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气东输:西气东输工程开工建设
张学亮 |
本书由德泉科创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
2004年4月16日,在上海召开的国际科普论坛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曲格平教授发出呼吁:
当前我国环境问题面临着历史上任何国家都不曾遇到的复杂和严峻局面,对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人民健康乃至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通过相应的保障措施建立循环模式已是刻不容缓。
面对各种挑战,中央决定在“十五”期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而“西气东输”则是开发战略中的四大工程之一。
早在1997年,据世界卫生组织对60个国家近期10到15年的监测发现,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中国占8个。同时,联合国公布的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约20个城市中,16个在中国。
中国城市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和二氧化碳是世界上最高的。仅1997年一年,全国烟尘排放量就达1873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2346万吨。大气环境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1%,62%的城市大气二氧化碳日平均浓度超过3级标准。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自古就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古诗中的“野旷沙岸静,天高秋月明”“云日相辉映,空水高澄鲜”寄托了古人对大自然的讴歌与向往。尊重自然,天人合一成为东方儒学的主要发展观。
13亿人口的中国作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由于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专家警告,有可能面临着当年伦敦黑雾的危险。
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一场突如其来的浓重黑雾像一张巨大的黑锅盖笼罩在伦敦上空,经久不散,黑雾过后,30多位市民成为黑雾的牺牲品。
过后,人们发现,造成伦敦黑雾的祸首就是大量的工业用煤和取暖用煤直接燃烧引起的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
有专家说:过去20多年中,我国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大量燃烧固体燃料引起呼吸道疾病所致。
而且,由此带来的恶果,还有全国酸雨面积占国土资源的30%,华中地区酸雨区酸雨频率竟达90%以上。
更重要的是,污染严重损坏人体呼吸道系统,危害血管的健康,加大癌症发病率,影响人类基因,造成遗传疾病。
大气污染与耕地锐减、荒漠扩大、沃土流失、森林蒸发、垃圾围城、水源紧缺、赤潮泛滥、灾难频繁,共同构成中国环境9大难题。
由于中国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迅速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对市场经济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缺乏认识和预见,特别是对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外部非经济现象,没有充分的思想和政策上的准备。所以,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许多城市和乡村都出现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这非常突出地表当时企业和居民在能源开发和消费中一度忽视了环境保护,甚至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导致环境污染,对社会会产生显著的损害,但出于自利的考虑而我行我素,有意将成本转嫁到外部,即自身获利而让社会付出代价,承受环境破坏的损失。而转轨中的社会和政府都有措手不及的困惑,往往是到了情况十分严重的时候才将解决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同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利益结构越来越多样化,有些企业、个人,甚至地方政府,出于尽快致富或者增强自己产品价格竞争力的短期目的,不愿意或者确实没有能力在环境保护上增加支出。在经济发展水平很低、收入缺乏的条件下,受成本与价格关系的制约,尽可能使用廉价能源。
而且,在经济和技术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甚至根本无法提出和实现较高的环境保护要求。长期以来大多数城市居民一直以直接燃煤的方式做饭和取暖,当没有其他可供选择的方式时,没有理由要求他们停止燃煤污染环境的行为。
尽管中国将环境保护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给予了越来越大的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得到遏止。但是,进入21世纪,中国的能源与环境问题仍然是最尖锐的矛盾之一。
2002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资料上说,作为占全球总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对全球GDP贡献仅有4%,人均能源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但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两倍。
中国一直处于能源紧缺状态。为了缓解能源供需的矛盾,80年代起,中国一度实行了“有水快流”的能源开发政策,鼓励各地方开发小煤矿。这在当时虽然增加了能源供应量,支持了工业化的进展,却是以环境的恶化为代价的。
据专家们分析预测,中国要实现2020年GDP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又要保持现有的环境质量,资源生产率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4至5倍。
专家进一步说:如果想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资源和生产效率必须提高8至10倍。
种种现象说明,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专家学者们对此纷纷表示:
发展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应该尽快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民众生存质量,这才是基本的国策。
在上海召开的国际科普论坛上,世界可持续发展商务委员会主席伍梓培说:
在中国东南沿海,能源消费支撑起了很高的生活标准。而在广大西部地区,很多农民还用不上电。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使中国在能源阶梯上登得更快、更加高效,只是使能源为每一个公民服务的目标仍未落到实处。
科技部秘书长石定寰指出:
中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燃煤国家。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正面临着能源与环境方面的许多问题和挑战。环境污染已成为中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阻碍。
在“十五”期间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包括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四大工程。
这四大工程的兴建,将极大地促进西部地区资源优势的发挥,缓解中国自然资源包括能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矛盾,同时,也将从很大程度上改善日益严峻的能源与环境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