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二章书法名家1

第一节秦汉六朝书法家

李斯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和大臣制定“车同轨”、“行同伦”、“书同文”的三同政策。所谓“书同文”,就是统李斯像一全国文字字体。战国时各地“文字异形、言语异声”,秦始皇认识到这种局面不利于自己的统治,于是大力改革文字,力图以秦国文字为标准,下令让丞相李斯将秦国地区原来通行的以籀文为基础的文字体系如石鼓文、诅楚文等加以简化或保留,制定了后来被称为“小篆”的官方使用的统一标准文字“秦篆”。

从整体上来说,秦文化是在继承、发扬周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春秋后期的《秦公钟》、《秦公簋》,在文字的结构和风格上都具有明显的西周晚期的痕迹。发展到战国时期的籀文体系,字形、偏旁等开始定型。政治上的强制手段只是加快了大篆向小篆转变的进程。

李斯的作品《仓颉篇》、赵高的作品《爰历篇》和胡母敬的作品《博学篇》对当时统一文字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现在这三部作品早已不复存在秦山刻石,对于真实的秦篆,我们今天只能从李斯书写的《泰山刻石》和《琅琊台刻石》的残迹中揣摩到。

李斯(?~前208),字通古,楚上蔡(今河南上蔡)人。他是苟卿的学生,发迹于秦国,历任客卿、廷尉,秦始皇建立秦王朝后,被委以丞相重任。后来遭赵高诬陷,在咸阳被腰斩。晋卫恒《四体书势》说:“秦时李斯号为工篆,诸山及铜人铭皆斯书。”

峄山刻石

李斯除刻有《泰山刻石》与《琅琊台刻石》外,还有多幅作品,但保留下来的其他诸刻都不是他本人原创的。《碣石》为清乾嘉年间重刻而成,《会稽》由元人重刻,这些翻刻的作品已找不到原作的风采,只是徒有其表。《之罘》、《东观》现只见于记录,实物已失。流传最广的只有《峄山刻石》。

相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登峄山,将此碑推倒。后碑被灭毁。杜甫诗云:“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由此知此碑在唐朝已不存在。

长安、绍兴、浦江、应天、蜀中、邹县等均有峄山翻刻品,其中的精品为郑文宝长安摹本。

前面提到的碑刻最能表现秦篆的特点圆润饱满的线条均匀严整,用这种线条构成的文字字形平正而威严,通篇连牍的此类文字易产生茂密而有气势的效果。从中可以感受到大一统的秦王朝的凛然气概,秦篆成为秦朝官方文字是一种必然趋势。用笔干净利落瘦挺,提笔一点而过,圆融峻整。这种仙人玉箸钗琅邪台刻石股的笔法写出的字又称为“玉箸篆”。清桂馥说:“小篆于籀文多减,于古文则多增。”与《石鼓文》、《秦公簋》相比,秦刻石较为简单。

陆机

(261~303),字土衡,是西晋时吴郡人。陆机的《平复帖》是流传至今的最早真迹,一直被世人当作书法至宝。

《平复帖》共9行84字,纸色发暗,用的是秃笔,渴笔之处较多,字体为章草,但没有强调隶书的燕尾波,字形偏长。

明代张丑曾说:“《平复帖》最为奇特,与索幼安(靖)《出师颂》齐名。笔法圆浑,正如太羹玄酒,断非中古人所能下手。”这样的评语与李嗣真“犹带古风”是一个意思。在《宣和书谱》等古籍中。将《平复帖》所用的字体定为章草,应当说是十分准确的,这本帖反映了章草演变为今草的发展方向。

《宣和书谱》中称赞陆机擅长章草字体,“骂志儒学,无所不窥,书特余事耳”,并说他用章草字体书写了《平复帖》,用行书字体写《想望帖》。如今《想望帖》已佚失。只有《平复帖》留存于世。米芾的《书史》中记载了它的流传过程,唐末被殷浩、梁秀所藏,宋初先被王溥所藏,后来又落到了李玮手中,最后被藏入宣和内府。《宣和书谱》中记载,明万历年间此帖被韩世能收藏,后来又归于张丑。《清河书画舫》中又记载此帖在清朝的被冯铨收藏,后来又落入梁清标、安岐手中,后又被收藏于乾隆内府,后被乾隆赐给了成亲王王永王星。民国时它又先后被溥心畲、张伯驹收藏,张氏于1965年将此帖捐赠给故宫博物院。

王羲之

王羲之(307~365),字逸少,山东临沂人。

王羲之像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王羲之历任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参军、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职,人们又称他为王右军和王会稽。

传说王羲之爱鹅,他为山阴道士写《道德经》,山阴道士最后以群鹅送他,还传说他以一百钱为代价为蕺山老姥在扇上题字,等等。

唐太宗李世民推崇王羲之的书法,据说唐太宗收有3600帖王羲之的书法。褚遂良编的《右军书记》、《晋右军王羲之书目》共有465帖。宋朝时《宣和书谱》记载,内府所藏有243种。王羲之书法有二十多件墨迹留存于世。

《快雪时晴帖》为素笺,有七寸一分高,宽四寸六分,现收藏于台北市故宫博物院。人们传说是王羲之的真迹,被清高宗弘历视为“三希”之首,实际上这本素笺为旧摹素笺墨迹本。此帖所用书法为行草,共4行,有28个字。书势端庄,运笔流畅,神完意足。

快雪时晴帖

《平安、何如、奉桔三帖》均为行书,三帖均为行书,书风却各有特色,但其沉静秀雅、姿态多变。

《姨母帖》、《初月帖》现在被收藏在辽宁省博物馆。这两奉帖是唐代武则天时所刻《万岁通天帖》中的第一、二帖。在这两种尺牍中,《姨母帖》中的字体圆浑凝重,用笔苍劲有力,风格仍保留着一些隶书风格,属于古质一路。《初月帖》大概是王羲之晚年所作,以中锋为主,显得跌宕有致,妍媚潇洒。

十七帖

《丧乱、二谢、得示三帖》由三帖合成,唐摹双钩填墨,相传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时被带到日本,现被日本视为国宝,收藏于国宝室。作品大概是王羲之50岁时所写,《墨林快事》中记载它时写道:“寄巧于拙,藏老于嫩,有不可尽之妍。”

《上虞帖》所用的字体是草书,字体笔势灵动,遒润多姿,结字布白,信手写成。

《寒切帖》现在被收藏在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为唐代摹本,字体圆润流畅,天趣流溢,有从容不迫之感,应该是王羲之中晚年所写的草书风格。

兰亭集序(唐神龙本)《上虞帖》为唐摹麻纸奉,现在被收藏在上海博物馆,此帖的铭填也极其精细,其草法灵动绰约,劲拔遒丽。《十七帖》因卷首有“十七日”字样,所以被取名为《十七帖》。上虞帖(唐摹本)寒切帖(唐摹本)该帖共收纳了书札28通,共107行,942字,字笔笔送到,体势雄健,字与字之间根本不以牵线相属,但却气势连贯,法度精严、点画分明的用笔特点尽现于字体之间。

至于王羲之的楷书《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都有其刻本流传于世,为小楷的上乘范本。

《兰亭序》是王羲之流传后世的诸种书迹法帖中声誉最高、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一部作品。

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当时担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在浙江绍兴兰亭主持祓禊大礼,并为它献诗。据说当时王羲之在写此诗时正是酒酣兴逸之时,后来他再写这首诗时都不及原作。王羲之对这部《兰亭序》也极为喜欢,传到七代孙智永手中,后来智永在临死时,又交给了辩才,据唐何延之《兰亭记》认为,是唐太宗命令监察御史萧翼才要到了这本《兰亭序》,后来太宗死后,这部《兰亭序》便作为陪葬品埋于昭陵,于是真迹便在人间消失,好在唐太宗生前曾命虞世南、欧阳洵、冯承素、褚遂良、赵模等钩摹《兰亭序》,作为奖品赏赐给身边的大臣。

《兰亭序》一共有28行,共324字。它的章法浑然一体,笔画粗细多变,运笔藏露相间,字形疏密相掺,连墨气也忽淡忽浓。整篇作品具有含蓄和谐的节奏韵律,“遒媚劲健,绝代所无”,最能体现二王时代书法艺术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宋代米芾曾有一句诗:“之字最多无一似。”确实是这样,在《兰亭序》中的二十几个“之”字,七个“不”字,虽然均为一字,但每个字有每个字的写法,笔法结构千变万化,令人赞不绝口。唐僧怀仁在《圣教序》中也收集了《兰亭序》中的不少字。

此帖的摹刻传本不知道有多少,但在这些摹刻传本中最著名的要算藏在北京市故宫博物院的冯承素所摹的“神龙半印本”以及传为欧阳洵拓临的定武刻本。

王献之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曾任建威将军、吴兴太守、中书令等官职,其族弟王珉代替他中书令一职,世人因称献之为大令,王珉为小令。

中秋帖(宋摹本)

王献之七八岁时便开始学习书法,王羲之悄悄地从他背后猛掣他手中的笔,竟没将它打掉,王羲之因此感慨地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他小的时候曾在墙上书写方丈大字,围观的人竟多达几百人;王羲之觉得此子的书法才能的确过人,于是对人说:“子敬飞白大有意。”王子敬似乎也很骄傲,觉得自己的字胜过了父亲,就私自将壁上父亲所写的字迹擦掉,换上了自己的字。王羲之回来叹道:“吾去时真大醉也。”王子敬不由感到惭愧。

王献之极为精通楷、行、草、章草、飞白五种字体。现存世墨迹摹本有《中秋帖》、《鸭头丸帖》、《鹅群帖》、《地黄汤帖》、《送梨帖》。

《鸭头丸帖》为绢本,长26.1厘米,宽26.9厘米。在帖前两行书“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字体秀逸灵动,用笔外拓,遒丽婉转,燥润相间,墨色清雅;字里行间天机流荡,洋溢着一股飘逸的灵气,人们将其视为小王杰作,是人间难得的墨宝。

伯远帖

《中秋帖》是纸本,行草3行,共22字,乾隆将其视为“三希”之一,现在被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王献之连绵不断的“一笔书”的草书风格在此帖之中尽情显露。因为有人传说米芾精于临摹古帖,又有以自己的赝品来充真迹的举动,作品有宋人书法的风格,但却少了晋人的韵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王献之的小楷字迹《洛神赋十三行》。在《洛神赋》这残存的13行字迹中,王献之书结构散宕宽绰、笔致挺拔浑逸、章法顾盼有致的书法风格完全展现在世人眼前。董其昌评为:“每以大令《十三行洛神赋》宗极耳。”赵孟頫评为:“字画神逸,墨迹飞动。”

王珣

王珣于公元350年出生,公元401年去世,字元琳,小字法护,琅琊临沂人,是王献之同族的兄弟。开国功臣王导是其祖父,祖父与父伯远帖亲王洽都是书法家。王洽曾与王羲之一起创造过新的字体。王珣在这样的书法世家中成长,自然而然也会书法。《书小史》说他擅长行书。其弟王珉更胜他一筹,当时的人有这样的说法:“法护(王珣小字)非不佳,僧弥(王珉小字)难为兄。”但他的书法墨迹《伯远帖》却令人意想不到地流传到现在。们白远帖》为纸本,行书手卷,长25.1厘米,宽17.2厘米,一共5行47个字。这本帖如今藏在故宫博物院,清代乾隆将其视为“三希”之一。经过专家鉴定,“三希”之中,《中秋帖》和《快雪时晴帖》都是临摹本,只有《伯远帖》是真迹。此帖结构严谨,笔画刚劲有力,转折十分自然,是当时书法艺术风格的代表作,与唐朝以后笔法完全不同。

第二节隋唐五代书法家

欧阳洵

在初唐形成楷则的同时,各书家力求在法则之下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在这方面最有成就的,当首推“初唐四家”。欧阳洵(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湖南长沙县)人。太宗时,为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土,封渤海男。

卜商帖

《宣和书谱》认为欧阳洵书为翰墨之冠。欧阳洵以丰碑巨碣出其手而名播海外,并在弘文馆传授书法,高丽曾遣使请之。

欧阳洵所书的传世碑刻主要的有《化度寺邕禅师塔铭》、《九成宫醴泉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等,墨迹有《卜商帖》、《张翰帖》、《梦奠帖》等。

《化度寺邕禅师塔铭》原碑刻于唐贞观五年,后来的翻刻多失真,清光绪二十五年在敦煌石室发现唐代拓本,庐山面貌才又得以重现。

《九成功醴泉铭》俗称《九成宫碑》,书于贞观六年(632),原碑今存陕西麟游县。此碑最能代表欧书特点,一改隶书捺笔的波形笔画为棱角分明的三角形捺笔,变为严紧之“险”,笔书规矩,安排妥帖。

《虞恭公温彦博碑》据岑文本撰文、乃欧阳洵81岁时所书,全文二千八百余字,平正婉和,谨严精劲,属晚年杰作。《墨林快事》曰:“大抵字与《九成宫醴泉铭》虽相埒,而此更潇洒雍容,其玲珑秀润,不可言语形容,率更面目,千古如对。”

《梦奠帖》也称《仲尼梦奠帖》,是《史事帖》之一,后有赵孟頫等诸家跋,为欧阳洵晚年所书,笔法老练。

孟敬训墓志

《仲尼梦奠帖》行书9行,78字。元郭天锡说:“此本劲睑刻厉,森森然若武库之戈戟,向背转摺,浑得二王风气,世之欧行书第一书。”

《卜商帖》藏于北京市故宫博物院。赵佶跋:“唐太子率更令欧阳洵书张翰帖,笔法险劲,猛锐长驱,智永亦复避锋。鸡林尝遣使求询书,高祖闻而叹曰:‘询之书名远播四夷。’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廷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非虚誉也。”

虞世南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人。隋时为炀帝近臣,到唐朝后,成为弘文馆学士,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故世称“虞永兴”。甚得唐太宗敬重,死后赠礼部尚书,并绘像于凌烟阁,为二十四功臣之一。

虞世南像

后人谈论唐人书,“南派”与“北派”是并称的,虞世南为“南派”之首,欧阳洵、褚遂良为“北派”代表。据传,唐太宗临王羲之书时,其“戬”字虚其“戈”旁,令虞世南补之,后示魏征,魏征说:“圣上之作,惟戈法逼真。”可以看出他继承了二王书风方面的成就。虞世南书法始学于智永,得智永亲授法度,“用功甚勤,尝在被中画腹书”。故习得王氏家传,犹以大令为宗。《书断》评价他曰:“得大令之宏规,合五摹王羲之兰亭序孔子庙堂碑行之正色,智勇存焉,姿荣秀出,及其暮坰,加以道逸。绝顶危峰,处处间起,行草之际,尤以偏工。”虞世南的书法,用笔圆融,结体丰腴,外柔内刚,流畅通达。

虞世南作品主要有《孔子庙堂碑》、《破邪论》、《汝南公主墓志》、《摹王羲之兰亭序》等。

《孔子庙堂碑》为虞世南69岁时撰文并书。碑为正楷,35行,每行64字。碑立不久,就被大火烧毁,拓本流传极少。唐武则天时有重刻本,拓本亦少。以后又有二重刻本:一为宋初王彦超刻于陕西西安,称“陕本”或“西庙堂本”;一为元代所刻,在山东成武,称“成武本”或“东庙堂本”。被被为现存最好的虞世南最优秀的楷书作品拓本原为元代康里氏旧物,可能是唐拓本补以陕刻本,今已流入日本,为三井听冰阁所藏。而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宋拓“西庙堂本”为最著名的善本之一。《妆南公主墓志铭》,贞观十一年(637)墨迹,藏于上海市博物馆,为旧摹本。《宣和书谱》中有著录。后为米芾所得,递为王元美、郭天锡、陆心源所有。字字分立,深得《兰亭序》笔法,潇洒飘逸。明李东阳称其“笔势圆活,戈法犹存”。《唐人摹兰亭序三种》其中之一传为虞世南墨迹。

褚遂良

褚遂良(596~658),字登善,其父褚亮,博学能文,入唐后为文学侍从,名列十八学士,在南朝时是望族。褚遂良在薛举称秦帝时为通事舍人,褚遂良像入唐后为秘书郎、起居郎。贞观十二年,当唐太宗因虞世南死,认为没有人可以论书时,魏征说:“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当天即召褚遂良为侍书。褚为人忠直,在阻止封禅、安抚高昌、树立太子等重大决策上,竭智尽忠。后为谏议大夫,黄门侍郎,进而为宰相之一,与长孙无忌同为太宗顾命托孤大臣。反对高宗李治立武则天为后,褚抗争最为激烈,被贬潭州都督,后死于爱州。死后被迫夺官爵,子孙流放爱州,两个儿子也在途中被害。

雁塔圣教序

褚遂良书初学史陵,继学虞世南,终法二王,自创一格。传世书迹有《伊阙佛龛碑》、《雁塔圣教序》等。

《伊阙佛龛碑》于贞观十五年刻于河南省洛阳龙门宾阳南洞北侧,岑文本撰文,为褚遂良46岁作,是魏王泰为其母长孙皇后祈福造佛像所立。隶书体势颇浓、宽博奇伟,矩度谨严,很有六朝碑版的意趣。其“伊阙佛龛之碑”篆额,亦为褚遂良书。

《房玄龄碑》为陕西省礼泉县昭陵陪葬墓碑之一。碑石尚存,但残损太甚。原文二千余字,存三百余字。用行书流动的笔意写楷书,笔法柔婉,显示极高的运笔技巧,宋贾似道所藏宋拓孤本,今在日本。

《雁塔圣教序》是永徽四年(653)玄奘译经告成后,唐太宗作《圣教序》、高宗作《述圣记》,褚遂良书,嵌于慈恩寺之大雁塔壁。

另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褚遂良的草书《摹王羲之长风帖》、楷书《临王献之飞鸟帖》及《褚临兰亭序黄绢本》,均刊于《故宫历代法书全集》。

《临兰亭序》,行书28行,30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米芾跋云:“虽临王书、全是褚法,其状若垀垀奇峰之峻英,若娉秀之华。翩翩自得如飞举之仙,爽爽孤骞类逸群之鹤。蕙若振和风之丽,雾露擢秋干之鲜,萧萧庆云之映霄,矫矫龙章之动彩。”

另外在故宫博物院内藏的《唐人摹兰亭序三种》,其中一种传为褚遂良所摹。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陇西狄道人,唐高祖李渊次子,唐武德九年(626)即皇帝位,庙号太宗。

太宗雅好书法,深爱王羲之书法,曾收集天下二王书真迹以充内府,得《兰亭序》,命弘文馆拓书人冯承素、诸葛贞、韩道政、赵模等人双钩廓填摹成副本,分赐诸王及近臣,他还命欧阳洵拓临《兰亭序》为定武本。另外,虞世南也有临本《兰亭序》。而李世民自己亦善书,师沙门智永。其书被宋人列为“妙品”,认为他的书风“遒劲姘逸”,“妙之最也”。

李世民像晋祠铭温泉铭

李世民的存世作品有《温泉铭》、《屏风碑》等,以《温泉铭》最为杰出。

《温泉铭》为刻帖,由唐太宗撰并行书。当时拓赐臣下、来使,以示优宠。石久佚,曾刻入《绛帖》,名为《秀岳铭》。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法国人伯希和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唐拓本后,骗购而去,其中有墨书“永徽四年(653)八月围谷府果毅”为唐拓孤本,现藏于法国巴黎图书馆。书法二王,多有韵致。俞复跋云:“伯施、信本、登善诸人,各出其奇,但视此本,则于书法上固当北面称臣耳,后来襄阳窥取形貌竟以成家,然举从拟,似则婢学夫人,终损大家风范。”其书气度隽雅,自有落落不群之概。

《晋祠铭》是唐太宗学王书的得意之作,在贞观二十一年行书,28行,每行40余字,现在在山西太原晋祠。《大瓢偶笔》说:“令观此碑,绝以笔力为主,不知分间布白为何事,而雄厚浑成,自无一笔失度。不意为庸工改凿,而骨力形势俱失矣。”

唐太宗推崇王羲之,对唐代书风影响至深至巨。《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说王“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那是唐太宗亲自作的。他的侍臣都善书,如欧阳洵、虞世南、褚亮等,虞世南系王字嫡传,是唐太宗的书法老师。虞死后,魏征推荐褚遂良。褚遂良后为唐太宗搜集整理二王法书,著《右军书目》。

在贞观元年,在弘文馆学习书法的有诏京官职事五品以上子弟24人,唐太宗敕虞世南、欧阳洵教示楷书,于贞观二年(628)复置书学,设书学博士,收徒讲学。是时铨选官吏标准为“身、言、书、判”四种,至其人数繁复,不能一一察其身、言,则吏部选人必限书、判。

李太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长庚,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人,曾寓居山东,为唐代最杰出的诗人,工于书法。宋黄庭坚《山谷题跋》云:“白在开元、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

上阳台帖

《上阳台帖》白麻纸本,为四言诗句,草书5行,计25字。书法苍劲雄强,落笔天纵,一发不可收拾,笔势豪逸,略无含蓄,极显劲道,点化行走于物化之外,有“高山尘寰,得物外之妙”的赞誉。此帖引首有清乾隆帝楷书“青莲逸翰”,宋徽宗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一行。后有宋徽宗、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王余庆、危素,清乾隆帝的题跋和观款。

李邕

麓山寺碑李邕(678~747),字太和,广陵江都人,曾任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李邕于长安四年任左拾遗,后又调任括州司马、陈州刺史、北海太守等官职。后被奸臣李林甫所杀,死时70岁。《朝野佥载》中称他文章、书翰、正直、辞辩、义烈、英迈皆过常人,在当时被称为六绝。

李邕书法有如掠鹰俯禽、危岸绝石,开雄壮秀丽的风范,形成一种“楷行”模式。李邕撰碑文共800通,流传至今天的具有代表性的碑刻有:

《李思训碑》立于唐朝开元八年,李邕撰文并写其书,现存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碑林。杨慎说:“李北海书《云麾将军碑》为最好,其纡徐妍溢,融液屈衍,效法《兰亭》,但放笔之后却差增其豪放,丰体而使其显得异常妩媚,就像卢询下朝,其风度之闲雅,萦辔回策,十分有蕴涵,三郎看到他,不觉对此赞叹不已”。

《麓山寺碑》立于唐朝开元十八年,保存在湖南省的岳麓书院。李邕撰其文并立此碑。其书法比起云麾碑来显得更加雄健峻茂。

李阳冰

三坟记碑李阳冰,字少温,生卒年不详,赵郡人,曾任职缙云令、当涂令,后来又任集贤院学士,晚年时曾任职于少监,人称之李少监。李阳冰是李白的族叔,曾为李白编辑诗集并为之写了诗序。

李阳冰继承李斯的“玉筋笔法”,自己说:“斯翁之后,直至小生,蔡邕、曹喜不值得提起也!”尤其到在老年的时候,其笔法愈加淳劲有力,被时人称之为“笔虎”。其流传于世的碑刻有《三坟记碑》、《城隍庙碑》、《般若台》、《栖先茔记》等。

《三坟记碑》在大历二年时由李季卿撰文,由李阳冰以篆书书写碑文。原石现在已经不存在,今保存在西安碑林中的石碑,是宋代时重刻的。共23行,一行20字。清朝的孙承泽在《庚子销夏记》中说:“篆书自汉、秦之后,李阳冰被称之为第一手。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三坟记碑》矩法森森,运笔命格,实在是难以有人能比得上他。”

《般若台》在大历七年时篆书,一共有24个字,字大的有一尺多,刻石以前在福州乌山,如今原刻已经被毁掉。《天下舆地碑记》称此刻与《处州新驿记》、《镜水忘归台记》、《缙云县城隍庙记》为“四绝”。

张旭

张旭,字伯高,吴郡人,其生卒年均不详,活动于唐开元、天宝年间。开始时,任常熟尉,后任职左率府长史,世人称之张长史。擅长诗书,号“草圣”。玄宗时,以裴曼舞剑、张旭草书、李白诗歌为“三绝”。生性嗜酒,同李白、贺知章等八人被称之“酒中八仙”。相传他经常醉酒后以发濡墨大书,世人称其张颠。

《宣和书谱》中说:“伯高曾说开始时见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知笔意,以及见到公孙大娘舞剑,然后便从中知晓其精神,他本有颠草之名,而至于小楷行书,又没有失去草书的绝妙。其草书虽然可谓是千奇百怪,但如果求其源流,无一点画不合规矩。”宋蔡襄说:“吴道子擅长画画,而张长史则擅长书法。”李颀在《赠张旭》中说:“露顶据胡床,一般都叫三至五声。兴致来了在白壁上书写,挥起笔来好似流星。”高适《醉后赠张旭》诗中又称“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之句。唐李肇在《国史补》中说:“后辈笔札者,虞、欧、薛、褚,或有一些不同议论,而到张长史,却没有一人加以评论。”

张旭的作品流传至今的有狂草《古诗四帖》、千字文残字《肚痛帖》,楷书《尚书省郎官石记序》。《肚痛帖》刻于西安碑林僧彦修书碑的最下段,因此也被人称之为高闲书。在他的书中说:“忽肚痛不能够忍受,不知是由于冷热所致,便服用了大黄汤,冷热都有益处。作何打算,不如临床。”用笔提、按、顿、挫均十分分明,遒逸变化多端。《古诗四帖》是用五色的笔墨所写的,书谢灵运与庾信诗,现今收藏在辽宁博物馆。《宣和书谱》常陂误以为是谢灵运所书。此帖显示出其独特的大家风范。此外,看古诗四帖其行书的法度,尤如从空中掷下,流畅俊逸,是除了天才大家之外而不能为之。

《郎官石记》写于开元二十九年,为楷书,又被称之为《郎官厅壁记》,由陈九言撰写其文,张旭书。石已失传,现仍然有孤本流传于世。他的楷书近似于欧、褚,而且疏朗淳雅。《古今法书苑》中又称之为:“张颠草书在世上流传的,其纵放奇怪近世从来都没有过。此序言惟独楷书的字体精劲严重,出于自然。书法是一门艺术,至于极者也只能如此!”

张旭对楷则的顿然领悟使颜真卿从中大受益处,对颜真卿的笔意变化也有很大的影响,他把《草书十二意》授予颜真卿。这两位书法家以其不同的方式再次显现了大唐帝国雄浑博大的气度。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又说是临沂人。玄宗开元二十二年时中进士,之后便任职于殿中侍御史,后来又任平原太守,世人称之为颜平原。“安史之乱”期间,颜真卿讨贼有功,在京城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其为鲁郡开国公,故又被后世称之为颜鲁公。贞元元年,李希烈在汝州将其杀害。

颜真卿小时候家里很贫穷,无纸笔习字,便用黄土在墙上练习写字,早年楷书受徐浩、褚遂良影响,后又向张旭学习其书法。书风开始时随徐浩之风,后来变化,其书风自成一格,世称颜体。

颜真卿像

颜书大体上一共有三个发展阶段:其一,早期时的书法风格,以《多宝塔感应碑》、《夫子庙堂记残碑》为主要代表作品,这类作品具有徐浩书法风格的特征,其二,雄劲之书法风格,以《东方朔画像赞》、《大唐中兴颂》为主要代表作品;其三,以拙寓巧、雄健超尘脱俗的书法风格,以《竹山堂连句诗帖》、《大字麻姑山仙坛记》、《李玄靖碑》为主要代表作品。

《多宝塔感应碑》写于天宝十一年,是颜真卿44岁时所写,为存世较早的颜书碑刻。此书的风格接近于徐浩,方整严谨,力足锋中。

《东方朔画像赞》是颜真卿在45岁时所作的。此碑比起《多宝塔碑》而言较晚一些,然雄厚有过之,更加宽博,蕴清秀与雄强于一炉,为颜书由秀劲之风向超雄之风过渡期间作品。

《大唐中兴颂》书于大历六年。所书的风范奇伟,直书左起,现保存在湖南省祁阳县浯溪摩崖。黄庭坚曾写过“大字无过《瘗鹤铭》,晚有名崖颂《中兴》”之句。

《大字麻姑山仙坛记》书于大历六年。何绍基曾说:“神光炳峙,朴逸厚远,为颜书各碑中的极品。”康有为也认为此帖是颜书之最难。另外还有小字本,古雅茂密。小字本以南城的刻本最为名贵。

东方先生画赞碑阴记

《李玄靖碑》又被称之为《李含光碑》,书于唐代大历十二年。此碑较《麻姑》碑显得更加拙厚苍茫,只是少了《麻姑》碑的秀逸,结构也较之为宽松,用笔全用篆籀笔意,这些均为柳公权强调其笔书风骨的质地之美开启了先河。

《争座位帖》真迹七纸,一共有64行,现已失传,刻本在西安碑林。苏轼曾称赞此书说“非常奇特,信手自书,动时有各种各样的姿态”。米芾说:“《争座位》有篆文的籀气,称之为颜书第一。诡异飞动,字相连属,这些巧合,纯属于意外。”可称得上是推崇备至。

《祭侄文稿》的墨迹是在乾元元年颜真卿为祭奠侄子季明殉国所作的一篇祭稿,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其书饱含有深刻的感情,萦行郁怒,哀思勃发,无意于工整而工整。

柳公权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人。他少时好学,自幼通史,12岁能辞为赋。唐宪宗元和初年进士,开始任秘书省校书郎,后拜右拾遗,充翰林侍书学士,迁右补阙、司封员外郎。懿宗时曾任太子少师,被封为河东郡开国公,88岁卒,追赠太子太师。

柳公权像柳公权楷书行草皆擅长,并能篆书。他初以二王为师,后遍阅唐代名家,尤喜欧阳洵、颜真卿,“体势劲媚,自成一家”。苏轼云:“柳少师本学于颜,后而出其新意。一字百金,并非虚言。”

柳公权传世有《金刚经刻石》、《李晟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大唐回元观钟楼铭并序》等。

《金刚经刻石》,长庆四年柳公权47岁时书,为其早期作品。现有唐拓孤本,光绪二十六年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现藏法国巴黎图书馆。此碑笔峰犀利,严谨缜密,疏密长短参差变化极大,神气清健。

《大唐回元观钟楼铭并序》,开成元年柳公权59岁时书,1986年11月于西安市和平门外出土。此碑墨法肃穆,气象缓慢,无《金刚经》峻冷之气,更无憨朴。结构方正均匀,笔分稳平而少起伏,虽有魏书方劲,无魏碑之古韵。

《大达法师玄秘塔碑》,又名《玄秘塔》,会昌元年裴休撰文,柳公权为其书篆。现藏于西安碑林。此碑为柳公权64岁时的作品,代表了他的风格。锋力一点一画,斩钉截铁。字体中间收紧,四周闪射,紧严中含疏宕,字方圆兼备,精神焕发。

《神策军碑》,称为《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会昌三年书。蒙诏帖碑原立于唐禁内,早佚,今北京图书馆藏宋拓本仅为两册,为南宋贾似道之物。此碑比前碑更厚实,如军旅列阵,森严威武,不可侵犯。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评:“书法劲中含温恭之致,乃最得意之作品。”

柳公权还有《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等传为柳公权所作之行草书作品流传。《大观帖》中,柳书行草之《圣慈》、《伏审》、《奉荣》、《十六日》、《辱向帖》等作品,结构严实,自然潇洒,承王羲之书风,代表了柳书行草之风格。

杜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人。文宗大和二年考为进士。任弘文馆校书,在黄州、池州、睦金刚经州等地作刺史,武宗会昌年间成为中书舍人。“刚直有奇节”,善诗文,知兵法,晚唐因诗著名,被称为“小杜”。《宣和书谱》认为其行草“气格雄健,与文章表里统一”。杜牧为沈传师幕僚,其书法与沈氏自是关系密切,故宫博物院藏有其墨迹《张好好诗卷》。

《张好好诗卷》纸本,纵28.2厘米,横1.62厘米。开始宋徽宗张好好诗卷赵佶题“唐杜牧张好好诗”,元明诸家亦有题跋。《宣和书谱》、《珊瑚纲》、《式古堂书画会考》、《石渠室笈初编》均著录之。后来“洒尽满襟泪,短章聊一书”数字残。董其昌说:“牧之书张好好诗,深得六朝人善度,余见之颜柳以后温飞卿与牧之皆名家。”其书豪迈逸致,洋洋洒洒,十分珍贵。

李建中

同年帖李建中(945~1013),字得中,号岩夫民伯。本来是京兆(现河南开封)人,五代时期搬到四川,太平兴国八年进士,任职工部郎中,由于其喜爱洛阳,故多次请求出任西京留司御史台,人称“李西台”。

李建中流传下来的有《土母帖》、《同年帖》、《贵宅帖》、《齐古帖》等。其书法端正温和,字如其德。欧阳修《集古录》中评价:“五代之际有杨少师,建隆之后称李西台,二人者笔法不同,而书名皆为一时之绝。”

《土母帖》包含十二行行书。后面附姜良、萧引高、王尹实为字帖所作的跋。他的书法温润深厚,焉然徐浩、鲁公的神韵。

在故宫博物院的《宋人书翰》册中,收录有《同年帖》、《贵宅帖》两本,同《土母帖》一样也是行书。

这三种字帖功力雄厚,其书法风格介于唐宋之间,颇具承前启后之态。宋朝人对他的书法评价很多,但都未指明他的师承。《宣和书谱》认为他的书法“初效王羲之,而气格不减徐浩”。他的书法笔力雄浑,确实类似徐浩的书法《朱巨川告身》。但他书法中的捺笔差不多接近于横,这又分明是取自欧阳洵书法,但又去掉了欧体的寒瘦笔锋,可见李西台的书法是综合各家之长的。

第三节宋元书法家

林逋

林逋(967~1026),字君复,是钱塘(现浙江杭州)人。他在西湖孤山中隐居,从未婚娶,酷爱种梅养鹤,自称“梅妻鹤子”,后被仁宗追谥为和靖先生。在宋初书法家中,像李建中、王著、李宗谔均采用唐人遗风,书法以丰腴见称,而林逋的人格孤高绝俗,在书法上也不流于时,而是兼具鹤之清毛和梅之疏朗。苏轼称他的书法“书似西台差少肉”,明朝沈周曾以诗评:“我爱翁书得瘦硬,云腴濯尽西湖渌。西台少肉是真评,数行清莹含冰玉。宛然风节溢其间,此字此翁俱绝俗。”林逋流传下来的墨迹有《自书杂诗卷》。元代倪瓒的书法虽不同于林逋的书法形态,但却与林逋书法的风格情调相似。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祥符八年(1015)中进士,曾以龙图阁学士身份为陕西经略夏谏副职,防御西夏。死后追封为兵部尚书,谥号“文正”。

范仲淹像

他为政清廉,深得民心,死后州民建宗祠对他进行供奉。并著有《范文正公集》。《续书断》中记载范仲淹晚年学王羲之《乐毅论》的书法,具有很高的成就。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