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中国还是世界,都有很多有关小人国的传说和童话,人们最为熟悉的莫过《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描述。那么,当今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小矮人族呢?回答是肯定的。
世界上最矮小的人,称为俾格米人,他们是非洲土著,在非洲中部扎伊尔东北依多利地区生活,他们自称为“森林之子”。这个矮人部落,约有50000人口,平均身高1.4米。他们的肤色并非黑色,而是深棕色,头发垂直,不如一般黑人那样卷曲。他们至今仍过着原始生活,喜性游牧,以采集蘑菇、坚果、莓子和捕捉野兽为生。尽管他们与外部世界已有几代人的接触,然而至今没有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小矮人住在河边用树叶和树干构筑的圆顶小棚里。他们不分男女,都是赤身裸体,只在下身系着软树皮。
俾格米人懂得从蛇身上取毒,将毒液涂在箭头上射杀野兽。他们有火种,但习惯生食。他们虽然仍处在原始社会,但婚姻制度实行一夫一妻制。俾格米的女子脸上绘花纹,唇刺穿一孔,插上一株芦苇或其他野草,颈上挂一串兽骨制成的珠链。
俾格米人将牙齿磨齐,使之锋利,有助于撕凿兽肉。
据学者们预测,由于俾格米人的死亡率高,如果他们的生活方式不转变,那么最终将面临绝种的威胁。
另外,在孟加拉湾东海上的安达曼群岛,也居住着一个古老奇特、与外界隔绝的矮小民族。200多年前,这个民族的人口共约10000多,目前只幸存500人左右。
这些人的面部阔、鼻梁直、皮肤颜色像煤炭一样黑,或呈稍带微红的茶色,头发黑短而略鬈曲。他们身材矮小,成年男子一般身高为1.4米,最高者不超过1.6米,成年女子的身体更矮小。
从人种学方面来考察,关于这个民族的起源问题,学术界的看法不一,目前尚难加以定论。
据传说,大约3000多年前,这个民族的祖先从缅甸南部乘独木舟来到安达曼群岛上定居,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茫茫密林丛莽之中。由于他们长期过着与外界隔绝的孤独生活,因而古代历史学家对他们的真实情况一无所知,古代文献资料对他们毫无记载,只是在南亚次大陆东部民间口头上流传着有关他们的一些荒诞无稽的神话传说。直到近代欧洲探险者曼尔高·帕洛深入到安达曼群岛进行考察,报道了岛上土著居民的情况,欧洲人才开始知道安达曼群岛上存在着这样一个古老奇特的民族。
有些学者认为,这个民族起源于史前时期,是远古内格里托人的后裔。有些学者不同意上述论断,他们认为,这个民族起源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尼罗格人种(尼罗格是人种学上的名称,意思是黑色人种)。有些学者认为,这个民族与居住在非洲刚果和安哥拉密林中的俾格米人是同类人种,同属世界上最矮小人种。如果真的是这样,在远古时代,他们是怎样从非常遥远的非洲来到亚洲的呢?这是令考古学和人种学家们迷惑不解的一个谜。
以上种种看法是否真实可靠?至今难以肯定,有待考古学家和人种学家们,今后继续深入探索和研究。
弱智的天才
或许你也听过,天才与白痴之间只是一线之差,有时这条线甚至不存在。也就是说,这两种各处一端的东西会同时存在于一个脑袋中。
有一个叫福勒利的可怜虫,他几乎一生一世都在法国阿曼蒂欧里斯的一个精神病院里度过。
福勒利是一对患有梅毒的夫妇的孩子。他生来就是瞎子,意志薄弱。由于早年就被抛弃,一间医院成了他的收容所。在那里,人们很快就注意到,福勒利在心算上有着非凡的本领,人们试图教他学会一些正当的行为,但毫无结果。对教导者所解释的一切,福勒利只能领会一点。在医院里,他摸索地绕着大厅和地面其它地方行走,就这样过他的日子。
福勒利有时会从他那白痴的“栏”里走出来,叫那些科学家感到吃惊。
博学之士聚集在一起,要测试他们以为可疑的他那一如闪电般快的计算能力。福勒利能够高速而精确地计算,这叫围观者惊异不已。
有一次,在12位欧洲杰出的学者和数学家面前,福勒利被带进一间房子里,做一次有关他的不可思议的天才的表演。他靠着墙,痴笑着,在众多的陌生人面前,他感到尴尬。陪伴着他的人把一道由那些博士提出的问题向他读出来:如果你有64个盒子,而你把一粒玉蜀黍粒放在第一个盒子里,放在第二个盒子里的玉蜀黍是第一个的两倍,放在第三盒子里的玉蜀黍粒又是第二个的两倍,如此类推,那么,你要在第64个盒子里放进多少玉蜀黍粒!
福勒利继续傻笑,那脸埋在教授们的手里。陪伴他的人问他把问题听明白了没有?他说听懂了。那人又问他会不会回答?他说会。不到半分钟,他就把正确答案算出来了。答案是:18,446,734,073,709,551,615。
福勒利,这位阿曼蒂欧里斯的白痴,曾被安排在天文学家、建筑学家、银行家、租税征收人和造船家等人的面前做同样的表演。每次,他都是在数秒钟之内算出了正确的答案。这样的表演,直至他死后数十年,有了电子计算机之后,才再度出现。
1849年,美国阿拉巴马州有一位名叫比顿的领主,他家里有一个女奴生了一个儿子,叫汤姆·威吉斯。在汤姆身上,发生了类似福勒利的事。
汤姆是一个盲人,由于他需要特殊照顾,故此他被允许跟他妈妈,住在那间大房子里。他渐渐可以独自在房子里摸索着行走,但他宁愿在那道主楼梯下的角落里,静静地、一动不动地站数个小时。很明显,他是入神地听着那个古老大钟的“嘀嗒”声。
1855年,汤姆6岁了。在一个欢愉的春天的傍晚,比顿领主一家款待几位来自蒙哥马利的客人。其中的一个节目,是由两位比顿家族的女士演奏钢琴。这两位女士,一个是农场主夫人,另一个是农场主的儿媳妇。两人都曾在波士顿音乐学校就读,并且都达到了音乐家的水平。
当晚,当客人们全都就寝之后,比顿少奶奶却听见了钢琴音乐,她十分惊奇。难道是她的婆婆在这个不寻常的时刻,再度到楼下去继续她的演奏!她推门匆匆看一眼,就知道她婆婆睡得正香。满腹狐疑地比顿少奶奶踮着脚走下楼梯,直走到放置钢琴的那间房的门前。
借着在那个直立大窗透进来的月光,她看见那盲童小汤姆坐在钢琴前,那短而粗的手指凭着触觉在琴键上飞舞。他正重复地弹着在该晚较早时那两位女士曾表演过的其中一首乐曲,虽然有缺陷,但毫无错误。他只是在琴键上摸了一遍,对它有了一点认识,然后蓦地再次“复制”出拍子和音乐,跟他在数小时前听见的一样。
这孩子是从一个开着的窗爬进客厅的。他所重复的音符,是由两位受过训练的钢琴家所奏过的,实在令人惊异。
汤姆·威吉斯,这个盲童低能儿,后来成为一位音乐神童。比顿一家发觉,汤姆具有准确无误的模仿能力。不管人家演奏了什么曲子,他都能够立刻再次演奏出来,连人家搞错的地方他都能照搬无误。
汤姆的事迹很快便给传开了,比顿少奶奶允许他做公开表演。
盲人汤姆在美国和欧洲做周游表演,历时25年,赢得了无数人的喝彩,每当他听完一位钢琴家演奏之后,便忠实而精妙地把那位钢琴家的演出再现出来,即使是一些难度甚高的细节,也无妨他的模仿。
从没有接受过琴键知识的汤姆·威吉斯本身是个盲人,他是怎样成为钢琴家的呢?这是一个未解之谜。
1768年,瑞士伯恩一个富有的家庭生了一个名叫戈特弗里德·迈德的男孩子,他所表现的心智很快就表明了他是一个低能儿。他那富有的家庭尽了各种努力,要使孩子的智力得以提高,但那孩子常常是毫无反应。自出生至1814年他在46岁死去时为止,戈特弗里德·迈德一直都是一个低能儿,甚至不能照顾自己,当他外出散步时,需有一个保姆陪伴左右。
戈特弗里德在孩子的时候有一套画具,另外还有粉笔和石板。不久之后,他便开始绘一些出色、生动的动物和孩子的素描,来为自己取乐。其中一些是水彩画。在有阳光的日子里,戈特弗里德的保姆会领着可怜的他,前往那个家庭领地的每个安静的角落去,他会连续数小时地安坐在那里,愉快地咕哝着。他画着或给画上色。他那孩子般的脑袋里,因此而充满了欢乐。
在他30岁的时候,他那具有艺术家水平的绘画,使他成了欧洲知名的人物。他给他的宠物或他内心里认同的孩子所作的画,特别叫人喜爱。戈特弗里德所画的一幅母猫与小猫的画,被英皇佐治购买,并在皇宫里挂了许多年。
关于艺术与白痴奇异的结合这种事,也发生在现代人的身上,他就是日本神户的山下京司。跟戈特弗里德·迈德一样,他像小孩子那样,需要受到保护与带领。然而,当他的绘画作品于1957年末,在神户的一间商店里展出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赏,前往参观选购的人估计超过10万人。
京司诞生在东京的贫民区,由于心智的成长受到阻碍,他在12岁时被安置在一所医院里。尽管他在艺术方面并无任何家庭背景,他先前亦无表现任何在绘画方面的兴趣,但京司开始作画了。他作画的方法是,把颜色纸撕开,并把这些碎纸片拼贴在画布上。
他的天才继续得到发展,医院里的医生鼓励他,给他一些颜料,他渐渐地学会怎样使用。他在日本受到国人普遍的喜爱,杂志争相以他的作品作为封面。1956年,山下京司35岁时出版的一本彩色画册,成为日本畅销书中的一本。之后,他便在城市的街道上流浪,求乞,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最可怕的病
所谓世界上最可怕的病,并非是指70年代危害人类健康、夺走成千上万人生命的癌症,也不是指80年代被医学界公认为“超级癌症”的艾滋病,而是比癌症和艾滋病更危险的疾病。目前,国际医学界将“拉塞”、马尔堡病和埃波拉出血热,列为最危险的三大传染病,这是自然界的病毒变换新的方式向人类发起的进攻。
“拉塞”病是在非洲尼日利亚的一个叫“拉塞”的小村子发现的,因为找不出病因,所以只好以村庄的名称作为这种病的病名——“拉塞”。
患了这种病的人,开始背部剧烈疼痛,然后扩展到胸部,体温不断升高,口中两腮布满黄色小脓包,白血球大量减少,血液凝固,失去循环能力,两只胳膊上出现紫色斑块,最后因呼吸窒息而死亡。
1969年1月,尼日利亚北部拉塞地区教会医院,一位美国护士突然患上“拉塞”。病人还未送到附近较大的乔斯敦教会医院,就已断气了。奇怪的是,抢救过这位病人的两名护士也受到感染而相继死去。
研究人员曾取“拉塞”病者的血样化验分析,发现血小板上有如衣服虫蛀的小孔。“拉塞”病菌在显微镜下放大100000倍进行观察,发现它外形像网球,周围有很细很细的绒毛,样子十分难看可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做化验的几位研究人员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感染。于是,有关方面马上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可是危险仍然存在,传染仍在继续,病人逐渐增多,传播范围也在扩大。令人担忧的是:一个由美国教授负责的研究小组刚从事这一研究,全体成员就因感染而全部身亡。
目前,对于“拉塞”人们只知道它是由病毒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非洲一种多乳头家鼠的唾液污染食物、水源和谷物传播。人吃了或接触了这些物品就会感染。“拉塞毒”几乎可侵犯人体的所有器官,会引起咽炎、局部急性肺炎、肌炎、心肌炎、脑病、肾病和出血热等病症,最后导致全身生理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达36%~67%。最令人担忧的是它通过病人的唾沫、接触的物品传染给其他人。
更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得“拉塞”病的都是白种人,黑种人虽有接触,却不受传染,原以为黄种人或许也可能幸免,然而前不久日本横滨发现首例“拉塞”病患者,打破了人们的这一幻想。这位患者49岁,在1987年2月曾去非洲工作,而染上了此病。
然而,到目前为止,由于“拉塞”病的传染性极大,使医学专家对它束手无策。
除了“拉塞”之外,还有二种有待研究的传染病:马尔堡病与埃波拉出血热。
1967年,联邦德国法兰克福附近的马尔堡和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同时患了一种奇怪的致命病毒性出血热,造成一些实验人员的死亡。这一事件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一个国际性调查机构发现传染源是实验里刚从非洲乌干达进口的绿猴和黑叶颏猴。正是这些来自非洲供实验使用的猴子携带的病毒引起了疾病的流行。接着,世界各地又不断发现了马尔堡病例,不少人因此而身亡,于是引起了医用病毒学家们的注意。目前,研究人员虽已分离出致病性很强的马尔堡病毒,但仍未对该病毒作出精确的分类。
1976年6月27日,非洲苏丹南部恩扎拉棉布厂,284名职工和家属都得了一种奇怪的出血热,几天内死了151人。同年9月,怪病又蔓延到了离苏丹恩扎拉约900千米的扎伊尔,引起280人死亡。这是近30年来世界罕见的一种急性病毒性疾病的爆发流行。经专家研究发现,这是由埃波拉病毒引起的,传染源也是老鼠。如何制止这种病毒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乃是科学家们进一步要研究的课题。
千眼之人
14岁的玛嘉烈·福士往房间走去。房间里,有数位医学专家在等着她。看来,她与一般健康的儿童无异。两小时后,她自那间房间走出来,留在她背后的,是数位惊奇的迷惑的专家。
玛嘉烈在美国东部维吉尼亚州的埃娜森小社区度过了14年,她的父亲在那里的乞沙比克与俄亥俄铁路的救济品仓库里当管工。福士先生说,他注意到,那些孩子常常喜欢纵情地与他的女儿玩蒙眼睛游戏。他们玩的时候,一些孩子显示出比其他孩子高的能力,可以更好的躲闪或找出一些诸如树木之类的障目的物体。
福士先生继续说,玛嘉烈在这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天才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这使他首先想到,她可以透过视线遮挡物看东西。他曾经采取措施,防止她窥视,然后对她进行测试,结果她显然能够如常地看到东西。其他一些儿童似乎亦不同程度地拥有同样的能力,但无人能达到玛嘉烈最后所能获得的能力。
在l960年1月的一个下午,福士先生对美国退役军人管理中心的一个医疗专家小组说,由于玛嘉烈对他完全信任并遵循他的指导,故他相信她极有可能取得极大的进步。在3个星期快要过去的时候,福士先生说,那孩子蒙上眼睛之后,可以指出诸如桌子与门之类的大物体,随后,不久,她可以指出和描写下面的这些小物件:课本、帽子、时钟和小块纸张。接着,她渐渐可以描述颜色、物体的结构,甚至可以读出报纸上的印刷字。
一次,玛嘉烈无法读出报纸上的字。她的父亲也不知道怎样去帮助她改正,只好对她提议她应该把那些烟雾“吹”走——在精神上这样做。很奇怪,问题就这样给解决了。
要是说医学专家们在试验中的这一点上持怀疑论,那可能是一种未打折扣的掩饰。有一位铁路职员,他从没受过医学训练,但他肯定的说他已经把她的女儿训练成不用眼睛也能读书并分辨颜色。这是反常的!除了那些还依稀记得35年前朱尔斯·罗梅因医生所做工作的人之外,其他人都会认为这是反常的。
在医生们参与试验的情况下,福士先生的话还可以站得住脚吗?
那个值得纪念的下午,医生们把这女孩子眼睛蒙上了。所用的蒙眼办法是医生们满意的:蒙眼之物不仅包括了习惯下使用的小块棉花、绷带,并大量地使用磁带,这使他们加倍相信,她决不能如常地运用视力。
在这个情况下,14岁的玛嘉烈可以朗读圣经上的摘录以及随意摘自杂志和报纸的片段,辨别各种广告上的颜色,玩棋,辨别由医生们随意选择的物体,这些令专家们吃惊不已。
这是在不可能使用视力的情况下的一种具有戏剧性而使人困惑的示范。这是欺骗性行为吗?是不是那个孩子可以看见什么?但这是医生亲自给她蒙的眼,他们认为,在那样的情况下,是无法做出欺骗性行为的。在整个测验过程中,她每分钟都在他们的督视之下,她根本没有玩弄把戏的机会。当医生们把磁带与绷带移开的时候,那重重的十字形磁带条是集中在她的眼前,形成了一个不透明的眼罩,要是她不向后倾侧脑袋以逃避磁带,是不可能看见测试物的。
专栏作家德鲁·皮尔逊,在多家报纸同时发表的文章中报道了这次测试,文中他引述了一位在现场参与的精神病医师事后说的一句话:“可以相信,大脑的某个部分将会被发现。”
随后,玛嘉烈·福士在l960年1月15日和22日在一个叫“有趣的人”的电视节目上跟公众见面。
1956年,有一份来自苏格兰的报告说,有一个瞎眼的男孩被训练至可以透过皮肤看东西。这份报告是由坎普希尔鲁道夫一世学校的校监卡尔·科恩伊格医生认可的。
遵循科恩伊格医生的意见,在那盲男孩14岁的时候,学校接收了他。这个使人同情的孩子看来没有受过教育,他只能以粗野、刺耳、鹦鹉式的方式说话。
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个孩子被安置在一张长椅上,周围是用白纸裱起来的隔板,用以排除外来光线。然后,以明亮的光线在不同的时刻向他、并向那些纸张照射。
那位医生的报告说,不久,那孩子开始对某种颜色有了反应。他学习正当地说话,学习唱歌和背诵诗句。他变得强壮、健康。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他的一般情况得到改善的时候,他的皮肤组织也有了改变。那些医生颇为清楚地看到,那孩子可以分辨不同颜色的光线。
科恩伊格医生亦报告了一宗发生在同一所学校里的有趣事件,一个又聋又盲的孩子,被安置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然后又以彩色光线照射他。接着,一根点燃着的蜡烛被放在那孩子与教师之间,过不了一会儿,那孩子便可准确地跟着教师的手势做动作。最让人惊异的是,他“看见”6英尺以外的小物体,由于“看”得清楚,他可以独自在地板上把它们捡起来。
另一本关于这个独特领域的书,是于1957年由小阿特兰蒂及布朗出版的维德·迈港所著的《面面相观》。该书的作者是一位年青的印度人,并在他仅仅3岁的时候,因为脑膜炎而招至双目失明。在维德还是小孩子时,他便可以骑着自行车,在他印度的家乡里穿过一些繁忙的街道,作为美国一家书院的学生,他常常被办事处要求携带在传统上盲人所用的白手杖,而维德强调,他并不需要。众所周知,他在毫无辅助的情况下,曾乘搭便车遍游美国。
他怎么能这样做呢?维德·迈港声称,他有一种他所谓的“脸部视力”,因此他可以在路上避开碰撞与走动的车辆。他不能准确地解释明白——但他说,他确确实实可以用他的脸部透过皮肤“看”东西。
由罗梅因医生到科恩伊格医生及维德·迈港,愈来愈多的事实证明,人有时是可以不用眼睛看东西的。
胎儿的奇异功能
1.渴是一种警报
你一定尝过“渴”的滋味:口干唇焦,全身好像要燃烧一样,一见到水,便会扑过去,捧起碗,一口气喝它个底朝天。
渴代表什么?
渴代表身体里缺了水,而且不是一般的缺水。医学家曾经测试过,人到有渴的感觉,身体里至少已经缺水2%,这就是说:假如一个体重50千克的人,至少丢失了50千克×0.02=1千克的水。这么看来,渴是一种信号,是身体在警告我们:“不行啦,赶快喝水吧!”没有渴,我们可能一辈子也想不起喝水,准会把人活活干死。
翻开医学史,回过头去看看前人对“渴”的说法,你会看到:渴是人的一种感觉,是嘴里唾液太少时候的一种反应。渴也是人的一种本能,和饿了就想吃饭一样,没有什么特别。
这样的说法,对现代医学家来说,不能不引起一连串的疑问:难道“渴”真是那么简单吗?人体里面,谁在管着渴这种感觉?渴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带着这些疑问,医学家开始了各自的研究。
让我们先来看个有意思的实验。
实验是这样的:把耗子肚子里的一根最大的静脉血管(叫下腔静脉),用丝线牢牢结扎。这一来,所有从后腿和肚子里来的血回不到心脏,心脏等于丢失了40%的血液,耗子就陷入了低血容量状态。等耗子从麻醉中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喝水,而且狂饮不止。这就是说,血量不足,是渴的一个原因。现在问题来了:血量少,为什么会引起口渴?于是医学家进行了许多实验,其中的一个实验,最让医学家吃惊:切掉了肾脏的耗子,即使结扎了下腔静脉,它们也不会狂欢,似乎并没有口渴。这是为什么?
接着,医学家把摘下的肾碾碎,滤掉碎屑,提取出液汁,再注入到那些耗子的血管里,你猜怎么着?那些耗子开始拼命地喝起水来。医学家从肾脏的液汁里发现,有一种称之为“血管紧张素”的化学物质,正是这东西使缺少血液的耗子发生口渴。这样,问题似乎就清楚了。我们在大热天,使劲地跑,满身大汗淋漓,我们的血量就会减少。血量一少,肾脏就产生这种血管紧张素,口渴由此而生。
实验做到这一步,该结束了吧?不,医学家还要追问,血管紧张素为什么会引起口渴?除了这种血管紧张素,还有没有别的东西能引起渴感?
不少科学家想到,血管紧张素一定是从肾脏产出后,随血流进入脑内,脑内多半存在对这种化学物敏感的部位(医学家给它取名为“血管紧张素感受器”)。医学家又在动物脑内寻找这种感受器。可是,寻找的结果,却引来了争论。不少科学家认为这个感受器在脑的第三脑室前面,一个名叫“穹窿下器官”的地方。可是,有好几位科学家把耗子的这部分脑组织毁掉之后,再给耗子注射血管紧张素,按说耗子不该再渴了吧,可是过了一两个星期,只要再注入血管紧张素,耗子立刻渴得要命。还有一些医学家认为,穹窿下感受器不是唯一能激发口渴的部位,脑内肯定还有别的部位也可以激发口渴,只是现在还无法找到它?另外一些科学家,把耗子腹内靠近横膈下方的迷走神经一一切断。等耗子恢复正常之后,再用各种办法(包括上面说的减低血容量的办法)引起耗子的口渴,可是,耗子竟然一点口渴的反应也没有。于是这几位科学家就说,口渴不光是由脑所决定的,应该还有别的部门在参与渴感的产生。
血量不足可引起渴感,这一点没有人反对。可是,它是怎么引起渴感的,说法就多了,直到今天,还没有得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围绕着渴的争论还有不少,目前还没有一种说法能让大家一致接受。
2.痛的秘密
很少有人没有受过痛的折磨。牙痛、头痛、胃痛,如此种种,五花八门。痛是人生的磨难之一,据医学专家的调查和研究,痛有1000多种。有的痛,如牙痛、动手术痛等,虽然当时很可怕,但病好了,痛也就过去了。然而有些痛却不会过去,长年累月地折磨人。仅在美国就大约有3000万关节炎患者,有7000万长期背痛患者,2000万偏头痛患者,还有数百万计的其他各式各样的长期病痛患者,最可怕的是癌症患者,随时都在与痛为伴。
痛本来是人身上生病的一种警报系统,可以提示人们对疾病的注意。如果生了病一点都不痛,那才是灾难呢。但我国和外国都发现过没有痛觉的孩子,这些孩子在骨折和烫伤时也不知道痛,很容易发生危险。
是什么使痛发生?为什么它突然来到,而事先没有预兆?为什么它有时不会消失?这些问题至今无人能解释清楚。
据一位脑科专家的研究,有些痛能在神经系统中留下长远的印象,即使致痛的原因消失了,但痛觉还会遗留下来。要消除这样的痛,简直同消除记忆一样困难。在古埃及,这样的痛被解释为神圣和鬼魂在作祟。
近代有关痛的知识是20多年前开始被发现的。现代科学对痛的解释是:痛的信息是由一些原本贮存或靠近神经末梢附近的某种化学物质放出的。在这些化学物质中,包含着痛的神经化学物质,它由于某种接触,能够将病的信息传到脑子里去。
据一些专家研究,痛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经验,痛在心理上,痛在身体上,有时很难分清。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来自美国的新兵,首次到太平洋岛屿上作战。当一发炮弹落在他身边爆炸时,他感到一阵巨痛。担架把他送到医护站,经过医生检查,他身上没有一点伤,只是水壶被弹片击破了,他又被送回前线。这时炮弹的爆炸声更猛烈了。突然间,他又感到头部剧痛,这次有血流出来了。第二次他被抬到医疗站,经医生检查,伤并不重,只是脸上有破碎的弹片嵌入,取出和包扎后,他又回到前线。这时候,他所在的那个连的士兵几乎全部阵亡了。第三次,他的脚被炸断了,可是,这时他一点痛的感觉也没有。
这个美国士兵向一位专家讲了自己的经历以后说,他感到最痛的是第一次水壶被击中的时候,其次是脸上受了伤的时候。专家对此解释说:“痛的程度依各人的感受而异。”恐惧、焦虑、紧张、灾难的预期,有时会使疼痛加剧。但如有某种强烈动机,也可把痛感压下去。在电影《小兵张嘎》里,张嘎追击敌人时,中了敌人的子弹,他却没有发现自己受伤,这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同时,我们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来缓解疼痛,如在使用镇痛药物,麻醉剂等,另外采用听音乐等方法,也可以起到这一效果。
3.呼吸的秘密
我们的肺,非常忙碌。它一天到晚,总是不停地吸入新鲜空气,把空气中的氧气留下来,再把身体产生的废气(二氧化碳)呼出去。即使你睡着了,它也决不“躺倒不干”。
因为人体一刻也不能缺少氧气,也容不得废气存留体内。不然,身体里的所有化学变化,都非乱套不可!
可是,你知道吗?人在出生之前,肺是瘪的,里边一丁点儿空气都没有!而且肺里还灌满了“水”(医学家称之为“肺液”)。所以一到出生,麻烦就来了。
首先,必须先把肺里面的水全部弄走,不然,怎能进得了空气?
其次,还得让瘪肺张开,这就需要小婴儿自己能吸气才行。可是小婴儿又怎么知道出生了,该吸气了?这第一次呼吸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4.神秘失踪的“水”
胎儿肺里的水,少的有六七十毫升,多的足有一二百毫升,真不是个小数目?
可是孩子一出生,只要一吸气,这些水又大都不见了,它们跑到哪里去了?医学家一直在寻找这些水的去向。
有些医学家说,胎儿从妈妈原来的“住处”(子宫)跑出去,必须经过又挤又窄的通道(产道),正因为这么一挤,才把肺里的水挤了出去,从口鼻中流走。医学家测量了挤掉的水,大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那么,余下的水又怎么办呢?
经过研究,医学家发现小婴儿第一次吸气,都很用力,吸力大,进肺里的空气就多,然后再用力呼气,把肺内小泡泡里的水往上赶,肺的淋巴管马上把水吸走。这么几次呼吸之后,就把余下的水收拾得干干净净了!
不过,这种说法,招来另一些医学家的反对,他们说:剖腹产的婴儿,他们的身体并没有通过产道,可是肺里的水照样能很快排走。另外,靠淋巴管吸水,水少还可以,水多恐怕就不那么方便了。
直到现在,医学家还不知道婴儿肺里的水,究竟是怎么弄走的!
5.瘪肺是怎么张开的
顶有意思的是第二个问题:小婴儿的肺怎么一出生就开始呼吸呢?
多数医学家认为,小婴儿从妈妈的肚子里,来到这个冰凉的世界,寒冷刺激了主管肺呼吸的肺神经,呼吸就这样开始了。他们用羊胎做实验,取出羊的胎儿,把它浸泡在10℃的凉水里,本来没有呼吸的胎儿,开始呼吸起来。之后,把水温一点点增加,胎儿仍有呼吸,当水温增加到40℃时,呼吸反而消失了。可见寒冷是促使胎儿开始呼吸的原因。
有些医学家却不同意这个说法,他们认为有些孩子生下来就不呼吸,任你用冷水怎么滴洒,婴儿就是不喘气。再有,热带地区气温有时比母体体温还高,可是小婴儿该呼吸的,照样呼吸,根本不管外面是冷是热。
于是又有了另外一种说法。有人说,人都有一种天生的本性:一遇到惊吓或者十分意外的事,都会不由自主地倒吸一口凉气。小婴儿出生,对他来说也是一种突然变化,会把婴儿吓得倒吸气,这一吸,正好成了呼吸的开始,从此就呼吸不止了。不过,爱认真的医学家真的去测量了婴儿的第一口吸气的力量,比平常吸气的力量大三倍,而受惊吓时的倒吸气远没有这么大的劲。所以这个说法,也有点勉强。
另外一些医学家认为,婴儿出生后,原来靠妈妈供应的氧气没有了,可是自己的肺还没有接到开始呼吸的命令,这时,身体就缺氧,加上废气排不掉,堆积在体内。这么一来,脑受到缺氧和废气双重反应的催促,也会着急起来,赶忙叫醒专管呼吸的那部分经神,于是就发命令给肺,肺也就乖乖地喘起气来。这个说法,听上去相当有理,但反对的医学家提出了这样的一种责问:在胎儿时期,他们所收到的氧气本来就不多,可是这点氧气,对他们已经足够了。所以胎儿的脑已经习惯了低氧状态,出生后即使二三分钟不呼吸,难道还会让脑惊慌得手足无措不成?
其他的说法,还有好几种。说法越多,不正是还没有找到正确的说法的一种表示吗?
永不睡眠的人
传统的医学观点认为,睡眠是大脑的食物。既然如此,又该如何看待那些并不需要睡眠的大脑呢?大脑与睡眠的实质关系究竟何在呢?
瑞典妇女埃古丽德自1918年母亲突然去世后,过度的精神刺激使她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睡眠了。医生给她开了许多镇静药和烈性安眠片,但没有任何效果。每逢夜间,她都在不停地干家务活,疲倦时就上床休息一下。埃古丽德到1973年已86岁,住在养老院。她的身体一向健康,并没有受到多年不眠的什么影响。
古巴有位退休的纺织工人伊斯,他从13岁开始,40多年间从未睡过觉。据他本人说:“我失去睡觉能力,大约在脑炎后进行扁桃腺切除手术时,当时心理上受惊吓,从此就不能入睡了。”
1970年,一批精神病院医生对他进行了2个星期的全观察。仪器监测表明,伊斯即使闭上眼睛躺着,脑子仍然和醒着的人一样活动,绝对没有睡着。
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出了一位著名的不眠者奥尔·赫津。这位居住在新泽西州的老人,家里从未置床,甚至连吊床都见不到。他一生中连小睡也没有过。许多医生轮班监视,竟发现缺乏正常睡眠的奥尔,其精神状态及生理状态反而超过一般人。晚上当体力不佳时,他就坐在一张旧摇椅上读点什么,当他感到体力恢复时,又继续投入劳作。医生对奥尔的不眠现象无从解释。奥尔的母亲则以为这可能与自己在生下奥尔前几天时受到严重的伤害相关。
奥尔到了90岁的时候,他已经活得比许多有正常睡眠的医生更为长久。
无法睡眠是否属于脑功能障碍呢?事实上,有些不眠者的智力倒显得更高一些。法国人列尔贝德1791年生于巴黎,至1864年逝世,在这73年的生涯中,居然有71年没有睡过一次觉。
这种情形源发于他2岁时的一次事故。1793年,他和父母一起去看国王路易十六被处绞刑的场面,不料观众席倒塌,将他压在下面,昏迷过去,虽经医生抢救复生,但他的头盖骨却已是破裂难补了。由于这个缘故,他一生中都无法睡眠了。但这并没有妨碍他的读书与考学,以至后来成为颇有名望的学者。列尔贝德的脑究竟是怎样像心脏那般无止歇地工作下来的呢?
西班牙的塞托维亚在19岁那年从睡眠中被惊醒,此后睡眠日减,到了1955年,睡眠就完全与他无缘了。33年来,这位西班牙人已经度过了12000多个不眠的昼夜。国内医学界对他极感兴趣,然而各种措施均属徒劳,数十年从未能使塞托维亚安眠一次,尽管塞托维亚长期不眠,他却体格强壮,精力旺盛,看上去没有丝毫倦意,反倒显得朝气蓬勃。每天晚上他都像正常人一样躺在床上,但不是睡觉,而是读书、听收音机,清晨他就和大家一样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预测凶吉的梦境
梦本来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从生理讲,当大脑进入休息之后,也即进入睡眠时,大脑会有少部分细胞处于兴奋状态,这种状态会引起睡眠中人,出现一种无意识的思维活动,这就是梦。
梦既然是人的一种生理行为,应该如人的心跳、呼吸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兴趣,也不会有什么奥秘之谈的。但许多年来,占梦与解梦的说法流行民间,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因是许多人的梦,会暗示将要发生的一些事情,特别是一些给做梦人带来厄运的事情,于是,这种梦的暗示力量便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而占梦家的行业也便兴起了。
有的人在梦中,除了会有吃喝等一些生活琐事外,常会梦到自己与喜欢的人相逢,或梦到自己的亲人生老病死,当不久这些梦境成为现实后,人们开始相信梦是一种信息,是神灵冥冥之中,通过梦来给予我们的一种警示与提醒,于是,梦便被人们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梦既然是神灵对人的点化,那么,许多占梦者便成为了神灵的使者。他们通过做梦人描绘的梦中景象,用水晶球、铜币等做道具,给梦进行非常玄奥的解释,许多民族的占梦者多是医巫一身,通灵通神的。随着历史的发展,梦的分析也渗透了科学的概念,学者们在今天已有了许多仪器,来分析人在梦时大脑电波及脑细胞的活动。
弗洛伊德是一位心理医生,他的《梦的解析》,在全世界各个角落拥有大量读者。他把梦解释为人类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欲望的一种渲泄,是人的潜意识的一种曝光。并且他通过梦可以察知做梦人的心理生理疾患,进而采取手段为做梦者疗疾,的确收益多多。比如,他可以通过女性在梦中梦到圆柱体形体,而去推测,与男性生殖器产生联想,断定此女性属于性欲较强,生活中无法满足等等。
尽管弗洛伊德的理论得到了许多人的承认,但梦做为一种生理活动,却带来未来与往昔的信息之谜,仍是困惑现代人的一大谜团。
1.拳击手梦见死亡
1947年,休格·雷·鲁宾逊参加一场中量级拳击锦标赛,对手是吉米·多伊尔。比赛前一晚,鲁宾逊做了一个梦,似乎是一个明确而可怕的警告,把他惊醒了。鲁宾逊后来在自传中忆述那个梦时写道:“多伊尔和我在拳击场上比赛,我有好几拳打中了他,他倒下了。他睁大眼睛,目无表情地瞪着我,我也看着他,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时裁判员进行10秒钟计时,但是数到10,多伊尔还是丝毫不动,我听见人群中有人叫道:‘他死了,他死了。’”
鲁宾逊为这个梦感到困扰,告诉教练员乔治·盖恩福德和比赛主办人拉里·阿特金斯说不想出赛,两人都说他荒谬可笑。阿特金斯说:“别闹笑话了,梦是不会成真的,如果梦境也会成为事实,我早就是百万富翁了。”鲁宾逊还是拒绝出赛,最后在一个临时仓卒请来的神甫游说下,他才上场。
这是一场卫冕战。那天晚上,鲁宾逊和多伊尔激战了七个回合后,才发现如何尽展所长,制敌机先。于是在第八回合,他用两记右手拳击中多伊尔的腹部和头部,把多伊尔打得晕头转向,然后一记左钩拳击中多伊尔的下颌,把多伊尔打倒在地。多伊尔像一棵树那样倒下来,胸部着地,仰卧不起。鲁宾逊站在旁边看着他,就像做梦时那样。裁判员数到第四下,多伊尔伸出手来抖了抖,就再也不动了。到第二天下午,多伊尔就去世了。
自古以来,这种故事就在民间盛行。不过,这只是人入睡时精神迷乱的一面,做梦的人在梦中既是观众,也是演员。梦虽深受记忆影响,显然又不只是记忆,因为梦通常牵涉不曾发生过的事情,而梦中的地方也不是真的。做梦有赖于想象力,但是梦境又远较任何白日狂想逼真,所引发的感情也更强烈,而且不受控制。梦虽然不像日常生活那么真实,但也常常显得异常实在,还似可以捉摸。
因此,难怪许多人都坚信梦是一种信息。然而这些信息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自己来的吗?是从别人来的吗?是从神来的吗?是从死人来的吗?而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不管这种信息从哪里来,怎样解释才是最适合呢?
2.梦中发明苯分子结构式
蛇是众所周知的梦的象征,德国化学家克固雷有一次梦见蛇后,竟然助他解决了一个长期困扰他的问题,就是化合物苯分子结构的模式。他做梦时看见那些苯分子四处跳动,忽然变成一条蛇,咬着自己的尾巴,克固雷醒来以后觉得“像给雷打过一样”,忽然悟出苯分子的结构原来是环形的。美国亚述学者希普雷克特也在睡梦中得到类似的收获,他一直研究两块刻有文字的玛瑙,但怎么样也看不懂。一次他梦见自己和一个巴比伦僧人谈话,那僧人告诉他:那两块玛瑙是同一整块的两个碎片,希普雷克特后来把两块连起来看,就把上面的文字解了出来。
大音乐家塔提尼也谈到他是在梦中从魔鬼的演奏中,获取了传世的乐章的。
塔提尼梦见自己像浮士德一样和魔鬼撒旦订了协议,把小提琴交给魔鬼。塔提尼后来写道:“我非常惊异,他的小提琴奏得多么美妙动听呀!那首奏鸣曲优美细腻极了,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塔提尼醒来后立刻拿起小提琴。“想写下我在梦中听见过的乐章,可是徒劳无功。我当时写的那首‘魔鬼奏鸣曲’虽然是我生平写得最好的乐曲,但比我梦中听到的差得远呢!”
3.梦中预测火山爆发
梦里面似有预兆,使梦的问题显得更加复杂。美国一位名叫邓恩的飞行员,声称自己做过许多征兆之梦。在波尔战争时期,邓恩和部队一起驻扎南非,有一晚,他做了一个离奇曲折、活灵活现的梦,他后来把故事写进一本畅销书里。邓恩梦见自己站在一个山头上,眼看着一座火山行将爆发,水气从四周的地上冒出来,他害怕极了。然后邓恩又看见自己在附近一个岛上,哀求那里的法国官员派船去拯救大约4000个遇险者。正当他还在苦苦哀求的时候,他醒来了。
不久,运到邓恩营地的最新英国报纸就报道了一宗灾难,情形和他梦中的情景非常相似。《每日电讯报》的大标题是“马丁尼克岛火山爆发”,内文报道这次在法属西印度群岛的火山爆发,约有4万人不幸死亡,遇害人数是邓恩梦中看见的10倍,生还者当然已由船运走了。
几乎所有读过邓恩的作品的人,都知道他的资料详实可靠。他在作品中还提到几件类似的事。有一个晚上,他梦见自己在苏丹喀土穆附近,忽然看见有三个衣衫褴褛的英国人,声称从非洲南端一直走来。第二天早上,他就在《每日电讯报》上,看到了英国一支准备从好望角到开罗的远征队抵达喀土穆的消息,而邓恩事前是完全不知道有这一回事的。在另一个破晓之前做的梦里,他看见一列火车,在苏格兰弗夫桥附近出轨,坠下路基。邓恩这一个梦,过了好几个月才应验,当时一列名叫“飞行苏格兰人”号的著名火车发生意外,火车出轨了,失事地点就在离弗夫桥15里之处。
邓恩曾考虑过一些批评者的意见,那些人认为他是看到报纸的报道以后,才幻想自己梦见过类似的事情。邓恩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凭心灵感应从“每日电讯报”的记者处知道那些事件的。他最后总结说;那些因素或许存在,但梦境也可能有预示作用;他相信只要训练自己牢记梦中的景象,把它记录下来就行。他因此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来证明这套理论,但是试验结果并无足够的说服力。
4.林肯总统梦中遇刺
为什么看似有所预示的梦,经常是预报坏消息,尤其是有关死亡的呢?这个问题确使人大惑不解。也许这是由于最使人惊恐不安的噩梦,在记忆中留得最长久吧。例如,17世纪法国名演员香穆士勒,有一次梦见已故的母亲向自己招手,醒来吓了一跳,立刻猜到自己快要死了。于是他向友人诉说这事,并立即着手安排自己的追思弥撒,而且作了奉献。果然,弥撒结束后,他走出教堂就倒毙了。
母亲常常都说在梦中得到孩子生病或者垂死的消息。居住在英国北威尔斯班哥尔区的莫里斯·格里菲太太,于1884年告诉英国心灵研究会,她13年前的一个怪梦。她梦见身在南非的儿子,瘦多了,而且病得很厉害,好几次听见儿子向她呼唤,接着她就惊醒了。
她又说:“第二天,我觉得沮丧、不安极了,但我没有告诉丈夫,因为他是伤残的,我不敢惊动他……奇怪的是,他也是整天忧心忡忡的。晚饭时我俩都吃不下,他突然站起来,说:‘不管怎样,我一定要孩子回来。’”第二天,他们接到儿子的信,说最近曾经发烧,当时已好多了。但两个月后,他们又收一封信,带来了噩耗,他们的儿子死了,时间就在格里菲太太梦见他的那个晚上。
梦兆这回事,经常为战事转折点添上悬疑离奇的色彩。据说,汉尼巴在梦中预知自己会打胜仗,而英王理查三世,则在波斯沃思战场上战败阵亡之前,梦见许多“可怕形象”。还有人说,拿破仑在滑铁卢之战前夕,梦见一只黑猫,从一个军团那里走到另一个军团那里,又看见自己的军队溃散。有些研究梦的人会说,汉尼巴、理查三世以及拿破仑的梦,是因为醒时的恐惧在睡眠时投入脑子中而引起的。他们认为,这些军事首长清醒时的意识可能已经预见了事情的结果,入睡之后脑子把这些预感吸收,预感也就化为梦境了。
梦到将被暗杀,那就更加难以解释了。林肯总统遭约翰·威尔克斯·布思行刺前几天,梦到自己的死亡。林肯告诉妻子,他梦见自己正在白宫散步,忽然听到哭泣声。他走到东厢,看见有一具尸体摊在灵柩台上,四周都是前来悼念的人,还有一队士兵。林肯就问一个士兵,那位死者是谁。那个士兵回答说:“是总统,他给人暗杀了。”
5.希特勒靠梦躲过一劫
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奥匈帝国菲迪南大公遇刺事件,据说也曾有人从梦兆预知。菲迪南的私人教师约瑟夫·蓝尼主教,梦见大公在萨拉约伏一辆车子里遭人开枪打死。惊慌的蓝尼主教,把梦中情景,详细记录下来,准备告诉菲迪南。但当天他就接到电报,说菲迪南大公已经遇刺身亡,情况和他梦中所见的并无两样。
另外一个故事是与希特勒有关。据说当他还是个下士时,有一次在巴伐利亚军团前线,给一个怪梦惊醒了。他梦见自己给大堆泥土和熔铁埋住。希特勒急忙离开休息的营地,心神不安地走向敌我间的无人地带。忽然间,在立身之外传来巨大的爆炸声。他于是迅速回营,只见刚才睡觉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大弹坑,睡在身旁的人,已被尘土埋住了。
像林肯、蓝尼主教、希特勒所做的梦,真有可能是超出个人想像之外,另有来尤去脉吗?埃及人认为这是无可置疑的。约公元前1350年,埃及人就用莎草“纸”做的解梦书,解释种种梦境可能藏有的喜兆凶征。例如,梦见锯木,是预示敌人的死亡;梦见自己牙齿脱落,表示会遭亲人杀害。
6.医生用梦诊病
曾经有一个年轻学生,许多夜晚连续做恶梦,梦见自己给一条大蟒缠住了,不能动弹。后来,他病倒了,便去找医生诊断,但是那位医生怎么也看不出这位年轻的学生究竟有什么疾病。不过,大约一年以后,这个年轻人真的在椎骨部位,长了一个恶性赘瘤,几乎弄到全身瘫痪。还有一个例子是,一个妇人一再梦见自己被压在泥土里,呼吸艰难。两个月后经过诊断,证明她患上了结核病。
对苏联科学家兼医生华西里·尼可拉叶维茨·卡萨金来说,这些梦既不是什么机缘巧合,也不是什么梦中的预兆。卡萨金认为,这些梦是一个重要的脑活动典型中的一部分。这个脑活动典型,足以证明人类的脑子有预感疾病的能力,而且可以早在可识别的各类病征出现之前,就在梦中提出一些警告。卡萨金把脑子外层的活跃细胞,称为梦带,他推论说,这条梦带所记录的,是与身体“正常情况不同的最细微偏差”。他相信梦带的细胞是极端敏感的,尤其在晚间干扰最少的时候。因此梦带可以察觉到很容易为人忽略的细微生理变化,卡萨金一直认为,彻底明了和深入认识这些梦,是大大有助于诊断病症的。
卡萨金曾经任医学教授之职多年,他还著有《梦的理论》一书,据说自1960年以来,苏联各医学院便以他这本书作为课本。不过美国和欧洲各国,对卡萨金仍然是所知无多。直到两个熟悉苏联情况的美国记者亨利·格里斯和威廉·迪克,着手写一系列谈论苏联心灵学研究的文章时,才开始听到有关这位“睡梦收集家”的事迹。格里斯和迪克认为,卡萨金或许可以提供有趣的资料,帮助他们研究,于是请求苏联的新闻机构安排他们和卡萨金作一次会面。
1975年初,格里斯和迪克终于获准和卡萨金见面。他们与卡萨金会谈了几小时,对这位接受访问的人有极深刻的印象。
格里斯和迪克后来记述与卡萨金会面的印象时,作了这样的报道:“卡萨金医生显然是全心全意相信那些事的。他热衷于自己的研究,也相信自己能够帮助其他的人。”卡萨金又告诉格里斯和迪克这两位记者,当他还是个年轻医生时,就开始对梦深感兴趣了。那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包围列宁格勒,许多人饱受饥寒交迫之苦,日日有千百人死亡。卡萨金除了聆听病人诉苦外,别无他法。但他逐渐发现,自己可以由病人所述的梦中情景,判断哪一个人濒临死亡。他在笔记本里写道:“虽然列宁格勒每个人都希望得到食物,似乎没有人会梦想得到别的东酉,不过依然有一些病人,一再做一些别的梦。我要他们把梦告诉我,后来发现他们说的那些梦,往往指出一些几天以后才出现的病症。”于是卡萨金立下志愿,如果他能逃过这场围城之劫,他一定要继续研究这种奇异的现象。
卡萨金真的幸免于难,得幸生还。到1975年,他已经收集了几千个有关的事例,并且相信可以从中看出一些预兆的模式。他发现,如果梦见自己呼吸困难,例如有一个女人梦见自己整个肋骨支架被压碎,就是肺病的征兆,诸如癌症或者结核病。另一方面,高血压则很可能由充满疑虑的梦预示出来:有一个患上高血压的工程师的情形可以为证,他曾经再三梦见自己设计的一座建筑物倒下来,把他埋在里面。而梦见身体受伤,例如一再被刺伤,可能预示身体内部器官不久会出毛病,可能十分严重。
卡萨金还发现,梦兆有时是隐蔽的,例如恶梦的受害者,不一定是做梦者本人,而是他的朋友。卡萨金也发现,梦很可能反映个人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遭遇,例如一个家庭主妇可能梦见给屠夫拿刀砍伤,一个军人则可能梦见给敌人用剑刺伤。他又认为,偶尔做恶梦是无须理会的,但如果连续不断做同一恶梦,就应该视之为一种预告。因此卡萨金认为,如果医生善于辨识和解释这种梦的话,或许可以及早在尚能治疗的阶段中诊断出各种严重的病症。
7.梦引导她找到情人
梦,只有虚幻,毫无实际意义。然而,有些梦,却能给人以预感,奇迹般地拯救人于危难之中。曾有位旅行家做了一个可怕的梦,吓得他从南非德班的一个船上逃离,不久,此船连同甲板上的所有人全部遭难。
上述梦拯救的是做梦者本人。还有些梦能拯救别人。在波兰捷那克,有个名叫玛娜的姑娘,她爱上了一位波兰军队战士,名叫奥曼斯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奔赴前线。她梦见了他。
她连续几次做了这个梦,在梦中,她看到小山上有个古堡,古堡部分倒塌了。残墙断壁旁堆满了石块,她朝前走着,走着……忽然他听到男朋友的声音,声音发自石头底下,她用力搬石头,石头纹丝不动,没办法,她只好悻悻地离开了。
这个梦同以前的梦一样,都发生在同一地点,都有许多乱石,她把这些告诉她妈妈及捷那克的其他人,人们均不屑一顾,一个女孩子的梦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玛娜坚信这一切是真的,她决心去寻找这个古堡。
她走了一天又一天,四处寻找,困了,就睡在路旁。饿了,好心的农夫给她些食物吃。
1920年4月的一天,她来到一个叫兹罗塔的小村庄,这儿的小山上耸立着一个古堡,啊?这不就是我梦中多次见到的古堡吗?她激动不已,飞快地跑进村庄,她累得一头栽倒在地上。
一群人围上来看着她,还来了一个警察,玛娜把梦复述给大家。
“就是那个古堡。”她发疯似的喊着,她爬起来朝着古堡的乱石堆走去,村民们同情地陪伴着她。她请男人们把石块掀开,他们觉得很可笑,他们不相信她这个故事有任何实际意义,要掀石块有何难,他们掀了一天,什么也没发现。两天后,他们真的听到有个男人的声音。
玛娜熟悉这个声音,这正是她男朋友的声音,他们掀开石块,挖大洞口,把他拽了上来,他获救了,他在黑暗中呆了两年。
他是在战争时进入这个古堡的,后来古堡被炸塌了,他无路可走,被乱石封闭在里面一直出不来,他吃尽古堡里一切能吃的东西,直到玛娜把他救出来。
她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她从未见过这个古堡而又为什么会知道古堡的一切?她又怎么会知道奥曼斯克被埋在乱石下面?这全然是一个不解之谜。
8.梦幻中的警报
英国伦敦西区的茅朴茨顿大街,住着罗米莉小姐一家。父亲奥斯退休后的一天,打算和妻子莲娜、女儿罗米莉一道乘飞机到法国马塞去看望大女儿奥妮亚一家。大女儿出嫁多年,家里人十分想念她。于是,大家忙活起来,奥斯订购了明天的班机票。莲娜忙着到超级市场采购带给外孙的礼品。罗米莉则在卧室挑选出门穿的衣服。
她打开衣柜门,里面挂着许多质地精美的时装,五光十色,令她眩目,一时不知该穿什么!于是,习惯地向母亲求援:
“妈妈,明天我穿什么?绿色的连衣裙还是旅行服好呢?”罗米莉比量着衣柜里面挂着的各式衣服。她实在不知该穿哪件好了,就大声问正在隔壁房间里的妈妈。
“喜欢哪件就穿哪件。”母亲笑着回答她。
罗米莉与善良、温柔的姐姐已分别很久,分别后的生活也已经习惯。只是一母同胞的骨肉之情,令她非常想念姐姐,见了面,该有很多话讲。还是第一次去姐姐家,姐夫会欢迎他们吗?
飞机起飞是在明天中午。罗米莉感到这次旅行一定会很愉快。
她一边浮想联翩,一边继续试着一件件衣服,当她对着穿衣镜试衣服时,忽然发现镜中出现了一个不知名地区的远景。
安放镜子的这个房间光线很暗。这时镜子里出现的,既不是罗米莉的身影,也没有身后墙壁上的画和饰物架。而是一架客机在空旷的草原上空飞翔的情景。
她凝视镜中,十分惊异。原来在镜子里出现的客机上,自己也坐在双亲中间,客机迅猛地升高,好像是在向费城方向飞行。“为什么这架客机上只载我们三位乘客?”罗米莉心中纳闷。不一会儿,客机剧烈晃动,高度不断降低,眼看接近山腰,甚至连山上的树木都看得很清楚。“危险!”她刚想到这里,就眼看着飞机冲撞到山腰上。接着,一场熊熊大火燃烧起来。她从这架飞机里被抛到外面。两位老人和飞机都被红彤彤的火焰包围着。
这一瞬间,罗米莉在镜中看到的这些事情真切极了。可一转眼,镜中出现的又是她现在这副穿着白色旅行装的形象了。
刚才偶然出现的幻影消失得无影无踪。
“爸爸,妈,不得了啦!”
她跑进双亲的房中,讲述了刚才镜中见到的可怕的事。
“你做梦了吧,这种事还映照在镜子里,还没听说过,是不是房子有什么地方坏了?”
双亲担心地望着她,不大相信这是真的。
“不,我确实看见了,这一定是发生倒霉事的预兆,延期出发吧。”她反复要求双亲改变原来的探亲计划。
“票都买了,而且奥妮亚也等得发急,如果再延期……”母亲挺遗憾地说。
罗米莉说的事,二老当成谵语和一时心情浮躁冒出来的话。
可是,她死乞白赖地央求一定要推迟出发。二老也觉得心里没底了。
“那么中午的飞机不坐了,延期一下,改坐晚上的班机可以吗?这回你该放心了吧。”
“好吧,谢谢爸爸、妈妈。”她扑到双亲身边表示感谢。
第二天中午飞到马塞的班机果然撞到山上,失事烧毁了。
9.大文豪梦中预示兄弟惨死
麦克·托威因是美国的大文豪。年轻的时候,他曾在航行在密西西比河的汽船上做工。
当时,这位小名叫萨姆的青年经过一番努力,当上了所憧憬的领航员。在本希尔巴尼亚号上往返于圣路易和新奥尔良之间。
萨姆的弟弟罕里,也作为一名见习航员在同一船上工作。在兄弟俩下船后回圣路易的家中睡觉的时候,萨姆做了一个可怕的梦。
他梦见弟弟死了,躺在金属棺材里。罕里穿着萨姆的服装,胸前放着一个大花圈,花圈中间是红蔷薇,周围一圈是白蔷薇。
他醒来后,很久不能忘掉这场梦。早饭时,当他看到弟弟罕里和往常一样,精神饱满地坐在那里大口大口吃饭时,才松了口气:
“仅仅是一场梦。”
这回,兄弟俩是赶乘自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到新奥尔良去的船。当他们离家时,母亲和往常一样,与儿子们道别。母亲叫了一声:
“罕里!”
母亲把小儿子再一次叫回到大门旁,依依不舍地紧握着他的双手。萨姆见到这种惜别之情,内心又泛起一阵奇特的感觉。这天,兄弟俩不像往日那样有说有笑,他们默默无言地向码头走去。
数日后,罕里乘坐的本希尔巴尼亚号,由于锅炉爆炸,失火沉没了。当时,萨姆由于偶然的原因,临时没乘这条船。弟弟罕里被从船上崩到河里,受了严重的烧伤。但是,他又返回到即将沉没的冒着熊熊大火的遇难船上,营救妇女儿童。
在这场事故中,本希尔巴尼亚号上的船员和乘客共150人遇难。当萨姆赶到现场时,罕里和其他伤员们一起,被收容到孟菲斯城的医院里治疗。他昏迷不醒,处于生死关头。整整6天,萨姆彻夜不眠地护理罕里。
第7天罕里因病情急剧恶化死去了。
在灵堂,萨姆面对着安息的罕里。罕里已被装进金属制的棺材里。他穿着萨姆的衣服,这是刚从包袱中拿出来给他穿上的。城镇的妇女们来这里吊唁,把拿来的花束——用白啬薇把一圈红蔷薇包在中间,放在这位勇敢的年轻人胸前。
这一切和萨姆梦见的完全一样。
萨姆回忆起和罕里在一起时,曾严格地教诲弟弟,要有一个船员的思想品德。万一船发生事故,首先要抢救妇女、儿童和病人。
罕里是听了我的话才遇难的……
萨姆为此内心十分痛苦。他感到是自己把弟弟送给了死神。这种内心痛苦,一生中都在折磨着麦克·托威因先生。
10.夫妇在梦中心灵相遇
在美国加里福尼亚的一个妇女,也有一段与上面玛娜的故事很相似的经历。当时,她在得克萨斯州,收到在路易斯安娜服役的丈夫的来信,说他即将休假回家,尚缺25元路费。她汇款后又收到同一个电报,要她再汇5元钱到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小镇上。在她丈夫到达的前一天晚上,她几乎做了一夜恶梦,她梦到她丈夫在没膝的雪地里艰难跋涉,又看到他坐在卡车后面,风雪交迫。事实正是如此。由于邮局出了差错,只给了他20元,而不是汇去的25元,当他赶到小镇去取第二次寄来的5元时,邮局已经关门,他只得步行了,途中搭上了卡车。
11.山口百惠的梦幻
日本影视明星山口百惠在她的自传《苍茫的时刻》里,说到她有一次茫然地坐在床上,什么也没想,忽然像踩空了楼梯似的受到一次冲击,然后就“灵魂出窍”了。她竟看到自己的肉体坐在床上,并看见母亲和妹妹坐在楼下谈话——这个幻觉产生的描述,实际上便是极度疲劳产生的“极点”性幻觉的真实写照。山口百惠在走上影坛之后,由于工作的劳累、严酷的竞争和某些人的恶意中伤,往往处于心力交瘁的极度疲劳状态。于是她在回到自己的房间时,才会感到头脑空虚和茫然,由此也就产生了“灵魂出窍”的幻觉。人在极度疲劳或极度饥饿、极度寒冷时都有可能产生“极点”幻觉。著名作家安徒生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生动地描述了小女孩在极度寒冷、极度饥饿的境况中产生的“极点”性幻觉:在火柴的激光中看到插着刀叉的烧鸡向她走来,看到老祖母伸开温暖的双臂向她拥抱……
在沙漠中长途跋涉而焦渴异常的人,当他被热浪熏得发昏时,往往会看到清洌的泉水,这除了有些是“海市蜃楼”现象以外,有的则是由于求生欲望而产生的欲望性幻觉。
人在极度孤独的情况下会产生异常的心理从而发生幻觉。著名女探险家格·莉达夫人有一回独自一个人在冰原探险时曾遇到这样的怪事:她正在工作时,突然看见一只怪兽向她走来,那怪物踏在雪地上的沙沙声响也清晰可闻,且越来越近,仿佛向她扑来,莉达夫人吓得闭上眼睛大叫,片刻后听不到任何动睁,睁开眼睛一瞧,冰原依然平静,雪地上也没有任何痕迹……
在极度恐惧或生死攸关之际,人会有恐惧性幻觉。一位险遭溺毙的人说:“我不会游泳,掉到深水里后拚命想抓什么东西,可是只有一个一个浪头向我袭来,我呛了好几口水,思想就麻木了,只觉得自己仿佛已经死了,像一根木头似的沿河漂流,而母亲和亲人则在岸上看着我漂过……”
12.梦中的情敌是真的
乔伊与一位男青年吉尔邂逅,彼此很谈得来,当夜她做了一个特别生动的梦。在梦中,她看到一所布满爬藤、年久失修的房屋坐落在小山上,门前有葡萄掩映。门口站着一位姑娘,她满脸怒容地叫乔伊离开吉尔,因为吉尔是属于她的。
乔伊醒后满身大汗,确信这不是一个寻常的梦,吉尔肯定是结过婚的,还是避开为好。乔伊好几次在电话里拒绝了吉尔的约请,后来她又当面告诉他梦中见到的事,他显得非常诧异,但说这纯属子虚乌有,她也就释怀了。
他们终于走上了欢度蜜月的旅程,在离家300英里之外,他说要给她看一件东西。他带她到小山上,来到她梦中曾见过的房子,他告诉乔伊,6年前他曾与这所房子里的姑娘订婚,但就在遇到乔伊的当晚,他写信给这位姑娘解除了婚约。他说,他本来不想证实她所做梦的正确性。因为怕对她有不良影响,所以一直等到结婚后才告诉他。
潜力之谜
人体的潜力是指人体内暂时处于潜在状态还没有发挥出来的力量。科学家发现,人体的潜力相当惊人,有待于人们研究,挖掘。
炼钢炉前,炼钢工人挥汗如雨。正常人究竟能耐受多高的温度呢!英国皇家学会的医学博士布勒登,就这个问题亲自进行了一次试验。他钻进一个正在加热的密闭屋子里,温度逐渐升高,甚至超过100℃,他在那里呆了7分钟,感觉呼吸尚好。后来他感到肺部有“压迫感”,心里有“焦虑感”。他走出热屋子,自己数了数脉搏,每分钟跳144次。若不是他亲身进行了这次试验,谁会想到人体能耐受这么高的外界温度呢!
在智力方面,人的大脑大约共有140亿个神经细胞。而经常活动和运用的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神经细胞在“睡大觉”,尚未很好地发挥作用。美国的一位科学家认为,健康人的大脑,如果一生中始终坚持学习,那么它所容纳的知识信息量可达到52亿多册书的内容。
人的毛细血管很多,占全身血管总长度的90%,但一般只有1/5的在发挥作用。人体肺脏中的肺泡,经常使用的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不论是血液循环系统,还是呼吸系统,潜力都是很大的。通过锻炼身体可以发挥潜力,提高肺活量和增大血管容积。
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会发挥平时所没有的力量,如为了救人,一个弱女子猛地掀起了重物,一个老婆婆在夜间碰上恶狼,结果将狼打死。这都是人体潜力在紧急关头发挥出来的结果。原来,人体的肌肉和肝脏里在平时贮存着大量的“三磷酸腺苷”,简称ATP,这种ATP就是能量的来源。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只需要一部分ATP提供能量就可以了。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大脑就会发出命令,让全身所有的ATP立即释放出来。命令下达后,身体能量剧增,就能做出平时想象不到的事情来。
科学家估计,目前世界上大约有50%以上的疾病不需要治疗就能自愈,这也被认为是人体潜力的作用。这种潜力包括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作用和自身稳定作用等。能不能让更多的疾病不经治疗而自愈呢!这是现代医学探讨解决的问题。比如癌,现在被认为是“不治之症”,可是也有靠人体潜力使癌消退的例子。人体使癌消退的潜力在哪里?这还是一个谜。
人体最引人注目的潜力是“自调自控作用”。中国的气功和印度的瑜珈术,就是这方面作用的例证。气功师的表演,常常令人瞠目。在我国,气功已经有效地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和保健。
人体具有多方面的潜力,有些已经通过体育锻炼和练气功等方法发挥出来,并在理论上得到阐明。还有更多的潜力尚没有被人们所认识。进一步研究人体潜力,挖掘这种潜力,对于增强人类体质和工作能力都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深入认识。
不断变换肤色的人
在我们居住的星球上,有白色人种、黑色人种、黄色人种和棕色人种等。尽管人类学家可以从头发、面孔、眼睛、口鼻、牙齿、体毛等方面找出区别不同人种的标志,但最明显的标志还是皮肤的颜色,一目了然。
根据遗传学原理,如果一个人的父母是黄种人,那这个人必然具备黄种人的特征。不同人种通婚生下混血儿,肤色的变化也是有规律的。
但世界上也有一些突然改变肤色的人,这些“变色人”虽然罕见,但也让科学家迷惑不解。
20世纪80年代初,巴西有个8岁的黑人男孩,名叫曼努力埃尔。他身患寄生虫病,两条腿肿得特别厉害。因为他喜欢吃土,爷爷见他病重就用土法给他治病。没想到发了几天高烧之后,曼努力埃尔竟然变成了一个白皮肤金头发的孩子。人们都感到特别惊奇,因为他的父母都是黑人,其他亲属也没有一个白种人。
在美国纽约,也发生过黑皮肤变成白皮肤的怪事儿。
埃迪是纽约的一个黑人女青年。有一次,她因患肺结核住进医院。在治疗过程中,她的心脏突然停跳,经过医生全力抢救,她虽说起死回生了,但一直昏迷了三个星期。就在她不省人事的情况下,她的身体上出现了奇迹,埃迪的皮肤逐渐裂开、剥落,最后露出了一层白嫩的新皮。她恢复知觉以后就出院了。
在世界上,还有肤色由白变黑的例子。
奥尔德·内里居住在巴西南部,他本来是一个地道的白种人。但因为他患胃病,经过长时间的“银盐疗法”治疗以后,他的皮肤在阳光下就由白逐渐转黑,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变色人。
更有趣的是,在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有一个妇女生下过不同肤色的三胞胎。三个婴儿都是女性,第一个是黑色皮肤,胸部有红色和白色的斑点,第二个是红色皮肤,全身布满绿色斑点,第三个婴儿的皮肤是正常的黄色。
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有一个侗族男青年。他身高1.66米,体重55公斤。体格健壮,发育正常。但他的皮肤却是半红半白的。由头顶到躯干、四肢,一条中线把他分成两个不同的部分:左边的皮肤是深红色的,右边的皮肤是黄白色的,而且比正常人白得多。两种肤色交界的地方界限分明,令人惊奇。
另外,还有的双胞胎姐妹也肤色悬殊,一个是白色,一个是黑色。
这些罕见的变色人让人感到奇怪,医学家们至今也没找到其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