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二 世界舞蹈历史1

一、古代舞蹈

古埃及舞蹈历程

世界人类文明最早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之后,是尼罗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是各自独立发展起来的本土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古埃及文明发展到后来,被分化瓦解到欧洲、亚洲各个地区,成为近代文明和地中海东部地区文明的基础,它影响了希腊文明和犹太文明的兴起,为早期基督教艺术打下了深厚的根基。

一、苏美尔宗教乐舞

古埃及音乐舞蹈文物被发现之前,在美索不达米亚发现的苏美尔人书写板上刻有演奏弓形竖琴的形象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音乐遗物,它是苏美尔早期王朝第一阶段的物品,可能是公元前三四千年的产物。苏美尔人公元前2650年前产自比斯玛雅的一个滑石花瓶上还有两人演竖琴的图像。它相当于早期王朝第三阶段的产物。英国不列颠博物馆中还藏有从乌尔王室墓地发掘的“普阿比皇后之琴”,从琴的三角形造型,琴弦11根,共鸣箱扩大形状来看,乌尔王室墓出土的琴比以前又有了许多进步。苏美尔出土的里尔琴共鸣箱造型上有不少动物形象:“最早的里尔琴的共鸣箱形状像一头公牛,无疑这一形象是具有宗教意义的。公牛的两腿用做大而沉重的琴身立于地面上的支脚,但是图上所示的琴还是由演奏者用手持着的。后来,琴身的式样又经历了不少改变,但是牛头仍然装饰在共鸣箱上,它还被认为是乌尔人的‘旗标’。我们可以从一块描述祝捷宴会场面的镶嵌板上看到这样一种琴,也可以在不列颠博物馆和费城的大学博物馆中看到从乌尔王墓地发掘出来的乐器的真品。费城所藏乐器的共鸣箱上用镶嵌物描绘了一头蹲着的驴正在弹奏另一种这样的里尔琴,这把里尔琴由一只在其他苏美尔艺术中作为动物音乐家的熊持着,而另一只小动物则坐在熊的脚上敲打手鼓并摇着铃鼓。”从这一段描述来看,苏美尔乐器早在公元前2600年时,其造型就已经很精美了。从乐器精美的动物造型来看,公元前2600年前苏美尔人的音乐演奏仍然带有浓厚的图腾气息,音乐与宗教紧密联系,还仍然没有摆脱原始狩猎阶段的生活痕迹。远古时代,音乐舞蹈不分家,舞蹈是时空艺术,在没有录音录像先进设备的原始社会里,舞蹈是人在舞蹈在,人不在舞蹈也随之消失,它不像音乐有演奏的实物遗存下来可供后人去研究,要想了解舞蹈只有借助遗留下来的远古社会的乐器来推知。因此,根据苏美尔出土的乐器来判断,早在公元前2600年时苏美尔已经有了由弦乐器伴奏的精美的宗教图腾舞蹈。

二、巴比伦乐舞

公元前2370年以后,苏美尔人遭到了闪米特阿卡德人的袭击,闪米特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定居了许久,并建立了巴比伦王朝。古老的苏美尔竖琴在这一时期又发生了极大变化:“竖琴不再是弓形的了,琴颈几乎与共鸣箱成直角,演奏者把琴垂直地抵在身上用手弹拨,或者水平地持用拨子弹奏。一幅发现于拉加什的拉尔萨时期浮雕上则描绘了一只很大的、带有支脚的鼓,很像现代的定音鼓,演奏者用双拳敲打鼓面,另一个坐着的人正敲打着小钹。”巴比伦时期的乐器比苏美尔时期又有很大发展,由此,可以想见它的舞蹈艺术肯定不再是顿足嚎叫、手牵手围着树桩团团转圈的单纯性的身体运动了,舞蹈已经有乐器伴奏,形式更加复杂多样、精美、细致,是带有一定审美价值的观赏性舞蹈。

三、古埃及各王国时期乐舞

古埃及乐舞文明稍稍晚于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古埃及乐舞影响了古希腊舞蹈文明,也可以说它对古代希腊、罗马甚至东方世界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美国的古埃及学者莱昂内尔·卡森在《古代埃及》一书中这样说:“在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人于诺萨斯建造宫殿之前的一千年前,在以色列人追随摩西摆脱奴隶身份之前的几百年,古埃及已经是一个大国。当意大利半岛的部落民族还在台伯河畔结草为庐的时候,古埃及已经繁荣昌盛。两千年前的希腊罗马人看古埃及,就已有点像现代人凭吊希腊和罗马的废墟了。”

古代古埃及文明像一颗遥远的、闪亮的星辰,人们凭借着那些数以百计的,屹立在尼罗河畔的金字塔,来评价古埃及文明的价值。

公元前2000多年古埃及人就已能运用数学、力学精确算出金字塔的底面积,学会运用润滑油牵引巨石,这些充分证明古埃及人具有的聪明才智已远远超过了世界上其他同类人种。有了这样高的科技能力,它的音乐、舞蹈文化也不可能滞留在愚昧无知的原始阶段。翻开古埃及的历史,可以看到古埃及人有着辉煌夺目的乐舞文化。

古埃及的历史大致分古王国时期,中王国时期和新王国时期。

古王国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635年至公元前2155年,这一时期虽然没有为舞蹈伴奏的乐器等遗物,但从古王国时期的浮雕和绘画来看,那时,已有了与美索不达米亚的乐器很像的乐器。“在萨卡拉的蒂和梅雷卢卡墓的浮雕中,在吉萨的卡耶曼赫墓的上层建筑里的绘画中,都描绘了一种称为宾特的弓形竖琴,这种琴的式样和早期美索不达米亚的乐器差不多,通常有五至七根弦,但有比较先进的共鸣腔,有时还装饰荷鲁斯的眼睛;很长的笛子通常没有指孔,吹奏者手持它时要使笛身保持倾斜;比较短的双管根据后来的标本只有一块簧片,人们曾称它为‘双单簧管’;还有叉形的拍板和手鼓。乐师们通常坐着,他们中至少有一架竖琴,有时候是两架,还有一支长的笛子——也许是一根伴音管;每一个演奏者都面对着一个歌唱者,这些歌唱者都把左手放在左耳上,相互之间做一些常规的手势,这些手势也许是用来帮助记忆的,它们与今天科普特人在圣事吟唱中所用的手势十分相像。正如有些美索不达米亚图画所示的那样,歌唱者有时会卡住自己的喉咙。如果有人跳舞的话,他们就会拍手或使用木制或象牙制的拍板;但这舞蹈看来是很有节制的。”从这一段记载来看,古王国时期音乐舞蹈已经很发达,已有双单簧管的吹奏乐器,还有叉形的拍板和手鼓、竖琴。演出中,有音乐、有表演性的歌唱,还有受节奏限制的舞蹈表演。这样高度发达的音乐舞蹈文明,对那些进化较晚地区的居民来说简直是无法想像的。

古埃及的中王国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134年至公元前1650年。这时又出现了一些新式乐器,如肩式竖琴,圆桶形的称做“泰本”的鼓,新式叉铃,在叉铃的手柄上雕有象征爱情与欢乐女神哈托的头像中王国时期的人们持着这种叉铃演奏、舞蹈表现了对生育女神的崇拜,它带有一定的宗教意义,具有祈祷人口繁衍的深刻含意。

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大约在公元前1550年至公元前1080年,这一时期是古埃及各门类艺术大发展的时期,出现了专事宗教祭祀场所的神殿,由于广泛的对外交流,受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古埃及的文化与艺术又有了新的扩张,如音乐除了原有的大的弓形竖琴之外,还有从外部引进的更加弯曲的弓形竖琴,美索不达米亚的琉特琴也传入新王国。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开罗博物馆,收藏着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乐器实物。在公元前约1166年底比斯的拉美塞斯三世墓中出土的一些乐器,如十一根琴和十三根琴也表明了新王国时期古埃及人对外来文明的接受。在底比斯三十八号墓中有一壁画,上面有五位乐师在演奏着竖琴、琉特琴、小响板、双重簧管和曲臂里尔琴,表明这一时期,音乐演奏水平已经非常高超。在纳赫特墓中还有一少女吹奏着两根叉开持着的管,但在新王国时期,这种乐器逐渐消失。在新王国时期,音乐乐队演奏多由女子来进行的,尤其是多由女子吹奏单双簧管来演奏,男子主要吹小号。古埃及出土的浮雕和墓葬壁画上可多见这种造型。

古埃及音乐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古埃及舞蹈也毫不逊色,在古埃及,人们认为舞蹈就是欢乐。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已有阿比多斯的节日戏剧节目。“在第二个千年中期,述图特摩西斯大帝一世认可他的女儿赫齐苏威特做他的继承人时,贵族们前往祝贺,跳舞和寻欢作乐,所有的臣民也都跳舞欢腾。……一种类似自发表达欢乐的舞蹈在阿马纳地方形成。”

在古埃及,舞蹈不仅是贵族跳,而且农民也跳,不过,他们跳舞蹈的内容不同,贵族舞蹈多是礼仪性的舞蹈,农民舞蹈则多是围绕着农作物丰收而展开的祭祀舞蹈。如公元前2700年的吉萨第五王朝墓中浮雕上就有农民们庆祝丰收的集体舞蹈造型和葬礼舞蹈。除此之外,还有专门在寺庙里为神表演的女职业舞蹈家。女舞蹈家的表演技巧是高超的,她们“步伐柔和,两臂前伸做长斜方形,或者采用最大胆的杂技姿态,下腰成拱形,手撑着地,身体倒立或做笔直的倒插蜡烛的动作”表明,职业舞蹈者的舞蹈不再是平淡的投足举手的动作了,而是向艺术技巧发展,已有了很高的技巧表演水平。

古埃及没落时期大约是在第十八王朝以后,由于一些政治原因,这一时期希腊人、腓力斯人、迈锡尼人对古埃及和平宁静生活开始不停骚扰。以后古埃及又受到公元前七世纪亚述人征服,公元前6世纪遭受波斯人的两次征服,最后于公元前332年,被希腊马其顿亚历山大收复。古埃及由于这些因素,受到了各个不同地区文化的冲击,在纯粹的古埃及文化中融进了大量的外来文化成分。以后,渐渐地与地中海东部文化组合,音乐舞蹈也带有了地中海特色。同时,地中海地区也由于接受古埃及文化的影响而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古埃及舞蹈形态

古埃及文明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比中国文明略早一些,由于尼罗河肥沃的土地,使古埃及早早进入农业文明社会,又由于古埃及处于欧、亚、非大陆交界之地,使它早早开始与外界进行了贸易交往,在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先进发达地区,如苏美尔、巴比伦进行商业和文化交流之后,逐渐形成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古埃及先进的农业文明和音乐舞蹈文化后来又给古希腊克里特岛以极大影响。古埃及文化又通过希腊亚历山大的东征,传播给西亚及印度地区和阿拉伯地区,我国古代龟兹地区乐舞艺术也可以说间接受了古埃及的艺术影响。

古埃及舞蹈一直被认为是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的舞蹈,这是因为它的舞蹈特征主要集中在身体的中段,也就是说,舞蹈的表现形态是以腰部、腹部的快速扭动动作为主,舞者在舞动中,随着强、弱节拍而摆动胯部,然后再配合动头动肩、扭腰摆腿的动作。古埃及的这种“扭腰出胯”抖动腹部的“肚皮舞”与古埃及人的宗教思想、祭祀活动有关,具体说,与人类的农业生产、人口生产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古埃及的舞蹈大多是围绕农业生产、人口生产而展开的,它的舞蹈种类比较单一,其舞蹈种类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宗教性舞蹈,主要祭祀“太阳神”和俄塞里斯神;第二类是模拟星宿的舞蹈,是一个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舞蹈;第三类是丧葬礼仪舞蹈;第四类是杂舞,包括武术、杂技等技艺。

在古埃及的四类舞蹈中,有关农业生产的舞蹈就占两类,祭祀“太阳神”,模拟星宿的舞蹈是古埃及人敬神、祀神、祈祷农业丰收的一种宗教仪式性舞蹈。舞蹈动作比较庄严、神圣,动作幅度不大,是一种象征性的舞蹈。舞蹈队形多呈圆圈形,像是对远古先民“环舞”的继承与发展。第三类舞蹈是丧葬礼仪舞蹈,古埃及人非常重视这一教化性很强的舞蹈,人们通过葬礼上的歌舞进行道德上的教化。丧葬礼仪舞蹈属于舒展型舞蹈,动作幅度不大,舞步平稳,上肢动作较多,表演时穿插一些表述性的歌词。第四类是杂舞,是带有杂技成分的舞蹈,也是最能够代表古埃及东方风格的舞蹈,如腹部、胯部快速抖动的“肚皮舞”,翻跟头、大跳、空中旋转等动作。这种显示技巧的动作特别能够吸引异性的目光,表演者通过身体的肌肉、力量、韧劲和技巧来吸引观众。肌肉、力量、韧劲、跳跃和旋转等技巧是表演者充满青春活力的显示,也是增强自身魅力的装饰。这种舞蹈形态极大地影响了古希腊的舞蹈。其实类似古埃及的这种舞蹈技巧在其他国家也存在,如“墨西哥的女孩跳《雷波佐舞》时,会用脚解开地上腰带结;苏门答腊的少女跳舞时能够端平放在头顶上和双手手心上的三个放置燃烧着的蜡烛的托盘;西藏表现鬼神的舞蹈者的绳索舞;古希腊舞蹈者的平衡技巧;塞浦路斯的表演变戏法;《格拉斯舞》的领舞者头上顶着盛满酒的高脚杯……即卢安果的少女在头上顶着一只瓶的舞蹈;士瓦比亚的农民在跳舞时,如果能敲掉放在竹竿上的灌满了水的玻璃杯,他便赢得一只雄鸡;在遍布世界各处的剑舞里的闪电般的袭击,但却保持着一种不刺伤对手的肃静的格斗形式,他们在很窄的空间里得心应手地挥动着危险的武器,在不撞击或乱作一团、刀光剑影的变幻交织成一种无与伦比的武艺……”世界舞蹈史学家库尔特·萨克斯先生认为,这种显示肌肉力量、炫耀技巧的舞蹈带有狂热的宗教成分。古埃及的杂舞也带有宣扬宗教的职能。而且,这种带有宗教成分的舞蹈,还带有很大的观赏成分,舞蹈家的表演已成为有酬劳动,他们的舞蹈表演是向有钱人提供的一种艺术欣赏。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寺庙里建立起一支女职业舞蹈队,职业舞蹈队的表演者们摆脱农业、劳动和家务活,离开家庭,来到寺庙,接受专业艺术训练,为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表演。那些漂亮的寺庙舞蹈女子们将精湛的舞艺敬奉给诸神和祭司的同时,也让观众们大饱了眼福。人类社会的舞蹈进入阶级社会后,分裂成两种类型,一类是人人参与的舞蹈,另一类是欣赏的和被欣赏的舞蹈。原始的人人都跳的舞蹈进入阶级社会后逐渐演化成欣赏的舞蹈。欣赏舞蹈一改原始时代随心所欲的人体动律,成为传播宗教思想,宣扬审美意识的舞蹈艺术。古埃及舞蹈的历史超前地进入了艺术表演阶段。

古埃及舞蹈文化

古埃及舞蹈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一类舞蹈。古埃及是宗教信仰大国,最早的宗教是拜物教,古埃及人认定自然界所有动、植物中都有一个神,在众多神祗中主要信奉“太阳神”、“赖神”、“俄赛里斯神”。古埃及人对太阳神的崇拜主要源自古埃及的自然气候,古埃及的天空终年晴朗无云,炽热的阳光终年照射着富饶美丽的尼罗河畔。温暖的太阳给人们带来物产丰收。因此,古埃及人便把太阳当做自然万物的创造之神,他们认为“太阳神”能够保护国家,能够保证整个古埃及民族永存不灭。古埃及人后来将太阳神与人结合,将古埃及国王法老认定为人世间的“太阳神”,即赖神。天上的赖神统治宇宙万物,地上的赖神统治着整个国家,他是公道、诚实、维持普天下道德规范的神,是威严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是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因此,古埃及舞蹈很少表现赖神,而在雕塑、绘画中赖神的形象较多,这些形象都是面部刻板、严肃,没有任何表情,显示出无所畏惧、镇定沉着的统帅气质。在古埃及,无论是天上的太阳神,还是地上的太阳神都是不舞蹈的,它只是人们尊崇的偶像。太阳神、赖神是不会跳舞的神,但是,崇拜“太阳神”的舞蹈在古埃及却占有重要位置,崇拜太阳神的舞蹈与人们祈祷太阳神保佑整个国家与整个民族的安定幸福、保佑物产丰收的心态有关,是古埃及人宗教意识的表现。

与此不同,对俄赛里斯神的崇拜,是古埃及宗教舞蹈常常表现的主题,对俄赛里斯神的崇拜来自对自然的崇拜,它最早起始于对尼罗河神的崇拜,由于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给古埃及人的生活带来不便,人们便产生崇拜河神的宗教行为,并且,每年举办祭祀河神的活动。后来俄赛里斯神成为代表植物生长、人类繁衍的神,再以后又演变成主宰人类生死大权的地狱判官。古埃及非常盛行俄赛里斯神的神话传说,俄赛里斯原是古埃及一个部落的首领,他教会人们耕田种地,他的兄弟富托嫉妒他,将他害死,并碎尸万段。俄赛里斯神的妻子将碎尸重新拼合,使他死而复生,返回人间,夺回了政权,人们又过上了好日子。这一传说反映了古埃及人坚信人能死而复生,能够长存不灭的世界观。因此,古埃及人非常崇拜俄赛里斯神,并且,把它作为宗教舞蹈中的主要内容。舞蹈一般在春耕播种季节和秋收季节时表演。表演时,一男子头戴一顶自己编制的帽子,装扮成复活之神;另有一些男子头戴“老鹰”的头饰,装扮成人的灵魂,舞蹈动作比较单一多为上肢示意动作,以祈求俄赛里斯神对死者赋予不死的灵魂。舞蹈气氛轻松、愉快、喜庆,表现了“灵魂”欢天喜地迎接复活之神的情节。

第二类模拟星宿的舞蹈是生活在农耕文化圈内古埃及人的代表性舞蹈。古埃及人相信用人体动作去模拟星星移动就能使大地更加富饶美丽。这个舞蹈充满亲和的气氛,动作平展、松弛、比较接近自然形态,没有技巧的炫耀。舞者身体向上挺拔,双手臂松弛张开,像是一种环抱宇宙的动势,再加上独具特色的古埃及音乐情调,总不免使人联想到坐落在阳光明媚的尼罗河畔上那片巍然壮观的金字塔群。

第三类丧葬礼仪舞蹈。丧葬礼仪舞蹈是古埃及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舞蹈思想与金字塔所蕴含的思想一致,均使人产生一种时间永恒、空间无限的空茫感觉,它反映了古埃及人灵魂不灭,来世再生的宗教观念。舞蹈在葬礼上举行,舞蹈多由女性表演,“不再有任何属于男性的、奔放不羁的动作,没有跨大步和刚健的、变化多样的舞姿,动作线条柔和且悦目;她们从不做大弧度的变身和突变的动作,人物的情绪即使是冲动或激昂,动作依然是收缩型”。舞蹈动作平稳、松弛是古埃及人的舞蹈特点。舞蹈性质不是为舞蹈而舞蹈,也不是表达个人的愿望,而是对氏族团结一致、共同生活的一种向往。在葬礼上,人们排成一队静立默哀,表演者头戴一顶面具,用舞蹈动作表现死者生前的所有事迹,其目的是使死者的灵魂能够顺利进入欢乐的天堂。

这里就包含着教育人的思想,舞蹈者的表演是告诫生者,好好做人,死后才有资格进入俄赛里斯神的欢乐天堂,否则将受到惩罚。

古埃及的丧葬礼仪舞蹈,崇拜太阳神舞蹈和模拟星辰的舞蹈,其精神与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尼罗河、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所透射出来的民族精神相符。古埃人生活在奴隶制社会里,平日生活很艰难,饱受奴隶主的剥削与欺压,他们把幸福寄托在灵魂,寄托在天国里。丧葬礼仪舞,就是表演者在生者面前表演死者生前的所作所为,并对此进行评判,使人的灵魂能够进入天堂。丧葬礼仪舞蹈舞步平稳,手臂动作较多,动作幅度不大,舞蹈时有歌手伴唱,这种表演形式后来影响了欧洲中世纪的教堂音乐。

古埃及最后一类舞蹈是杂舞。古埃及杂舞包含的内容很宽泛,是带有杂技性质的娱乐性舞蹈。古埃及杂舞不分等级差别,人人都跳,它的舞蹈表演形象至今残留在一些寺庙中的雕塑和壁画上。其杂舞的舞蹈形态是:舞者双臂自然放松,扭腰摆臀、出肋出胯,动作技巧有向后弯腰、空中旋转、腾空跳跃等,这些动作技巧还影响了古希腊的克里特岛的艺术。

古埃及舞蹈的总体特征是:明朗、活泼、轻松、愉快,给人一种浮雕艺术般的美感。这与古埃及人的思维观念、宗教信仰等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古埃及人认为:宇宙是永恒的,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可以相互转化,人死后灵魂可升入欢乐的天堂。古埃及的丧葬礼仪舞蹈和对俄赛里斯神的崇拜就证明了古埃及人的这种乐观心态。

古希腊舞蹈艺术

如上所述,希腊美丽自然的气候孕育出了希腊的历史、希腊的哲学、希腊的美学、希腊的史诗、希腊的建筑和雕塑,同时也孕育出了希腊的舞蹈文化。

希腊舞蹈文化从一开始就与宗教结合在一起,但它与古埃及不同。古埃及的舞蹈文化带有浓重的宗教图腾色彩,而古希腊的舞蹈文化则不同,它是在欢乐的宗教祭祀舞蹈活动中寻找的一种精神寄托,是探讨人与宇宙之间关系的途径。古希腊有着优秀的美学、哲学、文化、艺术,同样也有着优秀的舞蹈。古希腊的舞蹈与音乐结合在一起,因此,了解古希腊的舞蹈就要从音乐、游吟诗,以及合唱队入手。这将在第二部分希腊舞蹈中讲述。

在了解古希腊舞蹈之前,首先要了解古希腊的早期舞蹈艺术克里特岛的舞蹈形态。

一、克里特岛舞蹈

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中心,它早在公元前3000年前就接受了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文明的影响。同时,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如克里特岛四面环海,海洋又成为保护民族文化传统的天然屏障。克里特岛和平宁静,这样的环境使克里特岛人早早投入海上贸易,克里特岛人凭借海上贸易迅速发达起来,公元前2000年进入青铜器时代,出现了地中海一带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建立了富丽堂皇的王室宫殿。妇女与男人一样有着自由平等的社会地位,可以同男人一样挤在斗牛场上看斗牛表演,参加战斗,出海贸易等,生活得非常潇洒、浪漫。在一些残留下来的文物上,可以看到克里特岛人轻松、愉快的生活图景,如扛锄的农夫、角斗士、舞蹈的青年女子等。一直在公元前1450年,希腊半岛迈锡尼人侵占之前,克里特岛人始终生活在富裕、轻松的生活环境中,这样的环境孕育了克里特岛人的舞蹈文化。

圆圈舞克里特岛的舞蹈大体分四类:第一类是兵器舞,是男子手持各种兵器而舞的舞蹈,是为海上贸易所需进行的军事训练的活动;第二类是女子圆圈舞,舞姿平稳柔美;第三类是面具舞,舞者戴各种动物面具和头饰而舞;第四类是杂舞,包括翻腾各种跟头,向后弯腰等动作。这四类舞蹈表明克里特岛最先从野蛮阶段步入文明阶段的发达舞蹈文化现象。

克里特岛在公元前3000年前就结束了原始生活状态,这一时期的舞蹈已摆脱了原始风貌。从第一类舞蹈看,男子的兵器舞是一种战争格斗式的武舞。它在当时有着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克里特岛人是海洋民族,特殊的生存条件决定了克里特岛人的文化特征,狭小的国土不可能使克里特岛成为农业大国,辽阔的海洋却为克里特岛人提供了展开海上贸易的天地。克里特岛人用本地产的精制的彩陶器等手工艺品与地中海东部、西部各岛屿和古埃及等地区进行商品交换。商品贸易带给克里特岛人富足财物,富裕的生活又遭到野蛮的、饥饿的游牧民族侵略,为保卫商船,保卫国土,克里特岛人开始了武装训练,披上盔甲的兵器训练生活就反映在克里特岛的舞蹈中。克里特岛的兵器舞蹈后来被斯巴达人所继承。

第二类女子圆圈舞。克里特岛的圆圈舞也同世界其他地区的民族舞蹈相同,是对人类最原始的一种舞蹈——环舞的继承。舞蹈仍然带有原始的热情、纯朴的风格,不同的是克里特岛的圆圈舞为的是通过舞蹈获得一种精神力量,进而达到与神对话的目的,借此稳定人与入之间的社会关系。圆圈舞也即原始时代的环舞,人们跳环舞能够体现一种集体主义精神。“克里特的雕像为我们展示了围绕七弦琴演奏者跳的环舞,与宗教礼仪有联系的配对舞以及在众多观众面前由一群妇女表演的轻微摇晃的舞蹈”,这种“环舞”的表演形式传播到希腊本土。希腊本土产生的神话故事描述了克里特岛的“环舞”怎样传入希腊本土的情况:“在忒修斯的故事里有这么一段记载:他率领着他解救出来的青年男女从克里特岛回雅典时,他们在提洛岛上用鹤步跳起环舞,后来这个舞蹈被长期保留在这个岛上。”世界舞蹈史学家库尔特·萨克斯先生还认为,克里特岛的“环舞”似乎与中国有关系。他说古代中国常用活人做君王的陪葬晶。公元前500年吴王阖闾的女儿死了,吴王为女儿修建了一座坟墓,在葬礼时,吴王下令表演白鹤舞并让青年男女随着舞蹈走进坟墓然后关上墓门。库尔特先生认为:中国人鹤舞与希腊舞都是一种环舞,包含求雨、繁殖、再生、祈求万物生长等宗教思想。克里特岛青铜器时代的女子圆圈舞形态平稳、缓慢,舞蹈动作幅度不大,舞姿轻松、愉快,反映了克里特岛人物质富足,生活悠闲的心态。

第三类面具舞,这也是世界各地早期社会原始先民舞蹈的普遍现象。面具舞蹈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克里特岛的面具舞主要以动物面具为主。戴动物面具而舞,表明了先民面对大自然的威力想像出来的一种获取超越自然之力的宗教思维观念。绘画上也多有挑战自然、征服动物的形象,如公元前15世纪的金杯浮雕上刻画着一头牛与猎人搏斗,另一头牛正仓皇而逃的、人捕捉野牛的场面。这是对原始先民狩猎阶段的生活反映,原始先民的狩猎舞蹈直接传承给了早早步人文明社会的克里特岛人,他们也有戴动物面具的、模拟动物动作的舞蹈,不同之处在于,原始狩猎舞蹈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而克里特岛人的面具舞蹈则是纯娱乐性的舞蹈艺术。

第四类舞蹈杂舞。杂舞是克里特岛人直接接受古埃及舞蹈影响的舞蹈,如向后弯腰、大跳、空中旋转、单手倒立、拿大顶等,这些是克里特岛人普遍喜爱的舞蹈技术。这些舞蹈技术锻炼了海洋民族的身体、意志及肢体的灵活性,也显示了海洋民族克里特岛人愉快心态的舞蹈特征。

二、古希腊舞蹈

古希腊人通过克里特岛人从古埃及人那里学会了修建神庙、宫殿、浮雕、雕塑,也学会了古埃及舞蹈艺术。但它没有原封不动地照搬,它对外来的东西进行了消化和改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实的存在决定文化的本质。古希腊没有尼罗河流域和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带来的肥沃土地,没有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但它们却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茂密的森林,这些使它在采矿业、冶金业和造船业等方面发达起来,加上地处地中海中心,与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爱琴海等文明古国的贸易交往,使古希腊国迅速富强起来,物质富足了,人们就有精力从事艺术、哲学、美学、文学等活动。古希腊的舞蹈在强有力的哲学、美学、文学等影响下,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风格。古希腊的舞蹈是将古希腊的神话、哲学思想相互交叉、叠合在一起的艺术。它的舞蹈分荷马式、斯巴达式、雅典式三类。

1.荷马式舞蹈

荷马式舞蹈主要保存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之中。这两部作品是通过行吟演唱而得到广泛传播。古希腊诗歌演唱总是与乐、与舞结合在一块儿进行。在古希腊的两大城邦——斯巴达和雅典,荷马史诗的演唱被认为是国家级的上乘艺术。荷马史诗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它是表演性演唱诗歌,还在于它反映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民众乐舞生活。如《奥德赛》第八章中讲:“我们也一向喜爱酒宴、竖琴、舞蹈,以及各种衣饰、温暖的浴地、爱情和床铺。阿吉诺王,是显耀的人,能够听到这样好的乐师歌颂是很幸福的。他的声音同天神一样,我认为没有比这个更伟大的享受;现在大家喜气洋洋依顺序坐在堂上饮宴,听着歌曲,面前的餐几摆满麦饼和肴肉,有侍者倒出酒来,把每人面前的酒杯斟满,这是最幸福不过的了。”从《奥德赛》诗歌中看出当时人们的娱乐活动多在酒席、宴席当中举行。古希腊人认为世间是美好的,人生是欢乐的,也可能与当时的实际生活水平有关。

荷马时代,古希腊的乐器已比克里特岛和迈锚尼时期有了极大的发展。如公元前7世纪“黑影”陶器上,绘有七根弦、用拨子弹奏的里尔琴。在史诗《伊利亚特》诗的第一卷末尾说阿波罗弹奏的福尔明克斯就是这把琴。这种七根弦琴在荷马时代经常给一些歌唱和舞蹈伴奏。“在阿喀琉斯的盾牌上,一幅画描绘了年轻人在阿夫洛斯管和福尔明克斯琴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在《伊利亚特》第十三卷中“波吕达玛斯说到一个人会跳舞,另一个人会基塔里斯琴和唱歌。”

荷马时代古希腊人的诗歌、音乐活动总是与舞蹈一块儿来进行,它与中国古代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结构类似。也许古代人类社会都经历了这样的发展阶段。荷马时代,乐与诗歌经常结合在一起,也经常与合唱队结合在一起,而合唱歌队这个词又经常与群舞为同一概念。群舞在荷马史诗中这样描绘:“青年人欢快地群舞,他们独自跳或和少女们一起跳,在结婚典礼上跳,在葡萄收获节上跳,或者单纯为发泄青春的充沛精力而跳。”

看来荷马人的群舞就像我们今天所见芭蕾舞作品当中的欧洲民间集体舞蹈,它是那样的火爆、热烈、充满激情,是青年男女喜爱的交谊舞蹈。

2.斯巴达式的舞蹈

斯巴达式舞蹈是对人体进行战斗训练的武舞。舞蹈是直接对克里特岛兵器舞蹈的继承。斯巴达舞蹈在希腊称做“红衣舞”。男孩从5岁时开始学习这一舞蹈,是模仿性舞蹈,主要模仿士兵防卫和战斗的过程与姿态。但这种军事训练的姿态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舞蹈姿态,有音乐伴奏。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最优秀的舞蹈者也就是最优秀的战士”。在斯巴达军营里,用舞蹈训练战士的体魄,训练战士的勇敢、机敏,成为重要项目。那里有专门的传授武艺和舞蹈的教室,用舞蹈训练战士赤手空拳、脚下动作干净利落的搏击动作,并用舞蹈模拟战斗场面,训练作战队形,训练战士飞檐走壁的功夫和跳跃各种障碍物。在战斗中,舞蹈既是战斗的开始,也是战斗的一部分。战斗的指挥者也是舞蹈教师,他们认为强健而且勇敢是战士不可欠缺的素质,他们用残酷的训练来磨炼意志和作战能力。

3.雅典式舞蹈

雅典舞蹈与斯巴达舞蹈风格完全不同。雅典地处平原,很少高山峻岭,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天然港口,商业、文化都很发达,再加上政治体制的民主化,乐舞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雅典式舞蹈分日神精神舞蹈和酒神精神舞蹈。日神精神舞蹈主要表现为神祗舞蹈,有歌颂人类繁衍的万物女神欧律诺墨舞、敬奉太阳神阿波罗的舞蹈和三女神舞,以及献给医疗之神太阳神的《派安斯舞》,献给太阳神的舞蹈《海坡切玛塔舞》等。

欧律诺墨是古希腊神话传说当中的一位重要神礻氏。古希腊人认为她是创世之神,亦是舞蹈大神,古希腊创世神话这样说:“万物之女神欧律诺墨赤身操体从混沌中产生,但她找不到一块稳定的地方立足。于是,她划分出天空和海洋,独自在浪花尖上翩翩起舞。她向南方舞去,于是南风吹动。……日月星辰,大地山河,草木鸟兽,都出现了,都在赤裸的女神舞蹈中出现了。”这段神话表明古希腊人认为舞蹈伴随着人类而产生的观念,同时也证明古希腊人对舞蹈的挚爱程度。从女神欧律诺墨在“浪花尖上翩翩起舞”和“急速旋转”的舞蹈动势来看,海洋民族喜欢体态轻盈、向上跳跃加旋转动作的舞蹈形态,它反映了古希腊人活泼、开朗、明快的民族心态。

敬奉太阳神阿波罗的舞蹈是最能体现古希腊日神精神的舞蹈。

古希腊神话中阿波罗是光明之神、伟大的宇宙之神宙斯的儿子。他出生在洛斯岛。“这个岛上岩石裸露,没有任何植物,只有海鸥在岩缝中筑巢,不时发生悲鸣……他出生时到处阳光灿烂,闪闪发光,洛斯岛的岩石好像披上了金装,四处开满鲜花。……她们为阿波罗带来了神食和仙酒,大自然同女神们一起庆祝欢呼。”古希腊神话中,阿波罗是一个经常手持竖琴或在牧场上吹笛弹琴的神形象。如《古希腊神话》中讲阿波罗和缨斯:“春天和夏天,在森林繁茂的赫利孔山坡,在高高的帕纳塞斯山上,在卡斯塔尔山泉旁边,阿波罗经常领着缪斯跳舞。年轻美丽的缪斯是宙斯和记忆女神谟涅摩绪涅的女儿,阿波罗的随从。女神有:卡利俄佩——史诗女神,欧忒尔佩——抒情诗女神,埃拉托——爱情诗女神,墨尔波墨涅——悲剧女神,塔利亚——喜剧女神,忒尔普西科瑞——舞蹈女神,波吕许谟尼亚——颂歌女神等。阿波罗领着她们合唱,用金竖琴伴奏。她们的合唱非常庄重,整个自然界都在聆听她们的歌声。”从这一段神话中可以看出完全是对古希腊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是对古希腊文学艺术的真实反映。史诗、诗歌、悲剧、喜剧、舞蹈、历史、天文、颂歌等都是古希腊灿烂文化的代表。

德尔菲神庙古希腊有一座著名的神庙,叫德尔菲神庙,它被古希腊人认为是宇宙的中心,全希腊的宗教中心,也被认为是希腊日神精神的象征。祀奉太阳神阿波罗的舞蹈是女子集体舞,一群美丽清纯的少女们唱着颂歌围着神庙转圈行走,动作简单、姿态随意,没有激烈的、大幅度的动作和跳跃动作,是一个虔诚地敬奉太阳神的舞蹈。

三女神舞也是女性表演的圆圈舞,是祭祀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舞蹈,舞蹈时三位少女装扮成三个女神,她们手拉手唱着美妙动人的赞美诗膜拜女神。

古希腊还有把“神”人化了的代表性舞蹈“酒神祭”舞蹈。酒神精神的舞蹈即酒神祭舞蹈反映神是人的最美好、最完善的体现。古希腊人每年秋季都要举行酒神祭的歌舞表演活动。表演者大约50人,头戴花环,围着一个舞蹈指挥者跳舞。舞蹈时舞蹈指挥者装扮成复活之神,也即酒神,由他指挥舞蹈者们跳着欢快、喜庆的祭祀舞蹈。古希腊人把葡萄丰收的酒神祭舞蹈看做是安慰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的艺术活动,说明古希腊人早早就认识到艺术净化人心灵的作用。

酒神祭的表演由里尔琴和基萨拉琴等竖琴乐器伴奏、合唱队演唱表示对酒神的赞美词组成,这些合唱成员既是歌手又是舞蹈者,他们身穿羊皮,头戴羊角,装扮成森林之神表演。酒神祭舞蹈是一个群舞,酒神狄俄尼索斯处在环舞的中心,他是掌握世间万物生长之神,是掌握人的生死存亡大权的象征,他周围的森林之神边歌边舞好像在向他祈祷。酒神祭舞蹈是古希腊著名的民间宗教祭祀舞蹈,因此,无论是古希腊悲剧艺术还是绘画雕塑艺术都有对它的表现。如“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曾把它改编成有戏剧冲突的悲剧,再如美术家普拉克西台利的《赫尔美斯与小酒神》塑像等。

三、古希腊舞蹈形式

古希腊的舞蹈形式是对原始民族舞蹈习俗的直接继承,但它的表演形式已不再是对先祖围着一个物体转,或者对动物进行模仿的单纯姿态,而是已带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舞蹈已有戏剧性情节,人们围着一个人或圣物转圈舞蹈已带有社会性质,独舞表演则是向人们昭示他的个性。祭酒神舞成为温和的、热情的交谊舞蹈。

古希腊舞蹈形式基本有模拟舞蹈,其中包括对动物的模拟,对战争训练的模拟。有表现情感、抒发情怀的舞蹈与手势姿态的舞蹈动作。

对动物模拟的舞蹈已不再像原始先民用自己的身体模拟动物姿态,古希腊人已是运用一种象征符号来表现,这就是面具,面具舞基本是对动物模拟的舞蹈,它是对原始狩猎民族舞蹈的发展。

对战士训练的模拟舞蹈其代表为克里特岛的兵器舞和斯巴达的“红衣舞”。希腊人把舞蹈作为训练体魄、磨炼钢铁意志的重要手段。模拟战争的舞蹈再现了战斗中所有的过程,如飞檐走壁、跳跃障碍物、匍匐爬行、冲刺格斗等动作。这种舞蹈有音乐伴奏,实际是艺术性的军事训练操。

表现情感的舞蹈有祭太阳神舞蹈和庆祝葡萄丰收的“酒神祭”舞蹈。它们属于宗教祭祀舞。这种宗教舞蹈还有《特拉塔舞》,是庆祝狄俄尼索斯复活而表演的舞蹈,舞蹈的形象可从古希腊一些浮雕中见到,库尔特先生这样介绍:“……妇女们彼此挨肩并行,交叉地握住对方的手:第一个人的手越过第二个人的胸前去紧握第三个人的手,第二个人的手越过第三个人胸前去紧握第四个人的手,等等。她们在这种牢固地联结在一起的锁链状中,在一个男性或女性领舞者指挥下移动着,缓慢沉着,不做来回摇晃的动作,不歪曲任何一种形象。她们的左脚跨过右脚,右脚跨向右侧方,左脚跟上。接着,右脚斜向地退至右侧后方,左脚伸后跨越右脚,然后右脚又斜向地跨前至右侧。四个妇女组成锁链的末端,她们不跳舞,只是齐声合唱或者两人一组轮着唱。”

手势姿态动作,是哑剧表演的组成部分,多在古希腊悲剧或喜剧表演中运用。希腊手势动作与印度的手势动作差不多,有“一手搁在头前表示忧愁和苦恼;双臂直伸向上空表示崇敬;击剑者用手做向前冲刺动作,还有别的成百种的手臂动作”,手势的动作是对早期原始先民手势交流情感的一种方式的继承。古希腊民族是一个擅长做舞台戏剧表演的民族,这个民族创造了人类的精神文化悲剧和喜剧。古希腊人具有做手势动作和变化面部表情的天赋,这种天赋在悲、喜剧中得到了施展的天地。

总之,在古希腊无论是宗教舞蹈、戏剧舞蹈还是模拟舞蹈,舞蹈的基本表演形式有群体的环舞、纵队舞、半圆舞以及直线状舞,舞蹈表现形式简单明了。

古罗马舞蹈艺术

因古罗马人粗鄙、落后、尚武而使人们认为古罗马是舞蹈的荒漠,在那里没有舞蹈的快乐,只有类似于苦行僧似的军事训练,其实这是对古罗马舞蹈的不正确看法。

古罗马的舞蹈虽然没有古希腊那样盛行,但不能说它没有舞蹈。古罗马的舞蹈大体包括这些内容:如早期宗教舞蹈、兵器舞蹈、社会普及舞蹈、以及哑剧舞蹈即拟剧舞蹈等。

一、早期宗教舞和兵器舞

早期宗教舞蹈主要指男子群舞,还有教士们的春耕播种的舞蹈,有训练强健体魄和学会格斗、战斗的兵器舞蹈。有的时候这两种舞蹈分开跳,有的时候合起来跳。古罗马专门有一个跳这种舞蹈的团体名叫“萨里”(这是拉丁语)。这个用语既指舞蹈,又指舞蹈演员,还指清理田地和主持战斗训练的僧侣。舞蹈一般在每年的三月和十月时跳,演出期间为三周。演出时,表演者身穿刺绣的紧身短上衣,戴着高高的尖顶帽子,在大街上,手持木盾,边唱圣歌边行走边舞蹈,还变化着各种队形。舞蹈史学家库尔特先生说:“事实上,这类歌舞队没有什么舞蹈可表演,虽然希腊传记学家普卢塔克的确赞扬过他们的动作优美且柔和。舞蹈祭司采用三拍一小节的、‘类似漂布工人’的顿脚节奏,可以认定是抑扬顿挫的节奏。作为正统的舞蹈形式,它有一位领舞者、两队歌舞队,一队年纪大些,一队年纪很轻,随着击打乐队的节奏声成环状移动时跟着领舞者做动作。我们可以断定它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的动作,否则希腊修辞学家卢奇安不会称它是最庄重的舞蹈。”

古罗马早期阶段的宗教舞蹈主要指祭祀“潘神”的活动。潘神主要是指人身羊足,头上有角的畜牧神。在每年的十二月里,还有纪念“农神”的活动。祭祀活动期间,人们大摆宴席,痛饮美酒,之后到大街上去跳舞。主持礼祭的司仪们,持鞭裸体,在罗马大街上进行舞蹈表演。后来,这种宗教舞蹈被基督圣诞节日继承。英国音乐家杰拉尔德·亚伯拉罕介绍:“萨里祭司团(每年三月的第一天在罗马大街上唱歌跳舞的战神格拉底乌斯祭司团)和最早的蒂比亚演奏团体都产生于公元前7世纪传奇式的国王努马·庞庇琉斯统治时期。收获前,漫步于田野或城郊的耕地祭司团也同样唱歌;从某些迹象可以看出,萨里祭司团和耕地祭司团都采用应答歌唱或交替歌唱的形式。这种一年一度的宗教仪式、宗教团体和其他创新,标志着罗马音乐史纪年中最坚实的里程碑。”

二、社会舞蹈

古罗马时期,希腊的舞蹈、古埃及舞蹈,以及东方一些国家的舞蹈对古罗马舞蹈有一定影响。古罗马的哲学、美学、雕塑、建筑、音乐、舞蹈等多种文化几乎都是从古希腊传来的,音乐和舞蹈活动在古罗马人的公共和私人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英国音乐家杰拉尔德·亚伯拉罕介绍:“克劳迪乌斯的弗拉库斯为‘同管’谱写他的《安德洛斯的女人》音乐,而为‘异管’谱写他的《福尔米奥》的音乐,‘异管’的管子不相等,因为其中一支管的喇叭口像利图斯管那样大而弯曲,以产生可变动的持续低音。……这种‘异管’的音量比过去的乐器大,于公元前204年前传入罗马;当人们对众神之母西布莉的狂热崇拜得到官方的认可以后,异管就被人们用来与鼓、小钹和摇响器同时演奏。……现存于罗马音乐学院大楼的一座浮雕上刻着一个西布莉的祭司,手持一支蒂比亚管、一只鼓和一副小钹,这座浮雕的年代更晚一些。”大约在公元前200年左右,舞蹈成为罗马的公共和私人生活当中的重要内容,有钱人送他们的子女去学校跳舞,舞蹈的种类与形式也越来越多,群众性的集体舞蹈不仅在酒神节中表演,而且,也在各个剧院里演出。统治阶级与贵族阶层的高雅情趣推动了舞蹈艺术在罗马的繁荣与发展,使许多罗马人喜欢唱歌和跳舞,并把音乐和舞蹈作为提高自身修养的手段,古希腊的宴饮作乐的习俗也在罗马盛行起来。

三、哑剧舞蹈

哑剧舞蹈即拟剧,是演员用手势和身体动作姿态去表现一定故事情节的艺术。古罗马的拟剧接受了古希腊和古埃及舞蹈的影响,它的许多动作都源自这两个地区。可以说,哑剧舞蹈是在古希腊戏剧和古马罗人的审美趣味结合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但哑剧中没有了希腊戏剧优美、典雅的诗体对白,没有台词,只有音乐伴奏,演员靠不断变换面具、模仿不同人物的各种动作塑造人物形象。在希腊早期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面前演一出哑剧:“击打节拍的、吹笛的、甚至合唱队都保持极端安静;哑剧表演者全靠自己的本事表演阿瑞斯(希腊战神)和阿佛洛狄忒(希腊爱神——相当罗马的维纳斯)的爱情故事。揭人隐私的太阳神、狡猾的火神赫菲斯托斯设下陷阱掳获了这对情人。周围众神一一轮流对他们指责,使阿佛洛狄忒羞愧难当,阿瑞斯手足无措并向神请求宽恕……事实上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德谟克利特斯看到这个场面十分喜爱,再也没有别的东西能比他给予表演者的赞扬更高,他大声高喊:‘好家伙!这不只是用眼看,而是视听兼备的感受,你们的双手简直就是会说话的妙舌。’”

哑剧舞蹈是一种模拟舞蹈,但它没有舞蹈动作那么优美、婀娜多姿,讲求人体线条美。它之所以受古罗马人欢迎,是因为古罗马的侵略战争使它版图增大,拥有众多的民族。这个国家各民族、各地区的人使用不同语言,如拉丁语、希腊语、叙利亚语等。各民族之间由于语言不通很难相互沟通,如果只用一种语言演出戏剧之类的作品,那么观赏剧目的人群就会很少,如果用多种语言同台演出又不可能,因此,哑剧舞蹈应运而生,并受到广大罗马观众的欢迎。库尔特先生介绍,“卢奇安(希腊修辞学家)进一步告诉我们:‘旁吐斯(古代小亚西亚的一个省份)皇家的一位因公来拜访皇帝的外国客人出席观赏过这出哑剧,他给予这种艺术以极高的评价。’艺术家的姿势是这么令人折服,他所显示的事物是这么清晰,连他(有一半希腊血统)听不懂讲解的人也看懂了。当客人即将回国,尼罗王为他送行,并请他选择礼物保证他不会遭到拒绝时,这位旁吐斯人说:‘请赐给我你们那位伟大的哑剧表演家,没有别的礼物能带给我更大的喜悦。’尼罗王问他,‘这些表演家到了旁吐斯后对你们有什么用处呢?’旁吐斯人回答说:‘他不会说旁吐斯语,寻找翻译人员也不容易,你们的哑剧表演家完全能胜任这一行,通过他们的手势就能应付各种频繁的需要。’这位旁吐斯人对哑剧表演艺术无懈可击的表现手段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由此看来哑剧舞蹈在罗马非常受欢迎,连天生不喜欢舞台表演艺术的罗马人也十分热爱它。在罗马表演哑剧舞蹈的演员多是出身低微的奴隶,其中有两位最有名的哑剧表演者,巴奇路斯和皮拉德斯。他们俩最初是卑微低贱的奴隶,演了哑剧之后,一举成名为百万富翁。但是,哑剧舞蹈在古罗马并没有长盛不衰,因为其中有一些内容是讽刺、取笑当权者和诸神的,因此触犯了当权者和道德家的利益,后来被禁演,哑剧舞蹈走向衰弱,取而代之的是渐渐兴盛起来的罗马杂耍艺术。

古印度舞蹈文化

一说起印度的文化,有人脑海里就要浮现起西游记里描绘的“西方天国极乐世界”,或者是耍蛇人、土邦主和吞刀吐火、走索弄丸耍杂技人的形象。这些使印度充满神秘的色彩。近现代印度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不过,在古代,印度是世界上最耀眼的文明之珠。

一、印度河流域文明

印度文明起源于印度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文明是印度各类文化的源头。由于对印度河流域的文明最初是在哈拉帕发现的,因此,这一时期文明也称做哈拉帕文化。

哈拉帕文化属于青铜器文化时代,大约指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700年这一时期。这时哈拉帕已出现早期奴隶制城市文明,哈拉帕人已学会进行各种金属的冶炼和制造各种生产工具,也有了一定规模的城市建设,城市中的排水系统、建筑技术已达到很高程度。城市中有象征政治和宗教的城堡,还有大砖砌成的城墙,城墙外有壕沟,城内有浴池、粮仓、居民住宅等。它的兴起还有另一重要原因就是它早早开始了海外贸易,通过海路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等流域以及西方国家进行交往,出口的商品有木材、棉花、香料、象牙、珠宝等。进口的商品有铜、银、宝石、大麦、食油和羊毛纺织品,城市的文明和商业贸易使印度河流域出现最早的一批城市,并出现了早期奴隶制社会制度。与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相比,古印度不像那两个地区那么富裕。

在哈拉帕出土的文化遗物中有许多不同形状的图章,上面绘有动物和人物图像,有学者认为那些图章可能是古印度商人的家族标记,或宗教护身符等。图章上刻有铭文,虽然各国学者都在研究,但都未破译出其中含意。解不开文字之谜,人们只好凭借图章上的图像去猜测古印度文明和宗教起源。

印度河印章上的图像大多数是动物,其中最多的是公牛,特别是瘤牛——背上长着一块隆肉的公牛,它代表雄性繁殖能力,古印度人又将这种牛称做“梵牛”,也即神兽的意思。印度教中的神湿婆就是一头瘤牛。

印度河文明的图章上还有人物图像,有的人长着公牛的角,有的人在静坐修炼。除此之外,还有对菩提树的崇拜,在古印度菩提树是圣树,妇女们求子求孙都要跪拜菩提树。在新德里博物馆收藏着一块印度河文明的印章,上面有一菩提树,一女神站在菩提树杈上,她面前半跪着一位崇拜者,女神和崇拜者都戴着一个牛角头饰。印度河文明的印章没有雕琢的痕迹,印章上的人物和动物造型逼真、自然,又不失独特风格。

在印度河流域文化中除了一些印章之外,还有大量的陶俑和青铜、石雕小像,陶俑中有各种动物和人物——母神。

在印度河流域的古遗址中还出土了两个舞蹈者图像,一位是女舞者,一位是男舞者。女舞者是青铜圆雕小像,高4.25英寸,舞女长得像黑人,嘴唇很厚,她头微微上仰,右手叉腰,左手臂自然下垂,左脚前伸,双腿膝盖微屈,好像是在摆舞姿造型,又好像是练完舞之后,站在一边喘气歇息,观赏着别人排练。她身材纤细,富有曲线,造型逼真。另一男性舞者是一尊深灰色石灰石雕刻,他脖子粗大,有肌肉线条,造型自然逼真。这两尊舞者塑像均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的产物,现收藏在新德里国立博物馆中。从这两尊塑像的形态造型来看,早在印度河流域的早期城市中已有了相当发达的舞蹈表演艺术了。

二、吠陀时代文明

在历史上,哈拉帕的文化是与雅利安文化相连的,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之间,从伊朗迁徙来了一群文明程度较低的民族——雅利安人。由于他们的入侵,造成了哈拉帕文化的衰退。印度历史的最早文献《梨俱吠陀》记载了雅利安人的生活情况。雅利安人最初进入印度领地时过着原始荒蛮式的生活,他们靠着石器、青铜器等生产丁具开山劈岭。从公元前800年起雅利安人开始使用铁器,铁器工具使雅利安人从沉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有了一定的闲暇,开始了哲学思考和宗教活动。《吠陀》是印度雅利安人的圣典,它有四部,《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其中以《梨俱吠陀》最古老,反映的史料价值也最高。吠陀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庞杂,是印度民族文化的源头。

梨俱吠陀时代是雅利安人最初进入印度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雅利安人主要生活在北印度恒河上游,在这一带出土了的灰色彩陶,还有铁、马骨和稻米,反映了这一时期的雅利安人的文明。雅利安人属于游牧民族,他们财富的标志就是牛,劳动生产以畜牧业为主,文化是农村式的,与哈拉帕的城市文明不同。

早期吠陀社会是由血缘组成的氏族部落社会,它像是一个父权制的大家庭,统治者以神庙、祭坛来维系氏族的力量。在他们的社会里,有武士、贵族。第二级为祭司,第三级为平民。这一时期是印度种姓制度的形成期。

雅利安人文字出现得比较晚,在吠陀早期人们以口传身授的方法传布文化,到了吠陀后期,贵族子弟开始学习算术、文法和韵律学,同时还学习与诗结合的舞蹈艺术。

随着雅利安人权力的不断膨胀,财富的不断积累,雅利安人开始追求一些精神享乐生活,“闲暇时光主要花费在音乐、唱歌、跳舞和赌博上,而更加精力旺盛的人参加驾马车比赛。雅利安人对音乐的爱好处处可以看到,不仅有各种各样乐器:鼓、拨弦琴以及通常随身携带的长笛,后来又加上铙和竖琴,而且还有高度发达的用于《沙摩吠陀》吟唱体的关于音响、声调和音标的知识。雅利安人熟识七个音阶”。音乐、舞蹈成为雅利安人的重要的消遣活动。也可以看出在吠陀时代,音乐舞蹈艺术在雅利安人的喜爱活动中得到了发展。

三、共和诸国与佛教文明

公元前6世纪是古印度的共和诸国和诸王国在北印度相继建立的时期。也是北印度的部落社会转变为十六个奴隶制城邦国家的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充满矛盾和斗争,而斗争的焦点就是反对种姓制度。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达,婆罗门教在恒河中、下游的影响势力逐渐的弱小,恒河流域东部产生了维护吠舍大商人和刹帝利王家贵族利益的宗教——佛教。

佛教的创始者乔达摩·佛陀(佛陀被认为是大觉者)比耆那教思想鲜明,曾遭到婆罗门教的攻击。乔达摩的梵名是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这是因为他是来自共和政体的释迦部落,父亲是个部落的刹帝利酋长。他生于公元前566年,青少年时代过着无忧无虑的高贵的王子生活。有一天,他突然离家出走成为一名苦行者。6年之后,他认为苦行不能救世而放弃苦行,他打算通过沉思来寻找救世之道,终于49天之后悟到了道,明白了世上苦难的原因,创立了佛教的基本教义。自此之后,他开始传布佛教,并广泛结交国王与商人,取得他们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资助。

早期佛教教义中讲的“四谛”“八正道”是人们处在动荡不安的共和国时代的一种逃避现实、解脱苦难的方式,也是统治者麻痹、蒙蔽百姓的精神统治手段。

四、印度教

印度教是早于佛教在古印度兴起的一种宗教。印度教与古印度的神话、民俗、舞蹈又有着多层面的联系。

印度教始于史诗时代结束之前。印度的史诗起源很早,它与“吠陀时代”部分地相互交迭。吠陀时代文化反映了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800年,在印度河上游及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的“河间地”生存的雅利安人的文化。史诗《罗摩衍那》和《摩河婆罗多》反映的是吠陀时代即将结束时的印度雅利安人的等级社会与宗教体系,也就是反映了印度教的情况,印度教中的一些神的事迹在两部史诗中都有描述。

古印度的这两部史诗还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的宗教信仰及社会组织的内容,吠陀时代无忧无虑的民众心态此时开始被沉重的宗教信仰及社会组织机构的精神枷锁扣住,这把精神枷锁就是印度教。

印度教是一个社会的与宗教的文化综合体,它由简单的多神教演变为错综复杂的宗教礼制,崇拜的多种神祗中,有三个最高的神,如“太阳神毗湿奴”,传说他有许多化身,每个化身都有自己的称号,它被认为是欢乐的善神,是保护神,代表宇宙的力量。人们在祭祀他时向他献鲜花,而不献牛、羊与祭品,这是因为他主张不杀生。第二个最高神是“毁灭之神”湿婆,他具有令人恐怖的、不可低估的可怕力量,而且这种力量在他的舞蹈中显现。湿婆长着五面四臂,是跳舞大神。古印度人对他的祭祀方式有两种:一是用自虐的苦行办法;二是用血祭的办法,他们以此种办法来表达对湿婆的崇拜之情。印度的第三个神叫“梵天”,它被认为是世间存在物和世界灵魂的化身。它被认定为细小的、能在莲叶上安坐的形象,它是中性神,古印度人对梵天的信仰导致禅定和瑜伽功的形成。

湿婆印度教中这三个最高神还有无数化身形象,一般认为,毗湿奴有罗摩、黑天、人狮、镇蛇石雕等十二种化身;湿婆有六手拜拉布、林伽等十二种化身;湿婆妻子乌玛女神有二十多种化身,有时慈眉善目像少女一般,有时口滴鲜血、恐怖狰狞、手持钢刀,一副恶煞形象。古印度对神的化身的不同信仰也形成多种信仰流派,如毗湿奴派、湿婆派、三位一体湿婆派、骷髅湿婆派、林伽派、崇拜难近母派等等,无计可数。印度教没有信条,没有教义,也没有教堂,它被婆罗门所把持,是社会与宗教的结合体,提倡不杀生,重男轻女,妇女地位低下,强调种姓制度。马克思曾经指出:“这个宗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义的宗教;既是林伽崇拜的宗教,又是扎格纳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

印度教主张因果报应和轮回思想,相信灵魂转世,认为动物、人类、神的生命都处在无穷无尽的循环系统中,每一段生命由前世行为所决定,人在前世有善良行为就能升天,否则就堕为畜类。如果想解脱生死轮回,获得一种永恒状态,那就要与梵合而为一。

印度教主张不杀生,非暴力是统治阶级麻痹老百姓的统治手段。它所强调的种姓制度与中国的“制礼作乐”的制度大体相同,把人分成高低贵贱不同等级,世代相传。不同的种姓拥有不同的宗教信仰、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印度教的僧侣很多,他们是文明乞丐,到处流浪,靠布施生活。寺庙里的僧侣靠敬神者的献祭生活,印度节日很多,僧侣靠主持节日仪式捞取大量钱财。在印度教中对妇女非常歧视,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结婚时基本由女方出嫁妆,送彩礼,请客吃饭,除此之外,女方还要给男方一大笔钱。印度人结婚还讲究体面,花销很大,甚至有人为此倾家荡产。为此,家里生养几个女儿的父母很发愁,经常不让女儿上学,让女儿早早出嫁。许多家庭甚至有因出不起嫁妆而女子跳火自焚的事件发生。还有许多妇女不得已去当舞者。

印度的许多歌舞艺术就是由那些生来备受歧视的妇女推动、发展的。它如同中国古代的“女乐”。

五、孔雀王朝时代文明

公元前327年至公元前326年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率军攻占了印度,把希腊文化传递给了印度。但不久,亚历山大逝世,有一位名称旃陀罗·笈多·孔雀的印度人趁印度混乱建立了王朝,他攻占了印度当时最强大的王国摩羯陀,驱逐希腊马其顿官兵,击败塞琉古王朝的势力,扩大版图,建立了印度历史的第一个帝国,即摩羯陀孔雀王朝。

摩羯陀孔雀王朝在历史上的突出地位在于它结束了印度的混乱不堪的“十六国割据”局面,建立了奴隶制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国家形态从这时起开始定型,政权超过神权,政治与经济都有了极大的发展。

孔雀王朝最有名的伟人是阿育王,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代皇帝,他政绩辉煌,尤其是他对佛教的推崇使他成为世界历史上的名人,在中国他的名字往往与佛教连接在一起。阿育王将佛教定为印度国教。

阿育王采用的是佛教的仁政统治策略,为树立自己的威望,他还修建了许多砂石柱,在柱上铭刻诏谕,宣扬达摩,后人称此为阿育王石柱。阿育王石柱柱头顶端一般冠有狮子、大象、瘤牛或马等动物雕像,顶板周围装饰着动植物浮雕,柱颈呈垂莲钟形。它是印度神话宇宙之柱的象征,它的根源来自吠陀时代捆绑牺牲祭祀天地的“屠柱”。在阿育王时代,石柱成为宣扬佛教,关爱生命的精神支柱。

孔雀王朝时代有两种艺术代表,一是阿育王石柱为代表的宫廷式的佛教艺术风格,另一是以自然神灵药叉和药叉女雕像为代表的民间艺术风格。

药叉和药叉女是印度人信仰的山水植物的神灵,它起源于雅利安人对树木的崇拜。古印度人认为树木从幼苗长成大树体现了自然生命的神奇力量,于是产生了对树木的宗教崇拜,古印度人把树干当做药叉,把树枝和果实当做药叉女,他们是生产之神和守护之神,因此,常常被建造在家宅、宫殿、城门上,在佛教中,药叉是“天龙八部”之一(天龙八部包括:提婆、那伽、药叉、乾闼婆、阿修罗、伽鲁达、紧那罗、摩罗伽)。

孔雀时代的药叉和药叉女的人物雕像反射出了印度人对人的形体美的艺术理想,印度桑奇大塔东门有一砂石圆雕的“桑奇药叉女”,悬挂东门北柱与第三道梁口交角上,被世界各国学者认为是印度艺术标准的女性人体美的模型。舞蹈造型是以人的身体为中心展开的。药叉女的古朴温雅的微笑,丰满圆润的体质,“S”形的曲线、婀娜的姿态以及出肋移胯双膝外开的造型充分表明了古印度人对舞蹈雕塑等人体线条的艺术要求和审美标准。

六、贵霜王朝与犍陀罗文明

贵霜王朝在北印度的文化发展史上被认为是重要的历史时期。因为它与中亚发生的许多事件联系在一起。

贵霜王朝是在孔雀王朝统一帝国衰亡之后出现的新兴王朝。阿育王在位40多年是孔雀帝国的鼎盛时期,他死后不久,帝国内部阶级矛盾激化,王子们争权夺势,导致孔雀帝国分裂,引来大夏希腊人、塞族人、大月氏贵霜人对印度的入侵。他们的入侵给印度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文化冲击。首先是来自阿姆河流域的巴克特里亚希腊人文化入侵,巴克特里亚在中国史籍中称做大夏。公元前159年巴克特里亚的希腊人攻击了犍陀罗地区。犍陀罗位于今巴基斯坦北部印度河与喀布尔河交会处附近的白沙瓦谷地,这里曾是古印度共和国时代的十六列国之一,犍陀罗在历史上曾是联结中亚、西亚、地中海各国的交通枢纽,也是古丝绸之路集散地,因此,犍陀罗文化带有来自波斯、希腊、罗马的文化色彩。巴克特里亚希腊人攻占了犍陀罗之后,到了公元前90年,中亚的游牧民族塞族人打败巴克特里亚人占领了犍陀罗。塞族人是一个没有自己民族文化的游牧民族,他们占领犍陀罗之后,继续发扬了巴克特里亚的希腊文明和印度文明。“在咀叉始罗当地的女性裸体小雕像、太阳神苏利耶和宰堵波托架有翼提婆(飞天)雕塑。塞族时代兴修的西尔卡普双头鹰宰堵波(佛塔),呈现印度、希腊与中亚文化混合的特征。”公元25年伊朗北部的帕提亚人(中国史籍称安息人)赶走塞族人占领了犍陀罗。帕提亚人喜欢希腊文化,从西亚引进大量的希腊文化艺术,在帕提亚统治时期的出土文物中有:“希腊酒神狄俄尼索斯的银质模压头像、古埃及童子神哈尔波克拉提斯的青铜小像、希腊爱与美的女神阿芙洛狄忒的金片模压像等。约建于公元40年的西尔卡普的半圆形佛寺宰堵波废墟中出土的灰泥塑像,竟塑有纯希腊风格的森林之神萨蒂尔头像,表明希腊神像已开始融入印度佛塔。”一些学者测定在印度的咀叉始罗的帕提亚时代产生了印度佛教当中最早的菩萨和佛陀塑像。在这之前,印度佛教没有人物塑像,在犍陀罗地区,由于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印度佛教也产生了佛陀塑像和菩萨像。公元64年贵霜人占领了犍陀罗地区,贵霜人亦即大月氏人,原为我国甘肃一带游牧民族月氏人一支。约在公元前175年受匈奴驱赶迁徙来到阿姆河流域。公元78年至公元241年是贵霜时代犍陀罗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贵霜人的传统宗教虽然信奉拜火教(亦即琐罗亚斯德教),但它对印度佛教的广泛推行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贵霜王朝最有名的国王是迦腻色迦。他之所以有名也是与他传播佛法有关。迦腻色迦时期,贵霜帝国疆域很大,它包括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部分地区与大半个北印度。贵霜王朝统治一直延续到波斯萨珊王朝对咀叉始罗的统治时期为止。公元3世纪,贵霜沦为萨珊王朝的附庸。

古印度在接连不断的外族人统治下也扩大了印度人的视野,尤其在贵霜王朝时代,不仅扩大了与西方希腊、罗马,与东方中国之间的贸易交往,也加强了来自希腊、罗马、中国等几个文明大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当时的丝绸贸易与佛教关系相当密切,可以说丝绸是与佛教有关的商品。“早期的大乘佛典如《大事记》或《妙法莲华经》不仅鼓励信徒用丝绸来装饰佛塔,而且许愿说,即使只捐一块丝绸,也会积大德,求得今生及来世福祉。用彩绸和珠宝装饰佛塔的风气大盛,在中亚和中国以后发展成彩幡,几个世纪里发展到百尺长幡。北魏人宋云和惠生作为北魏朝廷特使西行时,带了1000支百尺长幡,另加丝绸香料袋及2000支较短的彩幡。佛教的消费构成了丝绸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的贸易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在我国古代盛行的长绸舞、狮子舞不能不说受到了伴随丝绸贸易的佛教艺术的影响。新疆克孜尔千佛洞中那些犍陀罗色彩的佛教飞天身披的短巾也可能就是丝绸贸易在犍陀罗地区的反映。

七、笈多王朝以后的印度文明

贵霜王朝为古印度的最后一个王朝,它由大月氏人丘就却统一五翎侯,自立为王而建立的,他征服西北印度后,开始攻占中国西域地区,到贵霜王朝第二代统治者阎膏珍时代其领土已接近了东汉版图,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迦腻色迦统治时代,公元3世纪,贵霜帝国分裂成小国,公元4世纪被笈多王朝统治,公元5世纪被中亚游牧民族口厌哒人所灭。

历史上,笈多王朝以前被划分为古代印度时期。从笈多王朝起,古印度历史进入中世纪时期,也是古典时期,从笈多王朝开始,印度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从中世纪后期起是欧洲文明大发展时期,也是印度遭受外族入侵的历史时期。除了笈多王朝维持了100余年的统一安定的和平局面之外,印度以后发展的历史便是处在动荡不安的政治变化之中。外国统治者,征服印度在德里建都,统治了整个印度。“13世纪至16世纪期间,接连有土耳其人或阿富汗人的五个朝代以德里为中心对印度进行统治”。穆斯林统治印度期间,印度文化发生了许多变化,集中体现在伊斯兰教与印度教之间的矛盾冲突。伊斯兰教是一神教,它是一种僵硬的宗教信仰,把传播真主穆罕默德作为惟一的宗教。而印度教是多神教,它是多种化身的神的标记,色彩鲜艳的宗教图案,以及多种多样的宗教建筑,使印度教与伊斯兰教格格不入。不过,在长久的岁月磨砺中,也迫使一些印度教徒改信伊斯兰教。土耳其人对印度的文化艺术进行了破坏性的改造,他们拆掉印度寺庙,建造清真寺,使印度人沦为伊斯兰教的精神奴隶,印度妇女也从此带上了面纱,过上了深居简出的生活,文化艺术也带有了伊斯兰教色彩。

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进入印度,留下大批蒙古人定居印度。公元14世纪末,铁穆耳率领骑兵攻占阿富汗、波斯、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铁穆耳率军入侵给印度带来毁灭性打击。“铁穆耳和他的部队在印度不足一年(公元1398—1399年),当他们离开时,印度已成为一片废墟。整个德里城,经过三天尽情的洗劫,成了一座被遗弃而杳无人烟的城镇,满目荒芜。”

公元16世纪至公元19世纪,印度开始复兴,成为一个大国即莫卧儿帝国时代,这是中亚外族在印度建立的帝国。开国君主为蒙古人铁穆耳后裔。这是印度政治统一时期,也是封建社会文化发展时期,更是中世纪印度与近代印度衔接的时期。

公元1757—1947年是印度的殖民时期。这一时期,印度遭受欧洲商业掠夺,遭受了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法国人的商业掠夺和践踏。

公元1947—1984年,印度才独立。1947年8月15日凌晨,印度临时政府代表尼赫鲁庄严地宣布:“……在午夜钟鸣之时,当整个世界还在沉睡的时候,印度醒来了,它获得了新生和自由。”从此德里城堡上空升起一面国大党三色旗,它意味着印度脱离了近200年的英国殖民的统治,开始独立起来。印度独立之后,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与繁荣,印度的传统文化在独立的印度社会里得到了重视、继承和发扬。

伊斯兰世界舞蹈

阿拉伯舞蹈在当今世界舞蹈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一种源于阿拉伯半岛,又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兼容并蓄,不断发展,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舞蹈体系,它对东西方舞蹈文化都产生过重大影响。不过,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舞蹈不像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舞蹈那样种类繁多。它比较单一、薄弱,一直附属于阿拉伯音乐之中。阿拉伯的音乐一般是指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确立以后的阿拉伯人的音乐,但它的根源却迄始于阿拉伯沙漠地带的原始音乐,阿拉伯的原始音乐节奏是伴随着阿拉伯人的游牧生活而产生,它表现了阿拉伯游牧民族对无垠的沙漠、广阔蓝天的生存环境的一种简朴赞美情怀。音乐曲调简单,音域不超过六度,伴奏乐器只有弦乐器松尔,铃鼓杜弗,笛子米兹玛尔,木棒、响板格迪卜。从阿拉伯游牧民族的简单的曲调和骆驼行进般的节奏以及乐器的状况来看,这一时期的舞蹈还谈不上艺术,也可能仅仅是“言之不足,歌咏之,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简单表意的人体动作。

蒙昧时期阿拉伯半岛成为欧、亚、非必经的商业交通要道,麦加、汉志一带先后成为商业中心,商业的发展,随着各国之间的物质交流,文化交流也随之发展起来,音乐舞蹈艺术受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影响以及波斯和希腊乐舞的影响迅速发展起来。宗教仪式上,人们不仅吟唱宗教歌曲而且还有乞求神灵保佑的在祭祀音乐伴奏下的形体动作,这成为最早的宗教舞蹈动作。除此之外,舞蹈在商队演唱的民谣、在游吟诗人的歌谣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统治阶级的宫廷官邸中已蓄养着一批专职的乐师舞女歌姬。艾布·法拉吉在他的《诗歌集》中对宫廷笙弦不断,歌舞不停的情景有过真切的描述。

公元622年,先知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之后,舞蹈艺术进入漫长的沉默阶段。舞蹈仅仅成为辅助伊斯兰教传布的手段,如波斯的一位诗人鲁米所说:“击起鼓来,笛声共鸣!真主啊!跳舞吧,黎明正在摇曳,真主阿!万物之主创造了太阳,星辰环绕着火焰般的天际主体旋转!真主啊!人心和世界都沐浴了主的爱抚,不然你们的舞蹈只是场虚幻情景,真主啊!万众虔爱的主走了出去,消逝在远离太阳和黎明的地方。”由此来看,伊斯兰宗教舞蹈是一个不停的、自转的旋转舞蹈,“这种旋转是纯真的,并且是执著的。……那足足半小时的旋转就是进入‘忘我’。仔细地看,他们双臂平举,掌心向上,虽然无意但却使人想像到抓拿与放开的姿势。从他们身上没溢出生殖的力量,而是等待占据着他们的肉体的动力的出现。这种力量能打破肉体的局限,把神灵灌注到他们的身上。旋转式舞蹈是敬虔神灵的舞蹈最纯真的一种形式。就信仰而言,它体现的是一种狂热的虔诚;就舞蹈而言,它的旋转技巧令人眩目。阿拉伯语中的‘转动’一词既用以说明绕圈挥剑,也可用以说明旋风,足见这动词的形象感与力度感。”

“环舞”是类人猿留给人类的遗产,各国古代人民对此进行不断地变化发展。在阿拉伯半岛由于先民对多神崇拜的痴迷,这种不停旋转的舞蹈有了技巧性的发展。不停地旋转达半小时以上,表演者若不经过长年累月的练习是做不到的。阿拉伯人出于宗教的需要发展了这种舞蹈,它类似古代康国地区的胡旋舞。伊斯兰宗教舞蹈影响了中世纪欧洲盛行的疯狂旋转的宗教舞蹈。世界舞蹈史学家库尔特在开罗观摩伊斯兰教舞蹈之后,对伊斯兰教徒的舞蹈这样描绘:

……在寺院的庭园中有一所奇特的房屋,修建得像一间八边形的、举行接纳入教仪式的教堂。底下一层的四周嵌着拱形木板,是个圆形舞场,上面的一层是个圆形的阳台,一部分给男人用,另一部分用布帷严密地隔开给女人用,平台部分归音乐家独用。17个僧人坐成一圈,大多数已上了年纪,全都戴着高耸的毡帽。在平台上,一位德高年迈的僧人用鼻音不断背诵着古兰经里的祈祷文。一刻钟后,一位吹笛手用动听的、延续的即兴吹奏代替了老僧的诵经,不时地还插入第二位吹笛手的连绵不断的低音。再过一刻钟,蹲在地上的众僧身体开始做各种各样的动作而卷进此礼仪。时而乐曲变得更为激昂,三支笛子和一把小提琴统率着旋律,这些旋律明显地荡漾着古代土耳其的音符,一只手鼓和两只铜鼓击打出极为狂热的节奏。接着在地上的僧侣中有13个立起身来以逆时针方向徐徐地成一圆形移动着。他们肃穆地跨着步伐,走了些时候,前面的僧侣转向后面的僧侣彼此一躬到底。此时乐曲改变了节奏,他们全都扔掉了斗篷,其中10个人内着白色长袍,其余三个,一个着黑色,一个着墨绿色,一个着灰色。着灰色的那位是阿訇,恰好站在我所在地的下方,其余的僧人走向他,依次向他鞠躬继而吻他。然后着白长袍的10个人像飞一样地冲向前,双臂水平线地外伸,好似飞机的翅膀,他们开始旋转,速度之快使得许多重叠套在一起的长袍鼓得犹如一口大钟罩在身上。4个人组成一个小圆圈,另外六个人组成一个大圆圈,当他们不断旋转时,穿黑色长袍的最年长者处在这两圈之间,他以逆时针方向缓慢地不停顿地移动着。这些年长者张开双臂像陀螺一般地旋转了足足半小时——这是一种令人吃惊的、不可思议的表演。从这里可看出这个舞蹈已使人类的姿态和活动的天然纽带断裂了。在昏昏然状态中,跳舞的人已丧失对自己的身体和自我的感觉;他们只有使身体松懈才能战胜眩晕。……这些僧人在跳舞时都进入“瑜伽”境界。这种舞蹈的本意显然旨在表现天体:日、月和轮转的星辰。……这种舞蹈具有原始社会的风味,是出现伊斯兰教的几千年之前就继承了中亚细亚的巫教衣钵……

库尔特先生所指出的这种伊斯兰教舞蹈在我国新疆喀什地区仍然存在。在喀什最大的清真寺庙前的广场上,有成千上百的人匍匐在地上做祷告,祷告之后,便是狂欢活动,寺庙前的大广场被人分割成几大块区域,每一块区域都有很多围观的人群,观看一个由不同年龄层次的男人组成的大圆圈舞蹈。舞蹈动作单一重复,双手臂前后围腰,做随着一脚向前踏步再退回的动作同时变换手臂动作。在寺庙高高的屋顶上,坐着几个乐器演奏员,他们猛劲地敲击着手鼓、吹唢呐、弹东不拉琴。广场上的人们随节奏舞蹈。在喀什地区,还有室内的这种伊斯兰教徒舞蹈,屋子中间地毡上围圈坐着几位中老年男子,他们先是不动地祷告,然后,慢慢地身体随着祷告节奏摇动起来,身体左右摇动先是缓慢地、微弱地动作,然后摇动动作越来越大,最后他们站立起来,身体摆动加上脚步和双手前后变换围腰的动作。随着动作幅度的加大人们神志似乎进入痴迷状态。每人振振有词的祷告,身体随着祷告的节奏摇晃摆动,各顾各的,互不干扰,他们好像忘掉了四周的一切,完全丧失自我地进入气功境地。

笔者在冲绳那霸市剧场见过伊斯兰教的旋转舞蹈,它由突厥斯坦演出团演出。舞蹈由一群男子表演,他们身穿黑色长袍,一上台就开始旋转,黑色长袍随着身体鼓胀起来。舞蹈差不多有十几分钟,演员们从开始到结尾就是忘我地不停地旋转,各种不同的手臂动作都在旋转中完成。突厥斯坦,在历史上曾与阿拉伯帝国有过交往,伊斯兰教也普及到了中亚的突厥地区,因此,舞蹈有相同之处。

伊斯兰教的这种旋转舞蹈后来成为阿拉伯世界的传统舞蹈。在倭马亚王朝时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不仅限于半岛上,还扩充至印度、西班牙。迁都大马士革之后,又与波斯、拜占庭交往密切,这样以来,在印度、西班牙、波斯、拜占庭都有了伊斯兰教徒,这些不同地区的文化艺术也给予伊斯兰舞蹈新的养分,促使伊斯兰舞蹈更加丰满。

阿拔斯王朝时期,阿拉伯伊斯兰音乐达到全盛时期,这时出现两个音乐中心,一个是以巴格达为中心的阿拔斯王朝,再一个是以西班牙为中心倭马亚王朝的科尔多瓦城。以这两个中心为基点,阿拉伯与波斯、希腊、罗马、印度、中国不断交流,它们相互渗透、融合,后来发展成为世界性阿拉伯——伊斯兰宗教舞蹈体系。

非洲黑人舞蹈艺术

一、非洲黑人舞蹈艺术特征

非洲舞蹈遍布非洲大陆,从撒哈拉大沙漠到几内亚海湾,从莽莽森林到荆棘丛生的灌木丛,在非洲这块大地上,只要有宗教仪式和节日庆典,就必定有音乐、舞蹈活动。音乐舞蹈活动是非洲黑人生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到非洲大陆,展现在你眼前的不仅是明媚耀眼的阳光和高大青翠的热带植物,还有那些令人如醉如痴的丛林号角与震颤人心的非洲舞蹈。

非洲黑人舞蹈非洲人是好客的,她们对所有外来人都充满好奇心。法国一位专业摄影师米歇尔·于约带着他的妻子,挎上两部摄影机,驾驶着越野车来到非洲采风,当他们来到远离喀麦隆的一个村庄时,村庄里的所有黑人妇女马上围住了米歇尔的妻子——白种人妇女。黑人妇女“呈现出昏迷诞妄的状态,蹲在她面前围成一个圆圈,她们挂着装饰物的嘴唇嗫嚅着,敬慕赞誉之词随着金属撞击之声不断涌出”。热情好客的非洲黑人为他们跳了一段宗教祭祀舞“树之舞”,米歇尔描述了舞蹈的过程:

那些准备加入舞蹈的人们一个接着一个地到来……整个法利部族人们沿着山脚展开长长的行列,环绕大树跳起“树之舞”。临近村落的人们皆栓挂锁,尽数赶来观看。……悠长缓慢地,舞蹈开始显露出有组织的规范。每一舞者都已在指定的位置站定,在这些集体性的仪式中,每一个独立的人都可以成为的尽情炫耀自己的明星,这种景象非常罕见。只有众多的面具舞者——谁也不知道究竟是谁在其下而舞——占据领舞的位置,但同所有其他人一样,他们也必须服从于整个舞蹈进程以及节奏,所有这一切均由音乐支配,循序渐进。

从米歇尔的介绍中,看出“树之舞”是一个面具舞。面具舞在非洲人的舞蹈中占有重要地位。面具舞蹈起源于宗教祭祀,壁画上有不少戴面具的舞蹈形象。面具舞是非洲人的传统舞蹈,撒哈拉地区所有祭祀舞蹈普遍带有面具,面具有不同类型,均按照敬神角色分类,有学者对非洲舞蹈所使用的面具进行了考察分析,认为:“它们同那些从事农耕的人们联系在一起。在非洲的古人类中,面具的最早发明和使用,似乎同清洗洁身的仪式相关联。那时尚不存在对自然既爱又恨式的矛盾心理态度。人感到自然在根本上是友善的。但农耕农作是对自然的一种侵犯,并巳这种侵犯应当付出代价。但不沦采用何种方法来进行补偿和赎罪,人们都不能从自然的惩罚中得以解脱。因此,‘面具的社会’里的习俗惯例,同死神的出现恰好相合,这些习俗惯例的目的在于清洁大地和玷污亵渎她的人。”

这是对非洲人的文化及心理因素的考证。在西方殖民列强未踏入非洲大陆之时,可以说非洲是一个封闭的、与外界隔离的原始社会,在原始的、未开化的、科学技术不发达的社会里生存的人们,他们的思维观念带有蒙昧的色彩,本土的或者说本民族舞蹈风格也是浓郁的,它洋溢着一种自然和谐之美,突显出它节奏强烈而奔放的舞蹈特点。

舞蹈属于视觉艺术,它以人体动作为物质载体,是表现一种情感艺术,舞蹈动作是感情的直接载体,舞蹈动作体系是自成一套的符号体系。它是两次完成的艺术,它依靠演员的二度创作来最后完成。非洲黑人的舞蹈也依照着这样的艺术规律,法国学者玛丽·弗朗索尼·克里斯杜这样介绍迷人的黑人舞蹈:“巴克小姐表演的某些舞蹈,腰部内曲,臀部凸起,双臂时而相互交织,时而高高举起,做出男性标志的手势,脸部表情丰富,所有这一切都展现出黑人高大身躯的魅力。这个种族的雕塑造型感和非洲性爱的疯狂扣住了我们的心弦。这不再是我们自认为看到的滑稽的‘跳舞姑娘’,而是萦绕在波德莱尔脑际的‘黑人维纳斯’。”这个大受法国人赞美的舞蹈看来是经过了表演者的二度创造表演的,黑人的原始舞蹈经过表演者的二度创作成为精美的艺术作品。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