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不是等来的
“我们有可能通过这条路直接穿越吗?”拿破仑问他身边的工程师们。因为这些工程师曾被派去探寻能够穿过险峻的阿尔卑斯山圣伯纳山口的路。“也许有可能,”他们回答得很牵强,“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可能性的。”“那就前进吧。”瘦弱单薄的拿破仑坚定地说,他丝毫没有觉察到工程师们言语之中的弦外之音:那个山口似乎是不可逾越的。
而与此同时,当拿破仑要穿越阿尔卑斯山的消息传到英国人和奥地利人的耳朵里时,他们只是轻蔑地报以无声地冷笑,毕竟那座神山从未有车轮碾过,是一片净土,也不可能有车轮能够从那里碾过。更何况拿破仑还率领着7万军队,载着成吨的炮弹、设备和物资,还拉着笨重的大炮呢!
然而,当一向认为胜利在望的奥地利人正洋洋得意之时,拿破仑的军队却突然出现在了他们的视野中,这让他们感到十分震惊,被困在热那亚的马塞纳将军也因此从饥饿的境地被解救出来。拿破仑并没有像其他先行者那样被不可逾越的高山吓倒,他率领军队成功穿越了阿尔卑斯山。拿破仑成功了,他在世界战争历史上创造了奇迹。
被人们认为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一旦被征服时,总会有人说,这个障碍在很久以前就能被征服;还会有人说,他们在征服这个障碍时遇到了任何人都无法想象、无法克服的困难,进而把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的事实说成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好让自己从困难面前大摇大摆地溜走。尽管许许多多的指挥官有精良的装备,有必要的工具,有善于穿越崎岖山路的士兵,但是他们却缺乏拿破仑在困难面前的坚韧勇气。尽管那些困难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难以克服的,但是对于拿破仑来说,他只能前进,他只能自己创造机会并牢牢握住这个机会,才能够更胜一筹。
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格兰特将军在新奥尔良不幸从马上跌落,受了重伤。这时,他接到命令要求他去指挥查塔努加的战役。当时,联邦军已被南方军重重围困,投降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了。到了晚上,敌军在四周的群山中燃起无数篝火,在漆黑的夜空的映衬下犹如点点繁星。而对于格兰特将军来说,所有的补给与供应线都已经被切断了,他只能强忍着身体的疼痛断然下令,挥师转移,寻找新的战场。
转移战场对于一支军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格兰特将军拖着重伤的身体,坐在马拉着的担架上指挥着军队前进。它们沿着密西西比河北上,穿过俄亥俄河及其星罗棋布的支流,一路艰难跋涉,走过茫茫荒原,最后,格兰特将军终于在4名士兵的帮助下,率领军队到达了查塔努加。一个伟大的指挥官到了!他的到来立刻改变了整个战场的局势,他能够扭转战局,而且也只有他才能够扭转战局。他的坚韧和毅力鼓舞了整个军队的士气。敌人仍然在一步步地逼近,但是在格兰特将军的身体还没有痊愈时,北方军就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回了周围的所有阵地。
发生在这里的一切是完全出自偶然,显然是因为重伤的格兰特将军那不屈不挠的决心鼓舞和激励了整个士气,才扭转了失败的局面。
当机立断,雷厉风行
意志力、勇气与决心是不是能够改变一切呢?否则为什么恺撒在发现自己的军队难以抵挡敌人进攻时,便拿起长矛,紧握盾牌,勇往直前,使得他的军队又迅速集结,最终大获全胜?为什么内伊在大大小小一百多场战役中总能化险为夷,使战局转败为胜呢?为什么温克尔里德的胸前深深插入了数根长矛时,他依然傲然挺立,冲出一条血路,让战友们步步进攻,踏上胜利之路呢?为什么佩里能够离开劳伦斯河,独自摇桨前往尼亚加拉大瀑布,让英国人的枪声从此销声匿迹?为什么贺雷修斯只带领2名士兵就让9万托斯卡纳的军队惊慌失措,瑟瑟发抖,直到穿越台伯河的桥轰然倒塌?为什么在联邦军不断溃败时,谢里丹将军赶到曼彻斯特,独自一人策马去往御敌前线,从而力挽狂澜?为什么莱奥尼达斯能够以寡敌众,在温泉关阻遏波斯的百万大军?为什么谢尔曼将军单枪匹马冲上前线,向他的士兵们挥手致意,要求他们坚守堡垒和阵地时,战士们立刻军心大振,为他们伟大的指挥官谢尔曼将军的到来奔走相告,并且真的保住了阵地?为什么拿破仑在经年累月的战斗生涯中,从来在任何一场战役中溃败过,从未失过手?为什么德米斯托克利能够在希腊的海边让波斯的战舰支离破碎,沉没海底?为什么威灵顿公爵历经沙场却从未溃败过?
与此类似的千千万万个例子是无声的历史留给我们的,它告诉我们,有无数杰出的伟人们在别人犹豫不决、畏缩不前时,他们果断地把握住了机会,成就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伟大业绩。这些人能够让整个世界为之喝彩的就是他们做事能够当机立断、雷厉风行,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当然拿破仑只有一个,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在今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年轻人所面临的困难与挫折,绝没有这位伟大的科西嘉小个子所跨越的阿尔卑斯山更高、更险。
要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看似普通的机会,让它变得非同寻常,不要痴痴地等待非同寻常的机会叩响你的心扉。1838年9月6日清晨,在英格兰与苏格兰之间的兰斯顿灯塔里,一位年轻女子被一阵尖锐恐惧的呼叫声从梦中惊醒。此时的天气状况极差,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海浪怒吼翻滚,其间呼啸的风声、咆哮的海浪声,夹杂着一阵阵凄厉的呼叫声不绝于耳畔。她通过望远镜看到了9个弱小的身影,他们乘坐的船只失事了,船头悬挂在半英里之外的岩石上,而求生的欲望却使他们正在挣扎着抓住海浪中漂浮的木板。
看到此情此景,灯塔的看守人——年轻女子的父亲威廉姆·达琳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说:“我们帮不了他们。”“不,会有办法的,好好想一想,我们一定会有办法的。我们必须救他们。”女儿含泪哀求着父母。“好吧,”父亲终于被女儿的真情打动了,“就依你的要求去试一试吧,格雷恩。但是我知道这与我的判断背道而驰,是有悖常理的。”
接着,一叶小舟冲向汹涌澎湃的大海,像狂风中飘零的羽毛一样漂浮不定。它穿过疾风骤雨,钻过惊涛骇浪,驶向失事的船只。那些船员的呼叫声唤起了这位孱弱女子的勇气和力量,她和父亲一道,奋力地划着桨在暴风雨中穿行。最终,9个船员得救了,他们安全回到了船上。
看着这位女英雄,一个船员不禁脱口称赞道:“亲爱的姑娘,没想到你如此单薄的身躯却在惊涛骇浪中救了这么多人。愿上帝保佑你!”她的英雄气概让高贵的君王都自愧不如,她的所作所为让全英国的人都感到无比荣耀。纪实小说家乔治·埃格尔斯顿曾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西格诺·法列罗要在府邸举行一个盛大的宴会,并邀请了许多尊贵的客人。就在宴会开始前夕,负责餐桌布置的点心制作人员派人来说,那件大型甜点饰品是他设计摆放在桌子上的,现在不小心被弄坏了,不知如何修复。听到这个坏消息,管家一时急得不知所措。”
“如果您能给我一个机会,我想我能弥补这个过失,并且让您满意。”这时一个孩子拉拉管家的衣襟怯生生地说。“你?”管家惊讶地喊出声。因为这个孩子是西格诺府邸厨房里干粗活的一个仆役。“你是什么人,竟敢在这里说大话?”“我是雕塑家皮萨诺的孙子安东尼奥·卡诺瓦”。这个脸色苍白的孩子大声地回答道。
此情此景,管家有些将信将疑地问:“你真的能做吗,小家伙?”“如果您能允许我试一试,我可以造一件大型甜点饰品摆放在餐桌中央,并让尊贵的客人们称赞它。”此时,孩子镇定地说。看着慌得手足无措的仆人们,管家只得答应安东尼奥的请求,允许他去试一试,他则站在一旁注视着这个孩子的一举一动。这个厨房的小帮工很快端来了一些黄油。一会儿工夫,一只蹲着的黄油巨狮造好了。眼前的这一幕让管家喜出望外,他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连忙派人把这个黄油巨狮摆到餐桌的中央。
宴会开始了,客人们陆陆续续地来到餐厅,这些客人当中,有高贵的王子、公主,有傲慢的王公贵族们,有威尼斯最著名的实业家,还有眼光敏锐挑剔的艺术评论家。当他们一眼望见餐桌中央蹲着的黄油巨狮时,都不禁交口称赞,并认为是一件天才的作品。他们的目光不忍从狮子身上移开,甚至将自己来此的真正目的抛到了角隅里,结果整个宴会变成了黄油狮子的鉴赏会。客人们在狮子面前情不自禁地细细欣赏着,还不断地问西格诺·法列罗,究竟是哪一位天才的艺术家竟然肯将自己的雕塑技艺浪费在这样一种很快就会溶化的黄油上。法列罗也被弄得一头雾水,他当即叫来管家问了个究竟,于是,这个厨房的帮工小安东尼奥被管家带到了客人们的面前。
当这些尊贵的客人们得知,面前这个美仑美奂的黄油狮子竟然是一个孩子仓促间所做的作品时,不禁为之震惊,整个宴会立刻变成了对小安东尼奥的赞美会。富有的主人在兴奋之余当众宣布,为了让小安东尼奥的天赋充分地发挥出来,他愿出资为这个天资过人的男孩请最好的老师,将他培养成为真正的雕塑家。
西格诺·法列罗果然信守了自己的诺言,但是宠幸并没冲昏安东尼奥的头脑,他依旧淳朴、热忱而又诚实,他孜孜不倦地刻苦努力着,希望自己成为皮萨诺门下一名优秀的雕塑家。也许没有人知道安东尼奥是如何充分利用第一次机会,尽量展示自己的才华,但是著名雕塑家卡诺瓦的大名却尽人皆知。
能抓住机会者才是强者
强者创造机会,而弱者却等待机会。
“等待机会的人不是聪明的人,而寻找机会,把握机会,征服机会,让机会成为服务于他的奴仆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最优秀的人。”夏宾说。
在你的一生中,你只有不到百万分之一的可能性获得特殊机会。然而机会却常常出现在你面前,你可以抓住它,把握它,将它变为有利的条件,因此你需要的是付诸于行动。
借口说没有机会的人都是懦弱和犹豫不决的人。他们总是高喊:机会!请给我机会!其实,机会充满了每个人的生活。每一次考试是你生命中的一次机会;学校里的每一堂课是一次机会;每一个病人对于医生来说都是一个机会;每一次商业买卖是一次机会,是一次展示你的优雅与礼貌、果断与勇气的机会,是一次表现你诚实品质的机会,也是一次交朋友的好机会;每一篇发表在报纸上的报道是一次机会;每一次对你自信心的考验是一次机会;每一个客户是一个机会;每一次布道也是一次机会。
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本身就是你奋斗进取的特权,它是上帝赐予你的,你要利用这个机会,充分地将自己的才华展现出来,并矢志不渝地追求成功,那么这个机会所能给予你的东西要远远大于它本身。弗莱德·道格拉斯是一个连身体都不属于自己的奴隶,他尚且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位杰出的作家、演说家、政治家。那么,当今与道格拉斯相比有无数机会的年轻人,是否应该有更好的表现呢?
勤劳的人永远在孜孜不倦地工作着、努力着,而懒惰的人总是抱怨自己没有机会、没有时间。睿智的人能够从琐碎的小事中寻找机会,而粗心大意的人却轻而易举地让机会从眼前溜走了。许多人一生都在寻找机会,他们像勤劳的蜜蜂一样,从每一朵花中汲取琼浆。聪明人会在他们遇到的每一个人身上,每一天生活的场景中寻找机会,他们会将一些有用的知识添加入他们的知识宝库里,给他们的个人能力注入新的能量。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与幸运之神牵手,但是如果幸运之神发现这个人对她的到来毫无准备时,她就会从正门进来,然后消失在窗棂间。”这是一句给人深刻教育的古老格言。
美国人尼里斯·范德比尔特是运输业巨头,著名企业家,他看到了汽船行业的发展前景,并认定自己在汽船航海方面能够有所成就。因此他放弃了原本已经蒸蒸日上的事业,到当时最早的一艘汽船上当船长,而年薪仅为1000美元。他的这一决定让家人和朋友为之震惊。当时,利文斯敦和富尔顿已经取得了汽船在纽约水面上航行的专有权,但是,范德比尔特却认为,这项法令有悖于美国宪法的精神。在他的一再要求下,这项法令最终被取消了,此后不久,他拥有了一艘属于自己的汽船。
在当时,政府每年要拿出一大笔钱补贴往来于欧洲的邮件业务,而范德比尔特却提出他愿意免费投递邮件并承诺更好的服务。他的这一要求很快就被接受了。靠着这种方式,一个庞大的客运与货运体系初步建成了。当这项事业逐步完善后,他又预见到,铁路运输将在美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大有发展前景。于是,他又积极地投身到铁路事业中去,为后来建立四通八达的范德比尔特铁路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十九人大篷车队”的成员、年轻的菲利普·阿穆尔将自己的全部家当搬上了一辆牧场大篷车,由一匹骡子拉着,毅然地跟随车队穿越“美国大沙漠”。辛勤工作的他将矿上定时发放的所有薪水一点点地积攒起来。这些积蓄是他日后独立开创事业的基础。6年后,这笔钱被他用来在威斯康星的密尔沃基经营粮食与商品批发。前后9年时间,他将50万美元装进了口袋。
格兰特将军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杰出领袖,当他命令军队打到里士满去时,菲利普·阿穆尔突然意识到了一个宝贵的机会。1864年的一个清晨,他敲开了合伙人普兰克顿的门,并且对他说:“我要坐下一班火车去纽约,倾销我们手中所有的猪肉。因为叛军的喉咙已经被格兰特和谢尔曼的军队扼住了,战争很快会以胜利而告终,那时猪肉会跌至每桶12美元。”此时他看准机会到来了,就果断地做出决定。
到达纽约以后,他在市场上以50美元一桶的价格大量抛售猪肉,人们都争相前去购买。华尔街上精明的投机商们都嘲笑这个西部年轻人的疯狂举动。他们劝告阿穆尔说,战争还远远没有接近尾声,猪肉价格还会一直攀升。对于他们的劝告,阿穆尔不屑一顾,照旧抛售猪肉。格兰特的军队勇往直前,而南方军则无回天之力,只能节节败退,不久,里士满失陷了。不出阿穆尔所料,猪肉的价格猛跌到了每桶12美元,而把握住机会的阿穆尔先生却将200万美元装进了口袋。
在石油行业抓住了机遇的约翰·洛克菲勒注意到,这个国家的人口众多,但用电灯的人却极少。这儿的石油储量非常丰富,其产量低、使用不安全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石油冶炼加工的方法太原始,而这个技术落后的缺口正好给他提供了极好的机会。他不仅善于发现机会的所在,更善于利用机会创造成功。
首先,洛克菲勒去找曾经与他一个机械厂共同工作过的维修工塞缪尔·安德鲁作为合伙人。直到1870年,他利用合伙人发明的冶炼加工石油的新工艺开始冶炼他们的第一桶石油。由于他们冶炼出来的石油质量好,因此生意越来越兴隆,后来,他又吸收弗莱格勒作为合伙人共同发展他们的事业。
然而,好景不长,安德鲁对现状不满,希望从这个团体中退出。“你想要什么补偿?”洛克菲勒问道。安德鲁随意地将“100万美元”这几个字写在一张纸上。不到一天时间,安德鲁就从洛克菲勒手中拿到了这笔钱。临别时,洛克菲勒对安德鲁说:“你没有要1000万美元,而只要了100万美元,这个要价真的不高。”
在此后20年间,这个仅以1000美元起家的小冶炼厂以滚雪球的速度迅速成长为石油行业的托拉斯——“美孚石油公司”。它的股票价格升至每一股170美元,总资产达到了9000万美元,而公司的市场价值则超过了15000万美元。
机会眷顾有准备的人
一个人的竞争能力如何,往往就看其是否善于抓住迎面而来的机会。善抓时机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夺得事业成功的必个可少的因素。能否抓住这样的时机,不但是时间管理成败的关键,也是一个人一生事业成败的关键。没有机会,纵然才华横溢的人,也未必能够登上成功之巅:因失掉千载难逢的好时机而遗憾终生的也大有人在。善于抓住时机,是伟大人物成功的奥秘,学会抓住时机,是自我训练的精华所在。那么,怎样抓住时机呢?
首先要认识时机
在生活中,到处都有时机问题,运动场上,抓住时机,则金牌垂胸;疆场对阵,抓住时机。则赢得战机;科坛夺魁,抓仆时机,则独占机会鳌头。国际知名管理学家哈洛尔德·康茨和西里尔·奥登纳尔在其颇有影响的著作《管理学精华》中特别强调要“认识机会”,并指出:“认识机会是规划的真心出发点”。只有认清机会,才能“建立起现实主义的目标”、提出可行性方案,人才是时代的产儿,但是在同一时代、同样条件下,不同的人发挥的作用有时会有天壤之别,除了其他条件之外,关键在于能否认清时代,抓住机会。只有当人们不失时机地认识和利用这种历史条件,才能取得成果。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认识时机,学会抓住时机,是现实生活提出的重大命题,也是走向成功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
其次要看准时机
看准时机,掌握好审时度势的艺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①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时机往往是一瞬即逝的,有时甚至在人们意料之外出现。如果不具备敏锐的观察力,那就不可能有幸看准时机,并且抓住它。在希腊神话中,幸运女神福耳图娜的形象是一位站在车轮上的少女,蒙着双眼。这意味着她虽盲目,却不是隐形的;一个人如果肯锐意进取,留心观察,他就一定能看准“幸运”。
②要提高自己的预见能力。
掌握好审时度势的艺术,最基本的方面是要看准事物将会向何处发展,须知未来并不是一本合上了的书。大多数将要发生的事都是由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所决定的,紧紧抓住现在这个时机,采取行动,就会减少将来的麻烦,或在将来能得到好处。
③提高洞察力。
科学的洞察力,就是俗话所说的“一眼看穿”的能力,它表现在能迅速地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对一些表面上似乎不同的事物,能迅速地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或彼此之间的联系。洞察力的高低与审时度势的能力成正比。在事物未萌发时便能科学地预见其出现,是一等洞察力;在事物萌芽状态时能正确地认识它的性质与意义,预见它发展的趋势,是二等洞察力;事物成长起来以后才能认识它,属于三等洞察力。很明显,卓越的洞察力是审时度势、看准时机的关键。
④要有自制力。
看准时机的要害是一个“准”字,过迟的行动固然会贻误时机,过早的行动则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审时度势时犯有“急性病”和“慢性病”,都会影响看准时机,我们既不能犯“急性病”,也不能犯“慢性病”,不能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掌握“准”字没有灵丹妙药,它是一种智慧与自制力的结合体。另外,也要了解其他人是如何看问题的。我们的每时每刻都是与所有的人共享的,每个人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周围发生的事情。因此,了解其他人的看法对看准时机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要寻找时机
一般说来,风险和时机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如果风险小,许多人都会努力追求这种机会;如果风险大,许多人就会望而却步,甚至连敢想都不敢想,少数敢冒风险者往往能得到最大最多的好时机。因此也可以说,时机就是对人们所承担的风险的相应补偿。要想赢得时机,就必须对时机与风险进行综合分析,从实际出发,迎着困难上,敢于担风险。只有“着重于机会,而不着重于困难”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机会,取得最大的成功,如果一个人在干一种事业前,只着眼于易于成功,而不是着眼于接受挑战,那么,他即使能够成功,其成功也相当有限。当然,干有风险的工作,有艰辛,又有不确定性,但只有信心实足,具备冒险精神的人,才能把机会化为成果。
人的一生,总是有几个大的转机的。大的转机,必有大的变化。没有大变化,也就没有大的发展。而要有大发展,就要善于抓住时机。哲学家培根说过:“造成一个人幸运的,恰是他自己”。
第四要把握时机
在人生的旅途上,一次偶然的机会,导致了伟大而深刻的发现,使科学家因此成名;一个突如其来的机会,使有的人大展才华,于是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从而名垂青史;甚至一次意外的事变,竟影响了一个人的整个生涯,对他的发展起着转机作用……凡此种种,在实际生活中都是常有的。
那么,应该怎样认识和把握机会呢?
经过个人的努力,时机是可以把握的。
“弱者等候机会,而强者创造它们”。时机虽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但不管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经过个人的努力,时机是可以把握的。美国有位学者曾通过对奥林匹克运动员、总经理、宇航员、政府首脑以及其他获得成功者的多年探访,逐渐认识到成功者绝非因为特殊环境、高智商、良好教育或异常天赋的结果,同样也不是一时走运,而是由于他们对自己的作为负责;认识自己的才能,追求自己的目标;迎接挑战,适应生活。他把这三点称之为“成功者的优势度”,是成功者与普通人之间存在着的一种微妙的差别。有的人天赋甚高,却侍才以傲而短于行动,丧失了不知多少成就事业的良缘。有的人在一时走运、初建成果后,便陶醉于快乐而忘记自己面临更多的机会,难成大器。唯有那些创造奇迹之后,忘记快乐的人,仍清醒地面对和选择无限的可能性,因之,终成伟业。而所有这些,无不是为生活态度所决定的。
一个人的才能越大,生活中的机会就越多。
面临机会却无能承担,等于没有机会。要把握住机会,还必须有渊博的知识。一个人的知识越多,才能越大,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机会就越多。弗莱明发明成功青霉素后,有人问他是不是靠“运气”帮忙,他说:“不要等待运气降临,应该努力去掌握知识。”知识丰富了,能力提高了,机会出现的概率会相应提高,机会的可获系数也会相应地变大。
把握时机的并非是命运之神,而恰恰是我们自己。正如伊壁鸠鲁所说:“我们拥有决定事变的主要力量。因此,命运是有可能由自己来掌握的,愿你们人人都成为自己幸运的建筑师。”
第五要创造时机
经常听到一些人埋怨机会不等,命运不公,总觉得自己碰不到机会。每每看到别人的成功,总是归结为“运气好”,实际上,机会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
一般说来,凡是成大功、立大业的人,往往不是那些幸运之神的宠儿,反而是那些“没有机会”的苦命孩子。
例如只用一个划水轮,就发明蒸汽船的富尔敦;只有陈旧的药水瓶与锡锅子就发现“法拉第定律”的法拉第;还有那使用最简陋的仪器来从事实验的贝尔,不也是发明了电报吗,在人类历史中,没有一件事比人们从困苦中成就功名的故事更为吸引人了。人们怎样从黑暗的夜晚达到光明?怎样脱离于痛苦、贫困之中?他们虽只有中等之资,但由于坚强的意志,不断地努力而终于达到目地。
“没有机会”永远是那些失败者的遁词,不信随便问一个失败者,他们大多数的人会告诉你,“自己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得不到像别人那样好的机会——因为没有人帮助他们,没有人提拔他们。”他们也会对你说“好的地位已经额满了,高等的职位已被霸占了,所有的好机会都已被他人捷足先登,所以他们是毫无机会了。”
当然,机遇不可能无缘无故地从天而降,机遇也不可能像路标一样,就在前面静静地等着你。机遇具有隐蔽性,它是隐藏着的;机遇具有潜在性,它等待着开发;机遇具有选择性,它只垂青那些在追求中、在动态中、在捕捉中的人。
这里有一点十分关键。你是被动地、消极地等待机遇,还是主动地去追求?等待机遇不像是等班车,到点儿车就来,机遇要看你的等待状况如何。是不是碰上了机遇,是不是捉住了机遇,是不是失落了机遇,是不是再也没有机遇,这些部是一种现象。而实质问题在于你是否在认真地准备着、在刻意地追求着。
第六要利用时机
每个人在生活中常常面临着多种机会。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要办,先做哪一件呢?在同样两小时内,可以去读书、看电影、干活、打扑克、吹牛……所有这些就是所谓的机会。可是在这些机会中,它们的成本是不一样的。花几角钱看一场电影,成本是不是几角钱,不是,因为还耗费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两个小时又会给人类带来多大的价值呢?这就是我们所要说的机会价值。两小时记住了二十多个外语单词,那就为今后阅读外文书籍创造了便利;两小时仔细观察了一件事,那就为今后写作积累了资料。
在利用时机时,一定要想到机会成本所带来的机会价值,从而自觉地约束自己,从事更有意义的活动,获取人生的更大价值。利用时机,用最小的机会成本,换取最大的机会价值的方法是用价值分析的方法,对要做的每一项工作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这是什么工作?
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它的“成本”(时间)是多少?它的“价值”是多少?有其他什么方法能实现这项工作吗?新方案的“成本”(时间)是多少?新方案能满足要求吗?经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分析,便可找出花费“成本”时间)比较少,而机会价值比较大的方案来。
不要让机遇与你擦肩而过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人人都会说这句话,但有很多人只有等到机会从身边溜走之后,才恍然大悟,如梦初醒,急得上蹦下跳。机遇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关键要看你是否是一个有心人。那些成大事者自然是捕捉机遇、创造机遇的高手,而是他们惯于在风险中猎获机遇!
如台风带来海啸一般,机遇常与风险并肩而来。一些人看见风险便退避三舍,再好的机遇在他眼中都失去了魅力。这种人往往在机会来临之时踌躇不前,瞻前顾后,最终什么事也干不成。我们虽然不赞成赌徒式地冒险,但任何机会都有一定的风险性,如果因为怕风险就连机会也不要了,无异于因噎废食,爷爷倒脏水连孩子一块倒掉了。
大凡成大事者人士,无不慧眼辨机,他们在机会中看到风险,更在风险中逮住机遇。
美国金融大亨摩根就是一个善于在风险中投机的人。J·P·摩根诞生于美国康乃狄格州哈特福的一个富商家庭。摩根家族1600年前后从英格兰迁往美洲大陆。最初,摩根的祖父约瑟夫·摩根开了一家小小的咖啡馆,积累了一定资金后,又开了一家大旅馆,既炒股票,又参与保险业。可以说,约瑟夫·摩根是靠胆识发家的。一次,纽约发生大火,损失惨重。保险投资者惊慌失措,纷纷要求放弃自己的股份以求不再负担火灾保险费。约瑟夫横下心买下了全部股份,然后,他把投保手续费大大提高。他还清了纽约大火赔偿金,信誉倍增,尽管他增加了投保手续费。投保者还是纷至沓来。这次火灾,反使约瑟夫净赚15万美金。就是这些钱,奠定了摩根家族的基业。摩根的父亲吉诺斯·S·摩根则以开菜店起家,后来他与银行家皮鲍狄合伙,专门经营债券和股票生意。
生活在传统的商人家族,经受着特殊的家庭氛围与商业熏陶,摩根年轻时便敢想敢做,颇富商业冒险和投机精神。1857年,摩根从德哥廷根大学毕业,进入邓肯商行工作。一次,他去古巴哈瓦那为商行采购鱼虾等海鲜归来,途经新奥尔良码头时,他下船在码头一带兜风,突然有一位陌生白人从后面拍了拍他的肩膀:“先生,想买咖啡吗?我可以出半价。”
“半价?什么咖啡?”摩根疑惑地盯着陌生人。
陌生人马上自我介绍说:“我是一艘巴西货船船长,为一位美国商人运来一船咖啡,可是货到了,那位美国商人却已破产了。这船咖啡只好在此抛锚……先生!您如果买下,等于帮我一个大忙,我情愿半价出售。但有一条,必须现金交易。先生,我是看您像个生意人,才找您谈的。”
摩根跟着巴西船长一道看了看咖啡,成色还不错。——想到价钱如此便宜,摩根便毫不犹豫地决定以邓肯商行的名义买下这船咖啡。然后,他兴致勃勃地给邓肯发出电报,可邓肯的回电是:“不准擅用公司名义!立即撤销交易!”
摩根勃然大怒,不过他又觉得自己太冒险了,邓肯商行毕竟不是他摩根家的。自此摩根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那就是开自己的公司,做自己想做的生意。
摩根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在伦敦的父亲。吉诺斯回电同意他用自己伦敦公司的户头偿还挪用邓肯商行的欠款。摩根大为振奋,索性放手大干一番,在巴西船长的引荐之下,他又买下了其他船上的咖啡。
摩根初出茅庐,做下如此一桩大买卖,不能说不是冒险。但上帝偏偏对他情有独钟,就在他买下这批咖啡不久,巴西便出现了严寒天气。一下子使咖啡大为减产。这样,咖啡价格暴涨,摩根便顺风迎时地大赚了一笔。
从咖啡交易中,吉诺斯认识到自己的儿子是个人才,便出了大部分资金为儿子办起摩根商行,供他施展经商的才能。摩根商行设在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对面的一幢建筑里,这个位置对摩根后来叱咤华尔街乃至左右世界风云起了不小的作用。
这时已经是1862年,美国的南北战争正打得不可开交。
林肯总统颁布了“第一号命令”,实行了全军总动员,并下令陆海军对南方展开全面进攻。
一天,克查姆——一位华尔街投资经纪人的儿子,摩根新结识的朋友,来与摩根闲聊。
“我父亲最近在华盛顿打听到,北军伤亡十分惨重!”克查姆神秘地告诉他的新朋友,“如果有人大量买进黄金,汇到伦敦去,肯定能大赚一笔。”
对经商极其敏感的摩根立时心动,提出与克查姆合伙做这笔生意。克查姆自然跃跃欲试,他把自己的计划告诉摩根:“我们先同皮鲍狄先生打个招呼,通过他的公司和你的商行共同付款的方式,购买四五百万美元的黄金——当然要秘密进行;然后,将买到的黄金一半汇到伦敦,交给皮鲍狄,剩下一半我们留着。一旦皮鲍狄黄金汇款之事泄露出去,而政府军又战败时,黄金价格肯定会暴涨;到那时,我们就堂而皇之地抛售手中的黄金,肯定会大赚一笔!”
摩根迅速地盘算了这笔生意的风险程度,爽快地答应了克查姆。一切按计划行事,正如他们所料,秘密收购黄金的事因汇兑大宗款项走漏了风声,社会上流传着大亨皮鲍狄购置大笔黄金的消息,“黄金非涨价不可”的舆论四处流行。于是,很快形成了争购黄金的风潮。由于这么一抢购,金价飞涨,摩根一瞅火候已到,迅速抛售了手中所有的黄金,趁混乱之机又狠赚了一笔。
这时的摩根虽然年仅26岁,但他那闪烁着蓝色光芒的大眼睛,看去令人觉得深不可测;再搭上短粗的浓眉、胡须,会让人感觉到他是一个深思熟虑、老谋深算的人。
此后的一百多年间,摩根家族的后代都秉承了先祖的遗传,不断地冒险,不断地投机,不断地暴敛财富,终于打造了一个实力强大的摩根帝国。机会常常有,结伴而来的风险其实并不可怕,就看你有没有勇气去逮住机遇,敢冒风险的人才有最大的机会赢得成功。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个成大事者会不经过风险的考验。因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去冒风险,又怎能把握住人生的关键呢。
机会稍纵即逝,犹如白驹过隙,当机会来临,善于发现并立即抓住它,要比貌似谨慎的犹豫好得多,犹豫的结果只能错过机遇,果断出击是改变命运的最好办法。
1975年初春的一天,美国亚默尔肉食加工公司的老板正躺在沙发上看报纸,突然,一则短讯让他双眼圆睁:
“墨西哥将流行瘟疫。”
这位老板立刻推测,如果墨西哥有瘟疫,必定从加利福尼亚和得克萨斯两州传入美国,而这两州又是美国肉食供应的主要基地。这两地一旦瘟疫盛行,那么全国肉类供应必定紧张。
于是,在证实了这个消息的可靠性之后,他倾囊购买得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的生猪和牛肉,并及时运往美国东部。
不出所料,从墨西哥传来的瘟疫蔓延美国西部几个州。美国政府立即严禁这些州的食品外运。于是美国全境一时肉类价格暴涨,肉类奇缺。
亚默尔公司数月内净赚900万美元,一时占尽风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进退之间不能把握时机者,必将一事无成,遗憾终生。而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机会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做个有准备的人要在平时就做个有心人,这样才会懂得如何经营自己的命运,才会比别人收获得更多。那些平常无心的人,对一切事都放任自流,必然会错失许多东西。
生活就是这样,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公正的,与其说她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不如说有准备的人善抓机遇,亚默尔公司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对那些随遇而安的人来说,机会在他面前出现时,他也把握不住。
行动不一定要万事俱备
想好了再做,表面上看是行之有法,但有些事只能边做边思考,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
许多人平庸一生,是因为他们一定要等到每一件事情都百分之百的有利、万无一失以后才去做。当然,我们必须追求完美,但是人间的事情没有一件绝对完美或接近完美。等到所有的条件都完美以后才去做,只能永远等下去了。
吉恩快四十岁了,他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份安定的会计工作,一个人住在芝加哥,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早点结婚。他渴望爱情、友谊、甜蜜的家庭、可爱的孩子以及种种相关的事。但是每一次临近婚期时,吉恩部因不满他的女朋友而作罢(那就是说,在犯下可怕的错误之前还来得及补救)。
有一件事可以证明这一点。两年前吉恩终于找到梦寐以求的好女孩。她端庄大方、聪明漂亮又体贴。但是,吉恩还要证实这件事是否十全十美。有一个晚上当他们讨论婚姻大事时,新娘突然说了几句坦白的话,吉恩听了有点懊恼。
为了确定他是否已经找到理想的对象,吉恩绞尽脑汁写了一份长达四页的婚约,要女友签字同意以后才结婚。这份文件又整齐,又漂亮,看起来冠冕堂皇,内容包括他所能想象到的每一个生活细节。其中有一部分是宗教方面的,里面提到上哪一个教堂、上教堂的次数。每一次奉献金的多少;另一部分与孩子有关,提到他们一共要生几个小孩、在什么时候生,等等。
他把他们未来的朋友、他太太的职业、将来住在哪里以及收入如何分配等等,都不厌其烦地事先计划好了。在文件末尾又花了半页的篇幅详列女方必须戒除或必须养成的一些习惯,例如抽烟、喝酒、化妆、娱乐等等。
准新娘看完这份最后通牒,勃然大怒。她不但把它退回,又附了一张便条,上面写道:“普通的婚约上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一条,对任何人都适用,当然对我也适用。我们从此一刀两断!”
当吉恩向卡耐基诉说这段经历时,还委屈地说:“看,我只是写一份同意书而已,又有什么错?婚姻毕竟是终身大事,我不能不慎重行事啊!”
吉恩真是大错特错。他可能过分紧张,过度谨慎,但不论是婚姻,或是任何一件事情,你都不能过于吹毛求疵,以免你所订的每一种标准都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吉恩先生处理婚姻问题的做法,跟他对待工作、积蓄、朋友等等事情的态度都很相像。成大事者的人物并不是在问题发生以前,先把它统统消除,而是一旦发生问题时,有勇气克服种种困难。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的完美要求必须折中一下,这样才不至于陷入行动以前永远等待的泥沼中。当然最好是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那种大无畏的精神。
为避免“万事俱备以后才行动”所引起的重大损失,下面两条原则可以作为参考:
一是发生困难时,要勇敢面对,绝对不能畏缩
成大事者的人物并不是行动前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而是遭遇困难时能够想办法克服。不管从事工商业还是解决婚姻问题或任何人生问题,一遇到麻烦就要想办法处理,正像遇到桥梁时就要跨过去一样自然。
我们无论如何也买不到万无一失的保险。所以当你制定一项计划时,不要瞻前顾后,而要下定决心去实行你的计划。
行动本身会增强信心,不行动只会带来恐惧。
二是要预料种种困难
因为每一个冒险都会带来许多风险、困难与变化。假设你从芝加哥开车到旧金山一定要等到“没有交通堵塞、汽车性能没有任何问题、没有恶劣天气、没有喝醉酒的司机、没有任何类似的意外”之后才出发,那么你什么时候才出发呢?你永远走不了的。当你计划到旧金山时,先在地图上选好行车路线,检查一下车况以及其他需要尽量排除的意外。这些都是出发前需要准备的事项,但是从理论上说,你仍无法完全消除所有的意外。但你还是要动身,必须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