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3月18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扩大沿海经济开发区范围的通知》,把沿海经济开放区扩展到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及其它沿海地区的市、县,批准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淄博5个地级市和日照、莱州2个县级市共44个县(市、区)为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实行国家赋予的优待外商投资政策。
由此,古老而年轻的日照市,在沿海经济发展战略中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迈步走向了世界经济的舞台。
在日照与外部世界的相互凝视中,沿海开放赋予日照新的任务,即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内向型经济,转向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外向型经济;由农业与农村经济为主,转向主要发展工业和城市经济。这是日照经济社会发展上一个新的转折点。
“刚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干部和群众激动了好一阵子,”1971年参加工作,1977年担任日照县委办公室秘书的安伯平,见证了日照对外开放的光辉历程,用他的话说,“大大鼓舞了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很兴奋,也很新鲜,都想为开放干点事,但是角色转换得太快了,整个的来说,就是不适应,观念不适应,体制不适应,基础设施不适应。”
安伯平的语气颇为激动:“当时日照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环境不行,硬环境不硬,软环境更显不足。”
“先进的港口与落后的城市”,始终是日照市发展中的一对矛盾,特别在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之初,更为突出。
落后的还有观念。过去搞惯了“内向型”,一下子转到“外向型”,相当多的人一时转不过这个大弯子,遇到个涉外问题首先考虑姓“社”还是姓“资”;一个项目要盖几十个公章,办事效率太低;精通涉外业务的人才缺乏,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不会用……
一系列的“瓶颈”把三资企业挡在门外,严重阻碍了日照发展的脚步。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硬件的东西可以花钱补上,但思想跟不上,那早晚得在竞争中掉队。”安伯平道出了当时很多人的心声。
日照市上下在解放思想中达成共识:狠抓投资环境建设,“软硬齐抓,以软补硬,重点突破,加速开放。”
为此,日照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个公章办事,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吸引外资,力争每一个有可能引进的项目都能在日照安家落户”,使企业整天围着公章批文团团转的问题逐步得以解决。
开放是双向的,不仅对外开放,而且还要对内开放。日照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对外鼓励外商、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内地省、市、县来日照投资的优惠政策,广泛“内联外引”,积极吸引国内外资金建设日照。
仅1991年6月12日,日照就发布了4个相关规定和办法。
在硬环境方面,日照市委、市政府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在狠抓“三通一平”的同时,重点抓了微波线路的建设,开通了国内直拨电话和国际电话,让现代化的通讯把日照与世界紧密连在一起。
随着观念的转变,眼界的放开,日照积极地走了出去。
1988年,先后在青岛举行了日照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发展外向型经济恳谈会,在香港举行洽谈展销会。
同年7月,成立了日照对外出口加工区。
经过一系列宣传争取工作,先后有兖日水煤浆、大宇水泥、木浆厂、电厂、钢铁厂等一批大项目提出意向来日照投资。山东省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绢花厂、世界上第一家出口水煤浆企业中日合资兖日水煤浆有限公司均在那时落户日照。
1991年,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港口管理,搞好对外开放,开发建设鲁南,振兴山东”的指示,把日照市出口加工区办成“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和出口基地,当年6月9日,日照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出口加工区开发建设的决定。
当月,调整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时任市政协秘书长的徐风文兼任党工委书记,时任市计委副主任的毛继春兼任党工委副书记。
当时,办公地点是租来的,在北张家村附近,火车站对面的站前宾馆。那是个三层小楼,只租了几间房子做办公室,没通暖、没通气,冬天得戴着棉手套、棉帽子在屋里办公,厕所是露天的,下雨时上厕所得顶着报纸或打着伞。
1991年8月25日,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加快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设想,日照市出口加工区开工建设,先期开发面积3平方公里。
在当时,在港口工业小区,即港务局生活二区举行了开工典礼,率先开工建设的是港口工业小区和林滩生活小区。
出口加工区开发建设的启动点是尽快将海滨六路等三条道路实现“六通一平”,即通路、通电、通水、通暖、通气、平整土地。
10月18日,在出口加工区建设指挥部第二次会议上决定筹建制药厂,并在港口工业区办公楼对面建设出口加工区办公大楼。
“当时,山海天归出口加工区管理,石臼街道办事处也已经划归加工区管理,但是一直没有落实。也就是说出口加工区基本没有地,根本没有大的发展空间。”高俊峰回忆说,“1991年,加工区仅有中外合资企业3家,内联企业12家,生存到如今的寥寥可数。那时准入门槛也低,一个提包、一个经理租间房子就成立了公司。1991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是4300万,利税130万元。”
真正的起步是从1993年开始的,那年9月,东港区石臼街道的11个村居正式划归开发区,开发区的面积达到13平方公里。路网建设等配套工程也基本成型了,企业慢慢被招引来了。
2003年4月,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日照开发区发展,拓展了开发区发展空间,同时随着日照港口、区位、生态等优势的凸现,开发区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机遇期。
潮涨潮落,黄海岸边涛声依旧,但日照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出去,请进来”,到2008年,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项目1000余个,国内外大项目纷至沓来;先后与土耳其特拉布松省特拉布松市、新西兰吉斯本地区、日本室兰市、墨西哥夸察夸尔科斯市、韩国忠清南道唐津郡等结为友好城市,与德国舍纳贝克市等近20个城市建立友好交流合作关系;服务鲁南经济带和陕西、河南、新疆等腹地沿桥地带的力度加大,接轨青岛深入推进,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经济的合作取得新进展。
开放的日照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阔步前进,开放型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对外贸易日趋活跃繁荣,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加工贸易拉动作用加大,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明显,进出口企业队伍壮大,2007年日照外资企业发展到1000多家,其中来日照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6家,尤其是在汽车及零部件、浆纸、粮油加工等产业领域,引进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优势项目;外贸进出口额57.6亿美元,居淮海经济区首位。
开放的领域还从第二产业逐步扩展到第三产业,2007年全市实现农产品出口6亿美元,新批服务业外资项目12个,先后与13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与国外5个城市缔结友城关系,在1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境外机构。
各类园区的载体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日照经济开发区、岚山经济开发区、日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莒县工业园、五莲县工业园5家省级园区,去年吸引了全市73.4%的外资额,创造了50.3%的进出口总值,成为日照外来投资的聚集区和对外开放的示范区。
外来资规模不断扩大,仅2007年利用外资占日照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就达到10%以上。外向型经济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涉外税收占全市税收的比重达15.5%,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数占全市城镇在岗人数的比重达18.3%,外贸依存度提高到66%。2007年,日照市境内国税收入超过100亿元,居全省第八位。
对外开放,给了日照人前所未有的创业激情。从相对闭塞到开门迎新,从引进模仿到自主创新,日照,正在进一步提高开放层次和水平,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迅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