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园林
中国的园林,始见于西周之初《诗经·大雅·灵台》记载:“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唐鹿攸伏。唐鹿濯濯,白鸟。王在灵沼,于鱼跃。”灵台就是周文王游赏狩猎的园囿,也就是我国最早的皇家园林。后来秦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园林进一步发展。宋元时期的园林,则内容更为丰富,类型更趋完善。
先说北宋的园林。北宋的皇家园林是比较辉煌的,其主要的园林是东京汴梁大内的御花园延福宫及城东北的艮岳。艮岳是一座大型的人工筑成的山水园。另外还有分布在城郊的琼林苑、玉津苑、宜春苑、含芳园等,均属帝王的行宫。其中最著名的要算琼林苑中的金明池了。
宋元时期也是私家园林走向完善的时期。早在唐代时,大臣李德裕(787~850)喜造园,因他喜欢诗歌,所以能使园景更富有艺术性。他也强调园林的象征价值,故而抽象的哲理在园林形态上得到了生动的诠释。他希望他的生命能在这些山水林木中延续下去,直到永久。特别是立峰叠石,很有造诣,成为后世造园者的重要理论基石。宋徽宗不但喜欢书画,同时也是一位藏石家,当时为了艮岳造假山立峰,还特地从全国各地运去名石。上海豫园中的“镇园之宝”玉玲珑,本来也是送往东京的,但因遇风浪,石沉黄浦江底,后来捞上来置于豫园中。
艮岳是一座大型的皇家园林,以假山著称。此园周围十余里,“岗连阜属,东西相望,前后相续,左山而右水,后溪而旁陇,连绵弥满,吞山怀谷,其东则高峰峙立,其下则植以万数,绿萼承趺,芬芳馥郁。”“寿山嵯峨,两峰并峙,列嶂如屏,瀑布下入雁池”。艮岳的造园特点,可以归纳为下述几点:首先,把人们主观上的感情,以及对自然美的认识及追求,比较自觉地移入了园林创作之中,它已不像汉唐时那样截取优美自然环境中的一个片断、一个景点,而是用造园的种种手段,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出深邃的意境。其次,它在造山水自然园景方面,手法灵活多样。以假山之形,意象出真山真水之气质。“引江水”、“凿池沼”,“沼中有洲”,洲上设亭,并把水“流注山间”。总之,艮岳的撰山理水的造园手法已相当完美。其三,园中建筑造型及布局,也十分妥帖。山间水边,布置不同类型的建筑:依山者有倚翠楼、清澌阁;临水则有胜筠庵、蹑云台、萧闲馆、雍雍亭等。
金明池位于东京城西的郑门外,宋画《金明池夺标图》(临摹),从画中可以看出,池岸建有临水的殿阁,还有船坞、码头等,池的中央有岛,岛上建殿阁,并以圆形的围廊围于阁的周围,有桥与岸相连。这一景,使人联想起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桥和岛上的龙王庙。这座皇家园林有些特别,它在池中经常有赛龙舟等活动,供帝王们观赏,所以也是一处游乐性的场所,有些类似于当今的“乐园”。这也可见宋代经济和文化的发达繁荣。
其次说南宋的园林。临安(杭州)是南宋园林最多的地方,而这里的园林大多围绕着西湖来筑造,当时西湖边上的园林不计其数。
集芳园位于西湖之北的葛岭山脚下,前有西湖,后有葛岭,均可借景,为当时园林借景手法的典范。这是太后的私园,所以有宫苑气,建筑物皆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建筑的匾额数不胜数,仅高宗所送的就有“蟠翠”、“雪香”、“翠岩”、“绮秀”等十余块之多。园中还有小园,如熙然台、无边风月、步归舟等等。后来此园赐与贾似道,改名为“后乐园”。
延祥园在孤山西侧,内有瀛山屿、六一泉、挹翠、清新堂、香月等。宋理宗赠一楹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引用林和靖《山园小梅》句。)此园文士气较多,有淡泊之逸趣。
聚景园一名西园,位于清波门外,也借西湖之景。此园格调不高,其名较浅俗,又有宫廷气;但规模较大,建筑豪华,内有会芳殿、流春堂、揽远堂、芳华亭等二十余座建筑。后来此园败落,到明清时,即合为“柳浪闻莺”。
当时杭州名园还有:
玉津园嘉会门外,绍兴十七年(1147)建,仿开封之玉津御园,供帝王射御习艺。
富景园升仙桥附近,即东花园,内有孔雀园、茉莉园、百花池等,亦为宫苑。
南园雷峰塔附近,一名庆乐园,以亭榭得名,还有射圃、走马廊、流杯池等。
秀邸园钱塘门外,一名择胜园,绍定三年(1230)秀王建别墅,宋理宗亲笔题“择胜”匾。
水月园大佛头西,高宗亲笔题赐杨存中园名“水月”,孝宗时又赐秀王伯圭。
隐秀园钱塘门外,刘王别业。
挹秀园葛岭下,杨驸马别业。
史园葛岭西,内有半春、小隐、琼华三园,为史弥远别墅。
甘园净慈寺侧,内侍甘生之园,又名湖曲园,后赐谢节使。
斑衣园九里松附近,韩世忠别墅。
苏州园林亦早闻名,宋代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在此要说的是苏州沧浪亭。从图中可以看出其中建筑与山石池水,分区组景;借景对景等手法,也甚为注重。
关于沧浪亭,文献资料及民间传说中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述。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9),在朝廷做官的苏舜钦因为遭到诬沧浪亭陷,被削职为民,退居苏州。有一天,他独自来到南园一带散心,只见这里有一块较大的荒地,三面环水,杂植着好多树木,还有些残败的池台亭阁,分明是个废园。苏舜钦喜欢这个地方,回头见河边有一船,船上有一老翁在钓鱼,便走过去和渔翁攀谈起来。渔翁说这里从前是吴越国广陵王近戚孙承佑的别墅,后来人败园废,真所谓富贵荣华,过眼云烟!这正与苏舜钦不顾高官厚禄,愿过清贫自在的生活相近,于是他用了四万铜钿买下此园。正当他雇工重修时,老渔翁过来对他说:“听老辈传说,东边水池底下有不少太湖石,还是孙家花园的遗物呀!”后来果然挖出好多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并建起假山。园中又建堂造屋,理水叠山,林木掩映,造得十分雅致。
苏舜钦眼望着园外的浩渺烟波,心想此水也确实与自己有点缘分,忽然记起《孟子·离娄》所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于是就把园中最高的亭叫沧浪亭,并以亭名为园名。但亭既有名,不可无楹联。苏舜钦就写信给正在滁洲做官的好友欧阳修,请他提联。欧阳修写好后托人带给苏舜钦。他打开一看,此联如下:
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上联还好,下联觉得粗俗无味,而且也不对偶。于是他只好将上联先挂出来,下联空着。诸亲朋好友前来游园,看到的只有上联,不解其意。一日,苏舜钦邀请老渔翁在石亭里喝酒,看见眼前一派好景,于是情不自禁地诵起诗来:“东山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刚诵完,老渔翁突然插嘴道:“相公,下联有了,这最后一句正合其意。”于是就天然巧合地成了一副很好的对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
这件趣闻一直流传下来,如今去苏州沧浪亭游览,导游往往以这个故事为中心题材介绍给游人们。
第三说辽金时期的园林。这一时期,园林资料较少,当他们“入主中原”之时,在北方一带,也建苑造园,但多仿汉制。金中都之造园,其数量与规模也不亚于宋代。当时皇城内有宫城,宫城之西,以天然河道湖泊,开辟出风景秀丽的苑囿。同乐园,又叫西华潭或鱼藻池,其内兴建瑶池、蓬瀛、柳庄、杏村等景点。有“晚风吹动钓鱼船”之美誉。金中都之东北郊,利用原来的天然湖泊,仿汴梁艮岳皇家园林。湖中有琼岛,环湖点缀着宫、殿、楼、台等园林建筑。这就是今天的北京北海之前身。如今北海琼华岛上的许多假山,就是当年从汴梁艮岳等地运来的。总的来说,辽金时期由于多学汉地文化,所以园林的艺术文化未有新的创意。
最后说元代的园林。元代建都大都,即今之北京。其皇家园林就是大内御园,主体是太液池,池中三岛布列,沿袭皇家园林规范形态“一池三山”。其中最大的岛屿就是金代筑建的琼华岛,元时改称万岁山,主峰顶部为广寒殿,中坡中部为仁智殿,左右两侧为介福殿、延和殿。此外尚有若干厅堂和亭子点缀其间。万岁山上,山石玲珑,峰峦叠嶂。太液池中其余两岛较小,一名“圆坻”,另一“犀山”。圆坻居中,上建仪天殿,北有石桥与万岁山相连。太液池沿岸系一派林木,葱郁可爱。
马可·波罗到这里,十分惊奇,他说,“统治者在巡视中对特别美丽的树是如何喜欢,让人用专门为此建造的车辆运到北海,使那里的人造山(人们称之为琼岛)四季长青。建筑师也以奇特的方式将山上的建筑里里外外都建成绿色,使琼岛更加名副其实。他们挖湖堆山,湖中无数的鱼儿被青铜的栅栏在桥洞等出口处拦着,以免鱼随着湖水的流出而游走。”岛上有圆形小城,即团城,至今完好。城内是个园林,也有建筑。其中有两株树:白皮松和油松,据说还是忽必烈时代保留下来的。
元代也有好多私家园林,分布在都城近郊的较多,江南也有好多。从马可·波罗的记述中,我们可以读到当时的园林景象:“湖的周围都是漂亮的房子和宫殿,建筑风格极其精美,是属于城市里富庶人家的。岸边还有许多异教寺庙。湖中有两个湖心岛,每个岛上都有一座华丽的建筑,几乎可以同皇宫媲美。谁想举办庆祝活动,可以在岛上的一个宫殿里举行,所需的各种银餐具、盘子等等,那里一应俱全。”
特别要提到元代名园古莲花池。此园坐落在今河北保定市内。此园始建于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汝南王张柔镇保定建造此园,初名雪香园,但因园内荷花特盛,所以又叫莲花池,后者反而成名。园内池山林木、亭榭楼阁、斋轩厅堂甚多,且都围绕荷池(主体)而建。池分南北二塘,北大南小,北塘中间有桥堤分隔为东西二塘,堤上建水心亭,景观甚美。园中建筑以藻咏厅、水东楼、寒绿轩、水心亭、濯锦亭、观澜亭等为主;但有许多建筑今已无存,如万卷楼、奎画楼、莲池书院、绛堂、含浪亭等。当时此园有“十二景”之称。今之水心亭初时叫临漪亭,1249年,园主人乔维忠之子乔德玉在此亭中举行宴会,并由郝经写下《临漪亭记略》一文。据文中所述,亭西南有宛虹桥,可达藻咏厅;西北有五孔桥,可通北岸之高芬轩、响芹榭;东有石阶可入湖中。
古莲花池到明万历年间作了大规模的修建,恢复了昔日之辉煌。清雍正年间又修建扩建,成为皇帝的行宫苑囿。今改为人民公园,古风尚存。
古莲花池也是文人会萃之地,游赏之余,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在此摘录几首:
莲池杂咏六首(选二)弘历
其一
宛转桥通水阁虚,团圆月户俯清渠。
春来岂虑诗题少,山鸟山花尽启予。
其二
十二景观点缀工,图呈曾肖御园中。
廿年事迹一弹指,拈句因之思不穷。
题莲池十二景图(选二)张叙
藻咏楼
面面轩窗豁远眸,庾公清啸有南楼。
人行树杪波心见,月到帘旌藻影流。
寒绿轩
碧筠个个午风凉,寒绿森森白日长。
清荫每披君子德,此中真可傲羲皇。
《营造法式》
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无论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都具有划时代性,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定型阶段。从此以后,元明清诸代已没有什么突破性的发展,只是顺着这种模式不断加以充实而已。从建筑这一领域来说也不例外,而《营造法式》这部伟大的著作,则可以说是这种特征的标志了。此书纲目清晰,有条不紊,详尽、系统地记述了当时的官式的一系列的建筑规程,包括建筑设计、施工、用料及劳动定额等。作者把当时的建筑设计方法概括为“以材为祖”四个字。这种方法其实是由自汉唐以来在建筑业的总结的基础上得出的。
《营造法式》的产生,与当时的王安石变法很有关系。当时主张改革的宋神宗亲政、要求编纂诸如建筑、军事之类的规范系统,这部《营造法式》也就应运而生。
《营造法式》的作者李诫(?~1110),郑州管城(今新郑)人,博学多才,又善于实践,著作甚丰。元七年(1092),他被调到东京(汴梁)任职“将作监”(相当于皇家工程总负责),官职由主簿、丞、少监,直至正监。李诫在将作监任职期间,主持修建了五十邸、龙德宫、朱雀门、九成殿、太庙殿和钦慈太后佛寺等工程。绍圣四年(1097)十一月,李诫奉旨“重别编修”《营造法式》,此时他已在将作监工作了六七年,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所谓“堂构之方与绳墨之运,皆已了然于心”,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许多营造的法则,于是潜心编写《营造法式》。全书共三十四卷,内容分为五部分:
第一,“序”、“答刂子”和“看样”。此三部分属“序目”,扼要叙述了交代任务的经过和编书的指导思想。在“看样”中更为详细地说明许多规定及数据,如屋顶坡度线及其画法,计算材料所用的各种几何形的比例,定垂直和水平的方法;还对用“功”作了原则规定。“功分三等,为精粗之差”,即按照工种的难易、手艺的高低,把“功”分为上、中、下三等。在计算劳动定额时,“役辨四时,用度长短之晷”,即据一年四季日照时间的长短来规定服役时间,将夏季定为长工,春秋定为中工,冬季定为短工,工值以中工为标准,长短工则增减百分之十。又定“木议刚柔而理无不顺”,按木质软硬定出加工定额的差度;“土评远迩而力易以供”,按取土的远近定出土方定额的多少。这些原则规定,都为“功限”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第二,“总释”、“总例”二卷。注释各种建筑和构件的名称,力求统一。另外,在“总例”中对营建的某些规定和数据加以说明,如计算木料的方圆几何关系和计算人工的“功限”标准等。
第三,各作制度十三卷。分别叙述了壕寨、石、大木、小木、雕、旋、锯、竹、瓦、泥、彩画、砖、窑十三个工种的标准作法。工种的排列,基本上是按施工程序的相互衔接、相互配合来考虑的。从土方工程、基础工程、承重结构体系到装修工程、墙体、屋盖等方面都依次讲到了。在各作制度中,既有一般作法,又有特殊作法,以适应不同情况与不同要求。
在书中占很大篇幅的是各作的制度,如同“法规”。这是工程质量方面“关防”的重要内容,是研究古建筑的重要部分,它完整地总结了建筑工匠熟练运用的模数制,规定“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这就是说设计建造房子以这幢建筑中所用的斗拱的“材”为依据。“材”就是的断面,高15分,宽10分。一般工匠只要依据所定的口诀记住各种构件的“分”数,就能施工建屋,免去了大量的数字换算,能减少差错,提高工效。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清代,乃至今之仿古建筑。
第四,“功限”、“料例”十三卷。他为了达到对建筑经济“关防”目的,对十三种制度的各工种的劳动定额和用料定额都定得非常细致。例如制作斗拱、斗八藻井、重台勾栏的木工算为上等工;能按椽子做乌头门的木工算为中等工;能做草架、板门的为下等工。还提出不能大材小用,规定特等大材须整料用作第一至三等材大殿的梁柱,不准分小使用。还规定有许多木材拼接的灵活做法,石料加工也同样。
第五,各种工程图样共六卷。工程图样包括平面、剖面、立面及大样等。这也反映出当时的技术、工艺水平之高,更反映出宋代的理性精神之发展。
明清的城市与宫殿建筑
明代的南京及其宫殿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虞美人》。南唐告亡,金陵(今南京)败落,宫城一片荒芜。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移到了黄河地区。南宋时江南有所繁荣,后被元兵所破,趋于式微。当时爱国诗人、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俘,押送去北方途中在金陵南京驿留,写下了名篇《金陵驿》:“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合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元代九十余年,金陵仍衰落破败,一直要到明太祖朱元璋坐江山,建立大明、定都南京(金陵),才使得这座虎踞龙盘的石头城重新兴旺起来。
历朝历代,凡建都南京者,无论建业(东吴)、建康(南朝)还是金陵(南唐),都只是割据中的都城;一直到明朝,才是一统天下的大国国都。元代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渡江打败元兵,攻克集庆路,改为应天府(即南京),自称吴国公。第二年,当他攻下徽州时,有一位叫朱升的儒生向朱元璋献策:定都金陵,改为南京;都城建设概括为“九字方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此策得到朱元璋的肯定,作为建都立国的指导方针。据《明太祖实录》中记载:“初,上召诸老臣问以建都之地。或言关中险固金城天府之国;或言洛阳天地之中,四方朝贡道理适均,汴梁亦宋之旧京;又或言北平元之宫室完备,就之可省民力者。上曰:所言皆善,惟时有不同耳。长安、洛阳、汴京实周、秦、汉、魏、唐、宋所建国,但平定之初,民未苏息;若建都于彼,供给力役悉资江南,重劳其民;若就北平,要之宫室,不能五更作,亦未易化。今建业长江大堑,龙盘虎踞,江南形胜之地,真足以立国。”于是洪武元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定都南京。
南京城有山有水,本为好地方,但也给建设带来麻烦。建造都城,从1366年开工至1386年完成,足足用了二十年时间。城周长37140米,平均高度14.21米,用花岗石作城基,上砌巨砖。这些砖由“二十八府”、“一百十八县”分工负责制成,每块砖上刻有所作府县及监造人的名字。砖的规格统一,质量保证。城门共有十三座,分别为聚宝门(今中华门)、三山门(今水西门)、石城门(今汉西门)、正阳门(今光华门)、通济门、太平门、神策门(今和平门)、全川门、钟阜门(今新民门)、朝阳门(今中山门)、清凉门、定淮门、仪风门(今兴中门)。有的城门建有瓮城,为军事所需。聚宝门前临长干桥,后倚镇淮桥,三道瓮城有四道拱门贯通,各门均有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和双肩木门。第一道城门设有旗杆,上有敌楼。城墙外设置砖垛,上有望口和射洞。在城墙基部埋有石刻武士像,作为“镇城”之用,同时也有标方位的功能。
明代的南京城既为大国之都城,因此城市规划和建设也甚讲究。南京城是一座很不规则的城市,西北有长江,东北有钟山,南环秦淮河,北倚玄武湖,所以它的城市形象完全依从自然地形而成。城有三套,即外城、应天府、皇城。
明南京的皇城偏向应天府城的东南。皇城里面还有宫城,这个做法是继承我国历史上的都城形制,但略有改变。宫城又叫紫禁城,在皇城的中央之南正门为午门,左有太庙右有社稷坛,宫城两侧有东安门及西安门,皇城两侧有东华门及西华门。午门南北均有御河,上均设五龙桥。在外五龙桥东西两侧,还有青龙桥(东)和白虎桥(西)。从图中可以看出,紫禁城从最南的正阳门向北,是一城套一城的坚固结构,里面的门自南至北有洪武门、承天门、端门、午门,经内五龙桥,才到皇宫正殿奉天殿。中间是南北向的御道。御道东侧为文职各部,如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翰林院、太医院等,西为中左右前后军部都督府、太常寺、仪礼司、锦衣司、旗手卫等。承天门内东为太庙,西为社稷台。这种型制后来到了明代北京建都时也照搬而用。
关于明南京都城,有一段特殊的历史。起先,由于此城之自然条件,建城时填湖造宫,不久房屋发生倾斜,传有“江山不稳”之嫌。朱元璋本来就有迁都长安或洛阳的设想,因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派太子朱标去西北巡视,比较两地的利弊得失。不料第二年太子病死,朱元璋伤心不已,更因年迈,无力兴师动众,作迁都之举。后来朱元璋病逝,葬于明孝陵,迁都之事便搁置了。第二件事是不久便演出了一场叔侄争王位的政变。燕王朱棣本镇守北平,朱元璋之孙朱允即位,是为惠帝(建文帝),年号建文。但不久燕王朱棣(朱元璋之子)以除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名,引据明太祖制定的《皇朝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恶。”遂挥师南下。建文四年(1402)六月,大军直逼南京,惠帝与诸妃在宫中纵火自焚而亡。从此,大明天下为朱棣所得,棣于同年七月登基,次年改年号为永乐,并决定迁都北京。但又一说:朱允没有自焚,而是暗中西逃,一直逃到贵州长顺县的白云山。那里有个庵,叫罗永庵,相传朱允就在庵中削发为僧。据说这里原无水,自建文帝至,溪龙涌波,泉水清澈,后来竟终年不涸,而取水时“必跪而勺”,因称“跪勺泉”。庵内有流米洞,米自洞中流出,供建文帝食之。洞左有潜龙阁,供有建文帝像。又说庵右之古松为建文帝手植。《明史记事本末》载有建文帝在庵中题壁诗两首,在此录其一:“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南京的城市街衢很有特色,也注重历史积淀。早在东晋建康之时,这里住着两大家显族。一家姓王即东晋著名宰相王导的宅邸;另一家姓谢,即东晋名将谢安的宅邸。他们的宅舍建筑占了一整条街,即乌衣巷,位于秦淮河边。秦淮河上有桥,名朱雀桥。这里驻都城卫戍部队,军人都穿黑衣。后来东晋覆亡,家族败落。所以唐代诗人刘禹锡作了一首吊古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是一种候鸟,冬天到南洋群岛去过冬,次年春分(3月20日)前后飞回长江流域,哪家燕子仍回哪家筑巢消夏。但王谢两家到了唐代已不见踪影,所以燕子只好就地择百姓家居住。如今乌衣巷尚能依稀找到旧迹,就是在南京白鹭洲公园西夫子庙文德桥南一处。
明代的南京注重风水,这里有个街坊,叫石猫坊,又叫百猫坊,位于今升州路南彩霞街菜场。这里有座牌坊,为明代虢国公俞通海所立。相传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与他一起打天下的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渊三兄弟因战绩赫赫而均封侯、公。俞通海死后,被追封为虢国公,谥忠烈,并为他的后代造了一座国公府。但俞氏生前有结冤者,他们在明太祖面前告俞宅有“王气”,朱元璋本人也信风水,于是就叫刘伯温去破“王气”。刘在俞家门前立一座牌坊,牌坊上刻一百只猫,所以叫“百猫坊”;又因为用白石所刻,因此又叫白猫坊或石猫坊。坊前还要挖一口井,在宅后又设堵门桩。宅东设钓鱼台,宅西设赶鱼巷,据说这就是破“王气”的“八卦阵”。如今这里的小路尚有某些遗迹。那座石猫坊现存四柱及横额,雕刻的石猫尚在。
明清北京及其宫殿
北京,元代称大都;明初朱元璋建都南京(原称应天府),则称此地为北平。后来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占南京,废除建文帝,夺得帝位,于永乐元年(1403)正月,决定改北平为北京,并建设都城,城成迁都。永乐四年(1406)正式下诏,宣布次年开始营建北京。永乐十八年(1420)都城建设基本完成。翌年,明成祖在北京称帝。崇祯十七年(1644),清兵入关,入主中原,是为清朝,也建都北京,而且把明代北京城及宫廷殿宇几乎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仅改建筑的名字及一些细部。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皇朝,建立中华民国,也未有多大破坏。1949年1月,北京和平解放,又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这是值得欣幸的。今天,北京故宫仍如故,可以说已有580年的历史了。如此长久、如此完好地保留如此大规模的古建筑,为世界历史所罕见。
如今的北海公园,还是金中都时的皇家园林呢!而元大都时城北的大片土地,在明代建都时划出城外,一片荒芜。如今北京城墙虽已拆除了许多(城市建设的需要),但有的仍留有城门、城楼,有的尚保留古地名。
北京这座城市,明清时期分外城、内城、皇城三重;而皇城之中还有紫禁城(宫城)。让我们先从外城说起。
北京的外城建在城之南,但此城是后来加建的。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蒙古骑兵攻到北京城下,十分危险。故决定加强城防,提出“城必有郭,城以卫民”,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增建外城。本想把内城四面围起来,但因财力不足,只修了内城以南的一部分。外城共七个城门:东便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广宁门(清代改为广安门)、西便门。外城工程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竣工。由此,北京便成了一个“凸”字形。
内城是元大都城改建的。明军攻克大都,变为一座府城,即北平,后来渐渐衰微,特别是城北更是荒凉,城市重心南移。因此当时徐达命拆除北城,南移五里另筑新城墙。后来又将城墙南移二里,东西两边仍为元代的城墙。当时城周长四十六里,城墙高12米,共设九门:东直门、朝阳门、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阜成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
皇城在内城的中间南侧,周长十八里,南为大明门,其两角门为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东为“T”字形广场,其中设中央机关,如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鸿胪寺、钦天监等,西为五军都督府、太常寺、通政使司和锦衣司等,其北为皇城正门承天门(清时改名天安门)。前设金水桥、华表石狮等。关于华表,须说一说它的历史:华表在我国有很悠久的历史,最早是在尧舜时代,但那时的华表是“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形似桔槔”(《古今注·问答释义》),叫“诽谤木”。据《淮南子·主术训》上说舜在各交通要道设立诽谤木,让人民书其善否于木上,以表王者“纳谏”。由于此木立于街道口,因此也成了一个标志物。随着历史的发展,路标作用也就更大。秦始皇废除诽谤木,统治者变得独裁专制起来。汉代恢复,但已不是用来纳谏,而是叫“桓表”,“旧亭传于四角面百步,筑土四方,上有屋,屋上柱出,高丈余,贯柱四出”。后来“桓表”改名“华表”,则纯属标志性了。汉以后,作为宫殿、桥梁、陵墓等的饰物,当然也是一种等级的表示。天安门(当时叫承天门)前后两面的两对华表是明永乐年间所立的。柱身有云龙图案浮雕,柱上横置云板,再上为圆形的承露盘,盘上有一石兽。华表下设方形围栏,均用汉白玉制成。承天门东为太庙,右为社稷坛,所谓“左祖右社”之制。现在太庙改为劳动人民文化宫,社稷坛改为中山公园。
北京城内街衢,几乎都是正南北、正东西向的,小的叫胡同,据明末张自烈的《正字通》中说,“胡同”就是街道小巷之意。
明代北京皇宫,建筑严整雄伟,金碧辉煌,举世无双。皇城里面是紫禁城,此城周长六里,城高10米,里外砌砖,碧水环城,波光倒影,四隅建有高耸的角楼,宫城四面开门,南为午门,北为玄武门(清代改为神武门),两侧则为东华门和西华门。
关于紫禁城上的角楼,还有一段趣事。相传明成祖朱棣一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座动人的建筑,美妙无比,由“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所组成。第二天,他就命匠人要照此样建造,而且须在九天内完工,做不出来就杀头。匠人心急如焚,正值一筹莫展,急得想寻短见之时,忽然遇见一位卖蝈蝈之笼的老人到匠人面前说:“要不要买这个笼子?”匠人叹了一口气说:“脑袋也快没有了,还有心玩这个?”老人却说,“这个笼子与众不同,包你喜欢。”说着,将笼子往匠人眼前一举,那匠人毕竟有经验,此时已看出几分名堂,于是就买下来。回家仔细一看,数了数,呀!正好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而且是个美丽的建筑样式!他猛一想:“这兴许是鲁班显灵,来救我了。”于是召集匠人,终于造就这美妙的角楼。
午门下城上楼,平面呈“凹”字形,有汉宫双阙的意象,中间三开门,旁边各开一门,故又叫“五门”。城楼正中九间大厦,两边有廊庑、角亭,连同中间的庑殿重檐顶,五个屋顶,如五只朱凤齐飞,故曰“五凤楼”。午门是皇帝颁诏宣旨及百官常朝之地。这里也是处罚之地,所谓“廷杖”,元代就有,明代承之。廷杖是犯罪人缚两腕,囚服逮至午门外杖所,列校百人,手执木棍,司礼监坐午门外西墀下左边,锦衣卫使坐右边,每五杖换一人。每喝一声环列者大喊响应,声震甸服。杖毕,受杖者血肉模糊,惨不忍睹。例如嘉靖三年(1524),群臣争大礼仪,聚哭于左顺门,朱厚熄大怒,命廷杖丰熙等一百三十四人,打死十七人。
这里还要说说金水桥。北京故宫金水桥很多,但可以分为两类:天安门、太庙、社稷坛前的,叫外金水桥,三孔拱券式,共七座;午门内太和门前的叫内金水桥,单孔拱券式,共五座。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营建皇宫,紫禁城、皇城的南墙较元代时都要南移,使相互间距增加。设计师为了使拓展了的空间不显得空旷单调,便精心设置了太庙、社稷坛、宫廷广场及大朝门(太和门)前的建筑设施,设御河金水桥即属此意。我们知道,明清时金水桥是宫禁“关隘”的标志,不仅绝对不许百姓行走,就连官僚也不能随便乱走,外金水桥正中那座叫“御路桥”,最宽大,是专供皇帝用的;其两旁的叫“王公桥”,是宗室亲王通行的;再两边的叫“品级桥”,是三品以上文武大臣行走的;太庙和社稷坛处的叫“公生桥”,是四品以下的官僚走的。
内金水桥另外还有讲究:从望柱上的饰物就可知其等级。中间主桥位于中轴线上,共有二十八根刻有云龙的望柱。左右的四座,则用火焰纹,并刻有二十四道弯线,表示“二十四气”之意。
午门内是“外朝”,有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谓之三大殿,两边又有文华、武英二殿列于东西两侧。三大殿有三次遭火灾,三次重建。初建时三殿名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重建三殿时改名。到了清代,又将此前三殿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明代时,皇帝在皇极门(太和门)听政,御座叫金台。皇帝升座后内使捧香炉于御榻前,奏曰:“安定了!”然后奏政事。皇极门内居中正殿即皇极殿,殿内设御座,殿前为丹陛,环以白石栏杆。每年元旦、冬至、皇帝生日三大节及国家重大庆典,皇帝御殿受百官朝贺。凡重大朝会、宴享、命将出师、临轩策士等,多在皇极殿举行礼仪。皇极殿后为中极殿,凡遇三大节等礼仪,皇帝先在中极殿册封群臣礼毕,再出御皇极殿。中极殿后为建极殿,册封皇后、册封太子颁诏时,皇帝先至建极殿衮冕,再到皇极殿升座。殿后有巨大的整块云龙陛石,重达二百多吨。这块云龙陛石是从北京故宫百里外的房山运来的。如此重的石头,在当时没有机械运输设备的情况下如何搬到此地呢?当时人们称运此石非万人不可。相传有人想出个办法:民夫们在严冬季节,沿途挖井汲井水泼于道路当中,结冰后用旱船拉运。拉旱船用骡马千余头,分组排起来,敲锣惊骡马,一起使劲,终于运到了故宫。据明代的《两宫鼎建记》中记载:“三殿中道阶级大石……派顺天八府民夫二万,造旱船拽运。派同知通判县佐贰督率之。每路掘井,以浇旱船资渴饮。计二十八日到京,官民之费,总计银十一万两有余。”
建极殿后为乾清门,里面即为“后三殿”: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乾清宫是皇帝寝宫,是皇帝皇后生活居住的地方。这里在明代曾发生过重大事件:嘉靖二十一年(1542),一天夜里,宫女杨金英等用黄绒绳勒嘉靖皇帝的脖子,气息将绝,被皇后等赶来得救,吐血数升才醒。杨金英等被杀害。定制,乾清宫暖阁九间,每间上下两层,设三床,共二十七床,皇帝随意居寝,以防不测。但宫中事情又发生,万历皇帝驾崩,其子朱常洛继位,他吃了李可灼所进的“红丸”后,仅做了一个月的皇帝就死在乾清宫,这就是所谓“红丸案”。朱常洛死后,朱由校登极,即天启皇帝,此人好玩,常在月夜与太监一起到乾清宫基下的一个洞(即老虎洞)里去玩。
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它与乾清宫之间有一正方形的建筑,即交泰殿。这三座建筑都是应《周易》中的说法,乾坤即天地、阴阳,交泰即“天地交泰”,阴阳和谐之意。
后三殿东西两边即为后宫,所谓东六宫、西六宫,里面养着宫女、太监成千上万。
1644年清兵入关,灭明改清,都城及皇宫仍在此,仅改建、重建一些建筑,并改掉了许多名字。
清朝统治者自知靠一时的军事实力,要统治全国,毕竟势单力薄,所以它要联合汉、蒙诸族,才能保安。因此,皇宫中的建筑取名多有“和”字,求“和”,方能长治久安,永保江山。
顺治二年(1645)五月,重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依次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另外,皇宫中各殿宇和门匾额,都用满汉两种文字。
前三殿的主殿太和殿,于康熙年间两次重建。建筑形制为最高等级,重檐庑殿顶,上设黄色琉璃瓦,屋角走兽数十个。建筑用十一开间,也是最多的。清代时,这里是大朝之所,每年元旦冬至万寿三大节及庆典、朝会、宴飨、命将、颁朔之礼等,都在太和殿举行。中和殿是纂修《玉牒》(皇室谱系)举行告成仪式之处(每十年一次)。保和殿,清代时每年新春在此举行赐外藩蒙古王公等盛宴。
前三殿之东为文华殿,此殿为经筵之所。文华殿后,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建文渊阁,藏《四库全书》。兰大殿右为武英殿,为皇帝斋戒和召见大臣之地。清代武英殿又为修书处,康熙年间在此编纂《古今图书集成》。殿后的“虎殿”是皇帝去世后停放棺椁的地方。
“后三殿”在清代有较大的变动,顺治十三年(1656)按满族的习俗,仿盛京(今沈阳)清宁宫,对坤宁宫进行改造。将菱花窗改为窗纸糊在窗棂外的吊搭窗。宫内西部沿着南、西、北三面墙设连通大炕,在这里祭祀释迦牟尼、关云长和蒙古神等。大祭之日,皇帝和皇后亲自参加。宫内中部是祭神吃肉之处,北边有灶,在此设大锅煮肉蒸糕。每次大祭毕,皇帝与参加祭祀的诸王、贝勒、尚书等在此食肉和糕。宫的东部为东暖阁,是皇帝与皇后结婚的洞房。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帝就在这里婚合。
养心殿在宫中是一座最特殊的建筑,它位于乾清门的西侧,是连接前三殿和后三殿的重要枢纽。这一组建筑本来是皇帝修心养性之所,但到了清代雍正时,则作用就大不相同了。本来皇帝起居内务都在“后三殿”,但自雍正开始,用兵西北,战事频繁,故增设军机处,设在紧靠内廷的乾清门广场,便于随时召见军机大臣,所以雍正皇帝就由后三殿改到养心殿来居住,起居政务都在此处。
养心殿是一组建筑群落,正门叫遵义门。养心殿东面隔一条长街就与乾清宫相接,北则为西六宫,南东则是紧接乾清门广场的军机处。这一组建筑由两个院落组成。遵义门内有琉璃影壁,后面就是外院,四周建值房,院北过养心门,里面是内院。院子的当中是一座壮观的大殿,金色琉璃瓦,高高的台基,殿前耸立六间抱厦,这就是养心殿。两侧有东、西配殿,它们屋宇相连,组成一个三合院。养心殿后是寝宫,左右是体顺堂和燕禧堂两朵殿,朵殿两侧是庑房,一直向南部延伸。后寝宫及朵殿、庑房也形成一个三合院,并把养心殿及其东西配房紧紧地包围在中间,好似两个三合院套在一起。养心殿前部三合院为皇帝政务用房。院内有陈设,如日晷、铜炉、三头鹤香炉、铜缸等。后寝宫和朵殿等为皇帝后妃生活起居用房,空间不大,很有生活情趣。
养心殿东暖阁内,面西处设两个宝座,中间有一道黄纱帘,慈禧太后就在此垂帘听政。养心殿西暖阁分隔成几个小屋,其中较大的一间悬挂着雍正所写“勤政亲贤”匾,这是养心殿中最小的办公场所。皇帝召见军机大臣等重要官员商议绝密大事就在这里,为了遮挡视线,还在窗外的抱厦中置木制屏壁,可谓“密室”。
养心殿具有这许多特点,所以雍正以后,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帝,直到年幼的宣统帝,都在此生活,处理政务。
在故宫的东北,有一处宫殿叫宁寿宫,在此建筑前的西面,乾隆时建造了一个小花园,叫宁寿宫西路花园,又叫乾隆花园,小巧精致。这座园林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92),四年后建成,是为乾隆做满六十年皇帝而建,后来他就在这里归政养尊,做“太上皇”了。园的正门叫衍祺门,是用湖石堆出的山屏。殿后即是一座古雅的建筑——古华轩。轩西有亭名曰楔赏亭。这是仿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绍兴兰亭“修禊赏乐”而建的流杯亭,流觞曲水、饮酒赋诗。亭对面有假山,山顶建承露台,山下有洞,过山洞是一小斋,曰抑斋,是乾隆晚年静坐养性之处。古华轩北有垂花门,里面是个三合院式的空间,正房叫遂初堂,堂之后又是假山,山顶有亭,挺拔秀丽,即耸秀亭。这里地势较高,可以望见林木葱郁,远处隐约可见金碧辉煌的殿宇,故有飘飘然如临仙境之感。假山之北有萃赏楼。楼北又是假山,山正中一梅花亭,亭形五柱五脊,形似梅花,十分别致。山北有园中最大的建筑——符望阁,雕梁画栋,端庄华丽。由于建筑内有隔挡,人行其间,转弯抹角,不知方向,故有“迷楼”之称。这是一个南北向十分狭长的花园,南北长100余米,东西宽不足40米。最北即最后,乃是倦勤斋,这里有一个小院,弧形墙面,上有琉璃砖漏窗。中有一门,八角形,入门有一玲珑精致的建筑:竹香馆。空间虽小但布置得秀巧和谐,十分注重园林空间手法,多是从江南园林手法中学来的。
相传北京故宫里有房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为什么造这个数?据说天上宫殿有一万间,世间皇帝须比天上的少一些。而这“半间”在何处呢?那就是文渊阁下西头的一小间。但北京故宫数百年来屡有圮建,所以据1955年统计,如今有房八千六百六十二间(那小小的半间也算做一间)。
北京故宫紫禁城的北门是神武门(明代叫玄武门,清代因避讳“玄”字而改),出门向北,过御河,对面为北上门,可上景山。这里本是元代的“精苑”。景山早在元代建大都时由人工堆出来,原名“青山”。明代加以扩建而成今貌。据说这里堆有许多煤以备用,故亦称“煤山”。清代在后山增建了宫殿,在山上建亭,并改名万寿山。后来因这里种林植树,秀色满目,风景如画,所以又叫景山。山上有五峰,每峰有亭,中峰最高,叫万春亭,东二亭名曰“周赏”、“观妙”,西二亭名曰“富览”、“辑芳”。中峰高近46米,站在高处,俯视故宫,轴线明确,屋顶琉璃,金碧辉煌,东方泱泱大国宫殿造型,历历在目。
景山东麓,原有一棵不太高的树,树周有一道红墙围绕着,据说这就是当年崇祯皇帝自缢之处。明崇祯十七年(1644)3月19日清晨,崇祯帝朱由检慌慌张张逃出皇宫(李白成起义军攻入皇城),未戴皇冠,披头散发,一只脚穿鞋,另一只鞋子在路上掉了,来到景山自语道:“我待臣下也不薄,今日到这步田地,群臣为什么没有一个跟我一起尽节!”然后解下腰带,吊死在老槐树下。后来在此为他树一碑“明毅宗殉国处”。建国后改换木牌,上写“明崇祯帝自缢处”。古槐树在“文革”期间被搞死,近补植新槐,十余年后已亭亭如盖。
沈阳故宫
满族是金的后裔,在未入关之前存在于东北一带。大约在公元17世纪初,满人势力渐强。女真族首领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于1616年定国号为金(史称后金),至1636年改国号为清。后金天命十年(1625),定都城为盛京,即今之沈阳。盛京满语之意为“兴盛的城市”。满清入关前,在此建都达十九年余,直到1644年入关,迁都为北京。盛京(沈阳)时代的清王朝已十分强大,故城中建筑相当讲究。城内建有举世闻名而又具有满族建筑特征的宫殿:沈阳清故宫,还有“盛京三陵”:福陵、昭陵、永陵。有佛教喇嘛庙实胜寺,以及诸政府机构,如内三院后(改为“六部”)和皇家园林等。
沈阳故宫大体可分为三大部分:东路、中路、西路,分别用三条纵轴线布局。
东路部分以大政殿为主,两边分立十王亭,为努尔哈赤时期所建。大政殿建于1625年左右,初时名为“笃恭殿”,康熙时改为大政殿。平面拔脚重檐攒尖顶,须弥座台基,每边长9米,高1.5米,正南有御路。建筑周边有廊,殿内有精巧的斗拱和天花藻井。外环井口的方光内有绘作梵文字样;内环井口的圆光内绘作福、禄、寿、喜等字样。外檐五铺作斗棋,梁架作“和玺”彩画,屋顶为黄琉璃瓦,南面中间二柱为盘龙柱。大政殿是努尔哈赤王朝举行大典的地方。十王亭除北端的两翼王亭外,其余八亭依八旗序列设置,这是努尔哈赤召集八旗王商议国事、供八旗王办公的地方。这些建筑的形式布局,尚留有古游牧民族毡包形式特征。每个建筑平面均为正方形,三面是墙,正面辟隔门,周围出廊。角柱为圆,中柱为方,内部梁架为月梁卷棚式,外观则为起脊歇山顶。
沈阳故宫中路是主要建筑群。南面大清门为故宫正门,入大清门经御道直达崇政殿,这是宫的正殿。1636年,皇太极在此即位,将后金改为大清。崇政殿为五间九檩,前后有廊,硬山式屋顶,上设黄色琉璃瓦。殿前设大月台。殿内“彻上明造”(无藻井),以增加室内空间的高度。殿两侧有左右翊门,各三间,也用硬山顶,上设黄色琉璃瓦。崇政殿及右翊门,其建筑装饰是十分考究的。山墙搏风及垂脊设有许多琉璃雕刻,与山墙基座的简洁形式形成对比,可谓繁简得体,比例也十分协调,可见满清后金与汉地建筑文化已十分相近。从宫廷建筑来说,做得华丽多彩,如崇政殿正面廊檐上的装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崇政殿前左右各有阁,与大清门一起组成四合院。北面有凤凰楼,此楼建于天聪年间,康熙二十一年(1680)重修。这里是举行宴会的地方。后来迁都北京,这里改为置放玉玺和帝王像的地方。
西路建筑也是中轴线布局,自南向北为嘉荫堂、文溯阁及仰熙斋等建筑。这一组建筑造得很晚,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增建的。嘉荫堂是帝王们看戏的地方,四合院形式,南侧有戏台。文溯阁是存放《四库全书》的地方(这是一部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丛书,须七个书楼来存放,除了这个文溯阁外,还有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文宗阁、文汇阁及文澜阁)。
明清的社稷坛庙
北京天坛和社稷坛
天坛位于北京外城永定门内东侧,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天坛的位置之所以选在此地,是效法汉代以来天子赴南郊祭天之礼。皇帝“谨于事天,凡郊祀靡不亲行”,每年都要定期到天坛举行祭天祀谷之典礼。
天坛的总体布局按天圆地方进行布置。外周有两重墙垣围绕,北墙为圆弧形,南墙呈直角方形。正门设在西墙,在正门南侧有斋宫,是皇帝斋戒沐浴的场所。坛内主要建筑呈南北向纵轴线布局。轴线上主要建筑有圜丘和祈年殿,两者之间有“丹陛桥”,是一条宽30米、高4米、长360米的砖砌大道。大道两边植松柏,林木高大,枝叶繁茂,似有“天境”之感。在这两座主要建筑之间的中轴线上还有一座建筑皇穹宇,这里是供奉“皇天上帝”牌位的地方。
皇帝每年到天坛来“郊祀”共有三次:正月上辛日,皇帝要到祈年殿举行祈谷礼,祈祷皇天上帝保佑五谷丰登;四月吉日至圜丘举行雩礼,为百谷祈求膏雨;冬至,至圜丘举行告祀礼,禀告五谷丰登,感谢上天。
圜丘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清代乾隆十四年(1749)改建,至今已近470年了。这是一座高大的圆形石台,高三层,象征“天”。祭天须露祭,台上不能造房子。台由青石砌成,石头的数目以“九”为基数。长度也以“九”计:石台上层坛面直径九丈,中层为十五丈,下层为二十一丈。坛面铺石,最中心是一块圆石,外铺九块扇形青石成环状,再外一圈共十八块。然后每扩一圈递增九块。中层与下层各砌九圈,三层共砌二十七圈,底层最外圈用石二百四十三块,总计用石三千四百另三块。每层石台各设四门,门前各有台阶九级。栏杆阑板也以九数递增:上层每面九块,四面三十六块;中层每面十八块,四面七十二块;下层每面二十七块,四面一百另八块。总共二百一十六块。圜丘上层中心圆石叫太极石,有“亿兆景从”之说,这是一个科学古迹:当你站在太极石上轻轻呼唤一声,立即从四面八方传来回声,好似众人齐鸣,一呼百应。古代帝王附会是皇天上帝在向凡间发“圣谕”。其实这种现象是声波被阻的回音,与在旷野深山及高大建筑旁呼喊时听到回声的道理一样,只是单回音和复回音的不同而已。这是圜丘的特殊地势所决定的,因为天坛南部的中心点,就是圜丘上的中心石。台很高,台下四周又有不同形状和高度的墙以及墙外的宫殿、林木等,使声浪回传,似有万众呼应之感。
圜丘外有两层矮墙,叫谴墙。外层方形,叫外谴;内层圆形,叫内谴。这个设计构思相当巧妙,意即变“自下而上”为“自外而内”。
在内墙的东西隅,有一座用绿色琉璃砖砌成的燔炉,这是皇帝祭天时烧松柏木和送燎时烧祝板(祭文)、祝帛(绸幅)之处。旁边还有瘗坎,祭天仪式结束后,把供的全牛的尾巴割下,和牛血、牛毛都埋入坎中,象征人类早期吃生肉茹毛饮血之意。在炉前一字排开八座燎炉,在坛东西内门左右又各列一座铁燎炉。这十二座铁燎炉是祭天时焚烧松柏木的器具。其时炉中生火焰,照明全坛,清香宜人。明代嘉靖年间,一些出入宫廷的道士说,松柏烧时会劈啪作响,象征“净坛除邪”,青烟升腾直达天穹。嘉靖皇帝朱厚熄一心想长生不老,所以祭天仪式十分隆重。皇帝祭天之举,随着清代封建皇朝的覆亡而绝迹。可是,窃国大盗袁世凯做“皇帝梦”,为复辟帝制,便以帝王之礼去天坛祭天,演出一场闹剧,反而更为臭名昭著。
祈年殿位于丹陛桥的北端。这一组主体建筑总体布局是院落式的,位于院子南北中轴线偏北处。院子呈长方形,四周有围墙,东西有门,对称设置,南侧为主门,即祈年门,北面设皇乾殿。在院子的东南角,设有瘗坎、燔柴炉等,均为祭天时所用之物。进入祈年门,左右两边对称地设置廊庑。向北正中即祈年殿。
祈年殿建在三层汉白玉台基之上,每层石台栏杆分别刻有龙、凤、云等图案。石台中央即祈年殿,这是一座三重檐圆攒尖式屋顶的建筑。平面直径26米,总高38米。三层圆顶用青色琉璃瓦铺面,逐层向上,象征天,形成很和谐的建筑外轮廓。如果从祈年门内院子南端望祈年殿,视线仰角约26度,这正是观看祈年殿的最佳视角,建筑形象最为动人。古代建此殿时虽未必从这样的美学角度出发,但建成后有此效果,这说明我国古代建筑的形式美多出于经验。中国古代的建筑美的追求,是从观念、象征出发的。相传明代建此殿时屋顶用三种颜色的琉璃瓦:上为蓝色,象征天;中为黄色,象征土、大地;下为绿,象征草地、林木。清代乾隆年间此殿大修,改为三层屋顶全部是蓝色琉璃瓦,则形式更统一,简洁不杂。
大殿以十二根檐柱支托下层屋檐表示十二个时辰;十二根外金柱支托中层圆顶表示十二个月;檐柱和外金柱共二十四根,表示二十四个节气;四根盘龙金柱支托上层圆顶表示一年四季。柱子层层向上,结构奇妙,额枋、斗拱等部件均绘绚丽的彩画,富丽而又庄重。上层圆顶部分,先在四根盘龙金柱上作四方形梁架,再在抹角梁处设童柱、梁架,然后在上置弯曲的檩枋垫板,铺上椽板、筒瓦,形成圆攒尖屋顶。藻井正中呈一圆井,里面刻满龙凤图案。大殿周围设格扇门,中间放一长案,一把皇座,一架围屏,内放神祗牌位,东首设两套屏风、大椅、长桌,供奉帝王先祖,西首围屏前有硬木宝座,上刻精美的图案、山水、人物、建筑等。这里是帝王祭天时休息的地方。
皇穹宇是供奉“皇天上帝”牌位的地方。每年祭天时,皇帝从里面请出天神牌位,到圜丘演礼,礼毕奉还原处。明嘉靖九年(1530)创建时叫泰神殿,后来改名皇穹宇。其中墙顶、门楼、殿瓦等在明代时用的是绿色琉璃瓦。围墙的墙身及宫门左右垛墙等均为青灰色。清乾隆十七年(1752)大修时将殿顶改为黄铜贴真金叶九层,门楼、殿瓦、墙顶均为蓝色琉璃瓦,围墙的墙身和宫门左右垛墙则用蓝色琉璃砖嵌砌。
皇穹宇宫门为三拱并列,上设殿脊式顶。四周围墙是圆形的,象征天。墙内有回音壁。若两人站在东、西配殿后靠围墙处,虽不能相互看见,但可以向墙对话,相互均能清晰听见说话声。这是由于声音在围墙面上经多次反射“爬行”到对方的耳朵之故。
除了天坛外,在北京还有地坛(在城之北)、日坛(在城之东)、月坛(在城之西),不再细说。但还有一座坛非说不可,即位于北京故宫西南侧的社稷坛,在如今北京中山公园处。《周礼·考工记》中“左祖右社”,社就是社稷耘。社稷在我国古代是重要的神祗。《白虎通义》中说:“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上尊。稷,五谷之长,故封社稷而祭之也。”社稷是两个神(土地和庄稼),以埋在社稷坛中央的一块长石和一根长木为象征。社稷的配位上,有两位专事农业的神。位于太社的叫句龙,是神农氏的十一世孙,能辨别土壤,以利作物。相传他在颛顼高阳氏时任“土正”,后世尊他为后土。位于太稷的叫弃,精通农时种植,相传他的母亲是邰氏女姜螈,她在一次郊游时踏上地面上一只很大的足迹,就有孕了,于是生下一男孩。这孩子没有父亲,被抛弃在荒郊,因此人们叫他“弃”。弃喜农事,把野生植物改造成谷子在田里播种,于是就有了五谷供人们食用。相传今山西稷王山有五色石,是弃在当年留下的种子,叫“五谷石”。
在中国古代,不但都城帝王要祭社稷,其他各地郡县也都设社稷坛祭祀。北京这个社稷坛建于明代,南北中轴线布局,正北三间,入内有大戟门,门之南为拜殿,殿南便是社稷坛。社稷坛为三层方台,每层用白石栏杆圈围,中间填足三合土。最上层方广四丈七尺九寸五分,中层方广与上层相同。祭台的地基均用汉白玉。上层铺垫五色土,表示五方、五行。相传黄帝居天下之中,其他四方各一统治者:东为太,辅佐者是木神,掌管春天;西为少昊,辅佐者是金神,掌管秋天;南为炎帝,辅佐者是火神,掌管夏天;北为颛顼,辅佐者是水神,掌管冬天。
皇帝祭祀社稷时,把全国各地的太岁神集中到坛台上主祭。坛台上黄土的中央有土龛,龛内埋藏一根长三尺六寸、方一尺六寸的石柱。每逢冬至、夏至,皇帝都来这里主祭,合祭社神和稷神。如果两坛分祭,祭太社的叫社坛,龛内埋社主石;祭太稷的叫稷坛,龛内埋木柱。一般两种合祭时只用社主。
北京太庙
“左祖右社”的“祖”,就是北京故宫东南侧的太庙,现在这里是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所在。太庙是古代帝王供祀前皇帝(祖宗)的祭祀性建筑。按照古代的传统礼制,太庙位于皇宫的东南侧(古代称左为东,右为西)。北京明清的太庙是由前中后殿和廊庑等建筑组成:正南为前门,外周设围墙,入内三条道,有御河。中门设三桥,另外东西两边各有两桥,故御河上共有七座桥。然后是一门,即戟门,门内一个院子,左右为廊庑配殿,院北正中(中轴线)即主体建筑太庙前殿。庙后中轴线上还有中殿、后殿,其两边均设配殿,最北有后门。
太庙前殿是一座我国古代建筑中等级规格最高的建筑。面宽十一间,进深四间,屋顶为庑殿二重檐,上铺黄色琉璃瓦,下设三层汉白玉台基。
太庙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嘉靖万历和清代顺治年间曾多次重修,乾隆元年(1736)大修,历时四年之久。乾隆皇帝退位前又将三座大殿及配殿全部扩建。殿字均为黄色琉璃瓦顶,建筑雄伟壮丽。前殿主要梁柱外包沉香木,其余木构件均为金丝楠木,天花板及柱皆贴赤金花,制作精细。太庙虽经清代改建,其规制和木石部分大体还保持原构。太庙还以古柏著称,在外层围墙之间排列成行,树龄多达几百年。
曲阜孔庙及南孔庙
在我国的坛庙类建筑中,孔庙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孔庙也可归为宗教类建筑。孔庙在我国最普遍,可以说凡是县治以上的城市都有孔庙(有的叫文庙或夫子庙)。而全国规模最大的孔庙,当数曲阜的孔庙。
山东曲阜是孔子的故里。孔子名丘,字仲尼,前551—前479年在世,当时这里是鲁国。孔子乃是春秋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曾做过委史(司会计)乘田(管畜牧)等事。后来办学,招收弟子,宣传他创立的儒学,教出了好多有才干有学问的学生。孔子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以后曾周游列国,但终未被任用。他回到鲁国,专做学问,修史书,著《春秋》,整理《诗经》、《尚书》等。
曲阜孔庙始建于孔子死后第二年(前478)。当时鲁国哀公把孔子生前所居之地立为庙,“岁时奉祀”。那时仅“庙屋三间”。到了西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刘邦至鲁,第一次用祭天的仪式(太牢)来祭孔子。后来汉武帝刘彻纳董仲舒之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孔子更为尊崇。历代皇帝又不断给孔子加封谥,谥为“褒成宣尼公”、“文宣王”、“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至圣先师”、“大成至圣先师”等。孔庙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从东汉桓帝永兴二年(154),刘志下令修孔庙,至清雍正“发帑金令大臣等督工监修”,先后大修十五次,中修、小修不计其数。如今孔庙已是一个巨大的建筑群,其中包括三殿一阁、三祠一坛、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五十四门等。孔庙四周筑红墙,其占地达三百二十七亩。庙内共有九进贯穿在长达1公里的中轴线上。前三进院落为整个庙宇的“引导”,从第四进起进入主要建筑区域。由同文门至后寝宫的五进院落,分左中右三路,中轴线上有奎文阁、大成殿等高大建筑。
孔庙大门,两边红墙,上覆黄瓦,门中有六扇大型朱红色木栏,高大的石柱上时有云纹,顶端雕有形象威武的四大天王,正中额书“棂星门”三字。进入第二道圣时门,里面是玉带河,上设三桥。然后过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便是高高的奎文阁。八宿之一的奎星主文章,故名奎文。此阁建于北宋天禧二年(1018),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重修。阁高23.35米,门面七间,进深七间,屋顶三重檐,雄伟壮观。奎文阁又叫藏书楼,原藏历代帝王对孔子的赐书墨迹。阁下有明代著名诗人、大学士李东阳的《奎文阁赋》和《奎文阁重置书籍记》等碑刻。
奎文阁后是十三御碑亭,然后就是大成门。大成门有五门并置,大成门在中间,左右两边是金声、玉振、永圣、启圣四门。金声指敲击缚钟,为奏乐的开始;玉振指击磐,为奏乐的结束。这里取《孟子·万章》中的“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比喻孔子的学说是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大成门内有广场,中有杏坛,为纪念孔子讲学而设。《庄子·渔父》中说:“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明代隆庆三年(1569)在此建亭,亭方,十字屋脊上覆黄瓦,下有朱栏,一派诗书氛围。
杏坛之北是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原名文宣王殿,宋崇宁三年(1104)改名。明代弘治十三年(1500),殿毁于雷火,后来重建;清雍正三年(1724)又毁于雷火,再次重建,直至今。这座建筑仿明代形制,面宽九间,进深五间,高32米,东西长54米,南北深34米,屋顶重檐歇山,上盖黄色琉璃瓦,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宏伟壮丽。殿四周二十八根石柱,高5.7米,前面的十根雕有透空蟠龙,精美无比。
孔庙里的碑刻不但数量多,而且很有文化价值。十三御碑亭内有唐、宋、元、明、清历代石碑共五十三座。其中一座高6米余。亭中御碑下均以大龟作基座,其实这不是龟,叫“羼”是神话中之龙子。龙生九子,这是其中之一,喜负重,故置于碑下。
大成门内东西两庑今陈列着许多有名的碑刻。东庑内有汉碑十七块及魏晋南北朝的著名石碑,如《张猛龙碑》、《夫子庙碑》等。西庑内有百余块碑,以画为主,如《博弈图》、《观鱼图》、《杂技图》等。在东西庑之北,置有历代名家书法石刻五百八十四块,其中包括晋、唐以来一些书法名家的手笔。在文字上除汉文外,还有八思巴文、满文等。在圣迹殿内,嵌有一百二十幅《圣迹图》石刻,以宋代画本为蓝本,增补后由杨维扬作画、刻工章草刻石,是我国较早的一套有完整人物故事的“连环画”,生动地描绘了孔子一生的主要活动。
孔庙后部的东、西两面有明代修建的承圣门和启圣门。承圣门内有诗礼堂,为纪念孔子对他儿子孔鲤的“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教诲而建,为孔子后人学习《诗》礼之所。
除了山东曲阜孔庙以外,从全国来说,南方也有一处有名的孔庙,即浙江衢州的“南孔庙”。北宋末年,金人入主中原,宋室仓惶南渡。当时宋高宗移行宫于扬州(1128年),于十一月在此举行郊祀,召孔子四十八世孙衍圣公孔端友及其父孔传陪祀。后来抵临安,孔端友率部分孔子后裔居浙江衢州,不久就在此建孔庙,从此这里就成了孔子后裔“第二故乡”,成为孔氏南宗。
衢州孔庙位于市区东北新桥街东端。庙宇建筑占地十余亩,今之基址为明代正德十五年(1520)始建,而建筑基本上是清代道光年间大规模修建后的格局,但今之建筑物已是晚清之物。
照壁孔庙照壁称“万仞宫墙”,表示孔圣人格崇高、学问博大。此墙位于孔庙主轴线的南端,新桥街在照壁与庙门之间穿过。在建筑上照壁既使入口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同时又与公共街区保持紧密联系。
先圣庙门这是家庙的大门。三开间门厅建筑,单檐歇山顶,两侧连接八字形墙垣,正对照壁。进入第一进院落,内有古银杏数株,高大挺拔,增添了孔庙的古雅肃穆之气。右侧墙上嵌有石碑七块,内容是历代修庙情况。
大成门明弘治年间有记载,正德末年家庙迁至西安县学旧址后改为仪门。为硬山屋顶,三开间加两挟屋,进深五檩。前后檐设石柱,月梁形阑额,各间于脊檩处设直实榻大门。从明正德《诏建衢州孔氏家庙》及清康熙孔氏家庙图来看,明代的大成门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到了清初已改成单檐歇山,如今又变为硬山屋顶,这是清末大修之物。三开间加两挟屋,这种型制恰与金代时曲阜北宗孔庙大成门相同。
大成殿此殿为孔庙主体建筑,位于第二进院落。院内古柏虬枝缠结,古雅非凡。东西庑各为九开间。明代弘治年间,东庑为待宾之所,西庑为孔氏家塾。以后随着家庙规模的扩大,东西庑改祀孟子、颜子、曾子等先哲,今为文物陈列室。外有甬道,甬道尽端是佾台,是祭孔子时歌舞礼乐之地。由此拾级而上,便是大成殿。殿建在高高的台基上,重檐歇山顶,巍峨庄严。大成殿宽16.6米,深16.5米,近正方形平面。梁架结构,上檐九架梁架,前后双步廊用四柱,下檐亦为双步廊,脊檩至室内地面高约10米。内部空间高敞,结构简朴无华,亦无斗拱。大成殿上铺灰色筒瓦,檐部施勾头滴水,翼角发戗起翘。
其余建筑有思鲁殿、起圣祠、极功祠、五支祠、袭封祠等。
南孔庙在全国诸多孔庙中是很有地位和特色的。首先,这里的建筑布局以儒教礼制为准则,以“正”为出发点,所以用中轴线对称布局,在大成殿主中轴线旁,另外又有数条次中轴线相依排列,使建筑总体排列整齐,如“正”字。
其次,从建筑规制上看,十分注重伦理等级。虽然南孔庙的建筑规模不及曲阜孔庙,但也有万仞宫墙、庙门、大成门、大成殿、寝殿、崇圣祠、御书楼;孔府等。
“文革”期间,南孔庙遭到严重的破坏,棂星门等建筑被毁,碑刻及其他文物多有毁、失,存之不足半数。拨乱反正后,国家拨款重修南孔庙,大成门、大成殿、思鲁阁、东庑、西庑等,均得到修茸,并重建庙门,基本上恢复其形制。这是值得庆幸的。
泰安岱庙
巍巍泰山脚下有座岱庙,岱庙中的天贶殿是我国三大殿宇之一(另为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岱庙位于泰山之南的泰安市北,又称泰庙或岳庙,属于中国古代坛庙一类的建筑(亦可归属道教),是历代帝王祭祀泰山举行大典之地。
岱庙创建年代很久远了,史书上称“秦既作峙”、“汉亦起宫”,后来历朝历代,进行过无数次的修整、扩建,到明清时,总面积达96000余平方米。
岱庙总体布局规整庄严,正南中间为正阳门,东西设掖门,东为“仰高”,西为“见大”。岱庙还有东、西、北三门。东门叫“青阳门”,又叫“东华门”;西门叫“素景门”,又叫“西华门”;北门叫“鲁瞻门”,又叫“后宰门”。从正阳门入,里面是一个院落,正北为“配天门”。门外一对铜狮雄踞左右。由此往东走,通过“炳灵门”,便是汉柏院,六株粗大的汉柏耸立院内,相传还是清乾隆弘历。御制的《汉柏图》及题诗石碑,咏赞了汉柏的古雅挺秀。
由汉柏院向北走,通过小花园便是“驻跸亭”。过去这里是皇帝祭祀岱庙和泰山时居住之地,原名迎宾堂也叫东御座,清乾隆三十五年(1780)始改为今名,现在这里是支物展览馆。
天贶殿是岱庙的主殿,建筑雕梁画栋,庑殿重檐顶,上设黄瓦,彩绘斗,可谓金碧辉煌,是我国古代“三大殿”之一。相传大中祥符元年(1008)正月、六月,两次发现“天书”,故于次年封禅泰山,敕建此殿。
“天贶”即天赐。古时候以六月六日为天贶节,始于宋。真宗皇帝因耻于澶渊与契丹盟约,欲得“天瑞”以封禅泰山诸地,镇服四海,乃伪托梦见神人降“天书”,其实都是王钦若等所伪造的。后来真宗遂以第二次降天书的六月六日定为天贶节,令京师断屠一天,率百官行香于上清宫。从此以后,上行下效,都以六月六日为天贶节。
天贶殿九开间,高22.3米,宽48.7米,深19.8米,总面积约800平方米。殿前有高出地面1米多的500余平方米的“品级台”。台中央置明万历时的香炉和一对龙凤花纹的大铁桶;紧连“品级台”的露台上,有金朝献的九块“玲珑怪石”。大殿正中悬挂东岳大帝画像。北、东、西三面墙上有巨幅壁画,名为“启跸回銮图”。壁画高3.3米,长62米,以龙凤之笔描绘东岳大帝出巡之盛况。东部壁画表现大帝从宫中出巡,名“启跸图”;西部壁画表现大帝回宫,名“回銮图”。据考证均为宋代之作。大殿在金、明两代均遭火灾。壁画虽为原物,其中也有后人补的。“启跸图”中的人物达二百九十九人;“回銮图”中人物更多,共三百三十一人。画中人物身份和姿态各不相同。众多的马匹、骆驼、狮子、麒麟、白象等,也都画得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画中有峻峭的山岭、茂密的林木、湍急的河流、以及宫殿楼阁等。画面布局严谨,疏密得体,笔法流畅,是为壁画中之上品。
天贶殿左侧有铜亭,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铸。此铜亭与北京、昆明及武当山的铜亭合为我国四大铜亭。岱庙内还有数量很多的碑刻,自秦代至晚清,数千年间积累起来,甚为可贵。最早的是秦李斯小篆《泰山石刻》(又叫《泰山秦碑》),为李斯亲笔昕书,原立于泰山之顶,后移至岱庙。其余如《张迁碑》、《孙夫人碑》等,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