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中国名人大传
陈中梅

第一章著名政治家的故事1

周文王

周文王,名昌,姓姬,周武王的父亲。文,是他死后的谥号。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古公掸父有三个儿子:老大太伯、老二虞仲(亦仲雍)、老三季历(也叫王季、公季)。季历就是周文王的父亲。季历的夫人叫太任。太任端庄贤慧,生下姬昌。姬昌小时就聪明伶俐,不同凡响。据说,姬昌幼时曾见口衔丹书的赤雀落在他家门前,古人迷信,或者是周人对祖先的神化,便说这是姬昌有“圣瑞”。如果他当政,周人就能兴旺发达。所以古公掸父特别喜爱姬昌,明显地透露出要传位给他的意思。老大太伯、老二虞仲心领神会,为成全其父志,哥俩便不辞而别,逃到东南沿海的“荆蛮”地区(今江苏苏州、无锡一带),入乡随俗,断发文身,以适应江南水乡的生活习惯,在那里定居下来。古公死,季历即位。季历死,传位给姬昌,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周文王。

文王即位后,对内仿效古公掸父、季历制定的法度,实行仁政,敬老爱幼,礼贤下士。他先从自己的大家庭做起,上孝父母,早晚请安;下对妻子兄弟严加要求,为整个家庭做出表率。文王以自己的大家庭为核心,靠它做凝聚力来团结族人,巩固内部。并以商纣王为反面教材,极力抑制物质享受的欲望,不敢骄奢淫逸,玩物丧志;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始终保持周人质朴的美德,过着俭朴无华的生活。他勤于政事,兢兢业业地治理自己的国家。他重视农业,亲自督促众人开荒种地,大力发展生产事业,并从中体察民情,以了解稼穑之艰难。他还注意关照那些鳏寡孤独、孤苦无靠的小民,想法为他们解决衣食之难。

周是一个新兴的国家,正处在上升时期。它刚从原始公社制脱胎出来,还带着浓厚的大家庭公社民主、平等的遗俗,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对立并不那么突出。周文王又是一个有政治头脑的人,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对政治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就延缓了阶级矛盾的激化,使整个国家出现了政通人和、上下相安的大好局面。这和当时商王朝内部一团糟的混乱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

与此同时,周文王还推行了其他比较开明的政策。诸如在经济上采用类似劳役地租的方法,一夫耕种百亩田地,再出力为公家助耕一定的数量,剥削率仅为十分之一,这比商朝奴隶制国家的剥削程度轻得多。再就是打通关隘,自由经商。关市只检查异言异服,而不征税,促进了商业的发展。百姓可以随便进入山川林泽,任意猎取野物。这就防止了自由民的分化,保证农业生产有足够的劳动人手。这些措施一方面巩固了周朝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又笼络了人心,换取了更多的人对他政治上的支持。

在对外关系上,周文王继承季历的事业,仍然用主要力量对付西北各少数民族。他北逐俨狁,西攘昆夷,灭了泾水上游的阮(泾川东南)、共(泾川北)等小国,开拓了西北的疆土,巩固了大后方。对周围的一些小国,则诉诸武力,一个一个地加以扫荡。曾先后讨伐犬戎,攻打密须(今甘肃灵台西南),之后又逐一灭掉耆、崇等小国,并把国都由岐迁至丰(今陕西户县东北),这就形成了对商殷的包围之势,为灭殷做好充分的准备。

据《尚书大传》记载,文王治国50年使周不仅在国力上有了前所未有的增强,而且在同商政权的关系上,也酝酿着根本的转变。正是在这几十年中,周文王使周人树立了明确的灭殷目标。而最后7年受命称王,实际上是周在政治上宣告独立,脱离商朝中央政权。这就使周由商的臣屑而终于变为与殷相抗衡的力量。《论语·泰伯》说:“三分天下有其二。”这即是说周文王实际上已控制了大半个天下,灭殷只是个时间问题了。但就在这大功垂成之际,周文王不幸死去。自此以后,周人鉴于自己力量的壮大和殷商政治的腐败,就完全抛弃了“以服事殷”的假面具。周的历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周文王因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他所创立的丰功伟绩,在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崇高的地位,受到后人的推崇。

周公旦

辅佐武王伐纣

周公姬姓,名旦,亦称叔旦,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他是周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在周文王诸子中,周公排行第三。商朝末年,周公的长兄伯邑考被殷纣王烹死,次兄即武王姬发。周公自幼为人诚实忠厚,孝敬父母,多才多艺,因此他和武王发都深得文王的喜爱。文王之时,周族在西方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文王去世后,武王继承父位,继续进行灭商的事业。在武王灭商的过程中,周公一直是武王的得力助手。

武王即位后的第二年,周人在孟津(今河南孟津)大会诸侯。据说,这次盟会目的在于试探商朝的虚实和诸侯的反应,结果有800诸侯参加盟会,他们都背叛了商朝。又过了两年,周人做好了灭商的准备,于是,武王由周公以及姜太公、召公等人辅佐,载着文王的牌位,浩浩荡荡,进攻商纣。在一天天将亮的时候,大军来到商都郊外的牧野,他们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誓师大会,而后,与商朝的军队展开战斗。由于商朝内部矛盾的激化,商纣王的军队“临阵倒戈”,周朝的军队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打败了商纣王的军队。这场战争只用了一天便胜利结束。次日,周人举行了隆重的祭社典礼,以宣布周朝的正式建立。

牧野之战虽然推翻了商朝的统治,但殷纣王的后代以及殷人的残余势力还远没有彻底消灭,稳固已经夺得的天下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管理殷民,武王把殷朝的首都分成三个部分,其中一个地区封给纣王的儿子武庚,另外两个地区交给自己的弟弟管叔和蔡叔管理,这样不但可协助武庚统治殷民,又能监视武庚。另外,武王还褒封了一些先圣王的后人以及功臣等。

由于过度的劳累,武王在克殷后的第二年便生了病。一次,武王忧虑天下尚未安,结果一夜没有睡。周公得知后,急忙赶到武王那里。武王觉得自己已经不久于人世,便托付后事,将个人的一些想法告诉了周公。二人交谈时,武王还希望与周公“兄弟相后”,意思是打算让周公在自己去世后继承王位。周公听后,非常惊恐,他“哭着作揖”,没有答应。就这样武王的儿子诵被立为太子,由周公负责培养和教育。

武王病重时,大臣们很担心,太公和召公打算到文王庙去敬求卜问。周公认为仅用卜问未可以感动先王。于是,周公设筑三坛,周公面北而立,祈告先王,愿以自身代替武王,去侍奉先王。祷告之后,周公占卜,得了吉卦。据说,武王的病情次日便有了好转。

但是没过多久,武王便去世了。武王去世后,年仅13岁的成王即位,由周公以冢宰(官职名,相当于后来的宰相)的身份总理百官,周公担负起了安定天下、巩固周朝统治的重任。

周公辅佐成王,处理政事。在立成王之后,周公又开始诏告诸侯,会见群臣,然后隆重的安葬了武王。到秋天,周公便为成王举行了加冠礼,以示成王已经长大成人。周公所做的这些工作,在当时混乱的局势下,对于稳定人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平定叛乱

但是尽管周公兢兢业业辅佐成王,却有人怀疑周公的动机不纯,周公的弟弟管叔与蔡叔、霍叔等人制造谣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一时间,人们大都误解了周公,连成王、召公等人也都开始怀疑他。为此,周公不得不“坦诚的向他们表明心志”,耐心细致地去做各方面的工作,解除人们的疑虑。周公首先耐心地说服召公和姜太公。武王去世后,召公和姜太公是当时最有威望的人,在当时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周公有必要首先对他们进行解释,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在周公看来,如果不消除动荡之源,局势就会失控,这对新建的周政权是一个极大的威胁。于是,周公开始住在东方(“居东”),查找动乱的源头,以待时势之变。果然,武庚开始趁机作乱,不久,奄人。徐人及淮夷进入邶,与管叔、蔡叔一起叛乱。

武庚的这次叛乱,参加者除了管、蔡等势力以外,其余基本都是东方殷人的残余势力。殷商兴起于东方,东方是殷遗势力集中的地区,因而也就成了武庚叛乱力量的集中之地。周公得到成王和群臣的信任,便开始进攻殷的残余势力。成王时期的这次攻殷乃是继武王攻殷之后的第二次攻殷。这次攻殷,使武庚北窜、管叔自杀,周政权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之后,周公在殷商王畿之地建立宋、卫等国,使殷旧地彻底稳定下来。

平定殷旧地以后,周公继续向“大东”进攻,征伐奄国。殷商时期,人们把商都东方的地区称为“东”,而以距离商都的远近,分别称大东、小东。奄是商朝时期泰山之阳的一个小国,其属地在当今山东曲阜周围,即后来鲁国立国的地区。商人起于东方,奄曾经是商朝的都城,盘庚迁殷后,奄与殷商王朝的联系仍然十分密切,可以说,奄国是殷商势力的根据地。因为,这时的奄地,殷残余势力极其猖獗,是周初社会动荡中的重要地区。武庚之乱中,奄正是叛乱中基本的、重要的力量,而且带头叛乱的也正是奄君。

周公“伐奄”时,并不是直接攻伐奄国,而是先消灭附奄的东方异族,其中包括徐夷、淮夷、薄姑等等,然后再集中优势兵力,攻打奄地,结果取得彻底的胜利。

周初的局势稳定下来,但如何控制广大的东方地区,怎样有效地维持统治秩序,这又成为周公等人必须慎重考虑的头等大事。实际上,在稳定局势的过程中,他们已经着手进行这方面的工作。而在真正控制了东方地区后,周公他们又更加积极地推行稳定政治的措施。这便是分封诸侯、营建都城、订制礼仪制度。

分封制是周代政治统治的重要特征,也是适应周初政治局势的需要,周公则是分封制度的首创者。武王时期,天下未定,当时的首要任务是消灭殷商势力,稳定局势。因此,武王时的各项制度都遵照以往的来实行,分封诸侯的事没有来得及实行。武王时期封神农、黄帝、尧、舜、禹的后裔,这类“加封”,在于收买人心,树立自己的领袖形象,或者说,这不过只是招徕天下诸侯的姿态而已。而周代的分封则是首先将自己亲信的力量分封到各个比较重要的地区,用来协助周室统治各方,对抗外部侵扰。

周公所进行的分封是与平叛和东征同时进行的。周公主持的分封以及与周公有直接关系的分封主要有宋、卫、齐、鲁、燕、晋等国。宋、卫两国在殷商首都之内,鲁、齐分别位于泰山南、北,负责镇抚东方。鲁国也像宋、卫那样负责管理殷遗民的任务。燕、晋两国也是如此,燕国“北迫蛮貉”,晋国“南有戎狄”。可是,这些主要的诸侯国家,在分封之时,都有各自的任务。这些大国分封之后,其周围又随而建立起一些附庸小国,这样就确立了周室地方的统治秩序。周公创立的分封制度,基本妥善解决了周室对原来殷商统治下东方地区的控制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而且,它对周代政治体制的建立也具有促进作用。

周人本来居住西方,在控制了全国之后,为便于统治广大的东方地区,需要周朝的政治中心东移。对此,周初的政治家已经开始考虑了。还在周武王时,他们对于在洛邑兴建新都就已有考虑,只是由于周朝新建,政权还不稳定,因而当时还来不及实施。

武王的愿望是在周公当政时开始变为现实的。成王五年五月,伐奄结束,国家安定下来。周公、成王从东方回来后,开始“迁都洛邑”。

周公还为周王朝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他制订的礼乐大都被后世所承袭,成为封建时代的典章制度。礼乐从大方面说,凡政教刑法,朝章国典,一概称之为礼;从小的方面说,礼则专指当时各级贵族经常举行的祀享、丧葬、朝觐、军旅、冠婚诸方面的典礼。如果按照广义加以理解,周公制礼还应包括制订刑法等方面。

周公制礼作乐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标志着周朝的统治完全走向了正轨,而且对西周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功成身退

周公辅政七年后,周王朝的统治已经稳固下来。此时,周成王已经长大成人,完全可以独立地处理政务。周公担心成王年轻气盛,治国时难免犯错误,于是作了《多士》、《毋佚》以教育劝谏成王。后来,周公在恰当的时候还政给了成王。成王七年,也就是周公归政之年的岁末,成王在洛邑举行了分封周公后代的仪式,将周公的儿子伯禽封到泰山旁边,建立了鲁国,周公也就成了鲁国的开国君主。

周公归政成王之后依然极受尊敬,周天子经常去泰山看望周公。

成王十一年,年龄大约60余岁的周公在封地去世。周公病危时,他希望自己死后葬在周朝的都城,以表示不敢离开成王。周公死后,成王很是伤心,把周公埋葬在毕(今陕西咸阳北),随周文王墓葬,以表示自己不敢以周公为臣。为了褒扬周公之德,成王还特许鲁国在祭祀周公时用周天子之礼乐。

周公的种种努力,对周王朝的稳定和巩固起了重要作用。对周王室,周公可以说是忠心耿耿。周公的形象符合儒家的理想人格,因此,周公也就成了历代辅政者的楷模。同时,周公在辅国安邦的实践活动中,还阐述了他的“敬天保民”、“明德慎罚”、“勤政尚贤”等思想,其政治思想也是儒家政治思想的直接来源。周公的德业首先作为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先导,由此而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社会。

秦穆公

秦穆公(?~前621),春秋时秦国国君,名任好。公元前659~前621年在位。

秦穆公是一个非常贤明的君主,他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等为谋臣,向东发展,拓大疆土,而邻国晋国也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是秦国向东扩展的主要障碍。因此秦晋之间经常打仗,一直处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中。

秦穆公在位的第九年,晋国发生内乱,国君的儿子重耳、夷吾避难逃亡国外。夷吾派人请求秦国帮他回国即位,并且答应如果能当上国君,愿意割让黄河以西的八座城池给秦国。秦穆公答应了他,派百里奚带兵护送夷吾回国。谁知夷吾登位以后,背信弃义,不仅不割让城池,还杀掉了秦穆公的使者,大臣们建议秦穆公派兵讨伐晋国,但秦穆公认为时机还未成熟。

后来,晋国发生干旱,到秦国来请求接济粮食。许多大臣劝秦穆公,不给晋国粮食,趁他们闹饥荒的时候去攻打他们。秦穆公征求百里奚的意见,百里奚说:“夷吾得罪了您,可是他的百姓是没有罪的?”秦穆公听取了百里奚的意见,决定支援晋国,用车船水陆并进。从秦国的国都到晋国的国都,送粮的队伍络绎不绝。这表现了秦穆公的宽宏大量和爱民之心。

隔了一年,秦国闹饥荒,向晋国请求借粮食。夷吾与大臣们商量这件事。有一个大臣建议说:“趁秦国闹饥荒发兵攻打他们,一定能胜利。”夷吾采纳了他的意见,发兵攻打秦国。秦穆公亲自前往迎战。

九月,秦穆公和晋惠公夷吾在晋国的边境会战。夷吾的战马陷在了泥沼里,怎么也挣脱不出来。秦穆公带领部下冲出去想抓住夷吾,谁知反而被后面的晋军的大部队包围了。秦穆公在混战中受伤,情况非常危急。

这时,一支由三百名勇士组成的敢死队冲入晋军的包围圈,不仅很快救出了秦穆公,而且还活捉了夷吾,一下子改变了战局。关于这三百个勇士的来历,有一段故事:当初,秦穆公走失了一匹好马,国都附近的三百多个乡下人抓住了它,并且把它杀死,分肉吃了。官府追查到他们,要依法严惩。秦穆公知道了这件事,对手下说:“有爱心的人不因为牲畜而去伤害人。我听说吃了马肉不喝酒,会生病的。”于是他不仅放了这三百个乡下人,还让人送酒给他们喝。穆公的做法让这三百个人非常感动。他们听说秦国要跟晋国打仗,就自愿来参战,终于在最关键的时刻,帮了秦穆公的大忙。

秦穆公抓了夷吾回来,向全国传下命令:“大家斋戒三天,我准备杀了夷吾祭祀上天。”周天子听说了这件事,派使者来为夷吾求情;秦穆公的夫人是夷吾的姐姐,听说这件事,也穿着丧服光着脚跪到穆公的面前求情。秦穆公说:“罢了,罢了,我抓到夷吾还以为是一件大好事呢,现在弄得天子求情,夫人担心,那就放了他吧。”秦穆公放了夷吾,晋国于是献出了黄河以西的土地给秦国,这时,秦国的疆土到达了黄河。

勾践

勾践(?~前465),春秋末年越国国君,是越王允常的儿子,公元前497~前465年在位。

战国时代,东方的吴国和越国是两个大国,后期他们为争夺霸主的地位,开始互相争战。

吴弱越强,在一次交战中吴王阖闾受了箭伤,不久死去,他的儿子夫差继承了王位。夫差为了报仇也为了霸主的地位,加紧训练士兵,准备打败越国。夫差为了使自己不忘记杀父之仇,就令一个人天天站在宫门口,每次夫差路过的时候,就让这个人说:“你忘掉越国杀死了你父亲的大仇?”夫差回答:“杀父之仇,岂敢忘怀。”与此同时夫差还令大将伍子胥日夜练兵准备复仇。在这样的环境中,吴国慢慢地变得强大起来。

此时的越王勾践并没有意识到吴国的强大。他的大臣范蠡经常提醒他说:“吴国国王在训练军队,早出晚归,大王一定要小心吴国啊!”但勾践十分骄傲,他以为吴国的实力远不如自己,就没把范蠡的话放在心上。

夫差终于出兵了,他与勾践在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展开了大战,结果,勾践大败,仅带着5000残兵狼狈地逃到了会稽山,夫差出兵将山团团围住。勾践没有办法,为了保存住实力,在文种、范蠡两位大臣的建议下,越王派大臣文种去吴王那里求和。文种口齿伶俐,说服了吴王,吴王夫差想同意,可是手下的大将伍子胥坚决反对,劝说吴王“治病要除根”,趁这机会灭了越国。而夫差的大臣伯嚭因接受了越国的贿赂,就劝夫差说:“既然越国已降,进贡称臣,就放他一条生路,也好让百姓知道大王的仁德。”吴王心软,便答应许和。由于担心勾践回去后和自己作对,便要求勾践亲自到吴国去服役。

勾践于是委托文种暂理国政,自己携带妻子和大臣范蠡前往吴国。夫差派人在其父亲阖闾墓侧筑一石室,把勾践夫妇、君臣驱入室中,脱去原先衣冠,换上罪衣罪裙,使其蓬头垢面地从事养马驾车等贱役。每当夫差乘车出游,勾践手执鞭仗,徒步跟随在车左右,任凭吴人恶语讥消,只把羞恨深藏在心中。

夫差遣人暗地探察君臣、夫妇所作所为。但见他们竭力养马、洒扫,没有半点怨言。夫差满以为他们诚心降服,无心复国还乡,便大意起来,放松了对勾践的警惕。

又一天,吴王夫差登姑苏台游嬉,远见勾践夫妇端坐在马粪堆边歇息,范蠡恭敬地守候在一旁。夫差说:“勾践不过小国之君,范蠡无非一介之士,身处危厄之地,不失君臣之礼,也觉可敬可怜。”伯嚭在一旁替他们说情:“愿大王以圣人之心,哀怜穷困之士。”从此,夫差便有意释放勾践回国。

一次,夫差染病。范蠡知是寻常疾病,不久即愈,便与勾践商定一策,让他去尝粪预测疾病,讨吴王夫差的欢心。

勾践求见吴王,探视病情。他伸手抓起夫差的一点大便,放在口里咂了咂,大声祝贺说:“大王之疾,近期即可痊愈。臣曾跟人学过医术,只要亲尝一下病人粪便,可知生死寿夭。大王粪便味酸而苦,与谷味相同,由此知道大王之病不可忧,过几天就会好,而且大王身体十分强壮,定是长寿的人。”听了勾践吹捧的话,夫差心里十分高兴。大臣伍子胥进谏说:“勾践尝大王的大便,实是讨大王的欢心。”夫差不明白,反责怪伍子胥不如勾践那样尽忠。事后,吴王身体果然很快复元,遂决定释放勾践君臣回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惟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就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先尝一尝苦味,还自问:“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这就是后来人们传诵的“卧薪尝胆”。

勾践决定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叫文种管理国家大事,叫范蠡训练人马,自己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根据连年征战,人口稀少的具体条件,制定了一系列奖励生育的政策。越王勾践整顿内政,努力生产,使人丁兴旺,国力渐渐强盛起来,他就和范蠡、文种两个大臣经常商议怎样讨伐吴国的事。

吴王夫差自从当上了霸主以后,一味贪图享乐。越王勾践派人专门物色最美的女子,他把越国美女西施、郑且献给夫差,让她们天天陪夫差喝酒、跳舞。

夫差一见西施,果然容貌出众,把她当作下凡的仙女,宠爱得不得了,渐渐疏远了朝政。

有一回,越国派文种去跟吴王说,越国年成不好,闹了饥荒,向吴国借一万石粮,过了年归还。夫差看在西施的面上,一口答应了。

转过年来,越国年成丰收。文种把一万石粮亲自送还吴国。

夫差就把这一万石卖给老百姓做种子。伯嚭把这些粮食分给农民,命令大家去种。到了春天,种子下去了,等了十几天,还没有抽芽。大家想,好种子也许出得慢一点,就耐心地等着。没想到,过不了几天,那撒下去的种子全烂了,他们想再撒自己的种子,已经误了下种的时候。

这一年,吴国闹了大饥荒,吴国的百姓全恨夫差。他们哪里想到,这是文种的计策。那还给吴国的一万石粮,原来是经过蒸熟又晒干了的粮食,怎么还能抽芽呢?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要去打齐国。伍子胥急忙去见夫差,说:“我听说勾践卧薪尝胆,跟百姓同甘共苦,看样子一定要想报吴国的仇。不除掉他,总是个后患。希望大王先去灭了越国。”

吴王夫差哪里肯听伍子胥的话,照样带兵攻打齐国,结果打了胜仗回来。文武百官全都道贺,只有伍子胥恨恨地说:“打败齐国,只是占点儿小便宜;越国来灭吴国,才是大祸患。”

这样一来,夫差越来越讨厌伍子胥,再加上伯嚭在背后尽说伍子胥坏话。夫差给伍子胥送去一口宝剑,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的时候,气愤地对使者说:“把我的眼珠挖去,放在吴国东门,让我看看勾践是怎样打进来的。”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作好了充分准备,大规模地进攻吴国,吴国接连打了败仗,丧失了大部分领土,只剩下姑苏一座孤城了,他派大臣跪在勾践的军前,请求议和,范蠡笑着说:“当年我的大王被你打败,你没有攻占越国,才会有今天的下场,今天轮到你了,我们怎么会议和呢?”夫差听说以后,叹道:“我没有面目见伍子胥了。”说着,就用衣服遮住自己的脸,自杀了。

勾践得胜回国,开了个庆功大会,大赏功臣,可就少了个范蠡;他带着西施,隐姓埋名跑到齐国经商去了。

范蠡走前,留给文种一封信,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这个人,可以跟他共患难,不可以共享乐,您还是赶快走吧。”

文种开始称病不上朝,准备走,可是网已经布下来了。有一天,勾践派人给他送来一口剑。文种一看,正是当年夫差叫伍子胥自杀的那口宝剑。文种后悔没听范蠡的话,只好怀着一腔愤怒自杀了。

伍子胥

伍子胥(?~前484年),春秋时吴国大夫。帮助吴王阖闾夺取王位。辅佐阖闾,使吴国强大。并攻入楚国。取得大胜。吴太子夫差继位后,因在对越国政策上与夫差发主分歧。而被夫差疏远,后被迫自杀。

逃出楚国

伍子胥原是楚国人,本名叫伍员。他父亲伍奢因为得罪了楚平王被关进了牢里。

大臣费无忌对楚平王说:“伍奢有两个儿子,都很有本事,如果不把他们杀掉,将会祸患无穷。大王可以拿他们父亲作人质,骗他们回来。”楚平王派人去召伍子胥和他的哥哥伍尚,说只要他们回去就放了伍奢。

伍尚得知父亲被囚,立即就要回去。伍子胥说:“楚王叫我们回去,并不是真的要放父亲,只不过是怕我们逃跑了,以后留下祸患,因此用父亲作人质骗我们回去。只要我们俩一到都城,父子三人就会一起被杀。这对父亲又有什么好处呢?只能使我们全家被杀,连报仇的人都没有。我们不如一起投奔别的国家,向他们借兵为父亲报仇。现在回去被杀,就什么都干不成了。”伍尚说:“我也知道回去救不了父亲,但我怕今天父亲叫我回去而我没有回去,以后也没能为父亲报仇,那会被天下人耻笑的。”接着他又对伍子胥说:“你比我有才干,就一个人赶快逃走吧,日后为父亲报仇;我什么本事都没有,要死也和父亲一起死。”随后就进城了,不久就被抓住了,伍子胥则逃奔宋国。伍尚被押到国都郢后,楚王把他和父亲一起杀了。

伍子胥后来又逃奔吴国,他中途经过楚吴交界的昭关,守卫昭关的将领想逮捕他,伍子胥想不出办法逃出去,一夜之间,头发竟然全急白了。第二天,伍子胥只好丢掉车马,单身步行,差一点被人抓住。伍子胥逃到一条大江旁边,再也无路可走,身后的追兵又越来越近。这时江面上驶来一艘小渔船,船夫知道站在江边的是伍子胥,就把他渡过江去。伍子胥非常感激,解下身上的宝剑递给渔夫说:“这把宝剑能值一百两黄金,送给您作为报答您的救命之恩。”渔夫不肯接受伍子胥的宝剑,说:“楚国一直悬赏捉拿你,谁能抓到伍子胥,赏给他万两黄金,还封他为爵,何止一百两黄金?我救你只因为同情你。”伍子胥还没走到吴都城就病倒了,只好在半路上停下来,靠乞讨为生。历尽各种苦难,伍子胥终于到达了吴国都城,通过将军公子光见到了吴王僚。

过了一段时间,吴国和楚国发生了纠纷。吴王命令公子光率领军队攻打楚国。攻占了两座县城后,公子光率兵回国。伍子胥对吴王说:“现在正是一举攻破楚国的好机会,希望您派公子光继续进攻楚国。”公子光却对吴王僚说:“伍子胥的父亲、哥哥都被楚王杀害了,他劝大王攻打楚国,只不过是想为自己报私仇而并不是真为吴国好。现在进攻楚国是不能把它一举攻破的。”伍子胥一听就明白了公子光的个人企图,他是想杀掉吴王僚而自己称王,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再劝吴王对外用兵,便推荐了一个叫做专诸的勇士给公子光,自己隐退到乡下种田去了。

辅佐吴国

五年之后,公子光果然找机会杀掉了吴王僚,自立为王,也就是吴王阖闾。阖闾即位后,又找到了伍子胥,任命他当了吴国的大官。阖闾自立后第三年,与伍子胥和大臣伯嚭一起伐楚,攻克了舒城,又想一鼓作气乘胜进攻郢都,将军孙武说:“军民都已经非常疲劳了,不能再继续作战,我们还是暂时等一等吧!”于是吴军便返回国中。

此后连续几年,吴军年年进攻楚国,攻占了不少地方。又过了三年,吴王阖闾对伍子胥、孙武说:“过去你们总说不能攻打郢都,现在我们已经取得了军事上的优势,你们认为时机到了吗?”两个人回答说:“楚国的将军囊瓦生性贪婪,总是向唐国和蔡国索要财物,这两个国家的人民对他恨之入骨,您如果一定要进攻楚国,必须联合这两个国家,取得他们的支持。”阖闾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动员了全国的军队,联合唐、蔡两国,大举进攻楚国。吴军与楚军在汉水两岸沿江对阵。吴王的弟弟夫概请求率军出击,阖闾没有答应,夫概就偷偷地带着自己部下的五千人马突然出击,猛攻楚将子常。子常被打败逃到了郑国。吴国的大军乘胜前进,一连打到了郢都城下。楚昭王逃离郢都。第二天,吴王率大军进入郢都。伍子胥到处搜捕楚昭王,但没有找到,因为楚平王已死,于是伍子胥就掘开了楚平王的坟墓,把尸骨拖出来,抽了三百鞭子才住手。

伍子胥之死

过了几年,吴国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败。阖闾在战斗中受了伤,没过多久就病死了,太子夫差即位为吴王。夫差为了给父亲报仇,加紧训练士兵,又任命伯嚭为宰相,治理内政。

第二年夫差起兵攻打越国,一举全歼了越军主力。越王勾践带着五千名残兵败将逃到了会稽山上,他派大臣文种带上厚礼贿赂伯嚭,通过他向吴王夫差求和,说勾践愿意交出国家大权,和妻一起给吴王当奴仆。吴王准备答应下来,伍子胥劝阻说:“越王勾践将来会东山再起,现在您不消灭他,以后一定要后悔的。”吴王不听从伍子胥的话,采纳了伯嚭的意见,和越国讲和了。

此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表面上极力讨好夫差,暗地里不断发展力量。而吴王夫差却以为已经降服了越国人,一心想向北攻占齐国。伍子胥多次劝吴王说勾践才是吴国最危险的敌人,应该尽快消灭越国,而不要总想着攻打强大的齐国。吴王夫差对伍子胥的话一点儿都听不进去,尤其是对齐国打了几次胜仗后就更不理会伍子胥了。伍子胥见吴王一意孤行,知道吴国早晚要灭亡,就把自己的儿子带到了齐国,托付给一个朋友照顾。

宰相伯嚭也与伍子胥的矛盾越来越深,他在吴王面前说伍子胥的坏话:“伍子胥生性凶狠,没有人情味,他长期以来嫉恨大王,我们必须提防他造反作乱。上次大王准备攻打齐国,伍子胥极力阻拦,结果大王获得全胜。伍子胥因为大王没采纳自己的计谋而耿耿于怀,心里怨恨大王。现在大王准备再次伐齐,他又出来阻拦,希望吴国打败仗来证明他有先见之明。如今大王亲自率领大军,出动了全国军队去伐齐,而伍子胥因为您没听他的话,便假装生病推辞不去。大王您千万要防备他,恐怕他马上就要造反了。另外我派人暗中观察伍子胥,发现他趁出使齐国的时候,把儿子托付给齐国人鲍牧。作为一个臣子,在国内稍微有点不痛快,就勾结外人,自己仗着是先王的老臣,因为一时没被重用就心怀不满。这样的人大王应该尽早采取措施啊!”

吴王夫差说:“我也早就怀疑他了。”于是,吴王派人给伍子胥送去一把宝剑,说:“你就用这把剑自杀吧!”

伍子胥接过宝剑,仰天长叹道:“唉!本来是奸臣伯嚭作乱误国,大王却反而要杀我。我曾经辅助你的父亲成为诸侯中的霸主;当你没有被立为太子的时候,许多公子都争抢当太子,是我在先王面前保举你,你才继承王位。你当了吴王之后,要把吴国分一半给我,我都没有要。没想到今天你听信了奸臣的挑拨越来越昏庸,反而来杀我。”

伍子胥回头告诉他的手下人说:“我死了之后,你们要在我的墓上种上梓树,长大了可以给他们做棺材;把我的眼珠挖下来挂在吴国国都的东门上,我要亲眼看到越国灭掉吴国。”说完后挥剑自杀了。

果然不出伍子胥所料,越王勾践九年以后灭掉了吴国,杀了吴王夫差和伯嚭。

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前295)战国时赵国君,名雍,越肃侯之子,公元前325~前299年在位。赵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年)进行军事改革,令胡服骑射,曾攻灭许多小国,国势大盛。后在内讧中,被李兑围困于沙丘宫,饿死。

赵武灵王是一个富有改革精神的国君,他“胡服骑射”的故事在历代广为流传。事情是这样的:

有一天,赵武灵王对大夫楼缓说:“咱们东边有齐国、中山,北边有燕国、东胡,西边有秦国、韩国和楼烦。我们要不发奋图强,使国家强大起来,那么随时会被人家灭的。要发奋图强,就得好好进行改革。我觉得咱们穿的服装,长袍大褂,干活打仗,都不方便,不如胡人短衣窄袖,脚上穿皮靴,灵活得多。我打算仿照胡人的风俗,把服装改一改,你看怎么样?”

楼缓听了很赞成,说:“咱们仿照胡人的穿着,也能学习他们打仗的本领了,是不是?”

赵武灵王说:“对啊!咱们打仗全靠步兵,或者用马拉车,但是不会骑马打仗。我打算学胡人的穿着,就是要学胡人那样骑马射箭。”

这个议论一传开去,就有不少大臣反对。赵武灵王又跟另一个大臣肥义商量:“我想用胡服骑射来改革咱们国家的风俗,可是大家反对,怎么办?”

肥义说:“要办大事不能犹豫,犹豫就办不成大事。大王既然认为这样做对国家有利,何必怕大家的反对呢?”

赵武灵王听了很高兴,说:“我看讥笑我的是些蠢人,明理的人都会赞成我。”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赵武灵王首先穿着胡人的服装出来。大臣们见到他短衣窄袖的穿着,都吓了一跳。赵武灵王要大家都改穿胡服,可是大臣们总觉得这件事太丢脸,不愿这样办。赵武灵王有个叔叔公子成,是赵国一个很有影响的老臣,头脑十分顽固。他听到赵武灵王要改服装,就干脆装病不上朝。

看到这种情况,赵武灵王下了决心,非实行改革不可。他知道要推行这个新办法,首先要打通他那老叔叔的思想,就亲自上门找公子成,跟公子成反复地讲穿胡服、学骑射的好处。公子成终于被说服了。赵武灵王立即赏给公子成一套胡服。

大臣们一见公子成也穿起胡服来了,都没有话说了,只好跟着改穿胡服了。

赵武灵王看到条件成熟,就正式下了一道改革服装的命令。过了没有多少日子,赵国人不分贫富贵贱,都穿起胡服来了。有的人开头觉得有点不习惯,后来觉得穿了胡服,实在方便得多。

赵武灵王接着又号令大家学习骑马射箭。不到一年,训练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亲自率领骑兵打败邻近的中山,又收服了东胡和邻近几个部落。到了实行胡服骑射的第七年,中山、林胡、楼烦都被收服了,还扩大了好多土地。

赵武灵王经常带兵在外打仗,把国内的事交给儿子管。公元前299年,他正式传位给儿子,就是赵惠文王。武灵王自己改称主父(意思是国君的父亲)。

赵主父为了要打败秦国,把国内的事安排好以后,决心亲自到秦国去考察一番地形,并且观察一下秦昭襄王的为人。他打扮成赵国的一名使臣,带着几个手下人,上秦国去。

到了咸阳,赵武灵王以使臣的身份拜见秦昭襄王,还向他报告了赵武灵王传位的事情。秦昭襄王接见了那个假“使臣”后,觉得那个“使臣”的态度举止,既大方,又威严,不像个普通人,心里有点犯疑。过了几天,秦昭襄王又派人去请他,发现那个“使臣”已经不告而别了。客馆里留着一个赵国来的手下人。秦昭襄王把他找来一问,才知道他接见的原来就是有名的赵武灵王。秦昭襄王大吃一惊,立刻叫大将白起带领精兵,连夜追赶。追兵赶到函谷关的时候,赵武灵王已经出关三天了。

商鞅

商鞅(约前390~前338)战国时政治家,卫国人,公孙氏,名鞅,亦称卫鞅。开始是魏相公叔座的家臣,后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六年(公元前356年),主持实施变法,过了十年,因战功封于商(今陕西商州市东南)十五邑,号商君,因此也被称为商鞅,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

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发奋图强,宣布广纳天下人才。他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人或者外来的客人,谁要是能想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的,就封他做官。”

秦孝公这样一号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卫国的贵族卫鞅,在卫国得不到重用,跑到秦国,得到秦孝公的接见。

商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注意农业,奖励将士。要打算把国家治好,必须有赏有罚。有赏有罚,朝廷有了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

秦孝公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张,就拜商鞅为左庶长(秦国的官名),说:“从今天起,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长决定。”

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于是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3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10两金子。”

不一会儿,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10两赏金?”

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50两。没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

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下了决心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

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50两黄金,一分也没少。

这件事立即传了开来,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

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经起了作用,能够取信于天下,于是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新法令赏罚分明,规定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为标准。贵族没有军功的就没有爵位;多生产粮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为了做买卖和因为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都罚做官府的奴婢。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后,农业生产增加了,军事力量也强大了。不久,秦国进攻魏国,从河西打到河东,把魏国的都城安邑也打了下来。

公元前350年,商鞅又实行了第二次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一、废井田,开阡陌,秦国把这些宽阔的阡陌铲平,也种上庄稼,还把以前作为划分疆界用的土堆、荒地、树林、沟地等,也开垦起来。谁开垦荒地,就归谁所有。土地可以买卖。

二、建立县的组织。把市镇和乡村合并起来,组织成县,由国家派官吏直接管理。这样,中央政权的权力更集中了。

三、迁都咸阳。为了便于向东发展,把国都从原来的雍城(今陕西凤翔县)迁移到渭河北面的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这样大规模的改革,触犯了许多贵族、大臣的利益,他们都反对新法。有一次,秦国的太子犯了法。商鞅对秦孝公说:“国家的法令必须上下一律遵守。要是上头的人不能遵守,下面的人就不信任朝廷了。太子犯法,他的师傅应当受罚。”

结果,商鞅把太子的两个师傅公子虚和公孙贾都判了罪:一个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上字。这一来,一些贵族、大臣都不敢触犯新法了。

这样过了10年,秦国果然越来越富强,周天子打发使者送祭肉来给秦孝公,封他为“方伯”(一方诸侯的首领),中原的诸侯国也纷纷向秦国道贺。魏国不得不割让河西土地,把国都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

秦始皇

离奇的身世

秦始皇(前259~前210),即嬴政,一称赵政。战国时秦国国君、秦王朝的建立者。秦庄襄王之子。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是他统一了中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但是他的身世却很离奇。

战国时期,各国连年征战,局面混乱,彼此都有吞并别国的野心。为了互相表示信任,各国互相交换王子王孙为人质。秦赵两国为了表示友好,也互派人质。秦昭王派王孙异人到赵国去做人质。当时异人已是壮年,异人兄弟很多却派他当人质,是因为母亲夏姬失宠。异人在赵国当人质期间,秦国不守信用,几次发兵攻打赵国,赵国对待异人就像对待奴隶一样。正当这个落难异国他乡的王孙归国之心相当强烈,而希望却非常渺茫的时候,富商吕不韦却主动找上门来,要帮助他归国继位。

颇有政治头脑的富贾吕不韦,在赵国邯郸做生意时见到了秦国公子异人,他立刻意识到“奇货可居”,决定在异人身上做一笔一本万利的大生意:倒卖国王,并谋取政治地位,光耀门庭。

吕不韦对秦国王室内部形势作了比较透彻的分析,并答应以千金为异人游说安国君(异人的父亲)和受宠的华阳夫人,使他们同意立异人为嗣。异人感激地说:“如果登上王位,封吕不韦为相国。”吕不韦于是经常往返赵秦,四处用金钱开路,再加以鼓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安国君终于同意立异人为嫡嗣,并请吕不韦为异人的老师。

异人并没有马上归国。有着常年经商生涯的吕不韦,算盘越打越精,胆子也越来越大,他正酝酿一个更大的阴谋,就是让自己的儿子登上秦王宝座。在他的姬妾中有一位能歌善舞美貌出众的女子,名叫赵姬,吕不韦很喜爱她。当他知道赵姬已怀孕后,就进行精心安排。请异人到家中喝酒,有意要赵姬为异人敬酒献舞,因为她容貌端庄俊雅,被异人看中。异人请求吕不韦把赵姬送给他为妻。吕不韦顺水推舟,将赵姬送给了异人。赵姬此时身中怀育的就是以后的秦始皇,实际上是吕不韦的儿子。秦昭王48年(前259)正月,赵姬在赵国邯郸生下一个男孩子,取名政,秦为嬴姓,故名嬴政。

嬴政随父在赵国生活了九年,九岁时,秦昭王死了,安国君即位,异人以太子的身份带着嬴政回到了秦国。安国君即位时已年过半百,在位一年就死了,异人即位,即秦庄襄王。庄襄王当了秦国的国王以后,没有忘记当初的诺言,封吕不韦为相国,食洛阳十万户。至此,吕不韦贩卖国王的大生意才算真正一本万利。

嬴政13岁时,庄襄王死了,嬴政即王位。吕不韦以“仲父”的身份辅政。在吕不韦辅政的9年中,不断强化着自己的权威。秦王政步入青年以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政见。虽然在“大一统”这点上,他们的观点是一致的,但在追求统一的形式、道路上,尤其是由谁主持统一大业上,却有很大的分歧。秦王政对吕不韦专权很不满,和他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

可是,在当时“世变主少,群臣相疑”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吕不韦这样一个强有力的人物,在嬴政初即位的一段时间内,秦国可能会发生内乱。所以吕不韦对稳定国家政局起了很大的作用。到嬴政20多岁时,他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与吕不韦无论是在思想上、政见上,都有很大差异,有些甚至根本就是对立的。吕不韦也觉察到这一点,所以吕不韦想通过撰写《吕氏春秋》对秦王政的思想加以控制,他派人写好了一本《吕氏春秋》经过修改后,诏告天下:凡是能改动其中一个字的,赏千金。而秦王政是一个专断而又骄横的人,决不受制于人,对吕不韦的说教,有些根本就不接受,他要自己网罗人才。

秦王政22岁时,举行冠礼,这就意味着,秦王政要亲理朝政了。在这期间,宦官嫪毐利用太后的宠受,大力发展自己的权势,权势能与吕氏比高低,并且企图杀害秦王政,立他与太后的私生子为国君。在公元前238年4月,秦王政在旧都雍(今陕西凤翔县南)举行冠礼时,缪毐便乘机发兵攻打秦王。秦王政早有防备,两军在咸阳交战,缪毐发兵不得人心,部队倒戈,秦王抓到嫪毐后用“车裂”的死刑,灭其亲族,并杀死他与太后所生的私生子,遣太后于贳阳宫。通过镇压叛乱,充分表现了秦王政政治才能。镇压嫪党徒必然牵连到吕不韦,秦王政本想诛杀吕不韦,考虑到他在先王和自己年幼时辅政有功,于是免除死刑,只解除了吕不韦的相国职务,并把他全家迁出咸阳,吕不韦出咸阳后,暗中与六国国君往来,被秦王政所知。吕不韦担心死在自己儿子手里,就喝毒酒自杀了。秦王政下令:从今以后,如有像嫪毐和吕不韦这样专横的,一律照此处置。

统一六国

秦始皇是一个胸中有远大抱负的人,他常一个人站在山岗上看着太阳,眼中炯炯有神。他的心中已经燃起熊熊烈火,这场火必将燃烧在整个中华大地。

秦王独揽大权之后开始招揽人才,他废除了“逐客令”,命令外出使节到各国去物色人才,楚国的李斯慕名而来,向秦始皇提出了“统一六国”的政治主张,这与秦王不谋而合,所以李斯很受秦始皇的器重。另外魏国的张仪提出的“连横”主张,就是让秦国和六国分别结盟防止六国结成反秦同盟,然后一个个的消灭掉,也被秦王采用。秦始皇非常重用他们,常对他们说:“你们就是我的两条腿,没有你们,我什么也做不成呀!”后来,李斯成为秦国的宰相,张仪则帮助秦始皇打败了六国。

秦王20年(前227年),嬴政派王翦、辛胜大举攻燕,燕、代联军抵抗,被秦军破于易水之西。次年,秦又征调大军支援王翦,大败燕军,攻陷燕都蓟城(今北京),燕王逃向辽东。秦将李信穷追不舍,在衍水(今辽河流域)大破太子丹军,燕王被迫杀太子丹,将头颅奉献秦军求和。秦王25年(前222年),秦将王贲灭燕,俘虏了燕王喜,至此燕国灭亡。

秦王22年(前225年),秦将王贲率兵攻魏,挖开黄河,水淹魏都大梁,魏王假请降,魏亡。灭魏以后,秦国乘胜向楚国开进。秦王24年(前223年),秦将王翦攻入楚都寿春,楚王负刍被俘,楚亡。秦王26年(前221年),秦将王贲攻齐。齐王建被俘,齐亡。

秦始皇从秦王17年(前230年)灭韩开始,到始皇26年(前221年),历经10年时间,终于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郡县制与统一度量衡

统一天下后,嬴政知道,靠武力统一的天下并不一定长久。于是,他以秦国制度为蓝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实行全面改革。自然,确定嬴政的地位和权力成为主要任务。他认为“王”涵义狭小,必须更新方可彰显自己的无量功德和人君的至上权威,于是责成群臣议举尊号。群臣和博士认为秦王平定天下,功业空前,远超五帝,鉴于古有三皇而秦皇最贵的传说,建议尊号更为“秦皇”,命为“制”,令为“诏”,自称为“朕”。秦王嬴政觉得自己功兼三皇五帝,决定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号为“皇帝”,并批准“制”、“诏”、“朕”作为皇帝专用术语,不许他人染指。

但秦始皇又犯难了,天下应当怎样统治呢?他向臣下问起,大臣对秦始皇说:“六国诸侯刚灭,燕国、齐国、楚国离京城太远了,您不如把几个皇子分封到那些地方去做王,协助陛下统治天下。”

宰相李斯反对分封皇子的建议,说:“陛下统一了天下,可以在全国设置郡县。子弟功臣多,赏些赋税钱财,不要分封诸侯,这样您才容易控制他们!”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他说:“以前天下战争不断,是因为分封诸侯王的原因。如再分封诸侯王,是埋下了战争的祸根。”

于是秦始皇把他的天下划分为36郡,郡以下设县。秦始皇在中央朝廷里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廷尉、治粟内史等重要的官职协助皇帝治理国家。所有这些官员都归皇帝任免和调动,一概不得世袭。国家的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

后来,封建王朝所实行的政治体制,大体上是在秦始皇的这套体制的基础上逐渐演变的。

秦始皇把原六国的兵器全都收缴到京城咸阳来,回炉熔铸成12个大铜人和许多铜器。把它们立在咸阳宫殿前面的两边,象征着秦始皇灭亡六国统一中原。

秦始皇以圆形方孔、每个重半两的钱做为全国统一的货币。秦始皇下令规定了统一的度量衡,如尺寸、升斗、斤两等。这样各地经商,做买卖都没有困难,因而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原六国的车辆和道路也都不同,这样不方便。于是秦始皇下令,规定车辆上两个个子间的距离,一律都定为6尺。又修筑从京城咸阳到全国各个重要地方的大路。

战国时期的文字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秦始皇又下令统一文字,规定一种叫作小篆的字体,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文字。后来整理成一种比小篆更便于书写的字体,叫作隶书。隶书跟现在的楷书已经很相像了。

这样各地的文化交流就方便多了。

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北部的匈奴势力对秦王朝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他们经常派兵抢夺内地的财物,为了保证中原地区的安定,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率兵30万,北攻匈奴,经过几次大战,蒙恬攻取了河南(今内蒙古河套地区)、高阙(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南)、阴山(今内蒙古狼山)、北假(阴山以南)等地方,并在这里设置了34个县。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从中原地区迁移3万多户到这里垦荒种植。接着,秦始皇便开始大范围地修筑长城,在秦、赵、燕三国长城原有的基础上,加以连接、修补,构筑了西起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鸭绿江,长度达1万余里的长城。这就是至今仍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古代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和高度智慧的结晶。它的建成,对于防范匈奴,保卫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几千年来,它一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的骄傲。

秦王朝虽然建立起来了,但旧贵族们还大量存在,拥有大批奴隶的大商人还大量的存在,而代表这些旧势力的儒生也大量存在。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在一次庆祝宴会上重新提出分封制度不能废除,他认为不按照古代的规矩办事是行不通的。李斯提出了反对意见,说:“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法令统一。但是有一批读书人不学现在,却去学古代,对国家大事乱发议论,在百姓中制造混乱。如果不加禁止,会影响朝廷的威信。”并提出了焚书的建议:

1.史书方面除《秦记》之外,其他六国的史书一律烧掉;

2.《诗》百家语除博士官收藏的以外,其他人的藏书,都集中到郡,由郡守监督烧掉;

3.医药、卜筮、种树等科技文化方面的书不在禁止之列;

4.如有人敢相互谈论《诗》、的,判处“弃市”;借古讽今者将被灭门(灭族);其他人或官吏见到而不举报的与他们同罪;令下30日后不执行的,即面额刺花,服4年筑城劳役。

秦始皇看后立即批准了这个建议。于是,全国各地烟尘弥漫,大批古代文献、典籍焚毁于大火之中。

第二年,由于大量焚书,引起不少读书人和方士的不满,他们继续大造舆论,谩骂、攻击秦始皇,说他像一个专职杀人的狱吏,并以处罚削斩人为乐以此逞威等等。有两个方士叫做卢生、侯生,在背后议论秦始皇的不是。秦始皇大为恼火,再一查,又发现咸阳有一些儒生也一起议论过他。秦始皇把那些儒生抓来审问。儒生经不起拷打,又东拉西扯地供出一大批人来。秦始皇对于这些敢于反抗、继续散布“妖言”,“以乱黔首(百姓)”的儒生采取了坚决镇压的手段,先后逮捕了460多个儒生,并把他们全部坑杀在咸阳。

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焚书坑儒”事件。

焚书坑儒,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消除割据的意识,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秦始皇所采取这种野蛮的、残酷的手段,对中国古代的文化无疑是一次非常严重的摧残。

秦始皇的暴政,引起老百姓的不满。楚地流行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歌谣,诅咒秦王朝灭亡。始皇36年(前211年),东郡(今河南濮阳一带)落下一块陨石,有人在石上刻了一行字:“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知道后,派遣御史追查刻字人,由于无人承认,便把陨石附近的居民全部杀死,然后销毁陨石。

在这样的局面下,秦始皇难免有些害怕起来。他一方面自认为功盖三皇五帝,另一方面又认为自己必须得以长生不老,方可将秦王朝的统治延续下去。所以在他的一生中,秦始皇为了寻求能长生不老的仙药,总是接连不断地出巡。

始皇37年(前210年),秦始皇开始了他的最后一次巡游。他从咸阳出发,首先来到南方的云梦(今洪湖、洞庭湖一带),在九疑山祭祀了虞舜。然后顺江东下,由丹阳(今安徽当涂东)登陆,来到钱塘(今浙江杭州),绕道向西120里渡江登上会稽山,在山上祭祀了大禹。祭罢大禹,秦始皇在会稽山刻石留念,然后下山,经吴中(今江苏吴县)北上。秦始皇一行从江乘(今江苏镇江)渡江,一直沿着海边向北,又来到琅琊。他总想能在海边有所收获,遇见仙人或得到仙药,所以一直靠着海岸走,然而仍一无所获。看看求仙无望,便决定返回咸阳。连日的旅途劳累,加上途中遭到张良等人的伏击,心情沮丧,到平原津(今山东平原附近)就病倒了。于是秦始皇和随从一路疾驰,准备赶回咸阳,不料到了沙丘(今河北广宗县西),秦始皇病逝。时为始皇31年(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在位37年,称王25年,称帝12年,终年50岁。安葬于骊山。

吕不韦

“奇货可居”

吕不韦(?~前235)是阳翟(今河南濮阳西南)的大商人。在经商的来往中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家中积蓄了千金的财富。

秦昭王40年,太子病故。秦昭王42年,将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立为太子。安国君的孩子有20多个。他把最喜欢的爱姬立为正夫人,称为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有个排行居中的男孩名叫子楚(即王孙异人),子楚的母亲叫夏姬,不被安国君宠爱。子楚作为秦国的人质被送到赵国。秦国屡次攻打赵国,因此赵国对子楚也很不礼貌。

子楚是秦王的庶孙,送到诸侯作人质,车马财物都不充足,生活困窘,不能称心如意。吕不韦到邯郸做生意,看见子楚的状况很怜悯他,说:“这人就像奇好的货物,可以囤集赚大钱。”于是就去见子楚,对他说:“我能光大您的门庭。”子楚笑着说:“你先光耀自己的门庭吧,配说什么光大我的门庭!”吕不韦说:“您有所不知,我的门庭要随您的门庭而光大。”子楚心里明白吕不韦说的意思,就请他进屋同坐,和他诚恳地交谈。吕不韦说:“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立为太子。我听说安国君宠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只有华阳夫人能决定谁被过继到她膝下作为嫡子。如今您的兄弟有20多人,您又排行居中,不被宠爱,长久地作为人质留在诸侯国中,到秦王去世,安国君即位为王时,您就没有希望和长子及朝夕在安国君面前的诸公子争太子位了。”子楚说:“是的。该怎么办呢?”吕不韦说:“您贫穷,又客居赵国,没有什么财物可以奉献给双亲和结交宾客。我虽然不富裕,但我愿意拿出千金为您到西边去走走,伺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立您为嫡嗣子。”子楚就向吕不韦叩头说:“如果真能实现您的计划,愿意把秦国分一半给您共享。”

于是吕不韦拿出五百金给子楚,作为平日的费用,结交宾客;再用五百金买了一批奇珍异宝,自己带着到西边的秦国去,求见华阳夫人的姐姐,托她把珍宝都送给华阳夫人。并顺便说到了子楚如何贤能智慧,结交诸侯的宾客满天下,说子楚经常“把夫人当作苍天,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华阳夫人非常高兴。吕不韦又趁机请华阳夫人的姐姐劝华阳夫人说:“我听说,以姿色来伺奉人的,姿色变老了宠爱也就消失。如今夫人伺奉太子倍受宠爱,但您没有儿子,您不如在这时及早地在诸位公子中挑一个贤能孝顺的,把他立为嫡子,过继在您膝下。丈夫在世时,您的地位可以更加尊贵;丈夫去世后,过继的儿子即位为王,您的权势仍不丧失,这不就是一句话可得万世之利吗?您不在风华正茂时确立根本大计,等到姿色衰老宠爱消失时,虽然再想开口求一件事,哪里能够如愿呢?如今子楚贤能,又自知排行居中,按次序也轮不到他,他的母亲又得不到宠幸,于是他自己来归附夫人,夫人如果在这时把他选出来立为嫡子,那么您这辈子就都能宠贵于秦国了。”华阳夫人觉得有道理,就乘太子空闲的时候,不慌不忙地讲述子楚抵质到赵国后非常贤能,来往于秦赵两国的人都在称赞他。讲到这里,华阳夫人哭泣流涕地说:“我有幸能被选入后宫,不幸的是没有儿子,我想把子楚立为嫡嗣子,让我终身有个依靠。”安国君答应了她,于是就给华阳夫人刻好玉符,约定将子楚立为嫡嗣子。安国君和华阳夫人因此送给子楚许多食物用品,并且请吕不韦去辅助他,于是子楚在诸侯中的声誉越来越大了。

巧妙篡秦

吕不韦曾经娶了一个特别漂亮又善于舞蹈的邯郸女子,跟她同居后,吕不韦知道她怀上身孕。有一天,子楚跟吕不韦饮酒看见这位女子并喜欢上她,因此站起身来为吕不韦敬酒,请求把这个女子送给他。吕不韦假装很生气,不答应子楚,子楚又再三要求,吕不韦于是顺水推舟,就把这个女子献给子楚。邯郸女子隐瞒自己已有身孕,不久,生下儿子,名政。于是子楚把她立为夫人。

秦昭王50年,派兵包围邯郸,赵国的形势很危急,想杀掉子楚。子楚和吕不韦商量后,用金六百斤送给监守他的小吏,得以脱身,逃到秦国的军队中,终于回归秦国。赵国想杀掉子楚的夫人和儿子,子楚夫人本是赵国豪富的女儿,就跑到娘家躲藏起来,因此母子俩得到活命。秦昭王56年,秦昭王去世,太子安国君即位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赵国也奉送子楚夫人及儿子政,一起回到秦国。

志得意满

安国君只作了一年秦王就去世了,被谥为孝文王。太子子楚接替王位,就是庄襄王。庄襄王认作的母亲华阳王后称为华阳太后,亲生母夏姬尊称为夏太后。庄襄王元年,任吕不韦为丞相,并且封为文信侯,给他河南洛阳十万户的赋税作俸禄。

庄襄王即位三年后去世了,太子政被立为秦王,秦王政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秦王政年纪小,当了太后的母亲和吕不韦私通。吕不韦的家僮多达万人。

当时,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都以礼贤下士收纳宾客而互相炫耀。吕不韦觉得秦国如此强大,这方面却不如诸侯,因此很惭愧,于是也招贤纳士,优厚地款待他们,他的食客有三千人。当时各诸侯国有许多善辩的学者,如荀卿等人,著书立说传遍天下。吕不韦就让他的宾客人人动笔,著述所见所闻,将这些论著编辑为八览、六论、十纪,共20多万字。因为这部书是以吕不韦名义编的,所以称为《吕氏春秋》。他把这部书公布在咸阳城门边,并在上面悬赏千金,邀请诸侯国的游士宾客来修改这部书,凡是能正确地增删一字的,赏赐千金。

秦王政逐渐长大,但太后还是跟吕不韦私通。吕不韦恐怕事情败露自己要遭殃,就暗中找到名叫缪毐的男人作他的门客,吕不韦每当在家里举行歌舞杂技表演的时候,让他表演顶着桐木车轮子行走,并有意引诱太后。太后知道了,果然想暗中得到缪毐。吕不韦于是送上缪毐,假装让人控告缪毐有罪,应该治他宫刑。然后又暗中对太后说:“只要假装处理缪毐以宫刑,就可以让他在宫内服侍你了。”于是太后私下赐给主持宫刑的官吏许多财物,让官吏假装施刑,拔掉缪毐的胡须、眉毛变成宦官,然后送去伺候太后。太后和缪毐通奸,对缪毐非常喜爱。太后有了身孕,恐怕让外人知道,就谎称占卜的结果让她去外地躲避一段时间,于是太后避开秦王政,移宫到雍城居住。缪毐经常随从太后,受到特别多的赏赐,国家的许多事情都让他去决定。缪毐的家僮有数千人,那些找到门上想为缪毐当舍人的宾客也有上千个。

饮鸩自尽

秦始皇九年,有人告发缪毐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宦官,常常跟太后私通淫乱,还生了两个儿子,都被隐藏起来。缪毐还和太后商量说:“秦王去世后,就让咱的孩子即位。”于是秦始皇把缪毐投入监狱进行审问,了解到所有的实情,这件事牵连到相国吕不韦。九月,秦始皇诛灭缪毐三族,杀掉他跟太后所生的两个儿子,缪毐的各位门客都被抄没家产搬迁到蜀地。秦始皇想诛杀相国吕不韦,但因为他辅助先王的功劳较大,还有许多宾客辩士为他说情,秦始皇不忍心将他杀掉。

秦始皇10年10月,免去相国吕不韦的职位。后来齐国人茅焦劝说秦始皇,秦始皇才到雍城去迎接太后,让她重新回到咸阳居住,并遣送吕不韦到他的封地河南去。

一年多以后,诸侯国的宾客使者纷纷到秦国来,希望拜见吕不韦。秦始皇怕吕不韦谋变,于是赐书给吕不韦说:“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秦国把河南作为你的封地,食禄十万户?你跟秦国有什么亲缘,被人称为仲父?你跟你的家属都给我搬到蜀地去居住!”吕不韦估量自己这样受逼迫越来越重,恐怕被砍头,就喝毒酒自杀。秦始皇所忿恨的吕不韦、缪毐都已死了,于是让缪毐的门客从蜀地又回到咸阳。

秦始皇19年,太后去世,跟庄襄王合葬在芷阳。

刘邦

刘邦,字季(公元前256~前195年),西汉开国皇帝即汉高祖。为汉王4年,在帝位8年,在平定英布叛乱中胸部受了箭伤,后因创伤复发而死,终年53岁。葬于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35里处)。

刘邦,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人,农民出身。从小为人就豁达大度,有大志。曾作过秦朝泗水亭长(管理十里地方的小官)。有一次,他奉命押运一批民夫去骊山服役,中途民夫逃跑了许多。他眼见无法交差,干脆就将民夫全部放走了,自己和十几个自愿跟随他的人逃入芒砀山,聚集了百余人,并和沛县衙门的文书萧何、监狱官曹参暗暗联络。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刘邦聚合萧何、曹参、樊哙等数百人,杀死县官,起兵响应,称沛公。带兵转战于丰、沛之间。陈胜死后,曾一度带队伍归属项梁。后来项梁战死,刘邦与项梁侄子项羽共奉楚怀王雄心为领袖,继续坚持反秦斗争,成为反秦的主力。

秦二世三年秋(前207年),刘邦受楚怀王派遣率所部向关中挺进。他迫降宛城,攻占武关,率军攻入咸阳,秦三世子婴投降,秦朝灭亡。刘邦羡慕阿房宫的豪华,进城后想留居宫中,经谋士张良力劝才醒悟过来,出城驻于灞上。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者法办;偷盗者治罪。”因而深得民心。

不久,在巨鹿击败秦军主力的项羽也攻入咸阳,驻扎于鸿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项羽听从谋士范增的建议,决定杀死刘邦这个对手。但他的叔父项伯去告诉了老朋友张良。张良和刘邦商量后,认为自己现在不是项羽的对手,只有去向项羽赔罪,争取他改变主意才是上策。

第二天,刘邦带着张良、樊哙等和百余随从,到鸿门请罪。项羽设宴招待。席间,刘邦低声下气地向项羽赔不是,表示自己没有和他争天下的野心。项羽听了,顿时改变了杀死刘邦的主意,范增一再朝他使眼色,示意他动手,他都装没看见。范增急了,派项庄入席,欲以舞剑助酒兴为名刺杀刘邦。项伯见项庄慢慢舞近刘邦,忙起身对舞,保护刘邦。张良借故出帐通知樊哙冲入帐中,保护刘邦。刘邦借上厕所,带着樊哙离开项羽大营,从小路跑回了军中。张良待刘邦走远,就向项羽送上礼品说刘邦酒醉先回去了。范增气得连连叹息,但又无可奈何。这样,项羽和刘邦的关系暂时缓和了下来。

同年十二月,项羽违反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封刘邦为汉王,都南郑,占有巴蜀、汉中之地;项羽自称“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项羽分封后仅一个月,诸侯开始火并。刘邦乘机平定三秦,再度占领关中,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之争。

刘邦本人既不是将才,也没有什么高明的谋略,但他善于用人,尤其懂得发挥部下的长处,又“好谋能听”,能够采纳部下正确的意见,能体恤民情,关心民间疾苦,因而得到人民的拥护,在张良、萧何等人的谋划下和韩信、彭越、英布等将领的征战下,终于由弱变强,在公元前202年打败项羽,并迫使项羽在乌江自杀。这年二月,刘邦在汜水(今河南省荥阳县境内)继皇帝位,建立汉朝,起初建都洛阳,不久迁至长安,史称西汉。

刘邦在位期间,先后消灭了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王侯割据势力,立了许多同姓王,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实行重农抑商,与民休息政策;号召逃往山泽者返回本乡,返乡者恢复爵位和田宅;对战争期间卖身为奴者给予解放;还令士兵复员,从事生产。此外,令各地豪强迁徙关中,以充实首都。还修改《秦律》,制定《汉律》九章;定算法、历法和度量衡。这些措施,对安定民生,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秦朝灭亡后,漠北的匈奴趁机南下,重新占据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汉朝初年,匈奴不断南下侵扰汉的边郡。前201年,韩王信投降匈奴。次年,刘邦亲自率大军前往征讨,在白登(今山西大同东北)被匈奴三十万大军围困七昼夜。后用陈平计谋,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以脱险。此后,鉴于国力尚未恢复,刘邦不得不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公元前196年,刘邦在平定英布叛乱的战斗中,胸部中箭受伤。第二年三月,创伤复发,病势危重。他召列侯、群臣进宫,吩咐左右宰杀白马,要众臣歃血为盟,宣誓从今以后,凡不姓刘者不能封王,没有功者不能封侯,谁违背这个盟约,天下人可以共同讨伐他。又命令陈平立即从燕地赶回荥阳,协助灌婴驻守,以防各诸侯国乘机作乱。然后召见吕后,嘱咐后事。吕后问他:“萧相国之后,谁可以接替他?”刘邦回答曹参。吕后问曹参之后呢?刘邦回答:“王陵,并由陈平辅助他。陈平足智多谋,然而不能独当一面,周勃朴实,少文化,但是,今后安定刘家天下的,非他不可,可以任他为太尉。”吕后再问后事,刘邦摇摇头说,后事恐怕不是你所能知道的了。同年四月(前195年),刘邦死于长安长乐宫。死后庙号为太祖,称高皇帝,历史上习惯称他为汉高祖。

李世民

公元599年1月21日,李世民生于一个军事贵族家庭。

李世民从小接受儒家教育,爱好历史、文学,练得一手好字;又因军事世家的影响,受过比较严格的军事训练,善使弓箭。据说,百步之外,他一箭能射穿门板。对于兵法战策,他也钻研颇深,少年时就能与父亲谈论用兵之道。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他18岁,跟随父亲来到太原。当时农民起义正蓬勃发展,隋朝政权呈土崩瓦解之势。他加紧结纳四方豪杰,在晋阳宫副监裴寂、晋阳令刘文静等人的谋划下,劝父亲李渊把握时机,起兵反隋,夺取天下。这年夏天,李渊将炀帝派来监视他的副手王威、高君雅处决,正式举兵进攻长安。李世民被任命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冬天,李世民会同其兄李建成部攻克长安。次年,李渊即位称帝,改国号为唐。李世民拜为尚书令,晋封秦王。

唐朝建立之初,周边群雄并峙。从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到武德五年(公元622年)间,李世民东征西战,先后铲除了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徐圆朗等各个割据势力,镇压了窦建德及其部将刘黑闼等农民起义军,为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随着军事斗争的胜利,李世民声望日高,手下聚集了大批来自中小地主乃至劳动人民出身的贤士勇将,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集团,因而他与太子李建成为争夺皇位的斗争迅速加剧,终于导致了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采用政变手段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其弟齐王李元吉也被他的部将尉迟敬德射死。3个月后,李世民顺利登上帝位,改年号为“贞观”。李渊被尊为太上皇,至贞观九年(公元635年)离开人世。

贞观之初,李世民便着手扩大宰相班子,发挥宰相班子的集体智慧,完善三省六部制。李世民扩大宰相班子,集思广益,其根本目的是防止决策的乖谬,免使封建国家重蹈隋之覆辙。

贞观之初,李世民还采取一些重要的改革措施,来恢复社会生产。制定人口增殖政策,奖励男女及时嫁娶,提倡鳏寡婚配,并把户口的增加作为地方官政绩考核的内容。

在法制改革方面,李世民也表现出封建政治家的宽宏气魄。他主张刑法不要过严,但必须公正,法律条文不能过繁,必须简明正确。

李世民的虚怀纳谏,在封建帝王中也是很突出的。据史书记载,从武德九年(公元626年)至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仅魏征一人就进谏200余事,大部分为李世民所接受。

在用人方面,李世民实行“才行兼备”的政策,很少受出身、家世、地域和原属何种政治集团的影响。《旧唐书·太宗纪》说他“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

李世民是我国古代一位贤明的封建君主,厉行改革,广纳贤才,广开言路,把国家治理得有条不紊,他统治的时期,史称“贞观之治”。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