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四章著名文学家的故事2

汤显祖

生于公元1550年,卒于公元1616年。中国明代戏曲作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别署清远道人。临川(今属江西)人。汤显祖出身于书香门第,12岁时即已显出非凡的文学才华,21岁中举。曾多次参加进士考试,因拒绝首相张居正的延揽而落选。直至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始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等职。汤显祖对明朝的社会现实有较清醒的认识,他一生蔑视封建权贵,常得罪名人,拒绝与当时执掌朝政权贵周旋。万历十九年上《论辅臣科臣疏》,因抨击朝政,被贬为广东徐闻县典史。万历二十六年弃官回家,自建玉茗堂,专心从事戏曲创作。

汤显祖在古文诗词上有很高深的修养,他的古文长于议论,颇有“好辩”特色。他的书信写得很富感情,文笔流利,为后人所推崇。他还长于史学,修订过《宋史》,惜未完稿。

汤显祖的主要创作成就在戏曲方面,代表作是《牡丹亭》(又名《还魂记》),它和《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

《牡丹亭》情节取白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但与话本相比,《牡丹亭》不仅在情节和描写上作了较大改动,而且主题思想有极大的提高,表现青年男女对自由的爱情生活的追求,显示了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对青年一代婚姻自由的束缚。此剧在艺术上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让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这样浪漫主义的写法,使此剧别具一格。《牡丹亭》文词以典雅著称,剧中的《惊梦》的几支曲子一向为人称道,《牡丹亭》有着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牡丹亭》问世后,盛行一时,使许多人为之倾倒。

《紫钗记》是由汤显祖28岁时作的第一部传奇《紫箫记》改写而成。男女主角李益和霍小玉明显来自唐代蒋防的传奇小说《霍小玉传》,但情节略有不同。

《邯郸记》是根据唐代沈既济的传奇小说《枕中记》改编。《南柯记》本事根据唐代李公的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改编。汤显祖的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影响。《牡丹亭》中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影响更为深远,从清代的《红楼梦》中也可看出这种影响。汤显祖在艺术思想上重性灵反对复古摹拟,重内容反对格律束缚,为“临川派”的领袖,他还留下两千两百多首诗歌和文赋。

蒲松龄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1640年~1715年),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省淄川县(今山东淄博)人,清代杰出小说家,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声誉。蒲松龄自幼聪慧好学,十九岁参加科举考试,县、府、道三考皆第一,名闻乡里,他热衷功名,但后来却科场不利,直到七十一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曾给宝应县知县孙蕙做了数年幕宾,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官宦人家做塾师,前后将近四十年。他将自己的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反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思考,倾注于笔端,集成《聊斋》一书。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计有文集十三卷,四百余篇;诗集六卷,一千余首;词一卷,一百余阕;戏本三出(《考词九转货郎儿》、《钟妹庆寿》、《闹馆》)、俚曲十四种(《墙头记》、《姑娘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魇殃》、《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贵神仙复变磨难曲》、《增补幸云曲》);以及《农桑经》、《日用俗字》、《省身语录》、《药崇书》、《伤寒药性赋》、《草木传》等多种杂著,总计近二百万言。

《聊斋志异》取材广泛,想像非富,虽然情节曲折多变,但它叙次周密、构思奇妙,且意境瑰丽,“用传奇法,而以志怪”,艺术风格独特。

《聊斋志异》中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十分成功。它谈鬼说狐,写仙描神,百幻并作,无奇不有,展示出一个个神奇莫测的迷人境界。这些想象,大大增强了故事情节的感染力。

《聊斋志异》的语言很有特色。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古代的文学语言,同时又大量提炼和融会进了当时的方言俗语,从而形成了一种既典雅俏丽又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无论是抒情写景,还是叙事状物,都绘声绘色,多彩多姿。显出深厚的文化功底。人物语言雅中有俗,俗中见雅,雅俗结合,更生动活脱,谐谑有趣。只是古语过多,增加了读者的困难。至于书中短篇,文字虽不似长篇出色,然叙事简洁明快、下笔文雅、清新,使读者百看不厌。

《聊斋志异》约包括500篇小说。它的故事来源也非常广泛,或出自作者的亲身见闻和离奇的想象,或借鉴于过去的题材,或采启民间传说,或为作者自己的虚构。有些故事,虽有模拟的痕迹,但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和生活经验,推陈出新,使这些故事的内容更加丰满。

《聊斋志异》一书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作品。政治腐败、官贪吏虐、豪强横行、生灵涂炭,都在《聊斋志异》中有所反映,揭示了人民痛苦生活的原因主要来自贪官污吏。

《聊斋志异》在暴露统治阶级贪暴不仁的同时,还写出了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对他们表示深切的同情。其中有“大冤未伸,寸心不死”的席方平(《席方平》);有最终变成猛虎,咬死仇人的向杲(《向杲》);有直人阴间、杀死两吏卒的王鼎(《伍秋月》)这些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形象在激发被压迫者的斗争意识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聊斋志异》的另一重要内容是揭露了科举考试的种种弊端。蒲松龄才华过人却名落孙山,他对科场的黑暗、试官的昏聩、士子的心理等都非常熟悉,所以写起来能切中要害,力透纸背。通过一些梦幻的境界,作者嘲笑了那些醉心功名利禄的士子。与这些醉心于科举的士子相对照,书中还写了一些不肯“易面目图荣显”的人物。如《贾奉雉》中“才名冠一时”的贾奉雉,屡试不中,终于“遁迹山丘”,弃家出走。还有《三生》中的兴于唐、《素秋》中的俞慎和俞士忱等,他们都有真才实学,却“困于名场”,“怀才不遇”。作者给予他们极大的同情。

描写爱情婚姻的故事,在《聊斋志异》中数量最多。有的是人和人的恋爱,有的是人和狐鬼精灵的恋爱。一些叙述青年男女真诚相爱、自由结合的故事,写得十分动人。如《青凤》写耿去病与狐女青凤相爱,对青凤感情恳挚;青凤也不畏礼教闺训,爱慕耿生,终于获得幸福结局。在封建礼教盛行的年代里,作者借此表达了广大青年男女对真正爱情的向往和憧憬。

在爱情主题作品中,作者塑造了许多“情痴”、“情种”的形象,刻画了他们对爱情的坚贞专一,描写了他们以“知己之爱”为基础的爱情生活。《连城》写乔生与连城相爱,遭到连父的阻挠,连城含恨而死,乔生也一痛而绝,二人在阴间相会。还魂前,他们惟恐再发生变故,便先结为夫妻。

《聊斋志异》中还有一部分作品抨击了浅薄的社会风气,歌颂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如《镜听》写“贫穷则父母不子”的人情世态,《罗刹海市》写“颠倒妍媸,变乱黑白”的社会恶习。《聊斋志异》中还有其他一些含义深刻的篇章,有的故事颂扬女子超人的才智,如《颜氏》、《狐谐》和《仙人岛》等;有的故事描写儿童的胆量和智谋,如《贾儿》等;有的写了民间艺人高超的技艺,如《偷桃》、《口技》等;有的则富有寓言意味,能够启发读者领悟某些生活道理,如《画皮》、《黑兽》、《禽侠》、《狼三则》、《大鼠》、《螳螂捕蛇》等。

以下介绍其中著名的篇章:《贾奉雉》:贾奉雉才华横溢,写一手好文章,考试却屡屡落榜。后来,郎秀才指点他写了一些狗屁不通的文章交给考官,却考中举人。贾奉雉以为耻,决心随郎秀才赴深山修行。只住一夜,就因情欲未绝被师父赶出来。哪知仙境一天,世上已百年。贾奉雉回到家,儿子都老死了。家里穷困,二孙子又不孝,贾奉雉无奈,只好再去应试考取功名,中进士,做了侍御史,却因姓格耿直被奸臣陷害,革职充军。贾奉雉此时才知荣华的场所原来都是地狱的境界。充军途中,贾奉雉被仙人接走。

《促织》:皇帝有一个奇怪的嗜好——斗蟋蟀,每年都要从民间征集蟋蟀。老实人成名,在女巫的指点下,才捉到一只蟋蟀,但却被爱子弄死。儿子害怕被责骂,投井自尽。成名对儿子弄死蟋蟀悲痛万分,得知儿子死去,又悲恸欲绝。后来儿子复活,魂魄化为一只善斗的蟋蟀,才免去一家濒于毁灭的厄运。皇帝得了蟋蟀,龙心大悦,成名的一家也因此过上了好日子。

《青凤》:荒芜的耿家大院庭里常出怪事,不信鬼神的书生耿去病决意去探个究竟。不料与异类的青凤同坠爱河,却被青凤的叔父——黑狐活活拆散。一日去病在上坟的路上救起一只被狗追逐的小狐,原来这小狐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青凤,自此二人恩爱相处。一日,青凤的叔父遇难,其子向耿去病求助。青凤的叔父得救后,感谢去病的搭救之恩,并为自己以前的行为感到后悔。

《阿宝》:六指的孙子楚看中了美丽的员外之女阿宝,阿宝开玩笑说,如果孙子楚截去手指,那么就嫁给他。孙子楚信以为真,用斧头砍断了自己的手指。后来在见到阿宝时,魂魄竟随阿宝而去,又化作鹦鹉依偎在她身边。阿宝虽生于富贵之家,贵家子弟争相结姻,却深深爱上了这个出身贫贱却感情笃诚的“孙痴”。从此两人甜蜜地生活在一起。

《翩翩》:罗子浮生性风流,眠花宿柳。他偷了叔父的钱,跟了娼妓到南京。钱花光了,又生了一身脓疮,被娼妓赶走。罗子浮一路乞讨,回到家乡附近,但无颜回家。夜晚遇到翩翩,随翩翩到了深山的洞穴。翩翩治好了他的脓疮,并用芭蕉叶做成锦蜜衣服,用云做棉花,用树叶剪的鸡和鱼,与罗子浮做了夫妻。罗子浮只要一恋其女色,动了邪念,身上的衣服就会变成棉花和枯叶,飞到天上。从此,罗子浮不敢再生妄想。后来翩翩为其生一男孩,就从此消失了。孩子聪慧过人,后来做了大官。

曹雪芹

“红学”是一专门学问,五四运动以后,“红学”更成了显学,而且形成了不同的学说和学派。“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红楼梦》,赚取了多少人的眼泪,引发了多少人的情思是根本无法统计的。

曹雪芹是我国清代伟大的文学家,世界文学之林中的第一流小说家,他的代表作《红楼梦》自问世以来所引起的广泛深远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对它进行评论、研究所达广泛深入的程度,更是文学史上的突出现象。

目前对“红学”的研究更是出现了新的高潮,专著、专刊、专论纷纷行世,而且方兴未艾,日趋发展。《红楼梦》的影响也远及国外,在1942年就被译成英文。此后,英文、俄文、德文、法文、意文、日文、越文、荷兰文等外文译本陆续出现,不下一二十种。除翻译原著外,国外又出现了很多关于“红学”的研究论著。《红楼梦》享有世界名著的崇高声誉。

然而《红楼梦》的作者却不像他的作品那样举世皆知。他生前没能享有应得的声誉和荣誉,死后他的事迹也不见经传。以至今天,连他的生卒年月,父母是谁,一生主要有什么活动还是争论的问题或仍在探索阶段。

人们一般认为曹雪芹一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朝代。他的祖先自高祖曹玺起经祖父曹寅,到他的父亲,相继做了六七十年江宁织造,是当时财势熏天的“百年望族”。

康熙年间是曹家鼎盛时期,祖父曹寅当过康熙的“侍读”。康熙的“南巡”,其中就有4次是以曹寅在任的江宁织造署为行宫。但好景不长,到了曹雪芹的父辈,由于雍正上台后排除异己,以亏空款项等罪被革职、抄家,曹家因此急剧走向衰落。到了乾隆时期,又因事遭到一次打击,从此一蹶不振,彻底衰败。

这种特殊生活经历对曹雪芹的一生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家庭由极盛到极衰的变化,使他清醒认识到封建社会的炎凉世态,以及政治的黑暗,社会的腐朽,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封建阶级的本质。另一面,他的家庭又是一个同皇室有直接勾结的、典型的贵族官僚家庭,集中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黑暗,也集中反映了复杂的阶级矛盾和封建伦理道德。这些都为曹雪芹的日后创作提供了生活基础和题材源泉。

在被抄家以后,曹雪芹随家一起迁居北京,在北京城内度过了他的青壮年时期。

关于这一阶段的生活情况,史书上未见记载,只是后人在他的朋友敦敏、敦诚兄弟所作的诗句中了解到,他大约是做一些文墨抄录之类的杂事。《红楼梦》的创作,大约就开始在北京城内生活的后期。

曹雪芹逝世前十几年的晚年生活,是在北京西郊度过的。他晚年生活贫苦困顿,极其艰难,过着“满径蓬蒿花不华,举家食粥酒为赊”的生活,靠卖画和亲友的接济过日子。

在这种状况下,曹雪芹仍以顽强的毅力继续写作《红楼梦》。有人说他“作书时,家徒四壁,一几一杌一秃笔外无它物”。曾有一个传说提到,曹雪芹写书时,没有钱买纸,就把旧年的皇历拆开,字写在皇历的背面。就是在他身处危险的情形下,也没有停止过写作。“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没有一定的胆量、信心、毅力,在如此艰难的环境里要写出这部“怨世骂时之书”是不可能的。

正当曹雪芹奋笔疾书,《红楼梦》快要完成的时候,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了,他唯一的爱子染上痘疹,不幸夭折。

意外的打击,使曹雪芹痛苦万状,以至感伤成疾,年未五旬,竟一病不起,终于在一个晚上“泪尽而逝”。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曹雪芹在世时,就在少数亲友中披阅评论。曹雪芹逝世后,这部作品盛行于世。最初传抄的都是80回本,到了1791年,程伟元和高鹗对在社会上流行20年,但“无定本”的《红楼梦》,进行了一番整理,并且增补了后40回,使之成为一部故事完整的作品。

《红楼梦》这部作品描写了广阔的生活和复杂的矛盾冲突,内容非常丰富。人物的众多,事件的纷繁,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部长篇小说。它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的兴亡过程,深刻和生动地反映了封建大地主阶级的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激烈的阶级斗争,揭露了封建统治的腐败和黑暗。它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也是空前的。从历史发展的大形势到日常生活的细支末节无不包罗殆尽。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像一位杰出的统帅登坛布阵那样,调遣得宜,安排有节,把几百个人物和纷繁的事件组织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把小说艺术推向了新的阶段,是高度艺术性和深刻思想性的完美结合,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历史上的最高峰。

《红楼梦》自问世至今200余年,一直广为流传,显示了它巨大的艺术生命力。谈“红”说“红”蔚然成风。曹雪芹的名字伴随着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在我国早己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曹雪芹又是一名世界文学大师,在文坛上享有着崇高的国际声誉。在世界大文学家的排名表上,他与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齐名并排,万古流芳。

鲁迅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鲁迅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地主家庭,家乡的传统文化给他以滋润,他十分景仰故乡的历代先贤,并努力搜求有关祖先的资料。

鲁迅13岁那年,家里遭遇了一场很大的变故。他的祖父周介孚因为涉嫌科场舞弊被判重刑。这件事不仅使周家的声誉扫地,而且花钱疏通官府使周家经济上陷入了困境。

这场变故使周家的境遇日益糟糕,年幼的鲁迅也因此领略到世态的炎凉、人情的淡薄。就在祖父下狱的同时,鲁迅的父亲又染病在床。少年鲁迅承担了家庭的重任,常常奔波于当铺和药铺之间。这些经历在鲁迅的心灵上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创伤。

1898年,鲁迅来到南京,先后在江南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学习。在这里,他看到了《天演论》这样的进步书籍,并于1902年被选派赴日本留学。

到日本以后,鲁迅抱定学习医术、治病救人的信念到仙台医专学医。学习期间,尽管功课繁忙,鲁迅还是读了大量书籍,尤其是文学作品。一次偶然的机会,鲁迅认识到单单医治人的肉体不能改变一个国家民族的面貌,只有通过改造人的精神才能起根本作用。在此情况下,鲁迅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

1909年,鲁迅回到绍兴,先后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和绍兴府中学堂担任教师。辛亥革命的风暴波及到浙江,绍兴光复了,鲁迅出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但是,辛亥革命后一些守旧派纷纷掌权,鲁迅对此产生了困惑。1912年,鲁迅来到北京,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任职。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狂人日记》,向“吃人”的社会提出了强有力的控诉。

五四运动爆发后,鲁迅站在新文化运动的最前线,他的小说集《呐喊》充分显示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实绩,其中收有他的名作《孔乙己》、《阿Q正传》、《药》等。

后来,鲁迅又出版了小说集《彷徨》,里面收录了《祝福》、《伤逝》等名篇。

1925年,北京兴起了轰动一时的女师大风潮,鲁迅旗帜鲜明地支持被压迫学生反抗校长杨荫榆倒行逆施的正义斗争。鲁迅和学生肝胆相照,风雨同舟,大大温暖了学生们年轻的心。

在这场斗争中,鲁迅被免去教育部佥事一职,他难以抚平心中激荡的感情,奋笔写成了《野草》一书。

“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出了战斗檄文《纪念刘和珍君》。反动当局准备通缉鲁迅,鲁迅离开北京,来到南方。

随着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广州也发生了反革命大屠杀。鲁迅和夫人许广平离开白色恐怖笼罩的广州,来到上海,开始了“十年携手共艰危”的战斗生活。

鲁迅积极组织参与了在中国共产党建议下成立的左联,这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他站在左翼文艺战线的最前线,以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鲜明的政治态度,与形形色色的非无产阶级文艺派别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这些斗争中,鲁迅把杂文当作投枪、匕首,准确地刺中敌人的要害,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一期间,鲁迅写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故事新编》。

1936年,鲁迅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代表把一面写有“民族魂”的白底黑字旗轻轻地覆于棺上。

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年),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观峨乡沙湾镇的一个地主兼营商业的家庭。乳名文豹,学名开贞,号尚武,笔名之一“沫若”,是取他故乡的沫水(大渡河)和若水(青衣江,又名平羌江)两河合拢之意。郭沫若不满五岁就开始受私塾教育,自幼打下了牢固的国学基础。郭沫若的少年时代,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从维新变法向辛亥革命过渡的历史转换时期,是新旧思潮首次大交锋的时期,这些都使郭沫若在沉闷的四川宗法社会呼吸到了一点新鲜的空气。

1917年7月,郭沫若考取了天津陆军军医学校,后因不满意学校当局而不愿意入学,在他大哥的资助下,同年年底赴日留学。留学期间,郭沫若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家和思想家的作品,泰戈尔、歌德、惠特曼、海涅等人的浪漫主义诗篇深深地影响了他诗歌的艺术风格。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了,天安门前爱国青年的呼声喊出了亿万中国人民近百年来郁积在心中的愤怒,也震动了这位远在异国他乡的海外赤子的心。1919年5月中旬,郭沫若与同在日本留学的几位同学组成了“夏社”,搜集日本的侵华言论和资料,译成中文寄回国内。这时郭沫若和上海《时事新报》有了接触,并发表了许多新诗,显示出其浪漫主义诗才。1921年与郁达夫、田汉、张资平创立“创造社”并出版了中国新诗运动的奠基之作——《女神》。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主要收录作者1919年至1921年间的新诗53篇,其中包括了3篇诗剧。构成《女神》主干的作品大多产生在“五四”运动的高潮期,即民族觉醒与个性解放联袂而来的狂飙时代,也正是郭沫若的“诗的创作爆发时期”。

《女神》分为三辑。第一辑取材于古代传说或历史,“独具风韵,令人神驰”,开创了诗剧这形式;第三辑是一些小诗,平和朴素,清幽淡雅;第二辑是《女神》的灵魂,震撼“五四”时期整个诗坛的正是这一辑中激情飞扬,热血沸腾的诗篇。

《凤凰涅盘》是女神中最优秀的一篇抒情长诗,在第一章《序曲》中,作品一开始便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悲壮的场景,“山右有枯槁了的梧桐,山左有消歇了的醴泉,山前有浩茫的大海,山后有阳莽莽的平原,山上是寒风凛冽的秋天”,在这样一个万木枯槁、凄风冷雨的世界,生活了五百年的凤凰一边唱着悲歌,一边四处采集香木,点起熊熊的烈焰,准备自焚而后重生。接着在《凤歌》、《凰歌》和《凤凰和鸣》中,诗人借凤与凰之口,倾吐了他们在漫长的生活历程中,诉说不尽的痛苦和烦恼:在大千世界,他们飞遍东西南北,竟找不到一片安身立命的地方!在这个“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旧世界里他们受尽了折磨。凤凰自焚的壮举引起了世间的凡鸟都来观葬,他们或挖苦嘲讽,或幸灾乐祸,都无法真正理解凤凰自我牺牲的精神。最后一章《凤凰更生歌》表现了因自焚而获永生的凤凰蓬勃的朝气和无限的欢悦。“一切的一,更生了。一切一切,更生了。”诗人以汪洋恣肆的笔调和重叠反复的诗句,着力渲染了凤凰更生后的欢乐、和谐、自由与热烈。借用这样一个美丽的神话,来象征“中国的更生”:旧中国经历数不尽的灾难,已经衰老了,陈腐了,须经过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毁灭旧世界,而后才能获得新生。

《天狗》借用了民间所谓“天狗吞月”的神话传说。诗人由此展开想像的翅膀,把自我比做是一只“天狗”,在宇宙间,尽情抒发,尽情狂叫。这首诗总共29行,每行都以“我”字开头:“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全宇宙的量的总量”。“我”有无法遏止的激情要喷发:“我如烈火一样的燃烧!我如大海一样的狂叫!我如电车一样的飞跑!”“我”又小到极至,无所不能:“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筋上飞跑。”这是一首内容和形式都很奇特的诗,是“五四”时期彻底反叛精神的强烈爆发。

在《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诗人借用白云的怒涌,北冰洋的壮丽,太平洋的无际的浩瀚,来渲染气氛,表露、抒发他内心的热和力的不可遏止。诗人好像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站在地球边上放声呼号,看到“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看到“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看到了一种力,一种“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的力。

《匪徒颂》是为抗议日本反动派对中国革命青年的诬蔑,激于义愤而创作的。当时日本报刊辱骂中国在日留学生为“学匪”,这使郭沫若无比愤慨,便写了这首颂歌。诗人在诗中列举了知名人士18个,运用反语的形式,分别称他们为“政治革命的匪徒”,“学说革命的匪徒”,“文学艺术革命的匪徒”,“教育革命的匪徒”,并向他们高呼“万岁,万岁,万岁!”

《胜利的死》是为爱尔兰独立军领袖马克司威尔而写的。1920年8月,马克司威尔在领导爱尔兰的独立斗争中被英国政府逮捕,在狱中绝食73天后死去。这件事震撼了全世界,同时也引起了郭沫若的极大关注,在这首诗中,诗人愤怒地谴责了英国政府的暴行,热情地颂扬了马克司威尔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称他的死是“悲壮的死,金光灿烂的死,凯旋同等的死,胜利的死”。

《女神之再生》是借神话传说中的颛顼与共工争帝,怒而触不周之山,以至于同归于尽的故事来倾诉自己的一腔悲愤。作品谴责了当时的军阀战争,申诉了人民的苦难。诗人通过女神们来倾泻自己渴望创造新世界的强烈愿望——“待我们新造的太阳出来,要照彻天内的世界,天外的世界!天地的界限已是莫中用了!”诗人通过她们来展现自我个性,披露自己无法抑制的激动——“我们的心脏,好像些鲜红的金鱼,在水晶瓶里跳跃!我们什么都想拥抱呀!我们唱起歌来欢迎新造的太阳吧!”

……

生在这样个阴秽的世界当中,便是把金刚石的宝刀也会生锈!宇宙呀,宇宙,我要努力地把你诅咒:

你脓血污秽着的屠场呀!

你悲哀充塞着的囚牢呀!

你群鬼叫号着的坟墓呀!

你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呀!

你到底为什么存在?

我们飞向西方,西方同是一座屠场。

我们飞向东方,东方同是一座囚牢。

我们飞向南方,南方同是一座坟墓。

我们飞向北方,北方同是一座地狱。

我们生在这样个世界当中。

只好学着海洋哀哭。——选自《凤凰涅盘之《凤歌》

茅盾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于浙江桐乡。笔名茅盾是他在1927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幻灭》时首次使用的,还曾用过玄珠、郎损、方璧、止敬等其他一些笔名。茅盾被誉为中国现代杰出的革命文学家、无产阶级文化战士。

幼年时的茅盾即受到比较开明的家庭教育。父亲沈永锡的维新思想在茅盾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奋发求新的种子。茅盾主要是在母亲陈爱珠的精心培育下成长起来的。

茅盾从小学开始就喜欢写作,并且显露出了这方面的才华。在当时一般守旧人的眼光里,小说之类被称为诲淫诲盗的“闲书”,是不准孩子们看的,但茅盾竟得到明达的父母的允许。《西游记》、《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等,都是他这时爱读的书。

茅盾进入嘉兴中学堂不久,辛亥革命爆发,茅盾热情地迎接了这次革命,做起革命的义务宣传员来。在学校里,由茅盾和几个同学发动,抨击了一个不得众望的学监,因而被学校除名。于是,他便转入杭州安定中学学习,并在那里毕了业。茅盾读书的爱好一直延续到他1916从北京大学预科一期毕业。在学校,他几乎把课余时间都消磨在看小说上。古典小说启迪了他的文思,因此从他的作文里常可以看出古典文学对他的影响。毕业后,由于家庭经济窘迫,茅盾没法继续求学,只能参加工作以减轻家庭负担。

茅盾先是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后来担任了《小说月报》的编辑。当时文坛上存在着形形色色的文学流派,有复古主义、唯美主义、鸳鸯蝴蝶派、颓废主义等等。本来《小说月报》是由鸳鸯蝴蝶派所盘踞,茅盾来了以后,大力宣传“为人生”的艺术观,对《小说月报》进行了彻底改革,组织成立了文学研究会,进一步推广新文学。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中国大地一片白色恐怖。这期间,茅盾发表了《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反映大革命前后,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矛盾和斗争。

1930年初茅盾由日本回到上海,参加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工作,积极投身于以鲁迅为旗手的文艺运动中去,与鲁迅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在左联的旗帜下,茅盾进入了创作上的一个高峰期。1932年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子夜》诞生了,它以磅礴气势和缜密的笔触刻画了广阔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形成了一幅宏阔的历史画卷。这期间,茅盾还相继写成《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等一批佳作。

抗战期间,茅盾又高举起抗日和民主的旗帜,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和反对国民党反动政策的神圣事业中去。他编辑《救亡日报》,主编《呐喊》周刊,创办《文艺阵地》。1939年,茅盾接受友人邀请,去新疆搞文化教育工作。茅盾任新疆学院文学院院长,还担任“新疆各族文协联合会”主席,以及“新疆中苏文化协会”会长等职。在新疆军阀盛世才反动面目逐渐暴露之后,茅盾离开新疆,在延安有过—段短期的参观学习。后来茅盾曾连续写成两篇著名散文——《风景谈》和《白杨礼赞》,这两篇散文格调全新,诗意浓郁,托物抒怀,借景言志。作者通过礼赞白杨,热情歌颂在敌后抗日战争中奋勇作战的中国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和广大的革命人民群众。

1945年,抗战胜利,中国面临着两个命运、两个前途的大决战。茅盾旗帜鲜明地站在共产党的立场上,为民主和平而呼号,一直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解放后,茅盾作为国家和文艺界的领导人,以其对党对社会主义事业无比赤诚的心,以他自己的方式贡献着自己的全部精力。

茅盾在病床上曾口授两封信,要儿子代笔。一封是说明存款25万元作为每年最优秀长篇小说奖的基金,一封是写给党中央请求追认自己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以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耿耿丹心,赢得了国内外人民群众和进步作家的衷心赞扬。

茅盾的巨大成就在国际上拥有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他的代表作品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拥有广大的读者。越来越多的汉学家进入茅盾研究的领域。茅盾已成为公认的世界文学名家。

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

老舍出身于北京的一户贫民家庭。他的父亲是名守皇城的士兵,在老舍一岁多时,死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父亲的死对于原本就很艰难的老舍一家是个致命的打击。不识字的母亲只有靠充当校役和揽些杂活,含辛茹苦地将老舍抚养大。艰辛的生活使年幼的老舍早早地成熟起来,磨炼出他外柔内刚的性格。这种性格,都鲜明地表现在他以后的文学创作和人生活动中。

靠着别人的资助,老舍读完了小学,并且考入了北京师范学校。从学校毕业后,老舍凭着自己的才干和努力,当上了小学校长。应该说,老舍完全可以就此过上一种安稳的生活。但是,五四运动以及由此掀起的时代新思潮和文学变革冲击着老舍的心灵,他毅然辞去原有的职务,投身到创造新的社会与文化的近代民主事业中。

1924年,老舍经友人推荐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授汉语和中国文学,在那里,他开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自1925年起,老舍陆续发表了三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这几部作品很快为人们所关注,同时也表现出老舍小说作品的一些特色:善于运用北京口语,以俏皮幽默的笔调对现实进行揭露和抨击。

回国后,老舍先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教学之余,老舍继续从事创作,而且愈来愈关注严峻的社会现实。有两类社会现实直接触动了老舍的灵感并反映到他的作品中。一是日本侵略中国所带来的种种社会危机,这类作品有《大明湖》和《猫城记》;二是挣扎于社会底层的贫民的苦难生活,这类作品有《月牙儿》、《我这一辈子》以及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老舍写这两类作品笔锋严厉、基调沉重,加强了批判的力量。但同时,老舍并未放弃他所钟爱的幽默的风格,这一时期他相继写出了诸如《离婚》、《牛天赐传》这样机智诙谐的文章。

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老舍也走出书斋,积极参与到抗日救亡的社会活动中。他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被选为理事,担任总务部主任。从协会繁琐的常务,到保障文艺界正当权益、营救进步作家,直到在文艺领域抵制国民党的反动政策,老舍兢兢业业,做了大量实际的工作。抗战后期,老舍还完成了他的又一部力作《四世同堂》,以他擅长的幽默讽刺艺术,描绘了北京沦陷后中下层市民的众生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老舍由美国回国,又进入了他创作的新时期。老舍以迎接新时代的极大热忱,积极探索改革传统曲艺之路,努力用这些旧有的艺术体裁谱写新内容。1951年,老舍创作出话剧《龙须沟》,这是作家衷心献给新中国的一曲颂歌。公演后,获得了极大的反响,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龙须沟》标志着老舍创作新的里程碑,也是新中国文艺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老舍由此获得“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后来老舍又创作出了《茶馆》等为他赢得国际声誉的作品,将他的文学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正当老舍不断地耕耘,以旺盛的创造力为人民奉献出一部部优秀作品时,“文革”开始了。在“文革”的动荡不安中,1966老舍含恨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老舍最著名的小说《骆驼祥子》讲的是一个从乡下流落到城市谋生的破产农民祥子。他年轻力壮,勤劳善良,租了车厂的车开始做人力车夫。祥子最大的理想就是凭自己的努力攒钱买一辆车,从此过上安稳的生活。经过三年的艰苦劳动,他终于买了一辆新车,但不久就在军阀混战中连人带车被匪兵抢走。祥子乘黑逃走,半路捡了几匹骆驼,卖了30块钱,打算积攒起来买第二辆车。不幸的是,不久钱又被孙侦探抢走。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女儿虎妞喜欢祥子,借机诱惑祥子与她发生了关系。在虎妞的威胁下,祥子只好和她结了婚,婚后又用她的钱买了一辆车。为了生活,祥子拼命拉车、干活。然而,后来虎妞因难产而死,祥子为筹办丧事不得不卖掉了车。三起三落的遭遇,给了祥子巨大的打击,他逐渐开始消沉,抽烟、喝酒、赌钱,样样都干,开始了麻木的混日子的生活。他出去拉包月,在夏太太家染上了淋病;接着,他喜爱的小福子被卖进了妓院,最终不堪其辱而自杀身亡。祥子完全绝望了,他变得贪婪、冷漠、麻木,走向了堕落的深渊。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城市贫民的悲剧命运。故事线索单一,围绕祥子的挣扎与堕落展开叙述,情节曲折感人,语言流畅自然。样子的悲惨结局说明了在黑暗的旧时代中,个人的努力奋斗终究会毁灭于社会高压之下。这部作品描述了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阴暗图景,揭露了罪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此外,通过对样子精神毁灭过程的分析,老舍进一步表达了对于病态的城市文明给人性带来的灾难的忧虑。此外,作者还采用了烘托、对比的手法,注重景物和人物心理描写。《骆驼祥子》的诞生,标志着老舍语言风格的成熟,被誉为“抗战前夕中国最佳的长篇小说”。1945年,该书的英译本在美国出版,风靡一时。

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福建福州人。我国现代女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翻译家。

1900年10月5日,冰心生于福州隆普营,此时她的父亲在北洋水师的“海圻”号巡洋舰上担任副舰长。由于父亲的关系,童年的冰心是在海军军营里度过的,因而除了广泛接触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外,她还受到爱国思想的熏陶。

13岁时冰心随家人来到北京,第二年就进入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后来升入协和女子大学。“五四”运动爆发,冰心积极参与,并被选为学生会文书。此时,冰心已经开始在《晨报》发表文章,初步崭露了她的才华。

1921年冰心加入新文学运动社团——文学研究会。在这里,她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观点,相继写出了《笑》、《超人》、《寂寞》等一系列佳作。

1923年,冰心作为燕京大学选派的优秀毕业生前往美国威尔斯利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出国前夕,《晨报副刊》在她的建议下,开辟“儿童世界专栏”,第二天就发表了她的《寄儿童世界小读者》通讯。

在国外的三年间,冰心除了完成自己的学业外,还把精力放在通讯上。她把旅途所见所感、异国风土人情,用与小朋友通讯的形式,写成一篇篇精粹的美文,送《晨报副刊》发表。这陆续发表的29篇文章因其充满着真善美,而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后来结集出版,这就是著名的《寄小读者》。

冰心取得硕士学位后,于1926年回国,到母校燕京大学任教。回国后一段时间,她把主要精力放在备课、辅导学生、导演新剧上,没有更多的时间创作,但当她听说日本侵略军制造了济南惨案后,奋笔写下了《我爱,归来吧,我爱!》这样充满爱国激情的诗作。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冰心也受到一定影响,创作上有了新的发展,先后发表了《分》、《冬儿姑娘》、《平绥沿线旅行记》等反映现实的作品。

抗战爆发后,冰心来到大后方,继续从事创作并参与了一些进步活动。这期间,她以“男士”为笔名发表了一组《关于女人》的小说。1942年冬,她又以开朗欢悦的心情和小朋友重新通讯,发表了《再寄小读者》,再次受到好评。

抗战胜利后,冰心随丈夫吴文藻以中国驻日军事代表团眷属的身份到了日本东京,在日本生活达四年之久。

1951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安排下,冰心与丈夫吴文藻费尽波折,闯过国民党设下的道道难关,毅然奔回新生的祖国。冰心回国后,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尊重,她的创作与翻译生活揭开了新的一页。

回国后的十多年内,她相继结集出版的新作有《归来以后》、《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小橘灯》等。此外,还翻译出版了《泰戈尔诗选》、《马亨德拉诗抄》、《印度童话集》等。

粉碎“四人帮”后,冰心迎来了创作上的春天。她的作品被译成日、英、德、法、意、捷、黎等多国文字,深受国外读者欢迎。

冰心深谙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她不仅以自己的作品教育儿童,而且经常同少年儿童生活在一起。她参加少先队队日活动,和少年儿童通信,请小朋友来家做客。因此,她深得少年儿童的喜爱。

冰心怀着对“接班人”的热爱,再次与小读者通讯,写了《三寄小读者》,以亲切的话语激励孩子们为祖国的明天勤奋学习,对少年儿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冰心以她清新、细腻的笔触,温馨、真挚的情感给中国和世界留下了真善美的一幕幕。

《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诗集,诗集收入诗人1919年冬至1921年秋所写小诗164首,最初发表于北京的《晨报》。《春水》收入诗人在1922年3至6月所写的小诗182首,以及其他诗篇。

冰心生活在一个优裕而温暖的家庭里,加上教会学校基督教义的熏陶,在冰心理想的大世界里,只有同情和爱恋,只有互助和匡扶。所以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歌颂,是冰心作品的主旋律。

冰心的小诗讴歌“爱的哲学”,颂扬“母爱”。她从不同的生活角度抒写或记叙了自己亲身感受到的“母爱”之光。如诗人写道: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呵!

你是那春光么?诗人不但抒发对母亲的深情,又回味着母爱的甜蜜:“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母亲呵!我的头发,披在你的膝上,这就是你付与我的万缕柔丝”。诗人不忍心离开母亲,一旦分离则无比思念:“西山呵!别了!我不忍离开你,但我苦忆我的母亲。”在诗人看来,惟有母亲能撇开自己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这种情绪在另一首诗里表现得更为浓烈: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乌儿躲在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而歌唱童真,也是以“爱”的哲学为基调:“小弟呵!我灵魂中三颗光明喜乐的星。温柔的,无可言说的,灵魂深处的孩子呵!”“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他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对于婴儿,诗人更是热烈地赞颂:“婴儿,是伟大的诗人,在不完全的言语中,吐出最完全的诗句。”“真理,在婴儿的沉默中,不在聪明人的辩论里。”

与之一脉相承的是诗人对于“人类的爱”的歌唱:人类呵!

相爱罢,

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

向着同一的归宿。对于人生这个古老而新鲜的问题,诗人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人生是“无限的神秘,何处寻他?微笑之后,言语之前,便是无限的神秘了”。这不禁令人想起佛经中“拈花微笑”的禅理来了。诗人启示着人们去探究人生之神秘所在,就像“海波不住的问着岩石”,而“岩石永久沉默着不曾回答,然而他这沉默,已经过百千万回的回索”。

人生也不乏痛苦哀愁:“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去了,撒得落红满地——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生离——是朦胧的日月,死别——是憔悴的落花。”“命运!难道聪明也抵抗不了你?生——死都挟带着你的权威。”但诗人在哀歌中仍然在寻求着人生那“一瞥的光明”:

流星,

飞走天空,

可能有一秒时的凝望?

然而这一瞥的光明,

已长久遗留在人的心里。在“五四”运动后,诗人对青年命运的关注之情亦化成了诗篇。这一类的诗,是《繁星》里最富有时代精神而又最能激动人心的诗篇:“小小的命运,每日的转移青年,命运是觉得有趣了,然而青年多么可怜呵!”在那黑暗的社会里,“心潮向后涌着,时间向前走着,青年的烦闷,便在这交流的旋涡里”。他们多么“希望那无希望的事实,解答那难解答的问题”,然而,“这问题很难回答呵,我的朋友!什么可以点缀了你的生活?”

诗人亲切地告诉青年:“青年人呵!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的图画。”“我的朋友!珍重些罢,不要把心灵中的珠儿,抛在难起波涛的大海里。”“青年人!你不能像风般飞扬,便应当像山般静止,浮云似的,无力的生涯,只做了诗人的资料啊!”即便是在“轻云淡月的影里,风吹树梢——你要在那时创造你的人格”,“也只有你能创造你自己”。因那世界上“幸福的花枝,在命运的神的手里,寻觅着要付与完全的人”。

诗人感受到时代大潮的冲击,向自我和青年朋友们提出了希望:青年人!

珍重的描写罢,

时间正翻着书页,

请你着笔!诗人多么希望自己和青年朋友能够用新思潮之圣水,冲掉那旧日的思想,去跟上那日新又日新——不断前进的历史脚步声。她主张冲破思想的牢笼:“空中的鸟!何必和笼里的同伴争嗓呢?你自有你的天地。”倡导顽强的磐石精神:“小磐石呵!坚固些罢,准备着前后相催的波浪”向着光明奋进,甚至勇于牺牲,正如那“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在《繁星》和《春水》还有一些诗篇表现出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见解。例如,诗人写道:“诗人,是世界上幻想最大的快乐,也是事实中最深的失望。”“诗人从他的心中,滴出快乐和忧愁的血。在不知不觉里,已成了世界上同情的花。”这些零碎的诗论正是冰心创作中的真切感受。

巴金

巴金生于1904年,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

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开始使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多篇成功作品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有进步思想的作家”,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成功创作家之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

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创作出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等都是这方面的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并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第一个提出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

“激流三部曲”的创作,曾受到左拉的长篇小说《卢贡家族的命运》及曹雪芹的《红楼梦》的影响,它旨在讲述一个溃败的封建大家庭的悲欢离合。当巴金的《家》以“激流”的篇名在《时报》出现时,却显示出自己的特点。时代的赐予和作家的生活感知,使他把艺术的视点集中在对封建家族制度的解剖上。家,在中国,是礼教的堡垒。巴金说,他写《家》的目的,就是要“宣告一个不合理的制度的死刑”。他以热切的感情展现出生活中的“激流”在破败的家庭中成长起来;充满了自信和勇气,充满了爱与恨,在腐败崩溃的事物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倔起者的勇气与魄力。

《家》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觉新是觉民兄弟的大哥,也是这个大家庭的长房长孙,他深爱着表妹梅,却又不得不按家庭的意愿和瑞珏结婚,并在父亲死后担负起整个家庭的重任。每日被动而无奈地应付着大家庭内部各房之间的勾心斗角,希望通过自己的隐忍来换得秘书安宁的日子,可事情并非觉新想的简单。

五四运动的浪潮和弟弟们的热烈反应对他不是没有影响,他心里是信服这些新的东西的,但行动上他却有着太多的羁绊和束缚,他是高家懦弱而听话的“大少爷”。他的生命是为别人的存在而存在的。

美丽而温顺的少女鸣凤心里悄悄喜欢三少爷觉慧,觉慧也暗恋着她,但是在高公馆这样的地方,她对未来深感迷茫。因为与同学去向督军请愿,觉慧被高公馆“最高统治者”——他的祖父高老太爷训斥了一顿,并不许他出门。梅出嫁后不久就守寡。

为避军阀混战,梅被迫躲入高公馆,不期与觉新相遇,泪眼相对,两人心中的伤痛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觉慧瞒着家人参加《黎明周报》的工作,撰文介绍新文化运动,抨击不合理的旧制度、旧思想旧观念。可是就在他自己的家里,悲剧却并未停止——高老太爷决定把鸣凤送给年近七十岁的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小妾。无奈下,她喊着觉慧的名字投湖自尽了,另一个丫鬟婉儿代替她被逼着上了花轿,觉慧的思想进行着抗争,可这在当时社会又是觉慧无可奈何的。

高老太爷做主,让觉民与冯乐山的孙女成婚。觉民公然违抗祖父的旨意,逃到同学家躲了起来,高老太爷勃然大怒,正在这时,传来梅去世的消息,觉新心如刀割,悲痛至极。

五叔克定在外养小老婆的事传开了,高老太爷大发雷霆,前所未有的失落和悲哀突然袭击了这个每日做着“长宜子孙”的“发家梦”的老人,他一病不起。妖里妖气的陈姨太提出请巫师捉鬼给老太爷治病。众人怕担不孝的罪名,没人敢反对。只有觉慧坚决抵制这场无聊的闹剧。高老太爷死了,死前答应不再提觉民的婚事,觉民取得了抗婚的胜利。瑞珏即将临盆,陈姨太却说产妇的血会冲犯了死者,必须将其移到城外去生。四天后,在城外一间阴暗潮湿的小屋里,瑞珏痛苦地死去了。死前喊着觉新的名字。夫妻最后也没能见上一面。

觉慧再也不能忍受这个家了,他要出走。觉新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帮助弟弟实现愿望。他瞒着长辈为觉慧安排好一切,并为他筹足路费。

黎明,觉慧悄悄地走出家门,乘船到上海去了。在那里,新的一切正在生长。

钱钟书

钱钟书(1910~1998年),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字默存。钱钟书博采众长,学贯中西,在小说、散文和文学评论等方面都取得突出成就。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比较文学著作《十六、十七、十八世纪美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诗文评论《谈艺录》、《宋诗选注》、《管锥篇》等。1947年发表的《围城》是他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少数的可以传世的佳作,被推崇为“一部近代中国的经典著作”。

《围城》中的主人公方鸿渐是江南某县一个乡绅的儿子,性格善良懦弱。读大学时,他听从父命,与一位银行家的女儿订了婚。未婚妻早逝,岳父资助他在欧洲读了四年书。留学期间,生活散漫,学无所成,临回国之前,只得买了一个假的博士头衔来搪塞家人。在归国的法国游轮上,方鸿渐结识了女博士苏文纨。还与性感的鲍小姐有过一夜风流。淞沪会战后,他来到上海,在岳父的银行中做事。在与苏文纨的交往中,方鸿渐认识了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并且爱上了她。小报编辑赵辛楣是苏文纨忠实的追求者,他把方鸿渐看做情敌,对他处处为难。苏文纨钟情于方鸿渐,但却发现方鸿渐无意于她,于是恼羞成怒之下,设法拆散了方鸿渐和唐晓芙之间的爱情。经过这次事件,爱情在方鸿渐的心里已经死去。最终,苏文纨嫁给了“新派诗人”曹元郎,两个爱情的失败者——方鸿渐与赵辛楣倒成了好朋友。后来,因为惹怒了岳母,方鸿渐辞去银行职务,和赵辛楣同赴三闾大学教书。同时一起前往的还有孙柔嘉、李梅亭、顾而谦等人。

三闾大学是又一个明争暗斗的是非之地,方鸿渐与赵辛楣在感情和事业上再次受到打击。赵辛楣辞职去了香港,方鸿渐却陷入了孙柔嘉的爱情圈套,并最终与她结了婚。不久以后,方鸿渐与孙柔嘉一起离开了学校,回到上海。二人的感情本来就不牢固,婚后不断因琐事而争吵,又由于双方家长的介入,感情进一步恶化。孙柔嘉愤然离家出走,方鸿渐心中一片茫然。

《围城》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一部传世佳作。它以抗日战争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为背景,以留学归国的方鸿渐的生活道路为主要线索,再现了旧中国知识分子的群像,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被称为“新《儒林外史》”。其中的知识分子虽然多数都受过西方的文化教育,但是在病态的社会土壤下,成长为一群庸俗、自私、麻木的特殊人群。作品的主题隐喻着人类生存的困境: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

作者以严肃的态度思考人生,洞察生命的哲理,《围城》颇似国外流行的智性小说,内涵丰富、奥妙无穷。

《围城》作为一部学者小说,在艺术上,有着卓然不群的风格。小说运用近手喜剧的手法表达了一种悲剧性的艺术效果,体现了作者对于现实感受到的或多或少的虚无感和比较强烈的不满情绪:方鸿渐灰暗的心灵,在生活和事业上一事无成的空谈之中,都蕴涵了作者的这种思想情绪。作品视角独特、语言犀利,以讽刺和比喻手法贯穿始终,让人在忍俊不禁的笑声之中默默体味到某种沉重感和无奈感。小说的独特手法开辟了现代小说的新领域。

《围城》一经发表,立刻风靡一时,引起多方争议。对这种争议和猜测,无奈的钱钟书戏说道:“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鸡呢?”

美籍华人、著名文艺批评家夏志清先生在1961年出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对《围城》推崇备至。后来,著名导演黄蜀芹将它搬上了银屏。《围城》在海外声誉甚高,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赞扬。

《管锥编》是钱钟书以典奥的文言文和札记的形式写成的,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学术著作。其中,考证了《周易正义》、《太平广记》等十部著名古典文学著作中的一些问题。以文艺为主,囊括了中外文、史、哲各方面的内容。作者旁征博引,共引用了中外著作近万种,以纵横对比的方法着重探讨了中西作者在艺术作品的构思和创作上的共同规律。《管锥编》作于“文革”期间,是钱钟书的一部“忧患”之作。在当时险恶的政治环境下,钱钟书将自己对国事的关心和忧虑融入了写作之中,字里行间都表现出了爱国忧世的思想内容。《管锥编》内容广博、材料丰富、分析精当、文采斐然,被誉为中外比较文学的高峰。

《谈艺录》出版于1948年,是钱钟书早年最有影响的文艺批评著作。后来,经过修订,共收论文200多篇。采用传统诗话的札记形式。内容包括对历代文学及作家的评论,还有对文学原理的探讨。钱钟书成功地运用中外系统的理论分析方法,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了阐发和校验。克服传统诗话的弊病,构建了独特而完备的理论体系。被夏志清评价为“中国诗话的里程碑”。他以渊博的才学和独到的眼光,提出了许多超出前人的创见,在对中外文学的比较研究方面,开一代风气之先。

《管锥编》和《谈艺录》两书,一前一后,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探讨,形成了完整的框架,充分体现了钱钟书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这两部著作沟通古今中外,打破了陈旧的文学体裁的限制,几乎囊括了人文学科的所有门类,可谓百科全书式的巨著。

曹禺

曹禺(1910~1996年),原名万家宝,我国当代著名戏剧家。

曹禺出生于天津一个封建没落官僚家庭。受继母影响颇深,从小就酷爱戏剧,随继母欣赏了许多京戏、文明新戏。在南开中学读初中时,他就是南开新剧团的积极分子、骨干力量,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艺术生涯。1926年,他第一次以“曹禺”为笔名发表了小说《今宵酒醒何处》。1930年,曹禺由南开大学政治系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并开始阅读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特别是古希腊悲剧以及莎士比亚、高尔基、契诃夫、奥尼尔等西方文学大师的佳作,这些知识的积累为他后来的创作奠定了丰厚的文学基础。

1933年,曹禺的处女作——四幕剧《雷雨》诞生了,这部作品的创作出炉震惊了整个戏剧界,他也因此一举成名。《雷雨》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艺术已经开始走向成熟。同年,曹禺大学毕业·曹禺曾在清华研究院深造戏剧,后因故辍学,并先后在保定中学、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教。

此后不久,曹禺又创作了《日出》(1935年)、《原野》(1937年)等影响巨大的话剧剧本,确定了他作为中国现代话剧大师的地位。

抗战爆发,曹禺辗转重庆等地,完成了剧作《蜕变》(1938年)、《北京人》(1940年)。1942年,他将巴金的《家》改编成戏剧。1946年,他应邀赴美国讲学,次年,回国创作电影剧本《艳阳天》,并亲自执导拍摄完成。

建国后,曹禺先后担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等职,并创作了多幕剧《明朗的天》(1954年)、历史剧《胆剑篇》(1960年)和《王昭君》(1978年),孜孜以求地为戏剧事业奉献青春。曹禺的剧作,融合了中外戏剧的表现手法,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不仅在中国影响深远,在国外戏剧界也得到了极高度的评价及赞扬。

《雷雨》以1924年的中国社会为背景。这时正是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夕,阶级斗争处于十分尖锐的状态。一方面,中国无产阶级已经登上政治舞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蓬勃的工农革命运动;另一方面,中国封建势力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对人民大众进行着残酷的压榨和剥削。面对这样的现实,作者在自己的创作里,深刻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同时,也反映着人民大众的懦弱及对现状的无可奈何。

《雷雨》的创作主要集中在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恩恩怨怨上,错综复杂,引人深思。

三十年前,无锡周公馆的大少爷周朴园看上了女佣梅妈的女儿侍萍,并与侍萍生了两个儿子。第二个儿子生下来才三天,周朴园为了赶着和一个有钱有门第的小姐结婚,将侍萍赶出家门,随她一同走的还有刚出生、病得奄奄一息的孩子。侍萍走投无路,跳河自杀,却又被人救起。从此,她流落他乡,辗转坎坷,最后带着儿子嫁给鲁贵,生下女儿四凤,儿子取名鲁大海。

三十年后,周鲁两家先后搬到北方某城中。侍萍在外地做工,鲁贵在周家做总管,后来把女儿四凤也介绍到周公馆做女佣,鲁大海在周朴园的矿上当矿工。

周朴园那个有钱有门第的太太死后,又娶蘩漪为妻,并生儿子周冲。他的长子周萍就是侍萍所生的第一个孩子,他只比继母蘩漪小六七岁。接受过新式教育的蘩漪嫁给冷酷、专横、自私的周朴园后,精神极度压抑、郁闷。病态的她爱上了软弱的周萍,他们的频繁幽会和疯狂的情感被佣人鲁贵发现了。这之后,由于惧怕父亲,也由于已厌倦了与继母的这段不正常的关系,周萍开始逃避,他与美丽单纯的四凤偷偷来往。这一切都没有瞒不过蘩漪的眼睛,她是将她与周萍的一段恋情视为这暗无天日的生活中唯一一棵救命稻草的,她并不甘心放手。

蘩漪的儿子周冲是个单纯开朗的大男孩。这天他告诉母亲他喜欢四凤,想从自己的学费中分一半供四凤读书。这使蘩漪感到事情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故事开始的时候,蘩漪正请了刚从外地回来的四凤的母亲来公馆,暗示她将四凤带走。一向要强的侍萍也不愿女儿给人帮佣,因此爽快地答应了。然而无意间她发现这周公馆的环境布置似曾相识。正当此时,周朴园进来了,他听出侍萍的无锡口音后,满怀追恋地向她打听当年那梅家姑娘的坟址,说想要替她修坟。当他终于明白眼前的老妇人就是他以为早已过世的侍萍时,他一改念念在心、一往情深的语调,厉声质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伤痛万分的侍萍则只能将这一切归之于命运。周朴园给侍萍开出一张五千元的支票,希望两家再不要有任何瓜葛,侍萍却拒绝了。她向周朴园提出的唯一要求是见一见她的儿子周萍。

鲁大海代表矿上的罢工工人来找周朴园谈判,周却使阴谋将罢工破坏,并把大海开除。大海痛斥朴园的罪恶行径,周萍上去打了大海两耳光。看到自己的两个儿子骨肉相残,侍萍放声大哭。周萍想离开家到矿上去,四凤要他把自己带走。侍萍坚决不让四凤与周萍在一起,然而四凤却哭着告诉母亲,她已怀了周萍的孩子。侍萍闻此消息如遭雷击。

正当侍萍准备自己承担罪孽,让四风与周萍走时,蘩漪来了。她为了阻止周萍与四凤走,将所有的人唤来。周朴园以为三十年前的事已泄漏,遂当着众人的面告诉周萍,眼前老妇人——四凤的母亲,就是他的亲生母亲。

受不了这么强烈的刺激,四凤跑出去触电自杀,周冲去拉她时也被电死。这时书房内一声枪响……周萍也开枪自杀了。故事的结尾凄惨,但却深深反映当时社会现象。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