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相安民
赤乌七年,陆逊接替顾雍任丞相,朝廷颁布诏书说:“朕的德行不高,承天命继承帝业,天下尚未统一,奸匪到处都是,朕日日夜夜战战兢兢,诚惶诚恐。您天资聪慧,德高望重,总领军务,辅助国家,消灾灭祸。具有超出世人功劳的人,一定会得到光耀巨大的尊宠;有文武才能的人,一定可以承担社稷的重任。过去伊尹使商汤的事业兴盛,吕尚辅佐周武王夺取天下,在内辅佐朝政、在外统兵打仗,这两方面的能力您都兼而有之。现在任用您为宰相,派使者持节代理太常傅常授予您印绶。您要使您的美德发扬光大,修治您美好的功业,谨遵王命,安抚四方。啊!总管三公事,为百官做出榜样,能够不谨慎吗?您要自勉。原来所担任的州、都护,兼管的武昌事务都照旧。”
当初,太子孙和和鲁王孙霸各立门户,内外职务大多由官员的子弟担任。全琮向陆逊报告,陆逊认为这些子弟如果有才能,不用担心不能任用,不应当私下凭关系来求得荣誉、利益如果才能不佳,终究要招灾祸。况且听说两宫的势力不相上下,一定会有矛盾,这是古人最忌讳的。全琮的儿子全寄,果然阿谀奉承鲁王,轻率地与太子结下了仇。陆逊写信给全琮说:“你不学习金日石单,反而包庇阿寄,终于为足下家中招来灾祸了。”全琮没有接受他的意见,与他有了隔阂。等到太子要被废掉的议论流传,陆逊上疏陈述:“太子是正统,地位应当像磐石一样牢固,鲁王是藩臣,应当使他们之间受到的宠爱有差别,彼此各自得到他们应当得到的,上下都可相安无事,”上书三四次,最后请求到京都拜见孙权,想要亲自论证嫡庶的区别,匡正得失。孙权没有允许,然而陆逊的外甥顾谭、顾承、姚信,都因为与太子关系密切,受到冤枉,被流放。太子太傅吾粲因多次与陆逊通信而坐罪,下狱死。孙权多次派遣中使来责备陆逊,陆逊愤闷而死,死时63岁。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
当初,暨艳提出要建造营府,陆逊劝他,认为这样一定会招来灾祸。又对诸葛恪说:“在我前面的人,我一定要尊奉他们,与他们一同晋升,地位在我下面的人,就要扶助他们,现在看您盛气凌人,凌驾于尊长之上,又轻视下级,这不是平安、仁德的根基啊。”又广陵人杨竺年轻时就受到人们的称赞,然而陆逊说他最终会失败,劝杨竺的兄长杨穆与他分开,另立门户。他的先见就是这样。长子陆延早年夭逝,次子陆抗继承爵位。孙休当了皇帝,追封陆逊谥号为昭侯。
张华才干卓越
学识渊博
张华(232~300),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省固安县)人。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这给他们本来就艰难的生活无疑是雪上加霜,一下子张华一家人的生活就陷了极度的贫困之中。从小懂事的张华只好拿起羊鞭,以放牧羊群来度日谋生。虽说生活清苦,但张华生性好学,学而不倦。他博览群书,对于图纬方伎方面书籍阅读更是十分精细。他对于各类书籍无所不涉猎,正是由于他的刻苦勤奋,使得他学识广博。工于文辞,辞藻温丽,见识宽广且又通达事理。
由于苦难经历,张华他从小为人就很谨慎、稳健。即便仓促遇事,他仍然会很有礼貌风度。人生旅途的艰辛,使他极富有同情心,他能见义勇为,济人之所急,胸怀宽广,善解人意。当时人们对他的城府不十分了解。
张华的才能越来越赢得乡人的赞赏和器重。乡人刘放十分欣赏张华的才干,主动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可是,在外界,张华还不是非常有名气,他著了《鹪鹩赋》,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怀,一举成名。当时著名的学者阮籍读了他的这部作品后,情不自禁地说道:“这是王佐之才!”从此,他的声名更加显著。
当时正值曹魏的后期,张华所在郡守鲜于嗣推荐他当魏国的太常博士。曾十分欣赏他的同郡人卢铃向执掌朝政的司马昭作了介绍,于是张华就当上了河南尹丞。但他还没有到职,又被任命为佐著作郎,时隔不久,他又调任长史,兼中书郎。
在担任中书郎期间,经常草拟朝议表奏。他所起草的文件大多能够为朝廷采用,因此,张华在魏朝为官时就显示出了卓越的才干。
力主伐吴
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魏禅位于晋。晋武帝司马炎任命张华为黄门侍郎,封关内侯。
张华博闻多见,强记默识,对四海之内的各种事物均了如指掌。对于刚建立起来的西晋王朝来说,张华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晋武帝曾向张华询问有关汉朝宫室制度以及建造宫内成千上万门户的修建情况,张华对答如流,听得人们都入神忘倦,如痴似醉。他在地上画成图样,左右的人都目不转睛地看,无一不暗暗伸出拇指,夸他是旷世的奇才。晋武帝司马炎也对他特别优厚,当时人们把张华比作春秋时齐国的宰相子产。
几年以后,张华被任命为中书令,后又加散骑常侍。在此期间,张华的母亲去世,这对于张华打击相当大,张华与母亲曾经相依为命。回首往事,他更加悲痛,他举办了母亲的丧礼,晋武帝也下诏慰勉,同时催促他尽快到任复职。
司马炎称帝以后,决心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统一中国。灭蜀两年后,又作出伐吴的决策。当时晋武帝和羊祜商量伐吴,群臣大多认为不可以伐吴,只有张华赞成伐吴。后来,羊祜病重,武帝派张华到羊祜府上问伐吴的具体计划。等到将要大举伐吴时,以张华为度支尚书,编制漕运计划和军费预算,确定伐吴的策略。
晋军开始进攻时并未能取胜。贾充等人于是就抓住把柄,上奏皇上要求诛杀张华向天下谢罪。晋武帝说:“伐吴是我的意见,张华不过和我意见相同罢了。”晋武帝不听贾充等的意见,仍旧重用张华,及后伐吴的重大事情都与张华商量和策划。
公元280年,司马炎统率大军终于打败吴国,最终完成三国归晋。事后,晋武帝下诏,高度评价了张华的功绩,并给予丰厚的奖赏。诏书说:“尚书、关内侯张华,以前曾和已故太傅羊祜共创伐吴大计,并主管军事,部署各方事务,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功勋。进封为广武县侯,增食邑一万户,封子一人为亭侯,食邑一千五百户,赐绢万匹。”
张华因此名声更是显赫一时,成为朝廷内外人们刮目相看的人物。大家都很推崇他。晋史的修撰和仪礼宪章等的制定,都交给张华,让他定夺、增补。另外,当时诏令诰命都由张华草拟,随着声誉日益增高,影响越来越大,朝廷上有张华担任宰相的呼声。这种迹象既是对张华政绩的认可,同时也表明了张华在政治斗争中的不祥之兆。
离京外放
朝廷正准备讨论征召张华为相,并要同时进封爵位。但这一切却遭到政敌的嫉妒和排挤。荀勖自以为出身世家大族,凭借晋武帝对他的厚恩,他十分妒忌寒门出身的张华。他经常寻找时机,想方设法让张华离京出任地方官职,以解除对他们的威胁。有一天,晋武帝问张华:“谁可以托付后事?”张华回答:“既有德行而又是至亲,没有人比得上齐王司马攸。”然而,司马攸并不是武帝意想中的人选,张华的建议有点不称武帝的心意。恰恰在此时,流言蜚语就起来了。许多妒忌的大臣都排挤张华,一再要求张华到外地任职。最后张华只得离京任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领护乌桓校尉、安北将军。这次,他离京任职也够偏远了,直接到了北部边塞。
张华来到幽州,并没有消沉下去,他依然忠于职守。首先他着手抚慰新旧归附的人,安排流亡者的生活,抚慰北方的少数民族,从而使边陲的各族百姓都归顺晋朝。东夷马韩、新弥诸国,依山傍海,距离幽州四千多里,历代从未归附的有二十多国也都派遣使者来朝,贡献地方土特产。他在边境地区任职其间,采取各种政策,做到安国安民,对促进生产的恢复和边境地区的安宁,产生了积极作用。于是,远方宾服,四境安宁,连年丰收,兵强马壮。
塞翁失马,安知祸福,张华此次出京为官,从另一方面看,也恰是他展现政治才干的好机会,朝廷上下对张华刮目相看,尤其是晋武帝更赞赏不已,准备征召张华回京任相。晋武帝和群臣议论此事,顺便谈论魏晋之间的事情,晋武帝问侍奉过自己的宠臣冯骥一些事情,当谈到钟会叛逆时,冯骥说:“臣以为钟会叛逆的祸事其实起因于太祖(指司马昭)。”武帝闻听勃然大怒,说:“你这是什么话呀!”冯氏意识到自己失言,立即脱帽谢罪说:“我愚昧瞎说,罪该万死,但我的意思还没有完全表达出来。”
武帝说:“你怎么讲!”冯氏说:“我以为善于驾马的人,一定懂得六条马索伸缩的不同力量善于为政的人,必然要明白控制官员的重要意义。所以仲由因为兼人之才而被抑制,冉求因为退让软弱而被进用,汉高祖八王因为宠幸太过而被诛灭,光武帝诸将因为能有所抑制而得到善终。不是上面有仁爱和残暴的不同,也不是下面有愚昧和智明的区别,而是对臣下抑制还是显扬,是一味给予还是有所削夺所造成的。钟会的才能和见识有限,而太祖夸奖太过,称赞他的谋略,抬高他的名望,任以要职,委以重兵,所以使钟会自以为计谋周详,功劳过人,飞扬跋扈,终于构成凶逆之罪。假使太祖用他的小聪明,而以大礼节制他,作乱之事就不会形成了。”武帝此时的神色才算松弛下来说道:“确实是这样。”
冯氏叩头说:“陛下既然同意我的说法,应该考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要使国家再发生钟会那样叛逆而导致覆亡的人和事。”武帝问:“现在难道有像钟会那样的人吗?”冯氏说:“东方朔有句话说‘谈何容易’,《易经》上说:‘臣不缜密则会害自己’。”武帝于是屏退左右说:“你尽量说来。”冯氏说:“陛下的谋臣中,凡是有大功于天下,海内没有不知道的,据有地方重镇,总理兵马要政的,都应该在陛下考虑之中。”
冯氏谈古论今指东道西,其实是在影射张华。据说,张华曾经在晋武帝面前指出过冯氏之兄冯恢的缺点。冯氏因此耿耿于怀,伺机打击报复。冯氏的话在武帝面前真的发挥了作用,武帝信以为然。不久,召张华为太常。因为太庙的栋梁折断,张华被免官,直到武帝去世,张华只以列侯身份朝见。
辅助朝政
晋惠帝司马衷即位,张华被召回京师,任太子少傅,他和王戎、裴楷、和峤等俱为德高望重之人,但却被杨骏所妒,不能参与朝政。杨骏后被诛杀,皇太后也将被废黜,群臣集会于朝堂,参加议论的人都见风使舵,有的人提出“《春秋》绝文姜,现在太后自绝于宗庙,也应该废黜”。但张华对此等意见却不苟合。他认为:“依夫妇之道,为父的也不能改变。皇太后不是得罪于先帝,现在因为和他父亲杨骏有牵连,不能母信天下,应该按照汉朝废赵太后为孝成后的旧规,贬太后尊号,还称武皇后,居住别宫,以顾全贵终之恩。”然而,晋惠帝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太后因此被废为庶人。
还有一件事,楚王司马纬受贾后密诏,杀太宰汝南王司马亮、太保卫架等,内外兵灾纷扰,朝廷上下一片慌乱,大家都拿不出什么好的对付办法。在这紧急关头,张华向惠帝提出了英明的决策。他说:“楚王司马玮假传圣旨,擅自杀害汝南王司马亮和太侍卫痳,将士因此事起乱于仓促之间,不了解情况,认为是国家的意见,所以相互跟从。现在可以派人举着画有驺虞的旗帜,告示军队解除严备,按理一定会望风披靡。”张华的建议得到惠帝的首肯,付诸实行,最后楚王司马玮果然失败。
惠帝元康元年(291),张华因首先献计诛杀司马玮有功,朝廷拜为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金章紫绶。但是,张华对开府仪同三司一职却坚决推辞。
张华身居要职,又遭受贾谧和贾后的妒嫉,他虽出身庶族,但文雅而有谋略,进没有威逼皇上的嫌疑,退又为众望所归。惠帝想依靠张华整顿朝纲,咨询朝政。但碍于贾后、贾充故疑而未决。去问裴顾。裴颅向来敬重张华,极表赞成。张华也尽忠匡正朝政,辅佐惠帝,在朝廷内外弥补调停,虽然处在昏主悍后之间,但他不负时望,令海内外平安无事。
张华担心贾后家族太跋扈,于是作《女史箴》以此规劝。张华的才智非凡,虽然贾后凶横忌妒,但也不得不对他敬畏三分。过了很久,进封张华为北武郡公。张华辞让十多次,诏书一再敦促,才肯接受。五年以后,公元296年,张华代替下邳王司马晃为司空,免去相位。
贾后谋划废愍怀太子,左卫率刘卞受太子的信任和优厚的待遇,每次集会宴饮,刘卞都参加。刘卞屡次看见贾谧骄傲,太子忿恨,形于言色,刘卞也心怀不平。刘卞就贾后谋废太子的事请教张华,张华说:“没有听说。”刘卞说:“我是饥寒贫弱的人,得到您的提拔成全,才有今日,士感恩知己,所以把话和盘托出,那么您对我还有怀疑吗?”张华说:“倘若有这样的事,你打算怎么样呢?”刘卞说:“东宫豪杰如林,四处有精兵万人,您有阿衡的责任,如果能够收到的命令,皇太子朝见而录尚书事,废贾后于金墉城,不过两黄门之力而已。”张华说:“当今天子在上,太子为人之子,我又没有接受阿衡的任命,忽然参与做这样的事,是无君无父,而以不孝告示天下,虽然成功,还是不免有罪,况且权贵皇戚满朝,掌握权柄的人意见不一致,这样做能不发生事故么?”
惠帝在式乾殿召集群臣,拿出太子谋反手书给群臣看,没有人敢说话。只有张华谏言:“这是国家大祸。自从汉武帝以来,每当废黜正嫡,常常导致祸乱。况且现在国家建立:时间不长,愿陛下三思而行,考虑周详。”尚书仆射裴危页认为应该先查出传书的人,又请比较太子字迹,不然恐有欺诈作伪。贾后从内宫拿出太子以前给惠帝的奏启十几张,众臣比较,也没有人敢说这不是太子的字迹。君臣一直议到夕阳西下尚未做出决定。贾后知道张华等决计不会废太子,因而迫不及待地自己上表请求将太子免为庶人,惠帝就同意她的意见。
张华辅佐惠帝的几年中,实在是处境艰难。朝廷上下和宫廷内外相当复杂,周旋于君臣后妃之间。又要忠正辅国,实在是费心竭力。
拒逆被害
赵王司马伦当镇西将军时,骚扰关中,引起氐羌反叛,于是梁王司马彤代替他。有人对张华说:“赵王贪婪愚蠢,信用孙秀,到处扰乱而孙秀又趁机欺上瞒下,为非作歹,是个大奸雄。现在可以派遣梁王斩杀孙秀,除去赵王半边臂膀,向关右谢罪,这样做,不是也可以吗?”张华同意,梁王司马彤也同意了。孙秀的朋友冉辛从西边回来,对司马彤说:“氐羌自生反叛,不是孙秀引起的。”司马彤去关中后,孙秀幸免于死。
司马伦经回到洛阳,向贾后阿谀奉承,要求任录尚书事。后来又要求任尚书事,张华和裴危页都坚决反对。由此双方结下仇怨,司马伦和孙秀把张华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当时武库起火,张华担心因此会发生政变,部署卫兵固守周围,然后开始救火,但大火凶猛,历代珍宝以及汉高祖的斩蛇剑、王莽的头颅、孔子的鞋等都付之一炬。
司马伦、孙秀准备废除贾后。孙秀让司马雅夜间告诉张华:“现今社稷面临着危险,赵王想和你共同匡辅朝廷,成霸者的事业。”张华知道孙秀等必定要做篡位夺权的事情,因此断然加以拒绝。司马雅发怒说:“刀将架在你的脖子上,你这样倔强。”说完扬长而去。当天夜里,司马伦等人开始向张华发难,诈称有诏令召见张华,于是就把他和裴颁收押在狱中。
张华也预感自己即将遭害。对张林说:“你要害忠臣吗?”张林称有诏书,并责问张华说:“你为宰相,担任天下重任,太子被废,不能为之而死,为什么?”张华说:“式乾殿议事,我曾进谏,事实都在,并不是我不谏。”张林说:“如果谏而不从,为什么不辞官?”张华无话可说。过了一会儿,使者来到这里,说:“有诏斩公。”张华说:“我是先帝老臣,赤胆忠心。我不怕死,忧虑的是王室有难,祸不可测。”于是,张华在前殿的马道南被害,夷灭三族。朝野内外无不悲痛,时年69岁。
张华虽然残遭杀害,但他的贤德美名被世人所怀念。张华平生喜欢有才能的人,举贤纳士从不知道疲倦,不管出身侯门或庶族,只要有一点优点和好处,他都嗟叹称道,为他们扬名。
陆机兄弟志高气盛,自以为身为吴国世家,初到洛阳,看不起中原人士。但自从见了张华,一见如故,他们钦佩张华的德望风范,像老师那样敬重他。张华被杀以后,他们曾为张华作挽辞,又作《咏德赋》以示悼念。
后来司马伦、孙秀被杀,齐王司马同辅政,挚虞等都纷纷上书,奏请应该为张华平反昭雪,但当时在讨论此事时,也有不同意,朝廷反复议论了很久,仍未有结果。
惠帝太安二年(303),皇帝下诏为张华平反昭雪,终于使这场大冤案有了结果。
张华特别喜欢书籍,身死之后,家中没有其他多余的财产,只有文史书籍,盈几满箧。他生前曾经搬过家,据说当时运载他的书籍就有三大车。秘书监挚虞撰定官书,都根据张华的藏书加以修正。天下秘籍奇书世上罕有的,都藏在张华家中。因此博物论闻,当世没有人能与他相比。张华著有《博物志》十卷及文章若干篇,记述了山川地理、百工技艺、珍禽怪异、历史传闻以及神仙方术等方面的内容。虽然原书巳佚,但后人又有所辑录,并流传于世。
王导总摄朝政
辅助国主
王导(276~339),字茂弘,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其祖父王览曾官拜光禄大夫,权势显赫。父亲王裁,曾任镇军司马。王导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少年时就很有见识,有很强的判断能力,才气较早就流露出来。就在十四岁的时候,高士张公见了很赏识他,对他的堂兄王敦说:“这个小孩,从容貌志气上看,是将相的才具。”王导世袭祖爵为即王子。不久,司空刘日桓引荐他为东阁祭酒,迁秘书郎、太子舍人、尚书郎,但他都没有赴任。后来作了东海王司马越幕僚。
琅邪王司马睿未做皇帝之前,与王导一见倾心,视为莫逆之交。王导知道天下已大乱,就尽心侍奉琅邪王司马睿,暗中有复兴的志向。琅邪王在洛阳时,王导经常劝请王导任安东司马,参与军事机密和决策。王导恪尽职守,严守机密,出谋献策。琅邪王迁镇至建康,吴人不来归附,住了一个多月,无论士族还是庶人都没有一个人来。堂兄王敦来找他,王导对他说:“琅邪王仁德虽厚,但名望还不高,仁兄的权威已经确立,您应该对琅邪竭尽所能,予以帮助。”三月上巳之时,是水上斋戒而浴的节日,琅邪王乘轿去观看,准备了仪仗。王敦、王导以及许多名流都骑马跟随,以显示琅邪王的威望和名气。吴人纪瞻、顾荣都出身于江南望族,混在等候的人群中偷偷观看。他们看到琅邪王如此威严,心中颇觉惊惧,于是相率拜于街道旁。
对于此行的效果,王导观察得十分细微,名士庶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他都一清二楚。于是他建议司马睿礼贤下士,请江南士族的代表人物出来做官。他对琅邪王说:“古时王者都以宾礼对待故老,问风俗习惯,虚心谨慎,以此招致有才德的人。况且,现在天下已乱,九州分裂,大业初创,急于得人才啊!顾荣等都是本地有声望的人,不如引见他们,以此招待一批江南人士他们如果肯来,其他人就不成问题了。”琅邪王认为王导的建议很有道理。他也十分重视这一点。于是,琅邪王立即派遣王导亲自登门拜请贺循、顾荣,二人被精诚所感动,应命而至。影响所及,使吴人闻风而动,百姓归心。从此以后,琅邪王逐渐得到尊崇,君臣之礼开始奠定。王导在这关键时刻,可以说立了头功。
由于洛阳失陷,中原百姓避乱来到江南的人数相当多。王导劝琅邪王搜罗其中的贤人君子,和他们共成大事。此时荆州、扬州安然无恙,户中殷实。王导为政又务求清静,常常劝琅邪王克己厉节,安邦定国。在此创业阶段,琅邪王对王导更是言听计从。相互关系越来越密切,朝野归心,号王导为“仲父”。
琅邪王曾从容地对王导说:“你是我的萧何。”王导回答:“以前秦王是无道之君,百姓厌弃战乱,巨奸暴虐,人心思汉,革命反正,容易成功。自魏至本朝太康年间,公卿大族以挥霍奢侈相标榜,政治教化颓废,不遵守法度,公卿士大夫都满足于安逸,让奸人有隙可乘,以至所作所为有亏事理。但是否极泰来,也是天道之常。大王刚开始建立命世的功勋,如果有志一统天下,九合诸侯,就必会出现管仲、乐毅那样的人才,岂是小小一国之臣所可比拟。愿您深思熟虑,广择良才。顾荣、贺循、纪赡、周记等,都是南方的佼佼者,希望尽量礼遇他们,天下就能安定。”王导深知创业阶段人才的重要,司马睿也能够很虚心的采纳了王导的意见,二人相得益彰。永嘉末年,王导迁为丹阳太守,加辅国将军。
王导在给琅邪王的信说:“从前魏武帝是政治上通达的主上,苟之若是功臣之最,封爵不过亭侯仓舒是爱子之宠,赠不过别部司马。以此作为万事的法式,能不戒慎小心吗?现在监临都县,不问贤愚贵贱都加重号,动辄有鼓盖,往往互相攀比。或有人不加尊号,即以为耻辱。天官混杂,朝望颓毁。我忝荷重任,不能增崇山岭,疏通大海,而开导乱源,贪窃名位,紊乱常典。请从我开始,送回所赐鼓盖加崇之物。这样才能使雅俗区别,众望有归而不怨。”王导能申明大义,以身作则,这在乱世之中实在难得。此举感动了琅邪王。琅邪王下令说:“王导德重勋高,我所深相倚重,本应该表彰且加以特殊礼遇。但他约己虚心,思尽忠诚,以身率众,应该顺从他的雅意,允许以此为开导塞流的契机。”于是,琅邪王拜王导为宁远将军,不久加振威将军。晋愍帝司马业即位,征王导为吏部郎,王导予以推辞。
琅邪王司马睿公元317年在建业(今南京)称帝,史称东晋,司马睿为东晋元帝。在司马睿从亲王到皇帝的过程中,王导是首辅大臣。东晋刚刚建立,王导任丞相军咨祭酒。可以说从西晋过渡到东晋的每一步,其中都留下了王导的足迹。他给予司马睿的帮助是巨大的。在创业之初,他就是如此忠诚地辅助司马睿。
总摄朝政
当时整个国家处动乱之中,东晋政权十分衰弱。此时就有不少朝臣名士对此忧心忡忡。桓彝刚过江时,看到朝廷衰弱,对周日桓说:“我以为中原多事故,来到此地想求活路,而国家衰弱到如此地步,如何能行呢?!”他天天忧惧不乐。有一天,桓彝去拜见王导,畅谈天下时势,回来后对周陋说:“刚才见到管夷吾,不再发愁了。”从此,由北方过江的人每有闲暇时,常相约到新亭宴饮,周日桓坐在中间叹气说:“风景同样好,但举目却有山河之异。”大家都相视流涕而泣。只有王导勃然变色说:“应当共同努力协助王室克复神州失地,为什么作楚因相对而泣呀?”听到王导的一番话,大家才默默收泪。
及后,王导已拜右将军、扬州刺史,监江南诸军事,迁骠骑将军,加散骑常侍、都督中外诸军事,领中书监,录尚书事,假节,刺吏如故。王导因堂兄王敦统率六州,坚决辞去中外都督,以避嫌疑。尽管王导坚持推辞三四次,但这也为他后能独揽朝政奠定了基础。王导在推辞时说:“假如太阳下同万物,百姓何以仰照!”元帝只好作罢。不久,进王导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又因王导讨伐华铁有功,受封武冈侯。进位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领中书监。大山太守徐龛反叛时,皇帝访问可以镇抚黄河以南的人,王导举荐太子左卫率羊鉴。不料羊鉴兵败。王导上疏,主动承担责任。他说:“徐龛反叛,早该天诛地灭,臣创议征讨,调举羊鉴。羊鉴昏愚懦弱而全军覆没,有司处以极刑。由于圣恩,得以保全性命。但是我接受重任,总裁枢要,使三军挫败,是我的责任。乞求贬黜,以严明朝廷纲纪。”皇帝下诏不允。不久,王导又代贺循领太子太傅。
当时,朝廷没有设置史官。王导建议立史官,于是典章图书颇具规模。这时孝怀帝太子司马铨被胡人所害,消息传来,有关衙门奏行天子三朝举表、群臣一哭的丧礼。王导认为皇太子是天子之副,普天下都有情谊,应该行三朝哀哭之礼。皇帝同意。等到刘隗得宠用权,王导就渐渐被皇帝疏远了。但他对职责范围内的事,还是谨守不变对待宠辱之事却恬静而淡泊。有识之士的都称赞王导善于处理荣宠和简慢的关系。王导的堂兄王敦起兵造反,刘隗劝皇帝把王氏全部诛杀,大家在讨论时都认为这样处理会使大臣寒心。王导率领叔伯兄弟子侄二十多人,每天到分省待罪。皇帝认为王导向来忠节,特别归还朝服,召见他。王导叩头谢罪说:“逆臣贼子,世代都有,怎能料到现在竟出在臣族!”皇帝赤足起立拉着王导的手说:“茂弘,刚要托百里之命给你,为什么这样说呀?”于是下诏:“王导大义灭亲,可做我任安东将军的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当时洛阳覆没,海内盼明主,群臣和四方都劝琅邪王进而为帝。这时王氏强盛,有夺取天下之心,尤其王敦忌惮琅邪王贤明,想更议另立,因王导坚决反对才作罢。王敦曾劝王导说:“不听我的话,会全族覆灭。”但王导仍力持正义,王敦不能更改他的意志。正因如此,皇帝才依然信任王导。自从汉魏以来,凡是封爵的才能赐谥号。虽然位高德重,先前没有爵位的照例不能加谥号。王导上疏称“武官有爵必得谥,卿校常伯没有爵位不能谥,这样做没有体现建立制度的本意。”皇帝听从王导的建议。
皇帝在确立太子的问题上,王导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来司马睿有夺嫡的意图,以此询问王导。王导说:“立子以长,况且诏又贤能,不宜改立。”皇帝还是犹豫不决,王导日夜切谏。最后司马绍才被定为太子。
势倾朝野
司马绍即位,就是历史上的晋明帝。王导受遗诏辅政。解除都督扬州诸军事的职务,迁司徒。王导的堂兄王敦又带病举兵进犯,王导率子弟发哀,众臣听到后,以为王敦已死,都有奋击之志。待明帝讨伐王敦,假王导节,都督诸军,领扬州刺史。平定王敦,进封王导为始兴郡公,食邑三千户,赐绢九千疋,进位太保,司徒如故,佩剑穿鞋上殿,入朝不趋身,赞拜不报名。王导对种种封赐,坚决辞让。
司马绍死后,王导又与庾亮等同受遗诏,共同辅佐幼主司马衍,这就是晋成帝。成帝加王导羽葆鼓吹,班剑二十人。待石勒侵略卓陵,下诏加王导大司马、假黄钺,前去讨伐。讨伐之前,军队驻扎在江宁,成帝亲自到郊外为其饯行。不久,石勒败退,王导也解除了大司马的职务。当时,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到处各有义军起义,弄得晋朝廷惶惶不安。庾亮准备要征召苏峻,访问王导。王导说:“苏峻猜忌又阴险,必定不能奉诏。况且山中林薮向藏毒疾,苏峻远在江外,应该宽宏大量,不必与他计较。”庾亮非常固执,没有听从王导的意见,随后征召苏峻。不久苏峻果然发难,晋军惧败,王导入官侍奉成帝,因而王导得以原职居苏峻之右。苏峻又逼迫成帝到石头城,王导力争而没有听从。
苏峻每天都来成帝前胡说八道,王导担心会发生不测之祸。这时,路永、匡术、贾宁都劝苏峻杀了王导,尽诛大臣,另树心腹。可是,苏峻素来敬重王导,不予采纳,所以路永等反而对苏峻存有异心。王导派参军袁耽暗中劝诱路永等,计划奉成帝出奔。但苏峻防御很严,计划没有成功。王导带着个儿子随路永逃往白石。
苏峻被平定后,宗庙宫室也已成为灰烬。温峤建议迁都豫章,三吴豪强则请建都会稽。两种议论相持不下,没有结果。王导说:“建康,古时的金陵,以前为帝王之乡还有孙权刘备都说是帝王之宅。古时帝王不以丰俭迁都,假如要把卫文公的粗帛大帽帮做得更大,也不会行不通,如果不纺麻织布,那么乐土也是虚无的了。况且,北方的敌人正在伺我间隙,一旦示弱,逃窜于蛮荒,正是他们求之不得的,恐怕这些不是良策。现在应该特别示以镇静,群情自然稳定。”因此,温峤等人的迁都计划没有实行,王导的决策得到皇帝和大多数朝臣的认可。由于成帝幼小,王导基本上掌握满朝上下大小政事。他的地位和威望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就连成帝见王导,每次都要下拜。他给王导的手诏上,还写着“惶恐言”中书作诏,就写上“敬问”,这被当时认为是程式。后来成帝即位,王导进宫,成帝仍然起立而迎。成帝成和六年(331)冬举行蒸祭,下诏归胙于王导,说:“不用下拜。”王导辞以有病不敢接受。
辅政明帝和成帝时,王导能够善于因事制宜。虽说在财政上没有什么大的效益,但支撑朝政也有富余。当时国库空竭,库藏只有绢布几千匹,卖不出去,而国用还是不足。王导有些发愁,各朝臣都做绢布单衣,建康的士人都乐意相从,竞相仿效,绢布价格因而暴涨。王导马上叫主持其事的人卖出去,每匹贵至一金。时人都称他治国有方。公元331年,正逢大旱,王导上疏逊位。成帝下诏说:“圣王当世,行动都合于遗,运用周到,所以人伦有序,万物相宜。朕担负祖宗重任,托位于王公之上,不能仰而陶冶圣人之风,俯而和洽宇宙之间,岁旱过久,百姓怨望,邦国不善,只在我一人。公体道明哲,弘大深远,功著四海,辅弼三世。维系国典于不坠,实同仲同甫之辅周。以受尊崇,更思谦退,引咎自责。本来是元首的过失,却责备宰辅,适足以增加元首的缺点。公管理各种要务,一天都不能旷缺。应该放弃谦逊的近节,遵从安邦定国的远略。门下速遣侍中敦促晓喻。”尽管皇帝如此的真诚,王导还是坚持辞让。皇帝多次下诏书请王导,王导不得已才出来继续管理朝政。石勒骑兵侵掠到历阳,王导请救征讨。皇帝给王导加大司马、假黄钺、中外诸军事,置左右长史、司马,给布万疋。不久石勒退走,解除王导大司马职务,重新转中外大都督,进位太傅,又拜丞相,依汉制罢司徒官,并于丞相府。
原先,庾亮以望重和形势所逼,出镇于外。南蛮校尉陶称乘机劝说庾亮举兵造反。有人劝王导密切注意防御,王导说:“我和庾亮休戚相关,错误的言论,智者应该绝口不谈。如你所说,庾亮如果真来,我就辞位还第,有什么可忧惧的。”王导又给陶称写信,认为庾公是成帝元舅,应该好好侍奉他。从此谗言也就平息了。庾亮虽居外镇,但他代表朝廷执掌大权,又据上流之地,拥有强兵,因此趋炎附势之徒多去归附。王导心中不平,若遇西风刮起尘上,他就单扇遮面,慢慢地说:“庾亮的尘土污人。”
汉魏以来,群臣不拜帝陵。王导由于与元帝司马睿有亲似布衣的交情,因此每有尊崇进封,都去拜陵,不胜哀戚。从此,诏命百官拜祭陵寝,这也是从王导开始的。
一生操掌大权的王导,其本人生活简朴,很少有奢华之举。家中仓库没有储存的粮食,他不穿丝织的好衣服。成帝知道后,给布万疋,以供他私人享用。王导有虚弱之症,不能坚持朝会,成帝亲自到他府第,饮酒奏乐,然后令乘轿入殿。成帝咸康五年(399),王导病逝,终年64岁。他的丧葬极为隆重,中兴名臣之中没有一人能比得上他,谥文献。
桓温总督内外
桓温(312~373),字元子,龙亢(今安徽怀远)人,其父桓彝为宣城太守。桓温出生不到一岁,太原温峤到他家见到了他说:“这个小孩骨格清奇,可以试着让他哭一下。”听到了他的哭声,温峤惊异地说:“真英雄人物呀!”由于温峤的欣赏,桓彝于是就取名为温。温峤笑着说:“这样的话,以后改成我的姓吧。”
桓彝后被韩晁和江播所害,其时桓温十五岁,枕戈泣血,志在复仇。到18岁时,正赶上江播去世,江播的三个儿子在居丧,桓温拿刀进入屋里,把三个儿子都杀了,当时人们都赞誉他。
桓温豪爽有风概,相貌堂堂,面有七星,他被南康长公主选为驸马都尉,袭爵万宁男,出任琅邪太守,累迁徐州刺史。他与庾翼关系很好,经常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庾翼向晋明帝推荐桓温说:“桓温年少有雄略,希望陛下不要以平常人对待他,应该委以方召之任,托其弘济艰难之勋。”庾翼去世以后,桓温担任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
桓温有志于在西蜀立下功勋。他看到成汉的国力衰微,永和二年(346),于是率兵西伐,正是康献太后临朝的时候,当桓温上疏启奏准备出发时,朝廷对桓温的西伐甚为担忧,认为西蜀险要偏远,而桓温兵力不多,进入敌方,恐怕凶多吉少。但最后还是准桓温西伐。当初诸葛亮在鱼复平沙上造八阵图,垒石为八行,每行相隔两丈。桓温见到后说:“这是常山蛇势。”随行的文武官员都未能认出。当部队到彭模时,他命令参军周楚、孙盛守卫辎重,自去率领兵步直接扑向成都。李势派他的叔父李福及兄李权等攻打彭模,周楚等进行防御,李福退却,桓温又进攻李权等,三战三捷,蜀兵大败,从间道归往成都。桓温军队越战越勇,乘胜追击,大获全胜。桓温在西蜀停留一个月,举贤旌善受到老百姓欢迎。桓温因功进升征西大将军、开府,封临贺郡公。石李龙死后,桓温想率兵北征。他先上书请求朝廷讨论是从水路或陆路进兵为宜,时间很久都没有音讯。最后却是朝廷依靠殷浩等人来反对桓温,桓温相当忿怒,然而他很了解殷浩,并不怕他。桓温声言北伐,拜表便行,顺流而下,到了武昌,兵力已有四五万。殷浩害怕被桓温废掉。既想躲避他,又不知如何是好。简文帝司马昱当时是抚军,给桓温写信阐明社稷大计。桓温于是回军还镇,上疏向朝廷言明他的报效国家之志。他被进位太尉,桓温坚决推辞。
殷浩曾到洛阳修复园陵,耗时多年后又出兵北伐,屡战屡败,器械全部用光。桓温进督司州,朝野对殷浩怨言叠起。于是桓温启奏免除殷浩的官职,从此内外大权归属桓温一人。桓温后又统率步骑兵四万奔赴江陵,水军从襄阳进入均口,到南乡,步兵从浙川进征关中。所到之处居民都不受侵扰,生活安宁。一路上携酒宰牛迎接桓温的有十之八九。皇帝也派侍中黄门到襄阳慰劳桓温。桓温的母亲孔氏后去世,桓温上疏解职,准备送葬宛陵。皇帝下诏不批准。赠临贺大夫人印绶,谥曰敬,派侍中吊祭,谒者监护丧事,十天之内,使者来往八次,轩盖、车马相望于道。桓温办理完丧事后回到任所上。他打算修复园陵,迁都洛阳,表疏上奏十多次,朝廷不准。桓温担任征讨大都督、督司冀二州诸军事,委以专门征伐的任务。
再次北伐时,桓温从江陵出发,一路厮杀击溃羌族贵族姚襄来到平阳,桓温屯兵太极殿前,徒步进入金墉城,拜谒先帝诸陵被侵毁的陵,他命令全部修缮,并设置陵令。然后回师京都。升平中(359),桓温改封南郡公。返回江南后,洛阳和其他被收复的土地又相继失陷。太和四年(369),桓温开始第三次北伐。他率领步骑五万人大破前燕军,进抵枋头(今河南浚县)。前燕得到前秦的支援,截断了晋军的粮道,桓温无奈只得退兵。桓温北伐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但是东晋统治集团内部勾心斗角,破坏北伐。因此桓温的北伐大都是无功而返。桓温在北伐的过程中,数次受到朝廷以及反对派的阻挠。后来,朝廷改授他并、司,冀三州,罢免他的都督。桓温上表不受,又加他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
总督内外的桓温,已经不可能再大事运筹北伐之事了。他又上疏陈述应该做的七件事:其一,朋党结伙,私议沸腾,应该抑制这种倾向,不宜扩展其二,人口减少,不应该还按汉时规模设郡,应该并官省职,让他们稳定地尽其职责其三,日常事务,朝廷各司不能停废,平时的行文档案应该限定日期,不能拖延其四,应该提倡长幼之乱,奖赏忠良公正的官吏其五,褒贬赏罚,应该实事求是其六,应该述遵前典,敦明学业其七,应该选建史官,编写晋书。其他官员也有所启奏。不久,桓温加羽葆鼓吹,设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四人。他只接受鼓吹,其余的全部辞让。他又率船进军合肥,兼扬州牧、录尚书事。但朝廷又把他召回。咸安元年(373),晋简文帝司马昱即位,桓温出次中堂,自任大宰。十一月,赐桓温军队三万人,每人布一匹,米一斛,加大司马桓温为丞相,他不接受。
晋孝武帝司马曜即位,曰下诏:“先帝遗诏中说:‘事大司马如事吾’。令答表便可尽敬。”又派谢安征召桓温入朝辅政。加前部羽葆鼓吹,武贲六十人,桓温不受。当桓温入朝时,赴山陵。孝武下诏:“公勋得尊重,师保朕躬,兼有风患,其无敬。”又命尚书谢安等到新亭奉迎,百官全部拜于正道两旁。秋七月己亥日,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大司马、扬州牧、平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南郡公桓温病逝,时年62岁。皇太后与孝武帝亲临朝堂三日,下诏赐九命君王的礼服,又加朝服一具,金钱、衣物等无数,追赠丞相。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