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10章 广西的富民兴桂新跨越

2004年11月18日至19日,踏着金秋的韵律,乘着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的东风,“2004中国西部论坛”在南宁举办,使南宁再次成为风云际会的城市。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回顾广西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足迹,广西脚步矫健:扶贫攻坚硕果累累,西南出海大通道框架初步形成,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一桩桩,一件件,谱写了富民兴桂新跨越浓墨重彩的华章,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成功举办夯实了基础,提升了广西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广西东邻珠三角,南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西部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区,是我国大陆东、中、西三大地带的交汇点,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

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在西安发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动员令后,广西审时度势,把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和区情相结合,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三五五”思路。

在重点做好的五篇文章中,“路”是其中重要的一篇。为此,广西在西部大开发中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着力构建大西南出海出边大通道,形成了以沿海港口为龙头,南昆铁路为骨干,高等级公路、水运、航空和其他基础设施相配套的出海大通道框架。

2004年,又建成了六景至兴业、南宁至水任等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建设了南宁至友谊关等高速公路项目,完成了湘桂铁路黎塘至南宁段和黎塘至湛江等铁路干线的扩能改造。全区铁路营运里程超过3000公里。

南宁—广州、南宁—友谊关、桂林—梧州等高速公路纵横广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22个,沿海港口年吞吐能力达2500万吨。

2004年2月21日,钦州港10万吨级航道扩建工程打响第一炮,广西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全面启动。

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加快广西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交通的畅通,引来了空前的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南宁、桂林、北海等5个机场2003年旅客客运量达400多万人次。在北部湾畔,防城港、钦州、北海等一批新兴港口群,已成为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龙头”。

经防城港进出口的货物中,西南地区的货物占了90%以上。防城港已经成为西南出海通道的主要门户,云、贵、川的磷矿、磷肥、铁矿、硫磺、煤矿等丰富的矿产资源,经防城港大量出口,为大西南货物外运提供了最便捷的通道。

广西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从何入手?自治区党委、政府形成共识:脱贫致富,重在发展;谋求发展,先打基础。一场从根本上改变广西基础设施长期落后面貌、为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基础的大会战打响了。

2000年8月6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东兴市召开了规模空前的广西边境建设大会战工作会议,决定用两年左右的时间,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在龙州、凭祥、东兴等边境县(市、区)开展边境建设大会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边境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切实办好交通、教育、卫生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24件实事。

一时间,广西千里边境沸腾了!男女老少齐上阵,党政军民同努力,不到两年,广西边境建设大会战工程全线告捷,极大地改善了边境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广西边境建设大会战的尘埃刚刚落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又谋划新的发展,把目光定格在革命老区东巴凤。

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从2003年至2004年底,投入21.036亿元,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强东巴凤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项目包括交通、教育、文化、卫生等12类34项7.5285万个项目。

2003年4月23日,东巴凤为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基础的大会战打响了。

老区人民发扬拔哥的革命精神,识大体,顾大局,积极支持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到2004年,东巴凤大会战项目已完成98.7%,大批项目使老区人民获得实惠。

东巴凤三县的资源优势得到发挥,特色产业开始发展。在东巴凤公路沿线,总面积8.93万公顷的优质板栗、山茶、八角、中药材产业带在崛起,通道经济在发展。

自治区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抓好贫困地区的小康建设,直接关系到全区能否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此,自治区把扶贫攻坚拉动城乡协调发展,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从自治区党委书记到贫困村寨的基层干部,纷纷投入到挖穷根的战斗中。广西各级干部一任接一任,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费尽心血。

从1997年底到2002年底,农村未解决温饱的人口从366万下降1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由9.3%下降到3%以下。

百色曾经是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自大开发以来,百色连续开展了人畜饮水、村村通公路、茅草房改造、地头水柜建设等10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有效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对8万多特困群众进行异地安置,群众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

其中,田林县六隆移民开发区征地1.78万公顷,安置来自田东、田阳、田林、德保、那坡、凌云、隆林等7个县(自治县)大石山区贫困群众建成了连片八渡笋开发基地,成为全区乃至全国最大的异地安置基地。

进入扶贫开发新阶段3年多以来,广西又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0.4亿元,贴息贷款26.7亿元,社会帮扶资金9亿元,扶持生产基地8.4万公顷,扩建通村四级公路和通屯道路2.25万公里,在贫困村建设沼气池40多万座,修建人畜饮水工程2000多处。

2003年底,自治区农村贫困人口下降到90多万,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3年增长率超过6%,增幅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人口众多、地处边疆、多个民族聚居的广西壮乡,基本告别了原先大范围的贫困,开始向小康生活迈进。

自治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注重抓好生态建设,努力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这篇文章,大力开展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工作,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56万公顷,其中荒山荒地造林35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万公顷。

通过推广恭城瑶族自治县生态农业模式,累计建成沼气池238万座,有效带动了农户养猪业、果蔬种植业的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河池市抓住国家退耕还林的有利时机,新增造林面积5万公顷,封山育林5万公顷,沼气池建设21万座,沼气池入户率达20.06%。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小流域治理、珠防林工程、沼气池建设,以往裸露的石山基本得到了绿化,石山植被增加,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90年代的29.67%提高到现在的56.92%。农民还从每年21万多座沼气池的使用中增收节支3.85亿元,每年使2万公顷林木不受砍伐,既减少了水土流失,维护了生态平衡,改善了农村农民的生活质量,又解放了劳动力,减轻了劳动强度,使生态环境恶化得到遏制,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落实。

广西还投入石漠化治理资金4000多万元,完成石山封山造林。2001年东兰、乐业两个国家试点县就完成退耕还林1206公顷,宜林荒山荒坡造林5806公顷。

全区在完成退耕还林4万多公顷的同时,投入林业基本建设经费1亿多元,帮助农民营造10万公顷的速生丰产林和3.4万公顷板栗、“三木”药材等经济林。

昔日“衣不蔽体”的大石山如今披上了绿色“新装”,农民在退耕还林、营造秀美山川的同时,走上新的发展道路。

西部的优势在资源,西部大开发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把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广西拥有丰富的水能、矿产、农林、海洋、生物和旅游资源,是全国优先开发的三大水电建设基地之一。

红水河开发规划自其上游南盘江天生桥至其下游黔江大藤峡,可开发建设10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1291万千瓦。

西部地区要尽快缩小和东部地区的差距,必须走能源型新型工业化道路。

广西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培育并初步形成了以制糖、有色、冶金、电力、汽车、机械、建材、食品、医药等为主的一批优势产业。

量的积累带来质的飞跃,广西,正由传统农业省区向工业省区健步迈进。200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63.7亿元,比上年增长74.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21.6%,同比提高15.6个百分点,创历史最高水平。

西部大开发的实质是西部大开放,大开放是西部大开发的动力。

为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2001年广西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要求,符合自治区发展规划和布局,在自治区审批权限内,不需要政府投资的项目,取消审批,改由企业自主决策,实行项目登记备案制。

截至2003年底,从自治区到各市县共取消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共近3万项,改善了投资环境。

面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以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给广西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自治区党委、政府高瞻远瞩,抓住机遇,制定了“发挥优势、东靠西联,南向发展”的战略构想,在扩大对外开放中加快广西发展。

“东靠西联”就是要充分发挥广西作为粤港澳通往西南地区的通道作用,利用粤港澳的产业、资金、技术、管理、人才、信息等优势以及广西自身和西南各省市的资源、政策、劳动力等优势,加强广西与粤港澳和西南各省市的经济合作。

“南向发展”就是充分发挥广西作为连接中国与东盟的国际大通道作用,以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契机,促进泛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往来、产业合作和相互投资。

抓住了对外开放,就抓住了广西加快发展的根本。2004年春节刚过,广西党政代表团就在曹伯纯、陆兵等自治区领导带领下访问广东,加强与广东的全面合作。

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率广东党政代表团回访广西,期间两省区签订经贸合作项目100项,超过前6年两广合作项目投资总额。无论从规模还是层次上,都创下国内区域合作之最。

6月,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又亲自率领广西代表团访问港澳,不仅推介了广西,推介了中国·东盟博览会,还与港澳一大批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

2004年11月3至6日,广西成功地承办了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东盟10国有5国派出了国家领导人来南宁出席博览会,世界各地和全国各地客商一万多人参加了“两会一节”。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不仅给广西区内各大企业和客商带来了无穷商机,也使西部地区成为国内外大企业和中外客商关注的焦点。

正是由于一大批项目投资的有力拉动,广西在经济滞后、工业基础较薄弱的情况下使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2006年10月28日,温家宝来到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考察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温家宝走进两面针公司生产车间,仔细察看了陈列的中草药标本,并在生产线旁与技术人员亲切交谈。

温家宝说:“市场的竞争形成挑战和压力,我们的企业每天都在与对手赛跑。要瞄准国内外需求,积极开拓市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在富达机械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柳工集团,温家宝与企业负责人和工人交谈,了解企业生产情况、产品开发和销售情况。他说:“要抓住机遇,从本地实际出发,加快发展具有自身优势的产业。”

29日上午,温家宝前往来宾市桥巩乡下料村。看到路边的稻田里农民正在收割稻子,温家宝立即停车走进稻田。

正在割稻的壮族女青年黎莉和周围的村民惊喜地向温家宝问好。

温家宝接过她手中的镰刀,割了几把稻谷,笑着说:“你看,我还没忘记使镰刀吧。”

随后,温家宝还向周围的群众询问良种补贴、农机补贴落实的情况。

当听说村民们都加入了农村合作医疗,看病有了基本保障,温家宝满意地笑了。

下午,温家宝来到南宁市青秀区的独岭村。

温家宝和簇拥上来的农民边走边聊,挨家挨户走访,用了近一个小时。

温家宝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要切实加大对农村的投入,重点加强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沼气和商贸流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提供基本条件。”

傍晚,温家宝来到南宁市华联超市的江南店,考察市场商品供应和农副产品销售情况。

温家宝边走边看,不断同前来商场购物的群众交谈,询问他们家庭生活情况,农副产品的合格率高不高。

温家宝说:“要保证商品质量,从源头开始各个环节严格把关,让群众吃上放心肉、菜,用上放心产品。”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