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二、服饰形式

长冠

又叫斋冠,高7寸,广3寸,用竹皮编成内框,外面罩有黑色的漆纱,使用时套在发髻上,它是沿袭楚国流行的冠帽形制制作的。楚国人喜好戴高冠,这种特点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记载中都有所反映。《春秋左氏传·成公九年》记载:楚将钟仪被俘虏以后,仍旧穿着楚人冠服,晋侯见到他,马上惊讶地问:“那个戴着楚冠的人是谁啊?”可见当时的楚冠与中原各国的冠帽完全不同,让人一眼就能分别出来。战国秦汉时的冠楚国诗人屈原的《离骚》中有“高余冠之岌岌兮”的诗句,《九章·涉江》中有“冠切云之崔嵬”的描写,都是说戴的冠非常之高,甚至可以接到云彩。试想一下,这种高高耸起,势如摩云的高冠,该有多么引人注目啊!20世纪70年代,在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中曾经出土一件人物御龙帛画,上面画了一个男子,头戴高高的长冠,就是战国时楚冠真实的记录了。汉高祖刘邦原是楚地的居民,生活习惯完全楚化,据说长冠便是他身为平民时用竹皮编织的式样,所以汉代又把长冠叫作刘氏冠。老百姓们则从它扁平细长的外形出发,形象地叫它鹊尾冠。由于长冠是汉高祖所创造,在汉代地位很高,被确定为官员祭祀等大型礼仪中戴的冠帽。

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一些随葬的木俑。其中有一件男俑,头上戴有一个向后上方倾斜的梯形长木板,有些学者认为这就是当时的长冠。也有人把它叫作另一种汉代冠帽——却非冠,却非冠与长冠相比,应该显得短一些、低一些,但外形基本相似。

委貌冠

与古代的皮弁相似,长7寸,高4寸,形状像一个倒扣过来的杯子。它是用黑色的丝绢缝制而成,不像皮弁是用白鹿皮制作的。在山东聊城出土的一块汉代画像石中,可以见到一个头戴委貌冠的人物形象。根据记载,汉代的公卿、诸侯、大夫在参加大射礼等重要礼仪时需要戴委貌冠。

通天冠

是皇帝平常戴的冠。它的主体是一个长方形的板框,用铁梁制作而成,上面罩着黑纱;冠前面有三角形的装饰物,称之为“山”;冠的两侧最早用鹬鸟羽毛装饰,后来改成用绢帛代替。在山东沂南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上,就可以看到戴这种通天冠的人物画像。

远游冠

样式与通天冠相似,但是没有“山”的装饰与两侧的各种饰物,只是在冠的前部横卷了一个绢筒,可能有些像支页,是亲王日常戴的。

高山冠

据说是战国时期齐国国王所戴冠帽的式样。秦消灭了齐国以后,把这种冠赏赐给皇帝附近的近侍使用;汉代将这种习惯沿袭下来,高山冠成为官吏与近侍的冠服。它的形状与通天冠相似,只是冠的顶部不倾斜,也没有各种饰物。

进贤冠

是汉代最普通的一种冠饰,一般文官与儒生日常都戴这种冠,是由先秦的缁布冠演变而来。它最下面是一个套在头上的冠圈,冠圈上装有用铁作竹或木作的冠梁——一个梯形板框,板框的前面高7寸,后面高3寸,顶部长8寸。公侯的冠上装三道梁,中二千石至博士级别的官员(相当于后代三至七品官员)的冠为两道梁,博士以下的吏员与儒生们的冠只有一道梁。

这种冠是在汉代文物中所见最多的冠帽。在山东嘉祥武氏石室画像、山东长清孝堂山石室画像、河北望都汉墓壁画、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壁画、陕西榆林汉画像石以及河南、江苏、四川等地的汉代画像中,都可以看到大量头戴进贤冠的人物。这里面有二千石一级的太守、刺史等高官,也有中下级官吏与儒生、贤人,他们个个被描绘得仪态端庄、神情恭谨、服装整齐、地位分明,充分表现了汉代礼仪制度的严谨风貌。

法冠

是专门为司法人员,如侍御史、廷尉等官员设置的冠帽。传说先秦时,楚王曾经获得一头神兽,名叫獬豸。秦汉时的弁与武弁它长有一只长角,还可以区分是非曲直,如果请它断案,它会用角去抵有过失的一方。于是,楚王便仿照獬豸的角制作了一种顶部有直立铁柱的冠,汉代沿用这种式样制作法官戴的冠帽,其用意当然是希望法官们能够像獬豸这种神兽一样明辨是非,可惜这就和后来对清官的期望一样,远远与现实不符了。

武冠

只供给武官们戴用的冠,又叫作武弁大冠,传说是在战国时期赵国惠文王推行胡服以后改进而形成的冠式。它与巾帻合戴可以把整个头部包裹起来,便于保护头部,从而形成一种装饰性比较强的官员冠式。在甘肃省武威磨嘴子的汉代墓葬中,曾经出土过汉代的武冠实物。该冠用漆纱制成,外观是一个横向长方形;两端有垂下的护耳,耳下有缨,可以系在颔下;前额部分突出,另包有巾帻。在汉代画像石中的人物像中和汉代陶俑中,经常可以看到戴着武冠的官员、武士、近卫等人物。汉代的宫廷侍卫官员,如侍中、常侍等高级武官还要在所戴的武冠上加戴黄金铛、玉蝉等装饰品。例如:在辽宁北票西官营子发掘的北燕冯素弗墓中,出土了一件当时装饰在冠上的金附蝉,它用金丝与宝石制成,精美异常,就是当时专门用于武冠装饰的饰物。此外,宫廷武官们还要在冠旁佩带一条貂尾作为装饰,侍中的貂尾垂在左边,常侍的貂尾垂在右边,以示区别。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