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百科下
宋涛 |
本书由德泉科创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
地图
依据一定的法则,将地球表面上各种事物用特定的地图符号表现在平面图上,用以反映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地理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平面图像叫地图。利用地图,人们就可以有效、便捷地研究和利用地球及其上面的事物。按比例尺大小,可将地图分为大、中、小比例尺地图;按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按区域大小,可分为世界地图、半球图、洲陆地图、分国图等。随着自动化和遥感技术的发展,还有数字地图、影像地图和微缩地图。
地球仪
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地球缩小制作而成的地球模型。上面画着经纬线、国家、陆地、海洋、山脉、河流等,安装在支架上,可以转动,可供教学使用。
比例尺
地图上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与其实际相应距离之间的比例。也称作“缩尺”。地图上的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式:一、文字式:就是在地图上用文字说明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多少千米。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0千米”;二、数字式:在地图上用数字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相应距离的关系,如“1∶300,000”或“1/300,000”;三、线段式:即在图上画一线段,并说明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多少千米。
等高线
将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叫作等高线,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就是地面上等高线在地图上的投影。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地形坡度的缓陡程度。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就陡,反之,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就平缓。
等深线
将海洋、湖泊或其他水体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叫作等深线。等深线是以海平面或湖面作为起算面而测定的,实际上是关于水下地形的等高线,其疏密程度也反映了水下地形的陡缓程度,表明水下地形的起伏状况。
地貌
地表的各种地形,总称为地貌,也称“地形”。地貌是由地球内力与外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而以内力作用为主,外力作用为辅。内力作用形成地表的基本轮廓,外力作用则通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塑造地表,使地表趋于平缓。根据海拔高度与起伏大小将地貌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按成因分为:构造地貌、气候地貌、侵蚀地貌、堆积地貌;按动力地貌可分为:流水地貌、冰川地貌、岩溶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
地质地貌
地表的各种形态,总称为地貌。所以一般所见的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等即是。各种地貌间无严格的界限和定义,一般将地貌分为以下八种:一、平原,二、波状平原,三、高地、高原,四、丘陵平原,五、丘陵,六、低山地带,七、高山地带,八、冰原。
地质是有关地壳的性质、构造的状态。
地幔
位于地球中部介于地壳层和地核之间的固体圈层,又称作“中间层”。上界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下界为古登堡不连续面,厚度约为2900千米。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以下直至1000千米处为上地幔,1000千米以下至2900千米处为下地幔,成分中含铁比上地幔中更多。在地下60—250千米范围内,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这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火山喷发以及矿产的形成和分布均与这一软流层有关。
地壳
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主要由岩石组成。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它在全球上的厚度和成分极不均匀,大陆地壳厚,平均厚度约为3.3万米,最厚的青藏高原的地壳厚度达6.5万米,大洋地壳薄些,厚度只有5000到8000米。大陆地壳岩石中硅、铝、钾、钠成分较多,大洋地壳岩石中硅、铝、铁、镁成分较多。在大陆地壳中,距离地表约2.2万米的地方,有一个康拉德不连续面,将大陆地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部分成分与花岗岩相似,因此被称作“花岗岩层”,下层成分与玄武岩相似,故被称为“玄武岩层”。大洋地壳花岗岩层很少,有的地方甚至缺失。地壳表层由于受到大气、水、生物、阳光等的风化、侵蚀作用,形成了土壤层风化壳和沉积层,其厚度在1000到10000米之间。
地核
位于地幔下面的地球中心圈层,半径约为3400千米,在地下2900—5100千米深处为外核,地震横波不能通过,具有液态特征。在地下5100千米至地心部分为内核,地震纵波不能通过,只有横波才能通过,具有固态特征。一般认为地核的主要成分为铁、镍,并含少量轻元素,可能有硅、硫、钾、氧等。
地震波
由于地震或人工爆破产生的弹性振动在地球内部以一种波的振动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波就叫作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两种,纵波和横波能否通过介质及其传播速度的不同,反映了地球内部不同的物质的性质和密度。通过对地震波的观测研究,可以推测到地球的内部构造。
岩石圈
由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顶部坚硬岩石组成的圈。厚度约为75—150千米,我们现在能认识到的地质作用现象大部分发生于岩石圈。
地壳运动
地壳结构及其表面形态由于其本身或地球其他部分的物质、能量在内力作用下的变形、变位的运动。又称为“构造运动”。包括陆地运动、造山运动、地块运动、火山运动等,与海洋、陆地、火山等的形成及褶皱、断层等构造的形成密切相关。一般将地壳运动方式划分为两种: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表方向的运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能造成巨大的褶皱山,也能形成海洋;垂直运动也称升降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表方向的运动,使岩层表现为隆起或凹陷,能引起地势高低起伏,海陆变迁。
地质构造
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和岩层的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基本形态为褶皱和断层。褶皱指岩层在巨大的内力作用挤压下变形变位产生褶曲,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褶曲即构成褶皱;断层是指岩层在强大内力作用下断裂,但沿断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构造。地质构造是研究地壳运动性质、方式、强度的主要依据。通过研究地质构造,可以了解地壳发展历史中的重大事件。也是了解矿床贮藏的依据。
岩层走向
岩层层面与任一假想水平面相交形成的线叫岩层走向线。走向线的方向就是岩层的走向,它表明岩层在地底延伸的方向。
断层山
由于地层断裂或错动而形成的块状山体。也称断块山。按其形态可分为地垒式断层山和掀斜式断层山。地垒式断层山是指山边线较平直,陡山坡立的断层崖。相邻地一般为地堑形态,表现为谷地或盆地。如泰山、庐山;掀斜式断层山指山形不对称,一侧为陡峭的断层崖,另一侧为缓长山坡,向谷地或盆地过渡,如恒山、太行山。
岩浆活动
处在地壳下高温高压的岩浆,冲破地壳的束缚,顺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上部,或者沿着构造裂隙喷出地表,这种运动称为岩浆活动,又叫岩浆作用。一般表现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由于上覆岩层的外部压力大于岩浆内压力,迫使岩浆不能继续上升,在地壳中冷凝结晶。这种岩浆活动称为侵入作用;另一种是由于岩浆的内压力极大,上部岩层外部压力小于岩浆内压力,冲破上覆岩层或顺着裂隙喷出地表,这种岩浆活动称为火山作用或喷出作用。
火山
由于岩浆运动从地壳内部喷出的岩浆或碎屑物质冷凝堆积而成的山体。典型的火山外形是一个锥形山丘,称火山锥。火山锥顶部通常有火山口,为一凹形洼地,面积不大,为最后一次喷发所决定,与火山体积无直接联系。火山活动停止后,火山口下方的火山通道易凝固成熔岩柱,称为火山颈,火山颈与地壳深处熔融岩浆相连。一般来说,熔岩的性质决定喷发的强度及火山的外貌。当熔岩为酸性熔岩时,火山喷发强度大,火山坡度较大;当熔岩为碱性时,火山喷发强度较小,火山外貌往往为盾形。按火山活动情况可将火山分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我国目前已发现的火山有600多座,绝大部分属死火山。
地热
是地球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贮存于地球内部的热量,是一种天然能源,又称地下热。地热的产生主要源于岩石中放射性元素蜕变时所释放的热量,是产生火山、地震、温泉、地壳运动的主要能源。
地震
是地球表面的震动,是地热释放的主要形式之一。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三种:一、构造地震,是由于地壳和地幔上部的刚硬岩石受到地壳运动所产生的地应力的作用,发生断裂或原有断层重新活动而引起的。这类地震破坏性大,影响范围广,世界上90%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二、火山地震,即火山活动引起的地震。这类地震一般影响范围较小,而且以成群的小地震的形式出现,仅限于火山活动地带,全世界约有7%的地震属于火山地震;三、塌陷地震,指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因受到溶蚀,导致溶洞洞顶塌落造成地震。这类地震影响范围小,强度弱,只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
风化作用
地表或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作用影响下发生的破碎、分解的破坏作用。根据引起岩石破碎分解的原因可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分化作用。物理风化作用指在温度变化、水、风力等作用下发生的岩石的破碎,而没有化学成分分解发生的作用;化学风化作用指在水、空气、二氧化碳作用下岩石发生氧化、水解等化学分解并产生新矿物的作用;生物风化作用指由于生物活动而对岩石产生的破坏作用,包括单纯的岩石破碎和岩石化学成分的分解,前者如动物挖掘、动物破坏岩石以及植物根系生长劈开岩石,后者如植物分泌出来的植物酸侵蚀岩石产生的分解。
侵蚀作用
指雨水、河水、地下水、波浪、冰河、风力等的运动状态下对地表的破坏作用,可分为机械侵蚀作用和化学侵蚀作用。机械侵蚀作用指风力、流水、波浪、冰川在运动中以其产生的动能对岩石的机械破坏;化学侵蚀作用指流水、地下水等以溶解的方式分解岩石而产生的破坏作用。
搬运作用
地面上被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形成的产物被流水、风、冰川等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在搬运过程中,一般都既有机械搬运作用也有化学搬运作用,其中以机械搬运为主,如风、流水、冰川等在机械搬运碎屑物质及黏土物质的过程中,同时流水、冰川等还对这些物质进行着化学分解,使之更碎,更易搬运,这就是机械搬运作用和化学搬运作用的结合。
沉积作用
在地球表面,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下的产物在流水、风、冰川等的搬运过程中,在遇到河谷、山麓、低洼地等处时,由于流速或风速减小,冰川的融化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搬运物质逐渐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为沉积作用。根据沉积产生的原因不同分为: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机械沉积指在搬运过程中,因搬运动能减小,受重力作用支配而沉积;化学沉积指在搬运过程中,搬运物质因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而沉积下来;生物沉积指通过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的沉积。
固结成岩作用
在地球内部,松散、破碎的沉积物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化学的改造后,逐渐变成为坚硬的岩石的作用。
岩石
在地质作用下,由一种或几种矿物按一定的结构、构造有规律结合而成的集合体。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又叫火成岩,是由于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在温度、压力变化下,逐渐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又称“水成岩”,是指地表或近地表的岩石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以及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是指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岩石是构成地壳和岩石圈的物质基础。
岩浆
自然形成于地球内部的一种炽热、黏稠的含有一定挥发成分的硅酸盐质熔融体,是形成多数岩浆岩和内生矿系的母体。按其二氧化硅含量由少到多可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及酸性岩浆。
变质作用
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发生了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上的变化,引起这种变化发生的作用叫作变质作用。经过变质作用生成的岩石叫作变质岩。引起岩石发生变质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压力变化及遇到性质活泼的气体和溶液。
矿物
指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固定化学成分、内部构造、外表形态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单质和化合物。在常温下大多数矿物为固体,只有极少数为气态或液态。矿物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绝大部分是结晶质,少数是非晶质。用人工方法取得的与某些天然矿物有相同或类似特征的单质或化合物称为“合成矿物”。来自地球以外的其他天体上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称为“宇宙矿物”,目前已知矿物约有3000多种。
石英
六方柱及菱面的聚形晶体,柱面有横纹,化学成分为SiO2,一般呈致密块状,玻璃光泽,断口呈脂肪光泽,硬度大,无解理。颜色不一,无色透明的为“水晶”,乳白色的称“乳石英”,紫色的为“紫水晶”,浅玫瑰色的称“蔷薇石英”。石英是重要的造岩矿物。工业上用途也很广,可用来制造玻璃、陶瓷等。
云母
云母族矿物的总称。是由钾、铝、硅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白云母和黑云母两种。成分有所不同。呈片状或鳞片状,颜色因成分而异,有珍珠光泽、透明或半透明等。云母有一组最完全解理。是分布极广的造岩矿物,可用作耐热绝缘材料。
滑石
化学成分为Mg3〔Si4O10〕〔OH〕2,一般为致密块状或叶片状集合体,完整晶体不常见。呈各种浅色,质软,硬度1—1.5,指甲就能划动,有滑感,脂肪或珍珠光泽,条痕白色,单向解理完整。工业上用途广泛,是耐火、耐酸的绝缘材料。
石墨
非金属矿物,化学符号为C,与金刚石化学成分相同,但由于构造不同,故特性迥异。为六方晶系,常呈磷片状、片状、粒状或块状集合体,完整晶体极少,呈铁黑色或钢灰色,条痕黑灰色,块状体光泽暗淡,不透明,有良好结晶者有强金属光泽。硬度1—2,有一组极完全解理,有滑感,高度导电性,耐高温,故常用于制作干电池。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酸。一般用于制作铅笔蕊、干电池、坩锅等。
煤
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由一定地质年代中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形成。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时产煤最多,是重要的成煤时期,因这几个时期气候湿热,易形成煤。煤有三种:一、无烟煤,质硬而烟少;二、褐煤,质软而不纯,燃烧时最浊;三、烟煤,化学成分多,烟多且热力大,目前用途最为广泛。煤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动力,素有“工业粮食”之称,用途极为广泛,除作燃料外,还可用干馏、气化等热加工方法制取焦炭、液体燃料等,有的煤中还可提取稀有元素。目前世界主要产煤地带,几乎都位于北纬40°~60°之间,即美国东北部、西欧、东欧、苏联以及我国。
石油
是一种天然生成的油状可燃性液体,含多种烃类及少量有机硫等成分的复合混合物。石油均储藏于水成岩地区,以砂石、页岩为多,也有混合于含砂地层之中的。其形成主要是由于地质时代的低等生物沉积在湖泊或海洋中,成为有机质,日积月累,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富集而形成。由于在中生代和新生代生物活动频繁,所以石油资源主要形成于中生代、新生代的湖盆和大陆架上。直接从地底取得未经加工的称之为“原油”,经过直接分馏、裂化等加工过程,可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制成品,石油是当今工业发展中利用最为广泛的能源。世界主要石油产区可分为下列七处:一、北美地区;二、南美;三、北非;四、欧洲;五、中东的波斯湾;六、苏联;七、东南亚。我国石油储量也较丰富。
天然气
储存于地下深处岩石空隙或空洞中的碳氢化合物可燃气体。天然气比石油气轻,常位于石油上部,称“气顶”,与石油均储存在水成岩地区。成分以甲烷为主,其次为乙烷、丙烷、丁烷等其他重质气态烃类,并含有氮、氢、二氧化碳、碳化氢等气体。天然气无色无味,可燃烧,是重要的能源之一。
大陆漂移说
由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1912年在《波得曼地理文摘》和《地质杂志》发表了他的《大陆漂移说》,1915年又发表了全面、系统地论证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专著《海陆的起源》,形成了系统的“大陆漂移说”理论,这一理论的产生是受大西洋两岸轮廓、植被等相似的启发。大陆漂移说的主要内容是:认为在石炭纪后期,现在各大陆为单一的整块陆地,其后因太阳、月球的引力、地球自转、离心力等作用,大陆块沿比较脆弱的地方分裂。所分裂的大陆块由东向西,又由极地向赤道漂移,而形成为现在大陆的分布。因此大陆漂移引起了火山活动、地块运动、造陆运动等现象,20世纪60年代,板块构造理论提出,赋予大陆漂移说以新的含义,为人们所重视。
冰期
地质史上大规模冰川形成于世界广大地区的地质年代称为冰期,最著名的冰期是:(一)在前生代早期出现在加拿大的休伦冰期;(二)寒武纪以前及早期寒武纪出现在早期古生代并在全世界散布着遗迹的冰期;(三)二叠纪到石炭纪在古生代出现的冰期;(四)第四纪或更新世约在100万年前开始,到现在或者尚未终止的冰期。我国以第四纪冰期的研究最为深入,而且尚在研究之中。
间冰期
两个冰期之间气候温暖、冰川消融的时期。间冰期的气候较冰期温暖,因此在此期间冰川消融退缩,海面上升。间冰期的时间也长于冰期,通常说,更新世有四个冰期和三个间冰期。目前我们的时代属于后冰期,若在未来又有一次冰期,则我们这个时代也是间冰期。
太古代
地质年代中最古老的一个代,距今约36亿年至25亿年,属隐生宙。这一时期地球上海洋分布广泛,没有形成大片的陆地,只有一些岛屿和小块陆地,火山活动频繁。太古代后期,海洋中出现了原始的生命体,原始细菌—最低等原始生命产生。这一时期是形成铁矿的重要年代。
元古代
地质年代中第二古老的代。距今约25亿年至5.7亿年。属隐生宙。这一时期地壳运动剧烈,出现了大片陆地,海洋面积有所减少。地层多为较浅的变质岩,也有一部分未经变质的沉积岩,含有丰富的铁、铜矿。元古代生命活动加强,藻类开始繁殖,到晚期出现了无脊椎动物,如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等。
中生代
显生宙中的第二个代,距今约2.5亿年至0.65亿年,这一时期环太平洋地带发生强烈的地壳运动,称为太平洋运动,形成了许多高大的山地,在欧洲称为阿尔卑斯运动。中生代时期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这一时期生命活动频繁,爬行动物盛行,以恐龙最为代表,故又称爬行动物时代。空中也出现了从爬行动物向鸟类转化的始祖鸟。裸子植物出现。因为中生代地壳剧烈运动,各种金属矿形成。侏罗纪还是中生代中形成煤的主要年代。
地势
是地表的高低起伏状态。地势是根据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坡度陡缓的程度划分为不同的地势。
丘陵
一般指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高低起伏,坡度平缓的低矮山丘。是山地向平原的过渡形状,丘陵的起伏与坡度大于平原而不及山地。地质构造较之山地比较单纯。但丘陵地区各地发达,切割明显,山顶多为平而圆的形状,我国有许多丘陵,如江南丘陵等。
高原
指海拔较高,面积广大,顶面起伏较小,开阔,平缓,四周较陡的高地。通常周围有高大山脉环绕。高原上都有山脉分布。按其成因,可将高原分为三种:地变高原、熔岩高原和侵蚀高原。高原海拔大于平原,起伏小于山地。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南美的巴西高原。
我国有著名的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分布在我国西南部和西部,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云南省北部、甘肃省西南部,面积约占全国1/4,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号称“世界屋脊”。高原的边缘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等。高原内部分布着一系列海拔很高,相对高度不大的山脉,主要有冈底斯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唐古拉山脉、可可西里山脉和巴颜喀拉山脉等等。高原上湖泊众多,多为无出口的咸水湖,较大的有青海湖、纳木错、色林错等。青藏高原还是亚洲许多河流发源地,东流的有长江、黄河。南流的有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西流的有狮泉河—印度河。
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西起新疆、甘肃边境,东到大兴安岭,南界祁连山麓和长城,北止于中蒙国界线。高原地面广阔坦荡,起伏微缓,海拔1000多米,高原上多宽浅的盆地,草原、沙漠、戈壁分布十分广泛。由于降水量自东向西逐减,所以东部多牧草,草原辽阔,往西牧草逐渐稀疏,至西部沙漠面积广大。
黄土高原:大致分布在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地区,包括山西全省、陕甘宁的一部分。地面覆盖着疏松而深厚的黄土层,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最厚的地区,厚度由西北向东南逐减,颗粒逐渐变细。一般认为黄土并不是当地原生的,而是从第四纪起,由强劲的偏北风把西北和蒙古高原一带干旱地区细小的粉沙尘土等风化物吹到这里,逐渐堆积而成。黄土质地疏松,比较肥沃,由于这里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又被破坏,疏松的黄土很容易流失,目前,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我国环保的一个重要课题。
云贵高原:分布在云南省东部,贵州省绝大部分,广西西北部,以及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边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上特点有两个:第一是云南中部东部和贵州西北角还保存着起伏较为缓和的高原面外,其余大部分地区被众多的大小河流切割成为崎岖不平、层峦叠嶂的山地性高原。第二,岩溶地貌非常典型,分布广泛,高原上许多山间盆地,当地人称为“坝子”,是云贵高原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平原
海拔2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起伏小的广大平地。平原海拔较低区别于高原,起伏较小区别于丘陵。按其成因可分为构造平原、侵蚀平原、冲积平原。我国有广大面积的平原。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三角洲
河流在流入海洋或湖泊时,由于流速减小,河流所携泥沙在河口淤积而形成的类似三角形的地形面。顶端指向河流上游,底边为其外缘,地势低平。三角形包括海面上与海面下两部分,泥沙不断淤积,导致海面上部分不断加厚、面积增加,三角洲年年向外伸长,腹地广大,多为土壤肥沃的农耕地区。如我国的珠江三角洲。
盆地
指周围有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间低平的盆状地形。因其形似盆状,故称盆地。按其成因,可将盆地分为:构造盆地、风蚀盆地和溶蚀盆地。按其是否处于外流区域或内流区域,可分为外流盆地和内流盆地,前者如四川盆地,后者如塔里木盆地。
钟乳石
指溶解中自洞顶下垂的一种碳酸钙沉积物,因其形似钟乳,故称钟乳石,也称“石钟乳”,是喀斯特地区天然洞穴中常见的化学沉积物。其形成主要是由于地表水或降水沿可溶性岩石裂隙下滴时,水汽蒸发,二氧化碳逸出,使溶岩中的碳酸钙物质沉淀,日积月累,逐渐形成了千姿百态、自上而下倒悬并逐渐增长的钟乳石。
河谷
是指河流在自身流动中在地面塑造而成的长条形的U形凹地。这是由河流流水的冲击、搬运、沉积等作用形成的。河谷被河水覆盖的部分称为河床。一般来说,上游河谷深直陡峭,中下游河谷则逐渐变宽变浅,河床宽广,河漫滩发育完好。
沙洲
河床内由于流水的搬运堆积作用而形成的泥沙质小岛。通常是由于河流宽度增加或流速减缓导致泥沙堆积而成的,在入海口或浅海中,滨海也能形成沙洲。沙洲一般呈长条形、卵形。近上游方向受水流冲击,坡度较陡,下游方向为顺水流的自然堆积,坡度较缓。
黄土地
指黄土高原经过现代沟谷分割后存留下来的高原面。表面平坦,起伏很小,四周为沟谷环绕,沟头溯源侵蚀迅速,使土原边缘呈花瓣状。土原面经强烈侵蚀分割后呈指状的,称为破碎土原。
风沙地貌
指在风力作用下对地表泥沙、碎屑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地貌。一般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两种类型。风蚀地貌在地表处最为明显。其主要类型有风蚀谷、风蚀残丘、风域、风蚀蘑菇等。风积地貌主要表现为各种类型的沙丘,尤其在干旱地区风沙地貌最为普遍,发育最完好。在半干旱地区,大陆冰川边缘,植被稀少的沙质海岸、湖岸等风力强大的地方也发育了不少风沙地貌。
沙丘
指在风力作用的搬运、堆积下形成的沙质丘状地貌。按其形态可分为: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纵向沙丘、蜂窝状沙丘、抛物线沙丘。按其流动程度可分为: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沙丘流动时,可淹没道路、村庄、农田等,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极为不利。我国西北地区有大量流动沙丘,目前正在治理中。
荒漠
指气候干燥,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植被稀少的地区,一般位于干旱或半干旱气候带。荒漠地带风力作用强大,地表水贫乏,多盐碱土分布。植被具有耐旱、耐盐碱、生长期短等特性,多为灌木林。
戈壁
处于干燥地区的一种由粗砂、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一般称为“戈壁滩”、“戈壁荒漠”,蒙古语译为“草木难以生长的地方”。按成因可分为风化的砾质戈壁、水成的硬质戈壁和风成的沙质戈壁。戈壁上气候干燥,降水量小且易被地表的粗砂、砾石吸收,草木无法生长,在我国的内蒙古北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地的山麓都有戈壁分布。只有在近水源的地方引水灌溉,才能进行农业、牧业生产。
绿洲
指沙漠中水源丰富,土壤肥沃,有草木生长的地方。绿洲上植物生长较好,与周围的戈壁、荒滩景观迥异,是沙漠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发达的地方。一般分布于河流附近、高山冰雪消融流经地带及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海岸
广义的海岸指海滨与陆地之间的逐渐过渡的地带,范围并不十分明确。狭义的海岸指海滨倾斜角度较大的海岸断崖部分,在涨潮时最高潮面上。按构成物质不同可将海岸分为岩石海岸和沙砾海岸;按其成因可分为侵蚀海岸、堆积海岸。
海底高原
指海底的顶底平坦、四周陡峭、宽广而伸长、凸起的高地。一般高出海底1000—2000米,绵延几千公里以上,相当宽广而起伏不大。也称作“海底长垣”。
海底山脉
又称“海岭”、“大洋中脊”,由海底的一系列平行的山脉组成。一般在海面以下,有的山峰露出海面而成为岛屿。海底山脉绵延很大而且相对高度大。
大陆架
又称“大陆棚”,也称“大陆礁层”,在水深200米以下的大陆边缘,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大陆架的形成一方面受波浪潮汐等海水运动的冲击破坏,另一方面受大陆排出物与海底堆积而拓宽。大陆架范围大小,主要视大陆边缘坡度大小而定,坡度较小则范围大,坡度较大则范围较小。大陆架上深度较浅,海底营养物质丰富,是海洋生物繁殖的最佳场所,所以在渔业上非常重要,大陆架还是石油储存的主要场所。当今对海洋的利用大多是对大陆架的利用。
岛
也称“岛屿”,指四周被水包围,而比大陆小的陆地,一般大者称“岛”,小者称“屿”,并无明确界限。通常由砾、砂、泥构成。按其成因可分为大陆岛、海洋岛(火山岛、珊瑚岛)和冲积岛,世界上岛屿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7%,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
磁层
地球磁场在太阳风的影响下被局限在一定范围内,这一范围就叫作“磁层”。由于受到太阳风的制约,地球磁场所发生的磁力线向后弯曲,向背着太阳的方向延伸,可以延伸至相当于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地球半径长度以外的空间,磁层开始于地表上600—1000千米处的地球外层空间,起着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各种宇宙辐射和带电粒子流袭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