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9章 阜新经济转型试点起步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在这份文件中提到:

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是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对资源仍较丰富的,要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拉长发展链条;对资源近期可能走向衰竭的,要抓紧研究接续产业发展问题;对资源已经枯竭和接近枯竭的,要加快发展接续产业。

东北地区石油、煤炭、森工等资源型城市要着力调整单一类型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林木产品深加工、林下产业等资源精深加工和新的接续产业,扶持共伴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支持泊页岩、煤矸石的综合利用。鼓励石油企业开发低产、低渗、低效油田和周边低丰度油田。加快矿区环境修复和污染治理,解决好矿山关闭破产、职工安置、沉陷区居民搬迁等紧迫问题。加大对采煤沉陷区治理的支持力度,对原国有重点煤矿历史遗留的采煤沉陷区治理问题,中央对东北三省的补助比例提高到50%,各省的补助也要相应提高。

继续做好辽宁省阜新市经济转型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加以推广。研究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2001年12月,阜新被国务院确立为全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从此,阜新走上了探索中国特色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道路。

被誉为“玛瑙之乡”的阜新曾是一座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有着100多年的煤炭开采历史。

阜新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早在“一五”时期,国家156项重点工程有4项安排在阜新。因此,阜新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被誉为“煤电之城”,为全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减少、部分煤矿和矿井关闭停产,阜新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陷入了“矿竭城衰”的困境。

一些曾经以煤为家,靠煤吃饭的矿区职工没有了饭碗,生活陷于贫困。

在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面前,阜新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加速推进经济转型步伐,用超常规跨越式的方法,实现阜新的第二次创业。

用时任阜新市委书记王琼的话说:

就是要通过经济转型,彻底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居民的生活出路问题,尽早让老百姓脸上出现笑模样。

但是,阜新经济转型往哪儿转?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阜新几届市党政班子一直对经济转型问题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先后进行过“战略转移”、“产业转换”、“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等尝试。但由于大多采取的是由二产向二产转型,加上转型中计划经济色彩浓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结果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徘徊探索之中,阜新经济转型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乃至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闻世震、薄熙来多次到阜新研究经济转型,并在全国“两会”期间专门向中央领导反映了阜新经济转型和沉陷区问题。

朱镕基和李岚清、吴邦国、温家宝先后对阜新问题做出了批示。2003年8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来辽宁考察,阜新的困难引起了他深深地思考。

在调查研究和听取汇报的基础上,李岚清提出:“对阜新的未来要认真规划,要向非煤产业转移,由第二产业向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转移。要放开思路,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高效农业,力争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同时,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回到北京后,李岚清两次召开国务院专题会议,研究阜新经济转型问题,并与16个部委领导研究审定阜新经济转型方案。

2004年2月28日至3月1日,李岚清又亲率国家计委、经贸委、科技部、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等部委领导来阜新考察,更加明确了阜新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流通业的转型方向。

李岚清提出的阜新经济转型方向,使在转型的十字路口上苦苦思索的阜新市委、市政府领导们豁然开朗,更加坚定了他们坚持实事求是,依托自身资源,走具有阜新特色的经济转型之路的信心。

王琼在2004年第十二期《求是》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

阜新工业总量小,基础薄弱,现有地方工业规模远不能解决煤炭产业萎缩所带来的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上工业项目又投资多、周期长、风险大,这方面教训很多。而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则具有许多有利条件:阜新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居全省之首,百里矿区有大量的废弃地;阜新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光照条件好,地下和地表水的工业污染很小。发展现代农业,符合国际国内农业发展趋势,同时也能促进阜新的农业资源优势尽快变成现实的经济优势。

时任阜新市市长的姚志平强调:“在我国已经‘入世’的今天,传统农业已不占优势,让比传统农民文化程度高、见识广的下岗职工从事现代农业开发,不仅能解决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同时还能促进阜新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为落实李岚清关于阜新经济转型的指示精神,阜新市委九届三次全会做出了关于加快阜新经济转型的决定。

为加快推进阜新的经济转型,阜新市委、市政府还明确提出:到2005年,建设50个现代农业园区,200个专业种养小区,培育80至100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发展第一产业,提供5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同时用现代流通带动现代生产。

为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下岗职工,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摒弃重煤情结、轻一三产业,重产品生产、轻商贸流通等传统观念,全市上下广泛开展了以“一新带三新、三新促转型”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学习教育活动。

全市先后召开了20多次党员干部和下岗职工代表参加的多种形式的报告会。

抽调100多人组成宣传工作组,印制宣传单10万多份,开展矿区下岗职工进入农业示范园区再就业的宣传发动工作。树立了黄玉奎、杨铁娟等一批先干起来的典型。通过新闻媒体开设转型专栏,形成氛围。

广大下岗职工的思想观念逐渐向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流通业上转变。

一场轰轰烈烈的“万众一心抓机遇,万马奔腾搞转型”的战役在阜新打响了。

在十字路口憋足了劲的阜新人民,一旦明确了转型方向便加足马力,朝着转型既定目标迅跑。

阜新创造了下岗职工进农业园区的3种模式:一种是由村上出资包建棚舍,出租给矿区下岗职工;另一种是由民营大户出资开发,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岗位;还有一种是由下岗职工自己出资,自建自营。

一批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下岗职工,在农业园区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确立了自己新的人生目标。

在阜新清河门区河西镇河西村,为下岗职工建了综合农业园区。

这个综合农业园区规划占地1300亩,建羊舍300栋,日光温室200栋,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200栋。

矿区下岗职工罗玉中把自己的楼房卖掉,举债来到园区。之所以能下这么大的决心,主要是看好政府的转型政策。

谈起这里的事,罗玉中显得很兴奋:“我早就想搞养殖业,可始终没敢投资。一是没有资金,二是没有技术。”

罗玉中面对自己建好的羊舍说:“这下好了,我有奔头了。”

下岗职工无论采取哪种形式进入园区,都能享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

面对新的工作环境,罗玉中说:“孩子上大学了,我们两口就可以全身心地来到这里,开始新的创业。我毕竟才47岁,至少还有10年的奋斗时间。”

和罗玉中有相同想法的下岗职工很多,他们中有许多刚分到楼房号,把楼房号卖掉来这里建羊舍。在羊舍建设过程,下岗职工们天天来这里看进度,就像城里居民看自己的楼房一样。

孙克难刚下岗时,他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整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进的。思索了半年,心一横,去了大连一家养花公司打工,当了一名“绿色工人”。

打工期间,孙克难就琢磨:“将来自己也可以搞花卉产业呀。”

从那时起,孙克难开始有目的的“偷师学艺”。半年后,他返回了家乡,把打工积攒的钱拿出来承包了大棚,开始了自己的花卉产业。

一年后,他收入近万元。尝到了甜头的孙克难,注册了一家花卉公司,扩大了规模,承包了5个大棚。

农业结构调整,观念是个很重要的因素。观念更新超前,发展就快,观念滞后,发展就慢。

在碱巴拉荒村,村民从心里感激他们带领人全国人大代表黄玉奎。

黄玉奎在商海搏击多年。1997年11月,正当他的建筑工程事业如日中天时,他接任了以贫困出名的碱巴拉荒村党总支书记职务。

在第一次村班子会上,黄玉奎说:“从今天起,从我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心为大家办点事!”

黄玉奎首先自己出钱维修改造了长期无人上班、杂草丛生的村部。

1999年5月,经多方筹集,黄玉奎自己又拿一部分资金,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斗,一条横贯东西,全长两公里,总投资63万元的柏油路终于竣工了,这是村民们多年的期盼。

黄玉奎清楚地知道,解决致富问题,不能绕开市场,要想让土地升值,只能靠结构调整。

通过市场调研,黄玉奎结合阜新温差大等适合蘑菇生产的地理环境优势,引进食用菌生产项目。他带领村民建大棚,引进食菌种,与外贸公司签定收购合同,为村民提供无偿的技术服务,村民只要进棚认真管理、劳作,一年下来的人均收入是城里上班族的两倍还多。

阜新煤资源的枯竭,导致大批工人下岗,黄玉奎在带领本村农民致富的同时,也没有忘了他们,村里接纳了500多名下岗工,传授给他们技术,让他们与村民共同致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

一名下岗工人到碱村搞了一年蘑菇生产后,深有感触地说:“哪里有好干部、好领导班子,哪个地方就能富起来。”

阜新因煤而兴,又因煤而衰。作为两县5区之一的新邱区,也逃不出这一轨迹。

新邱区是在改革中被遗忘的角落,没有任何城市的影子,倒像是个欠发达的小镇。

作为老矿区,新邱区国有、集体企业几乎都围绕煤炭生产而衍生的,因为这黑金,曾经热闹过、辉煌过。

然而,一旦主体衰弱、倒塌,新邱矿破产,附属而生的企业就失去支撑,纷纷倒闭。曾经几代都靠煤碳而生、以矿为骄傲的矿工跌入生活的低谷。

面对如此严峻局面,区委、区政府根据经济转型总体思路,积极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建设了高标准现代农业园区,引进龙头企业,让下岗职工重新获得工作机会。

这里兴建了“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是专为“沉陷区”的居民“量体定做”的。

这样的模式户由养殖饲舍、蔬菜大棚、住房、沼气池4部分组成。养殖饲舍里产生的粪便直接通过管道输送到沼气池里,产生的沼气可做生活能源,沼气池渣滓可做大棚肥料,形成了一个完整生物链。这样既解决了沉陷区特困户的住房问题,又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

在区经济转型的浪潮中,有一个热点倍受关注,那就是春成工贸集团公司对破产煤矿的资产重组。

2001年1月,新邱露天煤矿破产变现重组,有的人不同意破产,有的人不愿意让个体老板重组。但市场经济是不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的进程是不容阻拦的,春成集团适时运用市场规律,把握时机,终于以其经济实力和良好的诚信,无可替代地成为胜利者。

春成集团的人性化管理,在资产重组之初就表现出来。为了解决破产矿职工的实际困难,春成集团为报名参加公司重组的破产矿职工每人发了100斤大米,第二个月每人发100元现金,稳定了破产矿职人员的思想,得到了社会广泛好评。

煤矿重组后,首先从管理上脱胎换骨。因为良好的管理,确保了经营的胜算。首先是精简机构,减员增效。办公大楼里只有30多人,已把煤矿管理协调得很有序。

集团投资300万元,装修了办公大楼,投资80万元上了远程监控,矿上生产、财务、统计运行组成调度中心,监控大屏幕把每一个数据,场景完整无误地展现出来,尽显了用现代化管理矿山的风采。

重组后不到一年,生产效率迅速提高,最能说明问题的是电镐效率是原露天矿平均水平的3倍。

经过机制转换,管理发生根本变化,人的思维观念也转变了。

时任矿长的贾总工程师感慨道:“工人经过破产阵痛,体会到市场经济的真正意义,没有一劳永逸的铁饭碗,这个教育是花多少钱买不到的。”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