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名胜典故2

玄奘在大雁塔下住了十几年。一生译经共75部,近1300万字,为我国译经之冠。

黄帝陵的由来

黄帝陵在陕西黄陵县。每逢清明时节,都有成千上万的炎黄子孙到这里凭吊和祭典中华民族的始祖,这习俗已经延续了千百年。

黄帝并不姓黄,而姓公孙。自幼生长在黄河流域的黄帝,传说是以雷神崛起而为五大天帝之一,称作中央天帝。中央属土,土主黄色,因此以黄帝之名永垂于世。因他曾经迁居到一个以制作车辆为主的部族聚集地叫轩辕之丘,又改姓过轩辕。黄帝,古时也叫皇帝,是黄天上帝的意思,后来为了与秦始皇区别开,才专称黄帝。据说黄帝曾经与平分天下的同母异父兄弟炎帝有过争斗,但因炎帝后裔蚩尤崛起,凶横残暴,炎帝请求黄帝帮助才打败了蚩尤,炎帝的部落也归顺了黄帝。这样,中原地区的部族有了共主。后人认为是黄帝繁衍生息了神州大地上的人们,尊他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称他为人文初祖。黄帝族和炎帝族的联合成为中国原始国家的基础,因此中华民族自称为“炎黄子孙”。

传说黄帝教会人们筑宫室以避风雨,鼓励妻子嫘祖栽桑养蚕抽丝织布,命他的史官仓颉造字,与王亥写出了最早的医书《本草》和《医案》,黄帝还发明了指南车和弓箭等等,所以又称黄帝为文明之祖。黄帝最著名的景观要数古柏林了,陵内古柏森森,现已有8万多株。其中树龄在千年以上的有3000株。著名的黄帝手植柏,至少有4000岁,号称世界柏树之父。汉武帝祭祀黄帝陵时的挂甲柏也至今犹存。

天水伏羲庙的由来

伏羲庙坐落在甘肃东部天水市西关,又名太昊宫。始建于元至正七年(1347年),明嘉靖三年(1524年)重修。相传古时伏羲、神农部落聚居在渭水流域的天水,后人修庙祭祀。伏羲氏是传说中伟大的发明家。据说他的母亲华胥氏到雷神居住的雷泽去游玩,踩上了巨人的足迹,由此受孕生下了伏羲。关于伏羲的相貌,有种种说法。一说是他人首蛇身;一说是他长着蛇的身子,麒麟的脑袋;另一说是他的头和眼很长,长着乌龟牙齿、龙的嘴唇,眉上长着白毫,胡子长得拖到地上。伏羲的发明创造很多,文字、婚姻制度、结网捕鱼、打猎、畜牧、琴瑟,据说都是他发明的。伏羲氏最伟大的发明创造是始作八卦。八卦就是乾、坤、坎、离、艮、震、巽、兑这八个符号,分别代表天地水火山雷风泽。据说伏羲观察了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川河流、鸟兽的羽毛纹理、各地适合土性生长出来的草木、人自身的构造以及日用的器物,才画出了这八个符号,它包括了天地万物的种种情况,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伏羲本人及后来的种种发明,据说都受了这八卦卦象的启发。八卦还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经典《周易》的源头。在古代,《周易》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智慧的渊源。

每逢伏羲诞辰日的农历正月十六,许多当地群众去朝拜伏羲庙,表达对祖先的景仰。

姜子牙钓鱼台的由来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俗语已经流传了千百年。那么,当年姜太公钓鱼的地方在哪里呢?就在宝鸡市东30千米处的渭河岸边。

姜子牙是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在历史上却是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传奇人物。他姓姜名尚,字子牙,又名太公望。传说他的祖先曾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吕这个地方,故又叫他吕尚或吕望。姜太公虽有满腹才学,但在遇见周文王前,很不得志。后来他辅佐文王,励精图治,打败了犬戒,征服了崇国,并帮助武王兴兵伐纣,灭商。因功封在齐国,是齐国的始祖。在神话传说中,他曾在昆仑山从元始天尊学道,后来奉命下山辅助周室。80岁时垂钓于渭水之滨等候文王,被文王拜为丞相。在伐纣灭商过程中,他曾率领众多道术之士,斗法决胜。完成兴周大业后,又奉命出榜封神。

姜子牙垂钓的地方叫伐鱼河。它源于秦岭,流入渭河。据说子牙在此垂钓9年多的时间,在他钓鱼的石台上磨出了两条平行光滑的印痕,至今犹存。苏东坡有“安知渭上叟”的诗句,叙述了子牙小腿骨在大石上磨压出痕迹的故事。传说中姜子牙钓鱼只用直针,不用曲钩,离水面三尺高,诚如俗语所说“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也有说太公钓鱼“不为锦鳞设,只钓与王侯”,其意不在钓鱼,只做做样子罢了。现钓台西边有太公庙,始建于唐朝,明朝时重修。

玉门关和阳关的由来

玉门门在敦煌西北80千米处,这是古代中西交通的主要门户,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经关隘。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1)到元鼎六年(前111)始设置。因和阗产玉,玉石从这里输入中原,所以名玉门关。现关城犹存,平面方形,用黄胶土夯土版筑而成。面积约633平方米,城垣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现残余城墙尚高9.7米。开西、北两门。城堡的西、北两面都有万里长城遗迹。顺长城往西,每隔2.5千米或5千米,筑有一座方形烽火台。这里曾陆续发现过汉简、晋碑、丝绸、麻布、粮食等古代遗物。玉门关南边还有一座阳关,也是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经关口。关城现已被洪水冲毁,还残存宽四米的城垣,以及烽燧等遗迹,地面上有陶片、箭镞、古钱等物件。

玉门关和阳关从南北朝到唐代,经常在诗歌中出现。因这是通向塞外和西域的主要关门,诗人们常通过歌咏这两座关城来抒写绝域的遥远和塞外的荒凉。如王之涣的著名七绝《凉州词》说:“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代大诗人王维有一首歌咏阳关的名诗,题为《送元二使安西》,诗仅四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元二是王维的朋友,将出使安西,必定经过阳关,所以诗人在渭城客舍为他送行,并劝他再多饮一杯酒,因为出了阳关,就是西域,那里就再没有老朋友了。这首诗写得情深意长,后来被谱成《阳关三叠》,成为古典名曲。

嘉峪关的由来

万里长城的终点嘉峪关,位于河西咽喉之地嘉峪山麓。南面是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北面是连绵起伏的马鬃山,两山之间有一条长15千米的峡谷地带,地势险要,故称天下雄关。嘉峪关是座城楼高耸、飞檐凌空、布局严谨、雄伟壮观的明代关楼,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明长城关隘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也是我国古代著名建筑之一。关城呈正方形,高11.7米,周长730多米,面积33500平方米。关城开东、西二门,由内城、瓮城、罗城、外城、城壕等组成。嘉峪关建筑之坚固,设计之精确,为世界公认。据说当初100名修建关城时,工匠们不但提出了布局精巧、结构坚固的设计方案,而且还精确地计算出工程的用料数量,关城建成后仅仅剩下一块砖。为了记取他们这样精心施工的精神,后人把剩下的那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可望而不可及。这里还有击石燕鸣的传说:很久以前,前有两只燕子巢居在嘉峪关内。一天日暮时分,一只燕子飞进关内,另一只却因关门已闭,不得入内,遂悲鸣触城而死。其精灵不灭,永作燕鸣之声。今天用石块击关城的墙角,犹可听到啾啾声。其实这种效果是工匠们在建筑关城时,应用力学和声学原理而砌成的特殊效果。民族英雄林则徐谪贬新疆路过此关时,曾写下了“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的诗句,盛赞了嘉峪关的雄壮。

古郡酒泉的由来

甘肃酒泉市地处河西走廊西部,位于祁连山主峰之下。这里是历代边防重镇,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衢和商埠。酒泉,古称肃州。相传在西汉武帝时期,骠骑将军霍去病领兵西征,打败匈奴以后,就在城东的泉湖公园一带安营扎寨。这里有一眼甘甜的泉水,叫做金泉。当时,汉武帝特意派人从京都长安送来10瓶御酒,以奖赏有功的将士。霍去病认为,胜利是全军将士共同浴血奋战的结果,御酒应该大家共享。但他有十几万大军,这酒怎么喝呢?于是他把酒全部倒入金泉中,当即泉水化为美酒,他便与众将士开怀共饮。从此,金泉被改称酒泉,成为千古佳话。至今,城东泉湖公园内有清泉,泉边有清宣统年间所刻“西汉酒泉胜迹”石碑,泉水甘冽。酒泉市的文物古迹较多,有许多古代的文化遗存,诸如汉、晋墓葬群,汉、唐、元、明的古城及鼓楼等,但酒泉夜光杯更是历史悠久。据传周穆王时,西戎曾献上以白玉精制的酒杯,有如“光明夜照”,故称夜光杯。唐代诗人王翰著名的边塞诗《凉州词》更给夜光杯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据说这首诗流传以后,酒泉的夜光杯便声名大振,以至自唐代以来,盛誉不衰。目前,酒泉夜光杯在国际市场上倍受垂青,畅销欧美和东南亚,这怕是诗人始料不及的。

敦煌莫高窟的由来

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千米的大泉沟东岸,介于三危山和鸣沙山之间,南北长1600多米。精美的佛教壁画和雕塑艺术,使莫高窟成为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36年)。传说有个和尚云游到此,忽然看到东边的三危山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炫目的金光,仿佛有成千上万的佛在金光中显现,就认定这里是佛家圣地,于是募钱开凿了第一个石窟。其实和尚所见的金光,今天依然可以看到。因为三危山寸草不生,岩石呈黯红色,含有多种矿物质,阳光一照便会熠熠发光,灿灿夺目。但和尚的奇观传开后,来往于丝绸之路的商旅、官员纷纷在此修建佛窟,祈求路途平安。到了唐代已有窟龛1000多个,后历代又有修建。虽历经沧桑,莫高窟至今仍保留了各代石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000多身,是世界上历史最久、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文化艺术宝库。莫高窟最壮丽的是壁画艺术,虽历经千百年风沙侵蚀,但仍色彩鲜艳,线描清晰。内容既有反映统治阶级的生活场面,也有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以及中外出使使者、商旅等形象和佛经故事、本生故事画等。第17窟的藏经洞,藏有近十个朝代的经卷、古籍、文书、绣画等4万多件。可恨的是,本世纪初,这里曾遭到外国强盗的掠夺和破坏。

青海文成公主庙的由来

青海省玉树县结古镇南25千米,有一座独立的藏式平顶建筑,共三层,是一座供奉文成公主的寺院。相传文成公主进藏时曾在这里停留,教当地人民耕种纺织。藏民为了纪念她,便在石壁上造像纪念,后又建庙宇加以保护。寺院规模不大,寺内紧靠山脚的石灰岩峭壁上,共凿像九尊,正中是文成公主坐像,凤冠锦衣,坐在莲花座上,座下有两只背向文成公主的狮子,连人带座高约8米。两旁分上下两层,站立8名侍者,每名高约2米,站在莲花宝座上,手执剑、钵、瓶、花等物。都是在石壁上凿雕成形,然后施彩,雕工精细。造型质朴敦厚,生动洒脱,神态文静大方。两壁还有两位活佛的画像,是当年建庙的有功之人。喇嘛教徒和远近游客,经常来此朝拜。

吐鲁番火焰山的由来

火焰山在新疆吐鲁番盆地中北部,属博格达山以南的低丘。海拔约500米,主要为红砂岩所构成。以夏季气候干热,山体呈现红色而得名。

使火焰山名传天下的,是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在《西游记》五十九回到六十一回里,吴承恩写了“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的故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是假,是作者浪漫主义的虚构;唐三藏路阻火焰山是真,历史上确有其事。唐玄奘在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秋天,从长安西行去天竺取经,年底到达高昌,即今天的吐鲁番。高昌国王见他精通佛典,颇为敬慕,遂结拜金兰之好,约为兄弟,留他小住两月。上路的日子将近,高昌王又请玄奘出任国师,想留他长住。玄奘不肯,以绝食表示决心。高昌王只好备办马匹、驼队及应用物品等,还给路上各国国王写了几十封书信。玄奘凭借高昌王的关照,一路上都受到了礼遇。

吐鲁番,维吾尔语就是“最低地”之意。由于这里地势低洼,很少雨雪,夏季奇热,风中流火。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在《经火山》中写道:“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不知阴阳炭,何独燃此中。”吐鲁番县城东北,是火焰山西侧的一个峡谷,两岸红岩似火,坡谷涌碧叠翠,人称葡萄沟。有葡萄田200多公顷,盛产无核白葡萄。

天山天池的由来

天池是一个天然的高山湖泊,坐落在北天山东段主峰博格达峰脚下的半山腰里。池水深平均40米,最深处可达100多米。池面呈半月形,面积近5平方千米,海拔1980米。群山环抱,密林掩映,绿茵铺地,野花芬菲,如天上仙境。

天池古称瑶池。《穆天子传》记载,相传三千多年以前周穆玉西游,曾与西王母在此宴饮唱和。西王母致欢迎词对周穆王唱道:“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路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周穆王接受了这种美好的祝愿和友善地邀请,他答谢道:“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正因为这样,人们都说瑶池乃西王母所居。后来,神话小说又把西王母演绎为王母娘娘,传说在瑶池大宴群仙,举办过一年一度的蟠桃盛会。还说小天池是王母娘娘洗脚的地方,大天池是她沐浴的场所。据有关专家考证,《穆天子传》和《山海经》等古籍中记载的周穆王巡游西域的地点,大多数都可以对出今天的地名。而西王母的形象,恰恰反映了当时的西域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当政的历史生活。唐代诗人们借此题材的抒情之作,更使这一传说被认可,而瑶池也就更声名远扬了。

天池属于冰渍湖泊。在20万年以前,地球冰期来临,天池地区成为山谷冰川。由于冰川的掘蚀作用和堰塞作用,形成天地湖盆,天气转暖后,冰川消退成湖,此为天池的成因。

山东蓬莱阁的由来

蓬莱阁位于山东蓬莱丹崖山峭壁上,素有人间仙境之称。史载,这里是我国能够看到海市蜃楼奇观的地方之一。

秦始皇是一个总想长生不老的人,当方士徐福起奏:“海上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并说神山上有长生不老药之后,秦始皇立刻命令徐福去海上神山找长生之药。而海市蜃楼毕竟是虚幻的,徐福自然也就找不到神山,难以向秦始皇复命,便率人逃到了日本岛。这便是传说中日同文同种的由来。秦始皇自己也没闲着,他三次东巡,到芝罘岛上观看。盼不到长生药,秦始皇扫兴而归,死在半路上。到了汉武帝时期,又开始了海上寻仙的徒劳之举。找不到真蓬莱,就把这望海之地称作蓬莱,筑城为名。到宋朝时,郡守朱处约在丹崖山顶建了蓬莱阁,供人赏山望海。经历代扩建,形成了拥有殿阁宫寺的古建筑群。蓬莱阁下有一座造型奇特的桥,传说是道教中八仙过海的仙人桥。有一次,八仙聚在蓬莱阁饮酒,有人提议到海对面的岛上去,但不许乘船。于是,八仙各显其能:铁拐李骑葫芦;张果老骑毛驴;汉钟离坐芭蕉扇;蓝采和挎花篮;曹国舅执玉板;何仙姑拿粉莲;韩湘子吹玉笛;吕洞宾执拂尘、背宝剑;不一会都凌凌御风,到了对面。传说曲折地反映出人们要战胜大海的愿望。蓬莱阁不仅可以寻访古迹,欣赏历代题刻,碰巧也能赶上海市蜃楼出现的奇景。

蒲松龄故居和崂山的由来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和多种诗文杂著。他三十岁前在家乡读书,中年一度在江苏宝应县作幕宾,其余时间都在离家不远的西铺村毕家私塾教书,七十一岁归家。他的故居已辟为纪念馆,馆址在山东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室内有他七十四岁时的画像和他的亲笔题字。故居外另辟有陈列室展览他的著作的各种版本,名人题咏甚多。蒲家庄东山谷中有一眼泉水,叫做柳泉。相传当年蒲松龄在这里设茶待客,过往行人要给他留下一个故事,他才放人走,这是他搜集创作素材的办法之一。蒲松龄在世时这眼泉很满,溢成小溪,大旱不枯,称“满井”,谷内绿柳成荫,所以蒲松龄自号柳泉居士。柳泉东南方有蒲松龄墓。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名著,因流传极广,篇中所写到的一些地方也成了名胜。如崂山本是一座风景秀丽的道教名山,秦皇、汉武和唐朝诸帝都曾派人来此炼药,宋元以来道观不断兴建,有很多文士来此吟咏题刻。《聊斋志异》中的《崂山道士》和《香玉》等篇,对崂山景物有生动的描写。崂山太清宫中的耐冬花,红艳如火,《香玉》中所写的绛雪,据传就是宫中耐冬的化身。上清宫前的银杏、牡丹都是几百年的古物。《香玉》中的香玉就是这里牡丹的化身。《香玉》的故事大意是说崂山下清宫中的耐冬花高二丈,大几十围,牡丹高丈余,开花时璀璨似锦。有一个姓黄的书生在山上建屋舍读书。白牡丹化为白衣女子,名叫香玉,和黄生结为夫妻之好。后白牡丹被人掘去,黄生天天哭吊,在那里遇到耐冬花所化的红衣女子绛雪,因同哭香玉而结为良友。后来因花神被黄生对香玉的深情所感动,使香玉复生下清宫中。黄生死后变成牡丹下的一株赤芽。小道士不知爱惜,砍去赤芽,不久白牡丹和耐冬都相继死去。这个美丽的故事说明了作者认为情之至深可通鬼神的思想。

崂山是灰黑色花冈岩,山峰陡峭。现存上清宫、下清宫、太平宫、华楼宫等,都是石壁瓦舍,简朴无华。宫观周围环境清幽,奇花异卉四季不断,耐冬牡丹依然盛开。山上多古洞怪石和清泉,竹树繁茂,浓荫蔽日。从主峰巨峰发源的白沙河经过峡谷,形成了著名的九水风光,其中潮音瀑和龙潭瀑两处大瀑布尤其壮观。崂山的矿泉水质地优良,驰名中外,加上这里气候温和湿润,夏季多凉风,又是著名的避暑胜地。

济南趵突泉的由来

济南号称泉城,古时候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史载,“齐多甘泉,甲于天下”。济南泉水多,流量大,在全国独一无二。济南曾有名泉72眼,但由于天长日久,现在有的泉水已经泯灭,同时也出现一些新泉,众多泉水北流汇成了大明湖。泉城第一名泉,当属趵突泉了。

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尝吼半空雷。趵突泉,原名槛泉,宋代济南太守曾巩干脆摹其泉声泉形,把泉名写作趵突。趵突泉如今的三股泉水虽然已经没有了郦道元所说的“水涌若轮”的盛况,但是“泉源上奋”之势却依旧存在。在趵突泉周围,有许多名泉和美丽的传说。有传说梁山泊好汉大刀关胜的战马刨出来的马跑泉,有东晋才女谢道韫咏絮而得名的柳絮泉,有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故居之侧的漱玉泉,还有被誉为济南四大名泉之一的金线泉等等。为什么济南有这么多的泉呢?这与济南的地质构造分不开。济南市南面的许多山是由裂隙溶洞发育的石灰岩组成的,渗入的雨水沿着溶洞裂隙向北运动,地下水流到平原被不透水的火成岩阻挡,蓄水量不断增加,地下水就成为承压水。在市区,承压地下水沿着空隙涌出,便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涌泉。

曲阜孔府的由来

孔府位于孔庙东侧,是孔子嫡长孙居住的地方。公元前195年汉高祖首封孔子九代孙为奉祀君,宋仁宗改封四十六代孙为衍圣公,历代沿袭。孔府堪称世袭罔替的贵族府地。

孔府原属孔庙的一部分。明洪武十年(1377年)由孔庙分出创建而成,是三路布局,九进院落。中路为官衙,后为住宅;西路是学习、会客的处所;东路是家庙和作坊。孔府也叫衍圣公府,衍圣者繁衍圣道、圣裔也。孔府大门有清朝文人纪晓岚撰写的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写出了孔府的显赫与气派。孔府官衙共有三堂六厅,三个堂是衍圣公办事的地方,六个厅是仿照封建王朝的六个部设立的府内办事机构。孔府收藏有大量文物,内中有赵孟兆页、周之冕、郑板桥等著名画家的作品,还有宋元明等雕版珍本善本书籍以及玉雕、木雕、陶瓷、青铜器等。出孔府2千米,就是孔林。“蓊郁孔林残照里,至今犹属仲尼家”。孔林是孔子和他的后代们的墓地。林内古冢累累,石碑林立,石仪成群,占地面积3000亩,周长7千米,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史载,孔子死后葬在鲁城北泗上。他的坟墓座落在孔林中间,墓园外有享殿和神道。墓东是他儿子孔鲤的墓,墓前是他孙子子思的墓。孔子祖孙三代的葬穴法,古人称为“携子抱孙”,显示着中国人的家庭观。孔林东北有《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墓地。

南京夫子庙的由来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泊秦淮》,不仅生动地描绘了秦淮河淡雅迷人的水边月色,而且反映了秦淮河边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赫赫有名的夫子庙,恰恰就在秦淮河内河之滨。

夫子庙是孔圣人的祭殿,始建于宋景佑元年(1034年),始称文宣王庙。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重建,名叫建康府学。元朝时改为集庆路学。明朝初年作为国子学,继之为应天府学。清朝时这里成为江宁、上元二县学,并进行了重修。庙内有奎星阁、明德堂、梨香阁等建筑。夫子庙声名远扬,不在于它是孔庙、府学,而是因地处六朝金粉佳丽之中。

秦淮河古称淮水。据说秦始皇时凿通钟山即今紫金山,引通淮水,横贯城中,故名秦淮河。秦淮河分为内河和外河,内河是十里秦淮最繁华的地带。当年河水清如碧玉,有文德、利涉、淮清等桥横卧其上,而沿岸歌楼画馆林立,历代风流名士涉足其间。特别是到了明代,科举贡院沿河而建,考生云集,青楼妓院也应运而生。明末清初,秦淮河畔还真出现了几个忧时愤世、深知亡国之恨的风尘女子,诸如顾横波、董小宛、李香君、柳如是等等,成为文人墨客题咏编撰的素材。夫子庙几经变迁,却越来越与孔老夫子关系疏远,成为娱乐闹市,怕是初建者始料不及的。

南京中山陵的由来

在南京紫金山中部的茅山南坡上,座落着一组气势雄伟、庄严简朴的陵墓建筑群,这就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整座陵墓蓝白相间、寓意深切,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中山陵址是由孙中山先生生前亲自选定的。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特意前去恭谒明孝陵。他对随行人员说:“明祖以布衣起兵淮上,驱逐元鞑,恢复汉族,诚民族革命之先进。现在文奔走革命,垂几十年,目的是步明祖后尘,推翻满鞑,幸告成功。他年诸事摒挡清楚,即在明陵左近结一茅庐,以明祖为邻,以终天年。”直到1925年中山先生在北京弥留之际,仍以归葬钟山为嘱。1925年3月,中山先生逝世后,停灵北京碧云寺。以汪精卫等12人组成的葬事筹备会议决定登报悬奖,向海内外征集陵墓设计图案。在应征的40多种图案中,我国近代著名建筑设计师吕彦直的设计被采用。主体工程历时3年多才完成,1929年6月1日举行了奉安大典。中山陵的建筑结合钟山山峦形势,突出天然屏障,采用大片绿地,把孤立的尺度不大的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用宽广的通天台阶,联成大尺度的整体,显得十分庄严雄伟,建筑风格中西合璧。主体建筑之外,还有一系列纪念性建筑,有音乐台、行健亭、光华亭等,是各界人士和海外华人捐资建造的。

南京燕子矶的由来

燕子矶在南京市北郊观音门外的观音山上。观音山三面环水临空,山多悬崖峭壁。因山顶有一巨石伸入江面,形如燕子展翅欲飞,因而得名燕子矶。

燕子矶旁永济寺,有一副不知作者是谁的对联:“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表现了燕子矶幽静与辽阔的独特风光。矶顶有碑亭。亭中右碑正面是清代乾隆皇帝手书“燕子矶”三个大字,背面是他的题诗。燕子矶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自古以来,这里还是南来北往的人们过江的一个渡口。相传,朱元璋在南京作了明朝的开国皇帝之后,常常喜欢微服出巡。有一次,朱元璋微服到燕子矶渡口等船渡江,正巧有一群进京赶考的举子也在等船。举子们倡议吟诗抒怀。有一个举子先脱口而出:“燕子矶兮一秤砣,”大家齐声叫好,认为起句有气势。朱元璋听了后一阵冷笑:“这个句子气魄很大,往下怕是难写喽。”举子们一想也是,偌大燕子矶只是一秤砣,那秤钩、秤杆又是什么呢?即使有了这秤,能去秤什么呢?大家一时语塞。朱元璋却不紧不慢地说:“我试着续出下面三句,不知诸位以为如何?”说罢,高声朗诵:“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秤又如何?天边弯月是钩挂,秤我江山有几多!”如此博大的胸怀,不禁使举子们连声叫好,认为敢秤江山的人肯定不是平庸之辈。从此,燕子矶更是名声大振。

无锡惠山的由来

无锡,得名于锡山。因周秦时盛产铅锡,故名锡山。惠山与锡山之间是一片镜湖,原称秦王坞,传说是秦始皇为了断开两山之间的灵气,怕有英雄出于此地,而命人挖开的。

惠山,得名于过往此山的西域僧人慧照之谐音。著名的“天下第二泉”就在惠山之上,相传茶神陆羽品尝惠山泉水后,评定为天下第二泉,从此名声大振。写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人李绅,对此泉的评价是:“清鉴肌骨,漱开神虑,茶得此水,皆尽芳味也。”称此泉为人间灵液。大诗人苏东坡也曾吟有“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诗句。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游惠山时,山寺僧人性海截竹为三,搭成茶炉,用以煮茶。朱元璋饮茶后顿觉甘芳可口,风味别具,就问:此何茶?如何煮?用何水?性海答道:雪浪山上雨前茶,若冰洞中二泉水,三片竹叶煮新茗。朱元璋随口说:老和尚,你可以成仙了。哪曾想,皇帝是金口玉言,性海果然成仙去了。至今,二泉南面,留有竹炉山房。我国著名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就源出于此。清光绪末年,无锡雷尊殿有个叫阿炳的小道士,自幼喜爱音乐。在道士华清的指导下,阿炳的演奏越来越娴熟。每当夜阑人静时,双目失明的阿炳便坐在惠山泉畔,聆听泉水叮咚,久而久之,泉水神韵从琴弦上流出,一首名曲就这样诞生了。

苏州拙政园的由来

苏州的古典园林有15处之多,其中拙政园、留园、沧浪亭和狮子林被称为四大古典名园。

拙政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中面积最大的一座,现占地约5公顷。这里本是唐代文人陆龟蒙的故宅,元代为太宏寺。明代嘉靖初御史王敬止以寺基为别业,起名拙政园。“拙政”之意,出自西晋文人潘岳的《闲居赋》:“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灌园鬻蔬……消遥自得,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征明,曾为这座园林题铭作画,并作《王氏拙政园记》,当时园内建筑稀疏简朴,但山水布局一直保持到现在。

拙政园以布局“毫发无遗憾”著称。中部园门一道叠石翠嶂,遮住了园内的全部景致。建筑物大多临水布置,疏朗自然,远香堂处于正中,这是园内的主要建筑,为一座四面厅,耸立在一个不高的青石台基上。在四周廊庑环绕下,更突出了它在全国景物中的主导地位。

湖水东面,有一座名叫“梧竹幽居”的方亭。西面湖心有小洲与山岛相连,上建六角形的“荷风四面亭”。亭北可远望“见山楼”,这是一座二层楼阁,四面临水,建在水中,有桥可通北岸和西岸,建筑家认为这是拙政园布局的画龙点睛之处。整个拙政园中部的布局是以水面为中心,利用山岛、洲渚及水的分流聚合,分割空间,构成以远香堂为主的几个不同景区,各景区之间又藉曲廊、小桥、廊桥等相互连接。景与景之间相互映衬,眼前处处风景,形成开朗幽雅的特色。

拙政园的西部园以一座滨水的方形鸳鸯厅为主,厅的北半部称为“三十六鸳鸯馆”,南部称为“十八蔓陀罗花馆”,东部园较为空阔,建筑稀疏,山势平缓,树密草多,又别有一种自然清旷的意境。

姑苏寒山寺的由来

寒山寺在苏州阊门外枫桥镇。相传唐贞观年间高僧寒山、拾得从天台山国清寺来此住持,把这里原来建于梁天监年间的妙利普明塔院改名为寒山寺。寒山初居天台寒岩,爱好吟诗喝偈,与国清寺僧拾得交友,有三百多首诗,后人辑为《寒山子诗集》。拾得本是孤儿,后被携入天台国清寺为僧,他的诗也附在《寒山子诗集》中。这座寺院屡建屡毁,现存建筑是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到宣统三年(1911)重建。寒山寺之出名主要是唐天宝年间诗人张继写了一首著名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写夜泊姑苏城外枫桥,面对江中月色,点点渔火,声声乌啼,令人难以入寐的情景,这时半夜里从寒山寺传来的钟声,更触动了客人的愁思。诗境优美含蓄,尤其是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为这寂静而萧疏的秋夜平添了无限深远的韵味。从此以后诗韵钟声,千古流传。现寺内供有清代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罗聘所作寒山和拾得的画像石刻。张继诗内所咏的古钟早已散失。明嘉靖年间铸造的巨钟—著名的寒山寺钟,后也流入日本。清末重建寒山寺时,日本人士摹铸唐式青铜乳头钟送归,现悬于大殿左侧。殿后钟楼上另有大钟一口。近年来,每当除夕午夜,常有许多日本客人专到这里来听钟。

上海豫园的由来

豫园是上海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古代园林。豫园中心大假山,高约4丈,由2000吨重的武康石堆砌而成。园内以曲径回廊将三穗堂、仰山堂、点春堂、易花楼、快楼、得月楼、会景楼、两宜轩、鱼乐榭等亭台楼阁堂榭联系起来,楼台精巧,景致幽雅。

豫园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左都御史潘恩的次子潘允端,因进士落第,郁闷不乐,便在菜畦上构亭艺竹造园,聊以自娱。3年后,潘允端却考中了进士,出任刑部主事,官至四川布政使。造园之事,遂告一段落。到万历五年(1577年),潘允端解职回乡,便再次扩建此园。前后用了5年的时间,精心构置,并请了当时园艺名家张南阳设计叠山,终于造成了这座江南名园,共占地70多亩。园成后取名豫园,因“豫”与“愉”音同义通,名字的意思是“愉悦老亲”,可惜园子落成之时,其父潘恩已去世,“老亲不及一视其成,实终天恨也”。为了经营这座园林,潘允端几乎耗尽了家财,他在《豫园记》中写道:“第经营数年,家业为虚,余虽嗜好成癖,无所于悔,实可为士夫殷鉴者。若余子孙,惟永戒前车之辙,无培一木植一木,则善矣。”先祖之言在上,豫园果然在子孙手中荒芜了。后几经兴废。

“欲投小刀会,来到点春堂”。豫园点春堂在1853年曾是小刀会首领的指挥部,曾指挥上海军民坚守17个月,直到首领们英勇牺牲。

杭州西湖的由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硏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东坡的这首《饮湖口初晴后雨》,历来被认为是吟咏西湖的绝唱。

西湖过去是与钱塘相通的一处浅海湾,以后由于泥沙淤塞,大海被隔断,在沙嘴内侧的海水成为一泻湖。湖水经长期泉水冲洗及历代人工疏浚整理,才逐渐成为西湖。西湖最早称武林水,汉代称金牛湖,唐时称石涵湖、钱塘湖。西湖之名,始于宋代,因湖位于杭州城之西。苏东坡别出心裁地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的美女西施后,西湖又多了一个富有诗意的“西子湖”的名称。西湖水面广阔,南北长3.3千米,东西宽2.8千米,绕湖一周约15千米,面积为5.6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5米左右。闻名中外的西湖十景,来源于南宋宫廷画家所绘西湖画卷的题名,后来经过清康熙等的题字勒石,流传至今。这十景名称是:断桥残雪、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雨院风荷、苏堤春晓、花港观鱼、南屏晚钟、雷锋夕照、柳浪闻莺。其中,断桥残雪传说是从孤山西来的路到此而断,故而得名。民间故事《白蛇传》中传说的白娘子与许仙即在此相会。断桥残雪所在的白堤,是人民为纪念治湖利民的州官、大诗人白居易而命名的。三潭印月,是北宋诗人苏东坡在杭州做通判,疏浚西湖时立的三个石塔,禁令不准种植菱茭的标志,因设计巧妙而成为一处胜迹。

岳王庙的由来

南宋留下的最著名的史迹是西湖畔栖霞岭下的岳王庙和岳飞墓。岳飞(1103—1142),字鹏举,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将。金兵焚掠建康时,他主动出击,打退金兵,收复健康。1134年出兵收复了襄阳、邓州、唐州和信阳,晋封为武昌开国子和清远军节度使,这时他才32岁。1136年,再次北上,即将打到汴京,却被高宗诏令退兵。宋金议和以后不久,金兵又大举南侵。岳飞军与太行山及两河义军配合,打得金军闻风丧胆。由于他常战常胜,功高权大,加上坚决主张抗战,反对苟安和谈,以打到黄龙府为目标,已经受到高宗猜疑和投降派的忌恨,后来金军主帅宗弼又派密使告诉奸相秦桧:“必杀岳飞,才可议和。”秦桧党羽一起上章奏请从速处分岳飞,岳飞被罢官出朝。秦桧又伙同张俊收买了岳飞部下的一个副统制王俊,指使他诬告岳飞部将张宪和岳云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秦桧又派人把住在庐山的岳飞骗到临安,以谋反罪名下狱。岳飞长叹道:“我方知已落秦桧奸贼之手,使我为国忠心,一旦都休!”1141年12月,高宗、秦桧终于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了岳飞。岳云和张宪被斩首。岳飞被害时,年仅39岁。狱卒隗(kui)顺偷偷地把他的尸体背到北山埋葬。宋孝宗即位后,积极主张抗战,追复岳飞和岳云的官爵,依官礼把他的遗骨改葬到现址。墓园名“精忠园”,前有墓阙,石翁仲和石兽分列两班。阙下跪着四个铁铸的人像,反绑双手,面墓而跪,这就是陷害岳飞的秦桧、秦妻王氏、张俊、万俊四人。岳庙创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历代屡加修葺和重建,门楼上悬黑底镏金的“岳王庙”三字竖匾。殿内供岳飞塑像,身着戎装,按剑而坐,座像上端悬挂模仿岳飞的手书匾一块,上书“还我河山”四个大字。

苏堤春晓的由来

公元1089年,苏轼来到杭州任知州,这是他第二次来杭州任职(熙宁中曾通判杭州)。这时西湖已有一半淤塞了。他向皇帝上了《乞开杭州西湖状》,组织民工二十多万,开掘葑滩,用挖出的葑泥在湖上筑起一条横贯南北的长堤,这就是著名的苏堤。它南起南屏路,北接曲院风荷,全长2.8千米。堤上有六座桥,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沿堤遍植桃柳,春天早晨漫步堤上看西湖在晨雾中苏醒,春风怡荡,新柳如烟。所以称“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首。当初苏轼筑成此堤后,还有一首诗专记这项工程:“我来钱塘拓湖渌,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工,北山始与南屏通。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烟空。”形容大堤建成,连接六桥,横贯湖面,工程浩大,二十五万丈长堤使湖底葑泥席卷一空。万顷碧波如苍烟碧空般清澈,六桥,也像横亘于天河之中一般气势夺人。西湖中名胜与苏轼有关的还有三潭印月。这是苏轼组织民工用挖出的湖泥所堆积成的一座环形堤埂。岛外的三座石塔,最早为苏轼疏浚西湖时所立,原是在水深处作为标志,禁止在塔所划定的范围内植菱种芡,以防湖泥淤积。原来的塔已毁圯,现存石塔为明天启元年(1621)补立。塔形如瓶,三塔鼎立,每个高2米多,塔身中空,周围有五个圆孔,每当皓月当空时,塔内点燃蜡烛,洞口蒙上薄纸,灯光从中透出,就像一个个小月亮,与天空倒映湖中的明月相辉映。旧传湖中有三个深潭,所以这处景物名三潭印月。苏轼还写了脍炙人口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硏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飞来峰的由来

西湖西北灵隐山麓,有一座飞来峰,东晋咸和初(约326年),印度高僧慧理登上此山,说这是天竺灵鹫山的小岭,不知何年飞来?因而命名为飞来峰或灵鹫峰。山上的岩石像龙、虎、象、猿等各种动物,峰下有不少天然岩洞,回旋幽深。峰前又有冷泉。慧理认为佛在世时,这山是仙灵隐居的地方,于是在此面山建寺,取名灵隐。随着寺院的发展,又在飞来峰造了不少佛像。灵隐寺在五代吴越国时曾盛极一时。钱俶命高僧王延寿主持修建寺舍,共建9楼18阁、72殿,房屋1200多间,僧众3000,后来在元代毁于兵火。明清两代又6次废毁重建,现存大殿为清代遗物。1956年和1970年两次大修。天王殿内弥勒佛坐像背后有用整块香樟木雕的韦驮象,是南宋遗物。大雄宝殿中的释迦是金装像,形象庄严静穆,四周环列二十诸天的金装像。吴越国遗物仅存天王殿前的两座石经幢,左边的一座刻大佛顶陀罗尼经,右边的一幢刻大陀罗尼经咒。两座经幢都是北宋开宝二年钱俶所建,并刻有他写的建幢愿文。飞来峰上有五代、宋、元时石刻造像380余尊,散布在天然岩洞和沿溪涧的岩壁上。青林洞右岩壁上的弥陀、观音、大势制作于五代951年,是飞来峰最古的造像。沿溪壁上有宋代所镌大肚弥勒一尊,嘻笑颜开,十分生动,是飞来峰最大的造像。宋代造像大多结构完整,技法精练,元代造像则雕刻精美,并有不少密教佛像。

绍兴沈园的由来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荡,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这是南宋诗人陆游题于沈园的《钗头凤》词,而其中的故事,也发生在沈园。

据有关图籍记载,沈园原来的池台极盛,规模很大。不仅有亭台假山,而且有瀑布倾泻、清溪曲绕,两岸桃柳修竹,苍松翠柏,芳轩飞阁。《钗头凤》一词,反映了陆游生活中的悲剧:与表妹之间的一段恋情。陆游20岁时,同表妹唐琬结婚,伉俪相爱,琴瑟甚和。但陆游的母亲却不喜欢唐琬,造成摩擦,强逼二人离婚。一对恩爱夫妻,悲戚离散。十多年后,唐琬已改嫁赵士程,陆游也另娶王氏。一天,陆游春游沈园,不期与唐琬邂逅相遇。两人感慨万端。陆游怅然而题《钗头凤》词于壁间。据说,唐琬看了这首词,悲痛不已,和词一首:世情荡,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声声情凄意绝,不久,唐琬忧郁而死。陆游晚年家居鉴湖三山,每入城必旧地重游。68岁时,他来此赋诗寄情。75岁时,再游沈园,他写了两首《沈园》绝句。81岁那年,他梦游沈园又成两首绝句。去世的前一年,他依旧不忘沈园。

鲁迅故居的由来

鲁迅故居在绍兴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内。这座典型的绍兴台门屋,建于清朝乾隆末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新台门是绍兴周家聚族而居的地方,后来房产卖给东邻朱姓,但鲁迅故居主要部分幸得保存下来。

1881年9月25日,鲁迅诞生在这里。鲁迅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以及辛亥革命前后他在绍兴时,也都住在这里。先生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此度过的。里边桂花明堂北面的五间楼屋,是鲁迅一家早期的住处。鲁迅的祖父周福清,是清末甲子科举人,辛未科进士。光绪五年(1878年)升内阁中书。光绪十八年时因母亲去世,周福清告假从北京回绍兴守丧。第二年九月,他为地方望族五姓子弟科考一事,贿赂浙江乡试主考官。事败案发,成为轰动一时的科场舞弊事件,被革职入狱。周家遂开始衰落。鲁迅自己说:“我的祖父是做官的,到父亲才穷下来,所以我其实是‘破落户子弟’。”而这破败却使鲁迅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于祖父和父亲的人生道路。鲁迅在他著名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提到的两处地方,至今犹存。百草园在新台门北首,原是周家族人共有的一个荒芜菜园。出鲁迅故居东行数百步,往南跨过一座石板平桥,就是鲁迅少年时代的读书处三味书屋。三味一名取“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之意。

天台山的由来

天台山在浙江天台县城北。山周400千米,据说因山有八重,地当斗宿和牛宿的分野,上应台宿,所以名为天台。传说这里是三国时吴国方士葛仙翁(史玄,字孝先)炼丹得道的地方。又是我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

天台宗是隋唐佛教中的重要宗派之一,与华严宗一样,都想调和佛教中各宗派之间的矛盾和门户之见。创始人为陈、隋之间的智岂页(yi)和尚。住在天台山,结草庵讲经十年。智岂页共建佛寺36所,自称所造之寺,以栖霞、灵岩、天台、玉泉为天下四绝。

天台山现有隋代古刹国清寺,是杨广遵照智岂页的遗愿修建的。清雍正年间重修,拥有六百多间殿宇,为我国保存比较完好的著名古寺之一。十四座大殿分布在三条中轴线上。大雄宝殿中有明代铜铸的释迦坐像,重13000千克,连座高6.8米。两侧十八罗汉均为元代作品,用楠木雕制。殿东侧小院里有古梅一株,是隋代寺院初建时天台宗五祖章安手栽,历经千年,主干枯而复生,遇春依旧繁花满树。国清寺里除了安养堂、观音殿、妙法堂、雨花殿、弥勒殿、大雄宝殿、斋堂、方丈楼、静观堂等主要殿宇外,还有唐代名僧一行和尚的两处遗迹。天台山峰峦陡峭,有瀑布、溪山,碧潭,山水清深,风光独特。山峰中最幽深的是琼台峰,这里山花丛开,林色青翠。前有双阙峰。台上有仙人座,形似椅子,据说是铁拐李每年中秋来此赏月所坐的。天台诸峰最高的是华顶峰,因天台山上下八重,像一朵莲花,而华顶峰正处于花心顶端。这里松桧遍山、叶满地。峰顶有智者大师的拜经台,峰下有善兴寺,寺外茅蓬错落,为僧人所筑,一向有七十二茅蓬之称。还有传说是李白读书的太白书堂,以及王羲之写《黄庭经》的墨池。天台最壮丽的山峰是赤城山,山顶圆形,石色微红,远看像有红霞映照在屏列的城墙上。山顶的赤城塔为南朝梁岳阳王妃所建。西天台山还有一景名“桃源春晓”,山中有桃源洞,传说东汉时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在这里遇到两个仙女,刘、阮被邀请居留半年,两人返回家乡时,子孙已经传了七代,于是二人又重返天台。

普陀山的由来

在浙江省东北沿海舟山群岛中部的莲花洋上,有一个呈狭长形的岛屿,四周碧波浩渺,浪花似莲,这就是驰名中外的普陀山。普陀山雄峙东海,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与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齐名。古人说:“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据佛经记载,这里是观世音教化善财童子的地方。千百年来,普陀山以“有室皆寺,有人皆僧”的形象,素有海天佛国、海上仙山之称。普陀山全名普陀洛迦山,也称补陀洛迦、补恒洛迦,均为梵语的音译,汉语意即“美丽的小白花”,故又称白华山,小白华。唐大中十二年(858年),日本僧人慧锷留观音像于山后成观音道场,普陀山自此名声日起。宋时佛教徒为使山名与观音有关,据《华严经》中:“瑟革卑罗居士指示善财童子曰:‘南方有山,名补恒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一段话,才改成与今相近的名。明神宗朱诩钧敕改“宝陀观音寺”为“护国普陀禅寺”后,普陀才成山名沿称至今。普陀山尽管寺院庵堂众多,但最著名的三大寺是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普济寺主殿大圆通宝殿与一般寺院大雄宝殿不同,它不是供奉如来佛,而是供奉观音大士。据说这与皇家钦定有关,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普济寺为全山主刹,有殿10所、楼12栋、堂7所、轩4所,建筑面积9360平方米,规模可想而知。

富春江的由来

富春江就是钱塘江从浙江桐庐到萧山县闻堰段的别名。习惯上把桐江和七里泷也包括在内。这一带两岸山色青翠,江水清碧见底,古来就以山川秀美著称。南朝梁代文人吴均有一篇著名的文章《与宋元思书》,所描写的就是从富阳到桐庐的景色:

从建德县梅城镇双塔到桐庐县严子陵钓台,全长23千米,叫做七里泷,又叫七里滩或七里濑。两岸高山连绵不绝,都是绝壁削立,水流迅急。无风时一日船可行36千米。人坐船中,像在半空中行走。七里滩和严子陵钓台在古代诗歌中是常用的典故。严子陵名严光,会稽余姚人。与汉光武帝刘秀是少年同学。刘秀即位当皇帝,他就改变姓名隐居起来,不再与光武帝相见。后来光武帝四处寻访他,把他找到后,他坚决不肯做官。光武帝便和他叙旧情,晚上一起睡觉,严光把脚搁在光武肚子上。第二天太史上奏说客星犯御座。光武笑着说:是我和老友严子陵一起睡觉。虽然光武帝一再要严光出山,严光始终不为所动,最后还是回到富春山。后人把他钓鱼的地方称做严陵濑。钓台在富春山上,又称严陵山。李白在《古风》第十二首诗中称赞他说:“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清风洒六合,邈然不可攀。”

安徽黄山的由来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神奇的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素时称黟山,唐时因传说轩辕黄帝曾来此修身炼丹,始改称今名。黄山风光神秘莫测,被传说成是天帝居住的仙都,因而又有“天上的都会”之誉。

黄山成为名山,至少有1200多年的历史。唐朝大诗人李白游黄山时,曾用诗篇礼赞道:“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此后,黄山日益享有盛名。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称誉黄山为“生平奇览”。黄山之美,在于自然,在于它兼含许多名山特色,故又有“天下名景集黄山”之说。

在154平方千米的黄山风景区内,汇集了成千上万的大小山峰,有名可指的就有72座。其中莲花峰、光明峰和天都峰是三大主峰,海拔都在1800米以上,鼎足而立,雄踞山体中央。黄山之奇,在于怪石、奇松和云海。怪石灵幻奇巧,如“松鼠跑天都”、“金鸡叫天门”、“猴子观海”、“梦笔生花”等,莫不维妙维肖。奇松千姿百态,象迎客松、蒲团松、棋盘松、凤凰松、黑龙松、卧龙松等,都是神韵天成。而松石相伴,相得益彰,“无松不石,无石不松”。云海则如纱似带,缭绕于峰壑松石之间,魔术师般的幻化出神妙的仙境,使黄山景色丰富而不单调,有动有静,相映生辉。而茫茫云海奔涌成云涛雾浪时,更是波澜壮阔。临如古诗意境:“处处真成银色海,青青独露几峰高。”

黄山天都峰的由来

天都峰在黄山东南,海拔1829米。固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名天都峰。此峰为黄山三大主峰最险峭者,前人有诗赞曰:“任他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天都峰峰顶平如掌,有“登峰造极”石刻,中有天然石室,可容百人,室外有“仙人把洞门”等奇景。立此观景,犹如置身天庭,峰上风光无限,峰下胜景争奇。在古代,由于山高云深,人迹难至,天都峰被神秘化。《黄山志》上记载着山上僧人的描述:每当阴晦寂寞之时,往往见天都峰上有冠裳葆羽山之歌,似仙似佛,或骑或徒,历历于苍翠之间,冉冉于青冥之表。真是一派飘渺的仙国景象。传说天都峰的天门坎,是从华山来的5位道长变成金鸡叫开的。5位道长叫开天门之后,赏尽了天都的妙景。为了使天门坎不再关闭,让后来者不再受阻,道长们甘心变成一只大公鸡,天天对着天门坎叫,天门坎才得以打开。至今,这只化为石头的大金鸡仍屹立在天都峰西侧、半山寺对面高空的悬崖上。

大约在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黄山法海禅院的普门和尚率先与佛门弟子登上天都。4年后,徐霞客“以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登上天都峰,返回时只好“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以冒死涉险的无畏精神,探明了此峰。天都峰逐渐为人识,民谚云:“不到天都峰,登山一场空。”

九华山的由来

安徽省青阳县西南的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原名九子山,因有九十九峰,其中九峰最雄伟,李白将它改名为九华山。他还在《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诗中赞美此山说:“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九华山是供养地藏王菩萨的一座佛教名山。地藏是梵文的意译。据佛经说,释迦灭后,未来佛弥勒尚未出生,出现了一个无佛世界,众生全赖地藏救苦救难。地藏自己也发誓定要度尽六道众生,才愿意成佛。他常现身于人天地狱之中,形象为圆顶,手持宝珠和锡杖。

唐永徽四年(一说开元年间),新罗国主的近宗金乔觉剃发携白犬,航海来到九华山,自称是地藏菩萨转世。在九华山75年,到开元十六年七月三十夜成道(一说贞元十年圆寂)享年99岁。据说他初到山上时,九华山原有一座闵让和的庄园,闵公行善布施,斋百僧正缺一位。金地藏来后,凑足百数。闵公便问他需要什么,金说只要一领袈裟大的地方。闵公答应了。金地藏展开袈裟,罩满了九华山,闵公便将地全部送他。闵公之子随金地藏出家,为道明和尚。后来闵公也脱离尘网,反而尊他儿子为师。现在地藏像两侧配像即闵氏父子。左为道明,右为闵公。唐至德年间,青阳人诸葛节等在九华山建寺。

唐建中二年,这座寺辟为地藏道场。

九华山从唐代始建寺庙以来,历代宋元明清,规模日益扩大,鼎盛时有佛寺三百多所,僧众四千多人,香烟缭绕,终年不断,有“佛国仙城”的美称。现在仍有古寺78座,佛像一千五百余尊。山水云壑之美已不再是九华山的主要特色了。唯天柱峰上可看云海日出,俯视九十九峰,“如海潮涌起,作层波巨浪”(施闰章《游九华记》),尚可领略九华天然风光。

青阳九华山的由来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境。因其峰有九,古称九子山。唐天宝年间,大诗人李白与友人游历秋浦河时,望九峰如莲花,写有“妙有二分气,灵山开九华”联句,遂人称九华山。后来他游历青阳,游历九华,又写有“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绿出九芙蓉”句,使九华山名闻天下。

但真正使九华山声播海内的,还是由于这里是佛教胜地。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朝鲜半岛古新罗国王族金乔觉和尚来此。他见九华山秀丽,就在此隐修多年,后经佛教徒诸葛节等人邀请,在今天的九华街芙蓉岭下买地建庙,宣扬佛法,若行笃修。唐贞元十年(794年)七月三十日夜,金乔觉在南台跏趺坐化,终年99岁。传说他逝世后,肉身形如佛经中的地藏菩萨,信徒遂称其为金地藏,并建起3级肉身塔及肉身宝殿供奉。地藏,为佛教大乘菩萨之一。佛经上称他“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意思是说他如同大地一样,含藏着无数善根种子。佛经还说地藏受释迦佛嘱托,在释迦圆寂而未来佛弥勒下世前的56.7亿万年间,担当起教化六道众生(即众生的所谓六种轮回)的重任,他还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为此,地藏离开天界,进入地狱去超度罪人的灵魂,因而地藏菩萨又称为幽冥教主。民间以七月三十日为地藏王生日,每年举行盛会以纪念。九华山遂成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泾县桃花潭的由来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李白歌颂友情的绝句,千百年来一直广为传诵。诗中的桃花潭水在哪里呢?就在安徽泾县青弋江边的水东万村。

泾县建置于汉朝,以泾水得名,泾水又称泾川。唐代大诗人李白认为,泾川的风景胜过闻名的会稽若耶溪,并作诗说:“泾川三百里,若耶羞见之。佳境千万曲,客行无歇时。”而桃花潭可称作佳境中的佳境了。潭水深约数丈,清澈见底。西岸悬崖兀立,怪石嶙峋,老树纷披,古藤轻拂;东岸白沙细石,淤积成滩,芦苇摇曳,翠鸟翻飞。唐天宝十四年(755年),李白从贵池前往泾县桃花潭,当地人汪伦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李白刚刚上了船,忽然听到歌声传来,结果是汪伦和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李白出乎意料,激动不已,于是挥笔写下了《赠汪伦》这首诗。

传说汪伦为泾川豪士,久慕李白酒仙、诗圣之名,多次派人送信给李白,邀他来此作客。信中极言泾县江山之美、人情之醇,说这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李白为汪伦盛情所动,便乘兴而来,却不见什么桃花、酒店盛状。问之,汪伦说“十里桃花”乃十里外有个“桃花渡”,“万家酒店”乃潭西有家万姓酒店。李白敞怀大笑,深感汪伦其情拳拳,遂对饮畅叙。至今,桃花潭东岸有“踏歌古岸”楼阁等纪念性建筑。

当涂李白墓的由来

唐代大诗人李白墓在安徽当涂县东南青山西麓,青山河、姑溪河环山而流。李白墓地枕山面水,呈圆形,有石砌墓圈,墓前有高约2米的石碑,上刻“唐名贤李太白之墓”,墓前有古典式建筑太白祠。

唐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被召入京,供奉翰林。因不肯摧眉折腰、投权贵所好,遭到唐玄宗身边佞臣谗言而被免职,被迫离开京都长安,“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李白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和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了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但李白一直向往建功立业,对国事始终很关心。安史之乱暴发后,李白毅然参加永王李磷幕府,以图在消灭叛乱中一展抱负。不料李磷拥兵自重,乘乱扩张势力,被唐玄宗派兵消灭,李白也因此获罪,被投入监狱。后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唐上元二年(761年),年过花甲的李白在两次从政失败后,怀着一腔悲愤,来到当涂,投靠当时任县令的族叔李阳冰。第二年,李白因患“腐胁疾”溘然逝世。临终前写下绝笔:“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夭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仲尼亡兮谁为涕?”他以大鹏自喻,感叹鲁人猎获麒麟,孔子见之而出涕,现在孔夫子已亡,又有谁为大鹏夭折而流泪呢?

李白一生性格豪迈,鄙夷世俗,作品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现存诗900多首,有《李太白集》。

安徽巢湖的由来

巢湖位于安徽县中部,合肥市东南。据载,巢湖本巢县地,后废为湖。因湖呈鸟巢状,故名巢湖。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中独一无二的平底湖,水面面积达820平方千米,以富足和美妙的风光著称于世。

相传很久以前,本没有巢湖。有一天,来了个书生,告诉厚待他的一位老妇,当县城门前的石龟眼睛发红的时候,县城就要陷落为湖。老妇和儿子急忙转告众乡邻。但县衙的官吏却认为老妇着了魔,故意用鸡血涂红了石龟眼睛,不料县城真的成为一片湖泊了。老妇和儿子躲闪不及,变成了湖中的两座小岛,一为姥山,一为儿山,遥遥相望。今天人们游巢湖,依然可见湖中的姥山与儿山相对,宛如一位慈爱的母亲注视着自己的孩子。

巢湖水美山秀。湖畔有“崎岖万山下,万山高且崖”的万象山,有“回首望诸峰,断云飞片片”的大秀山,有“仰视天开扩,俯寻路一线”的芙蓉岭,有“峭壁嵯峨,云雾缠绕,宛若仙境”的银屏山,峰恋参差相映,构成湖光山色美景。南宋诗人陆游观此地风光后感叹:“何曾蓄笔砚,景物自成诗。”在银屏山麓仙人岭下有著名的仙人洞。传说古代仙人崔子颜、甜如蜜、吕洞宾三人曾在此修炼,离去时丢下仙药一瓶,而“鸡犬舐之皆得仙”。前洞口石崖下有古寺称安乐寺,拾级而上又有一巨大溶洞,堪称洞内有洞,别有洞天。

滁州醉翁亭的由来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这琅琅上口、精炼生动的语言,出自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手笔,出自他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

世人能读到《醉翁亭记》这样的文章上品,真要感谢一个出家人。谁?宋代时滁州琅琊山上琅琊寺的住持智仙和尚。宋仁宗庆历年间,为人耿直的欧阳修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谪滁州。欧公常到清幽俊秀的琅琊山游玩,结识了智仙和尚。智仙慕其人品文品,与欧公成为知音,并特意在山麓道旁修了一座凉亭,供欧公歇脚小憩。欧阳修感其厚谊,亲自作记,写下了《醉翁亭记》。当年,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然而,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没有完全在于山水之间,他心中自有难言之隐。甚至在绘声绘色的描写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欧阳修的抑郁之情:“苍颜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自从欧阳修在滁州写下了《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之后,文以山丽,山以文传,小小的安徽古城滁州,却也名扬天下了。

马鞍山采石矶的由来

采石矶位于马鞍山市西南5千米的翠螺山麓,峻峭凛然于扬子江南岸。矶头高约50米,兀立江面,风光绮丽,是长江上最著名的石矶。

采石矶古名牛渚矶。由于此处盛产五色彩石,民间常年发掘,因此又名采石。据说三国东吴赤乌年间,翠螺山广济寺僧人掘井,得璀璨美艳之石,后凿成香炉,从此改牛渚矶为采石矶。这里历来是兵家相争的渡口。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周瑜、陆逊曾在这里屯兵,东晋镇西将军谢尚也在采石矶筑城设防,唐、明两朝统一江南时都是由此登岸。采石矶更是沟通大江两岸、汇集各地商贾的交通枢纽,因此历代名人歌咏较多。但最为著名的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夜泊牛渚怀石》诗:“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在这首诗里,李白借谢尚秋夜赏月知遇袁宏的典故,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怨愤心情。袁宏,东晋时代人,少时孤贫,以运租为业。镇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秋夜乘月泛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高诵咏史诗,非常赞赏,于是邀袁宏过船谈论,直到天明。袁宏得到谢尚的赞誉,从此声名大振。李白的怀古诗,明朗而单纯,却具有一种令人神远的韵味,为后人所称道。

李白在他人生的最后岁月,曾经反复吟咏采石矶,留下了《夜泊牛渚怀古》、《牛渚矶》、《望夫山》等许多名篇。采石上有唐代兴建的纪念性飞檐楼阁太白楼。

南昌滕王阁的由来

滕王阁坐落在南昌章江门外,前临赣江,背依城区。滕王阁与岳阳楼、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此阁原为唐太宗的弟弟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造,后李元婴被封为滕王,因此得名滕王阁。但使滕王阁名闻天下的,则是王勃的那篇《滕王阁序》。

王勃字子安,山西稷山人。是初唐四杰之一。据说他6岁即善文辞,9岁就能指出颜师古注《汉书》之瑕疵。在他任唐沛王李贤王府修撰时,恰逢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助兴凑趣写了《檄英王鸡文》。没想却惹怒了唐高宗,认为王勃是影射唐王室中的攻讦争斗,将其逐出沛王府,贬为虢州参军。后因误杀官奴曹达,被论处死罪。唐上元元年(674年)王勃遇赦,第二年他去交趾看望父亲,泊舟在滕王阁下,无意中完成千古杰作《滕王阁序》。不幸的是,此后他因渡海溺水而死,年仅29岁。

却说当时王勃路过此地,恰逢洪州都督阎伯屿于重九日设宴高阁,遍邀宾客,王勃遂得赴宴。阎都督本欲借此夸耀其女婿吴子章的才华,已经让吴事先作了一篇序文。席间,阎都督遍请宾客为阁作序,众皆辞谢,唯王勃不知内情,欣然命笔。为此,“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极”。王勃当众挥笔,连序带诗一气呵成,四座皆惊服。当阎都督看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也不得不叹为“天才”。从此,人杰地灵,文阁生辉。

庐山的由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大诗人苏东坡对庐山山体的形象写照。庐山屹立于江西省北部,北倚长江,东濒鄱阳湖,拔地而起,绝壁千仞。庐山古称匡庐,又名匡山。《山海经》称庐山为天子都、天子障、南障山。以庐山之名见称,首出于司马迁《史记》一书,有“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之句。也有传说是殷周时期有匡氏兄弟七人结庐而隐居于此,周至威王派使者来访,匡氏兄弟早已羽化仙去,唯庐独存,幻化为山,因而后人称为庐山、匡庐等等。庐山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时期,庐山已成为全国佛教的中心之一,寺庙多达300多处。至晋代,道教传入庐山,画栋雕檐的道观庙宇更是触目皆是。此后,上庐山的历代名流学者甚多,比如王羲之、陶渊明、孟浩然、谢灵运、李白、白居易、颜真卿、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米芾、岳飞、朱熹、陆游、徐霞客、康有为等等,他们为后人留下了卷轶浩繁的诗赋和题刻,使庐山成为一座具有璀璨文化的历史名山。

庐山属于古老变质岩断块山,是第四纪冰川期所形成的。全山有山峰90多座,大都在海拔1000至1300米之间。庐山的风景名胜很多,有唐代诗人白居易歌咏桃花的花经;有传说中仙人居住的仙人洞;有巨石凌空号称奇绝的龙首崖;有环境清幽飞流渲泄的乌龙潭等瀑布;有称誉为植物王国的庐山植物园;有一岭逶迤中开巨口,仿佛要汲尽鄱湖之水的含鄱口等。山下主要有号称山南之美的秀峰;东晋名僧慧远诵讲佛经的东林寺;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讲学的白鹿书院;晋代陶渊明的故乡栗里……到目前为止,庐山上已被开发的景点有100多处。

陶渊明故里的由来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襟怀恬淡,早年一直在家种地读书。29岁才出仕,不过当江州祭酒、镇军参军一类小官。这时正当晋末乱世,他感到无法实现自己的济世抱负,又不愿和官场中的人物相周旋,因而十分怀念早期在乡村隐居读书的生活。到39岁时,又回到田园。后来因生活不能自给,又出去作彭泽县令,在官80余日,有一次逢督邮来县,属吏告诉陶渊明应当束带迎接,陶渊明叹气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从此辞官归田,以后20多年里,一直不再出仕。62岁时去世。陶渊明一生隐居不为沽名钓誉,而是看透了世道的虚伪和恶浊,不愿与世人同流合污。他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并写下了许多赞美田园纯朴生活的诗篇,开创了田园诗派。在这样的生活基础上,他提出了桃花源的理想,希望有一个没有王税、人人靠劳动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

陶渊明的故居在柴桑栗里,即今江西九江马回岭。村前有柴桑桥,据说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所写“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名句,就与他每天荷锄经过这里的生活情景有关。附近有濯缨池,池间巨石上,镌有“醉仙濯缨之池”六字,传为陶渊明洗锄头和帽缨的地方,这自然是出于后人的臆想。陶渊明写过一篇著名的《归去来辞》,后人在溪涧中一块平滑如桌的巨石上刻“归去来馆”四字以示纪念。石上题刻很多,年久难以辨认。这块石又称醉石,因陶诗中与酒有关的篇章很多,人们便想象陶渊明醉后当在此高卧。陶渊明墓就在马回岭,墓碑上写“晋征十陶公靖节先生之墓”。征士就是朝廷征召的隐士。碑左边刻墓志,右边刻《归去来辞》。墓碑左右还各有石碑一块,左边刻《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生前所写的带有自传性质的一篇文章,五柳先生是陶渊明自称。右边的石碑上刻修墓人姓氏年月等。距陶墓100米左右有一所古祠,是与墓同时修建的陶渊明祠。祠内已看不到什么文字的遗迹了,唯有大门直书匾“陶靖节祠”等尚存。祠外柳树很多,远处群峰隐约,风景很美。

景德镇瓷窑的由来

瓷器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在世界上,我国素有瓷器之国的称誉,甚至欧美国家以瓷器(即China)来为中国命名。而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昌江主支流汇合口的景德镇,以其制瓷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成为著名的瓷都。

景德镇古称新平镇,又名昌南镇。早在汉代,当地人民就靠山筑窑就地伐木而烧制陶瓷器。到了六朝时期的陈朝(557—589年),这里的制陶技艺已有显著进步。据说东晋人赵慨得悉新平镇水土宜陶,便充官来到新平。刚好陶窑发生故障,窑工们忙着祀神,窑师也急得要死。赵慨观察后发现土窑包通风不良,于是拔剑对准适当部位猛刺几下,解决了通风问题,烧制出来的陶器一色纯青。从此,后人尊他为“佑陶神”。赵慨为制陶向制瓷过渡立下了功劳。隋唐时,新平创造了使用高火度烧造瓷器的方法。随着饮茶之风的盛行,这里式样玲珑的瓷器开始遍销全国。至宋景德年间,新平开始上贡御瓷,因其“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大受赞赏,朝廷决定派遣官员驻镇监制瓷器,建立景德窑,所有产品都印上“景德”二字,风靡天下。新平镇亦改称景德镇,致使“白昼窑烟蔽空,夜间红焰烧天”、“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明清时期景德镇瓷业发展达到鼎盛时代。随着青花瓷和彩瓷的不断发明,使瓷器与彩绘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浓厚的中国瓷器特色。每年产瓷数十万件,“行于九域,施及外洋”,遍销全球。

厦门鼓浪屿的由来

鼓浪屿是厦门西南隅的一座小岛,与市区隔着700米宽的海峡,面积1.78平方千米。宋元时称园沙洲,明朝时改称鼓浪屿。因岛西南角有一岩洞,涨潮时浪涛撞击发出如鼓的声音而得名。

鼓浪屿素有海上花园的美称。大自然用绿树红花碧草把全岛串成一个艳丽的大花环,一座座18世纪的欧美式建筑物镶嵌其间,错落有致,相映成趣。这里空气清新,无车马喧嚣,却时闻琴声悠扬。岛上居民的音乐素养较高,普遍喜欢钢琴和小提琴,我国不少著名的音乐家,曾在这种灵毓秀之地熏陶成长。因此,鼓浪屿又有音乐之岛的美誉。

岛的中央日光岩,是全岛最高峰,海拔92米。陡峭的巨石上镌刻着“闽海雄风”四个遒劲的大字,右上角有“郑延平水操台故址”八个小字。日光岩,是当年郑成功指挥操练水师的地方。据清人的《台湾使槎录》记载:“成功重操练,舳舻陈列,进退以法,将士在惊涛骇浪中,无异平地,跳踯上下,矫捷如飞……”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郑成功训练水师的规模和治军的严整,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海上劲旅,才使他能够战胜船坚炮利的荷兰殖民者。半个世纪以前,蔡廷楷将军登日光岩,曾题诗一首“心存只手补天工,八闽屯兵今古同。当年故垒依然在,日光岩下忆英雄。”

惠安洛阳桥的由来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横跨在福建惠安至泉州市交界处的洛阳江上。始建于北宋皇五年(1053年),是当时住泉州郡守的蔡襄主持修建的,历时六年零八个月才完成。桥长约1200米,宽约5米,有46座桥墩,500个扶栏,还配有石狮、石亭、石塔和武士石像等,规模宏大,是我国古代第一座海港大石桥。洛阳江也叫乐洋江。相传唐宣宗曾游于此,览山川胜概,有“类吾洛阳”之语,因此命江为洛阳江,桥则以江为名。洛阳桥处于江海交汇处,江阔水深,风猛浪急,工程极为艰巨。当时的造桥工匠沿着桥梁中线抛置大量石块,首创了“筏型基础”以建造桥墩,并种植大量牡砺来巩固桥基,是世界上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可谓匠心独运,旷古未有。这里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建桥时浪潮夹涌,桥基难造。蔡襄派衙役夏得海下江投檄,欲求援于海神。衙役悲叹道:“茫茫海潮,何以投檄?”于是,买酒剧饮,醉卧海滩,准备等待潮至淹死。不知不觉中睡去,朦胧中好像有两个巡海夜叉领他下海去见海龙王。醒来时发现檄文已换成复文,夏得海连忙回府复命。蔡襄拆开一看,只有一个“醋”字。蔡襄左思右想,猛然悟道:“神示我廿一日酉时动工也。”到此时刻,果然海不扬波,潮流尽退。蔡襄率全体民工抢打桥基,很是得心应手,桥基填固了,桥墩也砌成了。实际是群众经验和智慧的发挥。

石狮姑嫂塔的由来

姑嫂塔又名关锁塔,耸立在福建石狮市东南的宝盖山上。这是一座具有800多年历史,被旅居东南亚闽南籍华侨视为故乡标志的古石塔。登上塔顶,海上归舟一览无余,成为宋代以来航海的标志。

关于这座石塔,有一段悲壮动人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户张姓农户居住在宝盖山下,依靠劳动过活。有一年闽南大旱,颗粒无收,田园荒芜,加上忍受不了封建地主的压迫剥削,哥哥便抛妻别妹,背井离乡,漂洋过海谋生。临行前,约定三年后回家还债立业。可是过了一年又一年,哥哥却杳无音信。妹盼哥,妻想夫,姑嫂二人日日垒石,翘首远眺。哪曾想张郎在回家途中遇风沉船,已经葬身海底。姑嫂不知,依然每天垒石登临。年复一年,千百块石头逐渐成塔,而她俩终不见亲人归帆,绝望之中积思成疾,最后双双悲伤地死去。后人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为纪念她们,就将此塔命名为姑嫂塔。

据载,姑嫂塔为宋绍兴年间所建,是为了适应当时泉州海外交通的日益繁荣而设置的航行标志。古时候,姑嫂塔周围的侨村,沿袭着一种叫“中秋点塔”的风俗。每逢中秋之夜,十乡八村的男女老幼都齐集山头,在塔上燃起火把,把石塔映得通红。据说,这是为了使游子的归帆不致迷航。姑嫂塔高21米,底宽20米见方,全为石构建筑,远望如孤峰突起。古时“关锁烟雾”为晋江胜景之一。

福州林则徐祠的由来

林则徐祠位于福州市南后街。这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爱国的民族英雄林则徐逝世55周年时,即1905年,由他的子孙筹资修建的。

林则徐,字少穆,福州市人。自幼勤学,清嘉庆年间中进士,为官40余载,历经巡抚、总督等职,为政清廉,忧国忧民。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任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6月3日林则徐在广州举行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当众烧毁20000多箱鸦片,掀开了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捍卫民族主权斗争的第一页。他主张抗御外来侵略,但又提倡正常对外贸易,并主持翻译英人的世界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林则徐团结军民打败英军进攻。但由于清廷妥协求和,林则徐竟被革职充军到新疆伊犁。后起用任云贵总督,后因病辞职回籍。1850年,他奉命赴粤,在忧愤之中逝世于广东潮洲,后归葬在福州北郊马鞍村的金狮山麓。

林则徐祠堂占地约3000平方米。祠额书“中兴宗衮”、“左海伟人”,内壁镶嵌“虎门销烟”浮雕。正门作牌楼形,额题“林文忠公祠”。树德堂内祀有林则徐塑像,陈列禁烟运动史迹。林则徐墓为双重屏墙五层台,拜台供案上有一方横形青石碑牌,上镌56字,分11行书写,读法比较奇特。要先从正中一行读起,再读左边,接读右边,一左一右才能读出通顺的原意。

朝天宫的由来

朝天宫是台湾最大的妈祖庙。朝天宫又叫天后宫,在云林县北港镇,是全台规模最大、香火最盛的妈祖庙。历来被称为全台妈祖庙的“总庙”。

朝天宫建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传说当年有一个名叫树壁的僧人奉天后像来台湾,路经北港,当地居民便建起茅舍,供养神像,这是北港妈祖庙的雏形。雍正八年(1730)改建为砖瓦木屋。乾隆年和咸丰年间都曾加以扩建,光绪三十年毁于地震。后由四方人士集资重建,1912年完工,才成为今天的规模。全庙共分三进。前殿为第一进。中央是三川门,两翼为龙门、虎门。屋顶是歇山架硬山的重檐式。屋脊上布满“剪粘装饰”的造型,即利用碗片的彩绘和弧度,剪下适用的部分,粘接在各种塑造的物象上,把结构精巧的雕塑装饰得五彩缤纷,富丽堂皇。第二进为正殿,屋顶有三重飞檐燕尾,檐脊上的剪粘装饰造型有“麒麟送子”,“双龙斗宝塔”,骑着龙凤的人物和假山彩云等彩绘雕塑光彩夺目。正殿奉祀妈祖像,旁有司香司花二侍女。第三进是双公庙、文昌庙和三界公祠,主祀观音菩萨、文昌帝。“文昌”原来是中国古代对北斗七星中魁星之上六个星的总称,古人认为此星是主宰功名禄位之神,又称作“文曲星”,或“文星”。北港朝天宫的建筑集台湾地方艺术之精华,体现了民间艺术和建筑工艺相结合的特点。

阿里山和日月潭的由来

阿里山和日月潭历来作为台湾风光的象征。阿里山在台湾南部嘉义县境内,是玉山西峰的一条主要山脉,中心群峰称阿里山,主峰大塔山海拔2,663米,这里山势、气候条件特殊,有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种林带和奇花异卉。山上古木参天,森林茂密,其中有一株树龄三千多年的老红桧,根干直径20多米,树高53米,需12人牵手方能合抱,为世人所罕见,号称“神木”。山上云海素称奇观,天气晴朗时,云层翻涌,千变万化,“塔山云海”和“祝山观日楼”最为著名。三、四月间樱花盛开,山景更加妩媚秀丽。日月潭由玉山和阿里山涧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在南投县鱼池乡,湖周长36千米,是台湾第一大湖。水面海拔740米,最深处为6米。湖中有一座小岛,名珠仔屿,海拔745米,以岛为界,湖的北半部形同日轮,南半部形如新月,所以名为日月潭。潭周翠峰环抱,林木葱茏,明月清辉,朝霞暮烟,风光旖旎,环境静谧。这里七月平均气温仅22℃,一月略低于15℃冬暖夏凉。附近有文武庙、玄光寺、玄奘庙等古建筑。文武庙从山脚到山门,有石阶365级,称“登天路”。玄奘寺内存在被日人从南京天禧寺劫走的部分玄奘遗骨。现下游建成水电工程,水位提高,湖面扩大到7.7平方千米,最深处27米,潭形改变,已看不出日、月的轮廓。

嵩山少林寺的由来

在河南省登封县城西北12千米的少宝山阴,有一座千年古刹,这就是少林寺。本世纪80年代初流行一时的《少林寺》武打电影,其故事主要取之于少林寺的历史史实。

少林寺的开山祖,是印度沙门跋陀。公元495年,跋陀从古印度跋涉到中国传教,得到虔信佛学的北魏孝文帝的器重。因为跋陀喜欢隐居于幽静之处,孝文帝就派人在少宝山之阴的幽谷茂林中,修建了这座寺院。“少林者,少宝之林也”,因而取名少林寺。527年,印度僧人菩提达摩,经过三年海上漂泊,到少林寺落迹,广集信徒,传授禅宗,使少林寺僧徒云集,名重一时。隋唐时期,少林寺拥有田地14000多亩,楼台殿阁5000多间,僧众达2000多人,号称“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主体建筑为7进,由山门经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室、达摩亭到千佛殿,面积约3万平方米。少林寺不仅古刹有名,更以武术著称。相传,寺内和尚在隋朝时就开始习武,以练身强体为目的,创出了“形意拳”、“罗汉十八手”等多路拳术。隋朝末年,十三武僧曾救驾唐王李世民,并得到封赐。明朝嘉靖年间,少林寺月空法师曾带领百名僧兵,去沿海一带平灭倭寇。唐、宋、元、明、清时期,少林僧兵上千,僧将百员,拳术套路达数百计,器械武功也很有名,从而形成少林派。

大相国寺的由来

开封现在保存较好的主要古迹有大相国寺、龙亭、禹王台等。大相国寺原来是战国时魏公子信陵君的故宅。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窃符救赵”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北齐在这里创建国寺,后毁于兵火。唐睿宗时重建,后赐名大相国寺。宋初全寺分八个大院,面积达545亩。北宋皇帝常在这里祈祷,这里也是一个热闹的交易场所。明清时两次重建,现在的大相国寺是乾隆三十一年修的,规模远不及唐宋,面积只有二公顷。其中值得一看的珍品是八角琉璃殿中的四面千手千眼观音巨像,高7米,是一棵银杏树整雕而成的,全身贴金,非常精美。另外钟亭里有一口大钟,重5000多千克,高约2.23米。“相国霜钟”成为汴城八景之一。

白马寺的由来

洛阳白马寺是我国第一个佛寺,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它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据记载,汉明帝梦见金人头顶放射白光,在殿内飞行,问大臣傅毅是什么原因,傅毅说西方有神名佛,样子就是这样。于是明帝就派博士王遵等十八人同往西域求佛法,到月支国,遇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人受汉使邀请,带经四十二章,用白马驮回洛阳,明帝在西门外立精舍迎接,这就是白马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住在这里译经。中国有和尚拜佛的礼节,就从这里开始。

白马寺建筑规模雄伟,现在的布局为明嘉靖时重修,仅存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四座大殿。山门东西两侧有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二僧墓。后院毗卢阁内的断文碑,刻有白马寺的历史,是寺内重要古迹,所传唐经幢(chuang)、元碑刻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寺内原来还出土了玉石雕刻的弥勒像,已被盗往美国。各殿内的佛像大多是元代用干漆的方法制成的,特别是大雄宝殿的佛像,是洛阳现存最好的塑像。据记载,魏时白马寺前有大石榴,京师传说:“白马甜榴,一石如牛。”葡萄也与其他地方不同,味甜而大如枣,皇帝赏赐宫人,宫人又转赠亲友,得者视为珍品。寺东还有一座金代大定十五年(1175)造的齐云塔,四周密檐式,13层,外形略呈抛物线状,是洛阳一带现存最早的古建筑。白马寺正门有一对青石圆雕的白马,是宋代所雕。

武汉黄鹤楼的由来

黄鹤楼是武汉市的标志和象征,矗立在武昌蛇山之上。黄鹤楼与湖南岳阳楼、南昌的藤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相传此楼为三国吴黄武年间创建,各代屡毁屡修,以致“楼之兴废,更莫能纪”,仅清代就重修四次。现在的黄鹤楼为1981年重建。关于黄鹤楼的来历,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仙人王子要乘鹤由此经过,有的说是三国蜀丞相登仙驾鹤返憩于此,流传最广的是说此楼原名辛氏楼。相传辛氏在此卖酒,有一穷道士常来饮酒,辛不要酒资。有一日道士临别,取橘皮在壁上画一黄鹤说:“酒客至拍手,鹤即下飞舞”,辛氏因此致富。越十年,道士来,取笛鸣奏,黄鹤下壁,道士跨鹤直上云天。辛氏便在此建楼,称辛氏楼,后人改叫黄鹤楼。秀丽的风光和美妙的传说,吸引了历代文人雅士来此赋诗吟咏。尤其以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诗最为著名:“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短短八句,将黄鹤楼的历史典故、风情景物及诗人的感慨抒写净尽。难怪传说后来大诗人李白登黄鹤楼,看见崔诗之后,放弃了欲赋诗的念头,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李白见崔诗而搁笔的事一传出,黄鹤楼更名噪天下。历代诗人留下的吟唱,竟达数百首。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