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伴着理论和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一个思想解放、改革发展的新时代到来了。
改革的序曲是从广袤的农村开始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的提出和推开,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全面解放了禁锢多年的农村生产力,农民的积极性极大调动起来。
淄川区淄河镇的前香峪村,最早燃起了农业生产大包干责任制的火种。
前香峪村的大胆实践和成功探索,震动和启发了周边地区的农民。
1980年,高青县花沟公社40多个生产大队实行土地到户、责任到人的生产责任制;临淄区原敬仲公社白兔大队和张二大队实行了以井定片、以片定产、包产到组、联产到劳的责任制。
1980年11月,淄博市召开了进一步加强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工作会议。
此后不久,责任制由包产发展到包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市范围内普遍展开,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
权责明确、利益直观的土地经营制度改革,让广大农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激发了这些祖祖辈辈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土地守望者的信念和热情,淄博市涌现出了许多“一年翻番、两年致富、三年建新房”的农村典型。
江北第一个吨粮县、双千县桓台县,全国百公斤低酚皮棉县高青县,全国西红柿之乡临淄区,全国无公害果品基地县沂源县等一批典型不断涌现。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活富足,使得广大农民勤劳致富的愿望更加强烈。
1981年7月,淄博市委、市政府适时作出了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政策规定,此举在山东全省开了先河,在全国也属于领先,农民发展多种经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一下子被释放出来了。
1984年,中国农村产权改革的先行者周村区周村乡长行村针对一些地区在土地承包经营中出现的集体资产分光的状况,毅然实行了把原生产大队及企业积累财产折股到劳、按股分红的经营方式,开创了村级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先河,并逐步扩散到周村全区和周边地区,后来被国内经济界人士称为“周村模式”。
周村,成为山东省内乃至国内股份合作制的发源地,在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到1985年底,全市乡镇企业职工首次超过了国企职工人数,工业产值过百亿元。继实行责任制后,农村经济实现了新的飞跃,村庄建设、小城镇建设随之起步,农村面貌为之一新。
1987年6月和1988年4月,周村区先后被山东省和国务院批准为农村改革试验区。
周村股份合作制的探索,催生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许多农民放下犁耙,走进工厂,投入到了农村工业化的浪潮之中,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进入20世纪90年代,大批乡镇企业先后实行经营者持大股等改革改制,又促成了淄博市股份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也为淄博这座工业城市以后的转型和企业大规模改制、上市,埋下了伏笔、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使集体经济富足了,富裕起来的淄博农村没有忘记还处在半温饱状况的革命老区和偏远乡村农民。
1984年9月,博山区柳杭村与延安市枣园村结为“文明姊妹村”。从此,全市开展起了“先富帮后富,后富促先富,共建文明村,同奔富裕路”活动,数年间,文明姊妹村发展到361对。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掀起了淄博农村工业化的浪潮,也拉开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历史序幕。
从20世纪80年代的“城乡一体化”、“挂网联”,到新世纪“一个主体、两轮驱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通公交车、通自来水、通宽带网、通广播电视,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燃气、供暖也开始由近郊向农村延伸。
农村改革的成功,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
淄博,这个具有百年现代工业发展的城市,在转型改制、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中,成功度过了改革的阵痛,继续着辉煌的发展篇章。
1980年9月,淄博市提出了发挥重工业优势,建设水平较高的重工业基地,加快发展农业、轻工业和加工业,提高科技教育水平,把淄博建设成一个科技教育结合、城乡结合、经济协调、富裕文明现代化城市的发展战略目标。
1988年,淄博市被国务院划入山东半岛沿海经济开放区城市,以此为起点,全市上下加快实施外向带动和经济国际化战略,营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80年代中后期,淄博市在全国较早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市战略和城乡一体化等重大部署。
1992年,以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标志,淄博市全面进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先后确立了结构优化、经济国际化、城市化战略。
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全国53家国家级高新区之一,使淄博的对外开放获得了一个强有力的助推器和窗口。
然而,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老工业城市、资源型城市在转型期所特有的结构性、体制性、机制性矛盾集中爆发,这也使得刚刚踏上二次创业征途的淄博人民不得不面对沉重的历史包袱。
1995年至1997年,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解决企业兼并破产、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成为当时十分重要的任务。
1998年,全市国有企业亏损面达到52.3%,其中地方国有企业亏损面达到55.8%;高峰时期有十几万职工下岗,是全省负担最重的城市。
粗放式的工业结构,对生存环境构成了极大压力。二氧化硫、大气总悬浮微粒和烟尘、废气年排放量均居全省首位。
困难面前,淄博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同心同德,不断地攻坚破难。
早在80年代,淄博市工业企业就开始积极尝试经济责任制、承包制、租赁制,90年代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经营者持大股、企业法人交叉持股等方式,大规模进行企业改制和二次改制,初步建立了多元化的分配机制和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以及现代产权制度。
在艰苦探索、充分酝酿的基础上,淄博市委、市政府打出了改革的组合拳,分别实施了工业管理体制、区县财税体制、企业战略性重组、企业产权制度等四大改革,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改革发展。
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这个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我军第一个医疗器械厂,90年代彻底滑入发展谷底。
困境中,公司破釜沉舟,全力以赴开发新项目,走自主创新之路,成长为世界知名的消毒器械和手术器械生产商。
山东金晶集团的前身成立于1904年,是淄博市最早的近现代工业企业之一。面对老国有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始终坚持上新创新,狠抓项目建设,超白玻璃等高附加值、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层出不穷,始终保持了旺盛的发展活力。
山东省开采历史最悠久的大型国有煤矿,淄博矿业集团,20世纪90年代成为了当时全国重点煤矿36户特困企业之一。淄矿集团全面推进观念转型、体制机制转型、管理转型、产业转型、素质转型,终于走出了困境。
经过全市上下艰苦卓绝的努力,淄博老工业基地的结构性、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基本得到解决,国有资产战略性调整基本到位,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冲破徘徊局面,成功实现了老工业城市的转型,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淄博先后同美国伊利市、法国拉罗什市、俄罗斯诺夫哥罗德市等10个城市结为正式国际友好城市,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与交流关系。
2001年以来,连续举办了八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七届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2003年,淄博市第九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大市、绿色城市,努力实现“两提前、一率先”的目标任务,大力实施环境立市战略。
这些重大战略和目标任务,适应淄博不同发展阶段要求,相互承接,不断丰富完善着具有淄博特色的发展道路。
从1985年至2007年,全市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736家,德国西门子、日本旭硝子、美国PPG等9家世界500强企业相继到淄博投资。
淄博,继承着齐地“倡变革、重工商、兼义利”的人文理念,以博大的胸襟和勇气,加速着融入世界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