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忍让,成就大业的强者心态
古人说:“百行之本忍者为上。”忍是一种积蓄力量的方式,是一种强者的心态。小不忍者则乱大谋,凡成就一番大业者,都善于忍耐。
“忍”字从字形上看,是心字上面加了一个刀刃的“刃”字,其意仿佛是在告诉我们,这是一把极其锋利的刀,直插在人的心头。想一想,谁能不望而生畏呢?所以,若无大智大勇,很难理解“忍”之精髓。
“忍”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古时关于“忍”有很多解释:
《说文》中说:“忍,能也。”
《广雅·释言》中说:“忍,耐也。”
《荀子·儒效》中说:“志忍私,然后能公之行忍性情,后能修。”
《晋书·宋伺传》中说:“两敌相对,惟当能忍之,彼不能忍,吾能忍,是以胜耳。”
《左传》中说:“一惭不忍,而终身惭乎。”
先哲们对于“忍”的思想有许多经典论述,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孔子说过:“小不忍则乱大谋。”
宋代大学问家程颐也说:“愤欲忍与不忍,便见有德无德。”把忍看成是人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由此看出人的品德操行。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就人应该具有忍耐的精神这个问题谈到他的看法:“君子之所以取远者,则必有所持。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陆游说:“小忍便无事,力行方有功。”也是看到了人生行事过程中忍的必要性。
早在元朝,便有两位饱学之士许名奎、吴亮专门编纂了《劝忍百箴》和《忍经》传给后人。
清朝道光26年间,出版了《忍字辑略》。这本书中说:“金入火生光,草入火生烟,苦难一也。此言耐苦犹耐火也。善忍者成如金,炼去心渣益明,不善忍者反是,怒气所薰,无不染也。”又说:“古圣贤豪杰所以立大德而树立业者,莫不成于忍,而败于不能忍。”
自古以来,人们对忍已有许多阐释,吴亮的《忍经》也面世多年,但是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人们关于“忍”的思想也在不断地丰富。
具体说到忍,其内涵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而表现出来的克制人性中的卑劣行为和欲望的思想。
其次,为了实现崇高的目标,而表现出的高度自我牺牲精神。
其三,为了某种利益的获取而忘我奋斗的精神。
其四,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特定人物身上表现为计谋的运用。
忍显示着一种力量,是内心充实,无所畏惧的表现。忍是一种强者才具有的精神品质。
忍不是低三下四,忍气吞声甘愿受他人摆布,或者是受人欺侮,逆来顺受,不去反抗。忍是一种积蓄力量的方式。那些表面上盛气凌人、气势汹汹、不可一世的人,内心则是空虚软弱的。忍一时仿佛是吃了亏,其实,一个人敢于吃亏,不去占便宜,也许就得到了最大的好处,而那种事事处处都想占别人便宜,不愿吃亏的人,到头来往往自己反而吃了大亏。
我们常常在生活中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它可能是一种平白无故的批评,也可能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指责;它可能来自于同事和朋友们的误解,也可能是出于某些不安好心的人的唆使和阴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明察事理,则很容易把事情弄糟,甚至是把好事办成坏事,而“忍”则有助于帮助我们去处理这些问题。
我们要和各种人打交道,所以要能正确地去包容各种人,各种看法,各种行为。
汉朝的吕蒙正式被封为宰相,正准备上朝时,朝中的一位官吏,站在门帘处指着他说:“是这个小子当了宰相吗?”吕蒙假装没听见。这时与吕蒙同行的官员一定要问清楚这个人的姓名,吕蒙坚决不许,说:“倘若一旦知道他的姓名,就会一生也忘不了,不如不问好。”
一个人只有善于忍,才能得到各方面的帮助,吸收各个方面的信息,有时你自己不知不觉就会发现,忍给你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不忍给你造成的损失。
尽管自己有能力、有权利去干、去说,可又非要让自己不干、不说,那不是一件最难的事吗?这时,你就要和自己作战,要晓得:世界上真正的强者是能够战胜自己的人。忍者之所以是强者,是因为他们战胜了自己!世界上最难以克服的困难,也就是战胜自我。其实我们应该看到世界上最大、最顽固的敌人,也就是我们自己。说到底,忍就是我们必须战胜“不能忍”这头愤怒的狮子,惟其如此,在交往处世中,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成为真正的强者。
2.百川入海,忍者心胸比海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想干一番大事业,就必须具有海纳百川气度和超人的气量。能包容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能与不同性格的人和睦相处、共创大业。
要具备这种“百川入海”的性格和人生态度,则必须学会“忍”。
我们之所以说具备一种百川入海般的宽宏大量需要“忍”,这主要是由于,作为具有个性和七情六欲的人来说,尤其是那些血气方刚、嫉恶如仇的人来说,要去接受一些与自己不同意见和看法,容纳各种,有时可能是带有攻击和敌意的言论与行为,不能不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在这种场合下,要说在情感上是难以接受的,从理智上看,也常常是十分痛苦的。人们往往一下子不容易转过弯来,非常乐意地接受这些东西。也正是由于这样,“忍”便是十分必要的。
一位农村青年人打算开发本村后山的一大片荒地,种茶树、搞果园。本来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可就有一些人认为这位青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予支持。也有的人觉得这片山地过去也曾经有人动过脑筋,也有过尝试,但都失败了,因而也认为这位青年人的打算是不切合实际的。
如何对付这些种种不同的意见呢?这位青年起初是十分恼火的。他想,自己是抱着满腔热情,想为集体做点事,却反遭到如此评说,实在是不公平,不如干脆算了。但事后又一想,别人这么说,也没有办法,我也不能堵住别人的口不让他们说。惟一的办法就是先忍着,等我干出个样子,给你们看看。
村子里的老队长得知此事后,找到了这位青年,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这样有决心,是好样的。但是,你也要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哪怕是反对你的人,而且还要争取他们的支持,这样才有希望把事情办成功。”听了老队长的话之后,这位青年也觉得自己势单力薄,而且对这片荒地的情况也不太了解。可最熟悉这块土地的人却又是对此事冷嘲热讽较厉害的一个人。怎么办呢?他强忍着心中对这个人的反感和厌恶,陪着笑脸上门找他请教,可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挡了回来。在这种情况下,他几乎都灰心了,想着,就算自己再做一回孙子吧!于是,又一次地登门求教。那个人见这位青年如此诚恳的态度,心里也有了好感。他一改常态,比较热情地接待了这位青年,并详细地介绍了这块荒地的情况,包括土质、阳光的照射、野兽的干扰等等。他还告诉这位青年:“每年春季,一逢下雨,必有山洪暴发。那时,随着大水的冲刷,这块荒地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果要想开发,必须把山顶上的溢洪道修好,才是长久之计。过去由于该工程工作量较大,队里又没有钱,一直未能改造,所以这块荒地也一直搁在那儿。”听了这番话后,这位青年如获至宝。
后来,当取得成功硕果的这位青年回忆起此事的前后经历时,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要有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一定要善于忍,这样才能得到各个方面的帮助,吸收各个方面的营养。有时甚至你很不乐意,也必须克制自己。不然,往往有百利而无一害。3.忍一时之念,铸一生之成功常言道: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和忍让是制止报复的良方,是保你一生平安的“护身符”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宽容和忍让是制止报复的良方。你经常带上这个“护身符”,保你一生平安。因为善于宽容和忍让的人,不会被世上不平之事所摆弄,即使受了他人的伤害,也决不会以再伤害他人相报,宽容忍让会时时提醒自己“邪恶到我为止”。
唐代宰相张公艺以九代同居为世人所艳羡,一日,唐高宗临幸其居,问其所以能维持和睦之理,公艺索一纸一笔,书“忍”字为对,高宗赐帛而去。
俗语讲得好:“小不忍则乱大谋。”有时忍小愤亦可以成大谋。
清朝乾隆年间,郑板桥正在外地做官。忽然有一天,收到在老家务家的弟弟郑墨一封来信。老弟兄俩经常通信,然而这一次却非同寻常。原来弟弟想让哥哥出面,到当地县令那里说说情。这一下子弄得郑板桥很不自在。这郑墨粗识文墨,原也不是个好惹是生非之徒,只是这次明显受人欺侮,心里的怨恨实在咽不下去。原来,郑家与邻居的房屋共用一墙。郑家想翻修老屋,邻居出来干预,说那堵墙是他们祖上传下来的,不是郑家的,郑家无权拆掉。其实,这契约上写得明明白白,那堵墙是郑家的,邻居借光盖了房子。这官司打到县里,尚无结果,双方都难免求人说情。郑墨自然想到了自己做官的哥哥,便给郑板桥写了一封信。想来有契约在手,再加上哥哥出面说情,官官相护嘛,这官司肯定是必赢无疑了。郑板桥考虑再三,给弟弟写了一封劝他息事宁人的信,寄去了一个条幅,上写“吃亏是福”四个大字。同时又给弟弟另附了一首打油诗:
千里告状为一墙,
让他一墙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何处去找秦始皇。
郑墨接到信,羞愧难当,当即撤了诉状,向邻居表示不再相争。那邻居也被郑氏兄弟的一片至诚所感动,表示也不愿继续闹下去。于是两家重归于好,仍然共用一墙。这在当地一直传为佳话。
大凡平民百姓,最难吃得亏的是财,最难得忍受的是气。往往被气所激,被财所迷,做出不可收拾的局面来。一打官司,难免为了争个输赢而打点官府衙门,大多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甚至自己倾家荡产。这样的关口,两相争必相伤,两相和必各保,实在不值得争赢斗狠,种下深仇大恨。
郑板桥的意思无非是说,钱财乃身外之物,值不得相争。像长城那样宏伟的工程,秦始皇死后尚不能拥有,将国比家,道理不是一样的吗?人赤条条地来到世上,又赤条条地复归黄土,争来争去没啥意思,更何况还要惊动官府、伤害邻居呢?
“让他一墙又何妨”,表现了郑板桥的宽宏大量。
深谙柔韧是人生之道者,必都懂得“吃亏是福”的道理。会吃亏的人,往往都是极端聪明的人。吃亏绝非软弱与怯懦,而是内在的更高层次的刚强。
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不仅是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人生百科全书。它以无与伦比的真实描述了中国人人生的诸多方面。
白嘉轩和鹿子霖两家是白鹿原上的两个很有势力的家庭,分别代表着白家和鹿家两大姓氏,这两家其实又同族。白、鹿两家都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却又免不了勾心斗角,白嘉轩以族长的身份处理过很多家庭纠纷,深孚众望。然而,白嘉轩在父亲死后,却陷入一桩田产纠纷里。在给父亲修造坟墓时,一位前来帮忙的鹿姓小伙,在无可奈何之际,想卖半亩地给嘉轩。嘉轩答应了。中人冷先生向嘉轩说了卖主的开价,嘉轩当即说:“再加三斗。”这种罕见的豁达被当作慈心善举在村民中受到赞颂。白鹿村的小姓李家一个寡妇也找到冷先生,求他作中人卖掉六分水地给白家。嘉轩更慷慨地说:“孤儿寡母,甭说卖地,就是周济给三斗五斗也是应该的。加上五斗!”在契约上签名画押后的第二天早晨,白嘉轩来察看新买的六分地,却看见鹿子霖正在指使人犁那片地。白嘉轩一看火了:“子霖,你怎么在我的地里插铧跑马了?”子霖佯装惊讶地说:“这是我的地呀!”白嘉轩说:“这得凭契约说话!”鹿子霖说:“我不管契约。李家寡妇已经把地卖给我了,她家借过我五斗麦子八块银元,讲定用这块地作抵押,逾期不还,我当然就要套犁圈地了!”说着就从长工手里夺过鞭子接过犁把,示威似的翻耕起来。白嘉轩一跃上前抓住骡马缰绳。两个人随之就厮打在一起,接着两家的亲门近族男子也一起上手,很快就发展为白鹿两姓阵势分明的斗殴,满地都是撕破的布片和丢掉的布鞋。直到冷先生来到,大喝一声“住手”,并且一手拉住一个,才算解劝开了。冷先生把二人一直拖到他的中医堂,让二人各自洗去脸上手上的血污,然后给他们抓破的伤口敷了白药,止了血。冷先生说:“就此罢休的话,你俩现在都回去吃饭;罢休不了的话,吃罢饭上县去打官司。”
原来鹿子霖所说也是事实,只是李家寡妇看白家出的价高,才又卖给白家。白嘉轩弄清楚后,却无法宽容鹿子霖,认为鹿家怎么也应该说一声,而不应啥话也不说就圈地,这明显是向他脸上撒尿。他手里拿着契约,向县政府投了诉。鹿家也向县府投了诉。子霖的父亲怕子霖示弱,以后得受白家的期负,坚决支持儿子打官司,并表示倾家荡产也要打赢这场官司。
白嘉轩顺便找了姐夫朱先生,想让这位极负盛名的学者给知县提示一下。
朱先生说已替他写了一件诉状。白嘉轩回到家一看,却是一首诗:致嘉轩弟,倚势恃强压对方,打斗诉讼两败伤;为富思仁兼重义,谦让一步宽十丈。
嘉轩看罢,气先消了一半,连叫“惭愧”。朱先生又给子霖写了同样内容的信,两家终于重修旧好,抱拳打拱,互致歉意。并表示都不要李家的地了,还各自周济李家一些粮食和银元,帮助寡妇渡过难关。这件事令李家寡妇和乡民非常感动,县令批为“仁义白鹿村”。
一场几乎会导致白鹿两家倾家荡科的诉讼以如此方式了结了。打官司,一方面是咽不下这口恶气或争强斗狠,一方面也是因为六分地。两家虽然都知道打了官司的后果,还要一意孤行,不过是因为不想吃亏。然而这不想吃亏导致的结果只会使双方在钱财、人缘和家族的仇恨上吃更大的亏,如果双方都能让步,岂不是“吃亏是福”的活生生的写照吗?多亏了“圣人”朱先生,一副拙朴心肠才使两家化干戈为玉帛,又为两人争得了好名声。
从这个例子我们也会体会出“吃亏”绝不是软弱和怯懦。人人都想占便宜,战胜这个心理本身是需要很大的决心和勇气的。软弱和怯懦的人绝不想吃亏,而只有那些真正刚强和有能耐的人才能甘愿吃亏。甘愿吃亏就是忍让。假装糊涂,甘愿吃亏,息事宁人,没有一定的涵养是不可能办得到的。中国古语所谓“以柔克刚”,其实“柔”也是一种力,一种更强的力。
4.忍心头傲气,获得无限收益
人生之路漫长而曲折,充满荆棘和坎坷,聪明的人善于韬光养晦,以退为进,化直为曲。特别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且不可恃才自傲,锋芒毕露,否则会处处碰壁。
有很多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恃才自傲,不会“忍”,其结果,往往被碰得焦头烂额。忍,就是要明白:世界上并没有一条笔直的路,要善于韬光养晦,以退为进,化直为曲。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有句谚语说:“谁笑在最后,才笑得最好。”说得正是这个意思。
一位留美计算机博士学成后在美国找工作,有个吓人的博士头衔,求职的标准当然不能低。结果他连连碰壁,好多家公司都没录用他。想来想去他决定收起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种最低的身份,再去求职。
不久他就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输入员。这对他来说就像是高射炮打蚊子,但他仍然干得认认真真,一点儿也不马虎。不久老板发现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不是一般的程序输入员可比的。这时他才亮出了学士证,老板给他换了个与大学生毕业生相称的工作。
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时常提出一些独到的有价值的建议,远比一般大学生要强,这时他亮出了硕士证书,老板见后又提升了他。
再过一段时间,老板觉得他还与别人不一样,就对他“质询”,此时他才拿出了博士证。这时老板对他的水平已有了全面的认识,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这位博士最后的职位,也就是他最初理想的目标。然而直线进取失败了,后退一步曲线再进时,终于如愿以偿。
以退为进,由低到高,这既是自我表现的一种艺术,也是自下而上竞争的一种方略。跳高,离跳高架很近,想一下子就跳过去并不容易。后退几步,再加大冲力,成功的希望可能更大。人生的进退之道就是这样。
这个博士的办法是最聪明的,他先放下身份和架子,甚至让别人看低自己,然后寻找机会全面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让别人一次又一次地对他刮目相看,他的形象慢慢变得高大。如果刚一开始就让人觉得你多么的了不起,对你寄予了种种厚望,可你随后的表现让人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结果是被人越来越看不起。这种反差效应值得人们借鉴。人家对你的期望值越高,越容易看出你的平庸,发现你的错误,相反,如果人家本来并不对你抱有厚望,你的成绩总会容易被发现,甚至让人吃惊。
很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人,不懂得这种心理,往往希望从一开始就引人注目,夸耀自己的学历、本事、才能,即使别人相信,形成心理定势之后,如果你工作稍有差错或失误,往往就被人瞧不起。试想,如果一个本科生和博士生做出了同样的成绩,人家会更看重谁?人家会说本科生了不起。你博士的学历高,理应本领高些,可你跟人家一样,有什么了不起?心理定势是难以消除的。所以,刚走上新岗位的人,不应当过早地暴露自己,当你默默无闻的时候,你会因一点成绩一鸣惊人,这就是深藏不露的好处。如果交给你一项工作,你就“我保证能够做好”几乎和说“我不会”一样糟糕,甚至更糟糕。你应当说:“让我试试看。”结果你同样做得很好,可得到评价会大不相同。
某高校,一个系里有两个成果颇丰的青年教师,一个爱吹嘘自己的成就,逢人便说又发表了几篇几篇文章,学术成就多高多高,另一个几乎总是回避关于这个问题的提问,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不多不怎么样。结果,两个人都抱着一摞杂志到系里申报职称,系里的人对前一个人说:“你整天吹嘘自己发表了多少多少文章,按数目早就远远超过这些了,怎么才这么一点儿。看看人家,平日一声不响,谁能想到他会发表这么多文章呢?”尽管两人数量差不多,但后来还是第二个人先晋升了。
俗话讲:退一步路更宽。要退,必先学会忍。事实上,退是另一种方式的进。暂时退却,养精蓄锐,以待时机,这样的退后再进则会更快、更好、更有效、更有力。退是为了以后再进,忍住一时的欲望,暂时放弃某些有碍大局的目标是为了最后实现更大的成功。这退中本身已必然包含了进,这种退更是一种进取的策略。
那位留美计算机博士的求职艺术堪称极妙,最初对理想目标追求得太迫切,反而白白增添烦恼而又不能达到目的,倒不如隐忍一时,退而求其次,以退为进,走一条曲线成功之路。
锋芒太露,则会戕及自身。有才华有能力者,如果不谙熟用“忍”之道,同样会招来不虞之灾。5.克制欲望,不为物质引诱所动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只有志趣高洁,洁身自爱者,才不会为蝇头小利所动,才不会在权争利夺中迷失。
所谓淡泊,这里指的是在五颜六色、光怪陆离的商品社会中,坚持自己的节操,维护自己的清爽如冰的高洁人品,甘于寂寞和宁静,不为锦衣玉食、高官厚禄所动,而是心存高远的明志,并为之而努力奋斗。这一原则之可行,便在于它始终坚持了自己的生存方式,有一个自己确信是有价值,并且值得奋斗的大志向。正因为一心奔着这样一个较高的目标,把一切都服务于这样一个方向,那么,生活中的蝇头小利,在他看来,都自然是不屑一顾的。即使是非常诱惑人的,而且也完全可以得到的东西,也会不为之而动摇。当然,淡泊还另有一层含义,则是指对人生有了一种深刻的洞察和把握,真正地认识到大凡名利之类的东西,不外是一些生不带来、死带不走的身外之物。这样,便可以在各种人世间的你争我夺中,处于泰然的地位,也无疑可以克制住自己内心的某些欲望。与此相反,不能淡泊的人,便常常在汹涌的商品大潮中失去了自我,在诱人的名利面前成为奴隶。这种利欲熏心的人,必然会为一点点的蝇头小利而争得头破血流,为微不足道的权力和官职打得你死我活。
在现代社会中,这样一种淡泊便体现在:尽管周围的人都发了财、升了官,有了汽车、房子和票子,但自己却仍然能够坚持自己所向往的志趣,以这种志趣安排自己的生活。能够用这种坚定的信心抵御外部环境的诱惑,用自己的志向克制自己内心情欲的冲动。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运用的是一种志趣与利欲相抗衡,用一种信念去战胜贪婪。这样,方能够“忍”得下来。
应该承认,在现代生活中,尤其是在迅速而且大量的信息扑面而来的现代社会中,要想这样“淡泊”是很不容易的。要想在绚丽多彩的商品包装面前抑制住自己的冲动是要花力气的,要想在金钱和名誉面前泰然处之不能不需要相当的毅力。但是,一旦能够做到这样的“淡泊”,却可以获得极大的益处。对此,非常重要的一条便是不要把自己的目光集中在某些人的一时一事上,而要从一个较长的时间中去看待人世间的起伏、人们的沉浮以及沧桑的变化。同样,也用这种时间的观点去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追求。要知道,时间的力量是非常之大的,它可以摧毁一切经不起磨炼的虚伪,可以证明事情的真假,也可以区分价值的高低。而我们一旦这样去做时,便可以看到,几经变化之后,堂堂皇皇的座上宾可能转眼之间变成了可怜兮兮的阶下囚;耀武扬威的大款大腕,或许在几番周折之后而变成了摇尾乞讨的小阿飞。还有那富丽的高楼,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好似走马灯似的,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灯红酒绿的吧厅中,高高的酒柜边,一拨拨的过客,恍如烟云一般。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没有什么是绝对的。钱财名利,更是如同足球一样——圆的,今日滚向东边,明日也许又不知被谁踢上一脚。当我们这样去评判世事时,便不会为那一时一事某人的发迹而眼红,也不会因此时此刻某人的亨通而自惭了。也只有这样,“忍”便对自己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一旦“忍”下来,你又会发现,在你自己身上,已经具备了战胜一切的力量。
6.君子慎独,练就强大的自制力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慎独。即真正的君子,要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严格地约束自己,不能做出悖离礼法及伦常的事来。
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也应当忍,要能够自持和自制。今天,人们有了越来越大、越多的自由,有了更多的机会和表现自己的空间。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自持和自制便显得更加重要。
如果我们要明确规定什么是自持和自制,那么,这就是自己给自己立法,并以这种自己为自己颁布的法来自觉地约束自己,提高自己的自持与自制力,这便是这一原则的内涵。古代人之所以要讲究“慎独”,实际上是说在那个时候,人们往往都是被一些客观的因素和伦理法则所被动地约束自己,而能在独自一人、无他人在场监督时也自觉地遵守严格的律条。它所要求的也就是不仅在公共场合,而且在独处时都能够服从某种伦理观念和法律规范。而现代社会所要求的自持和自制则是一种对自我立法的服从,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规定。对这种自我立法的服从程度,反映了一个人自制力的大小,也反映了他的“忍”功的高低。
不难发现,大凡“忍”,无非都是出于某一种规则或律令。由于这种规则或律令的要求,我们才决定止步不前,或接受某种自己不愿接受的事实。然而,作为这些规则和律令来说,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便是外在的;一类则是内在的。前者是别人为自己订立的,后者是自己为自己订立的。古人们之所以要强调“忍”,多半是出于对外在规则和律令的服从和惧怕,而且在有一些人把“忍”字理解为“心字头上一把刀”,其思想背景也是这样去理解“忍”。由于是外在的约束,不是“刀”才奇怪呢。而这样的忍带给人们的痛苦也是可想而知的。在现代社会中,真正的“忍”则不是那样,它是一种自我立法、自我约束之下的“克制自己”,是真正地、由衷地出于一种自我本身的需要。它不像传统社会那样,“忍”是一种自我牺牲、是殉道,或者是一种所谓的忠诚。它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是对自己有利的。例如,美国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和作家富兰克林在青年时代就为自己订立了十几条规则,其中包括节制,即,食不过饱,饮酒不醉,沉默寡言,俭朴,等等。显然,当我们有了这样一种自我立法,一种对自己的约束,并且能够始终如一地去遵守,“忍”就要容易得多。
真正的忍者,都有一种“慎独”的精神,没有外界的监督和约束而能“忍”不逾度,是忍的高境界。
7.中庸适度,把握好用忍的分寸
所谓“中庸”就是对任何事情本着不走极端的方式,适可而止。这就要求能做到一个“忍”字,保持一种适中的人生态度。
许多事情坏就坏在不能把握一个分寸,坏就坏在走了极端。人,尽管有理性,能够在清醒的时候分清是非好歹。但是,作为有情感的人,却常常容易一叶障目,为一时的冲动和得意而忘乎所以。而且,即便是在理性的指导下,也往往会由于过分地钻牛角尖,在一些事情上陷于难以自拔的地步。而中庸便在于克服这样一种行为方式。
作为一种“忍”的原则的中庸,其主要含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自己不走极端,适可而止,量力而行
“水满则盈”、“过犹不及”等等,都是中国的先哲们早已总结出来的经验。它就是告诉我们,哪怕自己可以去争取到的东西,最好也是留点分寸、留点余地,以便在万一出现什么情况时,能够有一个回旋的余地。这里,不仅是一个自我谦让的问题,而且也有一种客观的必要性。因为,就人来说,一旦处于非常极端的地步或状态,往往会使自己反而处于比较被动的境地。我们有一些人常常喜欢抓住机会,充分地展示自己。从自我实现的角度说,这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这种表现一旦过头,则往往会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这一点又何止是表现在这一个方面。在人们的衣食住行方面,在待人接物、工作生活等方面,都是如此。常常听到有人这样说:“哪怕是再好、再美味的佳肴,尽管非常合自己的口味,也最多只能吃个七成饱。”这个道理是同样的。
(2)在对人上也要不偏不倚,做到“和为贵”
任何人在工作中都必须与他人打交道,都必须与别人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少不了有合脾性的、对口味的伙伴与朋友,也难免会有一些在性格、气质、甚至于行为方式上都显得格格不入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单纯地凭自己的好恶。近前者,远后者,甚至于表现出一种明显的态度,其结果往往是容易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作为“忍”,则要求对那些自认为合不来的人也应在工作中采取接近和合作的态度,对那些似乎是很要好的人,也应该适当地保持一种距离。这样,不仅可以真正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得到各种人的帮助,而且也还可以保持朋友间长久的友谊和交往。这种中庸绝不是虚伪,也并不是假心假意,而是一种科学、一种人生的智慧。殊不知,自己与别人合不来,在许多情况下属于双方性格的差异。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别人来顺从自己的性格呢?我们常常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兴趣与气质,为什么又不去尊重别人的存在方式呢?既然如此,这种“中庸”、这种“忍”又有什么不应该呢?
(3)对待工作要谨慎、细心、勿躁、勿急
有些人对待工作和处理事情,总希望能够在一天之内便能干好、能干完,心急火燎。作为一种热情,它是值得提倡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拖拖拉拉无疑是一种非常恶劣的作风。但是,作为“中庸”的态度,则不该如此。它要求人们克制、忍住自己的急躁,冷静地分析、仔细地思考。而不是一下子便急于去草率行事、鲁莽上阵。有些事情表面上看,似乎非常简单、容易,而这类事情也特别容易出问题,症结也就在于不能够克制自己的求胜心理,希望一下子便干完。“中庸”的态度在这里便体现为一种冷静。另一方面,在对待事情和工作中,“中庸”还要求人们不能贪多,把面撒得太广太宽,什么事都想干,哪里都插一手,而要求人们量力而行,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有所得也必然有所失。否则,很可能是什么都干了,而又什么都没能干好。
总之,一个人要是能够在对己、对人、对事上都能够保持一种主动姿态。“忍”并不意味着我们不敢反抗。不敢反抗,不敢有所行动的接受和承担委屈不是“忍”,而是一种奴才心态,一种无能的表现。“忍”只是暂时不去反抗。这种暂时不去反抗同时也就意味着我们随时都可以反抗。自己是主动的。也正是由于这种,对方对于这种“忍”常常是色厉内荏,心中害怕得不得了的。与这种能“忍”的强者相比,那些表面上气势汹汹,不可一世的人又算得上什么呢,不过是一个小丑而已。
当然,这种积蓄力量,引而待发的“忍”,其力量所在,很重要的一条便在于可“发”而只是“待发”。也就是说,自己是有理的,也是有力的。而这也就涉及到一些具体的“忍”的方式了。反言之,在这种“忍”的过程中,要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力量,明白自己是在“忍”,是不愿与之计较的。
8.宠辱不惊,在奉承中忍住陶醉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世上许多事情的确是难以预料的,成功伴随着失败,失败伴随着成功。所以为人处世要时时警醒,宠辱不惊,且不可在虚无中陶醉和迷失。
《阿毗达摩俱舍论》中有个福祸双至的故事。
故事说,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年轻人希望上天能赐予他最大的幸福。他日复一日,虔诚地向神佛祈祷。他的诚心终于感动了上天。一天夜里,他听到有敲门声,当他把门打开时,赫然发现门外站着一位美丽异常的姑娘。美丽的姑娘开口啊,她的声音非常美妙,犹如黄莺出谷一般:“我是负责管理幸福的女神,是吉祥天。”
年轻人不禁喜出望外,立刻邀请她进屋里坐,吉祥天含笑地对年轻人说:“请等一等,我还有一个妹妹,她跟我是形影不离的!”于是,随即将站在他身后暗处的妹妹介绍给年轻人。
当年轻人看清她的面孔后,不禁大惊失色,心想,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丑陋的人?
他疑惑不解地问吉祥天:“这位姑娘难道真的是你的妹妹吗?”
吉祥天严肃地回答:“她就是我妹妹,叫黑暗天,是掌管不幸的女神。”
年轻人听了连忙恳求:“只要你进来就行了,叫黑暗天留在门外好吗?”
她回答道:“你的要求恕我无法接受,因为我和我的妹妹从小到大都是形影不离的。”年轻人听了深感苦恼,而迟迟不能决定。
这时,吉祥天说话了:“如果你还是难以决定,那我俩就告辞了。”当年轻人还在犹豫不决,进退两难时,她们很快就消失了。
看来,福祸是一体的两面,是分不开的。人生在世,如果不懂得这其中的道理,就会受福祸的捉弄,即使幸福来临,也会失去。
世界上有许多事情的确是难以预料的,成功伴着失败,失败伴着成功。人本来就是失败与成功的统一体。人的一生,有如簇簇繁花,既有红火耀眼之时,也有暗淡萧条之日。面对成功或荣誉,不要狂喜,也不要盛气凌人,把功名利禄看得轻些,看得淡些;面对挫折或失败,要像爱因斯坦、小泽征尔那样,不要忧悲,也不要自暴自弃,把厄运羞辱看远些,看开些。这样就不会像《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中了举惹出祸端。
美国发明家莱特兄弟1903年发明了飞机,在首次飞行试验成功后,名扬全球。一次,有一位记者好不容易找到兄弟两人,要给他们拍照,弟弟奥维尔·莱特谢绝了记者的请求,他说:“为什么要让那么多人知道我们俩的相貌呢?”
当记者要求哥哥威尔伯·莱特发表讲话时,威尔伯回答道:“先生,你可知道,鹦鹉叫得呱呱响,但是它却不能飞得很高很高。”就这样,兄弟俩视荣誉如粪土,不写自传,从不接待新闻记者,更不喜欢抛头露面显示自己。有一次,奥维尔从口袋里取手帕时,带出来一条红丝带,姐姐见了问他是什么东西,他毫不在意地说:“哦,我忘记告诉你了,这是法国政府今天下午发给我的荣誉奖章。”
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的漫长一生都在发明创造。从1869年~1910年,他获得了1328项专利,平均每11天就有一种发明贡献于世。每当他完成一件发明,并确定这项发明能给他带来大量金钱时,他会兴奋地跳起来。他一边跳舞,一边口中咒骂自己的新发明。跳舞之后,他又告诉大家这项新发明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是一个开头。爱迪生用跳舞加咒骂来庆贺发明成功。
西方有一句谚语:“名声躲避追求它的人,却去追求躲避它的人。”这是为什么呢?著名哲学家叔本华回答得很好,“这只是因前者过分顺应世俗,而后者能够大胆反抗世俗的缘故。”
20世纪初,法国巴黎举行过一次十分有趣的小提琴演奏会,这个滑稽可笑的演奏会,是对追求名声的人的莫大讽刺。
巴黎有一个水平不高的小提琴家准备开独奏会,为了出名,他想出了一个主意,请乔治·艾涅斯库为他伴奏。
乔治·艾涅斯库是罗马尼亚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家、指挥家——被人们誉为“音乐大师”。大师经不住他的哀求,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并且还请了一位著名钢琴家临时帮忙在台上翻谱。小提琴演奏会如期举行。
可是,第二天巴黎有家报纸用了地道的法兰西式的俏皮口气写道:“昨天晚上进行了一场十分有趣的音乐会,那个应该拉小提琴的人不知道为什么在弹钢琴;那个应该弹钢琴的人却在翻谱子;那个顶多只能翻谱子的人,却在拉小提琴!”
这个真实的故事告诉世人,一味虚求名声的人,想让人家看到他的长处,结果人家却偏偏看到了他的短处。只有在奉承中忍住陶醉,在失意中忍住羞辱,方能做个“宠辱不惊”的人。
宠辱不惊,荣辱皆忘,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才是人生处世的最高境界。
9.敢于吃亏,着眼未来大处着手
为了总体目标,为了整体利益,我们要敢于吃小亏,善于吃小亏,吃小亏方能占大便宜。要善于以整体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要为小利而吃大亏。
我们不说“吃小亏占大便宜”是一种好的、或值得提倡的人生格言,或是什么警世通律,我们也不去评价这样一种为人方式究竟是属于哪个阶级、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哪种文化,我们只是从客观的角度说,一个人只要愿意吃小亏、敢于吃小亏,不去事事占便宜、讨好处,日后必有大“便宜”可得,也必成“正果”。相反,要想“占大便宜”,则必须能够吃小亏,敢于吃小亏,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规律。那种事事处处要占便宜的人、不愿吃亏的人,到头来反而会吃大亏。这也是为许多历史经验和先人后事所证明的。而这里的“愿吃小亏,敢于吃小亏”便需要有一种“忍”的态度。反言之,忍方才愿意和敢于吃小亏。忍不住则必将一事无成。
人的一生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都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它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机会,也会面临着种种的选择。这里,如果这些机会和选择只是一种个人的事情,也许就好办多了。但现实往往不是如此,冲突、竞争,也时时伴随着我们的每一次机会与选择。对此,我们不可能事事争、处处上,而不得不放弃一些无关宏旨的东西,也必须要对一些自己颇为喜欢,但出于某些原因而不能为之的机会忍痛割爱。特别是在一些唾手可得的东西上,以及在一些自己本身完全具有竞争力和理由的机会中,我们也可能会由于某些因素而主动地让予他人。一句话,我们不可能去获得我们完全要的,而且也应该获得的所有利益,尽管它们本来的确是属于我们的,而必须放弃,让出自己的一部分权利和利益。这里,并不是一种“小不忍则乱大谋”,而是一种更主动的人生智慧。因为,这种放弃、让予、“吃小亏”,往往并不一定是为了达到某一个更高的目标,而常常是出于另一种原因,一种预测到、也了解到自己不可能获得自己所有应该获得的机会和利益的明智。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煞费苦心地去争、去比、去要呢?我们反正是要失去一些的,那么,把这种必然性的东西驾驭在自己的主动权之下,岂不是更好吗?这本身就已经是占了大便宜。因为不懂得这样做的人,表面上看,可能争上了他可能碰到的各种机会,但实际上他由于完全陷于已有的机会中,则不能不失去后来的各种机会的选择。相反,能吃小亏的人则始终把这种主动权操在自己手中,尽管失去了一些机会,但也无妨大事。
为了大目标,则世上没有不能吃之亏,没有不可忍之事。“吃亏”和“忍”,其实是实现总体目标的策略。
10.隐忍用心,该出手时坚决出手
人们处于劣势时会有求胜的谋略,然而没有隐忍的功夫就会过早泄露天机,不能在充分准备之后狠狠打击对方。用心忍,下手狠,可达一招制胜之功。
汉初三杰,张良为冠。汉高祖刘邦曾说:“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张良别号)功也。”
单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些字面意义去理解,会误以为张良对刘邦得天下的贡献,主要在于军事——不过一个高明的军师而已。其实不是这样,张良的谋略,是助刘邦取天下的,他是帝王之师,是开国之师。
苏轼在《留侯论》一文中说到: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羽)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藉惟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毙,此子房教之也。”
张良个人隐忍的本事可以从他和圯上老父三次相会的故事中看出来。第一次巧遇老父,那老人要他去捡踢掉到桥下的鞋子,张良原本惊愕想教训老人,却又忍气,看他是个老人家,拾起鞋子,甚至隐忍到跪一腿替老人穿上。老人去而复返,高兴“孺子可教”,约张良五日后相见,又以张良迟到为由改期再试,终于授予子房太公兵法。
这个因为忍之功夫得到的奇遇,使张良终身不忘忍字诀,以教人律己。不过,张良的忍不是消极的,他的隐忍,是等待时机一击搏杀。刘邦曾与项羽相约分兵入关,刘邦本来要用全力攻取崤关,张良劝道:“秦兵尚强,不可轻。”让刘邦暂时忍耐,不要硬拼。直到以重金买通秦将叛变,再趁士卒军心不稳,一举进兵夺关。张良在这场战役中,开始的目的,是保存实力,等到时机到来,乘势取胜。
张良的这种“忍”是和“狠”相结合的,开始要硬得下心去“忍”,接下来要狠得下心去抓住战机。古往今来,在政坛、生意场,哪有人不明白“忍”功的重要?但是说得容易,做到的很少,在紧要关头,偏偏忍不住,小不忍则乱大谋。能忍得住,也能狠得下,那自然能稳操胜券了。张良对于把握时机,因势利导的功夫,也颇有心得。关键在于,张良忍到一定时机,能狠;另外的本事则在于一个“静”字。张良的静,正好符合老子的“致处极,守静笃”。张良少私心、无谋私利之欲,所以不急功近利,宠辱不惊,能对大事冷静合理地观察判断,看得远,想得深;好比下棋,比对手多看到很多步以后的走势变化,哪有不赢的道理。因为无私欲,才敢冒犯首脑当前的喜怒,说服刘邦压制取胜的冲动,等待最佳机会。
单凭“忍”字,张良的运筹未必能达成目标,必须加上“静”字,张良才会受刘邦重用、听信,才能将帝王之道充分学以致用。或许过分强调忍与狠的功夫,不免让人觉得张良是个城府深、心机阴险狠毒的人。这一点可用老子学说解释,老子云:“弱者,道之用”。老子主张以弱守寡,是循机导势的重要前提,是从自然与人生的行进道理中总结出来的。这种功夫,不仅仅是“术”的层次。弱者,道之用。能融会贯通这至深道理的人,必须涵养功夫达到“道”的境界,张良就是达到这种境界的高人。
所以刘邦信服张良,主要在于张良至诚无私。以至诚、无私之心做事待人,虽“忍”不阴;虽“狠”不毒。运用奇谋,因机乘势。只让人感叹智计之巧妙,不致使人们有阴险狡诈的感觉,这里面的学问,幻化无穷,但是基本精神,一脉相承。政坛、商场、对上、对下,全是一样的道理。
“忍”更多的是为了等待时机。一旦时机成熟,积聚的能量就会喷发出来,一击得手。
11.刚柔相济,处世要有软硬两手
在为人处世中我们提倡忍让,但“忍”并非软弱可欺。我们善于软硬兼施。该软时软,该硬时决不退让。
人生在世,待人接物,应当说更多的时候是软的,所谓有话好说,遇事好商量,遇事让人三分……等等,都是人们待人接物中常有的态度和常用方法。但不是所有的时候软的手段都灵验,有的人就是欺软怕硬,敬酒不吃吃罚酒,好话听不进,恶话倒可让他清醒。这样,强硬的态度与手段就成为必要。
到江州渔船上抢鱼的李逵,全无道理,好话听不进,硬是碰到浪里白条张顺。张顺把他诱进水里,水上的硬功夫,把一个铁汉子黑旋风淹得死去活来,他才不敢冒失了,也才真正领教了逞强的苦头。浪里白条张顺,也是软的办法用尽,才来硬的,并且用计把李逵引到水里,让他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样,张顺才可以发挥自己的硬功夫。
就客观情况而言,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软与硬的两手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如果有所偏倚,自己便要吃亏。也就是一个人如果太软,则易给人弱者的印象,觉得你好期负,于是经常受到别人行为、言语、态度的戏弄与不恭。这种现象是普遍的,因为不可能指望人们修养都那么好,公正无欺地待人,而恰恰相反的是,更多的人们总多少有点欺软怕硬的毛病。因此,不可一味的软。
当然,与人交际,也不可一味不转弯地强硬。一个人太强必然使人觉得他头上长角,浑身长刺,别人对他的态度是:“人狠了不逢,酒酽了不喝。”换句话说就是,人太狠我不惹你,惹你不起还不躲起!这是一般时候的态度。到节骨眼上,别人忍无可忍,墙倒众人推,如张顺和众多渔夫对付李逵,李逵的厄运就难逃了。那时的李逵在水中淹得死去活来,要不是宋江来得及时,再拖延几口气的工夫,只怕李逵就要被张顺丢到江中喂鱼了。
所以,为了生活平安,办事顺利,初入社会的人,或者过分软弱,过分单纯的人,务必要了解软硬两手的效用,心理有点软硬两手交替着用的谋略与随机应变。
软硬兼施,随机应变,甚至在情场上,对自己所钟爱的人,也要表现得灵活、果断、态度鲜明,而在男女双方,男子更须具备这种心理的准备。
在情人及夫妻之间,也须恰当地有软硬两手。闹矛盾了,翻脸了,须有一方主动和解,抚慰对方,这是软的。但如果是原则问题,感情危机,则必须坚持原则,慷慨陈词,有勇气批评自己从心底爱着的人,并且不可让步,这是硬的一手。严格地说,只有经得起摔打的爱情才是真实的,在原则上和稀泥,这不是勇者、智者和胜利者的心理状态与行为风格。
所以,软与硬,作为一种谋略,或者作为一种交际手段,无论何种场合,不可偏废。从理论上讲,软,体现友善、修养、通情理;硬则显示尊严、原则和力量。它作为软硬谋略的两个方面,存在的基础应是真实与合理,否则,软硬兼施便成了狡诈,虽得逞于一时,终究必吃大亏。
12.显锋露芒,塑造不好惹的形象
“马善受人骑,人善受人欺。”过于软弱和老实的人常常会成为别人拿捏和欺负的对象,所以在必要时必须给对方以痛击,让别人知道你并不是好欺负的。
吃柿子捡软的捏,生活中一些蛮横霸道的恶人之所以能得意一时,就因为社会上老实人太多。他们作威作福、发火撒气往往找那些软弱善良者,因为他们清楚,这样做并不会招致什么值得忧虑的后果。在我们身边的环境里到处都有这样的受气者,他们看起来软弱可欺,最终也必然为人所欺。一个人的软弱事实上助长和纵容了别人侵犯你的欲望。
人是应该有一点锋芒的,虽然不必像刺猬那样全副武装,浑身带刺,至少也要让那些蛮横霸道的恶人感到无从下手,得不偿失。
树立一个不好惹的形象,是确保自己不受欺侮的一条很重要的处世技巧。这一形象在时刻提醒那些恶人,招惹我是要承担后果并付出代价的。
在社会中生存,事实上,只要你显示出你是一个不受欺侮的人,你就能够做到不受气。也许你不必处处睚眦必报,只要你能抓住一两件事,大做文章,让冒犯者品尝到你的厉害,你就立刻能收到一种“杀鸡给猴看”的效果,起到某种普遍性的威胁作用。这就好像是原子弹的发明,除了在“二战”中牛刀小试外,没有在战后的任何一次战争中使用过,但它的威胁却是有目共睹的,只要你拥有了原子弹,你即便不去使用它,也会对别人产生震慑作用。
哪些形象最不易受欺侮呢?这里不妨略举一二:
其一,泼辣的形象。所谓的泼辣,便是敢说别人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敢为别人不好意思表现的举动。谁敢让他受气,谁当面就会下不来台。他敢哭敢闹、敢拼敢骂,口才好,又敢揭老底儿,所以,很少有人敢引火烧身,自讨没趣。
其二,实力派形象。塑造实力派形象就是要你在平时就要注意展示你雄厚的力量,比如,令人可慕的专业本领、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等,这些都会在周围的人群中造成一种印象,即,你是一个能量巨大的人,不发威则已,一旦发威则后果难当。所以,人们一般不敢招惹这类人物,持有这种形象的人也很少受气。
总而言之,树立一个不好惹、不受气的形象是很重要的,有了这一形象,就好比是种下了一棵大树,从此,你便可以在树阴下纳凉了。
人应该有一点锋芒,虽不必像刺猬一样全副武装,浑身带刺,也至少让那些“凶猛的动物”无从下口。
13.奋起反抗,不纵容恃强凌弱者
如果面对恃强凌弱者,放弃反抗,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只会使对方得寸进尺。只有勇于反抗,敢于斗争,才能使自己成为强者。
人类社会跟动物界相似,时有“弱肉强食”的现象发生,一类人总爱处处占别人的便宜,凌驾于弱者之上;而另一类人就是所谓的“受气包”,很自然地成了前者嘴里的肉。
须知,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受气包”。那些经常成为众人发泄对象的人之所以在不受气的道路上迈不开步子,往往是因为他们首先用自己的左脚踩住了右脚。他们从未作过一件自己想做但又不敢做的事,他们在第一次受气时就放弃了反抗的企图,这一行为的反复便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式和社会交往模式,即,你觉得自己可以忍受这种逆来顺受的生活了,而别人则认为你就应该逆来顺受。因此,你所受过的气越多,你就越可能受更多的气。
如何突破这种恶性循环呢?那就是要勇敢打破第一次,真正地进行一次反抗,让施气者认识到你并不是天生就该受别人气的。
许多人选择了忍气吞声的生存方式,往往是由于他们患得患失,怕这怕那,自己在主观上吓倒了自己。而无数的事实证明,挺身而出,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其实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跨过这道门槛,你会发现,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卸掉了精神包袱,你反而会活得更加自在。
不敢进行第一次反抗,就不会有第二次反抗的发生,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新世界的滋味有多么好。而有了第一次的反抗,尝到了其中的美妙,你自然就有动力去进行更多次的反抗。久而久之,你就会修正你的心理模式和社会交往方式,由一个甘心受气、只能受气的人,变成了一个不愿受气也不会受气的人。有这样一则故事,对我们就很有启发意义。
某大学的一个班集体里,有一位学生比较胆小怕事,遇事过分忍让,因此,虽然班里的绝大多数同学对他并无恶意,但在不知不觉中总是把他当作是一个理所当然的应该牺牲个人利益的人,看电影时他的票被别人拿走,春游时他被分配给看包儿的任务……但在实际上,他心理非常渴望与别人一样,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利益和欢乐。
由于他的软弱和极度的忍耐,这种事情一直持续了很久。但终于有一天,他忍无可忍了,一向木讷的他来了个总爆发,原来一场十分精彩的演出又没有他的票。他脸色铁青,雷霆万钧,激动的声音使所有人都惊呆了。虽然那场演出的票很少,但是这位同学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拿走了两张票,摔门而去。大家在惊讶之余似乎也领悟到了什么。但不管怎么说,在后来的日子里,大家对他的态度似乎好多了,再没有人敢未经他的同意便轻易地拿走他的什么东西了。换句话说,由于他突破了第一次,他已经由受气者变成了一个不再受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