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黄金周让人走近大自然
藏羚羊仅仅对视半分钟,它们就迈开那飘逸的长腿,几个起落,消失在地平线的那边。
当他们爬上顶点,卸下包裹,远望群山和云海的时候,感觉真是无比轻松。
沈先生说:“每天吃着父母做的饭,陪他们逛公园,购物,一家人其乐融融,真是一种享受。”
2005年,“十一”黄金周,在这次自驾游回来之后,小黄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心一直都在户外,都在大自然里。
在旅途当中发生的一幕幕还是不断地在他的眼前浮现:
2005年10月3日早7时许,车队在俱乐部门前集合完毕,浩浩荡荡地上路了。
车辆按照排好的号码有序地行驶,相互间用对讲机沟通,头车会及时报道前面的路况,让后面的司机放心地驾驶。
排在最后的一辆考斯特,人比较多,于是,决定用动听的歌声回报大家,结果一唱便不可收拾,引得所有的车来了一个赛歌会!
不知不觉,一上午很快过去了,临近中午时,他们到了第一站,横道河子镇。
横道河子镇地处群山环绕之中,镇区森林茂密,植被完整,空气洁净,还拥有世界最大的东北虎繁育中心。
他们在这里除了观看到威风凛凛的老虎和凶猛无比的狮子,还欣赏到中东铁路机车库、圣母进堂教堂,体验到了浓郁的俄罗斯风情。
品尝了横道河子特色美食之后,车队继续上路。
说说笑笑中,车队驶进柴河林区,蜿蜒的公路窄窄的,如同一条延绵不绝的彩链围绕在山间,两侧各种天然林木五颜六色,有红的、黄的、绿的,形成“经典”的五花山。
随着车队的行进,山坡越来越陡,山的一侧是刀劈斧砍一般的峭壁;另一侧,在错落有致的林木丛中有时隐时现的溪流,不时还能听到潺潺的水声。打开车窗,新鲜的空气凉凉地扑面而至。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车子戛然而止,盼望已久的“北国小九寨”,到了。
这里原名“吊水湖”,因景色秀丽端庄酷似四川九寨沟,故被人们喻为“北国小九”。
他们到达时,天色已深,空气清新凉爽,皓月当空,令人心旷神怡,遐思无限。
因为第二天要有很大的运动量,大家就都早早睡了,也有一伙贪玩的人,打了半宿的扑克。
4日早晨,阳光明媚,爱好摄影的人,早已拿上心爱的相机,上山抓景去了。
小黄也早早起床,是惦记着早饭开了没有,因为肚子已向他提出了抗议。
吃了早饭,带足了装备,上车出发,直奔景区。
第一处是水帘洞。从水帘洞里穿过时,大家兴奋地叫喊,激动地拍照。宽阔的水帘攀池而下,如银河泻地,直落九天,飞卷而起的浪花,掀起层层水雾,清凉扑面。
拾阶而上,小九寨最美的景色,九叠泉瀑布群初露端倪,银色的水柱击过乱石四处飞溅。
在经过一番艰难的攀爬之后,他们才得以仰视九叠泉的全貌。由于已过雨季,瀑布群水量不大。
据资料介绍,雨季后水流顺着呈台阶形的河谷奔腾而下,有的若玉带飘舞,有的似银河奔泻,呈多级下跌,形成九叠。
其中,最高的“金溪谷”瀑布落差达到15米以上,水流凌空而下,银花四溅,水声隆隆。四周的崖壁上长满繁茂的树木。瀑水从林间穿流下泻,形成罕见的“森林瀑布”。
在冬季,九叠泉形成冰川瀑布,从悬崖上倾泻而下,飞起的万千水滴瞬间变成了冰粒,组成簇簇冰柱,就像银光闪烁的烟火,使人仿佛到了仙界,而在这瀑布群中,就有仙人洞,据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至今仍有人去朝拜上香。
从九叠泉瀑布下来,他们进入了原始森林。高大挺拔的苍天古树,令人惊叹的奇松怪石,一切都那么原始,一切都那么淳朴,一切都那么自然。
早上微凉的天气,已渐渐转暖,身上也冒出汗来,兴致却没有消减。
很幸运,他们没有看到大型的食肉动物,只看到小花鼠在林间蹦来蹦去,并不惧怕人,也许是见到了不同于它的别样生物,而感到好奇吧!
留连在龙潭瀑布、金溪谷瀑布、银溪谷瀑、一线天、水帘洞、原始森林、仙人洞等景观中,人已沉醉,不愿知归路。
瀑布群与各处景色,动静结合,或平静如镜,或奔腾如马;或色如丹青,或五彩斑斓;或如溪流,或如河泊,在丛山绿树中,或明或暗,美轮美奂,神秘莫测。
中午下到山底,午餐,每个人的胃口都出奇的好,之后驱车上路,夜宿牡丹江,大家从原本互不相识,到经过两天的同吃同乐,都混得很熟,感觉越来越好,感情也越来越融洽。
5日,也是一个大晴天,在出发之前,他们去参观了“八女投江”纪念碑,合影留念。
在到尚志县的时候,参观了“尚志碑林”,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篆刻印章“九龙印”,世界上最大的毛笔雕塑“雕龙笔”,属全国最高最长的碑廊和世界上最大的书法艺术回音壁,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旅程贺满地结束,可是心情却没有结束。小黄心中的小九寨还在不断浮现,那翡翠的绿,透明的水,妩媚的山……
他深刻地体会到了“旅行并快乐着”的真谛。现在的他,真正地爱上了户外,爱上了自然。
第19章在百草园开心进行自驾游
2006年4月23日清晨,由杭州大厦组织的VIP会员自驾游车队顺利出发,开始了为期两天的安吉百草园之旅。
百草园清新的空气里洋溢着温馨和愉悦。
中南百草园位于竹乡安吉,距杭州仅65公里,是当时长三角地区最大的生态观光园。
园区内淡竹成林,风光秀丽,高达95%的植被覆盖率让人顿时疲劳尽消。
四月芳菲将园区装扮得分外妖娆,连孔雀都争相地开屏斗艳。
青山,翠竹,苍松,绿湖……一个更胜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还有什么理由不忘记都市的喧嚣。
会员们在青山绿水间采春茶、挖竹笋,十足地体验了一把田园野趣。
竹玩区里,大人小孩一同玩着竹子做成的跷跷板、滑滑梯,这样娱乐原本就没有年龄界限。
百草园里随处是长凳和秋千,柔和的日光下,坐于自然间小睡片刻,如何不让人沉醉在闲云野鹤里。
23日晚,正值歌手杨臣刚的百草园演唱会。夜幕降临,会员们边吃边欣赏着现场版的“老鼠爱大米”,连胃口都比平日大了几分。
饭后的篝火晚会让人尤其兴奋,素不相识的人们手拉着手,围在篝火旁忘情地唱歌跳舞,陌生的脸在开怀的笑容间变得无比亲切。
24日下午。回杭州的时候,会员们依依不舍:“这次活动很开心!”
星期一又要投入忙碌的工作了,心情却不再烦躁。百草园里“偷得浮生二日闲”,仿佛像给车加满了油,生活又重新变得动力十足。
当问及自驾游体会的时候,一位会员斩钉截铁地说:“下一次,我还要开着爱车出游去!”
第20章旅游景区干警情系游客
2007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在四川省乐山市大佛景区,发生了一系列感人的故事。
在2月20日,大佛景区值勤武警捡到一个皮夹,迅速交到了服务台,里面有成都游客奚晓勇的身份证、工作证和其他证件。
想到游客肯定着急,大佛派出所民警余友谊,利用皮夹里的一张租车凭据,主动找到奚晓勇租车的车行,请其转告奚晓勇本人与派出所联系。
第二天,奚晓勇与派出所民警余友谊取得联系后,民警将证件寄给了奚晓勇。
奚晓勇说:“乐山警察真是好样的!”
在20日是午,大佛景区执勤民警晁光明,巡逻至海师洞处时,发现喷水净瓶下有一个黑色小包,打开一看,里面有一部照相机和两个胶卷。他迅速与景区广播站取得联系。
经广播站广播后,成都游客齐某等赶到佛头“情系游客服务台”,领走了遗失的相机。
在2月21日中午,宜宾游客杨某一家,在大佛景区游玩时,其6岁的儿子杨敏,在临江阁与其走散。
执勤的民警石陆林了解情况后,立即带领巡逻队员四处寻找,终于在梅园处将其儿子找到。
杨某一家喜极而泣,对分局民警周到的服务感激万分。
在2月26日,是春节大假上班后的第二天。一上班,景区公安分局,就收到陕西游客王德明寄来的感谢信。
原来,在大年初二14时许,陕西游客王德明因游客太多,和亲属走散后,独自一人走到人迹稀少的小乌尤下观音寺,因体力透支以至心脏病发作,晕倒在僻静的岔路口。
这时,大佛派出所所长原旭佳巡逻至此,立即帮病人将随身携带的急救药服下,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为做好节日期间大佛景区的安全保卫工作,为广大游客营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市公安局从巡警、交警、武警、消防等部门抽调了上百名公安干警和消防官兵,及时为游客排忧解难。
节日期间,景区还设立了“情系游客服务台”,为游客提供咨询、茶水等服务、向游客发放警民联系卡。
同时,还为民警配备了“便民服务包”,里面备有针线、急救药品、便民服务指南等。
四川省乐山市公安干警们热情帮助游客排忧解难,把景区当作温馨的家,把游客当作亲人,一致行动,让游客们大为感动,温暖了人们的心。
第21章黄金周旅途趣事多多
2007年“五一”长假结束了,人们回来后,都这样问起:“去哪儿了?感觉怎么样啊?”于是,大家纷纷分享自己的旅途故事。
2007年5月4日晚上,郭先生抵达了格尔木—青藏公路的起点。第二天一早,他们跟随往拉萨送车的张师傅开始了青藏线之旅。
走过风雪中的昆仑山口,走过艰险的五道梁,张师傅看大家没什么高山反应,笑着说:“行,下面是可可西里,注意点两边,看看能不能看到藏羚羊。”
一听这个,大伙马上精神倍增,那微微的头胀头痛,也抛在了脑后。
漫漫的高原,他们的双眼从这边扫到那边,一丁点的异动也不想放过。可是,他们只看到金黄的草原,远远的雪山,正在修建的青藏铁路,还有为野生动物修建的长达几十公里的涵洞。
在索南达杰保护站,他们稍作停留,没有见到一个工作人员,可能是进腹地开展行动去了。他们只是在保护站对面的宣传牌子上看到了藏羚羊的画像。
在离开保护站不久,他们看到平坦的草地上,斜插着四根“木桩”,车子一闪而过。
刚刚开出几百米,他们又看到了十几个“木桩”,就在车子掠过的一刹那间,那些“桩子”动了起来。
“藏羚羊!藏羚羊!是藏羚羊!”
“刹车!刹车!快刹车!”
藏羚羊小小的脑袋瓜朝着公路的方向,圆溜溜的眼睛直盯入到你心里去。
原来它们刚才都在吃草,头埋在草中,露出来的黄褐色的直溜溜的脊背就像木桩一样。其实在茫茫的可可西里,哪会有什么木桩呢?那是12只小巧玲珑的可爱的藏羚羊啊!
他们抓起相机,顾不得高原地区动一动都要喘的感觉,飞也似的冲下车,冲下路基,可是快速不是个好策略。
他们一跑,警惕的藏羚羊也开始逃离,它们的时速可是80公里。
他们立刻急刹车,慢慢地接近,举着长焦镜头,顾不上画面的整齐,线条的美感,只要稍一清晰,就立刻按下快门。
就在他们慢慢接近的同时,藏羚羊也慢了下来,但总是和人们保持一定的距离,悠闲地向草原的腹地走去。
端着相机走了200多米了,大家实在走不动了,只能为长焦镜头换上增倍镜,希望能够以此挽留藏羚羊的脚步。
藏羚羊们好像很通情达理,也停下来向这边张望。终于在镜头中,看到了藏羚羊的那小可爱的面孔:透着一丝警惕,透着一丝高傲,还有一点好奇,远远地张望着两个手足无措的家伙。
这时,人们顾不上欣赏,只想把收入镜头的一切表情都记录下来,快门咔嚓咔嚓,也不知拍了多少张。
显然,藏羚羊对人们的兴趣,没有人们对它们的兴趣大,仅仅对视半分钟,它们就迈开那飘逸的长腿,几个起落,就消失在地平线的那边。
人们攥着相机,久久不愿离去,说不出是大喜过望,还是失落至极。
应该还是欣喜的,因为那一天里,有几千辆车通过,只有那几分钟里有藏羚羊……
在出发去九寨沟之际,帅先生对这趟高原之旅并没投入多大的想象力,只是希望呼吸几口洁净的雪域凉气。
春天的九寨沟,淡了许多图片中渲染的“童话般的梦境”,但是,也不失为一个理想的踏青之处。
与九寨沟齐名的黄龙沟在海拔3000米以上,以峡谷、彩池、雪山、森林“四绝”合而为一著称,原始林深处是大熊猫、金丝猴、牛羚、云豹的理想栖息之地,其低温高钙的喀斯特地貌,早被列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
5月6日中午的高原上,艳阳高照,穿一件毛衣都觉得燥热,帅先生一家三口乘出租车沿雪山蜿蜒而行。
车至高处时,山下的和风在这里瞬间变成了朔风,刮得脸面生疼。
进到黄龙风景区内,这时正逢枯水季节,静默裸露着的钙化层没有了湖水的温情遮掩,倒也有着十二分的坦荡。
沿上山栈道踏步缓行了10来分钟,正想着就此回头下山,天上忽然滑下来几颗小雨点。
“是小雪粒!”帅先生6岁小儿子的小巴掌上,接住的居然是不会溶手的三五颗雪粒。
5分钟之内,小雪粒变成了大雪粒,10分钟之后,大雪粒变成了大片大片的雪花,灰绿的满眼就夹杂了白色的雪层,越来越厚,越来越亮。
惊喜中舔着雪片搓着雪球的儿子,再也不肯爬山。太阳伞此时变成了挡雪伞,尽管如此,大团大团的雪花还是扑满衣服,伞不一会儿就变得沉甸甸了。
再看身边不多的游人,许多虽然背着鼓囊囊的氧气“枕”,但个个神采飞扬,都被这大自然的奇妙变化惊喜着了。
在3500多米的高原登山,此时全然没有想象中的艰难。越接近山顶,长年不枯不冻的大小彩池也越来越多,宝蓝色池水中倒映着白雪披挂的森林与灌木,煞是迷人。轻轻取下身边松枝上的雪团放进口中,一时竟不知身在何处。
下山的路轻灵中不再有上山时的期盼,便多了几分闲散。仅仅3个时辰,大雪收住了,远处的雪山明晰得触手可及。
南昆山本来是一个清幽天然的去处,然而这个“五一”的南昆山之行,却让陈先生很受刺激,原来,由于临行前准备不足,他们的车险些抛锚深山。
5月4日上午,他们开车向南昆山驶去,由于时间匆忙,仗着广东境内道路的指示牌向来比较清晰,他们没有仔细打听路线便大胆上路了。
13时,路过增城时,陈先生注意到油箱里的油还剩一半了,盘算一下,南昆山离这里应该不远了,所以决定上了山再加,想不到,这个错误的决定险些害得他们抛锚深山。
一路上不断出现南昆山的指示牌,他们便放心地跟着指示走,可是天越来越黑,路却似乎没有了尽头。
到了半夜,写有“南昆山”的招牌,却仍然不知疲倦地指向远处。
深夜1时多,小车孤单地驶在漆黑而又蜿蜒的山路上,驾车技术一般的陈先生,早已经捏了一把冷汗,而更要命的是,油箱指示灯恰恰也在这时凑热闹地亮了起来。
举目远望,四周不见一户人家和灯光,而车却似乎随时都准备罢工熄火。
关掉空调,放轻油门,他们用了所有的办法尽可能地节省汽油。
这时车厢静得出奇,大家似乎都屏住了呼吸,陈先生甚至开始盘算该如何让车安全地在山里过一夜。
这时突然一个转弯,一片灯光跃入眼帘,“旅馆!”同车的人同时叫出声来,这一刻,这片异乡的灯光比什么都亲切!
后来,听朋友说,他们按指示牌走的那条路一直通往南昆山的后山,那里尚未开发旅游。也就是说,他们一个晚上翻越了整座南昆山,难怪一整箱油都不够。
在这个黄金周里,许多爱好旅游的朋友在不同的地方感受了不同的风景,也给一直进行着朝九晚五的都市生活的人们,得到了放松的时间,紧张的生活状态,得到了调整。
第22章桂林之旅感受愉悦意境
2007年,“五一”黄金周,河南许昌的林先生去桂林旅游了几天。
5月2号,林先生从许昌乘车,于3号凌晨3时到达全州。在全州逗留两天,后又乘全州到桂林的大巴到达桂林。
然后,给一家正规旅行社打电话,请一正规导游。林先生还很真诚的请这个女孩子吃了桂林米粉和沙拉。
女孩指导了林先生桂林游注意事宜和主要景点,还给林先生推荐最合适的阳朔住宿地点。
那天下午,导游陪伴林先生漫步到桂林火车站,送他上了往阳朔的大巴客车。
天气闷热,林先生怕旅途遥远路上口渴,乘车子没有走的空挡,下去购买了两瓶纯净水。
上车后,发现有个小姑娘坐在他原来坐的位置上,白皙的皮肤,眼睛里透露着童真和可爱,两个羊角小辫显的更是讨人喜欢。
“你爸爸妈妈呢?孩子?”林先生微笑着问。
“叔叔,我一个人去阳朔。”孩子用普通话回答她。
“哦,好孩子,你多大了,上几年级了,在那里上学啊?”
“我10岁了,四年级,在阳朔上学,我爸爸在桂林工作,妈妈在阳朔教学。”孩子回答。
林先生递给小女孩一瓶水,叫她渴了就喝。
车行驶半路,孩子就瞌睡了,林先生拿下软包裹给她铺好,衬上香巾纸,叫孩子头依靠着睡觉。他想,我的孩子如果在路上,我相信也会遇见愿意照顾他的叔叔或者阿姨的。
到了阳朔,林先生最后下车,用手机给这个小孩的妈妈打电话,等她的妈妈来接之后,他才离去。
阳朔的山是如此的绿,绿的就像画家有意的渲染,不是一片一片的绿,而是漫山遍野的绿。
阳朔的山是那样的陡峭,轻易的叫人以为这是没有路径的山,或许是因为陡峭的缘故,才使得人迹罕至,才使得植被顺利挺立在山冈而不遭遇人为的砍伐。
阳朔小城,少的是轿车,多的是电瓶车和摩的以及自行车。在人流中,在青山下行走,摩托车是比较便捷而经济的交通工具,三块钱他就到了进士路。
安顿好住宿事宜,舒服的洗了个澡,看天色尚早,便信步来到川流不息的大街上。
遇见挑篓卖水果的大嫂,那种香蕉奇大无比,呈多角形,他本是一个好奇而嘴谗的人,不免上前问道:“你这个是什么香蕉啊,这个是什么?还有这个?”
“这个是芭蕉,酸甜的,很开胃的,一块五一斤,这个叫枇杷,3块一斤,很甜的,这个是杨梅,酸酸甜甜的,很好吃啊!”水果大嫂笑容满面的回答他。
“嗯,好看,好听的名字,给我一样一斤吧,尝尝,好吃的话走的时候多买点了。”
边吃边走,边欣赏阳朔的山,稀奇的亚热带水果,对林先生来说有点口感不适宜。
这时,耳边传来哗哗的流水声音,近了,才看见好大的一条江,好大的一条漓江。
两岸群山耸立,近水多是高大的毛竹,江中有裸露出来的草地,草地上有漫步的人和悠闲的骏马,几只鸭或鹅浅滩戏水,好一派中国水墨画。
这时,林先生禁不住飞奔而下,融入这意境中去……
夕阳西下时分,林先生上了岸,游走在望东方向的路上。
街道两边多是宾馆和酒店,建筑多为仿古,倒也显的有那么些味道,是远来的游人对阳朔想象的味道。
在阳朔县城你不必刻意的行走,也不用焦急的寻找什么景点,这里的城市和乡村缺的就是匆匆的脚步,不缺的就是形形色色的背包客和各种肤色的悠闲的人们。
在一家小商店门口,林先生看见了甘蔗,心想:这下可不会吃到假冒的广西甘蔗了。3块钱一棵,分成五截,用红色的塑料袋子装了边走边吃。
果真是地道的广西甘蔗,好甜啊!甜得林先生只能吃一小截,再也吃不下去了。可是,扔了又可惜,发现一个外国人在亭子下面望江看风景,想他一个人翻山涉水的来中国,就把甘蔗给他吧。
又想,交流有难度,再被国人痛斥为崇洋媚外又不划算了。好多的悠闲的人们,给他们吧,也不行,国人想法复杂,尤其是出来的人,一定以为我有什么目的。搞不好好事做不成还要招惹麻烦呢?
那就给他吧,林先生走向漓江上来往的渔船。
靠岸的船只上,有一对老迈的渔民夫妇在船尾吃饭,林先生走进他们说:“大爷,甘蔗很甜,我吃不掉了,给您老人家吧。”
渔民老大爷也不推辞,驾了竹筏驶向他来。林先生趁机会拍摄了老人家的照片。
这时,船上吹奏笛子的老师说:“我们几个是高中的老师,利用晚上出来赚点外快,二来可以锻炼自己的爱好,能更好的坚持下去。”
林先生说:“这样吧,10元一曲,你们先给我演奏我们河南有关的曲子《牧羊女》,少林寺的主题曲,会吧?”
“会,会,这个很经典的,好的,你这样喜欢音乐,不要钱也要给你演奏。”老师说。
为他一个人的演奏,让林先生感觉很幸福。
他努力的鼓掌,并大声对游人说:“民族音乐是我们的文化符号,洋人不欣赏,我们国人要支持啊!就是因为有像几个老师这样的中国人,我们的文化才得以延绵不绝,大家多点曲子啊。”
几个老师听了林先生的话,也十分感动。
接下来,的确有不少的同胞纷纷点曲子,林先生则带着会心的愉悦离开了。
这次游桂林,让林先生感受到,这里的人们都很实在,民风很淳朴。
在这里,不必把自己当外地人,到处是树木,走累了可以随时停下歇息。
第23章登括苍山高峰观日出
2007年,“十一”黄金周,许多爱好旅游的朋友,都纷纷背起行囊,纵情远行。一位温州旅游爱好者说起他们的旅游经历。
在节前,他们听一帮旅游爱好者谈论去临海括苍山游玩的经历,颇为好奇,便约上几个朋友匆匆上路。
括苍山是浙江名山之一,位于台州临海张家渡镇,主峰米筛浪海拔1382米,是浙东第一高峰,是21世纪中国第一缕曙光首照之地。
为了顺利爬山,前一晚,他们就来到了古城临海。由于以前来过一趟古城临海,知道临海城中还保留江南城市中少见的城墙,便打算和几个队友夜游临海古长城。
游临海古长城是先从东湖公园旁的揽胜门开始,登198级的好汉坡。登上好汉坡,前面是顾景楼。登上顾景楼后,视野非常开阔,临海整个城市便几乎尽收眼底。
他们一行人在感叹江南长城的雄伟和壮观时,也决定扎营夜宿长城烽火台,与这历史的遗物做一次亲密的接触。
第二天一早,老人们陆续上山晨练时,他们起身开始准备一天的行程。在车站,很容易就登上了去张家渡的车,又坐上三轮卡到了括苍山脚的东方村。
到中午12时,他们还没走完一半的路程,不过很多山头都已经臣服在他们的脚下。
山上的天气还算不错,一路走来的他们浑身都是汗。将近13时,他们走到绕山公路旁的一家农家菜馆。来吃饭的人很多,不过全都是开车的。
当他们背着20多公斤的登山包,出现在农家菜馆里的时候,马上成了全场焦点,能感觉到他们崇拜的眼神:走路的和坐车的就是有些不同。
坐在菜馆门前的台阶上,听着风声在耳边呼啸,他们环顾四周,白色的风车盘旋绕行整个山峰,蜿蜒成线,很是壮观。
因为风车已经近在眼前,此时整个队伍中每个人都显得特别有精神。而实际上,人的眼睛有时总是在欺骗人,剩下的盘山公路又长又难走,他们只有不停地找山路,找捷径。
到达第一座风车的时候,已经是17时多钟了,山上已经有很多旅游者了,大家格外亲热,相互打招呼,就像朋友一样。
他们的路还没结束,他们要的是海拔1382.4米,最高点才是终点。当他们爬上顶点,卸下包裹,远望群山和云海的时候,感觉真是无比轻松,心里想:“我们又登上了人生中的一座高峰,又一次战胜了自己。”
早上4时多的时候,营地已经很热闹,看日出的朋友全都起来了。可能是等的人太多了,国庆节的太阳迟迟不愿露出它的面容。
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他们经历过也就不后悔了。
下山的目的地是翻山到仙居。一路上,他们沿着溪流下行,又得到了当地老农的指点,走的是一条临海到仙居的古道。
虽说是下山的路,但由于昨天的劳累,也颇感吃力,但每个人都坚持走完了自己的路。
回想这段行程,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番感慨。
第24章难忘的楠溪江源之旅
2007年,“十一”黄金周,宁波旅游爱好者小李,参加了楠溪江源头之旅。
向往的楠溪江源头之旅是只身参加的,借了背包和防潮垫。一路都是开心地笑过去。后来,发现车上有个挺面熟的人,就坐在他的后面一排,一看,原来是当年2月,去安吉滑雪归来那天,曾经同桌吃过饭的小安。他们就聊开了,聊旅游、聊户外。
第一天的车程长达11个小时,第二天的行程只有3小时,为了抢占营地,早晨7时30分出发,10时30分就抵达了周坑口营地。
他们在一片小树林里扎营。中午,他们一起煮了饭和面条,就着牛肉酱和咸菜,吃得很香。下午,趟过月亮湾,在小溪拐弯的一个阴凉处乘凉,非常幽静、凉爽、惬意。
同行的小安,带着防潮垫,在这里,躺下来舒服地睡了一觉。小李则坐在一边的岩石上,听着潺潺溪声,静静守候。
后来,小安说,这是最舒服最值得怀念的一个下午,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做,抛开一切烦恼,安静地休息……
当晚,一两百个帐篷搭在周坑口,有人24时多还在说话,有人2时就起来烧水。四五点钟时,鸡啊狗啊又开始叫不停。不知道是因为不习惯还是周围太吵,反正小李几乎一夜无眠。
从周坑口到罗佯村的跋山涉水,小李和小安总共花了7个小时,一路换了好几次鞋,涉溪穿沙滩鞋,爬山换登山鞋。后来不知不觉超越大部队。
小安喜欢走在最前面,小李则喜欢跟着别人走,于是,他们俩联合创下了第一名的纪录,最终比大部队提前一个半小时到达罗佯村。这在小李的户外运动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一般他都是落在后面。
不过,他们发现爬得快的代价,就是照片拍得太少,可惜了。
那天,小李终于发现自己的强项原来就是溯溪,因为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还不错,走得比一般人都快,并且保持了全程不摔跤不滑倒的纪录。
连小安都不禁佩服。小安说,他有恐高症,有一段阴凉的山路走得特别慢,特别怕。
每次小安慢吞吞小心翼翼过一个貌似艰难的路段时,小李都觉得很奇怪,这个地方有难度吗?然后三下两下轻松跨越,直让小安目瞪口呆。
楠溪江源头的水非常清澈非常甘甜,他们一路喝的水都是直接从溪里舀起来的。溯溪而上,早上出发的时候水还很凉,走上一两分钟就冷得受不了。
到下午的时候,水已经很温暖,走在水里,异常地舒服。一路的风光也不错,路过了三四个大瀑布,非常迷人。
当夜,小乱和胖鱼、小远他们围着篝火到2时。
小李也在帐篷里一直没睡着。这个村子海拔有935米,寒气袭来,他穿上了毛衣,盖上了冲锋衣,还是冷。迷糊了不知多久,被村子里的狗吠声吵醒。这晚大概又只睡了两三个小时。
在第四天的9时15分出发,全程7小时,实际行走约4个半小时。后来,到了一个山坡,一伙人去挑战永嘉第一高峰。
第25章旅游带着垃圾回城市
2007年,“十一”国庆黄金周,杭州旅游爱好者小薇和朋友们去了临安杨溪峡谷。
她认为,这次活动,其实强度并不大,只是因为潮湿路滑,技术性要求高,很多人穿错了鞋,所以才备受折磨。但是,一路还是插曲不断,笑声不断,非常开心,非常难忘。
早上8时多,大家都已起床收好帐篷。小秦却坚守自己一贯的风格,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起床,被人数次掀翻帐篷还能呼呼大睡。醒来一看帐篷翻了,感慨万千:昨天晚上风真的好大哦!
大温是本次活动的领队,一个坚定的环保主义者和负责的领队。
他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最后把所有的垃圾都收集起来,带出深山,运回杭州。
他坚决反对人们把垃圾留给当地村民焚毁,认为这样仍然会造成环境污染,而杭州市区的垃圾处理能力强,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
虽然,小薇自己一直很倡导环保,从不乱扔垃圾,但是,从未想过要把垃圾带回市区。内心不是特别赞同这种观点,但还是要支持一下的,于是积极认领了一袋垃圾塞进自己的包包,带出了山。
结果,还没出山就看见村民正把一车车的工业垃圾往清澈的溪水里倒,他们说:“这个水我们不喝的,没关系的。”
大温在愤慨之余,立即拍照取证,并向临安“12345”投诉。
在旅途中,笑料和笑话有很多,总之就是两个字:开心。小安觉得一点都不累,除了晚上没睡好。
第26章冒险攀越正江山崖壁
2007年10月5日7时,温州瓯江畔安澜亭码头,温州旅游爱好者一行7人,登上瓯江渡轮,奔赴正江山。
两位队长,在这之前,已经冒险勘探过正江山的穿越路线。
在这天,不仅为我们免费提供了登山杖和其他户外活动工具,更队员们感动的是,从永嘉码头上岸开始,一路的交通工具,竟然安排得妥妥当当,使他们得以按照既定时间到达北坑。
车辆不能前行的路口,他们下车徒步,渐渐告别世俗的喧嚣。
偶有村民从房子里跑出来问:“你们是从市里来得么?”
他们答:“是。”
也有的招呼:“晚上你可以住我们家。”
他们听得出来,这不是商业的吆喝,是淳朴的待客语气,报以微笑说:“谢谢。”突然发觉,这种微笑不是职业的,是久违多时的内心愉悦。
也许这里很多年轻人到城市打工去了,以致村落显得冷清。只有这些山谷、溪水、清风,还有几位行动迟缓的老人、几只黄犬仍旧坚守家园。
此后的行程,队员已经忘了时间,只记得横潭两溪交汇处,午餐休整后,他们在峡谷中继续行进。
沿途为避免过多涉水带来重复脱鞋穿鞋的麻烦,他们在峡谷的岩壁上攀越。很多次翻越时无所畏惧,向后望惊心动魄。
跋山涉水、翻山越岭,他们承认途中曾留下食物屑末、唾沫、汗水,但保证没有留下任何难以分解的塑料袋和金属制品。所以,他们骄傲地重复表扬自己。
终于,在登上山顶的时候,他们望见对面龙潭山公园人工铺就的道路上游人如织。
对比此峰彼峰,7个人无端地生出凌云壮志。一定要集体拍照留念。照片出来后,却发觉平淡无奇。
原来,境界在心里,照相机记录不了,笨拙的文字也记录不了。
第27章黄金周促进市场繁荣稳定
2008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促销、迎春活动,市场销售总体繁荣稳定。
北京地坛、龙潭湖等多个公园举办奥运主题年庙会。
石家庄苏宁电器举办捏面人、剪纸、泥塑脸谱等民俗艺术表演。
沈阳十二线蔬菜批发市场面向学校、工厂、部队、机关、工地、社区居民,实行24小时新鲜蔬菜配送到家服务。
广东、上海等地针对众多外来人口留下过年的情况,推出“人人吃年饭”“千人饺子宴”“迎春鲜花会”等活动用语。
春节黄金周期间,食品、家电、金银珠宝受追捧,御寒用品热销。
餐饮业生意兴隆,年夜饭继续成为亮点。
全国各地的老字号饭店推出各种活动,招揽人气。
春节期间,书店图书馆里“充电”、博物馆里增长知识、体育馆里锻炼健身等度假方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2008年2月,据商务部最新市场监测,在这个春节黄金周,鼠年春节国内市场商品丰富,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六,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春节黄金周增长16%左右,其中餐饮业增长18%。
1月中旬以来,南方一些省区,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侵袭。
全国商务系统,努力克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全力以赴保障市场供应。
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密切监测市场,落实应急预案,积极组织产销衔接和紧急调运,及时投放储备商品。粮油肉蛋等副食品存货,可供销售天数和库存数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为保障灾区市场供应,商务部、财政部对贵州、安徽、江苏等重灾区,通过“南菜北运”“北菜南下”“西菜东调”,组织40万吨蔬菜销往灾区。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积极向灾区调运生活必需品和应急物资。
海南省每天向内地组织调运1万吨左右的蔬菜、瓜果,主要供应灾区市场。北京、上海、四川等地积极联系应急救灾物资货源,支援灾区。
正是因为市场的稳定,春节期间,各地人民节日生活得到了有力保障。
第28章清明节唤起青年感恩心
2008年3月28日,清明节快到了,人们都计划着祭祖的事宜。
3月27日中午,在一小学校门口,记者问几名正快乐地准备回家的小学生说:“你们知道清明节吗?”
几个小学生迟疑了一下,二年级学生赵明和张强对视一下,摇了摇头。
一旁的同学晓林举起手喊道:“我知道,清明节是扫墓的日子。”
一位家长说:“我认为家长和学校应向学生进行一些传统文化的教育,比如孝敬父母,有些孩子只知道向爸妈要钱,从不过问爸妈怎样辛苦挣钱的。”
另一位老人说,“我经常趁孙子高兴时,给他讲些老道理,孩子有时还很感兴趣的,今年清明,我们爷孙俩准备要好好谈谈,让他今后知道什么是清明节。”
3月23日,在天桥公墓内,一位父亲带孩子瞻仰祖辈墓碑时说:“一个人只有懂得敬畏和感恩,才能在人生征途中不迷失方向。现在,家长对孩子都有着不小的期望,要让孩子从小懂得去珍惜,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以后不管有多大成就都不能忘本。”
张先生谈起让儿子参加扫墓,觉得心中很欣慰:“孩子一出生就在城市,哪里见过农村里经常用的铁锹啊。今年3月22日,我为扫墓专门买了个小铁锹后,孩子对它还真感兴趣,一说要到华林山扫墓,孩子从出家门就坚持由自己扛着铁锹。大人们打扫后的灰尘都是他铲的,孩子真懂事。”
对于让孩子亲自参加扫墓,吴先生说:“孩子是一个家族的未来,让孩子参加扫墓,可以教育孩子对祖宗亲人的铭记、怀念,让孩子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知道应该怎样去感念祖先,感恩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帮助的。”
清明节,让孩子陪着父母去扫墓也是感恩教育的一种形式。感恩教育对孩子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是非常有帮助的。
感恩的形式有很多种,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尊老爱幼,对国家、对祖辈、对父母、对社会都应该感恩。感恩教育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只要家长和社会多注意,可以让我们的下一代都有一颗感恩的心。
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兰州大学民俗学教授柯杨认为,清明祭祖,它直接表达的是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其内涵是孝文化。
在许多传统的节日中,清明节是一个最能发动整个社会产生大规模行动的一个祭祀先人的日子。
由于它体现的是孝道,因而这一节日历来受到重视与鼓励。除了体现孝文化外,清明还有踏青、放风筝、植树、插柳等风俗活动。
柯杨教授建议,现在清明节成为法定假日,大家都有空,相关部门不妨组织一下,把清明节的活动搞得丰富一些,让传统习俗借着假日这个载体,营造一种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兰州市殡仪馆办公室主任杜敬建议,人们过清明节,应该注重其真正的内涵,那就是在慎终追远中展示孝敬,向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思念与敬意。特别是大人们,应通过自己文明、庄重的行动给孩子提供一个认识孝文化的环境,间接地对孩子进行感恩的教育。
第29章长假心理正在走向成熟
2008年国庆黄金周,是“五一”长假变短后,迎来的第一个7天长假。同时,自1999年10月1日实施黄金周后,这年恰好是有黄金周以来的第十个年头。
刚刚从新疆回来的南京某中学赵老师,显得非常疲惫,但感觉还是非常开心。
大家有了足够自由支配、放松心情的时间,可以去做很多平时想做,但没时间或没充分时间去做的事。
这个长假,赵老师和妻子一起去新疆旅游。他说:“今年‘五一’长假取消后,增加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法定假日,小长假一连串,好是好,可就是时间太短,没法进行长线游。这个黄金周是今年第一个真正的长假,时间充裕,我们玩得非常过瘾。”
像赵老师这样尽情享受黄金周“黄金时间”的市民有很多。
刚刚从四川回宁的沈先生说,他是个户外运动爱好者,“十一”前,他就在网上发帖邀请其他“旅游爱好者”一起出行,最后决定徒步穿越四姑娘山毕棚沟。
他说:“现在7天长假只有国庆和春节两个了,而春节要留在南京陪家人,国庆黄金周的时间才是属于自己的。”
除了出门旅游,也有不少人利用长假回老家探亲。在南京工作的沈女士老家在甘肃,她说,她回一趟老家在路上至少要花两天的时间,利用3天的小长假来不及,所以,这个长假,她和丈夫回老家看望父母了。
南京工业大学温老师,这个假期则一直留在南京。他说,平日忙于工作,双休日或者小长假也就是去父母家吃顿饭,真正陪父母的时间很少。
这个长假,他陪父母去了中山陵、玄武湖,其他的时间,就呆在家里,听听音乐、看看书,和父母交流交流。他说:“每天吃着父母做的饭,陪他们逛公园,购物,一家人其乐融融,真是一种享受。”
还有很多年轻人则把黄金周作为休息的黄金时间,他们选择了足不出户,在家里当起“宅男”、“宅女”,上网、看书……
在珠江路某软件公司工作的彭小姐,这个假期彻底做了一回“宅女”。
彭小姐说:“路上到处都是车,景点、商场里也人满为患,这种时候,像我这样的‘新新人类’不会去凑这个热闹。我每天在家睡到自然醒;饿了,叫外卖,不行就到楼下超市买点方便面对付着;困了,就睡觉。”彭小姐说,“黄金周的时间对我来说太宝贵了,我要把它用足用好。”
小葛在一家房地产经纪机构工作,据他介绍,这年黄金周他一直呆在南京,最远就是跑到中山陵免费景点玩了一次,其余时间在家看书睡觉。
他说“往年,我一般是回南通老家,或者出去旅游,来回赶路感觉特别累。今年我决定在家休息,让黄金周真正成为放松的长假。”
智联招聘针对5000多名上班族进行的调查显示,近半上班族7天长假开销不到500元。
对此,有关人士表示,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黄金周不蜂拥出行,说明市民的“长假心理”逐渐成熟。
随着带薪休假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黄金周有望从“消费周”、“旅游周”、“赶路周”回归到“休闲周”。
第30章邯郸站黄金周强化措施
2008年,“十一”黄金周,邯郸火车站旅客发送量再创新高,连续多日日发送旅客突破2万人;运输组织再上新台阶,日均办理车数连续多日超过1万辆大关……
而在这一串令人振奋的数字背后,则是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为了保证旅客在黄金周期间的顺利出行,车站强化售票组织,采取了加开窗口、组织联劳等多项措施。
在这场售票攻坚战里,售票厅内的“娘子军”,令人刮目相看:
看上去弱不禁风的售票员闫玉敏,硬是创下了日售票2400多张,售票进款17万元的纪录;
售票快手梁秋焕按照车间安排,从四班售票组调到了工作强度最大的日勤窗口售票,不仅毫无抱怨,而且主动加班加点;
售票员关秀荣第二年就要退休,但她一点也不以老同志自居,干劲十足,在客票销售的排行榜上一直在前三名……
为了实现节前制定的“提效率,保畅通”的黄金周运输组织目标,邯郸站通过加强无调作业接发能力,提高有调作业编解效率,采取大型企业快进快出、快取快送等措施,办理车数始终保持在1万辆以上。
10月3日,曾经是铁道部技术比武状元的值班站长李志栋,负责当天的运输组织工作。
当日21时,车间接到路局调度命令,要求当班加开排空大列32136次。面对临时布置的命令,如何解决空车来源成为当务之急。
李志栋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安排货调人员了解当前全站卸空车情况。经了解,在邯钢专用铁路线有一列车铁矿粉,次日2时左右就能完成卸车作业,取出后便可整列排空。
李志栋立即安排当班货调,迅速与驻邯钢货运员联系取挂空车有关事项。
10月4日4时58分,排空大列32136次,准时从邯郸站开出。
正是这些无私奉献的人们,保证了人们的旅途顺利出行。
第31章黄金周东航服务更感人
2008年10月1日,祖国的59岁华诞来临,举国同庆。东方航空公司上海保障部的员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用激情的挥洒着自己的汗水,谱写着自己的青春之歌,在国庆节期间涌现出了一幕幕感人的瞬间。
在9月29日晚,“十一”黄金周的第一天,MU562悉尼到上海的航班,因受台风影响晚到半个小时。
东航上海保障部浦东中转部的员工黄健,为使转机旅客能顺利衔接后续航班,特意赶到廊桥口,为转机旅客做全程引导。
20时30分,航班开始下客,黄健举着牌子寻找转机旅客。
这时,他看到一对夫妇的表情中透露着淡淡的忧伤,而妻子眼眶更是红红的。细心的黄健立即上前询问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忙。
那位先生看了一眼黄健手中的牌子,拿出机票给他看,说:“你好,我们是要转机去北京的……”随即就转过身对妻子说:“别难过了,这次来不及,下次还有机会。”
直觉告诉黄健,他们肯定遇到什么难事了。于是,黄健又对他们说:“陈先生,不用担心,虽然时间有点紧,但是,我会带你们尽快办好转机手续,如果你们有什么其他问题可以跟我说,我尽量为你们解决!”
“真的吗?”陈太太的眼中充满着急切的期盼,“那你能让我们和父亲见一面吗?”
原来,这对夫妻长年在国外,因为工作繁忙,已经许多年没回国了,难得申请到这次长假回国和家人团聚,但是,双方的父母分别在北京、上海,无法兼顾,陈先生为了能让妻子和她在上海的父亲见一面,特意选择在上海转机,想利用转机时间和父亲在机场碰个面。
此时,陈太太的父亲在到达大厅等候了多时,但是,因为时间关系,可能苦心安排的计划就要落空。
互相牵挂的亲人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这是何等令人伤心和惋惜!
一想到陈太太和她父亲会错过这次机会,可能还要等很久才能重逢,黄健的心情便沉重了起来。于是,他对他们说:“我一定帮助你们和父亲见上一面!”
听到这话,陈太太含着泪,感激地点了点头。
只剩15分钟了,黄健带着他们一路小跑,同时用对讲机联系中转厅工作人员做好协调,过边防、提行李、过安检、办check—in,所有的手续终于得以在航班关闭前顺利完成。
“还有半小时,我带你们去见陈太太的父亲,再送你们去登机口!”黄健顾不上喘口气,立即带着夫妻俩来到国际到达候客区,终于找到了陈太太的父亲。
惊喜、欢笑、泪水,陈太太再也忍不住决堤的泪水,紧紧地抱着父亲,久别重逢的父女激动地唏嘘不已……
相聚总是短暂的,互相倾诉了思念之情后,陈氏夫妇,在黄健的引导下,很快来到了MU586航班的登机口。
感激不尽的陈太太表示要酬谢黄健,却被黄健婉言谢绝。黄健说:“旅客的笑容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听到这话,陈太太又一次热泪盈眶!
在“黄金周”的第三天,虹桥机场B号门,一位怀抱婴儿的母亲来到柜台前,由于她掉了登机牌,无法及时找到,在柜台前,不停踱步显出明显得很着急。
这时,东方航空公司头等舱引导人员何燕婷,看到这名旅客右手提着行李,左手抱着婴儿,很是不方便,就先让那位客人坐下,微笑着对她说:“您不要着急,再找找看。”
此时,何燕婷始终面带微笑,耐心安抚,并积极主动与离港部门联系,想尽办法帮助客人解决问题。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此时,由于怀抱着的婴儿不停地在哭闹,这位旅客的情绪开始有些着急,和服务员之间的谈话开始有些大声了。
但是,最后当旅客拿到登机牌后,何燕婷又安排旅客上了头等舱的车,这时,那位母亲心里开始有些过意不去了:“刚才是我自己太着急了,态度不好也不应该把火气撒到你身上,而你丝毫不介意,还尽心地帮我想办法,真是对不起。”旅客询问留言簿在哪里,想在上面好好表扬一下何燕婷的服务态度。
何燕婷却说:“这是我的工作,没有必要将基本的责任当成什么好人好事来宣传,我们任何一个工作人员都会这么做的,欢迎您下次继续选择我们东航的飞机。”
以一个微笑开始,以一个微笑结束,微笑的魅力,倾听的艺术,沟通的技巧是何燕婷服务的制胜法宝。
国庆长假结束了,东航上海保障部的员工,以不懈的奋斗,为旅客周到的服务,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第32章黄金周旅游消费平稳增长
2008年,在“十一”黄金周期间,中国旅游总量平稳增长。最新统计数字显示,9月29日至10月5日,中国共接待游客1829.1万人次,同比增长13.2%,门票收入同比增长16.4%。
10月5日,中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称,此次“十一”黄金周,是在上半年中国连续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旅游业发展遭遇重创后,形成的首次国内旅游高峰,对于确保当年旅游业灾后恢复,促进来年旅游更大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信息显示,“十一”长假旅游市场,除了呈现当年首次旅游高峰外,奥运后效应呈现多点释放,像北京等主协办城市的假日旅游全面升温。单日参观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游客最高时达到36万人。
天津、上海、青岛、秦皇岛等城市也成为游客争相前往的热点地区。
在奥运旅游人气兴旺的带动下,各大中城市及周边休闲度假带、乡村旅游,以及中西部生态旅游等,都呈现了供求两旺的特点。四川、陜西、甘肃等受灾地区旅游也乘势而上,有力促进了灾后旅游市场恢复发展。
此外,居民出游规律发生明显变化。这次假日旅游高峰比以往延后两天出现,在长假前两天出游人数同比大幅下降后,到第四天迅速形成高峰,同比增幅高达近40%,创造了黄金周假日旅游单日增幅之最。
与此同时,假日消费需求面进一步扩大,出现了一些新的消费增长点:
家庭自驾车游和散客自助游成为市场主体,社会旅馆和家庭旅店生意红火,一些热点景区的停车场临时扩大了几倍;
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科普旅游等主题旅游收到大众的欢迎,相关消费明显增长;
大陆居民赴香港购物旅游和大陆居民经金马澎赴台旅游成为假日旅游亮点。
“十一”黄金周已经结束。在7天的长假中,中国“假日办”没有接到重特大旅游安全事故报告和重大旅游投诉。
第33章黄金周休闲理念逐渐成熟
2008年10月1日,又到“黄金周”,休闲已是百姓最熟悉不过的一个词汇。
从1999年“十一”长假第一个黄金周至2008年10月1日,黄金周在中国走过10年岁月。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从最初不懂休闲,到集中盲目出游,再到科学理性休闲。10年间,休闲理念日渐成熟,休闲方式日益多元。
现年61岁的济南退休职工解女士,五一假期与子女一起去了青岛,“十一”假期与老伴去上海旅游。
解女士说,旅游现在成了“家常便饭”,一是经济条件允许,二是有比较充足的假日,可以让自家人一起出游,这在以前怎么也想不到。
解新英曾经是一家服装厂的职工,上世纪70年代参加工作。她伸出一双关节粗大的手说,那时候,干工作加班加点,没日没夜,一些时候干通宵。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家都是这样,几乎没有休息的概念。
后来,随着经济水平提高,解新英感觉工作时间越来越科学。从每周工作6天,到周末实行双休;从实行黄金周制度,到带薪休假制度出台。
随着休假制度的不断变化,休闲走进老百姓的生活,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说起旅游,也就是这十几年才多一些。进入小康社会,大家有钱、有时间,才能出门旅游休闲。这几年,我没事就和老伴出去旅游。”解女士说。
解女士收集的旅游地图和纪念品,是从哈尔滨、海南、南京、上海、庐山、武夷山等十几处旅游地带回来的。
好日子,好心情。让许多像解女士一样的普通百姓,享受前所未有的休闲之乐。
济南一家公司的职员王小姐说:“几天不出门旅游,心里就痒痒。”
王小姐是旅游爱好者,每到假期,她就约上三五好友外出旅游。
她说:“脱下刻板的职业装,换上舒服的休闲装,心情变得轻松畅快。在旅游过程中,还能认识许多志趣相同的好朋友,大家经常相约自驾游,生活多了很多乐趣。”
“十一”黄金周前一两个月,王小姐就做好了出游准备。她在网络上发起去海南自驾游的倡议,获得20多名旅游爱好者的响应。
旅游是王小姐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一点仅从她的服装构成就能看出。
王小姐说,以前服装基本以职业装为主,因为除去上班,业余时间很少。近几年,休闲装、运动装成为她假期外出最喜爱的装束。
由于经常出游,王小姐的出游“行头”越来越专业:导航仪、指南针、对讲机、睡袋、登山用品等。虽然花费不菲,但她乐此不疲。
“不仅要休闲,而且要休闲得有质量。”王小姐说。这种休闲理念,或许可以代表众多年轻人的想法。
近几年,伴随假期制度改革,新的休闲方式越来越多,骑自行车游、自驾游、“拼车游”、“拼房游”等多种形式的休闲方式悄然出现。
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人过上轻松率性的生活。尽管平时工作节奏快,但休闲元素给生活增添斑斓色彩。
“十一”假期,山东一家银行的“白领”王女士,则闭门谢客,关闭手机,过起“窝居”生活。她说,听听音乐、看看书,这种休闲方式,对工作紧张的自己而言,是最好的放松。
她说:“前几年,每到假期往外跑,到处人多、车多,搞得疲惫不堪。”
这个“十一”7天假期,她打算把平常没时间看的书和电影好好看一遍;逛逛商场,满足一下购物欲;请几个朋友到家里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厨艺。
“现在就愿意利用假期好好放松一下,不一定都要出去旅游。”她说。
经过前几年一窝蜂式的集中出游,大家的休闲理念趋于成熟,更多人意识到,旅游、度假不是休闲的全部内容。因此,看电影、泡图书馆、休息、健身……休闲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山东省社科院研究员鲁仁说:“有钱、有闲是休闲的基础,中国人现在每年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休假,休闲是百姓重要的生活内容。”
中国人经历了从不会休闲到盲目休闲,再到学会休闲的转变,休闲观念逐渐成熟,休闲产业和休闲文化得到培育,这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
第34章千里铁路线爱民故事多
2009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太原铁路公安局广大民警立足本职岗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爱民实践活动,在千里铁道线处处涌现感人的事迹,向人们诉说着铁警爱民故事。
在5月2日上午9时35分许,一对40多岁的中年夫妇匆匆赶到上阳武车站,找到轩岗站派出所驻站民警刘小林的值勤室。
当他们看到屋内一名20多岁的男青年安然无恙地坐在椅子上时,这对中年夫妇扑上去一把抱住那名男青年哭着说道:“儿子,这几个月你跑哪去了,我们可算找到你了!”
原来,4月30日15时许,驻站民警刘小林,在上阳武站清站查车时,在一列货车上发现一名蓬头垢面、衣着破烂的扒乘人员,经询问得知该人姓史,家住武乡县,离家出走有3个多月了,一直靠流浪捡拾为生。
民警刘小林先将小史,带到车站澡堂洗了澡,又找来自己的旧衣服给他换上,并给他买来面包和榨菜;然后,问清小史家中的电话号码,当即给他家中打去电话,把小史在上阳武站的消息,告诉了他的父母。
5月2日上午,小史的父母赶到上阳武车站,终于见到自己离家出走数个月的儿子。
小史的父母紧紧拉着民警刘小林的双手,泪水夺眶而出,激动地说:“谢谢你,警察同志!你是我们的大恩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并当场拿出200元钱非要表示感谢,被民警刘小林婉言谢绝!
在4月30日9时40分许,榆社站派出所社城站驻站民警韩建龙,巡线至太焦线85公里处时,发现一名40多岁的中年男子,坐在线路旁抱头哭泣,无论韩建龙问什么,那名男子都不理睬。
韩建龙不急不躁,挨着那名男子坐了下来,耐心的开导劝说。看着和蔼可亲的民警,那名男子在抽泣中讲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
原来,这名男子姓张,时年40岁,家住山西省晋城市郊区,他在2007年因一起交通事故导致右腿残疾,而肇事司机在赔偿2万元后,不再负担其任何费用。
两年来,张晋德一边四处求医,一边上访告状,近日他去太原看病,准备返回晋城时,由于身上带的钱花光了,只好靠乞讨徒步往回走,当他拖着残疾的右腿走到铁路边后,想到自己的不幸遭遇,于是坐在铁路边抱头痛哭。
听完张晋德不幸的遭遇,民警韩建龙也流下同情的眼泪,他耐心劝说张晋德,要克服眼前的困难,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在韩建龙的劝导下,张晋德终于停止了哭泣。随后,韩建龙搀扶着张晋德来到社城站候车室,自己掏钱为张晋德买来方便面和矿泉水,还有一张去往晋城的火车票。
当8171次列车进站后,韩建龙搀扶着张晋德上了火车,为其找好座位,并把他托付给列车员照顾。
终于踏上回家的列车,张晋德看着为自己忙前忙后的民警韩建龙,感激地说到:“韩警官,谢谢你,你放心吧,我一定好好活着,因为你让我有了活下去的信心!”
在4月28日16时30分许,太原开往杭州的1584次列车上,值乘该次列车的太原乘警支队乘警长张宝元,巡视至16号车厢时,一位眉头紧锁的女旅客,慌慌张张的向他走来,焦急的说道:“我家住辽宁省开源市,准备到徐州探望朋友,从太原站上车时,我随身带着一个红色双肩背包,可刚才我准备从包内拿食品时,才发现包内不是我的东西,我的包肯定被别人拿错了,包里放着我的衣服、证件和现金等物品。”
听完张晓平的诉说,乘警长张宝元也感到很着急,此时,列车已经运行了8个小时,他一边立即安排乘警郭志华,在车厢内的行李架上、过道中和座位下等处逐一搜寻,一边对张晓平及周边旅客进行访问了解,寻找线索。
就在这时,运城站派出所给张晓平的手机打来电话,告知她的红色双肩背包,在运城站派出所。
原来,张晓平在太原站进站口过安检仪时,恰好前面有一名旅客也背着一个相同的红色双肩背包,两个相同的背包放在一起,张晓平急于赶车没来得及分辨,结果拿错了背包。
那名旅客上了另一趟车,在运城站下车后,发现拿错了背包,于是报告了运城站派出所,派出所从包内物品中找到张晓平的电话号码,于是给张晓平打来电话。
得知这个消息,乘警长张宝元也很高兴,他当即与运城站派出所商定,由张晓平在返回太原后,亲自到运城站派出所与那名旅客换回背包。
终于知道自己背包的下落,张晓平对乘警长张宝元和乘警郭志华连声道谢。
乘警长张宝元微笑着说道:“这是我们每名铁路警察应该做的,有什么困难你随时可以找我们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