型特色,是比较普遍的磁州窑系,它应该是山西地区生产的磁州窑系罐。

钧窑主烧天蓝色乳光釉陶瓷。辽宁辽阳金墓、山西侯马金墓发现的陶器胎质细腻,色灰,釉面润泽,有片纹、显晕斑或小黑点,工艺还不够精细。同类的还有山西大同1190年金墓发现的钧釉小炉,也初步揭示了金代陶器的特征。

耀州窑主烧青釉陶,兼黑釉和白地黑花瓷。青瓷胎质粗色浅灰,釉色姜黄或淡青,釉层薄,光润不足。装饰以印花居多,刻花趋少。

陕西铜川耀州窑遗址金代层发现的青釉刻花碗和北京丰台金墓发现的青釉刻牡丹纹碗,刻线流畅,花纹洒脱,为代表器。

山东淄博磁村窑主烧白陶,白地黑花、黑釉、白釉黑边、酱色釉、绞釉等次之。黑釉白线纹又俗称“粉杠”,是金代最有特色的品种之一。

磁村窑发现的黑釉白线纹罐,在黑色鼓腹上,凸起白线纹,色白而粗,十分醒目。加彩器在白瓷上施加红、绿诸彩,色彩鲜艳绚丽。有的器物底部墨书“泰和”、“正大”等字款。

山西境内的浑源窑,安徽境内的萧窑、宿州窑与泗州窑,也分别烧制钧窑、定窑、磁州窑风格的产品。

金代陶器以盘、碗、罐、瓶、壶为多,杯、洗、炉、盏托、陶枕、玩具等次之。日用器物造型多承袭宋式,时代特点鲜明的造型有双系、三系、四系瓶,双系罐和高体的长颈瓶鸡腿瓶等。大官屯窑发现的陶雷和江官屯窑发现的黑釉桃形壶是罕见的特殊器物。

金代陶器装饰趋简,有刻、划、印、剔花、笔绘、塑贴、加彩等。刻、划花装饰以定窑为最,在白釉盖缸的口沿下刻一周锯齿纹,腹体刻密集的凸凹线纹,有浅浮雕的效果,时代特点突出。

笔绘装饰则以磁州窑系为代表,用笔简练,线条明快,画面生活气息浓郁。大官屯窑发现的白釉黑花,磁县观台窑发现的白釉黑花罐是代表器物。

装饰构图除宋代多用的带状缠枝式、单独纹样的均衡式和满花式外,还善以开光样式突出主题纹样。耀州窑遗址金代层发现的青釉刻花卧牛碗,河南鹤壁市发现的白地黑花婴戏莲纹枕、白地黑花盆花枕,都以菱形开光托出卧牛、婴莲和盆花主题。

纹饰等分线内的单独纹样构图也很盛行,吉林省发现的酱褐釉印花碗为典型之例。一花一叶的构图,疏朗简洁,画面中的一枝荷莲、一枝萱草、一尾游鱼,均生机盎然,吉林省发现的定窑白釉刻花是其代表器。

白釉黑绘的装饰题材以花卉居多,水波、鱼、鸭、鸳鸯、鹭鸶、飞凤和婴戏纹也常见于画面。画面中的孩童多身着朵花衫裤,头梳抓髻,一改宋时那种光头、赤裸身躯的形象。白釉黑绘的构图,极近于国画的章法,画面上常见秋雁残荷,一派深秋景色,有水墨画的清幽意境,北京发现的白地黑花虎形枕是其代表器。

第二节有草原风格的元代陶器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1279年统一全国。

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元代陶器也明显具有草原民族的独特风格,在器物器形上都新创烧了许多蒙古族特有的器物类型,创烧单色釉也比前代精美。

元朝设立了枢府专门管理烧造陶瓷器物,枢府烧出的陶瓷为甜白釉色,被后世称为“枢府瓷”。并且此时对外贸易、中西文化交流频繁,开始烧造大量外销陶瓷。元代盛行大量烧造的青花瓷大多数就是提供外销到中东众多伊斯兰国家。

元代在创烧众多新品种时,并继承和发展了宋代陶器风格,釉色肥厚圆润,器形圆壮,很多地方都有明显吸收汉文化的特点。

山西蒲州发现的元代陶制龙,体形硕大,长198厘米,宽50厘米,高70厘米,通体有施釉痕迹,但颜色已经剥落,除龙头以外部位均有龙鳞,龙背顶部有波浪形的鳍,龙头较长,龙嘴大张,青齿獠牙,下颚有须,龙目圆睁,脑后有鬃,但双脚已经明显缺失。龙腿强壮,身下有云雾缠绕。

这件陶制的龙,实际属于古代的珐华器,亦称珐花器或法花器,是一种以蓝、绿、黄、紫、白等多种釉色为基调的低温彩釉陶器。

山西和景德镇的珐华器在制作工艺上基本相似,主要区别于胎质和釉色,由于这两种珐华器生产工艺的复杂和特殊,制作历史的短暂以及其生产的地域相对较少,所以,能保存完好、流传下来的产品并不多见,传诸于世藏宝于民的精品更是凤毛麟角。

这件陶制龙的胎质明显为陶,因此判断为山西所造珐华器。珐华器因产地和时代不同在胎质上也存在着明显不同。

蒲州一带出的,系元代末年之物,其胎纯系土定胎,其釉纯似玻璃釉,然仍系料质,其蓝如深色宝石之蓝,其紫如深色紫晶之紫,其黄质如金箔,唯比金箔色略深透耳,孔雀绿一色尤为鲜艳,垂釉之处亦不发黑,其釉上之绿比他釉另外透亮,与绿水一般,其底里之绿与翠玉之菠菜绿同。

在装饰技法上,这件陶制龙采用了压模、捏塑、刻画、贴花等传统工艺手法,从审美角度上看显得大气质朴,同时,珐华器在釉色上多表现为鲜艳亮丽的珐翠、珐蓝、珐紫,从此件陶龙残存的釉斑上也可以看到。

该器型龙为元代龙的特征,龙头扁长,龙目明亮,龙眉粗壮,龙角后伸,龙躯细长,气势凶猛,推测应有一对,分布于大殿屋顶的两侧,应为十分罕见的元代宫廷建筑装饰配件,对研究元代宫廷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元代陶器的胎子厚重,略显粗糙,多灰黄色,施白色化妆土、釉子白中闪灰黄,有的欠精细光润,黑彩多闪黄褐色。装饰以素白瓷、白釉黑花为主。

宋代出现的在黑彩上划纹饰的装饰方法,元代也有,一般用于在鱼、龙身上划鳞片或在雁、凤身上划羽毛。也有黑釉铁锈花、白釉黑花上又罩低温孔雀蓝釉的,后者由于温度较低,釉子极易肃秒。

白釉绘黑花陶器纹饰常见的有龙凤、云雁、鱼藻、卷云、花卉、婴戏、人物故事、花鸟、诗句等。

元代杂剧盛行,产生了大量的陶塑作品。河南焦作元代墓发现的杂剧陶俑,呈各种说唱舞蹈形态。其中一件穿戴蒙古式袍帽和毡靴,腰系皮带,头略右倾,一手向上,一手向下,腰肢扭动,神情专注地作踏步舞蹈。

另一陶俑服饰简单,头戴便帽,左手执乐器,右手两指叉于口中,作呼哨状,似口技表现。俑像成功地表达了秉性乐观豪放的蒙古族人民的性格。雕塑手法简洁,形象生动逼真,富有生活情趣,是元代陶塑的代表作。

元陶器的器型较大,多碗、盘、罐、瓶、枕、盆、扁壶、玉壶春瓶、高足碗等。

元代的一件黑陶大碗,口径17.5厘米,高6厘米,大气而拙朴。

赵集区会龙乡阎庙村发现的元代陶香炉,工艺精细,造型古朴。炉两边有对称的神态活现的小狗作炉耳,下有3只鼎形虎腿,炉体着绿瓷釉已大部脱落,仅凹陷处尚存。炉高15厘米,口径9厘米,腹径11厘米,系元代祭祀用品。

元朝统治者依靠铁骑夺取天下,但元代马的雕塑作品却很少,所以陶器中的陶马就显得弥足珍贵。有一件元陶马,高20.6厘米,长25厘米,灰陶质,马头饰笼套,双耳竖立,颈刻画长鬃,尾粗长,四足直立于长方形托板上。

另外,河南省焦作市元代古墓发现了完整彩绘陶“车马出行仪仗队”,共有陶俑、陶马、陶车81件,均为彩绘陶,以粉、红、绿为主,色泽鲜艳,组合为一套完整的“车马出行仪仗队”。同时还有陶仓、陶几等陶明器。

陕西省户县元代贺氏墓的陶俑,有男侍俑、女侍俑、仪卫俑、骑马俑、牵马俑、胡人骑驼击鼓俑、牵驼俑等,总数近60件。侍俑通高30至33厘米,骑马俑通高约45厘米。

贺氏墓女侍俑头绾双辫髻,上身着窄袖左衽短袄,下系长裙,作捧盒侍奉状;男侍俑头发分披,身穿窄袖右衽长袍,作笼袖搭巾侍立状;仪卫俑戴幞头,身着盘领窄袖长袍,腰束革带,足蹬短靴,左臂曲举,作吆喝姿态。

塑工最佳的是一组骑马俑,有的头绾发辫,有的戴宽沿毡笠,或佩腰刀,或背箭箙,足踏马镫,左手提缰扶鞍,右手甩开,作扬鞭催马状,刻画了蒙古族谙熟骑术、崇尚射猎的生活习俗。

贺氏墓还发现有牵马俑,俑高34厘米,马高37厘米。灰陶、模制。牵马俑头戴圆形帽,束辫垂至肩头,身穿长袍,腰间束带,右手曲至胸前,左手向一侧伸出,似在牵马起程。陶马背负行囊,行囊以绳索捆实。两件雕塑品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贺氏墓的这批元代陶俑,以艺术手法写实、造型比例匀称而著称。元代陶俑的制作一般都较粗率,这是因为,一方面纸制明器的继续流行,另一方面则是深受蒙古族丧葬习俗的影响。蒙古族素以深埋不坟为传统,所以一般不用俑来随葬,只有部分汉族和少数契丹族官僚仍以陶俑随葬。

元代陶俑主要发现于陕西和四川,陕西以西安曲江池西村段继荣夫妇墓、长安县韦曲村贺氏墓、宝鸡元墓等发现的元俑为代表。

陕西元俑都为深灰胎,不上釉,在技巧和制作方法上尚有一定的艺术水准,风格写实,种类有男女侍俑、骑马俑、骆驼俑、马俑等,大部分俑的形象为蒙古族人和胡人。

在陶俑的组合上,五代、宋时颇为盛行的四神俑元代已消失,人物面貌多具有少数民族及域外文化色彩。

第三节四大名陶兴起的明清陶器

明代承袭两宋特别是南宋以来商业贸易的飞速发展,明代的商业非常发达,民间也因此变得富裕。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陶器与明代一脉相承,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发展,形成了我国古代陶器史上的最后一个高峰,有“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称。

这时最著名的就是成就了我国的四大名陶,即紫砂陶、坭兴陶、建水陶和荣昌陶。

紫砂陶是指用江苏宜兴丁蜀镇北黄龙山产的陶土即紫砂泥制成的陶器。

紫砂壶发源于江苏省宜兴,创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时的龚春,世称“供春”,他创制的“供春壶”,当时人称赞“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短短12个字,令人如见其壶。

供春后来传给时大彬、李仲芬,两人与时大彬的弟子徐友泉并称为万历以后的明代“三大紫砂妙手”。时大彬的紫砂壶风格高雅脱俗,造型流畅灵活,虽不追求工巧雕琢,但匠心独运,朴雅坚致,妙不可思。

徐友泉手工精细,擅长将古代青铜器的形制做成紫砂壶,古拙庄重,质朴浑厚。传说,徐友泉幼年拜时大彬为师学陶艺,恳求老师为他捏一头泥牛,时大彬不允。

此时一头真牛恰从屋外经过,徐友泉急中生智,抢过一把泥料,跑到屋外,对着真牛捏了起来,时大彬大加赞赏,认为他很有才华,于是欣然授其全部绝活,后来果然自成一家。

以上4人为第一期的紫砂陶大师。第二期紫砂陶大师为清初人陈鸣远、惠孟臣。陈鸣远以生活中常见的栗子、核桃、花生、菱角、慈姑、荸荠、荷花、青蛙等的造型入壶,工艺精雕细镂,善于堆花积泥,使紫砂壶的造型更加生动、形象、活泼,使传统的紫砂壶变成了有生命力的雕塑艺术品,充满了生气与活力。

同时,陈鸣远还发明在壶底书款、壶盖内盖印的形式,到清代形成固定的工艺程序,对紫砂陶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陈鸣远的作品出神入化,名震一时。

第三期紫砂陶大师是清代中叶嘉庆、道光年间的陈鸿寿和杨彭年。陈鸿寿是清代中期的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艺术主张创新,他倡导“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须要见“天趣”。

他把这一艺术主张,付诸紫砂陶艺。第一大贡献,是把诗文书画与紫砂壶陶艺结合起来,在壶上用竹刀题写诗文,雕刻绘画。第二大贡献,他凭着天赋,随心所欲地即兴设计了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壶,为紫砂壶创新带来了勃勃生机。

紫砂壶按工艺可分5类:光身壶、花果壶、方壶、筋纹壶、陶艺装饰壶。

光身壶是以圆为主,它的造型是在圆形的基础上加以演变,用线条、描绘、铭刻等多种手法来制作。

花果壶是以瓜、果、树、竹等自然界的物种来作题材,加以艺术创作,使其充分表现出自然美和返璞朴归真的原理。

方壶是以点、线、面相结合的造型。来源于器皿和建筑等题材,以书画、铭刻、印版、绘塑等当作装饰手段。壶体庄重稳健,刚柔相间,更能体现人体美学。

筋纹菱花壶俗称“筋瓤壶”,是以壶顶中心向外围射有规则线条之壶,竖直线条叫筋,横线称纹,故也称“筋纹器”。

陶艺壶是一种似圆非圆、似方非方、似花非花、似筋非筋的较抽象形体的壶,可采用油画、国画之图案和色彩来装饰,有传统又非传统的陶瓷艺术。

紫砂壶按行业可分为3类:

花货即自然形,采用雕塑技法或浮雕、半圆雕装饰技法捏制茶壶,将生活中所见的各种自然形象和各种物象的形态以艺术手法设计成茶壶造型,诸如松树段壶、竹节壶、梅干壶、西瓜壶等,富有诗情画意,生活气息浓郁。明代供春树瘩壶是已知最早的花货紫砂壶。

光货即几何形,特点是壶身为几何体,表面光素。光货又分为圈货、方货两大类。圈货,即茶壶的横剖面是圆形或椭圆形,如:圆壶、提梁壶、仿鼓壶、掇球壶等;方货,即茶壶的横剖面是四方、六方、八方等,如:僧帽壶、传炉壶、瓢梭壶等。

筋货是从生活中所见的瓜棱、花瓣、云水纹干创作出来的造型样式。这类壶艺要求口、盖、嘴、底、把都必须做成筋纹形,使与壶身的纹理相配合。这也使得该工艺手法达到了无比严密的程度。近代常见的筋纹器造型有合菱壶、丰菊壶等。

紫砂名壶树瘿壶的造型模仿树瘿,壶面凹凸不平,有树皮模样刻纹,整把壶呈暗栗色。是明代制壶大家供春创制的一种壶式。

再如“冰心道人”壶,壶体颜色似瓷器中的茶叶末釉,壶身正面是一个凹进去的龛,内坐一人,龛外壁装饰有桃树、桃花、桃叶。壶身另外三侧为雕刻的云纹,壶底款为“冰心道人”。

另外还有“二泉”铭壶,是清末紫砂名家邵二泉铭的壶。这把壶形制古朴,壶为土黄色,周身竹造型,而一蝙蝠翩然而至,应和古人“祝福”意愿。壶腹一侧,阴刻行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句诗源于王羲之《兰亭集序》,署名“二泉”。壶底有“唐冰”款。

坭兴陶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古称越陶,据史志记载可能发明于唐以前,至唐而益精致。钦州城东平心村于山麓发现逍遥大冢,内藏宁道务陶碑一通,旁边有陶壶一个,此碑刻有“唐开元二十年”字样。

坭兴陶在清朝中叶时期,还没有确切的名称,至清朝咸丰年间,钦州陶器发展鼎盛,坭器得以广泛兴用,故得名“坭兴”。

坭兴陶产品主要有茶具、文具、食具、咖啡具、花瓶、花盆、熏鼎及仿古制品8类,花色品种达600余种。大的有高达2米的大花瓶,小的有直径仅3厘米的小茶杯。其中以各式茶具、花瓶笔筒、盆景和食具最负盛名。

坭兴陶盛行于清朝咸丰年间,坭兴陶的祖师爷胡老六,是一个让坭兴化蛹成蝶的老陶人。胡老六当初在制作小烟斗时做了3个新尝试:弃沙土改用城西红泥、弃缸改窑高温煅烧、烧成后反复打磨。

当时只是为了让自己所制作的烟斗更细腻更坚硬,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已这一改,烧成后的烟斗经打磨后竟细腻柔滑犹如玉质,且呈现出神秘的古铜色。这是钦州陶器第一次出现窑变。

更没想到的是,这一改制出的烟斗精良远胜江苏宜兴而畅销省内外,从而让已有1000多年的钦州陶器开始有了一个自己的名字:钦州坭兴陶。

随后,郑金声、潘允兴等坭兴巨匠相继而出,以至于一时间有40多家生产坭兴工艺的人家聚居在钦州那条名扬全国的小小坭兴巷里,而来往官员无不购买坭兴器分赠亲友,这是钦州坭兴繁荣的开始。

当时生产的产品有各种吸烟小泥器、茶壶、小花瓶和文具。从事此项生产的有40多家,其中较负盛名的有“黎家园”、“仁我斋”、“符广音”、“麦兴记”、“潘允馨”等家。

至清同治年间,从事坭兴工艺的人家,大都聚居于市城南鱼寮横街设店经营,形成一条坭兴巷,即“烟斗巷”。

清光绪年间,坭兴陶已驰名于各省,自钦设道署后,官员来往较多,无不购坭兴陶带出外省,名传各地。期间曾参加世界性的陶艺评比,均获大奖。

坭兴陶器中一件为风格独特的白泥纹瓶,瓶高29.8厘米,器底落印阳纹“钦州官窑”款。从它的胎体和制作工艺断定其使用的泥极细腻,烧成后都经过磨光,有玉质效果,这是它区别于其他窑口生产的陶器的主要特征。

钦州坭兴陶制作工艺是世代相传的。艺人们利用具有很强可塑性的泥质,在器皿坯体上雕刻诗文和绘画,诗文内容高雅,绘画主要以山水花鸟为题材,富有国画白描风格。

人们在坭坯上按预先设计好的图样雕刻,如仙女散花、桂林象山、水月洞、八仙过海或各种花、鸟等,刀法老辣、古拙,工艺精湛,运刀如运笔。

坯体上刻出花纹后,再在刻痕中填上另一种坭料,例如填以白色坭料,趁坭湿时填充融合,可以烧出红器白花、白器红花的效果,使坭兴陶在单纯古朴中透露出一种又醇又浓的人文味,是一种雅致的工艺品,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博得了人们的喜爱。

坭兴陶在烧制过程中不添加任何陶瓷颜料可产生窑变体,在传统工艺的烧制过程中,其颜色多为朱色或紫红色。

偶尔有一个或少数几个产品产生深绿色或古铜色的“窑变”体,是无法预测和控制的,素有“窑宝”之称。钦州坭兴陶的“窑变”技术,堪称“中国一绝”。

坭兴陶产品经窑变,表层还保留着朱色或紫红的原色。经打磨去表层后才发现其真面目,形成各种斑斓绚丽的自然色彩,若隐若现古铜、墨绿、紫红、虎纹、天蓝、天斑、金黄、栗色、铁青等诸多色泽,质地细腻光润,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坭兴陶耐酸耐碱,无毒性,它独具透气而不透水的天然双重气孔结构,有利于食物长久储存。实践证明,茶叶置于坭兴陶罐数年而无霉变。茶具泡茶,味正醇香,隔夜而色味不变。久用之空壶冲入白开水仍有芳香茶味,乃茶具上品。

坭兴陶传统的雕刻技法,是在坭兴陶半成品的坯体上,用锋利的钢刀雕刻出文字和图案,分为平雕工艺和浮雕工艺两大部分,平雕是在半干稍湿的泥坯上进行,有线刻、镂空、雕塑、镶嵌等技法。浮雕是在全干的坯体上进行,有高浮雕、低浮雕、阳刻与阴刻等技法。

建水陶又名建水紫陶,产生于清代,始于道光年间,是在明代粗陶生产昌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建水古城北郊有一个窑火烧出来的村落“碗窑村”。碗窑村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后人只知道这里世代以陶瓷为业,村落由制陶而生。村子后面的红土坡由东向西绵亘数里沉寂着一大片行迹清晰的古窑遗址和堆积如山的陶瓷残片。

建水紫陶的泥料取自建水境内。传统制泥方法是:将不同的制陶黏土分别捣成粉末,筛弃粗砂后,按制陶的要求把不同的粉末原土进行配比,再放入缸内加水制成浆状搅拌淘洗,待含砂浆泥沉落缸底,便用勺取上面的漂浆倒入另一只缸内作再次淘洗。

如此反复五六次之后,让其在封闭状态下自然凝干成泥,这时的泥料已经腻如膏脂,无丝毫砂粒。由于泥料的细腻,在湿润状态下的可塑性相对较弱,因此,建水紫陶一般不采取灌浆注模的方式制成器型,也不宜于制作大型器件,也因为此特性,也成就了建水紫陶可以在器物表面做细微雕刻填泥和无釉磨光的特殊工艺。这也是建水紫陶与其他含砂陶器最本质的区别。

建水紫陶的坯土是红色黏土,填色的泥料则是白色黏土,一些灰绿的、浅绛的、橙黄的天然彩泥被奇妙地敷上了紫色的陶坯,这种人为的创新和发挥,极大地彰显了建水紫陶的艺术表现力。

“残贴”更是将在陶坯上施泥为彩的艺术演绎得出神入化。残贴的做法是:将坯上的字画分别以阴、阳两种刻法交叉刻出,在刻模上以彩泥交替填充,多不过五六块,少则两三贴,让观者心随神移,浮想联翩。

建水紫陶生产之初,主要生产烟斗、茶具、花瓶、笔筒、印盒、烛台等物件,造型大多古朴典雅,别具一格;至清朝光绪年间开始生产一种用于炖鸡的造型独特的“杨林锅”,又称为“杨捏”,独具匠心,外表饰有花鸟、虫、鱼、草、木、山、水图画、诗词题,精美绝伦,具有“陶具一秀”之誉。

文人的字画移位于紫陶之上,将古老的建水陶艺点化为一种经典。以陶为纸,既要保留笔墨的法备气至,又要兼顾陶坯在不同弧面和湿润状态的柔糯特性,捉毫濡墨须由厚实的悬肘运笔功底。

紫陶上的字画不以斑斓的视角冲击取胜,而以一种纯洁安详的淡雅与观者交流,传导出的是一种优美单纯的宁静。

建水紫陶的魅力,还在于其雕刻填泥工艺所构成的陶制泐痕与纤毫圆劲之间的对比融合。对陶坯落墨后,刻工艺人立刻将湿润状态下陶坯上的墨迹雕刻成模,刻痕切口光滑而棱角分明,并无刻石般线条自然崩裂的糙刺边沿。

然而,妙处在于,刻模经填泥、修坯、风干、焙烧、分次打磨抛光以后,线条居然呈现出好似经千年锈蚀风化而斑驳陆离的肌理变化,于是便有了金石之气的天生古拙。刻工艺人多为女工,且大多不谙字画之理,但她们对泥性和刀技十分熟悉。

“无釉磨光”是建水紫陶最能区别于其他陶品的特色,一件上好的作品需要经过七八道工序。使用先粗后细的打磨工具才能完成,以粗砂石磨去火皮,再用细砂石打磨留下的拉丝,最后用鹅卵石抛光,细致复杂的过程后,原本暗淡粗糙的陶体被磨出了镜光,展现出其细润的质感和光泽的变化。

建水紫陶代表作如紫陶残贴、清香罐、三足笔筒、博古瓶、中号笔筒、仿青铜器台灯、大型紫陶花缸等陶器珍品。

荣昌陶器原产地为四川省荣昌县安富镇,清代以前叫磁窑里,有史可证的陶器最早出现在汉代,明清时代得到广泛发展。

荣昌陶器主要生产日用陶、包装陶、工艺美术陶、园林建筑陶,由于荣昌的陶土黏性和可塑性强、烧制的容器具有不渗漏、保鲜好等特点,素有“泥精”的美称,人们因此给了荣昌陶器“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磬”这9个字的评价。

荣昌陶品种繁多,工艺陶中素烧的“泥精货”,具有天然色泽,给人以古朴淡雅之感。以各种色釉装饰的“釉子货”,观之有晶莹剔透之形,叩之能发清脆悦耳之声,装饰大方朴质而富于变化,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安富镇有优质红、白陶土,质细色正,可塑性强,宜于制陶,尤其叫人称绝的是,荣昌陶器对所储藏的物品不串味、不变味、不渗色,可以长期保质、保味、保鲜,极具实用性。

荣昌陶器为我国陶瓷和工艺美术增添了不可缺少的一环。最早,荣昌主要生产缸、盆、钵、罐等粗陶产品,造型朴实自然,有粗犷、野性之美;从嘉庆时开始逐步发展到清咸丰时的“泥精”。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