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9章 甘肃实现着历史性跨越

2003年4月中旬,甘肃传出消息:世界上第一台磁致伸缩超声洗衣机在兰州研制成功。

这种洗衣机不使用洗衣粉或任何化学添加剂,比传统的洗衣机速度提高几倍到几十倍,并能对衣物起到杀菌作用。

无独有偶,2002年4月1日,“神舟三号”无人飞船在太空飞行7天后成功着陆,其核心设备上应用的纳米金刚石材料,也是一家甘肃企业研制成功的。

甘肃连城铝业公司2000年出口创汇还是零,2001年一下子就是7500万美元,2002年升至1.2亿美元。如此跳跃,令人瞠目。

改革开放尤其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春风劲吹玉门关,陇原大地处处春潮激荡,奇迹迭生。这片昔日“苦瘠甲天下”的西部偏远省份,正实现着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连绵起伏的荒山,不仅阻碍着甘肃人走向富裕,也遮挡了甘肃人看世界的目光。

在外人面前,甘肃人可能自认为“封闭”、“闭塞”;在外人眼里,对甘肃人的评价可能也少不了“封闭”、“闭塞”一类的词。

在西部大开发之初,甘肃省委、省政府认为:

思想不解放,社会环境不宽松,是困扰和阻碍甘肃发展的一个坎。如果这个坎迈不过去,就会处处卡壳,处处掣肘,资金来不了,人才来不了;在建的项目速度慢,新建的项目上不去;干事的人寒心,创业的人灰心,甘肃就会失去难得的历史机遇!

2001年,甘肃省政协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震惊了全省。

改革开放20年间,甘肃仅引进外资9.86亿美元。

2000年,外商在甘肃的直接投资仅占全国当年利用外资总额的0.15%,上交地税占地方财政收入的0.9%。

在2001年的前5年,外省投资额和户数一直呈下降趋势,甚至有投资商认为,甘肃的一些地方是“开门迎神,关门打狗!”

省委书记宋照肃说:

思想观念是个总开关。要解决社会环境不宽松的问题,必须转变观念,坚决摒弃等、靠、要的思想,自己去找项目,闯市场;坚决摒弃“肥水不流外人田”、见人发财就眼红的小农思想,欢迎省外、境外的投资;坚决摒弃“左”的思想,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2001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强力启动了营造“建设环境、投资环境、干事创业环境”的大讨论,并明确要求:讨论不能空对空,不能只打隔山炮!

随后,各地各部门开门纳谏,重新寻找角色定位。当“人人是环境,事事是环境,处处有环境”成为共识时,一批久拖不决和决而无果的案件迎刃而解,一批不合时宜的政策法规和行政审批事项相继取消,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各地蔚然形成。

南京雨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投资9200万元,在白银经济开发区建设年屠宰生猪60万头、深加工1.2万吨肉制品项目。

白银市区两级领导多次现场办公,跟踪服务,从该项目签约到投产,仅仅用了150天时间,被投资商誉为“白银速度”。“白银速度”开始在甘肃各地生根开花,甘肃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时期。

西部大开发以来,甘肃注册外商投资企业195家,直接吸收外商投资1.8亿美元。到2002年,甘肃引进国内外资金当年到位30亿元!

2002年9月29日,通往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柏油马路通车了。

积石山群众唱起了花儿:“喝一口泉水润一下嗓子放声唱,尕光阴赛过了冰糖。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响亮,致富路修到了咱县上。油路通到咱县上,咱们的洋芋咱们的羊,就能更快地走出去,走向更远、更大的市场。”

同一天,甘肃省另外10条公路同时通车。

西部大开发3年来,甘肃省新增、改造公路4178公里,高速公路实现了由13公里向320公里的飞跃,全省实现了乡乡通电,95%的乡镇和80%的行政村通了车,电信用户突破300万户,手机用户突破160万户。

在营造“三个环境”大讨论之后,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后基础设施的改善,伴随着物质和信息障碍的破除,群山环抱的甘肃开始打开历史“封条”,走进思想解放的新时代。

对人才、生态环境、非公有制经济,甘肃人都有了全新的理解。甘肃省领导深知,西部大开发,关键在人才。“靠事业留人,靠待遇留人,靠环境留人”成为甘肃一项重要的政策和郑重承诺。

2001年6月4日,甘肃省隆重召开科技奖励大会,授予“陇上育种王”兰州农校研究员周祥椿“甘肃省科技功臣”奖牌和60万元奖金。

在沿海地区,60万元也许并不算多,但在甘肃,2001年当年的财政收入仅仅68.8亿元。这样算来,奖给周祥椿的奖金,就接近当年全省财政收入的万分之一!

2002年,甘肃省又将同样数额的奖金奖给了第二届“甘肃科技功臣”邓元凯。甘肃省委、省政府还为12位在甘肃工作的两院院士配发了专用轿车。

甘肃人对生态环境有着深刻的认识。甘肃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面积634万亩,天保工程完成公益林建设532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近5000平方公里,荒漠化治理面积1400多平方公里。

甘肃人的思想解放,也体现在其“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发展战略的定位上。

丘陵山地起伏的通渭县,即便在甘肃,也算比较闭塞的地方。但走进通渭县城的大小餐馆,老板都会向你介绍烙韭饼、炸荞面圈等杂粮小吃:“城里人细粮吃多了,适当吃点粗粮好着呢!这苦荞还可以暖胃、降血压、治糖尿病!”

说起通渭县的杂粮小吃,还有一段小插曲。

在通渭县的高寒阴湿山区,当地村民一直种油麦、谷子、糜子、荞麦等作物。在调整种植结构时,农民想改种小麦:毕竟杂粮没有小麦好吃!

2001年,通渭县人在参加香港农业博览会时,带去了1公斤苦荞样品,结果被客户以8美元的价格买了去。

这件事使通渭人茅塞顿开:稀缺的就是好的!要种那些别处种不成的东西,才能卖上好价钱!

于是,通渭县杂粮面积由原来的8万亩增加到了20万亩,1公斤苦荞的价格也由2角钱涨到了2.2元。

定西地区,十年九旱,在春天更是雨水奇缺。但多年来,定西人偏要抱着“人定胜天”的信念,执意种植在春天最需水分、又从来没有高产过的小麦。

在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决策之后,定西人开始思考:逆天行事种小麦,难道是唯一的选择?

其实,定西地区特别适宜种马铃薯。这里的降雨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正是马铃薯旺长的季节。并且,这里土质特别,昼夜温差大,种出的马铃薯洁白细腻,营养丰富,口感极佳。

为何不顺应自然种马铃薯呢?思路一变,使定西从无到有,发展成了全国第二大马铃薯生产、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当归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党参基地。

2001年,自古“苦瘠甲天下”的定西,靠种马铃薯和中草药整体解决了温饱,实现了划时代的变革。

转变观念之后,甘肃严酷干旱的自然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反而转化成了比较优势。张掖的制种业、草产业,康县的桑蚕,武都的油橄榄,庆阳的黄花菜,都在全国占据了重要位置。

据有关部门测算,特色经济,为甘肃农民增收做出了三分之二以上的贡献。在“特色牌”的旗帜下,甘肃优先发展最有优势的石化、有色金属工业。

当人们不再一提“个体私营”就感到头疼和害怕时,甘肃省的非公有制经济开始步入“阳光地带”。

2001年,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全省共培育出6户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非公经济“小巨人”,有5家企业进入全国非公有制企业500强行列。甘肃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25%。

甘肃省领导层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着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一方面提升、改造国有企业,3年来投入工业技改资金达387亿元;一方面千方百计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

2002年5月,甘肃派出由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和省政协主席率领的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考察团到浙江考察,在赶回兰州的火车上,讨论、撰写了翔实的考察报告。

考察团从浙江回来10天后,《甘肃省促进私营个体经济发展条例》颁布实施;一个月后,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

2003年一季度,甘肃省对外贸易额同比增长近39%,增幅高于全国出口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其中集体和个体企业实现出口同比增长了近30倍。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甘肃省颇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面对西部大开发以来的巨大成就,甘肃省委、省政府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宋照肃说:“与自己相比,甘肃的变化非常惊人;但与全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党的‘十六大’之后,其他省市区更出现了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态势,甘肃干部群众只有也必须加快发展,实施追赶战略,才能赶上我们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