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渴望赞美来自人性的本源
渴望被肯定,渴望被赞美,这源于我们对成就感的需要。任何人无论从事的是什么职业,也无论到底做了些什么,都需要有成就感。因为这是一种自我肯定和自我满足的美好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去发现、去寻找别人值得称赞的地方,并设法真诚地告知他,这样能给他的平凡的生活带来阳光与快乐,使生活更加光彩。
赞美能够鼓励他人前进,荣誉感和成就感是人的高层次的需要,当我们具有某些长处或取得了某些成就时,就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赞美的作用,就是认可长处和成就。赞美能够沟通自己与他人的感情。当我们与某人产生隔阂时,关心对方,肯定他的长处,是消除这种隔阂的最有效的方法。对于与自己还不够亲近的人,恰到好处的赞美,也会使双方增加亲近感,建立更进一步的人际关系。另外,在发现他人的优点的同时,我们也会发现自己的差距,并促使自己努力赶上,所以赞美他人的同时,我们也会得到回报,这就是在鼓励他人进步的同时自己也会得到进步。
几乎没人喜欢那些吹毛求疵的人,因为他们总是发现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人,也包括我们,有这样那样的缺陷,都成了他们批评和指责的对象。法官的眼光是苛刻的,他们比我们更相信,罪犯都是些十恶不赦的社会垃圾,但犯罪心理学家却发现,如果不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在每一个罪犯身上都会发现一些真正值得赞赏的东西。这个道理实际上十分浅湿,总是挂在我们的嘴边,那就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这就是说,无论我们的交往对象是谁,是什么样的人,我们都可以找到他们的某些值得称赞的特点,可以通过赞美使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快乐。擦亮自己的眼睛--寻找他人的长处,给予由衷的称赞,就会得到更多的朋友。
真诚赞美别人其实也是自己进步的开端。只有当自己抱着开朗、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时,才能被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所吸引;只有当心胸开阔,对人对己有足够信心的时候,才能由衷地赞美别人,才能和谐地与人相处共事,使生活道路上少一些荆棘,多一份生命力。赞美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它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彼此的怨恨。
2.适度的赞美是成功交往的催化剂
适度的赞美是成功交往的催化剂,只要细心观察,您可以就一个人的外表、穿着、服饰、品位、谈吐、内在的修养、学识、工作的态度、精神、毅力等等找出许多优点。
就当时所处的周围环境,包括办公室摆设,有纪念性的物品,对方的收藏、喜好,最近得奖或您无意中得知的事迹,甚至相约在其他场合如餐厅等,都可以就对方的选择,找出特色,予以赞美。
赞美必须是真诚地发自内心,而表达于口中及眼眸,我们随时可以找出一个人的突出特点来赞美一个人,然而,若非发自内心,您的眼中呈现的“不真”,马上会被识破;如果您不真正认同的,宁可不说半句,只以点头微笑,反而更为得体。
凡事总是“过犹不及”的,赞美也是如此。在交往谈话中,频频灌迷汤,当然令人感到肉麻;如果每次见到一个人,老盯着同一件事猛献殷勤,也会叫人受不了。比如有一位女士,漂亮且聪明,而且嘴巴很甜。她的上司非常爱漂亮,又会搭配衣服,稍一动手,就变出很多看似一套套的新衣服。而那位甜嘴巴的女士,却成为了这位上司的苦恼。因为,每天早上一到公司,对方那种令人不舒服的赞美就涌入耳中,“哇噻!经理!又买了一套新衣服,对不对?颜色好漂亮喔!穿在您身上就是不一样。”隔天一见面,又来了:“看看看!又一套了,很贵喔?还有项链、耳环,也是新的吧?我就缺这个本事,不会像您如此会打扮。”不仅如此,她还当着客户“恭维”上司,说辞几乎都是:“在我们‘经理’英明的带领之下,我才有今天的成绩,好多人都问我跟我们‘经理’多久了?其实也没多久啦,但是大人大度,肯教我嘛!对不对!”
上司终于被她的过分“恭维”及不诚的眼神弄烦了,只好告诉她,“不是你没看过的就是新衣服,我的衣服有的五六年了,只是保养得好,配来配去就不一样啦!你一嚷嚷,人家以为我多浪费,怎么天天买新衣,以后请别再说我的衣服啦!”而当上司得知这位甜姐儿在她面前说得甜如蜜,背后却对客户中伤自己时,一点也不惊奇,因为上司早从她的“过度恭维”中观出“玄机”了。即使如此,通常情况下,沟通中恰当的赞美仍被公认为是一种“喜悦的分享”。
美国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也是沟通大师,他讲了一些他自己的经历:我曾经在一次演进会前,悄声在一位令人“惊艳”的朋友听众耳边“呢喃”:“您这件鹅黄外套简直棒极了,您没看您刚走进来时,几百只眼睛瞪您的样子!”在整场演讲会中,我在台上看到她漾开的笑脸,像极了鹅黄的葵花。
有位男士的领带花色真是好看,在接受别人引介与他握手时,我告诉他:“您知道吗?我有一个嗜好。”“喔!”他瞪大了眼睛,“什么嗜好?”我的眼睛扫过他的领带,笑盈盈地说:“搜集领带!您身上这款,是我下次搜集的目标。”
一次餐会,碰到有位朋友穿着与我不久前购买的一模一样的套装,逮到机会,我赶快跑过去告诉她:“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哪天我们可以同台演出了,怎么这么巧,我们就是英雄所见略同,我买了一套跟你一模一样的衣服!真有默契,下回穿给你看!”那天,她乐不可支,因为我们品位相同。可见,在沟通中,为了小心地保持双方的自尊心,我们必须时时运用赞美的沟通艺术。而好的赞美会令人开心、满足,而且对沟通双方印象深刻,可能还会带来预想不到的效果,虽然,我们不是因特殊目的而赞美,而是因见到美好的事物,与对方分享而真实赞赏,这种分享,已经为自己带来无穷的快乐了,那么,这种有效的沟通不就是使自己成了最大的赢家吗?
3.美誉之辞一定要发自内心的诚意
在和人交往时,恰当地恭维人家是有礼貌有教养的表现,不仅可以获得好人缘,而且还可以使双方在心理和情感上靠拢,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
适当的赞美他人,常常会由此提高了他人的尊严,使自己和他人更有利于合作。
在当你想恭维一个人时,出言乱赞是不好的,一定要发自内心并表现出一种足以使对方认为“赞得对”的热诚,而且所赞的一定实事求是。否则,赞美就成了虚伪的阿谀奉承。秦末汉初的叔孙通,就是个擅道此中的能手。
秦始皇死后第二年,也就是二世皇帝元年,陈胜、吴广等人在楚地揭竿而起,开始反秦暴政的义举,二世皇帝接获消息后,便召集宫中大臣说:“听说楚地国界的守军叛乱,占领了薪县,接着又攻入陈郡。关于这事件,你们有何意见?”
虽然始皇已死,但人们对于三年前“焚书坑儒”的事件仍心有余悸,且二世皇帝为了宣示大秦帝国的国威,不断问罪群臣并滥杀无辜,因此,群臣对于皇帝的问话莫不异口同声说:“身为宫中大臣,连做梦都不该有背叛天子的念头,他们的行为,实是罪该万死,必须立刻派兵镇压。”
可是,皇帝一听有人想背叛他,便露出不悦的表情。叔孙通看了这种情形之后,说:“臣不认为陈胜、吴广有背叛的行为。今天下归秦,四海为一家,郡县间的城墙被拆除,兵器也被熔掉,举国之内,再也没有战争的迹象,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天主在上,威令遍布全国,人民恪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天下的人无不悦服皇上。在这样的太平盛世中,哪会有叛乱的事发生,那只不过是件单纯的盗贼案罢了,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相信不多久,地方官役定会把他们绳之于法。这种小事即蒙圣虑,臣等惶恐。”
皇帝听了这番话,频频点头,深表赞许,赏赐他二十匹绸缎和一套衣服并升他为博士。而那些认为是一场叛乱的大臣们,却均以口出不逊的罪名被交给司寇处理。
退朝之后,叔孙通的同僚们攻击他说:“你奉承阿谀的态度,也未免太过分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只不过是刚逃出虎口罢了。”虽然,叔孙通这样的做法不为人们所服,但在那种情况下,他也是逼于无奈,也是一种生存之道,不过,我们却不能够否认恭维的作用。
在平时生活中,不伤体面的事我们不妨迁就别人,但在问题的本质上,该拒绝就拒绝,该同意就同意。这在应酬学中也是个非常重要的事项。不然的话,如若是一味地附庸奉承,那么迟早我们在人们之间的正常交往中就会失去地位,成为“附庸外交”。
那么应该怎样去赞美人家呢?
首先我们应该顾及所处的场合,如有旁人在场,则应注意到他们的心理,以免他们产生难堪,误会了诚意。其次在措辞方面也要求掌握分寸,以免弄巧成拙。还有,恭维必须有针对性,语气一定要诚恳,点到即可。
这里要强调说明的是,虚伪地赞扬他人往往适得其反。比如看到一位并不很漂亮的女孩,就不能赞美她太美丽,因为这样,会让她觉得是在故意戏弄她或是太虚伪了。这样所起的效果实在是太不理想。但是,我们不一定要赞她漂亮,可以改为赞她的头发、服饰等方面。再者,赞她温柔、有气质也是一样--或许,她还会觉得你这人了解她哩。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贝维尔就曾说过:“如果你想赞美一个人,而又找不到她有什么值得赞扬之处,那么,你大可赞美他的亲人或和他有关的一些事物。”这才是恰当赞美的交往艺术。
4.赞美别人一定要讲究策略
“人类本性上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这样说。可见,被赞美是人的内心深处的一种基本愿望。
赞美不是献媚。赞美的目的是帮助别人发现自身的价值,获得一种成就感。这与献媚、溜须拍马、貌合神离。献媚拍马、阿谀奉承之辈的拙劣表演,因言不由衷令人恶心,而赞美则是发自内心的欣赏。赞美与献媚的动机完全不同,献媚是为一己私利骗取他人的信任,而赞美则是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加深彼此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把赞美看做是赠给别人的一缕阳光,把献媚看做是为他人设下的陷阱。稍微留心,我们应能识别出什么是真诚的赞美,什么是虚假的献媚。献媚行为有明显的功利性,献媚者往往比较势利,他们为自己的利益而讨好他人,而对那些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又常常冷漠无情。而接受献媚的人往往是爱慕虚荣的人,我们应该能想起那个流传甚广的“送出最后一顶帽子”的笑话,对于那些不慕虚名,有自知之明的人阿谀奉承毫无效果。
赞美和献媚有本质的不同,但这种不同是内在的,就外在的表现方式来看,二者常常混淆。故而赞美的确是个战术问题,战术运用不当,使人误将赞美错成献媚,就远远背离我们的初衷了。在实际交往中,这是件很不幸的事情。为防止别人误解,赞美要讲求策略。
(1)赞美越真诚效果越好
真诚是交往的最基本的尺度,如果你的赞美不是出自真诚,就容易显得没有根据,对方的费解、误解会引发戒备防范的心理反应。为避免这种误会,你必须确认并坚信你所赞美的对方确实具有你所赞美的优点和长处,而且你必须诚心诚意地敬慕、佩服,这就为你的赞美提供了足够充分的理由。
(2)赞美应该越具体越好
空泛的赞美往往没有什么明确的评价原因,会引起混乱和误会,并使对方怀疑你的是非辨别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觉得你的赞美不可接受。而具体明确的赞美,因为是有特指的、实在的,其有效性也就高。
(3)赞美要有独到之处
赞美战术是人们经常使用的,针对某个特定的人,必然有一些赞美是他经常听到的。这些赞美往往是针对他的最突出、最明显的特点的,如外表看来比实际年龄更年轻、外表漂亮英俊、气质不凡等等,这些赞誉之辞,对他而言已听到很多次,已成习惯,再听到同样的赞美,其效果会遵循报酬递减定律,最后被他解释为常规的交往程序,而不再具有特定的意义,甚至还会认为你对他没有更深入的了解。
因而,要把赞美的效果推向极致,你应该尽可能使自己对对方的赞美新颖些,与对方经常听到的赞美有所不同。新颖的事物总是优先引起人的注意,这时的赞美才能真正起作用。但既强调赞美的真诚基础,又要尽量新颖,这就需要你细心观察对方,深刻了解对方,赞美的内容由外及内,发现他不易为人发现的优点。这种发现显然需在大量的、深刻的交往中才能完成。
(4)赞美要选准时机
有人说,劝告朋友要在无人的地方,赞扬朋友要在人多的场合。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还应注意时机问题。比如,当对方的上司在场的时候,你赞美他组织领导能力较强,这肯定会让对方尴尬不已,无所适从,还会引起对方上司的不满。这并不是你的初衷。因而赞美要选准时机,在最适合的场合表达你由衷的赞扬,否则,即使你的赞美满怀诚意,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5)赞美不可过多过滥
在一段时间里,你对同一个人赞美的次数越多,那么赞美的作用力也就越低。因而,尽管人们需要赞美,但赞美不能毫不吝啬地随便给予。如果你过于频繁地赞美某人,你极可能被对方误解为以虚誉钓人的献媚者,甚至对你产生警惕、反感。
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的人际吸引水平变化规律说明,我们总是喜欢那些对自己的赞美不断增加的人,将自始至终都赞美自己的人和起初贬低自己但逐渐发展到赞美自己的人相比,我们更喜欢后者。强调要注意赞美的频率,也即是说要慎重地给予赞美。
(6)赞美宜间接
赞美从侧面入手,是指间接的赞美。赞美确有惊人之效,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赢得对方的欢迎。但同样的赞美,面对面的直接得到和经由他人告知,哪一种方式效果会更好呢?当然是后一种方式了。当面获得他人的赞誉是件愉快的事情,但常常会被视作社交辞令。而这种情形在后一种方式下便不会顾忌了。因为我们更相信别人在我们背后对我们的评价更能体现他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且间接听来的赞美,还意味着第三者甚至更多的人也听到了同样的赞美,赞美的力量就被扩大了。
间接赞美就是当事人不在场时借第三者的话来赞美对方,这种背后的赞美若传给对方,除了能起到赞美的激励作用之外,更能让被赞美者感到你对他的赞美是诚挚的,这就更增强了赞美的效果。即便你背后的赞美不能传达给本人,第三者也会因你在背后赞美人而不是诽谤人而增强对你的敬重。
(7)赞美须自然
赞美他人的时候,无论是开诚布公的直接赞美,还是委婉含蓄的间接赞美,都应该让自己的赞誉之词显得自然,万不可矫揉造作。赞美是为了让对方体验到被肯定,如果用词不把握分寸,可能会适得其反。直接赞美时最好不使用那些过分的词语,要准确得体又优雅大方。使用含蓄的方式时,则要语句清楚,切忌犹犹豫豫、支支吾吾,显得缺乏诚意。
5.赞美他人的五种方法
赞美是一件好事情,但如何在社交中适时地赞美别人,却不是一件易事。
赞美他人也需讲究方法,若在赞美别人时,不掌握一定的技巧,不审时度势,即便是真诚的赞美,也不会达到预想的结局。
赞美的方法很多,现在就常用的几种方法分述一下。
(1)直言夸奖法
夸奖是赞美的同义词。直言表白自己对他人的羡慕,这是平常用得最多的方法。老朋友见面说:“啊!你今天精神真好啊!”年轻的妻子边帮丈夫结领带边说:“你今天看上去气色好多了。”一句平常的体己话,一句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会让人一天精神愉悦,信心倍增。
(2)反向赞美法
指责与挑剔,每个人都难以接受。把指责变成赞美,看来是难以想像的,能真正做到更是不易。但世界著名企业家洛克菲勒做到了。他是位很具吸引力的企业家,使许多有才能的人团结在他周围。一次,公司职员艾德华·贝佛处置工作失当,在南非做错一宗买卖,损失100万美元。洛克菲勒知道后没有指责贝佛,何况事情已经发生了,指责又有何用?他于是找了些可以称赞的事,恭贺贝佛幸而保全了他所投金额的60%。贝佛感动万分,从此更努力地为公司效力。
(3)意外赞美法
出乎意料的赞美,会令人惊喜。丈夫工作一天后回家,见妻子已摆好了饭菜,称赞妻子几句;老师见学生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夸奖一番。在学生看来是应该的,却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这些看似平常小事,但对方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赞美,心情是无比愉悦的。有时,赞美的内容出乎对方意料,也会引起对方的好感。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写了一个他曾经历过的故事:一天,他去邮局寄挂号信,办事员服务质量很差,很不耐烦。当卡耐基把信件递给他称重时,说:“真希望我也有你这样美丽的头发。”闻听此言,办事员惊讶地看了看卡耐基,接着脸上露出微笑,服务变得热情多了。
(4)肯定赞美法
人人都有渴望赞美的心理需求,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上更是如此,例如,在人多的时候他说了一句俏皮话,在报上发表了文章,成功地完成了论文,苦心钻研多年的项目通过了鉴定等,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这时,不失时机给予真诚的赞美会使被赞美者高兴万分。大家都知道张海迪的故事,她曾应日本友人之邀,赴日本参加特意为她举行的演讲音乐会。在台上,她第一次用自学的日语做了自我介绍,并唱了几首她自己创作的歌。在她讲完之后,可想而知,她是多么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赞许、鼓励和褒扬啊!这时,日本著名作家和翻译家、主人之一秋山先生上台来紧紧抱住她,说:“讲得太好了,我们全都听懂了!”这简短的赞扬深深地打动了她,使她在最需要了解自己价值的时候,对自己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增强了自信心。
(5)目标赞美法
在赞美别人时,为他树立一个目标,往往能让他坚定信念,为这一目标而奋斗。足球教练文斯·伦巴迪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在训练队伍时,他发现一个叫杰里·克雷默的小伙子思维敏捷,球路较多。他非常看好这个小伙子。一天,他轻轻地拍一拍杰里·克雷默的肩膀说:“有一天,你会成为国家足球队的最佳后卫。”克雷默后来真的成了国家足球队主力队员。他后来回忆说:“伦巴迪鼓励我的那句话对我的一生产生了巨大影响。”
6.赞美他人的六个要点
赞美有时候没有必要刻意修饰,只要源于生活,发自内心,真情流露,就会收到赞美之效。但要更好地发挥赞美的效果,则需要掌握分寸、把握要点。
(1)实事求是,措辞恰当
当你准备赞美时,首先要掂量一下,这种赞美,对方听了是否相信,第三者听了是否不以为然,一旦出现异议,你有无足够的理由证明自己的赞美是有根据的。所以,要当心,赞美只能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不可浮夸。
赞美的措辞要恰当。一位老师赞美学生们:“你们都是好孩子,活泼、可爱、学习认真,做你们的老师,我很高兴。”这话很有分寸,使学生们既努力学习,又不会骄傲。但如果这位老师说:“你们都很聪明,将来会大有出息,比其他班的同学强多了。”这样就会使学生们产生傲气,造成不良影响。
(2)赞美要具体、深入、细致
抽象的东西往往不具体,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若称赞一个初次见面的人说:“你给我们的感觉真好。”这句话一点作用都没有,说完便过去了,不能给人留下任何印象。但是,倘若你称赞某个好推销员,可以说:“小李有一点非常难得,就是无论给他多少货,只要他肯接,就绝不会延期。”挖掘对方不太显著的、处在萌芽状态的优点,发掘对方的潜质,增加对方的价值感,这样,赞美起的作用会更大。
(3)赞美须热情
漫不经心地对对方说上一千句赞扬的话,等于白说。缺乏热诚的空洞的称赞,不能使对方高兴,有时还可能由于你的敷衍而引起反感和不满。“嗯,你这条围巾挺漂亮的。”谁都明白这是一种敷衍。若具体地说:“这条围巾挺漂亮的,和你衣服的颜色搭配起来很协调。”显然比空洞的赞扬有吸引力一些。
(4)赞美多用于鼓励
鼓励能让人树立起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一半,用赞美来鼓励对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在“第一次”。干任何事情,都有开头,有第一次,如果对方第一次干得不怎么好,你也应该真诚地赞美一番:“第一次有这样的成绩已经不容易了。”对第一次唱歌的人,第一次写文章的人,第一次……的人,赞扬是对他们最好的帮助,将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5)借用第三者的口吻赞美他人
赞美随时随地都能听见,而面对面或直接地赞美对方,总给人留下不大好的印象,有点恭维奉承之嫌。若换个角度,换种说法,也许就好多了。以“第三者”的口吻来赞美对方,说:“难怪某某一直说你很不错,今日一见……”可想而知,对方一定很高兴。以“第三者”的口吻来赞美,更能得到对方的信任和好感。因为在一般人的观念中,“第三者”说的话是较公正的。因此,当面赞扬一个人,有时会令人感到虚假,疑心你是否真心,而间接地在背后赞美对方,使对方感到你对他的赞扬是真诚的。
(6)赞美要注意适度
过度的恭维,空洞的奉承,或者恭维、奉承频率过高,都会令对方感到难以接受,甚至感到肉麻,令人讨厌,结果适得其反。只有适度的赞美才会令对方感到欣慰。适度因人、因时、因事、因地而异,需要不断摸索积累,掌握好这个“度”。
7.“高帽子”在交往中的妙用
莎士比亚曾说:“假如你没有一种德行,就假装你有吧!”更好的是,公开地假设或宣称他已有了你希望他有的那种德行,给他们一个好的名声来作为努力的方向,他们就会痛改前非、努力向上,而不愿看到你的希望破灭。
人际交往中,如果遇到一个表现差劲,毫无亮点可言的人你会怎么做?你可以远离他,但这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你也可以指责他,但这只能引起怨忿。这时,巧用戴高帽的交往策略,就可以产生出乎意料的结果。亨利·韩克,他是印第安那州洛威一家卡车经销商的服务经理,他公司有一个工人,工作每况愈下。但亨利·韩克没有对他吼或威胁他,而是把他叫到办公室里来,跟他坦诚地谈一谈。
他说:“比尔,你是个很棒的技工。你在这条线上工作也有好几年了,你修的车子也都很令顾客满意。其实,有很多人都赞美你的技术好。可是最近,你完成一件工作所需的时间却加长了,而且你的质量也比不上你以前的水准。你以前真是个杰出的技工,我想你一定知道,我对这种情况不太满意。也许我们可以一起来想个办法改正一下。”
比尔回答说他并不知道他没有尽好职责,并且向他的上司保证,他所接的工作并未超出他的专长之外,他以后一定会改进它。他做了没有?可以肯定他做成了。他曾经是一个快速优秀的技工。有了韩克先生给他的那个美誉,他怎么会做些比不上过去的事呢?
总之,若要在某方面去改变一个人,就把他看成他已经有了这种杰出的特质。
吉欧吉特·勃布朗在她的书--《我与马依得荷灵的生活》中,描述了一位比利时的灰姑娘惊人的变化。她写道:“隔壁旅馆的服务生端来了我的餐点。她的名字叫‘洗盘子的玛希’,因为她刚开始时是做洗碗盘助手。她简直是个怪物,斜眼,外八字腿,既没姿色,又没头脑。”
“有一天她的红手端着通心粉的盘子,我直截了当地跟她说:‘玛希,你不知道你自己有什么宝藏。’”
“她惯于压抑自己的情感,迟疑了一会儿,害怕有什么灾难似的,连动也不敢动。后来她才把盘子放在桌上,叹了口气,纯真地说:‘我永远都不相信我有。’她一点都不怀疑,连一个问题都不问。她只是喃喃地重复着我所说的回到厨房去了,而且她深信没有人会跟她开玩笑。从那天起,大家开始尊重她了。但最奇怪的变化在谦卑的玛希身上发生了。她相信自己确实有些内在宝藏,她开始打扮起来了,她饥渴的青春似乎开始奔放了,并谦逊地隐藏着她的朴实。”
“两个月后,她宣布她要和大厨师的侄子结婚了。她说:‘我就要当一名淑女了。’并谢谢我。一个小小的称许,改变了她的一生。”
吉欧吉特·勃布朗给了“洗盘子的玛希”一个美誉,而这份美誉改变了她。
比尔·派克是佛罗里达州得透纳海滩一家食品公司的业务员,他对公司新系列的产品感到非常兴奋,但不幸的是,一家大食品市场的经理取消了产品陈列的机会,这令比尔很不高兴。他把这件事想了一整天,决定下午回家前再去找该经理试试。他说:“杰克,我今天早上走时,还没有让你真正了解我们最新系列的产品,假如你能给我些时间,我很愿意为你介绍我漏掉的几点。我非常敬重你有听人谈话的雅量,而且非常宽大。”
刚戴上了比尔的“高帽子”,杰克能拒绝再听他谈话吗?在这个必须维持的美誉下,他是没办法这样做的。
有一天早晨,苏格兰都柏林的一位牙医马丁·贵兹与夫,当他的病人指出她用的漱口杯托盘不干净时,他真的震惊极了。不错,她用的是纸杯,而不是托盘,但生锈的设备,显然表示他的职业水准是不够的。
当这位病人走了之后,贵兹与夫医生关了私人诊所,写了一封信给布利基特--一位女佣,她一个礼拜来打扫两次。他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布利基特:最近很少看到你。我想我该抽点时间,为你做的清洁工作致意。顺便一提的是,每周2小时,时间并不算少。假如你愿意,请随时来工作半个小时,做些你认为应该经常做的事,像清理漱口杯托盘等等。当然,我也会为这额外的服务付钱的。”
第二天,他走进办公室时,他的桌子和椅子,擦得几乎跟镜子一样亮,他几乎从上面滑了下去。当他进了诊疗室后,看到从未见过的非常干净、光亮的铬制杯托放在储存器里。他给了女佣一个美誉,而且就只为这一个小小的赞美,她的工作更加认真卖力。他用了多少额外的时间呢?一点都没有。
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位四年级老师鲁丝·霍普斯金太太,当她看过班上的学生名册时,在新学期的第一天,她的兴奋和快乐却染上忧虑的色彩:今年,在她班上有一个全校最顽皮的“坏孩子”--汤姆。他三年级的老师,不断地向同事或是校长抱怨,只要有任何人愿意听。他不只是恶作剧而已,跟男生打架、逗女生、对老师无礼、在班上扰乱秩序,而且好像是愈来愈糟。他惟一能稍事补偿的特点是,他很快就能学会学校的功课,而且非常熟练。
霍普斯金太太决定立刻面对“汤姆问题”。当她见到她的新学生时,她讲了些话:“罗丝,你穿的衣服很漂亮。爱丽西亚,我听说你画画很不错。”当她念到汤姆时,她直视着汤姆,对他说:“汤姆,我知道你是个天生的领导人才,今年我要靠你帮我把这班变成四年级最好的一个班。”在头几天她一直强调这点,夸奖汤姆所做的一切,并评论他的行为正代表他是一位很好的男生。有了值得奋斗的美名,即使一个九岁大的男孩也不会令她失望。而他真的做到了这些。巧用“高帽子”的交往艺术,可以使你在公众中处处受到欢迎,可以使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愿望常常得到满足,这就是赞美的神奇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