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形象是成功人生的金字招牌
1.好形象是人生的一种潜在资本
古代哲人穆格发说:“良好的形象是美丽生活的代言人,是我们走向更高阶梯的扶手,是进入爱的神圣殿堂的敲门砖。”同是人生,有人潇洒,人见人爱,有人却哀叹自己满腹才学,无人赏识;有人展现真我,活出精彩,也有人却怨苍天无眼,命运不济。为什么同样的人生,却有着不同的境遇、不同的结果呢?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想追求完美的人生,但很少有人真正去注意自己在社会交往中的形象。这种形象不仅仅是仪容仪表的刻意修饰,更是温文的性格、积极的心态、文雅的修养带给人的良好印象。
一个注意形象并自觉保持好形象的人,总能在人群中得到信任,总能在逆境中得到帮助,也必定能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找到发挥才干的机会,最终做到时刻用自己的风采魅力影响别人,活出自我真正精彩的人生。
所以,好形象是人生的一种资本,充分利用它不仅能给你的日常生活添色加彩,更有助于您的人生一帆风顺。
宋庆龄女士是全世界人民公认的伟大女性,她除了拥有崇高的品质、高尚的人格外,还具有美好的仪表形象。
美国作家艾斯蒂·希恩曾在作品里这样描写她:“她雍容高贵,却又那么朴实无华,堪称稳重端庄。在欧洲的王子和公主中,尤其年龄较长者的身上,偶尔也能看到同样的品质。但对这些人而言,这显然是终生培养训练的结果,而孙夫人的雍容华贵与众不同,这主要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它发自内心,而不是伪装出来的。她的胆略见识之高,人所罕见,从而能使她在紧要关头镇定自若,同时,端庄、忠诚和胆识又使她具有一种根本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消除人们由于她的外表而产生的那种柔弱羞怯的印象,使她具有坚毅的英雄主义的形象。”
领导者具有好形象,除了展示个人的气质风度外,更有助于从事自己的事业。形象是人生的一种潜在资本,宋庆龄女士的一生就印证了这个观点。
形象是一个人留给他人的印象总和,是通过人的相貌、衣着、语言、性格、气质、心态来综合体现的。由于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所以我们每个人的形象,无论好坏,也都是充满着独特个性的。因此,形象是每个人向世界展示自我的窗口,向社会宣传自我的广告,向别人介绍自我的名片。别人从我们的形象中获取对我们的印象,而这个印象又影响着他们对我们的态度和行为。同时,每个人都在这个最基本的互动过程中追逐着自己人生的梦想,实现着生命的价值。
加强个人形象修养有助于提高你的个人素质,体现自身价值,从而使你面对纷繁的社会,有勇气、有信心地充分展现自我。
下面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布兰妮是一位中年家庭妇女,拥有一个爱她的丈夫和两个儿女,他们组成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丈夫维基是一位小商人,在所住的小镇上开了家糖果店,生意还不错,是他们一家的生活来源。但布兰妮从来不到糖果店去帮忙,虽然维基不怪她,但她自己经常自责。她也非常想去帮帮丈夫的忙,可是……可是每当出门前,面对镜子里自己的尊容,自信就像泄了气的皮球。镜子里的她虽然身材不错,但脸上毫无生气,头发乱糟糟的一团,衣着也土里土气,自己觉得实在形象不佳。
布兰妮出身于乡下,从小就没有养成对自我形象注意的习惯。自从嫁给维基后才来到城里,可城里的生活更令她自卑,令她觉得自惭形秽,没有一个朋友,也没有社交生活,整日躲在家里。不过,维基很爱她,独自在外面闯荡,挣钱养家,给她营建了一个温馨的爱巢。
如果不是那天维基发生点小小的意外,可能布兰妮终生都会这样下去。那天,维基被车撞伤住进医院,所以,糖果店没有开门,但那些老顾客们纷纷打来电话询问怎么回事。布兰妮不好意思辜负主顾们的热情,于是决定自己去开张。但面对镜子,打量着自己的形象,她不由得又开始打退堂鼓。这时大女儿尼可走过来,主动跟妈妈说活,告诉她要自信,并将她精心打扮一番。终于,布兰妮带着女儿的鼓励,第一次走出了家门。
在糖果店里,布兰妮的整洁利索、勤快又和蔼的态度给顾客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当他们再见到维基时,都埋怨他把那么好的妻子藏在家里。从那天起,布兰妮的生活揭开了新的一页,她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她开始充满自信,一步步地从家庭的小圈子走向社会,体验了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人生快乐。
布兰妮的故事再次证明好形象这种潜在资本的力量。
良好的形象有助于增进人际关系,营造和谐气氛,令你在社会中左右逢源,无往不利,从而促进你的成功。
红顶商人胡雪岩有一次面临生意上的一个很大危机。他在上海新开始的商行遭到当地商人的联合挤兑,不久就波及到了大本营杭州。一些大客户生怕胡雪岩垮台,闻风而动,都准备中止和他的生意往来。
这天胡雪岩从上海回来了,他们悄悄躲在暗处观看,估计会看到胡雪岩灰头土脸的样子。结果他们失望了,他们却看到了个衣甲鲜亮、精神抖擞的胡雪岩。
他们还不放心,又跟踪胡雪岩到他的商行去。他们认为胡雪岩会暂停生意进行整顿。可是胡雪岩的商行不仅没有关闭,而且他还亲自坐镇,在柜台上悠闲自得地喝起茶来。这一下子令他们糊涂了,一个人遭受这么大的打击,竟然还能够如此地镇定从容?最终,胡雪岩的气度征服了他们,他们又对胡雪岩恢复了信心。
其实,当时胡雪岩的处境已是山穷水尽,就是凭他那坚如磐石的好形象,才稳住了糟糕的局面。
有人说:“形象是一个人的招牌,坏形象会毁了你一生,而好形象令你在人生的路上一帆风顺。”
这句话一点不错,尤其在今天这样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同时又被利益驱使着,犹如急流中团团旋转的浮萍。而在此时此刻,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认真地树立起自己的好形象,那就好比给自己的人生打造了一块金招牌,能令你在风高浪险的生命历程中从容地经营人生,从容地成就人生。
每个人都应该明白:好形象是人生的一种潜在资本,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将有助于完善你的生活,促进你的成功。
2.好形象有助于营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形象在社会生活中会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控制和左右着周围人对我们的态度。好形象产生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能促使我们社交成功,事业顺达,生活愉快。“以貌取人”固不足取,但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并且相当普遍,相当根深蒂固。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美丽是最好的自荐信。”
人际关系在一个人成功的过程中到底有多重要,没人能够说得清楚。但有一点却是人们都承认的,那就是谁拥有更多的朋友,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谁的形象就具有更大的魅力,谁获得成功的机会也就更多。同样的一件事情,为什么有的人完成得那么得体,那么圆满,而有的人却花费很大的力气,也总办不成?这里面虽然有偶然的因素,但也还有个必然的因素在起着重要作用,就是人们是否喜欢你,欢迎你,是否愿意帮助你,并与你合作。
这里有个小故事能够帮助说明这个观点。
1962年,在英国伦敦一个著名贵族举办的豪华宴会上,一名中年男子出尽了风头,他优雅的举止,迷人的言谈,不但令在场的所有女士都对他倾心,所有男士也都对他抱着极大的兴趣和好感。人们私下里纷纷相互打听,都想认识他,并和他成为朋友,而那位男子,在这次宴会上也收获颇丰,不仅签下了四十多单生意,还找到了他的终生伴侣。
这名男子就是英国著名的房地产新秀柯马·伊鲁斯。
他的妻子艾琳娜后来在自传中这样描述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很明显地,他不是我心目中的男子形象,但是看到他俊朗的面孔,看到他清澈的眼睛,听到他充满磁性的声音,我就怦然心动了,可关键不是这样,关键是他身上散发出的一些独特的、说不清的东西,这东西令我真正地心迷神醉……我对他一见钟情,决定要嫁给他。”
柯马·伊鲁斯的商业伙伴梅德也是从这次宴会上认识他的,他们后来终生合作,非常默契。梅德曾这样评价他:“他简直是个魔鬼,他身上散发着一种能够征服任何人的魔力。”
那次宴会是柯马·伊鲁斯第一次在英国上流社会的社交场露面,可是他一露面,就凭借他优秀的形象,征服了整个伦敦的上流社会,随后,金钱和好运向他滚滚涌来。
可是在十二年前,柯马·伊鲁斯就来过伦敦,并出席了一个由商会举办的小型聚会。但在那次聚会上,柯马·伊鲁斯不仅受到了几位女士的嘲弄,还被侍从当成鞋匠给赶了出来。愤怒的柯马·伊鲁斯一气之下离开了伦敦。
那时的柯马·伊鲁斯还是个小人物,开了一家小水泥厂,整天勤奋地忙来忙去,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形象。为了扩大生意,他千方百计弄到了一张商行聚会的邀请信,想混进去多结一些人际关系。可一进入聚会大厅,就立即知道自己走错了地方。大厅装饰得金碧辉煌,男士们个个西装革履、彬彬有礼,女士们个个华服锦衣、温文尔雅,柯马·伊鲁斯低头看看自己,一身满是补丁,而且有着厚厚油腻的工作服,大胶鞋,乱发,简直像个乞丐。这时几位女士过来了,故意将酒洒在他身上,并趾高气扬地给他小费,侍从过来询问他,他讲明自己的身份,可是没人相信,而他拉一个认识他的人做证时,那个人不承认认识他,而说他是路边的鞋匠,于是他被当成混进来的鞋匠给赶了出来。
怒火过去之后,柯马·伊鲁斯开始考虑自己为什么会受到这种待遇。自然,凭他的头脑,一下子就想明白了。
他回到家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参加了一个礼仪培训班,并高薪聘请了私人形象顾问。
良好的形象是磁石,把别人的眼光、信赖、好感、帮助吸引到你的身上来,让你建立自信潇洒的人际关系,同时,左右逢源的人际关系又更加促进你的好形象。
美国汽车大王艾柯卡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认为:“一个人要获得事业的成功,最重要的是‘与人相处的能力’,而我检验一个人的这种能力的标准则是他的形象。”
因为社交,特别是初次接触,形成最初印象的主要因素是认知实际对象的外部线索和信息,经由语言和非语言的途径获得,且以非语言为主。若是你的语言传递的信息与你的仪容传达的信息一致,对方就容易对你产生信任感。否则,素不相识的对方更相信的则是形象所传递的信息。
人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判断一个人,靠的不是背景材料,而是强烈的第一印象。而这个第一印象往往是在视觉器官与观察对象的外表形态相接触的一瞬间产生的。根据“晕轮效应”,一旦第一印象这种定势产生了,在一定时期内就很难改变。短暂的人际接触,有时会决定你的某项事业或某种行为的成功与否,这种无声的语言不可忽视,否则将会出乎意料地失败,甚至都不知道原因。
可见,美好的形象有助于增强人际间的吸引力,有助于拓展人脉。
有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他首先衣衫褴褛、不修边幅地闲游过地铁、商场、公交车站等地方;然后再衣饰整洁、意气风发地走回来,而让助手躲在人群中悄悄调查人们对他的看法。同样一个人,但却得到许多不同、甚至矛盾的结论,例如:有人说他是恶棍流氓,也有人说他是优雅的绅士。
由此,形象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法国巴黎著名的形象设计师萨克拉斯说:“我们看到一个人,最初的印象从他的体貌服饰上获得,而对人物内在的素质美,要用时间来检验。所以从外表来看,体貌和服饰首先体现出一个人的美。”
所以,形象是很重要的,特别当你希望别人在同你接触的最初几分钟就愿意接受你时,外貌、外形对于你来说就愈发重要。当然,外貌如何,我们自己无法改变,但是自信和衣饰带来的风度却是我们可以创造的。
当一位要出校门的大学生询问老师如何才能在社会上赢得人们的青睐和好感时,他的老师告诉他说:“我只有一个建议,就是:把你的形象弄到自己满意再出门。那样,大家也会对你满意,对你刮目相看。”
想要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应该照这句话去做。
3.好形象使事业顺达,促进成功
一个人有没有良好的形象,形象有没有魅力,已经成为社交活动中是否占有优势,能否取得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先说一个小故事。
我国东北盛产大豆,以其粒大、油多、脂肪丰富而闻名全国。前几年改革开放,一大批农民企业家迅速崛起,陈志贵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胸怀宽广、目光远大,就地取材,以当地特产的优质大豆为原料,创办了一家豆粉饼加工厂。由于经营得方,业务很快就做大起来,不仅将客户发展到了全国,甚至还发展到了东南亚地区。
一天,陈志贵收到了一张来自香港的大订单,他亲自带领工人连夜加班,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工,将货物发往了香港。但几天之后,香港公司却打来电话,说货物“有质量问题”,要求退货。
陈志贵十分纳闷,自己的产品一向以质量过硬而赢得卓越信誉,况且,这批产品由自己亲自监工生产,怎么会出现质量问题呢?绝对不是质量问题,一定是其他环节上出现了问题!陈志贵十分自信,他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立即乘飞机飞往香港。
当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陈志贵出现在香港公司的总经理面前时,对方竟然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虽然还不明白退货的问题出在哪里,但感觉敏锐的陈志贵已从对方的细微变化中捕捉到了什么。
在以后两天的相处中,陈志贵不亢不卑,侃侃而谈,充分表现出一个现代企业家应有的气质和风度,最终不仅“质量问题”烟消云散,还和那位总经理成了好朋友,成为长期的商业伙伴。但是“质量问题”始终是陈志贵心中的一个疑团,因为他和对方谈得多是企业管理和人生修养方面的问题,他们根本没有再提什么质量问题。直到多年之后,陈志贵向那位经理询问才得知真正原因。
原来,这批货是香港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向陈志贵订的货,但在向总经理汇报后,总经理得知这批货是由农民家庭加工生产时,脑海里凭空臆想出了一个土得掉渣的农民形象。他顾虑重重,对那批货看也不看,就做了退货的决定。但当形象鲜明、个性十足的陈志贵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才知道自己犯了个多么可笑的错误。
陈志贵的故事证明:一个人的形象对其事业有着很大的影响。
亨利·福特说:“好形象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通行证。”这句话就是对陈志贵故事的最恰当注解,同时也为我们打开了通向成功的一扇门。
每天我们都接触许多的人,有些人我们见过之后会立即忘记,而又有些人却可以长久地铭刻在我们心里。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答案毫无疑问:让我们记住的人具有非凡的形象魅力,这种魅力在接触的瞬间占据了我们的心灵。
形象魅力是一个非常诱人的话题,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具有形象魅力的人。因为具有形象魅力的人在社交和事业中都容易获得成功。
形象魅力,就是指一个人的形象所具有的对他人的吸引力、感召力、感染力、凝聚力。称做“魅力”,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一个妩媚动人的美女,可以使无数异性神魂颠倒,其“魅力”可谓强矣。可是当人们发现这个女人既贪婪又邪恶时,她的“魅力”就会顿时“云消雾散”、踪影全无。这就是“魅力”!
在竞争机制的驱动下,人们要生存,要上进,要做出成就的动机大大增强。在通往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上,人们都在施展才能,积极地参与竞争。现在,全方位开放的社会交际,各种媒体“五彩缤纷”、“无微不至”的宣传报道,使得人们更加注意对自己形象的构建,注意培养自己的形象魅力。
人的形象魅力的基础是其内在特征。内在特征,就是我心常说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的要素主要有道德水平、意志强度和真诚可信程度,其他还有正义感、宽厚、善良等等。
形象魅力的另一个内在特征是知行魅力,即一个人所具有的学识、智慧和才华。知行魅力对人的吸引力量是不可估量的。自古以来,有学识的男子得到绝色女子的青睐屡见不鲜,“才子佳人”的动人故事家喻户晓。其实,这种“门当户对”的结合还不能充分说明知行魅力的巨大威力,一个才华横溢但却家境贫寒、一介布衣、其貌不扬,甚至身有残疾的男子,因其知行魅力的感召,使得大家闺秀、窈窕淑女为之神魂颠倒、倾心痴迷,终结连理的故事更被人们千古传唱。知行魅力在女子身上同样也具有令人向往的吸引力。理性的男人都会赞赏具有知行魅力的女子,而不喜欢头脑简单、无知无识、徒有美貌外表的女人。
形象魅力的外部特征是指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包括仪容、仪表、体态、修饰等等。形象魅力的外部特征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形象魅力的核心是“动人”,就像知行魅力一样,具有吸引力、感染力、诱导力等等。
事业成功与良好的社交形象是分不开的。因为社交中的自身形象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交往双方关系的融洽和交际的成败。
在社交活动中,人对人印象的形成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知觉过程。这一过程的特点:一是信息少。在人与人的个体接触中,主客双方所掌握对方的信息是很有限的,其中不乏虚假信息。人们却不得不根据这些资料去分析、判断对方。二是印象形成快。人们一见面,甚至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匆匆的一瞥,便可能一下子形成一个清晰的、不可磨灭的印象。三是具有伸展性。人们常常根据少量的信息而形成超出这些信息实际能证明的范围之外的、更为广泛的印象。由此看来,社交中印象形成的过程是极容易发生偏差的,并且还会造成不良后果,导致社交失败。
良好的形象非常有利于社交的成功。人们的印象形成过程始于感情刺激,即首先通过感官觉察对方。社会交往中的人,总是以一定的仪表、装束、言谈、举止进行某种行为而出现的,这是影响人们第一印象的主要因素。整洁大方的衣着、得体的举止、高雅的气质、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真诚动人的谈吐,必定给对方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从而建立起友谊和信任关系,达到社交目标。在这里,形象不仅起着润滑和媒介的作用,而且起着粘合和催化作用,它对表达感情、增进了解、相互吸引都是必要的。
所以,形象在社交生活和个人事业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自己的形象意识,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步建立自己的好形象,并充分运用形象这个好武器去开拓和创造自己辉煌的事业和完美的人生。
4.永葆光彩照人的好形象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不光看外表,更应看内在。真正的美源自“内”,也就是人的内在修养。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曾经说过:“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在美方能够经久不衰。”许多视美丽为天分的人,常常抱怨上帝没有赐给自己完美的身材和容颜。对着镜中的自己,总有那么多的不满与挑剔,有的甚至完全否定自己。
你是否注意到,最具有魅力的的人不一定都容貌非凡。他们的迷人之处在于积极的人生观与自我意识,而非身材与容貌。美丽是自己的,我们何必在意别人的评价呢?何况旁人的指点又不一定准确。只有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美丽才会由表及里、由内至外地散发出来。只要你相信自己是最美的,你就肯定会变成最美的,因为自信能带给你红润的脸色、明亮的眼神、洒脱的举止、优雅的风度……只有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美丽,你才能让你的美丽不打折扣地显示出来,使人为之心动。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英国由一个四分五裂的弱国而变成为世界强国。在女王迟暮之年,她身边有一个名叫罗伯特的宠臣,他外表英俊,深得女王的宠爱,入宫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为女王面前的红人。
有一天早上,罗伯特来到王宫,门口的侍女告诉他,女王正在梳妆,不宜晋见。罗伯特在外面等候了许久,也不见女王召见他,就恃宠而骄,不顾侍女的劝阻,径直闯进了女王的居室之中。罗伯特一进门,不由得大吃一惊,他几乎认不出女王了,此刻的伊丽莎白除了女王的尊严以外,几乎没有一点动人之处。她那灰白的头发披散在脸旁,眼角和额头上已有了皱纹,双颊没有胭脂,眼睛周围没有一点光彩,与平日里的容光焕发迥然不同。罗伯特这才明白,为何女王每天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在化妆上了。
实际上,好形象三分是外在,七分来自内心。伊丽莎白女王的故事就充分证明了这个观点的正确,她之所以在外表完全丧失吸引力,甚至达到令人害怕的程度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着迷人的魅力,就在于这种魅力是源自女王的内心。
一般人被问及“迷人”的定义,答案除了聪明、仁慈、有活力之外,美丽的外貌仍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尽管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吸引应凭借内在的人格特质,然而在交往之初,外表吸引力的影响还是极大的。
外表的吸引力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静态的外貌吸引力,包括五官、身材、发式及化妆等,这些非常表面的特质,只需凭照片便可评断“美”“丑”,一般人口中所说的美,便是指这种外表的美。另一种吸引力则是,由言谈举止、肢体语言所表达的动态吸引,这种吸引力,我们称之为“迷人的魅力”,这才是最多人所忽略的,也是最值得探讨学习的。
人说“一颦一笑俱可钩魂”,即是指动态吸引力。脸部神情、举手投足、身体仪态,与人互动的举止、说话的声调或语气等,都是促成这种“美”的重要条件。关于动态吸引力,也是注重形象美必须重视和考虑的。
英国文学家奥维也曾说过:“使一个人伟大,并不在于富裕和门第,而在于可贵的行为和高尚的品性。”由此可见,仪容的美丽会随着时间的逝去而褪色,而蕴于内心深处的美德,却是历久弥馨。正所谓“满腹诗书气自华”,人们追求的应是一种内在的气质和修养。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不应该以貌取人。古代楚国大夫孙叔敖,左腿长、右腿短,并且是个秃头;被人喻为“大圣人”的周公,背伛,直不起腰;虞舜的大臣陶,面如削瓜,脸色泛青绿色……这些人其貌不扬,却为万人敬仰,他们或以治国的才能闻达于世,或以贤德的品行称著于民,为自己的国家和当时的社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得以名留青史。有些钻研学术到了忘我境界的科学家、思想家,不修边幅,头发胡须都很蓬乱,甚至对随身衣物也常常是忘了这件,丢了那件。爱美的天性在这些人身上仿佛体现不出来。其实不然,他们是为了一个崇高的目的,为了更高度地发挥心灵美、行为美,而把仪态美、装饰美在某段时间里暂时搁在一边罢了。这些不修边幅的人,他们能够给人以不寻常的美感,正是他们的心灵美在灼灼闪光的缘故。
心灵美,以及由它产生的一切行为美是最高尚的美,其他的一切美,离开了这个基础,就会黯然失色。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灵魂。”灵魂美,即人的道德品质、精神境界、思想意识和志趣情操之美。仪表、衣着、装饰的美固然可以给人以美感,而心灵的美、智慧的美、行为的美所激发起的美感,会比前者强烈得多。外表美的缺陷可以用内心美来弥补,而心灵的卑污丑恶却不是外表美可以抵消的。
每个人对自己的外在形象不一定都有客观的评价,别人的评价又是随每个人的层次不同而各异,然而要想在与人交涉时留给对方一个良好的印象,你必须具备“自知之明”。这种自知之明,就是要认识自我形象,尽量保持明确的自我形象,从而发展自我形象。
——认识自我形象,关键是要有塑造自我形象的意识。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首先使自己接受自己,自己欣赏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信心又再塑形象,并向更高层次进一步。
——用自己的方式塑造自我形象。不论你我,人生都只走这一遭,所以决不可妄自菲薄,而要将自己的能力高估一点,对自己有信心,这是一个人迈向成功之路的必经之途。
——发展自我形象,就要不断激励自己,充分观察自己的长处和特质,一步一步将真实的自我引导出来,这样,无论在人生的舞台上,还是在竞争中,都会愈来愈生动有趣,而自己也变得非常乐于计划生活了。在你不断的努力下,你的潜能终会逐日显现于外,而达到充分发挥魅力的境地。
这时,你的形象就会得到确立,你的长处就会得到展现。
在现代社会,“让人喜欢你”是一条重要的人际交往准则。形象佳者容易被人们所接纳,所喜欢;形象不佳者则常常遭到冷遇。形象佳者每每能化险为夷,拥有机遇;形象不佳者则往往举步维艰,困难重重。成功者要想保持优势,需注意良好的形象;失意者要想摆脱困境,也往往从调整心态、重塑形象着手。
形象是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我们应当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与素质,让形象的魅力融入我们的人生,让好形象帮助我们建立人生的自信,融洽我们的人际关系,促进我们的事业成功。
打造你光彩四射的人生金招牌,永葆你魅力四射的酷形象,走出你幸福完美的好人生。
二、以良好的品德形象赢得他人信赖
1.以实为本,诚恳待人
以实为本,是自立处事的基本准则。
“实”,是人生道德修养中的瑰宝。为人诚实的人,可以广交朋友;敢于求实的人,可以得到人们的尊重;勤于务实的人,可以干一番事业;作风朴实的人,可以得到人们的信任;思想充实的人,可以使自己富有朝气地度过一生。
以实为本,就要崇实、诚实、笃实、求实、务实、朴实。
崇实,就是崇尚实际,尊崇事实,这是做到以实为本的思想根基。崇实,应做到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名。崇实,应做到勿图虚荣,勿图虚名。崇实,就须牢记古人之金言:“有名而无实,天下之大患也”,“无实之名,祸之门也”,“名过实者有殃”。只有做到了实心、实言、实行、实效,才算真正做到了崇实。
诚实,是一切德行的基础,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程颐在《河南程氏遗书》中强调:“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自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可见,诚实是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是一个人的求学立业之本。正因为如此,在自我修养和待人接物中,一定要恪守诚实这一做人的根本原则。
笃实,是为人处事的第一要义,是“欲当大任”的重要条件。笃实,要求我们忠诚老实,为人敦厚,办事实在,诚实可靠。
求实,是一个人追求真理、讲究实际最可宝贵的精神。它要求我们做工作、办事情要把干劲、热情同求实的精神结合起来。遇事不要听风就是雨,而是要核实,求真实。做人最难的事情是什么?是求实。尤其在风风雨雨的时候,敢于求实是不容易的,要有胆量,要敢于承担风险。求实,是伟大的人格力量。
务实,是成功的第一品质,是中国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实业家的优良传统。东汉哲学家王符在《潜夫论·叙录》中说:“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明代学者曹瑞在《明儒学案》中说:“人之为学,须是务实,乃能有进。”
不论是做事还是研究学问,都要务实。务实须“四戒”——戒空,戒虚,戒浮,戒伪。要不说大话,不悦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不刮浮夸之风,不容浮伪之言,而要脚踏实地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朴实,是一个人纯朴优良品德的表现。在自我修养中,要培养自己朴实的品格,应做到“四忌”:一忌言过其实,二忌有名无实,三忌华而不实,四忌虚假失实。
以实为本最根本的是要实干,要少说空话,多干实事。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十个吹牛大王,不如一个哑巴干将;嘴上的高楼,不如用手盖起来的茅屋。所以说,实干是掷地有声的品质,实干是最好的语言。
我们反对说空话,但不反对能言者,且提倡能够做一个明理之人。荀子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我们修身正心的目的,就是争做“国宝”而不是做“国妖”。
2.言必有信:信用是处世之本
言必有信是一个人给人留下好印象的重要法宝,是在人际交往中赢得真正友谊的关键。因为只有拥有信誉的人,才能使人信赖,使人欢迎。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一个人的说话,第一要有信实。如果言而无信,便是给人家一个坏印象,从此以后,你的话不再能够取信于人了。商鞅替秦国变法,第一件工作,就是立木于南门,下令说凡是能运到北门的立赏百金。本来搬运一根小小的木头,而且又只是从南门到北门的短短的距离,出此千金的赏格,未免太大得叫人不敢相信,谁都不肯做傻子来试一下的。然而,后来竟有一个人做傻子而为之搬运了,商鞅为表白他说了一定要做的缘故,所以立刻拿出百金来赏了那人。他这一个举动,目的便是要取信于人,使人相信他的话是有信实的。
曾有一个学校里的教员,对着一群顽皮的学生说:“如果有谁不守教室的规则,他将要受严厉的处罚。”可是他说过此话后,却对一位在上课时用纸圈去掷别位学生的顽皮学生并不处罚,结果,学生再也没有一个相信他,他一上课,教室中就乱得不成样子。同是这一个班级,另一位先生,他见到有不守校规的学生立刻拉出来责罚了。他上课的时候,谁都怕责罚而严守着教室规则。
同一批学生,不过上课时的教员不同,为什么会发生不同的情形呢?不用说,一是言而无信,所以他的话便无人肯信;一是言而有信,谁都对他有了信任。
有一家商店,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天天在门口贴满了“亏本大拍卖”的广告,只要是常经过这里的人,没有人不知这是骗人的把戏。如果这家商店有一天真的要大拍卖,恐怕也不会有人去相信他是真的了。
有一个人借了人家的钱,说明到下月的五日一定归还:可是到了那时不能归还,因此再约缓期到十日:岂知十日到了还是不能归还,于是又约缓期到十五日,十五日仍不能归还,约再缓期到二十日。即使二十日那天还清了,以后想要再借,人家一定要说他信用不好,不肯借给他了。如果这个人向人家借钱,讲明在什么时候偿还,他到期毫不失信,人家对他便先有了一个好印象,他以后再开口借钱,讲明何日偿还,自然会使人相信而借给他的。
一件事失信于人了,以后无论什么事都不能再取得人家的相信,因为是先把一个坏印象给人家了。
3.严于律己:自尊自爱不自轻
自尊,是自己尊重自己的人格,维护自己尊严的一种道德感情。己行自尊,就是要使自己的行为处处体现出对自己人格的尊重。
“自尊心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这是别林斯基的名言。自尊心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动机,它有助于激励人们维护自己的尊严,克服各种困难和自身缺点,推动人们实现所向往的目标。所以说,自尊心在人的心理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自尊心一旦消失,人格就要变质,人品就要变味。
“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历史上许多故事都说明了这一点。
容闳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知识分子,家境十分贫寒。1847年他到美国留学,虽身处异地,却时刻思念着祖国,他说:“常思在此时学习,以为将来效力祖国之预备。”他怀着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努力学习,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后来他考入耶鲁大学,为继续深造而争取奖学金时,校长说:“如果拿了奖学金,毕业后,必须作传教的教师。”他听后感到自尊心受到强烈的伤害,怎么能让外国人改变自己报效祖国的夙愿呢?于是他毅然拒绝了这一条件。后来在乔治亚州隆伐那妇女会的资助下,才得以继续深造,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回到祖国,人们称赞他人穷志不短,保持了民族气节和自己的尊严。当时有“容闳虽贫,傲骨殊棱棱”的赞语。
自尊者既不傲慢又不自贱。一个有自尊心的人,常常也是重信义,善交际,不为环境所牵制,不做情欲之奴隶,不轻人,不傲慢,不自轻,不自贱的。他们知道:自狂会妨碍自己的进步;自贱会丢掉自己的人格。因而在一帆风顺的时候,能冷静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在身处逆境的时候,也决不失去自尊,总是不停顿地向前,再向前。著名政论家邹韬奋有句名言:“自尊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尊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自尊心是在互尊互敬的气氛中形成的。要想人家尊敬你,你必先尊敬别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人者人恒尊之。”不尊重别人的人,就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也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自尊心。一个趾高气扬、目中无人的人,不论地位有多高,才华有多少,人们也不会真正尊重他。
人要自尊,必须抛掉自卑。一个人既不要狂妄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能为取悦于人而不顾自己的人格。
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万万不可丧失理智,要冷静思考。
在史书里有一段描绘张良与圯上老人的交往,说的是张良年轻时,一次出去散步,遇到一位老人坐在桥边。老人对张良说:“小伙子,我的鞋掉到桥下了,去把鞋给我拾起来吧!”张良愣了一下,见他是位老人,就把鞋捡了起来。这时老人又伸出脚来说:“替我穿上吧!”张良又帮老人把鞋穿好。老人站起来,扬长而去,走了一里多路,又回来。他对张良说:“好小伙子,你真是可以培养教育的啊!过五天,你清早到这里来见我。”之后,这位老人送张良一部《太公兵法》,叫他好好学习。后来张良努力钻研,兵法大有长进,终于成了刘邦的主要谋臣。
张良对待这位老人的考验,是抱有极大的忍耐与涵养的,当他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时,没有怒发冲冠,而是理智占了上风,既恰当地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又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如果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不冷静对待,就可能怒从心头起,祸从天上来,既会招来不可想像的后果,又会降低自己的人品,自尊心反而被自己所践踏。
自尊心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个人的自尊心,一种是民族的自尊心。个人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容他人歧视和侮辱的心理意识,叫做个人的自尊心;一个民族维护自己尊严的群体意识,叫做民族自尊心。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要像先贤那样,发扬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首先维护民族的尊严。
4.谦虚诚恳,不图虚荣
“满招损,谦受益”。谦虚能使人更加完美,谦虚能让你获得更多的知识,谦虚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俗话说得好:“水满则溢,人满则骄。”如果你希望得到别人肯定、信任和爱戴的好口碑,就一定不要骄傲、傲慢、贪图虚荣。只有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加强品德的修养,才能使我们的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从而为自己赢得好口碑和好人缘。
在生活中,谦逊有礼的人往往受人欢迎和尊重。反之,狂妄傲慢,不尊重他人人格的人,不仅不易与人友好相处,而且根本不会受人喜欢和尊重。
某大学有一位姓李的老师,是国内某一学科的学术权威,所以向他请教的学生和老师特别多。但是他从不卖弄自己的学问,不会因为别人不懂就假装通晓,一旦遇到他也无法解答的问题,他就会说:“对不起,这个问题我一时还无法解答,等回去查了资料再答复你们。”他这种谦虚谨慎的态度受到大家的尊重,大家都非常信任他。谦虚意味着对他人的尊重,换回来的是他人对你的敬爱。
谦虚能够化解人与人之间的敌对情绪。某单位的小张技术全面,工作认真,干得很不错,有几个年轻人很嫉妒他。可小张在他们面前既不显露自己的见识和才能,对他们的嫉妒也不计较,遇到自己不懂或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总是充满热情而且虔诚地向他们求教:“请帮帮忙,这个问题我翻来覆去也搞不懂,你在这方面是内行,能不能给我指点指点,帮我一下?”对方被他谦逊的目光感染了,没有理由拒绝他的请求。以后,他们彼此尊敬,成为很要好的朋友。学会谦虚,你就不会招人厌恶。学会“虚怀若谷”,正确对待自己的一切,尤其不要过高看重自己的成绩和荣誉,让荣誉冲昏了头脑,而要以平等的态度待人,切不可傲气十足,以权压人。
如果你发现自己因为不够谦虚而导致声誉不佳甚至众叛亲离,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纠正。
①正确地评价自己。开始重新认识自我,可将优点和缺点各列一个清单,细加对照,恰如其分、客观公正地作一次评价,并认真地从内心问自己,我到底有几个知心朋友?它会使你幡然猛醒:如果一味的自高自大,就会使得自己与周围人们的关系形成不和谐的音符。
②遇事从他人的观点、立场来思考。这样有助于发现别人的长处,避免自己的短处,从对别人的认识里来形成自我形象。对人的认识越全面,自我形象就越清晰。这样,我们就可学会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的处世技巧,改变轻狂浅薄的心理和行为。
谦虚意味着你有自知之明,但是,在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同时,还应该避免故作姿态的谦虚。一个人如果故作谦虚姿态,以求得“谦虚”的美誉,或假借谦虚来间接地表现自己的优越感,那么,这种“谦虚”就是虚伪的表现,更称不上是什么美德了。
5.以爱己之心爱待他人
“爱心”,即仁爱之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精神力量。它能融化人的孤独感和分离感,它能使人与人和睦温馨,它能打破人们之间心中的围墙,它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纽带。
人间需要每个人都永存爱心,然而这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要做到永存爱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修养。
(1)要有自爱之心
自爱心是人的本性,是个体生存的基本特征。自爱心的进一步发展,就会产生自尊心、羞耻心、责任心和自信心,这有助于塑造自我道德形象。
人若没有自爱心,生命便缺乏根基。正如鲁迅所说:“无论何国何人,大都承认‘爱己’是一件应当的事。这便是保存生命的要义,也就是继续生命的根基。”自爱包含着对自己做人的准则、人生意义、道德信仰、价值观念、人格荣辱等诸方面的理解、信奉和实行。它体现着一个人对真、善、美的珍视和追求。
(2)要有爱人之德
一个人如果只能自爱而不能爱人,那只能说是一种低层次的狭隘的爱;人只有做到爱人如己,以爱己之心爱人,才算有了爱人之德。正如古人所云:“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3)要有利人之行
在社会生活中,“爱语”会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快乐,甚至有“回天之力”。但是,人们之间的相爱,不能只停留在漂亮的语言上,而要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上。有这样一句格言:“一个救人的性命、出于纯正之爱的行动,比在侍奉佛祖的宗教活动中献祭大象和马匹而度过一生时光要更伟大。”
真正的仁爱具有真诚性、利他性和无私性。爱的本质是给予而不是索取。真正的仁爱之心是不期望回报的,而是基于高度责任感和同情心。然而,人际关系也常常像自然界一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什么种子结什么果。在人们之间的交往中,总是有思想感情的交流与沟通。把自己的感情真心实意地奉献给他人,而自己的感情并不会因“给予”而减少,相反,我们给予他人的愈多,那么自己所得的也会愈多,从而也就使自己的思想境界更加丰富、高尚。
(4)要守仁德之道
古人讲仁爱,并非让人们去爱一切人,而是教导人们要“爱之以道”、“爱之以德”。我们要当爱则爱,当恨则恨。正像鲁迅所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爱是观念的东西,是客观实际的道德产物。毛泽东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我们不能爱敌人,不能爱社会的丑恶现象,我们的目的是消灭这些东西。”如若对错误的东西、丑恶的现象和罪恶的人一味讲爱,那就会姑息养奸,把“爱”变成了“害”,不仅失去了仁爱的价值,而且会走向事物的反面,结出“过爱不义”的恶果。
6.宽以待人,容人之过
能够容忍别人的过失,以宽仁为怀,是一个人非常优秀的品质。很多成功者就是凭借着对他人的宽容走上了成功之路的。宽容能帮助人们减少仇恨、暴力和偏执,同时还能让我们以善良、尊重和理解来对待别人,宽容能使我们认识到所有的人都值得受到热爱、公平和尊重的对待。在生活之中,假如朋友不小心做了对不起你的事,千万不可耿耿于怀。假如你揪住朋友的错误不放,朋友就会认为你过于小气,也许你们的友谊就会到此为止。而如果你能够表现出宽宏之态,那么你的朋友一定会对你有歉疚感,从而主动地向你表示友好,这样你才能够变被动为主动。“多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朋友”,孰优孰劣,相信你会作出评判。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是建立在宽容的基础之上的。以宽待人,人们彼此之间才能感情融洽、和睦相处。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缺点与不足之处,倘若不能宽容他人的弱点和缺点,人与人之间就无法正常交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宽容不会失去什么,相反,却会以此得人心。
历史上的楚庄王就是一个颇懂宽容的君王。由于他有宽容之心,才赢得了江山。一次他宴请群臣,让大家不分君臣之位落座。正当大家饮酒尽兴之际,一阵风吹来,把灯火熄灭,顿时全场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这时,有一个人趁黑之机,调戏楚庄王的爱姬,爱姬十分机智地扯断了这人的冠缨,并告诉楚庄王说:“请大王把灯火点燃,只要看清谁的冠缨断了,就可以查证谁是调戏我的人。”群臣乱成一片,以为定会有人丧命。可是出人意料的是,楚庄王却宣布:“请大家在点燃灯火之前都扯下自己的冠缨,谁不扯断冠缨,谁就要受罚。”灯火再燃起,群臣都已经拔去了冠缨,自然无法查出那个调戏爱姬的人。大家都舒了一口气,又高兴地娱乐起来。两年以后,晋军攻打楚国,有一名将军勇往直前,杀敌无数,立了大功。楚庄王召见他,赞扬他说:“这次打仗,多亏了你奋勇杀敌,才能打败晋军。”这个将领泪流满面地说:“臣就是两年前在酒宴中调戏大王爱姬的人,当时大王能够重视臣的名誉,宽容臣的过错,不处罚臣,还给臣解围,这使臣感激不尽。从那以后,臣就决心效忠大王,等待机会为大王效命。”
在人的一生中,谁都有犯错误、办错事的时候,当人们做了错事、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的时候,总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谅解,总是希望别人把这段不愉快的往事忘掉。因此,如果自己遇到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言行时,就应该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来理解和宽容别人。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大事,在人际交往中,就不要太计较个人的得与失,而应该把目光放得远大些,长远些,做到眼光高远,胸襟博大,克己忍让,宽容待人。
当我们与他人相处时,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言差语错。你长我短时,我们应当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多为他人着想,不可心眼儿狭窄。如果遇事不能容忍对方,因此而闹矛盾,是很容易破坏彼此情感的。
曾有一个人,从不爱说赞美他人的话。对于你的优点,即使是在心里肯定,他也不会当着你的面说出来,而且他只会给你泼冷水,否定你。一次,他与一同事闲聊,说:“今天我在大街上看见一个人,长得比你还难看。”当时,这位同事心里十分生气,哪有像他这么说话的人呢?也不怕得罪人?真不知好歹。这位同事忍无可忍,正要发作,可又一想,这样做又何必呢?都是一个单位的同事,低头不见抬头见,要是闹翻了,以后见面多难受啊!想到这,他忍住了怒火,一场战争在没有开始之前,就已经停火了。后来,这位老兄好像是觉察到了自己的语失,有点不好意思了,正因为同事没有和他吵,才使他深受触动。从那以后,他改正了缺点,处处为同事着想,并且与同事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在生活中,谁不渴望友谊呢?谁不需要他人的帮助呢?如果当时这位同事与他争吵,即使出了气,又会得到什么呢?一个人,若想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好人缘,就要以宽仁为怀,以大局为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一个人是没有短处的,只要你拥有一颗容人之心,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到处充满阳光。
《三国演义》中周瑜与诸葛亮的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
周瑜是东吴的都督,诸葛亮是西蜀的丞相,迫于曹操百万大军南下的危急局势,吴蜀决定联合抗曹,于是周瑜和诸葛亮走到一起,共商大计。周瑜见诸葛亮才略过人,处处高自己一筹,妒火中烧,对诸葛亮屡次刁难加害。但诸葛亮没有跟周瑜计较个人荣辱得失,而处处从联合抗曹的大局出发,最后不但打败了曹操的83万大军,也机智巧妙地躲过了周瑜的加害。诸葛亮的宽阔胸怀、高尚品格和足智多谋给每一位读者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类似的故事,在我国古代可以说不胜枚举。战国时期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蔺相如对廉颇的嫉妒诽谤置之不理,容忍回避,而以国家大义为重,终于促成廉颇醒悟,两人成为刎颈之交,这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恢宏气势对我们处世交友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难免会犯些小错误,或因一时粗心,或因现实错综复杂,或因个人能力有限,对你产生误会让你难堪,这些事情在我们的交往中也许司空见惯。这时我们不要抓住别人的“小辫子”不放,或者借机让对方下不了台。
在交际中难得的是谅解和宽容,“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能够原谅别人的过失,理解别人的痛处、难处,宽容几分,忍让几次,那么心胸最狭窄的人也会成为你的朋友。
福特是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好友,也是帮助他创建标准石油公司的伙伴之一。但有一次,洛克菲勒与福特合资经商,福特投资很大却惨遭失败,损失巨大,这使福特很过意不去。有一天,福特走在路上,看到洛克菲勒与其他两位先生走在他后面。他觉得没脸回头,假装没有看见他们,一直低头往前走。这时洛克菲勒叫住了他,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微笑着说:“我们刚才正在谈有关你的事情。”福特脸一红,以为洛克菲勒要批评他,于是他说:“太对不起了,那实在是一次极大的损失,我们损失了……”没想到洛克菲勒却若无其事地回答道:“啊,我们能做到那样已经难能可贵了,这全靠你处理得当,使我们保存了剩余的60%,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谢谢你!”
洛克菲勒在本该有所责备的地方,不但宽容地原谅对方,而且找出一堆赞美的话来,这真是出乎福特的意料之外,也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但他这种处世的风度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原谅是获得对方好感并获得友谊的有效方法,是勉励对方继续努力的动力源泉。
“有容乃大”。当你与对方为某个观点争执不下时,你还是要设法克制自己,让对方充分表明他的立场、观点和想法,不要中途打断他。即使你实在不能赞同对方的态度和立场,也要耐心地静心聆听,并向他们表示你在尽力理解他们的态度和观点。
三、对人至爱,乐于助人赢得他人感激
1.付出是没有存折的储蓄
你在付出的时候越是慷慨,你得到的回报就越丰厚;你在付出的时候越吝啬,你得到的就越小越可怜。
要得到多少,你就必须先付出多少。任何东西只有先从你这儿流出去,才会有其他东西流进来。
你必须是出于真心的、慷慨的给予,否则,你得到的回报本应是宽阔的大江,但实际上你只得到了一条浅浅的溪流。
当你学会了如何正确地看待每一个人时,你在社交活动中能够学到的东西会多得让你自己感到惊讶。
当然,实际上只有在你自己付出了许多的同时才会获得许多。你越是心地无私,越是慷慨大方,越是毫无保留地与别人交往,你获得的回报也就越多。
无论你是朝气蓬勃的青年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真诚坦率的付出都是令人愉悦的品质之一。那些愿意付出的人,没有人会不喜欢。一般来说,这些人都心胸宽广,慷慨大方。他们会唤起别人的爱意和自信,用他们的纯朴与直率换来别人的坦率与真诚。
他们正直诚实、光明磊落,他们古道热肠、乐于助人。
就是他们具有的这些优秀品质,才让他们成为最优秀、最杰出的人。
每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在成功的路上,都曾经得到别人许多帮助。因此我们应该对别人付出作为回报。
付出是追求个人成功最保险的方式。
一个能够为别人付出时间和心力的人,才是真正富足的人。为别人付出不仅利人,同时会提升本身生命的价值,不论对方是否接受你的帮助,或是否心存感激。
想想看,如果每一个人都为他人付出,终其一生帮助他人,世界将变得多么和谐与美好!当然,付出是没有存折的储蓄,我们每一个人也都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美国东部某一个城市里,有一家经营非常成功的商店,他们所用的方法非常简单。
店里的职员经常巡视商店附近的停车表,看到“已逾时”的灯号就代为投币,并且附上一张纸条,说明该家商店非常乐意为驾驶人服务,以免他们因为逾时停车而被开罚单。许多驾驶人专程到店里道谢——然后买了一些东西。
这种情形同样也适用于你所提供的各种服务方面。如果付出价值100元的服务,则你不但能回收这100元,而且可能会回收好几倍。而到底能回收多少,就必须看你是否抱持着正确的心态而定了。
如果你是以心不甘情不愿的心态提供服务,那么你可能得不到任何回报;如果你只是从为自己谋取利益的角度提供服务时,则可能连你希望得到的利益也得不到。
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也会帮助你解决自己的问题,因为付出是没有存折的储蓄。
2.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当我们把自己的东西与别人分享时,我们得到东西就会扩大增加,我们帮助的人越多,我们得到的帮助也就越多。
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给他人提供帮助,帮助别人并不是只有富人才能实现的。我们每个人都能以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力量帮助别人。不管我们做什么工作,我们都可以在我们的心中培养一种炽烈的愿望去帮助他人。这些帮助有时是一次微笑、一句亲切的话,或是发自内心的温暖的感激、喝彩、鼓励、信任和称赞等。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有个人被带去观赏天堂和地狱,以便比较之后,能聪明地选择他的归宿。他先去看了魔鬼掌管的地狱。第一眼看上去令人十分吃惊,因为所有的人都坐在酒桌旁,桌上摆满了各种佳肴,包括肉、水果和蔬菜。
然而,当他仔细看那些人时,却发现没有一张笑脸,也没有伴随盛宴的音乐或狂欢的迹象。坐在桌子旁边的人看起来沉闷、无精打采,而且瘦得皮包骨。这个人发现每个人的左臂都捆着一把叉,右臂捆着一把刀,刀和叉都有4尺长的把手,使它不能用来吃东西。所以即使每一样食物都在他们手边,结果还是吃不到口中,一直在挨饿。
然后他又去了天堂,景象完全一样——同样的食物、刀、叉和那些四尺长的手把。然而,天堂里的居民却都在唱歌、欢笑。这位参观者一下子觉得困惑了,他怀疑为什么情况相同,结果却如此的不同。最后,他终于知道答案了。在地狱里的每一个人都试图喂自己,可是一刀一叉,以及4尺长的手把根本不可能吃到东西。在天堂里的每一个人却都在喂对面的人,而且也被对面的人所喂。因为互相帮助,结果也使自己获益。
这个故事的道理很简单。如果我们帮助其他人获得了他们需要的东西,我们也会因此而得到想要的东西。而且我们帮助的人越多,我们所得到的也就越多。
有一位年轻人,在一家商店服务了4年之久,然而并未受到店方的赏识,因此他日前正在寻找其他的工作,准备跳槽。
然而有一天,外面下着大雨,有位老妇人走进了这家商店,并且在商店内闲逛。大多数的店员对老妇人都是爱理不理的。只有这位年轻人主动地向她打招呼,并很有礼貌地问她是否有需要他服务的地方。这位年轻人陪着老妇人逛了整个商店,对各种商品进行了讲解,并且主动为老妇人提着买的各种物品。当老妇人离去时,这名年轻人还陪她到街上,替她把伞撑开。这位老妇人对他的服务和帮助极为满意,向他要了张名片,然后径自走了。
后来,这位年轻人完全忘记了这件事,而是开始寻找更好的工作。没想到有一天,他突然被老板叫到办公室去,老板给他提供了一份更好的工作,而这份工作正是那位老妇人——一位富商的母亲亲自要求他担任的。
3.无条件的付出会赢得无尽的回报
真诚的帮助别人出自无私的心,在帮助别人时并不希求得到回报。这样,无论有没有回报,你都可以以一种平静的心对待。
帮助别人实在是件非常令人愉悦的事情,付出的也许很少,得到的却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生活常常有这样的时候,你不经意的付出甚至会改变你的一生。
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当他在田里耕作时,听到附近的泥沼里有一个孩子求助的哭声,于是他急忙放下农具,跑到泥沼边,看到一个小男孩正在粪池里挣扎。弗莱明顾不得粪池的脏臭,把这个孩子从死亡的边缘救了出来。
过了几天,一辆崭新的马车停在农夫家门前,车里走下来一位高雅的绅士。他自我介绍是被救孩子的父亲。
“我要报答你,好心的人,你救了我孩子的生命。”绅士对农夫说。
农夫回答道:“我不能因救你的孩子而接受报酬。”
正在这时,农夫的儿子走进茅屋,绅士问:
“那是你的儿子吗?”
“是。”农夫很骄傲地回答。
绅土忽然有了一个好主意,他说:“我们来定个协议吧,让我带走你的儿子,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这个孩子像他父亲一样,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骄傲的人。”
农夫答应了。后来农夫的儿子从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并成为举世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也就是盘尼西林的发明者。他在1944年受封骑士爵位,并荣获了诺贝尔奖。
数年后,绅士的儿子染上肺炎,是谁救活他的呢?盘尼西林。那绅士是谁呢?他就是英国上议院议员丘吉尔。他的儿子是英国政治家丘吉尔爵士。
从故事中我们看到,弗莱明因为救了别人的孩子,而使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最终获得诺贝尔奖。而丘吉尔,则由于帮助别人的孩子受教育,而使自己的儿子在患病时幸运地战胜了病魔。当我们帮助别人时,其实不仅仅是帮助了别人,有的时候恰恰是在帮助自己。
如果能够帮助别人时,我们放弃了,那又会怎么样呢?
1933年,经济危机在美国开始蔓延。加利福尼亚的哈理逊纺织公司,意外地在这百业萧条的时刻发生了一场大火,整个工厂一夜间化为了灰烬。
有人劝董事长亚伦·博斯领取保险公司赔偿金一走了之。亚伦·博斯没有那样做,因为他想到,如果他的公司因为大火而使3000名员工失业,那么他们今后的生活怎么办?他们的家人怎么办?我还有能力发给他们工资,让他们在短时间内不会面临公司破产和失业风暴的威胁。
他让秘书给全体员工写了一封信:向全公司员工继续支薪一个月。
员工们深感意外。他们惊喜万分,纷纷打电话或写信向董事长亚伦·博斯表示感谢。而另一些人则批评他感情用事、缺乏商业精神。亚伦·博斯对他们的批评只是一笑置之。
一个月后,正当员工们为下个月的生活发愁时,董事长办公室发来了第二封信。亚伦·博斯宣布,再支付全体员工薪酬一个月。
3000旧名员工接到信后,不再是意外和惊喜,而是热泪盈眶。第二天,他们纷纷拥向公司,自发地清理废墟、擦洗机器,还有一些人主动去南方联络被中断的货源。三个月后,哈理逊公司重新运转了起来。
对这一奇迹,当时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是这样描述的:员工们使出浑身的解数,昼夜不停地卖力工作,恨不得一天干25个小时。
现在哈理逊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纺织品公司,它的分公司遍布五大洲的60多个国家。
亚伦·博斯成功了,他的成功就是由于在最困难的时刻他给3000名员工送去了阳光,送去了温暖。而当员工们的心被这阳光所温暖时,他们没有忘记给他们带来温暖的人,同样,他们也敞开了心扉,把自己的光和热带给了亚伦·博斯。
4.帮助别人成功,自己才能成功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们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只有乐于帮助别人的人,才能获得别人更多的帮助。当你帮助别人成功时,也就为自己的成功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每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在成功的路上,都曾经受到别人许多帮助。因此我们应该帮助别人作为回报。
历史上有很多获得大成功的人,都是因为受到一个心爱的人或一个真减的朋友的鼓励。
如果没有一个自信十足的妻子苏非亚,我们也许在伟大的文学家中找不到霍桑的名字。当他伤心地回家告诉她,他在海关的工作丢了,他是一个大失败者时,她却很高兴地说:“现在,你可以写你的书了!”
“不错,”霍桑说,“可是我写作时,我们怎样维生?”
她打开抽屉,拿出一堆钱来。
“钱从哪里来的?”他嚷道。
“我知道你是天才”,她回答道,“我知道有朝一日你会写出一本名著来,所以我每周从家用中省下一笔钱,这些钱足够我们用一年的。”
由于她的自信,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本小说《红字》产生了。
帮助别人成功,是追求个人成功最保险的方式。每个人都有能力帮助别人,一个能够为别人付出时间和心力的人,才是真正富足的人。
帮助别人不仅利人,同时也提升本身生命的价值,不论对方是否接受你的帮助,或是否感激。
想想看,如果每一个人都帮助另外一个人,世界将变得多么和谐与美好!当然,我们每一个人也都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世上仅存的植物当中,最雄伟的,当属美国加州的红杉。红杉的高度大约是90公尺,相当于30层楼以上。
科学家深入研究红杉,发现许多奇特的事实。一般来说,越高大的植物,它的根理应扎得越深。但科学家却发现,红杉的根只是浅浅地浮在地面而已。
理论上,根扎得不够深的高大植物,是非常脆弱的,只要一阵大风,就能将它连根拔起,红杉又如何能长得如此高大,且屹立不倒呢?
研究发现,红杉的生长,必定是一大片的红杉林,并没有独立壮大的红杉。这一大片红杉彼此的根紧密相连,一株接着一株,结成一大片。自然界中再大的飓风,也无法撼动几千株根部紧密联结,占地超过上千公顷的红杉林。除非飓风强到足以将整块地掀起,否则再也没有任何自然力量可以动摇红杉分毫。
造物主在世界各地为人们留下成功的启示,只看我们是否能拥有细心的智慧去体会与领悟。
成功不能只靠自己的强大。成功需依靠别人,只有能帮助更多人成功,你自己才能更成功。如红杉林根部相连,以充分而紧密的合作关系,创造出屹立不倒的伟业。
如果你尚未壮大,不妨伸出你学习的根,和成功者紧密连结,加入成功、积极的团体,阅读成功者撰述的书籍,吸收他们的经验,了解成功者的态度,让自己更快速地成长。
只要你熟谙这项借力与合作的诀窍,很快地,你将会成为成功之林的雄伟巨木。
5.奉献爱心需要勇气
虽然爱心人人都有,但奉献爱心需要一种勇气,一种冲破世俗眼光从内心爆发出来的勇气。
C君走进快餐店的时候,已是饥肠辘辘,点了半斤三鲜水饺,在靠近门口的地方坐下。店里吃饭的人很多,看来C君得耐心等一会儿。
无聊地将目光伸向门外,蓦然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汉子正立在门口。那是一张干瘦病态的脸,厚厚的污垢遮住了本来的颜色。头发蓬松着,沾满了泥土和干草。一只黑黝黝的大手扶着门框,痴痴地向里看着,混浊的眼睛里分明透着一种渴望。忽然,他抬起只有半截裤子的双腿,懵懵懂懂地闯了进来。他闪到一张空着的桌子旁,桌子上是狼藉的杯盘和残羹冷饭。他不顾一切地伸手抓起盘中的剩饭拼命地往嘴里塞……与此同时传来几个用餐女孩的惊叫声。服务员不知从哪里找来一根木棍,戳他的腿恐吓他赶快离开。他终于惊恐起来,抓着一把未及下咽的米饭跑了出去。
几分钟后,他又出现在门口,不过没敢靠近,只是怯生生地向里张望。看到那个孱弱的身影,C君心中忽然生出一种怜悯之情……
热腾腾的水饺端上来了,散发着诱人的香味,C君却难以下咽。C君想把水饺送给他,又恐被人耻笑。看着周围没有认识的人,才终于鼓起了勇气,C君向服务员要了一个方便袋,把水饺一股脑儿倒了进去。他提着袋子走到门口,示意他拿走。起初他还有疑虑,过了一会儿才慢慢地靠了过来,伸出手把抢了过去,冲C君嘻嘻一笑,攥着袋子转身跑了……
C君如释重负地回到店里,重新要了半斤水饺,环顾左右,他目光触及的是周围一双双惊奇的眼睛,店里静悄悄的……
水饺很快地端了上来,而且还配了一碟精致的小菜。
饭后C君来到柜台前结账,老板却连连阻止,她笑着说:“我们决定,为您提供免费午餐……”话音刚落,店里忽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刹那间,他忽然明白:爱心人人都有,而奉献爱心却需要勇气。
6.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佛界讲究善恶轮回,因果报应。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所谓的“因果报应”只不过是心存感激的受惠者对施惠者的一种报偿而已。
下面是比尔·盖茨先生曾经为他的员工讲过的一个故事。
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劳累了一整天的他此时感到十分饥饿,但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怎么办呢?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当一位美丽的女孩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孩看到他很饥饿的样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女孩回答道:“一分钱也不用付。妈妈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他不仅感到自己浑身是劲儿,而且还看到上帝正朝他点头微笑。
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但他放弃了这个念头。
数年之后,那位美丽的女孩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他也参与了医治方案的制订。当看到病历上所写的病人的来历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
来到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那位曾帮助过他的恩人。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恩人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地关照这个病人。经过艰辛努力,手术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的旁边,他签了字。
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手中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一满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许多人活一辈子都不会想到,自己在帮助别人时,其实就等于帮助了自己。他们会问:“明明是我去帮助他们,他们受惠,怎么是帮助自己呢?我受的惠在哪里呢?”其实一个人在帮助别人时,无形之中就已经投资了感情,别人对于你的帮助会永记在心,只要一有机会,他们会主动报答的。
一个极其寒冷的冬日的夜晚,路边一间简陋的旅店来了一对上了年纪的客人。不巧的是,这间小旅店早就客满了。“这已是我们寻找的第十六家旅社了,这鬼天气,到处客满,我们怎么办呢?”这对老夫妻望着店外阴冷的夜晚发愁地说。
店里的小伙计不忍心这对老人出去受冻,便建议说:“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今晚就住在我的床铺上吧,我自己在店堂里打个地铺。”老夫妻非常感激,第二天要照店价付客房费,小伙计坚决拒绝了。临走时,老夫妻开玩笑地说:“你经营旅店的才能真够得上当一家五星级酒店的总经理。”
“那敢情好!起码收入多些可以养活我的老母亲。”小伙计随口应道,哈哈一笑。
没想到两年后的一天,小伙计收到一封寄自纽约的来信,信中夹有一张往返纽约的双程机票,信中邀请他去拜访当年那对睡他床铺的老夫妻。
小伙计来到繁华的大都市纽约,老夫妻把小伙计引到第五大街和三十四街交汇处,指着那儿的一幢摩天大楼说:“这是一座专门为你兴建的五星级宾馆,现在我们正式邀请你来当总经理。”
年轻的小伙计因为一次举手之劳的助人行为,美梦成真。这就是著名的奥斯多利亚大饭店经现乔治·波菲特和他的恩人威廉先生一家的真实故事。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两次不同的婚姻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照。爱因斯坦的前妻米列娃因不能容忍丈夫极少的关心与体贴,而只是一味地与原子、分子、空间、时间为伴,便时常与其发生摩擦,而两人的个性都很强,终于分手了。而第二任妻子艾丽莎却是一个体贴入微,懂得尊敬与忍让的人,她深知爱因斯坦的脾气,从不干预丈夫的工作,让他安心地完成事业。爱因斯坦受到感动,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采陪妻子度过美好时光,甚至他在记者招待会上也曾说过:“艾丽莎不懂相对论,但相对论却有她的一份心血。”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7.洛克菲勒的奉献精神
自私和贪婪只会遭到人们的怨恨和诅咒,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而善待他人,则可造福于人,迎来你的身心健康。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33岁时赚到了第一个100万美元。在43岁时,他建立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最大垄断事业——庞大的‘标准石油公司’。但是在他53岁的时候,即他的事业达到顶峰的时候,他的私人世界却崩溃了。洛克菲勒的身体本来十分强壮,可是在53岁时,他看起来像个木乃伊。他的皮肤松弛,没有光泽,就像是一张老羊皮包在他的骨头上。他的双肩已经下垂,走起路来摇摇摆摆。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许多书籍和文章公开谴责‘标准石油公司’那种不择手段致富的财阀行为——和铁路公司之间的秘密回扣,无情地压倒竞争对手。在宾夕法尼亚州,当地人们最痛恨的就是洛克菲勒。被他打败的竞争者将他的人像吊在树上泻恨。他们之中有许多人渴望亲手将绳子套在他那萎缩的脖子上,并且将他吊在树上。充满火药气味的信件如雪花般飞进他的办公室,威胁着要他的命。他雇佣了许多保镖,防止自己遭敌人杀害。烦恼、惊吓、高度紧张的生活把他排向了坟墓的边缘,他的私人医生警告他:他必须在退休和死亡之间作一个选择。
在那段痛苦的日子及失眠的夜晚里,洛克菲勒终于有时间自我反思,他选择了退休。他开始为他人着想,他曾经一度停止去想他能赚多少钱,而是开始思索那笔钱能够换取多少人类的幸福。简而言之,他开的考虑把数百万的金钱捐出去。有时候,这件事情可真不容易。当他向一座教堂奉献时,全国各地的传教士齐声发出反对的怒吼:‘腐败的金钱!’但他继续捐献,在他获知密西根湖湖岸的一家学院因为抵押权而被迫关闭时,他立刻展开援助行动,捐出数百万美元去援助那学院,将它建设成为目前举世闻名的芝加哥大学。他也尽力帮助黑人,像塔斯基吉黑人大学需要基金来完成黑人教育家华盛顿·卡文的志愿,他毫不犹豫地捐出巨款。他也帮忙消灭十二指肠虫,当著名的十二指肠虫专家史太尔博士说:‘只要价值5角钱的药品就可以为一个人治愈这种病,但是谁会捐出这5角钱呢?’洛克菲勒捐了出来。他捐出数百万美元消除十二指肠虫,解除了使美国南方一度陷于瘫痪的这种疾病。然后,他又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他成立了一个庞大的国际性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致力于消灭全世界各地的疾病、文盲及无知。他把钱捐出去之后,感到十分快乐,他不再烦恼,也不再彻夜难眠。他不仅没有死于53岁,而且一直活到98岁。他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结果呢?原因就在于他付出了金钱和对别人的关爱,得到了健康和长寿。
8.腾出一只手托举别人
生活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在帮助别人时不仅不图报答,他们根本就没想报答,他们宁可牺牲自己,甘愿做别人进步的阶梯,让别人站在自己的肩上,攀上更高的顶峰。这类人有着更高的精神境界,是人们学习的楷模。
学工程专业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二十多岁时写了一部中篇小说《穷人》,他怯生生地把稿子投给《祖国纪事》。编辑格利罗维奇和涅克拉索夫傍晚时分开始看这篇稿子,他们看了十多页后,打算再看十多页,然后又打算再看十多页,一个人读累了,另一个人接着读,就这样一直到晨光微露。他们再也无法抑制住激动的心情,顾不得休息,找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住所,扑过去紧紧把他抱住,流出泪来。涅克拉索夫性格孤僻内向,此刻也无法掩饰自己的感情。他们告诉这个年轻人,这部作品是那么出色,让他不要放弃文学创作。之后,涅克拉索夫和格利罗维奇又把《穷人》拿给著名文艺评论家别林斯基看,并叫喊着:“新的果戈理出现了。”别林斯基开始不以为然:“你以为果戈理会像蘑菇一样长得那么快呀!”但他读完以后也激动得语无伦次,瞪着陌生的年轻人说:“你写的是什么,你了解自己吗?”平静下来以后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你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出了反应:“我一定要无愧于这种赞扬,多么好的人!多么好的人!这是些了不起的人,我要勤奋,努力成为像他们那样高尚而有才华的人!”后来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出了大量优秀的小说,成为俄国十九世纪经典作家,被西方现代派奉为鼻祖。
格利罗维奇、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因各自的成就赢得人们的尊敬,但同样令人们尊敬的是他们“腾出一只手”托举一个陌生人的行动。而且从最初他们就预料到这个年轻人的光芒将盖过自己,但圣洁的他们连想也没想就伸出了自己的手。
“腾出一只手”给别人肯定会牺牲自己的利益,别林斯基等三位伟大的艺术家虽然后来被陀思妥耶夫斯基抢了光芒,但毕竟因陀氏的成功而使自己的人格举世皆知。生活中更多的“腾出一只手”者则是默默无闻的,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陀氏那样成为光芒四射的成功者。然而“腾出一只手”给别人,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无论被托举者最后是否平凡,无论能否得到回报,都不影响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