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1日,党的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安排3个半天,对《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讨论稿)》进行讨论。
温家宝就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做出全面规划和部署。这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吹响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号角。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届三中全会,25年的跨度,浓缩了一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史。
1993年,根据党的十四大精神,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引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仅仅10年,亿万中国人民以创造性的辉煌实践,在古老的中华大地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宏伟壮丽的改革事业又一次到了关键时刻。如果把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比作一项重大建筑工程,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就如同一座建筑的结构。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我国经济存在的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深层次矛盾和现象,城乡发展不平衡、产权制度不健全、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等一系列体制性问题,新的历史使命再次出现:必须在10年成就的平台上,努力做好“完善”这一构架的文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证。
历史性的决策,历史性的文献。中央集中了一批思维活跃、见解深刻、了解国情、熟悉经济工作的人,在深入调研、认真研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集中党内外集体智慧,起草一份文件,破解这一历史命题。
《决定》的起草,始终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
2003年4月18日上午,全国防治非典斗争最紧张的时刻,《决定》起草组在北京成立。受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委托,温家宝担任起草组组长。
在会上,温家宝就起草组的工作任务、指导思想、组织领导以及文件的基本框架等作了重要讲话,并对起草组的工作日程提出了要求。
起草组中既有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又有来自部门和地方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
当天下午,起草组工作班子召开第一次会议,开始讨论《决定》的框架。
历时半年的《决定》起草工作,由此拉开帷幕。
几上几下,广纳良策。讨论、研究、起草;再讨论、再研究、再修改……
《决定》的起草过程,就是这样一个反复锤炼、不断升华的过程。
6个月的时间里,起草组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反复讨论、广纳善言。
10月14日下午15时,几上几下、经过数十次修改的《决定(草案)》,获得全会的一致通过。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在这份文件中提到:
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胡锦涛始终关注着《决定》的起草工作,多次询问起草进展情况,并做出许多重要指示。起草组上报的每一稿,胡锦涛都逐字逐句地认真审阅,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并作了许多重要修改。
胡锦涛在不停地思索:“25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积累了哪些经验?面临哪些问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坚持怎样的方向?完成哪些任务?达成怎样的目标?……”
这些问题的回答,归根到底,只能来自亿万人民的伟大实践。
为此,胡锦涛到湖南、江西等省、市调研,一次次深入企业、乡村,来到集镇、城市。
一次次的调研,一次次的座谈,胡锦涛对各地蓬勃的发展势头非常高兴,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引起他的深思。
2003年金秋的三湘大地,一派节日喜庆气象。
10月1日至4日,胡锦涛在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代省长周伯华等陪同下,专程瞻仰了毛泽东、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故居,先后到湘潭、岳阳、长沙等地,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科研院所、社区商场,就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等进行调研。
每到一处,胡锦涛都同干部群众亲切交谈,向大家表示节日的问候。
胡锦涛十分关心中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他考察了洞庭湖防洪大堤、汨罗市大荆镇桂花村蔬菜大棚基地、湖南华天光电惯导技术有限公司等。
胡锦涛指出:
中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通过改革不断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胡锦涛十分关心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
胡锦涛强调:
要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推动增加农民收入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