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4章 中央举办专题研讨班

2006年2月14日上午,党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

参加研讨班的,都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书记、省(市)长,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以及军队各大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一共200多人。

研讨班的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共历时7天。

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开班式,温家宝总理主持结业,这种规格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全党同志和全国上下要团结一心、扎实工作,真正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2月20日上午,党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结业。

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结业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城乡统筹的思路,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使农村面貌有一个大的变化。

2006年5月29日,根据中央部署,从2006年4月到2007年1月,全国5300多名县(市、区、旗)委书记、县(市、区、旗)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团(场)政委、团(场)长,将分批走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五大干部学院,参加为期7天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

《人民日报》报道说,对全国的县委书记、县长集中进行专题培训,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旭涛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在印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后不久,对全国5300多名县委书记、县长分批进行专题培训,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人才培养工程的新举措。

刘旭涛认为,完成好这项任务,需要扎实地走好三步棋:

第一步,着力解决基层主要领导的认识问题。

建设新农村的口号提出来了,但对其重要性以及内涵、目标和基本要求的认识,当时并没有完全到位。有人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把农村变成城市,还有人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甚至有人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厕所贴瓷砖、门前建喷泉、住所变洋房”。这里首先有一个统一认识的问题。从身处广大农村一线的各县市党政“一把手”入手解决认识问题,无疑抓住了关键环节。

第二步,系统安排切实有效的培训内容。

人才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文化、社会、政治、法律、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短短7天,要想学员学有所获,就须事先进行需求调研,针对不同对象,设计不同课程。

第三步,努力探索符合农村干部要求的培训模式。

应当面向基层实际,改革创新培训模式,更多地引入专题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经验交流等形式,更多地从各地的经验中充实培训素材,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06年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成为政策热点和社会热点。当时有专家说,最近两年,还将处于摸索、发动的阶段,不过,曙光已经在前。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浪潮中,各地区、各部门,尤其是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更多地开始关注和支持农村,工作重心逐步转向农村,一系列好政策也相继出台。

财政部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将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交通部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将新改建农村公路120万公里,基本实现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公路。

水利部提出将优先解决1亿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的问题,加快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和配套建设,实施中部地区低洼地排涝工程。

农业部启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等“九大行动”,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

全国各地也在积极行动:

浙江正在积极酝酿准备出台一批新的政策措施,内容涉及农村综合改革和户籍、劳动就业、土地管理、金融改革等诸多方面;

山西将扩大扶贫资金直补范围,帮助山区农村2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河北每年将新建沼气池30万户以上,实现“十一五”期间新发展用沼气农户150万户以上,沼气普及率达到20%;

河南当年继续加大力度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政策,种粮直补资金总额将比去年增长2.7亿元,平均每亩15.34元……

社会主义新农村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9亿农民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宽裕。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