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10章 治理河南黄河河道

1952年10月,毛泽东首次离京出巡就亲临河南黄河视察,在开封柳园口险工42号坝察看了悬河情况后,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

当地群众说:“柳园口这个昔日黄河的决口地,经过多年建设,今日处处绿柳如荫,鸟语花香。”

开封河务局的负责人介绍说:“黄河下游的‘悬河’形势比较严重,说起开封黄河的‘悬’,人们总把它与开封的铁塔做比较。人民治黄以来,党和政府对‘地上悬河’采取了多种治理措施。”

1952年,河南建成黄河下游第一座引黄灌溉工程新乡人民胜利渠,开创了黄河下游引黄灌溉的先河,揭开了开发利用黄河水沙资源的序幕。

人民胜利渠建成后,河南引黄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广布黄河两岸。建成各类引黄取水工程多处,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沿黄城市供水区域及规模进一步扩大,长垣、吉利、温县、武陟、濮阳等供水工程相继建成,一批新建大型企业的引黄取水进入实际运作阶段。

长垣县周营上延控导工程上的水厂沉沙池,为河南引黄事业带来了新突破的“长垣供水模式”。

将军渡,是濮阳台前县孙口乡的美称,这里记录着一场革命壮举。

1947年7月,刘邓大军在以黄河孙口渡口为中心的河段上,在几千名黄河水兵的帮助下,强渡黄河,挺进中原,拉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当年为大军渡河立下赫赫战功的部分黄河水兵,全国解放后转业治理黄河,作为水上抢险队的成员,为黄河安全奉献了青春与热血。

活跃在历次抗洪抢险前线的黄河水上抢险队,其前身是当年刘邓大军渡河时的黄河指挥部二、三大队。全国解放后,这支队伍转而以运输黄河防汛石料、抢险救护为主,隶属河南河务局航运大队。

航运大队的主要任务就是“撑篙拉纤背石头”。

当时的黄河都是秸坝,为了加固堤防,解放后,队里靠485人、54只船往坝头运送石料,恐怕从那时起才有了石坝。

有一位老航运队员说:“背石头最累人。一块石头百十斤重,一个人背上放块木板,再由两人抬起一块大石头放背上,一步一挪地走过颤巍巍的跷板,硬生生把石头背到坝头上,我们这一背就是近30年。”

老航运大队工人身上都有着相同的烙印,后腰上两个拳头大小的硬疙瘩!可以说,从花园口到台前,哪个坝头都有老河工留下的足迹和血汗。

老河工张汝训对运送抢险物资和救护滩区群众的往事记忆犹新,他回忆说:

天黑风大,我们摸黑驾船,喊着叫着搜寻大水中被困在树杈和屋顶上的老乡,发现后浮着水把他们救到船上。

位于焦作的黄河支流沁河,是人民治理黄河以来黄河众多支流中惟一纳入黄河统一管理的河流,是黄河中下游惟一没有控制性水库工程的支流,其洪水来猛去速,善淤善决,素有“小黄河”之称。

在沁河治理的历史上有一项工程犹如“神来之笔”,惠泽两岸百姓,那就是杨庄改道工程。

沁河下游两岸堤防距离一般800至1200米,而武陟县城附近长约750米的转弯河段堤距仅330米,影响沁河下游整体防洪效益。

1981年,黄河规划委员会实施了为沁河裁弯展宽的杨庄改道工程,从沁河右岸武陟县杨庄起,将原3.5公里长的河道上330米宽的卡口和一座险桥置于新建的左堤外,向右开辟宽800米的新河道,解决汛期壅水问题。

1982年8月,就在杨庄改道主体工程建成的第12天,沁河下游发生了4130立方米每秒的超标准洪水,由于河道过洪能力大增,避免了沁河决堤,17万人口免受洪水灾害,减少经济损失1.5亿元,是工程投资的5倍。工程收到了立竿见影的奇效,当地群众无不惊叹。

焦作河务局局长张伟中说:“我国自明清以来,就将沁河防洪与黄河统一管理。在新的治黄历史征程上,焦作河务局更是‘两条河流一肩挑’。”

沁河大堤上,堤面常青草皮平如地毯,堤边成片的红叶李、毛白杨枝繁叶茂,不远处的村庄新房幢幢、鱼塘片片、菜园青青,家家墙头屋顶挂起一串串金黄的玉米,昭示了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当地负责人说:“郑州黄河河段在黄河上的位置,可用12个字来概括:悬河头、华北轴、百川口、万古流。”

从郑州市区驱车12公里,就到了位于北郊的花园口景区。

黄河花园口历来是黄河治理的重中之重、险中之险,曾因1938年决口事件而震惊中外。

黄河花园口水文站在郑州黄河大桥南端西侧的黄河大堤上,它在黄河下游防汛抗洪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多年来,从这里测报的水沙测验数据,一直是黄河下游防洪预报调度指挥决策和水量调度管理的基本依据。在一定程度上,花园口就是黄河下游防汛的晴雨表。

黄河花园口从历史的废墟上崛起,以其深厚的黄河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雄伟壮观的防洪工程,以及黄河流域第一座数字化水文站、第一座全数字水质自动监测站等的建成,成为展示人民治理黄河辉煌成就的一处窗口。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