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儒家学说1

古典儒学

古典儒学是儒家初创时期形成的理论形态。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学说,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对孔子学说的发展,秦末汉初《易传》、《中庸》、《大学》对孔子学说的阐发,这些都属于古典儒学的范围。古典儒学奠立儒家的理论基础,形成基本思想和学术风格。它在百家争鸣中不断扩大自己的阵地,很快发展成为举足轻重的显学。

孔子是儒家的开山祖师。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避难迁到鲁国。孔子在三岁的时候,年迈的父亲叔梁纥就去世了,他在年轻的母亲颜征的扶养下长大成人。鲁国原是周公的封地,是周公制礼作乐的地方。孔子在浓厚的礼乐文化的氛围中长大,从小就接受传统意识的熏陶。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十七岁时母亲也去世了,他不得不独自谋生、学习和奋斗。他自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勤学好问,刻苦努力,掌握了礼、乐、射、御、书、数等方面的知识。孔子51岁时才踏上仕途,在鲁国先后担任过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职。时仅四年,便因为与当权的季氏发生矛盾,弃官离鲁,开始周游列国,但终不见用。晚年回到鲁国,从事教育和文献整理工作,孔子是打破“学在官府”局面,开创“私学”的第一人。他的弟子有3000多人,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删《诗》、,编《春秋》,钻研《易》《乐》《礼》,集以往文化思想之大成,创立了儒家学派。他的言论和事迹保存在《论语》和先秦其他典籍中。

孔子的思想体系以礼为出发点。他认为礼治是社会得以安定的必要保障,惟有实行礼治才能建立“天下有道”的社会秩序。他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他认为春秋时期社会之所以动荡不已,其根本孔子像原因就是“礼崩乐坏”,因此要使社会由乱变治,就必须恢复礼治。他明确表示:“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从周”也就是恢复周朝礼治,而恢复周礼首要的一条就是正名。孔子在卫国时,子路问他:“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他直截了当地回答:“必也正名乎!”所谓正名,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社会成员都按照自己的等级名分尽义务,作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作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的样子,作儿子的要像儿的样子。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总之,正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环节。

复礼、从周、正名等主张反映出孔子思想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但他并不抱残守缺。他一面维护传统,一面超越传统。这表现在他从新的视角看待礼治,对周礼作了损益。他认为礼是礼仪条文的总汇,不是一套死板的规定。“礼云礼云,玉帛孔子出生图云乎哉?”当然不是。礼作为形式来说,是要表现深刻内容的,这个内容就是“仁”。孔子认为仁是礼的实质,复礼是行仁的手段。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样,孔子便从“礼”这一传统观念中引申出“仁”这一新的观念。

孔子大成殿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9次之多,可见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在孔子关于仁的种种说法中,这一条最精辟。所谓爱人,也就是主张把他人当作自己的同类来看待,这是一种原始的人道主义思想。孔子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狭隘的宗法血缘观念,发现了人的类存在。他承认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强调道德意识是人普遍具有的特质。因此,他主张用仁爱原则协调人际关系,实行“忠恕之道”。所谓忠恕之道,从消极的方面来说,应当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应当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人在躬行仁道的道德实践中,实现人的价值,成就理想人格。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就是圣贤、君子。如果说礼是孔子学说体系的出发点,那么,仁才是这一体系的核心和实质。

夫子洞遣址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仁与礼是两个最基本的范畴。一方面,仁受礼的制约,行仁不能超出礼规定的范围。孔子不赞成没有差等的仁爱,因为这将模糊上下尊卑的等级名分界限。另一方面,仁又规定着礼,只有与仁紧密结合的礼才是合理的。有些陈规陋习虽有礼仪方面的根据,如杀殉、专横、暴敛等,在孔子看来也是非礼之举。孔子把仁与礼相统一的最佳状态称之为“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既是理想的道德境界,又是一种方法论原则。中有中正、中和的意思,庸是用的意思,合起来说,中庸也就是“用中”,即反对“过”和“不及”两种片面性,“允执其中。”孔子在评论他的两个学生时说;“师也过,商也不及”。结论是“过犹不及”,因为无论是“过”还是“不及”都离开了中道。这也就是说,只有排除极端,维系矛盾双方的和谐、统一和平衡,才算达到了中庸。他还指出,礼是衡量中庸与否的具体尺度。他说:“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这样,孔子便把“礼”“仁”“中庸”连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也就是孔学的基本框架。

孔夫子周游列图孔子认为,“礼”“仁”“中庸”等观念的形成,需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他经常教导自己的学生说:“不学礼,无以立。”“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既是一位渊博的学者,又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不耻下问”等名言隽句,被后世学者视为座右铭。他创立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法,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孔子的学说体系以人道为重点,对于天道谈得不多。他的学生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孔子没有明确否认传统的天命观念,他在不得志或懊丧的时候,曾发出这样的感慨:“道之将行也欤,命也;道之将废也欤,命也。”但他并没有把天看成有意志的人格神。他说:“天何言哉?四时孟子像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他把天描绘为四时交递、万物繁衍的自然过程,一点也没有神秘色彩。对于鬼神,孔子则抱着敬而远之,存而不论的态度。学生向他请教神鬼方面的问题,他含糊其辞地回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在他看来,现实的此岸世界比虚幻的彼岸世界重要得多。孔子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无神论观点,但也表现出相当鲜明的理性精神。这就在天命鬼神观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对后世无神论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开始分化。据《韩非子·显学》记载:“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在这八派中,以孟轲为首的“孟氏之儒”和以荀况为首的“孙氏之儒”在理论上的贡献较大。

孟子继承孔子仁的思想,进而提出仁政学说、性善论和“尽心、知性、知天”的哲学思想。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县)人。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父早亡,由母亲仉扶养成人。他就学于孔子的四世孙孔伋(字子思)的门人,自称“得圣人之传”,表示“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他的经历也与孔子相似。中年时期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一度任齐国的客卿,并未得到重用。在法家思想大行于世的情况下,孟子行仁政的主张显得“迂远而阔于事情”,得不到诸侯们的赏识。孟子拒杨墨,斥法家,极力维护儒家学说,以好辩著称。晚年专门从事著述讲学,“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孔子曾提出“为政以德”的原则,孟子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系统的仁政学说。孟子同孔子一样,也主张从道德教亚圣庙化人手解决治理国家、统一天下等政治问题。孟子行仁政的主张是在比较王道与霸道两种对立的统治策略之后形成的。他指出,王道的特点是以德服人,霸道的特点是以力服人。这两种策略会收到不同的效果:“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因此,采纳王道、实行仁政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得到长治久安。

孟子强调,行仁政首先应当从经济上人手。他说:“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正经界”,也就是划分土地,实行井田制,使每个农民都有一份固定经营的田产。“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只有让每个农民都有一份固定经营的田产,他们十分衷心地拥护仁政,安居乐业,孟子把这叫作“有恒产者有恒心”。“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如果劳动者连最起码的生存条件都得不到保障,他们必然会起来造反。孟子是最早论及土地问题和政治关系的儒家学者,他把这一问题的解决看成是行仁政的首要条件。

孟子像在孟子的仁政主张中,贯穿着以民为本的原则。他很重视民众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的著名论断。他认为民众是政权得以巩固的根基,最为重要,所以说“民为贵”;作为政权象征的社稷相对来说倒是第二位的,所以说“次之”;而有了稳固的政权,君主的位置才是牢固的,所以说“君为轻”。孟子这样处理民、社稷、君主三者之间的关系,当然不是贬低君主的权威,而是强调民心的向背乃是政权存亡之所系,提醒君主注意争取民心。这种民本主义思想尽管没有达到民权或民主的高度,但的确是高瞻远瞩的精致设计,对于协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保持政局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宁具有指导意义。

孟子的仁政主张以性善论为理论支柱。他指出:“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不忍人之心”也就是善心、良心。善心、良心不仅先王有,而且每个人都有。人生来就有向善的能力,孟子把这叫作“良能”;运用这种能力自然会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孟子把这叫作“良知”。“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知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具体地说,良知良能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端”。这“四端”即是仁、义、礼、智道德观念的萌芽,所以孟子断言:“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认为人性善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正因为人性善,所以“人皆可以为尧舜。”但这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实际上并非如此。这是由于每人保留善性的程度不一样,有着“存之”和“去之”的差异,因而也就形成了君子与庶民之间在人格上的差别。因此,孟《孟子》书影子强调心性修养的必要性,主张对庶民进行教化,使他们逐步恢复已失掉的善性。孟子还指出,“养心莫善于寡欲”,只有减少物质欲望对道德本性的侵害,才能逐步地“求其放心”,达到人格上的自我完善。

孟子的性善论把人的道德意识看成先验的观念,这种理论的提出表明人类对自身认识的开始。孟子的性善论强调,人性首先应当是人的社会属性,而不是人的自然属性。他不赞成告子的“食色,性也”的自然人性论,认为这种理论没有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忽略了人的社会属性。孟子的性善论突出人的基本性,鼓励人们追求完善的人性,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确立了儒家特有的价值取向。

孟子从性善论出发看待天人关系,提出“尽心、知性、知天”的哲学思想。孟子将传统天命观中人格神意义上的天改铸为伦理学意义上的“义理之天”,赋予天道德属性。他认为人所具有的仁义忠信等善良的品格都来自天,“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仁,天之尊爵也。”(《孟子·公孙丑上》)天具有仁义等善性,人性善其实来自天性善。在性善这一点上,天人合一。他指出,只要诚心诚意地扩充人生来就有的善心,就可以了解到人的本性,了解了人自身善的本性也就是了解到天的本性。这就叫做“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也,则知天矣。”他把“上下与天地同流”,“万物皆备于我”当作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只有进入这种境界,才是人生的最大快乐,“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奠定了儒家“道德形上学”的基础,为后儒重视并加以发展。

荀子继承孔子“礼”的思想,进一步提出礼法并重、性恶论和“明于天人之分”的哲学思想。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又称孙卿,赵国郇(今山西临猗)人。早年游学于齐国,在著名的稷下学宫多年治学,“三为祭酒,最为老师”,长期担任学宫的领袖。他打破了“儒者不人秦”的先例,曾到秦国实地考察访问。他对军事也有兴趣,曾在赵国赵孝成王殿前同楚将临武君议兵。在晚年荀况受楚相春申君之聘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他留下《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除少数为弟子所记外,大部出自他的手笔。

孔子已对周礼作了修改,荀子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他从人的类本性的角度揭示礼的起源。人的气力不如牛大,奔跑不如马快,但人却可以驾驭牛马,这是为什么呢?荀子认为这是因为人能够结成社会群体。人之所以能结成群体,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套用来协调人际关系的礼义制度。“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正因为人类创造了礼义制度,所以才取得“最为天下贵”的地位。他分析说,礼义的作用是“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即协调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他给礼下的定义是:“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荀子所说的“礼”其实是指君臣父子各守其位的封建等级制度。但是,荀子并不主张实行世卿世禄制。他明确提出:“虽王公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的这一主张后来通过科举制度得以实现。

荀子对儒家礼治思想的另一重大发展是重新解释礼法关系。他认为礼与法不是互不相容的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他说:“礼者,法之大分也,类之纲纪也。”在荀子看来,礼不仅仅是道德规范,它本身就具有强制的约束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礼也就是广义的法。荀子指出,礼与法都是维系社会群体不可缺少的手段,提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政治学原理。他不同意孟子尊王贱霸的观点,主张王霸杂用,礼法双行。“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荀子·强国》)荀子作为儒家大师,当然不是把礼法无原则地并列起来。他的王霸杂用主张其实是以王道为主、以霸道为辅。荀子的这一思想实际上为封建社会统治者采纳。汉宣帝曾直言不讳地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汉书·元帝纪》)

荀子王霸杂用、礼法双行的主张以性恶论为理论依据。他说:“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所说的“性”是指人所具有的一般的生物属性。他认为,如果对此不加限制,任其自然发展,便会表现为贪欲:“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荀子由此得出“人性恶”的结论。正因为人性恶,所以才有设置礼义,对人性加以改造的必要。

荀子像荀子主张把“性”与“伪”区别开来。他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性是先天具有的素质,伪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他所说的“伪”,是指学习礼义制度对人性加以改造。荀子虽强调性伪之分,但并不否认二者的相容性。他指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他认为“化性起伪”是通向理想人格的惟一途径,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努力,不断地陶冶、改造人性,弃恶从善,才能造就出有道德修养、品格高尚的人。荀子的性恶论有力地论证了儒家重教化的思想,但由于他把人性完全看成消极的东西,取消了礼义在人性中的内在根据,有违于儒家注重心性自觉的理性主义传统,故此为后儒所不取。

荀子对儒家人学思想的突出贡献在于,他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他发现天有两种存在意义:一种是作为纯粹自然物的存在;另一种是同人发生联系、作为文化物的存在,即作为人改造对象的存在。天作为纯粹的自然物,它按照自身的客观规律运行着,并不受人的好恶、君主的贤明或昏庸等人事的影响。“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天没有意志,不干涉人间的治乱安危。不管是尧治还是桀乱,日月星辰照常运行,四时气节照常交替。荀子由此得出结论:天人相分,各司其职。天自然而然地繁衍万物,没有任何目的。“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对于天的这种职能,人不能随意加以干预,《荀子》内页这叫作“不与天争职”。荀子按照自然界的本来面貌客观地描述天,涤除了传统天命观散布的种种神秘主义观念,在当时具有思想解放的意义。

从文化的角度看,天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它变成人类改造的对象。人不能像动物那样被动地屈从自然,而应当主动地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为自己谋利益。但这并不等于说人能在自然面前为所欲为。荀子指出,人要改造自然,首先就得正确地认识并掌握自然界的规律,弄清楚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人的目的。只有“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才能实现“天地官而万物役”。当荀子从文化的角度看天时,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作自然界的主人。他在《天论》中写道:“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他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肯定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发现了人的文化特质。这表明儒家对人自身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秦汉之际,出现《易传》《中庸》《大学》三部儒学著作,对古典儒学作了概括和综合。大约形成于西周的《易经》原是一部卜筮之书。《易传》是关于《易经》最早的注本,共有《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等7种10篇,号称“十翼”。《彖》《象》编在卦、爻辞之后,解释每卦、每爻的含义。《文言》附在《乾》《坤》两卦之后,解释这两卦的卦意。《系辞》《说》《序》《杂》独立成篇,附在64卦之后。《易传》相传为孔子所作,实际上是战国末儒生所作,非出自一人之手。《中庸》《大学》皆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子思著《中庸》、曾参著《大学》,皆不可靠。实际上大约写于秦汉之际,作者不可确考。《中庸》《大学》在南宋以前并未单独刊行。到唐代受到韩愈、李翱的重视,把它们同《论语》《孟子》相提并论。到宋代,理学家把《中庸》《大学》《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奉为儒学的经典。

《易传》把天道、地道、人道加以综合研究,试图建立一个包罗万象、广大悉备的哲学体系。《易传》认为《易经》包含的易理是宇宙万物的最高法则。“《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天道、地道、人道都是一个道,都是易理在自然、社会各个方面的体现。故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人道焉,地道焉。”何谓易理?《易传》的解释是:“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易传》用动态的观念搭起了儒家有机宇宙观的基本框架。

《易传》把对立面的相互作用看成运动变化的泉源,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等命题,初步揭示了对立统一律。《易传》认为矛盾的双打构成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革卦·彖传》中说:“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革卦的卦象是离下兑上,兑象征沼泽,含有水意,离象征火。火在下,水在上,水火不相容,矛盾双方发生了斗争,遂引起变革。《易传》把变革看成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主张在斗争不可避免的情况下,“顺乎天而应乎人”,主动地推进变革,促进事物的发展。《易传》并不一味地强调斗争,更重视对立面的统一、和谐,把刚柔相济奉为“正中之道”。《易传》把对立面的统一称为“太和”,而“太和”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易传》还看到发展的无限性,提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命题。《易传·序卦》解释说,未济卦之所以放在最后,正是要表示发展变易是没有终点的。《易传》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辩证法思想,对中国辩证思维传统的形成有深远影响。

《易传》从有机的宇宙观和朴素辩证法出发,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它主张“惟变所适”,顺应变化,与时俱进。它倡导刚健精神,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这些警句鼓励人们奋发有为,具有催人向上的力量,充分表达了儒家积极人世的精神。

《中庸》以“诚”为中心范畴贯通天人关系,系统阐述儒家中庸之道和心性修养理论。《中庸》认为,人性来自天命。“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人性取决于天命,那么什么是人天共具的“性”呢?《中庸》认为那就是“诚”。它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总之,诚是天道的最高原则,是人道一切价值的源泉。人生应当以“诚”为追求的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经过长期的自觉努力、长期的心性修养。《中庸》提出,心性修养包括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五个方面,并强调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中庸》借助天人合一的思维框架重申了儒家重教化的传统思想。《中庸》还把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也纳人天人合一的框架。它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说,中庸之道本于天命,实行中庸之道甚至可以影响天地间万物的生育繁衍。经过这样的解释,中庸不仅仅是仁与礼相配合的最佳状态,而且变成人道与天道相配合的最佳状态。

《大学》把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加以条理化和规范化,概括为“三纲领八条目”。《大学》的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所谓“三纲领”。它以极其简洁的语句点明儒家的宗旨,这就是提高道德自我意识,树立以民为本的观念,造就至善的理想人格。换言之,儒学就是学习怎样做人的学问。为了实现儒家的宗旨,《大学》提出具体的步骤和方法:“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三纲领与八条目是统一的,都突出儒家治国以修身为本的主题。《大学》把儒家政治与伦理紧密结合的学术风格表现得相当充分。《大学》以提纲挈领的形式传达了儒学大旨,对于初学者很有指导意义,曾被宋儒恰当地喻为“入德之门”。

两汉经学

秦统一之后,法家思想一度占了上风,百家争鸣的局面宣告结束。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使儒学的发展进入低潮。汉代秦而立,刘氏王朝鉴于秦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重新调整意识形态,使儒学又获得抬头的机会。小吏出身的刘邦本来不喜欢儒生,但他即位之后,由于秦博士叔孙通帮他制定礼义,使他感到儒学有助于维护自己的尊严和统治,遂改变对儒学的态度。在他死的前一年,曾用太牢祭祀孔子。汉惠帝废除“挟书律”,允许儒学在民间传授。到文、景之世,朝廷有意识地搜寻经典,开献书之路。文帝派晁错向伏生授《尚书》,设《诗》博士。景帝时又立《春秋》博士。经过汉初几任皇帝的扶植,儒学终于被立于学官。

汉代的儒学是以注释《诗》《礼》《易》《春秋》等先秦儒家经书的形式出现的,故称为经学。在汉代搜集到的儒家经典中,有一部分是儒生口授、用当时流行的文字记录下来的,叫作“今文经”。由申培公所出的鲁《诗》、辕固生所出的齐《诗》,韩婴所出的韩《诗》,伏胜所出的《书经》,高堂生所出的《礼经》,田何所出的《易经》,胡毋生和董仲舒所出的《春秋公羊传》,鲁申公所出的《春秋谷梁传》,皆属于今文经。另一部分是散在民间、藏在墙壁中偶然被发现的经书。这些经书用汉以前的文字即古籀文字成,故称为“古文经”。据《汉书·艺文志》载:“武帝末,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属于古文经的还有《毛诗》《逸礼》《周官》《费氏易》《春秋左传》等。因依据的经书不同,汉代儒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大派。这两派不仅仅所依据的经书有文字上的不同,而且学术见解、学术风格也不同。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两派的争论与消长构成了两汉儒学的基本内容。

汉初的几个皇帝虽然采取了一些扶植儒学的措施,但在政治思想上主要还是奉行“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儒学和儒生的地位并不高。直到武帝,国力强盛,要求加强政治和思想上的统一,儒学才真正受到重视。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诏举贤良方正极董仲舒像敢谏之士,上亲策问以古今治道,对者百余人。”董仲舒在回答武帝的策问时提出建议:“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同上)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建元五年(前136)兴太学,置五经博士,各以家法传授儒学。所传授的都是今文经学。从此,儒学终于从先秦时期的一家之言上升到官方正统哲学的独尊地位。

汉武帝“独尊儒术”其实是独尊经文经学;而在今文经学中,又特别看重《春秋公羊传》。《春秋·隐公元年》写道:“元年春王正月。”《公羊传》的解释是:“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这种“大一统”的思想很合武帝的口味,因为从中可以引申出维护中央集权制、维护皇权的观点,从而作为统一政治和思想的依据。由于得到皇帝的青睐,治公羊学的大师董仲舒便成为今文经学派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春秋繁露》董仲舒(前179~前104)河北广川(今枣强)人,经历文、景、武三个朝代。景帝时立为《春秋公羊学》博士。因向汉武帝献“天人三策”,得到重视,历任江都相、太中大夫、胶西王相等职。公元前135年,皇帝祭祖的长陵高园殿失火,不久辽东的高庙也失火。董仲舒认为这是天人感应的征兆,不顾重病在身,连夜起草奏章称这是上天对武帝滥杀骨肉大臣的惩戒。武帝大怒,要处他死罪。幸亏董仲舒的学生吕步舒为他求情,方免于一死。晚年家居,朝廷还经常派使者到家中向他征询政事。他死后武帝很怀念他。有一次路过他在长安的墓地,特意下马致哀。以后人们称董墓为“下马陵”。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围绕着“封建大一统”这一时代的主题展开。他继承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想,进一步提出君权至上说。他认为,“君人者,国之本也”,“以民随君,以君随天”是春秋之法的根本宗旨。在天、君、民这三个环节中,君处于核心的位置。君主受命于天,“立于生杀之位,与天共持变化之势”,肩负着教化万民的职责。从这种君权神授的思想出发,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观念。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他指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集中体现出儒家政治与伦理紧密结合的思想特征,成为后世儒家共同的信条。

董仲舒在继承孔子正名思想的同时,也继承了孟子的民本思想。他一方面主张尊君,另一方面也强调重民。他假借天的名义阐发这一观点:“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在他看来,天意也就是民意,君主要维护自己的统治,要顺从天意,体察民意,以民为政权的根基。君主若不能使民众得到安乐,便动摇了根基,失去为君的资格。从这种重民的思想出发,他提出“限民名田,以赡不足,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繇役,以宽民力”等主张。董仲舒是最早注意到土地兼并的危害性的儒家学者,他主张限制地方豪强势力,维护中央政权,保障人民最起码的生存条件,这对于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发展有积极意义。

鉴于秦王朝厉行苛刑峻法导致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董仲舒重申儒家的德治和仁政主张,提出“任德而不任刑”的政治统治原则。他指出,君主的职责是“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因此应当以教化为治国的主要手段,而不是一味地滥用刑罚。他把人性分为三类:一类是不待教而能为善的“圣人之性”;另一类是虽经教化也难为善的“斗筲之性”;再一类是通过教化而后可以为善的“中民之性”。在这三种人中,“中民之性”为大多数,所以注重教化的仁政是可以行得通的。他告诫君主“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董仲舒强调“任德”,但并不排斥用刑。他主张刑德并用,以刑辅德。他说;“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其事异域,其用一也。”“庆赏以立其德,”“刑罚以立其威。”他关于刑德关系的看法同荀子“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观点是一致的。

董仲舒像为了维护封建大一统,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说。这是董仲舒对儒学所作的重大改造,而赋予儒学以神学的内涵。他把天说成创造万物的至上神。“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他特别强调天与人的一致性,视天为人的曾祖父,并采取象数类比的方法说明天与人具有相同的结构:“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也,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乍哀乍乐,副阴阳也;心有计虑,副度数也;行有伦理,副天地也。”董仲舒把《孟子》《易传》《中庸》的天人合一思想推向极端,使之从义理意义上的合一度成象数意义上的合一。按照他的说法,天无非是放大了的人,而人则是缩小了的天。

董仲舒利用阴阳五行的思维框架说明人与天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比如,“阳贵而阴贱,天之制也。”引申到人事:“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他以阳贵阴贱论证三纲的绝对性,把封建的尊卑等级观念说成是天意的体现。他把“任德不任刑”的政治统治原则也归结为天意:“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天。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生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任刑还是任德,或者王道还是霸道,是秦汉以来思想家们长期争论的问题,董仲舒从阴阳学家那里取来阴阳思维框架把这一问题解决了。他的阴法阳儒的观点,把法家的法治学说作为一个环节纳人到儒家的思想体系。

董仲舒还利用五行相克相生的关系比附人事,以神秘的手法为儒家伦常观念张目。他说:“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此其天次之序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此其父子也。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相受而布。”他以五行相生关系比附子对于父的从属关系,以土为中央说论证中央集权制的合理性。五行本意是指五种物质元素,而董仲舒却把它解释为忠臣孝子的行为,严重地混淆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董仲舒从“天人感应”理论中引申出“符瑞”说和“谴告”说。符瑞表示“王者承天命以从事”,是天为了鼓励君主而显现出来的吉兆。他引用《尚书传》上的一些传说证明符瑞的灵验:“周将兴之时,有大赤乌衔谷之种而集王屋之上者,武王喜,诸大夫皆喜。周公曰:茂哉!茂哉!天之见此以劝之也。恐恃之。”“谴告”与“符瑞”相反,它是天对君主失政敲起的警钟。“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在董仲舒看来,自然灾害完全是由“人祸”引起的。所以,当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君主应当自我反省,检讨自己的过失,不要辜负天意。董仲舒告诫君主:“五行变至,当救之以德,施之天下,则咎除。”即以德政感化上苍,只有如此方可消灾弥难。如若不然,“不救以德,不出三年,天当雨石。”从董仲舒的天谴说中,很容易看出墨家天志说的影响。董仲舒试图把天意描绘为一种监督帝王的神秘力量。但是,这种学说是同“君权神授”理论相联系的,实际上并不能起到限制君权的作用。所以君主倒很乐意接受这种学说用来维护自己的权势。在封建社会,每当发生天灾,皇帝往往下“罪己诏”装装样子。董仲舒的“符瑞”说和“谴告”说开了汉代谶纬之学的先河。

董仲舒创立的今文经学借助神学的形式阐发儒家思想,这相对于古典儒学的理性主义精神来说,无疑是一种倒退。但这种倒退却是儒学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统一的封建社会建立的初期,在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还不很高的情况下,董仲舒只有借助神学的形式才能使儒学从学术殿堂中走出来,变成全社会能够接受和认同的意识形态。如果说古典儒学以政治与伦理紧密结合为基本特征,那么,到了董仲舒这里已变成宗教、政治、伦理三者的紧密结合,这就是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具有独断的、准宗教的性质,这是不可掩饰的事实。不过也应当看到,董仲舒只不过是借助神学的形式把儒家的入学思想表达出来了。他所关心的依然是人伦关系、社会统治原则等此岸世界的事情,并没有把人们引入超人间的信仰领域,这并不违背儒家的人世传统。所以,从总体上看,他所创立的今文经学还不能完全归结为神学。

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经学既有维护王权的一面,又有与王牴牾的一面。例如,他宣传的民本思想与“天谴”说,都包含着对王权加以限制的意思。另外,今文经学严格地按师法家法传授,不可避免地形成各种门户之见。为了消除经学与王权之间的矛盾和经学内部的分歧,封建帝王常常亲自出面干预学术讨论。甘露三年(前51)汉宣帝在未央宫石渠阁“诏诸儒讲五经异同”,召开御前学术会议,史称“石渠阁议”。有《易》学博士施雠等22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决定增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谷梁春秋》博士。石渠阁议是汉代经学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为建立统一的经学铺平了道路。但它并未完全解决问题。东汉建初四年(79)章帝再次出面,“下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如孝宣甘露石渠故事,作《白虎议奏》。”《白虎议奏》已佚,现存由班固在会后整理成书的《白虎通义》。这是一部自董仲舒以来今文经学经义的总汇,也是一部钦定的儒学法典。《白虎通义》比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更加突出王权至上的思想,强调“王者,父天母地,为立之子”,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臣民们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旨意。这样,便把儒学完全变成王权的附庸。《白虎通义》把五经同异中的一些学术分歧,也一概统一到王权至上的观念上,凡危及王权的学说一律予以剔除。《白虎通义》论述了爵、号、谥、五祀、社稷、礼乐、封公侯、京师、五行、三军、诛伐、谏诤、乡射、致仕、辟雍、灾变、耕桑、封禅、巡狩、考黜、王者不臣、蓍龟、圣人、八风、商贾、瑞贽、三正、三教、三纲六纪、情性、寿命、宗族、姓名、天地、日月、四时、衣裳、五刑、五经、嫁娶、绋冕、丧服、崩薨等43个专题,几乎涵盖了封建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方方面面。在这43个专题中,都贯穿着三纲五常这一根本思想。《白虎通义》把今文经学发展到最完备的程度。然而,由于它把今文经学完全纳入专制主义的轨道,从而也就扼杀了它的生机,致使今文经学趋于僵化。

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经学的神学倾向的进一步发展,便导致谶纬之学的兴起。谶是一种神秘预言,与儒学没有必然联系。早在秦始皇时代就有“亡秦者胡也”的谶语。纬是相对于经而言的,纬书是儒生傍依儒家经书杜撰出来的神学著作,往往假托圣人的名义兜售迷信思想。《四库全书总目·易类六》说:“纬者经之支流,衍及旁义……又盖以妖妄之词,遂与谶合而为一。”纬书共有7类36种,其中《易纬》有《稽览图》《乾凿度》《坤灵图》《通卦验》《是类谋》《辨终备》等6种,《诗纬》有《推度灾》《氾历枢》《含神雾》等3种;《礼纬》有《含文嘉》《稽命征》《斗威仪》等3种;《书纬》有《璇玑钤》《考灵曜》《刑德放》《帝命验》《运期授》等5种,《乐纬》有《动声仪》《稽耀嘉》《叶图征》等3种,《春秋纬》有《演孔图》《元命包》《文耀钩》《运斗枢》《合诚图》《感精符》《考异邮》《保乾图》《汉含孳》《佐助期》《潜潭巴》等14种;《孝经纬》有《援神契》、《钩命决》等2种。纬书的标题都很奇怪,使人索解为难。作者故意搞成这样,以显示其神秘性。纬书的内容主要讲灾异和符命、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等神学思想,除个别篇章包含少许自然科学知识外,大都荒诞不经,没有多少理论价值。

谶纬之学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兴起于西汉哀、平之际,盛行于东汉时期。东汉的创立者光武帝刘秀曾利用“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元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的谶语起事,推翻王莽政权,重建刘氏王朝。他即位后,便“宣布图谶于天下。”经过明、章二帝的扶植,谶纬一时成为显学。“儒者争学图纬,兼复附以妖言。”谶纬对于王权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它既宣扬君权神授观念,同时又隐含着以神权压王权的思想。某些阴谋家常常利用这一点借谶纬惑众,从事争夺皇位的活动。封建统治者终于发现,谶纬之学弊多利少,不能有效地维护皇权、稳定政局。至南朝宋始,已采取禁谶措施。隋炀帝曾下令焚毁谶纬之书,严禁造谶、传谶。从此以后,谶纬之学这个从今文经学衍生出来的怪胎便逐渐地销声匿迹了。

到西汉末年,今文经学独尊的地位开始动摇,与今文经学抗衡的古文经学逐渐抬头。古文经学的旗帜是由今文经学家刘向之子刘歆(?~23)举起来的。在刘歆之前,古文经虽有传本,但未立博士,不列于学官。刘歆承继父业在秘府里校书,得读古文经《春秋左氏传》,大为喜好,遂放弃今文经学立场,着手建立古文经学章句体系。刘歆向哀帝建议将古文经《左氏春秋》《毛诗》《古文尚书》《逸礼》等立于学官,遭到属于今文经学派的太常博士们的一致反对,拉开了今、古文经学两大派论争的序幕。这次起奏刘歆没有达到目的。到平帝时,刘歆在权臣王莽的支持下,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设想,立了五个古文经博士。从此,古文经学得以同今文经学分庭抗礼。王莽篡政后,古文经学大兴,影响超过今文经学。光武帝刘秀重振汉业,古文经学一度遭废。时过不久,到东汉中叶古文经学东山再起,又一次压倒今文经学,并迅速发展到鼎盛时期,涌现出卫宏、贾逵、马融、许慎等卓有成就的古文经学大师。尤其是许慎的《说文解字》和《五经异义》,对于古文经学学术地位的确立起了很大作用。当时治古文经学的儒生很多,仅马融门下的弟子就有数千人之多。

郑玄像古文经学同今文经学一样,也是为当时的政治服务的。许慎声称,“文字者,经义之本,王政之始。”不过,古文经学不像今文经学那样恣肆,学风比较严谨。古文经学家讲究名物训诂,史实考证,斥责今文经学的怪诞与虚妄,一定程度地恢复了古典儒学的理性主义精神,纠正了今文经学的独断主义倾向。因此,古文经学压倒今文经学并非偶然。古文经学确实有浓厚的功底和学术上的优势。古文经学家为了准确地解释儒家经典,对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训诂学作了相当科学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学术成就。这为后人开展学术研究和整理文化遗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古文经学那种“故纸堆讨生活”的研究方式,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也起到了限制、束缚的作用。古文经学在理论上贡献不大,没有产生出董仲舒那样的思想家。

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两派互相攻讦,各言其是,使儒生们莫知所从。鉴于这种情况,东汉末年郑玄(127~200)以古文经学为宗,兼采今文经学之说,遍注群经,自成一家之言。据《后汉书·郑玄传》载:“凡玄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中候》《乾象历》,又著《天文七政论》《鲁礼裕袷义》《六艺论》《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凡百余万言。”郑学的出现使汉代长期存在的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争论宣告平息。郑学得到广大儒生的推崇,从游者甚众,使经学暂时形成统一的局面。所以,郑学又有“通学”之称。

郑学虽然化解了古文经与今文经两派的对立,但并未解除经学面临的危机。第一,郑玄相信谶纬,常常以谶纬附会经说,未能冲破独断主义的迷雾恢复儒学的理性主义精神;第二,郑玄未能遏止经学日益繁琐的趋势,经学越来越变得令人生厌;第三,在东汉末年读经不再是作官的途径,士人不再热衷于此道。由于这些原因,汉代经学无可挽回地衰落了。

儒释道

从魏晋至隋唐,儒学虽仍被立为官学,可是已失去其在思想界的独尊地位。儒学与佛教、道家竞长争高,从佛道两家吸收思想材料来丰富自身,成为这一时期儒学发展的新特点。

魏文帝以后,“九品中正”制代替了汉代的经术取士制度,经学不再成为猎取功名的工具,读经的儒生大为减少。不过,经学的传统并没有中断,仍有一些学者以治经为业,并出现了一些经学大师。首先站出来向郑学挑战的经学大师是王肃(195~256)。王肃据说是伏生的十七传弟子,治过今文经学;他又是古文经大师马融的学生,是一位兼通古、今文的经学家。他试图打破郑学的一统天下。他虽反对郑学,但走的治学路子同郑玄倒是一致的,也是杂糅今、古文经两派的学说,寻求统一的经学。不过,凡郑学主古文经学的地方,他都改从今文经;凡郑学主今文经的地方,他都改从古文经,以这种办法推倒郑学,树立自己的权威。他还编造《孔子家语》和《孔丛子》,假托孔子的名义攻击郑学。在魏正元(254~256)年间,王学尚不能替代郑学;到司马氏掌权,身为晋武帝的外祖父的王肃有了政治力量为靠山,终于压倒郑学。到东晋时期,郑学复兴,再次超过王学。在魏晋时期,郑学与王学之争取代了今、古文经学之争,成为经学发展的主要内容。但王、郑之学的争论并不是魏晋时期经学的全部内容。在这两派之外,还涌现出王弼的《周易注》和《周易略例》、何晏的《论语注》、杜预的《左传注》、范宁的《谷梁传集解》以及梅赜呈出的伪传古文《尚书》等一批有影响的经学著作。

南北朝时期经学分为南学和北学两派。南学受玄学影响较大,重文辞不重经术;北学受玄学影响小,拒斥老庄,学风朴实。无论是南学还是北学都倡导义疏,这与以明经为主的汉代经学大相径庭。

唐代结束汉以后几百年的割据局面,重新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帝国。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鼎盛时期。这时,统治者又开始扶植经学,以显示其文治武功。唐高祖李渊即位不久便下诏置州、县、乡之学,立周公、孔子之庙,令欧阳询撰《艺文类聚》,整理经学文献。唐太宗李世民更尊崇经学,先后开文学馆、弘文馆,优选学界名土。他任用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李玄道、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苏勖、于志宁、苏世长、薛收、李守素、陆德明、孔颖达、盖文达、许敬宗为十八学士,令他们分班轮流讲述经义,议论朝政。贞观二年(628),设国子监祭酒博士,祭孔子、颜渊,并开始开科取士。治经学再次成为进身之阶。于是儒生趋之若鹜,使一度冷清的经学再次繁荣起来。据记载,当时攻读儒经的学生有8000余人。

从南北朝遗留下来的经学有南学与北学之分,而且章句繁杂,诸说纷纭,这不利于科举取士。要使科举顺利进行,必须有统一的经学读本。于是,唐太宗诏国子监祭酒孔颖达等编纂、注疏《五经正义》作为标准经学教科书。高宗永徽四年(654),《五经正义》编成,颁行全国。其中有《毛诗正义》40卷,毛亨传、郑玄笺;《尚书正义》20卷,伪孔安国传;《周易正义》16卷,王弼、韩康伯注;《礼记正义》70卷,郑玄注;《春秋正义》36卷,杜预集解。在这五经中,古文经学仍占居优势。钦定的《五经正义》把众说纷纭的经义统一起来,为明经取士带来了便利,使广大儒生有所遵循,但也窒息了儒学的生命力。士子们为科举而读经,甘心墨守成规,不愿也不敢标立新说。这样,使经学再也没有进一步发展的余地了,变成了禁锢思想的桎梏。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