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南美洲文明奇迹

查文遗址

查文文化史话

查文文化遗址,位于秘鲁西部的安卡什省。在安第斯山区科迪勒山东坡,海拔3100多米,是古代美洲印第安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300年,这里出现了查文文化,并成为当时的宗教和文化中心。在圣山和河流的交汇之处,背靠圣山与天平齐的地方,耸立着查文雄伟的平顶神殿。这座重要的纪念物始建于公元前900年左右,公元前400年~前200年,正是它最兴盛的时候。查文神殿成了伟大的宗教圣地,它的艺术风格甚至影响到安第斯中部绝大部分地区的布匹、金属、石器和陶瓷上的图案。16世纪,哥伦布来美洲开辟新大陆后,查文城逐渐衰落。

琼戈亚佩的古墓

20世纪的一天,当工人们在秘鲁北部兰巴耶克河谷中的琼戈亚佩镇扩挖一座水库时,他们在距地面大约十米的地方发现了三具不完整的骨架。除了因尸体在理葬时被涂成了红色而留下朱砂的痕迹外,三具尸体中有两具没有任何陪葬品,而第三具——后确定是一位女性——则是按照王室的待遇下葬的,她的旁边聚集了大量的黄金珍品。

这些物品经过多次转手后,最终被纽约的一家博物馆买下。随着消息的传开,考古学家们纷纷赶来参观,不仅是因为这些物品完好无损,而且是因为这些物品改变了研究人员对秘鲁北部历史的认识——当时大家都认为,在西班牙人到来之前,这片地区有人居住的历史不过几百年。然而在这次发现的陪葬品当中,有两件瓷器与在秘鲁其他地方发现的陶器非常相似,这表明这些物品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使人们不由想起了那个时期正处于兴盛期的查文文化。

从墓室中发现的石制物品包括一只用来盛食物的盘子、一只盛玉米酒的杯子和一把用于吸食带有致幻作用的鼻烟的勺子。这些物品表明,这位女子和她的两个随从可能是信奉某种宗教的信徒,但到底信奉的是什么宗教目前还不得而知,只知道这些闪闪发光的陪葬品有着一种非常重要的意义。琼戈亚佩本身并没有为解开这些疑团提供什么线索,但它引起了人们探索查文文化的兴趣。为了解更多的情况,研究人员不得不把目光转向离此483千米的安第斯山区科迪勒拉山东坡。那里有两条河:莫斯纳河和瓦切克撒河,在两条河的交汇点附近发现了古代秘鲁主要宗教中心之一的废墟——查文神庙。

旧庙

查文神庙废墟保存下来的最早的祭祀建筑之一是旧庙,它位于莫斯纳河边的梯田上。旧庙的内部用土石建成,外面是就地取材的抛光大理石板,砂岩和石灰岩。很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它是该遗址上最早的建筑,但是在最近人们发现该建筑有缝隙,说明旧庙事实上是建筑在更早的建筑基础之上的。

旧庙的布局呈“凹”字形,是几个世纪以前沿海地区十分流行的神殿建筑外形。一个中央平台、一个小翼和一个大翼,环抱着一个下陷的圆形院子。两翼代表宇宙和社会两股相对而又相辅的力量;两翼之间的广场,代表在两种相对力量之间进行调解;凹字形顶头的建筑代表力量的合二为一。中央平台离地千米的地方有凸出的石雕装饰物,它们用凸榫钉在壁上,并按一定间隔排列。装饰物是面目狰狞、长着翅膀、半人半兽的东西。

旧庙的神殿看上去像是实心建筑,没有门也没有窗,其实它的内部像蜂巢一样布满了房间和通道。这些房间和走廊通称为“走廊”。楼梯、通风管、下水道与走廊相通,形成了一个迷宫,迷宫上面承受的是庙宇内芯的重量。管道为潮湿阴冷的走廊通风,石砌的下水道可以排泄神庙平顶上的雨水。旧庙里下水道和通风管的长度足有500米,远远超过了一座简单工程的需要。下水道中急流的声音经过通风管和下水道空腔的放大,传到聚集在庙前的朝圣者耳中,会使他们以为是查文神殿雷鸣般的咆哮。

一组台阶从中央平台通向走廊的入口,再通向旧庙中摆放的最受朝圣者们敬奉的东西——一块高4.53米的花岗岩巨石,叫做朗松神石。该石面朝东方,置于一条阴暗湿冷的十字形走廊的尽头。该石是查文神殿中为数不多的没有搬到别处的文物之一。神石呈人形,脚与手都呈爪状。它的耳朵上戴有重重的坠子,厚厚的嘴唇往后咧开,如咆哮一般,像是一只高大凶猛的狗。朗松神石的顶部呈凹槽形,穿过天花板一直通到上方的走廊,在那里,古代的祭司们将天神的话传达给求神的信徒们。

新庙

当年,查文神庙的繁荣兴旺体现在庙宇的不断改造与扩大上。人们将旧庙建成了一座新庙,从公元前400年~公元前200年,它的香火一直非常兴旺。新庙部分建在旧庙原来的地基上,建造者们将南翼扩大了一倍,整个建筑也由此向东扩展。

在新庙的中央平台的基座里,建造者们添上了一个入口。入口用两根柱子支撑,其上则是一道雕梁。柱子上面刻满了图案,内容是两只冠毛耸立的雄鹰。入口通向一个约有20平方米的方形院子,院内饰有雕琢过的石板。院子里有一道宽敞的楼梯,用黑色石灰石与白色大理石砌成,一直通到新庙的中心广场。广场长105米,宽85米,地面往下凹陷,呈长方形,它的一边还有一个下凹的小院子,深达50米。

纳斯卡巨画

初识巨画

纳斯卡巨画在秘鲁利马城以南约400千米的秘鲁海岸边,占地约450平方千米。这儿一度是纳斯卡印第安人的家园,曾经发展出十分重要的文化,然而在15世纪时被印加帝国吞并,随后由于西班牙人的入侵,这个文化消失了。纳斯卡河畔今天仍然残存着一座包括六个尖塔的庙宇遗址,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文化故事,可惜像这样的文明遗迹线索寥寥无几。

在辽阔的荒漠上,不知何人用网状线条,在纳斯卡山谷的潘帕·因哈尼奥芳荒漠蚀刻出各种巨形图案,长59.54千米,宽1.6千米的狭长河谷地带,散布着如锈铁片一般的碎片,其间交错着绵延数千米长的奇异线条。这些线条有些平直,有一些则呈交错状,笔直地伸展到一个山头,然后就无端地中断。关于这些最初的说法是古代印加帝国开辟的道路,即所谓的“印加王道”,但是,印加人开辟这些“无头无尾”的“路”来干什么呢?那些相互交错的“道路”根本不经济,完全与印加人建筑道路的原则背道而驰。后来人们才发现,这些线条原来是众多巨画的组成部分。这些奇怪的超大图形有直线形、几何图形,还有飞禽走兽的图形。在地面上,它们似乎像是暗红色沙砾上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径。只有从高空往下观望时,这些线条才呈现出各种兽类的巨大图形。其中可以辨认出很多动物,包括:一只50米的大蜘蛛;一只巨大的蜂鸟,其双翼展开竟长达120米;一条蜥蜴有1280米那么长;而一只猴子则有100米高。这些迷宫般的图案占地500平方千米,它们是靠移开坚硬的表层砂砾,让下层黄白色的泥土露出地面而创造出来的。

这些线条图大约刻于公元前500年~公元500年之间,就其数量、自然状态、大小以及连续性来说,它们是考古学中最难解开的谜团之一。

巨画的发现

1926年,秘鲁的考古学者泰洛带领了一支调查小组来到纳斯卡,目的在于探索纳斯卡文化发展的始末。当时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的脚下就是后来令考古学界深感震惊的纳斯卡巨图。直到有一天午后,一位秘鲁籍的小组组员特斯培和一位美国籍的组员柯洛柏登上一座山顶散心时,才发现这个令人不解的奇观。

这个小组经过多方的调查,发现这些奇特的线条是在清除地面上的砂砾石块之后,挖出大约10厘米深的壕沟,露出底下浅黄色的土壤而造成的。这些规模庞大的奇异线条,凭空山现在千里荒野上,好像科幻小说中的布景。虽然图形至少有1500年的历史,在正常的状况下根本不可能保存至今,但由于当地极端干燥的气候,千百年来寥寥的雨水根本不可能把这些线条冲刷掉。泥土长期裸露于空气下,日久逐渐变成与周遭地面一样的紫褐色,只有从高处俯视才能发觉巨画的存在。

众说纷纭

荒原上一眼望不完的巨大鸟兽和几何圆形,宛如出自巨人的手笔。由于只能从300多米的高空俯瞰才能一窥巨画全貌,因而人们多认为巨画是来历不明的外星人所为,甚至认为这些图案是依照实际的尺码和坐标设计的,用以引导太空船的起降。简单地说,这些人认为纳斯卡是千百年前的宇宙机场。当然,这全是臆测之辞,没有任何合理的论据来支持这种太空访客的说法,然而,在一片扑朔迷离的情况下,的确有不少人信以为真。

最使人感到好奇的是有些线条长达数千米,但不论它们穿越哪一种地形,甚至横越山头,每1千米的偏差不过一两米而已。

纳斯卡人一定没有今天精确的测量仪器,他们所以能完成如此笔直的线条,可能是在预定地上排列几根木棒,在两根木棒之间拉上直绳索,自然能够画出直线来。这个办法很简单,却十分有效。有些残存的木棒经过放射性碳十四同位素断代显示,为公元500年的产物。

每个参与调查的学者都想知道,纳斯卡人为什么要在荒野上留下这些记号?他们惟一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记号绝不可能是艺术品,因为当时没有人能够飞到空中欣赏。而且这也不是多么伟大或多么杰出的工程,因为只要能召集1000名工人工作三个星期,就可以完成一条长3000米的直线。

人们最期盼知道的不是这些线条是如何画成的,而是为什么要画这些线条。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有层出不穷的争论,各种主张纷纷出炉,包括前面提到的宇宙机场说、印加帝国的道路说,还包括宗教的朝圣路线说、大建筑废墟说、天体观测图说。种种说法背后都有一些可能成立的根据,但比较有力的说法还是天体观测图说。尽管如此,何以只能在空中才能一窥巨画全貌,依然是最大的疑问。

天体观测图之说

1941年,第一位以科学的方式调查纳斯卡奇异图形的考古学家,当时正任教于美国长岛大学的保罗·柯索克博士,认为这些线条是用来观察天象的,并且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天文巨著”。他的报告发布之后,引起德国数学及天文学家玛莉亚·赖赫十分浓厚的兴趣。她从1946年开始,便试图以毕生的精力,解开这些线条的奥秘,直到目前已经工作了50多年,年近八旬的她依然孜孜不倦地在荒原上纵横往来。她最值得夸耀的成就是清理出数百个三角形、四角形和梯形“跑道”,以及数不清的交错、平行的直线和文字的曲线,有的似道路,有的似方格,有的似圆圈,另外还整理出100多个巨大的鸟兽和植物图形。

与柯索克一样,赖赫也相信这些奇形怪状的线条是用来观测天象的,她具体地指出这些线条能对准主要的星座或太阳;而那些形似动物的图案,则代表某些星座。所以整个面积广达500平方千米的地面图案,实际上可能是一个“复杂的巨型日历”。

赖赫计算出,每画一根线条必须移动数以吨计的小石头,位置也必须依照事先精心计划的设计图来复制。这些说法的依据是她在几个最大的圆形附近,发现的一些画在300平方米地上的设计图。这种方式犹如今天的大型广告板,先在设计稿上画出草图来,再分成若干单位,然后依照一定的比例放大复制。196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天体物理学教授霍金斯以电极测出英格兰斯通亨奇巨石阵与天体运行的路线吻合之后,遂将注意力移转到纳斯卡令人争论不休的线条上来。霍金斯把赖赫发现的资料和线索全部输入电脑,调查每一条直线在过去7000年中,是否曾经对准太阳、月亮或其他星座,结果发现一个叫“大方形”的圆形,曹经在公元590年、610年和640年三次对准昴星团。那时差不多是图形完成后的100年,在时间上相当吻合。但是,整个图形与天文间吻合的几率不大,看起来只是巧合而已。霍金斯的电脑并没有提出任何统计上的数据,足以证明线条是用来作为历法的,所以以电脑解谜的方式终归徒劳无功。

宗教朝圣路线

1977年,英国导演摩利森加入了研究纳斯卡巨画的大军。他对这个谜团深感兴趣,但他的研究方针不是天文,而是纳斯卡人的宗教和风俗。虽然纳斯卡人早已消失,但是,在安第斯山中的某些地方还有类似纳斯卡图形的线条存在,所以摩利森把目标放在印第安人身上,希望能循着这条途径一举揭开纳斯卡图形之谜。

其实早在1926年,就有人发现纳斯卡奇异线条是印第安人用作宗教祭祀的路线,却一直找不到证据。摩利森认为这种看法具有相当的可信度,加上他在一本记载1653年以后南美历史的西班牙史书上,发现里面记载着印加帝国首都库斯科的印第安人如何由城中的太阳神殿出发,经过四通八达的直线路径,到设于沿路的小神庙祭拜。那么,纳斯卡荒原直线旁的一堆堆石头,不正像一座座小神庙吗?

摩利森并没有在库斯科找到这样的路径,因为事隔千年,痕迹早已片影不留了。这个挫折使他一度失去信心。幸好,1977年6月,他终于在阿玛人居住的偏僻乡间发现了类似纳斯卡巨画的笔直的线条,并且找到了许多以石头堆筑的小神庙,有些小神庙建在山顶上,平时人迹罕至,所以保存得相当完好。当地好几条直线在一个大庙宇上会合,呈辐射状。印第安人便由四面八方沿着这些直线前往这座大庙宇,沿途会在由石块堆筑起来的小神庙旁停下来膜拜一番,供奉一些食物和古柯叶。他们深信小神庙里居住着祖先的鬼魂和类似土地公的神礻氏,而且深信前往大庙宇时,不可以偏离笔直的路线,否则会走入魔界,永世不得超生。

摩利森的说法入情入理,颇令参与纳斯卡调查工作的学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他只提到直线的功用,对于像鲸鱼、猿猴、鱼、蜘蛛等具体动物形象,依然不知作用何在,所以整个谜团仍有待澄清。

今日纳斯卡

本来纳斯卡地区长久以来已无人问津,方圆百里内少有人烟,加上气候极端干燥的因素,巨画得以千年长存。但现在它声名远扬,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游客由世界各地蜂拥而至,部分线条已经被足迹和车轮碾压得面目全非。为了保护这个珍贵的丈明遗迹,赖赫呼吁成立一个委员会。这一举动获得秘鲁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已禁止任何人和车辆进入,观光客只能从特别建造的眺望台上俯视部分图形,或者搭乘小飞机由空中俯瞰。

库斯科古城

库斯科史话

库斯科是秘鲁南部著名古城,也是古印加帝国首都,现为库斯科省省会。它已成为秘鲁最重要的旅游胜地。“库斯科”在克丘亚语中意为“世界的中心”。位于比尔加诺塔河上游,安第斯山高原盆地,海拔3410米。居高临下,四周皆崇山峻岭,林木葱郁,气候凉爽,秘鲁人称它为“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库斯科城是灿烂的古印加文化的摇篮。

传说公元前1100年时,安第斯山区仍是一片蛮荒,太阳神怜惜这群生活在荒原和黑暗中的子民。于是派遣自己的儿子,也就是第一位印加王——蒙可·卡帕带来光明和温暖,而月神也派自己的女儿玛玛下来成为蒙可·卡帕的妻子。

他们自的的喀喀湖浮出后,便开始了寻找家园的旅程,两人手拿太阳神的金杖测试着沿途的土地,当来到一片水草丰盛的谷地时,太阳神的金杖一下子便消失在土地之中,于是他们便在这片神礻氏所选的圣地定居下来,这就是今天的库斯科——意为“大地之脐”,它也是印加子民心目中的世界中心。由于印加文明没有文字记载,口传的历史已理不清是神话传说,还是真正的史料,再加上印加人崇拜日月山河等大自然神礻氏,而第一位印加君王又是太阳神之子,君主和百姓之间一直存在着神权的崇拜。反对印加王也就是反对自然之神的思维模式,也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印加人心中。

以库斯科谷地为基地的印加部落,于12世纪逐渐崭露头角,15世纪时建立了印加帝国,版图北起北方的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南到智利中部、阿根廷北部,几乎囊括了南美洲半壁江山,而农业、医疗、建筑也十分先进,人民生活亦相当富庶,因而有“美洲前哥伦布时代的罗马帝国”之称。然而,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6世纪时,西班牙人以强大的武力摧毁了库斯科的印加神殿和宫室,并在原来的基础上建起了宏伟的大主教堂和西班牙式的宅第。尽管如此,在西班牙人的破坏与建设之间仍留下不少印加图腾、文物,石造建筑遗迹,其精确的测量与技术,仍是考古界、科学界的谜团。

库斯科城建筑

库斯科古城依照美洲虎的形状而建。头部是位于安第斯山脉上的萨克希沃玛城塞,中部是印加王宫,贵族的住宅在“美洲虎”的尾部。其轮廓现在仍然依稀可见。

沿着石板路走进库斯科,映入眼帘的是清一色的纤瓦屋顶,不仅街道巷弄,就连教堂、民居全都是由石头砌成的。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库斯科,将财宝文物洗劫一空,后又经几次地震和200多年的拉锯战,城市受到很大破坏;但城内有些印加帝国时代的街道、宫殿、庙宇和房屋建筑,仍留存至今。城中心是武器广场,正中耸立着一位印第安人的全身雕像,四周有西班牙式的拱廊和四座天主教堂。广场东北,有五间大厅的太阳庙建于高耸的金字塔顶,还有月亮神庙和星神庙。广场东南,有相对着的太阳女神大厦和蛇神殿的墙壁遗迹。两个广场附近有考古博物馆。展出印加帝国时期的陶器、纺织品、金银器皿和雕刻碎片等。城中还有1692年建立的大学。距库斯科城1.5千米的300米高处,有举行“太阳祭”的萨克萨瓦曼圆形古堡。以古堡为起点,印加人修筑了长长的栈道,是秘鲁古代一条主要交通干线。

印加广场

走访库斯科城,从位于“美洲虎”腹部的印加中心广场开始。帝国时代,这里是举行宗教祭典与军事典礼的中心广场,西班牙殖民时期改建成包含喷泉和大教堂的城市广场。库斯科城所有的道路、建筑、商家都以广场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开来。

古城宗教建筑群

中心广场东北侧是一组以大教堂为中心的教堂群,左右分别为耶稣玛丽亚教堂和艾尔·特诺夫教堂,广场东侧则是建造在宫殿基址上的耶稣会教堂。大教堂始建于1550年,是西班牙人在宫殿基址之上,融合了西班牙式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与印第安人石雕艺术,花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才建造完成的。左侧钟楼的玛丽亚·安哥拉大钟,是南美洲最古老的教堂大钟,其洪亮的钟声在40千米以外都能听见。

从中心广场旁边的曼塔斯大街朝西南方走,不远便可到达拉摩宝教堂和修道院,教堂中除了精美的宗教艺术品外,还收藏有鲁本斯等著名艺术家的作品。继续往南就到了圣佛朗西斯科广场,以及宏伟的圣佛朗西斯科修道院。再穿过圣·克拉拉拱门,就是秘鲁历史上最古老的圣·克拉拉教堂和修道院。教堂中装饰着上千面镜子的祭坛,是库斯科宗教艺术品中独特的杰作。

穿过洛莱托街,可以来到建造在印加考利坎恰基础上的圣多明哥修道院。“考利坎恰”在登恰印第安语中意为“黄金庭院”,是一座由太阳神庙、月亮神庙、彩虹神庙和星神庙所组成的神庙群,规模相当庞大,是印加时代最重要的信仰中心。据说这个神庙群中的石墙,原本覆盖着700多块、每块重几千克的黄金板。太阳神庙的主祭坛上也以黄金铸造的巨型太阳为装饰,每当阳光照射进来,黄金便会反射出炫目的光芒,将太阳神庙烘托得既神圣又神秘,而另一座月亮神庙则由大量的白银所覆盖。但是当西班牙人占领库斯科之后,不但搜刮了“黄金庭院”中的全部金银饰品,更以此为基础修筑成圣多明哥修道院,“黄金庭院”只剩下回廊下的印加石墙,来寄予人们对昔日印加“黄金庭院”的无限想象。

印加圣谷

流过库斯科北方的乌鲁邦巴河冲积出了乌鲁邦巴峡谷,这个峡谷有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水资源,农业十分发达,是印加文明在安第斯山区古文明的源泉,因此又有印加圣谷的美称。峡谷距库斯科市约33千米地,生活在当地的安第斯居民依旧保留着古老的印加传统。峡谷已然成为安第斯山区中印加文明最重要的保留地。顺着蜿蜒的峡谷前行,沿途有匹萨克考尔卡、酋凯、乌鲁邦巴和奥林泰坦波等印加遗址。

古城博物馆

古城博物馆藏品虽然不多,规模也不大,但却都如实地反映出了库斯科文化历史发展的脉络。对印加古文化和殖民艺术感兴趣的人,进行一次库斯科博物馆之旅,定会有相当丰富的收获。

海军上将宫是库斯科考古博物馆的所在地,主要介绍秘鲁的人类文化、历史发展,展品有石制的箭簇,及印加神庙中挖掘出的黄金制品等帝国时代的各种用具,因而又称为印加博物馆。有时这里还会展出利马博物馆巡回的文物。

位于巨石街的宗教艺术博物馆是一座建造在第六世印加王印加罗卡宫殿基地上的殖民时代建筑,它曾经是库斯科的主教宫,后来教会将这座建筑和宗教艺术品捐给库斯科市政府,并在此成立博物馆。这一座博物馆别具特色,除了陈列许多以绘画和彩色玻璃品为主的宗教艺术品外,博物馆建筑本身融合了印加石造地基和西班牙木造建筑风格,造型独特且具有历史意义。

卡布列拉屋是座规模不大的小博物馆,主要以展览现代库斯科秘鲁艺术家的作品为主,但馆中最珍贵的收藏为20世纪库斯科著名摄影家马丁·乔比的作品。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他的工作室模型,里面保存着他曾经使用过的各种摄影器材,显示出当时秘鲁摄影技术的运用。而马丁·乔比当时拍摄的库斯科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除了为当地人保留了库斯科过去的记忆,也是人们了解库斯科从过去到现在的第一手珍贵资料。

太阳神庙

库斯科太阳神庙和庙前的中心广场是举行宗教庆典和节日狂欢的神圣场所。太阳神的儿子——印加王国的始祖蒙可·卡帕将金杖插入此地,这里发出金光,耀如太阳,所以又称“金宫”。

太阳神庙由一个主殿和周围几个小配殿组成。西班牙的一位史学家描述这座神庙:太阳神庙面朝东方,是在一块圣地上建筑起来的。整座庙宇用精心修整过的平滑巨大的石板砌成,这里有一个很优美的祭台,主殿占地约400平方米,上下都镶有较厚的纯金片。正面墙壁上有太阳神偶像,是一块绘有男子脸形、周围环绕着光芒和火焰的、用黄金制成的厚重的圆形凸片,它面朝东方,在太阳照射下,放出万道金光。在太阳神左右两侧的金御椅,举行典礼时,当政的印加王就坐在上面。主殿的周围是五个正方形的小殿,它们依次为供奉月神——太阳神的姐妹和妻子的月神殿,殿里的每一件东西都纯银制成的。月神像是绘有女人面容的银制圆凸片,接着是供奉金星和7颗启明星以及天上其他的星星的“星房”,与月亮神殿一样,殿中所有的器物也均由白银制成。

印加石墙

库斯科市中心除了红瓦石墙的教堂、民居外,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充满韵味的印加石墙,两侧分立着祭妇楼和耶稣会教堂的洛莱托街,是目前库斯科最长的一段古印加石墙。在巨石夹道的小巷中前行,两侧打磨光滑的花岗石令人不由得伸手抚触。在感叹前人的匠心巧作之时,会奇怪石墙最底层皆以小石块为底,而上面的方石却逐渐往里倾斜堆叠,原来这样可以减缓地震所造成的危害,据说在历次大地震中,建于印加石墙上的殖民建筑几乎完全倾倒,而底层的印加石墙却丝毫无损,实在令人惊奇。巨石街是库斯科城中另一条有名的街道,这里保留着一段第六世印加王——印加罗卡宫殿的石墙遗址。与洛莱托街的石墙不同,巨石街的石墙全部由体积巨大的石块堆砌,其中最著名的是那块有12个角的巨石,天衣无缝地和其他巨石镶嵌在一起,充分表现出印加人精湛的石材技术。传说十二角石可能是印加时代的月份牌,12个角分别代表了一年的十二个月。

萨克希沃玛城塞

从库斯科沿着崎岖难行的石道直奔山顶,就到了著名的萨克希沃玛城塞。放眼望去,一堵巨石砌成的三重石墙就矗立在眼前,由一块块数人高的石头堆叠出的墙体,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萨克希沃玛城塞是印加帝国美洲虎都城格局的头部所在,遗址上有一座象征虎眼的石塔,现在只存圆圈基址,而三排之字形的石墙就像是美洲虎的牙齿。根据考古学家考证,之字形外墙在防御上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它可以使敌军在接近城墙时隐入死角,腹背受故,防御功能远远胜于普通城墙。另外,也有考古学家指出之字形外墙,可能也是印加建筑的特有造型,除了可以明显地反应出阳光和光阴影的差异性,更可使人们清楚体会到光的存在和光对万物的影响。

利马城

利马城史话

利马城位于大西洋沙漠海岸里的一处信风吹不到的绿洲上,距离卡亚俄港12千米,坐落在圣克里斯托瓦尔山的山脚下,里奥河穿城流过。虽然从远古时期即有人在此定居,但直到1535年,利马城才正式成立。由于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作用,利马成为西班牙在拉丁美洲早期重要的殖民城镇建筑和城市发展的典范。历史上利马担负着政治、宗教、行政管理等职能,现在是秘鲁首都。

1535年,查理王授权皮萨罗建立了后来的利马城,这是征服秘鲁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作为南美洲西班牙帝国的首府,以及1543年秘鲁成立后作为总督管辖的领地,利马城为西班牙本国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产品。16世纪下半叶,利马城内宗教场所的数量逐步增多,其中包括著名的圣弗朗西斯科女修道院。新大陆的第一所大学圣马尔克斯于1551年在利马建造。大量仿殖民地时期式样的民居也修建起来。利马城的人口数量在17世纪快速增长,其繁荣景象吸引了海盗势力的注意,他们屡次入城掠夺。

1670年,政府为了防御海盗而修建的城墙划定了利马老城的边界。利马城在1586年、1687年和1746年遭受到严重的地震破坏。三次地震不仅损坏了许多建筑的圆顶和尖塔,而且几乎夷平了利马所有的6000间房屋。震后,坚强的利马人在废墟上重建了家园。1821年秘鲁宣布独立后,利马城成为首都,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

利马城的建筑

利马城的城市布局大部分没有受到19世纪下半叶在世界其他地方发挥作用的现代化影响。古老的阿尔马斯广场在新的共和国中仍是政治权力和宗教等级制度的中心。

大部分建筑古迹可追溯到17世纪和18世纪。许多宗教和民用建筑体现了巴洛克风格。经过雕琢的大门和木雕阳台为这个城市增添了华丽独特的风格。除了殖民时期的建筑古迹外,城中还有殖民地时期以前的一些遗迹,著名的有佛罗里达庆典中心。

正如后来规划中所设计的,利马城的网格布局是对整个建筑古迹的选择和统一的结果。大部分重要的建筑古迹在阿尔马斯广场,即城市中心;较古老的居民区位于南面。利马城中心相互垂直的网格状布局现在仍保持原样,仍在发挥着原来的功能。

老城区纵向有13个街区长,横向有9个街区宽,其中有些建筑物可称为真正建筑艺术瑰宝,如现在外交部所在地的托雷塔格莱宫,还有众多的巴洛克建筑风格的修道院、教堂等,内部装饰都极为豪华。如今这些建筑均已年久失修。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利马人类文化遗产称号以来,这些老式建筑的修缮成了政府和公众议论的热门话题。

中心广场

中心广场是利马人庆祝重要节日的活动场所。十六七世纪,广场周围有许多小商店,各种商贩云集。广场也曾被当作斗牛场和宗教裁判所执行死刑的地方。那时,广场中央设一个焚尸炉,焚烧被判了死刑的人,后被废除,在原地建了一个青铜水池,保存至今。1821年,圣马丁将军在这里宣布秘鲁独立。中心广场四周有总统府、市政府和大教堂。它是秘鲁政治生活历程中许多重要事件的见证。其中,1541年利马市创建人皮萨罗就是在中心广场附近的新卡斯蒂利亚总督官邸内被暗杀的。后来总督府邸改为总统府。

总统府

当年的新卡斯蒂利亚总督官司邸、现总统府所在地是皮萨罗选定的,皮萨罗之后,西班牙国王的历任总督均居于此。19世纪下半叶,该建筑进行了大规模装饰。

总统府历经三次大火。最后一次,即1921年7月的火灾最为严重,将面向帕拉西奥斯大街一侧的建筑物全部化为灰烬。重建后的总统府内,有宽敞的大厅。每个大厅门口都有总统卫队士兵站岗。这些重建工程的设计由建筑师亚沙·马拉绍夫斯基提供,彻底改变了原来的西班牙式风格。新楼为法式巴洛克风格建筑,临广场一面,两端各有一个大阳台,每当重要节日或庆典,总统在靠近市政府一端的阳台上观看中心广场上的庆祝活动,向公众发表讲话。

总统府内有若干大厅,每厅都极有特点。塞维利亚大厅用西班牙塞维利亚出产的瓷砖铺就,墙壁上悬挂着秘鲁国徽,利马市徽和皮萨罗盾牌,摆设家俱为西班牙复兴时期的物件。图帕克·阿马鲁大厅,为纪念1780年印加起义军首领何塞·阿马鲁二世而取名,本厅为西班牙复兴时期建筑装饰风格。多拉多大厅中央为内阁部长们宣誓之地。厅内的家具摆设几乎全是路易十四时期的物品,包括四个大型装饰吊灯。和平大厅原为总统府大餐厅,因萨尔瓦多共和国和洪都拉斯共和国在此厅签订了和平条约而得名。和平大厅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厅,占据了总统府的整个东翼。大厅藻井中央悬下一个巨型的波希米亚风格的水晶吊灯,以及六个稍小的吊灯,四个大水晶烛台。厅内桌椅均为西班牙复兴时期风格。另外一座椭圆大厅里展示着路易十四时期风格的桌椅,还展出了东方,尤其是中国的瓷器,其中有两个巨型瓷坛,六个大型瓷花瓶。

利马大教堂

利马大教堂建于1625年,充满典型的西班牙巴洛克建筑艺术风格,设计者是西班牙艺术复兴时期建筑学家弗朗西斯科·贝塞拉。现存建筑是1904年大地震后的建筑,是巴洛克式、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的混和体,引起颇大争议。据说,皮萨罗的遗体1891年迁移到大教堂,是真是假,众说纷纭。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