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九章冲破樊笼:开拓创造力

一、创造力: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1创造力是人类自身生活的需要

创造力是人类智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人类心理的一种能力。它是指能够提供独特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能力。创造力作为人类心理智能的一种,与人类自身的活动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能力与活动是相伴而生的,没有相应的活动,也就没有相应的能力。同样,相应的能力也是表现在相应的活动之中的。人人都有一张嘴,那么他可以吹自己有能力,但能力不是吹出来的。记住,评判能力的最终标准是体现在相应的活动之中的。三国演义中庞统可以说是仅次于诸葛亮的一个传奇人物,人人都说他有能力。然而张飞却因他几个月不理政事而大动肝火,但他却有办法——也就是用半天的时间就处理完几个月来的政事,让张飞佩服得五体投地,也让刘备看到自己对庞统是大材小用了。这就是能力,庞统用处理政事的手段证明自己在这方面的价值。联想到现在的招聘,许多用人单位过分考虑申请人的学历与口才,而忽视了其应有能力,这既埋没了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也可能使招聘公司并没有真正招到自己需要的人。同样,对于青年朋友来说,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就要相应地在活动中表现自己,突出自己的能力,也只有在相应的活动中,才有可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也才能锻炼自己的能力。这就是所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创造力也是一样,它作为一种能力,也只有在相应的活动——创造性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同时,也只有创造性活动才能检验一个人是否真的具有创造力。而所谓的创造性活动,则是根据活动的产品、产物来划分的。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某种活动,这些活动有无效与有效之分,有低效与高效之分,有常规与创造之分。那么创造性活动则是指一种提供具有独创性的、有社会意义、有价值的产物的活动。这些产物,既可以是科学领域中新概念、新理论的提出,也可以是生产领域中的新发明、新技术、新工艺,还可以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创作等等。评判这些产品是否具有创造性和具有社会价值两个指标,(前者是指与众不同的或前所未有的创意,而后者则指产品对社会是有一定价值的,)不是随意的。后者是对前者的限制,因为独创性的产物并不都是创造,有些独创性的东西可能只是些毫无价值的,与社会规律相违背的东西。如精神病人的胡言乱语,尽管是独创的,但却并不能将其说成是创造。对于个体而言,他所作出的很多活动,所形成的很多产品,都是具有独创性质,但并不能说成是创造,原因就在于缺乏社会价值,不被社会所认可。

创造性活动有两种,即发现与发明。发现指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但未被前人认识的东西。这实际上是发现某个事实。而发明则是指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东西,但对人类而言是具有某种社会价值的产品。这两类创造性活动,对人类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

正是由于创造性活动与创造力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因而在创造性活动中,就可看出相应的创造力的高低来。也就是说,创造力是有高低水平之分,这也就是各类诸如服装设计大赛所反映出来的东西。在相同类型的创造性活动中,由于其最终产品之间的差异性,也就反映了创造者本身在这个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当然,产品与创造力是以创造性活动为中介的、互为因果的东西。

2创造力的结构

创造力是由一般创造力、知识经验、特殊创造力、非智力因素四大要素构成,其要素又由图示的因素构成,这四大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决定了创造力的总水平。从这四个要素各自对创造力的普遍性指导意义而言,是处于不同的层次的。一般创造力在一切创造活动领域都有作用,是代表创造者心理能力水平的最普遍的创造力。一般创造力水平较高的创造人才可以在不只一个领域表现出创造力。知识经验的作用在其普遍性上低于一般创造力,但它是一般创造力的基础。具体地说,知识是智力的基础,而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当然,知识经验对特殊创造力和非智力因素影响也不可低估。特殊创造力的普遍性低于前二者,例如一个画家的形象记忆力、色彩鉴别力、视觉想象力等特殊才能,只有在绘画创造方面有意义。而非智力因素是特殊,它只于创造的个别活动有关,拿动机来说,它在推动人主动地启动创造活动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兴趣只在维持创造力的热情和投入上有明显作用;意志常作用于创造遇到困难、曲折和坚持完成整个创造过程时。

下面,就创造力结构的四大要素及其构成作一些必要的解释:

(1)一般创造力

一般创造力是创造活动获得理想成果的决定因素,无论哪一个领域的、哪一个层次的创造都离不开它。一般创造力的构成及其内容是:

①创造性思维。它不仅是一般创造力的核心,也是创造力的核心,其内容详见第四章。

②创造风格。它包括认知风格和工作风格。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在打破心理定势和理解复杂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气度、能力和心理特点。创造型认知风格具有以下特征:1能够打破感觉定势,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感知对象;2能够打破思维定势,主动放弃某些思维路径,转向新思路;3保持思路灵活,不受已有计划的束缚;4思维的广阔性,能从在一般人看来没有关系的事物之间发现新的联系;5记忆的准确性,能从大量的信息储存中调用有价值的内容用于创造;不急于对创意、方案和设想下决定它们“命运”的结论;6理解复杂性,对创造对象或创造过程的复杂性抱有一种欣赏的态度和应变自如的作法,而不是厌倦和回避;7创造性理解,用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方式和从新的角度来认识事物。工作风格是指以下几个特点:1有长时间集中努力和注意力的能力;2善于“建设性遗忘”,放弃业已证明失败的构想,暂时遗忘干扰思路的棘手问题;3正视困难,坚持到底;4精力旺盛,乐于创造,不断有新创意产生。

③一般智力。它包括从事一切活动都必须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④创造工程能力。它常常是指创造技法和创造发明方法。本教程在第五章介绍了创造技法。创造发明方法包括物场分析法、等价变换法、变换合成法、物元变换法、变色系统法、发明程序大纲、以及七次探索方略、尝试法和现代尝试法、半经验发明方法、“给定——需要”方案、六步检核法、参数分析法等。

(2)知识经验

知识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观察、认识及实践而获得的感知的总结。经验也是一种知识(还包括技能)只不过是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有时也指一种经历。不严格区分的话,知识和经验有共同的属性。知识和经验在创造力结构中是基础要素,它包括一般知识经验,有一定的广度、深度要求;专门知识经验是指专业化的或特殊领域的知识经验,创造知识经验则指关于创造学研究领域的知识和自己在创造活动中的经验。

(3)特殊创造力

特殊创造力是创造力结构的重要内容,是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它包括从事特定活动的必须的特殊能力和各种专门活动所必须的专门技能。而任何创造总是以某一特定活动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技术发明表现在技术产品、技术方法方面;文学创作表现为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方面。因此,创造力结构必须有这种特殊创造力。

特殊创造力包括胜任特定活动的特殊能力,如从事音乐创作的人必须有旋律感、节奏感、音乐想象力等音乐能力。还包括从事专门活动所必须的专门技能,如实验技能、机械技能等。特殊创造力一方面与个人的先天素质有关,另一方面后天的教育、训练和社会实践同样重要。

(4)非智力因素

如果说创造力结构的上述三个要素都是智力或智能性质的话,这第四个要素强调的是非智力因素。早就有学者在定义创造力时强调个性,吉尔福特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一般认为创造个性因素、创造情感因素和创造意志因素构成的非智力因素是上述的三个要素的心理基石。从广义上看,非智力因素是指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操作力等智力因素之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包括心理过程中的情感和意志、个性中的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信念、态度、价值观等)和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以及自我意识系统(自我认识、自我观念、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等)。从狭义上看,非智力因素是指直接影响和制约智力因素发展的意向性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种基本成分。本书采用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概念。由于在心理学中动机、兴趣、性格属于个性,非智力因素包括:

①创造个性因素

A动机是一个人发动和维持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着一定目标进行的个性心理倾向。它在创造活动中有始发功能、维持功能、强化或消退功能、转化功能。动机对创造活动能否起积极作用,取决于其强度适宜与否,研究证明,中等强度的动机能使活动处于最佳状态。

B兴趣,是主体在力求认识事物的积极态度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倾向,它能有效地激励主体的创造活动。当主体处于兴趣状态时,他的大脑皮层的兴奋得到加强,这一状态有利于提高创造水平。

C性格,是主体在对现实的比较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总和。良好的性格特征有力地推动着人的创造活动,如进取、坚毅、勇敢、勤奋、乐观、豁达、谦虚等性格品质都是创造取得成功的保证。

②创造情感因素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稳定的、品质良好的情感能够提高认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对创造活动有始动和维持作用。

③创造意志因素

意志是主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期目的的过程。创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也一定存在障碍和困难,意志能够推动和维持创造活动的顺利进行,发挥其“发动”和“制止”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坚强的意志能发动创造,取得创造性成果;另一方面,坚强的意志制止某些行为,如涣散和半途而废,使创造得以坚持并获得成功。

非智力因素是创造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可以说“不是智力,胜似智力”。

3创造力的价值

创造力作为人类智力的最高表现,对人类个体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当今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而社会的需求是人才,那么什么是人才?怎样才能算真正的人才?如果说一个人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那么将永远落在别人的后面,这就是智者与平庸之间的差别,而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就是在于创造力的大小,就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大小上面。

现在的教育,已经非常普及,即使不能进入高校这座象牙塔,也能通过别的方式获得相应的知识。因此,单纯的学校教育对人所造成的差异,已远不及以前由教育垄断所造成的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之间的差异那么大。在今天,识字已不再不是文盲的标志,学会学习才是今天的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技能。面对同样的书本知识和教材,面对同样的教师、教学手段和方法,为什么别人能达到优秀和高水平,而有的人就达不到?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何在?

其实,创造力在教育上的反映是较小的,创造力的差异在学校中可由对知识的掌握来弥补,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这种差异的真实程度。而当学生走出校园,来到充满激烈竞争、压力极大的社会之中,由创造力的差异所引起的人生差异很快就显现出来了。具有高创造力的人可以因一个创新思维而振兴一个企业,也可因一件伟大的作品,一项惊人的发现而名垂青史。创造力的高低为人类自身和生存提供了截然不同的空间,提高自身的创造力,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为人类能够提供更大的贡献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4智力、成就与创造力的关系

在创造力的研究上,人们对智力、成就与创造力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就目前来看,研究结果还很难统一起来。

(1)智力与创造力

在分析有关创造力和智力关系的研究中,人们强调以公认的成就来测查创造力和用创造性思维测验来测查创造力这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异。戴龙等人在其评论性的研究中指出,创造性的成就者表明其智力水平高于平均水平,但他们的智力得分与创造力之间的相关很低。近年来,一个延续了10年的追踪研究支持了智商与现实生活中的创造成就之间低相关的观点。研究发现,发散思维测验可以预测个体以后在艺术、写作、科学和戏剧等方面的创造性的成就,而智商仅能预测个体以后在领导领域的表现。

大多数的研究还是针对儿童进行的,因此一般地都对被试施以创造力的测验,而不测查创造性的成就。其中,有些研究报告认为,智商与创造力存在正相关,但这种相关程度很低,盖茨尔和杰克逊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关为026,托伦斯总结了这方面的研究,他将创造性思维测验分为言语和图形两部分,并说明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精致性是为发思维的四大特征。他发现有178篇论文所报告的智商与创造思维总分的相关系数的中数为020,88篇论文所报告的智商与言语创造力的相关系数的中数为021,114篇论文报告的智商与图形创造力的相关系数的中数为006。研究发现,创造力与智力之间的相关性受学生的性别、年龄和智商得分的跨度以及所测创造力的类型的影响。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女生比男生高,言语创造力测验比图形测验的相关系数高,灵活性、精致性与智力的相关系数高于独创性与智力的相关系数。

华莱士总结了采用吉尔福特的发散思维概念所进行的研究。华莱士总结道,在吉尔福特所提出的创造力的8个特征中,大多数文献都表明,观念的流畅性与辐合思维和一般智力不相关,他发现似乎没有什么证据表明灵活性的三种类型与辐合能力的区别。尽管对独创性的研究结论还很不一致,华莱士还是认为,因为独创性测量的是观念的惟一性和非凡性,因此它必须与一般智力不相关。后来的有关研究支持了华莱士的结论,他们发现,观念的流畅性和独创性是相关的,并构成了一个独立于智力的复合维度。

华莱士进一步讨论道,采用托伦斯的测验得到的分数与智力和成就测验中的得分相关,是因为托伦斯的测验并不完全是测查个体的发散思维的,有一部分测验题从本质上说是在测查辐合思维。因为在托伦斯所定义的创造力的四个特征中,有两个(灵活性和精致性)实质上是测验辐合思维的。另外,无论是吉尔福特的测验还是托伦斯的测验,都对被试设定了完成的时间限制,这会妨碍他们的发散性反应。

在80年代初,哈维提出了另一个创造力的模型,用以解决智力与创造力关系的这种不一致性,他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检验了114名少年在韦氏量表中的青少年公正系统上的得分与在托伦斯创造力测验的得分,得出的结论为一般智力和流畅性因素是相互分离的。这表明,这两者之间并不相关。但是一般智力和流畅性却与被哈维称为创造性能量的低阶因素相关,这与图形的精致性、图形的独创性和言语的独创性一致,哈维把创造性能量定义为个体产生独创性的观念并以一种个别的方式扩展这些观念的能力。他认为他的发现表明,创造力和智力并不完全独立,当个体释放其创造性能量时,它们两者以一种复杂的组合展现出来。

总的说来,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依赖于研究者如何定义创造力,如何对创造力进行测评,以及被试的特征。在创造力的四种基本的心理特征中,流畅性与一般智力的区别最为明显,尽管研究的发现并不一致,但独创性和精致性都依赖于一般智力和创造力的流畅性。

(2)成就与创造力

盖茨尔和戴龙在他们关于创造力与学业成就的研究综述中指出:“许多由一个研究得出的结论被其他研究所推翻”。许多研究发现,高创造力的个体在标准成就测验中也有高得分;但是,其他研究者则没有能重复这些结论,或发现成就与创造力的关系共同受到智力的影响。对此,托伦斯指出,采用标准化的成就测验时,成就与创造力存在高相关,而采用学校水平或教师评定来确定成就水平时,则不存在这种相关,这类相关根据成就测查的方式不同,其相关值的跨度在负相关到070之间。

一些研究者提出“极限假设”,用以解释这些互相冲突的发现,认为当智商超过一定界线,如120时,个体的成就主要由创造力来决定。但是,这种假设又受到一些研究的质疑,盖茨尔和戴龙为了解释这种不一致的现象,在整理文献的基础上,列出了影响成就——创造力关系的附加变量,这些变量包括学习气氛、教师风格、年级水平以及课程要求,认为研究这些变量将有助于解释这些不一致发现的原因。

二、创造力的脑基础

有研究表明,那些具有右优势脑的人在创造性上比那些左优势脑的人强。

我们的教育,开发、培养和强化的主要是左脑功能,即分析的、逻辑的、序列性活动的能力,具有创造性特征的右脑倒是被我们忽视了。

美国有位工程师,根据自己的实践和观察,肯定了右脑和创造之间的关系,认为要提高社会的创新能力,就应该先来一场“右脑革命”。

想锻炼右脑,就要有意识地训练并使用身体的左半部分。这个部分,在神经结构上对应大脑的右半球。

当然,锻炼左半部分,只是开发右脑的方法之一。

1创造力的脑基础

人类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其物质基础——神经系统的功能,创造力也不例外。

讨论创造力的脑基础,首先要看脑半球功能的分化。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大脑两半球各自擅长的加工信息是不同的。

据此,心理学家设计了一些实验来测试个体的优势半球到底是哪个。

神经心理学家认为,大脑两半球在加工信息时呈现出加工方式的区别。“连续性”是左脑的加工方式,它是指左脑优势者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将各种信息按时间顺序排成一个连续的序列,然后再对问题作出反应。“同时性”则是右脑的加工方式。右脑优势者在对信息进行加工时,往往将各种信息排列成一个具有一定的空间关系的组织,然后对这个组织进行整体性反应。

人类在对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研究中发现右半球存在着直觉性、发散性,以整体的、综合的方式思维的特征,这些特征与人类创造力的特征相对吻合。因此,研究者认为,那些具有右优势脑的人在创造性上强于那些具有优势左脑的人。

托兰斯的“学习与思维风格”的测验可以用来判断左右优势脑。测试的内容是3个一组的描述个体思维特点的一系列句子,三个句子分别描述左优势脑、右优势脑和左右脑的均势。如测验句:

(1)我善于记忆人的面孔(右脑优势)

(2)我善于记忆人的名字(左脑优势)

(3)我既善于记忆人的面孔,又善于记忆人的名字(左右脑均优势)

通过这种测验,研究者发现,那些被上述测验论断为右脑优势和左右脑综合优势的儿童,其创造性能力更高,但在这两类儿童的内部则没有多大区别。这些右优势脑的儿童表现出更具创造性的对未来生活的设想,而且对于一些假设的冲突情景也能提出更具创造性的解决办法。这些均表明,右脑优势的儿童,其创造性特征更明显。所有这些心理学的证据都表明,右脑与创造性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开发右脑的功能显得极为迫切。但在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培养的技能大多与语言有关,这些与语言、言语有关的技能更多地反映了左脑的功能,可以说,对大脑右半球的开发是很少的。而创造性特征是右半球才拥有的,因而要提高我们的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就有必要开发会在未得到重视的右脑功能。

尽管我们说在大脑的两个半球之间有胼胝体的存在,它把大脑中某个半球发生的活动可以很快地传递到另一个半球之中,但在大脑两个半球中是存在功能差别的,这点我们从前面的叙述中已经提到。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脑两半球的机能,以左半球为主(言语半球,因其主要对言语信息等事情进行加工而得名),而右半球则是处于辅助地位。这我们可以从下面一系列事实中看到这一点。

在自然界中,可以说没有什么动物像人类那么富有表情,这些表情对人类而言,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人类尚未有语言时,这些与躯体语言共同构成了人类进行交往的基础,使在人类能够熟练使用各处由符号组成的语言时,情绪也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传递着重要的信息,善于把握这种信息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可以说占有优势地位。因为情绪乃是人类自身的态度等的反应,因而“察言观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你所听的东西是否是说话人本身的意思。精于此道者常常能够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好处。就情绪这样的心理活动而言,它在人类脸上的分布并不平衡,对人而言,面部的左右两部分对于表情的表现并不一致,你可以对镜观察一下,看自己是哪半边更善于表现一点,更善于透露你的秘密。找到了吗?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类的左脸更善于表现表情,不信你可以试试自己在冷笑时,是左边的小肌肉群运动的多还是右边的小肌肉群运动的多?左脸更善于表现表情,其原因就在于它是由右脑控制的。对于情绪这类心理活动而言,它是整体的、综合的身心反应,右脑更多地参与情绪的形成和表达。

但是,从人诞生之日起,就处于一个充满各种符号的环境,首先是语言环境之中,而对符号这类信息的处理是由左脑来完成的。因此,可以说人一生下来就注定了左脑的优势,学校教育更强化了这种趋势,随着对言语技能、抽象思维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左脑得到的锻炼也就越来越多。现代社会,已经进入所谓数字化生存阶段,这更会让左脑一枝独秀。脑科学家通过对人脑的解剖,发现65%的人的大脑皮质中,颞叶(主要为语言功能区)在左半球中的面积,显著的大于右半球的面积,比例差异甚至达到了2:1,也就是说左边是右边的两倍。而仅有11%的人,其右脑的颞叶大于左脑的颞叶。其实这种差异已经随着人类的进化,作为人类遗传的一部分,在出生时就已经表现出来了,人类个体的发展只是加剧了这一趋势。不仅如此,科学家通过动脉造影技术可以观察大脑中动脉的发育状况,结果发现,86%的人中,他们的左边的大脑中动脉的血管比右边的大,而且分枝也多,这种中动脉就是为大脑的颞叶供血的,根据用进废退的原则,可知左脑受到的训练要远远高于右脑。

然而人类毕竟有两个大脑半球,我们已经努力地开发了左脑的潜力,那么是否应该想一想,也该开发一下右脑的潜力呢?特别是右脑的工作方式是一种全盘的、综合的、完整的方式,而这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处于现代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类对各方面的知识积累已达到惊人的程度,对人体而言,不是要简单地去重复这些知识,因为要获得这些知识是极其简单的,特别是通过因特网上,你只要一敲键盘,就能得到有关方面的所有的知识,包括世界最权威专家们所作的研究成果。因而对个人而言,困难不再是获得信息,而是如何处理这些信息,特别是创造性地处理信息,这就涉及你的创造力了,而你的创造力又与你的大脑右半球密切相关。所以说,对人类而言,开发右脑已成为了最紧迫的要求。

2开发人的右脑

开发右脑,首要的是对右脑进行更多信息的输入,输入信息量的大小对个体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即使输入的信息并没有被有意识地加以吸收、加工,但它们仍然对个体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效应,其原因就在于接触多了,也就在无意识中产生了学习。许多有造诣的人的家庭,其子女成功的比例相当高,遗传固然是一个因素,但环境对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大。人们常说,久病成医,经常接触这些东西,对它没有什么了解才应该是奇怪的事,而不是久病成医这件事。

心理学家的研究也发现,环境丰富与否对生活在其中的生物影响极大。科学家用老鼠等动物作了这种实验,一类生存的环境相当简单,只是让其吃了睡,睡了吃,在其环境中不设置其余的东西。而另一类的生存环境相对丰富,尽量模仿了老鼠在自然界的生活环境,让其自由地活动,接触各种刺激。结果发现在前一种环境中长大的老鼠产生了很大的行为与情绪问题。它们的行为往往乖僻,难以合群,经常做出一些攻击性行为,而后者则正常。自小生活在孤儿院的孤儿也有这种现象,在送入正常家庭进行一段时间的生活之后,这些孤儿可以慢慢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这些都表明环境刺激的丰富与否,对人类大脑的发育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右脑的开发也不例外,应该给它输入更多的刺激。

那么究竟怎样保证环境的刺激能够直接作用于我们的右脑半球呢?这就要利用人类神经系统的结构知识了。由于人类的外周神经系统向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是交叉的,也就是说身体左半部分的外周神经信息是传到我们的大脑右半球的,而身体右半部分的信息是传递到大脑的左半部分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更多地锻炼我们身体的左半部分。在正常的人类群体中,绝大多数人是用右手的,右手的功能十分强大,在生活与学习当中,他们都是以右手为主而左手为辅,这样对大脑的刺激中当然就是左边多于右边。脚也不例外,我国四川队的足球运动员马明宇,其左脚被喻为金脚,经常在一些关键时刻发挥作用,但这并不就意味着其左脚就比右脚运用得好,在一些诸如停球、传球、带球或技巧性项目中左脚并不占优,即便用左脚射进球门的球,也不见得就比右脚的多,而他还是拥有金脚的称号,足可见得人类对左脚的忽视,也可见人们对用右脚来做这些技巧运动已是司空见惯,毫无惊奇之处,当偶尔有人左脚稍好时,便犹如发现了什么新大陆。

所以说,要开发右脑,首先必须要重视对我们身体左半部分的开发,而这又首先要对运用身体的左半部分有意识,随时记着应该也由左手、左脚试着来完成这些活动,也就是说要随时提醒自己,有机会时就应该开发自己的左半部分身体以锻炼、开发自己的右脑。

右脑的主要功能在处理一些全盘性的、综合性的、完形性的信息,而这又是创造性的中心内容。因此开发右脑与创造性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右脑的功能发达,其创造也相应较好;反之也是一样,创造性好,其大脑右半球所得到的开发也就相应地较好。因此在右半球与创造性这一互为因果关系的两者之中,可以通过提高一方来达到提高另一方的目的。所以说我们也可以通过开发我们的创造性来开发我们的右脑。当然,对人类创造性的开发与发挥并不是随便就能完成的,创造性的开发与发挥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三、开发创造力的方法

大量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改善创造性活动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尽管这些研究的理论和指导方案各有不同,但仍有一些共同的开发创造力的技巧。

1创造力训练的特殊技巧

对于不同年龄水平的个体来说,创造性思维的一个主要障碍在于:凡事求准,即必须得到正确答案。这种需要源于社会价值观——它强化了取决于学业成绩和获取来自权威的实际知识的这类成就。这种价值观的形成源于家长和学校教育。三四岁的孩子,虽然从未有过学校的经历,但他们进入幼儿园后就明显地表现出对含糊的不安对正确回答的需要。

一般说来,个体还未进入校门,这种保持正确的需求就已形成了。因而,各种年龄的孩子都难以按最初的意图作出反应,以鼓励发展创造性思维。当我们开始在正规课堂中结合运用改善创造力的结构方法时,教师不应因孩子的低创造性反应而泄气。有了来自教师方面的耐心、激励、热情和所提供实践的机会,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更富于创造性的思维。这些特殊的技巧包括:创设适宜创造性活动的条件、采用发散式提问的模式、教会学生通过自我指导以提高创造力。

(1)创设适宜的条件

开发创造力,必须为它提供适宜的条件,下面是一些有益的建议。

①为创造性行为提供大量机会:安排新颖性的工作,提出要求创造性思维才能解决的问题,采用专门用以改善创造力的策略。

②重视独特的问题、想法和解决办法:创造性的学生会察觉教师所忽视的关系,教师应对他们的答案予以反应,而不是轻率地忽略。

③向学生证明他们的想法是有价值的:倾听、考虑、验证并实践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看法。

④营造一种非评价的、安全的气氛:教师经常性的评价使得学生害怕冒险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阻碍了创造性的发挥。

⑤避免同伴的品头论足(评论性评判):让学生提出其他的可能性,而不是指出其缺点,鼓动创造性或富于建设性的同伴评价。

⑥提供感受环境的经验:让学生描述通过视、闻、触摸、尝和嗅获得的感觉经验。

⑦避免提供限制思维的例子或模式:当目的在于鼓动独创性时,如制作一件独特的、不落俗套的雕塑品,给定模型常会造成学生们难以打破的心理定势,他们可能认为模型是“正确”的作品。

⑧偶尔根据能力分组:与混合能力水平的小组相比,能力水平均一的小组表现出更少的混乱和更多的合作行为。

⑨允许时间和课程安排的灵活性:过分迷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课程内容,将会妨碍教师利用学生们自然而然的想法。

(2)发散式提问模式

采用发散式的提问方式,可以为我们提供展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机会。根据发散性思维的四要素: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精致性,我们可以把发散式的提问具体化。研究表明,概念形成的流畅性是创造性活动的一个主要因素,而独创性与精致性则有赖于辐合和发散能力因素。此外,发散式提问允许大量可接受的替换性回答,因而不同于那种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提问。

流畅性是个体给出多种不同反应的能力。一般而言,鼓励流畅性的提问,要学生“讲出你所想到的全部方法”,解决某一实际问题;或者,“列出你所想到的全部事物”——即满足给定条件的事物。流畅性问题能用以处理那些自然而然引发的难题,或者也可以作为学科活动的一个部分。以下为流畅性问题的例子:

——你能给这个故事想出多少种结尾?

——影响一个国家农业生产的全部因素有哪些?

——你能说出多少种无脊椎动物?

——音乐能使你联想到哪些事?

——你能想出多少种在绘画中表达情感的技巧?

——你能想出多少种需要几何知识的情形?

组织流畅性提问,最常用的方法莫过于“大脑风暴法”,它一般要求对个人的回答不作评价性反应,以利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其目的在于尽可能多地收集各种观点,而没有自我批评、教师批评或同学批评。这样,产生出有价值的思想的机会就增大了。其步骤如下:

第一,制定现场规则。例如,没有什么决定性的意见,每个人提出的想法都是重要的,并会被接受,不准窃笑或鄙视等等。

第二,提出问题或难题。例如:“你能想出哪些办法来解决发展中的小国由人口剧增而造成的饥荒?”

第三,记录每个人的回答:允许并鼓励补充,或综合他人的观点。如上面的问题可能有以下几种回答:

①请求国外援助;

②消灭某一年龄以上或以下的人口;

③控制生育;

④培训农民;

⑤重新分配社会财富;

⑥立法进行土地改革以重新分配社会财富。

第四,制定标准。如果说广开言路的目的在于寻找某一难题的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的话,那么,当所有的回答都穷尽后,就应制定一个决定最佳解决方案的标准。例如,解决饥荒问题,学生可能会制定如下标准:①尊重生命;②反对极权主义的手段,采取民主的方式;③尊重经济规律。

第五,评价与标准不符的回答,但绝不可将回答归咎于个人。

如果目的不在于找到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而是为随后的活动做铺垫,那么“大脑风暴法”也有其价值。

包括流畅性在内,独创性、精致性和灵活性都是与创造性思维相关的品质。独创性与对事物反应的独特性有关。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给出别人没有想到的回答,或介绍一些需要独特方法才能解决的陌生情境,以促进学生的独创性。在这类情况下,教师的鼓励与反馈是非常重要的。

精致性指添加细节,润色某一想法。激发精致性要求孩子增加细节以创造新事物。学习字母K时,可以给孩子一张写有一连串“K”的纸,让他们添加一些细节来画图案或图画。还可以要求大一点的学生描述或画出新奇事物的细节,如从另一角度来看待事物:在小人国的人看来,格列弗的脚像什么?这种活动可以借助想像,也就是说,通过心理表象描摹情境、声音和事件的后果,来想像事情的发生与发展。

灵活性指关于打破心理定势或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合乎逻辑地重新界定问题。这需要灵活的思维能力,它对有效的问题解决也是至关重要的。要求学生思考隐含在问题后面的基本目的(这才是真正需要完成的),试着对问题做多种解释,这样,教师就能帮助学生重新定义问题。强调联系的问题要求学生从表面上毫不相干的事物中找出相似之处,这同样也为学生提供了训练灵活性的机会,如猫和吉他有哪些相似之处?哈特纳提出了其他一些打破心理定势的策略,包括录下一些熟悉的声音,学生猜测可能是些什么声音;鼓励学生形成不限于熟悉事物的想法或表象。

(3)通过自我指导增进创造力

这里介绍一种增进创造性活动的认知行为调节方法。这种方法要求被试通过清晰的自我报告来改变行为,其训练包括:让被试①意识到他们消极的自我状态,②引发那种鼓励自我控制和行为改变的不和谐的自我状态。

运用认知行为调节方法改善创造力,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让学生们观察,教师执行创造性的任务,并大声报告出自己完成的方式,示范自我指导的状态。

第二,学生执行创造性任务,大声报告自己完成的步骤,指导自己。在这一过程中,开始教师要有适当的指导,慢慢教师就不应再直接参与其中了。

第三,学生执行创造性任务,先是小声的言语自我指导,然后是内部语言的自我指导。

教师示范和学生练习的这种言语模式,内容包括:①问题界定,“我需要做什么?”②集中注意力,“我得专心”;③应对状态,“如果我犯了错误,我可以重新开始”;④自我强化,“太棒了!我成功了!”

2创造力训练方案的制定

前面我们介绍了创造力训练的一般技巧。我们知道,这些技巧可以被应用在多种训练方案之中,下面,我们介绍几个创造力训练的完整方案。对于许多领域(如教育、工业、管理、商业等)来说,有两种方案被证明对于创造力的训练来说是行之有效的。这两种方案分别是高登的对偶法和帕内斯的创造性问题解决法。

(1)对偶法

高登提出的对偶法,是一种有效地帮助学生以创新的方式考虑问题的技术。对偶训练中,学生要学会有意识地运用隐喻去解决问题。他的研究支持了每个人都有创造能力,而且这种创造能力是可培养的这种观点。

高登认为有两种独立的问题解决过程,一种是创新过程,一种是学习过程。创新过程产生于变熟悉为新奇的过程之中,即以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熟悉的问题。例如:哈维通过观察鱼的心脏,并且把它和水泵联系起来,从而发现了血液循环现象。与此相反,在学习过程中,个体将生疏的现象变为熟悉的,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对新概念的理解,即在已有知识与新信息之间建立起一种个人的联系。如当教师解释心脏的功能就像一只水泵时,学生就去观察青蛙的心脏(陌生的),并且想起游泳池的脏水被抽出来,通过过滤装置后,又流回游泳池中,从而认知了心脏与水泵之间的联系。高登指出,无论是创新过程,还是学习过程,都会涉及到采用创造性的比较,以及在两个表面上相联系的事物或系统之间建立高度的个人联系的方法。他断定创造过程取决于在考虑熟悉现象时所采用的新背景,而且这种新背景可以来源于隐喻。

高登证实了创造性的创新与学习的三种基本的隐喻机制。第一种是直接分析,即把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相比较。如怀特兄弟有关飞机的想法是基于对飞翔中小鸟的观察;第二种是个人分析,即个人对外界事物进行移植性的鉴别;第三种机制为符号分析,即以语词的形式进行分析与比较。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隐喻、分析、移情的方法,并指导他们把这些方法运用到问题解决中去,从而帮助学生将熟悉的事物变为陌生的,或将陌生的事物变为熟悉的。

(2)创造性问题解决法

基于奥斯本的研究,帕内斯发展了一种创造性问题的解决模式,这是一种结构性的、综合性的方法,它鼓励个体在问题解决中运用想像力。与高登的对偶法相类似,帕内斯的模式假定所有个体都具有某种水平的创造力,并且创造力可以通过训练得以提高。该模型有6个步骤,其中综合了许多激发创造力的技术,如大脑风暴法、对偶法、酝酿、想像、延迟判断、强制性关系和针对性练习。其步骤如下:

①发现目标。学生开展集体自由讨论(大脑风暴法),提出问题、想法或要处理的情况。教师指导学生“列出你头脑里的任何想法、疑问或问题、目标或灵感;然后从中选出你认为最重要的想法”。

②发现事实。学生探索已知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列出你对问题的所有认识,会发生什么,不会发生什么?与谁有关?问题为什么出现?何时出现?”

③发现问题。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情况。教师则训练学生:“列出你所想到的有关问题,审核目标并变换措词,以重新定义问题”。

④形成想法。学生总结多种可供选择的答案。教师指导学生:“延迟判断和评价;思路流畅,列出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此可以听音乐,找隐喻,试着与其他事物或情境产生联系”。

⑤发现解决办法。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教师指导学生:“列出决定最佳解决办法的评价标准,你要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对其中的人或事产生共鸣,从而使更多的联系和想法明朗化”。

⑥接受发现。学生制订计划,以执行这种解决方法,并获得人们的认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列出的标准决定最佳选择。开展集体性的自由讨论,以接受并实施这种解决办法。引出实施计划的特殊步骤,想像细节,将计划付诸行动,确定随之而来的后果,相应调整计划”。

四、创造力是才华的突出表现

创造力是一种才华,是一种突出的才华,对于任何一个成功的人来说,创造力是他们最具价值的能力。

1创造力是最具价值的能力

“将普通的巧克力饼干,加上我的喜好,也就是在饼干里加上少许的椰子粉,就能烤出我最喜爱的味道。”

这是著名的阿蒙斯巧克力饼干的创始者威利·阿蒙斯所说的话。

阿蒙斯原是舞台剧的主办人。有一天,到他办公室拜访的客人,给他带来自己做的饼干,阿蒙斯觉得味道很好,就问对方制作的方法。从此,他就经常亲自焙烧饼干,并在商业聚会时常给与会者品尝。尔后,不断改进饼干制作程序和配方,敢于大胆创新。不久,便成了“巧克力饼干”大王。阿蒙斯原成功的重要秘诀之一就是不断创新,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

在人类的一切才华当中,创造力可能是最具价值的一种能力。因为它总能产生新的知识、新的方法以及其他的种种崭新事物,这些东西往往超越了旧有事物,把人类的视野延伸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范围,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更好的机遇和可能。

而相对于人生的成功来说,创造力才华能使人更快地做出与众不同的成绩,因而在促人成才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这一点,已为我们的调查和分析所证实。

名人的成功启示我们:只知道或掌握别人已知的东西,最多使你成为一个优秀的普通人,而要使自己出类拔萃,有所成就,则必须在创新上下苦工。

创造是突破事业的停滞状态的重要环节。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总有这样一种现象:某项事业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呈现出徘徊不前、收效甚微的状态,使一个人的发展陷入困顿。这说明,运用原来的思维、方法甚至是知识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解决实践中的种种难题。这时,要想在事业方面有所突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必须要依靠创造,依靠想像,运用新的思维、方法和知识。

创造会使你形成独有的特色。没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一个人是很难成名的。许多名人就是在“奇”字上下工夫,从而使自己脱颖而出。所谓的“特色”,其实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而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发挥你的想像力,有所创造。

创造才华的重要性在艺术领域表现得最为明显,因为艺术品在本质上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位音乐大师的作品是创造才华的智慧结晶,而不同的指挥家对同一作品会有不同的诠释和处理,这就更体现了人的创造性的重要作用和非凡价值。

总结名人的经验,我们认为,创造性才能在个人成功方面有两条重要的作用:

第一,要突破自我,就必须有所创造。

第二,要独具风格,更要有所创新。

2惟有创新,才能突破自己

有人说,人生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自我。因为自我最容易蒙蔽自我,且最难战胜。所以,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懂得如何突破自我,走出自我。

青年歌手那英就是靠着创新实现了事业上的突破和人生的飞跃。

那英是我国流行乐坛上的一颗耀眼明星。她独具魅力的演唱风格征服了一大批青年人;她的《山沟沟》、《好大一棵树》、《山不转水转》、《雾里看花》等一批脍炙人口的力作成为风行不衰的名曲。

那英从小就具有非常强的语言模仿能力,在音乐感觉方面也有着很高的天赋,这使她有一种学什么像什么的特殊本领。由于她的特殊音色,在她早期的演唱活动中,以模仿而为人所知,她的演唱简直可以达到乱真的程度。

1990年以后,那英在听苏珊·维格和赛德等世界级大歌星的歌曲中突然有所领悟。她后来说:“我从她们的歌声中发现,流行歌曲的演唱并不就是‘西北风’式的唱法,也许在本能的音色上才能唱出真正动人的东西,这给我以很大的启示,她们的风格并不连喊带叫。我恍然大悟,以前总认为只有连喊带叫才能证明自己是个实力派,尤其是1988~1990年,回头一想真是幼稚和无知。”

从这以后,那英在许多作曲家的帮助下,开始逐渐地脱离了模仿,利用自己的嗓音条件,走自己的路并形成自己的风格。她开始成熟,开始走向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使自己的音乐事业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1992年的《奥林匹克风》演唱会上,那英与许多海内外知名歌手同台献艺,但此时那英的声音和风格与以往相比已完全不一样了。那英终于找到了最能显现自我个性的声音位置,表现出不凡的实力和良好的发展潜力。

那英还在继续努力着。挖掘潜力,树立新形象是她的奋斗目标。

那英的成名告诉我们:模仿只能跟在别人身后,亦步亦趋,终究不会有什么发展;要想使自己有所成就,就必须学会突破自我,不断创新,探索和发展自己身上独特的潜质和风格。

3惟有创新,才能超越别人

艺术是最需要创造力的。没有创造性的才华,艺术便不成其为艺术,搞艺术的人更难因艺术而成名。

1986年4月,中国首届莎士比亚戏剧节在上海隆重开幕。无数的人涌向剧场,为的是能一睹表演艺术家李默然的风采。扮演李尔王的李默然果然不负重望,以超群的演技征服了满场观众。剧作家曹禺对李默然说:“能看你的演出,是我最大的荣幸……”

李默然究竟是何许人也?竟得观众和名家的如此厚爱?他成功的秘密又在哪里呢?

李默然,1927年生人,自幼喜好评书、戏剧,后又迷上电影表演。18岁时,由于一个极其偶然的机遇,使他走上了艺术之路。

然而,他的艺术之路却是并不平坦的。他能有后来艺术上的辉煌成就,秘诀之一就是:用思想和激情去创造自己的角色。

在李默然学习表演艺术初期,他对“创造”一字还没有很深的领会。为此,受到导演的斥责,你台词说得拿腔拿调,没有一点表情,站在台上是个躯壳。我们演员创造的是活生生的人,一个躯壳在台上走来走去,比比划划,谁爱看?

导演的话对年轻的李默然既是当头一棒,同时又成为他进一步努力的动力。从此,他不断加强自己在各方面的修养,用心揣摩剧本和角色,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舞台人物形象。

首先,他十分注意角色个性的创造。在中国电影史与众多不朽的银幕形象中,《甲午风云》中的邓世昌就是其中之一,而这一角色的塑造者正是李默然。他通过传记和传说等对人物的经历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并把邓世昌的个性作了精辟的总结,然后他便把这一个性贯穿于整个表演过程中,出神入化地创造出这么一位“中华民族的硬骨头”的爱国英雄形象。

其次,他十分注意表演技巧的创造。

李默然在演出中逐渐形成一个信条,就是在艺术上要讲究——讲究台词,讲究动作,讲究造型,讲究节奏。他特别注意台词在朗诵上的清晰洪亮、起伏有致,追求音乐感和韵律性,注重轻重疾徐和变化多端,并十分注意其在感情上的表现力。他所诵读的台词,或如飞来奇峰,拔地而起,或如滔滔江水,汹涌澎湃,可谓是惊绝四座。

在李默然的创造过程中,有一点是十分值得一提的,那就是他全身心投入的精神。为了实现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创造,他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和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去。在每次演出前的40分钟,他都要一个人独坐于后台默默沉思,把自己融入角色之中。其实,正是这种对艺术的严肃态度使他成为一名真正的表演艺术家。

李默然通过创造,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国内外戏剧人士认为,“李派艺术”已经形成。著名剧作家黄宗江将李默然的艺术创造风格归结为“长枪大戟,壮伟刚健”八个字,认为他对中国话剧艺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艺术界,成名是不容易的,而成家成派就更不容易。李默然独特的艺术风格正是他创造性才华的表现。

五、怎样使自己更具创造力

我们必须把自己从奴役我们的思想中解救出来,才能开启人生的创意,我们应该掌握思维技巧,使自己更具创造力。

1是圆点还是句号

伟大的教育家贺拉斯·曼参观纽约市公立中学,走进一个高一年级教室,拿起一支粉笔,在教室的黑板上画了一个实心圆,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90%以上的学生说是“圆点”,其余的说是句号。

他又在三年级的一个班上重复了这个试验。对这个记号是什么有27个不同的答案。每一个都是来自“我爸爸的秃脑壳对着上帝的眼睛”这样直线思维的结果。

在三年级到十二年级之间发生了什么?右脑损坏了。

1981年,罗杰·斯佩里因他的关于人脑划分成两个半球:左半球和右半球的理论而获得诺贝尔奖。我们的左脑掌握着逻辑、线性和分析思维;右边控制着想像、创造、冲动性思维。虽然两边有区别,但它们的功能部分地交搭在一起。例如,当我们回忆一个人的面孔时,我们用右脑;当我们联系面孔记住他(她)的名字时,我们用左脑。

不幸的是,我们的学校更多地鼓励左脑的活动(比如,记住事实然后在考试中重复记忆)而不是右脑的经验(产生见解和检验它们的可能性)。结果是我们过分地发展了左脑。

有创造性的人发现了把他们的右脑从左脑的控制影响中解放出来的方法。有多少次在书桌上,需要解决一个问题时,你的思维锁住了而几个小时之后,你在冲澡或遛狗时却有了一闪念?从逻辑思维的压力下解放出来,打开你的大脑来接受出自本能的、冲动的、直觉的、艺术性的、整体的、右半脑的信息。为了对你的问题创造出一个十分有用的解决方案:

2改变你的观念

正确的创造性思维的观念基本上是无序思维。它不允许思维出溜到保持疑问状态的地步。它包含着每一件事情,从尝试在午餐中搞点新名堂到考察一家公司解决问题的一贯手段。换句话说,有创造性的人能承担风险。没有风险以及经常伴随着的失败,那种导致进步的成功简直是不可能的。

错误的观念正确的观念我们总是这么做的让我们试试这个方法,看看会产生什么结果。我们会失去什么?我们能得到多少?它花的时间太多我们绝没有时间从头到尾地考虑一个项目,但我们总是有时间纠正一个错误这样,成本太高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能节省多少?假如我们失之东隅,那么我们将收之桑榆吗?那不是我的职责我喜欢这个机会不是我们如何做的问题假如我们试着……会产生什么效果呢?我们的代理商绝不会为此……可能发生最坏的情况是什么?也许你是对的,但……你是对的,并且……这样就很不错了我们还能做些什么让它更好?什么是正确的方法?什么是最好的方法?这对吗?这起作用吗?是最有效的方法吗?这是认真的事这一定很有意思专家说什么来着?专家知道什么?

3用眼睛思考而不用头

利用思维束,掌握世界上最有用的思维技巧。

拿一张空白纸,在纸的中间写上你要思考的问题的名称。在你思想的这个焦点处画个圈,然后休息。无论什么想法跑到你的脑子里(不要努力去思考,让它们自然地闯进来),把它们加到思维束上,在每一个主意上画个圈,把这些圈与中间的圈相连。

记住:创造性思维全都在你的大脑里。不管你认为你能还是认为你不能,你都是正确的。

4培养创造力的训练

要想做一个有创造性的人,日常的训练绝对有必要。事实上,一个人只要有所领悟并能下工夫,机会多的是,偏偏却有许多人不去善加利用这样的机会。

决定人类头脑优劣好坏的,并不是常说的脑重量,也不是大脑皮质层皱纹的深度,当然,更不是脑的形状。头脑的好坏,完全依头脑运作的好坏与否而有所不同。这就好像用同一个照相机拍摄物体,技术好的人拍出来的照片自然好看。同样地,头脑好坏的差别完全在于使用方法,平时只要多加训练,头脑自然变得灵敏;反之,只知嬉戏游玩,头脑当然变得迟钝。

那么在实际状况上,我们只能自己省察到一半而已。我们所利用的,只不过是我们所有精神资源中1/3中的1/10而已。

最近,有关科学技术、商业经营,或教育理念方面,重视创造性的呼声愈来愈大,故而类似的书籍也多起来。

如果要试着将现在流行的几种创造技法列举出来的话,以有名的KJ法为主,除此尚有点记法、欧兹朋法、柯顿法、MN法、水平思考法等等,顷刻间就可列举出30几种。

每种方法都是有心人苦心思虑所研究出来的,也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各位可以参照有关书籍学习。

六、激发创意的程序

拥有创造力的第一步,便是要坚信自己生来具有创造力,并且对于自己的能力深信不疑,然后,利用各种方法,激发自己的创意程序。

1激发创意的两个方法

有许多方法可以激发你的创意,下面两个方法非常容易见效。

首先,至少要加入你自己本行业的一个职业团体,定期参加各种聚会,但是这个团体必须有朝气才行。要经常跟那些很有发展潜力的人士交往,彼此交换意见。经常听到有人说:“我在某个会议中忽然得到一个灵感。”或“我在昨天的聚会中忽然心血来潮。”请注意,孤独闭塞的心灵很快就会营养不良,想不出人人都迫切需要的新主意。因此从别人那里找点灵感,是最好的精神食粮。

第二,至少参加一个本行业以外的团体。认识那些不同工作的人士,会帮你开拓眼界,看到更伟大的未来。你很快就会知道,这样做对你本行工作的进步有多大激励的效果。

创意是思想的果实,但是只有在适当的管理彻底实行之后才有价值。

每一颗橡树都会结出许多橡树种子,但说不定只有一两颗种子能成长为橡树,因为松鼠会吃掉大部分的橡树种子。

创意也一样,一般的创意都很脆弱,如果不好好维护,就会被“松鼠”——消极保守的思想破坏殆尽。从创意萌芽,直到变成功效很大的实用方法,都须经过特殊处理。请你利用下面三个方法来适当管理和发展自己的创意:

①不要让创意平白飞掉,要随时记下来。我们每天都有许多新点子,却因为没有立刻写下来而消失了,一想到什么,就马上写下来。有一个经常旅行的人随身带一个笔记本,创意一来,就立刻记下来。有丰富的创造性心灵的人都知道:创意可能随时随地翩然而至。不要让它无缘无故地飞走,错失了你的思想结晶。

②定期复习你的创意。把创意装进档案中,这种档案可能是个柜子,是个抽屉,甚至鞋盒也可以用。从此定期检查自己的档案,其中有些可能没有价值,就干脆丢掉,有意义的才留下来。

③继续培养及完善你的创意。要增加创意的深度和范围,把相关的联合起来,从各种角度去研究。时机一成熟,就把它用到生活、工作以及你的将来上,以便有所改善。

2把你的创意写下来或画出来

当一个建筑师得到一个关于一座新建筑的创意时,他赶紧画一个草图把它记录下来。当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广告商得到一个新的电视商业广告的创意时,他会把它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一系列的图画将显示出这个创意完成时是个什么样子。作家则把新创意作为自己的创作大纲或草稿。

因此,应尽量在纸上把你的创意写下来或画出来。这样做有两个好处:首先,当创意以实质形象出现时,你可以形象地看着它,看到它的漏洞,看到还须做哪些修正。其次,创意必须“卖”给你的某些顾客、上司、朋友等。你必须以具体的形式把创意告诉他们,并且使他们接受你的创意,否则它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两位人寿保险公司的推销员同时与一位顾客联系,他们两人都让他在他们各自的公司投人寿保险。两人都答应给这位顾客带一份保险计划,让他进行必要的改动。第一个推销员带来一个严密的口头计划,包括税收、选择、社会安全以及保险计划的所有细节。他使这位顾客迷糊了,所以只好说不行。

第二个推销员采用不同的方法。他把他的推荐制成图表,所有细节均以图表的形式表示。这次,顾客可以很快很容易地接受他的建议,因为他能形象地看到这一计划。他推销成功了。

把你的主意化成一种形象的形式。一个书面的或者某种形式的图画、图表在通常情况下比口头建议更有说服力。

3通过创意档案挖掘创造能力

制作创意档案是成为创造性人物的一种有效训练,从现在开始10天之内,如果你在报纸或杂志上看到有关自己想要的新闻消息,就马上将它摘录下来,贴在剪贴簿上做成档案。要注意!你所摘录的项目,必须对你具有真实意义——使你特别留心的事物。做成档案后,至少得花上2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些有关的事物。

像这种摘录下来的项目,就成了挖掘你自己所拥有的那些特别才能的工具。对你而言,所选出的各项中必具有某种共通的东西,而这种东西,你应该马上了解到其实就是你自己,从中你可以得到一个你是什么样的人的清晰轮廓,并重新认定自己。而这些都是你在改变环境、突破自我、使身价快速上涨的过程中,赋予你在精神上及努力的行动上所需的转化材料。

正是因为这些项目对你是有意义你才会选择它,当然你也可以凭着这些适用你的材料来完善自己。

某位年轻的上班族,就依此做成了一个和自己工作有关的档案。凭借这份档案,在自己的工作范围之内,他总具有“一言中的”的能力,因而在公司中受到尊敬,成为一位无所不知的人物。特别是在会议桌上及上司面前,他的才能显得尤其耀眼,同事与上司对他知识的渊博、看法的深入周全感到惊叹。大家并不知道他制作档案的事,而视他为天才。事实上,这其中的秘密,即在于每天制作的档案中。

4如何设立创意程序

设立创意程序有不同的顺序,每一顺序完成不同的任务。

其顺序如下:

①收集资讯——依据杂志、人际关系、电话等调查。

②将资讯分类、分析——剪报或备忘,分门别类整理。

③就收集来的资讯编情节——巧妙地组合资讯。

④将情节文章化——制成企划书的形态。

⑤加以视觉化——不仅写文章,还加插图或照片。

⑥进行说明——向他人说明。

从资讯设定概念,须依此顺序进行。只在脑海中思考并不具意义,最低限度须制作出可传达给他人的形态。

下面按照顺序研究。

最初的资讯收集问题前面已说了很多,对于你关心的事,打电话调查即可,至于杂志,看到自己喜欢的图片就撕下来收藏。当然,用剪刀剪较好,想使资讯收集的工作长久维持,还是以勿浪费时间的方法较好。

如果整理或分析花费太多时间,会因此而疲劳不想工作。其实,资讯不需整齐地做档案,准备几个分类袋即可。同时,最近有很方便的办公用品,可多加活用。

最重要的是下一阶段的编造情节,这是最主要的部分,不论收集多少资料,这个步骤不完善则无意义,因为你想当创意者嘛!

欲编造情节时,首先看看自己收集的资料,然后移开视线,自由地发挥想像。

例如,从收集的资料中发现。

“追求高品质,休假愈来愈长期化,夜生活便丰富起来”等的资讯,由此编造出何种情节,则要靠你自己的能力。

例如,从这当中选出“模式、美食、夜猫子”的项目,想到深夜也开业的餐厅,或想到深夜单身的人,可简单地使用微波炉加温的合格冷冻食品销售。

同时,将“模式、美食、夜猫子”加以组合,便会由此引发种种奇妙的构想。

各位觉得如何呢?多多运用头脑构思吧!

但是,一味构思无任何作用,思考眼前的资料才能使想像扩大。

想像扩大后,加以文章化,然后附上简洁而吸引人的标语,研究容易传达给其他人的方法。

最后加上插图或照片,制作成正式的创意书,必要时加上地图或制作图表。

5创意与现实之间的“妥协点”

假设你已顺利地冲破自己过去的壳,创造新事业,或者正向有意义的工作挑战。此时,你若知道为达成经济目标,多少会牺牲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形态,你会如何处理呢?

人生可以说是一连串的妥协,它和风险一样有程度上的差别。从完全由命运摆布的全面投降型,到一步也不退让的死硬派型皆有。你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在其中找到有利的妥协点。

首先,你可能失去固定收入的保障,但可因此获得自由的时间与生活。充分发挥你的创造力与发明才能,并得到相对的报酬。你不妨将两者衡量一下,看是否能找到有利的妥协点。

靠你的银行存款开始投资是一种方法,但还有其他办法可行。

当你还在公司任职时,可趁早晨、黄昏或周末的空档时间,试试你的构想,如此就可知道你是否真的想去投入其中。

第二,你可能因此要放弃舒适的工作环境。尤其是在创业之初,你可能必须在家里工作,影响更大的是,会因自立而逐渐与过去的同事疏远。此外,你将难以区分公事与私事,甚至过着除了工作还是工作的生活。但另一方面,你可从以前的公式生活中解放,享受在家的方便,增加与家人共处的时间等好处。将这两者放在天平上衡量一下,应可找出有利的妥协点。

除此以外,还可①尽量将工作地点,设立在离居住地较远的地方;②每天腾出一段时间,完全与工作隔绝;③会面的地点最好在工作场所以外的地方;④在午餐前后运动;⑤在工作场所以外的地方,从事你有兴趣的事。这些都是很有效的解决办法。

最后一点,是无法假手于他人的。当你开始独立创业时,从曲别针到铅笔等这些琐碎的事务,都必须自己负责处理。大部分人对于这项工作,都会有厌烦的感觉,但这份辛苦是有其代价的,它可培养你解决问题与裁定主意的技能。

6使创意与成功结合的方法

人类从出生就拥有开发创意的能力,现在来教你该如何运用这些能力。

(1)将思考运用在目前的工作上

若你能够仔细地审视目前工作的内容,相信你会立刻发现一大堆需马上解决的事情。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就是别让开发创意的能力闲置了!你应多多思考如何更具效率的问题,每天至少30分钟,每次至少思考一打左右的问题。这里所谓的一打,是指多方面的思考,因为如此获得有用的方案的几率较高。

(2)让创意自由奔放

在你的思考过程中,绝不可掺入一点,甚至一丝否定的想法。明知道某件事情非做不可时,你应尽量避免“这件事根本做不好”的悲观想法,而不断告诉自己:“好!我就去试试看。”推动自己去完成。在完成过程中,你可以就问题本身尽量去动脑筋,使创意不断涌出。

(3)思考大的创意

经常在你脑中盘旋的创意中,一定会有规模较大者,你应该想办法去抓住它。如果没有,假若能从多方面去培养、研究、琢磨,亦可获得。

(4)创意尚未获得前不可轻言放弃

你在追求创意时,尚未获得之前绝不可罢手。试想,连自己都没有自信的创意,如何能以高价卖给别人呢?你不可一味地只追求安逸之路,一方面是因为根本没有这么一条路,另一方面因为创意若不经过不断思考、制造、紧盯着不放,就不会开花结果。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