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一、建筑史话4

两宋佛教建筑

佛教到了宋代,各个宗派之间渐渐协调起来。随着宋代理学的发展,佛教有可能与道教、儒教统一起来,终于形成“三教合流”。但这三种宗教毕竟不同,有人以三句话来概括:“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三教合流,各尽其职。若从深一层来看,中国文化到了宋代,则真正走完了它的前半段,或者说基本上确立了体系,后来明清时代则走向晚期了。这种性质和特征,都在建筑形态上表现出来。

佛教寺院的基本形式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经确立了,宋代的佛教寺院也就在这一基础上走向完善,走向复杂多样。这里,我们通过一些寺院实例来分析。

河北正定隆兴寺此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城内。据文献资料记载,始建于隋代开皇二年(586),当时叫龙藏寺,规模不大。到了北宋初年,改名为龙兴寺,宋太祖赵匡胤于开宝四年(971),因城西大悲寺的铜佛被毁,敕名在龙兴寺内,另铸观音像一尊。因此,大兴土木,营建寺庙。清代康熙年间,龙兴寺改名为隆兴寺。

隆兴寺坐北朝南中轴线布局,平面狭长。主要建筑布置在南北中轴线上,此轴线长达380米。自南至北,依次为琉璃照壁、三石桥、山门、大觉六师殿(仅留遗址)、摩尼殿、牌楼、戒坛、韦陀殿(仅留遗址)、佛香阁(即大悲阁),最后为弥陀殿。佛香阁东为御书楼,西为集庆阁;戒坛后东为慈氏阁,西为转轮藏殿。佛香阁前院两边有廊庑,东为伽蓝殿,西为祖师殿:

隆兴寺内现存最古的建筑是摩尼殿,此殿建于北宋皇枯四年(1052),建筑平面比较特殊,略呈方形(东西稍长),四面均出抱厦,为出入口,其他均为实墙。主出入口在南,前有月台。殿顶为重檐歇山式,四面抱厦为单檐歇山,所以外形变化较多,但又和谐统一。殿内有悬塑观音像。

此寺内的另两座有名的建筑是转轮藏殿和慈氏阁。这两座建筑形式基本相同,均为两层楼阁形式,楼上单檐歇山顶,上下层之间设腰檐,并有回廊栏杆。室内中空佛像贯通二层,里面当然也设回廊。此二建筑不但具有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而且形态玲珑秀丽,很有人情味,体现出中国佛教的世俗性精神。

最后说大悲阁,即佛香阁,是隆兴寺中最高大的主体建筑。今之大悲阁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高33米,外观三层,重檐歇山顶,下面设两层腰檐,一层廊檐,故造型十分富丽、雄伟,此种形式,俗称“重檐五滴水”,阁内供奉开宝四年所铸千手千眼观音像,高24米,是现存中国最大的铜质佛像,可谓国宝。

天津蓟县独乐寺此寺最早建于唐初,辽代重建。独乐寺山门建在低矮的台基上,坐北朝南。此建筑规模不大: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中间为门道,两侧有手执金刚杵护卫山门的金刚药叉像,民间附会为《封神演义》中的哼哈二将。山门南面檐下悬“独乐寺”匾额,据说是明代太子太师严嵩的手迹。入山门,正北为观音阁,是寺内的主体建筑,这是一座三层的楼阁式建筑,但外面看去只有两层,因为中间的一层是夹层。屋顶为歇山顶,下层设回廊、栏杆和腰檐,形式独特。此建筑总高23米。据考证建于辽代统和二年(984),为我国最古的楼阁了。

观音阁内部中间须弥座,上设泥塑十一面观音(这是观音的一种形态,头上十个观音头像,连同自身头像共十一个),像通高16米,形态端庄而生动,姿态优美,为辽代塑像之上品。这座建筑的特点是中空,周围上部设两层回廊。这是一种巧妙的构思。我们知道,佛像越大,越见其伟大崇高,但在殿内见不到较大佛像的面部。特别是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善男信女们多信奉之。因此殿内设回廊,人们就可以上去,面对面地祈求。而且人们只有在这一圈回廊上,方能完全看到这十一面的观音。

这座建筑在我国木构建筑构造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如今它已逾千年,历史上经过无数次大小地震,但始终不倒。1976年唐山大地震,附近的建筑几乎都震倒了,惟有这座近千年的古阁却安然无恙。

山西大同华严寺此寺分上下两寺。上华严寺位于大同市,今为全国佛教重点寺院之一。华严寺创建于何时,说法不一。据《重修上华严禅寺感应碑记》(刻于明代)称它建于唐代,但《重修上华严禅寺碑记》(刻于清代)中说创建于北魏。而据历史学家认为,它建于辽代清宁八年(1062)是比较可靠的。

辽代时,此寺规模较大,建筑雄伟,内有大雄宝殿及其他许多建筑。据史书记载,寺内有“南北阁,东西廊。北阁下铜、石像数尊”(《山西通志》),据说其中还有辽帝后像。辽为契丹族,其信仰“好鬼拜日”,向东而拜,所以房舍也有好多是朝东的。因此,华严寺的布局也是坐西朝东。

公元12世纪中叶,辽金大战,金兵入侵大同,寺毁于兵燹,后来此地归金所有。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重建大殿、观音阁、山门、钟楼等。后来元、明、清历代,均对此进行过重修,但寺一直保持至今。

上华严寺建筑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另有山门、前殿及钟鼓楼、祖师堂、禅堂、云水堂及两厢廊庑等,布局严整,井然有序。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金代天眷三年所建之原物,故很有文物价值。此殿面阔九间,达54米,进深五间,达29米,总面积1559平方米,为我国最大的佛殿之一。屋顶用单檐庑殿顶,为典型的辽金时期的建筑风格。殿内由于用“减柱法”,因此空间宽大,对当时来说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木结构做法(前面说的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类似)。

上华严寺内保存有很多珍贵文物,如大雄宝殿前檐北端外壁镶嵌有南宋朱熹书《易经》碑四块。大殿月台上置有辽大康二年(1076)八角陀罗尼石经幢和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铁制香炉一个。其他还有明代文徵明的诗碑等。这些宝物,为上华严寺增添了不少文物价值。

下华严寺位于上寺的西南方,寺内有薄伽教藏殿、海会殿等建筑。其总面积布局特征是多院落式的。与上华严寺比较,下寺布局则显得更自由,建筑风格也更灵活。最著名的建筑是薄伽教藏殿,这里是藏经之地,是辽代原物,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是我国仅存的辽代殿宇。殿内壁藏做得十分考究,沿内墙排列藏经的壁橱共三十八间,仿重楼式样,分上下两层,在后窗处中断而做成天宫楼五间,飞越窗上,以圜桥与左右壁橱相连接,真实地表现了辽代的建筑风格。

善化寺山西大同还有一座著名寺院善化寺。此寺曾名开元寺、大普恩寺。寺创建于唐代中叶,后来毁于兵火,直到金代天会六年(1128)才重建。采用中轴线对称形式,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寺内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却是辽代原物,普贤阁、三圣殿及山门等为金代所建。大雄宝殿建在一个高台上。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屋顶形式单檐庑殿顶,其做法是典型的辽代风格(屋面较平,上面的屋脊甚短)。殿内正中佛坛上有塑像五尊,称五方佛,衣纹流畅,姿态容貌端庄。东西两边有金塑护法二十四诸天,神采奕奕,为佛教造像中之佳作。

普贤阁,平面呈方形,两层,中有腰檐,顶为歇山式,楼上设围廊栏杆,很有情调,可谓中国佛教建筑之典型气质。

三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也为单檐庑殿顶。殿内除中央佛坛上有“华严三圣”(中为释迦牟尼,两边为文殊、普贤二菩萨)外,还有石碑四块,其中有宋人朱弁撰文的《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很有文物、史学价值。朱弁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任通问副使赴西京(今大同),为金人劫留。他不为官禄所诱,后来便在善化寺任教,达十四年。

七佛寺辽宁省义县城内有座著名寺院,初名为咸熙寺,后改为奉国寺;又由于大殿内有七尊大佛,故俗称七佛寺。现存的寺院呈前窄后宽状,中轴线布局。自山门起,依次为牌楼、无量殿和大雄殿。大雄殿建于辽代开泰九年(1020),建筑形式为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单檐庑殿顶,规模甚大,为辽代所建原物。殿内中间即为七佛。何谓七佛?即过去世的七尊佛陀:(一)毗婆尸佛,为梵文音译,又译成“毗钵尸”、“微钵尸”、“毗婆沙”等,意思为“胜观”、“种种观”、“种种见”等,是过去七佛的第一佛。佛教《长阿含经》卷一谓“过去九十一劫”时出世,举行过三次说法,第一次有十六万弟子参加,第二次为十万,第三次为八万。(二)尸弃佛,又译成“式弃”、“试诘”等,意思为“顶髻”,是过去三十一劫时出世,也举行过三次说法,第一次十万弟子,第二次八万,第三次七万。(三)毗舍婆佛,又译成“毗舍浮”、“毗湿婆”等,是过去七佛的第三佛。《长阿含经》说“过去三十一劫”时出世,举行过两次说法,第一次七万弟子,第二次六万。(四)拘楼孙佛,又译成“拘留孙”、“鸠楼孙”等,是过去七佛的第四佛,经中说“此贤劫”时出世,举行过一次说法,有四万弟子参加。(五)拘那含牟尼佛,又译成“迦那伽牟尼”、“羯诺伽牟尼”等,是过去七佛的第五佛,经中说“此贤劫”时出世,举行过一次说法,有三万弟子参加。(六)迦叶佛,意为“饮光”,是过去七佛的第六佛,经中说“此贤劫”时出世,举行过一次说法,有二万弟子参加。传说释迦牟尼前世之师曾预言释迦将来必成佛,其塑像往往骑狮。(七)释迦牟尼佛,为过去七佛的第七佛。

大雄殿建在一个较高的月台上,十分雄伟。大雄殿后本来还有一座建筑,即法堂,但后来毁掉了,只是通向此殿的路尚在,即大雄殿后的中间一条路。

从辽代到元代,奉国寺一直比较发达,据碑记上说,它“潭潭大厦,楹以千记”。元大德碑上说它“宝殿崔嵬,俨居七佛。法堂高敞,可纳千僧。飞楼耀日以高撑,危阁依云而对峙”。明清以来,只有大雄殿有原物保存下来。大雄殿前现存山门、牌楼、无量殿等均为清代之物。大雄殿西跨院原为禅堂僧舍,旧称西宫,也为清代所造。

真如寺上海有座真如寺,位于市西北郊的真如镇,俗称大寺。此寺创建于宋代,其中正殿为元代延佑七年(1320)重修之原物,很有文物价值。真如寺建成后,由于这里交通发达,所以前往此寺进香拜佛者很多,不久便在这一带形成一个不小的市集,后来就发展成为镇,镇名即寺名。真如寺建筑体现元代建筑特色。现存正殿中的梁、柱、枋及斗拱等主体结构,大部分构件均是元代之原物。1963年大修时发现好多处接榫均有墨写构件名称及部位之字样,因此确认均为元代之物。今我国江南一带,元代原屋保存下来的已很少了,所以此建筑文物价值甚高。殿内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三像,即“华严三圣”。还有明代所铸的铜弥陀。可惜寺中的韦驮殿、地藏殿、大悲阁和戏台已圮,不复存在了。

上海静安寺位于南京西路西头,此处地名也叫静安寺。静安寺建寺很早,相传创建于三国东吴孙权赤乌年间,原名沪渎重元寺,唐代改为永泰禅院。宋代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因避讳而改名为静安寺。但此寺原址在吴淞江边,因江岸被冲击,建筑有危险,故后来迁至芦浦旁的沸井浜,即今址。后来历代均有修建。现存的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重建。元代寺中诗僧寿宁将寺中赤乌碑、陈朝桧、讲经台、虾子潭、涌泉亭、绿云洞、沪渎垒、芦子渡咏为“静安八景”。其中涌泉亭中的涌泉是寺前的一口井,昼夜沸腾,据说是通海的,被定名为“天下第六泉”。如今这里还有涌泉坊(里弄住宅)。近年,静安寺因地铁2号线工程而全面改建扩建,并在对面公园内重现了历史上的“八景”。

静安寺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方丈楼、念佛堂等。静安寺在佛教宗派中为密宗,所以楼上设有“密坛”,挂有“曼陀罗”(佛和菩萨的坛场)。密宗又叫密教、真言宗、瑜伽密教,是对应于“显教”的,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的深奥秘密教旨传授。密宗的《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为主要经典,传三密:口诵真言(语密)、手结契印(身密)、心作观想(意密);认为三密同时相应,便可使凡夫即身成佛。相传大日如来授法,金刚萨捶受法。释迦逝世后八百年时,龙树开南天铁塔,亲从金刚萨捶受法,后传龙智,龙智传金刚智和善无畏。密宗仪规繁复,宗教性强烈,寺内多设坛,供奉、诵咒、灌顶等均较严格。我国西藏地区的佛教为密宗藏传佛教。

西园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阊门外,此寺是戒幢律寺与花园(放生池)的合称与俗称。建于元代至元年间(1335~1340),初名归元寺。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太仆徐泰时建东园(今留园),并将归元寺改为别墅和花园,即西园。后来他的儿子仍将宅舍改为寺。明末因寺院弘扬律宗,故改名为戒幢律寺。今之寺中建筑和佛像等多为清代之物。戒幢律寺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观音殿和藏经楼等建筑。殿宇雄伟壮观,寺内古木林立,环境庄重而幽然。

大雄宝殿内供奉三尊木雕立佛,中间是释迦牟尼,左(东)为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右(西)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此三佛合称“横三世佛”。除此以外还立二侍者:迦叶、阿难。大殿东西两侧为二十诸天。后两侧还有佛祖的两位上首弟子:东文殊、西普贤。大殿后壁是立体彩塑海岛观音,又叫南海普渡。

在戒幢律寺中,罗汉堂很有名,位于大雄宝殿西边。入堂内,两侧有木雕金身大悲咒化身八十四躯。正堂共三进四十八间,建筑的平面如“田”字,其中佛像以四大名山来分,沿四壁对面排列着五百尊罗汉。罗汉即阿罗汉,梵文arhat,意为和尚修行得道者,地位仅次于菩萨,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之说,也有五百罗汉之说。关于五百罗汉的来历,佛经中有的说他们是跟随释迦牟尼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有的说他们是参加第一次结集三藏或第四次结集三藏的五百比丘(和尚)。还有一说是他们原为五百只大雁,一次雁王误入网中,猎人待要取杀,一雁在雁王前撕心裂肺地哀鸣,五百大雁也在当空中盘桓,感动猎人,便放了雁王。雁王即释迦牟尼。再一说是他们为佛祖感召的五百强盗,放下屠刀而成罗汉。前两种较为可信,后两种则是劝善之说。

在罗汉堂里还有个疯僧像,民间有“疯僧扫秦”的故事。据说南宋秦桧害死岳飞后,心中忐忑不安,年初一到庙里去烧香,忽见门上有诗,后两句为“东窗密计胜连环,痛煞老僧心胆寒”。揭露秦桧夫妇假传圣旨害岳飞之事。秦桧看后内心慌张,急忙烧过香,要方丈去找写诗的人。后来疯僧来了,秦桧讯问他,疯僧回答说:“难道有人做得,我就写不得?”又说:“我形虽丑,内心皎洁,问心无愧,不像有人头戴乌纱帽,专做亏心事。”秦桧问他手上拿的吹火筒怎么没有洞?疯僧答曰,“不能有洞,有洞就是私通番邦”。秦桧又指责他拿了扫帚不扫地,是个懒和尚。疯僧挥动扫帚说:“我这把扫帚不扫地,专门扫奸臣!”后来秦桧欲陷害疯僧,谁知他出没无常,拿不住他。这个形象与杭州的济公很相似,济公也在罗汉堂,也是一罗汉。此外,还有寒山、拾得、千手观音、韦驮、关公(他死后佛教认他为伽蓝菩萨)等。西园寺内有西园,以大水池(放生池)为主体。关于此园有待下面章节去详述了。

灵隐寺浙江杭州的灵隐寺是我国东南一带的有名寺院。此寺一名云林禅寺,位于北高峰与飞来峰之间。寺创建甚早,据《灵隐寺志》记载,此寺“创于咸和元年(326)竺僧慧理,山门始榜曰‘绝胜觉场’,仙翁葛洪所书,正殿曰觉皇殿……宋景德四年改景德灵隐禅寺”,明初重建,改名灵隐寺。现在的灵隐寺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联灯阁、大悲阁等建筑组成。五代以前的灵隐寺规模已难考证,五代时的吴越钱谬曾建僧房五百余间,后来到了钱弘做,达一千三百余间,可见其规模之大。宋人罗处约在《重修灵隐寺碑记》中说:“绣桷画拱,霞于九宵。藻井丹楹,华垂于四照;修廊重复,潜奔溅玉之泉;飞阁蛲,下映垂珠之树;风铎触钧天之乐,华蔓搜陆海之珍。”可见其宏大而华丽。宋时被列为“南宋五山”之二,号称“禅窟”。至清代康熙年间,又增建了“七殿”、“十二堂”、“四阁”、“三轩”、“三楼”、“十房”,其规模更可想而知,“虽曰重兴,实同开创”,“钱塘三百六十寺,未有先此者也”。

北宋诗人苏东坡有诗云:“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晚明文人张岱在《西湖梦寻》中说,“香积厨中,初铸三大铜锅,锅中煮米三担,可食千人”。这些都说明灵隐寺的规模之大。

清代康熙皇帝南巡至杭州,游灵隐寺并赐名“云林禅寺”。此事曾生出一段趣闻。相传康熙皇帝来到灵隐寺,观这千年古刹气度非凡。乘着皇帝雅兴正浓,寺内主持谛晖就请康熙皇帝赐写匾额,以彰殊宠。于是皇上应允,便提笔亲书。不料兴致过甚,手势未能控制如意,几笔下去,竟将“霓”字上头的“雨”字写得太大,已占去大半,康熙捏着毛笔,心中踌躇,若写的不好,岂不成为笑柄;若重新写过,又有失帝王身份。边上站着的大学士高士奇看在眼里,心中已想出个办法,但却不好说出来,所以故装作为他磨墨,将已写在手心上的“云林”二字暗中示给皇帝。康熙见之,心领神会,于是就在这“雨”字之下写了个“云”,由于这个字笔划少,则正好合成一个比例匀称的字,遂改为“云林禅寺”了,美其名曰“赐名”。但是,这个故事是后来好事者编造出来的,其实志书上说,康熙在灵隐寺“亲洒宸翰书‘云林’二字,赐名‘云林禅寺’”。可见他是有意识的“赐名”。并不是一时失手补救,因为堂堂一位大清皇帝,绝不会照样写“灵隐寺”的。

由于天灾人祸,灵隐寺虽古,但其建筑未能保存下来,如今的建筑多为民国前后,乃至解放以后重建。如大雄宝殿,为1910年重修,后面的药师殿则完成于1991年。但大雄宝殿前的一对石塔是北宋建隆元年(960)所造之原物,天王殿前的一对石经幢则是北宋开宝二年(969)所造之原物。

天王殿是寺的第一进大殿,此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正中迎面佛龛为弥勒佛雕像。门前有一副楹联:

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天王殿两侧即“四大天王”。从佛教说,四大天王各护一方天下。右侧两尊,一为东方持国天王(执琵琶者),一为南方增长天王(执宝剑者);左侧两尊,一为西方广目天王(执索者),一为北方闻多天王(执宝幢者)。四神所执法器,象征“风调雨顺”。像高约8米许,四神均身披重甲,顶毗卢帽,形态威武。但这些神祗从形象到涵义,显然已不是印度佛教之原义,而已是大大的中国化了。

弥勒佛背后又有个佛龛,里面是手扶降魔杵的韦驮菩萨像,用香樟木雕成,据考证还是南宋之遗物。据佛教说,韦驮是南方增长天王属下八大将军之一,在四大部洲三十二将中居首位。佛经故事中说,佛舍利曾被妖魔抢走,是他追回来的。韦驮菩萨面对大雄宝殿,意为保护佛法。关于韦驮神像,其实有两种姿势:一是站立姿势,双手合十,横杵架于手臂,水平地放着;另一是右手握杵拄地,左手插腰。韦驮的姿势很有讲究:前一种姿势表示这个寺是“十方丛林”,对行脚僧是欢迎的,可以在寺内参拜住宿;后一种姿势则表示不接待,外来和尚见此,应即离去,免得讨个没趣。灵隐寺内的韦驮菩萨像,属后一种。

大雄宝殿是灵隐寺内的主体建筑。此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歇山三重檐屋顶,为清代宣统二年(1910)重建。高33.6米,雄伟壮观。殿内正中莲花座上趺坐着佛祖释迦牟尼的装金像,双目向前凝视,右手微抬,似在说法,造型生动,肃穆而又亲切。此像造于1956年,用香樟木拼雕而成。像有“背光”(“摩尼镜”),象征光明。“背光”中有七尊小佛像,是释迦牟尼修道成佛前的七种佛相。大殿两侧是保护佛法的“二十诸天”像,后壁十二尊为“十二圆觉”,是佛祖的大弟子。大殿的后壁有一个高20余米的立体彩色群像,上有一百五十个塑像,表现着生动的佛经故事。其中最主要的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据经书上说,福城有一小孩,幼时家产万贯,父母给他起名叫“善财”。后来文殊菩萨发现这孩子有佛教素质,指点他参拜五十三位“善知识”,于是他就出去参拜比丘、长者、夜神、菩萨、婆罗门等五十三位名师,最后见到善贤菩萨,修成正果。群塑中观音菩萨居中,脚踏鳌背,手执净瓶,普渡众生。善财童子在上面有许多个,这是“故事”的雕塑手法,表示他在一个个地参拜着。面对观音的是第二十七参。在这许多塑像中,济公、疯僧等也在其中。这组群雕充分体现了佛教雕塑的艺术性。

在灵隐寺之南,有座山叫飞来峰。据记载,东晋时印度高僧慧理来到这里,见此山形,赞叹地说:“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所以后来就叫飞来峰。飞来峰上孔洞甚多,历代在此刻下许多造像,自五代至元都有。今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净慈寺杭州还有一座名寺,即净慈寺,俗称净寺。此寺坐落在杭州西湖之南的南屏山中峰慧日峰下,也是全国重点寺院之一。这里峰恋耸秀,山色空潆,为西湖十景之一的“南屏晚钟”之所在。寺创建于五代十国时期,最早叫慧日永明院。永明即延寿,904—975年在世,自幼信佛。后来出家。此寺系吴越国王钱弘做为他所建的,他是净慈寺的开山祖师。北宋年间此寺改名为寿宁禅院,南宋又名净慈保恩光孝禅寺,简称净慈寺。此寺后衰败,至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复建。当时规模较大,有殿宇十座,房舍总达五百余间,被列为禅宗五山之四。

今之净慈寺分前、中、后三大殿,中间的大雄宝殿为主殿,屋顶用黄色琉璃瓦,殿宇高大壮观。大雄宝殿西侧有济祖殿,这里供奉的就是世人皆知的“济公活佛”。

宁波天童寺属于“南宋五山”之三。此寺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以东约30公里的太白山麓。始建于晋代,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了。西晋永康元年(300)僧人义兴云游至会稽,来到今之鄞县,因爱其山水,遂在此结庵修行。相传当时此地人烟甚稀,却有一童子每天送薪送水,奇之。童子对义兴说,他就是太白金星,由于义兴禅师的虔诚,感动了玉帝,于是叫他化作童子前来相助,如今既已建院,即行告辞。言毕,童子就不见了。所以后来就命此山为太白山,此寺为天童寺。

天童寺环境甚佳,有道是“山外青山翠满峰,丛林禅院九州同。楼堂仙阁难相数,广厦千间是天童”。从太白山下至天童寺,先是五佛镇蟒塔,然后便是“万松关”。这是一条林荫道,长达十余里,两旁古木参天,苍松成屏,气度非凡,为“天童十景”之一,“深径回松”。此处还有另一景“凤岗修竹”,即一大片青翠秀美的竹林。再往前就是天童寺前的“万工池”了。这是一个放生池,由于挖池工程浩大,用二万余人掘成,故名。池的一端有一块巨大的照壁,上面书写“海天佛国”四字,宗教气氛顿生。照壁正对天王殿,这是一座比较宏大的建筑,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高18米。殿内按传统布局,正面是弥勒佛,背面是韦驮,两边分列四大天王。经天王殿是一个大院子,院北即寺的主殿大雄宝殿。今之佛殿是密云禅师于明崇祯八年(1635)重建的。殿高20米,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高27米。殿内正中供三世佛,中为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三佛均高13米。殿两旁为十八罗汉;后殿为五百罗汉,姿态各异,十分生动。

寺内还有方丈殿,又名“大鉴堂”,供方丈升座和设大型佛事坛场之用。法堂为讲经说法之所,面阔九间,进深六间,民国二十一年(1932)改建为楼房,楼上即藏经楼。

禅堂为禅宗丛林的主要殿堂之一。天童寺有东西两禅堂,东禅堂现辟为玉佛及附设藏品陈列室;西禅堂为全寺僧人参禅礼佛之所,中供佛大弟子侨陈如尊者。

罗汉堂共十九间,内有十八罗汉石刻像,神态逼真,栩栩如生,画像出自竹禅和尚之手,摹五代画家贯休之《十六罗汉图》,刻成于民国七年(1918)。由于天童寺依山而建,故罗汉堂地势甚高,缘岩建屋,墙即岩,得自然之趣而富有遁世之感。

福建泉州开元寺此寺位于泉州市西街,创建于唐垂拱二年(686)。据说本来这里是个桑园,园主人黄守恭因“桑开白莲”而奇之,故“舍地为寺”。此寺初即名为莲花寺,后来又改名为兴教寺、龙兴寺,至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改名为开元寺,沿称至今。

开元寺自建寺后,规模逐渐扩大,到南宋期间,已成为拥有下属寺院百余所的中心寺院了。元代至元二十二年(1285)合寺,称“大开元万寿禅寺”。今之开元寺规模也不小,寺内建筑中轴线布局,有紫云屏、天王殿、拜毫、大雄宝殿、甘露戒台和藏经阁。东侧有檀越祠、准提禅林。西侧有功德堂、尊胜院和水陆寺。东西广场分别耸立着镇国、仁寿双塔。所有殿堂亭塔组成一个布局完整、宏伟壮丽的寺庙建筑群。寺内还有大菩提树及大桑树,已逾1300年,十分名贵。

寺内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建于唐垂拱二年,相传建造时“紫云盖地”故又叫紫云大殿。但今之建筑为明代重建,重檐歇山顶,高约20米。面阔九间,进深六间。殿内立石柱一百根,故又称百柱殿。石柱及柱础形式多样,有龙柱式、方柱式、圆柱式及海棠式等,有的还刻有古印度佛经(浮雕)。屋架及斗拱等做得秀巧精致,还在斗拱间雕刻二十四尊飞天乐伎,有的手持乐器,有的手捧文房四宝,轻歌曼舞,给建筑带来华美之感。殿内供奉五方佛:正中是释迦牟尼,两侧分别是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东方阿佛、北方不空成就佛。这说明此寺本属佛教密宗。

大雄宝殿后为甘露戒台,最后为藏经阁。

泉州开元寺虽创建于唐但由于寺内的一对双塔,泉州开元寺也因此出名。这两座塔是宋代所建之原物。两塔形式基本相同,都是仿木石塔,分列于大雄宝殿前东西两侧,西曰仁寿塔,东曰镇国塔。

仁寿塔又称西塔,相传后梁贞明二年(916)闽王王审知因梦见一和尚,劝他建塔,便从福州浮海运木,来泉州造塔,名无量寿塔。到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及淳熙年间(1124~1189)两次失火被毁,故南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1228~1237)改建石塔。用花岗石筑成,平面八角,五级,高近45米,仿木构形式。塔身各层四门四龛。位置逐层互换。塔身转角立倚柱,塔檐成弧形向外伸展,檐角高跷,如木构无异。每层塔身外有回廊护栏,悉如木构,秀丽清润。人们可在此凭栏远眺。塔刹为铸铁制成,高11米,有刹座、覆盆、火珠、仰莲、宝盖、七层相轮、圆光、镏金铜葫芦串连在一起。还有八条大铁链从刹顶系到顶层檐角,似有刺破青天之感。此塔内有一根八角形的塔心石柱,从底层直通塔顶。塔心柱和塔壁间横跨着八条长6米、宽与厚均为0.4米的石梁,一头嵌入塔心柱,另一头架在塔壁立柱上。由塔心柱塔壁与石梁组成一个严密的框架,有很好的整体性。塔的各层塔门、塔嵌,层层错位排列,不但对结构的坚固性有利(受力均匀),而且也能变化,形态美观。据历史记载,明代万历三十二年(1604)泉州大地震,次年又遇强台风,破坏均很严重,但此塔仅仅是折断塔刹和部分栏杆,其主体结构安然无恙。这真是奇迹了。仁寿塔表现的是西方极乐世界,塔的八面八角造型象征八方,连同上下共“十方”,都是光明净土。

镇国塔又称东塔。此塔原为砖塔,南宋嘉熙二年至淳十年(1238~1250)改为石塔。塔用花岗石砌筑,平面八角形,也是五层,但高度比西塔略低,48.24米,仿木构楼阁式,型制与西塔也基本相同。这塔为五层,象征佛教修行的五个品位,自上而下为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这都是古印度佛教之说,但来到中国,则与中国文化结合,因此塔上的许多雕刻神像,无论是佛、菩萨、天王、罗汉等,都变成中国人的容貌和装束,多是宋代的衣服款式了。而这个塔的造型,其实也早已中国化了。

宋元时期的佛塔

宋元时期的佛塔保留下来的非常多,而且形式也很多。除了上面说的泉州开元寺双塔外,在这一节里我们还要分析介绍几座著名的宋元时期的佛塔。

应县木塔这是我国古代留下来的惟一的木塔了。关于这座塔,还有个神奇的传说,相传是鲁班在一夜之间建成的。鲁班有个妹妹,十分能干,她要与鲁班比个高低,便一夜之间做好十二双绣花鞋;鲁班不服输,他就在一夜之间建成这座木塔。这就是保存至今、已近千载的应县木塔。但据说当初这座塔比今天所见到的还要高大许多,是因为造好以后地下的土地爷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了,于是鲁班便发了个慈悲,用手一挥,就去掉了几层,变成了如今这个模样了。其实,鲁班是春秋时人,根本不可能造塔,这不过是民间传说罢了。

应县木塔正式的名字为佛宫寺释迦塔,坐落在山西省应县城内。此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历代虽多维修,但主体结构却为当时之原物。全部木构,平面八角形,塔外形为五层六檐(底层用双檐),内部为九层(有四层是暗层)。塔高67.13米,底层直径30米(近似值)。塔建在4米高的两层石砌台基上。塔身内外双槽立柱,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柱头柱脚均有水平构件连接。暗层中又用斜撑,使它具有坚实的整体性,不致变形,历史上经过多次地震,均无恙。各层塔身每面三间四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间开门,可以外出至廊,有栏杆围护。塔的第一层内壁有如来画像六尊,中间顶部藻井高耸,下为高大的释迦牟尼佛像。第二层正中有方坛,上有一佛二菩萨,佛即释迦牟尼,东为普贤,西为文殊。第三层八角坛上为四佛,东方阿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第四层又是四方坛,释迦牟尼佛像居中,八大菩萨分座八方。我国古塔纯木构的楼阁式塔只有这一座了,更欣幸的是它已近千年,所以更为可贵,现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救寺舍利塔这座佛塔听起来似乎陌生,但如果我们叫它“莺莺塔”,知道的人就多了,它就是坐落在山西省永济县普救寺内的一座密檐式砖塔。此塔之出名,就是因为名剧《西厢记》。剧中女主角崔莺莺是个美丽的女性,她敢于背叛封建礼教,追求纯真的爱情。剧中有诗云:“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人们当然也为她的遭遇而感到不平。这出戏流传千载经久不衰,而戏与环境又是那么的密不可分,这座古塔,似乎成了戏中故事的见证。据文献资料,唐代确有普救寺,只是寺比今天的大,殿堂楼宇达三百余间。据记载,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这里发生大地震,寺被震毁,后来重修寺塔。但到1920年,寺院不幸被火烧掉,只留下这座佛塔了。

这座塔方形平面,十三层,近乎楼阁式,高约50米,是一座全砖造佛塔。塔的外形可分上下两部分,下面七层塔腔中空;上面六层则是实心的。因此上下两部分不甚协调,据研究分析,下面部分可能是唐代所建,而上面部分可能是明代重修时补上去的。

普救寺舍利塔还有一个特点,即有回音。若在塔的中部用石击之,会发出“咯咯”之声,如同蛙鸣,传说是古代匠师造塔时在塔中放了一只金蛤蟆。如今已被山西大学的科学家证实,这种回音是由于塔中空心;塔檐有声学反射,墙面也反射,因此就产生特殊的反射声。想不到这座佛塔有那么多有趣的文化内涵,而且这一切都与宗教无关。

河北定县料敌塔此塔位于定县城内,高84米,是我国古塔中最高的一座,相当于现今的二十八层的高层建筑,正如明代李溥所题咏:“高插青云人望遥。”此塔之建造,除了佛教的原因外,还有军事上的原因。由于定县是北宋的边防重镇,宋王朝为防御北方的辽军,就是用此塔来望敌情,因此塔名料敌塔,又叫了敌塔。但从佛教本身来说,此塔之建造,是由于当时有一位僧人叫会能,往西方取经,得舍利子而归,为供奉舍利子,宋真宗皇帝亲下诏书而筹建。塔建于开元寺中,所以此塔的实际名字叫开元寺塔。此塔始建于北宋咸平四年(1001),至和二年(1055)建成,历时五十五年之久,当时人们传说“砍尽嘉山木,修成定县塔”。这座砖塔平面八角,高十一层。塔虽高大,但看去却秀丽简洁,比例和谐。此塔今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各层东、南、西、北均有门。第一层较高,上有腰檐平座,其上各层则只有腰檐。塔顶雕饰忍冬草覆钵,上为铁制承露盘及青铜塔刹,均为宋代典型型制。

上海龙华塔此塔坐落在上海市区西南角的龙华寺南,创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年间(238~251)。现存之塔是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重建之遗物(当然只是砖塔身部分)。这是一座砖木结构塔,宋塔型制。塔为八角七层,高40.4米。在我国诸多的古塔中,最典型的要算这种砖木楼阁式的塔了。这种塔的建筑形式,也最符合中国佛教的意义。我们知道,印度佛教传入我国后,渐渐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而佛教也渐渐地世俗化、人情化起来了。楼阁式佛塔,形态高耸,可以登高望远,以寄情怀。人有望远生情之感,所谓“长歌可当哭,远望可当归”。这座龙华塔,古代诗人也对它有情态性的描述。明代诗人杜胥有《秋日同沈君佐龙华晚眺》诗:“塔影层云外,危登一览中。去帆牵远日,归雁倚长风。望远愁烟隔,遥津与客通。故乡谁不忆,今古亦相同。”

这种世俗人情之味,也就如同符号,作为“建筑语言”,从这些檐、廊、栏杆等形象上表述出来,而且它的整体形象生动秀美,比例适度,和谐得体,可以说百看不厌。

龙华塔除了具有这种形式语言外,它还有许多民间传说,则更具有世俗文化内涵了。

相传龙华塔顶露盘内有水,终年不涸,而且有二尾金色鲤鱼在其中,故虽为大旱之年,也不会缺水,露盘遂为龙华塔的镇塔之宝。元代至顺年间(1330~1332)有人来借露盘,和尚笑曰,只要能拿得下来就行。不料是夜风雨大作,第二天露盘不见了,不久,有人发现这露盘已在上海西南郊的青浦泖塔上了。但也有人说这露盘被盗后在青浦的河里发现,河水浅时露出水面,但谁也搬不动它。这些民间传说,显然为这座宝塔增加了许多美丽的文化色彩。

六和塔此塔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南的钱塘江畔月轮峰下。说起六和塔,还须回到中国文化上。塔由印度传入中国后,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无论在其外形还是内涵,都起了变化,由纯佛教性走向世俗功能化。这座佛塔,也有许多佛教外的世俗功能。相传在这月轮峰下,曾是一处钱塘江的渡口,称龙山渡口。这里是个交通枢纽,出入杭州湾的船只,都要在这里停泊、启航。唐宋时期,这里交通十分繁忙,所谓“舟车集百蛮,岛屿通人烟”。这里还有许多海外船只,东南亚、西亚、东非甚至欧洲,因此这六和塔便是个标志性建筑,而又起到航标、灯塔的作用,据说当时塔顶上置有长明灯,作为“灯通海客船”的灯塔。

但是,六和塔直接的建塔原因,却是为了“镇潮”。这里秋潮甚巨,名曰“镇潮”,更为了“观潮”。南宋时,六和塔是观钱塘潮的最佳之地。每年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带观潮者人山人海(今观潮佳处已转至海宁盐官一带了)。沿江一带,每家每户,凡有楼房者,窗口都挤满观潮者。六和塔上,站得高,看得远,可领略那“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壮观景象。当然,在无潮时,登上此塔,极目千里,看那浩浩江水,远山层峦,足下屋舍俨然,美景如画,怎不令人感慨,并联想起那繁华的钱塘吴越,“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望海潮》),兴起怀古之情。

六和塔还有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钱塘江里有一龙王,性情非常暴躁,潮水涨落无定,沿江两岸的田地经常被淹,人们提心吊胆过日子。当时这里有一家穷苦渔民,儿子叫六和,五岁那年父亲在江上打渔翻船淹死了。一天,母子两人正在江边捞鱼,不料潮水来势太猛,把六和的母亲卷入江中。六和望着江水,失声痛哭;后来他跑到江边的小山上,把大大小小的石头往江中抛,发誓要填满这条江,救出他母亲。六和整整丢了七七四十九天,江底龙宫前已堆成一座小山。这天正是八月十八,龙王带着虾兵蟹将来到六和面前说:“你别再丢石头了,你要金银珠宝我都能给你。”六和答道:“我不要金银珠宝,但若要我不丢石头,必须依我两件事:第一,把我娘送回来;第二,从今以后不准乱涨潮,只须按时涨,而且只能涨到小山边!”龙王怕六和再抛石头,只好答应。第二天,龙王果然把六合的母亲送回来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制服龙王的英雄而造塔,并命名六和。

其实,六和塔之名出自佛家僧律:“身和同住,口和无净,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故谓之六和。此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原为九层,高约167米。塔上有灯,作为夜航之航标。北宋宣和三年(1121)毁于兵火。今之塔(砖砌)是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始建,乾道元年(1165)完成。其外部的木檐廊是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重修之物。

六和塔砖身木檐,平面八角形,外观十三层,内七层,高59.89米,楼阁式。塔内外可分为外墙、回廊、内墙、小室四部分,形成内外双环。内环为塔心室,外环为厚壁,中间夹有回廊。楼梯则在回廊之间。外墙的外壁在转角处设倚柱,并连接檐。墙身四面有门,门内有通道,两侧设壁龛。里面的回廊两侧即双层壁之墙。内墙四边辟门,另四边设壁龛,相间而设,龛内有《四十二章经》石刻。此塔的顶层及塔刹为元代所修。塔的须弥座有砖雕约两百余处,刻有石榴、荷花、牡丹、芙蓉、鸡冠花、绣球花、月季、山茶、玉兰等花卉;还有凤凰、孔雀、鹦鹉、山鹊、仙鹤等飞禽及狮子、麒麟、狻猊、獬豸、犀牛等走兽,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刻工精美,线条流畅。除此之外还有回纹、云纹、如意等装饰性图案,充分反映出我国的佛教雕刻的艺术性。此塔十三层,八十只翘角,挂有一百零四只风铃,风吹铃动,铁马叮当,声音清脆悦耳,可传数里之外。此塔今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礻右国寺塔此塔位于河南省开封市东北,黄河边上,俗称开封铁塔。其实它不是铁做的,而是砖塔。由于塔表面用棕色琉璃砖贴面,故外观呈铁锈色。

此塔建于北宋皇元年(1049),平面八角形,十三级,高54.66米。塔基由于黄河泛滥而被淹没于地下,塔身用不同形式的琉璃砖砌成,但总体塔形式仿木构楼阁式塔,檐下设有斗拱,檐上饰黄色琉璃瓦。塔顶为八角攒尖顶,宝瓶式的铜塔刹。整座塔造型挺拔,宏伟壮观。

塔基朝南一面题额“天下第一塔”,各种不同形状的琉璃砖贴面,面上还有飞天、降龙、麒麟、菩萨、力士、狮子等,还有花卉、人物,大约有五十余种图案,雕工精细,形象生动,是宋代琉璃砖雕刻艺术之上品。塔基朝北一面开有圭形门洞,可通塔身里面的塔身柱,里面还有砖砌蹬道,至塔顶共一百六十八级。人登塔顶,可观黄河之雄姿,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之感。这里被称为汴梁八景之一:“铁塔行云。”

这座塔还有一段曲折的历史:相传在宋太宗赵光义端拱年间(988—990),吴越国归宋,献释迦牟尼舍利宝塔。太宗派供奉官赵熔,从杭州迎至汴京,于开宝寺福胜院内“度龙地瘗之”。同时,诏令盛名一世的木工大师喻皓建塔。喻皓接受任务后潜心构思,并通过模型反复推敲,还邀请了《明皇避暑图》作者郭忠恕参谋意见,历时八年,建成这座木塔,即著名的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著名文人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它“用心之精”,“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这座塔之建造,真可谓用心良苦。初建时,塔向西北方略有倾斜,这是喻皓特意为之,由于这里的西北风甚大,所以用倾斜来抵消。他说,过一百年可以完全被风吹正。但可惜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时,建塔才五十五年就被雷火所毁。五年后,皇帝决心重建此塔,为了不再被焚,故不建木塔,改建琉璃砖塔。为了追思喻皓所建之开宝寺塔,故仍取木塔形式。此塔造型如春笋出土,瘦削挺秀,在中国诸古塔中别具一格。

当阳玉泉寺塔如果要说铁塔,那么湖北当阳的玉泉寺塔才真的是铁铸的。此塔原名“佛牙舍利宝塔”,建于北宋嘉枯六年(1061)。塔由生铁铸造而成,八角十三层,高17.9米,重达53.3吨,是现存国内第二大铁塔(第一是山东济宁崇觉寺铁塔,高23.8米,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玉泉寺铁塔的造型是仿木楼阁的形式分层铸造的,而无论塔檐、平座、塔身倚柱、门窗、斗拱等,都是最典型的宋式木构型制。

此塔有许多雕饰,如塔下双层须弥座上有山岳、流水、金刚力士等,塔身上有佛、菩萨以及“八仙过海”、“二龙戏珠”等形象,线条粗犷,流畅自然。这座塔外形更为瘦削灵秀,有直刺苍穹之感。有人形容它“丛林忽涌中流地,铁塔曾擎半壁天”。由于这一带北风甚大,所以如今塔的第三四层已歪斜约1.5度。

罗汉院双塔此双塔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内东南的定慧寺内。双塔所在的寺原名寿宁万岁院,始建于唐代咸通二年(861),五代时此地为吴越国,改名为罗汉院。宋代太平兴国七年(982),王文罕兄弟二人在院内创建两座砖塔。南宋时金兀术攻陷苏州,双塔部分被毁。后来到了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修复,明清时期也曾作过修理。双塔近千年之中始终未曾倒毁,基本上保持原物原形。西塔第二层素枋上尚有南宋绍兴五年三月十三日陈明的笔迹题字,共147字,内容是记修塔之事。

中国的古塔几乎都有美妙动人的故事传说,苏州罗汉院双塔的传说与当时的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苏州一地自古重视文风,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很多,其中状元也不少,光是清代一百二十科中,每科一个状元,江苏省一省占四十九个,而其中苏州就有十九人。有人说苏州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文人、状元,是因为苏州城像个“文具盘”,里面“文房四宝”齐备。砚台是宋公祠的方基;墨锭为葑门内的钟楼;玄妙观弥罗阁前的半月形石水槽是水盂;这双塔就是两枝笔了。双塔寺前三间平房,正好作为笔架。这是多么富有想象力的比喻!

这两座砖塔平面八角形,七级八面,腰檐作反翘形,两塔东西对峙,形式结构完全一样。双塔的外形虽为八角形,但它们的内部配置仍然遵守北魏旧法,即内部辟正方形或六角形空间,自下至顶,各层楼板和楼梯都用木材构造。第二至七层内部的方室方向,逐层依次转换45度,使塔的整体性坚固,外面的门窗也是逐层调换开窗。这两座塔的另一特点是相轮塔刹高大,占去塔高的三分之一强,但对结构不利,遇大风容易吹折。据记载,在明代嘉靖年间和清代乾隆年间,塔刹相轮都被吹折过。在1954年修东塔时,将已被吹歪的相轮扶正,近年来又作过矫正。

天宁寺塔此塔位于北京市广安门外。天宁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初名光林寺,隋代改为宏业寺,唐代又改名为天王寺。元末寺院毁于兵火,明初重建寺院,并改名为天宁寺。寺中之塔始建于辽代重熙年间(1032~1054),距今已近千载。

天宁寺塔总高57.8米,密檐式实心砖塔,平面八角形,有十三层密檐。此塔建在一个方形砖砌的大平台上,平台以上是两层八角形基座,下层基座各面以短柱隔成六个壶门形的龛座,龛内雕有狮头;龛与龛之间雕缠枝莲,转角处浮雕金刚力士;上层基座稍小,每面也以短柱隔为五座壶门形的龛,龛内浮雕坐佛,各龛之间及转角处均浮雕金刚力士像。基座之上为平座部分,平座勾栏上雕缠枝莲、宝相花等纹饰。平座之上用三层仰莲座承托塔身。塔身平面也为八角形,八面间隔着浮雕的拱门和直棂窗,门窗上部及两侧浮雕出金刚力士、菩萨等神像。塔身转角砖柱上浮雕出升降龙。所有的浮雕造型生动优美,只因年久失修,今已残损多处。塔身上有浮雕的栏额和普柏枋,折角部位交叉出头处所截平齐,正是辽代的木构建筑型制。塔身以上是十三层塔檐,檐下均是仿木构的砖斗拱,初层补间铺作一朵,转角及补间铺作均出45度的斜拱,柱头栌斗之旁并附角斗。其上各层均无斜拱,补间铺作均为两朵。各层塔檐自下而上逐层递减,转廓线丰满柔和,使得整座塔的造型显得格外雄伟壮丽、稳重挺拔。各层塔檐的角梁均用木制,檐瓦和脊兽、套兽均为琉璃制作。塔顶用两层八角仰莲座,上乘宝珠天宁寺塔作为塔刹。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塔刹被震落。

天宁寺塔的后面原来还有大觉殿、广善戒坛等,寺西北原有“宗师府”,据《长安客话》所记,“姚广孝推自庆寿居焉”。清初文人王士祯、朱彝尊等人,都曾在天宁寺内居住过。据《京城古迹考》记载:“今查(天宁)寺在广安门外,惟留古殿一间,殿中孑立无量寿佛一尊,法身约高二丈。殿后即塔,塔高二十七八丈。据僧传册所记,上有铃二千九百二十八枚,合计重一万四百九十二斤,风雨荡摩,年深纽绝,渐次零落,亦颇残缺矣。塔下扃小殿一间,名曰塔院,塔前亦不见有幢,遑问风铃塔影之幻也。”寺中其余建筑几乎无存,只有这高塔巍然挺立。据说无风之时,也有铃声,若铃声停时,则塔中会射出清白色亮光,约莫半个时辰就不见了;光停,铃声又响,十分奇怪,无人可解。

天宁寺塔还有一奇,说是“塔影入殿门窗隙,一塔散为数十塔,影皆倒也”。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阳燧”(即铜制的凹面镜)照物,影为倒置。他以天上之鹰照于镜中,鹰为倒形、行为逆向为例来说明这种光学、视觉现象。而天宁寺塔形象,通过殿宇窗间小隙看时,则是小孔之现象,也是倒像逆行了。而且像数变为数十个,同样也是小孔的光学现象。

以上两奇,即天宁寺之“风铃塔影”千古之谜,后者已如上所说,但前者至今尚不得解。如今风铃已没有了,这给科学研究带来难题,所以也只好作为一个文化悬案了。

妙应寺塔此塔位于今北京市阜城门内大街北侧,人称妙应寺白塔。关于此塔,我们还要说它的设计、建造者,尼泊尔匠人阿尼哥。阿尼哥(1245~1306)出生于古尼波罗(即尼泊尔)国帕坦城的一个贵族家庭,他自幼聪慧,“公生三岁,父母携以礼佛,公仰视塔曰:‘此心极相轮宝瓶,谁所为欤?’闻者惊异,知为夙缘。龆龀端凝如成人”(程钜夫《雪楼集》卷三)。阿尼哥年稍长,便“诵习佛书,期年能晓其义。同学有为绘画状塑业者,读《尺寸经》,阿尼哥一闻,即能记”。

蒙古中统元年(1260),蒙古大汗忽必烈请吐蕃佛教(藏传佛教)领袖八思巴建造黄金佛塔,尼波罗准备挑选工匠修建黄金塔,当选出八十人时,国王要求他们推举一人当领队,众人均不敢承担,阿尼哥自愿任此职,大家说他年纪小,有困难,他却说“年幼心不幼也”,终于如愿前往。次年黄金塔建成,国师八思巴请他入朝,阿尼哥削发为僧,拜八思巴为师。忽必烈见到阿尼哥问道:“汝来大国,得无惧乎?”他答道:“圣人自育万方,子至父前,何惧之有!”忽必烈又问:“汝来为何?”他说:“臣家西域,奉命造塔吐蕃,见彼土兵难,民不堪命,愿陛下安辑之,不远万里为生灵而来耳。”

阿尼哥是一位多面手,擅长绘画、雕塑、建筑等,精通佛学、工程技术,他在中国最突出的成就是由他主持建造的大圣寿万安寺白塔,即北京妙应寺白塔。这里早在辽道宗寿昌二年(1096)已建有白塔,后来寺塔均毁。元代至元八年(1271),忽必烈命阿尼哥重建白塔,经阿尼哥的精心设计和施工,建成了一座宏伟壮丽的佛塔,即今之白塔。

妙应寺塔高为50.9米,三层方形折角须弥座上覆莲座和承托塔身的环带形金刚圈。华盖周围悬挂三十六个铜质透雕流苏和风铃,华盖上约有高5米的铜质塔形宝顶。此塔被称为世界八大塔之一,是喇嘛塔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喇嘛塔。至元十六年(1279),在塔前建大圣寿万安寺。此寺由四个角亭、三世佛殿、天王殿、七佛宝殿组成。明代天顺元年(1457)改名为妙应寺,从此以后,此塔就叫妙应寺塔了。

宋元时期的道教建筑

宋元时期的道教相当发达,故道教官观数量多,规模也十分宏大。这里列举几个主要的实例。

永乐宫此建筑原在山西永济的永乐镇,由于修建三门峡水库,原址淹入水中,于1959年迁至芮城。

永济,相传是道教“仙人”吕洞宾的故乡,古时候在永乐镇有吕公祠,金、元时期扩大,改为观,元代中统三年(1262)在被毁的原址重建,并扩建为“大纯阳万寿宫”,后来虽有多次修葺,但一些主要的建筑的基本构架仍为原物。

永乐宫与吕洞宾有关,此人为“八仙”之一,名岩,号纯阳。河中府永乐人,于唐末在世,自称回道人,年少即熟读经史,但几次考进士都不中,于是浪迹江湖。相传他在长安酒肆遇见钟离权,经过十次考验,授他长命之术和金液大丹之功,因得道法,不知所往。也有的说他遇火龙真人,得到天遁剑法。他的剑术“一断烦恼,二断色欲,三断贪嗔”。后来道教全真教奉他为北五祖之一,其余四祖为王玄甫、钟离权、刘操、王重阳。

现存的永乐宫为一狭长的南北向地形,建筑以中轴线布局。自南至北分别为山门、无极之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永乐宫是现存最早的道教宫观,也是保存最为完整的元代建筑。其中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要殿宇,殿内四壁及神龛内满是壁画,绘于13世纪,线条飘逸流畅,构图统一饱满。描绘的是《诸元朝圣图》。图长90.68米,高4.26米,以三清为中心,组成雷公、雨师、南斗、北斗、八卦、十二生肖、二十八星宿和三十二天帝君的群像。像高均在2米以上。每位帝君和圣母,左右都有玉女侍奉,仪仗簇拥,云彩缭绕,金碧辉煌。人物线条圆润,表情自若,色彩高雅,显示出元代画师的高水准。纯阳殿中也有壁画,主要是表现道教中有关吕洞宾的神话故事。重阳殿中也是壁画,其内容是表现五祖之一的王重阳的生平及渡化故事。无极之门也有壁画,其内容为神荼、郁垒(门神)及地方神、天兵天将等。这些壁画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重要作品,体现了道教的主要内容。1959年永乐宫搬迁时,这许多壁画(总共960平方米)原作揭制、复位,这个工程,世所罕见,又是一奇迹。

白云观此建筑位于北京西便门外,是中国道教全真派的祖庭,为“道教全真第一丛林”,全国重点道观之一,中国道教协会会址。

白云观创建于唐代,原称天长观,唐代开元十年(722)建造。如今观内珍藏着一尊汉白玉老君像,老君坐在长方形石椅上,面带笑容,双目炯炯有神。雕刻精细,形象逼真,为我国雕刻艺术之上品。后来此观毁于火灾,到金代大定十四年(1174)重修,规模更大,也更为雄伟壮丽。观内共有殿堂廊阁一百五十余间,并改名为“十方大天长观”。

白云观与道教名人丘处机有关。丘处机即丘祖,金元之交(1148~1227)在世,字通密,号长春,道教全真派龙门宗的开创人。在道教思想上,他继承王重阳,主张清心寡欲为修道之本。修道者应出家,断绝一切尘缘。认为“一念无生即自由,心头无物即仙佛”。元太祖十七年(1222),丘处机应成吉思汗之召,来到西域大雪山,元太祖待之甚厚,尊之为神仙。丘处机回大都,太祖赐以虎符、玺书,命他掌管天下道教。一时道侣云集太极宫,教门兴盛。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丘处机在长春宫“羽化”,其弟子尹清和等在长春宫之东立下院,建“处顺堂”(今丘祖殿)安置丘处机藏蜕(遗体),从此全真派信徒尊白云观为祖庭。清代顺治皇帝封当时的白云观方丈王常月(昆阳真人)为“国师”,并敕赐紫衣。皇帝本人则到观里来开坛传戒。康熙皇帝为太子时也在此受方便戒。

白云观建筑今尚完好,布局为中轴线对称形式,疏密得体,环境清幽。山门前有影壁、牌楼,入山门后中轴线上有灵宫殿、玉皇殿、老君堂、丘祖殿、三清四御殿、云集山房等六座主要殿堂。东侧有云水堂、丰真殿、修真堂、养真堂、功德祠、南极殿、藏经阁、斋堂、厨房等;两侧有十方堂、儒仙殿、八仙殿、吕祖殿、元君殿、元臣殿、祠堂等。后院有后花园“小蓬莱”,其中有戒台、云集山房及假山林木,环境清幽。

白云观的中心建筑是丘祖殿,此殿原名处顺堂,建于元太祖二十二年,建筑宏大高耸。殿内有丘处机坐像,手执如意,面容端庄。据记载,殿内原有长春真人西游图、十八宗师画像等壁画,但今已无存。丘处机的遗体在殿下面,殿内还有一瘿钵,为一古树根雕刻制成,置于一个汉白玉的石座上。钵身刻有“大清乾隆皇帝二十年奉旨重修髹拱本观”。乾隆皇帝有谕:“庙中他日有绝粮乏食之时,道众可舁此钵从正阳门入皇宫,宫中必有赐给。”

抱朴道院此道院位于浙江省杭州西湖北首的宝石山西的葛岭上,也是道教全国重点宫观之一。这里山峦叠翠,花木繁茂,风景如画,确实是一处养身静修的好地方。葛岭之名,因葛洪而起。葛洪乃是东晋的道士(284~364),字稚川,号抱朴子。出生江南仕宦之家,祖上曾任三国东吴之大鸿胪、太守等。十三岁时父亲去世,故家道衰败,成为平民。葛洪年少时聪慧好学,在东晋时做过官(任参军等职),后来他渐渐喜欢上了道教,看破红尘,终于辞官出家去做道士了。他在杭州游赏西湖,见宝石山以西的山岭风景甚异,林石幽邃,颇为灵秀,并盛产红色的岩石,是潜居静息和炼制金丹的好地方,因此就在此结庐修道炼丹了。

葛洪在宝石山修炼过程中,曾著有《抱朴子》内篇二十卷,写的是“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外篇为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其思想基本上是以神仙养生为内,儒学应世为外。书中提出以“玄”为自然之始祖的本体观,尊“元始天王”为至尊之神,将道教的神仙信仰系统化,并加以理论上的完整性。他还倡导了金丹道教,与符录道教相对应。今宝石山葛岭上还有他的炼丹台。唐时为纪念葛洪,在这里建抱朴道院。今之抱朴道院即原址,但建筑多为近现代所修,留下来的一些古迹也均是明清之物。

上葛岭有一牌楼,砖石结构,墙上涂黄色,正中书“黄庭内景”四字。过牌楼沿石级上,有“上山第一亭”,亭梁上塑有“护法神”王灵官塑像。再往上至第二亭,然后便是抱朴道院。院山门上书“葛岭”二字,两侧有联:“初阳台由此上达;抱朴庐亦可旁至。”院墙蜿蜒起伏如龙。抱朴道院正殿叫葛仙殿,形式为歇山顶,殿内供奉葛洪、吕洞宾及慈航塑像。殿东侧有红梅阁、抱朴庐、半仙堂等建筑空间上下左右,十分奥妙,趣在其中。上面即初阳台,是西湖观日出之佳处。元代时一些文人在“西湖十景”的基础上又增“钱塘十景”,初阳台一处即其中之一名为“葛岭朝暾”。

玄妙观距今一千八百年的西晋咸宁年间(275~279),苏州有一个道教胜地真庆道院,这就是玄妙观的最早发祥地。到了唐代开元十六年(728)改名开元宫。唐末被毁。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改名天广观。后来被金人南侵所毁,于隆兴二年(1164)修复,但到淳熙六年(1179),供奉圣祖的正殿失火,后重建,始名三清殿。古代天庆观的大体情况,可从当时的苏州地图“平江府治图”中看到:最外为棂星门,次门一重,在右翼以夹屋与东西廊衔接。元至正元年(1341)改称玄妙观。但后来又毁于火,明洪武年间改为正丛林,清代叫圆妙观(康熙名中有“玄”,故改为“圆”)。

玄妙观中最有名的是三清殿和弥罗宝阁。

三清殿是观的正殿,顶为重檐歇山式,面阔九间,进深六间,月台周围有雕刻石栏,斗拱硕大。殿高十二丈,用七十四根石柱支承。殿前用清石驳砌露台,台三面有石栏,雕刻精美。殿内藻井,绘有鹤、鹿、云彩、暗八仙等,色彩华丽。殿中供奉三清像:灵宝天尊、元始天尊、太上老君。

弥罗宝阁位于三清殿后,三层九间,规模也很大,有六十根石柱支承,每根柱六个面共三百六十面,上面凿雕三百六十天尊像。此阁建于明代正统年间,民国元年(1912)毁于火。

泰山碧霞祠中国古代有“五岳”说,即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北岳恒山(山西),南岳衡山(湖南),中岳嵩山(河南)。这五岳均与道教有关。泰山为“五岳之长”,所谓“五岳独尊”。相传夏、商、周三代有七十二位帝王来此朝拜,后来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以及唐宋元明清历代帝王,也多到此。泰山多道观,今之有名宫观有碧霞祠、岱庙、玉皇宫、斗姥宫等,其中碧霞祠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之一。此祠位于泰山之顶,背靠玉皇顶,西为天街、南天门,祠常隐现于云霞中,虚虚实实,神奇非凡。

碧霞祠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初名昭真祠,金代改为昭真观,明代弘治年间(1288~1505)改为灵应宫。嘉靖(1522~1565)时曾进行过扩建,改名为碧霞灵佑宫。清雍正八年(1730)大修,并增建东、南、西神门。乾隆三十五年(1770)又大修,建筑更为富丽。

碧霞祠建筑面积近四千平方米,分前后两院,前院大门叫南神门,门上建歌舞楼。门内两边为东西神门及钟鼓楼。南神门下有一大池,叫“宝藏库”,其实是烧香的。山门殿顶用铁瓦。内供奉四尊铜铸神像,前为道教的守护神青龙、白龙。

山门内是院子,中有香亭,亭左有“泰山天仙阁金阙”铜牌;亭右有“泰山灵宫”铜牌。院中还有清乾隆御碑及御碑亭,香亭北的碧霞祠正殿及东西配殿。正殿是祠的主体建筑,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殿高近15米。此建筑又用象征手法:殿顶由三百六十垄筒瓦组成,象征一年三百六十天,有“周天”之意。正殿内供奉着碧霞元君像。这尊鎏金铜像为清乾隆(1736~1795)时所铸,至今保存完好,是镇观之宝。道教中的碧霞元君,全称是“天山圣母碧霞元君”,是女性,其来历说法不一。一说是泰山之神东岳大帝的女儿,又传说黄帝建岱岳观时曾派遣七位仙女往依西昆仑真人管理宫观,其中一位仙女跟随真人刻苦学道,最后修成仙品,此仙女即碧霞元君。或说是西汉时有一民间女子叫玉叶,自幼聪慧,后来在黄花洞修炼得道,成为碧霞元君。此神有关生育,传说能保佑妇女生产顺利,孩子健康,所以前往碧霞祠烧香的人很多。

嵩山中岳庙此建筑位于河南省登封之中岳嵩山,今已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之一。嵩山有佛教建筑,如少林寺、嵩岳寺等;也有道教建筑,即中岳庙等。中岳庙在嵩山太室山南麓的黄盖峰下,始建于秦,汉武帝游嵩山时,敕建太室祠,北魏时易名中岳庙,庙址几经迁徙,到唐垂拱四年(688),武则天至嵩山封禅,改嵩山县为登封县,封嵩山为神岳,中岳神庙由此兴盛。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始建于现址。宋乾德二年(964)和大中祥符六年(1013),两次修葺增建,殿宇房舍达九百多间,并重塑神像,规模更为宏大。以后金、元、明、清均有修葺,但规模则每况愈下;不过,至今也还有建筑四百余间,气势也较雄伟。

中岳庙建筑有太室阙、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峻极殿、寝殿、御书楼、御碑亭等。在此择要分析介绍。

太室阙是中岳庙第一道门,创建于东汉元初五年(118)。此阙是我国少有的古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阙身用雕琢整齐的二十二块方石砌成,高4米,宽2米,顶部为石刻屋顶,上有兽脊。阙身刻有铭文和浮雕图案,上额是“中岳太室阙名”。

天中阁是中岳庙的大门。明代时改建为天中阁,形似天安门,下设8米高的墩台,上建楼阁,重檐歇山顶,面阔五间,丹楹碧瓦,四角回廊,彩绘斗拱。其上刻有“中岳庙”三字,下为券洞门。门前丹台两侧,有石狮一对,雕刻精美,形态生动。

峻极门又名将军门,创建于金世宗大定年间(1116~1189),面阔五间,进深六间,歇山顶琉璃瓦,斗拱彩绘,十分精美。上书“峻极门”三个大字。

峻极殿是中岳庙的主体建筑,又称中岳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为中国古代屋顶的最高等级),七铺作斗拱,挑檐抹角,四龙吞脊,黄琉璃瓦盖顶,殿内顶上盘龙藻井,乃是中岳庙最宏伟的建筑。

殿正中供奉天中王塑像。天中王是殷代诸侯闻聘,后经历代帝王加封为“崇圣大帝天中王”,成为道教信奉的神灵。天中王两侧是使臣侍者和镇殿将军方弼、方相塑像,皆威武有力。殿内还陈列着乾隆皇帝所赐的铜铸香案、香炉烛台及明代的铁钟、大鼓等。

正殿前原有四座小殿,供奉东岳神、西岳神、南岳神和北岳神,称四岳殿,可惜毁于军阀混战中。峻极殿后面还有寝殿,最后为御书楼。

茅山道院江南一带,民间习称道士为“茅山道士”,这可见茅山的道教及其宫观是很有名的了。茅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境内。茅山有大茅峰、二茅峰、三茅峰等,峰峦曲折,绵延起伏,林木葱郁,流水潺潺,秀美无比。

茅山被说成是天下“第一福地”、“第八洞天”,在中国道教中很有地位,今为二十一座全国道教重点宫观之一。

茅山作为道教名山,始于西汉前元四年(前153),开山祖师是茅氏三兄弟,即茅盈、茅固、茅衷,他们在这里苦修、采药、炼丹,为百姓治病,有“有求必应”之誉。相传三兄弟终于成仙,乘鹤而去。后来道教尊之为“三茅真君”。到了晋代,著名道教学者葛洪曾来此采药炼丹,后来便有抱朴峰、抱朴庵等。东晋另一位道教学者陶弘景(456~536)来到茅山,开设道馆,后来渐渐扩大,成为上清派茅山宗。到了隋唐,道教学者来此修炼和研究理论者更多,因此这里规模也更大,理论也更完善。这就是宋以前的茅山道教胜地的基本情况。

茅山道观到了宋代达到极盛,当时这里建起雄伟壮丽的“三宫五观”,其余小观草庵不计其数,是茅山道教最阔气的时代了。元、明、清诸朝,仍继续兴旺,后来立为“正一派”。所谓“三宫五观”者,即九霄宫、元符宫、崇禧宫(三宫),乾元观、玉晨观、白云观、德佑观、仁佑观(五观)。20世纪80年代,这里被定为道教全国重点宫观之一。

如今,茅山道院主要建筑有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等。九霄万福宫又称顶宫,位于茅山大茅峰上。初创时名圣佑观,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改为九霄万福宫。该宫有毓禅、绕秀、怡云、仪鹤、种璧、礼真六房道院。今有四进殿堂:灵宫殿、藏经殿、大元宝殿、二圣殿。

在此重点说几个主要的建筑。

大元宝殿:正中供奉“三茅真君”(茅盈、茅固、茅衷),侍立在三茅真君两侧为“四大功曹”。大殿两侧是马良、温善、赵公明、岳鹏举塑像。后墙东西又分为两大“神团”,东为土地,供奉刘甫像;西为财神,供奉赵公元帅。

元符万宁宫:又叫印宫,始建于唐代,盛于宋代。清代时共有十三座殿堂房舍,即东秀、西斋、观云、启明、野隐、勉斋、栖碧、东斋、乐泉、览秀、云林、真隐、监斋。但今仅存灵宫殿、太元殿和一些房舍,统归茅山道院。

乾元观古称炼丹院,南朝时陶弘景居此。唐时有栖真堂、会真亭、候仙亭、道德亭、迎恩亭、拜表亭等建筑。北宋天圣三年(1025)赐名集虚庵,后敕改乾元观。但今仅存明碑一块,刻有“乾元观天心庵碑记”等字,高1.8米,为茅山道院重要文物之一。

宋元住宅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结束了半个世纪的混乱、分裂的局面。统一和繁荣联系在一起,当时中国广大土地上,无论从治国安民、经济贸易,还是人民生活以及文化艺术,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这种现实的深层,则是社会文化的格局定型。上面所说的城市和宫殿形制,宗教形态及寺庙规范,都走向一定的形制模式。由此,也涉及到人们的生活习俗和观念形态的定型。从住宅形制来说,四合院的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定型;建筑形式也走向统一的格局(宅舍较大型化的用梁架式;宅舍较小型的用穿斗式)。但是,正是由于我国的建筑多用木构,而且居住建筑又不同于宫殿、寺庙,一般来说做得都比较简单,不那么考究,所以往往不到百年就毁了;而且随着家庭系统的不断更迭、解体、重组,其建筑也不同于寺庙宫殿那样须千年不变,所以如今已看不到宋代的民居原物了。这就给我们研究建筑文化和历史带来较大的难度,我们只能通过文献资料、绘画以及文学性的描述来进行认识,并作一些分析研究。

与北宋并存的是北方辽和西夏这两个少数民族国家,与南宋并存的是北方的金,这些国家,后来都被元统一,所以这一时期的居住建筑形态也比较复杂,形式众多,内容丰富,但鉴于资料的欠缺,所以在此只能重点地说一下两宋和元代的住宅。

宋元时期也与我国别的历史时期相仿,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居住建筑的形态差别是比较明显的,这种差别并不表现在木构形式上,主要表现在它们的空间布局及经济和文化上。例如,农村住宅,多是两间或三间一组,形式比较简单,与外部环境具有很大的融合性。这正是由于生产和经济的原因:他们的工作对象是田野或山林,因此希望能比较直接地与这些场所发生联系;他们往往是小农经济,所以也不必做成多进式四合院式的隐蔽性空间,都是露在外面的。

但城市里的住宅就不同了。做得考究(例如乡村宅舍多草屋顶,市井宅舍多瓦屋顶)的四合院多进的平面布局,适合于官僚宅第或有一定身份的文人、商贾之类的住宅。当然,城市中的一般的市民经济条件也不富裕,他们虽然也做成四合院多进的住宅形式,但房屋一般比较简陋,用加工简单的木构件:柱、梁、枋、桁条等。

值得欣幸的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给我们留下了一幅可贵的长卷《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的出现,一方面是北宋时代的绘画上的成就,而另一方面则也通过绘画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许多民俗文化。他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出当时的市井村舍环境,房屋、桥梁、城郭等以及当时社会的衣、食、住、行,如同一幅幅照片,真实地表现出北宋时期的种种社会现实。

《清明上河图》取景于东京汴河,描绘当时各个阶层人物的各种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汴河在这里不仅仅是一个环境,或仅供人们游乐的地方,它在我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是隋炀帝时代开凿的运河之北段。运河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连接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这两片广大的地区,起着积极的作用;汴河上的汴梁,首先作为一个商业城市,然后作为政治和军事的要地,这都与汴河有密切的关系。画中以汴河为依托,作了详细的忠实的描述,把这一时期的社会动态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具体地展现出来。画家描写了那里的街市,各种商业、手工业等。这里有酒楼、药铺、香铺、弓店以及十字路口的茶馆、酒肆等,还有门前挂着“解”字的当铺,木匠、铁匠、卖花人及各种摊贩也穿插其间。街道上人物形形色色,车马熙熙攘攘,一番热闹的景象。我们对这幅画中更感兴趣的却是居住建筑。著名的建筑历史家刘敦桢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中说到:“宋朝农村住宅见于《清明上河图》中的比较简陋,有些是墙身很矮的茅屋,有的以茅屋和瓦屋相结合,构成一组房屋。”又说:“城市的小型住宅多使用长方形平面。梁架、栏杆、棂格、悬鱼、惹草等具有朴素而灵活的形体。屋顶多用悬山或歇山顶,除草葺与瓦葺外,山面的两厦和正面的庇檐(或引檐)则多用竹篷或在屋顶上加建天窗。而转角屋顶往往将两面正脊延长,构成十字相交的两个气窗。稍大的住宅,外建门屋,内部采用四合院形式。有些院内莳花植树,美化环境。”

除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外,其他好多宋画中也反映出当时的住宅建筑的形态。如山水画家王希孟的代表作《千里江山图卷》,据记载他创作此巨作时年仅18岁。图卷表现出幽岩深谷,高峰平坡,流溪飞泉,山村野市,渔船游艇,茅篷楼阁以及捕鱼、游赏、行旅、呼渡等人物活动。这幅画全面继承了隋唐以来青山绿水表现手法,画面爽朗、富丽,表现了画家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图中也画出许多住宅形式,想必也是比较真实可靠的。从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住宅有单条状的,曲尺形的,“丁”字形的,“工”字形的,三合院的,多进四合院的,以及用廊庑等组合而成的大宅。这可见到两宋时期,中国的住宅建筑形式已经定型,在一定的模式下系列化,可以用一定的方式拼接。这就是一种进步和成熟的表现。元代以后,就不可能有什么更多的创新了。

据刘敦桢的《中国建筑史》中所说,当时的一些高尚的贵族宅第,屋的外部都有“乌头门”或“门屋”,门屋的中间一间,多用“断砌造”,以便车马出入。院落四周,为了增加居住面积,多以廊屋代廊,因而四合院的功能与形象发生了变化。这种住宅的布局仍然沿用汉以来前堂后寝的传统原则,但在接待宾客和日常起居的厅堂与后部卧室之间,用穿廊连成丁字形、工字形、王字形平面,而堂寝的两侧,都有耳房或偏院。除宅第外,宋朝官署的居住部分也采取同样布局方式。房屋形式多用悬山式,饰以脊兽和走兽。北宋时虽然规定除官僚宅邸和寺观宫殿以外,不得用斗拱、藻井、门屋及彩绘梁枋,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但事实上有些地主富商并不完全遵守。明代以后,这种等级制度更为繁琐而严格。

南宋的山水画家刘松年多画宅第之类。如他的《四景山水》,画的是杭州西湖边上的景色,除山水林木外,宅舍也画得很明显和具体。从图中可以看出,有的画出围墙、院门,有的画出台榭、敞厅,依水背山,景致十分理想。当然这些人家多为大宅富有之家,但这也表现出当时对人居环境的追求:不但宅舍宽大而考究,而且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住宅在宋画中是很多的,还有如《文姬归汉图》、《中兴桢应图》、《汉宫图》、《溪亭客画图》、《江山秋色图》等,在此不再细说。

宋元时期的住宅内部陈设家具之类也值得一说。我们知道,大约在两汉时期,家中还没有坐凳、坐椅,一般都席地而坐。有些不加推敲的电影(或电视剧),演到“三国”时竟有凳子、椅子。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一出,两人在小亭中席地而坐,当曹操说到天下英雄就是你我二人时,刘备不觉大惊,故筷子落地。而由于坐得低,捡起来不需大的动作,“从容俯首拾箸”,从而掩饰过去。大约“三国”以后的魏晋时代,当时由于西北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甚多(战争也是一种交往,如当时有“五胡乱华”等),因此北方民族的生活方式也随之而来,当然汉人的生活方式更为他们所青睐。因此,当时便出现了凳子、椅子之类,当然桌子也高了,悉如今天的尺度。还有胡床、榻等。

我们知道,两宋时代的艺术很繁荣。而住宅这种对象,除了绘画上有所表现外,在文学作品中也有所描述。这种描述不仅生动地再现了住宅形态,而且更为美化了。在此,先列举一些诗词。苏轼有诗《新居》:“朝阳入北林,竹树散疏影。短篇寻丈间,寄我无穷境。旧居无一席,逐客犹遭屏。结茅得兹地,翳翳村巷永。数朝风雨凉,畦菊发新颖。俯仰可卒岁,何必谋二顷!”史达祖有词《双双燕·咏燕》:“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栏独凭。”

住宅的形式在中国古代还十分重视精神文化,如“风水术”之类,但其中却不失科学的成分。大约在西周时期已有择居之说,如《诗经·大雅·公刘》中就有择居方法的叙述。说公刘择居“于胥斯原”,“陟则在,复降在原”,“逝彼百泉,瞻彼溥原,陟南冈,乃观于京”,“观其流泉”,“度其隰原”……又说,“既溥既长,既景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孔颖达疏说:“既以日影定经界,乃复登彼山脊之冈而视其阴阳寒暖所宜,又现其流泉侵润所及,知天气宜其稼禾、地利足以养生物,乃居处其焉。”其中“以日影定经界”,是一种测量方法。《诗经·风·定之方中》又说到“生彼虚矣”,“降观于桑”等,据郑笺说,“文公将登其漕之虚以望楚丘,观其旁邑及丘山,审其高下所在,乃后建国焉,慎之至也。”书中有好多处都说到这种情况。

风水,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丰富多彩。到了汉代,就有天地对应的“堪舆”之说,并引伸出许多相宅之术。魏晋时代又重视葬术,认为人死了以后择葬好地方,后代就兴旺发达,故有《葬经》。当然也研究人居的宅舍,所谓“阳宅”。到了隋唐,就有《宅经》。宋元时期,这种风水之说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据《宋史·艺文志》中说,阳宅术类书有《宅体经》一卷,《相宅经》一卷,《九星修造吉凶歌》一卷,《行年起造九星图》一卷,《宅心鉴式》一卷,《黄帝八宅经》一卷,等等。所谓“九星”、“八宅”,这是自宋代开始的阳宅的主要特征。这其中多涉及天文、地理及诸民俗文化之属。由于本书不专论宅术风水,故不再细说了。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