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
字形演变
隶书
|
|
楷体
|
本义
读jie,四声。古人祭祀时用以陈列礼品或供人跪拜的草垫。
《礼记·曲礼》:“执玉,其有藉者则裼,无藉者则袭
。”
说文解字
藉
,祭藉也
。一曰艸不编
,狼藉
。从艸,耤声
。
字形解读
会意字。甲骨文由
、
、
、
,分别是农人,手,耒,脚的意思,有农夫耕田脚踩踏板的意思。篆文误将金文双手扶犁的样子
写成
,并误将
写成
。篆文加
,组成会意兼形声字“藉”代替。后隶书,楷书袭用。
字趣
藉草枕块
古时居父母之丧,坐卧在草垫上,枕着土块。形容悲痛欲绝。《荀子·礼论》:“齐衰苴杖,居庐食粥,藉草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