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5章 静海打造良好投资环境

1988年3月,静海县被国务院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这为静海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静海县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天津市的辖县,辖18个乡镇,384个行政村,县域总面积1414.9平方公里。

相传,有凤凰曾在静海城西五里而落,当地先民便筑“凤凰台”,因此,静海亦称“凤城”。

据史料记载,静海乃退海成陆,史称“长芦”。西汉时期,设东平舒县,时有人口4万,并呈“人口滋盛,经济繁荣”之象。

隋唐时期为鲁城县、平舒县,宋代为“乾宁军”,金元时为靖海县,明代至今称静海县。

在陈官屯镇西钓台村发现的汉代古城,在沿庄镇东滩头村发现的汉代古墓,在沿庄镇元蒙口村发现的宋代古船,被考古专家称为“静海三古”。

作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开放县,多年来,静海县委、县政府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带领全县人民解放思想,拼搏创业,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尤其是“十五”以来,静海县依托良好的投资环境,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实施“引资兴县,工业立县,科技强县”等战略,吸引了众多中外客商前来投资置业,共谋发展,使投资者从中受益,实现共赢。

静海人民和中外投资者在静海这块宝地上,创造出一个个骄人的业绩。

“十五”期间,静海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三年大变样,五年上台阶”的奋斗目标,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工业立县为动力,以民营强县增活力,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求真务实精神为保证,紧紧把握“打基础、积后劲、增活力”的思想不放松,成功克服了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的影响,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使“十五”期间成为静海县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改革开放使静海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132.6亿元,突破了翻一番的目标。全县法人单位资产总量达300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

经济社会综合发展实力得到显著增强,在国家统计局2004年全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测评中,静海从全国2063个市县中脱颖而出,被列为中国最发达百强县之一。这标志着静海的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已达到国内县域社会经济发达水平。

静海县还不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使其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质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第一产业形成以养殖业和优质高效种植业为主体的农业生产格局,2005年增加值达到13亿元,第二产业在调整中实现产业升级和规模优势,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新兴服务业不断壮大,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居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静海举全县之力抓招商引资,已成为静海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2005年全县共引进内外资项目129个,共吸引对方协议额可达31亿元以上。

2005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5亿元,比2000年增长3.7倍,投资重点集中在冶金、电子、电力、建材、纺织、化工、制药等行业,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的建设投产,进一步改善了全县产业产品结构,提高了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从而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静海进一步加大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商业载体功能,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投资力度,一批教育、卫生、文化等公益性项目投资扩大,为构建和谐静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静海在原有县经济开发区、团泊风景区的基础上,又建成三大工业园,规划建设的乡镇工业集中区和村级工业聚集区建设步伐加快。

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天宇科技园、子牙环保产业园等园区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规模大。几大园区总规划面积14.42平方公里,现已开发12.62平方公里,占规划面积的87.5%,园区基础设施累计投入已达5.5亿元;

二是园区建设高起步。园区规划设计都经过了严格的科学论证,实行长期规划与近期开发相结合,基础设施实现了“八通一平”,在项目引进上注重产品的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

三是引资效果好。载体功能不断完善,园区累计入驻企业224家,固定资产投入达34.4亿元。

此外,县城面貌发生巨变,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静海县城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住宅、道路、桥梁、公用事业等建设成就斐然,县城交通、供水、供电、供气、邮电、通信能力等大为改善。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由2000年的0.3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5.4亿元,尤其是县城东移,加快了向中等城市发展的步伐,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大幅度提高了县城载体功能。

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先后改造了争光渠,拓宽了县城道路。兴建了健身广场、文化广场、中心广场等大型广场和一批中小型广场和公园,一个亮起来、绿起来,既有文化品位,又有现代气息的静海开放县城已呈现在世人面前。

中国北方率先实现农村住宅楼房化、轿车进家庭的史家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文明村西双塘等成为静海县新农村建设的缩影。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着静海县经济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职工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上了一个台阶。

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居民生活质量迅速提升。农民人均消费年均支出2670元,比“九五”期间年均消费多支出555元,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恩格尔系数”来衡量,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6%,而20%至40%就为富裕型的标准,农村居民以食品消费为主的消费格局被打破,由温饱型步入富裕型。

随着引滦入静、天然气入静、农村饮水工程的完工,农村家庭燃料向煤和液化气的转变以及城镇居住小区的入住和农村新村建设、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农民合作医疗推进,显著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

消费层次明显升级,家庭财产日趋丰厚。2005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82亿元,比2000年增长36亿元,人均储蓄存款达1.57万元,比2000年人均0.91万元,纯增6600元。

精神生活更加充实,文化品位不断提高。每年农民家庭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为232元,比“九五”期间人均文化消费多支出82元,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达到8.8%,全民学习的社会氛围日趋浓厚。

静海围绕“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尤其是每年一度的消夏文化广场、十佳文明新事,文明机关、文明窗口、文明工商户等创建评选活动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深入人心,深受群众欢迎,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