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二卷 闪光精神 第4章 于敏填补我国原子核理论空白

在祖国的大漠戈壁腹地,一朵令中华民族振奋的蘑菇云直冲云霄。于敏深情地注视着这朵在眼前盛开的蘑菇云,热泪夺眶而出……

王淦昌深情地说:人之一生,还有什么比把自己的微薄之力贡献给祖国更有价值,还有什么比看到祖国的日益强大更值得自豪呢?

邓稼先一个人走进那片死亡之地,他很快找到核弹头,用手捧着,走了出来……

1960年年底,二机部副部长、原子能研究所所长钱三强任命中国科学院副研究员于敏为“轻核反应装置理论探索组”,即乙项任务的副组长。

此时,于敏年仅34岁。要论资排辈,如此重大的任务轮不到他。但是,钱三强深知国家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他也相信于敏的才干。

让钱三强感到有些担心的是:于敏任副组长,从原子核理论转向核武器研究,有一个转变研究方向的问题。于敏是一个钟爱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他会同意转变自己的研究方向吗?

出乎钱三强的意料,于敏竟然十分痛快地答应了。

后来,于敏说:“钱三强先生希望我能参加氢弹原理基础的研究工作。我自幼对民族所受欺压,有切肤之痛,为了祖国的安全,我毅然地投入工作中。”

就这样,于敏怀着对祖国强烈的热爱,开始在未知的氢弹理论世界里进行探索。他全身心地投入这项新的事业之中。

于敏深知,从原子核理论转到氢弹的研究以后,自己所掌握的知识难以满足工作需求,因此,必须在短期内掌握氢弹原理。

为了迅速成为精通氢弹理论的专家,于敏废寝忘食、昼夜苦读。他细心地研习了等离子体物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辐射输运、计算物理、中子物理等学科的知识,很快就系统地掌握了有关氢弹的理论。

一天,一位专家告诉于敏,国外资料上登出了一个新的截面实验,其数据非常理想。此事涉及氢弹设计的难点问题,大家都非常关注。但是,如何验证其数据的可靠性呢?

于敏知道,如果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重复实验,不仅要花费大笔的经费,而且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于敏认真阅读了有关资料,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和论证之中。

经过两天的思考,于敏感到十分疲惫,但他依旧无法入睡,躺在床上,还在苦苦思索着这些资料。

不觉已到了三更时分,于敏依旧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于敏的妻子孙玉芹急忙取出安眠药,看着于敏服下。

可是,于敏依旧无法进入梦乡。孙玉芹没办法,只好打开灯,坐起来,默默地陪伴着丈夫。

屋里十分寂静,只有闹钟在滴答滴答地前进着。

突然,于敏一跃而起,一把抓住孙玉芹的手,兴奋地说:“玉芹,我知道了!”

孙玉芹尽管有些迷惑,但她端庄的脸上也露出笑容,她急忙向于敏询问。

于敏手舞足蹈地说:“三言两语也解释不清,你等着,我先去告诉同事们。”

在专题报告会上,于敏从核反应的基本原理出发,抓住物理机制中的主要矛盾,比较了诸多物理因素,然后通过逻辑推导,顺理成章地得出科学的数值,证实国外的数值不可信。

大家听到于敏的这番话,这才恍然大悟,他们都兴奋地说:“我们根本就没必要去耗费那么长的时间,那么多的精力去重复这个实验!”

不久,国外的刊物报道,原来的数据有误。这个事实证明,于敏的结论是完全正确的!

三年困难时期,于敏得了浮肿病,但他忍住病痛的折磨,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科研工作。

于敏马不停蹄地仔细查看那堆积如山的资料,往往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他一会儿看结果,一会儿分析物理图像……

于敏从原子弹起爆开始,尝试分解氢弹可能的动作过程。这是一个费尽心血、充满艰辛的研究过程。在工作中,于敏不断提出、也不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于敏没有被困难压垮,更没有被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于敏多次召开民主讨论会,对眼前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冷静分析,他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鼓励同事们继续探索。同时,他自己也在成千上万个数据中不断进行比较和分析,渐渐发现新的规律和思想,然后,他又将这些新思想作详尽的论述,使大家统一认识。

在那特殊的年月,科研工作几乎成了于敏生命中的唯一追求。

于敏在工作中常常会进入痴迷的状态。

于敏的战友黄祖洽说:“于敏可以为解决一个难题而做到看书、吃饭、行走,甚至睡觉时都倾心思考,直至找到答案。”

那时候,于敏家的住处十分拥挤,5口人住在一间房子。

每天晚上,于敏只好把桌子让给女儿写作业,自己在床上摆战场。

睡觉时,于敏又来到走廊的电灯下,由于灯太高,于敏只好站着看书和思考。实在太累了,他就在走廊中来回走几趟。

有时候,于敏会在睡梦中突发灵感,深更半夜醒来,立即伏案工作……

就这样,于敏和大家一起,从傍晚奋战到黎明,从黎明又奋斗到傍晚,常常忘记吃饭、睡觉。

他不知疲倦地工作,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把工作逐渐引向胜利的彼岸。

在于敏的带领下,大家都以百倍的热情投入氢弹的研究工作中去,以惊人的速度,很快完成了大量的基础研究课题。

后来,于敏在回忆起这段工作时笑着说:“历史证明,当时我们研究的方向、思路、方法是科学的,发现的现象和规律是正确的,奠定了许多探索氢弹必不可少的应用基础……”

1966年底,在新疆罗布泊核爆炸试验基地,为确保测试拿到满意结果。于敏冒着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在半夜爬上高达100多米的试验铁塔的塔顶,检查、校正测试项目的屏蔽体的安置。

1966年12月28日,中国有史以来首次进行了氢弹原理爆破热试验!

在祖国的大漠戈壁腹地,一朵令中华民族振奋的蘑菇云直冲云霄。于敏深情地注视着这朵在眼前盛开的奇异云朵,热泪夺眶而出,心中像那翻腾的蘑菇云一样无法平静……

这时,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仅两年零两个月。

西方科学家惊呼:“中国闪电般的进步,对西方来说神话般的不可思议……”

当人们在欢庆时,于敏却悄悄地走进了办公室,他非常冷静地说:“这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仅仅是成功的起点,今后,还有许多工作等待着我们去完成。”

于敏对中国氢弹事业的杰出贡献,赢得了无数人的称赞与敬佩。

钱三强在谈到于敏时说:“于敏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中国科学院院士彭桓武则认为:“原子核理论是于敏自己在国内搞的,他是开创性的,是出类拔萃的人,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

由于于敏在氢弹方面的杰出贡献,他被称为中国的“氢弹之父”。

于敏在荣誉面前,表现得非常平静,在谈到他早年进行的氢弹理论探索工作时,他说:

一个现代化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可自慰了。

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刘光鼎院士,这样评价他的学兄和挚友:

淡泊名利、专心致志、献身科学、科学报国是于敏的特点,也是他事业有成的原因之一。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