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6章 王希季设计第一枚运载火箭

1958年,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希正准备赴德国教学,突然接到去上海机电设计院报到的通知。

当时,王希季只有37岁,就被任命为上海机电设计院的技术负责人,承担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的研制任务。

王希季至今还记得当时设计院简陋的研制条件。他和同事们既没经验,又没资料,也没专家,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王希季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带领着平均年龄只有21岁的“娃娃队伍”,开始了边学边干的艰辛探索。

王希季带领大家制定出一个既立足国内技术和工业基础而又达到一定水平的研制方案。

王希季和他的“娃娃队伍”仅用了短短9个月的时间,主持研制的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T-7M就奇迹般地诞生了。

1960年2月19日,在上海郊区一个用稻田改建成的简易发射场上,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T-7M昂然屹立在发射架上,它的飞行高度预计为8到10公里。

王希季和他的同事们借来一台50千瓦的发电机,又用芦席围起一个“发电站”,这台发电机就开始在“发电站”里工作了。

在当时,没有任何通信设备,王希季只好站在用麻袋堆积起来的半人高的“指挥所”里,用挥舞的手势和大声的喊叫,指挥着“T-7M”的发射。

他们没有自动跟踪火箭的仪器,只好自己动手,用土办法制造人工跟踪天线。这种人工跟踪天线需要几个人用手把着才能旋转和俯仰,他们还要用自行车打气筒一下一下地把推进剂压进储备箱中……

王希季在麻袋后面,全神贯注地指挥着。

突然,王希季冲出“指挥所”,用已经嘶哑的嗓子大声喊道:“发射成功了!”

大家疲惫的脸上都露出惊喜的笑容,他们来不及擦去脸上的汗水,就忘情地欢呼起来。

这次试验成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液体燃料火箭技术取得的一个具有工程实践意义的成果。

在王希季的主持下,我国卫星部门大量采用新技术,并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使卫星增大了功能,延长了寿命。

1964年,由王希季担任总体方案论证和设计的第一个卫星运载火箭,即“长征1号”,把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

1975年11月26日,由王希季设计的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穿云破雾,飞上太空。

当人们都沉浸在发射成功的喜悦中时,王希季却提着简单的行李,匆匆地赶往卫星测控中心。

王希季还要等待着送走的这颗卫星再听话地返回地面。

那几天,王希季时刻关注着这颗卫星,连睡觉都“睁”着眼睛。

3天后,在王希季充满期待的注视下,天空中终于出现了一顶红白相间的降落伞,王希季知道卫星准时返回,疲惫的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这颗卫星的回收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叶剑英副主席怀着喜悦的心情,在卫星试验结果报告上挥毫批下7个大字:

返回式卫星有功!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